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2024-07-18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共10篇)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举种群的基本特征。(2)说出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3)举例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4)简述种群四大特征的内在关系。(5)列出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

2、能力目标:

(1)尝试模拟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应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模拟调查种群密度,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3)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4)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情感目标:

(1)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2)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3)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02

教学重点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03

教学难点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证实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有效性。04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05

教学手段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06

教学过程

基本思路: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引申,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的思维状态进入群体水平的思维状态。围绕保护藏羚羊就要了解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这一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来研究种群的特征。从了解现有藏羚羊种群数量,引出种群密度的概念,及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讨论;通过对不同季节同一地区藏羚羊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不同,引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讨论;通过要预测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引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讨论;最后对种群的几个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指出它们之间内在关系。

(1)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个体都是通过自身生命活动调节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

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单个独立存在的吗?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的生存会受到生活在一起的同种生物和异种生物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只研究生物个体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把生活在一起的同种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上,我们还需把生活在一起的所有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就是我们在第4章,种群和群落将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这节课我们先探讨,以种群为研究单位能发现哪些新的问题。

(2)教学环节二: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明析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

提问:

同种生物的个体都称为一个种群,此话对吗?

可见,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之间通过互助、斗争、交配等特定的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板书: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3)教学环节三:说出种群密度的概念,模拟调查种群密度实验,证实调查种群密度方法的科学性,明白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播放影视片段,高原精灵——藏羚羊受到威胁。藏羚羊现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假设你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要去西藏进行藏羚羊的保护工作,你最关心有关藏羚羊种群的什么情况?

可见种群数量是种群的主要特征。

藏羚羊种群主要分布在以可可西里为中心的60 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这么大的范围我们怎么来调查它的数量呢?

板书: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如某公园的草地上,每平方米内蒲公英的数量,西丽水库中每百立方米水体中鲤鱼的数量等。如果我们知道了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密度,再根据其分布范围就可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所以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那我们怎样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呢?先做一个实验。估算水槽中黄豆的颗粒数。

1、从水槽中取出50粒黄豆,换上50粒黑豆,然后将50粒黑豆放入水槽,充分摇动,使两种豆子混和均匀;

2、闭上眼睛抓豆子,每次抓1粒,放入小烧杯中。依此方法连续抓取20次;

3、数出小烧杯中黑豆数(m);

4、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黄豆数(N): 50:N = m: 20 ;

5、重复测算3次,求平均值;

6、数豆子总数。将水槽中的豆子倒出,数清所有豆子数。将步骤5测出的平均值与这个数值作比较,看是否相近。

这一实验结果,给了你什么启示吗? 这就是所谓的标志重捕法。

在可可西里的卓乃湖周边随机选取一个区域,捕获一部分藏羚羊个体,将这些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藏羚羊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藏羚羊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做标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志物要无毒,不能影响被标记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否则会因毒害死亡,而降低了被重捕的机会,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2、标志物不能对被标记生物的天敌有吸引力,否则就会增加被捕食的机会,降低被重捕的机会,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3、标志要牢固,不易损坏。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计算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密度。

不久前,有科学家对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为100平方千米,第一次捕获并标记9只藏羚羊,第二次捕获10只,其中有标记的藏羚羊3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100平方千米)。(30只/100平方千米)标志重捕法不仅适用于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也适用于像鲤鱼、鸽、野兔等这样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我们要保护藏羚羊,不仅要关注藏羚羊种群的数量,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食物状况,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所以必须调查可可西里地区牧草的种群密度。我们知道,植物不同于动物,是相对静止的,那我们能否用更为简单的方法获取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前放在桌上的图纸。假设这幅图表示的是一块面积为100平方米的草地。图中每个黑色圆点代表一株牧草,白色圆点代表其他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里牧草的数量。(同桌的同学两两讨论进行估算)

请学生说出估算结果,并说出估算的方法。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之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种群密度估算方法。既然是估算,那结果就会有一定的误差?

怎样才能减少误差,使我们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呢?

1、要多选几个样方,然后再取平均值。因为样方数量太少,统计结果的误差就可能较大。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就越接近真实值,但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就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多个样方我们如何选取呢?

2、应随机取样。因为我们通过样方计数所得的结果,是用来估计整个种群密度大小的,所以我们要让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相等。这样才能保证通过样方法所估算的值更接近真实的值。

随机取样是取样的关键,不能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否则,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常用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近似正方地块),等距离取样法(长条形地块)。

刚才你在数样方内的牧草的株数时,是怎样数的? 展示模拟样方。

3、计数方法要科学。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即计两边及其夹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比标志重捕法更简便。能不能用样方法,调查藏羚羊等这样运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为什么?不能,只适用于调查不活动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很小的生物的种群密度,如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蚯蚓等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4)教学环节四: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如果在夏天和秋天去可可西里的卓乃湖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结果是否会一定相同呢?为什么?

不一定相同。因为藏羚羊种群会不断地产生新的个体,也会不断地有个体在死亡,有迁入也有迁出。

所以研究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就得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我们先探讨

板书: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根据生活经验指出:藏羚羊的出生率和家蝇的出生率是否一样?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家蝇的出生率比藏羚羊的出生率要高很多倍。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数量增长就快。虽然我们对大熊猫、东北虎等动物采取人为保护措施,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田鼠、蝗虫,尽管我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主要是和这些生物的繁殖能力的差异有关。

如果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增长,反之种群数量就会下降,如果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基本不变。可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请举例说明。

如在1937年至1949年间,我国由于粮食不足,缺医少药,人口数量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在不断降低,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控制人口怎么办?增加死亡率,不人道,且违法,只能控制出生率。因此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从现在情况来看,我国人口增长较慢,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就是计划生育取得的实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受到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对于藏羚羊种群,除了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如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每到夏季就有很多雌性个体迁徙到卓乃湖等湖周围产羔,而到秋季又回到越冬地。

板书: 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你所熟悉的生物中,有迁入迁出行为吗?请举例说明。秋天,大雁南飞。如果要你预测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将来3年是增加还是减少,你还需获取什么数据?

板书:年龄组成。

前不久科学家对西藏的三个不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进行了调查,把不同年龄的个体数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如下3个年龄组成图,请思考与讨论:

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盗猎者经常在雌藏羚羊从产羔地回迁到越冬地的途中,进行猎杀,这会对藏羚羊种群数量产生什么影响?

可见,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影响。所谓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我们能否将这一原理应用于生产实际呢?怎样做?请举例说明。

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大大降低出生率,从而使该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

(5)教学环节五:种群数量特征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或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很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标志重捕法主要适用于运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这几项特征并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层次之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几项数量特征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参数,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6)教学环节六:观察图片,指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无论哪一个种群,无论其个体数量是多是少,他们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里,由于其生存受到无机环境、同种个体、异种个体的影响,因此种群中个体在空间分布上可谓多种多样。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展示图片: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三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①均匀分布 ②随机分布 ③集群分布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篇2

“种群的特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稳态与环境》(人教版)第四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种群的特征”为重点考查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体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尝试转换图标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种群的特征及年龄组成对未来种群密度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种群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文字、图表之间的转换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可通过思考、探究等,充分认识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这样可以整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其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探究种群增长的规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2.能力目标:

(1)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

(2)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尝试用实验模型解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应用种群增长规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研究种群动态的意义,形成辩证的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2)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理解其生态学依据。

(3)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其预测功能。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汇报总结、师生讨论。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教学设计理念。

在引入课题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种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补法,引出种群的基本特征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种群的了解。“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探究中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时利用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讨论“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是一个种群?”辨析种群的基本概念,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部分叠加,种群有它自身的特征。

通过问题探讨思考如何调查种群的个体数量,得出一般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1.1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2)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这样就满足了随机性,叫做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

(3)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实施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择调查地段→③确定样方(符合随机取样原则)→④设计计数记录表→⑤实地计数记录→⑥计算种群密度

1.1.2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1.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1.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immigration rate)或迁出率(emigration rate)。

[例题分析]

生物学家花了10年时间研究箱龟的一个种群。该种群数量开始时有15只,平均每年出生40个个体、死亡30个,迁入3个、迁出8个。则:

(1)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2)种群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若该地区10年后有65只箱龟,而另一地区却有80只,你认为哪一地区箱龟更多?

1.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探究活动:构建年龄金字塔

创设情境:褐家鼠原产东南亚,是热带潮湿型鼠类,随着兰新铁路贯通,褐家鼠移入新疆。

新疆大学的艾尼瓦尔·吐米尔想知道它们将来是否会在当地造成危害。于是他在米泉地区进行了研究。他共捕到褐家鼠206只。

归纳年龄组成类型如下:

(1)增长型(图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2)稳定型(图B):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3)衰退型(图C):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5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能雌性多于雄性,也可能雄性多于雌性。引导学生举例性别比例的三种情况:

①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人类);

②雄性多于雌性(社会性昆虫);

③雌性多于雄性(家养动物)。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思考: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引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1.6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片,和老师投影的几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描述: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集群分布

1.7组织学生总结种群的几个特征。并说明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种群概念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课堂中通过问题设计来评价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包括学生的口头报告和情感态度等。

对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及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给予评价。

2.终端评价

设计达标训练,顾及教学目标的各个层次。

3.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老师只能是起一个“导演”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活动的准确性,严谨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完成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分析、去探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将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3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章学习个体这一层次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标志重捕法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课件中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玉米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五、教学过程

导入种群,前3章我们学习了生物体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只研究生物个体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课件展示几幅种群图片,让学生总结出种群的三要素。接着通过一个选择题进行辨析种群的针对性训练。

问题:1、我们肥城市所有的人算不算一个种群?

2、如果你作为我们肥城市计划生育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題? 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那么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课件出示第一个调查对象,即2平方米的范围有5棵蒲公英,求种群密度,学生通过直接计数完全可以轻易求出。

接着出示第二幅长20米、宽10米的草地,如何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这种情况学生就无法很快推出,然后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利用下发的纸板模拟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分组进行讨论。

之后学生回答思路,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借机引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学生问题的生成情况)问学生在取样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如果有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样方法应当注意的系列问题。

课件展示草原上的绵羊种群,如何测其种群密度?还可以用样方法吗?

(学生如果预习好的话,可以回答出标志重捕法,但是应该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大小烧杯和玉米粒进行模拟实验,初步推测推算方法。

(模拟前,教师进行一定的说明,即涂上黑色的玉米粒在小烧杯中(20粒),此20粒也是取自大烧杯后涂上的颜色,大烧杯剩余玉米全是黄色,没有涂黑色,把这20粒玉米全部倒入大烧杯中,多次摇晃,如何求出此时大烧杯中玉米粒的总数(X)?)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20/X 这一数据。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讨论、总结。

小组回答,教师点评。过渡引出标志重捕法,然后一起解决绵羊种群数量的估算,课件展示过程,进一步强化理解和掌握。

训练题强化巩固。

种群密度是种群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如果要是关注种群数量的变化还需要研究种群其他的特征,过渡至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系列特征。

1、出生率、死亡率(学生通过地理的学习加之课前的预习,已经比较熟悉,直接出示概念,表示方法)

接下来课件出示几个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情况,并分析中国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推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联系我国情况,说明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降低出生率)

2、迁入率、迁出率

利用候鸟的迁徙引出,然后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人口的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总结推出迁入率、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年龄组成

利用课件中的材料1引出年龄组成,并解释组成划分,同时出示3种年龄组成情况图,分析讨论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总结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4、性别比例

指出性别比例失调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举例说明农业中的应用。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以下依次展开。

一、说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教材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是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从群体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教材对生命系统是分层次进行研究的。在分子水平,研究对象是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和细胞中的生命现象、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在个体水平,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能通过自身的各种调节作用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在群体水平,研究对象是从种群和群落的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作为研究单位,那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呢?研究这些特征具有什么意义?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我将本节内容分2课时介绍。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 普通高中高二(12)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能力好,经过教师引导,能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以下内容:(1)列举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学校操场上蒲公英的密度。体会合作的乐趣,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教学难点为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五、说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我使用了讲授法、对话法、讨论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层层深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必修一我们从分子和细胞角度了解了生物。本册的前几章我们从个体水平了解了生命系统。

那么从群体水平看: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行为与其他个体间有没有关系呢?

2.现场感知,构建新知

介绍种群的概念及其三要素,并举例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种群,以加强学生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3.师生对话,达成共识

对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及其内在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进行讲解。4.巩固练习,小试牛刀

最后我通过将黑板上的板书补充完整的方法来进行课堂小结 第2课时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学校操场上的蒲公英的密度和蚱蜢的密度。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主要内容,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七、板书设计

1.种群: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篇5

馨香木兰所处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依据8块样地的调查材料,对馨香木兰所处的圆果化香树林、青冈林、西畴润楠林3种群落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H′)、优势度(D)、群落均匀度(J)以及物种丰富度(S)等指标进行了计测,据此分析了其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类型、结构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以及生境特点,从而获得了该3种群落类型中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特征,指出现存的馨香木兰为增长型种群,但它的大部分植株尚处于幼苗、幼树阶段,自我更新困难.

作 者:柴勇 孟广涛 武力 祁荣频 CHAI Yong MENG Guang-tao WU Li QI Rong-pin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刊 名:西部林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年,卷(期):200837(3)分类号:Q949.747.1关键词:馨香木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种群结构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6

高二生物组 范秀娟

《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在高考大纲中考查级别是二级,就是除了学生能说出本节涉及的基本内容外,还要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不够精炼,表述上有点混乱,要注意过渡自然,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

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即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对难以量化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要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促成学生及时地进行反思,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断地从评价和反馈中吸取营养。具体操作是:

(1)在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时,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填表并绘制坐标曲线图,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坐标曲线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赞许鼓励,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然后请部分同学对讲台上的同学所绘制的曲线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及时有效地修正学生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云南松,年龄结构,种群密度,生物量,分布格局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是植物个体生存能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动态进行分析,可反映出环境因子对物种行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是揭示种群结构现状与更新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探索种群动态的有效方法[1,2]。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有树种,以云南高原为分布中心,也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等优良特性,天然更新能力强,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云南省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占全省林地面积的52%,占有林地蓄积总量的32%,在林产品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4]。因此,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云南松种群的数量特征将对云南松林的保护、经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呼马山(东经102°46′15″,北纬25°03′25″),海拔1 985~2 200 m。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3℃。全年降水量明显分为干、湿2季,降水量约为1 031 mm,相对湿度为74%,年均日照2 200 h左右,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 d以上。全年晴天较多,年均日照时数2 445 h,日照率56%。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调查。

2010年11月,分别在呼马山的山脊、阴坡、阳坡各设3个样地(20 m×20 m),采用棋盘格子法把每个样地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总共144个小样方。每木检尺小样方中所有云南松,测定植株的胸径、高度、盖度。

1.2.2 数据处理。

种群年龄估算:当胸径和树高的数值和超过5时,年龄估算采用如下方程[5]:

其中,A为云南松植株的年龄,D为其胸径,H为其高度。当胸径和树高的数值和低于5时,根据经验进行年龄估算。种群年龄以样地中优势个体群的年龄计算。

种群分布格局采用分布系数进行测定,公式为:

判定标准:为均匀分布,为聚集分布,为随机分布。其中,S2为各样方内植物株数的方差,为各样方内植物株数的平均数[6]。生物量则采用相对生长方程进行估算[7]。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

由图1可知,年龄<10年的云南松植株数量在阴坡占33%,阳坡45%,山脊67%;年龄>30年的云南松植株数量在阴坡占15%,阳坡1.6%,山脊1.3%。可见,在阴坡幼树数量是老龄树的2倍,种群年龄结构偏稳定型;而在阳坡和山脊,幼树数量都占了绝大部分,老龄树很少,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2.2 云南松种群密度

由图2可知,阴坡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2 450株/hm2,是3种生境中密度最小的,原因可能是阴坡林分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阳坡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3 620株/hm2,其幼树、中树木和大树比例都比较平衡,种群密度中等;山脊的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4 500株/hm2,是3种生境中种群密度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山脊幼树占绝大部分,在空间和资源上可承载较多的树木。由此可见,云南松种群密度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增加。

2.3 云南松种群生物量

位于阴坡的云南松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8.10 t/hm2,阳坡为13.04 t/hm2,山脊为11.81 t/hm2。其生物量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减少。由图3可知,在阴坡,20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增长速度适中;20~35年的种群生物量快速增加;35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急剧下降;在35年,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38 t/hm2。在阳坡,14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快速增加;14~20年的种群生物量急剧下降;20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变化平缓;在14年处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22t/hm2。在山脊,15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增长速度适中;15~23年的种群生物量快速下降;23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几乎无波动,基本稳定在9.5 t/hm2;在15年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17.5 t/hm2。

位于阴坡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中树木和大树为主,生物量相对较大,峰值出现在35年处,且峰值是3种生境中最大者。由于幼树数量较少,所以10年以前的幼树生物量值处于最低范围;位于阳坡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幼树和中树木为主,由于每个样高单位中树木的生物量大于幼树的生物量,所以峰值出现在14年处。种群内还有少量的大树(25~30年),其生物量维持在10 t/hm2左右;位于山脊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幼树为主,还有大量的中树木,所以幼树的生物量较高,而峰值也出现在15年处。由于大树很少,所以24年以后的大树生物量处于最低值,并稳定在9.5 t/hm2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生境的云南松种群生物量跟其种群年龄结构组成有密切关系,生物量峰值出现在种群主要组成年龄结构附近。

2.4 云南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由表1可知,各样地云南松个体均呈聚集分布,无论是位于阴坡、阳坡还是山脊,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都呈聚集分布。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对云南松空间分布格局没相关性。而形成这种聚集分布因素可能是:(1)云南松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2)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贫乏镶嵌。

3 结论

(1)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阴坡偏稳定型,阳坡和山脊属于增长型。

(2)种群密度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逐渐增加。

(3)生物量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减少,阴坡生物量峰值集中在35龄左右,而阳坡和山脊生物量峰值均集中在15龄左右。

(4)云南松种群的分布格局与其所处生境没有必然的关系,在3种生境(阴坡、阳坡、山脊)下都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

参考文献

[1]CRAWLEY M J.Plant Ecology[M].London: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86:97-185.

[2]黄建辉,陈灵芝.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4(A11):178-186.

[3]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2卷:针叶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971-985.

[4]《云南森林》编写委员会.云南森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125-153.

[5]吴树朗.云龙县云南松林年龄、直径、树高关系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1991(2):25-27.

[6]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63-268.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培养液 酵母菌 种群数量 动态变化 实验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28

一、明确实验关键要素及目的

本实验类型为探究性实验,因变量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密度),实验的关键要素——自变量在标题中未提及。因此,实验设计的第一步需要实验者明确实验自变量。实验自变量可以是外界的环境因素,也可以是酵母菌自身内在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时间”是一个隐藏的变量,即不管哪种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都是通过不同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笔者认为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认识到在有限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式;通过记录分析数据,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等。对此,在做此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二、重视预实验

实验所用材料是酵母菌,酵母菌之间存在差异,充满个性。以最适培养温度为例一直存在诸多说法,有的认为最适湿度在28~30℃(沈萍等,1999),有的认为20℃是繁殖的最适温度(余红卫,2003),还有人认为最适温度在25℃左右(陈维,2008)等,这很可能是因为菌种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菌种提供商提供的详细数据,实验者就必须在实验前进行预实验。

三、优化实验步骤

实验中所用玻璃器皿若是新购置的,须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处理,避免玻璃中的游离碱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实验中可采用脱脂纱布代替普通棉花制作棉塞,增加透气性,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打开培养箱的门,震荡试管。配制马铃薯培养液时,应用双层纱布充分过滤,避免淀粉颗粒形成沉淀影响计数。为了避免学生多次取样造成培养液污染,可采取多支试管分别培养,每管只取样一次。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向试管10mL培养液中接入0.1mL酵母菌母液。没有微量移液器的实验室完成操作难度很大,接种量不等会造成各试管中的初始酵母菌数量差异,为此可将分装后接种调整为先接种、再分装,即向500mL锥形瓶中接入5mL酵母菌母液,充分摇匀后分装。接种、分装操作均是在无菌条件下,对液体进行定皿操作,移液管操作难度较大,笔者推荐使用医用注射器定量转移溶液,一次性注射器不需灭菌,也减少了污染机会,便于对液体进行定量操作,能有效避免对容器口部的污染,且推注过程还可以起到震荡混匀的作用。为避免清洗时残留水迹影响计盘结果,清洗后的计数板要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水迹后,才能再使用,这导致两次计数间隔时间较长,建议加样时同时对两个计数区加样,以便减少误差。

四、准确预期实验现象及结果

探究实验是开放的,但也要求实验者对所做实验的关键操作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有准确的预期。决定本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接种量。如果接种量较大已经接近K值,就观察不到酵母菌种群的明显增长过程,实验失去意义。如果接种量过小,培养液易被霉菌污染,而且培养周期延长。对接种量的控制主要在活化、接种这两个操作中实现。预实验活化酵母菌时若采取5g活性干酵母粉加入到35℃的100mL温水中搅匀,制成酵母菌母液,向10mL培养液中接种0.1mL母液,从实验结果来看,初始酵母菌数量与K值为同一数量级,种群增长特征不明显,需减少接种量。实验若采用5g活性干酵母粉加到200mL温水的比例制备酵母菌母液,采取更大的培养液与母液体积比,实验效果较好。

决定计数准确度的关键之二是对计数时稀释标准的把握。一般来说“每小格中的酵母菌的个数以5至10个为宜,多于10个则应稀释一次”。当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可能会有重叠,计数量大造成误差。但如果随意稀释也会人为制造误差。虽然在低倍镜视野中已经可以看清酵母菌的数目和形态,但仍建议在高倍镜下进行计数,以减少不必要的稀释。稀释也应结合初测结果,选择5倍或10倍稀释。

除此以外,还要对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的理化性质有准确的预期。一般来说判断酵母菌生长情况常用的直观指标是培养液的混浊度。从培养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与酵母菌计数结果来看,前四天培养液的混浊度逐渐增加,酵母苗种群密度增加,两者正相关,混浊度变化略滞后于种群数量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直观比较混浊度变化就可以大致推断种群密度变化。第四天开始培养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混浊度略有增加,但菌体数量不变甚至下降。培养液的混浊度已经不能反映酵母菌的数量。

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四种群众语言 篇9

□胡德贵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实践证明,要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选材、谋篇布局等诸多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什么是群众语言?从广义上来说,人们说的话都是群众语言。但这里所说的群众语言是狭义的,是指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广泛流传的活蹦乱跳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

“黄段子”、“灰段子”、“黑段子”,也都属群众语言,但只有消极作用,新闻报道是禁用此类语言的。所以,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群众语言,往往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众语言。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群众语言有四种:发自内心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土里土气的语言。

一、发自内心的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虚假的语言,不是遮遮掩掩的语言,不是隐晦曲折的语言,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言,不是迎合他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蓄积已久了的,没有丝毫修饰的,一语中的的语言。概括通俗地说,这种语言就是说心里话的语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就是语言真实、细节真实等若干真实的集合体。追求真实的群众语言,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因此,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共鸣法、激将法来让群众说出心里话。所谓心理共鸣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始终与被采访者保持一致,从而让被采访者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话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把心里的话掏了出来。所谓激将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故意与被采访者相左,从而让被采访者激动,以致抑制不住话语闸门说出深藏在心底里的话。

例如:

“我们的饭碗被渍水淹没了,盼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打捞我们的饭碗。”

这是湖南省汉寿县月明潭乡浏浃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语言。这句话被常德日报记者写入通讯《浏浃河村民的饭碗被淹没》(载2010年11月1日《常德日报》)。

浏浃河村地形特殊,一边高一边低,下雨时高处的水流到低处成涝,天晴高处不保水又成旱。村里原有的一台机埠因前些年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已是锈迹斑斑,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没有了机埠,仅一口小山塘,田地十有八九旱涝不保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渍涝致贫的村。

2010年10月的一天,常德日报记者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来到了该村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抱着一种同情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帮扶的贫困村。记者的心与村民的心和村干部的心产生了共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在记者采访快要结束时,说出这句让记者眼睛一亮的话。就是这句话,报道的标题出来了,报道的结尾句也有了。

二、富有哲理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这种语言,虽为某个群众提炼或创造,但往往又为广大群众所用,有的甚至成为励志天下的名言,成为激励他人的座右铭。

有些报道为什么会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报道中充满了哲理。所以说,有了哲理的报道一定耐读。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报道写得有哲理呢?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所以,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因此,要想报道充满哲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富有哲理性的群众语言。

要想在采访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群众语言,方法就是对采访对象多加肯定和赞美,并运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提问。其实,采访对象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和冲动而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储藏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能让自己提神的一杯美酒。记者只要深挖,采访对象就会把他心里的美酒倒给你。

例如:

“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

这是建设银行湖南省津市支行员工马静所说的两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常德日报记者把这两句话写入长篇通讯《建行人歌动地诗》(载2012年3月5日《常德日报》)。

建行津市支行是个学习型的团队,从上到下人人爱学习,考级、考证、考文凭,你看着我,我盯着你,都生怕落伍。马静是学习型团队中的佼佼者。

作为柜员的马静,每天扎完账下班时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回家吃完饭、哄睡小孩就到了晚上八九点甚至十来点。这个时候,马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啃起知识来,新政策、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等,都是她啃的对象,往往一啃就到半夜甚至凌晨。多年来,她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

马静就是在“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的自我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员工。如今,她已成为津市支行的一级柜员,业务娴熟得就像电脑一样快,已连续3年无任何差错。

因此,记者把马静刻苦钻研学习的事迹连同她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写进了通讯之中。

三、生动活泼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用、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前后两部分贴切顺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然可以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爆竹脾气——一点就炸。

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如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如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如“分道扬镳”,用俗语来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修辞色彩强烈。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都是群众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堪称语言中的一枝奇葩异卉。恰到好处地运用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可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在新闻采访中,这样的语言很容易采撷到。

例如:

“磁卡也有投资效应,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邮币卡中最弱的一个板块,一定要选对品种,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被采访对象——田村卡(集卡者对日本技术磁卡的通称)投资网经纪人杨路瑛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歇后语。北京商报记者把带有歇后语的这句话写进了通讯《叫价过万 田村卡有价无市》(载2011年5月13日《北京商报》)。

四、土里土气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方言土语,它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内流传的群众语言。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单是汉语就有几大语系,方言土语更是五花八门。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我国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再细分为“方言小片”。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学大师们从来没有鄙视过方言土语。从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某一方言或几地方言的运用。

鲁迅先生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胡适先生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作为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新闻媒体就更没有理由来鄙视方言土语了。其实,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方言土语,能使报道“土”得活泼,“土”得自然,“土”得亲近,“土”得清新。

例如:

《(主题)广东搞掂小布 江苏搞掂海德(副题)NBA停摆,一大波NBA球员正在接近》

这是新快报记者采写的一则体育消息的标题,报道刊载于2011年11月19日《新快报》。

结合导语和主体看标题的内容就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分别签约了前火箭队的“布鲁克斯”和“海德”。所以,这里的“搞掂”就是“签约”的意思。但“搞掂”的意境,是“签约”远远无法比拟的。

“搞掂”,广东方言,就是“做好了,完成了”的意思,也就是“搞定”了的意思。

“搞掂”,在广东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里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上级布置任务时,下属往往只需回答这两个字;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帮助,也通常只需用这两个字。

正因为广东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使用“搞掂”一词,该词已成为全国性方言了,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使用这一词。所以,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方言土语,还有利于方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而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化。

鲁迅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语言的创造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衍生出了五彩缤纷的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闻报道不应拒绝群众语言的热情,否则,新闻报道的文风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捕捉群众语言,并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适当正确使用群众语言。

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群众语言,能使报道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能使报道更有真实感,更有感染力,更有耐读性。

非随机交配不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篇10

浙科版《生物学》必修2的P101~102陈述的哈迪-温伯格定律的内容是: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所决定的。该教材因此断言:非随机交配和突变、迁移、漂变、自然选择是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

非随机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这个作用在当前高等院校的相关主流书箱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戴灼华等主编的《遗传学》(第二版)P480中就有这样的陈述:“作为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的Hardy-Weinberg定律的要点是:① 在随机交(婚)配下的孟德尔群体中,没有其他因素(基因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干扰,基因频率不变……”又如吴相钰等主编的《普通生物学》(第三版)P333也说:“要维持一个群体的哈迪-温伯格平衡,个体之间的交配必须是随机的。”

2 非随机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分析

2.1 理论分析

首先要明确一点:随机交配还是非随机交配,与交配机会和生殖能力无关。这就像帅哥容易找靓妹婚配,丑男一般只能找陋女结婚是非随机婚配,而不影响每一个人的生存机会和生殖机会(包括婚配机会和生殖能力)一样。

一个种群在没有其他因素(突变、迁移、漂变、自然选择)的干扰,交配的随机性与否就成了因变量-基因频率的单因子变量,每个个体的生存机会和生殖机会都成了基因频率的无关变量。生殖机会相同使得种群中每一个等位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相同,生存机会相同就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对基因库的贡献是一样的,这样的种群其基因频率就会世代恒定,与交配是否随机无关。

2.2 举例分析(表1)

为计算分析的方便,首先作两点假设:① 假设某种群有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与a,这样AA和Aa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aa个体表现为对应的隐性性状;② 假设这个种群的初始时期,个体基因型频率AA∶Aa∶aa=1∶2∶1,则基因频率A∶a=1∶1。以下举例分析两种非随机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2.2.1 表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导致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代代不变

根据上述的两点假设和推理,可以再假定表1中的亲代雄性个体为四个(AA∶Aa∶aa=1∶2∶1),亲代雌性个体也是四个(AA∶Aa∶aa=1∶2∶1),表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是随机的,表型不同的个体之间不交配,而且每一个个体产生的子代个体都有且只有12个。这样,亲代雄性个体aa与雌性个体aa共同的后代个体aa也是12个。见表1,通过一代的生殖,基因型频率从原来的AA∶Aa∶aa=1∶2∶1变成了AA∶Aa∶aa=1∶1∶1,而基因频率仍然是A:a=1:1。同理,表型相异的个体间交配会导致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变为AA∶Aa∶aa=0∶2∶1, 而基因频率还是A:a=1:1。

2.2.2 个体自交导致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代代不变

为计算的方便,同样可以假定表2中的亲代个体为4个(AA∶Aa∶aa=1∶2∶1),每一个个体自交产生后代都有且只有4个。这样,通过一代或n代的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从原来的AA∶Aa∶aa=1∶2∶1变成了AA∶Aa∶aa=(0.5-2-n-2)∶2-n-1∶(0.5-2-n-2),而基因频率始终保持A∶a=1∶1。

3 结论

在一个具有等位基因的大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不包括性选择)、迁移和漂变,那么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无论是随机的还是非随机的,种群的基因频率代代不变,而且在非随机交配的情况下的基因型频率不能由基因频率决定;只有随机交配才能保持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此时的基因型频率由基因频率决定。

上一篇:各学段档案建设分类及基本资料说明下一篇:老虎拔牙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