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共9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篇1
(一) 改革理论教学, 突出数字通信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而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反映理论教学的效果。要想提高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首先应从理论教学开始。而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 要求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原理, 使学生具有深入研究和掌握现代高新通信技术与理论分析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要求, 确定了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三点:1.以数字通信为重点。模拟通信的内容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讲过, 随着数字电路的发展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水平的提高, 数字通信是发展的目标。所以通信原理课程要以数字通信为重点, 精简教学内容, 同时要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在课程中主要讲解数字通信, 介绍以数字通信原理为理论依据的现代通信原理。2.增加数字载波调制技术的内容。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新的数字载波调制技术不断涌现, 应重点介绍新的数字载波调制技术, 例如计算机通信中广泛应用到的数字载波调制技术, 而对二进制幅度、频移和相移键控原理只作简单介绍。学生通过先进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学习, 对及时熟悉和掌握新的数字载波调制技术和先进的通信原理很有必要。3.注重通信理论和典型系统的结合。现代通信日益向着高速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为了使学生对现代通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有必要着重介绍几个典型数字通信系统, 例如GSM和CDMA方式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数字无线寻呼系统, 让学生了解这些具体数字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解调技术, 把数字通信理论和实际数字通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 改革实践教学, 提高实验水平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一直存在着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手段落后等问题, 以往的实验内容主要是FSK、PSK、PCM等几个典型的验证性实验, 主要满足于验证理论结果,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积极性不高, 实验效果不好。为此, 改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结合EDA技术教学, 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与传统的实验方式相比较, 采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 突出了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此外由于EDA软件向用户提供了多种测试仪器和分析工具, 节省了设计经费, 缩短了设计时间, 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因此, 把EDA课程教学与通信原理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汉明码/循环码的编译码、位同步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围绕通信原理课程知识自由选题。利用EDA设计软件MAX+plusⅡ, 采用VHDL编程, 并将程序通过计算机串口下载在EDA实验箱上, 以验证各设计的仿真结果。例如, 由EDA设计软件可实现PCM的A律压缩编码器设计, 其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
2. 引入SystemView仿真软件改革实验教学环节。
在实验教学环节, 除了要求学生先完成必要的几个验证性实验, 如PSK通信系统、PCM编码译码实验外, 还重点要求学生理解这些实验的原理与实际电路是如何相结合的。例如通信原理理论教学中的调制过程用了乘法器, 那么在实际通信系统中乘法器是如何实现的, 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后就可进行设计性实验。为了使得设计性实验能够顺利开展, 需加入由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实现的虚拟实验,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实验项目可以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部分, 也可以设置一些对典型通信系统的仿真, 通过改变具体的参数, 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从而更好的理解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频率调制系统设计和分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码间干扰和眼图观测、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2ASK, 2PSK, 2DPSK, 2FSK) 的设计和分析、PCM编码解码系统、线性分组编码、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等。以2FSK传输系统为例, 借助典型通信系统仿真软件SystemView, 其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仿真波形如图2、图3。
3. 引入MATLAB软件改革实验教学环节。
长期以来通信原理课的基础实验创新不多, 各厂家或院校设计制造的实验设备采用的实验方法雷同, 大部分实验项目都选择了专用芯片或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经常是某些实验学生按照老师指导或根据实验指导教材做完实验之后, 不知实验结果缘何而来, 根本没能起到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进而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针对这些不足, 将MATLAB/SIMULINK可视化动态仿真应用到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 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可视化,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又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通信系统开发、设计、模拟、调试和分析平台, 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高速率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载波数据通信OFDM技术的仿真分析为例, 其在对数坐标下的PSD仿真波形如图4所示。通过仿真系统设计与分析,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OFDM信号产生原理和频域特性, 从而验证OFDM是一种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干扰的高速传输技术。
4. 引入LabVIEW软件改革实验教学环节。
以EWB/Multisim等为代表的硬件仿真, 从系统的硬件实现角度仿真实际电路。以MATLAB/Simulink、SystemView等为代表的软件仿真是抽象的、原理级仿真, 没有相应的硬件支持。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应由软件仿真实验系统、硬件实验系统和虚拟实验系统组成为三位一体的实验体系, 前两类仿真各自独立进行, 两者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 使学生感觉理论和实际之间有距离, 没有既能实现原理级仿真, 又可作为硬件实现的通信平台将理论和实际衔接起来。为解决上述教学改革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结合通信系统的构成具有模块化的特点, 可以采用虚拟仪器开发工具LabVIEW实现通信原理虚拟实验系统教学环节, 为高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途径, 为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研提供支持,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多通道通信系统滤波处理实验为例, 其系统加入带通滤波器的星座图如图5所示。通过LabVIEW软件设计, 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滤波处理在消除频谱泄漏、缩减通道宽度和消除邻通道间干扰等方面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内容上力求与实际的通信系统相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力求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达到了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教改方案已在学校06级、0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实施, 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与过去相比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 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M].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福昌, 熊兆飞, 黄本雄.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邓小芳, 田克纯.“通信原理”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08:303-305.
[4]章帆, 覃永新, 苏珊.EDA技术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Vol33:598-599.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篇2
[关键词]通信原理实验 实验效果 改进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通信专业的学生和科技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概念和动手能力及开拓创新和快速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广、难度大,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扎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通信基本问题的能力和积累一定的方法,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程。传统的本科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多以实验箱进行验证性实验为主,只需学生在相应的接口中插入导线,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正确连接即可实现,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也起不到通过实验加深理论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改革,如采用EDA平台进行通信系统仿真设计[1]和FPGA平台+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2],但由于学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不能在通信原理实验课程中实现,而只能在通信专业课程设计环节中完成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对实验课程的效果改进帮助不大。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进的基本思路
通信原理实验的学时数多为16-20学时,实验时间是在课堂教的相关内容结束以后交叉进行,能够进行8个验证性实验和1个综合性实验,典型的实验内容为PAM调制与解调、PCM调制与解调、FSK调制等项目,由通信原理实验箱实现。
我们在通信原理实验课程中选用的实验箱是南京恒缔公司的HDB621B,该实验箱能够满足验证性实验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原理实验环节的教学效果,在现有的实验学时的条件下,需要挖掘原有的实验设备的潜力。HDB621B实验箱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单次实验中学生只能使用其中某一部分,还不能模拟设计一个接近真实的通信系统,学生的实验侧重在数字技术,对一些常用的模拟技术并不涉及,这跟现在的通信原理教学大纲不是很相符,也欠缺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该实验箱配套的实验指导书规定的步骤,可以完成一系列通信原理实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缺点是扩展性、操作性不强,学生除了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步骤完成实验外,并不能根据实验原理实现额外的操作,只能被动地实验,其结果是完成实验以后,学生可能记录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波形,但是对这些数据的产生原理和目的,却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实验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上述问题,在不额外购置新实验设备的情况下,较好的作法是深入挖掘原有实验箱的潜力,结合通信原理课程的特色,对实验箱进行改进。例如,实验箱原有的各种载波信号都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些载波信号是由高频振荡电路生成并引入各个模块,于是可以将原有的高频振荡电路中的电容由固定电容替换成可变电容,以此来获取各种不同的载波信号,学生可以自己改变可变电容的值,获得各种欠调节或过调节信号,经过与理想调制信号相比较,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实验效果。在每次实验之前,由实验指导教师,将改进之处的电路结构和原理解释清楚,并要求学生着重加强在改进步骤处的实验,同时,指导教师应该强调在实验报告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总结,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对PAM实验的改进
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实验是通信原理实验的第一个系统性实验,下面将以这个实验为例说明本文所提及的对实验电路改进的方法。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抽样脉冲去调制基带信号,将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幅度离散的已调信号,奈奎斯特低通抽样规定当抽样频率大于等于两倍的信号最高频率时,可以实现无失真抽样。在实验箱中,由555定时器生成了16kHz的方波信号作为抽样脉冲,但由于振荡电容固定,此方波信号的频率不可变。学生在做这部分实验的时候,只能得到一个16kHz的已调信号,过程和结果比较单调,不会产生很大的实验兴趣。
为了加深实验效果,可以将电路进行如下改进,将图1中CA601处的电容焊下,引出两个触点,在做PAM实验的时候提供一个可变电容箱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实验中将电容箱接入CA601对应的触点,并调节电容箱输出电容的大小,因为CA601电容是555定时器的输入振荡电容,就可获取多个不同频率的抽样脉冲,例如小于信号频率、约等于2倍信号频率和远大于两倍信号频率这3种信号,以这些抽样脉冲去调制原始信号,会产生过调、欠调和正好匹配的三种情况。于是,学生可以从实验结果波形(图2)明显感受到低通抽样定理的作用,实验效果良好。
图1 555定时器生成抽样脉冲电路图
(1)欠调信号 (2)过调信号 (3)适调信号
图2 PAM实验结果波形
在上述改进方法中,电路的改进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任课教师在每次开始实验之前,应将改进的原因结合实验对应的通信基本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并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原理自己设计频率范围,做到在实验的时候心中有数,而不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实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提高做实验的效果。
总结
本文主要论述了对通信原理实验的一些改进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考虑实验学时和设备的限制,在不对原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更新的条件之下,对已有实验箱进行简单改造,成本低、见效快。(2)在验证性实验中依托通信原理的基本内容引入部分设计性元素,增强实验的操作性。(3)起到了良好的互动作用,可以部分地解决实验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在实验之后主动去理解实验原理的热情。实践证明,在对通信原理实验进行改进之后,学生对通信原理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性都很高,从实验环节反馈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收获也有所提高,实验效果显著改善。
项目基金:贵州省科技基金(黔科合J字[2007]2201号),贵州省精品课程项目(2007)。
参考文献:
[1]张秀丽,鲍程红.通信原理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2):14-17.
[2]寇艳红.通信原理开放性实验项目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105-107.
[3]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6版) [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通信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 篇3
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于秀兰 实验室:YF316 时间:第十三周周二 三、四节
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理解信道噪声和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掌握最佳基带传输系统中的“无码间干扰传输”和“匹配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3、理解眼图的作用,理解码间干扰和信道噪声对眼图的影响。实验内容
1、误码率的计算
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
2、眼图的生成
基带信号采用滚降频谱特性的波形 实验步骤及结果
1、随机产生10^6个二进制信息数据,采用双极性码,映射为±A。随机产生高斯噪声(要求A/σ为0~12dB),叠加在发送信号上,直接按判决规则进行判决,然后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出错的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相除得到误码率。画出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并与理论误码率曲线相比较。(代码及仿真图见附录-1)
2、设基带信号波形为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波形,符号周期1 s T =,试绘出不同滚降系数(a =1, 0.75, 0.5, 0.25)时的时域脉冲波形(代码及仿真图见附录-2)。随机生成一系列二进制序列,选择a =1的升余弦波形,画出多个信号的波形,(代码及仿真图见附录-3)。通过高斯白噪声信道,选择a =1的升余弦波形,分别绘制出无噪声干扰以及信噪比为30、20、10、0dB时的眼图。(代码及仿真图见附录-4)实验思考题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信道中存在噪声,信道,接收发滤波器的传输特性的不理想性。
2、码间干扰和信道噪声对眼图有什么影响?
答:码间干扰会使眼图波形失真,形成的眼图线迹杂乱,“眼睛”开的较小,且眼图不端正。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叠加在信号上,因而眼图的线迹更不清晰,于是“眼睛”张开得更小。
3、观察图3-5和图3-6,观察不同滚降系数对时域波形的影响。
答:当a=1时,是实际中常采用的升余弦频谱特性,他的波形最瘦,拖尾t^(-3)速率衰减,抑制码间串扰的效果最好。当滚降系数a越小时,波形越来越胖,尾巴的衰减越来越小。
4、图3-7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信噪比越高,眼图的效果越好,当无噪声时,眼图形状清晰可见,“眼睛”张开较大,当信噪比为0时,眼图彻底混乱,看不清形状。
5、图3-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滚降系数越大,时域波形拖尾振荡起伏越小,衰减越快。
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试验,我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理解了信道噪声和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理解眼图的作用,理解码间干扰和信道噪声对眼图的影响。熟练了matlab语句的运用,并学会了如何用语句来实现相应的一些函数。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通信原理实验改革探究 篇4
摘要本文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通信原理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究。旨在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通信原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本文从通信原理实验课的特点出发,在实验内容、实验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四个方面制定了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创新能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更高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他们必须练就自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对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会学会用。实验是对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辅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是各高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人凭借多年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结合本校理论和实验教学现状,不断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并将之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改革重点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实验内容改革
以前我们的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对动手开发能力的培养却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将实验课程内容调整为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并逐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验证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学生理解、巩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必要手段,我们挑选有代表性的实验去做,一方面强化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做出铺垫,打下基础。同时必须保证验证性实验与理论课教学的同步性。
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的概念,必须按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的方案是由教师提供综合性实验涉及的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资料写出完整的实验方案,由教师提供相应实验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学生在读懂电路图的基础上,画出相应的电路方框图,并标出具体的测试点,完成整个实验内容的设计。这样有助于学生系统理解整个实验,还可以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测试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平台改革
以前我们的实验平台主要是通信原理实验箱,实验箱比较适合于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但用来操作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却有捉襟见肘之感,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随着实验内容的改革我们又增加了System View平台、MATLAB仿真平台和EDA设计平台。
System 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用于系统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工具,它使用功能模块描述程序。利用System View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并以时域波形、眼图、功率谱等形式给出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对学生深入了解硬件系统的具体实现很有帮助。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借助EDA软件平台,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
EDA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以简化电路,学生用硬件描述语言代替实际连线,可以在一个可编程逻辑器件上实现多种不同的实验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学生要充分学习实验理论以便能够自己编写程序,这大大改变了以前实验中学生只知按照实验步骤连线来完成测试内容,而根本不追求理解掌握实验原理的误区。这一平台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态度。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MATLAB用于通信原理实验中,通过数学函数实现实验内容,可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深入了解通信原理的具体实现,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数学推导直接挂钩,强化记忆。还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多角度分析实验结果进行仿真,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很有帮助。其难点在于学生要充分学习MATLAB的应用,自己动手编写模块文件,这对初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策略是验证性实验采用传统实验箱结合MATLAB仿真,MATLAB具有出色的图形处理功能,比较直观,而实验箱可以把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很好结合;设计性实验采用EDA技术结合MATLAB工具,MATLAB平台侧重通信模块功能的数学实现,而EDA平台强调通信模块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二者结合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全方位的把握;综合性实验采用多种平台相结合,由学生根据自身状况自行取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融多种实验平台于实验教学中,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实验箱操作与软件仿真相结合,验证性实验较为简单,主要依靠实验箱上已给模块连线操作,借助数字示波器观测分析实验波形。已有固定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现实应用,测得波形大多存在延时和失真,对于理论学习不够扎实的学生,往往不能观测和识别正确的波形,更谈不上做出详细准确的实验分析结果。因此,可以借助MATLAB绘制波形,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的整体效果。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模块仿真和EDA技术相结合。DSP技术和EDA技术是目前实际通信产品开发的两种主要技术,前者对普通大学生来说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建议采用EDA平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选平台,灵活施教。对于大型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和设计建议学生采用System View软件实现,对较简单的通信系统,建议学生采取MATLAB仿真结合EDA设计。具体实施由学生根据自己对平台的熟练程度自己选择。综合性实验大多费时费力,为此我们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以方便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完成实验。实验管理方式改革
为了更好的对通信原理实验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我们一改传统的实验管理方式,尝试采用由我们实验教学小组自己开发的通信原理实验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验预习、预约,还可根据实验要求和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进行之前,对实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主动权。完成实验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交电子实验报告,查询实验成绩。
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对实验教学进行宏观调控,更合理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及辅导教师,提高了实验中心的运行效率。实验辅导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学生实验预习和预约结果,据此安排必要的实验准备工作并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指导和成绩管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机互动,使实验的运行机制更科学合理,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操作对象,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的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果,我们一改以往以教为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主、以设计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常用硬软件的熟练运用能力进行充分的锻炼。这种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篇5
专
业:通信工程 班
级: 姓
名:
指导老师:
日
期:2014.6.9
实验一 FSK传输系统系统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 FSK 调制和解调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 FSK 数据传输过程;
3.掌握 FSK 正交调制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 4.掌握 FSK 性能的测试;
5.了解 FSK 在噪声下的基本性能。
二.实验仪器
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2.20MHz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测试前检查:首先将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调制方式设置成“FSK 传输系统”;用示波器测量TPMZ07 测试点的信号,发现有脉冲波形,则说明实验系统已正常工作。
(一)FSK调制 1.FSK基带信号观测
(1).TPi03 是基带FSK 波形(D/A 模块内)。通过菜单选择为1 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i03 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如图1.1.1所示。
(2).通过菜单选择为0 码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i03 信号波形,测量其基带信号周期。如图1.1.2所示。将测量结果与1 码比较。
图1.1.1 全1码的基带信号
图1.1.2 全0码的基带信号 分析:由图可知,输入全1码时的基带信号周期约为27us,输入全0码时的基带信号周期约为54us,则输入全0码时的基带信号周期约为全1码时的2倍。
2.发端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信号时域波形观测
TPi03和TPi04分别是基带FSK 输出信号的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信号。测量两信号的时域信号波形时将输入全0 码,测量其两信号是否满足正交关系。波形如图1.1.3所示。
图1.1.3 TPi03 和TPi04波形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TPi03 和TPi04的波形相位相差π,满足正交关系。思考:产生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的目的是防止码间串扰。
3.发端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信号的李沙育波形观测
将示波器设置在(x-y)方式,可从相平面上观察TPi03和TPi04的正交性,其李沙育应为一个圆。通过菜单选择在不同的输入码型下进行测量。输入码型为全0码、全1码、0/1码和特殊码是的李沙育波形分别如图1.1.4、图1.1.5、图1.1.6和图1.1.7所示。
图1.1.4 全0码
图1.1.5 全1码
图1.1.6 0/1码
图1.1.7 特殊码
分析:输入各种不同的码序列得到的李沙育图形都呈现出圆形。
4.连续相位FSK调制基带信号观测
TPM02是发送数据信号(DSP+FPGA模块左下脚),TPi03是基带FSK 波形。测量时,通过菜单选择为0/1码输入数据信号,并以TPM02作为同步信号。观测TPM02与TPi03点波形应有明确的信号对应关系。并且,在码元的切换点发送波形的相位连续。如图1.1.8所示。通过菜单选择为特殊序列码输入数据信号,重复上述测量步骤。记录测量结果,如图1.1.9所示。
图1.1.8 0/1码
图1.1.9 特殊码
思考:图中,观测两重叠波形,TPM02为高时,TPi03的频率高,TPM02为低时,TPi03的频率低,但TPi03的波形连续,即非连续相位FSK调制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连续的。
5.FSK调制中频信号波形观测
(1).选择0/1码输入数据信号,以TPM02作为同步信号,观测TPM02与TPK03点波形有明确的信号对应关系,如图1.1.10所示。
(2).选择特殊序列码输入数据信号,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如图1.1.11所示。(3).断开跳线器Ki01或Ki02,重复上述测量步骤。观测信号波形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如图1.1.12和图1.1.13所示。
图1.1.10 0/1码
图1.1.11 特殊码
图1.1.12 0/1码
图1.1.13 特殊码
分析:将正交调制输入信号中的一路基带调制信号断开后,由图可知,波形总体上不变,但频率分量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在FSK正交方式调制中,如果只采用一路同向FSK信号进行调制,会产生两个FSK频谱信号,使频率分量增加。
(二)FSK解调 1.解调基带FSK信号观测
用中频电缆连结KO02和JL02,测量解调基带信号测试点TPJ05,用TPM02作同步。
(1).选择1码,观测TPJ05测量其信号周期,如图1.2.1所示;
(2).选择为0/1码,观测TPJ05,如图1.2.2所示。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解调端的基带信号与发送端基带波形(TPi03)不同的原因。
图1.2.1 全1码
图1.2.2 0/1码
分析:全1码输入时,TPJ05的输出波形的频率不变;0/1码输入时,高电平处TPJ05的频率高,低电平处TPJ05的频率低。
思考:解调端的基带信号与发送端基带波形(TPi03)不同的原因是:存在噪声的影响且信道特性不稳定,存在着衰落。
2.解调基带信号的李沙育(x-y)波形观测
将示波器设置在(x-y)方式,观察TPJ05和TPJ06的波形。(1).选择1码,仔细观测其李沙育信号波形,如图1.2.3所示;(2).选择为0/1码,仔细观测李沙育信号波形,如图1.2.4所示;
图1.2.3 全1码
图1.2.4 0/1码
分析:全1码时,李沙育信号波形近似为一个圆环,更接近椭圆;0/1码时,李沙育信号波形同样近似为一个圆环,且环形粗一点。
思考:接收端与发送端李沙育波形不同的原因:存在噪声的影响且信道特性不稳定,存在着衰落。
3.接收位同步信号相位抖动观测
用发送时钟TPM01信号作同步,选择不同的测试序列测量接收时钟TPMZ07的抖动情况。输入码型为全1码和全0码,其波形分别如图1.2.5和1.2.6所示:
图1.2.5 全1码
图1.2.6 全0码
分析:方波高电平初始端存在脉冲。
思考:全0或全1码下观察不到位定时的抖动是因为:在全1码和全0码的情况下,所有的输入码元均相同,无电平跳变,不存在相位的变化,因此观察不到相位抖动。
4.解调器位定时恢复与最佳抽样点波形观测
TPMZ07为接收端DSP调整之后的最佳抽样时刻输入m序列,观察TPMZ07(以此信号作同步)和TPN04波形的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2.7所示。
图1.2.7 解调器位定时恢复与最佳抽样点波形
分析:最佳抽样时刻位于抽样判决点的中间时刻,也即具有最大能量处。
5.位定时锁存和位定时调整观测
(1).输入为m序列时,观察TPM01(以此信号作同步)和TPMZ07(收端最佳判决时刻)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2.8所示;
(2).不断按确认键,观察TPMZ07的调整过程和锁定后的相位关系,如图1.2.9所示;
(3).输入全1重复该实验,解释原因。按确认键前后波形如图1.2.10和图1.2.11所示;
(4).断开JL02接收中频环路,观测TPM01和TPMZ07之间的相位关系,并解释测量结果的原因。
图1.2.8 m序列确认前
图1.2.9 m序列确认后
图1.2.10 全1码确认前
图1.2.11 全1码确认后
分析:
(1)输入为m序列时,方波高电平初始端存在脉冲,发端时钟和最佳判决时刻之间的相位同步。
(2)不断按确认键,波形总体上保持不变。
(3)输入为全1码时,按确认键调整过程中脉冲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发端时钟和最佳判决时刻之间的相位发生了变化,原因是全1码时,输入波形没有变化,位定时失步;断开中频环路,按确认键,则脉冲位置发生变化,原因是断开中频环路后,无法正确判断出码元的起止。
6.观察在各种输入码字下FSK的输入/输出数据
通过菜单选择为不同码型输入数据信号,观测TPM04点输出数据信号是否正确。观测时用TPM02点信号同步。输入码型分别为特殊码、全1码和0/1码是波形分别如图1.2.12、图1.2.13和图1.2.14所示:
图1.2.12 特殊码
图1.2.13 全1码
图1.2.14 0/1码
分析:可以看出特殊码和0/1码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基本一致,只是相位上有一定的偏移,全1码为直线。
四.实验思考题
1.FSK 正交调制方式与传统的一般FSK 调制方式有什么区别? 其有哪些特点?
答:两者区别:一般FSK调制方式产生FSK信号的方法是根据输入的数据比特是0还是1,在两个独立的振荡器中切换。采用这种方法产生的波形在切换的时刻相位是不连续的,因此这种FSK信号称为不连续FSK信号。而FSK正交调制方式产生FSK信号的方法是,首先产生FSK基带信号,利用基带信号对单一载波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FSK正交调制方式可以消除各个频率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消除由于频率干扰造成的误码。若频率不正交,在抽样时刻各支路信号波形是相关的,一条支路的误码必然导致判决结果的错误,从而增大了误码率。
FSK正交调制方式的特点:随着FSK码长的增加,FSK信号的带宽增加,频带利用率降低。即以增加信号频带来换取误码率的降低。
2.TPi03 和TPi04 两信号具有何关系?
答:TPi03和TPi04分别为同向支路和正交支路,两信号为正交关系。
五.心得体会
软件仿真在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通信原理实验,软件仿真MATLAB,System View
0 引言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该课程内容丰富, 概念抽象, 理论性强, 难度大。因此, 在教学时单纯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 有关知识是不容易被掌握理解的。而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必要的补充, 也是掌握相关通信基础原理和技术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传统的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 往往是采用教仪设备厂商提供的实验箱。厂商为了适应各种需要, 往往生产众多的实验模块。厂商提供的内容更多的往往是介绍实验设备的电路及操作说明, 而忽略了实验本身和理论知识对实验的指导[1,2]。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发现, 这种实验课程有一定缺陷:1) 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知道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而对为什么得出这样的实验结果及如何分析实验数据不能找到依据。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积极性不高, 实验效果不好;2) 这类验证性的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所起的意义不大。因此, 结合我校学生培养与理论教学的需要, 考虑将软件仿真实验和硬件验证性实验相结合, 使实验内容既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 又与现代通信技术同步发展, 使实验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较大改观。针对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特点, 结合通信仿真软件, 开设了基于MATLAB和System View的仿真实验。将软件仿真应用于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统一良好的系统开发平台。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内容和步骤灵活, 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1 MATLAB在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实例
MATLAB[3]是一种交互式的、以矩阵为基础的软件开发环境, 它用于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与可视化。MATLAB的编程功能简单, 并且很容易扩展和创造新的命令与函数。MATLAB具有强大的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 可以实现可视化建模和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另外, MATLAB的图形界面功能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能为仿真系统生成一个人机交互界面, 便于仿真系统的操作。因此, 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仿真实验能很好的弥补实验箱的验证性实验的不足, 在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中, 主要实验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 通过验证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而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可以灵活设计通信系统结构, 完成系统搭建, 仿真系统性能等问题, 这些方面往往是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达不到的, 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的。例如, 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实现MSK调制, 如图1和图2, 可以灵活设计系统结构, 完成系统搭建, 仿真系统性能, 观察仿真波形和频谱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重要参数的改变, 让学生完成实验单元的搭建、仿真实现和对结果的讨论以及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探讨。
2 System View在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实例
System View[4]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分析和仿真的可视化环境。它是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 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 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 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直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设计、仿真要求。基于System View的实验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如DQPSK调制, 图3所示, 用SystemView仿真, 可以直接看到调制后输出波形。要对系统模型进行分析, 在System View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接收计算器, 这个工具也是System View中的一个独特的区别于其它仿真软件的功能之一。利用接收计算器可以绘制信号的功率谱、覆盖图、星座图等。图4为已调DQPSK信号的功率谱。
综上, 软件仿真用于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方便灵活, 既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在学生宿舍进行, 且在仿真器上可以任意作参数调整, 体现了仿真实验的灵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系统分析, 使以往不敢触及的问题得到扩展和深入, 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软件仿真为《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开辟了一个更加直观、易操作的空间, 使学生提高了实验的自主性,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的思考问题能力, 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经费资源。因此, 将软件仿真实验与硬件实验相结合进行实验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设计、计算机仿真及相应的硬件制作与系统调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冬梅, 朱正伟.通信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10 (4) :17-19.
[2]赵金宪, 江晓林.电气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实验与实践教学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1) :111-112.
[3]邵玉斌, 等.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篇7
1、说明AMI码和HDB3码的特点,及其变换原则。回答:
AMI码的特点:
1、无直流成分,低频成分也少,高频成分少,信码能量集中在fB/2处 ;
2、码型有了一定的检错能力,检出单个误码;
3、当连0数不多时可通过全波整流法提取时钟信息,但是连0数过多时就无法正常地提出时钟信息。
变换规则:二进码序列中“0”仍编为“0”;而二进码序列中的“1”码则交替地变为“+1”码及“-1”码。
HDB3码的特点:
1、无直流成分,低频成分也少,高频成分少,信码能量集中在fB/2处 ;
2、码型有了一定的检错能力,检出单个误码;
3、可通过全波整流法提取时钟信息。
变换规则:(1)二进制信号序列中的“0”码在HDB3码中仍编为“0”码,二进制信号中“1”码,在HDB3码中应交替地成+1和-1码,但序列中出现四个连“0”码时应按特殊规律编码;
(2)二进制序列中四个连“0”按以下规则编码:信码中出现四个连“0”码时,要将这四个连“0”码用000V或B00V取代节来代替(B和V也是“1”码,可正、可负)。这两个取代节选取原则是,使任意两个相邻v脉冲间的传号数为奇数时选用000V取代节,偶数时则选用B00V取代节。
2、示波器看到的HDB3变换规则与书本上和老师讲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个差别。
回答:示波器上看到的HDB3编码器的输出P22点的波形比书本上的理论上的输出波形要延时5个码位。原因是实验电路中采用了由4个移位寄存器和与非门组成的四连零测试模块去检测二进制码流中是否有四连零,因此输出的HDB3码有5个码位的延时。
3、用滤波法在信码中提取定时信息,对于HDB3码要作哪些变换,电路中如何实现这些变换。
回答:首先,对HDB3码进行全波整流,把双极性的HDB3码变成单极性的归零码,这个在电路上是通过整流二极管实现的;然后,把归零码经晶体管调谐电路进行选频,提取时钟分量;最后,对提取的时钟分量进行整形来产生定时脉冲。
PCM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1.PCM编译码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其中,低通滤波器:把话音信号带宽限制为3.4KHz,把高于这个频率的信号过滤掉。
抽样:对模拟信号以其信号带宽2倍以上的频率进行周期性的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量化:把经抽样得到的瞬时值进行幅度离散化,即指定M个规定的电平,把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标示。
编码:用二进制码组表示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
译码:与编码器的作用相反,把收到的PCM信号还原成相应的PAM信号,实现数模变换。
2.对PCM和△M系统的系统性能进行比较,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 ?
回答: PCM系统编码位数小于4,那么它的性能比低通截止频率fL=3000Hz、信号频率fk=1000Hz的△M系统差,如果编码位数大于4,则随着编码位数的增大PCM系统相对于△M系统,其性能会越来越好。
误码性能,由于△M每一位误码仅表示造成±σ的误差,而PCM的每一位误差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所以误码对PCM系统的影响要比△M系统严重些。这就是说,为了获得相同的性能,PCM系统将比△M系统要求更低的误码率。
3.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收端(译码)部分的定时信号是怎样获取的?
回答:收端部分的定时信号有两种获取方法:外同步法(插入导频法)和自同步法。
外同步法在发送的信号中插入频率为码元速率或码元速率倍数的同步信号,接收端通过一个窄带滤波器或其它处理方式分离出该信号实现位同步。
自同步法不需要发送专门的位同步导频信号,接收端可以直接对接收信号通过某种变换提取位同步信号,这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自同步方法:
1、非线性变换滤波法:非归零的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的频谱中虽没有位同步的频率分量,但是可以通过非线性变换就会出现离散的位同步分量,然后用窄带滤波器(或锁相环)提取位同步频率分量,便可以得到所需的位定时信号。
2、位同步锁相环:位同步锁相环利用鉴相器比较接收码元和本地产生的位同步信号之间的相位,若两者相位不一致(超前或滞后),鉴相器就产生误差信号去调整位同步信号的相位,直至获得准确的位同步信号为止。
FSK调制解调实验
2.估算本实验调制器后的通带滤波器应有多宽的通带。回答:△f=|f2-f1|+2fs=|125-100|+2*25=75KHz。
3.说明本实验低通滤波器解调基带的截止频率,及带通滤波器提取位定时的中心频率。回答:本实验低通滤波器解调基带的截止频率为25KHz,带通滤波器提取位定时的中心频率为25KHz。
4.从信码中直接提取位同步是如何使信码变换成含有位同步信息的? 回答:首先把信码通过微分整流变成归零脉冲之后,这些归零脉冲中就含有fs=1/Ts位同步信号分量,经一窄带滤波器就可滤出此信号分量,再将它经相位调整就可形成位同步脉冲。
5.为什么2.9位定时频率抖动大,而2.10频率位定时抖动小。
回答: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单T网络作为滤波网络,由于单T网络频带不够窄,Q值不够高,导致提取的位同步信号(2.9测量点输出的信号)有较大的抖动,而2.10测量点输出的信号是2.9输出的信号经一锁相环窄带滤波器进行提纯之后的信号,因为2.10频率位定时抖动小。
DPSK调制解调实验
2.设给定一码组100110011100,画出对这一码组进行2DPSK的调制和解调的波形图。回答:
信码码组:差分编码:2DPSK:解码输出:
3.为什么利用眼图大致可以估计系统性能的优劣? 回答:因为眼图 的 “眼睛” 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 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 张开得更小。与无码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因此,可以从眼图中看出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强弱,可以大致估计系统性能的优劣。
4.简述同相正交环工作原理。
MC1496鉴相器V3LF356低 通V5过 零检 测P13再生码判 决P16、P17V1P11P142DPSK压控振荡器74S124V8环路滤波器V7摸拟相乘器MC1496差 分译 码P15V2P12MC1496鉴相器V4LF356低 通V6回答:如下图所示,通过外力使得压控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为载波中心频率,这时从压控振荡器输出两路相互正交的载波信号V1=cos(w0t+θ)和V2= sin(w0t+θ)到鉴相器,在鉴相器中V1和V2分别与2DPSK信号进行模拟相乘得到V3=1/2m(t)*[cos(2w0t+θ)+cos(θ)]和V4=1/2m(t)*[sin(2w0t+θ)+sin(θ)]。V3、V4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载波频率以上的高频分量,得到基带信号V5=1/2m(t)*cos(θ)和V6=1/2m(t)*sin(θ)。这时的基带信号包含着码元信号,无法对压控振荡器进行控制,将V5、V6经过一个模拟相乘器可得到去掉码元信息之后的信号V7=1/8sin(2θ),即得到了反应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与输入载波间的相位差的控制电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篇8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 在已有的围绕通信原理实验箱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基础上, 针对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特点, 结合通信仿真软件, 开设了基于System View通信仿真平台的软件实验、Matlab与通信仿真的实验和基于Lab VIEW的通信软件实验, 同时也开设了通信原理的课程设计和开放实验, 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设计性和创新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了软硬件相结合、通信基础理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一、基于System View的通信原理实验设计
System View是一个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1], 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 能满足从信号处理、滤波设计到复杂的通信系统仿真等要求。基于System View平台开发的实验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如FM调制, 在通信原理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FM的调制原理, 掌握了已调信号的频谱特性, 但结论是复杂的表达式, 在实验中利用System View通信仿真平台进行仿真, 可以直接看到谱线的结构, 而且改变相应的参数时对谱线特性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出来, 对于学生掌握深化这一概念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 在System View仿真平台上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验内容, 如16QAM调制, 如图1和2, 对学生理解16QAM调制原理和星座图非常有帮助。
二、基于Matlab的通信原理实验设计
Matlab是非常普及的通信仿真软件[2], 将其引入通信原理实验, 对还不会使用该软件的的学生, 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对已经使用过Matlab的学生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使用平台。Matlab中Smulink的通信部分, 几乎把常用的调制技术都已经封装成了具体的模块,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很实用, 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 起不到辅助的作用, 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既使用m文件又使用mdl文件, 通过使用mdl文件,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 了解数学内涵, 同时, 一些Smulink里没有的模块, 用m文件实现, 使学生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编程的能力。因此, 这部分实验在学生中一直深受欢迎。
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实验能很好的弥补实验箱的验证性实验的不足, 对模拟调制技术中的AM调制技术, 在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中, 主要实验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 通过验证掌握调制原理, 在示波器上观察其时域波形的变化, 过调的原因和条件。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实现的AM调制技术, 如图3, 4, 可以灵活设计系统结构, 完成系统搭建, 仿真系统性能, 观察频谱特点, 得出任意信号的结论, 还可计算其信噪和分析功率分配等问题, 这些方面往往是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达不到的, 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的。
三、基于Lab VIEW的通信原理实验设计
Lab VIEW是NI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3], 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G语言, 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编程就像设计电路图一样, 易学, 易用, 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对这种新技术的引入非常感兴趣, 学习热情很高, 在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后, 就能很快设计出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环节和仪器, 如图5, 6。Lab VIEW是我们最新引入的第三层软件仿真平台, 它提供了强大的虚拟仪器的开发环境, 可以设计许多性能完善、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 一方面可以减轻实验设备投入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 进一步外接数据采集卡等, 将会构建更高层次的实验平台, 开辟更广阔的实验开发空间。
四、结束语
通信原理实验中软件仿真平台的引入, 极大地改善了原有围绕通信原理实验箱设置的实验的设计性, 增强了实验的多样性, 扩大实验涉及的范围, 不但更好的服务于理论教学, 将通信原理课程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重点理论, 通过软件仿真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而且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了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视野,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实验室建设方面, 软件仿真平台的引入, 不但极大地缓解了实验室硬件设备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 而且消除了由于通信设备发展迅速, 实验室设备面临不断更新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孙屹.SystemView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2]郭文彬, 桑林.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篇9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 名称:
姓 姓
名:
专业班级:
学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9 年
月
日
填 填 写 说 明 1、实验名称:填写本周所做机电综合实验名称。
2、实验记录:需要详细填写,不可省略或简单填写。周次填写“第17 周”、“第 18 周”、“第 19 周”、“第 20 周”。
3、实验报告注意事项:
①严格按照实验内容填写,填写内容需完整详尽; 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详细分析; 4、实验心得:要求 500 字以上。
5、填写要求:
报告 所有内容均 用黑色 签字 笔填写,要求学生本人亲自填写,书写清楚工整、内容详尽、图纸清晰。报告内容均需真实填写,不得弄虚作假,互相抄袭,如有作假或雷同报告,一经发现,此实验报告无效,并严肃处理。
6、填表说明不需要装订。
实验 记录 周次 次 实验内容记录 备注 病事假 记录 第 第周 周 周一 一 上午 午
下午 午
周二 二 上午 午
下午 午
周三 三 上午 午
下午 午
周四 四 上午 午
下午 午
周五 五 上午 午
下午 午
实验题目:
一、实验 工程背景
XXXXX(至少 5 篇以上国内外文献,500 字)
二、实验拟解决的工程问题
XXXXX(300 字)
三、实验目标(简明扼要的说明本次实验目标)
(1)
XXXXX((2)
XXXXX ……….四、实验 仪器 设备(列出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主要参数)
XXXXX 五、实验方案设计
XXXXX 六、实验步骤(描述本次实验的步骤,对关键环节重点阐述)
XXXXX 七、实验原理(阐述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给出必要的公式和图表)
XXXXX 八、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简述实验过程,给出主要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和图表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实验结论)
XXXXX 九、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X
附录:
参考文献:
: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格式】推荐阅读:
通信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08-10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指导07-13
移动通信原理报告11-11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FSK)07-12
通信系统原理05-25
短波通信原理11-06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08-19
通信原理三实验06-19
武汉理工通信原理复习07-25
通信原理复习题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