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共8篇)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摘 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开展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种群;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种群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在学生学习个体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通过本节的学习,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将具有明确的认识,为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及人类与环境等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针对教材的特点,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利用教材及补充的图片、资料等,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结合江西省本土资源,创设问题引领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种群及种群密度的概念,说出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应用样方法实地调查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通过模拟活动领悟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帝企鹅日记》影片的片段。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从分子水平看,体现生命现象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物质;从个体水平看,帝企鹅机体要维持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现的;从帝企鹅群体水平看,帝企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行为与其他个体间有没有关系呢?任何生物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该影片就是以南极帝企鹅种群为视角展现它们的生命活动。
问题讨论:回忆种群的概念,并判断以下内容哪些是种群?(1)鄱阳湖中的全部鲫鱼;(2)鄱阳湖中的全部鱼;(3)鄱阳湖和洞庭湖中的全部鲫鱼。邀请学生提炼出种群概念的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电影片段,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容易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2.种群的特征
问题引导: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吗?
设计意图: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的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从而将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种群的特征。
3.种群密度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热映影片《阿凡达》的海报和为了呼吁保护热带雨林而制作的西双版纳之“阿凡达”――《望天树?雨林之魂?待觉醒》的海报创设情境,后者是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实景拍摄的,望天树是1975年由中国云南省林业考察队在西双版纳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种,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被生态学家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此外,草原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牛羊,经济效益才最好?农业生产中怎样控制害虫的数量,才能获得大丰收?沿海的渔民该捕捞多少鱼,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又能持续发展?采取保护、防治措施或估算产量的依据是这些生物的种群密度。
学生活动一:让学生扮演林业工作者的角色,分组讨论如何调查望天树的种群密度?分组讨论后,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学者发表在《植物生态学报》的文章――《西双版纳不同斑块望天树种群的密度、结构和生物量》,引导学生了解林业工作者调查望天树种群密度的科学研究方法――样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联系实际生活,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文献资料,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
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和交流学校操场上蒲公英数量的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2)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4)比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是否相同,如何正确对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三:游戏活动,利用提供的黑白围棋子、烧杯、布袋等工具,发挥各自的创造能力,估算出白围棋子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对统计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做铺垫。
学生活动四:展示江西省婺源县荷包红鲤的图片,婺源荷包红鲤养殖历史已有800多年,因其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红鲤,是食用、药用、观赏俱佳的国家级优良淡水鱼种,现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结合图片中的池塘,要求学生估算荷包红鲤的种群密度。讨论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标志重捕法的操作原理,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估算出旁栏“学科交叉”中种群的密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数学学科相渗透,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4.提升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合练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进入较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提倡“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线层层推进,把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本课涉及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样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课前的实地调查,亲历探究过程,主动获取和生成新知识。标志重捕法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地调查,本课利用游戏等活动进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和丰富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编辑 段丽君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2
“种群的特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稳态与环境》(人教版)第四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种群的特征”为重点考查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体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尝试转换图标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种群的特征及年龄组成对未来种群密度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种群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文字、图表之间的转换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可通过思考、探究等,充分认识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这样可以整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其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探究种群增长的规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2.能力目标:
(1)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
(2)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尝试用实验模型解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应用种群增长规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研究种群动态的意义,形成辩证的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2)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理解其生态学依据。
(3)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其预测功能。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汇报总结、师生讨论。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教学设计理念。
在引入课题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种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补法,引出种群的基本特征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种群的了解。“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探究中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时利用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讨论“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是一个种群?”辨析种群的基本概念,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部分叠加,种群有它自身的特征。
通过问题探讨思考如何调查种群的个体数量,得出一般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1.1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2)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这样就满足了随机性,叫做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
(3)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实施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择调查地段→③确定样方(符合随机取样原则)→④设计计数记录表→⑤实地计数记录→⑥计算种群密度
1.1.2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1.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1.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immigration rate)或迁出率(emigration rate)。
[例题分析]
生物学家花了10年时间研究箱龟的一个种群。该种群数量开始时有15只,平均每年出生40个个体、死亡30个,迁入3个、迁出8个。则:
(1)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2)种群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若该地区10年后有65只箱龟,而另一地区却有80只,你认为哪一地区箱龟更多?
1.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探究活动:构建年龄金字塔
创设情境:褐家鼠原产东南亚,是热带潮湿型鼠类,随着兰新铁路贯通,褐家鼠移入新疆。
新疆大学的艾尼瓦尔·吐米尔想知道它们将来是否会在当地造成危害。于是他在米泉地区进行了研究。他共捕到褐家鼠206只。
归纳年龄组成类型如下:
(1)增长型(图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2)稳定型(图B):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3)衰退型(图C):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5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能雌性多于雄性,也可能雄性多于雌性。引导学生举例性别比例的三种情况:
①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人类);
②雄性多于雌性(社会性昆虫);
③雌性多于雄性(家养动物)。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思考: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引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1.6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片,和老师投影的几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描述: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集群分布
1.7组织学生总结种群的几个特征。并说明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种群概念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课堂中通过问题设计来评价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包括学生的口头报告和情感态度等。
对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及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给予评价。
2.终端评价
设计达标训练,顾及教学目标的各个层次。
3.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老师只能是起一个“导演”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活动的准确性,严谨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完成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分析、去探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将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3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章学习个体这一层次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标志重捕法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课件中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玉米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五、教学过程
导入种群,前3章我们学习了生物体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只研究生物个体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课件展示几幅种群图片,让学生总结出种群的三要素。接着通过一个选择题进行辨析种群的针对性训练。
问题:1、我们肥城市所有的人算不算一个种群?
2、如果你作为我们肥城市计划生育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題? 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那么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课件出示第一个调查对象,即2平方米的范围有5棵蒲公英,求种群密度,学生通过直接计数完全可以轻易求出。
接着出示第二幅长20米、宽10米的草地,如何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这种情况学生就无法很快推出,然后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利用下发的纸板模拟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分组进行讨论。
之后学生回答思路,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借机引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学生问题的生成情况)问学生在取样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如果有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样方法应当注意的系列问题。
课件展示草原上的绵羊种群,如何测其种群密度?还可以用样方法吗?
(学生如果预习好的话,可以回答出标志重捕法,但是应该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大小烧杯和玉米粒进行模拟实验,初步推测推算方法。
(模拟前,教师进行一定的说明,即涂上黑色的玉米粒在小烧杯中(20粒),此20粒也是取自大烧杯后涂上的颜色,大烧杯剩余玉米全是黄色,没有涂黑色,把这20粒玉米全部倒入大烧杯中,多次摇晃,如何求出此时大烧杯中玉米粒的总数(X)?)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20/X 这一数据。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讨论、总结。
小组回答,教师点评。过渡引出标志重捕法,然后一起解决绵羊种群数量的估算,课件展示过程,进一步强化理解和掌握。
训练题强化巩固。
种群密度是种群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如果要是关注种群数量的变化还需要研究种群其他的特征,过渡至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系列特征。
1、出生率、死亡率(学生通过地理的学习加之课前的预习,已经比较熟悉,直接出示概念,表示方法)
接下来课件出示几个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情况,并分析中国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推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联系我国情况,说明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降低出生率)
2、迁入率、迁出率
利用候鸟的迁徙引出,然后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人口的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总结推出迁入率、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年龄组成
利用课件中的材料1引出年龄组成,并解释组成划分,同时出示3种年龄组成情况图,分析讨论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总结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4、性别比例
指出性别比例失调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举例说明农业中的应用。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4
在这次的继续教育中,看了梁执教的《种群的特征》一课,印象十分深刻。《种群的特征》一课是我们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笔者之前在处理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所涉及到的新的名词概念特别多,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从课堂气氛上来看和从课后作业来看,我上这一课时,效果都特别差,所以当看到这一课时,就特别认真去学习梁老师是如何处理这一课的。
梁老师上本课例,采用主题式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课堂线索十分明了。在课堂上,梁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科学得当,有视频、图片,还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这些现代技术和教学活动能很灵活地揉合在一起,起到活化课堂的.作用,共同描绘出的生物学知识情景,引导着学生从生态学的角度,认真去分析和思考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中大胆采用一些模拟实验和材料分析,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行到学习的状态,成为学习的主角。梁老师板书合理恰当,在课堂中很好的抓住了课堂的主线索,提高学习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效果,突出了课堂的效益。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等内容梁老师能采用模拟实验、图表、材料分析等学生活动来调动学生来参与课堂,取得很好的效果。梁老师上课语言简炼,富有激情,对本节课的讲授深入浅出,让课堂轻松,高效。梁老师的课堂不但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对于情感目标,梁老师也能深入地贯彻,例如对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关注和关心,就很好地落实“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和措施”的情感教学目标。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5
木荷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的研究
在古田县城关附近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40×40m的.标准地,测定林分各测树因子,对林分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直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且为左偏的非对称山状曲线,峰度都小于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平均胸径、直径分布范围、变动系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树种遵从不同的分布函数,可视其实际情况存在选择相应的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描述.
作 者:陈茂金 Chen Maojin 作者单位:古田县林业局,福建,古田,352200刊 名:林业勘察设计英文刊名: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年,卷(期):2009“”(1)分类号:S7关键词:木荷 直径分布 天然林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篇6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恶,“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更表现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母爱”这样一种强大的カ量。
依据教材特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初读课题后便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一一文章写了哪几个角色相机板书: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和我。再次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段说一说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把紧张的气氛烘托出来,也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关键句段简单概括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谓是一举两得。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仍然是先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字音,读通句子、同桌相互检查,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作者是怎样将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和退缩这一环节大约需要十几分钟,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不同角色在此时的心里状况,从而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品质。比如,聚焦小麻雀时,抓住它的样子,为感受它在危险境地的无可奈何的无助埋下伏笔;聚焦老麻雀时,抓住关键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与“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通过比较,体会它飞下时的速度、救孩子心切时的不顾一切。这种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如一座丰碑立在孩子们脑海之中。
最后,又让孩子们思考:你会对老麻雀说些什么?先交流,试着写一写。通过交流再次去感受老麻雀的果断与勇敢!生活中有没有如此感人的一幕呢?此话一打开,学生的生活储备便被激活,交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知道的特别多,感恩的心受到洗礼。
生活化场景的预设很受学生喜欢,他们个个乐于参与,情绪高涨,思维有深度。
当然了,课堂上也有不足之处:课堂的危险境况展示不充分,致使孩子们的感受流于表面,略嫌肤浅。
如果重新再上这堂课,我会通过各种手段再现文本展示的场景,引领学生真正地感悟文字内涵,让教学更圆满!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2
《麻雀》一课是进行“母爱教育”的典型教材,也是小学生最难体会到的一种精神魅力。故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畏、无价,就必然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难点。而文中着力表现这种伟大母爱的句、段,自然就成了教学的着力点。理解这些句、段,体会老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看似简单,要真正理解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心去读、读中去悟、悟中读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母爱”这种强大的力量。通过活动对我帮助也很大,在这儿,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简要的回顾与反思。
首先,对学生的了解。课前谈话,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熟悉的小鸟,学生虽然与我比较陌生,但说的是熟悉的内容,也有话可说。这样在说话过程中师生关系就能渐渐融洽,为课堂教学的正式行提供了比较的氛围,也为课堂教学作了一些铺垫。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应该加强。由于某种是山村孩子,课堂教学下来,总体感觉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大多是一字一字读,根本没有词与句的感觉。我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在引导朗读中,除了引导学生朗读时有节奏、要连贯外,重在启发学生“你能读出对小麻雀的同情吗?”,“这样能不能体现老麻雀着急、勇敢、救子心切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入情读诵体会到爱的伟大。并且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老麻雀与小麻雀的角度思考,进行表演。
最后,关于说话片段的设计。“爱”在老麻雀身上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爱在我们生活有没有呢?此刻,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也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到刻骨铭心。都说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学生心灵深处真正感受到了“母爱”这种强大的力量,让在场的老师拍手叫好。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3
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明确提出“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这组课文和习作例文也都都是重点围绕这个重点来训练的。
《麻雀》这篇课文,课后习题“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因此,我也在教学中,有意进行引导和训练。
在事情的起因环节,我给了了学生一个问题:猎狗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哪些词、哪些句子告诉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可怜、无助”……孩子们一番热烈的发言后,我让他们自己读一读这一部分内容,加深对小麻雀的印象以及故事感受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是整个课文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自己读第4、5自然段,同座位交流: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我给了提示,让他们标记处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词,很快,他们激烈讨论。在请学生回答时,学生找打老麻雀像石头一样落地,孩子们感受到老麻雀的急迫和救子心切,于是我请学生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老麻雀的心情,高低起伏,模拟老麻雀的焦急……“挓挲”、“尖叫”、“掩护”,他们又找到这些动词。我和学生重点讨论“挓挲”的意思,感受老麻雀做好搏斗的姿势。随后,我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继而进行填空训练,让他们根据提示,填写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这一部分脉络。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揣摩了老麻雀的心理,以及它为救孩子,奋不顾身,由此而体现出的母爱伟大……
“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小麻雀获救了!”在学习完这些内容,我让学生回答课后第一个问题,他们争先恐后,抢着要说出答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他们初次接触的知识点,但是并没有少见而无话可说,重点还是要老师加强引导。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4
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确实被老麻雀那种伟大的母爱精神所感动。我反复地思索着:小小的生灵竟然有人性之爱?!我选择了本课上研究课,就是因为感动。课堂伊始,从“课文动画,激情导入”到“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到“细读感悟,合作探究”再到“精读课文,感悟思想”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设置的。在教学的同时,我注意体现以下两点。
一、充分读与学会评价读。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评议朗读的质量,教师应相机教给学生一些评议方法。比如:评议别人的朗读时,先评优点,再论不足;先看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再看感情处理;从整体效果到局部语句;先自己读一读,与他人比较后再作评议;根据语句的意义,评议朗读时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是否恰当;推敲重点语句,从而确定朗读时重音、停顿等是否合适等等。掌握了评议的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麻雀》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从找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特点,到发现老麻雀救小麻雀时的矛盾的表现,再到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整个过程,老师仅仅起到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5
《麻雀》主要讲了一个麻雀妈妈为了救小麻雀而与猎狗展开的激烈的斗争,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点:
一是了解本文的叙述顺序。
二是在对比描写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按照厘清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
随后,我回顾了整堂教学,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要内容的理解给予学生的范句太宽泛,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2、猎狗与小麻雀的对比教学时间过多,而是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老麻雀与猎狗的对比教学上。
3、对于老麻雀的描写句子体会不够深入,应由句到词,抓住关键,层层突破。
针对以上不足,我想在不断改进中,我更多的应该给予学生一种学法指导并能迁移运用。本篇课文重点在于老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而这对比中又把大量的笔墨放在老麻雀的描写上,有动作的,心理的。是否我可以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动物描写的学法渗透,让这篇阅读教学指向一定的写作。课虽结束,但留给我的亦是诸多的思考……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6
《麻雀》一课以前我也曾讲过,可是取得的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最近我再一次讲了《麻雀》一课,给我了以很多感触。
根据对前几节课教学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了以读促悟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自读自悟,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换位思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由于这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因此,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光彩。
如在教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老麻雀勇救幼儿这一部分时,我采取了换位思考的教学方法,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老麻雀,面对眼前凶猛的猎狗和身后那幼小的孩子,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此时心中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当时老麻雀那种急于救子的奋不顾身,进而引导学生想象老麻雀的内心想法,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的伟大,同时,一开始的课堂导入,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怎样是强大,怎样是弱小,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手法使学生认识到猎狗和老麻雀二者力量的悬殊,从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当时那紧张的气氛,认识老麻雀行为的伟大。在此基础上,点出“强大的力量”,从而把老麻雀身上那种“母爱”之情体会得更加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净化。
这节课,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犹如学生身临其境,感触更深,体会更深,理解更透,兴味更浓。让他们置身于课文意境之中,进行思维的“再创造”,变麻雀为自己,动之以情,使学生很快就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这一教学环节,更是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深化,这从课堂上学生们积极的态度以及情真意切的发言可以体现出来。而最后安排的朗读《游子吟》更是烘托了气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学生们下课后仍是意犹未尽,感慨万千。
纵观全课,换位思考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了上节课学生学习不主动的问题。因此,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换位思考,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7
《麻雀》这篇精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刚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文章新颖的构思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更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动着。但要让学生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博大的母爱,学生可能有点儿困难。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先设计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学生门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
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最后我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说一些母亲平时对自己关爱的事,同学们说到:妈妈每天煮饭给我们吃,很辛苦;我们生病了,妈妈总是日日夜夜守护着我们……同学们最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应该孝敬父母。
整课得到了升华,也展现出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当然,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忽略了那些学困生,这种做法确实要改了。今后应力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开开心心地学习。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语文的课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8
1、这篇教学设计共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生字学习为主,为后面进一步阅读教学扫清文字障碍,在预习检查的这一个环节里,我培养学生通过预习,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方法,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接着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层层设疑,用课件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进行分析课文,同时,适时抓住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3、由于学生对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意识较淡薄,因此在“如果你的父母也遇到了小麻雀类似的遭遇,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很牵强,没能挖掘出内在的爱以及有关的反哺之类感恩教育,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类似的教育,让感恩的心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9
《麻雀》一文比较短小,但意蕴丰富,耐人品味。如果按常规教法,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不易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为此,我打破常规的教学程序,主要设计了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问题,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并由此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与这一情境,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两个问题是:
(1)这个故事主要分为几部分?
(2)为什么说母爱是伟大的?
一个情境是:作者、老师、学生的感情熔为一炉。
第一个问题,是依据《麻雀》所在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设计的。而只要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第二个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中心而设计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学生就可以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深入把握。所要创设的情境,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但这恰如摘苹果,跳一跳,学生可以够得着。这样的“苹果”吃起来才格外有滋有味。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就犹如将学生带进了彼地彼境,感触更深,体会更深,理解更透,兴味更浓。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和创设一个情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追踪”情节,进行观察。
课文以“我”为线索,生动形象地叙写了“我”的所见所闻,从而勾勒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写成了一个情趣横溢的故事。开始,我并没直接提出问题,我想设好“铺垫”,创造好条件。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感性的材料易接受。故事情节的小有波澜以及内容的生动性,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有声有色地复述故事等方法,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学生大多处于无意记忆的状态里,但由于兴味盎然,都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这一步走得比较容易、顺畅。我顺势提出第一个问题,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发言的办法去解决。尽管给故事分成几个部分难度并不太大,但却具有了一定的理性色彩,因为学生要对有趣的故事与感性的材料进行分解与综合,要基本弄清其间的逻辑联系。通过学生的努力,他们基本弄清了故事的几个层次:“我”发现可怜的小麻雀
——猎狗威胁小麻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猎狗走开。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故事情节的基本要素,但他们却能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这其实是他们“追踪”情节,进行观察的结果。这一个问题的解决,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二、从正侧两面突破重点。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对老麻雀爱小麻雀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可以说对母爱的伟大有了一定的感知,不过,认识并不深入,也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于是,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母爱是伟大的这个问题好答又不好答。说好答,只要说老麻雀为了救孩子不顾死活就可以;但我不让学生作这种笼统的答案,要求他们一要联系上下文,二要说具体。这样,就涉及到课文中心内容,又有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去考虑。正面写比较容易理解,我让学生重点抓一句话:“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前一个分句是写老麻雀之所以飞下来,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崇高的母爱;后一个分句是写老麻雀明知与猎狗力量上的悬殊,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母爱的力量。这一句是对老麻雀母爱的总括性的议论,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至于正面的形象性的描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而另一面——侧面写也十分重要,它是通过对猎狗的退缩的描写,来突出母爱力量的伟大的。至于猎狗为什么退缩,这并非一般学生一两句话所能说清楚的。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1)猎狗害怕了;
(2)猎狗没想到老麻雀这么勇敢而犹豫了。
究竟哪个对我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读课文,体会:当猎狗要吃小麻雀时,作者用了“慢慢地”这个词,后来猎狗后退时又用了“慢慢地”,这前后两个“慢慢地”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反复推敲,充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第一个‘慢慢地’不光指动作慢,还说明猎狗很凶恶,在小麻雀面前显得那样漫不经心,因为它知道麻雀终究是自己的猎物。而后一个‘慢慢地’则是因为猎狗‘没料到’而‘愣住了’,它并不是害怕,更不是屈服了麻雀的力量,它是被老麻雀的勇气慑服了,犹豫了,不由自主地后退了。”猎狗是凶猛的,对小小的麻雀本来不屑一顾,但猎狗退缩了,这难道不是麻雀的母爱所产生的巨大的力使它慑服了吗这样,再联系正面所写,学生对母爱的伟大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就是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比较深入的把握。
三、体会感情,进入情境。
在以上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感情之水已在流淌;但是,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情境,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我还想在作者、教师、学生的感情熔为一炉方面下点功夫。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不能是冷眼旁观的看热闹者,而应同作者的情感熔为一体,同书中的人物命运相维系,学生应是书中的一个重要的有丰富感情的角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观察事物与体会“母爱”以及感受作者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我”为线索之“形”,体会作者情感之“神”,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而尤为重要的,则在于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熔为一炉,构成一种和谐的美,在这种美的陶冶中,使学生受到道德、情操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根据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的幼小无力,猎狗的凶狠庞大,老麻雀的英勇无畏以及它们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我”,使他们置身于课文意境之中,进行思维的“再创造”,变作者为自己,动之以情。同时抓住作者感人至深的情节描写,使学生从作者对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描述体会到“我”的怜悯之心;从“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露出锋利的牙齿”体会到“我”的担忧之心;从老麻雀“绝望地尖叫着”,“发出嘶哑的声音”体会到“我”的紧张之心;从“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体会到“我”对老麻雀的赞美之情;最后从“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体会到“我”为之深受感动之情。这样,麻雀的生命攸关维系着学生的情感,作者的忧恐释然也与学生的感情注入同一渠道,教师感情的曲折幽微也与作者、学生的感情同步。师生在感情的交流与熔汇中进一步体会到“母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战胜一切懦弱、恐惧甚至死亡的威胁,从而认识到“母爱”的崇高与伟大。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美感的教育,认识得到升华,思想得到净化。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0
《麻雀》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幼小者的热爱。
这篇文章的语言的确不难,学生几乎一读就懂,文章的主题学生也能很快捕捉到。因此,在教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或者说自己明白了什么,最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教师给予归纳、梳理。完毕之后,我紧抓住学生提出的“庞大的猎狗为什么会后退?”这一问题来统领全文,让学生去探究老麻雀奋不顾身要掩护的小麻雀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学习救助场面时,让学生划感受深的句子谈体会。设计此环节,本想落实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要由变传统的教师控制式、独白式的教学,为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模式。但是,谁知给学生留的自由空间太大了,致使学生在交流时东拉一句,西拉一句,完全打乱了教学思路,再加上有领导、老师听课,自己心里慌张,使得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与感受浮于文字表面,学生的心里并没有真正受到震撼与感动。这样文章的品读就可想而知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要将关注学生的需要成为自己的生命本能。应该做到:课堂上,教师的心灵要始终处于“空灵”状态,做到满眼是学生;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让自己的血脉与作者相融,对于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对于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取舍、跳跃做好充分的预设;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有极强的课堂监控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此外,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尽量预设好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发表的观点,以便在课堂上从容应对。
有人说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而智慧来源于学习与积累,因此为了使自己以后在课堂上能够得心应手,我一定多学习。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1
《麻雀》教学反思刚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文章新颖的构思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之后就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动着,因此毅然决定上这篇课文。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想了好几个方案,但是在实施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选择了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学生们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再重点感悟和朗读老麻雀的母爱精神后,我总觉得课文还不够完整,怎样才能把对麻雀和猎狗的描写也引入到课堂中,在前面.做铺垫,显得比较死板,穿插在中间又显,得比较乱,最后决定放在后面,以"小麻雀为什么不飞,不逃走”这个问题切入,自然不牵强,又可以让学生重新到课文中去自主探索,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寻找朗读比较后,发现对于小麻雀和猎狗的描写原来是种对比,自然而然的体会到老麻雀的勇敢精神。最后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的讲和感悟还是占了很大的部分,虽然我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但是不知不觉中扶着学生走的成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的,特别是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我急着让学生说出速度快,居然自己把它比喻成一把箭,掩盖了学生的想法,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2、没能巧妙的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的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我想,是否可以把我在课前上写的最后一段话的其中-句“我想,爱比死或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直接展现出来,其实整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高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爱比死或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遗憾,在课堂上没有抓住这个点,错过课堂上本该可以拥有的精彩。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这些足一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很大的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2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我在这节课上继续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谈体会来理解课文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感悟句意的能力。比如: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从书上找出相应的词语谈体会。通过读书,有学生认识到:小麻雀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是一只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麻雀;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这些内容都能从书本上找到相应的词语,而后我在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总结。以此来训练学生抓关键理解词句的能力。
2、我又引导学生结合书上句子,理解猎狗的形象,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做法。虽然,学生用找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理解体会还很生疏,但是,从这节课我能感受到学生有进步的,我相信,在进行一点时间的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会逐步提高上来的。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本课老麻雀全力保护小麻雀的爱子之情是令人震撼的。动物界能有如此令人敬佩的情感,我们人类则更应该拥有。为了让还不太懂得关爱别人的学生受到爱的触动,能体会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也能学会去关爱别人,我在教学的最后,(在学生知道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之后),引导学生找自己身边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触动他们,让他们从文本中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感受爱的伟大,从而教育他们要学会用爱去关爱别人。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指导朗读,当学生难以进入情境时,我根据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的幼小无力,猎狗的凶狠庞大,老麻雀的英勇无畏以及它们的动作和神态。在感受的基础上再朗读,效果显著,进步很大。我与学生一起感受:从“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感受小麻雀的.可怜、无耐与孤单,正如连堂所说:“此刻,它是多么需要妈妈呀!”从“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中感受猎狗的庞大、凶猛,从自己的对比中感受老麻雀的弱小。从而体会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所需要的那种勇气。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我虽然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但读书的形式单一化(指名读)缺乏多样化:默读,自由读,齐读……在授课环节中细节设计不紧密(板书),时间驾驭的不是很合理。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师的常用语要加以规范。这些足以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3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
1.瞄准“会写”的靶心。“习作单元”是统编本教材编排体系中的崭新板块,也是亮点之一,其承载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一个单元、多篇文本的阅读解构中集中破解“如何写”的问题。因此,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文本阅读”是载体,“学会写作”是阅读应该抵达的彼岸。在这一课例中,瞄准“会写”的靶心,自始至终都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感悟“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命题,在阅读对话中解构文本,在交流分享中建构写法。教学伊始,从屠格涅夫的盛誉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这样的设计,从“写”中生发话题,进而生成关于“写”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故事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呢?”“谁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谁能加上时间、地点再说一遍?”让故事得以完整地存在,也是间接地告诉学生“把事情写清楚”的一般“线路图”——起因→经过→结果。
2.把握“读好”的情趣。在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时,分三个板块指读文本,并及时追问:小麻雀遇险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两只麻雀脱险了,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在这样的连续追问中,学生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在扣人心弦的情节中,学生被“代入”故事之中。把故事的四个角色分别板书在一棵“大树”旁的对应位置,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通过板书实现了“可视化”。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后通过比较、品味、提取等方式补充板书“落”“想吃”“退”“唤”等关键字词,一个故事通过一幅图文并茂的板书简约而又直观地呈现。
3.架设“抵达”的桥梁。习作单元中的阅读课堂,读是此岸,写是彼岸。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努力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结构或者语言样式,为学生的读写铺路、搭桥,助推学生从“阅读的此岸”抵达“习作的彼岸”。在精读文本环节,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栏重组文本语言,然后引导学生竖着读这三栏文字发现了什么,横着读,又有什么发现。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作者这样写,是否突出了老麻雀“无畏”的特点?在追问下,学生又有了更深刻的发现,作者笔下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在细描老麻雀的无畏。紧扣“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让学生在理趣与情趣并存的阅读过程中,发现屠格涅夫这一语言巨匠的写作奥妙,进而以发现的写作奥妙为桥梁,从此岸直抵“如何写”的彼岸。
习作单元的阅读课堂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虽然把握了习作单元的教学要素,处理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把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放在第一课时解决,会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去分析语言密码;把描写“老麻雀”的无畏的文字段落直接放出来让学生去分析,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再出示整理后的表格;最后小练笔部分,没有给学生创造出情景,学生很难想想那个画面,而且视频材料与练笔要求不太贴合,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表达。
本课教学后我的最大思考和收获就是要落实好“一课一得”、“一单元一得”,不能每课面面俱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在备课上多去思考,在整册教材下、在整个单元下布局好教学设计和路线。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4
在同智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时,我执教了《麻雀》一文。《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篇文章及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阵大风刮在地上,被猎狗发现,正当要被猎狗吃了的时候,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不顾一切的保护自己的幼儿。
好文不厌百回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看看哪些地方感动了你,写下自己的感受。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班内汇报。并同时进行阅读指导,在读中感悟提升。
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品词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体会它的大义凌然,剖析它的奋不顾身。在这里我做了几个不同方式的处理-----1、找出关键词,反复朗读,体会老麻雀的伟大。2、和老麻雀对话感受母爱的力量。3、变换角色,走进文本,身临其境,感受小麻雀的无奈、老麻雀的无畏,猎人的感动。最后让孩子们对麻雀***赞颂呼之欲出。
《麻雀》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15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当我们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时候,我发现“亲子之情、动物及人间的亲情与爱”才是本文一个最光辉的亮点。但是,这并不是作者明确地写出来,明白地告诉我们的。我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产生疑问又在读中解决问题。当我和学生都投入到动人的故事中时,我临时加入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想想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还能换什么词?这是一个思维的扩展,也是一个说话的练习。在此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书上句子,理解猎狗的形象,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做法。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云南松,年龄结构,种群密度,生物量,分布格局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是植物个体生存能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动态进行分析,可反映出环境因子对物种行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是揭示种群结构现状与更新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探索种群动态的有效方法[1,2]。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有树种,以云南高原为分布中心,也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等优良特性,天然更新能力强,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云南省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占全省林地面积的52%,占有林地蓄积总量的32%,在林产品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4]。因此,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云南松种群的数量特征将对云南松林的保护、经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呼马山(东经102°46′15″,北纬25°03′25″),海拔1 985~2 200 m。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3℃。全年降水量明显分为干、湿2季,降水量约为1 031 mm,相对湿度为74%,年均日照2 200 h左右,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 d以上。全年晴天较多,年均日照时数2 445 h,日照率56%。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调查。
2010年11月,分别在呼马山的山脊、阴坡、阳坡各设3个样地(20 m×20 m),采用棋盘格子法把每个样地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总共144个小样方。每木检尺小样方中所有云南松,测定植株的胸径、高度、盖度。
1.2.2 数据处理。
种群年龄估算:当胸径和树高的数值和超过5时,年龄估算采用如下方程[5]:
其中,A为云南松植株的年龄,D为其胸径,H为其高度。当胸径和树高的数值和低于5时,根据经验进行年龄估算。种群年龄以样地中优势个体群的年龄计算。
种群分布格局采用分布系数进行测定,公式为:
判定标准:为均匀分布,为聚集分布,为随机分布。其中,S2为各样方内植物株数的方差,为各样方内植物株数的平均数[6]。生物量则采用相对生长方程进行估算[7]。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
由图1可知,年龄<10年的云南松植株数量在阴坡占33%,阳坡45%,山脊67%;年龄>30年的云南松植株数量在阴坡占15%,阳坡1.6%,山脊1.3%。可见,在阴坡幼树数量是老龄树的2倍,种群年龄结构偏稳定型;而在阳坡和山脊,幼树数量都占了绝大部分,老龄树很少,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2.2 云南松种群密度
由图2可知,阴坡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2 450株/hm2,是3种生境中密度最小的,原因可能是阴坡林分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阳坡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3 620株/hm2,其幼树、中树木和大树比例都比较平衡,种群密度中等;山脊的云南松种群密度平均值4 500株/hm2,是3种生境中种群密度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山脊幼树占绝大部分,在空间和资源上可承载较多的树木。由此可见,云南松种群密度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增加。
2.3 云南松种群生物量
位于阴坡的云南松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8.10 t/hm2,阳坡为13.04 t/hm2,山脊为11.81 t/hm2。其生物量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减少。由图3可知,在阴坡,20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增长速度适中;20~35年的种群生物量快速增加;35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急剧下降;在35年,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38 t/hm2。在阳坡,14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快速增加;14~20年的种群生物量急剧下降;20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变化平缓;在14年处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22t/hm2。在山脊,15年以前的种群生物量增长速度适中;15~23年的种群生物量快速下降;23年以后的种群生物量几乎无波动,基本稳定在9.5 t/hm2;在15年种群生物量达到峰值约17.5 t/hm2。
位于阴坡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中树木和大树为主,生物量相对较大,峰值出现在35年处,且峰值是3种生境中最大者。由于幼树数量较少,所以10年以前的幼树生物量值处于最低范围;位于阳坡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幼树和中树木为主,由于每个样高单位中树木的生物量大于幼树的生物量,所以峰值出现在14年处。种群内还有少量的大树(25~30年),其生物量维持在10 t/hm2左右;位于山脊的云南松种群主要以幼树为主,还有大量的中树木,所以幼树的生物量较高,而峰值也出现在15年处。由于大树很少,所以24年以后的大树生物量处于最低值,并稳定在9.5 t/hm2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生境的云南松种群生物量跟其种群年龄结构组成有密切关系,生物量峰值出现在种群主要组成年龄结构附近。
2.4 云南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由表1可知,各样地云南松个体均呈聚集分布,无论是位于阴坡、阳坡还是山脊,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都呈聚集分布。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对云南松空间分布格局没相关性。而形成这种聚集分布因素可能是:(1)云南松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2)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贫乏镶嵌。
3 结论
(1)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阴坡偏稳定型,阳坡和山脊属于增长型。
(2)种群密度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逐渐增加。
(3)生物量的生境分布趋势是由阴坡→阳坡→山脊减少,阴坡生物量峰值集中在35龄左右,而阳坡和山脊生物量峰值均集中在15龄左右。
(4)云南松种群的分布格局与其所处生境没有必然的关系,在3种生境(阴坡、阳坡、山脊)下都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
参考文献
[1]CRAWLEY M J.Plant Ecology[M].London: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86:97-185.
[2]黄建辉,陈灵芝.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4(A11):178-186.
[3]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2卷:针叶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971-985.
[4]《云南森林》编写委员会.云南森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125-153.
[5]吴树朗.云龙县云南松林年龄、直径、树高关系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1991(2):25-27.
[6]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63-268.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1、认识12个生字,指导书写“眼、睛、船”三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欣赏、变幻、映出”的意思。积累词语。
4、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的美,进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联系上下文识字、生活识字、字理识字。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欣赏、变幻”这两个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预设:清澈的湖水上发生了什么事?湖水为什么清澈?清澈的湖水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在看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读书要有疑,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们在“读课文,学生字”的过程中去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
2、出示读书认字步骤:
①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② 同桌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学生按要求学习。
3、教师出示句子和课文,检查字音、指导长句、问句的读法。(指名读)
1、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
2、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3、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4、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5、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6、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7、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首先让学生们端起书,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们听清字音。然后出示学习的要求,让同学们按照要求去自己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合作学习。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随着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在交流中学词认字。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去读文,去学习生词,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去认字。
学生汇报:问题(一)
清澈的湖水是什么样的?
1、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
识记“两侧”,摸一摸桌子的两侧,换词:两边、两旁。
2、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①识记“映”,看图,联系“日”字旁识记。
②识记“镜”,联系生活识字。问: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
练习: 像 。
③识记“变幻”: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变幻的山石吧!
a联系上文理解:
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指图与学生一起读(认识“龟”字,字理结合图识字).
b教师读学生想像(还想到了哪些形状的山石?)
师:像这样,山石的形状在没有规则的改变,这就是“变幻”。
c拓展:变幻的( )
【设计意图】在看图中理解变幻的山峦是什么样子的,形成表象,在拓展中进一步地理解“变幻”的意思,进而认识“幻”字。
3、她一邊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问:如果你真的来到这么美的山石之中,你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呢?
师:像这样,享受着美妙的山石,领略其中的趣味,这就是“欣赏”。
你们曾欣赏过什么?
能用“欣赏”说一句话吗?
让我们再来欣赏着读一读这一段话。齐读。
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 ,这边的山石像一只 ,半山腰的 、 ,好像正在 呢。
学生练习背。
指名背。
【设计意图】前面的指导学生们在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给学生们的背诵课文奠定了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来合作读文,最后以填空的形式降低学生们背诵课文的难度,一步一步的达到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
问题(二)清澈的湖水上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说一说。
问:你是在哪一个自然段读懂的?这段里有三句话中有生字,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1、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2、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3、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
学生读上面三句话。
问:看到小鱼的表演,你会怎样?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问:你们也想跟小鱼一样表演几个动作吗?
动作识字:“演”“扔”“跨”“卷”。
问:读一读第三个句子,小洁在寻找什么呢?解决问题(二)(湖水为什么清澈?)
【设计意图】看字表演动作的游戏中让学生认识“扔、跨”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根据字的偏旁表示字义的特点来认识这两个字。
2、认读不带拼音的词。把词分为三组,指名读。
3、认单个的生字。游戏:扔香蕉。
4、换语境。出示儿歌学生们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们把生字从课文的大语言情境中脱离出来,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单个的字,再帮助学生们换一个语言环境去识字,这样一步一步地达成认识12个生字的教学目标。
四、写字。
1、生字按结构分类。说一说每一种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眼睛”。
学生观字。说一说“眼睛”两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教给写字方法,范写。
“眼睛”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的“目”字旁有什么变化?
学习写字方法:品头论足
“眼”是头齐脚不齐,“睛”是头不齐脚也不齐。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字。
3、学生运用学到的写字方法写“船”。观察舟字旁与舟字有什么区别。
观字,议字,教师范写,生生、师生互相评价。
【“种群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07-18
异色瓢虫生活史及种群数量影响因子的研究06-05
生物种群09-21
优化种群10-30
种群资源11-17
企业种群生态07-14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06-18
种群和生物群落复习11-03
第一课美术作品的特征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