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创先争优事迹报告材料终稿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创先争优事迹报告材料终稿 篇1
构筑“坚强堡垒”,打造“先锋团队”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七〇三地勘院党支部创先争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很高兴能代表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703地勘院党支部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党支部创先争优的历程。我汇报的题目是《构筑‚坚强堡垒‛,打造‚先锋团队‛》。
七〇三地勘院原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了适应地勘形势的发展,2008年,中心给遥感所增名703地质勘查院。现有职工36名,党员25名。曾多次获得中核集团公司、中核地质局和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先进党支部‛称号。2011年,地勘院党支部被中核集团公司党组评为‚坚强堡垒‛。
上世纪80年代初,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成立了遥感地质实验队。20多年来,经历过由实验到掌握,由弱小到强大,由高潮到低谷,再由低谷到高潮的坎坎坷坷,原来只有几个人的遥感地质实验队发展到今天的拥有30多名员工、装备世界一流设备、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生产项目、年产值近2000万元的地质勘查院。
从70万元到1700万元,三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受政策影响,全国遥感地
质行业再次进入低潮,职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斗大的‚愁‛字写在全所职工的脸上。
遥感所的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路撤销机构,人员分流;另一条路是闯市场,发展壮大。‚我们有技术、有人才、有设备,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党员干部要带头找项目、闯市场,敢闯才有希望‛,2003年,刚上任不久的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名松在全所党员和职工动员会上的表态掷地有声。
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认真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抓好两项工作促发展。一是关键技术求突破,二是承揽业务下苦功。最初的两年,虽然经济依然在低谷徘徊,但是稳定了队伍,发展了技术,打牢了基础。
直到2007年,遥感所才承担了一个转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了完成好来之不易的项目,党支部号召党员带头,开展了‚展示核地质风采,创遥感中心品牌‛的项目攻关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成果验收会上,遥感所提交的报告被国土资源部专家一致认定为优秀成果。就这样,遥感所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打工者‛。
从2008年开始,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成为国家地调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国土资源部从全国遴选了三家单位作为开展全国矿产卫星图片执法遥感工作的试点,地勘院名列其中。
为按时完成辽宁省西部地区执法遥感项目,80后党员组成的项目组奋战在的辽宁省北部地区,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一直在野外工作到大年三十。
我们大家都知道,超过海拔3000米,步行速度稍微加快就会喘息;超过4000米,就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而全国重点成矿带藏西北地区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就位于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在党支部的号召下,由青年党员全旭东、王永军组成的员突击队,两次挺进藏西北无人区。他们人均负重50多斤奔波在平均5000米以上的高原上,恶心、头晕、乏力感纷至沓来,冒雨雪,搭帐篷、睡睡袋,七分熟的饭菜吃了120多天,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征服了5600米的生命禁区。仅仅用了2年时间,地勘院由一个打工者,成为生产科研项目的组织者。
随着地勘院承担遥感项目的增多和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在多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品,涌现了一批在我国遥感界具有相当影响的专家。以院长李名松为首的地勘院的专家担任评委,频频出现在我国遥感项目的评审会上。又用了2年时间,地勘院由生产组织者成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
由打工者到项目组织者,再由组织者到评审项目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地勘院前进了三大步。2003年,遥感所年度经济总量仅有70万,到2010年,年度经济总量突破1700万,是
2003年的24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创新技术,给大海量‚体温‛,为核电发展护航 核电站海水温度场测量是确保核电站排到海水的水温达到环保要求,为核电站扩建提供重要依据的崭新遥感课题。
地勘院副院长、青年党员梁春利瞄准了这一遥感前沿领域,多个技术难题被他逐一攻克。
一次,我们得到准确消息,某核电站要开展这类项目,当我们准备好材料,来到核电站时,却被告知已有单位中标了。
经了解,中标价格是70万。‚70万?‛院长李名松愣住了。初步估算,这些钱仅够支付飞行费用,是根本无法完成项目的。李名松再次找到该核电站项目负责人诚恳的说:‚70万是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的。‛‚你凭什么这么说。‛ ‚我们单位做过国内首例核电站温排水研究,对这类项目是非常了解的。‛李名松把另一个核电站温排水项目的成果报告和本次项目费用预算详单递给他。3天后,我们最终以106万的价格中标该项目,从此进一步打开了核电站温排水调查的市场。
截至2010年,地勘院已经为中国大陆所有运营的核电站开展了温排水测量,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开展这种业务能力的单位。这种创新的技术方法,不仅为地勘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打下中心铀矿地质史上的第一钻,完善综合找矿体系 为拓展技术服务领域、适应铀矿地质综合找矿的发展需要,党支部集思广益,决定开展钻探生产。自2005年以来,我院承担了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一系列地质勘查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地质钻探工作经验。2009年,中核地质局给中心下达了第一个铀矿钻探试验项目,地勘院党员王冰勇担重任,在张家口地区,打下了中心铀矿勘查史上的‚第一钻‛,当年就打到了1个铀矿工业孔,储量可观,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战略价值。
为完善中心航天、航空、地面、地下‚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幸福的家园
一个坚强的堡垒,就要一心一意为单位谋发展、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谋福祉。地勘院党支部在攻坚克难上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关心职工生活上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园。
党支部建立了帮扶小组,职工有困难,党支部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每逢职工生日,党支部会送上生日蛋糕;职工有学习上进的意愿,党支部总会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批青年成长为技术专家,享誉业界;一批青年人走上领导岗位,工作独挡一面。
2003年,遥感所职工人均收入不足2万。2010年,地勘
院职工人均收入突破8万元,位居航测遥感中心基层单位前列。目前,地勘院拥有两套房的职工占80%;除近两年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基本上都购买了轿车,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根据地勘院新的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院经济总量将达到每年4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前进号角已经吹响,地勘院党支部将凝聚力量、创新发展,实现经济技术的新跨越,谱写核地质事业和军工科研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创先争优事迹报告材料终稿】推荐阅读:
航测遥感论文11-07
无人航测技术07-10
无人机航测技术10-19
航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05-22
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09-28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05-24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05-28
材料与工业设计07-23
钢铁工业与耐火材料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