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共6篇)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 篇1
郑大二附小 郭婉莹
有利可图:有利于自己的或者有好处的事情可以谋取;有机可乘:有机会可趁,有空子可钻 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内情 有始有终:指作事认真,贯彻始终
有口难言:有嘴巴但是难以说出自己的话语,形容不便于说;有恃无恐: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有志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① 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郑大二附小 郭婉莹
1、风华正茂:意指外表或面色明亮而且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欢快的内在精神。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出类拔萃:意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后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3、才思敏捷:意指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
4、后生可畏:意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5、文思如泉:意指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出。
6.手不停挥:意指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7“笔下生花”:意指一个人的文笔很好或者写出来的作品或诗篇非常好,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8、力透纸背: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时 间
这首现代诗清楚地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珍惜快乐的时光.我们在这个集体中茁壮成长,快乐而幸福的成长.郑大二附小 郭婉莹
1精妙绝伦: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精美巧妙到了极点。精:精细,精美; 妙:令人满意的; 绝:完全没有了,穷尽 ;伦:同类炉火纯青:技术技巧达到完美境界。【近义词】:精妙入神、精美绝伦。【反义词】:粗制滥造。
2炉火纯青:【字义】纯:纯粹。青:蓝。【词义】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候。后用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在某领域上造诣十分高。
3活灵活现:形容描写逼真,使人感觉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4栩栩如生: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造句: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5梦笔生花: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浑然天成:人的才德完美。6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7斗酒百篇: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出 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8鬼斧神工: 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自然造就的),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雕塑的 技艺精巧。(非自然)
滁州西涧
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词句注释
郑大二附小 郭婉莹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2-3] [4]
白话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4]
【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始终如一】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1坐观成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坐在一旁冷眼观看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含袖手旁观的意思.这则成语来源于《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2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现指故意拖延时间而不急于做某事
3操之过急:处理事情或处理问题过于急躁、性急.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4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5兴风作浪: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6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7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8闻风而动: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古今贤文 环保篇
保护环境,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树木多了,空气就清新了.染绿了大地,神清气爽.现在植树,子子孙孙都可以乘凉.山上的树木被砍光了,山下就有洪水.防止洪水、防止泥石流,不栽树,再多的资源都会流失.植树造林防止风沙,才会有好庄稼.郑大二附小 郭婉莹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近义词】人来人往、人山人海、过江之鲫
【反义词】路断人稀、路绝人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鸥水相依:【解释】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蜀晤》:“我老生涯鸥水相依,他旧风流鸿塞荒投。海波不惊:指没有风浪。比喻太平盛世,平静无事。
近义词:风平浪静。
组句:天气晴朗,海波不惊,正是出海遨游的好日子。
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螳螂捕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鹬蚌相争: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郑人买履: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以致买不到鞋子.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叶公好龙: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伎俩也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明日歌
《明日歌》是明代的钱福所作的一首诗歌。诗人以自己为例写下《明日歌》,劝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知足常乐,莫要为自己的私欲活在明天的日子里。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世人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 篇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 还有一次习作和一道练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 有寓言故事, 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在哲理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类课文的教学, 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母语的基础, 接受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本组课文时,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课文蕴含的哲理, 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要明确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和作用。本单元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这一组教材的内容和文体来说, 既是对低年级《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说理文章的进一步拓展, 又为高年级说理文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二要把握本单元教材编排的训练体系。统筹安排, 因课设练, 多次重复, 螺旋上升, 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训练体系。本单元除朗读、默读、积累词语和预习课文等常规项目外, 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 (1) 查字典解释词义;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 (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 因课设练, 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比如, 《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几篇课文对话多、故事情节强, 教材都安排了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的训练。《寓言两则》选自中国古代传统寓言故事, 教材安排了“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 读一读, 讲一讲”的练习。《争论的故事》兄弟俩的语言非常精彩, 教材安排了“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的练习。《剪枝的学问》笔调轻松活泼, 娓娓道来, “我”的感悟写得很含蓄, 虽未一语道破, 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材安排了“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的练习, 诸如此类。
三要挖掘本单元教材蕴含的哲理因素。本单元四篇课文以事喻理, 蕴藏着丰富的哲理。这些哲理都蕴含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课文内容里。教学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揣摩,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哲理。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确立单元教学具体目标 (略) 。
学习本单元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朗读中想象相应的画面, 理解叙述顺序, 能理解重点词句及摘抄佳句, 能复述故事等,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 要很好地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元素, 以学定教, 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重点
查字典解释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单元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事中之理”。
单元教学建议
一、分析研究, 把握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初读, 了解故事→悟读, 研读重点→研读, 探明事理→拓展, 联系生活。”教学时, 关键是要讲清“事”, 使学生通过“事”悟出“理”, 然后再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延伸拓展。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往往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段落及关键词句, 启发思考, 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
二、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本单元课文层次清晰, 语言流畅, 学生一读能懂。教学时, 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悟。要做到初读,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再读, 理清顺序, 概括文意;精读, 抓住重点, 训练语言;品读, 品味词句, 领悟哲理;研读, 延伸拓展。朗读作为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寓言两则》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让学生在朗读中见其形, 入其境;《争论的故事》可从文中的反问句入手, 并抓住“争论不休”的声音变化, 演绎当时情境;《剪枝的学问》要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词语, 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神情, 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只有深入思考的朗读, 才能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
三、理清文章脉络,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各部分的要点及其联系, 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可采用段意合并、中心句摘录、题目拓展等方法, 建议本单元采用段意合并法。比如《鹬蚌相争》, 第一节写鹬蚌为什么相争, 第二、三节写鹬蚌如何相争, 第四节写相争的结果怎样。因而,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就可概括为:本文通过鹬蚌相争的经过的叙述,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宽容。要求学生概括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把课文从厚读薄, 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既蕴含了科技性知识、又揭示了一定哲理的小短文。教学《剪枝的学问》, 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 可抓住题眼设计问题:1.什么叫剪枝?2.王大伯剪掉了什么样的树枝?3.剪掉了一些枝条后桃子长得怎么样?这样三问, 学生粗读课文, 便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并概括出课文内容:文章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 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 生活处处有学问, 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文本。
《语文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 特别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文中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它们或揭示中心, 或蕴涵情感, 或概括内容, 或暗示思路。备课时, 找准这些关键词, 就能教活整篇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重锤敲打。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揠苗助长》讲农夫急于求成时, 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词语, 先说“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说明他心情的急切;“天天到田边去看”, 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又为他下面采取的行动作了铺垫;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争论的故事》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不以为然”, 教“争论不休”, 先分角色练习朗读兄弟俩的对话, 再让学生比赛查字典, “休”有哪几种意思, 在“争论不休”中应该取哪种解释, 学生自然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剪枝的学问》要求学生反复咀嚼“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句话, 从中悟出“只有去除闲枝废叶, 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 才能快捷行走”的道理。
五、积累好词佳句,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理解。继续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积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 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三是运用。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
从训练角度看, 可以体会用词的准确, 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等。比如, 《剪枝的学问》中有关桃园春景的描写的积累, “我又惊又喜, 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噢, ‘减少’是为了‘增加’, 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它就像一句名言, 学生积累下来, 终生受用。再如, 练习中有关语言成语的积累, 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 而且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 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 得到教益。
六、增强生活意识, 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习作教学继续倡导生活作文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八让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 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这篇习作, 强化了作文的实用功能。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 编写童话故事, 把故事内容叙述清楚, 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本单元《鹬蚌相争》一文心理和语言的描写, 《争论的故事》一文的对话描写, 《剪枝的学问》一文哲理的揭示, 可以迁移到编写童话故事的过程中。
1.从生活入手, 激发习作兴趣。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画, 并提出要求:看看是谁, 在干什么?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这样做好不好?然后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所写的故事。2.鼓励想象, 拓宽思路。围绕“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中心, 鼓励学生想象, 思考如何帮助小动物们改掉坏习惯。3.分析范文,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范文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想象丰富, 语言具有儿童特点, 非常适合学生仿写。教师要让学生的习作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 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 篇3
一、 角色互动中的“牵引”
《木兰从军》一课的课后练习第5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对文本语言“她说服了家人”的拓展性训练。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动“说服家人”的环节:首先是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互动,我扮演“父亲”,学生扮演“木兰”。一学生率先站起来:“父亲,您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让我替您从军吧!”我故意弯腰驼背咳嗽两声,然后豪气地说:“尽管父亲年老,但为了保家卫国,即使战死沙场我也愿意!”此时,一名同学接口道:“父亲,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您去打仗的!”我叹了口气:“木兰啊,可惜你是个女孩!哪有女孩上战场啊!”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我可以女扮男装呀,只要我穿上战袍,带上头盔,没有人会怀疑我是女孩!”我接着问下去:“就算你女扮男装,可你终究是女孩,怎能和男人在战场上一起拼杀呢?”又一名同学抢着说:“父亲,我从小跟您练功学艺,我一定能英勇杀敌建立战功,您就让我去吧。”我开心地说:“木兰,父亲答应你了,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几个来回,在角色互动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这样一引导,学生们把书读活了。第二步是学生间角色互动,他们不仅有扮演木兰和父亲的,还有扮演母亲和弟弟的,表演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了。最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 谈话讨论中的“牵引”
《会走路的树》的课后练习4要求续编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我在谈话讨论中引导学生们充分地想象:现在你就是小鸟,和曾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重逢时,你最想说的话有哪些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最后帮助学生们归纳:小鸟他们会回忆去年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会诉说分别后的想念和牵挂;会交流分别后各自的见闻和生活;会相邀再次一起游玩……课堂上,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续写。
三、 评价激励中的“牵引”
有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沉香救母》的课后练习4:“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学完全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大胆写下来。批阅了所有的写话作业后,在教室的《小作家在线》专栏了,我贴上了一篇新的文章:
母子相逢 百感交集
——《沉香救母》续编
分别15载,历尽千辛万苦,沉香与她终于母子相逢,他们心里百感交集,你是怎么续编这个故事的?看看这几个同学的想象吧——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激动地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紧紧地抱着沉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孩子,我好想你啊!”沉香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这些年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您啊,妈妈,我们快回家吧!”沉香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向家奔去……(陈泽萱)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含着眼泪对妈妈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抚摸着沉香身上那一道道血痕,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她心疼地说:“孩子,你为了救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啊。”沉香说:“妈妈,只要能救出您,再多的苦我也不怕!”妈妈听了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王晓琪)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哭着说:“妈妈,我好想您啊!15年了,今天我终于见到您了。”
妈妈说:“孩子,我也很想你啊!我们家离这里很远,你怎么找到我的呀?刚才,我听到一声巨响,身上的大山就裂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沉香说:“妈妈,我不知翻过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多少道深涧,才来到这里。我是用仙人送给我的神斧把压在您身上的山劈开的。”
沉香和妈妈相拥着一起回家了,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朱梦真)
自习课上,我先请三位“小作家”一一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自豪和兴奋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接着,我让同学们谈谈从他们的写话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学到了哪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孩子们听得认真说得积极;最后,我让大家重新修改自己的写话,把学到的好词语和句子添加进去。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这篇课堂“小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篇4
1、认真拼读,用最漂亮的字,写出下列词语。(11)
zàngbāományuànlǒng zhàogǎnchù
()()()()āishāngliánpéngbōzhǒngfúlǔ
()()()()
xīngluóqíbùshén yǒng wú bǐchūhūyùliào()()()
2、认真辨一辨,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
挨家挨户(āiái)教书育人(jiāojiào)音乐之都(dūdōu)...
难以计数(shù shǔ)天蒙蒙亮(méng mēng)影影绰绰(chuō chuò).....
●词语天地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词语描述有关王勃的故事。(13)有()有()有()有()有()有()文()如()手()停()()斧()工 风华()()()峰()岭()()可畏王勃从小就饱读诗书,十四岁时就很有名气了,真可谓()。他应邀参加滕王阁宴会,只是凝望了一会儿江边,便()、(),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都督听了赞不绝口:“想不到王勃小小年纪,能写出如此文章,真是()。”
2、仔细阅读带点的词,照样子,填词语。(6)
(1)春天的园博园,色彩斑斓!(金黄)的迎春花,对我们笑脸相迎;..
(雪白)的樱花,在阳光中格外耀眼;()的挑花,在对着清..
澈的小河照着镜子;()的小草,在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
春花烂漫的园博园真美呀!
(2)清早,我们走进(干干净净)的教室,看到桌椅排得(),....
同学们个个坐得(),他们在()地练着书法,教
室里(),偶尔能听见窗外的鸟鸣。
●诗歌世界
1、看到庐山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气势,我就想到了“,”的诗句。(2)
2、《绝句》作者是代诗人,诗歌描写了、、、四种有鲜明颜色的景物。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5)
3、卢纶的《塞下曲》描述的被人们称为“” 的李广。其
中最能表现李广力大无比,射箭本领高强的诗句是:“。”(3)
●走进课文
1、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一只野鸭正披着,……这一情景让王勃不禁吟诵
道:“落霞与孤鹜。”(6)
2、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小鱼告诉我的内容再补充一句:,告诉我。(6)
3、“浙赣铁路”中的“浙”指的是的简称,“赣”指的是简称,“苏北地区”的“苏”指的是的简称。我们的祖国地大
物博,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有:和,知道了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指的是。(6)
●句子园地
1、用优美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得具体生动。(2)
()的春风吹醒了()的校园。
2、认真读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
例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
3、从“流连忘返”、“尽心尽力”、“祝贺”、“当初”四个词中
任选一个词语造句。(2)
4、用正确的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
(1)《蓝色海豚岛》是我最喜欢的。
(2)李旭东为大家讲了很多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3)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短文舞台
(一)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
些大圆盘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
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在□点上标点。(4)
1、用“﹏”画出写荷叶的句子,这句话是句,把
比作。写出了荷叶的、、。(6)
2、用“—”画出写荷花的句子,这几句写了荷花的种姿态,我最喜欢荷花(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一种姿态)的姿态。(2)
3、荷花高洁美丽,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写出文人墨客咏荷的诗句
(也可写吟咏其他花的诗句)“。”
下雨的树
小狗熊和小猫熊到美洲旅游时,在一个森林里相遇了。小狗熊告诉它一件奇
怪的事:
“昨天中午我在一棵大叶子树下睡觉,突然,一阵哗哗的大雨把我浇醒了。
我睁眼一看,太阳正直射着大地呢。除了树下很湿,外面连一点下雨的痕迹都没
有。”
“哪有树会下雨的?纯粹是瞎编。”
“这是真的。不信,现在咱俩马上到那棵树下去看看。”
这时正当中午,它们顶着烈日刚来到那棵树下。哗啦啦一阵大雨,就把它们
淋了个透湿。树外,没有一丝雨的影子。
“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
小猫熊点了点头,说:“真怪,树怎么会下雨呢?”
“就是嘛!”它们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大树下雨的原因。
傍晚,一只小鸟看到它们还在争论,笑着说:“这是棵雨树。至于下雨的原
因,在树下就是争论十天,也不会弄清。”
小狗熊突然想到:“咱俩都会爬树,为什么不爬到树上去找原因呢?”
“是啊,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傻透了。”小猫熊自己都觉得好笑。
它们找了点吃的后,就上了树。
雨树的叶子有半米长,中间低,四周隆起。它们发现雨树的叶子能大量吸收
水分。时间越长,叶子里的水越多,叶子慢慢卷缩成一个个“袋子”,它们估计
每片叶子能吸一斤多水。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它们决定在树上过夜。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树上的时候,小狗熊和小猫熊醒来了。它们又
发现“袋子”似的叶子有了变化:受到阳光的照射,“袋子”渐渐地张开了。到
了午后,“袋子”完全张开,里面保存的水便倾泻而出——雨树下雨了。
1、“烈”字的解释有:(1)强烈、猛烈;(2)刚直;严正;(3)为正
义而死难的;(4)功业。文中“烈日”的“烈”的意思是(),“烈
士”的“烈”解释为()。(2)
2、小狗熊告诉小猫熊一件奇怪的事,这件事是指:
。(2)
3、小狗熊发现了一棵奇怪的树,这棵树的特点是:。(2)
4、从文中看,雨树能够下雨,这是因为:()(2)
A 空气托不住大雨滴,掉到地上就成了雨。
B 雨树的每片叶子估计能够吸一斤多的水。
C 叶子能吸收并保存水,阳光照射后全张开,水便流下来。
D 它的叶子能大量吸收水分,时间越长,叶子里的水越多。
5小猫熊和小狗熊能够发现雨树下雨的原因,它们的做法是:()(2)
A 它们找了点吃的后,就都爬到树上去找原因。
B 它们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大树下雨的原因。
C 它们被第一缕阳光照醒之前,梦到了大树下雨的原因。
D 它们爬到树上观察并过夜,一直坚持到第二天的中午。
6、你为小猫熊和小狗熊能够发现雨树下雨的原因感到高兴吗?你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篇5
(一)1、《剪枝的学问》这一课,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 ______→ ______→ ______为线索,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知道剪枝的学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 ______,仿佛 ______。
“______”和“好像”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 ______比作______。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我生待明日,()。世人若被明日累,(),朝看(),暮看(),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二)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______,______,似 ______,一片 ______。有的槐花 ______,远看像 ______()有的槐花______ 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______。
A、在()中加上正确的标点。
B、从这段话中的______ 和 ______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______和______看出槐花的形态真美。
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______,酿出了______。“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______,心里装着______。中午,桌上就摆出了______的槐花饭,______、醇香、______„„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______,整个槐乡都浸在 ______。写出课外积累的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3、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______,她们的衣襟上______,发辫上戴着 ______,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______。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 ______,不时就朝嘴里______,甜丝丝、______的,可真有口福呢。
4、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______,只是我们听不见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 ______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 ______ 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______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______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a、根据课文内容,在______上填上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b、在()里家上合适的标点。
c、用“~~”划出具体描写水下动物发出声音的句子。第______句讲有些动物在 ______ 不同情况下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5、根据谜面打一花名。
叶子像葱又像蒜,根儿像蒜不分瓣。寒冬腊月花盛开,阵阵清香送人间。
(三)1、保护环境,______。______,空气清新。绿了大地,______。______,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______。治山治水不栽树,______。植树造林镇风沙,______。
我来设计环保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______说 把它放了 好不好 说着 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看小伙伴们 孩子们 ______说 放了它 放了它 让它回家去 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 蜻蜓展开翅膀向空飞去
a、根据课文内容在“ ”填上词语。并给短文加上标点。
b、文中陶行知的话应用______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应该用______ 的一起读。c、这一段话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层意思,这样写出大家______美好心灵。
3、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 小树 嫩枝 树皮 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 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a、文中哪句话具体写出森林成了“鹿的王国”,用“~~”划出来。b、给第四句话加上标点。
c、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d、“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更大的灾难”是指。这句话中把 ______ 比作 ______
4、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a、那晚的情景之所以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的话语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小骆驼感到很自豪,因为它知道自己的脚掌 ______,知道自己的两层睫毛 ______,知道自己的驼峰能 ______。它还明白了 ______的道理。
2、骆驼被人们称为“ ______”。沙漠的环境是恶劣的,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来形容。假如有一天,你走进沙漠,遇到困难,你会用______、______等词语或“______ ”等诗句或名言来鼓励自己,克服困难,走出沙漠。
3、水上飞机有许多兄弟,有的可以 ______ ;有的可以 ______ ;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______。
4、台风暴跳如雷,像 ______,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这是一个 ______的句子,是用 ______ 比作______。
(五)1、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a、照样子写词语:三三两两:-----------自由自在:----------b、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a、用直线画出文中写荷花的句子。
b、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______,用曲线画出句子。你知道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荷花的姿态有 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是()代大诗人(),他和()被并称为()。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等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其中描写颜色的词有()()()()等。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林暗草惊风,________________。平明寻白羽,__________。”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的“将军”是指()代将军()。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平明”、“白羽”的意思是()、()。
2、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田边轻轻地飘荡„„
a、读着这秋景,你会想起一句诗句()。少年王勃写这句诗时是()、()、()。
b、让你来表现王勃很有才气,写文章非常生动,你会用上哪些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信鸽是不怕任何______,它能飞越______,忠实地为人们 ______,所以人们称它是______。
2、啊,我为雪儿 ______!你看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 ______,在蓝天中划出 ______弧线。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______ 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 ______ 地方。”我把雪儿 ______,______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 ______,然后向蓝天飞去。
(八)1、长城东起______,西到______,像 ______在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北起 ______,南到______,像
______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b、作者在文中把()比作(),突出了()的特点;又把()比作(),突出了()的特点。
c、写两三句话,用上“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这四个词。
2、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a、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并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b、为了说明南沙是巨大的蓝色宝库,作者从()()()等三方面来说明的; c、南沙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是为了说明()。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
a、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句话是围绕 这个词来写的。
b、这段话中多处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将庐山云雾比作()()()()。c、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用“‖”给这段话分层。
(九)1、我知道朱德同志是 ______;李广是 ______时期一位 ______;少年王勃是 ______;萧伯纳是 ______ ;杜甫是______。
2、《清明》作者 ______,全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日田园杂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滁州西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美母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珍惜时间的诗句或格言:______ ;______ ; ______。
三、造句
谈笑风生„„ 流连忘返„„究竟„„
四、学做小诗人
①、当你看到了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的天边轻轻地飘荡,你就会吟诵:
“_______孤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到庐山瀑布这美景,我就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当清明时节,你就会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你对已故亲人或朋友的思念。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⑤、世人若被明日累,__________________。
⑥、请你写一句和时间有关系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比如:《狼和鹿》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知道了我国许多传统的节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 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开了,露出_________。有的还是 _________,看起来 _________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小骆驼感到自豪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骆驼在沙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们称它为“ _________”。请你写出四个赞美骆驼顽强精神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被誉为“第二波斯湾”的是_________,被称为“蓝天信使”的是 _________,红军队伍被藏胞们成为“ _________ ”,李广被称为“ _________ ”。
4、“京沪铁路”中“京”是_________ 的简称,“沪”是_________ 的简称;“苏北地区”的“苏”是_________省的简称。“黔驴技穷”中“黔”是_________省的简称。“青藏公路”中“藏”是_________的简称。
六、成语填空
1、风华正茂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后生可畏
王勃从小就饱读诗书,14岁时就很有名气了,算得上_________。他应邀参加滕王阁宴会,只是凝望了一会江边,便 _________、_________,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都督听了赞不绝口:“想不到王勃小小年纪,能写出如此文章,真是 _________。”
2、喜出()外 胸有成()风华正()雷()风行 振振有()()无反顾 谈笑风()望而生()精()绝伦 百步穿()
七、修改病句
1.经过努力拼搏,夺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2.校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
3.过去许多美好的往事一直留存在我的心中。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 成绩),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jiào jiāo)育。她是我的老师。”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中用“ ”划出“这”所指的内容。
3、萧伯纳把小姑娘当作老师的原因是:
1、通过三四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朱德司令,()的李广将军,()的王勃,()的萧伯纳;欣赏了()的庐山瀑布、()的荷花;也从《赶海》中了解了(、、)等趣事。
4、《荷花》一文中,(“_________”)这句话把()比作()。从这句可以看出荷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荷花》一文描写了荷花的()种形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眼前的这()看作(),那画家的本领()。你认为这画家是:()。
5、“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字面上看是写植物生长的过程,这里的“种子”也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兵”是藏民们称呼()带领的()战士,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
词语·成语
1、描写庐山云雾的词语
2、形容事物不断变化的词语
3、“有×××”格式的成语
4、形容才华出众、文采好的词语
5、反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词语
6、描绘“沙漠之舟”(骆驼)的精神的成语
7、与打仗有关的成语
8、含有“动”字的成语
9、描写海边景色的成语
10、表示色彩非常多的成语
11、形容心情愉快的词语
12、ABB形容的词语(1)表示颜色的:(2)表示味道、气味的:(3)表神态、心情的:(4)表声音的:
13、“又×又×”格式词语
14、“飘飘悠悠”格式的词语
15、“气势汹汹”格式词语
16、表示“看”的词语
17、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
18、“伸缩”(两个字意思相反)格式的词语
19、“咔嚓”(拟声词)20、“汪汪”(拟声词)
句型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瀑布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妹妹张开双臂在花园中奔跑,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一盏盏灯倒映在水中,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冷极了,寒风吹到脸上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句。
(1)用“究竟“造句
放在句中:
放在末尾:
5、请你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2)万张红霞照红了大地。(3)槐花挂满了枝头,真美啊!
6、将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1)你难道不应该把这条鱼放掉吗?
(2)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了?(3)难道五月不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4)你对我们的觉悟,我们怎么忘记?(5)教书育人不是人民老师的神圣使命吗?
7、将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夜夜风吹
(1)王大伯去年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2)你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
8、扩句(至少扩两处)(1)风在森林中舞蹈。(2)花骨朵要破裂了。(3)小草在摇头。
9、“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写一句话,也用上像“咔嚓”一样表声音的词。
10、将下面的句子用关联词语连起来。(1)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2)小华是校“三好生”。小华是区“三好生”。(3)小明近来表现好。小明近来被老师表扬了。
二、在下列关联词中选择适当的填在句子的括号里。
宁可„„也不„„ 只有„„才„„ 因为„„所以„„ 不仅„„还„„ 尽管„„但是„„ 不管„„都„„
1、我们()到哪里,()要遵守规定。
2、()到过海边的人,()能真正感受到大海的魅力。
3、“非典”时期,医护人员()自己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放弃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
4、这些被破坏的小树苗()外表不好看,()不能成材。
5、这个水池()比较深,()依然清澈见底。
6、()南沙群岛中部的水下地形十分复杂,()被成为“危险地带”。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物特点、道理寓意
1、人物特点:
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
______________的桑兰、______________的朱德总司令(红军)、______________的李广、______________的王勃、______________的萧伯纳、______________的娜塔莎、______________的小骆驼、______________的小红马、______________的汤姆(汤姆爸爸)、______________的陶行知、______________的槐乡孩子、______________的大尖哥和水社姐。《花瓣飘香》中的小姑娘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还了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底世界、______________的庐山云雾、______________的长城和运河。
2、道理、寓意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和鹿》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论的故事》教育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枝的学问》一文中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日歌》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名言警句
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 《_______________》,是____代_______写的。
3、《塞下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请再写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云遮雾罩的庐山上有一道飞瀑从天而降时,你会不由想起
代大诗人
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
》。诗人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的热爱。
5、当你看到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时,就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字,勾画出______季的色彩美。作者主要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全诗通过对_______________的描绘,折射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你还会想到哪些春天美景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滁州西涧》是 代诗人
写的,全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滕王阁序》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写一写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为学校图书馆和食堂各设计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你看到别人不努力学习,你会这样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荷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诵课文。
12、长城像______穿行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起____________,西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谱写了____________。
13、京杭大运河像____________飘落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起,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谱写了 ____________。
14、南沙是祖国____________,也是个 ____________。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____________,她拥有____________,蕴藏着 ____________,贮存了
____________。
15、碧波海波的南沙海域,连 ____________都是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是____________。
16、庐山云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的庐山,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那 ____________的云雾____________,更给它____________。
18、庐山的云雾 ____________。那些____________在山头的____________,就像是
____________ ;那些缠绕在____________,又像是____________。云雾弥漫
,它是 ____________ ;云雾遮挡 ____________,它又是____________。这段话是按 ____________写的。
19、庐山的云雾 ____________。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____________,转眼间就变成了
____________ ;明明是____________,还没等你完全____________,它又变成了
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有一天,要雪儿____________飞起来了。啊,我为 ____________!你看它
____________,在蓝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望着它那____________,喃喃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天才是你
____________。”我把雪儿____________,雪儿望望我,似乎 ____________,然后 ____________。
22、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只野鸭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云霞____________
„„
这一情景让王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荷叶____________,像一个个 _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 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____。
24、如果把眼前的____________看作____________,那画家的本领____________。这位画家是指____________。
25、一阵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雪白的衣裳____________。
26、风过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站在那儿。蜻蜓 ____________,告诉我 ____________。小鱼___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 „„
发挥想象,写一写:
露珠___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蝴蝶 ___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五月,____________。槐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 ____________,一片
____________。有的槐花____________,远看____________ ;有的槐花 ____________,近看
____________。
28、五月,____________,槐乡的小姑娘变得 ____________,她们的衣襟上____________,发辫上 ____________,她们____________,哪里就会有____________。小小子呢,衣裤的 ____________,手上拿的____________。他们 ____________,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真有____________。
29、五月,是
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
30、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1、骆驼的睫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它的驼峰可以____________,又大又厚的脚掌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骆驼是“____________”。
3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水上飞机的兄弟很多,本领也很大,有的可以随时____________
,参加 ____________;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____________;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去
____________„„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 篇6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凭借初读时的整体印象,强调咀词嚼句,做到“入境使与亲”,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产生真切的感受。)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⑷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回到课题,再次审视课题,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
四、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板书设计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
“我” 买花
课后反思 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呀,多美的情呀。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美文美教”!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抄录中深蕴,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
围绕着女孩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展开朗读,读中找到根据,读中悟出情感。
当学生在“我不舍得摘下整朵花„„”省略处填空,“但我太爱妈妈了,我想看到她的微笑”“但我想让爸爸不担心,让妈妈开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希望妈妈的病快点好呀!”一声声孩子们的心声,在我的心中震颤。
当孩子们表演着我和“母亲”的对话时,浓浓的真情尽情流淌。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课后 成语】推荐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5-17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0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周周练(第七周)08-25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10-0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优秀教案10-1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12-1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12-1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微课教案10-2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0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