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流行业分析成本缘于超前布局

2024-07-16

高物流行业分析成本缘于超前布局(共2篇)

高物流行业分析成本缘于超前布局 篇1

中国搬运站打照行业信息网

高物流行业分析成本缘于超前布局

若继续把基建投资等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交运仓储等的“通达”便利带来的不是商贸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经济社会流通和交易成本的上涨。

近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人士在商贸物流发展专题发布会上透露,去年国内物流费用总额为9.4万亿,占GDP比重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其中保管费用为2.2倍,管理费用则为6.9倍。

这一问题早已不是新闻,如2011年5月央视就揭露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物流成本何以如此之高?目前主流的解释是中国物流行业运营粗放,流通设施不足矛盾突出,中国幅员辽阔和产业布局结构跨区域。

然而,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现实的情况是,一则当前不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机场航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运力超前规划带来的过剩等问题;一则国际化分工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

结构的跨国别、跨大洋等背景下,其他国家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都低于中国,可想而知一国之内的跨区域流通居然高于跨国、跨洋流通费用,显然不具信服力。

其实,国内物流成本过高的不合理之处恰在于流通设施超前布局,以及货币超发导致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具象表征。在人口老龄化致使真实储蓄率趋降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投资于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流通设施和基建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超前布局,而经济社会产生的客流和货流却未同比例增长。其结果是,要么致使超前基建布局等不良化,要么交通运输等基建部门为维持一定投资收益率而采取直接提价或变相提价,最终导致国内流通成本高企,流通领域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日益突出,例如本已按规定不应再设卡征收过路费的公路等继续超期服役等。同样,当前物流成本,尤其是仓储保管和管理费用高企,实际也源自超前投资带来的高建安成本,而非服务质量。

这就不难理解货币超发带动物流成本上涨的市场发生机理,即在超发货币(流动性过剩)下,哪个部门优先配置到超发货币,就可以对稍后获得货币资源的部门进行剪羊毛。可见,高物流成本是通胀的表现形式,而非通胀发动机。

此外,当前国内高物流成本实际上与该领域高税费负担、垄断租金和高行政成本直接相关。

因此,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需要利用数字互联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提高行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商贸物流的市场化,降低商贸物流税负,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压低行政成本等,而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交运仓储等基建领域的超前建设投资,使其增长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若继续把基建投资等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交运仓储等的“通达”便利带来的不是商贸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经济社会流通和交易成本的上涨。

高物流行业分析成本缘于超前布局 篇2

1 物流成本概念的界定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按照发生物流活动的主体可划分为宏观物流成本与微观物流成本。本文研究的物流成本特指社会物流成本, 属于宏观物流成本的范畴。

社会物流成本, 又称社会物流总费用, 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物流成本, 也是衡量一国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和保管费用三部分组成。运输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国民经济各方面由于物品运输而形成的全部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 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保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到最终消费用户流动过程中, 所发生的除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

2 物流成本高企的原因分析

目前, 我国学者在研究社会物流成本的文献中, 分析造成社会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 其涉及政府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物流行业专业化程度、技术程度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他原因也涉及到供应链组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物流矛盾大等方面。本文认为, 我国物流成本高企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2.1 表层原因:社会物流费用计算方式问题

我国的计算方法是从美国物流成本核算借鉴而来, 然而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 因此采用美国的计算方法势必会有误差, 造成物流成本计算的不精确。在物流成本的三大组成部分中, 运输费用=∑货运量×运价, 保管费用=∑库存量×各项费率, 管理费用= (运输成本+库存成本) ×管理费率, 公式中的运价、各项费率与管理费率均由估算得出, 偏差较大。

2.2 推动因素:持续增长的燃油费与公路通行费、劳动力成本以及不完善的政府税收体制

2.2.1 持续增长的燃油费与公路通行费

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 (2011年为52.8%) , 而我国又以公路运输为运输的主体。公路运输物流费用主要由燃油与公路通行费构成。针对燃油费用, 根据2003年至2011年国内汽油价格走势图 (图1) 可以看出, 国内汽油价格呈上涨趋势, 远高于国际原油价格。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 通行费的比例一般高达30%~40%。然而我国目前公路 (尤其是高速公路) 收费呈现出收费里程长、收费站点密集、收费费用偏高等特点, 推动了公路通行费用的上升, 增加了运输成本。

资料来源:由网络数据整理而成。

2.2.2 持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

由于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均匀、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 近年来, 每年春节后多省份出现大面积用工荒, 不少企业同时提高薪水吸引劳动力。同时, 近年来全国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各大快递业为应对电商促销高峰期, 不断上调一线配送人员的工资标准。相关数据显示, 一线快递员的工资自2007年起, 每年工资收入涨幅都保持在15%~20%, 个别企业甚至达到30%。以韵达快运为例, 一线配送人员的底薪连续四年提升, 底薪由1200元/月提升至今年的2500元/月。双重因素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2.2.3 政府税收体制不完善

物流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 但因为物流企业外包和物流代理业务的特点, 重复征税的问题在运输、配送、仓储租赁等领域非常突出。除营业税外, 依照税法, 物流企业还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尽管2012年1月国家在上海市启动营业税改增值税计划, 但试点两个月, 物流企业, 尤其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 违背了试点方案的指导思想。

然而, 就推动因素而言, 都是物流业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物流业无法通过自身行业的发展来降低物流费用。

2.3 根本原因:我国物流需求特征导致供给的分散, 使流通中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的物流需求较为分散、不均匀, 于是为了满足这种特征的物流需求, 物流供给也呈现出分散、不均匀的特点, 于是导致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例如电商巨头淘宝, 目前其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 注册商家达到500多万 (不完全统计) , 商家和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 分散的物流需求使淘宝物流服务提供商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纵观整个物流市场, 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和机构达到几十万家, 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 规模较大的却寥寥无几, 整体上物流企业规模小。以承担货物运输总量约75%的公路货运企业为例, 登记注册的企业约为79万家, 但每家平均拥有车辆小于3辆;而在8000多获许经营的快递企业中, 仅邮政EMS和顺丰规模超过百亿, 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仅有约25家。

此外, 在产品流通时, 流通渠道长、流通的环节多, 因此产生过多的交易次数, 而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物流费用的增加, 于是造成流通中物流成本的增加。在农产品 (如蔬菜) 和医药行业 (如药品) , 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中间历经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环节, 使流通链条加长。

因此, 正是我国这种分散、不均匀的物流需求, 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 最终使得流通中物流费用的增加、成本的上升。

3 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 为降低我国物流成本, 除了完善社会物流成本计算体系, 使用合适我国经济和产业特征的算法之外, 主要从政府和行业两方面入手。

3.1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经营环境, 同时改革现有流通体制

政府应该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格局, 减少对物流业的多头管理,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主体作用。并根据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物流产业特点, 整合现有资源, 统筹考虑, 制定整体的规划方案 (如政府牵头建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与此同时, 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形成完善的、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 在对物流业进行有效外部约束的同时, 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且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税收政策体系, 为物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3.2 物流行业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加快行业整合, 建立大规模的流通组织保证流通的效率, 并推进物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

物流业自身应该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促进各类标准化的实施和普及, 如物流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各类作业的标准化以及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使标准之间有效衔接, 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加快行业整合, 行业巨头带头建立大规模的流通组织, 保证流通效率, 减少流通环节, 从而降低成本。面对普遍上涨的劳动力价格, 根据物流业整体的经营现状和特点, 推进物流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最终形成降低物流成本的综合体系。

4 结论

我国近十年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维持在18%左右, 显示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尽管就绝对数值而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然而只有在同等水平的产业结构下, 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进行比较才合理。尽管降低物流成本对国家和行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变化, 既有物流成本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 同时也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必须明确指出,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过程中,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并非越低越好, 合适的比重最能有效促进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 [Z].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邵瑞庆.关于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界定[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2) .

[3]范瀚涛, 李维儒, 吴继贵.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与社会物流费用关系的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03) .

[4]胡理增, 于信阳.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分析与对策[J].物流技术, 2005 (10) .

[5]陈成栋.探索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途径[J].龙岩学院学报, 2006 (02) .

[6]龚晓丹.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05) .

[7]王晓枫.我国物流费用高问题的原因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

[8]邬跃.物流成本控制在于流通体制改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3 (06) .

[9]张弘.中国物流成本研究[J].财贸经济, 2004 (08) .

[10]赵艳, 张文杰.物流统计初探[J].统计研究, 2001 (08) .

[11]张鹏, 李聪.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及其现实意义[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 (12) .

上一篇:神华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下一篇:招调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