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习作三(精选12篇)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1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我”。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尝试与人合作,共享习作的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①阅读范文时,要能够概括地说出那个同学是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哪些内容的自我介绍。
②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真实,有条理地作介绍。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自身特点,准确而真实地表现“真我”。
指导过程:
一、 猜一猜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2、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壮,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知道他又是谁? (猪八戒 )
提示:人物特点要选独特来写。
人人都有的可以不写。
二、面对自我“看一看”
观察“镜子中的我”。现在,我们拿出小镜子,抓住特点,“自卖自夸”,欣赏欣赏镜子里的.自己吧,小声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貌。(提出要求:看看你们的脸、头发、眉、眼睛、鼻、耳朵、嘴、牙齿分别是怎样的?)
出示“好词平台”,供学生选用。
看一看老师的“外貌描写词语小宝典”,它重点向你们介绍了描写五官时会用到的词语。请你们小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用的(略)
3、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跟同桌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
三、学习例文“读一读”
1、有一个叫杜月斐的小朋友,写了篇作文,题目叫《这就是我》。请看例文,读一读,想一想杜月斐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学生读例文)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读了例文,你知道杜月斐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了吗?她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
(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3、板书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⑴首先介绍自己外貌: 年龄、身材、长相、声音等。
⑵要抓住特点: 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⑶要有一定的顺序。
四、 口头作文“说一说”
1、知道怎么写了,我们试试口头介绍一下自己吧。
出示说话要求:
(1)介绍自己的年龄、身材、长相、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2)注意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介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醒、补充。
3、小组推荐说得较好的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互相评议,共同提高。
五、独立起草“写一写”
1、学生独立仿写,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2、提醒学生注意:语句通顺写具体,标点正确无错字。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2
一、激趣, 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先导。学生的习作动机是利用大脑平时的生活信息积贮, 在兴奋状态下完成的。所以, 教师要用新的信息元素去激发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信息, 唤起学生习作的灵感和兴趣, 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一天, 一个男生给我讲了他夜里做的一个梦, 说他骑着一匹大白马在田野里跑呀跑呀, 来到了一片山林里, 山林里有一所小庙, 他正准备下马进庙休息, 忽然从庙后窜出一只带花纹的大老虎, 他一惊从马背上掉下来……醒了, 发现自己还睡在床上……出于一种职业习惯, 我对他说:“你做的这个梦非常有意思, 能用笔记下来给我看看吗?”学生欣然同意了。十几分钟后, 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写的梦, 虽然不如他讲得那么精彩, 但语句通顺, 意思明确, 文笔流畅, 不会写的字词还标注了拼音。事后, 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讲梦,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话可说;写梦,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东西可写。如果发动全班学生都来讲自己做过的梦, 写自己做过的梦, 让学生感觉到讲梦、写梦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乐趣, 这不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吗?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 容易接受这种训练, 时间久了, 练笔的效果必然会提高。于是, 我把教材中安排的习作题先放一放, 在最初的作文指导课上, 发动学生讲梦、写梦。学生们讲述梦境时争先恐后, 积极投入, 尽管梦境支离破碎, 听的同学还是有滋有味。课后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大多数“梦文”语言通顺流畅, 故事性很强, 内容栩栩如生, 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还给“梦文”加上了有趣的小标题。此后, 我在习作的教学中,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寓言或童话故事讲给他们听, 留给他们思维的空间, 激发学生编织创新的“梦”。如:一只狮子很喜欢鸡, 要建一个鸡场, 伙伴们推荐狐狸当建筑师。不久, 鸡舍建成了。可是, 鸡却一天天在减少。狮子查不出原因, 就向黑猫警长报案, 黑猫警长是怎样破案的呢?请大家续写故事。学生们兴趣很浓, 设想了许多破案经过, 习作时意在笔先, 滔滔不绝, 习作的难度明显降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搀扶, 让学生知道怎么写
在学生初步认知习作, 掌握简单的习作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习作的要求, 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命题作文。题目开口要小,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写时不感到太难, 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1. 拟写习作提纲, 通过调查完成习作。
如命题《我的家》, 习作提纲: (1) 住址、人口、工作、收入 (即经济情况) 。 (2) 生活情况。过去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现在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 (调查前, 对学生略加解释, 并提出调查的要求。习作指导课上, 选择基础好、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汇报调查情况,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之处, 全班学生共同修改。)
2. 指导学生观察, 选择习作素材。
要求学生尽量参加课外活动, 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如, 散步、翻杠、拍球、跳绳、“猜拳” (石头、剪刀、布) 、“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活动。习作前,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这些活动, 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活动过程, 然后拟订习作题目, 随后再动笔习作。如习作《下课后》、《一堂体育课》、《捉小鸡》、《丢手帕》、《比赛》等都反映出学生课外活动的真实情景。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选材能力, 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
3. 搜集习作材料, 培养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注意捕捉、积累写作的素材。如, 星期日早晨, 让学生跟随家长上街买菜, 回来以后把买的菜分成三类:一类是荤菜, 一类是素菜, 一类是调味品。待学生写好后, 再提出新的要求:如味精是什么颜色, 酱油和醋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冬瓜是什么样的, 炒熟了的虾颜色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学生积累了这些素材, 以后写《买菜》、《炒菜》之类的习作就可以做到“有米下锅”了。
三、模仿, 让学生有所创新
学生的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 对于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来说, 范文引导更为重要。但是, 模仿不应是范文的临摹与翻版, 而是要求学生有所变通, 有所创造, 让学生在仿中创新。纵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 为了配合阅读课文,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 每次习作都提供了范文, 有的还提供了多篇范文。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研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接着让学生同中求异, 确定自己习作的思路及方法来拟写习作提纲;最后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 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习作。例如: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范文《鲸的名片》、《海龟的名片》,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作者薛爱华是从哪几个方面设计名片的呢?通过讨论, 学生很快明白要抓住动物的名称、外观形状、个性特点等来设计名片。由于学生所选择动物的形状、个性、生活情况各异, 学生设计的名片也各不相同, 精彩纷呈。
浅谈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教学;习作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83-01
三年级习作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习作教学承上启下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要采取效的方式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树立习作信心
1、学生们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事和心里想说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习作。要向学生渗透:习作就是写生活写身边的事物,写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对事物的感受;作文就是用写字的方式聊天,就是同学之间传递悄悄话的那种小纸条;有好消息与大家分享、遇到困难了,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要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作文就是写生活、写感受!2、多鼓励、多表扬。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些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等等,给学生鼓励。对学生的习作不要全盘否定,要尊重学生的原意,用商量的方式对习作提出意见。让学生有興趣、有信心、有勇气、有热情,在没有压力、没有统一模式的约束下,自由发挥、自由表达,保护学生习作兴趣,树立习作的信心,为习作教学提供最根本的心理保障。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习作因素的渗透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仅仅依靠习作课自身的教学和指导学,更要依靠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重视教学中习作因素的渗透和习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渗透和培养要广泛地分布在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之中:扩句缩句练习让习作中的句子更丰满或简洁;遣词造句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修辞方法让习作更加形象生动;修改病句能大大减少习作中不通顺的句子。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能促进学生习作的布局。语文教学中某个字、词、句子开了花,就会在学生的某个习作中结下果。当花儿朵朵之际便是学生习作硕果累累之时。把握语文工具性、实用性的特点,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培养观察能力
对事物的认识缘于对事物的观察,习作的内容、水平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程度的再现,可见一定的观察能力决定了习作内容的层次和水平的高低。因此,习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身去接触事物,耐心而细致的观察才能获得真实、具体、鲜活的习作材料。(一)培养观察方法: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也可先局部后整体。如写小燕子,可以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也可以从局部看,它有俊丽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各部分合起来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观察能动的事物要先观察事物的静态是什么样子,再观察它的动态。观察事物要先看颜色再到形状、大小等等,这既是观察顺序也是写作的顺序。2、观察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除了身体上的特征,孔雀开屏的样子,是他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重点观察。(二)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新课标要求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是要求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要有足够的关注度,养成对生活的关心、关注、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在习作中再现真实而美好的生活。
四、引发想象思维
想象力是观察力的升华,是对事物更高层次的认识。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如: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故事进行续编。又如在“玩儿得真开心”习作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游戏中同学们的各种动作,然后开展讨论:看他们的动作、神态,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习作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五、鼓励课外阅读、写写日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丰富的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语感、积累习作素材、学习习作方法,以及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课外阅读的书籍十分广泛,古诗、童话、科普知识、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儿童文学、小小说、动漫绘画等都是适合的课外阅读物。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入手,让他们想读、爱读,能耐心细致地读下去,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写写日记,记录每天最感兴趣的事情,要求一百字左右,学生没有压力,尽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练笔。习作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多写写便会熟能生巧。
六、重视习作修改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习作 篇4
主题: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要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可以写自己的朋友、同学、亲属或邻居??只要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可以写,写他(她)的一件事。
提示:
1、想一想自己打算写哪个熟悉的人,可以写朋友、同学、亲属、邻居,可以写任何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2、写这个人的一件事,先决定写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然后再动笔写。 3、以写人为主,抓住一件事情来写,从这件事能看出熟悉人的品质。 4、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5、写完后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一听他(或她)对你的评价。 范文一
我的妈妈
妈妈今年只有34岁,但额头早以爬满了皱纹,这些皱纹记载着妈妈对我无限的爱。
记得有一次,楼下建车棚运来了许多旧木板,我和小伙伴在上面玩了起来。突然我踩上一个钉子,剧痛让我哭起来。妈妈闻讯慌忙赶来抱起我就往附近的医院跑,胖胖的我此时好像变轻了。医生拔钉子时,妈妈鼓励我要勇敢,自己却偷偷地擦眼泪。医生给我上了药。这时天黑了,妈妈又把我背回家。春夜是寒冷的但妈
妈头上却流了汗。,
妈妈,您就是一棵大树,我就是树上的小鸟,在您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妈妈,我爱您!
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半期总结 篇5
李劲慧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学期的习作教学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 课堂作文素描。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第一节作文课《杯子》。上课前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生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了使学生对写作产生良好的兴趣,我和本年级的老师互相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精心地设计着每个教学环节。如:大家为选什么样的杯子,也讨论了一番。既不能太简单,无话可说,也不能太复杂,增加难度。于是,几经衡量,终于选定一个浅蓝色表面有着可爱的米老鼠卡通图案的瓷杯作为我们的道具。接着,大家又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在怎样确定观察顺序进行了梳理,最后确定以先整体到局部,再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作为我们第一堂作文教学重点。
接着,根据学生已有的观察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引导孩子们眼看、手摸、鼻闻、口尝„„调动了各种感官去体验、去探讨,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香蕉在这里变成了孩子手中的宝贝,他们纷纷把最美的词语和句子送给了他们的香蕉朋友。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一根香蕉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闻一闻,真香啊,怪不得它叫香蕉呢!”、“香蕉上的‘衣服’上有一道小口子,我想那一定是它太胖把衣服给撑破了。”在欢笑中,在鼓励中,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诞生了。例如:〈我喜欢的一种鸟>,这节课的训练点就是——一边看,一边想!
如果说我们的课堂素描教师的指导太多。那接下来的2个环节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完全开放空间。第二 课堂小练笔。
阅读与写作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课堂练笔就不失为一种好举措。如果所有的讲读课仅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对课文的理解,那收获将是片面的,局部的。相反,如果在讲读课文时,能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找出读写训练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补课文的空白,效果就不同了。如〈爱什么颜色〉学完后,留5分钟让学生仿写。又如:《你一定会听见的》,在生活中,你能听到哪些声音,立刻写下来,《喜欢音乐的白鲸》“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写一写。再如:学了《七色花》,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用来干什么,并写下来等等。课堂小练笔让孩子们有话说,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了孩子们的写作自信心。
第三 循环日记,孩子的自由天地。
1、开放思想——学生根据单元主题,寻求习作的个性化,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世界、思考生活,并灵活多变的表现。习作的个性化表现的方式很多,讲求创新性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
2、开放文体——展现习作的自然性与实用性,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或叙述、或议论、或用真实人物、或虚构童话、或写成诗歌等等。
3、开放评价——体现习作的兴趣性,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既可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是对学生的习作情况的反馈和了解。
三年级语文习作五教学设计 篇6
习作五
【学习目标】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写出自己的新发现。
2.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发现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学前准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
2.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弄清交流主题。(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处)
2.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启发。
二、初试身手。
1.先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2.再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事情写下来,并进行交流。三、复习导入习作。
《搭船的鸟》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新朋友;
《金色的草地》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草地会变色。
想一想,生活中,你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有什么新发现?
四、学生交流。
1.同桌交流自己的观察。
2.找善于发现的学生上台交流。
五、指导习作。
1.选取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习作时,不仅写下自己用眼睛看到的,还要写下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等。
3.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7
一、解读单元教材,定位习作目标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各单元的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编者充分考虑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很巧妙地将习作重点贯穿于单元系统中。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内容都与“课余生活”有关。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孩子七彩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习作的整体目标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有趣的课余生活,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与感受,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二、多向提供支援,积累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无法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习作也就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支援,帮助他们积累习作素材。
1. 写日记。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可以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日记不像习作课上的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时地布置学生写日记,如心情日记,希望孩子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写写课堂日记,用课堂上所学的关键词来写一写,这样既梳理了课堂收获,又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2. 观察身边景物。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作文。于是我提前两周布置了观察绿黄豆发芽的作业。到了习作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的豆子发芽了吗?”有几个兴奋地喊道:“发芽了!发芽了!”可一部分孩子一脸苦恼,追问原因发现这些孩子的豆子没有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慌,我事先找了豆芽发芽过程的图片,图片非常清晰。于是我让那些孩子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习作指导,最后才让他们去写。事实证明,没有亲手做过实验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于是我马上改变策略,当天中午我就把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组织起来去观察。当时秋意正浓,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让他们看一看银杏的样子,摸一摸树干,想一想树叶飘落的样子,还可以捡一片落叶来观察一下。看着他们细心地观察,激烈地讨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这些孩子的第二次习作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吗!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习作的素材,所以要想学生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积淀习作素材。后来的几次习作,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3. 提供影像资料。
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还可以提供恰当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去“九九回归林”,可是要他们写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了。于是我特意去了一次“九九回归林”,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美景拍下来,用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并在照片旁边给出地点和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素材。
三、巧用“小练笔”,分解习作难度
教过三年级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三年级的课堂作业本中“小练笔”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三年级学生习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如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等为支撑点,让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使单元的习作目标分解到了每次阅读教学的练笔中,习作教学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1. 仿写———抓典型。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筛选并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都是名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些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从学到用”、“从仿到创”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难度。
2. 续写———找拓展。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谈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习作教学 计划 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4
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入“习作”阶段。因此,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条分水岭。从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更是学生书面表达的质的飞跃。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循序渐进的,不存在明显的分水岭,更不存在跳跃性的发展规律,但由于教师指导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往往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写出的文章语句平淡,顺序混乱,没有层次,甚至词不达意。笔者在执教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悉心研究,不断实践,探寻了一些解决策略,现呈现并求教于大家。
一、研读课标,严密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习作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不少教师没有深入领会、吃透上述课标要求,缺少通盘考虑,在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习作教学计划和态度,要将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学期开学初,教师要对整册教材的课文类型以及习作训练安排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比语文课标上对该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时间上的一些特点,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每周小练笔计划。在这份计划中,对每周的小练笔要有明确的要求及一些习作思路以及习作方法的指导。这样做主要是针对孩子的阶段兴趣点来量身订制习作套餐,降低习作的难度,帮助孩子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养成勤练笔的写作习惯。
请看笔者在“三年级上册的每周习作训练计划”中的4个例子。(1)请亲自洗一次碗,感受洗碗的全过程,以《洗碗》为题,按“洗碗前→洗碗时→洗碗后”的顺序记叙,挑其中一个过程,写清怎么做、怎么想、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2)题目:假如我是____。想象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每段以“假如我是×××,我会……”的方式开头,写3个以上。(3)看图写话: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给人物取个名字,以《钓鱼》为题,用上“烈日当空”“满头大汗”“活蹦乱跳”“清澈见底”“喜出望外”等词写一篇作文,能写多少就写多少。(4)买回一种水果,仔细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形状、花纹等),然后打开它,观察里面的内容,再品尝一下它的味道,最后写一写这过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计划中有实践活动,有想象作文,有观察作文,有生活体验等。计划中不仅有要求,也有提示,还有方法的指导。周五,教师先进行20分钟的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写就不害怕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养成了每周写作的习惯,一方面克服了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习作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稳步提高。
二、存储言语,渗透方法
1.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语文教学只有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向课外阅读进军,向生活进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开学初,教师给每个孩子开出课外阅读清单,要求孩子坚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设计每周课外学习小结,让家长、孩子每周进行课外阅读小结,然后将小结在班中公开,对课外书看得多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创设你追我赶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爱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样为学生的习作储备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作文时必能得心应手。
2.读写结合,注重渗透
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犹如练字要先描红、临帖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经历模仿的过程,这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三年级学生阅历浅,言语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模仿既成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习作有法可依,他们就能克服畏难情绪。我们教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语文。习作指导不应体现在专门的习作课上,应渗透到每节语文课中。无论怎样的教材,都可以做各种形式的习作渗透。教师如果能够从一开始的结构、分段、标点使用等最基本的常识开始渗透,到好词好句的积累、修辞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比较专业的习作方法的渗透,学生在这种长时间的熏陶中总会有收获。
比如“总—分”写法、“总—分—总”写法是三年级习作指导的重点。笔者在执教第五册第六课《西湖》时渗透习作教学。首先引领学生感受西湖美景——“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写作方法。在学生充分领悟的基础上,抛出练习题:“仿照短文写法写一段话——‘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围绕第一句话可以写写夕阳的余晖,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树木、花儿、人群等。例如:‘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你听……马路两旁……垂柳……花儿……水面……河底的小鱼……啊!夕阳下的小公园真美啊!’”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中的一个点,时时进行习作片段的训练,渐渐地,由小变大,由少聚多,由浅入深,学生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就会越积越多,习作表达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多元评价,享受成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教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而学生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只能充当被评价对象的这一不合理现象。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的评价为例,可以考虑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平行班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针对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激励,帮助他们在成功的快乐中形成作文的内在动机。标准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不作硬性规定。
3.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习作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多种多样。例如,每一篇小练笔,教师做到分类处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大力扬,再给学生搭建平台,或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或制作小报,或发信息告知家长,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尝到被表扬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创作出新作品。
总之,三年级习作教学其实不难,只要周密计划,巧拨智引,方法指导到位,再以正确的评价机制辅助,就能收获“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9
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妈妈说:“去时代广场去看礼花。”我问妈妈:“那里好玩吗?”妈妈说:“你去就知道有多好了。”我说:“那好吧!”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时代广场,到了那里,那里什么都有,但是我很满意地说:“妈妈,你骗我。”因为那里没有我喜欢的东西。时间长了,我觉得时代广场是个好地方,那里夏天花草树木很多,时代广场还有很多昆虫,一些蝴蝶在花丛中聚拢来,像一个正在跳舞的荷花,过年的时候人山人海,还有一些喷泉。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冰灯,白白的,里面装着一盏灯,好像一盏孔明灯,我看见了一条龙在动,闪亮闪亮的眼睛,红红的身子。最有趣的就是一个人把小人拴在木棍上,可好看了。我觉得时代广场是一个著名的广场,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广场。
四季的图画
我的家乡在日本。那里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树木抽出新绿色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草从地上冒出来,像一个个坚强的战士;小青蛙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小松鼠又开始了它的劳动工作。
夏天,太阳露出了威严的面容,像要把我们吃掉似的。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松鼠都躲到洞里休息去了,只有在晚上狼这样既坏又聪明的动物才出来活动。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是松鼠这样的动物的“劳动节”。有的小动物把蛋生在草丛里,这样才不会冻死,看!她多聪明!
冬天更是快乐无比!有的小朋友看见了冰,马上跳上去,冰是空的,他们一下子陷进冰窟窿里,所以他们都成了落汤鸡,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泪水都流出来了。我们站着有些冷了,于是我就去玩爬山。山很滑,所以我总滑倒。后来我慢慢地掌握方法就不滑倒了。我们还找到了青蛙蛋。放在手上滑滑的,中间有一个个小黑“豆”,像千万双小眼睛。
看!我的家乡很美吧!
双凤水库
在哈尔滨旁有一个叫方正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水库,叫双凤水库。
有一次暑假,我去那儿玩,我们在“高速公路”下面停了车。一下车我们就飞速地跑到森林里。
车里就像地狱,这里就像天堂,地狱和天堂就是不一样,一个空气新鲜,一个空气闷热,我看过的一个小品说得好:“都是一样的地儿,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二姑拿起午饭说:“在哪吃?”我们早已去玩了,根本没听见。
现在,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小树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千万缕刺眼的金光像利剑一样,一块暗一块亮,如果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幅画,那肯定能上全国展览。我发现一棵树,那棵树有一个缝里冒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磨菇。我抬起头,一些没顺序的树,笔直冲上天空,树尖在空中摇晃着,好像在说话,你说几句,我说几句,说说笑笑,有的笑岔了气;有的笑弯了腰;有的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还有的嘴都麻了。
我看见这里最美的景色——双凤水库那奔流不息、直发响的河流旁边有一个小建筑物。看那淙淙着的河水多么像一组组音乐团,在演唱一首首优美的歌曲。
有时会出现雪白的水花,直上直下,实在太惊人了!
我喜欢双凤水库,尤其是那永远流不完的河流和那茂密的小树林。
美丽的金石滩
今天,姐姐带我去金石滩,那里风景优美,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的树木壮壮的、高高的、密密的,像一个个军人在练齐步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
最美丽的就是海边的沙滩了,金黄色的沙滩,蔚蓝色的大海,还有许多小螃蟹爬过来,爬过去,像一个个小孩子在玩“老鹰抓小鸡”呢!然后我看见一条条滑溜溜的小鱼在礁石边游来游去,他们的眼睛圆溜溜的,一条小鱼一直看着我,可能是喜欢我吧!
然后我们去买花,一阵微风吹过来,花摇摇晃晃的,像是在给我们吹风呢!
接着我们去了狩猎场,那里面的动物都很机灵,尤其是猴子,它眼睛大大的,尾巴长长的,灵敏的鼻子,红红的屁股,非常可爱!
然后我看见一只蝴蝶和一只蜻蜓,它们俩唧唧喳喳的,像是在聊天。可能是说:“我今天真幸运!在路上飞过的时候,有一个人给我食物。”蝴蝶又说:“你真幸运!我却很倒霉,今天我在家里跟朋友吵了一架。”蜻蜓说:“没事!”然后蝴蝶和蜻蜓就飞走了。
最后我回家了,今天真快乐!
学校
我们学校是个快乐的地方,也是个热闹的地方。
春天,学校还有点冷,但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一点儿也不冷了,而且绿树长出了嫩芽,像小草一样尖。
夏天,这个季节是我最想到来的季节,因为这时昆虫最多。中午玩的时候,我和贾一他们拿蚂蚁做实验,刚开始,我抓了一只蚂蚁,然后看到了一个蜘蛛网,把蚂蚁扔上去。只见一只蜘蛛从一棵松树里爬出来,一下子用它的网把蚂蚁给绑住了,因为蚂蚁不能呼吸了,所以它很快就死了。
秋天,果实丰收了。有很多我爱吃的水果,所以秋天也是个美好的季节。
冬天,也是我喜欢的季节,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看!那几个孩子玩的多开心啊!今年可真是又高兴又快乐啊!这就是我在学校的生活!
星海人家里的景物
我们的星海人家小区,那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像是许多快乐的小精灵。那里有枫树、梧桐树、银杏树„„
秋天,枫树上的小精灵,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是红色的。它们欢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枫叶在枫树妈妈的树枝上翩翩起舞。现在,它们高高兴兴地、一片一片地往地下落,欢蹦乱跳。好像在说:“我们现在不用妈妈了,我们自由了。”看!它们多么开心啊!
银杏树妈妈枝上的小精灵们也很快乐。在银杏树妈妈的枝头扇着小扇子,好像在给银杏树妈妈吹风呢!小精灵们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在银杏树妈妈的枝头上玩耍,多么自由啊!
梧桐树妈妈的孩子,多么像枫叶。小姑娘们在梧桐妈妈的枝头上唱起歌、跳起舞来,像一群舞女们在唱歌、跳舞呢!唱着一首好听的歌呢!它们一定很快乐。
我们家边上的小山丘
我们家边上的小山丘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碧绿的小绒团。在到山顶的路上偶尔会出现几只乌黑发亮的小松鼠,它大约有二十多厘米长,它的尾巴占它的身体的一半。
我还在路上看见了一棵非常奇怪的树,它也有一个根,可是到了上面,就成两半了。到了山顶,向东看,掠过一个小区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再向西看就是一个个的小山了。我还向东边叫了一声。
山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树,像柳树,像松树、槐树„„ 这个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海誓山盟”。
山下还有一个下棋的地方,那里有象棋、五子棋、围棋„„ 我真喜欢“海誓山盟”呀!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金州。春天,我们家乡的一颗枣树长满了碧绿的小叶子,柳树在春风的召唤中苏醒过来,柳树的辫子被风吹过,辫子就随风飘动。
夏天,我和弟弟在门外抓蜻蜓。有一次,我和他在抓蜻蜓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可是我们没有抓到蜻蜓。到了上午我和舅舅拿着一个瓶子,还有一个大饼到小河边去钓鱼。舅舅把瓶子打开,我们把大饼给放在瓶子里,然后再把瓶子扔到水里,不一会儿瓶子里有七八条小鱼,我和弟弟很高兴,连小鱼都闻到气味纷纷赶来了。
秋天时,树叶都落在地上,我和弟弟纷纷把他们收集起来。
冬天,我们又来到小河边把冰凿开,接着里面流出水来,水位越来越低,一会儿水就流干了,我们就把它堵上。下雪的时候,我们堆雪人、打雪仗。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是五彩缤纷的。
在学校里有许多花花草草,还有树木,比如枫树,那上面的枫叶就像我们胖乎乎的小手。
还有许多树,在这些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像柳树的枝条一样的龙爪槐,那枝条垂下来,可真像我们小女孩的小辫子啊!
你们看!我们的校园多么像植物园啊!我们的宿舍在远处一看可漂亮啦!春天的时候,小草妹妹变绿了,也变美了,柳树哥哥也想变美,就对风奶奶说:“风奶奶,快给我剪一下头发吧!”风奶奶点点头说:“行!”咔嚓一下,小柳树哥哥高兴地说:“剪完了。”风奶奶也消失了。
我们的校园如天堂般美好!
评语:习作进步很大,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枫叶、龙爪槐的特点。柳树与风的对话也很有趣,写出了童真童趣。
校园的四季
清早,我到了校园,看见迎春花开了,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啊!好香啊!这是樱花。我走在操场上,看见花都开了,好像是在比美呢!哦,这是春天!日子过得真快。
夏天又到了,男生们在操场上踢足球,他们热得把衣服都脱了。
在树上的蝉叫着“知了,知了”,好像在为这一队加油。忽然吹过一阵风,小花、小草有的左摇,有的右摇,好像在给那一队加油。
秋高气爽的秋天到了。蝴蝶飞倦了,都在家里休息呢。不过还有一些蝴蝶,那就是落叶。
枫树上有红红的枫叶,红通通的,像是奥运圣火的火把一样红。冬天雪花飘飘扬扬,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雪白的被子。我爱美丽的校园。
学校
我们的学校一年四季景色优美,许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过来。
春天的学校是五彩缤纷的,迎春花、喇叭花争奇斗艳,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嫩黄的迎春花跟香蕉的颜色一样,紫色的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
夏天,天气很热,我们在阳光中玩游戏,有的踢足球;有的玩网球;有的玩体育器械;还有的走圈。夏天的蚂蚁最有趣了,黄祉瑞和黄添林一人抓一只蚂蚁,比赛谁的蚂蚁攀登得高,黄祉瑞赢了,黄添林输了,因为他的蚂蚁掉到地上死了。
秋天,枫叶有红的、黄的,踩在脚下,咔嚓咔嚓地响,真好玩。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10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东西,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己说说想要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说它的功能。
2、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课前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
浅谈三年级“习作例文”教学 篇11
“习作例文”作为阅读课文,就意味着: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例文特点和要求。引导观察、分析事物,为习作奠定基础。试以《壁虎》为例浅谈教学尝试。
《壁虎》讲的是壁虎的样子和它怎样捉虫的(静态与动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步骤:
一、根据提示,预读课文。明确阅读要求后,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边读、边划、边与同桌讨论:(1)课文抓住壁虎的哪些外形特点来写?(2)壁虎的樣子与捉虫时有什么动作?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描写壁虎的外形特征和捉虫的情景。
二、抓住重点,再读课文,领悟写法。根据课后作业2的要求,再读课文,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壁虎的外形和捉虫的?我采用了比较法:(1)第三、四段写出壁虎捉虫时的怎样特点?让学生口述捉虫时由静到动的方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像一块冰”那样的颜色和几乎是静止的状态,这就是壁虎捉飞虫前的基本特征,说明作者观察壁虎捉飞虫是下了一番功夫,让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仔细、周密和耐心。(2)联系课文第二段描写壁虎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再次读课文,讨论后,使学生明确第二段的外形描写是为第三、四段捉虫作好铺垫。(3)我让学生按教师的板书复述三、四段内容(“捉虫”为重点),体会观察事物的重要。要观察得有顺序,才能写得有条理;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三、结合观察,以法导写。为了进一步检查阅读效果,我及时让学生学习《壁虎》一文中“外形”、“ 捉飞虫”的写法。寻找生活中的结合点,以片断作深化训练,引导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物征。或:“小猫捉老鼠”、“翠鸟叼小鱼”……等,写一段通顺的话,尽量把话写具体,可以在课堂上试讲,也可以让学生课后练习。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 篇12
关键词:规矩,习作,目标,生活,评价
俗话云: 人有学步时, 写有起步期。 三年级被认为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阶段, 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开始学习习作的一些知识与技能, 更关键的是学生能在习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一、 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教学状况举隅
现实中, 我们的很多学生在起始阶段就对习作不感兴趣, 甚至排斥习作。 笔者是一名在一线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 通过听课和调研, 发现一些教师在习作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除去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 ,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师对三年级学段习作的要求没有认识到位, 对习作指导缺乏目标性、 针对性。 教师心中没有明确目标, 学生习作就更没有目标, 所谓“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所以, 每次习作训练侧重点要能串成一个体系, 循序渐进。
其次,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标准过高。 多数教师在指导、批改三年级学生习作时, 参照的仍是耳熟能详的七大“标准”:内容切题、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和语句通顺。 如此要求,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无疑是“揠苗助长”, 要求偏高了。
最后,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太片面。 教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 态度, 习作教学中的交流、 分享以及习作后的修改习惯等明显忽视, 教学中不是“轻描淡写” 就是“放手不管”。
这三个弊病, 若寻其根源, 就是教师的教学基于自身的经验, 只是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所信奉的理念开展教学, 以所谓的优秀习作的标准来指导习作, 过分追求结果, 而对年段特点关注不够, 对学生学习需求等研究不够, 导致不少三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 不但没有跨进习作的“大门”, 反而提“写”色变。
二、 用“规矩” 指引三年级起始阶段的习作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三年级起始阶段的习作教学必须要形成一定的“规矩”,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1.“胸有课标, 高屋建瓴” ———教师理念之规矩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让我们看看三年级上册各单元作文的内容, 大家就会明白。
(1) 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和爸妈分享习作的快乐, 说写合一;
(2)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请你写的那个人评评你的习作, 说写分开;
(3) 选秋天的图画, 再写写图画的内容, 和同桌分享, 说写合一;
(4) 写一则观察日记, 和同学分享, 读写合一;
(5) 最想告诉大家的, 大家交流, 说写分开;
(6) 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和想去的地方, 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说写合一;
(7) 编童话故事写好后, 读给大家听, 说写分开;
(8) 自由作文, 要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 说写分开。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 三年级的习作, 只要学生写生活中实际存在的, 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均在习作表达的合理范围内。 这一阶段, 教师不要过分强调技巧, 不要要求太多, 指导太多, 否则写出的作文很可能就是千篇一律。 久而久之, 学生只会依赖教师的指导, 也会迎合教师的口味, 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越来越少了, 可写的东西也就不多了。
要有学段目标意识, 每次习作应抓住训练重点。 教师要了解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训练内容和要求, 要熟悉所教年级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特别是要把握一个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要求, 保证一课一练、 一练一得, 突出指导重点。 不急于求成, 面面俱到。
以“写人训练” 为例, 三年级到六年级, 每次习作要求只有一项, 那么教师在指导、 批改时就应抓住每一次的重点, 每次作文教到什么程度, 要心中有数, 不要越位指导。 只要学生达到了这一要求, 就应该及时鼓励。 习作教学要循序渐进, 从下面的内容中大家可以看出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作文要求加起来, 就是写人的整体要求, 但是, 我们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 不能一下子把写人的方法全部教给学生, 只要按年段要求学生就好。
习作训练写人篇:
(1) 三年级上册,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应先想清楚写谁, 写哪件事;
(2) 三年级下册, 写写自己, 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抓住自己的特点、 说真话 (爱好、 性格、 优点、 缺点等) ;
(3) 四年级下册, 我敬佩的一个人, 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品质、 风貌 (敬佩的原因) , 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4) 五年级下册,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熟悉的、 偶见的陌生人) , 运用写人的方法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描写等) 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5) 六年级上册, 介绍你的小伙伴, 用一两件事写小伙伴, 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综上所述, 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 要整体考虑小学阶段作文要求, 总目标和各年级目标相呼应, 把握好不同年级的要求, 熟悉所教年级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力求到位而不越位。 习作训练要循序渐进, 不揠苗助长, 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达到三年级的习作要求即可。
2.“注重活动, 注重交流” ———教师授课之规矩
写作是个体的一种智力活动, 而习作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 赞可夫的描述可以看出这种活动的特性与魅力:“所谓儿童的生活, 并不是指让每一个人单独地去苦思冥想。 孩子们是在跟教师、 跟同学一起交谈自己的想法, 有时是相互争论。这里面有游戏的成分, 有开玩笑, 也有笑声……”
美国近年来提出“过程写作法”, 相关人士认为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经历五个相关的阶段: 预写作、 打草稿、 修改、校订和发表。 每个阶段都需要分享、 交流, 尤其是修改、 校订和发表阶段。 “过程习作” 教学中, 同学间的分享与交流非常充分。 学生既是作者, 又是读者, 充分而深入的分享与交流活动, 推动了学生的表达与修改, 使得习作活动步步深入, 渐入佳境。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习作是一种练习, 其间的观察、 思考、想象、 表达, 包括用哪个词, 选哪句话, 都有分享的必要与价值, 以达到扬长避短、 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 为了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更多地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美, 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带到校园附近的田野, 让学生去寻找“美丽的秋姑娘”。 事先笔者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 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组长, 每个组都有不同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习作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以下是实录片段。
教室里, 几乎每名学生的桌面上都有他们此行的收获: 五颜六色小野花, 各形各状的叶片, 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我从未见过的植物, 有些学生居然采到了一些诱人的小野果, 每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兴奋。
师: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呀!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美好的感受吧!
生1: 我们组收获了十种不同的颜色 (一一举起, 给同学看) : 嫩绿, 深绿, 金黄, 洁白, 褐色……
师: (拿起蒲公英一吹) 秋风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追着洁白的小伞兵漫天跑。 你能这样试着说吗?
生2: 妈妈说, 这种植物叫三角刺, 叶子是三角形的, 就像一把小铲子。
师: 恩, 你真棒。 注意再观察叶子的颜色。
生2:绿色, 又有点灰白色, 该怎么说?灰绿色?
师:你对颜色很有感觉, 有绘画大师的潜质。
……
生3: 我们组采到了两种野果, 酸酸的, 甜甜的, 很好吃。特别是这种, 奶奶说这是“红妞 (野草莓) ”, 你们看它红得多好看, 就像红灯笼似的。 (高举着, 炫耀着, 惹得同学们吧唧着嘴都想尝尝)
……
生4: 我们组捉了很多蚂蚱。 蚂蚱是一种害虫, 它会破坏庄稼的。 它有四条腿, 两条后腿特别有力, 我的手都被它弹痛了。
生5: 不对, 蚂蚱有六条腿。 你的那只一定被你搞断了两条腿。
师: 我们再仔细瞧瞧。
生6: 蚂蚱真的有六条腿! (他发现了“新大陆”)
一个小女生怯怯地举手了:“老师, XX捉了一只很大的癞蛤蟆, 藏在抽屉里不拿出来。” 只见XX满脸通红地趴在桌上。
师:有谁知道癞蛤蟆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
生7:癞蛤蟆会吃蚊子、飞蛾等。
师: 哇, 你知道的真多, 那癞蛤蟆对我们人类有益哦,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也是一条生命。
XX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塑料袋: 老师, 我把它放到教室门口的花坛里好吗?
……
分享每名学生的观察是令人激动的。 每一名学生由于视角不一, 语言表达也迥异, 这样的语言稍微经过修饰, 就会成为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习作。 此次观察活动之所以能成功, 源于观察前我和学生们共同制订了“规矩”, 目标明确了观察时就有指向性了。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习作课堂的魅力就在这里: 一名学生的观察发现、 语言描述, 让更多的同学听到、 学到。 这样的分享与交流, 使习作活动充满了无尽可能与吸引力。这些, 是个人写作活动永远不具备的。 日本东京大学的佐藤学教授认为:“有突破, 有飞跃的学习一定通过相互帮助合作式的学习实现。”
3.“书写生活, 有的放矢” ———学生习作“质” 之规矩
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真实状态下写作。 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 在这个阶段, 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写作的兴趣自然会把他引向积极主动的学习。 作文应该是学生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 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 不要刻意去模仿, 去迎合, 没有条条框框, 只有随心所欲和畅所欲言, 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原汁原味写生活, 透过童眼看世界, 保持儿童的想象和天真,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愿意写的, 写自己最感兴趣的, 不抄袭、 不瞎套、 不硬挤。 这样, 学生才会有话可说, 才不会害怕作文。 写出的文字才是真实的, 这也恰恰是课标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认知的规律。这个阶段, 只要学生想写、 愿意写, 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但是, 还是要有一定的“规矩”: 第一, 在三年级伊始, 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整个学年在习作上要达到的要求; 第二, 在每次习作前都要细化“规矩”, 提出本次习作的个性化要求; 第三, 学生进行自评、 自测、 自我调整。 下面就是一个细化的“规矩”。
习作要求:
(1) 题目与内容相符;
(2) 内容真实, 是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 语句通顺连贯, 一篇习作出现的病句不多于3个;
(4) 根据需要, 分小节写;
(5) 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6) 一篇习作不少于200字;
(7) 正确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
(8) 一篇习作错别字不多于5个;
(9) 书写态度认真, 字迹工整, 习作格式正确。
习作过程要求:
(1)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 乐于表达;
(3) 一节课能成200 字习作;
(4) 能用符号进行必要的修改;
(5) 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
每次习作都要有“规矩”, 那规矩从何而来呢? 当然是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商议得出的。 大家共同制订的规矩, 大家共同去遵守,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基本常规就如上述, 每次不同的习作还有不同的个性化的要求, 再另行补上。
4.“两个系列, 熟能生巧” ———学生习作“量” 之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 (3 ~ 4 年级) 要求, 每学年课内习作次数不少于16 次。 课标中没有对每篇习作的字数规定。 窃以为, 三年级习作可以分成是两条线, 两个系列。
一条是“生活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指出, 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 作文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多练笔, 还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 创造各种机会,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 周记、 读书笔记, 根据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写一些随笔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 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 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积累材料, 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阶段应主要是以生活作文为主, 重点是着眼于乐写, 养成爱写、 经常写的习惯。
另一条是“系统训练作文”。 就是与教材配套的一学年16次的课内习作以及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习作片段训练。 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段落的训练在教材中是比较常见的, 片段训练既方便落实技能目标又省时, 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习作的片段只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 比如, 写 《秋》 的片段, 学生写秋景, 可以是一段话, 也可以是几段话, 但要能够体现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 重要的是作者要有真实的感受、 见闻与独到、新鲜的想法。
两个系列的习作, 每周都能双线并进, 习作的“量” 也可观了。 每一周、 每一学期、 每一学年都能落实这两个系列, 那么学生的习作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5.“尊重个性, 力求多元” ———习作教学评价之规矩
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评价应从两个维度进行, 即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习作结果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指出,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 可以用等第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尤其需要用多种多样生动的评价去触动他们的积极性。
(1) 图画评价。
用简笔画代替眉批。 例如, 发现学生写作的好词在旁边画“红五星”, 发现佳句画上“小红旗”, 对文笔流畅、 思想深刻、想象丰富的句段送上“小笑脸” 等书面鼓励。
(2) 书面评价。
针对每名学生的习作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 引导, 评改时, 教师应注重评语的情感化、 人性化, 挖掘“闪光点”。
(3) 加分激励。
在学生的作文分数上, 再加2 分, 加5 分甚至加10 分, 作为对学生精彩语句的额外奖励, 哪怕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学生, 用上一个恰当的好词语, 都会在加分上有所体现。
(4) 建立展示平台。
设置“认真奖”“进步奖”“特色奖”“语言优美奖” 等奖励认真作文的学生, 并把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班级的“学习角”上, 或者将优秀作文复印展示, 装订成作文集在班级传阅。
教师的评价, 在三年级学生那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自尊心及写作兴趣。 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及时肯定, 加以赞赏, 并介绍给同学们; 在班上贴出来互相交流展示, 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 经常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体会自己的成功, 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动力。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差一些的作文容易烦躁, 这时候一定要“制躁”, 提醒自己:“我自己写文章都有不少困难, 现在我面对的是才学作文的小学生呀。” 尊重每一名学生, 承认学生作文上的差异, 不搞“一刀切”。 对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要注意, 他们只要能写出来就要肯定。
形成性评价就是让评价贯穿习作全过程的评价, 只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性提高。 在写作前就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 实施前置评价, 使学生有的放矢, 激发写作欲望; 习作过程中, 施加一定的评价, 可以即时调整写作, 刺激写作, 增强写作动力。 过程性的评价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习作评价:
习作过程评价:
三、 结束语
孟轲 《孟子·离娄上》 :“离娄之明, 公输子之巧,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 “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 公输般那样的巧匠, 不凭规和矩, 是画不成方圆的。” 学生是一块块精美的璞玉, 有匠心的玉人才能让它成器。 教师学生心中都有“规矩”, 遵守“规矩”, 习作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才能“成其方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徐光华.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写作旬刊, 2010 (18) .
[3]韩利格.让习作教学生活化[J].大舞台 (双月号) , 2009 (4) .
[4]陈丽菊.让学生轻松地动起笔来:三年级习作教学点滴[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2 (6) .
[5]王桂娟.习作教学生活化[J].成功 (教育) , 2010 (7) .
[6]崔昕平.中美作文评价标准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1) .
[7]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三年级语文习作三】推荐阅读:
部编语文三年级习作三12-10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12-16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6教案06-1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设计01-08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习作范文08-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计划05-09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作文11-19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习作 想象作文12-08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