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

2024-05-25

读《曾国藩传》有感(共13篇)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

读曾国藩传有感

国之殇,是浮华倾圮后的最后一曲楚歌,国之辱,是你忍辱负重后的最后一道霹雳。摇摇欲坠的天朝上国终将被历史埋葬,然而你却仍要拼死捍卫腐朽的魂灵,哪怕你会万劫不复刀山火海。卫道士,走狗,卖国贼,抑或“中兴第一名臣”,旷古烁今,末世圣贤。的确,你留给世人太多谜题,国之藩篱,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巨蟒之后,光宗耀祖,曾家未有考取功名的子弟,呱呱坠地,也决定你那独一无二的一生。

少年游——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岁识字,六岁读书,无论四书五经,八股遗风,还是《史记》,《周礼》、《仪礼》、《文选》,均有涉及。当然对你以后的仕途有极大益处,天纵英才,带着长辈们的期许。你踏上了求学的路,少年游也就此开始。岳麓东环湘水回,长沙风物信佳哉。妙高峰下携步谁,爱晚亭边醉几回。夏后功名余片石,汉王钟鼓拨寒灰。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当年眺览来。会当绝顶,万山皆渺。年少的你纵情山水,挥毫泼墨,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曾知否,宦海之上,壁立千仞,稍有不慎,粉身碎骨,昔日李斯翻云覆雨落得个五马分尸,屈原赤胆忠心也只好自投汨罗,官场不是儿戏,伴君终是伴虎,多少忠臣将相死于非命,道光不是太宗,而你也不是魏征,晚清颓唐早已断送了先辈的河山,且不说蛮夷之乱,内部早已土崩瓦解。但此时的你,目光中除了坚定,没有迷惘。

宦海沉浮终不悔

记得孟德曾受高人指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大概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进京赶考,无果而终。本想打道回府桥,不满青灯书案,这时迎来授业恩师穆章阿,你也就此引来生命的转折,朱子理学,修身养性,于是也养成了极好的品行。恰好太平天国**,你也就开始一段生命中最重要的旅程

想来区区一个洪秀全怎会掀起翻天巨浪,太平天国骤然成为一个极大的势力。鸦片之灾的阴影还未消退,半路杀出来的叛党竟然无法阻挡,也难怪,此时的清兵早已被鸦片之毒侵蚀,作战能力全无,节节败退,劳民伤财,在我看来完全是个无用的孬种。清政府将你冷落多年,此时却好言相劝让你去组织团练(其实也对你没报多大希望只是想要你解决一些官民的纠纷),前几次对于咸丰帝的觐见不是无果而终,就是受到责难。心灰意冷的你当然犹豫不决,母亲你连最后一面都没看到,守孝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父亲家人的劝说,你接受了这道谕旨。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向了团练。不过总是要有点手段,但由于朝廷对于自己的猜忌过重再加上财政多用于清军的开支,团练的经费也就成了大问题,自己虽为团练大臣却也鞭长莫及,弄不好团练没办成倒会因为用人不当等问题激起劳动人民更大的反抗,引火烧身,加速灭亡。更别说实现目的愿望 了。曾国藩很想把各地的团练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团”集中训练,统一管理,而实际上就是建立一支军纪严明有较强战斗力的不同于八旗、绿营的新军队,他的最初想法就是先招募少数人加以严格训练。使之起到以一挡十的效果。然后,以这批人为骨干,再招募十倍、二十倍的人。这样立即就可以形成一支劲旅,拉到外面去与太平军抗衡,同时自己身家的兴旺也全部寄托在这支军队上。不过你也太一厢情愿了,湘军的严酷训练竟是每天5点起,训九个小时,士兵们极大不满。当你准备弹劾副将,众多的不满也就爆发,人人追着你打,土豪劣绅们恨你入骨。你也就离开了这里回到南麓衡州城,如鱼得水,建立了自己的水军与太平军抗衡,不得不说经验不足,惨败之后,投江自尽以谢君王,之后你也经过了很多次的战役,随着太平天国的自身灭亡,捻军的兴起,革职之后的天津教案将你推向风口浪尖,与法国谈判也就此换来千世骂名。

末世悲歌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悲剧史,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他为了清政府卖命是完全不值得的,甚至只会使自己身败名裂。他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虽然本性中已对于腐败不堪的王朝强烈不满,但介于传统的君臣观念,是不可能走向反叛的,同时太平天国虽然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拜上帝的思想也决定了其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唯心的思想,特别是后期洪秀全骄奢淫逸的生活,人民的日子并不比饿殍好多少,不能说是曾国藩的错,站在他的立场仅仅是为了尽力扶起这个将要毁灭的王朝,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无法理解,只是我们要看到,曾国藩对于时局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任人唯贤,于是诞生了李鸿章,左宗棠等名将。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主静,静坐,谨言,保身无疑对于如今的浮躁社会是一种启示。立场不相同,选择也就不同,屡次被皇帝猜忌,放逐,经历过失败,胜利,始终坚持对于王朝的维护,这正是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但他又常常借鉴外国的技术,又有一定的先进性,其生平尽瘁报国,克己省身,器识过人,坚贞自矢,不特今世所罕见,即放之古贤臣,盖亦未遑多让。其当成败绝续之交,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盖其所志所学,不以死生常变易也。” 曾国藩幕僚、早期启蒙思想家薛福成认为,曾国藩最成功之处在于育人用人之道:

“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绝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尝闻曾国藩目送江忠源曰:‘此人必名立天下,然当以节烈称。’其实仔细想想,区区一个曾国藩何以圣贤,能够在众多战役中为将领,不得不归咎于他能够很好调度人才,起初李鸿章曾背叛,鉴于其才能,曾国藩不计前嫌。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能够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他和清政府都选择了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态度,卖国贼的评价也不无道理,只是就算清政府反抗可能也只是会加速灭亡,于是才会选择如今的共产党,他是历史的不朽,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剧,一生徘徊在内忧外患中,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压力,悲哉,恨哉,伟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儒家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只是时代错了位,选择了不该也无奈的选择。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2

这是我读过的最美的传记。作者白落梅用细腻的笔触, 将一位充满灵气的女子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从未看过林徽因的照片, 但在读到那句“想起林徽因, 总是在人间四月, 春水煮茗, 桃柳抽芽, 有一种轻灵和鲜妍的美丽”时, 眼前仿佛出现一位在江南春光中独自伫立的女子。她在波光粼粼的西湖边眺望, 微风拂过杨柳, 送来春的气息。

这白莲一般的奇女子啊!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 一直到她淡然离世, 她一直都是这样, 这样纯净, 这样淡然。她爱尘世的喧嚣, 却从不曾沦陷;她爱山间的清静, 却从不曾迷醉。

少女时代的一场康桥之恋, 真是让我为她倾心。从未想过这白莲般的女子会这样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她与才子徐志摩在伦敦的那场邂逅, 美丽, 浪漫, 温暖。他爱她, 为了她甚至毅然与本无感情的妻子离婚;她爱他, 为了他即使他有家室却仍抑制不住想要守在他身边。1924 年, 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 她和徐志摩做陪同翻译, 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谈。但她终究明白, 不能这样, 于是悄然抽身。她静静地走了, 看上去依旧那样清纯美好。在最美丽的时刻离开, 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而她, 却永远保持着她的优雅。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她跟随那个让她一生安稳的丈夫———梁思成, 奔波在城市与荒草野岭之间。她本该在一处幽深的庭院吟诗作赋, 但却爱上了漂泊。作为建筑学家的她, 拖着重病的身体四处考察, 五台山佛光寺留下她疲惫的身影;昏黄的灯光中, 她与丈夫梁思成一起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 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一代才女, 走出象牙塔, 在战乱年代, 竖立起中国近代建筑学术史的丰碑。她是我所钦佩的女子, 是那朵硝烟中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白莲, 难怪哲学大师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

读《马克思传》有感 篇3

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后来,我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书,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写马克思这样的人必须承担重大的责任”,我想,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够,难于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正是我要向萧教授好好学习的方面。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一百八十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2008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活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出版,对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经济危机的征兆频繁出现,并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破产。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又骤然热销,据《环球时报》2008年11月12日的报道,2008年《资本论》在德国柏林的销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做的分析已经过时,甚至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而现在,西方人都重新研究《资本论》,难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了吗?

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与众不同,它的特色鲜明:第一,它是一部革命传记。以马克思的革命生涯为主线,该书共有13章,按革命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根据实践的发展,阐述革命理论。第二,在革命理论中突出经济理论。该书的第八章、第九章用10万字的篇幅介绍《资本论》的三部手稿和《资本论》第1—4卷的基本内容。第三,用通俗的形式介绍深奥的理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初学的读者往往感到不易理解,而萧教授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因此,我建议想读马克思著作的读者,不妨先读萧教授的《马克思传》。

读《曾国藩》有感 篇4

海南华侨中学刘荣嵘

俗话说,‚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著名作家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描写了曾国藩的文韬武略,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困厄与成功,得宠与失宠,把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展现得精彩淋漓。当然本人并不是为了当官才读这部小说,通过阅读,不仅能增进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了解,还能获得不少有关做人与处世的经验和感悟。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一个豪门地主家庭,28岁考中了进士,之后,他踏上了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42岁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作为清朝的官员,他为当时的政府服务是为了服务国家和百姓,可以说他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爱民者。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很深远,就连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都对他推崇备至。青年毛主席在1917年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还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

有一个地方,给我印象很深刻。曾国藩在初建湘勇时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无视其他官员,和别人不能合作的态度导致他的失败,在回乡反思这段时间受到陈广敷的点拨之后,读《道德经》读《庄子》,终于悟通了人情练达的学问。其实我们许多人也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锋芒毕露,在自己的行为不能被周围

接受认可以后,开始反思自己,渐渐有所改变,变得圆润通达起来。在这一刻,我体会到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为了某种美好的结果,有时候姿态低一点,圆通一些,也未尝不可。

最近有新闻报道,本书作者唐浩明认为,曾国藩是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华夏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他积极入世,在有限的生命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体现了《左传》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曾国藩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因此堪称大成功。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可能都能达到曾国藩那样的‚大成功‛,但是研究曾国藩的成功之路,对于现代人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提升人生境界,都有很多启迪。曾国藩对今天人们最大的启迪,就是一个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这种努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读书,通过提高综合素质取得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静心’。当今社会,充满了诱惑。诱惑多了,心就容易乱、浮躁。医治浮躁一大药方便是‘静’。看好一个大好格局,要心无旁骛,神无外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走去。‛

对于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来说,立志是非常重要的。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曾国藩是个有着远大抱负,经历无数残酷打击失败仍然执著追求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功成名就后自剪羽翼,推荐新人推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励志图强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话放在他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

唐浩明是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其文字功底深厚,而这本书是历史小说不是历史学术书,所以最精彩之处在于在史实的基础上,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使曾国藩这个颇具争议有影响深远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再现在读者面前。例如书中着重描写了曾文正在战事吃紧等一些危机事件和受封赏时,还不忘给家人书写家书,信中的‚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这些句子让人真的很是佩服其清廉、克己、齐家的风范!

读《曾国藩》有感 篇5

曾国藩受唐鉴的启迪,一生中强调静字,他平日里坚持每日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可以清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自查己身,并强调说老庄,管子,佛家皆提到如此,一定是有道理的。记得以前看蒋介石传时,蒋先生也是如此,他每日给自己定了一个功德格,记录下每天所做所想的点滴,并从中反省,几十年如此从不间断。

曾国藩的两句话我十分欣赏,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但几千年来能发挥地淋漓尽致,曾老他也可以算是首屈可指的了。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也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总是有机可乘,自个儿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与曾老先生这个伯乐是分不开的。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处世,圆己,谋大事!

一、为人不可心胸狭小、脾气暴躁、性格固执,而是要把别人看得与自己同样重要,因为大家相处在一起,没有必要强比高低,争斗得不可开交,而是要尽可能彼此忍让,以“善”为本。这样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二、一个不知道掩藏自己锋芒、畅达自我心胸的人,一定是处处显人眼和小心眼,常会把自己脚下的路子全部堵死。这样,不是别人给你制造了障碍,而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万千沟壑。对于真正聪明的人来说,极其善于在“圆己”上下功夫——避开矛盾,圆圆满满。

三、一个人能够谋大事,是其能力的标志。自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成大事,但是人活一世,谋大事的欲望和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先天把自己圈定在弱小者的行列之中。但是谋大事是需要坚韧、磨砺、抗压等心智的,只有能在这几方面过关,你才有可能谈得上接近吃大事的可能。

处世艺术能教会一个人不在人际关系中犯幼稚病,而能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人生、计划;圆己艺术能够、教会一个人浑身变得轻松和自在,不在别人的异样眼光中活得沉重,同时还能活出自己的个性来;谋大事的艺术能教会一个人由弱而强、由小而大,成为出类拔萃者,即把自己推向一个高层次的成功平台。

读《曾国藩全传》有感 篇6

初次听说曾国藩这个人物是在初中历史书上,印象不是很深刻,再往后逐渐上高中、上大学,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曾国藩的事迹和评论,评价都很高,愈发对他的生平事迹感兴趣。但忙碌的工作生活让我一直“没有机会”去了解,直到最近看到《曾国藩全传》。读完全书,有三点感悟比较深刻。

感悟一:人的一生中总有成功失败,关键是如何看待。

曾国藩的一生中,经历过大大小小很多次战争,在我以前的印象里,他应该像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百战百胜,但读完此书,我才知道,他在几十年的军事生涯里是经历了不少失败的,有2次惨败甚至都准备自杀殉国。可以说,他的军事生涯是跌宕起伏的,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向着更远的目标走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失败总是避免不了,不必在意一时的不如意。

感悟二:每日“三省吾身”,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曾国藩非常严于自律,他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对自己的言行和做法进行反思,甚至有一段时期,他把吐露自己内心龌龊想法的日记与朋友们分享,以此来鞭策和提高自己。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不断的改进提升,才能成就一个更优秀的自我,才能取得更卓越的成就。感悟三:广结良师益友,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读《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书的心得 篇7

关键词:曾国藩;心得;张宏杰

《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是著名作家、学者张宏杰的新书,这本书于今2015年1月份在北京出版,出版后立刻受到大量读者的欢迎。这本书主要对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期的收入与支出算了算账,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还原了当时曾国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全貌,包括吃饭、住房、坐车、交友、工作状况等。同时,书中还描述了当时京官生活的普遍状况、湘乡曾氏的乡绅生活等内容。透过曾国藩,广大读者能间接地了解晚清社会的很多侧面,如清代督抚衙门是如何运转的,清代官场高层的潜规则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等。整本书中,张宏杰叙述的曾国藩的生活状况给人一种真实、接地气的感觉,不像之前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或是想象中那种非常奢华的高官生活。笔者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本书的写作风格——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首先,本书的作者张宏杰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著名的作家、历史学者,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等多部作品。

这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是在专业的史学资料基础上写的,是严肃的史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但同时,本书又有自己的特点:作者的文笔非常好,他的文字老到、轻松、好玩、趣味盎然,语言精妙流畅,叙事准确生动,给人一种亲切和舒服的感觉,让人有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冲动。这一点无疑还会吸引大量的史学专业人士以外的普通读者,因为没有人不喜欢看文笔好的书。另外,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小见大、角度新颖。作者以一个清代高官——曾国藩的经济收支为主题进行研究,角度很新,而且通过个例来揭示清代社会的生活规律,又体现了作者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写作风格。作家莫言曾这样评价作者:“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

2 本书的写作内容——从个人到清朝社会

张宏杰说:“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本书不仅描写了曾国藩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跻身成为京城的官员,曾国藩的家族如何从庶民家庭跃升到绅士阶层,还叙述了曾国藩如何为入京当官筹措资本以及如何适应和面对官场生活,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转换自如。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细节中的曾国藩,一个会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纠结、挣扎和矛盾的人,一个可爱、可敬的人。

更重要的是,本书除了对曾国藩京官时期的收支状况进行了研究外,还分析了清代京官群体的一些典型代表,如那桐、刘光第、李慈铭、李鸿章等人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晚清时期官员群体的经济生活状况。通过本书,我们还了解了清代低薪制下的高官如何维持花费巨大的京官生活,什么是“炭敬”,曾国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库”等。这些都让我们对清代的财政制度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运作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也就是作者细节描写背后所要揭示的东西。可以说,本书不仅描述了曾国藩的经济生活状况,也是描写晚清政治社会史很好的素材。

3 理学修养与“保持清节”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笔者非常喜欢张宏杰节选出来写在第二章前面的一段话:“可以说,薄俸制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传统社会一直没能建立起约束各级权力的有效机制,使薄俸制的荒悖,正如同‘渴马守水,恶犬护肉,因此官员们的整体腐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薄俸制也培养了独特的‘清官文化,导致明清两代官员两极化发展。在贪风遍地的背景下,清官们前仆后继,如同数盏明灯,高悬在昏黑一片之下,成了王朝的点缀。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这段话是对曾国藩在荒悖的低薪制的背景下仍能保持清节的赞扬,实际上更是对曾国藩身上所具备的理学修养,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的赞扬。张宏杰说,“曾国藩这本书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的一本书”,笔者认为这也是张宏杰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和愿望所在。

低薪制下,官员的合法俸禄不足,许多官员甚至不能维持生活的日常开支。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官员只能依靠或多或少的灰色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最后很容易引发官场的大面积贪腐,而清代薪俸之低直接使这种贪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仍能克制住自己,保持清节,则应归功于曾国藩自身的理学修养。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的开始,也是他人生自我完善的开始。和良友的接触让曾国藩立志要“学作圣人”,他给自己定下戒烟、戒“色”和写日记每天自我反省的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他立下了不以做官发财的誓言。理学修养就像是曾国藩的信仰,支撑着他在肮脏的官场中抵制住世俗利益的诱惑,超拔脱俗。

4 本书的序言和后记引发的思考

本书的第二篇序言是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所写,葛教授关于“培养博士生的目的是什么”的文字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葛教授谈到,博士生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本专业、本单位,而应该放眼于为全社会、全人类着想。他提倡对博士生生源的关注还应该更广,要给更多的非专业或者无条件考取博士生的特殊人才以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儿童和青年,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葛教授对于人才的爱惜之心让人深受感动,他有着为全社会、全人类服务的思想高度和境界,同时还关切农村孩子的成才和受教育问题,并付诸了行动。作为我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提出并积极呼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

此外,本书后记中,作者张宏杰谈到本书的写作动机就是兴趣。他说:“学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好玩。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笔者觉得这是又一点可以从张宏杰身上学习的东西。俗话说,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兴趣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尤为重要,它会激励我们自觉地探索和研究,并从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M].北京:中华书局,2015.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篇8

李享伦

我很早以前就很想读读《曾国藩家书》,但总是因为一些事而搁浅,这次的党员读书活动,我终于得以静下心来阅读。

说起曾国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清朝的政治作风,想到的是他政治方面的成就。其实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的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了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几十年,其功业是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家书》行文从容镇定,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文字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在很多的书信中,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特别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方面的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曾国藩家书》一共有300多篇之多,可见他心中常挂父母,兄妹是一个孝字为先的人。“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敬爱自己的父母,又怎么会爱他人、爱祖国。如果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也许在别人看来,曾国藩的孝道其中夹杂着封建纲常伦理的色彩,但是我们现在所应批判的是封建纲常伦理中的消极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类的积极有利成分,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发扬,而不是抛之于脑后。虽然说现在社会不同于以往,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每个人都是由母亲怀胎十月所生的现实没有改变,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或其他亲人)养大的事实没有变,同样,对父母养育恩情的也不应有变,确切的说应是有增无减。

从呱呱坠地到成年自立,其间父母流的汗水和泪水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即使他们到行将就木之时,他们也不曾向索要过什么,求过什么,并不是他们不会开口,而是他们没有想过开口。在他们心里只要子女是快乐的,他们就是最幸福的。

父母不向我们索要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想想怎么样去知恩图报。也许你此时不能给父母以最舒适的房屋,最漂亮的汽车,但是你亲手为父母搭建的房屋,用自己的血汗钱买的车子依然可以博得父母的欢笑;你可能没有能力给父母以山珍海味,但是你自己用心给父母做的家常便饭亦然可以让父母吃的津津有味。无论你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只要你嘴里时常念着父母,心里时常想着父母,时常打电话问候,你就可以诠释出最真至诚的孝道。

除了对书中曾国藩的孝道深深感动外还有他一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也感受颇深,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在致诸弟的信中反复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在劝学篇中写到“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偿一日间断。”可见他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

在讲文中写到怎样读书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到写,从史到经,从读书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入好大学,好走上“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规划和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曾国藩家书》所说的道理,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所在。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篇9

纵使曾国藩取得了如此骄人成绩,并不是因为多么天赋异禀,而是在于一个勤字。《曾国藩家书》修身篇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能勤能敬,愚人有先知”,爱因斯坦也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99%的汗水加1%的天赋。联系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来,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我们经常巴不得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有时候就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以至于不顾实际完成的效果,以次充好,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作技能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惰性,努力做到曾国藩所说的手勤、脚勤、口琴、脑勤、事勤,相信勤能补拙,坚持到底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会出现。

《家书》敬、恕有云“闻有逆耳之言,当平心考究一番”,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随着我们的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丰富,做事情也会更加有信心和决断,但是事物总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客观、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不仅丰富自己的思路,还能是事情更加圆满的得以解决。

《家书》挺忍有云“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世事纷扰,前路不知道有多少坎坷崎岖,委屈在所难免,但是越是委屈,越是历练胸襟、成就自我的最佳机会。委屈的时候,你所做和所为也是展示的个人修养和风度,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不一样的财富。着眼于复杂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委屈,伴随着会有各种埋怨和指责,但是静下心来,其实此时一个忍字就可消了无穷灾祸,一个足字 即可省了无限营求。“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不论如何,为人处世,尽一份心,做一日事,不要过分计较成败得失,路还很长,放眼远方,踏实脚下,如是即可!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论文材料 篇10

换做一个时代,曾国藩的高度达到者寥寥,学习他的志趣、做人、韬略,使自己在大千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另外信中提到对兄弟们的要求中的“研几”也令人感触之深。曾公提到的研几的意思是认真对待瞬间的念头,细微小事,好的记下来,不好的也记下来用来批判自己,来达到灵魂的净化。身居要职事务繁忙的曾国藩几乎每天写这样的日记,这真让我深感惭愧。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虽出身低微,却从小发愤图强,立志“澄清天下”;立志之后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人对己坦坦荡荡,每日自修、自正、自省、自律,实现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理学名儒”。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贵有志,但“志”对于人来说,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目标,要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就要切实去践行它。

《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到了曾国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灵世界,感悟到一个家庭崛起自有其自身的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他认为读书要“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讲究“志、识、恒”,鼓励其弟“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教育家人“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勤劳、谦逊、戒骄、宽容、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屡屡可见,言之切切、诲之谆谆。人们常说,子孙有用,留钱没有用;子孙无用,留钱也没有用。令人感慨的是,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手中实权在握,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再三叮嘱家人要力行节俭以不致亏空,可谓用心良苦。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

无意中看到一本好书---《曾国藩家书》。反复阅读后深有感触。借此处,对照日前流行的西方传来的领导学做一个简单对比。

管理中的领导学,一般来说企业的领导者有三项关键任务:战略、人和组织。战略,决定一个企业要做什么,如何做;组织,决定企业的内外部组织架构;人,具体实施战略。现在,企业领导者都醉心于战略,却忽视了人,而实际上,“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这就是曾国藩之道的核心。

修身立志:

曾国藩强调的领导之道大多目光向内,即自我管理,是中国传统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修身与气势庞大的治国、平天下相比显得简单,事实是一旦真正实行起来,它远比战略困难得多。正人先正己,曾国藩上承三省吾身的教诲,下启自我批评的风气,时刻不忘修身养德。他的修身功课主要为诚、静、谨、恒。诚为诚实、诚朴,为人表里一致。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谨,主要指言语和行动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讲无根据之话,不做无胜算之事。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毅力。他从三十一岁起,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称为《过隙集》,“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不但内心反省,而且努力改正。《过隙集》刚写到第九天,他便猛省从前与某人结仇怨,错在自己当初“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当晚他即到某人住处“登门谢罪”。长谈之後,又请吃饭。从此前隙尽释。自此曾国藩时时反求诸己,处处修德养望,在人格、声望等几方面,为日后的绝大事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推恩施惠

从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曾国藩。曾国藩的领导方式有着更多的传统智慧,有很多朴素的真理蕴涵其中。他常说,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己想建功立业,则先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想兴旺发达,则先让别人兴旺发达。这样的说法也许太过世俗,但却是真理。中国社会中的成功之道是合理的上下之道。上即“向上推恩”,下即“向下施惠”。,向上推恩,意即:有功劳的时候,要懂得将功劳往上推;才能获得上司的信任。上司会认为你不贪功,是可辅佐他的可用之才。他就会认为你是他培养出来的。从此容易信任有加。同时领导人士也要懂得“向下施惠”,将恩惠布施给下属。把功劳让给下属,他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必然会助你成功。因为你的下一步成功,也就意味着他下一步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曾国藩对待资深下属,做法就很独特。在创办湘军之初,他为维护内部完整统一,对另立门户者坚决抵制,但等他做大了,天下人才趋之若骛时,倒对“另谋发展”者予以支持了。这种情况下的“推恩施惠”的做法很值得今人玩味。

育才识才:

管理学者曾总结,“领导即教育”。很多成功的领导者,譬如韦尔奇和格罗夫,无不把教育当成他们的主要工作,并投入大量的时间从事这项工作。在教育上,曾国藩无疑是个杰出的领导者。他的幕府就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他既是军政长官,又是业师;幕僚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学子。他的弟子回忆道,“在营中时,我老师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在幕府中,一般幕僚都尊曾国藩为师,从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到学术观点、文学理论,以至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曾国藩的影响。关于识才,曾国藩说,选将才必求智士、严士、劳士。也就是说,挑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而且必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他还认为,人才靠奖励而出,即便中等之才,若奖励得法,亦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则往往停滞于庸碌不能自拔。种种事实证明,曾氏的人才观是成就大业的基础。

事过境迁,虽然百十年过去了,但是曾国藩文集中反映的文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依旧具有顽强的活力。曾氏用入世精神以办实事,体老庄以寄闲情,由中国文化中培养见地,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凭自我奋斗,立大志,修炼人格,以大气度做事,以收敛态做人,认准目标,时常保持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态。这些积极的处事之道,时至今日,仍然会有借鉴意义。

曾国藩一个书生带兵,却打败了不可一世号称百万之众的太平天国,成为晚清中兴之名臣.纵贯曾国藩的一生,真的是坎坷啊.他说提倡的治心说为后世人所收益,刚柔相继.咸丰皇帝委任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练民团以剿灭当地的匪患.可是曾国藩却募勇成兵,并最终出省参加剿灭太平天国.曾国藩白手起家,到手握数十万湘勇,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曾国藩可以明白了.在曾国藩刚刚起兵,就有了岳州之败,靖港之败,岐山被围.在岳州战败后,曾国藩兵率兵5000余偷袭靖港,差点全军覆没。曾国藩兵败跳水自杀,结果被自己的幕僚李元度所察,派人救之.此后湖南舆论迭起,有上奏弹劾曾国藩的,有上书建议遣散湘勇的,个中流言纷纭不止。栖身与高霞寺的曾国藩.觉得时世太乱,而人性有太坏,要成就一点功业却要这么的难。而就在此后不久,曾国藩的好友,也是湘军系统的高级将领胡林翼在湖北六溪口战败,独身漂泊于六溪口的孤舟上,其中的凄凉只有他们才能体会.曾国藩在面对咸丰的不信任,依然忠心效力。进入江西后,湘军数年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军饷粮草得不到正常的供应,与地方藩司督抚的摩擦时有发生。

就在湘军渐渐步入佳境,步步告捷的时候.湘军高级将领劝进曾国藩自立为帝也在点到为止的进行.一天胡林翼前来拜访曾国藩,并赠送一联: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大叫好.就在胡林翼该别时留有一纸条于几上,赫然写着:江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呼?曾国藩发现后,惶惶将此撕成碎末.左宗棠更是写联劝进,曾国藩却改了左宗棠的联,使其意思大变.就在攻破南京后,一天晚上,湘军三十多的高级将领纷纷涌入帅帐,曾国藩明白他们的来意,就问九帅到了吗?曾国荃到后,曾国藩端坐在帅位,黑着脸不说话,湘军将领看到主帅如此,也是不敢说话.过了很久,曾国藩写了一联后退到内室.联上写着: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众将看了有摇头的,有点头的,有叹气的,有流泪的,表情不一.曾国荃看到大家如此说,今天的事就到这吧,以后大家都不要再提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曾九顶着.在众多劝进派里,劝进最厉害的要数以为姓王的经学大师了,他认为<春秋公羊传>主在于拨乱,经术结合当以纵横天下.恰恰太平天国的起义给了他机会.他在寻找能拨乱之人.而曾国藩就是他最佳对象.结果次次曾国藩都是礼仪有加,却不听其劝进.他在他第三次使纵横计失败后大骂曾国藩不识抬举.民国后,这位王老先生在经历了清亡,袁世凯复辟败亡等重大历史事件后,终于对当年曾国藩不自立为帝的决定有了变化.后来有位珍藏了曾国藩的: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朱老夫子前来要王老先生写注评.“难道真的有这联吗?今日以前我只知一半,今日以后乃全知,吾老矣.微君相似,几不知文正之所以文正,左老三之所以左老三.”沉思片刻,既欣然命笔,另书一联曰: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书毕,对朱老夫子说:“吾不敢著磨于文正联上,以重污文正.另书一联,记文正之大,且以志吾过.”这就是当年那个以霸才自居的王老先生最垂老始悔的一幕.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显赫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身后,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曾剃头”“卖国贼”的恶名。每当读到曾国藩被太平天国的将士们打得一败涂地溃不成军,作为湘军最高统帅的他,两次跳入长江欲为满清王朝“殉节尽忠”时则喜出望外。读到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城大肆屠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又蹙眉拍案、余恨绵绵。由此对曾国藩的形象,正如历史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是个双手沾满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鲜血的刽子手。后来又翻阅了张笑天先生撰写的章回小说《太平天国》,觉得曾国藩治军很严,对部下对被俘的太平天国将士,有礼贤下士、屈己待人的一面,在和农民起义军多次战场正面交锋中,运筹帷幄的战略战术超过太平天国的很多将领。他属于大清朝的中兴良臣贤吏,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儒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曾国藩一生经历了中国衰朽的过程,后人多半想不明白曾国藩如何由一个文人变成一个有赫赫军功的湘军统领;为什么在湘军盛世时却要解散;为什么一个传统的理学家却开拓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先河;为什么在“天津教案”中要如此做法,使自己处于沦落的境地。

掩卷长思,近来对这位历史人物反复研究与推敲,我对曾国藩的人生及其功过有了新的、属于自己的认识。把他看作是一个自律甚严、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抱负、忠于朝廷、思想开明的“马上书生”,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的曾国藩。“应变而起,唯变而生”。以42岁的不惑年龄,曾国藩组建湘军时表现出了“治国平天下”的强烈信心。人处天地之间,生逢乱世,当有所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曾国藩身上,我还看到了这句名言。今天,我再一次看到了曾国藩的忍与坚持。什么是可变之变呢?曾国藩解散湘军时,我想他真正明白的楷模,在其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胡兵书》列为必修科目。

读《曾国藩传》有感 篇11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儿时,粗略翻过几页曾国藩家书,因不解其中味又扔回书柜。再读的缘由很偶然,去了一次曾国藩故居,听导游讲解曾公的平生,心生好奇向往:曾公出生于一个普通耕读家庭,短短十年时间,就跃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居二品,其必有过人之处,于是又拿起细读。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在持家教子方面,他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在治军用人方面,他主张以礼治军,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他更是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等都在其左右共事。

深读《曾国藩家书》,必定会被书中浓厚的亲情所感染,曾国藩不负“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盛誉,一封封或长或短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在追名逐利的现代社会,这样浓厚的亲情尤显可贵。

读《曾国潘家书》有感作文 篇12

读完《曾国藩家书》,不得不佩服曾公为人处世的本领,难怪毛泽东和蒋先生独爱“曾公文集”。曾公的一生证明,不怕天资愚钝,不急少不得志,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做人、做事,读曾公家书后使我受益匪浅。

勤学是立人之本。

人之初,如玉璞,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唯持之以恒、不苟不懈地学习,才能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学会养家糊口的本领。谨记进德修业,德是“忠孝仁义礼”,业是“明史格物”;仅仅明白怎么学还不够,还要知道为什么学;“君子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勤学,勤实践,实践能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的循环,从中摸索,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修身是一生的坚持。

我们常常抱怨不被人欣赏,对生活充满牢骚,抱怨这、抱怨那,却不愿静下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出了错。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看似需要一个人无欲无求,然男子汉顶天立地,做事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父母,如不希望有出息,动力从何而来,不追求,兴趣又如何培养。 但不是无止境地表现,还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锋芒毕露,“半斛满子,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或许应该这样理解“问积劳不求名”才准确。应该心怀远志,脚踏实地,即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符合现实的目标,然后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勤劳谦虚,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最不能做的是傲和惰。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总是夸夸其谈,现在回想起来,就感觉自己像小丑一般可笑;后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拜读曾公文集后,才明白自己的可笑。“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的以面色凌者矣”,从现在起要痛改前非,为人稳重,处事低调,从形外到心里对自己都要约束。 “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乏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只要有能力,总会遇到伯乐,不用心急,耐心等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利用每一个今天,没有辛苦,哪来甘甜,不断坚持,相信迎来的总是丰收的季节。

君子慎独。

祸从口出,多言常害人一生,人言可畏,我们常常不加思索地说错一些话,却不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心的`一句话成了别人手上的一把利器,最后刺伤的还是自己,少说话比不会说话强,说对的话比多说话强,因为慎言是一种修养和学识;切勿各逞己见,“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仇疑谤之无因,因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筏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社会上常常有人恶语中伤,有人人云亦云,对于流言蜚语,不应该去理睬,越描越黑,还不如置之不顾,始终克制脾性,胸中养的一种怡静,有气度,不计较小事,时刻把持住脾性,才能冷静少言,将心中不快散去才不妄议他人,“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这也”。曾公家书并不长,虽简短但深刻,简单的学、勤、谦、稳就已经把为人处世的技巧表述得淋漓尽致,理不需要太多,只要做好简单的几条,足以使我们受益终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曾国藩家书》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一部家书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读《名人传》有感 篇13

现在,我们的生活幸福,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有些人总会遇到困难,能走下去的人并非是有强壮的身体而是坚定不移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我从《名人传》中所感悟出来的。

《名人传》是出自于作家罗曼的笔下,是一部激发人上进的文学作品。它总共叙述了三位伟人的一生分别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但在种种困难下又用坚定不移的精神继续活着!”

在这部名著中,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尚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对于贝多芬来说童年是痛苦的。当他的父亲发现贝多芬有音乐天分的时候,便常用暴力逼他学习音乐,把他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的练习钢琴,从不顾及贝多芬的感受,在贝多芬16岁时,他母亲不幸的与世长辞了,他的父亲因此成了一个酒鬼。这些灾难压在贝多芬瘦小的肩上,使他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但他却更努力,很快他创作的音乐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当他沉浸在音乐带给他的幸福与快乐时,命运又与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聋了。耳聋对于音乐家可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个音乐家耳聋了,几乎是不可能再创作音乐的,但贝多芬并有向命运低头,而说:“我要捏住命运的喉咙,他绝不能把我完全压倒,让我屈服。”面对种种的困难,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不屈不挠地与命运之神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要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写道:“只

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本书的作者想通过这一则故事告诉我们:“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身上,有时也会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忍受并战胜痛苦,不应怨天尤人人,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他的母亲在他6岁时不幸离去。但是他最终成为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是一位雕塑家,他是天才,但天才的自由却被教皇紧紧地束缚着,因为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一个病态的身体,因为天才的聪颖,使他无法逃脱教皇的使唤,这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他在光荣中痛苦着。

托尔斯泰是名门贵族,地位优越,衣食无忧,既不需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那样终日忙碌。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几乎没有经历过困难就成功了,他却蔑视已经拥有的一切,包括他的文学声誉惟独渴望拥有他所未知的——生命真谛,于是他以毕生的精力去求索,去探寻。他对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震惊,为农民的贫困和愚昧而痛苦,为难以摆脱家庭的羁绊而烦恼。他若像旁人一样心安理得的享受命运的安排,也许就没有烦恼,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是是在于不肯安享富贵,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造福于人类来实现自己所存在的价值感,于是烦恼接踵而至,他因为执著于自己的信念而受到来自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压力之中,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认同和理解。但他用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著作影响着全世界。托尔斯泰的结局是悲惨的,一代文豪托尔斯泰最后却死在一个小车站

上。托尔斯泰应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失去了父母亲,托尔斯泰应在家人的关注下死去,但他却一个人死在了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命运不断地跟他开玩笑,而他却能靠自己解战场上的危险,他也能靠自己获得“文豪”称号,他一切都靠自己,即使前面的路多么迷惘,内心是多么的茅盾,他也依旧向着自己的目标向前进。

上一篇:适合女生节的电影台词下一篇:两成新西兰留学生毕业后获得永居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