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特征值

2024-10-25

第一特征值(精选5篇)

第一特征值 篇1

偏岭第一铁选厂床地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北部,位于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本桓东西向深大断裂带北侧。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为本区的沉积基底,基底断陷盆地中发育的晚元古界至中生界沉积岩系,构成沉积盖层。在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中,鞍山群作为表壳岩系呈包体状分布于大面积的晚太古代花岗岩之中,偏岭第一铁选厂铁矿床即是赋存于鞍山群通什村组地层中的小型“鞍山式”铁矿床。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残存于太古代花岗岩中的太古界鞍山群变质岩系,由于受混合岩化作用影响,出露不全,仅残存下部鞍山群通什村组地层,岩性简单,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夹磁铁石英岩。

1.2 构造。

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总体为一近东西向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南西,倾角一般为60~80°。另在Fe2号矿体下盘见一条走向280~290°,倾向南西,倾角60°的逆断层F2。均产于花岗岩中。

1.3 岩浆岩。

矿权区内大面积出露太古代花岗岩,使矿体及其围岩呈大小不等的包体赋存于花岗岩中。花岗岩呈灰白色、粉红色,中粒~粗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组分为条纹长石(占50%以上)、斜长石(奥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矿区内脉岩不发育,仅见辉长岩、煌斑岩、闪长玢岩等,多呈脉状产出,延长几十至几百米,宽几米至几十米。

1.4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磁法工作,采集岩(矿)石标本80块,其中磁铁石英岩50块,花岗岩25块,煌斑岩5块。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测定。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分析:

(1)磁铁石英岩具有较大的磁性,且不均匀。

(2)混合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煌斑岩脉也具有一定的磁性,比磁铁石英岩小2~3个数量级。因此,本区磁场场源为磁铁石英岩、混合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煌斑岩脉。综合分析认为:a.矿体异常强度大,梯度大;b.由于矿体呈北西走向,矿体有限延伸,近垂直磁化,两侧均有负值出现的带状异常为矿异常,否则为非矿异常。

2 矿体地质特征

铁矿体呈大小不等的包体赋存于太古代花岗岩中。矿体内常夹有斜长角闪岩、混合片麻岩及混合花岗岩的夹层,但厚度较小,一般1~2m。在矿体上下盘往往有斜长角闪岩、混合片麻岩产出,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

3 矿石特征

3.1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占40~55%),极少量的假象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占40~55%),其次为阳起石,少量黑云母、绿泥石。矿石结构为中细粒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由磁铁矿、阳起石组成黑色条纹、宽1.5mm±;由石英组成浅色条纹、宽1.5mm±。

3.2 矿石的化学组分。

有益组分含量:全矿床TFe平均含量为:33.71%,m Fe平均含量为:30.77%。主矿体Fe2 TFe平均含量为:34.22%,m Fe平均含量为:31.47%。通过124件样品分析,TFe变化系数0.1528,m Fe变化系数0.1829。

有害组分含量:矿石中S含量0.001~0.022%,P含量0.04~0.09%。S、P含量均在工业指标之内。

3.3 矿石粒度。

粒度测试根据原鞍钢矿山公司1985年提供的粒度分级标准分14级,使用Leicamw粒度测试分析软件,采用垂直铁矿条带(纹)方向顺尺线测法进行铁矿粒度测定。在物镜(10×),目镜(10×),放大100倍条件下,采用连续视域测试,每个视域测两条线(线距1mm),以随遇粒度截距为粒径(为提高测试精度,对计算机分辨不清彼此相连两个颗粒用手动断开方式断成两个颗粒),分别记录在不同粒级中,算出个粒级体积百分含量和累计体积百分含量。本次共测试3件铁矿石标本,测铁矿物1032粒;测脉石1336粒。偏岭铁选厂铁矿属于粗粒不均匀型矿石,铁矿物粒度主要分布在104~833μm之间,铁矿物平均粒度121.92μm;脉石粒度主要分布在74~295μm之间,脉石平均粒度为79.05μm。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粒度分布不均匀,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铁矿物正累积曲线大于50%的级别在208μm以上,偏于粗端,且大于74μm的粒级含量为88.94%,而小于21μm的粒级含量为2.54%。

脉石矿物正累积含量达50%所对应的粒级为147μm,比铁矿细一个粒级,且大于74μm粒级含量为79.10%,而小于21μm粒级含量为4.32%。

由此得出结论,偏岭铁选厂铁矿属粗粒不均匀型矿石,粗粒级含量较高,该类型铁矿适于分段磨矿,分段选矿作业。

4 结论

偏岭第一铁选厂铁矿床属含铁石英岩矿床,是鞍山-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在“鞍山式”铁矿成因研究中,地质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到目前为止,对于这类矿床成因的看法基本上趋向一致,即贫铁矿成因为“沉积变质”铁矿床。

本矿床赋存于太古代鞍山群通什村组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为浅暗相间的条带状,其与相邻的南芬铁矿床相比,它们的地质特征,矿体产出层位、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相似或一致,因此确定本矿床亦属于沉积变质铁矿床-“鞍山式”铁矿床。

参考文献

[1]周世泰.我国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质与勘探,1997(3).[1]周世泰.我国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质与勘探,1997(3).

[2]李鸿业,赵秀德.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区地质构造[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9(3).[2]李鸿业,赵秀德.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区地质构造[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9(3).

[3]万渝生,耿元生,沈其韩等.鞍山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中表壳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02(2).[3]万渝生,耿元生,沈其韩等.鞍山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中表壳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02(2).

第一特征值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

1. 生物的录像。

2. 3.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教学反思:

第一特征值 篇3

《g小调第一叙事曲》 (作品23号) 创作于1831年至1835年肖邦流亡巴黎期间, 这个时期是肖邦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当时波兰正处于动乱时期, 华沙起义失败后波兰沦陷为沙皇俄国的一个省, 远离祖国的肖邦, 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 感到无比悲愤, 于是借助钢琴音乐的创作来抒发自己内心复杂的感情。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成为他各种体裁音乐作品的主题, 其作品也从具有抒怀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性的特点。这一时期写出的叙事曲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劲的英雄气概。音乐中充满了悲愤之情和激烈的悲剧性冲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 这部作品一方面受波兰诗人A·密茨凯维奇叙述波兰人民反抗条顿人的叙事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祖国华沙起义失败惨烈事件的震撼。

肖邦受到《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首长诗的鼓舞, 从而产生了此叙事曲的音乐形象, 继而在这些音乐形象的基础上, 肖邦创作出来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把叙事曲这种体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曲式特色分析

此曲符合奏鸣曲式材料特征和一定的结构特征, 但却不符合奏鸣曲式普遍的调式特征, 其再现部中的副部主题与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呈现同一调性, 这就类似于三部曲式的调性布局特征了。那么, 可以归纳其为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交混, 并且可以特定为调式、和声上的交混。

主部主题为g小调, 采用主题旋律与柱式和声伴奏的织体形式进行呈示, 于35小节结束主部主题。第一主题沉重而忧伤的旋律就像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苦难的历史, 情绪带有沉思性的忧郁。

经过一段小华彩, 在36小节进入连接部, 此时的连接部依然延续主部主题的柱式和声材料;然后于45小节逐步转入类似副部主题六连音的织体, 同时在调式上也由g小调转入bE大调。

肖邦采用了有节奏感的音型进行有变化的级进下行, 左手和声填充声部与右手的旋律化的织体进行交织呼应, 形成了与从中介主部向副部发展, 使原本的柱式和声织体逐步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六连音织体, 塑造了不同的新音乐形象。

这种六连音织体的形成, 来源于连接部片段中的四个八分音符的连续, 并首先出现在右手声部;由于这种旋律音型的介入, 使原本低迷、忧伤的音乐氛围逐渐变得明亮。

第44小节延续了连接部初始阶段的织体, 而后于第45小节转入右手的六连音织体, 但我们同时又从第46小节看到了六连音进行的过程中对上一阶段连接部材料的回顾。此后, 音乐在以六连音为基础材料的状态下, 完成了具备材料、调性、和声中介作用的连接部。

在连接部的后面部分, 从44小节开始, 音乐渐渐高涨, 变得十分激烈, 就像是一种忧伤的叠加和积累, 最后演变成极度的愤恨。随着暴风雨的渐渐平息, 将进入乐曲的第二个主题———副部主题。

从68小节进入副部主题, 它与主部主题在性格上、情绪上、速度上相类似, 并没有显现出普通奏鸣曲式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在性格上、情绪上、速度上的差异。但在织体上, 却由主部主题柱式和声式的进行转向了副部主题和弦分解式的进行, 体现出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说, 副部主题与结束部的分界并不太清晰, 它由副部主题第二次呈示时的扩充直接形成, 最终结束在a小调的属和弦上;在情绪上, 也与主部主题形成对比, 副部是温柔而宁静的, 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此曲的展开部是94小节—165小节, 展开引入是94小节—100小节, 所引入的为呈示部主部主题材料, 预示着在展开中心的第一部分将要展开主部主题材料;展开中心I是101小节—105小节, 非常符合奏鸣曲式的结构、材料和调式调性特征。首先出现了主部主题的材料, 而后继续在此材料上进行发展, 形成了对主部主题的展开, 由此形成了展开中心I, 调式为a小调。在情绪上, 不稳定音和和弦的不断出现, 使音乐的力度和情绪性、戏剧性不断加强。随后, 直接连接到对副部主题的展开, 为展开中心II, 是106小节—125小节, 调性建立于A大调上, 系展开中心I的同主音调, 此处表现了音乐亦柔亦刚的个性特点, 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英雄的气概。在此后的音乐发展过程中, 展开了呈示部中的连接部材料, 并逐步将调性引向bE大调, 并在158小节形成开放终止, 转入展开部向再现部的连接。此连接过程强调调性上对bE大调的倾向, 这一点较为符合传统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向再现部进行连接的调式和声特征。

再现部是166小节—207小节, 再现部一开始是对副部主题的再现, 这一点符合普通奏鸣曲式原则中的倒装再现原则。与普通奏鸣曲式结构原则不同的是, 这里进行倒装再现时, 出现的副部主题与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调性统一, 且在倒装再现过程中的主部主题, 也与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调性统一。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 从调性方面看, 不能简单地将全曲归结为奏鸣曲式, 而可以将其视为与三部曲式的交混, 因为这种交混建构于调性方面的交混。在这一部分里音域扩大, 伴奏的织体采用了四音的和弦, 使力度上有了伸展的空间, 节奏上也有一定变化。肖邦使用倒装再现, 十分有特色, 这使得他的音乐结构布局和逻辑性有很强的独创之处。

结束部是208小节—264小节, 是第二主题的补充。随着再现部延续而来的情绪逐渐平息, 结束部一开始进一步抒发了婉转、富有诗意的柔情, 随后便迎来了暴风雨般的激情和悲剧性的冲突。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肖邦的这首作品曲式结构与传统奏鸣曲式不同, 连接部在结构功能中不仅起到桥梁的作用, 而且有主题呈示的功能;再现部不再采用传统的先是主部再现, 然后副部再现, 而是用了倒装再现的手法, 先再现副部然后再现主部的形式;在调性上也不进行调性回归过程, 而是仍然与呈示部采用相同的调性。这些, 就能体现出此曲与三部曲式的交混。

三、小结

这部钢琴叙事曲, 作为肖邦音乐创作历程中的大型作品, 它的曲式结构值得注意。作者写第一叙事曲时面临新的体裁内容提出的新的创作要求, 他通过奏鸣原则来表现叙事曲戏剧性的内容, 用主题变奏展开的手法来处理音乐的发展;在乐曲中用标题性的音乐把大家带入叙述故事的气氛中, 用音乐语言来描绘动人的故事, 让人感觉到具有壮丽的英雄性和悲剧性, 但又不缺乏抒情性。通过聆听这部作品,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是用自己全部的情感来揭示人的心理世界及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彬, 试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

第一特征值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其它地区有明显差异,而且这种自然环境特征也导致人们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活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同学们生活在北方地区,通过前面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特征,但在学习时要注意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大部分属于________(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_”。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板书)

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

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板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 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板书)

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 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板书)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下面两题。

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

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承转)我们以华北平原的春旱为例进行一下分析。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其影响。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总结

第一特征值 篇5

一、第一乐章《日出》递进勾勒出向上的人文思想

全曲开始乐章结构为三部曲式, E大调, 主体部分是小行板, 6/4拍子。从引子开始, 格罗菲的器乐色彩观就已经萌发, 打击乐组开始演奏, 低音定音鼓反复敲出主音, 采用轻柔的滚奏, 等待着一天的开始。弦乐组在高音区慢慢进入, 几乎全用泛音演奏, 音响宽度拉开, 两支单簧管吹出徐缓的上行音阶, 夜色慢慢被冲淡, 大峡谷经过黑夜洗礼后的容貌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此时铜管组乐器开始发挥, 小号组吹出一种鸣叫般的音响, 有序而不持续, 间歇出现, 像是大峡谷内某种声响的回荡, 万物因为黎明的到来而开始骚动。在这种组合的背景音衬托下, 具有华彩性质的旋律由长笛奏出, 明亮、清脆, 同音的反复及颤音, 好像是大峡谷内鸟儿在欢叫。紧接着带五连音节奏的旋律出现, 具有丝丝神秘性格, 音乐故意刻画出大峡谷晨曦全景的朦胧和玄幻。

主题在第一部分开始完整呈现, 属于木管组乐器发挥, 先是由英国管演奏, 背景音乐与引子部分相同, 后有长笛单旋律重复, 木管乐柔和的音色和宽广的弦乐支撑, 恰当的宣叙了万物待苏时清晨的祥和与宁静, 随后英国管和长笛先后吹奏主题的变奏, 变化音的出现让音乐的平静开始出现波动, 特别是重复主题时最后长音的音响, 由色彩偏冷的钟琴和温暖的钢琴担任, 演奏变奏主题中后半段旋律, 与主题形成卡农式对位进行, 由于截取的是个连续下行大二度乐汇, 在音响上与主题形成强调, 一前一后顺序出现的相同音块造成了模响, 就像是大峡谷里面传来的回声。中部调式发生改变, 进入关系较远的G大调, 主题不再由木管组演奏, 交给了光辉的弦乐组, 连续上行音阶的反复模进也不再让圆号参加, 改由木管组和钢琴演奏, 音色的转变让音乐变得更加有活力, 流动性更强。紧接着音乐转向上属调, 弦乐组在D大调上再次奏响主题音乐, 并以卡农对位方式重复, 音乐明朗又富有激情, 大峡谷在沉寂一夜之后, 终于又看到朝霞映红的天空, 不时出现的钟琴声音, 就像天空闪烁的片片光芒, 透亮而不刺眼。

再现部音乐转入属调, 层次感强, 音区跨度大, 主题音乐和主题变奏部分采用复调手法在乐曲的高音区奏响, 比原来更加明亮和清晰。旋律线条越来越多, 关系越来越复杂, 各段的综合旋律和中段的主题音乐纠缠在一起, 迅速推动音乐发展, 音乐情绪慢慢高涨, 随后又回到了D大调。音乐开始越来越激烈, 各种乐器演奏的并行主题越来越独立, 张力越来越强, 个性越来越突出, 争先恐后的表现让音乐热闹非凡, 小宇宙将要爆发, 最后停在E大调的属七和弦上, 并进行长音持续, 音响序进急需解决, 伴随着竖琴连续的刮奏, 音乐进入高潮, 太阳终于升到空中, 光芒夺目, 闪耀天空。尾声继续采用复调创作手法, 首段、中段、再现段里面主题的重要乐汇开始反复出现, 并构成对位形态, 在乐队全奏里显得动力感极强, 音乐声响宏大, 激情澎湃, 全曲结尾速度越来越快, 气氛越来越热烈, 最后在极为辉煌的声响中结束。这一部分通过对晨景的刻画形象表达了一个旅行者天空渐亮刚开始旅行时心理产生的微妙变化, 前途梦幻, 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也体现了他们民族向上的人文思想。

二、第二乐章《沙漠的绚烂》描绘乐观的人文情怀

这一乐章进入色彩较暗的e小调式, 速度变慢, 拍子也转到3/4单拍子, 曲式结构比较模糊, 是一种自由曲式状态, 既有回旋的三部性特征, 又有不断变奏获得的变体主题出现, 这些结构的循序出现, 形成了此乐章的两个主要主题。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素材, 一种每次都完整再现, 另一种是主题及其变奏以插部形式进入, 两个形象进行了较好的交流与融合, 准确的表现了音乐情景。音乐开始是四小节的引子, 较多乐器参与演奏, 音区划分清晰, 织体流畅, 由中音做同音反复, 八度交替。短笛和钟琴吹出高音八度关系的平行长音, 由于音区偏高, 音响显得尤为刺耳, 让人觉得烦躁不安, 小提琴组采用抖弓拉响空弦G音, 音色没有了小提琴固有的美感, 只有轰鸣的嗡嗡之音, 展示着沙漠的空旷、悠远, 加上竖琴重复演奏的八度跳进片段, 音色明亮而且清脆, 增加了神秘色彩, 让人充满对沙漠的向往和崇拜。

低音单簧管吹奏的主题进入第一段落, 格罗菲采用了阿拉伯音乐素材进行展开, 旋律线优美流畅, 变化多端, 变音体系的加入让音乐充满了阿拉伯风情, 奇妙而不失韵味。背景音依然采用引子的音响, 宽阔、辽远, 随后加入了圆号和大管形成的切分音响。圆号运用闷音技巧, 与大管一起演奏相同的和弦音群, 音响出现对比, 让孤寂的沙漠灵动起来, 蒙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第二段音乐情绪没有很大改变, 继续延续前面的背景音响, 切分节奏还在继续, 格罗菲把和弦的排列进行改变, 他没有受限于传统, 而是用了四度叠置, 把四个和弦组成一组, 三度下行, 并把这一组和声序进重复演奏。这种和声的编排产生了非常奇特的效果, 鸣响较为别致, 让沙漠变的更加奇异。但是这种进行并不是很长, 只持续了十二小节, 并没有构成完整的音乐主题, 更像是色彩性的连接段落。这一段落在全曲中完整出现三次, 间以插入其他主题, 让全曲具有回旋特点。

在第三段的开始又由低音单簧管吹出第一段的主题乐汇, 但是并没有进行展开, 随后进入了插部主题, 英国管和小提琴共同演奏, 转入升d小调, 这也是全曲的主要主题, 律动优美、透亮, 极具歌唱性, 让人陶醉其中, 依依不舍。第二段的奇异景色再次出现, 让人心旷神怡, 构成了第四段落。第五段落是第三段落的装饰变奏, 音乐情绪继续沿用, 结构没有本质变化, 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 背景音乐加入了第二段元素, 似乎想要融为一体, 随着圆号闷音的出现第二段落再次完整出现, 构成了第六段, 再次渲染沙漠的不同与奇异, 第六部分的结束让人意犹未尽, 格罗菲自然的加入尾声, 对这一乐章的描绘做一个总结。尾声采用第五段结束部分的材料进行变形重复, 主要是木管乐器的发挥, 英国管循环吹奏截取的主题动机片段, 木管组其他乐器以相同的节奏音型鸣响伴奏, 让人在等待中渐渐平静, 充满遐想, 沙漠变得更加深远、虚幻和耐人寻味, 最后在一声拨弦中结束。沙漠本来是荒凉、孤寂的, 但是格罗菲的描述让沙漠充满了趣味, 提醒我们凡事要积极对待, 也反映出他们民族乐观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上一篇:多品牌经营模式下一篇:技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