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2024-12-10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通用8篇)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1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习作范文

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范文一:我家的海棠花

我见过火红鲜艳的玫瑰花,也见过亭亭玉立的荷花,还见过清香淡雅的桂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是我家阳台上的海棠花。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四季海棠。海棠花落户在我家已经有六年了。它的主干直径大约有三——四厘米。主干顶上的枝条被爸爸精心地修理过,那长长的枝条都被编织在一起了,就像那梳理到一边的蓬松的头发一样。爸爸还用细铁丝把它们固定成型了,全部让他们往右边生长。

别的花大多数都是先长叶子,再开花,可是我们家的海棠花就不一样了。每到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枝条上首先长出许许多多的小花苞。小花苞被绿色包住,露出一点点红色。过一个月左右,小小的花苞就变成了一朵朵,一朵朵的玫红色的海棠花,远远看去,这些海棠花就像一朵火烧云,好看极了!花开始凋谢时,枝条上才长长密密麻麻嫩绿的小叶子来。

站在窗前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海棠花,穿着玫红色的衣裳。这时飞来了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赞美我很漂亮,还有那美美的一盆海棠花。

我很喜欢我家的海棠花,它不但很美,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它,让它年年开出美丽而漂亮的花朵。

开篇作者用衬托手法点明“令我情有独钟的是我家阳台上的海棠花”,总领全文。详细状物的文字从海棠花的形状、生长历程来写,写得很具体,细节描写尤其生动。

范文二:观察芦荟

我家养了一盆绿色植物,一层叠一层,每个瓣上都有刺,猜猜这是什么植物?它就是一株芦荟。

芦荟的样子很特别,每片叶子的颜色是绿的,可绿的程度不一样。有些很大很老的是浓绿色,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有些新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色,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柔嫩。芦荟每片叶子上都有刺,而且还很硬,如果将手轻轻地放在刺上,皮肤上会留下深深的印痕。带刺的叶子一层叠一层,芦荟就像一位全副武装的将军。

我家的那盆芦荟是一位尽责的清洁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吐出新鲜空气,把我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是一篇状物的作文,语言活泼、轻快,“有些很大很老的是浓绿色,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有些新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色,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柔嫩”等拟人化的描写突出了芦荟的特点,行文流畅,结构合理。

习作二:放风筝范文一:放风筝

今天,我们到附近的草地上放风筝。

来到草地上,风就刮起来了。我先把风筝放在地上。由于风有点大,我就叫丽丽来帮忙压着风筝,风筝就不会被风吹走了。然后,我又拿出了风筝的支架,把风筝的支架安在了风筝上,这样,风筝终于可以起飞了。我让东东把风筝举起来。我喊:“三、二、一,撒手。”我们以为风筝可以飞起来了呢。可是,风筝却落在了地面上,我们很失望。原来呀,是我没有逆着风跑。为了能让风筝飞起来,我赶紧逆着风跑了一会儿。啊!风筝终于飞起来啦!风筝在半空中摇摇摆摆地向我们招手。我们高兴地蹦啊、跳啊,兴奋的不得了。我们追着风筝高兴地叫喊着……

放风筝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很喜欢放风筝,你也来试一试吧!

点评:这篇习作写了我们放风筝的事,事情经过写得很具体,放风筝从失败到成功,写得也很真实,风筝飞上天后这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全文可以看出小作者高兴的心情。

范文二:放风筝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带着弟弟和妹妹一起去郊外放风筝。草地一望无边,满目青翠,蓝天上白云朵朵。

放风筝的人真多!天空成了风筝的舞台,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勇猛高飞的老鹰,还有那长着无数只脚的大娱蚣……它们恰似顽皮的精灵,在同白云戏耍,拖着五颜六色的尾巴,就像仙女舞动的彩色绸带,美丽极了。

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心里好生羡慕。我对弟弟说:“咱们也来放吧。”弟弟托起我的燕子风筝,我手持风筝线,抓牢线轴,一阵风吹来,我便飞快地向前跑,妹妹拿着她也的蝴蝶风筝跟着我也跑了起来。春风姐姐伸出了无形的大手托着我的风筝飞上天空。“风筝上天了!风筝上天了!”风筝驾着清风越飞越高,时而盘旋几圈,好像在炫耀它的美丽;时而又翻几个跟斗,好像在同小鸟做游戏;时而又往下一钻,但马上又调皮地飞了起来。

一会儿,妹妹的蝴蝶风筝也飞起来了,看着风筝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

总评:作者紧扣“看图画,写作文”的要求进行写作,认真观察,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的观察方法,不仅写出自己看到的,还能恰当地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想到的,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习作三: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范文一:端午节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也就在湖南——长沙。在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赛龙舟——可热闹了!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个传统的习俗,之所以这个习俗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吃粽子时,总是一大家子坐在一个大大的庭院里一边聊天一边吃粽子。吃粽子时大家并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帮别人剥了让别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给孩子剥,妻子给丈夫剥,丈夫给妻子剥······这就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谦让精神。你帮我剥,我帮你剥,我推给你,你推给我,就这样整个庭院就被你一言,我一语,给闹热闹了。吃粽子时大家都笑着。笑声洋溢着整个庭院。

赛龙舟

賽龙舟,同样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的传统的习俗。赛龙舟时的场面异常的壮观。

几十条龙舟上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绣着一条龙。一面旗子就是一个龙舟队。龙舟队上大概有8或9排划船的队员,最前面还有一个鼓手,鼓手主要是给本队增加气势的。鼓手和划船队员的力气必须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鼓打响,把船划快,才能得第一名。看着一个个龙舟队员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头上和手上都爆出了青筋,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卖力啊!

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在端午节里,我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天空中都弥漫着我们大家的笑声!

这篇文章主要具体细致地介绍了作者家乡的端午节,尤其对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传统习俗进行了重点描写,既展现了家乡端午节的热闹,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喜爱。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

范文二: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大家都在准备着。

为什么有春节呢?因为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叫“年”,每当除夕的夜晚,“年”都要出来到处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为了能平安过“年”这一关,人们在除夕那天晚上都不敢睡觉。大家围着一堆火,吃喝闲谈,不时把竹子投入火中燃烧。竹子在火堆里燃烧时发出响亮的爆裂声,吓得“年”远远地躲起来,再也不敢进村来残害百姓了。

在除夕晚上,我每年都守岁,通宵不睡,看春节联欢晚会、包饺子、放鞭炮……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在十二点之前,我把门上的春联拿下来,把新写的贴上去,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之后我给长辈和老人拜了一个平安又幸福的年。十二点钟敲响时,就开始放鞭炮。“嗖嗖”烟火喷上天空,“啪”的一声,一个点如同离弦的箭一般飞上一天空,绽开了笑脸,大家都欢呼起来。十二点以后,饺子刚好上锅,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春节之前的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去购买年货的,大家都想过个平安年。店门上总会写几个“新年快乐”的字样,店里都放着欢快喜庆的音乐!

我喜欢春节!

这是一篇描写春节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对除夕的晚上热闹的吃着团圆饭、包饺子、看烟花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范文一:有趣的小实验

星期五下午最后节课,我们做了有趣的小实验。

为了这个吸引人的实验,星期三我就准备好了纸、毛笔、水、白醋和蜡烛。

令人兴奋的时刻终于等到了,实验课的老师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先准备好一张纸,再把蜡烛点燃,然后拿起纸在火上烤,要注意不能把纸点着了,烤了一会儿,老师把纸拿起来给我们看,纸上清晰地显示着‘月’、‘日’两个字。老师问我们纸上为什么会出现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纸上提前写过字”。

老师温和的一笑,又教我们怎样写密字,沾上水或者白醋、或者其他无色的液体就可以在纸上写下一个隐形的字。

终于,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了,我用毛笔沾上白醋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大’字,忙着就靠近点燃的蜡烛去烤,这真还不是个容易的事,一下子纸呼地就着火了,我慌手慌脚的把纸扔到地下,火灭了,纸中间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我看了看后面的同学,他已经烤出了一个‘人’字。

我又写了一个字,把纸晾干,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拿到火上去烤,左边烤烤,右边烤烤,纸都烤焦了,字也没显示出来。

我更加小心的试了一次,终于成功的烤出了一个‘好’字,看着自己努力的结果,心里比蜜还甜。

小实验真有趣!

习作首尾呼应,突出了小实验的有趣。习作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叙述了“烤字”的实验过程,突出了科学秘密的神奇,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

范文二:一次科学小实验

今天,老师说要领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名字叫吹乒乓球。我们听了,真是胸前挂钥匙——开心!

只见老师先将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用胶布粘住漏斗,上口很大,下口大约有一厘米。这样,一个“纸漏斗”就做成了。

老师又拿出一个金黄色的乒乓球,由上口投入漏斗,问我们:“由下口用力往上吹气,会不会将球吹飞?”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我想:乒乓球那么轻,肯定会被吹起来的。

老师用力往上吹气,吹了好几次,都是先快飞出来时,又掉了下来。接着又找杨智博来吹,他说自己肺活量还1800呢,结果一样,失败!张欣义自告奋勇上台,自吹自擂:“我一年级时肺活量都2000了!还是我来吧!”他吹得脸红脖子粗,可还不成功。张勇兵说:“还2000呢,顶多是个20。”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我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吹进去的气流分成了三股:第一股气流绕过乒乓球“逃跑”了;第二股气流沿着乒乓球的表面,来到乒乓球的上面,往下压;而很少的第三股气流往上推球,与二、三股气流相互抵消了。所以,乒乓球只往上跳起一点,又掉了下来。

这个小实验可真有趣。它更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的奥秘无穷,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探索。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次吹乒乓球的小实验,使小作者明白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的奥秘无穷,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探索的道理。小作者能够综合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时文章有了生命力。寓意浅显而耐人寻味。

习作五:奇妙的想象范文一:如果我有一双翅膀

我每天都能看到蝴蝶在天上飞来飞去,怡然自得。蜻蜓那两对长翅膀抖动,使自己快乐的滑翔;还有那勤劳的小蜜蜂,它扇动着翅膀,让自己愉快的飞行;可爱的小鸟在阳光下展翅高飞。我忽然想到,如果我也有翅膀……

如果我生下的时候就有翅膀,别人都会十分惊讶,会十分羡慕。那时,我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它。如果我要出去玩,我会把翅膀添上美丽的颜色,旁人会一时惊讶地身不由己地跟着我,于是,有许多人很晚也不回家。

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就会飞到各地去看家人,去哈尔滨看姥姥、姥爷、姐姐他们,去佳木斯看爷爷、奶奶、大姑、小姑他们,去加拿大多伦多看弟弟他们。这多快乐呀!

如果我有翅膀,我会拿几袋米飞到巴格达给人们吃,问寒问暖。再告诉布什别进军巴格达了。

我还要飞到宇宙上探索奥秘。说不定,我回来后已经是伟大的科学家、星象家呢!

不好!下雨了!我只好回到家里等天晴了。天终于晴了,我飞到彩虹阿姨身上打滑梯,有趣极了。

我真希望有一对美丽、逗人喜爱的翅膀。

这是一篇想象类的文章。小作者想象自己能有一双美丽、逗人喜爱的翅膀,拥有了翅膀去干很多有意义的事,全篇文章读起来令人感觉有趣有益。没有异想天开,童年怎么会绚丽多姿呢?极度推荐!

范文二:假如我是一滴小水滴

假如我是一滴小水滴,我要化作春天的牛毛细雨,为庄稼浇灌,让每个地方年年都有好收成。

假如我是一滴小水滴,在冬天,我要和别的小水滴聚在一起,变成美丽的雪花,散落下来,就像童话中的“仙女散花”,让人心神舒畅,又为农民伯伯杀死了害虫,农民伯伯说:“真是‘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又有好收成。”

假如我是一滴小水滴,我要和别的小水滴一起汇成一条小溪,到大海妈妈的怀里玩耍,玩累了,就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仰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宝宝,让所有的劳累都化为泡影,随风消逝。

啊!做一滴小水滴真好,你也愿意做一滴小水滴吗?

一滴小水滴,可以是毛毛细雨,可以是一片雪花…简单的一滴水滴,满满的都是你美好的愿望。从你的文章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你!文章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是一篇优秀的想象作文,加油哦!

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范文一:我的朋友陈宗阳

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就是我的哥哥——陈宗阳。

从六岁开始我们就一直玩到十岁。陈宗阳比我瘦,比我高,不过他力气比我大,我跟他玩扳手腕总是他赢。

他最喜欢玩遥控车,我用四个星期练出来的漂移,他不到一天就能学会。他玩电脑游戏也很起劲,两个人玩的游戏,他一个人也能过关。他计算很厉害,珠心算一下就能知道答案,连计算机都跟不上他的速度。

他在真州小学上学,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有一次秋季运动会,他拿了800米长跑的第二名,班里人都给他起绰号叫“刘翔第二”。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叙事条理,通俗易懂。作者对哥哥人物形象的描写十分生动具体,感情真挚,贴近实际,使读者对哥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全文语言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范文二:贪吃的弟弟

有一个人,他有着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一张贪吃的小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很贪吃,所以他的外号叫“猪八戒”。有一次,妈妈买了很多吃的,弟弟看见后,想要吃,妈妈却拒绝了。弟弟听后,心里直痒痒,偏偏就要吃。这时,妈妈电话响了,妈妈听完电话后说:“我要出去一会儿”。弟弟听后,手舞足蹈。便翻箱倒柜地找起吃的来,不到一会儿,就找到了。他吃的可多了,妈妈回来后,说:“你真是个小猪八戒,以后可要少吃点儿,多喝水”。弟弟听后,咯咯直笑,他说:“知道了,妈妈”。

这就是我家的小猪八戒弟弟,你们现在知道他有多贪吃了吧!

这篇文章,通过外貌的描写,使得我们对人物有了初次的印象,作者又抓住弟弟爱吃的特点展开叙述。全文语言活泼,描写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弟弟的疼爱。

习作七:国宝大熊猫范文一:可爱的熊猫

今天,我和爸爸还有许多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乘车去安吉竹博园参观。

我今天是特意去看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地区。人工饲养的小大熊猫主要吃些嫩竹、苹果、牛奶、面包等。8个月以后就特别爱吃、竹子、竹笋。一走进竹博园就看见用竹子编成的凤凰。漂亮极了。沿着园内弯弯曲曲的小路终于走到熊猫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憨态可拘的熊猫躺在一个人工搭建的环境里,站在围栏外,放眼望去,熊猫的身子胖胖的,尾巴很短、皮毛光滑像黑色的绸缎。头和身体是白色的,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两个圆圆的黑眼眶就像戴了一副大墨镜。我听爸爸说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找东西吃。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且数量很少。我希望它们在人类的保护下繁殖的越来越多,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和我一样,近距离的和大熊猫嬉戏、玩耍看它可爱的样子。

文章篇幅虽小,但却不乏亮点。例如作者对大熊猫的描写采用了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例如“首先”、“放眼望去”。且小作者擅用叠词,例如:“毛茸茸”、“胖乎乎”等不仅突出了大熊猫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文章色彩。

范文二:动物园的大熊猫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动物园。在动物园里,看到了许多动物,但最好玩的就是那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它胖乎乎、圆滚滚的,很逗人喜爱。他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肩部和腿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带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非常可爱。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呢!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斗。它缩成一团,活像个大皮球。

熊猫睡觉时,也不老实。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个身。我还以为它睡醒了,其实它还在睡。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揉眼睛,好奇的望望人们。

熊猫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盘腿坐下,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子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叶。吃饱了,还得用水润润喉咙。它走到水池边,俯下身子,前腿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嘟咕嘟的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是让人发笑。

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无穷的乐趣。

我喜欢大熊猫。

这是一篇描写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的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重点突出大熊猫憨态可掬的特点,详略得当,内容具体,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大熊猫睡觉吃东西时的可爱模样,令人回味无穷。

习作八:编一个童话故事范文一:自以为是的小公鸡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只小公鸡去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小河边。它看见小鸭子欢快地游水,于是它就大声叫道:“小鸭子,我们来比赛游泳吧”!小鸭子说:“不行,你不会游泳的。”小公鸡说:“我就要比,不信我马上就跳下水”。

说完,小公鸡猛地跳入水中。它不但没有向前游,反而向下沉。小公鸡急得大声呼救:“救命!救命!”它拼命拍着翅膀,可无济于事。

就在小公鸡奄奄一息的时候,小鸭子飞快地把小公鸡扶上背,立刻向岸边游去。

不一会儿它们就上了岸,小鸭子轻轻地把小公鸡放在地上责问道:“你怎么这么傻呢?”小公鸡惭愧地说:“都是我自以为是。”小鸭子说:“以后再也不能做这样的傻事了!”

这篇文章想象丰富,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小公鸡最后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吃到了苦果的事情,告诫我们要谦虚。本文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如果小作者能够将大公鸡那自以为是的模样细致的描绘出来,那文章就会更好了。

范文二:蚕和蜘蛛

都是纺织能手,他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他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就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有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顿都能吃得饱。”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的那么好,那么快。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

这时,蚕也向大家做了说明:“我吐出的丝虽然多,但我一点也不留,把它全部送给人们,组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的爬到孔雀跟前,对孔雀说:“听了蚕的介绍,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这是一篇富有丰富的哲理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蚕和蜘蛛比纺织能力,最后蚕将茧献给了人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传递了“人要有奉献精神”的思想。文章简洁凝练,意蕴丰富,很好。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2

一、激趣, 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先导。学生的习作动机是利用大脑平时的生活信息积贮, 在兴奋状态下完成的。所以, 教师要用新的信息元素去激发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信息, 唤起学生习作的灵感和兴趣, 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一天, 一个男生给我讲了他夜里做的一个梦, 说他骑着一匹大白马在田野里跑呀跑呀, 来到了一片山林里, 山林里有一所小庙, 他正准备下马进庙休息, 忽然从庙后窜出一只带花纹的大老虎, 他一惊从马背上掉下来……醒了, 发现自己还睡在床上……出于一种职业习惯, 我对他说:“你做的这个梦非常有意思, 能用笔记下来给我看看吗?”学生欣然同意了。十几分钟后, 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写的梦, 虽然不如他讲得那么精彩, 但语句通顺, 意思明确, 文笔流畅, 不会写的字词还标注了拼音。事后, 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讲梦,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话可说;写梦,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东西可写。如果发动全班学生都来讲自己做过的梦, 写自己做过的梦, 让学生感觉到讲梦、写梦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乐趣, 这不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吗?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 容易接受这种训练, 时间久了, 练笔的效果必然会提高。于是, 我把教材中安排的习作题先放一放, 在最初的作文指导课上, 发动学生讲梦、写梦。学生们讲述梦境时争先恐后, 积极投入, 尽管梦境支离破碎, 听的同学还是有滋有味。课后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大多数“梦文”语言通顺流畅, 故事性很强, 内容栩栩如生, 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还给“梦文”加上了有趣的小标题。此后, 我在习作的教学中,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寓言或童话故事讲给他们听, 留给他们思维的空间, 激发学生编织创新的“梦”。如:一只狮子很喜欢鸡, 要建一个鸡场, 伙伴们推荐狐狸当建筑师。不久, 鸡舍建成了。可是, 鸡却一天天在减少。狮子查不出原因, 就向黑猫警长报案, 黑猫警长是怎样破案的呢?请大家续写故事。学生们兴趣很浓, 设想了许多破案经过, 习作时意在笔先, 滔滔不绝, 习作的难度明显降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搀扶, 让学生知道怎么写

在学生初步认知习作, 掌握简单的习作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习作的要求, 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命题作文。题目开口要小,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写时不感到太难, 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1. 拟写习作提纲, 通过调查完成习作。

如命题《我的家》, 习作提纲: (1) 住址、人口、工作、收入 (即经济情况) 。 (2) 生活情况。过去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现在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 (调查前, 对学生略加解释, 并提出调查的要求。习作指导课上, 选择基础好、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汇报调查情况,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之处, 全班学生共同修改。)

2. 指导学生观察, 选择习作素材。

要求学生尽量参加课外活动, 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如, 散步、翻杠、拍球、跳绳、“猜拳” (石头、剪刀、布) 、“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活动。习作前,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这些活动, 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活动过程, 然后拟订习作题目, 随后再动笔习作。如习作《下课后》、《一堂体育课》、《捉小鸡》、《丢手帕》、《比赛》等都反映出学生课外活动的真实情景。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选材能力, 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

3. 搜集习作材料, 培养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注意捕捉、积累写作的素材。如, 星期日早晨, 让学生跟随家长上街买菜, 回来以后把买的菜分成三类:一类是荤菜, 一类是素菜, 一类是调味品。待学生写好后, 再提出新的要求:如味精是什么颜色, 酱油和醋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冬瓜是什么样的, 炒熟了的虾颜色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学生积累了这些素材, 以后写《买菜》、《炒菜》之类的习作就可以做到“有米下锅”了。

三、模仿, 让学生有所创新

学生的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 对于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来说, 范文引导更为重要。但是, 模仿不应是范文的临摹与翻版, 而是要求学生有所变通, 有所创造, 让学生在仿中创新。纵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 为了配合阅读课文,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 每次习作都提供了范文, 有的还提供了多篇范文。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研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接着让学生同中求异, 确定自己习作的思路及方法来拟写习作提纲;最后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 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习作。例如: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范文《鲸的名片》、《海龟的名片》,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作者薛爱华是从哪几个方面设计名片的呢?通过讨论, 学生很快明白要抓住动物的名称、外观形状、个性特点等来设计名片。由于学生所选择动物的形状、个性、生活情况各异, 学生设计的名片也各不相同, 精彩纷呈。

浅谈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教学;习作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83-01

三年级习作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习作教学承上启下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要采取效的方式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树立习作信心

1、学生们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事和心里想说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习作。要向学生渗透:习作就是写生活写身边的事物,写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对事物的感受;作文就是用写字的方式聊天,就是同学之间传递悄悄话的那种小纸条;有好消息与大家分享、遇到困难了,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要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作文就是写生活、写感受!2、多鼓励、多表扬。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些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等等,给学生鼓励。对学生的习作不要全盘否定,要尊重学生的原意,用商量的方式对习作提出意见。让学生有興趣、有信心、有勇气、有热情,在没有压力、没有统一模式的约束下,自由发挥、自由表达,保护学生习作兴趣,树立习作的信心,为习作教学提供最根本的心理保障。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习作因素的渗透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仅仅依靠习作课自身的教学和指导学,更要依靠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重视教学中习作因素的渗透和习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渗透和培养要广泛地分布在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之中:扩句缩句练习让习作中的句子更丰满或简洁;遣词造句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修辞方法让习作更加形象生动;修改病句能大大减少习作中不通顺的句子。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能促进学生习作的布局。语文教学中某个字、词、句子开了花,就会在学生的某个习作中结下果。当花儿朵朵之际便是学生习作硕果累累之时。把握语文工具性、实用性的特点,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培养观察能力

对事物的认识缘于对事物的观察,习作的内容、水平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程度的再现,可见一定的观察能力决定了习作内容的层次和水平的高低。因此,习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身去接触事物,耐心而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真实、具体、鲜活的习作材料。(一)培养观察方法: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也可先局部后整体。如写小燕子,可以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也可以从局部看,它有俊丽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各部分合起来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观察能动的事物要先观察事物的静态是什么样子,再观察它的动态。观察事物要先看颜色再到形状、大小等等,这既是观察顺序也是写作的顺序。2、观察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除了身体上的特征,孔雀开屏的样子,是他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重点观察。(二)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新课标要求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是要求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要有足够的关注度,养成对生活的关心、关注、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在习作中再现真实而美好的生活。

四、引发想象思维

想象力是观察力的升华,是对事物更高层次的认识。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如: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故事进行续编。又如在“玩儿得真开心”习作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游戏中同学们的各种动作,然后开展讨论:看他们的动作、神态,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习作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五、鼓励课外阅读、写写日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丰富的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语感、积累习作素材、学习习作方法,以及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课外阅读的书籍十分广泛,古诗、童话、科普知识、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儿童文学、小小说、动漫绘画等都是适合的课外阅读物。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入手,让他们想读、爱读,能耐心细致地读下去,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写写日记,记录每天最感兴趣的事情,要求一百字左右,学生没有压力,尽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练笔。习作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多写写便会熟能生巧。

六、重视习作修改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4

课题

习作•奇妙的想象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我们自己也要大胆想象实现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就写写奇异的经历,在想象的世界里闯关吧。

学生听讲

开门见山

讲授新课

一.

故事过渡

铅笔的所有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

二.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出示《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学生创作故事。

一起分享想象成果。

自己朗读自己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同学互评,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老师总结点评

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三.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篇作文吗?

我想象中的汽车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现在己经是2029年。这时,我已经发明了一种汽车。

这种汽车的外表和普通的汽车的外表几乎一模一样。一上车,在驾驶座上并没有方向盘,而是一个荧光显示屏。当打开显示屏时,可以输入自己想去的位置,也可以远程呼叫,这样就可以让汽车到你面前或者是瞬间移动到那个位置。在显示屏的中间有四种不同颜色的按钮,分别有:绿色、红色、黄色还有蓝色。按下红色按钮,汽车可以变成飞机;按下黄色按钮,可以播放音乐;按下蓝色按钮,可以变成汽车;按下绿色按钮,可以变成快艇。只要有一台汽车,你就可以在水、陆、空中自由航行。

在左手边有一个固定的盒子,打开会看见里面有一个透明塑料壳,透过塑料壳可以看见一个红色按钮。打开塑料壳,再按下按钮,持续三秒后,汽车会变成火箭飞起来。不必担心氧气不足,因为地球上的氧气会源源不断地送向火箭。也不用担心能源不够,或污染环境,因为只要在太阳下晒三秒,就可以用一个月。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汽车。

四.

课堂练习

普通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指印大变身想得奇,画得有趣,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如果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应该注意什么?

想得奇特,编得有趣。

五.作业布置

你会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吗?

我想象中的笔

未来的我发明了一支笔,笔有三个功能,三个功能都很厉害。

笔上有红、黄、蓝三个按钮。第一个是红色按钮,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笔就变成了一个豪华的房子。可以野营时带上这支笔。到空地按一下红色按钮,笔就变成一个豪华的房子,里面还有小按钮,按一下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

第二个按钮是黄色按钮,按一下笔就变成了一个自行车,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就在车上的白板上写你要去的地方,如果那个地方需要钱,可以按上面的按钮,要几元钱就输入到白板上,按钮边的空盒就出来了你要的钱。

第三个按钮是蓝色按钮,按一下就变出3个化妆间,如果你要上台演出,你直接进入化妆间,让里面的机器人服务就行了。

笔不但有这些功能,还能写字呢!你写字写错时,字迹会自动消失,如果你想让字变漂亮,说一声漂亮,字就变漂亮了。

虽然这是我想象的,但是,只要我好好学习,我想象中的笔一定会成为现实,大家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师生合作

学生浏览

学生练习

铺垫写作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挖掘了想象潜能,提高了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板书

习作

明确写作要求

学生创作故事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5

学科

年级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习作七:我有一个想法

课型

习作

主备

管丽琴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与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身边的小事”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材的第一部分学生发表想法的兴趣。提供的两则例文片段,示范了可以针对哪些现象提出想法及如何提际意义择了积极发表自已想法,提出想法。第一则例文片段先说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的现象,接着以具体事例强调了问题上生活变得更美好,激发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提出想法——不应该总是玩手机。第二则例文片段先以问句提出了建立班级植物角的想法,接着建议了植物角运作的方式,然后点明了开辟植物角对班级的益处。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习作任务,是在本单元口语交际对社会现象表达看法基础上的延伸。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也可以写下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后和同学交流。本单元提出的“写清楚”,侧重于写清楚现象和想法,强调表达的条理性。关于习作后的交流与评价,教材提出建议,让学生写好后读给同学听,问问同学是否明白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所写的问题有什么看法。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成习作的互相评价和修改完善,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交流。突出了本次习作的实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使用文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两个材料,能引发关注身边现象或问题的意识,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2.通过赏析“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阅读材料,能明白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3.懂得与别人分享,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看法,学会倾听,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阅读材料,能明白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倾听,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

关注身边现象或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一、情景激趣,审清题目

1.(播放《看手机》小视频)请你和大家聊一聊观看后的感受及看法。

提示:学生自由交流,汇报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归纳。

2.如果我们能对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板书课题:我有一一个想法)

3.阅读题目,你们发现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提示:抓住题目中的“一个”“想法

”两个词语进行审题。

这是要求写自己的想法,且只能写一个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写明白。

我:

二、紧扣文本,学会表达

1.活动设计一:阅读“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材料。

步骤一:学生读材料,思考例一中写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小作者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步骤二:学生选择自己或者家人玩手机的情景,或者校园内的一些现象进行分组交流。

并谈-

.谈自己对此现象的看法。

步骤三:学生进一步讨论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步骤四:举例说一-

说自己的改进建议。

2.活动设计二:学生之间进行采访。

学生按以下提纲采访:

(身边的人谁最爱玩手机?

采访提纲(举例说说怎样玩的。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说清楚)

(你有什么建议?

小结:在采访时,我发现你们能把玩手机这种现象及你的看法说清楚。(适时板书:说清楚)

板块三合作探究,指导选材

1.活动设计:联系生活,引发学生关注的现象。

步骤一,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

说一说为什么你会关注这一

现象?哪一

点吸引到了你?

(2)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步骤二:合作交流,选出一个现象,要求具备以

下特征:

(1)有典型性

(2)能引起大家普遍关注

(3)此现象与之前有较明显的变化

(4)急需改进或完善

步骤三:对有争议的选材,组织讨论:

(1)“现象”选得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

(2)我们怎么帮他修改一-下?

提示: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发表看法时要委婉、谦虚、尊重他人,可以以“我个人认....”这样的句式来说出自己的看法。

2.总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问题引起了你们的关注,你们个个是生活的有心人,还有同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你们真是有思想的孩子。

四、依托材料,指导写法

1.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

现在请你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提示:学生选择习作内容时,可以写自己发现的现象或问题,也可以写同学列举的。2.活动设计一:以材料为抓手,方法引路指导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2)标画关键词语,明确习作要求。

提示:“把现象和想法写清楚”是关键。

思考:如何才能写清楚?

(3)

赏析材料,学习方法。

①学生阅读材料,厘清写作思路:

“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这句话概括写了什么现象。

中间用“大家”“爸爸”两个例子清楚地叙述出玩手机这种现象。

最后的这句话:“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则表明了小作者对“玩手机人的特别多”这一现象的看法。

②学生归纳习作思路:

总写某个现象(问题)--叙述清楚这种现象(问题)一-

表看法(想法)

思考:谁能说一说,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爱玩手机的现象呢?

学生提出改进建议,把建议增补到材料的结尾处。

提示:按以上思路习作时可以分段进行表述。

3.活动设计二:结合选取写作素材,小组任选一种

思路进行讨论。

①我要写的一种现象是,我要这样写清楚这种现象,对这种现象我的想法是,改进的办法或建议:。

②我的想法是,我为何有此想法,我准备怎样去做,这样做的好处是。

4.依据讨论写作思路,完成习作。

提示:学生结合习得方法,动笔写选定的现象或问题。

五、写后分享,自改互改

1.分享交流,虚心听取他人看法。

步骤一:学生完成习作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分别分享自己的习作内容。提示:①学生分享时,组员认真倾听,看能否听明白分享人的想法。

②分享后,听取组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虚心听取他人看法。

2.分享交流,实现自改、互改习作。

步骤一:欣赏佳作。

教师借助学生分享时是否写清楚了为依据选出佳作。

步骤二:病文剖析。

学生共议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步骤三:自改。

学生依据佳作欣赏和病文剖析中的收获进行自我初步修改。

步骤四:互改。

小组内交换修改。

3.依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写出发现的现象(问题)

写的现象或问题很清楚

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写出改进建议或解决办法

习作书面整洁、字体工整

板书设计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开辟班级植物角

生活中的现象:望子成龙,课业负担重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6

【习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比赛中的细节描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比赛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2、抓住最精彩的场面和主要人物的活动,进行具体描写。

3、学生能完整有序地写好游戏过程,写出趣味,表达真实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细节,写好精彩场面和人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内容,注意有详有略。

2、怎样写出情趣,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设计比赛,准备比赛的道具。(装满水的杯子5个,乒乓球1个,水)

【教学方法】游戏法  谈话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作文课上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期待吗?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见证奇迹。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互动小游戏:提问回答。

(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提问。

生:回答。

师: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生:乒乓球。

师:提问。

生:回答。

师:乒乓球用什么来打?

生:乒乓球拍。

师:提问。

生:回答。

师:打乒乓球的赛场在哪里?

生:乒乓球案上。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比赛,但不在球台上,而是在讲台上,武器不是球拍,而是嘴,今天我们就用嘴来吹出成功,吹出喜悦!(课件:巧吹乒乓球过河)

二、创设情境,出示规则。

出示游戏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首先老师来给大家介绍游戏的规则。

(1)每一个杯子装满水,紧挨着依次排成一排。

(2)分3组,游戏实行轮流淘汰制,在规定的时间(2分钟)内,吹过杯子个数最多队获胜。

要求:

(1)用嘴将第一个杯子的乒乓球吹到第二个杯子里,再吹到第三个杯子……最终把球吹到最后的杯子里,游戏结束。

(2)吹的过程中,身体任何部分不得接触杯子或者乒乓球。中途球被吹到杯子以外由第二名同学从这个杯子继续吹,直到游戏结束。

三、组织活动:

1、随机将学生分组;(我要看谁的表现最积极,最听话。在座位上的同学可要为自己小组的代表加油哟!)

2、开始比赛。

第一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参赛队员的神态、动作、心理。

(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的心情吗?请大家注意看他(她)的动作。成功(失败以后)你的心情和比赛前有什么不同呢?

在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怎样吹,当时的动作怎样?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描写一下。

这时你们的心情紧张吗?是怎么想的?)

第二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台下观众的状态。

(用上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结合两组的表现,评选冠军。

3:比赛结束:

根据比赛结果,采访各小组感受,赛前、赛中、赛后感受。

讲解感受独特的写作方法。(出示课件)

五、快乐习作

1.拟题目(学生自由拟题目)

《吹乒乓球大PK》《有趣的吹乒乓球比赛》、《巧吹乒乓球过河》

2.明确写作顺序:比赛前  比赛中  比赛后

3.开头

第一种:设置悬念:本来乒乓球是用球拍来打的,但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却吹吹出了喜悦,吹出了成功。

第二种:先声夺人:教室里一片沸腾起来。只听见乒乓球落地声、同学们的加油声、成功与失败的欢呼与失落声、吹乒乓球的呼呼声、水花四溅的哗哗声……声声交汇,不绝于耳。

4.中间(详写)

5、结尾

可以抒情,可以议论,要简洁有力,又余味无穷。

我们的比赛多么快乐,请同学们用笔记录下来,让其他小伙伴分享你的快乐吧!

六、【板书设计】

巧吹乒乓球过河

开头:1、设置悬念2、先声夺人3、列举法

比赛前:规则

动作:弓身、弯腰、低头、鼓腮帮、盯、深吸、凑近

比赛者

表情:瞪(眯)着眼睛、满脸通红、垂头丧气、欣喜若狂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 篇7

一、解读单元教材,定位习作目标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各单元的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编者充分考虑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很巧妙地将习作重点贯穿于单元系统中。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内容都与“课余生活”有关。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孩子七彩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习作的整体目标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有趣的课余生活,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与感受,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二、多向提供支援,积累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无法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习作也就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支援,帮助他们积累习作素材。

1. 写日记。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可以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日记不像习作课上的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时地布置学生写日记,如心情日记,希望孩子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写写课堂日记,用课堂上所学的关键词来写一写,这样既梳理了课堂收获,又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2. 观察身边景物。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作文。于是我提前两周布置了观察绿黄豆发芽的作业。到了习作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的豆子发芽了吗?”有几个兴奋地喊道:“发芽了!发芽了!”可一部分孩子一脸苦恼,追问原因发现这些孩子的豆子没有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慌,我事先找了豆芽发芽过程的图片,图片非常清晰。于是我让那些孩子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习作指导,最后才让他们去写。事实证明,没有亲手做过实验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于是我马上改变策略,当天中午我就把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组织起来去观察。当时秋意正浓,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让他们看一看银杏的样子,摸一摸树干,想一想树叶飘落的样子,还可以捡一片落叶来观察一下。看着他们细心地观察,激烈地讨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这些孩子的第二次习作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吗!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习作的素材,所以要想学生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积淀习作素材。后来的几次习作,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3. 提供影像资料。

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还可以提供恰当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去“九九回归林”,可是要他们写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了。于是我特意去了一次“九九回归林”,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美景拍下来,用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并在照片旁边给出地点和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素材。

三、巧用“小练笔”,分解习作难度

教过三年级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三年级的课堂作业本中“小练笔”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三年级学生习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如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等为支撑点,让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使单元的习作目标分解到了每次阅读教学的练笔中,习作教学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1. 仿写———抓典型。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筛选并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都是名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些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从学到用”、“从仿到创”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难度。

2. 续写———找拓展。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谈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习作教学 计划 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4

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入“习作”阶段。因此,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条分水岭。从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更是学生书面表达的质的飞跃。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循序渐进的,不存在明显的分水岭,更不存在跳跃性的发展规律,但由于教师指导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往往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写出的文章语句平淡,顺序混乱,没有层次,甚至词不达意。笔者在执教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悉心研究,不断实践,探寻了一些解决策略,现呈现并求教于大家。

一、研读课标,严密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习作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不少教师没有深入领会、吃透上述课标要求,缺少通盘考虑,在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习作教学计划和态度,要将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学期开学初,教师要对整册教材的课文类型以及习作训练安排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比语文课标上对该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时间上的一些特点,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每周小练笔计划。在这份计划中,对每周的小练笔要有明确的要求及一些习作思路以及习作方法的指导。这样做主要是针对孩子的阶段兴趣点来量身订制习作套餐,降低习作的难度,帮助孩子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养成勤练笔的写作习惯。

请看笔者在“三年级上册的每周习作训练计划”中的4个例子。(1)请亲自洗一次碗,感受洗碗的全过程,以《洗碗》为题,按“洗碗前→洗碗时→洗碗后”的顺序记叙,挑其中一个过程,写清怎么做、怎么想、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2)题目:假如我是____。想象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每段以“假如我是×××,我会……”的方式开头,写3个以上。(3)看图写话: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给人物取个名字,以《钓鱼》为题,用上“烈日当空”“满头大汗”“活蹦乱跳”“清澈见底”“喜出望外”等词写一篇作文,能写多少就写多少。(4)买回一种水果,仔细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形状、花纹等),然后打开它,观察里面的内容,再品尝一下它的味道,最后写一写这过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计划中有实践活动,有想象作文,有观察作文,有生活体验等。计划中不仅有要求,也有提示,还有方法的指导。周五,教师先进行20分钟的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写就不害怕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养成了每周写作的习惯,一方面克服了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习作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稳步提高。

二、存储言语,渗透方法

1.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语文教学只有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向课外阅读进军,向生活进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开学初,教师给每个孩子开出课外阅读清单,要求孩子坚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设计每周课外学习小结,让家长、孩子每周进行课外阅读小结,然后将小结在班中公开,对课外书看得多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创设你追我赶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爱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样为学生的习作储备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作文时必能得心应手。

2.读写结合,注重渗透

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犹如练字要先描红、临帖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经历模仿的过程,这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三年级学生阅历浅,言语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模仿既成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习作有法可依,他们就能克服畏难情绪。我们教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语文。习作指导不应体现在专门的习作课上,应渗透到每节语文课中。无论怎样的教材,都可以做各种形式的习作渗透。教师如果能够从一开始的结构、分段、标点使用等最基本的常识开始渗透,到好词好句的积累、修辞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比较专业的习作方法的渗透,学生在这种长时间的熏陶中总会有收获。

比如“总—分”写法、“总—分—总”写法是三年级习作指导的重点。笔者在执教第五册第六课《西湖》时渗透习作教学。首先引领学生感受西湖美景——“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写作方法。在学生充分领悟的基础上,抛出练习题:“仿照短文写法写一段话——‘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围绕第一句话可以写写夕阳的余晖,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树木、花儿、人群等。例如:‘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你听……马路两旁……垂柳……花儿……水面……河底的小鱼……啊!夕阳下的小公园真美啊!’”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中的一个点,时时进行习作片段的训练,渐渐地,由小变大,由少聚多,由浅入深,学生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就会越积越多,习作表达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多元评价,享受成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教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而学生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只能充当被评价对象的这一不合理现象。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的评价为例,可以考虑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平行班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针对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激励,帮助他们在成功的快乐中形成作文的内在动机。标准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不作硬性规定。

3.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习作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多种多样。例如,每一篇小练笔,教师做到分类处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大力扬,再给学生搭建平台,或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或制作小报,或发信息告知家长,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尝到被表扬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创作出新作品。

总之,三年级习作教学其实不难,只要周密计划,巧拨智引,方法指导到位,再以正确的评价机制辅助,就能收获“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上一篇:散步的800字作文下一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