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

2024-06-07

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共4篇)

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 篇1

全国档案宣传工作再接再厉迈向新辉煌

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杨冬权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高举旗帜,围绕中心,立足档案,面向社会,贴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档案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档案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是档案宣传的根本原则;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宣传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档案来源于社会,档案工作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档案和档案工作要服务于社会,社会是档案宣传工作的广阔舞台,面向社会是档案宣传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是档案宣传的主要对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档案宣传的根本宗旨。

当前档案宣传工作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实际,杨冬权在讲话中提出了当前档案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宣传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档案事业发展“三个体系”建设和“三大战略”实施,立足档案工作实际,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人民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努力提高档案宣传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提升高度 加大力度 拓展广度 增进深度

近年来档案宣传工作亮点纷呈

1997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以来,档案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可谓提升高度、加大力度、拓展广度、增进深度,亮点纷呈。

高度——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杨冬权在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对普通档案工作者刘义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习近平副主席曾视察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共建的以档案为教材的“党性教育主题教室”、参加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档案资料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接见刘义权事迹报告团成员时,对学习宣传刘义权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观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有关涉农部门主办的“建党以来农村政策回顾展”。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多次对办好档案报刊作出指示。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中央领导同志对档案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档案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力度——宣传力度加大,提升档案部门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贡献率

围绕处置突发事件开展档案宣传,是近些年来档案宣传的突出亮点。在拉萨“3〃14”事件、汶川地震、乌鲁木齐“7〃5”事件、舟曲泥石流灾害等发生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都及时向中央提供了相关档案信息,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利用档案,制作了5个专题网络视频,以铁的事实证明西藏从元代起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揭露各种分裂谎言。

围绕重大纪念活动开展宣传,档案宣传不断创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周恩来诞辰110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各级档案部门拍摄了一批文献电视片,举办了一批展览,编辑出版了一批书籍、画册。

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宣传不断普及。档案部门充分挖掘档案资源,把档案馆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不断引向深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档案部门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达1745家,青少年教育基地321家。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开展宣传,档案宣传不断深化。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各级档案部门大力宣传档案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通过模范典型带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道德文明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广度——拓宽领域,丰富手段,档案宣传社会效应不断升温

着力宣传档案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一是宣传档案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企业及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二是邀请中央主要媒体报道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三是利用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巡回检查和专项检查开展宣传工作;四是大力宣传民生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民生档案、家庭档案的宣传。

着力宣传档案法制建设,增强档案法制观念。各地档案部门结合《档案法》颁布20周年、全国法制宣传日及其他各种宣传月、纪念日等,通过法律咨询、宣传展览、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征文比赛和书法绘画展、悬挂横幅或彩色气球大标语、举行文艺汇演、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参加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了档案法制宣传。

着力宣传档案文化和档案利用成果,扩大档案影响力。各级档案部门深度挖掘档案文化内涵,通过举办面向公众的“档案馆日”“档案开放日”,组织主题活动、讲座和论坛,编辑档案文化出版物,拍摄档案电视片,与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办专栏等开展了档案特色文化宣传,积极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度——开发文化产品,档案宣传独家优势凸显

档案宣传阵地不断拓展。一是档案部门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并完善。2010年,国家档案局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各地已有17个省、区、市档案部门设立了新闻发言人,部分地县档案部门也尝试设立新闻发言人。二是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手机和网络成为档案宣传的又一新阵地。三是巩固传统媒体,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报纸杂志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成效显著。

档案宣传手段日益丰富。一是开办档案网站,并不断改版升级,使栏目设置不断优化、网页内容日益丰富、版面布局更加合理。二是利用手机受众广的优势,不断开发档案宣传产品。三是与社会主流网络媒体合作,进一步扩大档案宣传的辐射面。许多档案部门也制作了电视文献片、电视专题片,档案部门已成为制作文献电视片的品牌单位,档案文献电视片也成为全国宣传文化领域的知名品牌。

档案宣传策划运作能力明显提高。档案宣传由宣传部门单打独斗向多部门联合作战转变,由埋头准备宣传活动向借助媒体多方面立体宣传转变,涌现出许多档案宣传策划的杰作。同时,档案宣传更加注意善待媒体、善用媒体。

档案宣传精品异彩纷呈。在近些年的档案宣传中,涌现出一批被社会各方面认可的精品佳作。国家档案局和军队档案部门委托总政话剧团根据档案工作者刘义权同志事迹创作的话剧《生命档案》,参加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珍贵档案》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庆祝建党80周年向全国重点推荐图书。

今后档案宣传工作主要任务

杨冬权的讲话从战略的高度赋予了档案宣传工作重要的历史使命。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档案宣传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作为。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档案宣传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形成“档案大宣传”的格局,自觉把档案宣传工作放到全国宣传工作大局中去谋划

杨冬权说,要将档案宣传纳入全国宣传工作之中,努力创建全国宣传工作的知名品牌。我们要敢于这么想,也要努力这样做。前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但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地把档案宣传工作放到全国宣传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档案界,面向全社会,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己任,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根据社会和群众的关注热点去策划档案宣传。

要树立大局观念,努力形成“档案大宣传”格局。档案宣传的任务首先是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而不仅仅是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档案宣传的主要对象首先是社会各方面的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亿万人群,而不仅仅是百万档案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坚持突破档案宣传只面对档案专业人员的“小众”格局,形成面对全社会各方面人群的“大众”格局。

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档案宣传,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要注意规划好日常宣传与重大活动宣传,临时宣传与长期宣传,全国宣传与本地宣传,常规性宣传与突击性宣传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好不同受众、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宣传,使档案宣传既有一定规模和声势,又能长期可持续开展,并保持较高的质量。

2.面对关键时刻和重要领域的需求,档案部门一定不能失声

杨冬权指出,档案宣传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要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抓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作出档案宣传工作应有的贡献。

档案宣传要为政治建设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档案对全社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祖国各项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档案宣传要为文化建设服务。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具有文化和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档案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利用档案对公民进行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档案宣传要为社会建设服务。要大力宣传档案“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大力宣传档案在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方面的凭证作用,大力宣传档案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维护和实现政府权益、企业权益、公民权益方面的证据作用,推进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档案宣传还要充分利用档案及时为党的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国防建设、外交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建设服务,当各项建设需要档案部门发声时,我们一定不能失声。

3.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在谈到推动“三个体系”建设时,杨冬权指出,要积极宣传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要结合“以人为本”战略的实施,宣传“大档案”的观念。大力宣传凡是涉及人民群众的档案,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档案,都要纳入档案资源体系的观念,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的档案应建尽建,全面覆盖。

要积极宣传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要结合“服务为先”战略的实施,宣传“大服务”和服务至上的观念。大力宣传档案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以满足社会对档案部门各方面的需求。要加强档案馆自身的宣传,大力宣传档案馆的功能、馆藏档案内容、档案利用的程序和方式,使其为广大群众知晓。既要注重档案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也要注重档案利用服务民生的宣传;既要注重档案利用服务领导决策的宣传,也要注重档案利用惠民利民的宣传。

要积极宣传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要结合“安全第一”战略的实施,宣传“大安全”的观念。要加强档案安全科研技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档案原件保护、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的宣传,确保档案安全落在实处;要加强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宣传,严防档案失泄密。要充分发挥档案宣传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档案安全隐患和事故及时曝光,无情揭露,全面督促档案安全,杜绝档案安全事故。

要积极宣传档案法制建设。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以《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档案法制宣传,特别是加大对档案执法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大对违法案例进行查处的宣传力度。要结合《档案法》修订和“六五”普法活动,宣传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工作规章体系建设,使档案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4.专业媒体要主动与公共媒体携手,把档案宣传的效果扩大千万倍

《中国档案报》和《中国档案》杂志是国家档案局主管的专业报刊,杨冬权强调,以他们为代表的全国众多档案行业传媒承担着行业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能,各级档案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要使档案报刊成为社会了解档案内容和档案工作的重要窗口,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成为反映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的生动载体,成为贴近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喜看爱看的文化读物。

要扩大新兴媒体阵地建设。要增强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加大网络建设与管理力度,提高网上舆论引导水平。国家档案局政府网站、中国档案资讯网、中国档案网以及各级档案信息网站,现在已经成为档案宣传的主流媒体和重要阵地,因此要高度重视档案网站作用,积极发挥网络宣传优势,突出档案信息发布、政务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功能。同时,要密切关注其他新兴媒体的发展,充分利用其为档案宣传工作服务。

要善于并大力运用公共宣传阵地。公共宣传阵地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档案宣传阵地。各级档案部门要自觉地、主动地同各种公共传媒打交道,舍得把好的题材、好的内容提供给公共传媒,不要只注重档案传媒的独享,而要更看重公共传媒的共享,从而借助公共传媒,把档案宣传的效果放大十倍、百倍、千倍、万倍。

5.善于用现实的眼光寻找历史的档案,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提高档案宣传的吸引力

杨冬权提出,档案宣传要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在丰富宣传内容上下功夫。档案资料浩如烟海,档案工作涵盖百业,这为档案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要突出档案特色,充分挖掘档案资源,设计宣传主题。要加大和突出对档案内容的宣传,要像过去重视宣传档案工作知识与档案工作经验那样,重视向社会宣传档案的内容,宣传档案里的故事、智慧、规律等。要善于从档案里找故事,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善于用现实的眼光寻找历史的档案,把档案变成现实的延伸、现实的背景、现实的参照,加强档案同现实的联系,使档案具有鲜活力,让人读来具有新鲜感,从而提高档案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要深入宣传档案工作的历史、传承和作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要重视宣传档案工作经验,深入档案工作基层和一线,发现和宣传档案部门坚持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鲜经验和好做法。要加强档案业务和学术研究的宣传,普及档案知识、推广先进技术。要宣传档案先进典型人物和职业精神,弘扬优秀档案文化,在全系统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把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品质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6.档案宣传要主动进军新兴媒体,扩大受众面,努力提高社会公信力

杨冬权在讲话中要求档案宣传要与时俱进。档案宣传要适应发展变化,在采取当前的有效形式宣传的同时,要顺应信息传播手段发展和随之带来的各类受众兴趣的变化,注重发挥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比如动漫的形式、网络视频的形式、手机短信的形式、电视滚动字幕的形式、户外电子屏信息的形式、电子书的形式、微博的形式等等,从而拓展宣传形式、手段和载体,占领新兴媒体阵地,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传播渠道,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

档案宣传要坚持改革创新。档案宣传无止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破除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只要是有利于档案宣传的创新创造都要大力倡导,只要是有利于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措施办法都要积极宣传推广。要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规律的探究,拓宽视野,挖掘报道深度,加强档案宣传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积极推进档案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对档案部门的重大工作或重要活动,要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要提高新闻发布会的权威性、影响力,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权威信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公信力,树立档案部门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7.档案宣传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力

在谈到利用档案宣传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时,杨冬权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方针,把扩大国家影响力、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作为档案对外宣传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发挥档案特色,广泛宣传我国过去和现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念以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充分展示我国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历史档案资源,通过公布档案史料等方式,澄清历史,揭露谎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有效开展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进步等方面的国际舆论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要加强档案对外交流与合作,宣传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巨大成就。要充分利用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访问、接待来访等机会,通过档案人员互访、交换档案史料、互派专家讲学、互办档案展览、共同举办会议、进行项目合作等各种形式,宣传我国党和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宣传独具特色的中国档案事业体系和档案工作成就,将体制优越、网络健全、管理有效、服务广泛、成绩卓著的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良好形象展示在世界同行面前,使国际社会从我国档案工作的良好形象中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8.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既要关心培养档案宣传专业人才,又要营造人人都是档案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杨冬权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宣传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要站在事关档案事业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重新认识档案宣传工作,把它当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大事来抓。

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的领导。各级档案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的领导。要将档案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档案宣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把宣传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对待、同布置、同考核,督促落实。要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的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和配备档案宣传机构和人员。要增加对档案宣传的投入,保障档案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档案宣传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它不只是档案宣传部门的事情,也是档案各个部门的事情。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业务指导是宣传,进行档案接收、征集是宣传,提供档案利用是宣传,开展档案科研和教育、从事档案外事等等也都是宣传。要树立人人都是档案宣传员的意识,提倡人人做好宣传员。

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宣传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善于发现和储备人才。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既熟悉宣传工作,也了解档案工作,既有文字能力,也了解新闻传播及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符合新形势下档案宣传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放到档案宣传岗位上来。二要善于培养和锻炼人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帮助大家掌握最前沿、最需要、最管用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得到历练,更快地成长为档案宣传的行家里手。三要善于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档案宣传人才,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免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 篇2

我有机会到青岛、河北、浙江等地调研, 看到他们或者利用民生档案服务民生, 或者建立家庭档案服务千家万户, 或者在城市的社区和农村的乡村两级建立广泛而且先进的档案工作网络, 为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利用服务, 使有些生活在山区的村民也能在本村、在自己的家门口, 看到县政府、乡政府的红头文件, 看到村里头跟自己相关的档案。这些实践中最鲜活的东西, 给了我强烈的启发, 激发了我的灵感。在今年年初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讲话时, 我明确提出要“贯彻以人为本, 建立两个体系”, 即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这里的人民群众, 指的是所有的城乡居民, 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没有身份地位之别和高低贵贱之分的。

为什么要提出建立“两个体系”呢?

首先, 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贯彻, 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 它带来社会的一系列重大转变。人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和重点, 成了发展的中心目标和重点指向。档案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转变, 把广大人民群众纳入档案工作的体系当中, 并作为体系的中心, 围绕人民群众这个中心来确定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 建立档案工作的各个体系, 调整档案工作的发展路径。

其次, 这是科学发展的形势给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近几年来, 随着全党、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 民生问题成为党政领导关注的重点, 也成为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 而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 民生档案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 把有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的价值, 给凸显了出来。我们猛然认识到, 如果没有大量有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 我们根本无法为各级党政领导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以及改善民生去服务。在今天, 当全社会都以人为本、都去关注民生的时候, 如果档案工作体系还远离广大人民群众, 那就很难谈得上去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了, 档案工作就要偏离中心了。档案工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就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如果档案工作不能以人为本, 有效并及时地服务民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那么, 不但各级领导不会重视你, 而且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也会冷落你。只有着眼和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来建立档案的资源体系与利用体系, 有效及时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民生, 档案工作才有成绩, 才见成效, 才能受到重视, 得到支持, 才会具有活力, 蓬勃发展。

再有, 这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趋势的新总结。这些年, 随着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深入贯彻, 档案工作也更加关注人民群众, 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例如, 在继续加强机关档案工作、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同时, 新拓展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家庭档案工作等, 档案工作涉及和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多, 越来越广泛;再例如, 档案利用突破历史文件的范畴, 新开辟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这一新的领域和“文件超市”这种新的形式, 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现行“红头文件”打开了大门, 提供了方便;又例如, 开辟了送文件下乡、为社区和农村档案室建立远程利用终端等新的服务形式, 使普通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利用有关档案;还例如, 在一些地方的档案利用者中, 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 普通百姓占据多数, 成为利用的主角和主体。这些趋势, 都表明我国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在悄悄发生变化。建立“两个体系”这一想法的提出, 不过是把这种趋势揭示了出来、总结了出来、提炼了出来, 从而号召、推动、促进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去把握这种趋势、强化这种趋势、扩大这种趋势, 从而把这种苗头性的东西变成普遍性的东西, 把这种趋势性的东西变成现实性的东西。我希望我们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 应该预见到目前档案工作中新出现的这种趋势, 并积极带领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去强化、推动这种趋势, 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推动建立“两个体系”。还有, 这是对我们过去档案工作体系中薄弱方面的新加强。在我们过去的档案资源体系中, 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档案和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多专业档案, 进入不了国家的永久性档案资源中, 档案资源中涉及普通人、涉及民生的内容相当薄弱。同样, 在我们过去的档案利用体系中, 对怎样方便人民群众利用档案重视不够, 普通群众利用档案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便。如果用以人为本来对照, 来检查, 这两点是我们过去的档案工作体系中明显的薄弱方面。因此, 我们必须针对这两个薄弱方面来重点加强, 予以弥补, 建立健全适应以人为本新要求的档案工作体系,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 篇3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省扩权强县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巨峰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全省财政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

一、扩权强县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有序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自7月开始,经过前后两批推进,扩权县(市)已达59个。截止目前,省直

管县财政体制已经落实,政府间财政关系基本理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效应得到较好发挥。

一是管理体制直接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财政厅认真落实对扩权县(市)五个“直接”的财政管理要求,实现了财政体制由省直接核定到县,资金调度由省直接调拨到县,财力性补助和专项补助资金由省直接分配补助到县,政府性债务由省直接监管到县,扩权县(市)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编报由县直接上报到省。

二是权责划分基本明晰。按照“确保既得利益、实施增量调控”的原则,设计体制调整方案,确保市与扩权县(市)既得利益不受损失。在此基础上,合理界定事权,明晰支出责任,力求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特别是在省与扩权县(市)财政收支、财政补助、负担比例等事项方面,力求做到权责清楚、责任落实。

三是工作关系全面建立。健全规范了扩权强县试点财政工作关系,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管理职责。在省直管县的前提下,将部分资金监管和统计汇总等工作委托市级财政办理,实现了省对县财政体制直达与市对县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以“大平台”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扩权县(市)实现了管理全覆盖。

四是帮助指导力度加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继续加大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通过对扩权县(市)经济发展项目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调整优化事权分担机制,增强扩权县(市)财政基本保障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帮助扩权县(市)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先后举办培训班共34期,培训干部达3千人次以上。

二、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近年来,通过省、市和扩权县(市)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财政发展实现提速提质。,全省59个扩权县(市)gdp增长14.8%。在此基础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呈现“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扩权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96%,71.2%的县(市)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税收增长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5.6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二)公共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实施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以来,在新体制的促进下,扩权县(市)也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公共保障职能不断强化。一是保障能力得到提高。,省财政下达59个扩权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别达304.55亿元、566.67亿元,占全省县级的比重分别达49.75%、48.58%。扩权县(市)可用财力总额达4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8%左右,比全省县级平均增幅高0.74个百分点;按财政供养人员计算的人均财力达4.56万元,增长15.08%。二是民生支出得到落实。至,59个扩权县(市)农林水事务、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1.85%、16.18%、16.71%、58.21%、54.06%。其中,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县级水平7.5个、9.95个百分点。59个扩权县(市)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比全省县级水平高4个百分点左右。“八大民生工程”、公务员津贴补贴、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等民生和改革政策全面兑现落实。三是债务化解加快推进。至,扩权县(市)实际化解“普九”债务55.32亿元,占全省60.84%,“普九”债务化解任务全面完成,为全省加快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财政管理效益得到显现。

从激励约束考核结果看:59个扩权县(市)平均考核分值比上年提高1.02分,其中有38个县考核得分在100分以上,获得激励约束考核激励性财力补助资金8720万元,比上年增加1340万元。

从资金运行效率看:赋予扩权县(市)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减少了中间层次,加快了运行速度,财政资金调度从省到县由原来至少3天缩短到1天。

从政策执行情况看:省财政对扩权县(市)的政策支持、资金补助能够及时落实到位,财政管理更趋统一规范,透明度大大增强。与此同时,由于管理流程缩短,信息直达、沟通交流更加直接,政策执行力得到提升。

三、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财政管理改革

深化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核心是要充分发挥新

体制的政策效应,激发扩权县(市)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就财政体制改革而言,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扩权县(市)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发展滞后。有17个扩权县(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其中15个县(市)增幅比上年下降。同时,扩权试点

县(市)财政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扩权县(市)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全省县级平均水平低5.12个百分点,需要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差距。二是市县财政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项目支出分担机制尚需进一步落实,部分市在体制外仍有集中扩权县(市)财力的情况。三是扩权县(市)财政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加快完善推进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机制。同时,部分县(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大,全省有21个赤字县,其中扩权县(市)12个,占57.14%;有13个县(市)赤字比上年增加,其中扩权县(市)8个,占61.53%,财政赤字问题较为突出。对上述问题,各级财政要高度重视,把握重点,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法定职能和扩权政策需要,进一步理顺省与扩权县(市)的财政管理体制,明晰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对扩权县(市)加快发展、强化管理的新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体制机制的积极效应。严格实施扩权县(市)动态管理指标考核,加大激励约束力度。规范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力水平,保证乡镇基本运转,发挥乡镇财政在执行惠民政策、监管支农资金、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研究制定差别化扶持政策。促进扩权县(市)提速发展,需要针对扩权县(市)的自然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路径,研究制订有利于发挥县域区位优势的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上,要科学合理分配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在民生保障上,要充分考虑财力性资金和民生专项资金的统筹协调,从整体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三)继续完善系统内部工作关系。按照“放管结合、权责统一”的原则,省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强对扩权县(市)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管理机制,理顺工作关系。市级财政要支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继续加强对扩权县(市)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省与县(市)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指导扩权县(市)发展经济。扩权县(市)财政要主动接受上级财政的指导监督,强化自身管理约束,注重对上沟通衔接,全面适应上级财政的管理需要。

(四)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在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支出绩效考评工作,促进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切实推进零基预算,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顺序,量力而行地安排好预算支出。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大财政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尽快适应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省财政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把改革工作继续推向深入。

杨冬权讲话——宣传工作 篇4

2010年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的专题发言就作了《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确保数字档案安全》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数字档案安全不仅对当代各国的档案工作者极为重要, 而且对未来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进步也同样重要。因为数字档案的保存战略稍有不当, 体现数字时代人类智慧与进程的数字档案就将消失殆尽并无法复得, 当今的人类记忆和文明记载就将成为空白, 人类文明的延续和进步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今天的档案工作者就将铸成无法弥补的历史大错。

法国《科学与未来》月刊2010年6月发表报告说:“在数字信息世界中没有什么是永存的:如果我们对永久保存这些信息不予重视, 那么, 无论在C D、DV D还是硬盘或U盘中存储的一切信息都会在某一天突然消失。”因此, 怎样安全保存数字档案应该引起档案工作者日益强烈的关注。

由于, 数字档案本身具有不能直接识读、信号极易消失、信息容易被篡改等致命性弱点, 这就要求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者, 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档案的这些缺点, 并有权力采取根本性的手段, 去防范和克服它的致命缺点, 确保它的安全。

1.对重要的数字档案进行转换, 把数字信号及时转换成文字、图像、声音等信号, 把数字档案及时转换成纸质档案、缩微胶卷、声像档案等, 也就是进行异质转换或异质备份, 而不仅仅只是进行同质迁移或同质备份。

2. 数字档案一旦形成后, 脱离电子设备和环境, 信息不会轻易丢失。

3.因为信息已被“固化”到新的载体上, 不会遭人远距离悄悄篡改, 故其内容比其母本的数字档案更加真实, 可以用来检验其母本信息是否原始、真实, 是否被篡改过, 甚至可以用来作为校正其母本的真实版本或可靠版本, 从而成为真实可信的凭证,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档案。

正如报告中所讲“用根本性手段确保数字档案不但在今天安全, 而且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可读取, 确保把今天的数字记忆传给未来, 是各国档案工作者的天然历史责任。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技术, 更需要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如果我们明知数字档案有各种与生俱来的致命缺点而不去采取根本性的手段去克服, 那就是一种短视, 是一种冒险, 是对我们神圣职责的亵渎。这根本违背人类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没有权力去作这样的巨大冒险!

从财政的角度看, 数字档案异质转换要花费相当的财力与人力, 但与确保数字档案真实、长久地保存, 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借鉴相比, 我们无疑是值得的。

从技术的角度看, 数字档案的载体寿命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但是, 从过去的实践看, 几十年、几百年后, 能够读取今天数字档案的那些设备或软件却可能早已消失了, 这些数字档案便也无法读取了。类似事件, 在过去的录音档案、录像档案上曾经发生过, 在早期的数字档案上也曾经发生过。因为当年与之匹配的设备与软件的消失而无法读取其信息。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悲剧, 这些教训足以让我们明智起来和清醒过来。当前, 我们应该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更新;

2. 努力做好数字档案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3. 多方筹措资金, 在数字安全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 数字档案的各种致命缺点终将会被一一克服, 努力攻克各种技术难关, 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摘要:在信息时代, 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如何保障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 已经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数字档案的管理制度、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文章就根据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的专题发言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宋晓红.关于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 2012 (10) .

上一篇:恒家兴暖通集成紫玉山庄解决方案下一篇:晏殊浣溪沙讲解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