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寓言故事

2024-09-24

阅读的寓言故事(通用15篇)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1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在这儿生活的很幸福。直到有一天,伐木工人把森林里的树都砍了,小松鼠没有了家,就不再可爱,变得十分怪癖,人们都不敢和它接近。

一天,族长召集大伙儿来开会,想想如何让松鼠变回原来的样子。有个猎人自告奋勇地说:“我用去把松鼠给打了吧!”族长摇摇头,说:“不行,我们不能伤害松鼠,也不能让松鼠伤害我们!”“对,族长说得对!”大伙儿个个拍手叫好。一个驯兽师走出来,说:“让我来训练小松鼠吧!”族长同意了,就让他带几个人去。

驯兽师小心翼翼地走进已经没有树的那片原野。忽然,前面窜出来一只小松鼠,它怒视着驯兽师,眼睛瞪得通红。驯兽师深吸一口气,说:“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我只想和你谈谈。”“你想谈什么?”小松鼠冷冷地说。“我只想问你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凶狠?”“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类,把我的家园给毁了的,现在,我没了家,你让我住哪?这一切都是你们人类害的!”小松鼠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驯兽师听了,说:“我回去和族长说,我们来帮你植树造林,让你拥有一个家。”小松鼠很感动,对驯兽师谢了又谢。

自从驯兽师帮小松鼠造家后,小松鼠又有了幸福的生活,它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可爱的样子了。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2

孩子们对有关狐狸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故事中的狐狸”一组文章,共四篇,分别是《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每一篇小故事都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本次阅读以狐狸为中心展开,给学生呈现了各种不同形象的狐狸,同时也让他们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学会用各种形容词正确地形容狐狸。

2.初步把握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认识群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有关狐狸的四组文章、课件、知识树。

【 教学过程 】

一 、 谈话导入

师:前几天老师很生气,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师故意装出很生气的样子)

生:(小心翼翼地) 因为在课堂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插嘴,所以惹得老师很生气。

师:老师相信你们今天不会再这样了吧?其实原因不是这个,是有个朋友说我像狐狸。(很委屈的样子,逗得学生大笑。)你们知道狐狸是什么样的形象吗?

生:狡猾。

生:很贪婪。

师:贪婪呀,还有吗?

生:懒惰 。

师:我的朋友说我像狐狸,并不是这些个意思。今天老师和你们一块来读几篇有关狐狸的故事,可能答案就在里面。

二、学习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绘本《狐狸孵蛋》。(出示课件)请全班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全班学生读后分别请男生、女生挑战读,举手踊跃的小组读,渴望挑战的小组读,个别读,举手的一起站起来读。)

师:第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狐狸做了什么事?想一想,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第二个问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组讨论开始。

(师课件出示)

想一想 :

1.狐狸做了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2.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用一个词来形容)

(六个小组开始热烈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师:我看有同学开始举手了。讨论结束了吗?现在请一个小帮手来帮忙,哪一个小组回答问题了,就给他们组加分。小帮手也可以回答问题。

生:狐狸捡到一只鸭蛋,把鸭子孵出来当自己的儿子。这是一只慈爱的狐狸。

(小帮手给这个小组加分,然后在《狐狸孵蛋》的知识树下面板书“慈爱”。)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狐狸刚开始遇到鸭蛋时,是想把它吃掉,后来孵出了活泼的小鸭子,心中涌起了慈爱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小帮手板书 “ 善良 ” 一词)

师:还有同学回答吗?

生:我要反驳前面同学的意见。因为一开始狐狸是想吃了这个鸭蛋,所以这只狐狸并不善良。

师:有没有同学也反驳她的意见?

生:这只狐狸一开始不善良,但后来是善良的,如果它不善良的话,它就会把小鸭子立马吃掉,不会留这么久。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贪心的狐狸,它没吃鸭蛋是想让它孵出小鸭子来,留着小鸭子又是想等它长大后,能生出更多的鸭蛋给自己吃。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贪心的狐狸。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这只狐狸一开始的确是很贪心,但是后来当小鸭子说饿的时候,它就把草莓喂给小鸭子吃,最后它也说,少了一顿大餐,却多了一个儿子,这也是它的命吧。这证明它也是很爱这只小鸭子的,毕竟这只小鸭子也是它孵出来的。

师:很好,你看得很认真。同学们,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只有爱心、善良的狐狸。那么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们会认识什么样的狐狸呢?请把你们的材料拿出来。上课之前我已经发给你们了,都看过了吗?

生:看过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群文

师:请大家看黑板,用默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然后汇报。听其他小组汇报时,还必须完成聆听记录,格式是“我听到其他组某某同学汇报的文章是什么,狐狸形象是什么”,至少要完成一条。现在开始。

(师课件出示)

1. 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篇文章《狐狸和马》《狐狸分奶酪》《瞎眼狐清窝》。

2. 要求用默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然后汇报。

3.听其他小组汇报时,完成聆听记录(至少一条)。

我听到其他组____同学汇报的文章是____,狐狸形象是____。

(小组开始讨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师提醒,如果不懂,可以倾听。把自己懂的部分告诉同学,小组内互通有无。)

师:有些同学还没办法全部完成,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个倾听的环节,会做的同学可以帮助你。看一下我们的交流结果如何。首先看《狐狸分奶酪》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回答。

生:狐狸把奶酪分了,却没有分给小熊,而是分给了自己。这只狐狸是很狡猾的。

(小帮手在 《狐狸分奶酪》知识树的范围内板书“狡猾”)

师: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这是一只狡诈的狐狸。

师:嗯,狡猾和狡诈的意思差不多。

师:下面我们来看《狐狸和马》这篇文章,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回答?

生1:狐狸帮助马把狮子铲除掉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你认为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我们要用简短的话来回答。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2:狐狸是机智的。

(小帮手在相应的知识树上板书“机智”)

师:还有呢?

生3:我认为它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因为它帮助老马,是要利用这个机会除掉狮子,它是想自己当上大王。

师:哦,你认为狐狸还有更大的阴谋,是狡猾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我反驳前面同学(生3)的观点。狐狸帮助被主人赶出家门的老马回到了家里,它不是狡猾的,是聪明的。

师:哦,你认为狐狸是聪明的,不是狡猾的。还有补充吗?

生5:我要补充前面同学(生4)的意见,狐狸不光是聪明,如果它心地不好,它怎么会帮助马呢?

师:你的意思是说它是心地很善良的。请下一个同学回答。

生6:我认为狐狸是很勇敢的,才敢利用狮子帮马。

(小帮手板书“勇敢”)

生7:我要反驳刘同学(生4)的意见。我确实同意狐狸是聪明的这一说法,但如果它不狡猾,它也不可能救了这匹马。

生8:我反驳徐同学(生7)的意见,我认为它是公正的,不是狡猾的。

(小帮手板书“公正”)

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瞎眼狐清窝》。这篇动物小说是最难的,有没有同学完成了?

生:瞎眼母狐狸把小狐狸清出窝,不吃小狐狸送的食物。

师: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生:坚定的狐狸。

(小帮手在相应的知识树位置上板书“坚定”)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只狐狸。

生:这是一只懒惰的狐狸 。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这是一只坚强的狐狸。虽然它眼睛瞎了,也找不到食物,但它坚持不吃儿子送来的食物。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是凄凉的狐狸 。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有母爱的狐狸 。

(小帮手板书 “ 母爱 ” )

四、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说到这里。今天,我们读了四个描写不同形象狐狸的故事。老师也很开心,有可能我朋友说我像狐狸,意思是说我非常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分享这些故事。

五、头脑风暴

师:假如让你们来当小作家,你们会写一个什么样的狐狸故事呢?现在我们来进行头脑风暴。

(师课件出示)

头脑风暴的规则:

1. 要求:畅所欲言,不要批评别人的发言,人人平等。

2.创编:笔下的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是怎样的形象?

3.做好聆听记录。(至少完成一条)

(1) 我听到____同学想写的狐狸故事是____。

(2)狐狸的形象是____。

(生讨论后交流)

师:准备好了吗?下面来说一说自己写的狐狸故事。

生:有一天,小狐狸的妈妈肚子饿了,它就出去到森林里找吃的。它走呀走,天渐渐黑了还没找到,又饿又累,怎么办呢?这时,有只小白兔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跑着,小狐狸赶紧追过去,想把小白兔抓住。小白兔看到狐狸,知道它对自己不利,马上就说:“狐狸姐姐,我在前面放了一堆白萝卜,你想一起分享吗?”这只狐狸口水都流出来了,连忙说:“好呀,好呀!”然后就跟着小白兔走了。没走多远,果然看到有一堆白萝卜,狐狸三两下就吃掉两根,并对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有点羞愧,就对小白兔说:“小白兔弟弟,你太好了,能和我分享你的食物,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啦!你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帮你的。”小白兔很开心,因为它感到狐狸是真心的。过了好几天,小白兔被一条小狗追赶,这只狐狸看到了,冲过去赶走了小狗,救了小白兔。

师:你说的故事很精彩,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知恩图报的狐狸。

师: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写的故事?

生:有只狐狸叫灰灰,它足智多谋,善于动脑。有一次,它和朋友们外出,在大森林里迷路了。大家都害怕了,有的还哭了起来,可灰灰很冷静,它叫大家别慌张,要想办法。灰灰仔细观察,树叶有的稠密有的稀疏,它想起妈妈说过,树叶稠密的一面晒太阳多,是南面。“哈哈,我知道了!咱们的家在森林南面,就一直往这边走,肯定能走出去的!”灰灰带着大家往树叶稠的那一边走,终于,它们回到家了!妈妈早就在家门口焦急地等着灰灰了。当它知道是灰灰带着大家走出森林的时候,连连夸奖灰灰聪明呢!

师:你故事中的灰灰真聪明!

(生踊跃举手)

六 、 布置作业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时间关系,发言暂时到此为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把自己创编的故事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群文阅读为了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说得太多、太细,但是又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书,因此,我给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方向。本课中我选取了描写狐狸有爱心的《狐狸孵蛋》进行品读,这也一改狐狸在学生心中固定的形象。让学生在理解一篇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通过默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合作学习其他文章,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很积极,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辩论才能,课堂有点像小小法庭的感觉。为了让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我给学生布置了写聆听记录的任务,因此在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会有目的地认真倾听。

我的班级阅读故事 篇3

一、 儿歌,打开阅读之门

度过了三年无忧无虑的幼儿园,要上一年级了,你知道孩子们前一天晚上有多激动吗?有人做过调查,超过一半的儿童会睡不好,因为对第一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但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忙于排座位,发新书,而忘了准备一节小小的开学第一课,一节足以让孩子喜欢上你,喜欢上这个新的、陌生的班集体的第一课。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儿歌: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大树上有许多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写上学生的名字,并在旁边配上一首儿歌——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大树是树叶的家。一(1)班是一棵大树,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住在大树上。(学生依次到大树上摘下属于自己的那片树叶)我是×××,一(1)班就是我的家。

起初,一群孩子整天叽叽喳喳,做操排不好队,写字姿势不对,行为习惯得手把手地教,我把儿歌请过来帮忙,效果还真不错。

列队歌

抬头挺胸看前面,

前后保持一条线,

小手垂直放两边,

行进路上不声言。

课前准备歌

上课铃声响,

赶快进课堂,

准备工作快做好,

我们不动静悄悄。

《课间活动歌》《吃不言,睡不语》《学好样》等一首首儿歌,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们说着做着,习惯养成了,对儿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事没事就来上一段,引得邻班的小朋友都来看热闹。

二、 漫画,增添阅读兴趣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我们要蹲下来看孩子。”我们只有蹲下来,才会了解孩子的想法,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从而更好地交流和引导。而不是想当然,以自己的喜好代替孩子的喜好,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的想法,认为自己是“全知全能”,自己说了算。学生喜欢的东西,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成为很好的教育教学素材。

孩子们到了二年级,慢慢喜欢上了漫画,小到巴掌大,大到书本大,什么《豌豆笑传》《爆笑校园》《阿衰正传》……一个个躲躲藏藏,生怕被老师发现,被同学揭发。我在课间随意翻阅了几本,感觉部分漫画书除了内容不适合孩子,印刷也相当粗糙,既有损视力,又污染大脑。其实,健康有益的漫画内涵丰富,能让孩子明辨是非,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乐观向上的品质。于是,我就顺着孩子们的兴趣,将我儿子阅读过的《父与子》带到课堂上,并陈述如下:“我班同学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漫画。什么《豌豆笑传》《爆笑校园》《阿衰正传》……书有好坏之分,漫画也有好坏之分。看好书,我们能成为好人,看坏书呢?”孩子们拉长声音说道:“坏——人!”接着,我就讲了《父与子》的前几页,孩子们完全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吸引了。第二天,班里就有十几本《父与子》出现了。接下来的情景让我始料未及,一群平时不喜欢看书的孩子,也捧着《父与子》如痴如醉地读起来,时而紧锁眉头,时而捧腹大笑。于是我又心生一计,何不把《父与子》当作写话素材?果然,“命令”一下,孩子们唰唰唰写了起来,多则两三百字,少则五六十字,并且大部分语句通顺,契合图意,其中也不乏“上乘之作”。

第二学期,在我的“忽悠”下,孩子们拿起画笔,画画写写,一个个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绘画是最具想象力的东西,孩子们一般从小就喜欢涂鸦,吃的、玩的、现实生活中的、想象世界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画,画完了再写,自然也轻松了许多。有的还模仿《父与子》,画起了连环画。为了让孩子们把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要求他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为孩子们学会写日记做前期准备。从此,每周五的“漫画日记”交流课,是我班最热闹的,当然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课堂。

三、 诗文,涵养诗心诗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诵之能怡情、养性、增加智慧。古人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3—13岁)诵读经典,犹如在孩子们心灵的田野里播种下经典文化的种子,能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但要让孩子爱上它们,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却绝非易事。

每天二十分钟的晨诵课,我除了带领孩子背诵经典童谣以外,经典的古诗文也是孩子们背诵的一项重点内容。如何使经典诗文被孩子们熟练掌握,却又不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精神负担,这就需要老师变着法子来带领学生背诵。

女孩喜欢跳皮筋,边跳嘴里还念念有词。干脆,把原来的“词”让步给正在背诵的《三字经》吧!征求她们的意见,一个个跃跃欲试。看,轻巧的身体和甩动的马尾辫一起飞舞;听,有板有眼的《三字经》和着阵阵笑声,在教学楼的游廊里回荡。过一段时间,喜欢挑战的她们,自己换了花样,我校校本教材里的童谣、古诗词也随着脚步一起跳跃。

男孩们也不甘落后,瞧,他们正在玩“过桥”游戏:两个人伸出手臂撑出小桥的样子,别的男生排着队来回地钻。他们一边背一边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突然,搭桥的两个人手臂一沉,一个男生被捉住了,这个孩子立即接下去:“飞在青云端 。”他顺利过关了。充满趣味的游戏和经典诗文合二为一时,经典诗文就像源头的活水,让游戏之渠永远“清如许”。

四、 故事,开启爱的旅程

故事,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训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时,要求孩子讲究卫生,注意安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枯燥的说教只会让他们越听越烦,心生厌倦。那么,就把这些美好的东西放到一个个的故事里吧。

《根本就不脏嘛》《小熊的粥》《小黑鱼》……一本本图画精美、故事感人、发人深省的绘本,被我带到孩子们面前,讲一讲,读一读,谈一谈,孩子们听着简单的故事,却收获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读着读着,这些短小的故事就让孩子们感觉不过瘾了,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读大部头的书。《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里,胆小的正也一步步地勇敢起来,为胆小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木偶奇遇记》中木偶皮诺乔就是低年级孩子的影子,读完书,孩子们知道,自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并不可怕,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真正的“孩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大头儿子的调皮、聪明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父母的爱,孩子们也铭记在心……

一个故事,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学生幼小的心;一个故事,是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一个故事,是一眼生命的清泉,浇灌着学生精神的常青树。我们班在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宝贵的是孩子们的智慧得到了启迪,精神得到了成长。

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4

突然,从枯草丛中发出“扑棱”一声,吓了小青豆一跳。它仔细看了看,什么也没发现。红羽毛说:“可能是蚱蜢。”小青豆摇摇头,说:“蚱蜢?夏天的时候,我见过,是绿色的。”

“嘘一一”红羽毛叫小青豆别出声,它们又静静地盯着草丛。“扑棱——棱”,一只小昆虫又蹦跳了几下。这回,小青豆看见了:“是的,它长得跟蚱蜢一样,不过它的体色是黄褐色的。”

红羽毛说:“它就是蚱蜢。草地是绿色的时候,它就穿绿色的衣服,草地变枯黄了,它就换上与草地颜色相似的衣服。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能保护自己。这叫‘保护色’,许多动物都有这种本领。”

“真的呀?”小青豆很惊讶。红羽毛带着小青豆飞向森林,看到了正在树上带孩子的猩猩妈妈。

它棕黄色的皮毛和大树的颜色一样。走着走着,它们又看到一群斑马在奔跑。斑马身上的条纹使人分不清是树林在动,还是马儿在跑……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5

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纳贡。按照惯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众人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他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

宋太祖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旨要求呈上一份不识字的殿侍名单。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单,用笔随便一点,说:“此人可以。”众大臣颇感惊讶,皇上怎么会派一个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满腹经纶的徐铉呢?

被点名的殿侍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了江南。

当这位殿侍陪伴徐铉上路后,从渡江开始,徐铉便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令同船的人叹服不已,惟独陪同他的这位殿侍默不作声,除了点头应是,其他的时候一言不发。

徐铉好生奇怪,不知这人学问深浅,便饶有兴致地与他攀谈,卖弄自己的学问,满以为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自惭形_。

谁知殿侍仍旧点头称是,既不发表意见,也不回答问题。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6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

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普学网)

1.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7.东施 8.9.井底之蛙 10.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A 6.B 7.D 8.C 9.A 10.D

三、判断题。

如何阅读寓言 篇7

一、区分类型, 抓住特点。

寓言的形式多样, 除了寓言故事这一主要形式外, 还有寓言神话、寓言小说、寓言杂文、寓言诗等。但是, 无论那种寓言形式, 它们都具有教育的目的、讽喻的性质、比喻的手段、鲜明的形象和简短的篇幅等特点。在阅读过程中, 要熟悉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既要注重各自的特点, 又要抓住共同的特点, 体现出寓言的趣味性和讽喻性。

二、分析形象, 领悟主旨。

寓言中的各种形象, 大多数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所写的动物、植物, 或其他无生命的物质人格化。并且抓住它们的某种特点来比拟人们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它们都具有人的思想、性格、行为。因而, 我们要分析寓言故事形象的构成, 要研究如何把深刻的意义寄寓在故事之中, 准确把握形象角色的典型意义, 根据寓言形象既有具体生动又有广泛概括性的特点, 从中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让学生接受教育, 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品读故事, 启迪心智。

寓言一般都是假托一件事来阐明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一种教训, 通过故事来借此喻彼, 借小喻大, 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能够给读者以很大的启迪。因此,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读寓言故事, 一定要弄清寓言的本意和客观意义, 还要研究寓言如何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 敏锐地发现深刻的本质意义, 进而理解寓言的现实意义, 真正使学生达到理解寓意的深刻性、客观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借助寓言能够分辨是非、真假、善恶和美丑, 向学生进行品德情操教育和审美能力培育。

四、学习修辞、习得语言。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8

[关键词]故事教学 故事味 整体情境 预设策略 情感体验 真实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32

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核心板块为Story time, 它将修订前的Read and say(课文学习)和Look and learn(词汇学习)两个板块整合为一个板块,其用意在于将词汇和句型学习放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使词汇学习和文本学习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旨在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富有趣味的英语学习活动。笔者通过近段时间听课,发现教师在教学此板块内容时,更注重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为了考点而教学,既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材编写者的修订意图,又忽略了故事的情境、趣味性和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在当前的英语故事教学活动中,在英语小故事被抹上过于浓重的“教学味”时,它们在学生眼中便失去了故事原有的魅力,所谓“Story time”也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故事该有的吸引力。如何优化“Story time”板块教学,体现其中的故事味,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 板块中的故事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体现Story time“故事味”的一些思考。

一、运用预测策略,让学生思维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中

教学片断1:Unit 5 Look at me Story time 板块

(师直接呈现文本第一幅图并提出下面的问题)

T:Look,whos she?

S1:She is Yang Ling.

T:Yes,Yang Ling is trying on the clothes.What clothes does she try on(试穿)?Lets watch and choose.

师开始播放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整体了解故事内容后选择答案。

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便直接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知学生,毫无故事制造的悬念和神秘之感,故事的引入平铺直叙。学生只要认真倾听,无需任何思维活动,信息就被“植入”大脑,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这种方式既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又限制了语用的输出,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此情境与接下来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及称赞语使用时隐含的感情色彩。

优化措施:针对此环节,笔者做了如下设计,通过呈现文本最后一幅图引导学生进行两次预测,渗透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参与率,激活其多重思维,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以思维促语言。

T:Look,whos she?

S:Shes Yang Ling.

T:Yes.Guess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S:参加聚会,参加演出,郊游,拜访朋友,参加表演……

T:Clever.Shes going to a fashion show(时装表演).

But do you know what clothes she will try on?

S:coat,jacket,dress,blouse,shirt……

T:Maybe.Now lets watch and choose what clothes she will try on.

在呈现故事前利用情境图预测是故事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第一次预测中,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日常经验,给出参加聚会、参加演出、郊游、拜访朋友等多种符合实际的猜测,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了平台。在第二次预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被有效激活,阅读欲望被激发,对故事的发生、发展充满期待和好奇,增强了对故事的理解力。

二、创设整体语境,关注学生对故事角色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断2:

(师设计了以下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1.Watch and choose.看动画选择杨玲试穿了什么衣服。

2.Read and underline.阅读划出杨玲试穿时说的话和妈妈称赞的话。

3.Read and imitate.听音模仿跟读。

4.Read in roles.分角色朗读。

分析:在教学中学生都能按照要求从故事中找到答案,学习看似很顺利,环节设计也很清晰,但学生参与的热情丝毫没被唤起。尽管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朗读声还是那样的淡定,既听不出要参加服装表演的欣喜和自信,更听不出妈妈由衷的赞美。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该教师的设计只停留在故事表面信息的获取,并没有把这些信息放在整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因此学生对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变化、情感变化都视而不见。

优化措施: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和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笔者根据故事内容创设了杨玲要参加服装表演试穿衣服这一整体语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随着故事的推进,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变化,进而体验故事角色在语境中的情感变化,最终让学生理解故事传递的人文信息和情感因素——要真诚赞美别人。

三、注重真实交际,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片断3:

学习故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拓展环节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输出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故事内容进行语言的初步运用。

T:Now please wear Yang Lings clothes and go to the fashion show.(过了三分钟后)

S1:Look at my cap.

S2:Its nice.

S3:Look at my T-shirt.

S4:How nice!

S5(男生):Look at my skirt.

S6:Great.(全班大笑)

分析:低年级的故事内容少、语句复现率较高,经过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对Yang Ling的语言非常熟悉,而且教师布置的任务是试穿杨玲的三件衣服(师提供道具)。因此,学生最后的表演都是围绕文中的四句话多次反复的模仿,两轮练习后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开始分散,因为教师准备的三件道具被两组学生说过了,所以第三个男生到前面看见只剩下短裙,他迟疑了两秒还是拿起了短裙,向同伴说“看看我的短裙”,引来哄堂大笑。

优化措施:文本提供的语言结构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一旦学生掌握了语言结构,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练习实际,注重语言表达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合故事创设的主情境,笔者设计的拓展任务在故事原有内容上又有了延续。如下:

Task:Do you want to join Yang Ling?

Please show your nice things to us.

First act in groups,then show us.

简单一个“变身”,展示的内容变成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的兴趣和乐于展示的热情被点燃。这正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教学是门艺术,如果想做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需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运用预测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设整体情境,引导学生对故事角色的体验;更应设计真实交际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故事课堂的定位和方向,真正体现Story time的“故事味”。

我们的阅读故事 篇9

我们的阅读故事100字

这周是我印象最深的是星期2,因为星期2有我的一场课本剧表演,我在听第一组讲的时候就有点紧张了,因为他们组讲得好,我害怕我们比不过他们组,可我们一上台,别人教我不要紧张,就觉得台底下没人是空气,我就试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成功了。我们演的非常好,老师还说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我们喜滋滋的下了台,可到了后面几组我们就不这么觉得了,因为他们讲的比我们好,我们不灰心,我们一直到最后,才知道我们只拿了第4名。

通过这次的课本剧表演,我知道了,我和别人都有缺点,但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

我的阅读故事 篇10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天前妈妈总会拿着一本有插画的故事书生情并茂读书里的故事,诸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西游记》,我听着听着仿佛自我就成了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孙悟空、海龙王,甜甜地进入梦乡,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至今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也打开了我求知的第一扇大门,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对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例如《歇后语大全》、《脑筋急转弯》看过之后,时不时出一些题考考同学、爸妈,每当他们答不出来,心里就异常得瑟,异常能满足自我小小的虚荣心。记得有一次在看《一年级的小豆豆》书中的故事,读到趣味的章节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还跑过去跟爸妈分享这个玩笑,把爸妈也乐逗了,当时的我异常有成就感。觉得书不仅仅给我带来了知识还给我带来了欢乐。小学时候的阅读带给我更多的是欢乐,就像一个游乐场,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

到了上初中的时候,我阅读的书籍种类也越来越广泛,我渐渐觉得书籍能够带我给我精神上的力量,我的书架上陈列着《居里夫人传》、《三国演义》、《人间词话》等等,其中有一本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每当我心境低落的时候,翻看时总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经过主人翁保尔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不退缩,从不示弱,拥有一颗强大的钢铁心才能战胜生活及学习的一切困难。这本充满正能量的书将伴随我的一生,其精神力量值得我永远学习。《曾国藩传》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悟,在我阅读之后,深深地感受到他不光是个读书人,他有着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有着对家人的爱值得我们学习并尊敬,他的前半生不断学习各家流派,后半生不断征战,经历坎坷,但仍不记自律和学习,每一天坚持写笔记,检讨自我的行为,他是睿智、自律、严谨的中国近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红岩》这本书描述了江姐、许云峰、成岗等一些人物的形象,他们临危不惧、勇敢、机智、舍已为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革命信念,这本书不仅仅让我铭记先烈,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珍惜此刻拥有的一切。

故事引导,快乐阅读 篇11

关键词:快乐阅读;故事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快乐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学修养、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加上课外活动的诱惑,很难静下心进行书面文字的阅读。本文将故事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利用故事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来引导学生上好阅读课。

一、老师读故事

曾有人做过实验,对同样的内容,人们读、写、听的记忆力分别是10%、20%和30%。对于读写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听故事无疑是更好的阅读教学引导方法了。以《格林童话》引导阅读的教学为例,课堂上,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呀?”讲故事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小学生更乐于在故事的王国里徜徉,纷纷回答想听。老师:“这个故事叫《跳破的舞鞋》,大家想一想舞鞋怎么会跳破呢?”大家天马行空地乱说了一通,“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好丰富啊,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揭秘!”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讲到故事中的转折点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讲到士兵第一天就发现了公主们的秘密,却在第二天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小学生着急了,“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国王会把他砍头的,他为什么还不赶紧说明白啊?”老师道:“第三天可不一样了,你们猜猜士兵做了什么?”老师在学生猜想后,再说:“他把舞会上的酒杯和树林里的一截树枝呈给了国王,大家说说他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给国王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因,明白故事创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回过头来问问学生,“如果让你给故事起题目,起什么题目好呢?”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题目,如《公主与士兵》,但这时个别学生就提出异议:这个题目说不到公主半夜参加舞会啊!大家在对题目的讨论中提高了对阅读中题目的重视,在老师的总结下大家也会知道如何更好地起题目。学生在听故事中,结合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和提问,对故事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了解,在全班学生共同回答问题的情境下,大家思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对从故事中学到的文章内容等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学生分享故事

“大家听完了《格林童话》里这个《跳破的舞鞋》,觉得《格林童话》好不好?”学生高兴地说,“老师再讲一个故事吧!”“再讲一个故事可以啊,不过这次老师也想坐在下面听故事,那你们来讲故事好不好?大家了解《小红帽》和《灰姑娘》的故事吗?或者谁还有更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

“大家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么讲故事的,大家可以模仿老师,把故事重新呈现给大家。”当然,小学生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还有哪些故事或者忘了故事情节,老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的纸质版故事,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可以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来配合表演,大家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在听故事的高涨气氛下,请学生上台讲故事,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回顾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对脑海中的故事进行逻辑整理和语言表达,实际上是将阅读纸面文字的故事转变为再次阅读脑海中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发展变化和描述方法进行细致的回顾和理解,用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阅读课堂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把故事拓展、再生

故事的阅读教学作用,还表现在老师通过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来分析人物特点,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即训练学生对故事进行拓展和再生的创造力。

“大家印象中的猪八戒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被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抛开现在流行的《熊出没》等动画片,小学生对《西游记》拥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有大概的印象,但是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过师徒四人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和学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从细节着手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和老师的探讨中,课堂气氛热烈,对故事是如何呈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邀请学生根据总结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学到的表现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小组形式来编一个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的创造力。

这样有趣的课堂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的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自己编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学生对故事中表达方法、人物呈现、故事发展、道德观等的学习和塑造,在快乐阅读中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范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故事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12

少年不识读书乐,爱听表扬。爱听表扬,为求数量强低头。

而今识得读书乐,欲罢不能。欲罢不能,却道好书赛佳肴。

第一次批阅淑女班的作业:我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个班里有那么多人不写作业! 17个学生,8个没按要求写完;没想到有一个女孩子居然会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书,居然还边看边玩地做了两张手抄报。在一个没有读书氛围的班级里,有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无异于在无边的沙漠里看到一棵生机盎然的沙柳。我很珍爱地把两张手抄报贴在了公告栏里,并给这个爱读书的孩子冠以“书香少年”的称号,在班里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

没有哪个小孩不喜欢被表扬,班里喜欢读书的人多起来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的味道是甜蜜的,就连平时最不喜欢看书 的小马都 在拿着一本《非常男生》看得津津有味。

从此,淑女班有了一段时间叫“三余”:课余、作业余、饭余。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成了淑女班的一道美丽风景。

读书好,知天文,晓地理,谈古今 ,论中外 ,人人称 ,好娃娃。

好读书,晨起读,入夜读,课余读,饭后读,“三余”紧,收获丰。

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读时代 ,读喜爱 ,长知识 ,增能量。

淑女班里有一个活动叫“小淑女看世界”,每周一次,孩子们轮流当主角:做一个PPT,说一个景点,聊一个话题。我试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女性的视角解读世界。彭静姝的《一路向西》令人印象深刻。荒凉并不死寂的沙漠,神秘并不闭塞的喀什,古典而不失壮丽的龟兹,明媚而不失雄伟的天鹅湖……西域风情如项链上的颗颗珠宝,被那孩子看似不经意地捡起,捧到我们的面前。欣赏着一幅幅壮美的照片,聆听着娓娓动听的讲述,我们不仅震慑于大漠的恢弘,更对这个看似文弱的讲述者刮目相看。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准确无误,她事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相关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特色小吃……做好旅游计划,捕捉逸闻趣事,拍摄沿途风光,撰写发言讲稿。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忍受着一路的颠簸,忍受着高寒缺氧的折磨,忍受着牛羊肉烧烤的烟熏火燎,坚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用i Pad一字一句地写下了8000多字的旅行日记。

演讲的时间是短暂的,演讲的影响却是无穷的。随着《美国学府游》《文明古国柬埔寨》《香港迪士尼乐园》《上海科技馆》等一个个讲座陆续登上“淑女讲堂”,“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架播种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火种:行万里路赏名山胜景,读万卷书做国际公民;“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个舞台,它让孩子们成了绝对的主角,每个演讲者都可以大声地说“我讲,你们听”;“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个导火索,引爆每个孩子的小宇宙,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读书,热爱实践,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分享《青铜葵花》,沉醉不知下课,兴尽共吟诗,品咂幸福滋味。争论 ,争论 ,激起涟漪无数。

曾经和小淑女们一起上过一节《青铜葵花》阅读分享课,讨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我至今记忆犹新。为了那节公开课,我和孩子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复阅读《青铜葵花》。大家围绕“葵花是否幸福”分成正反两方,在小说里面找论据。然后,上网查资料,引经据典,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呈现出了一场紧锣密鼓、唇枪舌剑的辩论,得出阅读感悟:“苦难不可避免,但有爱才有苦难之后的幸福!”最后,我也用一首自创的小诗作结,抒发了自己读后的感想。在这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淡化,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交流是平等的,我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她们头上,她们也没有刻意逢迎我的想法。孩子们畅所欲言,不管是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爹娘也过教师瘾。男财经,女烹饪,讲台上下,厅堂连庙堂。寻梦非洲攀雪峰,伴女儿,共成长。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么美好的经历,一定不能让家长缺席。我利用课程的便利,邀请家长到学校做烹饪课老师,讲解烹饪知识和厨房秘密。我抽出语文课的时间,把讲台让给家长中的“专家”做讲座。刘礼扬的爸爸是一位超级“驴友”,曾经徒步旅游过很多地方,最让人称羡的是他到非洲徒步攀登乞力马扎罗雪山的经历,于是我邀请他给孩子们讲《游走非洲》。在他的讲座里,学生们不仅欣赏了非洲迷人的风光,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认识了奇人斯宾塞·维斯特,还重新认识了自我,懂得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杨纤晨的爸爸是一位金融专家,我就邀请他到学校和孩子们谈谈理财的知识。他的讲座《脑袋决定口袋》给当时即将赴英修学的孩子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催生了孩子们许多理财的设想。

在淑女班,读书不再专指读那种静态的、厚厚的、纸质或电子版的书本,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和梦想形影相随,它是联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精神纽带,它反映着我们的生活,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片精神的家园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幸福着,快乐着,成长着……

德国15世纪坎普滕学者托马斯说:“我到处寻觅幸福,但是除了带着一本小小的书,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阅读,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

朋友,你想要幸福吗?

那么,热爱读书吧!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题里的故事 篇13

吴小一回答说:“他去年春天借了小人绫绢钱二万,欠条上写明三个月内归还,至今已满一年,分文未还,恳请相公做主追还。”

苏轼命差役马上把张二传来审问。不多时,张二带到。苏轼一看,原来是一个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的老头,不觉动了怜悯之心。他和颜悦色地问道:“吴小一状告你欠他绫绢钱二万,可有此事?”

张二恭谨地回答说:“欠他二万是真。”

苏轼又问道:“既然是真,为何过期很久,仍未还钱?”

张二面现愁苦之色,低声答道:“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无力偿债。”

苏轼接着问道:“既知无力偿还,为何要去借债?”

张二说:“小人借他绫绢钱,原是为了做扇子生意。谁知扇子做好,今春偏遇连雨天寒,一时无法卖出,故此拖欠至今。”

苏轼见他说话老实,人又可怜,益发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说:“既然有扇子可作抵押,你马上回家取些扇子来,我自有办法帮你还债。”

张二听说官长有办法帮自己还债,又是高兴又是疑惑。高兴的是,通判乃朝廷命官,绝无戏言,还债定然有望;疑惑的是,如今天冷扇难卖出。用扇抵债,吴小一绝不会答应。这桩公案又如何了结呢?一时顾不得细想,他急忙回家去,把最好的扇子取了一筐,扛在肩上,气喘吁吁地赶回公堂。

苏轼叫差役当堂打开,选了四十把白团夹绢扇子放在桌边。然后他举起判笔,一柄一柄地写字作画。他来杭州不久,游西湖时曾写了一首有名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时,他把这首诗也抄在一些扇子上。有的写草字,有的用行书。另外的扇子,或画几株枯树,或绘一片竹石。每柄扇子都有“眉州苏轼”的落款。他笔不停挥,恰如流水行云。不多时,四十柄白团夹绢扇子全部写完。他把判笔一掷,然后站起身来,吩咐张二道:“快领去发卖,偿还吴小一的绫绢钱。”

张二这时才明白过来苏轼如何帮他还债。他喜之不尽,连忙跪下叩头。他从桌上抱起四十柄扇子,千恩万谢而去。吴小一见有官长做主,自回家去,等候张二来还钱。

张二抱扇回家,恰逢久雨初晴,暖日驱寒,正宜卖扇。他马上开门营业。那苏轼本是当时天下皆知的大文豪、大诗人,又是与蔡襄、黄庭坚、米芾齐名的大书法家,绘画也很有名。因此,张二的绢扇刚刚摆出,那些闻知苏轼通判写扇消息的人们,纷纷登门买扇,顷刻,他就卖了三十九柄,只剩下最后一柄,留在家中,作为传家之宝,以志苏大人救助之德。那些来迟了的人,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个个懊恼而去。

阅读雷锋故事的感想 篇14

今天晚上我们班长给我们开了个简短的班会,是关于“学雷锋活动”的主题班会,我们都很认真的看着,对于雷锋的先进个人事迹,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视频一开始播放,我们好多人就跟着哼起了视频里的音乐,音乐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感人。人也是十分的熟悉,雷锋并未离我们远去。

雷锋一开始就自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后来他就不断的为人民做好事,比如:牺牲假日休息时间到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上搬运砖块;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钱给灾区;帮小学生一起植树等等。雷锋助人为乐从不留下姓名,他的光辉事迹就流传了下来,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常常把雷锋比喻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他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时刻在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就在一次我们的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的时候不行被晾衣服的衣杆砸到头,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送到医院已经不行,年仅22岁的雷锋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在雷锋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依然在工作,在为大家服务,那样的无私奉献,那样的勤劳勇敢,那样的为人为民。雷锋的种种事迹让我们又敬佩又感动,我不禁想问,现如今的我们能否真正的做到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 作为一个预备党员的我,我深知自己更应该像雷锋那样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白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要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心系他人,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雷锋那样做好事不留名,坚守自己的岗位。而且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上做到勤俭节约,学习上勤奋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时刻挺行自己代表着党,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为他人树立榜样,做大家的楷模。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他的日常用品和穿衣服上的朴素节俭,让现当代的我们感到惭愧,想想我们平时是多么的浪费,也许我们今天现在浪费的东西正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正匮乏的资源,我们何不想想去节约一下,把东西捐给世界上真正需要的人,我们何曾知道也许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求助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阅读的寓言故事 篇15

一、图画故事书的优点

书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强调阅读, 就是强调少年儿童作为人的独立与完善。就像新西兰图书馆员多罗西·怀特所说: “图画故事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 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故事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 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 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图画故事书对聋生的发展太重要了! 在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中, 聋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图画故事书是聋生生活本身的需要, 是聋生存在的形式之一, 它的本体价值, 就是聋生生命价值的体现。

二、低年级聋生阅读现状的分析

( 1) 听力缺陷阻碍了聋生的语言发展, 他们对字词句的认识大多要通过反复教学强化才能获得。尤其是低年级聋生, 由于识字少, 如果把学过的字词放在新句中, 他们也往往会无法理解意思。

( 2) 聋生的思维更依赖于直观形象, 因而他们对抽象的语言文字比健康儿童更难以理解。事实上, 对语文课本上的语句, 有不少聋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还是掌握不了。

( 3) 低年级聋生年龄小, 认识的字词少, 读不懂课外书, 因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没有去读课外书的欲望和自觉性。

三、图画故事书对低年级聋生的阅读影响

根据以上这些情况, 我寻找到了符合低年级聋生阅读理解水平的书籍———图画故事书。

聋生依文学语, 因此, 培养聋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语文教材虽有不少益处, 但一些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 尤其是聋生没有听话能力, 他们只能以目代耳去认识事物、现象。要使聋生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学习语言, 那么, 就应尽量选取贴近聋生生活的课外阅读书籍, 想方设法使聋生所看到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一组组活生生的画面, 使书面语转化在聋生的视力范围之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能力不是聋生先天具有的, 经过训练, 先天不喜欢图画故事书的聋生就有可能喜欢图画故事书, 不会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聋生就会阅读图画故事书。相信我们的聋生都有潜力, 都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图画故事书阅读者, 这种阅读对他终身的语言发展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四、如何用图画故事书引领低年级聋生走进阅读

1. 让生活化的图画故事书吸引聋生, 激发其主动阅读图画故事书的愿望

小学一年级聋生的教材以拼音和简单的看图学词为主, 习得的生字数一年级第一学期仅为85 个, 第二学期为264个。如此薄弱的基础是不可能开展大规模的文字阅读的。因此这一阶段的故事图画书以大篇幅的图画为主, 配以少量简短的文字, 以降低难度, 有利于孩子们理解, 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我选择了 《小猫钓鱼》 《鸭子骑车记》《好饿的毛毛虫》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啊呜啊呜大面包》等图画故事书。这些书色彩鲜艳, 内容都是聋生生活中所见到和发生的一些事情, 而且每一页都只有一句话, 甚至有的只有一个词语。因此一年级聋生特别喜欢这些书籍。

2. 教师指导聋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前, 要求学生先认读每本书的书名, 阅读时, 要让他们逐字逐句地完整阅读, 问问他们: “这是什么?”“XX在哪儿?” “XX怎么样了?” “XX说了什么?” “XX做了什么?”等简单的问题, 让他们指着图画, 指着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让他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简单地分辨是非。

二年级聋生的识字量有所增加, 第一学期261 字, 第二学期为242 字。聋生已经能借助图画故事和文字简单理解故事大意。这一阶段, 我选取的图画故事书为浅显短小的、有思想教育内涵的童话、小故事等, 如 《孔融让梨》 《龟兔赛跑》 《聪明的一休》 《猴子看桃》《洗不干净的脸》等。在阅读中以聋生独立读懂故事内容为首要目标, 引导聋生借助语言知识、生活经验,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努力使词句内涵具体化———使语言文字形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情景。

3. 通过阅读形成良好语感, 积累课外的新鲜词汇和句式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 学生的识字量已经接近一千个字了。因此阅读简单的故事已不成问题。同时还可以学习课外生字。我寻找的故事图画书是内容新奇有趣, 充满了想象力的各类短篇童话、益智故事、成才故事以及科普读物。如 《爷爷一定有办法》 《会飞的抱抱》 《我选我自己》 《不是方的, 不是圆的》《猩猩小宝贝》《蜡笔小新》等。这些书籍不但有精美的整幅图画, 而且每一页都有简短的句子。

在阅读时, 我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复述、说话等形式使所学的阅读方法逐渐强化为读书的能力。平时懂得积累好词好句, 每看一本故事图画书, 要求选择最喜欢的一页图画所配套的句子, 把它写下来, 背出来, 再用自己的话 ( 手势) 讲讲它的内容。这些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 往往直接影响着聋生学习的质量和速度。

4.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主题活动

( 1) 讲故事比赛。组织以班为单位或以年级为单位的讲故事比赛、读故事比赛。学生准备和参与的过程就是学生背诵与积累的过程。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是离不开词语和句子的积累的, 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 2) 情景剧表演。学生所选的配图朗读图书, 是一个很好的情景剧的素材。利用阅读课、助残日、儿童节等时机, 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编剧、去表演, 使阅读变得形象而生动。

让图画故事书引领低年级聋生走进阅读的世界, 正是给这些孩子播下最好的种子, 撒下最好的养料, 让聋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 进而爱上阅读, 学会阅读, 享受阅读, 学会通过阅读来学习新知, 并在其中学会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3) .

[2]刘金花.儿童语言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科主任述职述廉下一篇:十九党大精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