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读书名言(共11篇)
书籍读书名言 篇1
1.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2.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3.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4.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5.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7.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8.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9.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0.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1.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2.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13.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4.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5.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6.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19.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0.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21.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22.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3.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24.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25.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26. 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27.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28.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9.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30.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1.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32.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33.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4.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3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3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7.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8.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39.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40.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41.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42.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43.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
44.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45.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6.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7.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48.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49.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0.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书籍的困惑与困惑的读书 篇2
先民造字,据说是目睹龟甲裂纹或山川鸟兽革木之形而感发引起的,但就六书中最能直接表达意境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也无法完整地体现出该字所应体现的全部内容,至于形声、转注、假借字,则更是人们笔端见拙。无可奈何时拈来权宜表音表意之符号而已。因此文字打产生时就有先天的不准确性。时代发展,字数激增到十数万字,而形音义也屡加变,与先民造字之初大相迳庭。用如此不可靠又生涩不通的方方块块记言记事,便成了“难得可怕”面“阻碍传布智力的结核”。(鲁迅《门外文谈》)
这样,人们一旦把见闻心思形诸于文字,就已经失去了准确完整的第一性而成为第二性的东西,经后人加工润色,则更成为第三性以后的东西。同时又有古今之隔,“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这是时代使然。(戴震《戴东原集》卷三)难怪元代有一书生读《楚辞》不通,竟诅咒屈原“写文章如此艰涩,投水死得活该!”(元吾邱衍《闲居录》)这样一来,人们便在遇到文字难以表达的意境时,或自已委实不通古人文句时,便只能用“妙不可言”、“笔墨难以形容于万一”之类词来搪塞,七分无奈,三分无赖。
文字写定,便成书册,所谓“书契之本,见于文字。”好事者踵而继之,或抄或传,或训或释,结果却是讹文谬字与日俱增,误训乖释更为益炽。同时,书籍流布中的虫蛀风蚀、兵燹战乱及人们有意无意的裁汰散佚也极严重。仅“兵燹”而言,据《隋书·牛弘传》和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前后历代就达“十厄”之多。可见书籍流传愈往后世,愈失本旨,鱼鲁豕亥,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不绝如缕。
最为可恨的还要数人为地制造不真实。以史书为例,淆人昭读史兴浓,一日,忽焉发出“前代正人君子名节隆重,指不胜屈,近时人材寥廖,何古今之不相及若此”的疑问,他向时人毕子筠讨教个中三昧,毕氏告诉他这是前人“史笔有所润饰”的缘故。其实,前人早已深明此理,如宋时奸相丁谓就说过:“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均见《啸亭续录》卷三)可见古人著史,在“秉笔直书”的幌子下在做何勾当。至于记述仇之国的史实,如《魏书》讥南朝为“岛夷”,《宋书》刺北魏为“索虏”。则相互指斥,于彼妇骂街无二。再如历朝皇帝的《实录》,一俟书成,草稿及其它资料全部付之一炬,这里面除了部分不可泄露的国家机秘外,恐怕更大部分是封建帝王暴虐荒淫、奢侈腐化的污行秽史,这是万万传不得的。如此《实录》,还要被屡加改易。清朝诸帝,即位之始便改窜先帝《实录》,直到满意为止,名为《实录》,简直是一莫大的讽刺。至于私家所撰如碑传、族谱等,更是水分太多。东汉末年,蔡邕为当时“党铜之祸”时蒙难的太学生领袖郭泰撰写碑铭时就深有感触地说:“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泰)无愧色耳!”(《后汉书·郭太传》)蔡氏博雅磊落君子,尚不免笔端缘饰,后世之人,更是褒贬任由,全凭胸臆,笔下之人,生时有桀纣之暴,死后备尧舜之贤。如此碑传,岂能深信?!
由于以上诸多主客观因素所致,使我们手中的书籍无论字面文字,还是字里义理,皆讹谬满纸,不可卒读。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即或同一部分甚至同一句话,国读者领悟能力不同,见解不同以及运用于实践的方式不同,有人读了浪子回头,成为贤才;有人读了,本为贤士,反成盗跖。有人读书明理成为栋梁之材,上裨于国,下益其身,名垂青史,千古称颂;有人却因读书治学,竟成奸人贼子,祸国殃民,以至于骨朽人间,骂犹未销。更多的人幼时治经,白首尚不能通,生龙活虎般的躯体硬是让书本耗成几根白骨,至死仍不明白为何落得如此之下场。真不知孽根究竟是书还是人!
于是,为了减少文字书籍的讹误,为了消除书籍的副作用,把那些死啃书本的“蛀虫”从书缝里拉出来,古往今来,人们便绞尽脑汁,想出了众多的法子。
同儒家文化虽非昆弟,但亦密不可分的禅学尤其是南禅,他们有自己对待文字书籍独特而又绝妙的方式——“不立文字”。南禅诸师认为,佛家最高深之处在于心悟神化后世界、佛、我合而为一时的绝妙境地,一旦将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第二性的东西失去了意境。因此他们把“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作为自己的传教方式,认为释读佛籍是“头上安头,雪上加霜”。故他们“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以诸圣求解脱”。不仅如此,他们还讥讽那些终日精研佛理的人是“世间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五灯会元》卷四)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加上几次人为的灭佛,寺院被焚,典藉散亡,佛教受到沉重打击,但南禅却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无疑,不读经籍、不立文字正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南禅到了后期,他们的传宗世系需要记载,诸大师传教事迹需要记载,同它派辩论时也亟需文字性的证据材料,况且更多的佛门弟子毕竟要通过学习佛籍来修行悟道。于是不立文字的传教方式被打破,代之而来的是硕厚生涩的典籍,南禅由生机勃勃走向僵化陵夷,由不立文字而兴盛,由立文字而衰微,教训斯深,然似乎又是其发展之必然。
禅学如此,在世俗知识界,主张放弃文字书籍者,最早的盖为老子。老子提出要人们回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毁弃文字书籍。庄子发挥老子之义,更将圣人、书籍、音律、仁义礼智、诸侯等看成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力主“绝圣弃智”、“擢乱六律”,将一切能导致人们聪慧开悟的东西全部废除掉(《庄子·箧》)。韩非子也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故将读书儒士列为“五蠹”之一(《韩非子·五蠹》)。孔子弟子子路也曾向孔子发出过“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的疑问(《论语·先进》)。到了南宋,陆九渊更提出“不识一字,管取堂堂作大丈夫!”他们由痛恨那些沽名钓誉,为利禄奔波而扰乱尘世,干犯民人的读书人,进而痛恨读书人手中的书籍,认为正是这些讹谬特炽而义理乖误的书籍破坏了清净的世界,因此他们觉得如果焚书弃智,则万恶皆灭而天下太平立致。然而,他们这些主张显然行之不通,一则除实践活动外,人们经验和知识的获得以及文化的传播发展不能只凭口耳之传,必须凭藉图书;再者,放弃图书更是一种倒退。何况老、庄、韩、陆诸人,也莫不皆饱学之士,他们的思想也只能通过著述表现出来。
另一些人承认书籍有讹误,但却不主张对书籍任意校改或重新著书。他们认为作者有高下之分,读者也有良莠之别,与其乱加点窜而贻累古人,延误后学,不如原书流传,缺文坏字一仍其旧,自己的见解也无需加进去,由读者自己去甄别、学习和扬弃。如北齐学者邢邵就主张不甚校,认为“误书思之,更是一适”。赞同这一观点者也代不乏人。这种做法虽然不会产生乱涂乱改,妄加发挥的现象而制造出更多的垃圾,但仍然是一种回避而不负责任的做法,原书讹谬一仍不改,不利于后学也不利于文化之发展。邢邵的主张当时就受到其妻弟李季才的批评,说:“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北齐书·邢邵传》)可见此法亦不可取。
第三种做法,也是普遍的作法,是认识到文字书籍的不可靠和消极作用。因此一方面提醒人们不要为书籍所缚。如孔子告诫人们文献有其“不足征”的一面。孟子则大声疾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世学者也倡导人们多行实践,“时时省察,处处体验,即米盐之琐,寝席之亵”间亦有学问,不必强求子书籍。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更把语言文字喻为“拐杖”,吕老之意,若爬山历险,此杖必凭,倘轻履平川,则当弃杖而行,否则反会成为累赘。他们谆谆劝诫,向人们提出善意的警告,要求学者既能钻进书堆里,又能出得来。
另一方面,历代学者又力主对文字书籍进行大规模整理,俾还其旧。这其中又分两派:一派以汉、清学者为代表。着重在文字、音韵、训诂、书籍版本、流传渊源、学术渊源及辨伪、辑佚等方面进行校勘、考订、训释和整理工作,力图恢复书籍原貌。如汉儒郑玄即以“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尽吾才”为目的。(《后汉书·郑玄传》)清儒准依汉儒,呕心呖血,不休地工作,以求恢复汉唐之旧,达到“刊落浮词,独求真解”的目的。另一派以魏晋南朝、宋、明学者为代表。他们皆以上承孔、孟的面目出现,力图在义理思想上做一廓清,扫除雾翳,以见古人心迹面目。结果,汉、清学者在书籍的校勘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许多积误难读的书成为可读的善本,今天治学而不利用他们的成绩,是“舍其路而不由”。而魏晋南朝、宋、明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对古人义理思想进行了廓清、阐释和发挥,演绎出了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贡献亦自不小。
然而,学问乃千秋事,古人不可能把所有书籍中的讹误全部正,况且,汉、清学者误会臆改者亦极多。北齐学者颜之推形象地比喻校书“如扫灰尘,旋扫旋生。”(《颜氏家训》)汉清学者正是如此,他们在清扫古书“灰尘”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积下“灰尘”等待后人去清扫。而魏晋南朝和宋明学者则似乎走得更远。他们或以玄学入义理,或用“六经注我”之原则,任加发挥,弃旧凿新,甚至曲就古人以从我,被顾炎武指斥是“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的活动。(《亭林文集》卷三)他们“自以为得理,而天下受其害者众”。(《戴东原集》卷九)结果,这些衍理大师们的巨制鸿著令人读来不觉昭昭,反令昏昏,真是大道多歧,安知羊之所在!
关于书籍的名人读书名言 篇3
2、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3、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6、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7、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茅盾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10、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1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1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3、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14、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15、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高尔基
16、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7、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18、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9、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24、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25、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2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7、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艾迪生
2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9、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30、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31、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3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3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
34、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35、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描写书籍的名言 篇4
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出自:科洛廖夫
3、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出自:阿尔考特
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出自:富兰克林
5、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出自:章学诚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出自:韩愈
7、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出自:卡菜尔
8、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出自:吴梦祥
9、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出自:赫尔岑
1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出自:普希金
11、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出自:冈察洛夫
12、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出自:比切
13、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出自:乌皮特
14、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出自:布尔沃
1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出自:鲁迅
16、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出自:皮丁
1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出自:卢梭
18、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出自:史美尔斯
19、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出自:库法耶夫
20、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出自:高尔基
21、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出自:茨威格
22、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出自:法朗士
23、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出自:徐特立
2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出自:袁牧
25、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出自:钦宁格
26、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出自:富斯德
27、如果使用得好,书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出自:爱默生
2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出自:高尔基
29、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出自:孟德斯鸠
30、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出自:雨果
31、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出自:斯迈尔斯
32、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出自:罗斯福
33、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出自:雨果
3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出自:史美尔斯
35、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出自:普希金
36、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出自:凯勒
37、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出自:普希金
38、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出自:徐特立
39、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出自:颜真卿
40、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出自:孙中山
41、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出自:培根
42、书籍出自: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出自:威尔逊
43、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出自:瓦鲁阿
44、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出自:富兰克林
45、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出自:爱迪生
46、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出自:莎士比亚
47、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出自:马尔夏克
4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出自:爱默生
49、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出自:培根
书籍名人名言 篇5
2.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6.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7.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元)陶宗义
8.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9.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2.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3.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14.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15.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6.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17.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0.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2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23.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4.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5.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26.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8.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29.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的名言警句 篇6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 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三联阅读 >励志 >名人名言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感谢 souphpl 的`投递 时间:-- 来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关于描写书籍名言警句 篇7
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美国)
3.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4.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5.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6.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7.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8.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9.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生活里没有书籍名言 篇8
1、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一个奇怪的、虚荣心十足的、令人生厌的女人!我看我实在无法喜欢她,除非是在xx大海中的一只木筏上,见不到其他粮食的时候。
3、亲爱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宝贵的生命之树常青。
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5、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
6、体验人生奋斗过程的快意,跨越更高的标杆,你的生活因此而美丽,生命因此而富有价值。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8、生命有过好多梦想,最后能实现的却并不多;所以,生命里幸福的`一瞬常常就会成为一生甜蜜的回忆。
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
1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6、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17、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1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9、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20、所谓高质量人生,其实就是平衡不断遭到xx和重建。
21、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22、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23、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26、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今天重要。
27、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2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9、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有关书籍阅读的励志名言 篇9
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4、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比切
5、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6、蹩脚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脚的读者只知道书的结局。——AW科尔顿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9、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1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13、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读者方面,从一字一句阅读开始,通过读完一篇,这观赏就是一个心理学的过程。——川端康成
18、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1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书籍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10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苏德拉勃卡恩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 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高尔基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培根
谨防专攻一书的人。——迪斯雷利·伊萨克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塞涅卡
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这很普遍;有些人为了谈论——这是绝大多数人。
虚弱者无力承受他们在书中读到的杰出见解,因为那只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犯错误的机会。——哈利法克斯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笛卡尔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培根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读了好书之后,应当从中得到希望勇气和喜悦,开阔视野。——池田大作
描写书籍的名人名言摘抄 篇11
1、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3、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作者:《对联集锦》
4、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5、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1、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作者:(唐)杜甫
1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5、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培根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孔子
19、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作者:(汉)徐干
2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3、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作者: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年第期
24、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三国)诸葛亮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作者:《论语》
26、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27、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2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0、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作者:孙中山
3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3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3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3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者:毛泽东
3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6、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37、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9、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作者:郭沫若
40、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41、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孙中山
4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43、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
4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6、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贝弗里奇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4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51、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作者:《神童诗劝学》
5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3、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6、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作者:《格言联璧》
57、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作者:华罗庚
58、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作者:《对联集锦》
59、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书籍读书名言】推荐阅读:
读书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02-08
读书名言: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12-06
书籍《定位》读书笔记感悟10-19
销售类书籍读书笔记08-19
沟通类书籍读书笔记10-29
城市规划书籍读书笔记05-31
有关蝴蝶书籍的读书笔记08-21
经典书籍读书心得体会10-19
新教育书籍读书心得11-13
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