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美文

2024-09-19

经典诵读美文(精选14篇)

经典诵读美文 篇1

诵读经典美文,奠基幸福人生

经典诵读,书声琅琅,读出经典的无穷韵味;溢出经典的悠悠芬芳。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不老的古诗美文,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其丰富的情感,隽永的意境,如同璀璨的星河,令人神往不已。孩子们,我们诵读古诗美文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诗化与陶冶我们的心灵的过程,让我们从小就开始热爱中华源远流长的古诗美文吧,让这些珍贵的文化典籍来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努力吧,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有了较丰富的文学修养,总有一天一定能厚积而薄发的!

经典诵读美文 篇2

目前,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过多地关注分数的短期成效,无视阅读的重要性和长期的积极性

都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作业像山一样地压在孩子身上。事实上,很多孩子都被动地成了那棵被拔的小苗。有些家长给孩子提供的课外书就是各种辅导手册、练习卷,他们认为这样能在短期内提升孩子的成绩。殊不知这样急功近利式的劳动,既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抢占了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二、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电视机和电脑游戏给了孩子们娱乐和消遣,但也耗费了他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长时间沉迷其中。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良传媒更会在思想上误导孩子。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孩子的阅读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三、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正确有效的引领

虽然老师们都知道开卷有益这个道理,也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阅读什么书,该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从经典美文中汲取养分,老师很少会就这些东西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而是由着学生自由选择,任意阅读,或者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以至无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选择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这才是正确有益的做法。

四、家庭和学校未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很多学生家庭藏书极少,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藏书。许多家长自己的娱乐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以至于有的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家里,学生的阅读缺乏督促关怀。而在学校里,虽然有图书馆,但阅读氛围不强,时间也少,所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很难形成。

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一、多读多说,感悟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感情。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描述了南沙群岛物产富饶,景色优美,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我在教学2、3小节时采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的方法,在读中明晰了道理,感受语言之美,可以轻松地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教学片段设计:1.小朋友,你们觉得南沙群岛怎样?读读并写出物产丰富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自己练读,你认为哪句美就读哪句。2.同桌分别读一读。3.(放录像)我们一起徜徉在南沙群岛,这时候你想说什么?4.老师也来读一读,大家闭眼想象南沙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景色?5.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6.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再结合课文向家人介绍南沙群岛(可选自己喜欢的景色或物产等),可用课文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表达。

二、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中有很多文本诗情画意,语言凝练,要想学进去,必须让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典型的一例。如在第一小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播放这首歌曲,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渐入情境,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群少先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和“飘荡”等词语,诱发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把水清、色丽、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语言也慢慢积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为学生配上音,指导学生练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把文本的语言转换成个体语言贮存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三、神模妙演,激发情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典美文的感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化美文中规范的语言材料,还要灵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语言储备,重构自己的语言“仓库”,让语言更具表现力,让表演更形象化、生活化、美化、生动。如教学《小露珠》,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跟小露珠的亲切对话。学生兴趣盎然,精彩地演绎着文中的角色。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蓄”全都投注到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热情洋溢地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尽享表演之愉悦,激发学生的情趣。

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善化之,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美化我们的人生。

摘要: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 善化之, 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 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 美化我们的人生。

浅议诵读经典美文 篇3

以上是我校开展的“大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的一部分。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我校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快乐阅读之路。快乐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校园生活品质,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在实施快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阅读内容:

从无序到有序,体现丰富性

读有所依,开发读本。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为此,学校建立了“三级书库”:一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购进大量优质图书,学生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借阅;二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所在年级段的图书漂流,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自主选购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以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读有所序,划分层次。学校整合师资力量,把小学阶段应该积累和阅读的优秀名句名篇,结合骆宾王、吴晗等家乡名人的作品,配上精美插图,合编成经典读本1-6册,供一到六年级的学生自由选读,同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课外阅读指导手册,分阶段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指导。

读有所据,明确目标。每学年,每位学生以诵读一本书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阅读方式:

从简单到多样,体现趣味性

在阅读方式上,我们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从学校、年级段、班级、家庭、个人几个层面展开,形式丰富,趣味十足。不同的诗词常常有不同的特点,根据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往往会达到神奇的阅读效果。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创设了以下几种阅读类型:有故事引读、对照思读、儿歌趣读、情境吟诵、配乐吟唱、游戏诵读等。

情境吟诵。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照思读。把内容和题材相近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教师可先出示这两首词让学生诵读,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适时引入诗人的简介及诗的背景资料。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故事引读。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游戏诵读。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如我校开发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爱国经典美文诵读 篇4

读了王春华的《母语争霸战》,我才有了新的体会:爱国不止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感慨,不止是“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悲痛,不止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磊落,不止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不止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铿锵……爱国,并非必须杀身成仁,慷慨赴死!

爱国,其实竟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的言行举止,《母语争霸战》,让我的心灵竟如此震撼,这震撼,绝不亚于都德《最后一课》的力量!爱国,居然还有这样特别的方式:莱辛太太和藤原先生都是语言学校的志愿者,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为自己祖国的语言而感到骄傲。为了扩大自己母语的影响,自愿寻找别国的教育对象,为此不惜无偿地献花赠书,为此不惜义务接送别人的孩子上下学,甚至为争取同一个外国孩子而发生摩擦!哦,爱国,原来可以有这种方式!爱国,原来可以从热爱母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原来,通过自觉地、不断扩大祖国语言的影响,也是一种最深沉的爱国情怀!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了语言的练习和学习,那凝聚着深沉乡音的语言,是我们可爱的母语!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即使一辈子也学不完,也学不精。但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对母语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汉字,历经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就如精灵生机勃勃地活蹦乱跳着,弘扬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天,在中华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我们更有理由把中华文化,把我们骄傲的汉语发扬光大!

曾记否,底,那位不可一世的当红女明星的“军旗装事件”中,一位神秘人冲上舞台向其泼粪?曾记否,某演唱组合因发言不慎导致网站被黑?曾记否,抵制某当红组合参加某网站“奥运主题曲由谁来唱”活动票选等事件……哪一个不是针对个别不爱国、不尊重祖国的明星?尤其最近的艳门照事件中,当陈冠希回到香港就此事进行道歉时,居然用的是英文!难怪他会遭到如此激烈的讨伐!

请记住:对母语的感情有多深,对祖国的.感情就有多深!

诵读千古美文 弘扬国学经典 篇5

一、活动目的:

1、让队员了解中华民族的蒙学经典,提高语文水平和人文修养,让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在新时期重新发扬光大。

2、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修养,将国学的内容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准备:

1、广泛发动队员通过上网、进图书室等形式搜集有关国学的资料。

2、队员自己搜集排练有关国学的节目,准备名言警句,制成书签。

3、师生共同策划设计活动背景、标语等。

三、活动过程:

1、入场;

2、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向辅导员汇报(接受你的报告,预祝你们中队活动圆满成功)

3、出旗(奏乐、敬礼、礼毕)

4、唱队歌

5、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6、活动内容:

一、齐诵《三字经》

男:莺歌燕舞喜盈大地,女:书香墨香飘满校园。

男: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蒙学经典诵读活动,以诵读传统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女: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促进良好行为养成。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殿堂。与经典结伴,与快乐同行

女:请听齐诵《三字经》。

二、小品《谁的一元钱》

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人之所助,信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女:诚信为人之本,请看小品《谁的一元钱》。

合:下面请看小品《谁的一元钱》。

三、诗朗诵《满江红》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蒙学经典。

合:请听诗朗诵《满江红》。

四、器乐演奏《茉莉花》

男:小明真是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

女:让我们把最精彩的曲子献给象小明这样讲诚信的好孩子吧。

男:请欣赏器乐演奏《茉莉花》

五、配乐诗《水调歌头》

男: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 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女:又如个个问号,启发我们去深思、去探索

(合):诗歌可以使我们充实,诗歌可以使我们明智,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乐园。

男:请听配乐诗朗诵《水调歌头》

六、采访

男:同学们,咱们的诵读活动都已经开展了快一年了,你都知道了那些国学经典呢?

女:对呀,我们来采访一下吧。

七、诗朗诵《念奴娇》

男:浩如烟海的经典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无法穷尽,只能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

女:我们从中认识了孔孟老庄,认识了李白杜甫,我们从中懂得了仁义礼节,懂得了忠孝廉耻,懂得了人生信念,生命智慧……我们步履轻盈地徜徉于诗书的伊甸园。

合:请听诗朗诵《念奴娇》

八、结束语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与结伴经典

女:与快乐同行

男:学习经典

女:做时代新人

合: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发扬光大!

四、辅导员讲话

五、呼号

六、宣布活动结束

五年五中队《与经典结伴 与快乐同行》中队活动到此结束。

七、退旗(奏乐、敬礼、礼毕)

一年级学生经典美文诵读 篇6

东岗小学

欧春燕

阅读经典美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心理学的研究规律表明,在0-13岁之间,记忆力发展非常迅速,13岁前后达到人一生记忆的最高峰。对0-13岁的儿童来讲,记忆是他的天性,背诵是他的拿手好戏。经典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让儿童充分利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一年级级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整合语文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以不同的阅读主题有机渗透于儿童的经典课外诵读中,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诵读经典书籍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和心灵震撼,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起点,点亮儿童“经典诵读”这盏明灯。

我们做法如下:一 明确诵读篇目 :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基本上都在七、八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尤其是儿童母语发展的关键期。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思维能力比较单一,比较适合背诵一些浅显、简短、朗朗上口的文章。因此,我们为学生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国学》这几本中华经典古诗文。

二、精心组织,培养兴趣

我们制定经典诵读的实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每次“读经”活动,循序渐进地安排“读经”内容。先从兴趣入手,每周抽一节校本课来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只读不须理解,可以与老师齐读、与家长比赛读,也可以边读边拍手、在游戏中背,在玩中背,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诵读。还可以人人是教师,处处是教室。我们还大胆地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诵读,学生看了我们的示范都跃跃欲试,他们对“读经”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活用教法,激励诵读

1.采用“六字”教学法。即“小朋友,跟我念”。

2.熟读成诵。让学生每天抽15-20分钟诵读。如早读利用五分钟,每逢一周一节的校本课”活动,都由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他们每人都有一本学《国学》笔记本,可以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读,同桌对读,集体读,表演读等,还重视学生的诵读活动的评价。在午间安排5-10分钟自由读,在家睡前五分钟与家长读。并指导琅琅地诵读,在读中得到情感熏陶,学生读多了,自然就会背了。

3.和着节拍读、“拍手”是学生在读中最有兴趣的一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经典的节奏和重音,而且通过温故知新地读,有感情地背,这样提高了学生“读经”质量。对诵读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使他们背得轻松,背得愉快,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班级设立“我会诵读经典”角,每周看谁背得最多、最好,就奖给一个星星贴上去,并写上姓名和日期。教室周围还张贴经典名句,让教室处处有经典。

在开展活动中,通过比赛形式,奖诵读小能手,激励学生在读中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这样注意力比较集中,记忆力会增强,整体学习能力会有较大提高。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诵读空间,不仅在课堂上读,在课间背,也可以在家里背,与伙伴交流背。除此之外,还利用不同的游戏“击鼓传花”、“抽卡片”等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边玩边背,乐中背,使诵读活动增添乐趣。

我们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和课余时间,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形成了较浓郁的经典诵读的氛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自从开展中华诵读经典活动以来,我深深觉得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朗读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例如:班级中的黄子洲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说话结结巴巴,朗读能力较差。通过经典诵读,他不但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较快,而且行为表现也有极大的转变。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触动学生情感的弦,同时也在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原来注入经典诵读竟会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尤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经典里的名句来进行教育。如:“借人物,及时还,用人物,须时求,倘不问,即为偷”等,使行为差的学生受到教育。在教育学习懒散的学生时,运用“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诵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和“称尊长,勿呼名,长者立,幼不坐”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文明礼仪修养也得到较大帮助。并且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经典诵读诵出“经典” 篇7

一、诵读课堂凸显“五重”

(一) 重诵读轻分析

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 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日本加藤荣一教授研究了我国唐代的吟诵方法之后提出了“素读法”, 就是对经典读物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 只是纯粹读的方法。

今天的四堂课, 教师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经典韵文的吟诵, 课堂上有自由诵、拍手诵、变换节奏诵、师生对诵、拍桌子诵、摇头晃脑诵, 甚至吟唱, 变换着各种方式吟诵, 让学生意犹未尽, 乐在其中。教师很少分析语义语境, 很少讲解缘由典故, 真正将经典诵读课上成诵读经典课。

(二) 重记忆轻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 此时将大量的经典储存于大脑中, 日后随着理解力的提高或生活经验的积累, 自然会有“活用”之时。今天的几位教师都将记忆作为诵读的主要目标, 很好。在诵读过程中, 教师们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有变化节奏读、变换音调诵, 有敲打节拍吟、观图视像诵、聆听古韵跟着读, 有激发兴趣情感投入吟等等, 帮助学生记忆, 以达到背诵的目的。大家知道, 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等媒介有助于人的记忆, 今天的这四堂课教师都很重视记忆的方法选择, 而轻解释理解。

(三) 重情趣轻机械

经典诵读追求一个“趣”字。让学生在趣中学, 趣中诵, 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诵读。今天的四位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如《弟子规·信》一课, 教师用动画演示呈现“信”字, 让学生知道信就是“一个人所说的话, 要诚信”, 随后又通过学生表演来理解疑难句子, 学生觉得十分有趣。《笠翁对韵·六鱼》一课, 当教师一连用了六七个版本让学生变化着读, 在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之后, 教师提出:“要不要再换一个版本?”学生都说“要”, 教师戛然而止——“没了”, 引起全体师生哄然大笑。当教师讲述了有趣的“王屋山”故事之后, 用课件将下面的韵文都显红了, 说:“这里这里这里都藏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想不想听?”学生齐声喊“想”, 教师又一次戛然而止——“讲不完”, 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无形放大。《三字经》一课, 教师让学生拍着书桌吟诵;《百善孝为先》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变换着节奏吟诵, 甚至教师跟着配乐吟唱, 学生都觉得很有趣。这四节课教师紧紧围绕一个“趣”字组织教学, 学生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达到了“趣味横生”之境界。

(四) 重导行轻说教

《弟子规》主要列举了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为规范教材。《三字经》包括历史、天文、伦理、民间故事等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的经典诵读课有别于文学欣赏课, 有别于思想品德课。几位教师都能准确地把准这一特点, 思想道德教育适度。如《弟子规·信》一课, 教师采用让学生看动画片《狼来了》《曾子杀猪》, 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讲诚信的重要性, 然后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是怎么讲信用的。《三字经》一课, 教师让学生看了故事人物图片后说说“最佩服谁”“你平时学习犯困时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百善孝为先》一课, 教师安排了看漫画读一读等环节, 达到了重导行轻说教的目的。

(五) 重鼓励轻催促

由于历史久远, 很多经典典故已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生对经典有陌生感, 因此经典诵读课上好不容易激发起的点点兴趣, 应倍加珍护。如《笠翁对韵·六鱼》一课, 当学生流利地读出繁体字的《笠翁对韵》书名时, 教师毫不吝啬地献上一句:“张老师平时可不服人, 今天我真服了你了。”《百善孝为先》一课, 当学生读错了自我纠正时, 教师一句“改得好”, 温暖了学生紧张的心。类似这样的鼓励、褒奖的语言随时可听见。在整个诵读、背诵过程中, 教师从不催促和逼迫, 学生在课堂中显得舒适、愉悦, 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引发。只要学生对经典有兴趣了, 钟爱经典、无师自通就不远了。

二、特色课堂显尽“特色”

这四堂诵读课有相通之处, 更有独特之处。每节课都特色鲜明, 风格迥异。

(一) 《弟子规·信》——故事解疑的趣诵课

《弟子规》一课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用了一个个既经典又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解惑。她播放浅显的《狼来了》的视频故事, 让学生明白“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播放《曾子杀猪》的录像, 让学生知道“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借助故事解答了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几句话, 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又是一节趣味诵读课。动画播放“信”的由来及意义, 课前课后的三鞠躬, 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背等等, 都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当然, 在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背的情况下, 教师能多花时间指导学生诵出意味, 诵出韵味, 诵出情味, 将会更好。

(二) 《笠翁对韵·六鱼》——层层推进的吟诵课

《笠翁对韵·六鱼》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将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 从不会背到逐渐会背这一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揭题之后,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准字音, 然后去拼音读, 去标点读, 竖排读, 繁体字读, 最后去掉部分句子背诵, 变换着各种形式的读旨在让学生觉得诵读过程不枯燥甚至挺好玩的, 同时又能增加诵读次数, 层层推进, 扎实有效。

在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内容之后, 教师让学生从《一东》《三江》《六鱼》中发现押韵取题的规律, 师生对对子反复诵读, 读出韵律, 最后师生吟唱, 唱出情趣, 整个过程层层推进, 达到诵出韵味、诵出情味的目的。

整堂课安排了大部分时间吟诵, 只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理解韵文, 要求学生读懂多少算多少, 代表性地讲解“王屋山”的典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的教学特点非常鲜明。

(三) 《三字经》——好玩有趣的唱读课

《三字经》一课课后学生“很好玩”的表白说明了他们对这堂课的喜欢程度, 教师和学生在玩中诵读, 在诵读中玩, 甚至分不清什么时候是诵读, 什么时候在玩耍。

课伊始, 教师读一句, 学生读一句;教师读半句, 学生读半句;教师读一字, 学生接着读;教师都不读, 学生全部读, 好玩、有趣。稍有理解之后, 教师又带领学生拍手读, 节奏有快快慢, 快慢慢, 快慢快, 快快快, 越来越快, 学生总是意想不到, 在拍手诵读中享受着快乐。更有趣的是, 教师居然带领学生拍着桌子吟诵, 学生更来劲了, 拍着读着, 读着拍着, 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了。最后教师直接给他们配乐吟唱, 直到下课了, 学生还沉浸在欢快的吟唱之中, 意犹未尽, 真是一节欢快好玩的唱读课。假如我是学生, 也希望天天这样上课。

(四) 《百善孝为先》——孝道专题的诵读课

《百善孝为先》一课紧扣“孝道”选择材料, 从猜字迎“孝”, 反复诵读记忆《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 到《孝经》《礼记》《论语》有关孝道名句对应诵读, 最后推荐阅读《论语》《三字经》《孝子》《孟子》, 紧紧围绕“孝道”专题进行诵读, 以一篇带多篇拓宽诵读的面, 达到以一带十的效果。

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时教师带领学生变化着节奏读, 学生特别感兴趣, 变换着停顿读、配乐吟唱更激发了学生吟诵的兴趣, 诵读过程是学生玩乐的过程, 教师引得巧妙, 学生读得精彩。

诵读千古美文、绽放审美光彩 篇8

一、以境生情、焕发审美感觉

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优秀的文章,在字里行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文字的品读、画面的再现、音乐的渲染、色彩的描绘等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一切可利用的感知功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对作品的审美感知状态,形成稳定的审美心境,为学生搭建起与文本情感共鸣的审美桥梁。以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激发学生的诵读情感体验。如指导学生诵读《荷花》一课时,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图面,画面上满池塘的荷花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亭亭玉立的荷花一袭白衫,随风摇曳,那藏在荷花里的小莲蓬,嫩嫩的,黄黄的。画面澄净透彻,色彩明艳,仿佛文中描绘的荷池美景。伴随着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动人诵读声在耳边响起。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氛围中,仿佛看到了真实的荷塘,仿佛自己就是一朵荷花。领略到文、音、画的异曲同工之妙。

诵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感知,唤起了学生更多的的感觉系统参与诵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这个审美主体得到多样的诵读美感,从而获得的诵读的审美感觉也会丰富和强烈。

二、移情想象、领会审美意蕴

想象,是儿童诵读优秀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心理活动,他们根据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绘,在脑海里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获得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且将诵读演绎得有声有色。而有声有色的诵读,更会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儿童有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也正是理解和进行个性化诵读的关键。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部分后整体地展开想象:先分别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再连贯整体想象成“一幅流动的画”。教学中,教师把语言——画面——诵读三者连成一线,融为一体,唤醒学生所有的感官去感受:用耳倾听、用眼观赏、用心感受、用嘴吟诵、用脑想象,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受词的信息,化言为画,进入诵读的语境。诵读词的过程犹如人在画中游,乐在其中,文本的意境结构美便得到探究与体味。

文学作品总会留有许多的“意义空白”。这种想象实际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对意义空白进行的独特补充。儿童用语言为想象建造了一个温馨的居所,并享受它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欢愉。

三、深层对话、提升诵读审美感悟

对话作为审美视野下的诵读教学审美方式之一,它强调应在自由、平等、真诚、信任的心理平台中进行,对话可发生在对话双方对诵读内容感悟、诵读情感体验、诵读技巧运用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对话的质量,取决于对话双方的“质量”。而师生之间的这种对话,教师应该在教学前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充分注重并挖掘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与文本反复切磋、对话、赏析,沉淀出对诵读文本的深度理解。我想,这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指导诵读教学主导性作用的关键之处。周益民老师执教《天鹅的故事》一课,与学生深情对话,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高超的语文诵读教学艺术。比如老天鹅扑打冰面的一段文字的回还反复诵读,比如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此起彼伏的诵读。我想,每一个听课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里会长久记住广袤的俄罗斯天空,在那遥远的贝加尔湖畔,‘克噜——克哩——克哩’这天鹅的叫声。[]诵读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充分挖掘诵读文本中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体味涵泳,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深层意义上的对话,无论是用心想象当时场面回旋的歌声还是深刻感受歌声的意蕴,都将文本的信息个性化,情感化,用诗性的力量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陶冶了情操。

四、渗透方法、完善审美渠道

诵读方法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的诵读声中领悟情感、更好地抒发情感,把对作者的思想感受表达出来,升华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诵读的审美渠道。诵读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把握诵读时的情感,那么,在其间进行必要的诵读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的诵读声中领悟情感、更好地抒发情感,把对作者的思想感受表达出来,升华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诵读的审美渠道。同时,诵读方法的运用中表现出诵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真切理解与切身的感受,它融合着诵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判断、体会和感悟,映射着诵读者的审美情趣。例如,诵读唐诗《枫桥夜泊》。课始首先先听一听老调子的吟唱方法,建议第一句调子要高起,上扬“满天”、读音适当延长,把秋夜的傲霜表现出来;第二句的旋律要向往下,读的时候要一字一顿,把人们入睡后梦境表达出来。整首诗,以“天”“眠”和“船”这三个为韵脚音,是一种比较悠远忧郁的韵,含蓄旷远。需要把这些韵脚音拖长,读出愁眠、空旷之意,从而感悟孤寂与忧愁的思想之情,明白诗人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熔铸在诗韵节奏中的。这样的诵读教学,注意把诵读的节奏、声调与涵咏有机地联结起来。

小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篇9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今天,我们欢聚在万柳小学,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让我们自信的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下面我宣布万柳小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所有的参赛选手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女)1、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幸福。下面有请二年级二班的选手上场,他们朗诵的题目是《感恩的诗》。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做准备。

(男)2、小小的我,总能在老师的眼睛里看到老师对我的鼓励,每个人都在老师的眼睛里长大,做最好的自己。下面请欣赏二年级一班的小朋友的诗歌连诵。一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女)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下面请欣赏一年级小朋友的《弟子规》和《古诗》背诵。五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男)4、山河壮丽,岁月峥嵘。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请欣赏五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五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女)5、意美、语美、音美、形美。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下面请欣赏三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三首》。六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男)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下面请欣赏六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七律长征》。二年级一班同学做准备。

(女)7、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色丝线一样,密密织成祖国的锦绣河山。下面请欣赏二年级一班同学带来的美文背诵。二年级二班同学做准备。

(男)8、比赛已进行了大半,让我们听个小故事轻松一下,请欣赏二年级二班同学的小故事《磨刀不误砍柴工》。二年级一班同学做准备。

(女)9、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的家乡。请欣赏二年级一班的《画家乡》。六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男)10、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六年级同学的美文朗诵《中华少年》。四年级一班同学做准备。

(女)11、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有永不退色的延安精神。下面请欣赏四年级一班诗朗诵《延安,我把你追随》。四年级二班同学做准备。

(男)12、下面是四年级二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论语》九则。二年级二班同学做准备。

(女)13、童年是快乐的儿歌,童年是鲜艳的花朵。请欣赏二年级二班小朋友的儿歌串烧。四年级一班同学做准备。

(男)14、下面请欣赏四年级一班的神话故事《漫游神话的孩子》。五年级的同学做准备。

(女)15、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下面请欣赏五年级同学的《少年,中国说》。

(男)截至目前,15组选手已全部参赛完,记分员老师们正在进行总分。

(女)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校长为大家颁发诵读奖状。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解说词 篇10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让我们用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担任今天的评委是王巨臣校长、李海龙主任、刘静芳老师、邸丽茹老师、王倩倩老师、张荣福老师。下面我宣布:北刘庄完全小学“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1首先上场的是三年级的刘羽小学同学,将为大家展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让他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

2、宋朝诗人张志和这首《渔歌子》,它内涵却十分丰富,充分展现了古典名诗的艺术魅力。接下来请欣赏三年级徐弘同学为我们诵读《渔歌子》。

3、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让我们对祖**亲深深的爱化为一腔炙热的爱国心,祝愿它前前程似锦、!繁荣昌盛!下面请欣赏六年级刘晓美、王梦悦同学朗诵《我的祖国》。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风景这边独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毛泽东。从您的诗句中,我们感受您豪迈的激情,深邃的思想。从您的诗句中,我们领略你博大的胸襟,伟人的情怀。下面,我们请欣赏五年级姜碧瑶同学朗诵的《沁园春·雪》。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七律长征再现了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红军勇士们,下面请欣赏六年级沈兴同学朗诵的《长征》。

7、辛弃疾,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的一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聆听。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的诗歌文化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也愉悦了我们的情感,最后请欣赏四年级邸宏美同学朗诵《望星空》

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王校长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

诵读经典与背经典 篇11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中蕴藏着中国护照免签国家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庙为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圣地,国子监为元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皇帝讲学、培养天下英才之地。让孩子在700年历史的皇家学府和圣人之地学习国学经典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古典智慧的熏陶。在朗朗读书声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在圣人言语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国学智慧的氛围里培育气质涵养,在熟习经典的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诵读经典

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读诵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

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读字认字的准确性。最适宜指读(用手指着,一字一句,逐字渐读),做到眼、口、心随指(手指)而到,三合为一。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过多强求。

特别是,有一些妈妈会过多地依赖于音频。这一阶段目的是认字识字,认字识词,需要看,而不是听。音频只能是辅助,而不是主导。不要主次颠倒。要知道,古人过去根本就不具备听音频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读书有成。

需要强调的是,上小学以前,是记忆力比较发达的时候,读诵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间。《学记》里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学习,要禁于未发。就好像是种树一样,在树发芽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学记》还讲:“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发芽之前没重视,发芽之后也没重视,等到快长成树了,再来施肥,打药,浇水,则事倍功半,虽勤苦而功难成。所以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大好时光。

“经典的意思,要不要和孩子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那就以认字为主。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可以了,经典里的字大体认识了,那就可以通俗地讲解意思。

二是断文释意

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的重点,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讲其能理解的意思,让其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讲解意思,也一定要在熟读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讲解的意义不大。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让他们以诵读为主。

三是领悟境界

对经典的意思有了一定的理解,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比如“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里,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来呢?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更深的意思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再进一步来说,即慢就是快的道理。慢慢地做,容易坚持下来,一快了,就容易累,一累了就容易歇,一歇了就容易停。一停下来,就前功尽弃。

诵读,并不只是浅显的快了不好,而是要体会到坚持,守恒,不懈。

领悟阶段,是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触类而旁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一经通,诸经通的阶段。

国学经典要不要背?

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很早背过的英文单词,现在都记不得了。背过了吗?记下了吗?背过了,也记下了,可是最终还是全忘了。同理,我们过去读中学,也背过不少古文,但基本上也是背过了,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孩子压力大,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又忘了。欲速则不达,重在恒心。每天如乌龟一样慢慢地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几百米更有效!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背过不少课文,现在记得的、还能背出来的有几篇?差不多全丢了。所以,背不是重要的目的。

记忆在轻松安定愉快的状态下会有效!古人们读书时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愁着眉、苦着脸,这哪里还是读书?

读,轻松地读,放松地读,跟乘法口诀一样,次数够了。水到渠成,背的结果自然就实现了。

诵读经典益处多 篇12

一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列宁说过:“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作为中华儿女, 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就是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诵读经典的教育, 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 让他们在非常深厚的经典诗文中接受熏陶和感染, 在经典之作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寻根固本, 弘扬传统文化,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诵读经典, 提升素养

1. 诵读经典, 提升语文素养

第一, 诵读经典使识字量和注意力得到提升。在诵读《四书》、《五经》、《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诗文中生僻字较多, 需要学生在诵读中注意并识记, 久而久之, 学生的注意力和识字能力均得到提升。研究表明, 0~13周岁的孩子最具有背诵的潜能, 即使你不叫他背诵经典诗文, 他也会不自觉地学记大人的口头语, 或电视的广告词, 而且现在的许多国学大师从小就背诵《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语言学家季慕林老先生就倡导小学生背古文。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老主张“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他认为小时候背的, 忘不了。

第二, 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由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典诗文, 在熟读成诵中自然会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感悟。对经典诗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亦有不同的理解, 时间久了就会厚积薄发, 学以致用。许多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习作、日记中会不自觉地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看见春天柳枝发芽, 便会自然吟诵“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看见溪水融化, 群鸭嬉水, “竹外桃花三二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便会脱口而出。在今年的玉树地震后, 电视台播放温家宝总理亲临受灾现场指挥救援, 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温爷爷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能‘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真让人感动, 我以后也要‘为中华之兴盛而读书’。”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学生在诵读经典中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第三, 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由于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诵读, 而且诵读方式多样, 采取只表扬不批评的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学生在诵读经典中增强了语感, 感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奠定了语文基础, 通过同文本对话, 同作者对话, 与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共忧, 从而视野开阔, 智慧流溢, 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得到升华, 自然而然地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2. 诵读经典, 提升思想素养

诵读经典,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 自信自强的人格, 和善诚信的品质, 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我在诵读经典中就充分利用《弟子规》的诵读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第一, 边让学生诵读, 边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来指导学生践行《弟子规》, 不仅要求学生诵读, 而且要理解、要践行。如诵读《入则孝》部分时, 引导学生做到“父母叫你要立刻答应, 父母让做的事要及时做;对父母的教诲要认真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要学会感恩, 受委屈时多想想父母亲人的好处, 原谅他们的错误”等。诵读《出则悌》部分, 则引导学生了解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学校要能够顺从长上, 尊师重教, 尊老爱幼, 讲究礼仪。诵读《谨》、《信》、《泛爱众》时, 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 注重仪表、讲究卫生, 团结友爱、勤俭朴实, 明辨是非、知错就改, 人人平等、知恩图报, 谦虚谨慎、积极上进”。在诵读《余力学文》时, 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了解并掌握读书的方法及读书时应注意的问题, 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

第二, 为了激发诵读兴趣, 可将《弟子规》配上音乐编成《经舞操》, 使诵读活动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肢体表演中体会到《弟子规》的深刻含义。诵读活动使文明礼仪深化普及, 孝亲尊长蔚然成风, 懂得了“长者先, 幼者后”的道理, 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多了;读了“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之后, 与父母顶嘴的现象少了, 懂事的孩子多了。

三诵读经典, 提升综合素质

我们在组织诵读经典时应注重学科整合, 将音乐、美术活动与诵读活动整合, 组织学生根据诗文内容配画、配乐、吟唱表演, 并组织多种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用吟、诵、唱、画、演等多种形式, 把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灿烂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大家在领略中华璀璨文化的同时, 更深刻地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内涵。学生的诵读、表演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有利于优化人格, 提升综合素养。

经典诵读美文 篇13

2、儒雅学者朱自清,其人格如明月高悬,辉映人间。其才情如不羁江河,佳作迭出,其中的《春》更是献给春天的花团锦簇清香袭人的厚礼!品读〈〈春〉〉,宛如徜徉于珠玉飞溅、蝶舞蜂翔的大花园,美不胜收!下面请欣赏。

3、“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一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请欣赏选手组合朗诵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

诵读经典育人无形 篇14

当你踏进湖北省襄阳市人民路小学美丽洁净的校园,会感觉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顺着长廊的方向抬头看,文化走廊上方覆盖着透明穹顶,内绘“仁、义、礼、智、 信、孝、德”等几个大字的走廊尽头,一座半人高的古书形的石雕上刻着学校赋: “万汉水泱泱,载流光,贤德俊冕,千世存芳……”,读着上面的文字,一股深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一、一个好读本,培养学生好习惯

“可不求甚解,须熟读成诵。诵中悟理, 悟多则多,悟少则少”。学校将传统的国学经典与现代的德育规范结合起来,精心选编出一套《儿童经典诵读》读本,作为学校校本教材,供广大师生使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特色校本读书课程,每天坚持上午课前10分钟经典诵读,每间教室墙上,都悬挂着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学生对“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等句子早已耳熟能详,并已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两个主阵地,营造校园好氛围

1.充分利用空间阵地

校园是一个立体的育人环境,除了公共场所的公示栏、橱窗,教室内墙上的黑板报、 学习天地等传统阵地外,人民路小学还在校园东侧兴建了巨幅经典诵读文化墙“凌云长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古今先贤睿智的形象和精辟的格言深入人心,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办公室、楼道、走廊的墙面、 地面,甚至草坪边、路灯上,方寸之地都可大做文章。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名人画像装扮着校园的每个角落,国学经典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2.创新利用多媒体阵地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伴着袅袅的古典乐曲,古诗词朗诵声飘扬在校园上空。这是下午上课前十分钟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诵读欣赏”、“大师诵读”等栏目,以经典诗词为主要内容,每天两首,让孩子们聆听经典。此外,学校巨型电子屏定期更换经典诵读宣传标语和视频短片,为校园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

三、三个相结合,促师生参与互动

1.经典诵读活动与多学科整合

学校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固定经典诵读课,由专任语文老师进行授课。学校语文教师结合我区“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改革模式编写的导学案,在教研会上通过集智备课讨论形成定稿,为学生“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经典教材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既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努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既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又兼顾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授课教师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注重课内课外的延伸,力争使经典诵读深入人心。各年级组、 教研组深入研究教材,每月寻找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典型文本,进行重锤敲打,在组内研讨、上课,然后推选优秀课在每周三下午的语文教研会上进行全校交流。

在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实践,还注重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经典诵读与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学科整合。音乐课上鼓励孩子们给古诗词配上节奏吟唱;美术课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某一首诗的意境作画;综合实践活动课穿插开展“古诗吟诵展示会”、“经典美文伴我行”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背、唱、 演、说、画等形式品味经典的精粹,感悟人生的真谛。

2.经典诵读与课间活动相结合

仅仅利用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来引导学生学经典、悟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采取分散训练,教师每天布置一定量的经典诵读任务,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上学放学路上可以背诵,踢毽子玩游戏时可以背诵,课前一分钟对子互背或全班齐背…… 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常常被学生挂在嘴边, 给他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色彩,充分满足孩子爱动爱表现的特点,也减少了课间无序打闹的情况出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背诵的任务,正可谓“时时处处踏歌声”。

3. 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学校在把经典渗透到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做出了尝试,如本校三年级的年级文化主题为“诗情画意”,由此产生了“孟浩然班”、“李白班”、“杜甫班”等以著名诗人名字命名的班级。各班都在围绕诗人的诗词风格、人物特点、经典代表作进行小组文化建设。这样一来,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一脉相承,处处与经典相衔接,时时与经典相照应。

四、四个好时段,创一天独特风景

1.晨间——诵读引导,书声朗朗

晨间安排10分钟经典。教师根据学期初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诵读指导,培养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培养文明品德。

2.午间——特色铃声,巩固诵读

每天中午放学,为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学校大胆尝试, 把《论语》《弟子规》及许多古诗词中的经典改成了轻松、欢快的放学铃声,陪伴着孩子们的吟诵结束上午的学习,既巩固了诵读内容,又创造了和谐的诵读氛围。

3.傍晚——诵读检查,有序展示

放学前,学校依次安排各班进行十分钟夕诵。有诗词领诵,有《三字经》《弟子规》 轮读,有高年级的《论语》解读,每天如此, 坚持不懈,既是对学生掌握经典情况的一种检视,同时更为同学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4.课外——延伸拓展,激励诵读

在学生家庭作业中适当布置课外诵读, 让经典走进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背国学经典,形成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局面。有条件、有能力的家长可为孩子配乐朗诵,亦可边舞边诵,使孩子徜徉在诗文诵读的海洋里,形成家庭教育一道独特的风景,促使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

五、五种活动载体,提升学生素养

在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精心策划,细心组织,积极搭建展示平台,每学期进行一次“风雅颂”国学诵读节目汇报, 每年一次国学经典剧表演,加上各班的经典书法比赛,国学小报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仁、义、礼、智、信、善、德、孝” 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孩子心灵。具体活动形式有:

1. 演绎经典。每学期将各科教师联合起来选择经典篇目排演课本剧。如快板表演《笠翁对韵》、舞蹈情景剧《诫子书》……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提高了文学审美能力。

2. 以经典诗句铭志。“给孩子人文的底蕴,还孩子多彩的童年”是学校教育的追求目标。组织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经典诗句进行分类,从中选出奋发进取、立志爱国的语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不仅积累了优秀的诗作,而且丰富了内涵,提高了品味,受益一生。

3. 寻访诗人足迹。在假期,可以根据襄阳本地的地域文化,引导学生去寻访诗人足迹。如学校组织学生饱览襄阳山川,让他们感受孟浩然、皮日休、李白等一些伟大诗人在襄阳留下的不朽诗篇;游鹿门山,感受浩然文化;游古隆中,追忆诸葛智慧,参悟介子遗训……

4. 经典擂台赛。每学期,每班利用班队会开展“经典诵读擂台赛”。选手们兴致勃勃、摩拳擦掌、厚积薄发,俨然成为一个个小诗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期末评选表彰“经典诵读小明星”,促进了学生的持久兴趣和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5.书写经典。每年校园艺术节上总会有一批小小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书写经典,无论是端庄秀美的楷书作品还是笔走龙蛇的行书作品都将经典美文演绎到极美境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前,结合本校的实情,教师们正着手研发一套属于自己的经典读本,其内容除涵盖国学经典、中外名家名篇之外,还结合了古今襄阳文化意蕴,选编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经典诗文,使学生对家乡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两年多的经典诵读给我们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向更深、更高远的层次的思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经典诵读,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的不仅仅是经典的种子,更是优秀文化、文明素养、传统美德、健康情趣、良好习惯的种子。时间愈久,他们生根、 发芽、结果就愈多。而且,经典诵读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教师们通过学习、传播、研究经典,开始有了“厚重”的感觉,底气更足了,教研也逐渐能跟着“感觉”走了。学校则通过经典诵读和研究找到了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德育工作的抓手。

上一篇:dhv716安全阀下一篇:建筑施工合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