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2024-08-31

药理学(精选8篇)

药理学 篇1

3.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系主任

履历

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湖北省药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现任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2006.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

2006.03——2006.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科技部部长

2002.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系主任。

2002.01——2002.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系副主任。1998.10——2001.12,(美国)爱荷华(Iowa)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1996.10——1998.09,(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医学院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5.11——1996.09,(德国)凯撒斯劳藤(Kaiserslautern)大学访问进修。

1990.07——1995.1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任助教、讲师。1987.09——1990.07,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0.09——1985.07,(湖北)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在德国凯撒斯劳藤大学、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六年多时间里,陈建国在神经药理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面对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去还是留”一直是陈建国考虑的问题。最终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美国不缺少一个不错的外籍研究人员,但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学有所成的学术带头人”。

回国四年多来,在教学上,他注重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学校全英教学班的教学实践中,他纯正的英语口语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受到师生的高度好评。在科研方面,他在离子通道的氧化调节、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等方面有多项重要的发现。近年陈建国在《自然》、《神经元》和《神经科学杂志》等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370余次,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而他也带领着所在学科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国家新药临床研究I期实验室”等多项重要的学科建设与评审活动。

陈建国主持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总经费达到 300余万元。[4] 主要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

近年围绕突触可塑性与认知功能、氧自由基与离子通道调控、脑缺血与神经保护等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的学术成绩和创新点有:

1.突触可塑性方面:① 发现酸敏感通道(Acid sensing ion channels, ASIC)参与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和学习记忆过程。在ASIC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上发现海马LTP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损害,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Neuron(2002)上,该文已引起很大反响,除以“封面文章”发表外,同期还配发“编者按”和“特约综述”给予高度的评价。为了解ASIC新家族的生理或病理学意义、进一步认识LTP及学习记忆的产生机制开拓了新的视野。② 首次证明抗肌萎缩蛋白聚糖(Dystroglycan,DG)为脑内神经元正常发育和海马突触LTP所必须。敲除脑内DG可模拟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其海马微结构和LTP均产生戏剧性的改变,论文发表于权威杂志Nature(2002)上,同期配发国际著名学者“特约述评”。为阐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中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③ 首次证明脊髓同突触型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的存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通过影响低频刺激型LTD和本身诱导化学型LTD而参与痛觉调制。论文分别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核心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97a)、Neuropharmacology(2000)和Neuroscience(2000)上。这些工作为了解突触可塑性与痛觉调制的关系、补充经典“闸门学说”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④ 最近的工作还证明初级感觉神经元神经元上受体间对话存在长时程增强现象(Neuropharmacology(2004);Brain

Research(2004);Neuroscience Letters(2004)),为进一步揭示痛觉产生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⑤ 新型PI-偶联的D1受体介导细胞内钙增加(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2006)和参与学习记忆过程(Neuroscience Letters 2005)。

2.离子通道方面:① 首次证明NO可上向性调节P/Q-型钙通道电流,NO通过直接氧化钙通道中的半胱氨酸增加钙内流,激活NOS形成正反馈环路,推论此途径参与了突触可塑性(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2002));② 首次报道可卡因转录相关肽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L-型钙电流而参与可卡因戒断症状的形成(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1));③ 发现mGluRs 通过诱发星形胶质胞内钙和胞膜钙激活钾电流同步振荡而参与胶质细胞-神经元间对话(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97b))。④ 首次报道蛋氨酸氧化参与Shaker钾通道P/C-型失活的调节(Biophysical Journal(2000))和BK钾通道的调节(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igy(2004)).3.新药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方面:参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和新药临床研究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主持治疗阿茨海默病和和其它智力障碍的新药“他克林二聚体”、抗抑郁症新药“少忧心”的研发工作,主持“亚叶酸钙片剂”、“盐酸伐昔洛韦片剂”、“格列美脲口腔崩解片”、“厄贝沙坦口腔崩解片”、“甘草酸二铵胶囊”等新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工作.现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药理学》第二版,为全国专升本规划教材《药理学》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五年制《药理学》第六版、八年制《药理学》第一版编委;大型专业参考书《新编实用药物学》第二版编委、《现代神经科学实验技术》编译委、《离子通道药理学》编委;国际杂志J Cardiovas Pharmacol和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特约审稿人。2003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承担的主要学术研究课题包括:氧自由基介导的衰老性突触可塑性与认知功能损害及其治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PICK1蛋白在酸敏感离子通道介导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PICK1在ASIC功能中的作用(NSFC-RGC(内地-香港)联合基金)、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联动作用调控衰老的机制(973课题)、辅助性β亚单位在钙激活的钾通道氧化性调节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胞膜磷脂对离子通道功能的调节及其生理学意义(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等主要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1.Wemmie JA, Chen J(陈建国), Askwith CC, Hruska-Hageman AM, Price MP, Nolan BC, Yoder PG, Lamani E, Hoshi T, Freeman JH and Welsh MJ.2002.The

acid-activated ion channel ASIC contributes to synaptic plasticity, learning, and memory.Neuron, 34: 463-477.(封面文章,加同行著名学者特约述评)

2.Chen J(陈建国), Daggett H, Heinemann SH and Hoshi T.2002.Nitric oxide augments voltage-gated P/Q-type Ca2+ channels constituting a putative positive feedback loop.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32: 638-649.3.Moore SA, Saito F, Chen J(陈建国), Michele DE, Henry MD, Messing A, Cohn RD, Ross-Barta SE, Westra S, Willamson R, Hoshi T and Campbell KP.2002.Deletion of brain dystroglycan recapitulates aspects of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Nature, 418: 422-425.(加同行著名学者特约述评)

4.陈建国.2003.H+-门控性阳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综述)。药理学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5.陈建国.2004.突触可塑性及其功能(综述)。神经科学进展(3),科学出版社.6.Hu WP, Guan BC, Ru LQ, Chen JG(陈建国, 通讯作者)and Li ZW.2004.Potentiation of 5-HT3 receptor function by activation of coexisitent 5-HT2 receptor in trigeminal ganglion neuron of rats.Neuropharmacology,47: 833-840.7.Wu ZZ, Li ZW, Yang Q, Liu CJ and Chen JG(陈建国, 通讯作者).2004.Sustained potentiation by substance P of NMDA-activated currents in rat primary sensory neurons.Brain Research, 1010:117-126.8.Hu WP, You XH, Chen JG(陈建国, 通讯作者)and Li ZW.2004.Substance P potentiates 5-HT3 receptor mediated current in rat trigeminal ganglion neurons.Neuroscience Letters, 365: 147-152.9.Santarelli LC, Chen J(陈建国), Heinemann SH and Hoshi T.2004.The β1 subunit enhances oxidative regulateon of larg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K+ channels.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124: 357-370.(同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国内单位名,合作完成)

10.Wu LJ, Duan B, Mei YD, Gao J, Chen JG(陈建国), Zhuo M, Xu L, Wu M and Xu TL.2004.Characterization of 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in dorsal horn neurons of rat spinal cord.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79: 43716-43724.11.Zhang ZJ, Jiang XL, Zhang SE, Hough CJ, Li H,Chen JG(陈建国), Zhen XC.2005.The paradoxical effects of SKF 83959, a novel dopamine D1-like receptor agonist, in the rat acoustic startle reflex paradigm.Neuroscience Letters.382: 134-138.12.Ming Y, Zhang H, Long L, Wang F, Chen J(陈建国,通讯作者), Zhen X.Modulation of Ca2+ signals by phosphatidylinositol-linked novel D1 dopamine receptor in

hippocampal neurons.J Neurochem.2006;98(4):1316-23.13.Xiong Z, Liu C, Wang F, Li C, Wang W, Wang J, Chen J(陈建国,通讯作者).Protective effects of breviscapine on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 in rats.Biol Pharm Bull.2006;29(9):1880-5.14.Liu C, Wu J, Gu J, Xiong Z, Wang F, Wang J, Wang W, Chen J(陈建国,通讯作者).Baicalein improves cognitive deficits induced by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n rats.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07 Feb 5;

15.Lin FK, Xin Y, Gao DM, Xiong Z, Chen JG(陈建国,通讯作者).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arafascicular nucleus on the neuronal activities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and the ventromedial nucleus in rats.Sheng Li Xue Bao.2007;59(1):79-85.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

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药理学 篇2

关键词:中药复方,血浆药理学,血清药理学

自1988年日本国东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1]正式提出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以来, 其在我国医药界得到广泛应用。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是动物给药后取血, 静置离心, 吸取上清液[2]。而贺石林提出的血浆药理学是认为中药的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后是进入血浆, 而不是血清。血清的制备有凝血过程, 而体内通常不会发生凝血, 凝血过程中生成一系列酶, 刺激白细胞释放溶酶, 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刺激血小板, 同时伴有纤溶、抗纤溶、补体、激肽等系统被活化情况。制备与灭活血清的过程会导致中药成分与中药介导体内释放的物质损失[3]。

含药血浆的制备方法是动物给药后取血, 在新鲜血液样品中加入抗凝剂, 吸取上清液, 即为血浆[4]。血浆是抗凝血液离心后去除血细胞的上清液, 血清是凝血完成后未稀释的细胞外液[5], 故血清与血浆最大的区别是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不含某些参与凝血的蛋白质, 却含有凝血时产生的某些物质, 如血小板受到凝血酶的刺激会产生数百种蛋白, 如黏附分子、生长因子、凝血有关因子、蛋白S、PAI-1等[6]。血清与血浆生化指标也不同[7], 如钙 (Ca2+) 、镁 (Mg2+) 、肌酐 (Cr) 、钾 (K+) 、氯 (Cl-) 、葡萄糖 (GLU) 、乳酸 (Lac) 、α-淀粉酶 (Amy) 含量均有显著差异。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锌、铝和铷的含量也远高于血浆[6]。此外, 血清与血浆中的某些氨基酸含量明显不同, 且随着血清与凝块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升高[8]。血清与血浆的物质成分不同, 对实验的影响也会不同。

1 血清药理学和血浆药理学的比较

早在1998年, 何玉军等[9]就开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 如保肾冲剂含药血清[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11]、传统经典妇科良药逍遥丸[12]、薯蓣皂苷含药血清[13]等。尽管血清药理学在我国应用广泛, 但凝血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使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血浆药理学来代替血清药理学。李永忠等[14]利用血浆药理学方法探讨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能够显著降低TRAP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的活性, 抑制骨吸收陷窝数量增多, 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 血浆药理学较真实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过程。徐平华等[15]将鳖甲超微粉含药血浆加入HSC-T6细胞体系中, 观察鳖甲超微粉抗肝纤维化作用, 由于药物进入体内后部分会与血浆蛋白结合, 使血浆中的药效成分较血清中高, 故用血浆代替血清加入细胞体系。

血浆药理学在代谢组学中亦有应用。陈峰等[16]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大鼠血浆中鉴定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两种代谢产物结构。将血浆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合, 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阐明以及血药浓度的测定。血清药理学在代谢组学中也有应用, 如葛根[17]、大青叶[18]、六味地黄丸[19]等中药及其复方均采用血清药理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气相色谱 (GC) 等手段研究其在血液中的成分。早先贺龙刚等[20]曾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大鼠进行中药脑泰方实验研究, 发现在PDS紫外扫描条件下, 含药血浆仍保存较多该复方的极性成分, 而含药血清中则大部分消失或明显降低, 提示血浆的含药成分更符合体内状况, 能较好地再现机体内的药理效应。也有文献报道[21]对中药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进行蛋白质 (肽) 组学比较分析, 发现含药血浆和血清有24个差异蛋白点。而在药效成分研究中, 罗琳等[21]为确定复方五仁醇胶囊的主要药效成分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采用HPLC法检测大鼠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 结果发现两种药效成分在血浆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在代谢组学和蛋白 (肽) 组学研究中采用血浆做标本, 只有在抗凝干扰实验中, 才考虑用血清[5]。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 人们在探讨中药药物的药效、作用机制等方面会根据中药不同成分和组方选择不同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含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2007年, 马琦林等[23]利用血浆药理学方法, 将SD大鼠的含药血浆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以观察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活力及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通心络含药血浆能够显著抑制组织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的表达。他们认为血清的凝血过程可能会对药物有影响。因此提倡对于中药 (尤其是活血化瘀中药) 的研究, 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更为科学。

王东生等[4]探讨活血化瘀方剂大黄蛰虫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发现只有血浆药理学可以进行血栓与止血的体外研究, 而血清药理学受到限制, 说明在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中应注意血清药理学的不利影响。丹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 对缺血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贺龙刚[23,24]将丹参注射剂作用于日本大耳白兔, 采用HPLC法比较兔子血浆和血清中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含量。同时将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作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 结果发现血浆药理学的效果优于血清药理学。丹参能显著降低血浆中血栓素TXA2的代谢产物和内皮素的含量, 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26]。

以上结果表明, 血浆药理学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与血清药理学的结果不一样。笔者认为做实验要根据组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抗凝剂对药物在血中的代谢有影响, 则选择血清药理学;若无影响, 则选择血浆药理学更为科学。如果条件允许, 最好采用血浆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进行平行实验。此外, 在血浆药理学中, 为了避免抗凝剂干扰, 建议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凝剂进行平行实验。

2 对中药血浆和血清药理学的评价

血清和血浆药理学采用动物的含药血清/血浆进行半体外实验, 开辟了中药研究的新思路。与将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些单体成分直接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相比, 其不仅能够避免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且更具说服力, 毕竟药物在体内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转化, 直接进行实验无法说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理作用[27], 体现了中医对人体治疗的整体性、规范性。血浆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均具有重复性好、实验条件可控性强、药物效应易检测等优点。

2.1 血清药理学的优势和不足

血清药理学可以进行体外实验直接观察中药的药理效应, 便于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药理机制, 同时还能观察和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 消除各种体外实验干扰因素的影响, 较清楚地反映药物的有效成分及活性部位, 为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28]。该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广泛, 有较多的资料与数据可供参考, 在动物选择、采血时间、是否灭活等问题上有较多的经验可借鉴[29]。

然而, 血清的制备具有凝血过程。凝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不仅明显改变了血液的成分, 还可能影响药物在血中的含量。同时, 药物的有些成分可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而血清却不含纤维蛋白原。此外, 有学者[30]指出在我国发表的有关“血清药理学”的论著中, 只有极少部分是真正的血清药理学, 大部分是血浆药理学。例如, 在研究某些含有活血化瘀中药时, 药物的某些成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这时若取血后立即离心, 得到的很可能是血浆而不是血清。再者, 部分学者通过血浆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的平行实验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结果证明含药血浆的作用明显优于含药血清,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导致。

2.2 血浆药理学的优势和不足

2002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关于血标本选择专题报告”中指出:“由于历史的缘故, 过去通常采用血清, 现在许多实验室倾向于采用血浆。因为凝血引起的级联与相关反应可用抗凝剂加以避免, 显然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体内的实际情况”[31]。由于正常人体内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血浆, 因此, 体内含有药物成分的是血浆, 应用这种血浆进行体外实验, 能够客观地模拟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更接近体内的真实情况, 深入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 同时可以排除中药制剂直接进行离体实验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避免假阴性与假阳性, 提高可信度。

虽然血浆药理学具有众多优点, 但仍有不足之处, 首先其制备需要加入抗凝剂,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EDTA的钠盐和钾盐、柠檬酸盐等, 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有些还会改变血浆中药物成分的含量[32]。肝素可抑制某些生化反应, 如抑制PCR中的Taq聚合酶;EDTA和柠檬酸盐可能对某些离子, 如NH4+、Cl-的分布有干扰, 其还极易与金属离子螯合, 如与锌结合抑制碱性磷酸酶、金属蛋白酶活性及金属依赖性细胞功能试验等;进行蛋白电泳前必须去除纤维蛋白原, 以排除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因此使用血浆时必须设有参比, 以避免这些干扰。在有对照的情况下, 这些干扰是可抵消的。此外, 有人认为对于体外培养的细胞、病毒、病原菌或离体的组织器官, 含药血浆中原有的酶、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而干扰实验结果。但血浆灭活后可排除这种影响, 有助于减少血浆的非药理性干扰[33]。

3 结语

药物时辰药理学研究 篇3

【关键词】时辰药理;药效;给药时间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1], 人体的生物周期即指在人体内调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为现象有规律地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如体温、血糖含量、基础代谢、激素的分泌、胃酸分泌、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等。药物的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2]。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是比较安全、经济和方便的用药方法,但我们在使用口服药物时仍要注意口服方式及药物口服的时间,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小而疗效最大。根据人体的生物周期规律,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如合适的给药剂量、间隔时间及服用次数, 顺应人体生物规律可充分调动人体内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此选择适宜给药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我就讲几类药物的给药时间和疗效间的关系罗列如下:

1抗高血压类药物

有研究顯示高血压给药时间的选择, 对有效治疗高血压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选用吲哒帕胺为治疗用药, 其半衰期长达17.8h, 每天给药1次, 连服4d即可达到稳定浓度, 使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且疗效肯定。晨6: 00 给药为宜。早晨6: 00 正处于人体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反应曲线的峰值( 6: 00~9: 00) 的开始, 此时给药符合时辰药理学规律[2] ,有利于降低和缩短血压峰值的时间, 减少血压波动, 有效控制血压。建议治疗高血压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时间点为晨6:00。

2激素类药物

我们本次研究的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其分泌高峰在上午8到10点, 随后逐渐下降, 午夜12时为分泌低潮期根据此节律性, 对于需要用激素的疾病, 要考虑到给药时间应与生理节律同步化, 即早晨一次性给药。这样做不仅可获得最佳疗效, 而且使毒副反应和停药后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程度。相反如果欲抑制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分泌的活性, 应晚上给药。

3消化系统类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 大多数消化系统药在餐前服用能更好的发挥药效。胃黏膜保护药: 氢氧化铝、复方三硅酸镁、枸椽酸铋钾。促胃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多潘利酮、西沙必利、莫沙比利。收敛药: 鞣酸蛋白。助消化药: 多酶片、乳酸菌素等。

4解热镇痛类药物

解热消炎镇痛药:实验发现: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①消炎痛晚上8点3 毫克/千克体重无消炎作用, 需9毫克/千克体重才能使炎症减低37% , 而上午8点给3毫克体重则可起同样的消炎作用。②阿斯匹林上午6点给药药效高, 药物排泄所需时间长, 而下午6点给药药效差, 排泄所需时间较短。

5糖尿病类药物

空腹搪尿病病人的血糖和尿搪有明显昼夜节律变化, 其高峰在早晨。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来降低血搪, 其强度上午较下午给药作用强。据报道, 凌晨6点给药较其它时间的作用强度都高, 此时给子最小剂量可获得满意疗效。

6补钙类药物

此类药在清晨和睡前服用为佳, 可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 若含钙量高的药物, 睡前服用更佳, 因为人体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 睡前服用可增加钙的吸收。

7联合用药

可应用药敏试验评价选药的合理性, 应用联合的PAE 法可以评价给药的合理性。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时, PAE 可比单用时长, 即两药联用后PAE 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原则上应相应减少药物的单剂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如磷霉素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PAE, 对大肠埃希菌呈浓度依赖性, 与环丙沙星合用, 浓度在4MIC以上时, 呈现明显的相加作用,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故两药合用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应用时, 则可考虑适当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日剂量, 单独给药。对于副作用较大、临床疗效确切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 可减少两者剂量, 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从而将毒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在临床中,医药可按照药物的种类的不同,安排合适的服用时间和间隔时间,药师要根据医师的处方及时叮嘱患者,让患者在合适的时间点服用药物既对药物的吸收有帮助,也对患者的身体恢复起到帮助作用,尽量在临床中让患者达到合理用药,规范的用药习惯即可以让患者达到疗效增强,健康得以恢复。更能减少副作用和其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沈英范.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口服药物给药时间[J].2009,15(16):38- 39 .

[2]赵光云.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杭州:浙江科术出版社,2011

[3] 张秀峰. 降压药服药时间的研讨[J] .护理学杂志,2000,15( 2) : 71

[4] 车宁. 常用几类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J].首都医药.2004 ,11(6):36- 38 .

药理学 篇4

《药理学》(第五版),主编:李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5版。索书号:R96-43/L31/5E。

《药理学》第五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必修课的一本规划教材。该书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本教材约65万字,共分8篇,47章叙述。第一篇:总论,有四章,包括了绪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等内容;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有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等内容;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有八章,叙述了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等内容;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物,有十章,含有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等内容;第五篇: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其他代谢的药物,有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等内容;第六篇: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有八章,包含抗菌药物概述、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等内容;第七篇:抗寄生虫病药的药理,有四章,包括了抗疟药、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等内容;第八章: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共二章,抗恶性肿瘤药、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本书后面并有附录及中英文药名索引等。

就其教材第五版内容而言,在保留第四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作风格的基础上,除删除了第四版中个别比较陈旧的内容或药物外,对各系统的药物也有一些内容更新,如增补了一些新药以及对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说明,以便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与药理作用有关的理论和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增加了一章关于: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本版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应用,也可供医学专业本科生等作参考。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评撰写:杨兴菊

生理学和药理学课程总结(定稿) 篇5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缺课3次取消考试资格

1、罗兰

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特点

炎症信号的细胞转导、血管稳态。(木有PPT,没给题目::>_<::)

2、王良斌

认知与神经解剖生理(发了一份总结习题,统一发到群里)

3、朱景宁 运动控制、运动疾病和躯体—非躯体反应整合的神经机制

电生理学方法在生理和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有个课后习题:基地神经节环路是怎样运作的?帕金森病、亨廷顿症病因是什么?)

4、孔令东

足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理学进展(木有PPT,没给题目::>_<::)

5、徐强

药理学研究概述

(木有PPT,没给题目::>_<:: 不过PPT跟考试题目肯定无关啦)

6、吴旭东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木有PPT,没给题目::>_<:: 拍了一点ppt,会上传到群里)

7、吴雪丰

肝炎的病理机制及对内脏的影响。(木有PPT,没给题目::>_<::)

8、殷武

老药新用的分子药理学进展(有博士论文资料,会上传的群里)

9、杨洁

艾滋病药物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早老性痴呆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题目已给: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繁殖的过程;AD的分子遗传学)

10、项阳

基于多肽的蛋白质传感器(题目: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药理学总论总结 篇6

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学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或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

药物与毒物区别:无严格区别,小剂量的毒物就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但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产生毒性作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1、2、概念: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的科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过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

①被动转运:也称下山转运,即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特点:无需载体、不耗能、无饱和现象、不存在竞争抑制现象

形式:1)简单扩散

影响因素:脂溶性大小、极性大小、膜两侧浓度差

离子障:分子状态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

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药物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弱,易通过,弱酸性药物在PH值较低的环境中,解离少;非解离

型多,脂溶性高,易透过细胞膜碱性则相反。

2)滤过: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称为滤过

3)易化扩散:需载体,不需能量

②主动转运:也称上山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特点:需载体,需能量,有饱和现象,存在竞争抑制现象。

3、4、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血流量的改变、体液的PH、药物解离度、可利用的膜面积、细胞膜厚度 吸收:概念: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剂量;(3)吸收环境;(4)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①口服:首过效应:药物经胃肠及肝细胞代谢酶的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②吸入:应用:气体或挥发性药物,用于治疗支喘、全麻

局限性与注意点:剂量不易控制,可能产生全身性不良反应

③静脉注射:不需吸收可产生即刻作用

应用:急救、高分子量的蛋白质和肽类、大容积、刺激性药物的给药局限性与注意点: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不适用于油溶液或不溶性物质④肌肉注射:应用:适用于中等容量、油溶液或某些刺激性物质

局限性与注意点:在抗凝期间不宜使用

⑤皮下注射:应用:适用于某些不溶性的混悬剂和植入固体小片

⑥舌下给药:适用于少数用量少和脂溶性高的药物

⑦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或意消失的病人及少数刺激性强的药物,但吸收面积小,吸收速度慢

而不规则,不完全

5、分布:概念:药物从血液循环跨膜转运到细胞间液或细胞内液的过程

分布规律: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一的,各部位药物浓度可达相对稳定

影响分布的因素:①血浆蛋白结合率(PPB):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率

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可被代谢,可被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物本身理化性质;(2)剂型、崩解度、溶解度、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排泄,结合型药物是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储存形式

★ 用 药时注意:1)选药问题 2)联合用药问题 3)某些药物能与机体内源性代谢物

竞争同种血浆蛋白 4)药物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用药 5)PPB与药物起效及作

用关系

②与组织的亲和力

③体内组织屏障

④体液PH值

⑤器官血流量

6、代谢:概念: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作用: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药物经代谢后作用一般均降低或消失,但也有药理作用或毒性增高的部位:肝脏(主要)、胃肠道、肺、皮肤、肾

途径:Ⅰ式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或水解,大多数药物经Ⅰ式反应后其药理活性及毒性减弱或消失,但也有

少数 药物经Ⅰ式反应可转化为活性或毒性更强的代谢物,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药物的生

物转化是一种解毒的过程

Ⅱ式反应:即结合反应,药物或其代谢物与一些基团(如:甲基、乙酰基等)结合,形成水溶性更

强的代谢物,利于从肾排出。

药物代谢酶:参与药物代谢转化的酶,简称药酶

肝药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是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对药物也产生转化作用

特点:(1)多种酶(2)特异性低(3)存在个体种族差异(4)活性可变(5)于年龄、营养、疾病有关

影响肝药酶的因素:(1)药酶诱导剂:凡能加速肝药酶合成或增强其活性的药物

诱导结果:肝药酶对药酶诱导剂及其其它一些药物代谢加

快,作用减弱

(2)药酶抑制剂:凡能抑制肝药酶合成并降低其活性的药物

抑制结果:肝药酶对其他一些药物的代谢减慢,作用增强

其他的酶:存在于肝、肠、肾细胞的线粒体、细胞浆或血浆中,这些酶专一性高

7、排泄:概念:药物及其代谢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量和血浆内药物浓度

意义:(1)泌尿系感染用药(2)改变尿液PH值(3)用药时应考虑病人肾功能情况②肾小管分泌:意义:存在竞争抑制现象,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③肾小管重吸收

其他:胆汁、乳汁、胃肠道、唾液、呼吸道

★ 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吸收和分布,药物作用的终止取决于代谢和排泄

8、房室模型:概念: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它的划分取决于药物的转运速率。

度迅速达到平衡,可看成一室模型。

②二室模型:多数情况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药物浓度可以和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而在另一些

部位中的转运有延后的、但彼此近似速率过程。迅速和血液浓度达到平衡的部位

被归并为中央室,随后达到平衡的部位则归并为周边室。

9、药物消除动力学:概念:药物进入机体内经生物转化、排泄或储存,使体内的药量减少或消失的过程。

药物的消除规律:①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

比。

特点(1)入机体较少(2)按恒比消除,T1/2是一恒值(3)每经过一个

次,则经过4到5个T1/2血浆药物浓度可达稳态浓度(4)停药后经5

个T1/2则血药浓度约下降96.6%分类:①一室模型:给药后,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血液浓度和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浓方式:通过肾脏:①肾小球滤过: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可经肾小球滤过,滤过速度取决于药物分子

②零级消除动力学:指体内药物浓度变化速率与其体内药物浓度无关,而是一恒定

量,此过程也称容量限制动力学,是恒量消除。药物进入机体

较多时按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特点:1)进入机体较多(2)按恒量消除,T1/2不是恒值(3)当

药物被消除到一定浓度时可转化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③混合消除动力学:米曼式方程dC/Dt=-Vmax·C/Km+C9、药——时曲线:概念:以浓度或对数浓度为众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血循环的总量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Css):稳态浓度: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的药物量随

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的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临床意义:(1)为给药方法提供依据,临床上用药一般是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2)控制一定剂

量,使坪值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又不产生不良反应。(3)当病情危重,需立即达到有效血药

浓度时则需在给药之初,使用负荷量。

体内药的蓄积过程:适当蓄积,使最小有效浓度﹤血药浓度﹤中毒浓度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不恰当的蓄积,使血药浓度﹥中毒浓度从而引起蓄积性中毒。

10、半衰期:概念: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

意义:①为药物分类提供依据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③预测药物达到坪值的时间④预测药物的基本消除时

间11、12、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药物被机体清除 表观分布容积(Vl):概念: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时,体内药量和血药浓度之间的比值特点:每一按恒比消除的药物都有其固定的半衰期,不受血药浓度及给药途径的影响,但受肝肾功能的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是指药——时曲线下面所覆盖的面积,其大小可反应药物进入

意义:①表示药物应占有的体液总容积,但不代表体内真实容积

②可推测药物在体内分布广窄程度

③推测药物排泄速度

13、生物利用度(F):概念: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

影响因素:首过效应、药物制剂

测定: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对药效的影响:①同一剂量相同药物可因吸收量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②即使同一剂量相同药物其AUC相同,但因吸收速率不同也可影响药

物作用

意义:①评价药物吸收率、药物制剂质量或生物等效性。

②评价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

③评价药物剂型对吸收率的影响

④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14、消除速率常数(K):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量与现存量之间的比值。

药物效应动力学

1、概念: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的科学。

2、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①根据作用部位分为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②根据作用方式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③根据作用范围分为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

产生选择作用的基础:(1)药物分布的差异(2)组织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及受体分布不同

(3)组织生化功能不同(4)组织结构不同

择性的意义:(1)药物分类(2)选药问题(3)掌握药物的剂量(4)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④根据作用结果分为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防治作用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3)后遗作用(4)继发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

质反(7)停药反应

3、量反应——效曲线:以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可获得,药物的效应指标在原来的基础

上可用数量增减表示

从量反应量效曲线可看出的特点:①最小有效量②最大效应③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④效价强度

4、质反应——量效曲线: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即以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可看出的特定位点:半数有效量(ED50)

5、量效曲线的应用及意义:①比较两药的效价强度和效能 ②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大小

6、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与化学结构无关

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7、受体:特点:①种类繁多,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点②具有高度特异性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④其数目有限⑤结合是可逆的⑥多样性

类型:根据受体存在的部位分为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

根据受体结构特征信息转导过程及效应性质等特点分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家

族、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细胞内受体

8、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9、受点:可由一个或数个亚基组成,其分子上只有某些立体构型或活性基团能识别、结合其配体,这些结合点称为受点。

10、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药: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能引起生物学效应

拮抗药: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可对抗激动药的作用,分为

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11、受体调节:由于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及在生理、病理或药理等因素影响下,受体在数目、亲和力和效应力方面产生变

化,称为受体调节

12、细胞内信号转导:受体在识别相应受体并与之结合需要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放大、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

应机制,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及药理效应。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①药物因素(1)药物剂量(2)药物制剂(3)给药途径(4)用药时间和次数(5)药物相互作用

②机体因素(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4)特异质反应(5)疾病状态

(6)心里因素—安慰剂效应:有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作用的中性物质制作成外形似药的剂。

(7)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变化:

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耐受性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耐药性

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称之为药物依赖

性,包括:身体依赖性(是指大多数具有依赖性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

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称戒断综合征)与精神依赖性(是指使人产生一种对药物欣快感的渴求,这种精神上

不能自制的强烈欲望驱使滥用者周期性或连续地用药。),二者区别在于

药理学 篇7

1 实验材料

1. 1 药品及试剂当归、黄芩、芍药、川芎、白术均购自云南绿生药业有限公司,各药按1: 1: 1: 1: 0. 5 比例水提; 黄体酮注射液: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 m L: 20 mg产品批号: 090209。缩宫素注射液: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1m L: 10 U,产品批号: 081211; 米非司酮片: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25 mg/片,产品批号: 43090801; 米索前列醇: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0. 2 mg/片,产品批号: 43091101。

1. 2仪器AR2140 电子分析天平: Ohaus Corporation,美国; SH - Ⅰ电子针疗仪: 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1. 3 动物健康成年昆明系小鼠,雌性168 只,雄性12 只,体质量25 g左右,许可证号: SCXK( 川) 2008 - 24,合格证号: 0013195; 健康SD大鼠,成年未孕雌性48 只,成年雄性12只,体质量250 g左右,许可证号SCXK( 川) 2008 - 24,合格证号: 0013194; 均由四川医学科学院提供,均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正式实验。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 毒理学实验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最大给药量法[1]。选择昆明种小鼠40 只,雌性,随机分成当归散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20 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小时。实验时每只小鼠一次性给予最大生药浓度( 4. 09 g/m L) 和最大体积( 0. 4 m L/10g) 的当归散浓缩液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详细观察给药后4 小时内动物的反应情况,次日起每天上午、下午各观察一次,连续观察14 天。每天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外观、饮食、活动、排泄、死亡等情况,隔日称一次体质量。14 天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其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的变化。结果见图1 ~2。

当归散最大给药量为每只4. 09 g生药,相当于临床用量34. 96 倍,小鼠灌胃给药14 天内,外观正常、皮毛光滑、大小便未见异常、活动自如。食量、体质量与正常小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处死并解剖,经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未见异常。

2. 2 出凝血实验

2. 2. 1 出血时间测定[1]取雌性小鼠40 只,随机分成4组,即当归散低剂量组( 17. 55 g/kg·d- 1) 、当归散中剂量组( 35. 1g/kg·d- 1) 、当归散高剂量组( 52. 65 g/kg·d- 1) 、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当归散低、中、高剂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3 天。于末次给药后30 分钟,将小鼠用固定架固定,露鼠尾于外,用大手术剪剪断尾尖1 /4 处,用秒表计时,待断面血液自行溢出,每隔30 秒用滤纸吸去血滴,但不能挤压断面,直至血流自然停止( 滤纸吸时无血) ,观察并记录出血时间。结果见表1。经方差分析: 各组间出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2. 2. 2 凝血时间测定[1]取小鼠40 只,随机分成4 组,分组给药同2. 2. 1。末次给药60 分钟后,以直径1 mm,长15cm的毛细玻管作眼眶内眦球后静脉丛穿刺,血液注满后取出,平放于桌面,秒表计时,每隔30 秒折断毛细玻管0. 5 cm,并缓慢左右拉开,检查是否有血凝丝,记录从毛细玻管采血至出现血凝丝的时间。结果见表1。经方差分析: 各组间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2. 3 对先兆流产小鼠模型出血症状的影响参考张氏[2]针刺三阴交穴加肌注缩宫素的方法建立先兆流产的模型。小鼠孕9 日,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孕鼠用小鼠固定器束缚,电针刺激两侧三阴交穴,频率( 25 ± 5) 次/min,波宽( 0. 48 ± 0. 1) ms,使小鼠发生不自主痉挛,持续30 分钟,随后肌肉注射缩宫素3. 25 U/kg,日1 次,连续3 天,诱发小鼠先兆流产。以小鼠阴道口出现少许流血或用蘸有少许生理盐水的无菌小棉签探测到有血为先兆流产模型成立。小鼠在妊娠7 ~ 13 天,当归散组( 17. 55、35. 10、52. 65 g/kg) 每日灌胃给药; 黄体酮组分别于7、9、11、13 天肌注黄体酮( 2. 6mg / kg·d- 1) ; 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按0. 2 m L /10g灌胃生理盐水。

实验小鼠从第9 天起即开始针刺,使其惊恐,并用缩宫素使动子宫收缩,4 小时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但未见妊娠产物排出。并见小鼠舔血,食少。不同时间点监测出血情况,见表2。

a.首次刺激后4小时;b.首次刺激后8小时;c.第2次刺激后4小时;d.第2次刺激后8小时;e.第3次刺激后4小时;f.第3次刺激后8小时。

2. 4 对先兆流产大鼠模型出血症状的影响借鉴王晓东等[3]实验方法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结合预实验结果,于受孕第7 天灌胃米非司酮4. 2 mg/kg( 9: 00) 和米索前列醇50 μg / kg( 19: 00) ,观察大鼠阴道出血情况。大鼠在妊娠第5 ~ 11 天,灌胃中药当归散: 低剂量组( 12. 15 g / kg·d- 1,相当于成人与大鼠折算剂量所得大鼠用药量的2 倍) 、中剂量组( 24. 3 g/kg·d- 1) 、高剂量组( 36. 45 g/kg·d- 1) ,黄体酮对照组分别于妊娠5、7、9、11 天肌注( 1. 8 mg/kg·d- 1) ;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不同时间点监测出血情况见表3。

a.灌胃米索前列醇后4 h;b.灌胃米索前列醇后8 h;c.灌胃米索前列醇后24 h;d.灌胃米索前列醇后28 h;e.灌胃米索前列醇后48 h;f.灌胃米索前列醇后52 h。

4 讨论当归散系治疗血虚胎动不安之经典方,具养血健脾、清化湿热功效,对妇科其他疾病如经行瘾疹、妊娠期痒疹、阴痒,还有其他专科如皮肤科、眼科疾病都有良好疗效,其毒理学研究对临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本实验中当归散采用临床口服给药途径,以最大生药浓度4. 09 g/m L和小鼠的最大灌胃容积0. 4 m L/10 g给药1 次,约相当于临床人用量34. 96 倍,连续观察14 天,未见死亡。观察其进食、体质量、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粪便性状等一般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 14 天后处死后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异常。由此表明,当归散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对出凝血时间测定结果显示,当归散对出凝血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而对于先兆流产动物模型却能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轻流血程度,推测当归散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功能、凝血因子含量等无关。

妊娠期间,正常的宫缩可促进子宫血窦和绒毛间隙中血液循环,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在孕早期,宫缩特点表现为低强度、低频率,这种微弱的宫缩有利于安胎。而不正常的宫缩,如妊娠期过强或过频的宫缩,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刘俊玲等[4]报道,电针“三阴交”,使子宫肌电活动表现为兴奋性作用。本实验采用针灸刺激对增强子宫收缩的“下胎”作用,联合缩宫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在小鼠个体上模拟先兆流产模型,结果提示当归散的安胎作用与调节异常的子宫收缩存在相关性。

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是临床终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方式。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水平的拮抗剂,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抗早孕机理主要是通过与孕酮竞争受体,使孕酮维持蜕膜发育的作用受到抑制,胚囊从蜕膜剥离。米非司酮能明显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前列素E1类似物,与米非司酮序贯合并使用,可用于终止停经49 天内的早期妊娠。本实验利用低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制备大鼠先兆流产模型,发现当归散也具有止血安胎的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孕酮与受体结合或者调节子宫收缩存在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散的用药安全性及对先兆流产模型的止血作用。方法: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小鼠死亡和14天内的食量、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采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观察当归散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两种先兆流产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当归散对阴道出血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当归散最大给药量(即相当于临床用量34.96倍)未致小鼠死亡,药后14天内实验小鼠食量、体质量与正常小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归散对小鼠出凝血时间未见明显影响(P﹥0.05);当归散可有效改善两种先兆流产动物模型的阴道出血症状。结论:当归散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其止血安胎作用机制与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凝血因子等无关,与调节异常的子宫收缩有关。

关键词:@当归散,毒理学,小鼠,大鼠

参考文献

[1]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7.

[2]张晋峰,张玉芬,刘光珍,等.孕安冲剂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251-254.

[3]王晓东,赵军宁,张白嘉,等.药物致早孕大鼠子宫出血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2):182-184.

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 PBL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56-01

目前,我国的一些药理学课程仍然是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一步研究理解。随着药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药理学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而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式教学,又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而且随着P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引用,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

1.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意见,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该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从而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由老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此方法虽然容易可行,但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学过程比较陈旧死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是特别频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PBL教学方法,则是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知识的最佳方法,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PBL教学方法将学生心中的“要我学”转化为了“我要学”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然很难控制意想不到的局面,同时,老师也要有很强的耐心与细心,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地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

2.药理学PBL教学运行过程

2.1 PBL准备

PBL准备就是老师提前准备问题式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进行问题准备,主要是根据一些教学大纲进行问题编排,或者是根据一些具体的基础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具体进行讲解,并且重点介绍PBL的特点和运行状况,并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2.2 PBL实施

在老师做完课前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提前想好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最好在8个人左右,分4组,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再由每一个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不断讨论,或者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最终每一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做成PPT的形式,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各个小组都要派出一个代表,为我们分享有关PPT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派出两三个人进行分享交流PPT内容,由一个人主讲,另外一两个人进行补充和记录。教师就可以在台下根据学生的PPT具体内容或者讲解过程进行打分评价,同时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相信同学们经过老师的讲解与提问,一定会对药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思考。

总而言之,在PBL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勤学好问习惯,该过程每个组总共占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3 PBL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目前PBL教学正在推进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学生或者是一些教师进行反馈,校方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教学意见的反馈,只有充分地了解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改正这种方法,并不断使之完善和改进。在进行PBL教学模式的评价过程中,必须要公平公正,采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评比,也可以将进行PBL班级的和不进行PBL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评比,从而更加有效地反应出教学成果。

3.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在药理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不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如果想在校区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有待学校解决。

3.1 PBL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条件高

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与人力,老师不仅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足够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而且在上课之前也需要老师先针对课本进行基本编排,再根据具体知识提出相关问题,从而才能使PBL教学过程进行的更加顺畅,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与活力。

3.2 PBL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积极发言就可以,而在PBL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很大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小组先对问题进行交流思考,然后总结归类并做成ppt的形式来向大家进行展示,教师在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来对学生打分评定,从而可以不断地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PBL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药理学课程,对于课本上的一些总论、难点等部分就不是特别需要适用于采用PBL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可以让学生更能力地学习,从而理解相关知识章节。总而言之,在药理学课堂上,教师最好采用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统一的方法,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评分。

4.小结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许多课堂上,目前还都处于适用阶段,鉴于其局限性与不可未知性,还不适合大规模地采用,还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但是,PBL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深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小军,杨静娴,徐志立等.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13-15.

[2]汪建云,魏群利,吴云明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96-97.

上一篇:自学英语二试卷及答案下一篇: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