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2024-06-02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共7篇)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临夏市八坊街道办事处”管辖,总户数5200户(包括新增住户)。人口26900人。其中户籍人口21000人。暂住人口约7000人。分前河沿、坝口、蝴蝶楼、王寺四个片区,统属八坊社区,分32个居民小组,回族占95%以上,辖市直机关25个,法人企业42个,个体户500余户。社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工作于 2010 年 7月 份正式启动,在州市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市卫生行政部门 的关心指导下,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 本目标,解放思想、狠抓关键、求真务实、创新克难,较好 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将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如下:现阶段我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十项。

一、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最关键的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2年我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入户调查,进行了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服务对象为重点的比较完整而系统地健康档案的建立。现在我八坊社区纸质健康档案按要求完成19000份,电子录入了15000份。并已多次经州市相关部门检查验收。

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我们以医疗保健人员为主体,充分利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医疗保健服务的时机和场合,适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在全科门诊、家庭病床、预防接种、围产期保健、疾病普查普治、孤儿院体检等各项工作中,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可发挥其先导作用,提高患者和群众的参与意识,主动接受卫生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开展健康教育咨询,使社区居民获得正确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方法。2012年我们已开展知识讲座3次,全科门诊、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以不同形式多次开展健康教育有30多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种10000多份,健康教育处方15000份;播放音像资料20余种、约480小时。并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若干次。

三、预防接种:完善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 统,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实行信息化管理,为全社区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适龄儿童免费提供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等 疫苗接种,抽查五苗全程接种率 98%,达到了项目要求的 95%以上;全面掌握了社区7岁以下儿童的基础材料,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达到100%。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儿童计免接种任务。使国家一类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100%,全程接种率≥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完成扩大免疫信息化管理资料录入和使用。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全年各种疫苗接种安全,未发生接种差错和事故,经主管部门检查被评为计划免疫先进单位。

四、传染病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将经常性的预防措施和发病后的突击措施相结合,迅速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要求全科医生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采取了“经常性的预防措施”、“疫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制度”三个方面,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社区内发现的传染病和疑似病例,继续实施结核 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

五、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新生儿保健”、“婴儿保健”、“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等。首先建立了新生儿访视制度,自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访视3-4次;时间分别为第3、7、14、28天各访视一次。每次访视都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婴儿保健主要措施是合理喂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接种等。婴儿期应每三个月即3、6、9、12个月各进行一次体检。幼儿期每半年体检一次;并进行早期教育。为0---3岁进行系统管理。0—3 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 98%。

六、孕产妇保健:妇女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要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孕产妇保健分孕期保健和产期保健。孕早期及时确诊妊娠,保护胚胎,及早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进入孕中期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营养指导,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进入孕末期,要孕妇进行自我监护,注意胎动次数,如为高危妊娠,应适时计划分娩。产期保健应在分娩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防难产、防感染、房产伤、防出血、防窒息等。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96%。

七、老年人健康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中国以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社区老年人保健的目的是防止过早衰老,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社会照顾,使他们健康长寿,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社区对老年人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很多,主要有健康教育、心理调整、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健康危险因素、适宜的体力劳动等。因此必须进行老年人卫生需求和老年人健康调查,做出社区诊断,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根据本社区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对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根据社区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常见疾病的预防,做好预防性卫生服务,开展重点慢性病筛查与病例管理。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老年人保健管理3000多人。老年人保健管理率 99%。

八、高血压病管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求基层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首先,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完整归档。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活动。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开展三级预防,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对35岁以上人群就诊时测量血压;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率99%。

九、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和干预可使病人正确掌握饮食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达到理想控制血糖、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糖尿病治疗要点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大部分工作需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被公认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社区应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由全科医生定期举办糖尿病教育讲座。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避免抑郁不良心理因素,帮助制定合理健康的平衡饮食,对肥胖者应给以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高纤维素和低热量饮食。并坚持以合理运动量进行体育锻炼,使其体重尽可能降至正常范围,特别是通过饮食加运动,使腹部脂肪减少,是预防糖尿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重视家庭护理,糖尿病患者长期生活在家庭里,家庭人员应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尽量做好营养部分人群需用药物干预,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应遵循积极而稳妥的治疗策略,过于激进的降糖治疗措施可能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配餐,制定病人的运动锻炼计划,并协助做好,因此,以社区管理为主,通过健康教育和自身保健,在卫生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支持,通过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三级预防是延缓和防治并发症),对努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花费具有重大意义。糖尿病患者保健管理率99%。

十、重性精神疾病患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因此,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成为我院精神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访、按流程提供服务。

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访要求和服务流程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执行,开始进行随访,每年随访至少4次,每次随访应填写《重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患者死亡、外出打工、迁居他处、走失等原因,连续3次失访,随访医生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每月定期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保健管理率达 90%。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20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政策性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召全科医生会议、发放宣传单、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了解自已能够享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切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卫生局要设立专家指导组,负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技术指导,深入社区第一线,纠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规范开展。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制定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和评定标准,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受益。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五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状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 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 都能平等的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含义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指一定标准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要不分城乡或者地区、不分民族、不分阶层或性别、年龄等实现人人享有, 不能遗漏;另一个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在特定范围内的地区间、人群间要标准相同或者相近, 差别要尽可能缩小, 理想状态是无差别[1~2]。

为了解江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情况, 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江西省6县市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 以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课题组对江西省部分县、市2008年-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情况调查的数据库, 按照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了江西省余干县、兴国县、资溪县、樟树市、进贤县、瑞昌市等六个县级市。

1.2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

2 结果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剔除填写不完整及不合逻辑的数据, 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江西省6县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呈逐年增长趋势[3], 2008年6县市除“无害化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和使用”, 以及瑞昌市“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管理”外, 其他项目几乎均处于空白状态。说明2008年除瑞昌市外, 其他5县市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均等, 因其尚未实施。2009和2010年除“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6县市均等化较高外, 其他项目均等化程度均较低。结果详见表1、表2、表3。

表1显示, 2008年抽样调查的江西省6县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只有无害化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占计划建设的比例均达到了100%, 实际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村居民户数占的比例, 最低的资溪县为11.19%, 最高的进贤县为95.04%。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登记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 除瑞昌市分别达到了76.89%、100%和100%外, 其他5个县级市均为0。说明2008年抽样调查的江西省的6个县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除瑞昌市外, 其他5县市基本均等, 因其均为零。

表2显示, 2009年与2008年相比, 江西省6县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明显增多, 尤其是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开展、农村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项目。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人数占计划补种比例6县市均等化程度较高, 最高进贤县为99.77%, 最低余干县为98.45%。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开展均等化较低, 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开展人数占计划开展人数比例最高的资溪县为150.40%, 最低兴国县为99.03%。农村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最高余干县为105.63%, 最低资溪县为0。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人数占计划增补比例兴国县为141.11%, 其他县级市均为0。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人数占计划检查比例, 兴国县为100.28%, 进贤县为100%, 其他县级市均为0。说明除“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及“无害化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两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均等化程度较高外, 其他项目均等化程度均较低。

表3显示, 除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三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县市均未开展之外, 其他项目均有开展。其中“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及“无害化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均等化程度较高, 其他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均等化情况均较低。如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最高瑞昌市为98.85%, 最低余干县和进贤县均为0。登记管理高血压人数比例余干县最高为71.37%, 兴国县最低为35.96%。登记管理糖尿病人数比例余干县最高为90.63%, 资溪县最低为13.41%。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开展人数占计划开展比例兴国县最高为214.71%, 瑞昌市最低为100%。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人数占计划检查比例进贤县最高为100.41%, 余干县、资溪县、樟树市、瑞昌市均为0。

3 讨论

3.1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4~5]

3.1.1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全体居民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之能够平等获得基本的健康权利,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3.1.2 是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就是保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居民, 都能享有大体相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这是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

3.1.3 是实现新医改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卫生发展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也是未来医改的战略目标。“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 即任何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支付能力等, 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是保证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2 存在的问题

3.2.1 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不均等

政府卫生投入重城市轻农村, 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于农村, 城镇居民无害化厕所的使用率接近100%, 2010年江西省资溪县农村地区无害化厕所的使用率仅为20.87%。

3.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存在地区差异

2008年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登记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 除瑞昌市分别达到了76.89%、100%和100%外, 其他5个县级市均为0。2009年与2010年除“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及“无害化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两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均等化程度较高外, 其他项目均等化程度均较低。如2009年农村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数占计划补助比例余干县最高为105.63%, 资溪县最低为0。2010年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人数占计划检查比例, 进贤县最高为100.41%、其次兴国县为100%, 其他4县市均为0。

3.3 对策建议[6~9]

3.3.1 对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资源、人力的投入和配置, 卫生部门对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尽量缩小城乡差距。

3.3.2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扶持

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卫生服务开展的相对较好, 经济落后地区, 健康知识、卫生观念相对薄弱, 导致不同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与程度相差较大, 当地政府应给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经济扶持, 并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使人们在思想上重视健康, 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尽量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3.3.3 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

从表1-表3结果可以看出, 2008~2010年江西省随机抽取的6县市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等项目几乎均处于空白状态, 需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 尤其是与人们群众健康关系密切的服务项目, 如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开展基础上的均等。

参考文献

[1]傅小随, 吴晓琪.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轨评价体系——以深圳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84-88.

[2]孙逊, 张寓景, 汤明新, 等.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界定、评价及衡量方法[J].卫生软科学, 2009, 23 (4) :424-427.

[3]赵红.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4]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体制机制研究报告[R].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 2008.

[5]庞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3) :130-133.

[6]王军永, 刘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方法浅析[J].医药前沿, 2012 (28) :122-123.

[7]刘霞, 王军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浅析[J].医药前沿, 2012 (26) :122.

[8]刘相瑜, 于贞杰, 李相云, 等.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5) :323-326.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取得明显成效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防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等,其最终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实现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

针对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就此对某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家出台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3年4月,扩展细化到11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该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密切相关,成为基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依据《省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意见,逐步加强了本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到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等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即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本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本县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本县健康教育工作项目方案》等13个工作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管理,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工作目标等,宣传培训上,利用有线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强化培训和指导等,还制定了本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标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和督导检查,促进了该项工作均衡、健康、有序开展,到2012年底,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辖区内人口数:296218,

建立档案室、档案数:154026,老年人体检数:15404,管理高血压病人数:13613,管理糖尿病病人数:5840,发放健康资料数:380000,随访高血压患者:55601人,糖尿病病人:22720人;设宣传栏:123个,宣传挂图:1000张;产妇建档数:1623人,建档率100%。0-1岁儿童建档数1621人,建档率100%。

2 该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社会全响应,将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根据该县这项工作的开展,属于初期阶段,目前应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为:

2.1 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由于社会经济和保健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然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具有长期性,但更存在一定的紧迫性,为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克服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且面对问题和困难,需要加强调研,创新举措,主动积极,加大力度,充分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提升进展效果。

2.2 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这一机制包括明确的年度目标、协调的各方联动、及时足额的经济保障、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项环节,由于该项工作属于初级阶段,一些环节还尚薄弱,如各方协调联动环节,一方面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如建立居民信息平台时需要公安、卫生、计生、统计、社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参与,但尚存在各自的信息平台缺少整合,不能共享,各部门工作配合上缺乏互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联动不够,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各自所有,相对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该项工作的职能不完全明确和具体,很大一部分工作仍然由各医院承担,势必造成深入社区、细化、程序化的工作环节不到位,建立系统的健康档案工作存在人力上、信息上和服务上的许多不足。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间缺少联动,宣传不到位,居民认知度低,互动性差。

2.3 服务能力上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服务能力问题也是一方面因素,目前,该县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由于专业人员少,机构设置有限,大部分工作由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中存在人员少、基层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制约因素。

3 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扎实推进并落实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切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组织保障。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更好地强化部门协作,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卫生、财政、人口、计生、公安、社区、媒体等部门的信息通报和交流协作,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形成多轮驱动、合作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即制定总体目标,分解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在各部门间、各医疗单位间建立共享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动态化。

3.2 预算服务经费,落实经费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纯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财政的有力保障,该县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财力保障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开展好工作,必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这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的重要前提,财政部门应建立足额年度项目经费年度预算,并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以便更好地落实服务项目,逐步将此项工作深入开展起来。

3.3 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基础保障。

全面提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大服务主体的能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增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力和应急能力,加大投入保障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增强服务能力,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改進服务质量等,切实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加有效落实。

3.4 强化服务项目指导,落实业务保障。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细指导下,我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通过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日常工作监管,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较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措施,规范组织管理

1、精心安排部署。年初,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我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从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安排和部署,并且各项目实施单位与县卫生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全县疾控和妇幼工作培训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多次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强调,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若有重要工作任务下达或工作开展中遇到突出问题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探讨解决,如全县消除麻疹工作会议、全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研讨会等。除召开会议外,县卫生局将上级下达工作任务以文件形式及时进行传达、安排,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实施方案。县卫生局还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指示精神,相继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一是转发了《国

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了《**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细则》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11版)》,明确了项目内容、实施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及监督检查等。二是修订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运用等。三是制定了《**县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办法(试行)》,对各服务项目的补助标准及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

3、建立“两制一册一卡”工作管理机制。为了完善服务体系,明确职责分工,靠实人员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服务原始凭证,在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村医生责任制(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乡级包村人员,社区为家庭医生责任制)和服务管理团队负责制(卫生院成立12个团队具体负责对应的服务项目工作,每个团队不少于2人);要求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使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并将服务情况详细记录;针对服务对象,设计了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及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肺结核患者等8类人群服务卡,对重点人群实行“一人一事一卡”的建卡管理。

4、强化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管理职能。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实施,县卫生局将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解到县疾控中心、妇幼站、卫生监督所和健康教育所四家县级公

共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等,并实行进展情况月报制度。

(二)开展社区诊断,掌握基线水平

为全面、客观掌握全县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资源状况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为开展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依据。2011年1-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社区诊断基线调查工作,以“不漏一村一社,不漏一家一户,不漏一户一人”的原则深入住户对常住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向广大群众进行了讲解和宣传。通过开展基线调查,掌握了全县社会人口学资料、资源状况、目标人群、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为全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医疗保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日常监管,促进任务落实

为了使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开展,按期落实工作任务,从三个方面强化日常监管。一是抓好业务培训。在年初召开的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全县疾控工作培训会议、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培训会议上对年度工作进行详细地安排部署;若上级下达重要工作任务或工作中出现突出问题时,随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探讨解决;督促县级专业机构深入乡村进行“手把手”地培训指导。乡镇卫生院实行月例会制度,服务管理团队对各服务人员进行扎实培训。

二是抓好督导检查。通过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其对应的服务工作进行定期(县疾控中心每两月一次,县妇幼保健站每季度一次)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并针对乡村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现场“手把手”指导;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科组织服务管理团队人员对辖区各服务团队每月督导一次。三是抓好工作监测。要求各村级服务团队每10天向乡镇卫生院统计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乡级每月汇总,向县级专业机构和卫生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依据上报的工作进展情况报表结合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相关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四)认真组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根据《**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卫生局组织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村卫生室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由乡镇卫生院完成;并依据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健康服务信息电子化管理情况结合省、市、县级部门的业务督导及每月的各项服务工作进展报表等对基层单位进行平时考核,将平时考核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总成绩(上半年考核综合成绩中全面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下半年综合考核成绩中全面考核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年度绩效考核总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为上、下半年综合考核成绩的平均值。将年度考核总成绩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2011年全年考核综合成绩为优秀(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等10家卫生院;成绩为良好(考核成绩在70-79分)的有**等13家卫生院;成绩为合格(考核成绩在60-69分)的有**等4家卫生院;成绩为不合格(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下)的有**乡卫生院。得到奖励资金最多的是**卫生院为6.7万元,减扣资金最多的是**为11万元。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是村医劳务补助发放的主要依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村医200元/月的固定补助和开展健康服务补助,依据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进行奖惩发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与各个服务管理团队和各片区/村服务团队人员绩效工资挂钩。

二、取得的成绩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县卫生局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要求以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为切入点,以家庭为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入户建档、就诊时建档等形式,及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录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管理。2011年底全县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82702户,建档416156人,建档率为77.60%,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4332

人,建档率为100%,100%电子化。

(二)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卫生惠民政策、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人群所需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中医养生、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采取制作固定宣传栏、刷写墙头标语、印制宣传材料、举办健康咨询宣传活动和知识讲座、开展门诊健康咨询等形式为城乡居民宣传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对卫生惠民政策的知晓,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2011年,为全县城乡居民制作健康教育服务袋12.6万份,统一编印《**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册》12.5万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108问》9.5万份等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全部分发的居民家中;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479块;开展大型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7场,悬挂横幅71条,制作展板61块,张贴宣传海报87张,张帖标语630张,发放宣传单81129份,发放宣传折页画册83446张,现场咨询5006人次;刷写固定墙体标语562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77次,发放围裙50条、画妆盒等56套,发放结核病宣传手提袋、宣传笔、学生用宣传笔记本、宣传香皂、宣传毛巾、宣传扑克牌等计1500份,覆盖人数137911人;在学校集中讲课4次,受教育者达1200人;利用有线电视台播放《珍爱生命,警惕结核》科教专题片一周;发布结核病防治手机短信40000条。

(三)预防接种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工作。全年为

全县41939名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为单位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二是完成疫苗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任务。全年AFP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例,外地报告3例,报告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及7天内送检率、75天内随访表送达率均为100%;对9所(次)医院进行AFP主动搜索,查阅门诊日志25063人次、住院登记8099人次,查出AFP病例1例,无漏报病例。麻疹专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县麻疹确诊病例2例,排除病例3例,发病率为0.34/10万。报告病毒性肝炎75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127.78/10万,较2010年上升了3.27%。以乙型肝炎最多,共712例,占93.81%;其次是甲型肝炎19例,占2.50%;丙型肝炎8例,占1.05%;未分型20例,占2.64%。诊断分类:临床诊断71例,占9.35%,实验室确诊685例,占90.25%,病原携带者3例,占0.40%。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无病例报告,我县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无病例报告。报告甲肝病例19例,无死亡。发病率为3.20/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1.28%。报告风疹104例,发病率为17.51/10万。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1例,发病率为13.64/10万,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2.53%。三是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全年共报告的3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无死亡病例,2例一般反应,1例异常反

应。四是开展广泛社会宣传动员。在4月25日前后开展以主题为“接种疫苗、宝宝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五是认真组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活动。2011年9月上旬,对全县28个乡镇新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进行了查验。共计调查8744名目标儿童,分别为36所托幼机构的3308名儿童和274所学校的5436名儿童,调查覆盖率100.00%。学校的5436名儿童中,有接种证者4880名,占89.78%,无证者566名,占10.41%;托幼机构的3308名儿童中,有接种证者3097名,占93.62%,无证者211名,占3.88%。六是开展优先麻疹类疫苗的查漏补种。2011年6月18日-7月25日,对全县辖区内目标儿童开展了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摸底登记和接种工作,共查出含麻疹成份疫苗漏种儿童2775人,其中补种儿童2674人,补种率96.36%,其中漏种1剂次儿童2192人,漏种2剂次儿童583人。补种麻疹疫苗儿童693人,麻风疫苗387人,麻腮风疫苗1594人。七是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任务。2011年9月20-30日,对全县8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7-14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8月龄-6周岁儿童27429人,接种率为99.32%;按儿童出生年份统计接种率为:2011年99.83%,2010年99.01%,2009年98.38%,2008年99.29%,2007年99.60%,2006年99.57%,2005年99.31%;7-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接种麻疹疫苗

10314人,接种率99.86%。此次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共实际使用麻疹疫苗37743人份。八是完成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任务。2011年9月20-30日、2011年10月20-30日在全县范围内对0-3岁儿童开展了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此次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共报告应种儿童18993名,实种18937名,报告接种率为99.71%,其中常住儿童应种18716名,实种18661名,报告接种率为99.71%,流动儿童应种277名,实种2276名,报告接种率为99.62%。第二轮共报告应种儿童19839名,实种19802名,报告接种率为99.81%,其中常住儿童应种19322名,实种19287名,报告接种率为99.82%,流动儿童应种517名,实种515名,报告接种率为99.61%。

(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一是传染病防治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卫生院和3家县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发热门诊、肠道病门诊和预检分诊点;配备了网络直报专用设备,实现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网络直报。二是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能够规范开展。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加强了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和规定内容上报传染病疫情信息。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2055例,发病率120.88/10万,无甲类传染病,无死亡病例,比上年同期上升20.32%;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4位的病种有:乙肝、肺结核、菌痢、甲

肝,占乙类传染病总数的95.63%;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较多的有:风疹、包虫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2.38%。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共上报传染病卡2055张,全县“诊断—直报”间隔平均时间4.25小时,无迟报卡片,全部报告卡均已及时审核,“直报—审核”间隔时间平均为2.53小时,共有10张重卡,均已及时删除。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88条预警信息,涉及7种病种,其中预警最多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31条)、痢疾(22条),2小时内响应的88条,及时响应率为100%,对88条预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核实、全部为排除事件,无疑似事件。全县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暴发疫情4起,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4月19日我县河畔初级中学、河畔镇中心小学风疹暴发,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Ⅳ级),累计报告出疹学生99名,全部为居家隔离治疗病例,无重症、死亡病例,于5月18日圆满结案;暴发疫情共3起,经过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得到及时控制,分别为: 5月26日,县中医院收住1例2岁麻疹病例(麻疹IgM抗体阳性),;6月28日,甘沟驿镇大窑小学风疹疫情,共发现风疹病例3例;9月23日,汉岔乡中心小学手足口病疫情,共发现手足口病5例,无重症、死亡病例。三是结核病及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任务圆满完成。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疾控中心,按照属地化原则,对非住

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全年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接诊检查1540人次,检查率263.47/10万;学生健康检查2613人;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549人。发现活动性患者406人(初治涂阳159人,复治涂阳17人,初治涂阴230人),均已管理免费治疗。全年HIV检测自愿咨询检测366,无阳性;进入各公共娱乐场所、洗脚按摩屋现场干预FSW人员432人次。

(五)儿童健康管理。一是认真开展儿童死因监测。2011年全县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5‰、10.61‰,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炎、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畸形等;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8.14%,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的76.92%;全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由2000年的0.9‰下降到目前的0‰,连续三年均无破伤风发生。二是系统开展儿童保健管。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0-6岁儿童实施系统管理,全年共出生儿童5561人,进行新生儿访视的有5026人,访视率为90.38%;3岁以下儿童共有15830人,系统管理13026人,管理率为82.29%;0-6岁儿童共有33564人,进行保健管的有26933人,管理率80.31%。三是积极推广母乳喂养。2011年全县6月内母乳喂养有4879人,喂养率为95.24%,其中纯母乳喂有4666人,喂养率为89.25%,已达到《**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母乳喂养率为85%的目标。全县。四是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2011年全

县共筛查2892人,筛查率为52.01%,新生儿听力筛查共筛查2105人,筛查率为37.85%。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一是系统开展孕产妇保健。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对辖区孕产妇提供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全年为4689名孕妇进行了孕早期检查,早检率为84.32%;为5026名产妇进行了产后访视,访视率为90.38%;系统管理4564人,系统管理率为82.07%;管理高危孕产妇496人,管理率100%;共住院分娩5379人,住院分娩率为96.73%;共死亡孕产妇3人,死亡率53.95/10万。二是开展扎实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全年全县共普查妇女病18642人次,检查率11.97%,妇女病患病率为62.69%,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滴虫性阴道炎(34.21%)、宫颈炎(29.65%)。查出宫颈癌1例,患病率为5.36/10万,乳腺癌3例16.09/10万。三是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全县共登记结婚6858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为6213人,婚检率由2005年的1.87%上升到2011年的90.59%。

(七)老年人保健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全年全县为43178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1.98%;规范管理41233人,管理率为:95.5 %。

(八)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对

35岁以上初诊病人测血压,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服务,并进行体格检查(至少每年1次)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全县全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4522人,规范管理12038人,规范管理率为99.9%;共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3331人,规范管理12953人,规范管理率为97.17%。

(九)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全县共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1186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辖区内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全年规范管理1045人,规范管理率为97.8%。

(十)残疾人健康管理。通过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全县共发现,登记管理残疾人5010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辖区残疾人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和两次随访服务管理的有4283人,管理率为98%。

(十一)中医治未病。全年对已建立健康档案城乡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有50559人;各医疗卫生单位对重点人群应用中医药及实用技术开展健康干预的有45841人次;开展中医药方面健康教育覆盖115154人。

(十二)地方病防治。一是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和居民

户碘盐监测。各乡镇以“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在学校集中讲课、悬挂横幅、有线电视广播、加碘盐的现场签别及咨询等。严格按照《**省碘盐监测技术方案》,对我县居民户食用盐进行了抽样检测,共随机抽取36个村288户居民用盐,进行半定量滴定,并按照国家GB/T13025.7~1999标准,用氧化还原滴定法(仲裁法)测定碘离子含量(mg/kg),结果:未发现无碘盐;碘离子含量大于5mg/kg的样品数为288份,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离子含量在20~50mg/kg的样品274份,碘盐合格率为95.14%;合格碘盐食用率:合格碘盐274份,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4%。二是开展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根据省疾控项目要求,我县在太平、新塬、中川开展了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完成了基线调查。三是布鲁氏菌病病情监测。在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金玲有限公司、谦盛乳业有限公司、农园养殖有限公司4个固定监测点和**等8个乡镇开展了监测。四是扎实开展包虫病防治项目。根据省包虫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从流行乡镇选定、包虫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12岁以下小学生血清监测、传染源犬管理与驱虫、屠宰管理与监测、人员培训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从2010年实施项目以来共发现包虫病患者104例,手术治疗15例,药物治疗93例;采集12岁以下小学生血清3251份,发现包虫病阳性血清140人,阳性率为4.31%;

对全县的32864只犬进行登记,投服药物191741犬次,采集投服药物后犬粪便1600份,其中阳性17份;监测屠宰场屠宰的羊926只,发现感染者13例,感染率为1.4%;对县乡及业务人员培训3次,共培训195人次;累计发放包虫病健康教育传单10万张。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五是完成鼠疫防治任务。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鼠疫联防协议》及《鼠疫监测方案》,主要从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及疫区灭鼠四方面开展工作,制作鼠防防治知识固定宣传牌2处,流动固定宣传牌10个,向疫区中小学生、群众发放“三报、三不”宣传材料;对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及30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及防疫专干60 多人,从鼠疫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及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发放了《**县鼠疫防治》一书62册和鼠疫诊断要点共3000余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队伍,制定了应急现场模拟演练方案。完善和补充了应对鼠疫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 制定了储备目录清单,对过期的消毒液、药品进行更换。对动物间疫情、昆虫媒介、细菌学及血清学三大类进行监测,黄鼠密度平均密度为0.33只/公顷;捕获黄鼠36只,捕获率为1.00%,捕获家屋鼠12只,捕获率为3.00%;宿体蚤监测,共检活体鼠494只,获蚤997匹,蚤指数2.10匹/只,染蚤率61.74%;洞干蚤监测,共探洞575孔,获蚤90匹,蚤指数0.16匹/孔,染蚤率61.74%;巢蚤监测,共剖巢33个,获蚤100匹,蚤指数3.03匹/孔,染蚤

率66.67%;做动物脏器细菌培养494只,蚤类培养1159匹、144组,经检验均为阴性;做间接血凝试验419份,经检验均为阴性。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居住较分散,宣传难度较大,造成部分地区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了解较少,给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二)医疗人才缺乏,医疗技术人员衔接欠缺,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问题突出,制约了我县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特别是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三)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不足,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二)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培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探索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5

工作总结

为全面了解我镇20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情况,根据前旗卫生局《关于开展2011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考核的通知》精神,依据年初制定的考核细则,考核小组于2011年6月对全镇个项目实施卫生室进行全面考核。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施基本情况

本次考核小组考核的卫生院牵头的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管理、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和重症精神病管理等十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卫生室均制定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领导组织。

1、健康教育

各项目实施都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除极少数卫生室外,基本上都能按项目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村卫生室都设置了2-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内容每月更新一次绝大部分村卫也基本能按要求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远光村,远新村,柳树川村等村卫生室每次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完整,但也还有部分村卫生室健康教育不够以及村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缺失等。

2、计划规划

全镇各卫生室从2009年开始按月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3224剂次,出生儿童建卡率达到100%、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基础疫苗的接种率也达到95%。各预防接种卫生室都是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均能按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为本辖区0-6岁儿童提供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卡,规范填写预防接种门诊日志,及时登记和转发《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卡》,录入和上传疫苗、注射器和接种数据等,做好疫苗管理和冰箱温度记录。

3、传染病报告管理

我院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传染病网络报告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设备基本齐全,疫情报告时限、程序与方式基本规范,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95%以上。卫生室都能积极配合我们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4、老年人保健

个卫生室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为本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健康指导随访,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等工作。本项目全镇完成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为1101人,体检人数为561人,管理率51%。

5、慢性病管理

卫生室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建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建立了慢性病防治组织,开展了慢性病诊断工作,建立了慢性病人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2011年6月筛出高血压患者273人,建立健康档案273人,管理人数150人,管理率55%。二型糖尿病患者筛出84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人数84人,管理51人,管理率61%。

6、重症精神疾病管理

各卫生室能够明确职责,建立了重症精神疾病管理组织,开展了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筛查、病情评估、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建立了档案。全镇重症精神病患者11人、管理11人,管理率100%。

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超额完成了上级

下达的任务指标,为下半年的项目工作打下了计较好的基础,个项目实施在开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资料整理归档方面各有特色,较为突出的有远光,平安这两所卫生室。

二、存在的问题

1、于居民健康档案有脱节现象。这主要是有疾控中心牵头的项目本应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一并纳入,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没有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半年的项目是实施工作出远景村外其他村卫生室基本上都是由乡镇卫生院直接实施项目工作,村卫生室只是协助。

3、项目工作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项目实施与上级实施方案中的要求基本一致,工作内容与质量要求较严格,开展健康教育等项目有相应的资料佐证,加大了村级就安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

三、总结对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2011年的项目工作已经过半,个项目实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在完善组织保障的基础上,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对村卫生

室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每次培训都有记录、督导整改措施及结果。

2、要将实施方案中按照要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及时纳入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3、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工作质量。认真的学习每项规范办法。准确把握每一个指标的含义,深刻领会项目要求,严格按照每个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将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的要立即整改,确保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质量。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我社区服务中心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部门始终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流动人免费服务总体状况

1、截止目前,我社区服务中心办流动人口总数为146人,流入人口 146人,孕产妇 9 人,高血压患者3人,儿童 8 人。

二、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内容

1、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与他们联系服务,为他们一一讲讲解,宣传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让他们拥有了解及享受的权利与义务。

2、对辖区内流动人口中6类重点人群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服务管理,并为辖区内所有人群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浸潭镇桃源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篇7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省、市、县关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见,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创建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试点、有序推进、逐步深化,到2012年末,力争全镇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当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

制。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普惠度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组织保障体系、信息互通共享体系、城乡一体政策法规体系和维权援助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优化服务、促进管理。突出以计划生育为主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通过便民维权等多种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借助服务手段力促管理的完善规范,实现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最大最优化。

(二)重点突破、统筹推进。以流动人口聚集地月亮岛片区为主,逐步辐射全镇;重点突出宣传倡导、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奖励优待等五个方面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工作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公安、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司法、民政等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户籍管理、子女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购房租房、医疗卫生、便民维权、司法援助等十个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

(三)坚持标准、突出特色。要本着流动人口享受本镇常住人口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宗旨,坚持《望城县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所确定的试点工作标准,立足我镇实际,实行分

类指导,创新各类模式和载体,走出独具星城特色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子。

(四)整合资源、综合服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围绕试点要求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全面整合资源,拓展服务范围,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优质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全面推进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化。开展重点服务于流动人口的专项宣传活动,将其制度化、日常化,引导其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设立村委会流动人口服务热线、投诉热线和信箱;在流动人口生活区、经营区设立宣传资料发放点。二是全面推进避孕药具发放和随访均等化。根据流动人口分布,在全镇流动人口工作区和生活区设置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印制发放“避避孕药具便民服务卡”,注明提供药具和咨询的联络方式;三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免费服务项目和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对持有本人身份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育龄妇女,免费提供放取宫内节育器、结扎、人工流产、引产、皮埋、环孕情检查等服务;对有需求的流动人口,纳入全镇免费预防

出生缺陷和孕前优生检测项目;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免费服务范围内的收费行为严肃查处。四是全面推进生育政策服务均等化。流动育龄夫妻要求在我镇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持相关材料证明,在我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进行登记,并享受相关的生殖保健服务;流动育龄夫妇,一方户籍在我镇,要求再生育的,由计生部门按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再生育证明;五是推行奖励优先服务均等化,对长期在现居住地居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积极支持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家庭,与本地户实施多档次的奖励。

(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统筹管理、综合服务体制。一是充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流动人口均等服务管理领导小组,镇长担任组长,分管计生领导为副组长,计生办主任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二是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居住、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流入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三是建立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公安、人口计生、工商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镇计生办具体抓、村委会登记纳入服务的流动人口工作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登记核查活动。

(三)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一是依托村委会公共服务站,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事务受理窗口。

二是通过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为流动人口服务的人口学校、会员之家、新新家庭文化屋、便民维权服务站、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室、宣传公示栏等服务场所。

(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是有效整合人口计生、统计、公安、人社、民政、卫生等部门相关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流动人口数据的快速采集、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系统,初步形成流动人口发展的辅助决策体系,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库等相关重点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二是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充分整合、改进育龄妇女信息系统(P&WIS)的基础上,运用并整合国家(PADIS)和省级开发的全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GPL),建立以全员流动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技术服务、规划统计、协会工作、药具管理、电子办公为一体,具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和管理业务功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流动人口电子信息数据档案,逐月比对分析人口的变化动态,准确预测流动人口变动趋势,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有效推进,成立星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流动人口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督导检查。卫生部门指导各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机构,加强与医疗保健机构的合作,充分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纳入村(社区)服务范畴,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及时、快捷的婚(产)前检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等服务。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优先照顾和扶持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宣传、教育等部门依托村(社区)教育阵地,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科学知识。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文艺演出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村幼教资源优势和人口计生网络优势,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健康服务。公安部门及时与人口计生部门沟通人口出生登记相关信息,提供有关人口信息查询和户籍资料。建立镇派出所与人口计生专干协作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优先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协调做好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其他部门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做好均等化服务相关工作。

(二)建立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稳定强化机制。加强流动人

口服务管理督查队伍建设,主要承担流动人口现状调查、基本公共服务维权督查、日常考核评估等职责。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和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重点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同时依托村(社区)活动阵地,广泛宣传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通过宣传发动,使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镇形成齐抓共管、稳步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共识。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和逐步推进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首先以流动人口集聚地月亮岛片区实施重点突破,以计生五项公共服务为主,摸索有效工作方法,积累成功工作

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全镇逐步推广和全面推进。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制度,另一方面调整镇财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支出结构,加大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阶段:督促落实和完善总结阶段(2012年月至2012年12月)。通过不断的督查、整改、提高的循环过程,对全镇的11个村(社区)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进行细化落实,基本实现全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对照工作实施方案中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形成总结材料,整章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思路,为下一阶段工作打好基础。

上一篇:书永远的伙伴作文下一篇:村支部书记竞选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