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2024-09-05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共17篇)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1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实施方案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拟举办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现初定方案如下:

一、强化意识 明确意义

中华美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扎实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对于帮助小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以“阅读优秀书籍,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为主题,借助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广大边坨学子从小接受中华古典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并通过该书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们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二、活动主题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自觉使用普通话。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4月27日

地点:前操场

四、参赛对象

一年级至六年级每班选出3组比赛选手。

五、比赛形式和内容

以朗诵形式,可以配音朗诵,也可以群体朗诵,还可以几人对诵,甚至可以有背景表演的朗诵。要求每组选手准备一篇美文。

六、奖励

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团体奖2名。

七、相关事宜

1、各班级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组队和节目的编排工作。

2、参赛节目所选择的美文原则上在《经典读本》范畴之内。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2

为了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语用函[2010]6号) 文件的精神, 也为了推动中华书局组织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的工作,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 中华书局、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将于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曲阜举办, 会议为期三天。

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立足全球化视野, 注重活动系列化、课程模块化、学习体验化的精心设置, 以推动中华经典与当代教育的进一步传承、融合为使命, 以全国教育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高端文化论坛。

【论坛时间】2010年10月23日-25日

儿童与中华经典诵读 篇3

关键词: 中华经典 诵读 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3.3

中华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原创性的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是代代传承的具有典范性、源头性的不朽著作。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儿童中华经典诵读是主张利用人类童年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反复朗读中华经典,并自然成诵,以涵养性情、传递文化,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上正在逐渐兴起儿童诵读中华经典的高潮,中华经典诵读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和家庭生活。那么诵读中华经典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诵读中华经典的价值

1.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儿童诵读中华经典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代际传递的有效方法。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华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的书面载体,儿童能够从诵读中华经典的过程中受到传统中华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其成长为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1995 年,赵朴初、叶至善、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提案中指出构成我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各类古代典籍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希望我国成立幼年古典学校,让孩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背诵历代重要的文、史、哲名篇,以使得我国悠久之文化避免传承中断的危险。

2.促进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蒙以养正”,儿童时期要为儿童的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而经典诵读为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经典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儿童传递了“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 “贵和尚中”的为人处事之道, “慎独”“自省”的自我管理方式,“力行”、“勤俭”、“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这些多元而又丰富的内容能滋养儿童精神并促进其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3. 促进儿童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类的记忆能力先于理解能力的发展,当儿童还没有熟练掌握现代汉语之前,他们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具有一样的吸收能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就能让凝结着民族智慧的中华经典促进儿童各种智力因素的发展。

脑科学表明右脑擅长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创造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左脑擅长逻辑、数学、语言、文字、推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儿童诵读经典能够开发左右大脑的功能,长期诵读经典,能促进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且会让孩子在一两年过掉识字关,较早的形成熟练阅读的技能,为各科的学习奠定广阔的智力背景。林助雄博士在《经典诵读与左右脑的开发》一文中指出,儿童富有韵律感的诵读和看经典汉字启动和刺激了右脑,仔细辨析经典文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儿童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求甚解,自然成诵,身心处于完全松懈、有趣的状态,使脑波从β波转换至α波,在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1]

二、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源

当前我国儿童诵读的中华经典除了《三字经》、《千字文》、《 弟子规》等蒙学教材外,主要还有《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等经典。

当前我国出版了一些供儿童诵读的中华经典教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古诗文读本》,此读本共12集,配有CD-ROM 光盘和 “导读”书籍, 方便学校和家庭的使用。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导,郭姮妟主编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其正文配有注音,并有繁简字、通假字、古今字等说明,多年使用下来深受好评。

此外社会上众多的儿童经典教育机构还出版有配有录音的大字教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中华经典诵读的操作原则

近年来儿童经典诵读的实践中涌现出不少的好方法,现将操作原则总结如下:

1.不求理解,熟读成诵

儿童诵读经典,主张先不求理解,自然达到背诵的程度即可。随着儿童人生阅历的丰富,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会不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来靠的就是“口耳相传”的阅读和记诵的功夫。南怀瑾先生在讲述《教育与文化的中空》专题中指出旧式读书受教育的那种“摇头摆尾去心火”的读书姿态,以及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也有乐在其中的滋味,当年摇头摆尾装进去,经过咀嚼融化以后,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积极倡导经典教育的赖国权先生指出,儿童可以通过录音跟读的方式轻松学习经典,相同的内容最好让孩子每天读一次,连续读7天以达到对经典熟读成诵的程度。

2.营造良好的读经典的人文环境

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的力量,让孩子自然的爱上经典,就必须有一个人人读经典的小环境。如果是学校开展读经典活动,就要要求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人人读经典,学生人人读经典,并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班主任还要把经典诵读融入班级特色活动中,开展“班级诵读之星”、“古诗文朗诵会”、“擂台赛”、 “最佳朗诵小诗人”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自己的经典诵读的成果展现出来,以此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如果是家庭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活动,家长需要天天带头诵读经典,在家长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让孩子产生经典诵读的兴趣。此外家长们还可以联合起来搞一些经典诵读的家庭联谊活动,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诵读经典。

3.只表扬,不批评

孩子经典诵读的兴趣是经典诵读教育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好。经典诵读的核心在于让孩子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任何的批评和强迫都会对孩子的经典诵读造成负面影响。学校和家长在管理孩子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应用正向行为支持的方法,对于好的行为及时地表扬和奖励,维护儿童诵读经典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林助雄.经典诵读与左右脑的开[EB/OL].http://www.docin.com/p-555599661.html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4

一、领导小组:

组长:刘焕阳

成员: 王志斌朱晓红丁荣军龚寅杰语文组成员

二、诵读内容

有关热爱祖国、歌颂祖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激励青少年蓬勃向上的中华经典美文,各班级自选篇目,可以是诗文,也可以是其它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是集体朗读。

三、参赛对象和形式

(一)参赛对象

1、全校各班学生,有兴趣的教师也可以参与。

2、每个班选拔1—2名或1—2组选手参赛。

(二)参赛形式:

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两种形式

1、个人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2、集体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人数在4—30人之间,时间不超过7分钟。

3、表演形式不限,可将同类精短诗文组合成板块进行串联诵读,也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表演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

四、赛制和奖项设置

比赛将于9月30日下午14:15举行。

本次比赛设一等1名,二等2名,三等3名。

五、工作要求:

各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要积极组织和动员课任教师,本班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开展诵读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参赛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并且请各位语文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各班将参赛选手名单及节目单于本月25号交到吴冠军老师处,节目顺序于26号中午12点到吴冠军老师处抽签!

六、比赛评委:

王志斌刘淑萍王同铨何婧莹朱书芳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赤岸初中德育处教务处

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部、语文组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5

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课内或课外的经典诵读内容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具体篇目和朗读形式自定,朗读时间限定在6分钟以内,比赛时要求脱稿。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各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定于12月20日至21日组织进行初赛,利用校内语文活动课或班会课分小组进行选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决赛参加对象。

2.决赛

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2012年元旦前。地点在四层会议室。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班级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4.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六、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增兴校长

副组长:卓诒恭副校长、肖应强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组长、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具体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和指导及各班的安全)

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评审委员会: 评委:各位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凤山小学

中华经典诵读 篇6

一、活动目的

1、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青少年情操,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树立了新时期青少年爱国爱党、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2、为辖区的青少年提供了自我展示、抒发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的平台,给社区营造了高雅的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我和我的祖国

三、活动时间

2012年7月22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本社区中小学生

五、活动准备:

1、发布活动通知,电话联系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报名参赛。

2、准备好音响设备、礼品及活动流程

3、邀请嘉宾评委

西湖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小组

2012年7月8日

通 知

各中小学生及家长: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陶冶青少年情操,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西湖社区决定组织“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请广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活动时间: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上午九点 活动集合地点:西湖社区前坪

西湖社区居委会 2012年7月15日

西湖社区未成年人活动记录

单 位:西湖社区 时 间:2012年7月22日 地 点:西湖社区 参加人员:社区中小学生

内 容(图片):“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诗 飘 西 湖 歌 颂 祖 国

——记西湖社区“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我们都是母亲孩子, 大家都是华夏的子孙, 在这个世界上, 我最亲爱的是妈妈,我最爱的是中华……”讲台上,一位选手的朗诵赢得了台下居民们的阵阵掌声。这是西湖社区诗歌朗诵比赛现场上的一幕。

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青少年情操,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活跃青少年暑期活动。西湖社区与蓉园小学通过周密安排,精心策划组织社区学生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7月22日上午,西湖社区前坪的居民活动广场上洋溢着热烈而又紧张的气氛,在一片掌声中开始了比赛。本次活动共有25位同学报名参赛,选手们纷纷登台亮相,用自己稚嫩的话语,抒发了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她们朗颂着各自的作品,语言标准、感情真挚,声音宏亮、气质优雅,表现出了自己良好素养和精神风貌,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比赛评委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为同学们给予及时、客观的评判。最终通过角逐,有12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其中梦泽园11岁的龙俊杰和王府花园9岁的贺雨瑶分别以《校园的清晨》、《这一天》获得了一等奖,另有8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其他参赛选手也获得了鼓励奖品。

少年强则国家强,通过这次朗诵比赛,不仅为辖区的青少年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给社区营造了高雅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抒发了年轻一代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更进一步树立了新时期青少年爱国爱党、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

西湖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小组

浅析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大浪淘沙,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 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经典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近代以来, 对于中华文化经典读物进行阅读, 特别是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范围和比例非常非常的小。笔者认为中华文化是时间长河中的珍珠, 不管经过多少时间, 经典依旧是经典, 依旧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必定有其流传至今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孩子是祖国的下一代, 娃娃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值得我们积极推广。下面笔者将说明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幼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 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意义。人的一生中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是人学习和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大量的研究表明, 婴儿期是人掌握和学习语言的最关键的时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会不断的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儿童的语言发展。婴儿期是人学习语言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有效的语言培训对于儿童掌握语言、训练思维、锻炼逻辑将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诵读中华经典, 让婴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婴儿的语言方面的意义可以从锻炼儿童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前书写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 是对于儿童倾听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普通的白话文读物诵读教育而言, 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更需要学生积极认真倾听。老师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 有时还得配合一定的动作、表情和图片等, 学生也只有一直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然后, 是对于儿童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活动中,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齐读、学生依次朗读以及学生领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最后, 是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 学习读书写字的坐姿, 学习语言文字中的一些规律。这些都对于后期的读写能力做好了铺垫。

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更是礼仪之邦, 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下面笔者将会着重介绍在尊师敬长、与人为善、勤勉学习以及修身养性方面的价值。首先是关于尊师敬长。中华经典中关于尊师敬长的言论比比皆是。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程门立雪……这些故事都是在向读者们传递着孝顺父母、孝顺长辈、尊重长辈、尊敬老师的理念。特别是在当今中国, 孩子毋庸置疑就是家中的宝贝, 社会的宠儿。在这样的环境下, 对孩子进行孝道和尊师重教的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是与人为善。“仁爱”通过几千年的时间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中华民族。中华经典之中处处流露着与人为善的影子, “恩欲扬, 怨欲忘”等都闪烁着与人为善的光芒。在当今中国, 独生子女遍地都是, 学会体贴他人、学会关心疼爱他人、与人为善是多么的重要啊。再就是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是中华经典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头悬梁, 锥刺股”、“闻鸡起舞”、“狼影樱雪”等都是先贤们刻苦学习的写照。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 让幼儿从思想深处就有着深深的印象。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 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社会, 只有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就是诵读中华经典对于幼儿修身养性方面的积极意义。“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目标, 其中, 修身养性是第一层次。中华经典中的“论语”、“三字经”等处处都有如何提升自身修养、锻炼自身气质的言论。从小就让幼儿接受中华经典的熏陶, 从小就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对于孩子们以后的漫漫人生路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训练能够训练学生, 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美。对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所选择的读本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 在语言方面都是字字珠玑, 一字千金。或是韵律、或是文辞、或是对仗, 无不体现着中华语言的魅力。另外是经典之中所体现的意境。“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是多么幽静安详的画面啊。通过中华经典诵读, 让孩子们在这意境之中体验美感。再然后就是让孩子在经典之中体会中国的人文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壮志豪情等优秀品质。这些都值得孩子们学习。

四、培养孩子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晋升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理念, 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一起修正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任何民族都应该有其民族精神, 并且积极践行着其民族精神。中华经典中处处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民族理念, 闪烁着我们的民族魂。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最纯正的民族精神, 有助于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在西方思想浪潮大行其道的今天, 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 篇8

关键词:诵读经典;文化积淀;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作为炎黄子孙,怎能丢弃?我们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诵读诗文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将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我校开展了“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吸收经典营养,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加厚学生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空间。

一、书香校园营造文化氛围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标准化初级中学,为将我校建设成美丽书香的校园,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经典古诗词在校园随处可见,前院是唐诗,后院是宋词,楼道见李白,橱窗见屈原,抬头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低头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餐厅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室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进校园,阵阵诗意扑面而来。让学生在舒适、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处处让直观形象的事物耳濡目染,熏陶感染,久而久之,就会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去年我校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室,学校充分发挥广播站的作用,利用上下午放学及课外活动时间播放古诗词歌曲,《悯农》《春晓》《水调歌头》等在校园广为流传,古诗词每天陪伴着学生,不知不觉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走进我们的校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脑子想到的、就连空气中飘荡的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

二、阅读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50篇古诗词推荐篇目。新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背诵的数量,特别是对古诗词背诵的规定。加强古诗词的背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校的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诗词掌握较好,课外学习积累太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全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我们根据各年级古诗文背诵要求,确定篇目,每个年级每学期至少十五首古诗词,分年级由语文老师进行背诵检查。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背诵”成绩单,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老师推荐一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自己积累,拓展视野。学校读书日,我们带领学生去阅览室阅读经典,抄录经典,赏析经典,背诵经典。每天语文课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认真书写张贴在黑板旁;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全班举行一次古诗词竞赛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交流,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比如,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展评、书写经典名句比赛等。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诵读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中华好诗词”百人朗诵活动,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收听古诗文诵读及赏析,体会《滕王阁序》的报国热情,领略《钱塘潮春行》的美景,感受《会唱歌的鸢尾花》的淡淡忧伤。从听写大赛到成语大赛,再到好诗词对接比赛,一场场比赛精彩绝伦,在比赛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在活动中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精诚协作,努力让学生的记忆背诵轻松愉快。比如,在《滕王阁序》诵读活动时,美术老师为我们绘制古诗文意境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文内容,音乐老师给我们配上《渔舟唱晚》的古筝乐曲,快速将学生带入王勃的世界,电脑老师让信息技术发挥优势,为活动锦上添花。

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开展了学习传统经典《弟子规》活动,学生或朗读,或背诵,或歌唱,或者以黑板报等方式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并且我们还邀请区关心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让这些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内化为自我的思想精髓。学校开展此项活动后,学生在待人接物、感恩父母等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班风、校风,都变得儒雅起来。《弟子规》让每个学生知道如何从小学会生活,学会为人处世。

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学习形式点燃了学生诵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畅游,丰富了文化积淀,提升了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中华经典诵读 篇9

2013年11月20日,我去参加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兰霞教授和新洲教研室的朱幼菊老师的两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却使我感受很多,也令我受益匪浅,更让我明白了诵读活动应如何开展。以下是我这次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兰霞教授主要讲的是诵读的发声与技巧。

在诵读的发声上兰教授把教师的语言分为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和副语言。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清晰、生动、得体。教师诵读时的发声技巧主要靠呼吸与共鸣。呼吸器官属于动力器官;发声器官属于成声器官,指喉头和声带;调声器官属于美化器官,即“音箱”,分别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和头腔。

在诵读的技巧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作品的选择要符合四要素:突出自身优势、内容符合要求、体裁选择恰当、形式易与表现。作品的准备要理解和感受作者本人、写作背景和作品内容。作品还要注意表达的技巧,要掌握好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朱幼菊老师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开展经典诵读和如何开展经典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儿童大脑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潜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修身养性,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

要想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师要让学生爱上经典,要让学生诵读经典,要让学生会颂经典,要让学生内化经典。教师要融经典于环境,要融经典于音画,要融经典于活动。

兰霞教授和朱幼菊老师的讲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融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指导性、借鉴性于一体。内容详实,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力求让教师在轻松的状态下,快速提升诵读能力,知道如何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仓埠中心幼儿园

张平

诵读中华经典 篇10

———八鱼中学举办“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大赛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5月21日上午,八鱼中学举办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大赛。

学校七、八年级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该项活动中来,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各班同学个个精神饱满,书声琅琅。朗读的文章有国学经典《木兰辞》,经典散文《少年中国说》,有豪情万丈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有寓意深刻的现代诗《可爱的中国》,有激情洋溢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也有经典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沁园春 雪》等几十篇中华经典名篇。那一字一词,一领一合,抑扬顿挫,时而深沉,时而柔美,时而激越,多样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学生们的多样风采,赢得了现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全校学生诵读经典的极大热情,增强了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更是学校推行“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净化心灵、滋养人生”的阅读理念,校园阳光阅读活动一次成果的具体展现。

撰稿:赵林平图: 宋彬辉

赵立校长为大赛致辞

李宇航、吴佳妮等四位同学主持经典诵读大赛

七、4班同学在朗诵《木兰辞》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11

一、经典的选取标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海,从先秦诸子经典,到汉赋,魏晋文章,乃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小说等等,皆可称之为经典。学生诵读何种经典才能有效提升道德品质?

1.选择标准:以富含道德能量为宗旨,以中国文化道德元典为母体,以中华根文化为源头

2.经典的选择以“四经”“一书”为核心

“四经”为《德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易经》,“一书”为《大学》。

《德道经》为万经之王,《黄帝四经》为治理学鼻祖,《黄帝内经》为医学宝典,《易经》为五经之首;《大学》为修齐治平的应世之作。这些经典的共同特点是以道德为根本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祖根、祖脉。我们诵读这些经典正是接续中华文化的祖根,获得最大的道德能量。

二、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

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采用《易经》中的学习方法:“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无思无为的学习方法。所谓无思无为的学习,就是不用意识心理的作用,采用道家内观的方式,直接诵读。不去思考文中内容的含义,只需要静心闭目,沉思静坐,专注心念,放下大脑皮层意识的干扰,进入大脑质层乃至核心层的智慧状态,以经典的道德能量,调动开启大脑的智慧,实现道德智慧的同步运用。

三、智慧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

1.诵读道德经典,提升道德能量

道德不仅仅只是道德品行品质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高尚道德心灵的修养。道德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天地能量作用于宇宙万物的客观物质。《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成者也。”意思是说,上天作用于我们人类的客观物质是“德”,大地作用于我们的客观物质是“气”,这种天德地气的运行养育了万物。

当前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有种种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从三因论来看,既有本因,也有内因与外因。要改变、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根据霍金森道德能量学说的理论,一个人的能量越低,身心健康状况就会出现很大问题;能量越高,身心健康状况就会达到很高水平。一个人要远离低能量状态进入高能量状态,就要亲近高能量的人。古往今来,一些大智慧的圣哲,经常会有一大批追随者,原因就在于此。但是高能量的人我们可能很难遇见,即或遇见,次数也很有限,不可能一直亲近。诵读高能量的智慧经典,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有不断诵读高级别道德能量的智慧经典,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德道经》《心经》《易经》等经典都是高级别能量的经典,不断诵读这些经典,就能实现道德能量的内化。

2.诵读经典,上善治水,净化心灵

老子说:“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德道经·治水》)

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上善治水的过程。所谓上善治水,就是用最好的意念,最好的语言、文字等来治理我们内外环境中的水,尤其是我们体内的水,包括我们的血液,细胞液等等。通过不断诵读经典,达到净化、修治我们体内水的目的,进而实现净化心灵的作用。

江本胜博士的水试验也证明了:水具有看、听、识别语言文字的能力。善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美丽的图案;恶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丑陋的图案。这些科学实验证明:诵读上善经典,具有改善我们心灵的作用。智慧的经典,可以净化灵魂,丑恶的文章,只能污染心灵。我们只要不断诵读圣贤智慧经典,就能从中汲取无穷营养,滋养我们的身心。

3.诵读经典可以有效培补学生五德能量的提升

五德即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仁德即是仁慈大爱,心中无差别的博爱;义德是循理不背,按照正义行事的风范;礼德是不违背规则,合乎礼仪,谦恭有礼的表现;智德是做事合乎法度,智慧明达,做事不会出现后遗症,以德为宗,以智为用,实现德智并举的境界;信德是心中对道德的笃厚真信,诚实守信的品格,重守诺言的操守。具备丰厚五德能量的人,必然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其人格的体现。

诵读圣贤经典,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补五德能量,使学生具有充沛的慈悲仁爱,风骨正义,在彬彬有礼的人格魅力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智慧的信义中实现修齐治平的伟大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仁德丰厚的阶段,只要认真诵读经典,就能快速实现仁德能量的培补。在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义德的充沛期,只要我们诵读经典做的足够扎实,就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足够的义德能量,同时扶生智德能量。如果同时配合《弟子规》等规范性元典的学习,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礼德能量,礼德能量的提升,促使学生礼貌待人的品质,实现学生的优良品质。

在此过程的诵读中,由于经典的滋养作用,也会慢慢形成学生对道德文化的信仰,只有形成对道德文化的忠信,以及对道德文化的信心,才能真正培补学生信德的能量,也才能真正形成学生讲信、守信的真实品格。

任何一个人道德品行的不足,仅仅只是“道之花也”,而真正的原因在于道德能量的欠缺,唯有道德能量的提升,才能解决品行品质的不足。

经典诵读是最简单、有效提升道德能量的良方,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信心足够,并能长期坚持,扎实实践,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的道德品质,乃至全社会的道德状况,必将会有巨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道德复兴也将指日可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诵读经典,上善治水,实现我们幸福美好的人生。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12

目前,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过多地关注分数的短期成效,无视阅读的重要性和长期的积极性

都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作业像山一样地压在孩子身上。事实上,很多孩子都被动地成了那棵被拔的小苗。有些家长给孩子提供的课外书就是各种辅导手册、练习卷,他们认为这样能在短期内提升孩子的成绩。殊不知这样急功近利式的劳动,既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抢占了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二、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电视机和电脑游戏给了孩子们娱乐和消遣,但也耗费了他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长时间沉迷其中。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良传媒更会在思想上误导孩子。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孩子的阅读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三、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正确有效的引领

虽然老师们都知道开卷有益这个道理,也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阅读什么书,该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从经典美文中汲取养分,老师很少会就这些东西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而是由着学生自由选择,任意阅读,或者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以至无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选择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这才是正确有益的做法。

四、家庭和学校未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很多学生家庭藏书极少,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藏书。许多家长自己的娱乐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以至于有的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家里,学生的阅读缺乏督促关怀。而在学校里,虽然有图书馆,但阅读氛围不强,时间也少,所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很难形成。

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一、多读多说,感悟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感情。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描述了南沙群岛物产富饶,景色优美,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我在教学2、3小节时采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的方法,在读中明晰了道理,感受语言之美,可以轻松地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教学片段设计:1.小朋友,你们觉得南沙群岛怎样?读读并写出物产丰富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自己练读,你认为哪句美就读哪句。2.同桌分别读一读。3.(放录像)我们一起徜徉在南沙群岛,这时候你想说什么?4.老师也来读一读,大家闭眼想象南沙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景色?5.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6.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再结合课文向家人介绍南沙群岛(可选自己喜欢的景色或物产等),可用课文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表达。

二、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中有很多文本诗情画意,语言凝练,要想学进去,必须让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典型的一例。如在第一小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播放这首歌曲,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渐入情境,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群少先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和“飘荡”等词语,诱发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把水清、色丽、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语言也慢慢积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为学生配上音,指导学生练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把文本的语言转换成个体语言贮存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三、神模妙演,激发情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典美文的感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化美文中规范的语言材料,还要灵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语言储备,重构自己的语言“仓库”,让语言更具表现力,让表演更形象化、生活化、美化、生动。如教学《小露珠》,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跟小露珠的亲切对话。学生兴趣盎然,精彩地演绎着文中的角色。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蓄”全都投注到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热情洋溢地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尽享表演之愉悦,激发学生的情趣。

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善化之,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美化我们的人生。

摘要: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 善化之, 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 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 美化我们的人生。

中华经典童谣诵读 篇13

儿童节,是六一,小朋友们真欢喜。

又唱歌来又跳舞,高高兴兴庆六一。

2、花猫照镜子

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

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得胡子翘。

3、蚂蚁搬虫虫

小蚂蚁,搬虫虫,1个搬,搬不动,2个搬,掀条缝,

3个搬,动一动,4个5个六7个,大家一起搬进洞。

4、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

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

5、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人人都说我真乖。

6、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父站中间,

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往前行。

7、7个果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7个姨母来摘果,7个篮子手中提。7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8、睡午觉

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

小枕头,小花被,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

9、吃荸荠

荸荠有皮,皮上有泥。

洗掉荸荠皮上的泥,削去荸荠外面的皮,

荸荠没了皮和泥,干干净净吃荸荠。

10、小云骑牛去打油

小云骑牛去打油,遇着小友踢皮球,

中华经典诵读评比结果 篇14

一、中华经典诵读接龙比赛:

获得优胜班级的有:

初一

1、初一

2、初一

3、初二

1、初二

4、初二5 获得最佳诵读选手的是:初一6李溪铭、高路遥初二1宋姗姗

初二4赵婧秀

二、中华经典诵读书法比赛:

软笔:

一等奖:郝嘉月

二等奖:关雯旭

三等奖:闫晴、耿媛媛、李丹青、杨宇祥、陈鑫 硬笔:

一等奖:王佳媛、石佳鑫、王佳琪、孙士茜

二等奖:李思璐、陈昱杉、武金岳、刘硕、郑子欣、刘朔凝、杨媛、程乾、田苗、陈然

三等奖:张楠、朱昱、夏乐乐、郑子悦、陈哲、刘小芹、郭思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篇1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经典诗文诵读    融合

1.引言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中生普遍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很强的记忆力,是学习中华经典诗文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古诗文的反复诵读和深入理解可以陶冶情操,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有效融合。

2.诵读经典可以传承优秀文化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高中语文教育者应该承担继承和发展的责任,把经典古诗文的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把经典古诗文作为一个载体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帮学生打好文字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2.1诵读经典留住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语文教育者有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融入经典诗文诵读,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纵观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落实和技巧的讲解,把诗文拆开来讲解,破坏诗文本身的完整性,学生对诗文失去兴趣,不愿意诵读更不愿意积累,经典诗文的教学也就失去意义。为了不让经典诗文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消失,为了让高中生多积累经典诗文,为了让其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教育者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2.2培养语文素养需要诵读经典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和习惯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经典诗文的诵读,不仅是记住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经典诗文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的古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当前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趁其处于高中这个特殊时期,依靠高中语文课本,增加其对经典诗词的阅读量很有必要,经典诗文中丰富的营养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健康人格,养成良好习惯。

2.3诵读经典发展智力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记忆从零岁开始发展,在十三岁的时候达到顶峰,以后便很难再发展,而高中生正处在记忆最好、心灵最纯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诵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当诵读成为一种习惯和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3.高中语文教学与经典诗文诵读需要合理的融合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提高人文素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诗文的诵读不能盲目进行,它需要高中语文教育者分析整合后把它与语文教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课后时间,让学生大胆大声地诵读大量经典诗文,从而感受经典诗文的语言、意境之美,在陶怡情操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

3.1寻找丰富的阅读资源,增加诵读量。

经典诗文的阅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篇章,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扩大范围,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诗经典诗文。经典诗文具有顺口、便于记忆的特点,学生通过大量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文化底蕴,经典诗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生活,写作、说话的时候便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3.2传授经典诗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诵读并不是胡乱朗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不仅满足声音的洪亮,更应该注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诵读方法,教师本身难以做到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并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教授时应该进行简单断句,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乱读一通而没有任何效果,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经典诗文大多有生僻字、多音字和多义字,难免晦涩难懂,教师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理解错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在读通课文的前提下读懂全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3创造诵读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堂不是诵读的唯一场所,把整个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起来,适当合理地组织诵读活动,营造充满诗文气息的氛围,让学生对诵读产生兴趣,受到感染。

3.3.1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语文都有晨读时间,这一段时间学生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教师要合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齐读、分组诵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朗读等方式,教师全程参加,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还可以把课前三分钟有效利用起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诗文的熏陶。

3.3.2营造经典诗文的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及教师要在校园中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供学生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相互影响、相互熏陶,让经典诗文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学生的心田。学校可以用古诗命名一些建筑物和道路,在一些空白的墙壁上写上经典诗文,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加入古诗文朗诵的版块,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经典诗文的魅力。

4.结语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合经典诗文的诵读很有必要,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实践,将二者合理地融合起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谭慧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0(6):159.

中华经典诵读 《游子吟》 篇1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掌握“意恐”、“三春晖”等词义,理解诗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培养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引导感悟。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诵读感悟。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歌曲、教师下水文。

[课 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课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同学们,世间的爱有千种万种,你在日常生活中都体会到哪些爱呢?(学生回答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郊的《游子吟》,体味一下孟郊笔下道出的是哪种爱?(板书:游子吟 孟郊)

二、简介作者:请同学借助工具书简介作者孟郊。(学生互相补充)

三、读文感悟:

1、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轮流朗读全诗,纠正字音。

2、分组齐读。

3、教师提出重点易错字:行、晖。(学生正音)

4、朗读感悟: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朗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学生谈感受:说说你读了这首诗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简述诗的内容及个人感受)

6、欣赏画面,诵读体会。(是啊!这首诗勾勒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放舒缓音乐,在乐声中展放《游子吟》画面,学生低声诵读。)

7、想象写作,理解意境: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灯光为子女缝衣服的情景。(学生合作作文,读文交流。)

8、师生赛文:(老师也写一篇下水文,和大家交流一下。)

明天,儿子要外出求学了。晚上昏暗的灯光下映照着母亲苍老的面庞,丝丝银发见证着母亲的辛劳,她正在为儿子赶缝衣裳,母亲是多么舍不得儿子远行啊!可是为了孩子求学,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母亲还是把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都缝进了这一针一线之中。尽管没有绫罗绸缎,有的只是土布粗衣,但这密密麻麻的针脚中却缝进了母亲的亲情。只恐怕出门的儿子迟迟不能回家,想到明天就要分别,在油灯的微光中,母亲再一次泪眼朦朦……但她强忍着泪水,生怕儿子发现,可她哪里知道面对着母亲的一针一线,儿子早已泪花莹莹,因为儿子知道,寸草一般的赤子之心,怎能报答母亲阳光般的深恩呢?他心中明白,自己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9、内容归纳:慈母一线缝衣,意恐迟归,反映出深切的母爱。

明确:意恐、三春晖的意义。

点拨:哪些词更能体现出深切的母爱?(密密、迟迟)这些词如何读?

指导:读时语气温和厚重、深长,读出对母亲慈爱及儿子亲切的感激之情。(学生读诗体会)

归纳:孟郊写母亲抓住了“一针一线缝衣”这一细节,写出的都是深切的母爱。

四、情感教育

1、每个人的母亲都很疼爱自己的儿女,你和你的母亲之间也一定会有很多细节,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请你开动记忆的马达,搜索感人的故事,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深切的母爱吧!(学生讲述母爱的故事)

2、是啊,温暖的叮咛,无比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温馨的慈晖,在这里请大家记住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这一天是母亲节。这一天,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你会怎么做呢?

五、诵读感悟

让我们一起回忆全诗内容,带着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激,深情的诵读《游子吟》吧!(学生深情地背诵)

六、全班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吟唱---闭眼睛想象着母爱齐读---全班齐背诵

七、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爱

伟大

中华颂经典诵读方案 篇17

2010.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师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精髓,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广大师生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要求精神,学校决定开展校园“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我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风貌,为促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读经典·诵经典

三、活动时间

2010年6月---2011年6月

四、活动原则

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

五、参与对象

全体师生和全体家长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6月)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

领导小组:

组长:邓时杰

副组长:唐玉华

组员:薛伟华李娜郑宝花候景淼刘婧各年级语文组长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做好环境布置。

(1)校园悬挂横幅:“读经典·诵经典”、“与好书相伴·与经典同行”(美术组)

(2)、校宣传橱窗布置。(大队部)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2010年7月)

1、升旗仪式时宣读倡议书。

2、各班利用晨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3、向全校师生以及全校家长发放倡议书。

第三阶段:活动阶段(2010年9月——2011年5月)

1、班级基础性活动

(1)各班开展古诗词和美文吟诵活动

要求各班语文教师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集体吟诵古诗词,每天早读时间进行美文诵读,每天中午诵读校本教材古诗文。学校要对全校学生古诗背诵情况进行检测。

(2)开展寻找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个座右铭,并在语文阅读课中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座右铭的含义以及选择的理由,并做成精美的书签夹在自己捐给班级的书中,让大家一起欣赏你的座右铭。

(3)各班出好一期“读经典〃诵经典”黑板报或主题内容版块。

2、亲子共读活动

(1)孩子与家长一起读经典美文,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读书笔记。

(2)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校特色活动

(1)由全校学生参与,投票产生“我最喜爱的经典美文”,进行推广,形成美文共享。

(2)漫步古诗园活动。在各班开展古诗诵读的基础上,对各班学生吟诵古诗的情况进行检测。

(3)全校组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展示(与建队日活动结合)。

(4)举行“美文颂祖国”读书征文活动。选出优秀征文参加省征文比赛(4---6年级)

4、开展“师生同阅读”活动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要求教师多读书,勤记笔记,养

成每天阅读一篇经典美文的习惯。

第四阶段:评比、展示阶段(2011年6月)

1、评比:

(1)评选学校“读经典〃诵经典”优秀班级及个人。(2)优秀作品展览。

3、举行闭幕式。

主要议程:评比表彰、活动总结。

八、活动要求及保障措施:

1.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进行班内读书笔记展览;组织班内学生自主开展“经典美文博览会”、“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经典美文”、“美文推荐”等小版块进行课堂交流。

2.1---6年级语文老师要做好对学生古诗词背诵工作。4——6年级语文老师做好对学生读书笔记的定期检查指导。

上一篇:共青团工作调查问卷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典型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