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精选8篇)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1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我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指引下,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教师素养,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逐步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回顾本学期,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心。本学期着力做好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教务处继续规范了各种计划、总结、记录的书写格式,规范了集体备课、课例研究的程序及装订要求,修订了各种课型的备课细则。
二、加强师德建设,不断规范从教行为
1、认真贯彻落实《**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师德师风考评监督机制,完善师德考核细则,对教师从教的违规行为进行师德督查内部通报制度,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师德师风。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培植宣传优秀师德典型,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师德师风。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
3、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三、搭建“学科主任交流”平台
以提高中层干部专业化水平为目标,树立领导干部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大力实施“阳光教育”,不断推动我校中层管理思想和经验的互动交流。
1、各主任不定期的召开碰头会,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各级部均衡发展。
2、加大中层干部培养力度,提高管理内涵,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带动教师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提高质量的专家。
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教职工112名,其中高级教师21人,中级教师48人,荣获自治区级教学专家、地区级教学能手称号的有2人,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带动我校中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1、成立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积极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素质。
骨干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3、“压担子”促使骨干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骨干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但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骨干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让她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比赛,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骨干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五、实施“青蓝工程”
学校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手把手给青年教师传授。开展“青蓝工程”,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担任示范课教师,利用教研周上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专业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1、制定了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青年教师的考核机制。
2、每年教师节期间,由教研室牵头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指导教师制度,开展“一帮一”结对工作。
4、学习促成长,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这也 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基本因素。要求青年教师每周听师傅的课不少于2节,师傅每周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青年教师要广泛阅读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感悟。
5、创造一切积极因素,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管理班级的能力。我校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地区组织的教学能手大赛和优质课比赛中,都获得了好的名次。让青年教师有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有力地促进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
六、重视交流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推进“充电工程”,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到疆内外进修学习,继续“充电”。我校在疆内与叶城二中四中、麦盖提二中、疏附二中、伽师二中、四十五团中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学校,共享了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疆外,和天津杨柳青一中,上海市蒲行中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学校”互通教研成果。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七、抓好校本培训
1、教材教法培训。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师业务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学习了《烟台市初中教学常规》及各学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等,通过执行学习制度,调动了老师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教师自主研修的实效性。
2、教研能力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贴近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如何进行研究信息的搜集整理,并进行总结、深化和提升。
八、强化绩效考核,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1、加强教师评价办法的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大教师绩效考核力度,积极探索以绩效考核为杠杆的“校内结构工资”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科学评价,注重正确引领,实施公正报酬。大力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将教师的师德表现列入过程考核和任职考核。严格执行师德建设承诺书,用明确的要求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并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作为一项专门性、经常性的工作,与学期考核、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大力宣传优秀师德典型,大力弘扬为人师表的优良师德师风。
总之,全体教职工扎扎实实地付之行动,共同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发展内涵的丰富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自己应有的成绩。
****中学
2015年5月12日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2
一、我们的做法——让 教育信念在读书中铸就
(一) 培育富有凝聚力的 领导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 首先是思想的领导。领导是否爱读书, 是否能从书中吸收营养用于实践, 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我校经常开展读书活动, 培育富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
1.推进基础——时间保 证。
众所周知, 中国人的平均读书量很低。许多人以忙为借口, 不读书。为了确保领导班子读书活动的落实, 我校确定每周班子例会的前半部分为读书交流时间。
2.推进方式——共读与 自选相结合。
领导干部大多来自于一线, 他们受知识领域的限制, 缺乏对教育学、管理学的系统学习。因此, 学校为班子成员选择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等方面的书籍, 并以读书漂流的方式提高干部的阅读量。自选书目阅读时间安排在寒暑假, 主题为“生活与教育”。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目。读书, 帮助教师对教育进行反思, 扩展自己的思考角度。
3.推进策略——展示交 流, 促进深度参与。
在读书计划推进过程中, 展示交流是提高读书质量的好方法。为此, 我校班子读书活动设计了两个媒介——论坛和电子简报。班子成员依次轮流主持教育论 坛, 在论坛上, 成员可以主题发言, 主题陈述, 互动交流, 总结发言。之后, 大家将发言稿制成电子文本的形式, 做成电子简报。
几年来, 我们阅读了著名教育家的经典教育名篇、办学卓有成效的校长经验、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等。读书, 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走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使学校领导层的思考变得更加厚重和有根基;读书, 使教育行动更加有分寸和有力量, 也使成员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富有启迪。读书使学校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学校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被领导深刻解读, 被教师真情接纳, 教育信念就这样在管理者的苦心孤诣中坚定。
(二) 构建富有创造力的 教师群体
孔子说:“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教师只有学而不厌, 才可以诲人不倦。否则, 我们每天讲的都是陈词旧调, 不仅让学生提不起精神, 也会使自己厌倦起来。教师读书, 十分重要。但事实上, 教师读书经常因时间紧、升学负担重等原因难以持久有效地开展。
我校教师读书活动分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教师读自己喜欢的书。每学期, 每个小组召开一场读书分享会。教师人人发言, 谈阅读感受, 谈工作体会。班子成员列席并参与读书分享。读书分享会不仅使教师有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也使他们有了倾诉心愿、排解职业压力的机会。教师们在同伴互助中找寻前行的动力。另一条线是“共读经典, 感受教育魅力”的读书论坛活动。寒暑假前, 学校发一本教育经典书籍给教师, 让教师回校后参与全校教师读书论坛。读书论坛由读书小组轮流承办, 每个读书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论坛发言。论坛最后, 评选教师读书之星。
在教师读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 我校较好地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1.唤醒而不是命令。
教师是有读书愿望的, 只是这份愿望被深埋在里层。即时的考评中, 没有了自由舒展的空间。“唤醒而不是命令”的读书主张, 使教师易于接受。教师认为学校是在为他们能够终身从教, 幸福教书添加筹码。
2.引子而不是全。
学校在安排教师读书时, 切记任务太满。中学教师因为有升学任务, 工作负担很重, 况且每个人所学专业、所教科目、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 所以, 共读只是一个引子, 而不是全部。学校要做的就是通过发书、奖励书、新书推荐、读书分享、读书论坛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 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爱上读书, 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3.人人参与而不是精英做秀。
读书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精彩展示, 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图书之间的真情对话。教师只要发自真心说, 发自真心写, 发自真心做, 就会不断提高。想要所有教师都参与其中, 一定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和发表看法的机会。
几年来, 读书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能够沉下心来做事, 少了心浮气躁, 多了教育的可为与感动。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脚步, 我校的生源不再有过去的优势, 但教师不能以此为理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教师看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 大家都被雷夫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给学生们最好教育的行为感动。这样, 教育的信念在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集体中得以强化。
(三) 营造富有生命力的书香校 园
富有生命力的书香校园意味着学生们在主动读书、享受读书。在大力推进教师读书的同时, 我校的德育处、团委、教务处分别以书香班级 (团支部) 、经典诵读、菁菁校园等活动为载体, 宣传读书, 宣传读书少年。
1.增强家长阅读。
学校的读书应该是个火种。我们可以在提高家庭育人理念、提升家庭育人方法等方面有更大作为。我校通过推荐家庭教育书目、发放家教 指南以及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等途径增强家长阅读, 从而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2.教师读书之星的新责任。
教师读书之星是读书活动的佼佼者。学校以“大手牵小手”的方式, 谋划和指导学生的读书活动。教师每周一次的读书报告会和主题演讲等活动, 使学生们的读书有了交流展示的平台。
就这样, 教育信念, 在富有生命力的书香校园中得以绵延。
二、我们的启示——由“读书”走 向学习型学校
(一) 引导读书, 实现个体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最初的读书, 不但要求读, 还要记笔记, 做摘录, 开交流会, 写心得体会, 以此来促进思想内化。在这样的过程中, 优秀教师逐渐显露, 成为团队学习的榜样。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教师有了读书的渴望, 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也就必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理解和设计。伴随着个人愿景的清晰, 教师实现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也悄然发生了。
(二) 走向对话, 发展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必须实现“对话”。只有“对话”, 我们才能在自我中发现他人, 在他人中发现自我, 互相激励, 共同进步。“对话”的发生首先依赖于建立共同愿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努力在对话中克服习惯性防卫, 以开放的心态说出真实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在此过程中, 校长要扮演好对话中的引领角色, 积极参与, 真诚交流, 对有见地的教师表现出欣赏和鼓励。
(三) 建立机制, 深化组织学习
读书与对话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心智模式, 但落实改善整个组织的心智模式, 则需要建立机制。
泰普斯科特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 未来最可靠的竞争优势就是克服障碍学习, 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 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网状的、扁平的、富有弹性的组织机构, 它不应该只是原点发力, 更应是诸多节点共同发力。我校在行政组的基础上深化组织学习, 如班主任团队、三级组长团队、青年教师团队、体卫艺团队、主题研究团队、课堂改造团队等。各个团队根据自己确定的职能 需要, 开列书目自觉读书, 记笔记, 直面教育教学困惑。众多的团队变成整个学校的学习单位, 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标准, 深化组织学习, 向学习型学校迈进。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3
关键词:中学;教师队伍;思想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53-01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前提之一。因此加强思想管理工作,把教师培养成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调动和发挥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管理是教师队伍管理的第一要素
依法运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使命和价值观,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原始动力,是教师队伍思想管理活動的要义所在。教师思想工作是保证党和国家为教育战线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中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动力;是改进教育体制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是调整教师队伍内外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法宝。因此“一定要把思想管理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新时期教师思想工作的地位是通过其作用体现出来的。我党的教育方针过去的提法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宪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8日)十七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更加全面地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只有特别注重思想管理工作的服务和保证作用,才能确保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思想管理的核心内容
中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受教育者的灵魂,自己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师德。思想管理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倡导和鼓励自律,既要解决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还要解决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问题。教师队伍的思想管理就是要紧密围绕师德建设的核心,依法展开,以法治德。在以法治国的大气候下,法治是最有前途的社会管理方式。依法执教,以法治德,是政治的需要,是职业的需要,是教师队伍管理的需要,这是新时期教师队伍思想管理的显著特色,具有实际效益和价值。目前,全国人大制订的教育法律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涉及教师的条文基本都有师德的内容。在立法的基础上,教育部还专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法相关条文加以具体化,与教育法规以及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相呼应,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与法治观念提供了新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三、开展新时期教师思想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思想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即按照教育法制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把教师培养成“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宏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创造条件。新时期开展教师思想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即要让广大教师树立起良好的精神支柱,保持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法律和政策的贯彻及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做好新时期教师思想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理论联系实际。依法执教需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对于教师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讲清楚、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政治觉悟,不能说大话、套话、空话,要让人摸得着、看得见。就思想论思想,不解决实际问题,就如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就是说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先要满足人对于物质和荣誉的基本需要,让职工看到现实的和长远的利益,这样的思想工作才有激励性或说服力。二是在管理方法上,老传统不能丢,新方法要跟上。思想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内容、标准。在实践中可以量化管理目标,使思想工作由虚变实,由无形变有形,提高管理水平。在操作途径上,思想管理与业务工作要向一体化方向改进,实行同步安排、同步反馈控制。具体管理者要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在最佳时机或在最需要激励的时候,把思想工作渗透到业务当中去。三是在工作形式上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把理想、道德、政治、法律或纪律等多种教育内容,寓于富含吸引力的工作方式之中,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要把教师队伍的思想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管理。使思想管理工作的动机目的和效果最终实现统一。
作者单位:白城市第四中学
作者简介:王赫男(1975- ),女,吉林白城人,汉族,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4
(二0一三年一月九日)
一、教师(含校长)队伍基本情况。
存在主要问题:
1、年轻教师较少,35岁以下121人中,大部分在30岁至34岁之间;
2、教师老龄化严重;
3、中专学历教师均在55岁以上人员内。
二、教师培训工作。
1、走出去。近年来,我镇分别组织校长、主任、骨干教师、镇中心组教研员、班主任、辅导员分批赴湖南、山东、辽宁、深圳、广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还积极组织近百名教师参与了区市的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新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各类培训;
2、请进来。组织全镇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组织全镇语文、数学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组织全镇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组织全镇小学语文教师写作和英语教学能力专项培训;组织各校(园)女行政干部学习交流活动。
3、重校本。此外,要求各校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培训等形式,使教师充分了解到国内课程改革动向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育人观念,强化育人手段,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常交流。为了缩短与先进学校的差距,镇内所有学校都跟市桥城区的学校结对,通过交流,促进教学、管理发展。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使我镇的干部、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教育强基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大投入。近三年我镇公办中小学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费达335.78万元,校本培训所用经费达117.65万元,继续教育经费投入37.78万元,三项合计为491.12万元。详细见下表:
三、名师与骨干队伍建设。
近三年,我镇一些校长和教师成长较快,在区域内有相当的影响力。XX中学麦校长成为区首批名教师,并设工作室;XX中学张校长成为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对象广州市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11人,镇级骨干教师42人。
1、做好培养的规划。
2、提供学习的平台。
3、建设培训的机构。
4、投入专项的经费。
作用:引领、带动与示范。
保障:工作室,经费支持,定期经验介绍,作专题辅导。
四、配编情况。
目前,我镇有公办教师445人,而上级编委2011年文件核定的编制数为429人,超编26人。专任教师在数量上是可以说已配备足够,但各校均有相当部分因各方面而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教师,第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体育、艺术类教师配备不足,中学英语等学科还欠缺。解决这些问题,男教师达55周岁、女教师达50周岁,其本人申请且有医院疾病证明可批准其退休是个好办法。
五、教师待遇落实。
1、尽快落实就高不就低政策,特别是公积金标准;
2、敦促及时兑现绩效工资和两房补贴的余额等。
六、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与建议。
1、关于岗位设置对教师工作调动以及合理流动造成障碍的问题。
岗位设置工作已经开展了有一年多,因为职称实施评聘,越来越多的教师取
得了中、高级职称,榄核镇各中小学教师数超编,而岗位设置职数是根据单位编制数进行核定,全镇目前已经无中级职数,只有一部分中高职数。各中小学师资存在学科、年龄等结构性不合理现象,需要调动教师进行平衡,但因为岗位职数原因无法进行只能采用借用方式暂时过渡(借用中人员的考核、绩效工资兑现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希望上级部门考虑是否区、镇等两级层均设置一定的统筹比例用来协调、平衡,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合理流动工作的开展。
2、关于指导中心人员岗位设置职数问题
该部分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协因指导中心全体人员均是根据工作需要由组织从学校一线调配到指导中心工作助区教育局对镇内中小学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指导,相当于一所学校的行政领导人员,教龄均在10-30年,而且有部分人员拥有中级职称时间接近20年(如我单位何少棠老师,1993年已取得小学高级职称,由湴湄小学校长调到指导中心工作),如果被聘为初级岗位,不是因为工作能力而只是因为职数问题,则不利于指导中心队伍稳定。如果指导中心人员都比不上学校里的一名普通教师,让这些人如何去指导、带领全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鉴于指导中心的特殊性,而且全部人员已具中级职称多年,希望提升教育指导人员职数比例或利用统筹职数解决相关问题。
3、已评高一级职称的人员,有职数的要及时聘用,特别是已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部分,有的已拖了近一年还未聘用。
七、教师交流与帮扶的建议。
1、加强与区内尤其是新三镇外名校的交流学习。
2、加强与区外尤其是番禺区市桥城区名校的交流学习。
2、教师帮扶可采取镇内跟班(名教师、骨干教师)学习与校内帮扶相结合起来的办法。
八、教师“入口关”及资格制度建议;教师资格认定意见和建议。
1、加强面试力度;
2、要一定时间的实践能力测试;
3、男女教师的比例要合理科学;
4、在同等条件下,应倾斜师范院校毕业生。
5、要切实推进教师资格和周期认定,且周期不宜太长,3至5年为宜。距
退休不足5年者在此列。
九、对不合格和因能力弱、体弱而不能胜任工作的建议。
1、目前,我镇教师的年龄老化情况严重,主要是男教师超55岁,女教师超50岁共38人,占近8.6%,其中有18人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详情见附页),这些老师大多数曾提出申请退休,但由于提前退休的门槛较高而未了心愿。这些教师的确是有心无力,只能在学校担任次要工作,加重了主要工作人员的压力;另外,年轻教师严重不足,35岁以下教师公占%,对教育是一个不能再等闲视之的问题,对学生成长之影响不言而喻。建议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教师,如其强烈要求而又实际上力不从心的,应考虑批准其退休。
2、不合格的教师。上课也不能的,或者成绩连续多年在最后的教师应定义为不合格的教师,这小部分教师不妥善处理好,则误人子弟,更误教育。因此,这类教师应当放在工勤、教辅工作上,领相应待遇。
十、未来三年教师(校长)队伍的工作思路及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建议出台切合地区实际而更具可操作性的师德行为准则和教师违纪违规处理办法;
2、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特别是要努力达到如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B证率达%,广州市骨干教师由5人增至7人,区级骨干教师12人增至17人,市和区的名教师均由各2人增至各3人;
3、重点在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上,以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更高台阶。建议制定和完善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
十一、校长激励机制主要问题及有效措施。
1、对校长工作的评价还找不到成熟、科学、公认的标准,或者是可操作性不强;
2、校长的职、权、责、利未能很好地统一起来。实行绩效工资后,现行对校长的岗位津贴和奖励办法比较稳妥;
3、未建立优秀校长的评选制度,就不能激活校长队伍良性竞争。
措施:要进行有力的有实质性的改革。
十二、校长准入标准、作用及后备干部培养政策措施建议。
1、副职校长(或同级)晋升至正职校长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群众测评优秀率、推荐率要过半数;参加兑竞争上岗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测评优秀率、推荐率要过半数。经过上一级党政班子会议过半数通过。
2、校长是一把手,对学校的全面工作负责,也是学校的灵魂,在推动学校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校长必须是学校教师、领导班子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率,否则,建立威信将困难重重;第二,校长要在班子建设方面要下苦功、要出成效,才能发挥团队的优势和作用;第三,校长要有踏实苦干和创新精神,缺一不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的发展才健康和具可持续性;第四,校长要善于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及时调整策略、方法,减少决策错误。
中学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 篇5
韩城镇中学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学生1450人。XX年,新镇中成立以来,我们就确定了“德育为首,建特色学校;全面发展,育特长学生”的工作思路。现在,我把我校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的做法与体会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德育
(1)广泛征集,制定内容和方案
首先,向全体教师、学生发放征集卡,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定“9+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我校研究的重点,即:文明礼貌好习惯。
(2)将良好习惯培养与特色班创建有机结合。要求每个班级申报一项班级好习惯,作为本班的特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特色班建设活动包括申报、授牌、评估、监督四个阶段。学校召开授牌大会,公布各班申报项目以及承诺内容,并做成喷绘在教室外墙悬挂。学期末,成立评估小组,对活动展示情况予以赋分,并结合班级综合表现,评选特色班级创建先进集体。
(3)多项措施,强化习惯养成。为了将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举全校之力,从领导、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首先,从教师做起,言传身教。
其次,从小处抓起,注重强化训练。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小训练项目,利用每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并且,我们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捕捉学生的表现,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播放,让学生从中受到触动。
(二)深化英雄团队,搭建特色平台
我们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同学中掀起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的高潮。
(1)创新德育作业本:内容包括:感悟英雄——我的学英雄心得;标榜英雄——我的人生设计卡;对照英雄——我的每周反思卡;献礼英雄——我的优点储蓄卡。通过这种形式,将学英雄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此项教育。每年清明节和周世森烈士的祭日都举行“献礼英雄,寄托哀思”活动。在李运昌同志逝世的时候,举行了“悼念一代将军,传承英雄精神”活动。五四举行 “传五四薪火,做时代少年”活动。
(3)扎实搞好三个仪式:“英雄团队评比、命名、授旗仪式”“ 英雄团队交接仪式”“学英雄好少年表彰仪式”。本学期,在中心校和利康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制作了“韩城镇第一届学英雄双十佳好少年”精美画册。
(三)拓宽德育时空,发展实践德育
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开辟多种渠道,扩宽德育时空。
(1)以校园经济基地为阵地
我校校园经济坚持“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想,即以校园经济为依托,将校园经济建设与德育教育(学生思想、校园文化等)、学科教学(思品、综实、生物等)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发出五个经济园区:绿瀑、东篱园、桃李园、月亮湾、碧龙。其中,对农作物种植区“东篱园”按照产生经济效益的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为六个区,组织学生合作种植、管理,所有的劳作都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感悟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情感,学生的知识素质、团结合作意识都在劳动实践中悄然提升。
(2)走出课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每年三月,我们都举行“举英雄旗帜远足,学英雄精神奉献”活动,近百名团员代表步行10华里到中门庄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为老人送去爱心和欢乐。学生的思想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了升华,孝敬老人,奉献爱心牢记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徒步行军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他们品味了付出之后的甘甜。每年中考,我们都推选“中考志愿者”,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依托校园文化,打造无痕德育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并举,多载体、多内容、有特色。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宣传文化、绿色文化等显性文化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通过课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等隐性文化形式引导学生融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去。其中,宣传文化坚持“从学生脑中来,到学生心中去”,每一块牌匾,每一句温馨提示语,都是学生自己的杰作。我们的宿舍文化以“整洁、文明、温馨”为指导思想,给孩子们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每个房间都是学生自己创艺的名字,房间内部的装饰也是学生自己的设计。总之,整个校园做到了一草一木皆德育,校园的每个角落会说话,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先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6
二十一世纪,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资源,而是教师。教师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学校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几年来,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简要谈一下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694人,教学班34个,教职工129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65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名优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8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专科学历81人,本科学历28 人。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学习培训是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我校每年都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首先,我校教师每年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多次派业务领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学习;每学期中心校及各分校有业务领导的业务讲座,每学年还邀请教师进修校教研员来我校通过做讲座、听课指导、与教师作谈的形式指导工作。其次,我们要求各分校教师定时观看、下载远程教育资源,学习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收看更精彩的课堂实录,下载更精辟的教学设计,使农村学校教师足不出户既可学习外面先进教学经验,共享校外教育资源;第三,各分校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进行文化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教师月考,把考试成绩列入教师年终考核,促进教师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教师们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几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文化考试中,多次位居农村小学组前列。通过以上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师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发挥新老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我校整体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一环。我们充分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子”形式帮带青年教师。老教师从备课到课堂教学,从作业批改到课外辅导,从语言表达到仪表着装,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学校多次推荐他们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学竞赛。几年来我校年青教师共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次,李桂秀、杜艳丽、宁洪丽、汪德爽、王丽那等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不仅在本校成绩显著,在市县教研活动中也同样是佼佼者。2006年12月,我校被评为绥化市校本教研标兵校,2007年代表我县小学到市里做校本教研展示,会上我校杜艳丽老师与一名说课教师,三名评课教师共同展示的《最后的时刻》一课倍受好评,在强手如林的展示课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为我县争了光。
我校每年还有计划将这批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分派到我镇薄弱学校进行支教锻炼,时间是一年,他们为所在学校教学、教科研、教师基本功、教学成绩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一面镜子,基本功高低决定其课堂教学水平。端正的仪表、出色的口才、生动的简笔画、漂亮的粉笔字,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把教师的“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作为每日必修之课,各分校有专人指导。每名教师每周一篇钢笔字、一幅简笔画,用粉笔在小黑板写一首古诗,并将小黑板并摆放在学校走廊显要位臵,便于教师、学生、家长观看,以此在督促教师抓紧练字;故事、朗读、即兴演讲、口头作文、唱歌、跳舞等方面能力素质,采取教师自学或互相学习的方式进行,鼓励教师 2
将学习成果应用在平时教学中,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在竞赛中展示教师基本功成果。在08年教育局的年终大检上,我校教师的各项教学基本功展示,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抓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一名教师向名师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我校多次参与科研课题和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承担省级重点研究课题一项,市级研究课题一项,县级研究每年一项。承担了省级重点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实验研究》在08年顺利结题并通过省教育学会的验收;承担的市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验》,在07年绥化市教育科研推进会上,受到好评,8月份获得阶段性成果奖;每年一次的县级研究课题,我们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一直鼓励年青教师积极立项,主持或参与课题的研究,中心校定期对实验课题主持人和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使他们认识课题研究意义,掌握实验方法,明确实验步骤,激励教师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工作。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得到扎实开展,并顺利结题,多项研究成果在我校得到推广,有效促进了教研工作,同时我校教师素质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一批学者型教师正在走向成熟。
六、大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阵地,是展示教师业务水平的舞台,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平台。2001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城乡之间的联校联研,一次全镇教研,各分校开展八次以上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锻炼教师。在每次的城乡“联校联研”活动中,我们力争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锻炼机会,提高他们自身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近10年来,我们共有44名教师走上了联校联研的讲台,3
在大风大浪中得到锤炼和洗礼,10年来,走下联研讲台的教师都同感,这不仅是一节公开课,而是一次难得的教学体验,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这节课下来,感到自已成熟了,素质提升了,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自信了。每次联校联研会后,我们都以此为契机,开展全镇教研活动,有名优观摩课、教学能手课、教学新秀研究课,在教研会上教师们进行互动式研讨,大家畅所欲言,谈自已教学的体会,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力争形成成功的教学经验在全校推广。校级教研以各分校为基本单位,每学年不少于八次,由出课教师确立研究专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在分校教研中,要求分校负责人率先垂范,出一节示范课,再由其他教师出课,形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
七、坚持课后反思,推进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
教学反思是进一步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如果一位教师只知道教学而不会反思,他只能是原地踏步。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下来,都要静心反思,反思本节课堂教学是否达了预期效果,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每节课写反思写在反思本上,每单元至少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二篇课改叙事,作为自己本单元的反思成果,由于我校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真正通过反思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2007年我校教师杜艳丽、宁洪丽、汪德爽、郭冬利在绥化市教学设计、说课、课改叙事竞赛上获得团体特等奖、个人全能特等奖、个人单项特等奖的好成绩。
八、引入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提升素质的积极性。
在每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工作检查中,我们要求包括分校领导在内的每名教师都出一节课,中心校业务领导带头进班听课,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幅度进行量化打分,对本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指 4
导,将评估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档案;每学年教师出镇级以上公开课,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县级以上竞赛中获奖,主持县级以上科研课题,中心校都视情况在考核上给予适当加分奖励。考核激励机制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更积极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发表论文,参与各项竞赛,参与课题的研究,业务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九、关心职工生活,营造温馨的人文氛围
除了在知识和业务上对教师严格要求外,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我校姜贵老师,家中生活困难,供孩子上学经济上有困难,校领导将每年教育局工会对困难职工补助补给他,两个孩子考入一中后,为照顾孩子要到县里陪读,学校又将姜老师调到离县里最近的白六小学,便于其照顾孩子。今年,我校坤三小学王志强教师,因病晕倒在课堂,经检查确诊为尿毒证,需要长期化疗,王志强家中困难,无力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我们两次组织全校师生为其捐款,共筹集2万多元,我还亲自到教育局、民政局为王志强老师争取到6万元的公费医疗款,缓解了王志强老师家的燃眉之急。教师的大事小情,校领导班子都亲自到场,忙前忙后,一片温馨融洽的气氛。教师感受着领导的关爱,品味着浓厚的亲情,更加激发了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
十、我校取得的荣誉
02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立为绥化市教研基地校、绥化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教学研究先进单位、绥化市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先进集体标兵、绥化市课改名优学校、市教育学会“十五”期间科研科普先进集体、2008年再次被市教育学院确立为“绥化市教研基地校”、近年来多次被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4-2010年,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文化考试,我校始终处于前三名,其中05、08、5
10年获第一名;2004-2006年教育科研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农村小学组第一名;2007年我校出刊《起航》向全市农村小学介绍我校校本教研成果。
2007年我校李桂秀老师获得市名优教师称号;2010年杜艳丽老 师获全国优秀语文老师;2005年四名教师荣获全市语文、数学、思品、自然科教学竞赛团体特等奖;2005年,我校四名教师在绥化市说课比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同时,他们分别获得个人说课特等奖; 2006我校三名教师在市教研基地校说课竞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全市小学教学竞赛特等奖;2007年获教学设计团体赛特等奖;2007年6月获课改叙事团体赛特等奖;2007年获教学设计及课改叙事全能特等奖;2009-2010年我校七名教师在绥化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获四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7
打造共同体———教师发展的学校
学习共同体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青年兴则学校兴, 青年强则学校强。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十四中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在完善原有师徒传帮带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化、标准化、项目化, 以夯实教师的基本素质。
“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以“崇德、尚美、问学、健体”的校训为指导, 以促进青年教师“学高、身正、教得法”为目标, 培训对象为未完成高中一个教学循环的青年教师、中学二级教师及见习教师。培养方式以校本培训为主, 还包括校长讲堂、专家讲座、师徒结对、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技能培训、反思座谈、自主研修、外出学访、总结汇报、读书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包括:学校历史、文化、规章制度, 教育教学理论, 重大教育事件, 教案书写、说课、硬笔书法、简笔画等技能, 教科研知识, 班主任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 师德规范等。由特聘专家、选聘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学科带头人、学科组组长、名师、具有特长的教师等担任培训讲师。
学校与专业教育机构共同开展“塑造十四中未来”教师培训项目, 通过系统培训, 引导教师提高人生境界, 开阔教育视野, 唤醒职业激情。一期培训项目选拔了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共15人, 本着开放、多元、选择的原则, 进行任务式层级培训。在学员选课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 设立相应的培训课程, 包括:教师多元文化视野培训、卓越领导力培训、非智力因素教育培训、教学质量把关与控制方案培训、教学团队协作与激励培训等。学校教科研中心在每次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安排研讨、交流和展示等活动, 进一步扩大培训项目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培训教师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的工作实际写出学习心得, 在教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j14zx) 上进行研讨、交流。学校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姜健在接受“卓越领导力培训”后发表感言:“卓越的领导力来自什么?在我看来, 卓越的领导力就来自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作为一名中层干部, 应具有对待事业的奉献之心、责任之心和对待同事的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在工作中要做到以诚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己要明了, 对人要明察, 对事要清晰。自己把自己说服了, 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 是一种灵魂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 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课程结束后, 学校将启动二级培训, 参加培训的教师将以点带面进行二级培训, 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教师发展与学校未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按照《“塑造十四中未来”教师培训方案》, 学校将在3到5年的时间内对150名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研究共同体
学校以说课、做课、评课为载体,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走质量为本的教学之路,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实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每学年, 学校都要开展“教学研究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课”“家常课”“青年教师说课”等活动, 充分发挥学科组内教师群体智慧, 教师们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展示教学过程, 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强化效率意识, 倡导教学反思。校领导深入各学科组、备课组, 加强对学科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引领, 顺应教改要求, 做好教学会诊, 研究教学问题, 总结教学规律, 以反思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上层次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如, 语文组以课堂教学为抓手, 进行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并以“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反思会的形式, 在全区教研活动中作了汇报总结。结合新的教学环境的改变, 学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等内容纳入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研究作为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和学科基本功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 逐步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意识, 达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的作用。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 建设了一支专家引领, 典型示范, 特级教师和督导组指导, 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参与的教科研队伍。学校开展德育、体卫艺和各学科课题研究, 教师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 积极撰写论文, 在全国、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相继编写了素质教育丛书《园丁心声》二集、《师德感悟》二集、《班主任师德感悟》《班会方案选编》等。
学校创新和完善了多年来坚持的以高考教学反思活动为载体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 各学科教师结合高考试题及考试结果、毕业班复习安排及非毕业年级教学工作等三个方面, 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每年推选出2到3个经典反思案例, 在全校教科研年会上进行交流, 教师间互相汲取好的教学经验、方法, 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每年的高考反思、交流研讨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并在全区毕业班推动会上作典型发言。
学校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严谨治校”, 并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沟通与合作机制。成立了学校、年级、班家长委员会, 定期组织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 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 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使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与延伸。
学校开展以“向45分钟要效率”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论坛、跨区“同课异构”联合教研、外出学访交流等活动。在课堂教学变革中, 学校组建好三个团队, 即教学校长挂帅的管理团队、学科组组长挂帅的教学团队、信息中心挂帅的服务团队。发挥好“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的三种功能, 即:形成组内研讨、群策群力的研究氛围, 实现研究课的功能;达到做课教师直接受益、参与教师间接受益的效果, 实现种子课的功能;使每节课凝聚教师群体的智慧, 成为精品, 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实现示范课的功能。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德育团队建设, 即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以德促智不动摇;一手抓教学团队建设, 即学科组、备课组建设, 强化教学纪律。坚持三个创新, 思路上的创新是理性回归, 即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工作上的创新是抓好落实, 即管理指标分解落实到“人”, 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点”;态度上的创新是永不放弃, 即对目标永不言败, 对学生永不抛弃。
发展共同体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十四中加强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通过各项制度的确立, 形成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态势。
成立了由校领导、专家、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师指导小组, 制定了中、高考评估方案, 增值评价方案, 建立教师、班主任、年级组、备课组、考勤等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 实施专业管理。整合初、高中德育处, 实现初、高中一体化管理;成立教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体卫艺中心、生活管理中心、民族教育管理部。
实施精细化管理, 成立年级管理部 (以下简称“级部”) , 进一步达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级部是学校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单位, 不同于原先的年级组, 级部的管理宽度和力度更大。管理宽度包括: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所辖区域的环境与文化管理等, 级部聘任和办公经费管理等人权与财权的赋予使管理的力度得以强化。级部的成立使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 管理趋于扁平化, 让各种管理信息不衰减, 变得更直接和有效, 从而实现级部的精细化管理。级部主任致力于建设三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加强全员德育, 以德促智;备课组组长队伍———加强集体备课, 强化教学纪律;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自主管理, 强化养成教育。
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影响下, 十四中教师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统一起来, 工作之中追求“三种感觉”:工作之前有冲动感———想做事, 工作之中有愉悦感———爱做事, 工作之后有成就感———做成事;同时, 把握发展契机, 拓宽发展路径, 积极参与评选和展示活动, 以优异的业绩构建发展共同体。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 学校实施了“星级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星级教师管理、评价、认定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教师获得的各项荣誉进行评价和认定工作。为了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获得发展的机会, 体现全员发展的理念, 学校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评价方式, 建立不同的实施方案, 分别从教学质量、教育科研、课程建设、学生竞赛、社团活动、论文获奖、课题结题等方面评价教师。星级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学部门重大课题研究、学访交流、教师培训、年级组聘任等管理措施挂钩, 与人事部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岗位设置、学术称号等管理措施挂钩, 评星结果在校园网上实时公布, 每学期进行阶段总结, 每学年进行表彰。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展示十四中教师风采, 以竞赛课的新突破引领常态课的教学变革。竞赛评比中, 每一位参赛教师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学科团队在支撑。以河北区“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选活动为例, 由校领导策划, 初、高中主管领导领衔, 学科组组长做参谋, 全体教师参与, 信息技术部全力配合的团队, 通过合作, 不断为参赛教师实力的提升出谋划策。学校为参赛教师们购置了“激光翻页笔”, 这样, 教师们就可以走到学生身边, 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增进了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思想交流。在全国首届和谐杯“七说”说课比赛中, 因为有了学校信息中心常态的培训, 有了专家的悉心指导, 有了教师之间无保留的沟通、交流和共享, 十四中参赛教师们设计使用的课件不仅具有本校标志性的模板、统一规范的格式等共性特征, 而且具有主题鲜明、学科特色明显、辅助功能显著等个性特点, 因此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学校还通过评选校级学科带头人, 打造教师共同发展的优秀团队。评选出的学科带头人, 必须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 行为表率;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绩领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成果显著。从而带动全校教师共同进步, 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 在十四中这片沃土上, 不仅每位教师在不断地成长, 各个学科组也日益显出勃勃生机。市级“十五”立功先进集体数学组是由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组成的, 平均年龄30岁, 是十四中学科组的优秀代表。他们组织开展的数学小论文活动已坚持十余年, 近年来, 教师们依据学生实际, 创立的“宏观把握、微观激活”复习策略, 在提高课堂效率及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语文组是一支由13名教师组成的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团队。他们坚持开展的“语文周”活动在全市语文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多年来, 语文组教师奋发拼搏, 薪火相传, 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特色鲜明, 在2012年高考中实现了语文学科全区第一的梦想, 被评为“天津市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英语组以科研引领教学, 自2007年开始, 承担国家级课题“英语报刊阅读与任务型教学”研究, 多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生物组教学、科研并重, 他们承担的天津市“十五”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获青年资金资助并已顺利结题, 教师们在教学科研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个性风采———十四中优秀教师撷英
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秦宝锋
她在工作中踏实肯干, 践行着十四中“敬业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是她坚信的格言。
她严谨治学, 兢兢业业, 深入开展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班主任工作中, 她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 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在物理教学上, 她不断积累经验, 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
作为备课组组长, 她组织教师共同教研, 使全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几年的工作实践使她体会到, 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不断给自己充电。她说:“作为教师, 在艰苦的工作中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今后, 我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为学生铺设辉煌的成功之路。”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洪国华
199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 教育硕士学位, 中学高级教师。
从教15年来, 她以“敬业、务本、奉献”为行动指南, 在教学实践中夯实教学基本功,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之余, 她时时充电, 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2006年, 参加高中新课程国家级研修并顺利通过考核;2007年, 参加教育部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 成绩优秀。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获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高中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初探》获市教育创新论文三等奖, 《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获市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三等奖, 《学而不读则罔, 读而不写则殆》获全国二等奖……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姜健
200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 中学一级教师。
6年的班主任生涯, 让他体验到身为人师的快乐。所带班被评为校、区、市级三好班集体, 区级优秀团支部。他本人多次获得校、区级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 被评为河北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他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007年, 获河北区“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比一等奖;2010年, 在天津市初中英语学科高效课堂研讨会上做市级公开课。先后被评为第十三、十四届区级学科带头人。2012年9月, 被评为河北区首批百名学科优秀教师。
他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辅导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及天津市英语学科竞赛中获奖……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孙春淼
民进会员, 1991年参加工作, 一直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天津市中小学“265工程”领衔指导教师, 河北区新教师验收课评委。先后被评为区级师德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她利用历史学科优势教书育人, 激发学生的情感, 做到德育、智育统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材的整合、教法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 她所追求的是, 通过自己的教学, 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 而且能随时引领学生与历史对话, 感知历史上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文明与愚昧、正义与邪恶, 正确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社会与自我, 发挥历史教育的最大功能。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杨菲
200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连续6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所带班荣获三好班集体、文明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多次在优秀班主任事迹交流报告会上作典型发言。撰写的德育论文《拾撷班级文化建设点滴》获全国三等奖。参与编写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高中总复习》, 以及人教版配套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学习测评》。
教学工作中, 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以实验教学为手段, 刻苦钻研,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所带班的化学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撰写的论文《乙醇》获全国一等奖, 《“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教学设计》获全国二等奖……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杨莉
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学高级教师, 区级学科带头人, 市外语研究学会会员。
她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学生不断修正奋进的航标, 汲取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在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所带班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三好班集体、文明班集体, 她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
她敢于创新, 实施了“整合管理步骤、融合学生兴趣、关注个体进步”三效合一教学法, 在落实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她率先在全校开展研究性学习, 组织的教学活动获河北区“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河北区百名学科优秀教师张妍
200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她热爱教育事业, 注重言传身教,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风貌, 所带班获行为规范优胜班、诚信班、文明班, 区、校级三好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她善于从细微处着手,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和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带班屡次在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班会评比及小型多样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她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积极参加市、区各类教学研究活动, 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打造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
河北区名教师刘秋蔚
河北区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 天津市总工会“十五”立功先进个人, 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她在教学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在课题研究方面身先士卒, 曾多次做市、区级教学公开课, 在区首届“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比、市“双优课”评比、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和评比等教学研究、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 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2008年, 学校为她创建了名师工作室。她常对青年教师们说:“‘师徒活动’能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 节省成长时间, 也有利于营造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河北区师德先进个人安志红
她热爱教育事业, 对工作认真负责, 有担当精神。作为年级组组长, 她将营销管理中的法则应用于班和年级管理, 出色完成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科组组长, 她带领的团队参加全国、市、区级赛课活动, 为学校赢得荣誉。
她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参与区数学学科发展性评价丛书的编写工作, 承担中考教研展示课及专题讲座任务。
她是一位善于思考、不断进取的教师, 教学中敏于观察、勤于反思、虚心学习,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进步。撰写的多篇教学体会发表于正式报刊上并获奖, 参与的“开展班集体文化活动, 促进班集体文化建设”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
河北区师德先进个人魏璟华
198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生物高级教师, 河北区首届名教师, 河北区高考中心组成员, “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委, 青年教师学科基本功大赛评委, 天津市教育学会会员。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她多角度研究大纲、考纲, 提高学生的课堂吸收率, 精讲精练, 少时高效, 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她潜心科研, 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课题子课题“学习指导教学模式的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生物必修模块知识框架的构建与教学的研究”等。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市、区获奖, 并发表在学科核心期刊上。指导的青年教师在首届全国新课程中学优质课评选中获教学设计三等奖……
河北区首席教师罗晓培
198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区级学科带头人、区高中毕业班复习指导中心组成员。多次承担市、区级重要考试的命题工作, 多年参加市教研室地理学科组组织的《地理总复习》和《高中地理质量监测》编写工作, 多次在全市地理教师大会上介绍高三地理教学经验,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她认为,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此, 她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即使高三期间也很少留作业, 尽量做到“当堂学当堂练”。她带的毕业班曾接受过一次专业潜能测试, 大多数学生的测试结果都是“地理是第一兴趣”, 她觉得, “这是我得到的最高奖赏”!
河北区十佳班主任陶雪皎
陶雪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教师。从2003年参加工作至今, 她用语言播种, 用彩笔耕耘, 用汗水浇灌, 用心血滋润, 共送走4届高三毕业班。2011年, 她所带的高三 (3) 班被评为天津市三好班集体。
她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自信”是她给每一届学生上的第一节班会课的永恒主题。她对学生们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 即使身处优越的环境中, 也会垂头丧气、心灰意冷;相反, 一个人如果充满自信, 就能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潜能, 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机遇, 使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艺术节上, 她为学生制作“班级徽章”, 向全校展示班集体风采;运动会上, 她为学生呐喊助威, 被评为“最投入的班主任”。
河北区十佳班主任王丹
任教9年来, 她始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以活动为载体, 建设“多元”文化,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建立小组评比制度, 形成自主管理模式;教学相长, 享受班主任工作的幸福, 是她带班的三大特色。
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快乐舒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她从多视角、多领域、多层面去捕捉、发现, 开展贴近学生生活世界并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育活动。她的带班理念先进,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她所带的班连续被评为校、区、市级三好班集体。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师德师风;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敬业精神;服务心态;知识水平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26-0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宜春市地处赣西,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是落后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大开放环境下,随着撤点并校规模办学的开展,我市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我市农村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我市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为人师表
教师的工作既神圣又艰苦,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甚至付出全部心血,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德高为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就应预备铃一响,就出现在教室门口等待,这些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所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二、言传身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的影响极大。应当承认,目前我市农村中学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影响和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原因,也出现了极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的特定环境中丧失了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了极不光彩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卑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凡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爱岗敬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尽管农村中学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当前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广大农村教师仍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服务心态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以“为顾客服务”的精神融入“为学生服务”中去。要具备这种心态,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对学生指东划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对象来使唤。更不应该把他们当作“山里娃”、“田里娃”看待。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在优秀品质,坚决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平等对待后进生,后进生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后进生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又具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促膝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加焕发光彩。
五、知识水平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教师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艺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技高为师,一是要掌握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是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正所谓“教师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会用最好的方法给予学生这瓢水”。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这块广大天地,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倾注全部精力,努力搞好农村义务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对农村中学教师进行师德师风的教育培训,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我市农村中学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21世纪的中国教育》,李琪浩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马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07-19
保亭实验中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0-04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思想汇报06-17
敦厚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申请07-17
中学教师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07-05
中学教师工作作风整顿剖析材料(西飞中学)08-03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探讨09-24
中学教师年度工作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