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2024-06-09

曾国藩家书(精选5篇)

曾国藩家书 篇1

曾国藩, 近代中国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 100多年来人们对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誉之者褒为“一代完人”, 毁之者贬之为“千古罪人”。尽管毁誉有天壤之别, 但他那对父母、儿女、兄弟、国家的满腔深情, 是谁都不能无视和否认的。读其一千多封家书, 是那么的荡气回肠, 情义浓浓。封封家书, 或长或短, 字里行间洋溢着款款深情, 其自身德行修养、洁身自律方面更是国人之典范。曾国藩是其情殷殷而心默然也。他是最好的儿子, 能使父母放心、欢心;也是最好的哥哥, 教导和照顾弟妹, 体贴入微, 真情实意, 极为动人;更是成功的父亲, 仁慈而严正, 是子女的好榜样……

《曾国藩家书》中上由祖父母至父母, 中对诸兄弟, 下及儿辈, 有琐碎的家事、父母的存问、兄弟的劝诱、子女的教导, 进而至国事、政务的处理, 军事的指示, 人物的论评, 事物当否的检讨, 以至于论文论学, 论修身成德, 封封真实感人, 句句情真意切, 曾国藩, 实乃性情中人也。

一、亲情

(一) 孝亲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儒家认为:孝是个人伦理道德修养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而“仁”之根本是孝。曾国藩的儒家“孝”、“亲亲”思想根深蒂固, 他十二分的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至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 而曾国藩在《家书》中最为人感动的也是“亲亲”, 即“孝悌”。他在同治九年六月初四谕纪泽纪鸿《家书》中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 他事或不尽验, 独孝友则立获吉庆, 反是则立获殃祸, 无不验者。”

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在曾国藩致祖父母及父母的家书中, 其对祖父母及父母或叔辈的敬、爱, 那种深情, 无人能及。一句问候、一份贺礼、一斤鹿茸, 几套衣服……细微中现真情, 点滴中透实意。试看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家书》:“九弟信言母亲常睡不着, 男妇亦患此病, 用熟地当归蒸母鸡食之, 大有效验。九弟可常办与母亲吃, 乡间鸡肉猪肉, 最为养人;若常用黄芪当归等类蒸之, 略带药性而无药气, 堂上五位老人食之, 甚有益之, 望诸弟时时留心办之。”九月初七日《字谕纪泽儿》:“尔外祖母于九月十八日寿辰, 兹寄去银叁拾两, 家中配水礼送去。以后凡亲族中有红白喜事, 我应送礼者, 尔写信禀知。”事无巨细, 处处显真情。让人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情流露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亲亲、孝悌”, 无论官居几品、身处何方, 都丝毫未减, 看曾国藩于咸丰二年七月廿六日谕纪鸿:“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 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 惨闻吾母大故, 余德不修, 无实学而有虚名, 自知当有祸变, 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 反而灾我母, 回思吾平日隐愚大罪, 不可胜数, 一闻此信, 无地自容……出家辄十四年, 吾母音容, 不得再见, 痛极痛极!不孝之罪, 岂有稍减之处?”其在获知母亲逝世后的那种悲痛、那种发自肺腑的自责、日夜兼程奔丧的情形, 谁不动容?要知道, 其母去世之时, 正值太平军猛攻长沙之际, 由京城到湖南, 路途遥远凶险, 且已是官居二品, 试对比《史记·吴起传》的吴起“东出卫国门, 与其母诀……居顷之, 其母死, 起终不归。”真是天壤之别。

(二) 手足情

曾国藩的手足情, 从家书中大部分是写给诸弟的就可见一二。他是最好的兄长, 教导和照顾弟妹, 对于弟妹的诸事, 包括生活、学习、工作, 事无巨细, 都一一过问且关心备至。他虽然身居高位, 但并没因自己知识丰、挣钱多、职位高而专横拔扈, 他与各兄弟姐妹之间, 经常通信, 不断联系, 交流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情况。他认为, 兄弟姐妹之间, 应友爱、互助, 家和为贵。家书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禀父母:“兄弟和, 虽穷氓小户必兴, 兄弟不和, 虽世家宦族必败。”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致澄温沅季诸弟的家书道:“兄弟 (上日下升) 娣总不可有半点不和这气。凡一家之中, 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 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 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 未有不兴;不和, 未有不败者。”

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兄长, 在照顾弟妹方面, 无论是弟妹的衣食住行, 或婚姻大事, 均细心过问, 不但在经济上帮助, 更是在精神上支持。如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一日《禀父母》的家书中说:“惠妹家仅存钱百千在新窑食租, 不知住何人屋:负薪汲水, 又靠何人?”他还担忧:“率五素来身体弱, 何能习劳?”望父母以后写信“将惠妹家事琐细详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温弟沅弟》:“兰姊、蕙妹再过数年则不能自存活矣。同胞之爱, 纵彼无觖望, 吾能不视如一家一身乎?”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情, 对兰姊、蕙妹的关心无不溢于言表。还有曾国藩对三妹曾国芝的关爱也令人感动:自道光二十一年下半年开始曾国芝开始怀第一个小孩, 体质较弱, 曾国藩在外非常担心她的分娩, 是年六月二十八日, 他接父亲三月二十四日所发信, 知妹已经分娩, 故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复父母信中说:“四妹生产虽难, 然血晕亦是常事, 且此次既能保全, 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得信时, 常以为虑。既得此信, 如释重负。”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兄弟姐妹间的真诚帮助、热情鼓励是一个人前进中不可忽视的动力, 曾国藩在教导弟妹做人或工作或习文方面确实如此, 他无微不致, 苦口婆心。如教弟去骄气惰习, 十月廿四日与澄弟书云:“余在外无他虑, 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弟切戒之。”

学习方面更是以身作则:致季弟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安庆:“季弟左右:接十二日信, 具悉一切。写字一纸, 有秀劲之气, 若常写不间断, 必有猛进之时。余自八年起, 每日用油纸摹帖, 不甚间断, 近日常常长进, 弟亦可用油纸试摹也。”又十一月十四日书云:“……油纸摹帖, 初为之, 则写次行而首行未干, 揩摩墨迹, 狼藉满纸, 迨摹习稍久, 则手腕不甚粘滞, 纸上墨迹自少矣。弟习油纸, 即以此自试效验可也。”那种耐心, 可见一斑。

(三) 子女情

鲁迅有这样两句诗:“须知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于菟。”意思是说, 老虎尚且爱子, 何况人乎?“天下父母心”也。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家长的行业, 是教养子女”, 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古往今来,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挚爱子女的, 即便自己含辛茹苦, 也要把子女抚养成人。高尔基曾说过:“爱护子女, 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 会教育子女, 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俗话也说“养不教, 父之过”。曾国藩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 位列三公, 拜相封侯, 谥称“文正”。然而, 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 又以自学通英文, 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 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这说明曾国藩教子有方, “爱之以其道”。曾国藩是一个仁慈而严厉的父亲, 是子女的好榜样。在家书中, 以督儿女发奋读书方面所言甚细。如家书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致澄弟温弟》, 对纪泽的学习:“每日点五六百字, 教一遍, 解一遍, 令其读十遍而已, 不必能背诵也。”他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 教儿节俭创业, 就可令人们深思一番。咸丰六年 (1856) 十一月五日, 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 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 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 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 见雇工则颐指气使, 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子之坏, 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 尔与诸弟其戒之, 至嘱, 至嘱。”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 人勤则健;能勤能俭, 永不贫贱。”可见, 曾国藩对子女“爱之以其道”的“爱”是多么的深沉, 其情可鉴。

二、友情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他认为:“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 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 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他在朋友最危急、最困难时刻施与援手, 以宽容、关爱的态度对待其挚友及部属。五月二十九日禀父母:“……同县邓铁松在京患吐血病, 甚为危症, 大约不可挽回。同乡有危急事, 多有就男商量者, 男效祖大人这法, 银钱则量力资助, 办事则竭力经营。”他那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表露无遗, 是真君子, 坦荡荡也。

曾国藩待朋友的宽容在他对左宗棠的态度上就表露得淋滴尽致, 曾经的挚友左宗棠后因政见分岐产生矛盾, 但他亦以宽容的态度待之, 当矛盾表面化后, 曾国藩采用两条办法:一是表扬、鼓励不参与纷争的部属。二是当骂到自己头上时, 则不予理睬。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左公之朝夕诟詈鄙人, 盖亦糊闻一二, 然使朝夕以诟詈答之, 则素拙于口……故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他在家书《谕纪泽》:“余于左、沈二公以怨报德, 此中诚不能无芥蒂, 然老年笃畏天命, 力求克去褊心忮心。尔辈少年, 尤不宜妄生意气, 于二公但不通闻问而已, 此外着不得丝毫意见。切记切记。”这种对朋友的胸怀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曾国藩认为交友贵雅量, 要“推诚守正, 委曲含宏, 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曾国藩交友是以“仁孝”、“血诚”为标准, 他对有“血诚”的书生特别重视。他主要的朋友多为湖南老乡, 后多成其主要的幕僚和将领, 如李鸿章、左宗棠等。

三、爱国情

曾国藩家书中, 处处洋溢着忧国忧民的哀愁和对亲情、友情的至爱。他所处的晚清, 内忧外患,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为维护社会的稳定, 想救国救民, 他所继承的儒家思想首先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的优秀传统之一是培育了中国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的自觉。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箴言, 已经成为社会认可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规范。他在十一月初七日致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的信中说:“……至军事之成败利钝, 此关乎国家之福, 吾惟力尽人事, 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 又五月十四日致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父亲每次家书, 皆教我尽忠图报, 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吾父之教训, 是以公尔忘私, 国尔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 即一心以国事为主, 一切升官得差之念, 毫不挂于意中。”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仁义”、“和谐”思想使他“奉天道而忠君报国”。

曾国藩的爱国热忱还表现在他急于改变国家的贫弱面貌, 他非常务实, 致力于洋务运动, 他同那些高喊与侵略者不共戴天、以驱赶洋人为快、却不愿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之士的所谓爱国者相比, 无疑是更高明更清醒的爱国。他冲破“天朝大国”的盲目虚骄的笼罩, 勇于承认中国文化有不如西方文化之处, 因而积极参与洋务运动, 倡导学习西方文化中的某些长处。并提出“外壤之要, 莫如内修, 刻下维持大局, 以自强为主”的发展思想, 在他的积极倡导、主持下, 制造出中国第一艘兵轮和第一台车床, 炼制出近代中国第一炉钢水, 造就出中国一大批近代技术工人。他还大力倡导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数百种, 他派遣学生赴美留学, 十分努力接受西洋机械, 相当尊重西洋科学。他所做的一切努力, 目的就是强国救民。这一切不都证明他的爱国情怀吗?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的成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 他和小农民一样, 一生一世不作苟且之事, 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 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他是一个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儒将。当然,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 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但他的一番深情, 他的家书却是货真价实, 家书中那发自肺腑的娓娓深情感人至深, 总而言之, 曾国藩虽然位高权重, 却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 他的款款情深, 使人深思、使人感动……

参考文献

[1]曾国藩著.张海雷等编译《曾国藩家书》[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9.

[2]罗绍志, 田树德.《曾国藩家世》[M],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 东方出版社.1996.

曾国藩家书 篇2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在给友人信中就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身学习的楷模,为什么中国近代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如此崇拜曾国藩?

我在业余时间读了《曾国藩家书》,才深刻感受到曾国藩的个人魅力。曾国藩300多封家书包涵 “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治军”这七方面内容,其中有很多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一修身,身体乃革命之本钱,为国为民服务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中,许多书信都涉及到养身益寿之道。从该书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在遵循父亲保身之则——“节劳、节欲、节饮食”的基础上,他还常常提醒家人以保身为重,由此可见曾国藩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媒体报道有人因“精神压力太大”而自杀,这种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极大关注。据有关调查,导致健康受损的主要原因有:工作压力重、社会压力大、外界诱惑多、家庭压力大,这些统称“过劳”现象。英年早逝的“为民书记”郑培民当初也曾在日记中写到:“要爱护身体,身体是1,政绩、家庭、知识都是后面的0。0越多,成绩越大。但没有了1,再多的0都是0。因此要注意身体。”,焦裕禄、孔繁森等无数英年早逝的优秀英模也无一例外地提醒我们,应当更加关心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为了更好的造福于社会,更需学习曾国藩的养身之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二立德,做人做官做事品德最重要,为国为民做事要有良好的品行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这就是被后来人推崇为“官场楷模”的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信件中的叮嘱、期盼和警醒,包括了待人谦虚、修德立业和戒骄求进等方面的品德。这充分体现了“中兴第一名臣”对“品德”二字的重视,并以身作则把自己塑造成了楷模。

众所周知,领导干部的品德具有示范效应。品德高尚、业绩卓著的领导干部,他们既有

为老百姓鞠躬尽瘁的精神,又有为老百姓带来福利的实效。老百姓在感谢他、拥护他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学习他、跟随他,进而带动一方土地上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进步。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领导者,以自身的品德在组织内部甚至外部产生强烈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自于领导者自身,是职位权力无法比拟的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即使这位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消失了,这种影响力也不会随之消失,而是会演变成为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在人们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常驻人们心中。反之,品德低下、作风恶劣、道德败坏的领导干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也特别突出。

为官要清廉,为国为民做事要把清政廉洁放在首位,曾家故居八本堂种“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充分体现出了曾国藩廉政为民的拳拳之心。“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一旦被金钱、名利、私情所累,心中便装不下人民利益,理想信念便会蜕化变质。所以,作为领导干部,要常思百姓疾苦,常怀为民之心,常谋富民之策,常兴利民之举,把权力用在维护群众利益上,落实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中,自觉抵制“私欲”膨胀,摒弃“利欲”攀比,战胜“物欲”诱惑,把廉洁从政视为“仁者之德,为官之宝,从政之本”,克己奉公,持正守白,把为官的根基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中。

总之,为官者要把清政廉洁放在首位,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加强党性修养,以清醒的心智,恬淡的心态,心系群众,淡泊名利,迈着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的风尘,才能永保共产党员本色。

三修业,“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我认为这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原则。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一生就应该有自己的志向。志向能够帮助你寻找努力的方向,能够为你提供不竭的动力,能够促使你不断提升自我。所以,他说:“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此外,人还应该有见识,不为某些眼前的蝇头微利所诱惑,为心中那个理想去挥汗如雨,追寻人生价值。“识”,我认为是一个人的见闻、眼界,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认识,在探讨中认识真理,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诱惑,如何选择对于个人有价值的追求这里也是离不开“识”的。“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特别强调“恒”的重要作用。只要是正确的我们就要持之以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得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被当前不断前进的社会所淘汰。

《曾国藩家书》中尽管有很多的观念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细细审视它,辩证地看待问题,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以提升自我。

文言文阅读训练:《曾国藩家书》 篇3

(清)曾国藩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仗实实可爱!

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数语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昨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吾过矣!吾过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弟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测,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弟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熟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待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副寄家中三弟。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弟先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吾之嗜好,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尔可从之切磋,此等好学之友,愈多愈好。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

1. 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兄弟则直达其隐达:陈述

B. 或师之,或友之师:效法

C. 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夷:平辈

D. 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就:接近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①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

②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C. ①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①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

②当其欣于所遇,暂不得于己

3. 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曾国藩主张的“读书观”的一组是

①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②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

③乱翻几页,摘抄几篇

④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⑤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

⑥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A. ①②⑤B. ②③⑥

C. ①③⑤D.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国藩弟弟写信给他,信中说,与亲人交谈自己的隐情时也不能完全直来直去,要分别对待。曾国藩深受启发,反省自己。

B. 曾国藩认为香海、丁秩臣、王衡臣都是优秀的人才,希望弟弟认他们为师或者认他们为友,不要对他们等闲视之。如果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C. 曾国藩认为读书和学诗一定要“专”,选定了《史记》,就不要看其他书了。并希望“专心致志”成为弟弟的座右铭。

D. 曾国藩对诗歌颇有心得,他喜欢韩愈的七言古诗,也喜欢杜甫的律诗,还喜欢元好问的诗文集。曾国藩对书法也有一定研究,他认为练字要持之以恒。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昨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

(2)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

【参考答案】

1. B (“师”意为“以……为师”)

2. A (A中的“以”都是介词,但意思分别是“用”和“因为”;B中的“则”都是连词,意思是“就”;C中的“而”都是连词,表转折;D中的“其”都是代词,表示“他”或“他们”)

3. D (③是曾国藩反对的“读书观”;⑤是谈练书法心得)

4. C (弟弟的座右铭不仅是“专”,因为“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

5. (1) 昨日接四弟的信,才知道即使是至亲,有时也要表达得委婉一点。

(2) 我作诗最不会作七律,其他体裁都有心得,可惜京城里没有可以在一起畅谈的人。

【说文解字】

(1) 名词,书信。三次所发之信(《曾国藩家书》)

(2) 名词,信用。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3) 名词,信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4) 名词,使者,有时特指媒人。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5) 形容词,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6) 形容词,可靠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7) 形容词,诚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8) 动词,相信。成述其异,宰不信(《促织》)

(9) 动词,信任。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10) 副词,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曾国藩家书》看其档案思想 篇4

一、《曾国藩家书》

“家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 它不仅起到为子孙立规作训的作用, 且记载了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曾国藩在科考中第后就有意作一部家训, 他在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写给诸位兄弟的家书中提到:“前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 曾与九弟详细道及。后因采择经史, 若非经史烂熟胸中, 则割裂零碎, 毫无线索。至于采择诸子各家之言, 尤为浩繁, 虽钞数百卷, 犹不能尽收……然后知著书之难, 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 议论愈贯串, 仍当为之。”[3]47此时的曾国藩自认为阅历尚浅, 还不能将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修身齐家之道以精妙的文字诠释于后人。等到他在京为官十年, 积累了足够的资历作家训时, 却又开始了漫长的戎马生涯, 忙碌在烽火前线, 没得空闲。所以, 曾国藩“立志作曾氏家训”的愿望无法实现, 只有通过一封封家书向亲人告知自己的状况, 传达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世、读书学习的观点。在曾国藩档案思想的教育下, 家人对他保存下来的文稿、史料代代相护, 使得这些文字材料得以汇编成册, 成为珍贵的档案史料, 完成了曾国藩“必求以文字传之后世”的遗训。先后有多家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曾国藩家书》, 仅岳麓书社编校的《曾国藩全集》就收录曾氏书信1459封。

二、《曾国藩家书》中档案思想的集中体现

《曾国藩家书》记载了曾国藩自道光二十年 (1840) 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 (1871) 十一月十七期间, 治学、治家、治身、治军、治国的思想脉络, 体现了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虽然他在家书没有提到“档案”二字, 但是从他的家书中可以看到其浓厚的档案思想和强烈的档案意识,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颇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

家书编号, 便于收集。曾国藩的家书都是编号寄出, 便于查漏补缺和家书的收集。他在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十月十九日与父母书中写道:“男于八月初三发第十一号家信, 十八发第十二号, 九月十六发第十三号, 不知皆收到否。”[4]22曾氏这种给文档编号的做法, 俨然是一名专业档案人员。抄录文案, 随寄家中。军事报告、谕旨、奏折是清代文书档案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一是为了收集资料, 二是为了方便日后的查考, 每次收到战事报告、谕旨后都抄录一份, 连同自己抄写的奏折随时寄回家中。他在多封家书中提到抄录文案事宜, 其中在道光二十一年 (1841) 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中写道:“广东之事, 四月十八得捷音, 兹将抄报付回。”[4]9在道光二十九年 (1849) 正月初十日与诸弟书中写道:“兹寄回正月初一至初十日上谕及宫门钞, 以后按月寄归。”[4]219正是因为曾国藩平时注重收集, 才使大量的档案史料得以保存。据曾国藩史料整理人员介绍, 曾国藩保存的奏折、谕旨多达7000多件, 并以原稿居多, 这些奏折、谕旨记录的多是清朝军政要务, 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详载日记, 积累史料。曾国藩的日记、诗文、奏章与家书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所以他十分注意详细记载每日的所思、所做, 与兄弟们一起效仿倭良峰先生, 做到“每日有日课册, 一日之中, 一念之差, 一事之失, 一言一默, 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 三月则订一本”[5]58。曾国藩每日写日记坚持了多年, 这些日记的记载成为家书的补充, 丰富了档案内容。广泛收集, 力求齐全。曾国藩广泛搜集书籍、省志、县志、地图等各种档案资料, 力求档案资料全面完整。据有关资料记载, 曾氏富厚堂藏书达30余万卷, 是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他在同治五年 (1866) 六月十六日给纪泽、纪鸿的信中曰:“吾友有山阳鲁一同通父, 所撰《邳州志》、《清河县志》 (下次专人寄回) 即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5]“邹叔明新刊地图甚好。余寄书左季翁, 托购致十副。尔收得后, 可好藏之。”[6]502

2.重视档案资料的整理。

统一规格, 规范装订。曾国藩在办理文案过程中要求书稿统一规格、统一字体, 以方便日后整理。道光二十二年 (1842) 九月十八日, 他在给四位兄弟的信中写道:“嗣后我写诸弟信, 总用此格纸, 弟宜存留, 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 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 亦须用一色格纸, 以便装订。”[7]164在十一月十七日, 又要求诸弟“嗣后每次家信, 可抄三叶付回日课本皆楷书, 一笔不苟, 惜抄回不能作楷书耳”[7]165。分门别类, 编辑成册。曾国藩要求建立军中兵械档案, 并由专人保管, 他在咸丰七年 (1857) 十月初四给九弟的信中强调“军中器械, 其略精者, 宜另立一簿, 亲自记住, 择人而授之。”[5]67在太平天国档案的收集整理中, 曾国藩要求档案采编人员, 按照太平天国的官目、军制、礼书、分踞地及官首姓名等情况分门别类, 编成《贼情汇纂》, “计十二卷, 总目九类, 分目五十八条, 附目二十七条, 图七十一幅”[8]。这些档案对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整理档案, 编目录入。曾国藩要求整理档案资料一定要编目收存:“凡是书籍、法帖、钟鼎、彝器……皆可收存, 为之目录。”[2]387

3.重视档案资料的录副备份。

异地备份。曾国藩注重档案的录副备份工作是吸取咸丰四年 (1854) 十二月, “水师大败, 座船被劫, 文卷册牍俱失”的教训, 当年曾国藩的座船被太平军所劫, 他在咸丰五年 (1855) 正月初二给四位兄弟的信中描述了他失掉的档案及其万分惋惜之情:“兄船上所失书籍、地图、上谕、奏章及家书等件, 甚为可悚;而二年以来文案信件如山, 部照、实收、功牌、账目一并失去, 尤为可惜。”[9]为了避免档案的遗失, 曾国藩规定档案资料正本和副本分两地保存, 一份放其身边, 一份存湘乡家中。他的这种档案避灾保护措施, 我们至今仍在使用, 而且档案部门还在全面推行重点档案的异地异质备份, 可见曾国藩的档案思想多么超前。广泛录副。曾国藩要求誊抄副本的范围非常广泛, 他在多封家书中提到“誊抄”, “誊抄”内容不但包括奏折、谕旨、咨札、公牍等文书, 而且包括家书、日记、信函等, 大范围的录副备份工作为曾家私家档案的完整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治九年 (1870) 六月初四, 他在给纪泽、纪鸿两儿的信中写道:“余历年奏折, 令夏使择要抄录, 今已抄一半多, 自须全行择抄。抄毕后存之家中, 留于子孙观览, 不可发刻送人, 以其间可存者绝少也。……余所作古文, 黎莼斋抄录颇多, 顷渠已照抄一分寄余处存稿, 尤不可发刻送人。”[5]156

4.重视档案资料的保护技术和保管方法。

咸丰二年 (1852) 七月二十五日, 身在安徽小池军营中的曾国藩惨闻母亲去世, 准备回乡料理母亲后事, 写信给在京城的儿子纪泽办理十七项事情, 其中有五项是交待书籍、家信、地舆图、字画、法帖等档案材料保存的, 详细讲解了档案的保护技术和保管方法:书籍装箱, 寄存庙内。“可买打磨厂油箱, 请书店伙计装好, 上贯钉封皮, 交寄云转寄存庙内, 每月出赁钱可也。”[4]303借阅登记, 及时收回。“边袖石借《通典》一函, 田敬堂借地图八幅, 吴南屏借梅伯言诗册, 俱往取出带回。”[4]303字画对联, 去轴卷捆。“字画对联之类上下木轴均撤去, 以便卷成一捆。”[4]303各类实物, 垫缎纸包。“木器等类, ……虽坑垫坑枕及我坐蓝缎垫之类”, “各图书、各砚台石将逐一纸包, 不可碰坏”[4]303。清点书画, 物目相符。“凡收拾书籍字画之类, 均请省三先生及子彦帮办, 而牧云过目。其不带者, 均用箱寄庙, 点单带回。”[4]303

5.重视档案资料的利用。

集中保管, 便于查阅。道光二十九年 (1849) 三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与诸弟书中强调:“我所办之书籍, 则存贮利见斋中, 兄弟及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4]227注重实用, 编撰著书。收集保管档案资料的目的在于利用, 曾国藩深知其中道理, 他利用家中的藏书和档案资料, 撰写了《求阙斋读书录》、《经史百家杂抄》、《十八家诗抄》等著作。寻求道理, 考证历史。曾国藩教导家人利用经书探究道理, 利用史学考证历史, “凡经制之现行者查典, 凡因革之有由者查事例”。道光二十三年 (1843) 正月十七曾国藩在与诸位兄弟的信中写道:“经以穷理, 史以考事。”[5]173湘军攻克南京以后, 曾国藩想了解以前的封爵情况, 写信给儿子纪泽说:“求阙斋西间有《皇朝文献通考》一部, 尔试查《封建考》中三藩之役共封几人?平淮部封几人?平回部封几人?开单寄回。”[2]236

6.重视档案管理人才。

曾国藩认为档案的保管要有专人负责, 而且还要由“精细勤敏”之人来保管。他在咸丰十年 (1860) 五月十四日, 写给澄弟的信中写道:“余寄回片纸只字, 俱请建四兄妥收。”[3]546在五月二十四日再次叮嘱澄弟“凡吾有家信, 弟阅后请交建四先生收存, 以免遗失”[3]547。咸丰七年 (1858) , 曾国藩的书启暂离曾府, 文书事务一时无人料理, 他很着急, 在十一月初五写给九弟国荃的信中写道:“韩升告假回家。余文案尚繁, 不可无一人料理, 望弟饬王福于腊月初回家……韩于正初赴吉营。计弟处有四十日无人经管文案, 即交彭椿年一手料理。决无疏失。韩升与王福二人皆精细勤敏, 无所轩轾。”[6]

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足迹, 也看到了曾氏的档案思想, 它贯穿于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利用的全过程, 从这个层面来说, 曾国藩就是一个专业的档案人。

参考文献

[1]李瀚章.曾国藩全集·要揽[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 (10) .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 (一) [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12) .

[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 (一) [M].长沙:岳麓书社, 1985 (10) .

[4]李瀚章.曾国藩全集·家书 (一)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 (10) .

[5]曾国藩.北史编.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家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8) .

[6]李瀚章.曾国藩全集·家书 (二)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 (10) .

[7]李泊然.曾国藩家书 (上)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4 (12) .

[8]邹家炜, 等.中国档案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3) .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 篇5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资料意味深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能够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能够疗救心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对于看书的过程,要一本一本的看,一本书没有看完,必须不要看其他的书,东翻西阅,都是为外界所左右的缘故。此外,读书人还讲究养气,即心平气和,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坦坦荡荡。讲究保身,即节欲,节劳,节饮食。太多的欲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过分的劳累,会让人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第三谨言。读书人说话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所谓“祸从口出”。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历史,能够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可是曾国藩对于这一评价标准,也有他自我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我的生命。而延续生命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我。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我,读书人劳心养活自我,都是一样的。读书人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我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我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我做主,可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必须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销,也必须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也必须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我。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下,儿子曾纪泽不但在中国的诗文书画方面皆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语言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过许多学术专著,他还自学了多国文字,通晓英文,之后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比曾纪泽小九岁的曾纪鸿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曾国藩恰好封了侯爵,他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特地嘱咐儿子不可“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进身之始,务知自重”,发榜前,再次叮嘱儿子自重。曾纪鸿多次应试不中,之后自学成才,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有数学专著传世。两个儿子的身上,体现了曾国藩的功名思想“功名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我做主”此等见识,才是大远见。

第三,君子之忧。

古人曾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初记能够休”,是说一个人一旦读书识字,他一生的忧患坎坷就开始了,曾国藩认为人的忧患有君子之忧和匹夫之忧,君子的心胸有包容万物与万民之量,有内自省与外辅王之能,然后让父母不以生养自我为辱,这样才能不愧为天地之人,所以君子以自我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以自我品德修为,学业不长进为忧,以百姓冥顽不化、边民狡诈,以小人在位、君子远遁为忧,当然,这是上等人的忧虑,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匹夫会因日常琐碎的一己之温饱,世俗的荣辱,虚名的贵贱而忧,在曾国藩看来,匹夫之忧不足为虑。仔细想来,确实如此。人之一生,一日可是三餐,一生可是七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归一堆土馒头”,何必为了区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戚戚焉?

第四,识盈虚之有数。

万物盛衰,自有定数。在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来往中,曾有一事:曾国藩给家里寄了一千两银子,交代了用六百两家用和还债,四百量用于馈赠亲友,曾家并不富裕,作为家里的长子,要支付家里的各种费用以及弟弟们读书的学费,曾国藩自我也是经常借钱度日,可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为什么还要挤出钱来周济亲戚呢?其中原因,用他自我的话来说,认为是自我家运太盛,不可不格外细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升官最快的人,创下了“十年七迁”的记录,这样的奇迹,固然跟他的政治才能有关,可是另一方面,也跟他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分不开。曾国藩出生平民,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然而他熟谙官场的险象环生,如履薄冰的官场经历让他步步细心,为了自我的仕途经济,不仅仅严格要求自我,甚至严格要求家人,生怕由于自我的官职在改变家人经济状况的同时,滋长了家人的不良习气,所以要在自我也困难的情景下资助亲戚,并且在还债一事上也格外细心,“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穷形尽相不好,得意忘形也不妙。

除了以上四点,《曾国藩家书》的看点还有很多,比如关于家和,关于交友,关于治军等等,读一部家书,阅曾国藩的千古风流,读一部家书,看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读一部家书,乃知心若从容,身何劳苦!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范文2

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以往帮忙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终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必须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懒”字罢,不管你学识多高,家境如何,懒惰的人,终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有大才大识的人,最终失败无非是因为一个“傲”字,这种人自认高人一等,不懂谦虚,最终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你说我最多能带多少兵?”

“主带兵无非十万尔。”

刘邦又问那你带兵能带多少?

“多多益善。”

不久后,韩信被杀。

不能否认韩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称他为兵家四圣其一,可是落的个不能善终的下场,也并非就不是我上头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评论说中国有四个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我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依我拙见,曾国潘一生勤,仁,义,知世故,懂进退,已是我们后生学习之典范,称圣与不称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话出来的,可是圣人能被称圣,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值得被后人所习,他们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够被立为标杆。

再次拜读过曾国潘家书之后,更感慨还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为人处世的事故值得我们学习,此书在中华五千年凝聚文化下头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讲究修身,立业,现代人都是立业,修身,更何况太多人立业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会又有几人能舍弃手中之物平静下来与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上一篇:就业服务与指导下一篇:动态负荷模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