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2024-07-31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共12篇)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1

解决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的污染与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城市想取得好的没有污染的环境就必须在整治工业污染源和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其次就是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和监督,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的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环境不受污染.

作 者:苗青 许一卉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10“”(14)分类号:X5关键词:环境管理 环境监督 城市规划 综合防治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2

针对阜新市的环境状况, 鉴于阜新市的基本情况和环境污染问题, 着重提出主要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仅供参考。

1 继续推行和加强环境管理

1.1 坚决贯彻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

理制度, 使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竣工投入运行。

1.2 坚决实行凡是对环境有影响有污染的新、扩、改项目, 都必须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3 严格依法执行排污收费制度, 征收排

污费是促进排污单位经营管理, 节约和中和利用资源, 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一种经济手段。排污收费不仅为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提供一定的资金保证, 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1.4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对污染物的排

放、处理设施实行动态申报登记, 把总量控制目标落到实处, 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基础。

2 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2.1 继续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改造, 大气

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设施和各种工业尾气及工业粉尘等, 所以要加强对治理设施和设备的监督和管理。

2.2 加强对机动车辆污染的管理, 随着机

动车辆的不断增加, 它必将会加重大气环境的污染, 因为机动车作为一种流动污染源, 即产生尾气, 又产生噪声。所以对机动车辆的污染管理不容忽视。

2.3 加强对烧烤业污染管理, 近年来随着

个体饮食烧烤业的兴起, 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这些物质随着油烟飘散到空气中, 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2.4 发展城市中的集中供热、连片取暖, 发

展城市煤气, 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搞好城市绿化, 加大市区的绿化面积。这样一来阜新的大气环境质量就会好许多。

3 加强水污染的综合防治

3.1 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业废水排放量会

逐年上升, 所以要加快工业废水的治理速度, 为实现水环境目标, 必须削减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3.2 节约用水, 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 推广

应用节水型用水用具, 推广城区雨水的利用技术, 开发利用城市再生水, 使之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3.3 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使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减轻水质的污染。

4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防治

4.1 开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作, 我

市固体废弃物的构成主要是来自煤矿开采中的煤矸石和发电厂粉煤灰。煤矸石做建筑材料在建材行业被利用一部分, 而粉煤灰除排到灰厂堆存外, 基本上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因此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还有待于加强。

4.2 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 对城市粪便

应进行管理, 实行无害化处理, 提高肥效, 使之很好的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应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处理, 对有害垃圾应指定地点, 建设垃圾处理厂, 按规定方法处理。

5 噪声污染的综合防治

对工业噪声, 应主要针对扰民噪声源实行限期治理和搬迁, 加强机动车辆的污染与管理的力度, 对一些散乱的和临时性的噪声源亦不可忽视。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拓宽道路, 注意沿街房屋建筑采用最佳防噪声形式与布局, 加强路边植树绿化。

6 乡镇企业环境保护

随着阜新市工业体制的转型, 乡镇企业的增多, 且多数又属污染较重的企业, 尤其是养殖业、金矿和玛瑙业的发展, 给阜新带来了很大的污染, 由于这些企业设备简陋, 工艺落后, 且厂小分散, 加之环保意识不强, 致使河流和地下水受到了污染。所以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是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7 其他方面

7.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注重发

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唤起全民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7.2 加强环境保护自身能力建设, 环境保护

队伍建设的好坏是环保事业的基本保证, 所以要发展壮大环境保护队伍。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保障职能。提高和推进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对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技术支持能力,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的环保产业, 加速阜新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环境的污染与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城市想取得好的没有污染的环境就必须在整治工业污染源和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 其次就是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和监督, 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的力度,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环境不受污染。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号召我们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并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促进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工作协调发展是长期以来需要环保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要力求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和解决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1.当前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存在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对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以监测数据的准、快、主为目标,以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突破口”等规定。这使我们全力抓好监测质量有了根本依据。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存在一定的隐患,数据不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原因,监测能力不行,也就是说硬件不行,该测得测不出来,测出来的又靠不住。二是主观原因,人为改变监测数据,当然是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改变。尽管监测点位不能改变,但还是可以从中做手脚,比如可以在大气点位种植花草树木、在测噪声时可以控制车流量、在测水质断面时可以反复多次取样、选择最理想的数据……人为改变监测数据,主要是考虑到地方利益。如果涉及到排名、上级检查落实情况、出了事故要追查责任、评先创优……环境质量数据往高了报;如果上级申请治理资金,如果要说明能力薄弱急需加强……环境质量数据就可以往低了报。总之,上报的数据有利于地方的,监测数据就成了“利益数据”。数据有水分,其实早已算不上秘密,也不仅仅发生在环保部门,更不是现在才有。大跃进的年代,一亩地打上万斤粮食,土炉子炼出优质钢,那时的数据是“政治数据”,谁敢不信?前些年人口普查,发现南方一个省多出好几百万人口,听了吓人,好几百万相当于西方几个国家的人口,水分这么大,原来的数据是怎么出来的?根据这个人口数据做决策,岂不是出大问题了?环境监测数据不准,也会出大问题。地方上报的数据与情况不符,会影响到上级部门决策。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减排,地方按期完成了减排指标死命令,监测数据决定了地方是不是达标。减排数据是否准确国家说了才算,如果国家把关不严,减排就会成为“数字游戏”,环境质量得不到真正改善。地方发生污染事件时,监测数据更为要紧,因为要根据及时做出反应,如果数据不准,就会延误时机,增加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后果不堪设想。

2.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建议

2.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获得所采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测量所得有效数据的完整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各组数据的可比性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势必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證体系的建立对加强质保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各级监测站必须以此作为监测质量保证的工作准则并制定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监测工作的实践中付之实施。为使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环境监督管理宏观决策的需要,必须使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充实与完善已形成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及其体系。对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设备及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的环境保护技术指标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

2.2加强对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环境样品有着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要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当样品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时,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采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综合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核实相关资料,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采样断面、采样点位,采样周期和采样频次,制定出完备的采样方案,从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对于工业污染源,可筛选出重点污染源、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对于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地区和重点污染行业,采取较高的采样频次,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根据情况可适当减少。除了合理布点以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外,还要选择适当的采样装置、盛放样品的容器及保存条件,容器空白、样品空白及现场加标样品的数目和频率、样品容器的标识及其它记录保存等都必须严格控制。对于规模较大的监测任务,各监测单位应同时派出质量监理员(也可由上级监测机构或委托方派出),由质量监理员确定受控站位,并负责监督采集不少于20%的平行样品,进行密码编号或密码加标处理。现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应由质量监理员负责和监督。

2.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制度

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是落实质量保证计划、实现质量保证目标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单位采用的是以站长负责制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作在站长的全面领导下进行,站长对全站监测质量负责,分管副站长和质控室负责全站质量保证工作的计划、检查、督促及考核,室主任对本室监测质量负责,化验员对所承担的监测项目负责。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报告考核制度,定期对所出具的监测报告进行纵向审核,以此作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核查步骤和内容有:从监测报告到原始记录(测试分析记录、仪器使用记录、环境条件记录、期间核查、量值溯源、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样品交接记录、现场检测原始记录任务单的承接记录、委托监测记录等。通过审查每一环节的记录,及时发现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有效监控监测工作质量环节的各方面。

2.4加强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人员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监督管理和执法要求环境监测队伍人员精、素质高、活力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变化。同时,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不断发展,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日益扩大和深化,也势必要求监测人员积极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以解决环境监测中的新问题因此,不断加强队伍素质的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提高整体能力和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监测站应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监测人员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以此推进自身建设。教育培训不但要重视业务技术的提高,而且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监测人员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奉献精神和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丽.解决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问题的建议.

关于学校外卖问题解决的建议 篇4

外卖,日前在我校大门口白天摆成线,晚间聚成群,严重损坏学校对外形象,已经成为我校学生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学工委通过多次和对方七家进行过交涉,他们仅仅只有两家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学生外卖不仅屡禁不绝反而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食堂排队难;二是价格偏高;三是口味欠佳;四是品种较少。

九月上旬,学工委将外卖、摩的及学校上放学交通问题做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向市教育局学安科谭霖、陈经正两位科长做了专题汇报,同时也向泰山社区派出所做了沟通。

九月中下旬,学工委正式与外卖七家进行正式交涉。九月底,学工委召开专题会议,就禁止外卖问题广泛征求各学部,制定了整改措施,做了具体的安排。

十月六日,高中部学工处开始值班,严抓严控学生外卖行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新的问题出现,学生攀爬围墙现象开始复燃。

如何解决外卖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既要“堵”更要“疏”。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提出供学校参考:

一、“猫捉老鼠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制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对我们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教育,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严禁学生购买,还要对外卖者进行驱逐。

二、外助式:申请城管、工商执法等部门依法取缔。

三、租赁式:建议将北门招生办一排闲置的门面租赁给有合法经营手续的外卖者来经营。

四、承包式:在食堂一、二楼各转让一个窗口,让有合法手续的外卖者将加工好的食品出售,接受学校统一管理。

五、整改式:学校食堂要切实改进服务质量,改善菜品质量,提高菜品种类,增加饭菜份量。

第一、二种方案相对比较消极、被动,不是根治办法。而且第二种方案容易激化矛盾,引发冲突。第三、四种方案一方面可以促进食堂自我改进,强力提高;第五种方案需要勇气和力度,更需建立监管机制。但是,后三种方案皆为比较积极、主动的措施。

上述建议仅供学校在研究解决问题时进行参考。

学生工作委员会

关于解决我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虽然经过几年的改建、新建,我市周边交通条件改善明显,但限于原有老城区、商业中心区的规划,城市交通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始终没有缓解。特别是遇到节假日、双休日,在本市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交通拥堵尤其严重,市民怨声载道。

我们分析其中原因,有全国大中城市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我们本市的“特色”原因。

1.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2.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市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部分路段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很多时候事故双方为了保护现场,往往牺牲了整个道路交通。

3.部分司机素质低下。争道抢行,强行加塞;乱停乱放,与行人抢行;轻微擦碰后占道争吵,堵塞交通;直行车辆占用右转弯车道,左转弯车辆占用直行车道等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本已脆弱的城市交通体系。4.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尽管借创建文明城市的机会,政府、媒体的介入使得各交通要道市民通行秩序得到很大改善。但时间一过,痼疾复发,对交通信号灯全然不顾、翻越交通护栏、不走斑马线者仍大有人在。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5.公交发展相对迟缓。近年来,城乡公交一体化及IC卡电子收费系统、新型环保公交车和GPS智能调度系统的启动使用等各项举措使我市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对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公交系统的发展滞后日益显现。

有鉴于此,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通过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方面要通过更加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全体交通参与人的素质,让文明交通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具体到细节,可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改造城区道路,增加交通设施投入。维护原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真正实现"人车分流";合理设置公交站台,分散人流,缓解交通压力;合理设置公共停车场;加速建设市区道路中的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在一些路段设立单行线和分隔栏,禁止随意左转、掉头,以局部的限制来保障全局的畅通;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行人穿行道路中间绿化带、人行横道时给道路机动车带来的行驶压力;继续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重点线路公交车次及发车密度;鼓励低碳环保出行。2.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部分路口交通管理力量和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警力,加强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部门上岗值勤,规范车辆驾驶和行人行走;适当在市区交通道路增加安装电子警眼,以监测过往违章和超载的车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参考外省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合理配置部分路段、路口的红绿灯通行时间。协调好各个方向通行的车流量,避免部分车辆在等候时间、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提高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部分道路上的乱停车、乱掉头、乱左传等违章行为。适时开展交通秩序专项违章整治,严惩一些交通违法者;加强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城市广播电台在上下班时间增加市区交通信息播放,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让驾驶员都能随时随地得到市区主要道路车辆行使的交通信息,选择适当通行线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3.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驾驶员考试、车辆年检、日常交通执法等形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文明行车的法制意识,减少不必要的驾驶、行走造成的交通拥堵;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交通行动,通过教育宣传和必要的强制手段,让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从行人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依规定行路,改变陋习,建立良好的习惯。必要时可开展交通陋习专项整治活动。

解决深圳大班额的对策及建议 篇6

王鹏翔

教育部颁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的实施意见中有关于中小学人员编制的核定和分配:“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安排班额,并根据班额组织教学班级。原则上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5~50人,城市小学40~45人,农村小学酌减。”

所以“大班额现象”指的是人数超过国家规定的人数以上的教学班额。

“大班额现象”问题究其原因,是城市快速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持续涌入带来的学位需求过大、供应不足造成的。除此以外,近年来,异地高考政策实施,加之政府对非深户学生入学权利的更加重视,使得学位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班额现象”在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班级规模大,教师力不从心,难以兼顾所有学生

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效果不显著

三、课堂纪律管理缺乏力度,常常顾此失彼

四、对于质性评价手段运用有限,甚至是无暇顾及

大班额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展现出来的危害是:

一、大班额现象的存在已严重制约着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降低了学生应获取的教学资源,降低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师超负荷工作,长期身心疲惫,老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受到限制;

四、造成教育管理混乱无序,降低了各个学校和罗湖区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解决的对策与建议:从长期、中期、短期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长期目标来看应该扩建学校:

政府扩大公立学校的规模。

二、从中期目标来看应该发挥民办学校的分流分压作用: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鼓励民办教育,减轻公办学校压力。对于符合办学条件,政府认可的合格私立学校,应该鼓励多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持平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政府给予政策性办学补贴。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方面的指导与交流,切实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吸引力。

三,从短期目标来看,需要从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功夫:

首先应该从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入手,在大班额现象短期不能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方法

一、采用“两班变三班”的方式:

举例:比如一(1)班60人,一(2)班60人,两个班总共120人,那么可以把120人平均分成三等份,按照名册分成三个班,每班40人,这样就虚拟出来一个一(12)班,只需要给一(12)班配一个班主任及辅导老师。然后针对此种情况,进行课程设置,这就要求教务处要认真研究合理科学的安排好课表,语、数、英、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社团、课外活动、校本课程等等科目,主课

都在教室里上,其他科目都去功能室上,这里就出现了时间差,保证在每间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始终都是40人。因为可以调拨其中的任意40名学生到功能室或者操场上课,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雨天等等,偶尔可以合上课。自习或者辅导作业时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都可以在教室公用共同辅导。

这里就需要政府给学校多配备几名老师,可能会多花工钱,但是比起盖一所学校来说成本真的是很少了,可以解燃眉之急,况且这些老师在学校工作中经过锻炼,几年后也成长了,再派到新学校去就是骨干了,同时培养了人才,一举多得。

方法

二、教师搭配 科学包班 协同教学:

根据小学学生的特点,对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舞蹈、艺术等等,可以组合成多种合作模式。比如“语文+美术”,一个语文老师主讲,一个美术老师辅助,两个人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管理班级,共同批改作业,这样对老师的精力的补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更容易监管课堂纪律,提醒学生更轻松,分化了老师的焦虑。这样的组合可以有很多,“数学+美术”、英语+音乐、美术+音乐、音乐+舞蹈等等组合,需要我们教务处去研究,合理开发出更多更实用的组合体系。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的压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灵感,激发创造性,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教学效果更好。

方法

三、利用高科技产品,高端技术组建移动教室:

移动教室可以推到学校的任意一个角落,任意一个地方,每个教室设置标准规格,可以随时拆装,根据需要可以随时移动,也可以和第一种方法联合使用,在短期内解决学校场地不足,空间不足的窘态。

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能有所帮助。

王鹏翔

关于解决水库移民问题的一些建议 篇7

一、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原则、范围和目

(一)处理水库移民问题应坚持的原则

1)补偿及时到位。补偿款应遵照相应的移民补偿资金标准,进行补偿赔付。扶持资金可由政府出面开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厂,由此可安置一部分移民,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2)严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切实加强移民扶持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有序推进。3)由受益者承担相关经费。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经费,应该由受益地区、单位及个人根据获益比例来合理的分摊,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一些协调矛盾的责任。4)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模式。做好前期勘察,保证扶持项目可行性。根据各乡镇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自然资源条件,征集移民意见,建立优秀项目数据库,为项目落实夯实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引进专家学者,建立起移民建设的智库,为移民发展提出一系列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范围和目标

处理水库移民范围是指在水库投产农村移民的集合体。移民后,移民因丧失原有的经济模式而产生生活来源无法解决的问题。水库工程蔓延地区的乡镇移民,人口密集,就业问题,劳动保障等一系列困难情况,都应相应得以妥善解决。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目标是移民的温饱问题。加强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能尽快达到安置所在区农村人口平均水平。

二、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系列措施

1)中央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移民资金专款专项。2)制定确实可行扶持项目规划。规划到村,受益到户。根据各个村的实际特点,征求村民意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其可操作性要强,必须要有针对性,做到人性化,民主化。3)移民安置区建立人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由政府牵头,民众自主参与,服务移民区的有特色的体系:移民区学校、移民就业培训中心,移民创业基金会、移民困难户帮扶协会等。移民自己当家作主,自力更生。4)鼓励移民发扬自立创业精神。对于勤劳、自立的移民,应给与适当奖励,并在移民创业上给予贷款政策优惠,鼓励创新创业。5)加强科技措施的扶持力度。引进优良的农耕畜牧品种、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移民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移民的再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水库移民问题的资金必须得到切实落实解决

1)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所需投资。中央安排移民扶持资金的数额,同时地方按一定比例来配套相应资金,主要由省级政府负责筹集。2)建设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库区建设基金和有关省、区、市按规定提取的库区建设费用组成。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年度使用计划,落实每一笔款项确实到位。

重点核查移民资金兑现和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情况、后期扶持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建立详细的账目和兑现资料,各办事处全部设立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做到移民资金兑现手续齐全、合理、及时。

四、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移民问题工作的领导

(一)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强农富民”,加快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移民新村的经济模式从传统粗放型农业带向现代科技型农业。结合当地的物产特点、水文环境等,寻找一条特色农业之路,发展优势产业,结合市场经验,努力打造出农产业品牌。

(二)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做好处理移民问题的相关规划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移民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民情民风,兼顾经济发展,实行人性化协调。规划既要体现解决移民问题涉及面广的特点,同时又要反应民情民声,做到结合实际。规划能否做好,每个环节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编制完成和圆满实施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的结果,不能单靠移民部门解决问题。

(三)实行民主监督制,推行资金公开制,让移民群众参与移民的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中来

1. 实行资金使用账目公开,民众代表实时监督

移民项目资金管理监管需要移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效剔除了调查中的虚假成分,使移民过程顺利进行。只有及时公布和反映情况,困难户才能优先得到扶持,才能知道哪些筹建项目是移民最迫切需要的,把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移民群众掌握。项目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做到账目明细,及时公开才能让移民群众掌握实情,做到心中有数。

2. 由移民主导扶持项目的资产运作,并召开移民代表大会

移民群众参与和实行公开透明的移民资金项目管理调动了移民群众参与重建家园和生产开发的积极性。积极推动建立以移民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移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工作,依法组织移民听取移民管理单位领导的工作报告,审议项目方案、财务报告、移民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方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积极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持移民脱贫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提倡水库生态移民。实施一定规模的人口转移,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交通资源、通讯资源和土地资源,实施生态移民,推进重点项目,加快现代农业开发项目的进程,最终实现移民地区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五)教育宣传,采用对话模式与移民沟通,掌握移民主动权

水库生态移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解决水库移民问题仍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要彻底实现移民后的新农村行路通、饮水通、好就医、邮电通、好致富等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步伐,这样才能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因此,水库生态移民必将成为最贴心的水利工程。

摘要:本文结合移民安置特点及相关法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研究, 对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健全高效的移民机构, 探求最佳的管理模式,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移民规划设计和移民监理、监测与评估及业主参与的管理工作, 归纳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移民安置后评价的理论、方法。

关于解决民间组织登记难的建议 篇8

1.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简称红枫) 由妇女问题专家、离休干部王行娟于1988年创办,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非营利性民间妇女组织。经过近20年的努力,红枫已经成为国内外负有盛名的民间妇女组织。红枫创始人王行娟18年来为机构的登记费尽心思,没有任何结果。

登记情况:北京市宣武区工商局登记。

2.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简称“星星雨”),1993年成立,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训练服务的教育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是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从1993年起一直尝试找残联等有关部门做业务主管单位没有成功。

登记情况: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登记。

3. “自然之友”是梁从诫先生创办的民间环保团体,主要通过研讨、培训、讲座、展览、网站、出版物、倡导、政策建议等活动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工作。历经10多年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已经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组织的旗帜,对中国环保事业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自然之友于1993年开始活动,因为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挂靠在中国文化书院,属于社团的二级机构。

登记情况: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4. 北京恩玖(NGO)信息咨询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民间组织的信息服务机构。为了推动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公信力系列培训,举办了65次培训和评估,近700个组织中的2660多人接受了相关的能力建设培训和评估辅导。

登记情况: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登记。

以上几个机构,只是我国千千万万个优秀民间组织的缩影。因为找不到愿意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责任的政府部门,这些组织只好用企业法人和非法人机构的身份开展活动。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为此建议:

1. 在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应对业务主管单位的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业务主管单位对待民间组织的登记申请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予答复或不说明任何理由不予同意的,属于行政不作为,应追究其责任。

2. 建议民政部门适当扩大业务主管单位的授权范围,如授权一些优秀大型公益机构承担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这类机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能力不一定比政府部门差。

3. 建议民政部门对本提案所涉及的4个优秀机构的民间组织登记问题进行专案处理。对其是否具备民间组织登记的条件,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后认定。

潘贵玉等17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草案,建议国家发展污水回用,推进污水资源化,增加水资源总量,以缓解我国严重的淡水资源缺失问题,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污水回用是对水资源循环的人工模拟和强化,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环利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在现有供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可用水量增加50%以上。因此,发展污水回用,推进污水资源化,是实现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增强我国水资源自给能力和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

现在污水成体系使用过程中的困难:

1. 产业决策中对成本和技术的误解。

2. 国家的政策导向。

3. 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4. 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5. 设施建设融资环境欠佳。

6. 价格体系和收费机制仍未形成。

7. 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分担机制没有建立。

8. 对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

9. 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为了尽快使污水资源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再生水利用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提案草案提出以下建议:

1. 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对城市用水需求和可用水资源做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和判断,并以此确定城市规模和经济结构,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要根据不同水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和不同用水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次序,优化配置各类水资源。

2. 制定适合的污水资源化法律法规和给水规范。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颁布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从严确立城镇污水处理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标准,并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投资、收费、监督、管理等加以规范。建立各类用途再生水的水质标准体系,并制定发布相关的安全卫生技术准则,确保再生水利用健康有序地推进。

3. 加大执法力度,对水资源进行阶梯式水价。目前,为了阻止过多的使用水资源,水资源管理部门对于用水大户棗自采水企事业单位,均有总量上的要求和控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的到位程度欠缺,即使使用的水量超标了,也仅仅处以少量罚款。因此,对于企事业单位应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实施阶梯式水价,对于超出的水量部分加收水资源管理费,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以经济杠杆促进污水资源化,对污水进行处理再生使用。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9

提案内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苏州各县市统筹发展的最大特色。当前,苏州各县市的城乡一体化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目的是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整个存量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一过程势必涉及大量土地征用、农户拆迁,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这些矛盾和冲突如不能及时协调和化解,不仅将迟滞城乡一体化整体进程,而且极易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拆迁矛盾纠纷主要由以下几种状况引起:

一是群众在拆迁后临时过渡难的问题。苏州各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仍在启动初期,要建设新集中居住区需先行拆除规划区内住宅,暂时不可能“先建后拆”。且当前设计建设的新集中居住区多为小高层,建设周期长,导致临时过渡期也拉长。虽各级政府会发放一定的临时住房过渡费,但事实上大面积的拆迁是各地租赁房源紧张,造成拆迁后临时租房难问题,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病残拆迁户,人家还不愿意出租。再有在临时过渡区内,拆迁户遇要办红白喜事,办事没有合适的场所,容易对拆迁产生不满情绪。

二是规划拆迁区内的住宅翻建问题。有部分拆迁规划区内的子女带婚家庭,原来房屋小或破旧,现在需要翻建,但因“处在拆迁规划区”,政策上不允许原地翻建。而短期内又轮不到拆迁,想出宅预安置又没有相对应的政策,在成了这些对象的两难现象。

三是少数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安置房的问题。少数低收入家庭原住房面积较小,为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政府在安置面积上给予政策性照顾,且享受安置价待遇,但这些拆迁困难户,仍然无力拿出多出部分的安置房购买款,拆迁陷入尴尬。

四是少数拆迁户借拆迁提出过分要求的问题。有的拆迁户认为平时生活很困难,或本来就有一些隐含的矛盾纠纷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政府找上门,正好将“困难打包”,提出种种非分要求;也有的拆迁户抱着“乘机捞一把”的心态,认为“早拆要吃亏,晚拆能得益”,刻意回避拆迁谈判,导致一户不拆,多户攀比,一处拆不动,多处都观望的问题。

五是少数拆迁户曲解政策想多获利的问题。因置换土地的用途不同,各地、各时期的拆迁政策不同,再加上对装修、附着物的评估补贴难免会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拆迁户就拿出各地政策、各地规定断章取义、生搬硬套、无谓攀比,有的甚至还到处宣扬,阻碍了拆迁的进程。

六是集中居住以后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集中居住前,农户可以靠种蔬菜、养鸡鸭等增加一些收入。而集中居住以后,油、米、蔬菜等都要上市场购买,水电气、物业管理等费用也在增加。据统计,一般失地纯农民集中居住以后的生活成本每月将多增加150元左右。面对上火成本的提高,群众对拆迁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

面对这些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以合情、合理、合法为原则,提前介入,细心研究,一方面耐心解释,一方面出台政策,积极推进惠民拆迁、阳光拆迁、平安拆迁,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群众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要以人为本,实施惠民拆迁。在城乡一体化拆迁过程中,为防止和减少矛盾,政府部门要充分尊重民意,问计于民,多方听取群众的意见,排查实际困难和矛盾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如尽可能采取先建后拆;为被动迁户设立临时红白喜事厅;为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被拆迁群体安排临时安置点;对无房户、少房户的拆迁实施优惠政策;对集中居住农民实行一定的生活补助;出台关于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的实施办法、租用土地协议安置方案等,切实考虑群众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应得利益。

二要公平公正,实施阳光拆迁。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要注重在政策源头上预防矛盾,科学合理地制定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实行拆迁例会制、首问负责制、现场办公等公开办事制度;规范拆迁操作流程,严把清理丈量、资料交接、资料审查、数据核算、材料公示、协议签订和房屋安置“七大关”。做到宣传有利,政策到位;程序公开,操作到位;统一政策,补偿到位;落实措施,监督到位,切实维护群众的拆迁利益。

三要多方联动,实施平安拆迁。在拆迁过程中,注重发挥多方面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从强化权力运行的内部制约和监督入手,开展廉政风险点专项排查,杜绝拆迁中的不正之风。要发挥信访接待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部门寻访制,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避免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要发挥司法部门的维护公平作用,通过在拆迁一线设立信访接待室,实行听证调解制、成立城乡一体化矛盾纠纷专项调解小组等措施,为拆迁对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充分保障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10

社区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因此社区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辖区单位和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外来人口纷纷涌入社区,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负担日益加重,社区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区功能行政化。《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事实上,由于社区在组建过程中,过多地依靠了政府的扶持,政府在行政过程中便也超越了其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一方面,政府包揽了许多应由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与事务,另一方面,习惯于将官方办的非政府、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自治组织作为自己的附属物来领导,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目前,社区自身承担着多项事务性工作,还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临时性专项任务和应付各种各样的开会、学习、参观、检查等。上级部门对社区居委会安排工作、检查评比相对较多,指导、协调社区

居委会自主开展工作相对较少,社区居委会职责被动膨胀,工作负担有加重之势。社区居委会组织不是向辖区居民负责,而是向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居委会组织疲于应付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其本身自治的职能呈现出日益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行政化色彩日益浓厚。

二是社区职能模糊化。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民委会之间职责不清。一方面,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社区居委会发展方向得不到落实。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职责完全包括了社区居委会的职责。也就是说,在制度界定上,二者就存在着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办事处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仍停留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街道办事处同样要布置到各社区居委会,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使社区成了街道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和具体落实层。导致办事处对应该谋划的辖区事业发展无暇顾及,整日陷于具体事务;居委会无法依照法律办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只能被动地承受办事处安排的各项工作,社区工作无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的关系也需进一步理顺。在现实中,许多政府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把本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下派给街道办事处,而街道办事处随即将其转嫁给社区。但这些部门只是把工作下派给社区,并没有提供相关的必要的工作条

件和工作经费,致使权利不一致。另外,既然社区承担了卫生、绿化职能,那么城建局下属事业单位园林管理处和市政管理处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等事宜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三是社区工作人员身份多样化。按照人员来源渠道的不同,现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照法定条件依法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和委员(专干)。在10年前,社区居委会成立初期,这部分人主要由离退休人员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居民委员会辖区内群体的社会文化素养、政治素质、人员类别、年龄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居民委员会对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对政治思想、法律法规政策、社会文化知识、年龄和身体素质,特别是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部分人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部分是经街道、政府人事部门公开招录的大学生和残疾人专干等社区工作者,这些社区工作者大部分正处在法定的工作年龄阶段,愿意从事社区工作,且此项工作已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目前,由于社区居委会承担了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行政机关以生活补贴的名义给予了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助。但从现实需要看,这种补助还是远远不够的。社区

工作者作为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人员,其编制、待遇并没有纳入到国家明确规范的保障之中,如果不解决,则会造成社区队伍的不稳定,因为较低的工资待遇很难吸引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到社区工作,即使是现有人员也不一定能长期留住,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制约社区的发展。建议:

一、社区行政体制的改革应当同时从街道和社区两个层面开展。在街道层面,取消现街道内设的诸多科室称谓,整合街道机构编制资源,组建党群工作部和社区管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负责日常的街道和社区的党建和群团、武装等党务工作;社区管理工作部负责辖区内社区的日常工作。这两部分工作人员按行政编制管理。在社区层面设立“两委一中心”,社区党委会,作为街道党工委下属党组织,在社区起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政务中心承担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下移的各类行政工作,配合居委会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两委人员由选举产生。社区政务中心隶属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编制员额可根据社区居民和户数确定。

二、改善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在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优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要本着公正、公开、择

解决施工企业投标常遇问题的建议 篇11

关键词:施工单位投标问题

0 引言

承揽工程任务,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目前施工企业工程任务主要通过招投标承揽而来。招投标制度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的 “阳光工程”,从最低价中标到合理低价中标,我国的招投标办法在改革、完善。但是,因为招标过程及事后的监督检查等环节存在着错位和缺位现象、招投标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招投标办法及配套信息有待完善,施工企业在投标中还是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1 当前投标中常遇到的问题

1.1 招标信息不平等 《招投标法》规定招标公告必须上网5个工作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招标人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随意缩短信息发布时间;或是将招标公告发布在流量较小、信息查阅不很方便的网站上,这在客观上造成潜在投标对象获知信息的不平等。

1.2 招标条件不平等 一些招标人常在报名条件或招标文件中增加条款、设置障碍,排斥潜在投标人。报名要求提供将投标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原件,让潜在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齐全;在资格审查条件上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如要求潜在投标人曾获得过某地区或某行业的奖项等;或是提高招标条件,如要投标人具备几个专业资质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等。

1.3 竞争对手不平等 现行的评标办法多数采用合理低价中标。因工程成本不易核定,低的报价是否合理不易鉴别,评标质疑时常允许提供证明材料,如某些材料低于市场价,若有供货商书面证明其可以低价供货即可,所以招标市场基本还是低价中标。由于假借资质、工程“转包”及一些建设单位监督不到位等现象的存在,部分企业低价中标进场后以让招标人办变更、签证或改变工艺重新测单价等手段,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

1.4 合同条件不平等 合同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平等性。由于目前的买方市场的特点,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合同很少有平等的。按规定工程要有预付款但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中往往不明确;近两年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材料涨价风险系数订的不十分合理,如钢材、商品混凝土5%的风险;工程款不按时支付只承担银行利息而不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强加种种只罚款不奖励的条件。

1.5 投标成本较高 投标资料量大,投标人员工作量大,投标成本较高。投标文件一般都由技术标、商务标组成。在技术标中,除了针对投标项目的人员、设备、材料组织、资金计划外,通常会描述该工程涉及的主要工序在操作中的细节,详细描述技术标多达几百页。商务标中的企业资信部分,通常要求提供企业及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等项目主要岗位人员的各种身份证明资料、类似工程业绩或获奖工程状况,大量的中标通知书、合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获奖证明等资料的扫描件、照片组成厚厚资信资料。商务标中的报价资料往往要分册才能装订,报价部分量大的是清单单价分析,单价分析表基本都会要求分页打印即有多少项清单项目就有多少页单价分析表,有的新建小区工程招标,招标很多栋,每栋一份清单,都要求做单价分析。大量的纸张组成的厚厚的投标资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投标成本,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2 解决投标中常遇到的问题的建议

2.1 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编制活动,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等联合制度了《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各地方应该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问题编制更完善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如限定可以发布招标信息的两三个网站、限定报名需要提供的资料,非特殊工程不得附加条件等;加强监管,对招标公告时间不够的严惩、对没有提前报批就以工程特殊而增加限定条款的严惩。

2.2 建立企业信息库 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库。施工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要年审,人员取证会通过相关的部门,施工的工程会备案,这样让企业信息库的建立有了可能。企业的信息在网上可查阅,招标人发布招标公告后潜在投标人整理信息库中的相关资料链接就可提供给招标人。在投标活动中常常有人用制造人员的假证件、企业的假业绩、嫁接项目经理业绩等手段来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因为投标资料量大、监管不到位等想象造成这类资料很少有人去证实其真伪。建立企业信息库后,招标人审阅资料会更简化、获得的信息也可靠。

2.3 推行电子招标,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 基于企业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推行网上出售招标文件,网上递交投标文件。为避免投标文件过大的资料量,在技术标中要求除特殊工艺外,一般的工序不用阐述施工手册上类似的内容;企业、投标项目人员的各类资信、业绩只能跟信息库链接;报价指定使用一、两个计价软件,所有费用组成都由软件自动生成。电子招标可以实现招投标活动的无纸化、网络化,环保、节约成本。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减少评标专家的评审工作量,也大量节约投标人员的工作量。

2.4 建立信用档案,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对低于控制价80%的中标工程跟踪监管,对结算价高于中标价15%的工程项目加大审计力度,若有违规则限制其参与投标;将有假借资质、违规挂靠、违规转包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投标,以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廉政准入管理。通过加强企业年检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管理手段,对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降级或清出建筑市场。

2.5 细化合同内容,实行招标人支付担保 对于施工合同范本各地方应针对当地实施中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的条款作细化规定,明确在专业条款中可增加的内容和条件,以避免合同中不平等的条款出现,如招标人对投标人只强调应履行的义务,不提其应享有的权利。

工程款的支付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较大,为确保工程款能按期支付,应实行招标人的支付担保。支付担保既要确保正常的工程款支付,也要确保施工中增加的工程成本得到及时的支付。在合同履行中,有些成本较难得到及时支付,如部分签证、变更,因为工期等原因,工程实施完毕,签证、变更手续未办理完成;工费、料费的调整,这两年市场人工费、材料费异常波动,相关部门出了调整文件,但许多建设单位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索赔费用,非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停工、窝工等。若实行招标人支付保证,将建设资金存于第三方或找有能力的第三方担保,在约定时间内双方未解决的争议由相关部门先裁决执行,然后再仲裁或上法院,这样可以减少处于弱势的中标人为早回收资金而放弃权利,减少工程资金的回收成本。

3 结束语

当前的工程承包是买方市场,施工企业的中标率很低,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投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监督管理,以减少招投标活动中不公平现象;改革招投标办法,以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效率。规范合同管理,以避免合同实施中产生过多的纠纷,营造出和谐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浅谈提高工程项目投标质量的实践与体会.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

[2]赵玉林.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

解决环境污染的建议 篇12

1 横山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横山县是陕西省的养殖大县, 是陕北白绒山羊的发源地, 其畜类的养殖无论从数量或质量均居全省第一。2010年, 全县羊子饲养量达139.1万只, 存栏73.8万只, 出栏65.3万只;大家畜饲养量达3.2万头 (匹) , 存栏2.98万头 (匹) , 出栏0.24万头 (匹) ;兔子饲养量8.23万只;生猪饲养量30.1万头, 存栏10.6万头, 出栏19.5万头。生产羊绒412吨, 羊毛520吨, 羊皮60万张;肉类总产27533吨, 奶类2760吨。畜牧业总产值8.4亿元。横山县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使饲养量分别达到羊子180万只, 生猪40万头, 大家畜4.8万头 (其中奶牛1.5万头) ;肉类总产32000吨, 奶类总产5000吨。畜牧业产值将突破13亿大关。

2 横山县草原建设与利用状况

2010年, 全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120万亩, 天然草场86.6万亩, 草地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 提高到2010年的65%。天然牧草种类增多, 现有禾本科牧草51种, 豆科牧草27种, 菊科牧草42种, 沙草科牧草6种, 其它科牧草48种, 共百余种。人工牧草除苜蓿为传统的牧草外, 其余均为建国后引进, 是县境牲畜的主要饲草, 多在退耕地上零星种植,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中豆科牧草12种, 禾本科牧草15种, 其它牧草5种。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天蓝苜蓿、草木樨、普通红豆草、沙打旺、鹰嘴紫云英、多变小冠花、大型白三叶、地三叶、毛苕子等, 占80%以上;禾本科牧草有中间冰草、无芒雀麦、扁穗雀麦、打碱草、老芒麦、鸡脚草、苇状羊茅、红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等。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点

(1) 天然草地面积辽阔。天然草地分布广、面积大。现有天然草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是耕地的3.1倍。由于地貌、气候条件的复杂变化, 导致天然草地类型多样。根据植被优势种相同和生境特征一致性, 全县天然草地可分为丘陵草甸草地、丘陵干草原草地、梁源干草原草地、平原草甸草地、平原荒漠草地、平地沼泽草地、沙地植被草地和农林间隙草地等八类。

(2) 草地生产力低, 改良潜力大。由于干旱、过度放牧等原因, 天然草地生产力下降, 产草量低, 但土壤肥力仍在, 只要采用正确的恢复策略, 其改良更新潜力依然很大。

2.2 人工草地发展状况

上世纪50年代末, 畜牧部门开始引进试种优良牧草品种, 60年代进行推广种植, 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县坚持种草养畜、草畜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 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种草工作。到2010年末, 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120万亩, 其中苜蓿89万亩, 沙打旺12万亩, 其它牧草19万亩, 人工草地平均亩产草量800~1000千克 (干草) 。近年来引进的苦荬菜、籽粒苋、苏丹草、鲁梅克斯等优良牧草, 在水肥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亩产鲜草量亦可达1万千克以上。

2.3 草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全县畜牧业属半农半牧范畴, 北部具有明显的草地畜牧业特征。长期以来,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以传统的天然草地放牧为主, 只在冬春适量补饲。由于长期以放牧为主的掠夺式经营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使草地负载过重, 植被渐趋退化演变, 沙化、碱化、退化严重, 杂草和毒害草逐渐增多, 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目前, 全县草地“三化”面积已达100多万亩, 占到天然草地总面积的50%以上, 草群覆盖度大多降到35%以下。日益严峻的草畜矛盾, 不但制约当前横山的草食家畜发展, 而且影响“十二五”畜牧业的发展。

3 解决对策及建议

根据草原现状,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要想达到预期目的, 必须解决牧草与畜的矛盾。

(1) 改革传统饲养方式, 大力推行舍饲养畜。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传统的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经营方式面临诸多矛盾:

一是畜牧业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矛盾。放牧经营必然要以牺牲部分林、草植被为代价, 才能求得发展, 这与改善生态环境, 再造秀美山川相互矛盾;

二是草畜矛盾。长期过度放牧利用, 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 形成畜多草少, 引发草畜矛盾;

三是放牧经营的低收益与群众迫切增加收入的矛盾。因此, 必须立足可持续发展, 改革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 坚定不移地推行封山 (沙) 禁牧和舍饲养羊。从近年来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经验来看, 不仅加快了草地建设与恢复、而且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形成了草多、羊多、收入多的良性循环。

(2) 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根据天然草地面积大, 而人工草地面积相对较小的特点, 大力开展人工种草, 发展优质、高产人工草地, 是提高草地整体生产能力, 从根本上缓解草畜矛盾, 实现草畜同步发展的唯一选择。

(3) 采取综合措施、保护、改良、建设天然草地。针对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封禁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草地改良建设的投入, 增加必要的灌溉、牧业机械等基础设施, 采取飞播、围栏等措施, 大规模改良“三化”草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依靠先进技术加快草地的建设和改良。不断加强草地防虫灭鼠工作, 运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综合防治的办法, 加大防治面积, 保护草地生产力。横山县通过近2年的草场模拟飞播试验和草地鼠虫害防治试验取得的成功经验,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贯彻落实《草原法》, 依法管理草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陕西省的《实施办法》, 运用法律手段, 依法管理、保护、建设草地, 彻底改变过去草原权属不明, 只利用不建设, 吃草原“大锅饭”的状况, 依法调整草地资源的权益分配, 建立草地生产责任制, 发放草原“两证” (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 , 把生产经营者对草原的权、责、利统一起来, 调动广大农民管好、用好、保护和建设好草地的积极性。同时, 加大对人为破坏草地的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 逐步将草地的管理、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上一篇:桥梁工程名词解释图文下一篇:早安心语正能量一句话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