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题库(精选6篇)
临床药理学题库 篇1
四、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简述目标管理存在的缺点(5分)
A、目标难以确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
B、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每个单位、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C、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自我控制)不一定都存在,实际生活中存在“机会主义本性”,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
2.简述决策的制定过程。(5分)
标准答案:决策的制定过程如下: ⑴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⑵确定目标 ⑶拟定方案 ⑷分析方案 ⑸选择方案 ⑹实施方案 ⑺监督和评估
4.简述ERG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之间的不同(5分)
标准答案: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而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
5.简述决策的类型(依据决策的涉及范围、重复与否和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5分)标准答案:A.按决策的范围分类
(1)战略决策。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B.按决策的性质分类
(1)程序化决策。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C.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
(1)确定性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2.得利斯集团总裁郑和平酷爱读书,每每看到精彩的文章,总要推荐给员工。一次,某杂志“名牌列传”专栏刊载的一篇文章《“同仁”最是真》引起他的共鸣,郑总一连在十五处文字下划了着重号。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做精品要严格规范,精益求精;做事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做人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郑总认为同仁堂造药,得到斯造食品都是吃的东西,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的东西,两者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郑总对这篇文章不仅自己阅读研究,而且向全体员工推荐,他希望这篇文章对全体员工有所启示。
标准答案:赞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关企业的生存之道能对得利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总裁推荐文章的行为既表现出了他对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深层思考,也体现了其谦虚学习的态度。3.伦迪汽车分销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下设若干销售门市部。(2分)
标准答案:责任原理包含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伦迪公司虽然制订了责任制度,但在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可能都做得不周到,因而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事情时有发生。
4.比特丽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公司,总部设在芝加哥,下属有450个分公司,经营着9000多种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克拉克捧糖,乔氏中国食品等,都是名牌产品。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90多亿美元。
标准答案:比特丽公司可以在分权方面做得更好。现在的比特丽公司分权程度非常高,各下属分公司基本上是分而治之,这样的管理架构使得组织十分松散,总部也缺乏控制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组织需要形成整体的力量,这好比拳头打出去比每一根手指更有力。比特丽公司需要平衡集权与分权,只有在现在的基础上适度集权才能形成更大的整体合力。
5.ABC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汽车配件生产集团。最近,对该公司的三个重要部门经理进行了一次有关领导类型的调查。(2分)标准答案:a.安西尔的领导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对生产的关心,是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可能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但员工的士气可能比较低。
10.美国空军所采用的考评制度是美国许多公共事务机构绩效评价的典型代表。这套考评制度要求,每位官衔在将军以下的军官的直接上级,每年一次为各位军官作出书面报告。评估报告的格式设计是统一的,适用于不同的军种和级别。表格留出的空白处较小,评估人员只能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各个军官的业绩。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套评估制度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它对员工的工作指派缺乏专业化的定义,导致了评估的主观性和不合理性,如对参谋人员领导才能的评估,这种方法的作用就不大。
标准答案: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进行管理。它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美国空军的考评制度强调直接上级的考评,群众未直接参与考评,使考评成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且评估的主观性的存在,降低了评估质量。因而这套评估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到广泛的批评。
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5分)
标准答案: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2.期望理论的内容是什么?据此理论应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5分)
标准答案: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该行动所能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目标并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 = V × E M 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 表示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 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主观概率。
所以,想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应该了解员工当前的主导需要是什么,组织的激励支付形式尽量与之吻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效价,其次是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给他们设置合适的工作目标,可有效提高期望值。当效价和期望值都提高之后,激励力度也就提升了。3.简述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5分)
标准答案:SMART原则是在目标设定过程中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包括: S:(Specific)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Measurable)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
A:(Achievable)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R:(Relevant)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 T:(Time bound)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简述在管理人员选聘中,内部提升相对于外部选聘的优点(5分)标准答案:1.有利于对选聘对象的全面了解 ;2.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3.有利于鼓舞士气 ;4.组织对其成员的培训投资获得回报。
5.简述成就需要理论及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5分)
标准答案:麦克利兰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他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关系需要、权力需要三种平行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在人们需要结构中有主次之分,同时,由于他认为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称其理论为成就需要理论。高成就需要者展现如下的特点:(1)自己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2)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3)要求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弄清工作结果。
1.齐鲁石化公司是一个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由于这种行业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公司一开始就实行从严从实管理,制定岗位操作要求,实行公司、厂两级的检查和奖惩制度。(2分)
标准答案:齐鲁石化公司“信得过”管理活动,是由该公司烯烃厂一班工人提出“自我管理,让领导放心”的口号,并提出“免检”申请而引发起来的。公司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为一套的行 为准则。这些准则概括为十条,涉及职责管理、经济管理、过程管理、现场管理等许多方面。
2.苏北某市是江苏最贫困的市之一。该市只有极个别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科创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原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变压器。但经营不佳,亏损严重。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市政府决定以比较低的价格将科创公司让民营企业家向科买断产权,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买断的条件是在原有的四百多个工人中,保留一百多人。向科是一位十分精明能干且具有比较优良素质的企业家,受过高等教育,在特区搞过经营。接受后,他进行两项改革:一是提高科技开发的投入比重;二是提高销售成本比例。前者由1%提高5%,后者由3%提高到12%。两项措施都比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经营。不过,这些高比例的销售费用中相当一部分被产品推销人员用来作为回扣或向有关人员送礼打开市场。向科认为,现在该企业的产品虽然在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不算最高,但前景很乐观。另外,在改制后的第二年,他解雇了原企业留下的部分工人。估计不需要多长时间,保留的一百多个工人中相当多的工人都要被解雇。(2分)
标准答案:向科用加大销售成本来推销产品在短期内是有效果的,但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确定陷入了经济与道德、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困惑中。如何抉择,答题者可谈自己的认识。案例分析题1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2分)
标准答案:(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4.某宾馆经理接到处分职工王大成的报告,他觉得问题不太清楚,就作了一番调查。事实是王大成的母亲患病住院,他母亲想喝鸡汤。由于王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母亲,连去市场买鸡的时间都没有。在这种情景下,他在餐厅里偷了一只鸡,犯了错误。经理了解了情况以后,批准了餐厅对王作记大过一次、扣发当月奖金。然后带着慰问品去医院看望王的母亲,并对他母亲说:“王大成在工作中表现很好,在家里对你也很孝顺,他是你的好儿子。”患病的母亲含笑听着。次日,经理找王大成谈话,先肯定他工作好,接着又指出偷公家东西是十分错误的,并征求其对处分的想法。(2分)
标准答案:王大成的行为,违犯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也是违犯爱护企业财产的规定,这是容易认识的事实。因而王自己也认识错误,接受处分。但从这件事,不仅要认识道德,还应分析管理问题:a.餐厅的管理是否有疏漏,为什么会出现生产材料被偷走的事情?b.餐厅管理者对王家庭困难情况是否了解得不多,关心得不够?c.餐厅对员工的教育力度应该加大。概括一句话,应该从行为科学来认识管理的问题。
6.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2分)
标准答案: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先导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正如案例中所显示的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单调单
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0.试述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及矩阵制四种组织结构的特点及优缺点(2分)
标准答案:(1)直线制。优点: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联系便捷。缺点:工作量大(高层)。
(2)直线职能制。优点:统一指挥,职能分工专业化。缺点:横向联系较差,信息传递路线过长,适应环境变化差,下级缺乏必须的自主性,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关系有时难以协调。
(3)事业部制。优点:对产品和销售实行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有助于发挥各事业部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适应性,有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有利于锤炼和培养综合管理人员。缺点:存在着分权所带来的不足,指挥不灵,企业整体性差,职能机构重复设置,管理人员增多,要求管理必须具备很高的管理者素质。
(4)矩阵型组织结构。优点: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有利于专业人员的综合优势,较强的组织灵活性。缺点:破坏了统一指挥原则,出现差错时分不清领导责任,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
委员会制。优点:集思广益,集体决策,便于协调,鼓励参与。缺点:委曲求全,折中调和,责任不清,缺乏个人行动,决策速度慢。团队。在组织形态上,团队属扁平型组织。在目标定位上,团队有明确的目标,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与分工。在控制上,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在功能上,团队形成一种跨部门交叉融合的体系,成员以多种技能实现互补,实行一种高度融合的协同作战,在相互关系上,团队构建合作,协调的团体。
1.简述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5分)
标准答案: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这种组织结构方式,可以使公司因为提高效率而降低成本,同时,也因较好创新与顾客回应,而使其经营具有差异化特征。
2.简单介绍各种部门划分的依据,并举例说明。(5分)标准答案:按人数划分部门,如军队中的连、排的划分; 3..简单介绍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特点。(5分)
标准答案:(1)经济人假设:认为获得经济利益回报是人进行工作的唯一动机。(2)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在经济利益之外,还具备社会交往的需求。
(3)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在工作中可以获得的成就感是人工作的主要动机。
(4)复杂人假设:认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也有不同的需要结构。4.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5分)
标准答案:(1)职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2)企业中不仅有正式组织,而且广泛存在“非正式组织”;(3)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如参与制、交流制、面谈制、美化工作环境、目标管理、分权、管理幅度等;(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是可以取得较佳的成绩的,至少在最初阶段是如此。
5.简述双因素理论内容(5分)
标准答案: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
1.华生集团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企业,有3300家分支机构。该集团被认为是创新银行业务的领导者,而且被认为有一个得力的领导团体。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这家银行机构几乎每年都盈利。尽管华生集团在金融业拥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具有良好的管理力量,但它近来还是受到了世界范围银行业危机的影响——许多银行纷纷倒闭,其数量创记录。特别在以下三个领域,一直困饶着华生集团:美国政府债权交易中糟糕的业绩、公司伦敦分部的困境和投资银行业拓展势力的失败。(2分)
标准答案:由于华生集团面临环境三个领域的问题而采取的收缩经济规模,削减员工数目,这是企业经营必然要遇到的事情。特别是华生集团并没有出现财政困难,由于科技发展,企业生产流程可能要完善,也会引 发出削减员工的情况。因此,华生集团这些做法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帮助员工应付面临的不确定性,这是重要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对处理好这些问题有参考性。
4.某民营企业的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常识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2分)
标准答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
3.简述事业部式组织结构的特点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表现为,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即多单位企业、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其特点如下:
(1)按企业的产出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即事业部。
(2)在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处理企业高层领导与事业部之间的关系。(3)在横向关系方面,各事业部均为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4)企业高层和事业部内部,仍然按照职能制结构进行组织设计。
4.简述授权应遵循的原则
标准答案:(1)明确目标(2)权责相当(3)责任的绝对性 5.简述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具有的特点
(1)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6.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2分)
标准答案: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7.在20世纪80年代,李*艾珂卡因拯救濒临破产的美国汽车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公司而名声鹊起。今天,克莱斯勒公司又面临另外一场挑战:在过热的竞争和预测到的世界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环境中求生存。为了度过这场危机并再次成功地进行竞争,克莱斯勒不得不先解决以下问题:(2分)标准答案:艾珂卡提出四种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在当代,要解决的困境,很重要的是用户至上,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开展业务的出发点;企业要有新的社会责任理念开展业务活动;革新产品结构,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供应市场;明确为人服务等等。无目的的兼并企业不是上策,根据市场需要,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
9.某民营企业的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常识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2分)
标准答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
1.简述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及其优缺点(5分)
标准答案: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把直线制结构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一类是直线指挥人员,对下级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并对主管工作全面负责;另一类是参谋人员和职能机构,对业务部门有指导控制权力,对指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但无权直接对下级发布命令指挥。优点:兼有统一指挥和职能分工。
缺点:权力集中于高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积极性发挥较为困难。2.管理的性质是什么?(5分)
标准答案:(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 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 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 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管理的艺术性,它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 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3.简述期望值理论的主要观点(5分)
标准答案:期望激励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方式由个人的需要和实现这种需要的可能性决定。个人需要可能产生行为的动机,而实现需要的条件却决定着动机是否能激发行为。激励的力量与受激励者对目标价值和实现的概率估计相关。
1.简述管理的五项要素(即管理职能)(5分)
标准答案:(1)计划职能。就是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2.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5分)
标准答案: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科曼首先提出,后由保罗?赫西和肯尼斯?布兰查德予以发展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1.简述利克特管理模式的主要论点(5分)
标准答案:利克特假设了四种管理方法,以此作为研究和阐明他的领导原则 3.管理者应如何解决组织冲突?(5分)
标准答案:(1)回避,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这种方法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 价。(3)妥协,要求冲突各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4)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 并做出一定的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 商量可能的解决方法。5.简述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十种角色。(5分)
标准答案:人际类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包括: 4.简述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五大要素(5分)
标准答案:(1)建立共同愿景: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2)团队学习: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临床药理学题库 篇2
关键词:药理学,教考分离,试题库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考试质量也体现了课程教育水平。教考合一的传统考试模式由于任课教师在出题及批阅试卷过程中带有较大主观性,必将导致考试成绩可信任度较低,难以反映学生真实水平。教考分离是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模式,把课程教学与考试、命题、评分分开,使教学与考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1]。相对于教考合一,教考分离制度强化了考试命题的严肃性,保证了命题质量;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使得考试成绩真实可信,能够客观评价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促进良好学风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开展药理学教考分离和试题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药理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1.1实行教考分离,促进药理学教学大纲的全面贯彻
教学大纲是课程学习的主线,授课内容只有遵循教学大纲方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传统教考合一制度下,任课教师自主命题、批改考卷,很难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而在教考分离制度下,药理学考试命题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这便促使任课教师自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确保教学大纲目标的实现,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因此,为保证我校药理学教考分离和试题库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首先修订了教学大纲,为教改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1.2实行教考分离,促进教风与学风建设
如今,很多大学生在网络和社交活动上投入了很大精力,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和不认真听讲等不良现象。在临近考试时,很多学生寄希望于任课教师划重点及考前突击复习。这些现象与教学初衷相违背,不利于大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在教考分离制度下,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药理学教师根据统一的标准命题,再由管理人员抽出试题组成试卷。试卷难易程度、重点难点、题型分布等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确保了命题质量[2]。考试结束后,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师进行阅卷,并基于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定学生的分数,增强了考核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可信度。因此,通过施行教考分离,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使其树立正确的学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教考分离可以检测其授课质量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任课教师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并积极探索更好的授课方式,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教风建设。
2加强教考分离下的药理学试题库建设
建立科学实用的试题库是实现教考分离的前提与基础,有利于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推动现代教育发展。试题库建设的关键是科学标准的命题,我校药理学试题库建设过程如下。
2.1准备阶段:制定药理学考试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文件,明确规定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因此,应根据新修订的药理学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不同专业考生应有所区别,试题库命题的范围及重、难点应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
2.2实施阶段:试题库初步建设
在药理学试题库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试题的难度、可信度、区分度和有效度,题意应该清楚、明确,并有配套的评分标准和正确答案等,保证命题的严谨性。试题库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系统运行模式,并能够按预定要求自动生成试卷。我们采用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和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主观题。客观题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主观题考核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合理判断试题的难易程度,测试内容要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3],占试题内容的60%,综合性题目占试题内容的25%,较高难度和深度题目占试题内容的15%,以保证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初步建立了药理学试题库,整理出各型选择题850道、填空题173道、判断题135道和问答题140道,共计1 298道题。试题库题量较大,保证了考试题源的充足。教考分离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测试结果显示学生考试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可较好地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
2.3试题库维护: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药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因此,对药理学试题库应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和完善,在题库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试题库存在的问题,建立畅通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试题库内容。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试题库改进教学方法。
3药理学试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3.1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仍需不断完善
随着药理学试题库建设的深入,对试题库录入、编辑等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题量补充、知识更新等问题。试题库管理系统“组卷”功能设置参数条件太少,半自动半人工方式组卷,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影响了教师使用试题库组卷的积极性。
3.2试题库内容和题型设置与考试脱节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必考科目,影响到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的继续深造或就业。但现有试题库中的试题内容和题型与这些考试脱节,无法体现考试的特点与要求。
3.3试题库开放与教考分离矛盾
建立药理学试题库的主要目的在于面向学生开放试题库及实施教考分离。开放试题库可以使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试、查漏补缺和巩固,对学生平时自学和考前复习均能起到促进及引导作用。然而,实施教考分离要求考试题从试题库抽取,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平时背诵、记忆试题库的题目,而不认真听课,对药理学教学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4药理学试题库建设改进策略探讨
4.1提高试题库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试题库是广大教师和专家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题库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随着药理学知识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水平不断变化,试题库结构和内容也应进行相应变化。对于建设完成的试题库,应定期、定量更新补充,删除部分陈旧、老化的试题,修正试题首次入库时的预估参数值,更正部分试题内容数据[4]。另外,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实施先进、科学的现代化考试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考试理论与命题技巧,提高命题科学化水平。
4.2建立试题库科学有效使用机制
高质量的试题库不仅是考试的工具,更是促进教学、辅助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开放试题库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开放试题库与教考分离的矛盾,应制定试题库开放制度,对开放时间、范围、题量和相关权限做出明确规定,使其真正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命题教师应了解试题库内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会应用试题库软件命题组卷的技巧,增强试题库系统自动组卷功能,提高组卷的便捷程度;促进试题库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接轨,增设配伍题、B型题等,满足不同类型考试需求,最大程度发挥试题库组卷考核的优势[5]。
4.3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考分离制度
建立药理学试题库是实施教考分离的前提条件,应对教学计划制订、集体备课、教学督导、试卷审核等环节加强监控,确保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命题组卷,为应用试题库组卷、实施教考分离创造条件。
总之,教考分离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针对考试形式的改革,但实际上涉及教学管理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考分离制度下的药理学试题库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积极性与探索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医药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述银,严发萍,周建军,等.医学院校教师对实施教考分离态度的调查[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24-1126.
[2]韩晓云,张振涛,季晓君,等.完善试题库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397-399.
[3]袁玉萍,代冬岩,汪洪艳.高校试题库理论及题库系统的建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2-43.
[4]宋丽,廖洪利,蒋庆琳.高校题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5):507-509.
临床药理学题库 篇3
摘 要:为了促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加强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轻教师编制试题和试题参考答案的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用户分级管理方式,可实现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管理、上机答卷考试、试卷评阅、查阅成绩和答卷、成绩分析、数据备份、考试时间设定等功能。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对试题中所包含知识点进行编号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同一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重复出现。该系统的开发为《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与考试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供了辅助工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9-0077-04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招录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以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并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形势需要,我校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国际化”。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不断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为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考核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我们将过去以考勤和期末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改为平时作业、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临时突击、单纯追求期末考试高分的弊端。然而,在期末考试中所用试卷和试题参考答案均由任课教师手工编制,试卷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知识点遗漏或知识点过于集中,并且在评卷过程中容易产生人情分或由于教师主观因素造成的成绩差异。另外,任课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编制试卷和参考答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试题库。加强试题库建设亦是我校推进考试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一些课程试题库[3-5]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6-9]已经被开发和应用,但是,试题库和考试系统在农业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
我们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10]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11]两本教材为参考,开发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本系统,教师可以按照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七种试题类型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的编制,建立试题库,实现手工组卷、自动组卷、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考试、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等;学生可以进行考试、查阅成绩和试卷等。
一、系统开发环境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是在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下采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开发的。我校的考试试卷是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并打印输出的,为便于后期试卷的存档管理,在开发本系统的过程中,利用Microsoft Word、Microsoft Access、Visual Basic 6.0建立试题库,实现自动组卷和评分,并输出Word版本的考试试卷供存档保存。
二、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用户分级管理方式,设置了三种不同级别的用户,分别为管理员用户、教工用户和学生用户。在登录窗体中根据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判定进入哪个用户界面。本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管理员用户窗体由系统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管理、试卷评阅、系统帮助六个功能模块组成。教工用户窗体同样由系统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管理、试卷评阅、系统帮助六个功能模块组成。题库管理模块由试题添加、试题编辑和试题浏览维护三个子模块组成,以实现对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七种试题类型的添加、编辑和浏览维护,具体如图2所示。管理员用户窗体和教工用户窗体之间除系统管理模块功能有所区别外,其余模块功能完全相同。在系统管理模块中,教工用户窗体较管理员用户窗体缺少了“教工用户管理”和“数据备份”两项功能,学生用户管理窗体中缺少了考试时间设定功能。学生用户窗体主要由考生信息、学生答卷和答卷成绩浏览三个模块组成。
三、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
利用本系统,教工用户可进行学生用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管理、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管理员用户除具有教工用户的所有功能外,还可进行教工用户管理、数据备份和考试时间设定;学生用户具有上机考试、查阅成绩和教师批改后试卷功能。
1.用户分级管理
本系统将用户分为管理员用户、教工用户和学生用户三个级别。管理员用户具有最高权限,除具有教工用户的所有功能外,还比教工用户多出“教工用户管理”、“数据备份”和“考试时间设定”功能;教工用户具有系统所有主体功能;学生用户可以上机考试、查阅成绩和试卷。管理员用户和教工用户可进行系统管理。管理员用户可对教工用户和学生用户进行添加、删除和编辑等操作,可对教工用户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和教工姓名进行编辑操作,可对学生用户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和学生姓名进行编辑操作,并对学生考试时间进行设定。教工用户可对学生用户进行添加、删除和编辑等操作,亦可对学生用户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和学生姓名进行编辑操作。
2.试题库构建与维护
试题库包括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七种题型,均可进行添加、查找编辑、浏览维护操作,分别是通过题库管理模块中的试题添加、试题编辑和试题浏览维护三个子模块实现的。在编制试题时,按照章节进行知识点的提炼。为了避免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试题类型在同一试卷中出现,我们对每道试题均进行了知识点信息设置,名词解释题设置了1组,其余题型均设置了4组,包括相应知识点编号和内容。试题的知识点不足4个学时,没有数据的知识点信息不需要填写,在试题编辑窗体和试题浏览维护窗体中,没有数据的知识点数据组中知识点编号显示为“A”,知识点内容显示为空白。知识点编号原则为:知识点编号为6位数字,前两位表示知识点所在的章号,范围为01-99;中间两位为知识点所在的节号,范围为01-99;后两位为知识点号,范围为01-99。例如,010101表示第1章第1节的第1个知识点。在进行试题编辑时,可通过查找条件(关键字即可),查找相应的试题,可对试题的各个部分进行编辑修改。在进行试题浏览维护时,可进行试题记录的删除和查找,并可以添加试题。
3.试卷生成与管理
本系统的试卷生成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手工组卷和自动组卷。系统按照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设定的组卷策略进行组卷,随机选择各种类型试题,并通过知识点编号避免后选试题与已选试题知识点重复。考虑到我校试卷印刷所提供文档均为Word文档,本系统将试卷以Word文档格式输出保存在硬盘中,在输出时,可命名Word文档名称,并可对保存目录进行修改。试卷管理以浏览Word文档的方式进行。根据我校试卷的排版要求,本系统对试卷Word文档版式进行了格式化设置,所输出的Word文档符合我校试卷的排版格式要求,方便试卷的打印和保存。
(1)手工组卷
手工组卷时,可根据考试需求任意组合出题类型与出题分数。本系统已经给出了各题型每小题的默认分数,亦可根据对话框自定义各题型每小题分数,并且可自定义试卷总分。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可以通过组卷策略中的对话框,定制不同的出题策略。组卷后可在安装目录下的“试卷”文件夹中生成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给定文件名的试卷Word文档和一个文件名为“给定文件名+答案”的答案Word文档,试卷文档内容为按照组卷策略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知识点不重复的试题组成的文档,答案文档则为对应试题的答案组成的文档。组卷时,由于填空题每题空数不同,因此需要设置出题分数和出题个数。
(2)自动组卷
在自动组卷中,本系统给定了填空题每空分数和其他各种题型每小题分数默认值,并默认试卷总分为100分。本系统根据试题类型,为自动组卷方式设置了10种组卷策略,包括名单简论、名多简论、名判简论、名填简论、名单多简论、名单判简论、名单填简论、名多判简论、名多填简论和名判填简论(名、单、多、判、填、简、论分别为名字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每种策略有A、B两种小题数不同的出题方式。组卷后同样可在安装目录下的“试卷”文件夹中生成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给定文件名的试卷Word文档和一个文件名为“给定文件名+答案”的答案Word文档。
(3)试卷管理
利用本系统,可通过试卷浏览查询子模块对所组试卷进行查询,可打开查询到的试卷,进入试卷的Word文档界面,此时,可对试卷Word文档进行浏览与编辑操作。
4.答卷和答卷成绩浏览
学生用户登录系统后,在进行答题之前需要阅读考试说明中的注意事项,以便能正常使用该系统。学生用户正确填写姓名和学号后,单击考试说明选项卡上的“开始考试”按钮,调用管理员用户下的学生用户管理中的考试时间设定事件,系统进行组卷,试题在对话框中逐一显示,学生用户可逐一进行答卷测试。学生用户需要按照提示的答案格式答题,否则无法正常计分。每种类型试题答完以后,如需修改,在修改完相应试题后,单击“修改保存”按钮,一次只能修改一道试题。每种类型试题答完以后,需要单击“提交”按钮,将答案提交,可以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最终提交答案。学生用户需要在考试时间结束前提交所有试题答案,未提交的试题不予计分。
学生用户提交试卷后,客观题已被计分,待试卷中的非客观题(主观题)被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评阅后,学生用户方可通过答卷成绩浏览功能查看自己的答卷与成绩。选择要查看的试题类型,即可逐一查看相应类型试题答案正确与否以及得分情况,当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考生答案将显示为红色。
5.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
管理员用户和教工用户均可利用试卷评阅模块对学生用户上机考试试卷进行评阅与成绩分析。试卷评阅用于评阅学生用户在学生用户窗体中的考试试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已经由系统本身自动评阅,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只需对名字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进行评阅,学生考试成绩总分由客观题分数和主观题分数相加获得。成绩分析用于查看学生用户整张试卷并对试卷进行简单分析。
进行试卷评阅时,选择要评阅的考生的学号后,考生姓名和客观题得分在相应文本框中显示出来,只需对主观题进行评阅。主观题题目、参考答案和考生答案显示在系统“题目评阅”框架对应的文本框中,对比参考答案和考生答案,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进行评阅、打分。对主观题逐一评阅完后,依次单击“主计”(计算主观题得分)-“总计”(计算总分)-“提交”,确认后即可完成对该考生的试卷评阅。选择新的考生学号,则可进行连续评阅。
在本系统成绩分析窗体中,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可看到考生整张试卷的所有信息,可据此分析考生的答卷情况。选择考生学号,选择要查看的试题类型,即可逐一查看相应类型试题的考生答案正确与否以及得分情况,当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考生答案将显示为红色。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开发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可用于《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的构建、普通纸质考试制卷、学生上机考试和教师试卷评阅等。本系统试题覆盖面应广,根据不同策略随机组卷,教学中所有知识点都在考试范围之内,所以学生必须系统复习课程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
本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我们可综合其他教师的意见对本系统进行改进,确保系统质量。随着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应及时做到系统的更新,增加试题库的试题数量,避免多次出卷时试卷内容的重复,丰富教学考核内容,并需对试题库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试题和参考答案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等操作,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本系统中试题均以文字形式表示,没有涉及植物病害和病原等图片以及绘图内容。已有多媒体考试系统的相关研究报道,我们将加强所开发系统对图片的处理能力,使试题内容更加丰富。[12]本系统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功能相对简单,需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 2008(3):18-20.
[2]王海光,马占鸿.紧跟学科发展,促进《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更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90-93.
[3]吴学超.试题库智能组卷系统的一种设计——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智能组卷(II)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18-22.
[4]郝晗瀚,康慕宁.Excel操作题自动出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12):201-205.
[5]关树光.基于C/ S架构的《天然药物化学》电子出题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0):160-161.
[6]陈燕丽.会计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学报,1997(4): 52-56.
[7]李红军,陈遵德,李强.基于Web的英语考试系统开发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46-49.
[8]王岱君,田华,庄宝祥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 24(6):613-615.
[9]华新宇.组织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 10-11.
[10]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徐秉良,曹克强.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12]阎双.基于Authorware和ODBC技术实现多媒体试题库考试系统[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4-46.
管理学原理选择题库.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的学者是(C)A.赫伯特•A•西蒙 B.托尼•布洛克特 C.弗里蒙特•E•卡斯特 D.小詹姆斯•H•唐纳利
2.管理的主体是(D)A.工作 B.组织 C.被管理者 D.管理者
3.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不包括(D)A.管理一个组织 B.管理管理者 C.管理工作和员工 D.管理设备和技术
4.从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B)A.决策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组织 D.控制
5.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
A.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决策、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沟通、领导 D.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决策
6.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里强调管理的(D)A.复杂性 B.多科性 C.一般性 D.实践性
7.“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D)A.技术属性 B.人文属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8.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B)A.民主性
B.必要性
C.科学性
D.目的性
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C)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10.“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C)A.控制性 B.目的性 C.整体性 D.开放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E)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B.三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C.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 D.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E.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学的特点有(BCDE)A.边缘性
B.一般性
C.多科性
D.历史性 E.实践性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ABC)A.唯物辩证法 B.系统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比较分析法 E.数学模型
4.系统的观点有(ABCDE)A.整体观点
B.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C.信息反馈观点 D.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E.模糊分界的观点
5.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ABCDE)A.明确的分工 B.职业管理人员
C.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D.遵守规则和纪律 E.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六西格玛方法属于(C)
A.科学管理理论
B.战略管理理论
C.学习型组织理论
D.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C.实行职能工长制
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3.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伟大的管理教育家是(B)A.韦伯
B.法约尔
C.泰罗
D.梅奥
4.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A.韦伯
B.梅奥 C.泰罗 D.法约尔
5.由厄威克和古利克合编的著作是(C)A.《管理的要素》 B.《管理备要》
C.《管理科学论文集》 D.《组织的科学原则》
6.美国管理学家(B)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A.韦伯 B.孔茨 C.泰罗 D.法约尔
7.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的学派是(A)A.社会合作学派 B.群体行为学派 C.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D.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8.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派是(B)A.决策理论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沟通中心学派 D.群体行为学派
9.战略管理提出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C)
A.组织规模的扩大
B.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 C.外部环境的变化 D.员工素质的提高
10.国际标准化组织尤其是在借鉴了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的基础上,于(A)首次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A.1987年 B.1994年 C.1999年 D.2000年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不包括(D)A.持续改进
B.基于事实的决策 C.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D.以产品为关注焦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ABCDE)A.明确的分工 B.职业管理人员
C.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D.遵守规则和纪律 E.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2.群体行为学派以(ACD)为基础。A.社会学 B.自然学 C.人类文化学 D.社会心理学 E.个人心理学
3.有人用3C描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本轮廓,其中的3C即(BCD)A.文化 B.变化 C.顾客 D.竞争 E.合作
4.下列属于大质量观的是(AE)A.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 B.针对部门绩效进行改进
C.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 D.质量目标体现在工厂目标之中
E.不论内外,所有受影响的人都是顾客
5.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组织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ACDE)A.追求变革的组织文化 B.组织结构垂直化 C.分权管理 D.电子技术 E.全球市场
第三章 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制定和颁布《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行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是组织所面临的(C)
A.经济环境
B.科术环境
C.政治和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2.下列属于深层的企业文化的是(A)A.行为准则 B.组织机构 C.职工风貌 D.厂旗
3.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倾向的企业文化是指(D)A.表层 B.基层 C.中层 D.深层
4.管理的外部环境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即是(B)
A.社会文化 B.科学技术 C.经济环境 D.政治环境
5.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等所处的环境是(A)A.简单动态 B.复杂动态
C.简单稳定
D.复杂稳定
6.处于简单稳定环境的组织是(D)A.保险公司 B.时装加工企业 C.玩具制造商 D.啤酒经销商
7.20世纪初人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C)A.为社会整体利益作贡献 B.与公众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C.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利润 D.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8.只有当与个人相关的奖惩卷入时,才对正确或错误的概念作出反应,这属于人的道德发展的(A)A.前惯例阶段 B.后惯例阶段 C.惯例阶段 D.原则阶段
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指的是(A)A.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B.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 C.实现预期目标 D.编制计划要诀
2.计划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等的依据是(A)A.计划的表现形式 B.计划所涉及的范围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职能
3.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估量机会所处的阶段是(B)A.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后
B.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前
C.在方案评价之后
D.在制定目标之后
4.总计划的基础是(C)A.评价方案 B.选择方案 C.派生计划 D.确定目标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D)A.灵活性原理 B.许诺原理
C.改变航道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6.“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够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指的是(B)A.许诺原理 B.限定因素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7.在计划工作原理中,(B)是决策的精髓。A.许诺原理 B.限定因素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8.在计划工作原理中,关于合理的计划期限的确定问题体现在(A)
上。
A.许诺原理 B.限定因素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9.计划工作中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是指(C)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10.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该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施工任务,但在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时却要考虑到出现雨季不能进行露天作业的情况,因而对完成任务时间的估计要留有余地,这遵循的是(B)A.许诺原理
B.灵活性原理
C.改变航道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其具体内容包括(ABCDE)A.怎样做 B.何地做 C.谁去做 D.何时做 E.做什么
2.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ABCD)A.目的性 B.经济性 C.普遍性 D.主导性 E.固定性
3.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BCDE)A.有利于人员配备 B.有利于控制
C.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D.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E.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4.按计划的内容分类,计划分为(AB)A.专项计划 B.综合计划 C.上层管理计划 D.中层管理计划 E.基层管理计划
5.计划工作的程序包括(ABCDE)A.估量机会 B.确定目标 C.确定前提条件 D.评价各种方案 E.制定派生计划
第五章 目标与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厂产品的废品率在15%左右,在计划中要提高工作质量,使废品率降到10%,这个10%的计划目标属于(A)A.突破性目标 B.控制性目标 C.预算目标 D.管理目标
2.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B)A.使之定性化 B.使之定量化 C.使之稳定化 D.使之模型化
3.目标管理(D)出现于美国。A.20世纪60年代前期 B.20世纪60年代后期 C.20世纪50年代前期 D.20世纪50年代后期
4.制定战略的核心是(D)A.战略分析 B.战略部署
C.考虑顾客的需要
D.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5.有关产业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美国战略学者(A)提出了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决定产业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的模型。A.波特 B.孔茨 C.德鲁克 D.巴纳德
6.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C)A.管理好企业员工 B.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 C.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 D.为企业制定战略目标
7.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D)A.政策
B.规划
C.预算
D.战略
8.在下列计划的诸形式中,(C)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A.目标 B.规划 C.规则 D.预算
9.青岛啤酒兼并了十几家啤酒厂,这一战略属于(A)A.横向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C.横向多元经营 D.市场渗透
10.通过减少成本与资产对企业进行重组,以扭转销售额和盈利下降的战略是(D)
A.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 B.横向多元经营战略 C.剥离战略 D.收缩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目标的属性有(ABCDE)A.纵向性 B.网络化 C.多样性 D.时间性 E.可考核性
2.目标管理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有(CD)A.战略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E.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3.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有(ABDE)A.评价 B.检查 C.反馈完善
D.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E.组织实施
4.战略制定是组织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通常包括(ABCD)A.战略分析 B.战略设计 C.战略部署 D.战略展开 E.战略评价
5.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其表现在(ABCDE)A.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
B.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 C.更好的售后服务的能力 D.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 E.开发产品特殊性方面的创新能力
第六章 预测与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B)A.预期的产业环境 B.预期的内外部环境 C.经济环境 D.经营环境
2.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是(A)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3.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作出的决策越倾向于(D)A.程序化的、战术的、经验的、肯定型的 B.程序化的、战术的、科学的、非肯定型的 C.非程序化的、战略的、经验的、肯定型的 D.非程序化的、战略的、科学的、非肯定型的
4.以满意标准衡量决策有效性的决策称为(A)A.有限理性决策 B.最优决策 C.非理性决策 D.经验决策
5.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A)A.回归分析法 B.移动算术平均法 C.指数滑动平均法 D.直观法
6.主要靠人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预测的方法是(B)A.因果法 B.直观法 C.外推法 D.回归法
7.德尔菲法属于(C)A.时间序列预测法 B.联立模型法 C.直观型预测法 D.周期变动分析法
8.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是(C)A.指数滑动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先行指标法 D.周期变动分析法
9.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B)A.主观决策法 B.计量决策法 C.外推法 D.直观法
10.费用效果分析法在决策方法体系中属于(B)A.主观决策法 B.计量决策法 C.外推法 D.因果法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控制程度可分为(CDE)A.定性的 B.定量的 C.可控的 D.不可控的 E.部分可控的
2.最优决策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ABCDE)A.问题清楚明确 B.所有方案已知
C.目标单一明确 D.没有成本时间约束 E.偏好清楚、一致、稳定
3.直观型预测方法包括(AB)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 C.时间序列法 D.单纯外推法 E.回归分析法
4.下列属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有(ABD)A.指数滑动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关连树法 D.单纯外推法 E.先行指标法
5.主观决策方法包括多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ABCD)A.方法灵便 B.通用性大
C.易被一般管理者接受 D.适合于非常规决策 E.具备严格论证的特点
第七章 组织工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提高集体活动效果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是(A)A.组织工作 B.控制工作 C.领导工作 D.人员配备工作
2.英国的乔安•伍德沃德较早对(B)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A.环境 B.技术 C.规模 D.组织战略
3.根据乔安•伍德沃德的研究,汽车、家电的生产通常采取的是(B)A.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D.机电一体技术
4.组织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是(C)A.诞生 B.成熟阶段 C.青年阶段 D.壮年阶段
5.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这是指(C)A.目标统一原理 B.分工协作原理 C.责权一致原理 D.管理宽度原理
6.不是组织工作原理的是(D)A.责权一致原理 B.管理宽度原理 C.分工协作原理 D.灵活性原理
7.集权管理的特点是(A)A.弹性差、适应性弱
B.弹性差、适应性强
C.弹性强、适应性强
D.弹性强、适应性弱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组织工作内容看,组织工作包括了(ABCDE)A.职位设计 B.职权设计 C.横向设计 D.纵向设计
E.组织机构的协调和整合
2.从组织工作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组织工作具有以下哪些特点?(BCE)
A.组织工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B.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C.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D.组织工作是封闭的
E.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3.各种类型的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为(ABC)A.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D.机电一体技术 E.IT技术
4.比较早的关于环境与组织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是由(BC)在英国进行的。
A.乔安•伍德沃德 B.汤姆•伯恩斯 C.G.M.斯托克 D.西蒙 E.孔茨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是(B)A.上级满意 B.雇员满意 C.产品质量 D.产品服务
2.为达到组织总的目标,为各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撰写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方案、步骤和程序的管理层次属于(C)A.执行管理层 B.运行管理层 C.战术计划层 D.战略决策层
3.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术计划的时间幅度一般是(B)A.内 B.半年~2年 C.2~3年 D.3~5年
4.格拉丘纳斯指出,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C)A.几何级数减少 B.算术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算术级数增加
5.某家进出口公司设有:一名总经理、一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一名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则该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按(B)A.区域划分部门 B.职能划分部门 C.顾客划分部门 D.生产工艺划分部门
6.部门划分的方法中,按照(C)容易导致“隧道视野”的现象。A.人数划分 B.时间划分 C.职能划分 D.产品划分
7.按地理位置划分部门的目的是(D)A.配备更多的管理人员 B.便于通讯联络
C.克服地理位置的分散性 D.调动地方、区域的积极性
8.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D)A.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职能型组织结构
9.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A)A.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B.多头领导
C.职责不清
D.结构复杂
二、多项选择题
1.理查德•哈克曼和格菜戈•奥海姆提出的职位特征模型中所包括的要素有(ABCDE)A.技能多样性 B.任务同一性 C.任务重要性 D.自主性 E.反馈
2.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ABCDE)A.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B.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 C.组织的稳定性 D.授权 E.计划
3.部门划分的具体原则有(ABCDE)A.力求最少 B.指派平衡
C.确保目标的实现 D.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E.检查部门分设
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合于(CD)A.小型组织 B.中型组织 C.大型组织 D.跨国公司 E.现场管理
第九章 组织中的职权配置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其中不包括(C)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辅助职权 D.职能职权
2.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职权是(D)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辅助职权 D.职能职权
3.授权后,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C)A.命令权 B.报告权
C.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D.指挥监督的责任
4.授权是一个过程,授权的第二步是(C)A.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 B.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
C.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下属
D.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5.下列四个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A.基层决策数目越多,其分权程度越高 B.基层决策数目越多,其分权程度越低 C.基层决策数目越少,其分权程度越高 D.基层决策数目与分权程度之间没有关系
6.集权制组织的特点不包括(D)A.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 B.对下级的控制较多 C.统一经营 D.独立核算
7.“活性化”这一重要概念出现的时间是(C)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70-80年代 D.20世纪80-90年代
8.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这称为(B)A.个人管理 B.委员会管理 C.授权管理 D.分权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ABCDE)A.组织的规模 B.决策的重要性 C.最高主管的人生观 D.外界环境的影响 E.组织的变动程度
2.营运分散化与集权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AD)A.营运的分散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职权的分散 B.营运的集中一定会导致职权的集中 C.营运的集中一定会导致职权的分散
D.地理因素对职权的集中与否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E.地理因素对职权的集中与否有决定性的影响
3.个人管理的优点有(BCD)A.职责分离 B.责任明确 C.行动迅速 D.效率较高 E.灵活性大
4.正确地利用委员会,必须重视的内容有(ABCDE)A.权限与范围 B.规模的确定 C.选择委员 D.议题的选择 E.决议案的审核
第十一章 人员配备工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员配备,通常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A)的配备。A.全体人员 B.主管人员 C.一线员工 D.高层管理者
2.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人物是(D)A.技术人员 B.销售人员 C.一线员工 D.管理者
3.人员配备原理中“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的工作质量也是越有保证”的原理指的是(C)A.用人之长原理 B.不断培养原理
C.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D.权责利一致原理
4.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B)
A.职务系数法
B.时距判定法
C.四象限法
D.比较法
5.时距判定法是由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顾问(D)提出的。
A.德鲁克 B.巴纳德 C.爱德华•海
D.埃利奥特•贾克斯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学中人员配备的原理有(ACD)
A.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用人之长原理 E.沟通原理
2.常用的明确职务的方法有(ADE)A.比较法 B.公平竞争法 C.责权分清法 D.职务系数法 E.时距判定法
第十二章 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
1.选拔管理者时考察的重点应放在(B)A.候选人的知识结构 B.候选人的管理能力 C.候选人的文凭 D.候选人的年龄
2.下列属于外聘制的优点的是(D)A.可激励组织成员
B.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
C.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D.避免“近亲繁殖”
3.在实际工作中,组织招聘人员的途径往往是(D)A.上级指派 B.外部招聘 C.内部提升
D.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相结合
4.(D)是一种以管理者的工作成绩记录为基础的考评方法。A.笔试法
B.面试法
C.对比法
D.成绩记录法
5.国外有人提出,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A)字形。A.T
B.S
C.U
D.I
二、多项选择题
1.法约尔曾指出,管理的每一种能力都是以素质和知识为基础的,这些素质和知识包括(ABCDE)A.智力 B.道德 C.经验 D.身体健康 E.一般文化
2.对管理者进行考评的方法有(ACDE)A.自我考评法 B.群众评议法 C.成绩记录法 D.对比法 E.考试法
第十三章 领导工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管理的职能来看,领导工作所引发的下属才能约占(C)A.20%
B.30%
C.40%
D.50%
2.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是指领导工作原理中的(B)A.激励原理
B.直接管理原理
C.指明目标原理
D.目标协调原理
3.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区别于不成功的领导者在于其
(B)
A.性格特征
B.领导作风 C.管理能力 D.领导愿望
4.领导连续流的倡导者们认为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C)A.性别
B.群众素质
C.环境和个性
D.领导人的素质
5.利克特的管理模式的结论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采用的管理方式是(C)
A.利用的一命令的B.温和—命令式的 C.集体参与的D.商议式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有(BCDE)A.领导权变理论 B.领导连续流 C.四分图理论 D.管理方格图
E.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模式
2.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模式包括(ABCD)A.“利用的——命令的”方法 B.“温和——命令式的”方法 C.“商议式的”方法 D.“集体参与的”方法 E.“乡村俱乐部式”的方法
3.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几个基本方面是(ADE)
A.职位权力
B.领导者的个性特征
C.组织的环境因素
D.任务结构
E.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第十四章 团队
一、单项选择题
1.团队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起着(C)作用。A.关键作用
B.决定作用
C.承上启下
D.上请作用
2.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是(B)A.自我管理团队
B.过程改进团队
C.工作团队
D.临时团队
3.工作团队与过程改进团队的关键区别在于其(C)A.不是跨职能的 B.是临时的
C.不是跨职能和临时的 D.是跨职能和临时的
4.在团队发展的震荡阶段,团队呈现的特点是(A)A.完全理解团队任务 B.形成团队结构
C.团队融洽、冲突较少
D.团队已经成熟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
5.团队具有关注团队目标、愿意对话等的特征,属于团队生命周期的(C)
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
C.规范阶段
D.执行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有(ABC)A.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运营成本的较少 C.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 D.对业务过程理解的加深 E.满足感和认同感
2.下列属于团队发展震荡阶段的特征的有(CDE)A.感到满足 B.关注过程
C.外部忠诚的制约 D.对抗
E.态度动荡不定
第十五章 沟通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实验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形体语言占有的信息量为(D)A.7% B.15% C.38% D.55%
2.下列沟通类型中,(A)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A.全通道式沟通 B.链式沟通 C.环式沟通 D.轮式沟通
3.下列沟通类型中,全体成员满足最高的是(C)A.Y式沟通 B.链式沟通 C.环式沟通 D.轮式沟通
4.在美国被称为“葡萄藤”的沟通类型是(B)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链式沟通 D.Y式沟通
5.沟通的原则不包括(B)A.完整性原则
B.稳定性原则
C.明确的原则
D.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正式沟通的优点有(BCDE)A.沟通速度快 B.沟通效果好 C.比较严肃 D.易于保密 E.约束力强
2.沟通渠道的性质包括(ABDE)A.成本 B.反馈 C.频率 D.选择性 E.责任建立
3.信息传递要贯彻(ACDE)的原则。A.多 B.优 C.快 D.好 E.省
第十六章 激励
一、单项选择题
1.泰罗制是(B)观点的典型代表。A.自我实现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2.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D)提出的。A.赫茨伯格
B.麦克莱兰 C.马斯洛 D.弗鲁姆
3.在期望理论中,(A)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A.效价 B.努力 C.期望值 D.激励力
4.间歇强化的主要形式不包括(D)A.固定间隔 B.可变间隔 C.固定比率 D.连续比率
5.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C)A.激励需求理论 B.激励强化理论 C.归因论 D.期望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观点的是(ABCD)A.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B.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目标的唯一手段
C.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能潜力只得到了一部分的发挥 D.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某种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寻求职责
E.职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2.“激励内容”理论包括(BCD)A.波特—劳勒模型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激励需求理论 E.期望理论
3.根据归因理论,机遇属于(ACE)A.外因 B.内因 C.不稳定的 D.稳定的 E.不可控的
第十七章 控制工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泰罗制是(B)观点的典型代表。A.自我实现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2.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D)提出的。A.赫茨伯格 B.麦克莱兰 C.马斯洛 D.弗鲁姆
3.在期望理论中,(A)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A.效价 B.努力 C.期望值 D.激励力
4.间歇强化的主要形式不包括(D)A.固定间隔 B.可变间隔 C.固定比率 D.连续比率
5.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C)A.激励需求理论 B.激励强化理论 C.归因论 D.期望理论
6.控制工作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它的两个前提条件是(D)A.控制标准、成效衡量
B.拟定标准、成效衡量
C.成效衡量、控制机构和人员 D.控制标准、控制机构和人员
7.一般控制与控制工作的相同点不包括(A)A.控制目的相同 B.都有两个前提条件 C.都包含三个基本步骤 D.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8.现代管理活动中,控制工作的首要目的是(B)A.研究现状 B.维持现状 C.扭转现状 D.打破现状
9.控制工作的第二个目的是(C)A.扭转现状 B.维持现状 C.打破现状 D.认识现状
10.下列哪一项控制工作的纠正措施是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C)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直接控制
11.在控制工作类型中,(A)是控制工作的基础。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12.强调预防作用的控制方法是(B)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13.通过预算,特别是现金和流动资金预算来控制财政资金的来源和支出的控制方式是(B)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14.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进行控制工作的方法属于(A)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前馈控制
D.反馈控制
15.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这属于(D)A.计划工作原理 B.组织工作原理 C.领导工作原理 D.控制工作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观点的是(ABCD)A.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B.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目标的唯一手段
C.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能潜力只得到了一部分的发挥 D.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某种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寻求职责
E.职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2.“激励内容”理论包括(BCD)A.波特—劳勒模型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激励需求理论 E.期望理论
3.根据归因理论,机遇属于(ACE)A.外因 B.内因 C.不稳定的 D.稳定的 E.不可控的
4.管理问题中的“急性问题”包括(ACD)A.容易被发现的问题 B.不易被解决的问题
C.经常产生的可迅速、直接影响组织日常活动的问题 D.对多数人的工作和利益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的问题 E.不太经常产生的问题
5.一般来说,实施管理突破的步骤包括(ABCDE)A.进行“诊断” B.论证必要性 C.克服阻力 D.组织落实 E.治疗过程
6.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优点的有(ABDE)A.能使管理者及时得到信息以便采取措施 B.使管理者防止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C.造成损失之后才采取措施
D.能使主管人员知道他们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出现问题 E.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滞差所带来的缺陷
7.按控制原因或结果分类,控制工作分为(DE)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E.间接控制
8.控制工作的要求包括(ABCDE)A.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 B.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 C.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D.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E.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第十八章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预算的说法错误的是(D)A.预算是一种计划 B.预算是一种预测 C.预算是一种控制手段 D.预算是一种组织手段
2.运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D)A.直接人工预算 B.管理费用预算
C.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D.销售预算
3.在每个预算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这种预算是指(B)A.可变预算 B.零基预算 C.投资预算 D.运营预算
4.直接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的财务比率是(A)A.资本金利润率 B.销售利润率 C.资产负债率 D.流动比率
5.在美国,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在(A)以上为好。A.100% B.150% C.200% D.300%
6.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固定成本为1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0元,每台售价为12000元,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D)
A.14台 B.20台 C.70台 D.80台
7.下述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确的公式是(B)
A.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B.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变动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固定成本)D.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变动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固定成本)
8.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评审技术是一种(A)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直接控制
9.综合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C)A.确定控制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B.实施控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C.确定衡量全部绩效的标准 D.确定衡量全部绩效的方法
10.最初的平衡计分卡是由四套指标所构成的一个体系,其中不包括(D)A.顾客 B.财务 C.内部过程 D.愿景和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传统的非预算控制有(ABCD)A.深入现场 B.比率分析 C.盈亏分析 D.报告
E.计划评审技术
2.下列用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CDE)A.资产负债率 B.存货周转率 C.销售利润率 D.资本金利润率 E.成本费用利润率
3.说明企业经营情况的比率指标有(ADE)A.市场占有率
B.流动比率
C.应收账款周转率
D.相对市场占有率
E.投入—产出比率
4.计划评审技术的优点有(ABCE)A.促使管理者去进行计划工作
B.促使管理者将计划的拟定工作交给下级去做 C.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前馈控制 D.对具体的作业时间估计得很准确
E.促使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关键问题上
5.一般来说,损益控制法主要适用于(BC)A.集权制企业 B.分权制企业 C.事业部制企业 D.政府部门
《管理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篇5
一、客观题(单选题)
1. “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
A、法约尔 B、西蒙 C、孔茨 D、罗宾斯 2.管理的归宿是(D)
A、行使管理职能 B、参与社会实践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组织目标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二重性是(B)。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和艺术性 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C)。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 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C)。
A、领导者 B、组织者 C、管理者 D、决策者
6.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B)。
A、简单稳定环境 B、复杂稳定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7.在下列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A、技术因素 B、竞争者 C、顾客 D、资源供应者 8.在下列要素中,属于具体环境因素的是(C)。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顾客 D、技术因素 9.组织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B)。
A、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B、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C、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 D、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
10.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A)。
A、组织价值观 B、组织宗旨 C、组织精神 D、组织形象 11.某企业明确纪律的要求是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它表明该企业文化具有(C)。
A、凝聚功能 B、导向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12.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C)。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形象 D、企业规范
13.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14.从管理的学科性质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B)。
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一般性 D、社会性
15.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重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分离”的时期是(C)。
A、传统管理思想 B、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C、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D、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16.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
A、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B、处理人际关系 C、作好经营计划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型是(B)。A、技术活动和商业活动 B、财务活动与安全活动 C、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D、A、B和C 18.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五大职能,这是指(D)。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 D、财会活动 19.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20.在韦伯看来,涉及到行政组织基础的权力是(C)。
A、理性的、法定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现代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21.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认为企业存在着(C)
A、团队 B、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22.A、情感交流 B、晋升需要 C、社会交往需要 D、心理需要
46.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C)。
A、直线式组织 B、事业部制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式组织 47.下级机构或人员接受每个分担专业职能的上级发出的指令,这是(D)的特点。A、直线式组织 B、事业部制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式组织
48.下面哪一种组织形态是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形式(B)。A、直线式组织 B、团队组织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组织 49.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A)。A、扁平式结构 B、高耸式结构 C、科层式结构 D、网络式结构 50.强调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独立作战的组织是(A)。
A、团队组织 B、学习型组织 C、虚拟组织 D、矩阵式组织
51.我们把从目标、任务出发设置机构的程序,叫做(A)。
A、因事设职 B、因职配人 C、因人设事 D、因人配职 52.一个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指挥的人员的数量叫做(D)。
A、指挥权力 B、管理能力 C、管理层次 D、管理幅度
53.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曲线相关 D、不相关
54.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的一切行动听从上级指挥,这是(A)。A、集权 B、分权 C、授权 D、擅权 55.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B)
A、才能 B、职位 C、知识 D、品格
56.按双因素理论的观点,即使满意了也不能使人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属于(B)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辅助因素 D、外在因素
57.在组织规模较大时,相对而言,反应速度快、时滞短的控制方式是(B)A、集中控制 B、分散控制 C、分层控制 D、反馈控制
58.进行控制的首要步骤是(A)
A、确立控制目标 B、衡量实际业绩 C、进行差异分析 D、采取纠偏措施 59.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下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思想教育手段具有(B)特征。
A、目的性 B、激发性 C、长期性 D、灵活性
60.管理者运用表扬、奖励、晋升或者是批评、记过、降级、撤职等方法来保证命令的执行,这是指行政手段(B)。
A、权威性 B、强制性 C、垂直性 D、稳定性
二、简答题
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
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
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观点是: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士气。
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2)同企业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4)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4.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西蒙提出“令人满意准则”的依据是什么?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吸收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等人,决策理论学派认为:
(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3)提出“令人满意”的准则。
西蒙提出的“令人满意”的准则的依据是“有限理性”。5.什么是五项修炼?五项修炼的核心是什么?
彼得·圣吉认为,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要建立成功的学习型组织,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与之紧密相关的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与基石,它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的发展。6.组织管理者在实践中如何贯彻系统原理?
用系统原理指导组织的管理工作,组织管理者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树立组织的整体系统观。(2)掌握组织的系统分析方法。对一个组织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了解系统的要素;研究系统的联系;把握系统的功能;弄清系统的历史;研究系统的改进。
(3)贯彻组织的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科学分解和组织综合。7.什么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实现的方式有哪些类型?
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作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
人本原理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动力管理;柔性管理;人才管理。8.组织为什么要构建创新体系?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组织的发展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组织就不能停止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组织的发展与竞争优势更取决于组织的创新能力,可以讲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创新已成为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实行创新管理是组织竞争的取胜之道。而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则是保证创新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9.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认真考虑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有:(1)公平竞争的责任;(2)保护环境的责任;(3)保护员工的责任;(4)保护顾客的责任;(5)保护投资者的利益;(6)保护社区的责任。
10.什么是战略?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战略管理的过程又是什么?
战略是组织表示其活动的总计划,以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作的重点部署和资源安排。其构成要素有: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
战略管理是一个关于战略从形成到贯彻的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的确定。(2)环境分析;(3)战略制定;(4)战略实施。11.怎样理解预测和决策的关系? 预测是对一定事物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探索,并事先作出估计和评价。决策就是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
预测与决策的联系:预测对管理决策的直接作用在于它一方面通过揭示事物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创造出实现决策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作准备;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决策提供多种方案或方法,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为最后选择满意方案作准备。
预测与决策的区别:一是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的科学选择。二是预测要提供多种可能的方案,决策则主要是从多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三是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
12.简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正式组织,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不是经官方规定,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两点:
(1)标准不同。在正式组织中是以效率为重要标准的,在非正式组织中则是以感情为重要标准的。
(2)组织的结构和稳定性存在差异。在正式组织中有完备的组织章程和制度,有明确的组织原则,有固定的组织成员,且组织成员有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其结构严密和稳定。而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很大的自发性,非正式组织的内聚力主要依赖于情趣相投和心理相容,一旦成员间发生兴趣变化、观念相异、意见相左、利益相背或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都能引起非正式组织的聚散或重新组合。因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结构、活动方式以及行为规范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
13.什么是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组织设计,就是对构成组织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进行总体的规划,以保证这些要素和部门所组成的组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协调地运作。组织设计是组织实体的建构过程,主要集中在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调整和安排上。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规模;权力体制。14.设计组织结构应遵循哪些原则?
组织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组织设计的工作,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组织进行调整。要对组织进行合理的设计,必须遵循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原则有:
(1)有效性原则;(2)部门化原则;(3)管理幅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统一指挥原则;(6)协调一致原则。
15.简述分权与授权的关系。
所谓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为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
两者的联系是: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与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都属于权力的分散化,其结果是使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行使较多的决策权。
两者的区别是:(1)制度分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授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2)制度分权将权力分配给某一个职位,而授权是将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3)制度分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授权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4)制度分权是一项组织工作的原则,而授权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艺术。16.什么是人员配备?实行人员配备的条件和原则是什么?
人员配备就是把适当的人员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的过程。
实行人员配备,需要二个基本的条件:(1)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以及要求明确具体的各种职位。(2)有可供选择的、适应不同职位需要的各类人员。
实行人员配备的原则有:(1)因事择人原则。(2)选贤任能原则。(3)因材使用原则。(4)群体相容原则。(5)动态平衡原则
17.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有:(1)领导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它的重点则集中在制定大针方针上面,进行战略指导的综合性工作;管理是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战术运行的职能性工作,实施具体的计划、组织、控制。(2)领导对管理有统率性,要为管理指明战略性的方向、目标和路线;管理对领导具有执行性,注重系统内人、财、物的配置,要为领导落实已经提出的战术性的方式、途径和措施。(3)领导强调总揽全局,协调整个组织的统一;管理侧重于内部秩序的维持和完善。(4)领导致力于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益;管理侧重于具体工作的效率和效果。(5)领导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6)领导具有导向性,注重思想、威信、榜样的力量,主要依靠领导者的影响力、感染力与感召力,使被领导者自愿服从;管理具有强制性,注重权力、法律、制度的力量,主要依靠约束力和人们的被迫服从。18.什么是正式沟通?它有哪些方式及形态?
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按照信息的流向,正式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与斜向沟通。正式沟通的形态有: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沟通。19.什么是领导艺术?它有哪些基本类型?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领导艺术的类型有:(1)多谋善断的艺术;(2)善于用人的艺术;(3)人际协调的艺术;(4)解决冲突的艺术。控制
20.控制过程包括哪些内容?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管理者要进行有效控制,必须把握住控制过程:
首先,明确标准。标准分为有形标准和无形标准,其中有形标准包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和时间标准。在确定标准时应注意:标准要有合理的稳定性;标准要有普遍的适应性;标准要明确和具体。标准要具有可行性。
其次,衡量成效。管理者应搜集反映实际成效的信息;比较实际成效与标准,找出差距。
再次,纠正偏差。管理者一方面要对偏差进行评价,即:分析偏差的原因;查明偏差的结果;弄清偏差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对偏差进行纠正,应注意提高纠偏的效率,加强纠偏的措施。21.什么是绩效评价?它有哪些种类?
绩效评价是定期考察和评价组织、管理者、员工等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的活动或过程。
绩效评价的种类有:(1)以评价的客体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为组织绩效评价和个人绩效评价。(2)以评价主体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1度绩效评价、90度绩效评价、180度绩效评价和360度评价。(3)以评价目的与内容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业绩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潜力评价和适应性评价等。(4)以评价方法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三、论述题
1. 试述管理是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的科学理论对管理人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这种经过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才可以避免单纯凭经验、直观和靠运气的方法,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管理的科学性表明:管理只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运作,是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
管理的技术性,是指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转化为能够进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是管理科学应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管理技术反映了管理理论,它是从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中提炼发展而来的。目前,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的实践,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它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者在理论的运用中应该注意二点: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二是既不能生搬硬套地滥用管理理论,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一切。从科学性来讲,不能用一个不适应实情的原理去改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不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家,试图把一种理论生硬地搬用于不能由它来阐明的那种情况,那是不适宜的。从技术性来讲,管理者应该正确运用管理技术中的预算编制、决策技术、目标管理以及各种控制技术等等,以便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从艺术性来讲,管理的艺术性应局限在管理制度失效的领域,也就是说需要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去完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制度规定到的地方,是不可以假管理艺术之名违反管理制度的。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那么就需要修订管理制度,而不是以管理艺术去代替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讲,建设管理制度,需要把握科学性和技术性;完善管理制度,需要运用艺术性。2. 试析人本管理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作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将人本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管理者就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个定义来看,它包含有三层意思: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精神;组织文化的体现是组织形象。
管理者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有效地发挥组织文化的功能,而这有赖于人本管理。因为:
以人为本,可以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以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顺利地实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
以人为本,可以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来实现的,从而有效地发挥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
以人为本,可以通过信任鼓励、关心鼓励、奖励激励、宣泄激励的方式来体现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
以人为本,实行的是柔性管理,使组织成员能够更为有效地接受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作用,发挥出组织文化的约束功能。
(学生可以适当地举例加以说明)
3.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企业构建创新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企业的发展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企业就不能停止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的发展与竞争优势更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讲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实行创新管理是组织竞争的取胜之道。而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则是保证创新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我国企业要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其对策是:
1.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如:海尔企业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使其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中国造”的代名词。其创新意识主要有:一是形成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品牌意识;二是树立有缺陷的产品等于废品的质量意识;三是强调用户永远是对的与星级服务的服务意识等。
2.强调技术创新,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无数实践证明:“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创新策略,是许多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一般而言,产品创新的基础是市场和工艺设备,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起因,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于产品创新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研究开发,实行技术创新则是产品创新的的关键。显然,企业要实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就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需要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完善人才的开发机制。
3.重视制度创新,推动组织的发展。创新是制度发展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要求,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规定要反映制度对象变化的新内容,随其变化而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发展。通过随时跟踪对象,对那些过时的、不适应对象的制度安排要进行变革和重新设计,而这些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来完成。就企业制度创新来讲,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企业领导制度创新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制度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追寻和探究。
4.实行管理创新,有效整合组织资源。管理创新是创新活动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取决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通过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促使技术人员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企业管理者追求组织长期稳定高效益的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高效益的途径有: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企业管理者应将可持续性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率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3)不断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益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
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5. 运用系统原理,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就是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在管理的一切领域,无论是管理中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还是管理中的指挥、协调和控制都离不开决策,可以讲,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组织管理者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必须运用系统原理,对决策对象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把握住决策对象的每一个要素及要素间的联系,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具体来讲:
一是建立决策体制。决策体制是科学决策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它是决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的总和。管理者必须明确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即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充分发挥决策体制构成要素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利用其特点,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二是明确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程序有:(1)发现问题。决策的一开始就是问题识别、分析。它是对问题作系统诊断,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和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管理者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入手,找出问题。(2)明确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出发点,也是决策的归宿点。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目标确定好了,下面的决策工作内容就有一个可靠、扎实的基础。(3)拟定方案。管理者应注意: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以备决策方案的选择;所拟定的方案只可相互排斥或相互替代,不可相互包容或相互涵盖;明确列出各方案的限制因素;方案要有创造性。(4)评估方案。管理者应注意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确定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5)选择方案。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兼顾;要注意不同意见,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要有决断能力。决策者要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形势的判断,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作出决断。(6)执行方案。管理者应注意做好方案实施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使组织成员都了解决策方案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建立适当的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反馈和控制系统。(7)评价决策效果。对决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就是要对决策方案进行审视,以确认方案实施是否已经解决了问题。
三是正确运用决策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的定性方法侧重于对于决策行动进行分析和规范,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决策的定量方法大多用数学模拟分析,以求作出数量化决策。比较常用的有决策树、非确定性决策法等。组织管理者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加强决策的科学性。6.根据激励理论,归纳在现实工作中激发和鼓励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方法。
在行为科学研究领域,人们在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去探讨如何激发人的动机、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关激励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激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和波特-劳勒模式等。
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归纳出激发和鼓励员工积极性的方法:
1.层次激励法。这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进行的激励方法。马斯洛认为当低一级需要满足之后,就不再
成为激励人们行动的动力了。此时,只有满足高一级需要,才能进一步提高人的积极性。领导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下属达到需求水平,只有满足这种需求,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层次激励法是根据人的需求层次而有针对性地激励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加强激励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2.关怀式激励法。这种激励法就是要求领导者时刻把握职工的情绪,使职工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这种方法一方面要求领导者在情感方面与职工进行融通,具体的途径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信息方面的沟通。因为领导只有体察到下属的所做所想、才华和能力,才会知人善任;领导只有体察到民情,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怀。而下属只有得到领导的关心,才能忘我地工作。
3.强化式激励法。强化是心理学术语。人们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就叫做“正强化”;而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之逐渐减弱、消退,叫做“负强化”。管理者应注意处理批评和表扬的关系,实行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策略。领导者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态度要真诚,做法要及时,内容要具体,方式要多样。
4.榜样式激励法。一方面是领导者通过树立鲜明、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榜样,来激发下属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是以领导者自身的模范作用来激发下属积极性。
„„
(学生可列举其它的方法)7.试述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有两类:
(1)权力性的影响力
权力性的影响力是由合法权力带来的,它的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传统因素。这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传统观念,总认为领导者有权、有才干,比普通人更强些,这些观念逐渐形成某种形式的社会规定,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服从感。
职位因素。这是指个人在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会使其下级产生畏惧感。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下级对他的畏惧感就越强。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本人素质无关,纯粹是社会组织赋予的力量。
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也是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资历是历史性的,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过去的情况。人们对于资深的领导者是较敬重的。
(2)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上下授予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下属对上级的顺从和依赖关系。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品格因素。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言行之中。领导者具有优秀的品格,可以使人产生敬爱感,并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才能因素。领导者的才能不仅能反映自身能否胜任工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工作的结果是否成功。具有才能的领导者,能够实行有效地管理,给组织带来发展和成功,这会使人们产生敬佩感,由此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知识因素。知识就是力量。领导者拥有本行业的知识技术及专业知识,这就意味着其获有专长权力。职位权力加上专长权力使其具备了更加的领导条件。
感情因素。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一个领导者能够体贴关怀下级,与职工关系融洽,就能产生亲切感,加大其影响力。反之,就会造成人员关系紧张,产生排斥力。领导者要将决策变成下属的自觉行动,不仅要利用其合法权力和专长权力,而且还要发挥感情的权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领导的作用。8.联系企业管理实际,谈谈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组织以提高质量为目的,以组织中的全体员工为主体,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建立一套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整个运营过程中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以确保用最有效的手段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工作过程。它是一种全过程、多方法、全员性的质量控制。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因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工作环节就是市场调查和产品设计。通过市场调查就可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具体要求,对企业现有产品质量的意见和反映,为进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而产品设计是产品质量形成的起点,必须反映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反映。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指定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选择优质供应单位。因为原材料、外购标准件的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它要求在选择供应单位时,一定要考察供应单位的产品质量、价格、履行合约的能力等方面是否符合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把握产品的制造过程和检验手段。制造过程是产品实体形成过程。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生产环境、检验手段等。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可以管好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管好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并针对不同情况和影响因素,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做好销售与服务工作。销售是产品质量实现的重要阶段,销售过程中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及时反馈到质量管理部门。而服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可以抓好对用户的服务工作。如对服务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编制易学易懂的产品说明书、开展咨询活动、及时解决用户的疑难问题、及时妥善地处理质量事故等。
(学生可举例加以证明。)
四、案例分析题 1.海尔文化 案例解析:
海尔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具体来讲,海尔文化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
海尔理念就是经营企业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比较抽象的。如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海尔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等。这种理念体现在海尔员工身上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行为,体现着海尔企业不断的创新,突出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创新性特点。从海尔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组织创新为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员工普遍认同海尔的创新文化,积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企业精神首先是企业家的精神,以及在企业家精神的感召下,全员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创新加上企业精神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成功(创新+精神=成功)。
海尔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跻身于世界500强,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2.联想集团的学习型组织
案例分析:
联想集团是我国最早引进并积极践行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之一,联想集团的壮大发展过程,印证并发展了许多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通过多年实践,联想集团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学习鱼”创建模式。
1.“组织学习鱼”模式
(1)“鱼头”――观念。以观念为首,联想最早在国内提出“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客户学习”、“向自己的经验学习” 等先进的学习理念,逐步构建起内源和外源两大学习系统。这是联想成为学习型组织的 实行走动管理,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员工对公司的看法和希望,便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走动管理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理解员工,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尽可能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服务人。惠普公司认为,应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提倡员工不断思考,产生新的想法。在惠普,经理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保持创新者的创造热情,鼓励他们不断大胆产生新思想,保证惠普公司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在利润期内获得最大利润。在这里,领导就是服务,比尔身先士卒传为佳话。
为了人。惠普公司认为,员工通过股票购买计划分享公司所有权,分享利润,分享个人与专业发展的机会,甚至分担因营业额偶尔下降所引起的麻烦。这种利益分享是惠普人事政策的主要原则和做法。在惠普,相当重视对员工的聘雇保障问题。惠普从未大规模地解雇员工。在坚持高福利和高薪金制度的同时,采取现金分红制度和股票购买制度。这种把关心员工利益的问题落实到实处的做法,能够有效地使员工和管理者一起分担制定和到达目标的责任,在最大的限度内达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4.神舟号飞船工程与系统管理
案例分析:
纵观神舟号飞船的研制过程,神舟飞船队伍在组织管理上主要采取的是项目管理的方式,而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通过一个临时性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五项基本任务来展开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整个神舟号飞船的研制过程中,首先制定飞船研制计划,细化技术流程和计划流程,以加强计划管理;其次,明确研制目标,落实责任人。在每一条研制和试验线上都设立了相应的主管副总师和主管调度,负责本条线上研制任务的进展和人员、物资的调配,以此搞好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再次,狠抓质量控制,做好安全策划工作。飞船质量管理与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在飞船设计、研制、试验中的每一阶段都制定了阶段的质量、安全控制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工作项目程序化、制度化率基本上达到了100%。这种 “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意识,有效地保证了研制计划的顺利进行。
正是由于项目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系统管理的思想,才使得神舟号飞船这一系统复杂、协作面广的宏伟工程能够有序地展开。因为实施项目管理,使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把握住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尽管神舟号飞船系统涉及到全国多种行业、数百家单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人员复杂、工作千头万绪,但实行项目管理,管理者可以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锻造出一支真正的队伍,一个工作配合默契、具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高效率群体,以保证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
5.金华火腿事件 案例分析:
效益最大化是任何企业必须追求的原则。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管理道德问题与对管理中的各种伦理关系的处理、企业道德形象和社会信誉相联,因而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金华火腿事件”的出现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也应当是一个道德实体。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时期,社会结构与经济理念、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变革时期,容易出现行为失范和价值失衡等问题。“金华火腿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不择手段的逐利行为。它表明了个别企业的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放弃了道德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与制约。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应当是道德经济,道德约束是对法制规范的必要补充。要避免类似“金华火腿事件”的发生,管理者应把企业道德与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
2.企业应注意利润与道德并重。企业在遵守法律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利润。企业伦理不仅不排斥正当的利润,相反却认为,不努力提高利润是不道德的。利润与道德并重,意味着两者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伦理优势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提升企业道德水准,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金华火腿事件”当事者不择手段的逐利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使众多金华火腿生产的企业受到了诛连。“金华火腿事件”说明不道德的经营行为一经发现,必将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
3.企业应加强声誉管理。声誉是指一个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声誉的核心就是信任,声誉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企业加强声誉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交往中准确运用符合规范的行为与科学合理的技巧,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社会公众的称誉。金华火腿是金华打造的千年城市名片,凝结在 金华火腿上的“无形资产”都是前人“有形注入”的结果,这种有形的注入既是严格的质量管理,又是看得见的物力成本。“金华火腿事件”说明不加强有形注入,透支千年积攒下来的无形资产,必将威胁着中华老字号的声誉。金华火腿声誉回归的唯一出路,就是企业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切实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
6.“巨人”为何会倒下?
案例分析:
史玉柱和巨人集团的崛起是个神话。他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他率领的巨人集团创造了年增长300%的经济奇迹,资产一度达10亿元。但这种好景不长,巨人很快就倒下了。从巨人集团失败的直接诱因来看,资金枯竭引起了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又导致了债务危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1.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决策者风险意识淡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变更,表明投资方向的改变,即由自用房改为房地产开发。这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进行战略分析。然而,从巨人大厦设计方案的数次更改之中,可以看出影响决策的一些非科学性因素起着作用,如:上级领导人的建议和怂恿、盖标志性大厦的想法、全国房地产热的氛围等。决策者在预测前景分析中对组织外部环境的考虑不周,几乎没有考虑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用。在决策时风险意识薄弱,过于乐观,对资金筹措的预测,仅仅是按正常发展的状况进行估算。
2.摊子铺得太大,未能突出主业。
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风险,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如果涉足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基本上没有经验、人才和社会关系,只拥有一定的资金。一旦把资金投入到一个未知的黑洞,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带来财务危机。靠高科技起家的史玉柱,没有抓住主业,摊子铺得太大,丢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3.缺乏资本运作经验,不能有效利用财务工作。
巨人大厦在建设的过程中,未向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持。到资金紧张时,由于缺乏与银行的信贷联系,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巨人陷入了全面的金融危机。史玉柱只好作出了抽调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去支撑巨人大厦建设资金的决定,把生产和广告促销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大厦,结果生物工程一度停产。从资金动作角度,史玉柱犯了大忌。
7.东航10位机长集体辞职
案例分析:
从不同的说法中可以归纳出两个问题:一是飞行安全问题;二是待遇不高的问题。无论是存在哪一个问题,都会对东航公司的发展造成威胁。因为飞行安全问题是航空公司最为基础的管理,对飞行安全管理应该常抓不懈,这是航空公司各层管理者应尽的责任,它需要警钟长鸣,把影响飞行安全的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待遇不高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人员岗位价值没有得到真实体现,人员的服务价格与岗位价值不相符。在各大航空公司快速发展,飞行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必然会带来飞行员的流失。
而相关资料的链接则证实,飞行员的流失并非是一个个别现象。它表明航空公司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已拉开了序幕。在这种情况下,东航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快速反应,积极寻求管理的良策,防范飞行员的流失。然而,东航江苏公司的管理人员对飞行员的集体流失现象并未介意,而是采取单一的处罚措施,它显示出东航江苏公司在人员管理的观念和机制上较陈旧,还未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管理学基础》单项选择题库 篇6
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C)。C.企业流程再造
20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设想,他就是(C)。C.韦伯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B)。B.事业部制结构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B)具有润滑剂的作用。B.情感式沟通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A)。A.正式沟通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D)。D.马克斯•韦伯
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A)。A.积极强化
波特一劳勒模式是以(D)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D.期望理论
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标准,如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D)。D.无形标准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D)。D.使用反馈技巧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对最具代表性的五种领导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任务式领导的特点是(A)。A.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很少注意下属的士气、情绪和发展状况
采购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向作业系统输入足量的、质量可靠的、来源稳定的输入品,同时(A)。A.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是有成本的,控制(A)成本是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A.采购
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B)。B.决策树法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C)的研究。C.主管人员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过的方法是(D)。D.解决问题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采用(A)。A.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同家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A)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B)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B.主要目标
当存货周转缓慢和难以出售时,(A)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A.速动比率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D)的角色。D.精神领袖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D.转移法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D.转移法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B)。B.更短
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作出发应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B)特征。B.双向性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D)是可取的方法。
D.定量预测
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B)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C.书面沟通
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D)。D.长期预测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恪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B)。B.市场预测
对供应商的评价中,(C)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C.协同能力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B)是最为重要的。B.概念技能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C.技术技能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B)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恪优势的基本途径。B.降低成本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A)的重要性。A.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D.计划
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D.投资收益率
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放价越高,期望值越大,激励的水平就越
(A)。A.高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A.高工作—高关系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原则。B.量才使用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C)。C.消极强化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C)。C.一般专业人员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B.经济人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进行了基本假设,认为人是(C)。C.经济人
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选项中(C)的表述不确切。C.放任、自由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C)。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C)。C.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是不准确的。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B)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B.控制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提出来的。B.亨利•法约尔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A.计划
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C)。C.具体职能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D)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的关心,属于理想式领导。D.9-9型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A)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A.1-9型
管理方恪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B)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B.9-1型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C.西蒙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B)。B.军队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B)。B.军队
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面言,(C)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C.高层管理者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B)。B.前馈控制
管理学家(D)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提出:工作成果二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D.R.利克特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C)。C.创造顾客
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功或环节上,这就是控制的(B)原则。B.控制关键点
管理者进行决策的第一个步骤是(D)。D.识别问题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B)的发展战略。B.关联多元化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A.保健因素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真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
管理》,他被誉为(C)。C.经营管理之父
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D)。D.专项计划
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B)。B.直接监督或巡查
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C)。C.80%--90%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A)开始,到(A)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A.需要
需要
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A)。A.现场控制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C)。C.决策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A)。A.预测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D)。D.制订计划
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C)性质。C.创新性
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C)。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B)。B.程序化决策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C)。C.案例教学
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A)。A.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D)。D.密集型发展战略
矩阵式组织属于(B)组织结构。B.有机式
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D)。D.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的第一步是(D)。D.识别问题
决策的起点是(A)。A.识别问题
决策的前提是(A)。A.识别问题
决策的终点是(B)。B.实施决策方案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A.头脑风暴法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B)。B.SWOT分析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A)获取信息。A.上级部门
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B)获取信息。B.关系部门
考评管理人员的战略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A)获取信息。A.上级部门
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主要通过向(C)获取信息。C.下属部门
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坚持一种饮料的生产,这种发展战略属于(C)。C.密集型发展战略
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A)。A.全局观念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B.运营能力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D)过程。D.反馈
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A.工作质量
控制系统是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其中控制主体是指(D)。D.控制活动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
老李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受雇于某大型企业,其才华和学识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认可。但是近年来,他越来越不满足,因为有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目前的老李来说,其激励因素是(A)。A.自我实现的需要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组织形式。A.最有效和合理的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A)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A.性格理论阶段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B)两个方面。B.自身影响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B)两个方面。B.自身影响力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D)。D.自身影响力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B)。B.人际关系学说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C)特征。C.普遍性
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即(C),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C.头脑风暴法
某产品有三种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c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D)台。D.700
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C)要求。C.可检验性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本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D)万元。D.-20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产品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C)万元。C.1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B)万件。B.20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C)。C.不太好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D.30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则该产品至少应完成(A)万件的产销量。A.2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戚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C)。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对照如表6一1所示。C.不太好
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这种组织结构就是(D)。D.矩阵制组织结构
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这种组织结构就是(D)。D.矩阵制组织结构
某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B)的发展战略。B.关联多元化
某公司长期坚持只生产一种饮料,这种发展战略属于(C)。C.密集型发展战略
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A)。A.历史标准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
益值如表6-3所示。若最大值系数为0.7,则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C)。C.丙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
益值如表6-3所示。则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A)。A.甲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表6-3所示。表6-3各种方案的损益值表;注:损益值数据只为说明问题,不考虑单位。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C)。C.丙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表6-3所示c则用后悔值;去选取的最优方案为(B)。B.乙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B.方案一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B)。
B.丙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B)。B.乙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C)。C.丙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C)。C.125台
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A)。A.战略性决策
某企业在下一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
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表6-2所示。注:损益值数据只为说明问题,不考虑单位。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A)方案。A.甲
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B)要求。B.可行性
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C)要求。
C.可行性
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原则。A.现实性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D)。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A.管理系统
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其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A.日本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D)以内。
D.5个
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D)。D.BCG矩阵法
能够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指标就是(D)。D.投资收益率
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C)。C.控制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以(A)为出发点。A.组织战略
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B)。B.下属人员
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不包括(C)。C.资产负债率
期望理论主要用于对(B)的激励。B.管理人员
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装配线,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C)。C.机械式结构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庄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标的(A)。A.层次性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A.生产流程
企业流程再造强调(C)理念。C.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B.权变性
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C)。C.变动性
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B.顾客之上
企业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C)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C.次要目标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C.企业文化
企业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D)。D.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D)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D.定额法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A)。A.管理的实践性
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A)。A.挫折
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由于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个体障碍中的(C)原因造成的。C.选择性知觉
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C)原因造成的。C.选择性知觉
人事调整的目的是(C)。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B)。B.员工的行为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A.需要层次理论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A.需要层次理论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合理组织业务活动、提高效率而作出的决策就是日常管理决策,又称为(B)。B.业务性决策
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B)组织形式。B.分权式
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A)。A.长期预测
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D)。D.企业精神
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D.职能战略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A.企业精神
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D.总预算
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D)。D.彼得·德鲁克
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A)。A.盈亏平衡点法
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D)。D.自我考评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C)。C.《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C.提高劳动生产率
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C)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C.企业长寿
图11--1所示的正式沟通模式是(C)。C.环式沟通
韦伯认为,企业组织中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其中,(D)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的权力形式。D.理性—合法的权力
为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企业引用了(A)的概念,由主管人员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负责。A.成本中心
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C)。C.策略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C)。C.策略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A.亚当•斯密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C)。C.社会技术系统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A)。A.地位差异
下列对现代冲突理论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A.冲突可以为组织带来活力,因此管理者要制造各种冲突
下列各选项中,(B)属于管理的对象。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A)。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下列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
下面决策方法中,选项(D)具有“匿名性”的特点。D.特尔菲法
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A)。A.建设性冲突
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D.职能战略
销售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A)。A.市场预测
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的组织结构,如(B)。B.有机式结构
信息、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并不与链条两端的人员直接进行。信息层层传递,路线长,速度慢,且容易发生信息的过洁、23改和失真的沟通模式是(A)。A.链式沟通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A)。A.内容型激励理论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D)的方案。
D.最满意
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它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首创的一种决策方法。C.头脑风暴法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D)理论的现在。D.成就需要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B)理论的观点。B.成就需要
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B)。B.满意利润
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D)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D.环节
以后,目标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B.20世纪70年代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D)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D.矩阵制结构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原则。A.因非择人
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D.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D)。D.高层管理者
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B)。B.职务轮换
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D)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长期目标
有一种沟通方式具有持久、有形、可以核实等优势。这种方式就是(D)。D.书面沟通
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时方的意见。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C)。C.协同解决
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C)。C.D•麦格雷戈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C)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C.控制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D.控制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C)。C.组织结构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含义就是(D)。D.组织结构
在黄金首饰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制的(C)。
C.媒体
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B)。B.实物标准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D)。D.矩阵制结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子”的引导,实现(D),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D.资源配置的优化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体现了计划的(B)特征。B.灵活性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者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D)为重要标准。D.效率的逻辑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B)为重要标准。B.效率的逻辑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B)原则。B.责权利对等
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B)。B.预测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A)特征。A.全局性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C)特征。C.全局性
战略管理是组织(B)最重要的职责。B.高层管理者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B),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B.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D)。D.战略计划
质量小组一般有(A)人组成。A.6~12
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A)的关系。A.整体与局部
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A)负责制定的。A.高层管理者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A)相匹配。A.组织目标
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A)。A.人员控制系统
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C)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C.高层管理者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C.目标、部门和关系
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模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A)特征。A.纲领性
【临床药理学题库】推荐阅读:
临床药理学11-12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06-21
临床药理学思路与方法11-14
临床药理08-05
临床药理作用10-20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教学大纲08-08
临床病理生理学07-29
兽医临床病理学08-26
临床护理学实验指导10-20
兽医临床病理学教学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