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24-11-03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通用10篇)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1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我仅代表红星村三委向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一下我村一年来工作。我村占有国土面积37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2082亩,总人口1620人,446户人家,居住着彝族,汉族,山苏等民族,是一个民族比较杂居的村委会,距离县城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最高海拔2000米,最低海拔1300米,主要经济来源烤烟、甘蔗、畜牧、林业等,是一个经济发展单一,文化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的山区村委会。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新农村指导员派出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在2011年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烤烟生产工作

由于注重烤烟生产,主抓科技落实,强化烘烤技朮,提高单产,増加效益,完成乡下达任务15万公斤产量,平均单价18.6元,收入279万元。

二、甘蔗生产

适于种蔗的两个小组,种植面积825亩。平均单产3吨,收入86.6万元,不含自留秧包400吨。

三、畜牧业工作 注重科技,狠抓防预,对养殖户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全村畜牧业收入达126万元。

四、林业生产

注重林下资源管理,退耕还林的管护培训,全村林业收入达万元以上。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村委会争取上级立项,群众投工投劳,除险加固水库一个,坝塘一个,1.5公里机耕路一条,竜鸡人畜饮水及花卉基地灌溉工程,新农村指导员协调资金20万元。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资金285万元。

六、新农村建设工作

建盖修善山苏安居房16户,投资26万元,扒拉黑小组公益房建设投资23.5万元,其中新农村指导员协调资金15万元,水坝小组一事一议工程投资28万元,滑波搬迁10户,25万元。新农村指导员总协调资金35万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村三委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创选争优为契机,我村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达4010元,粮食自给自足。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2

一、大力丰富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 把反映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多种门类的档案资料收集起来, 把反映当地名人、名产、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收集起来, 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劳动力就业、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领域的专门档案。

其次, 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市场动态等内容为主要信息资源,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及时发布对农民致富有帮助的科技档案和农经信息, 为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利用劳动力就业档案为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利用合同档案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 切实让农村档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好参谋、科技兴农的好顾问、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 运用现代化技术, 建立信息网络。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的运用、计算机的普及等, 都与档案信息的传播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运用这些现代化工具, 档案工作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 增强档案信息的收集与传输能力, 将档案法规、档案馆藏介绍、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工作动态以及最新建设成果汇编等信息载入农村网站, 让档案信息融进农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强化新农村建设中各类档案的管理

1. 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的管理。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代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逐步规范管理。要全力把散存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制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 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编制好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归档范围涵盖的内容应宽泛一些, 要考虑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性, 也要考虑到个性, 要涵盖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管理、产供销、技术指导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 并保持归档范围的相对稳定;对现有的文件材料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和组卷, 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 要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 但不要苛求档案保管条件, 只要档案能得到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即可;对尚未建档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尽量把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初步建立起档案工作, 对缺失部分, 可在以后逐渐弥补、完善。

2. 强化农村民主建设档案的管理。

要把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当作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规范村务公开档案管理, 建立村民委员会工作记录簿、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记录簿、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委会选举档案、村务公开档案, 并妥善保管。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文件材料的标准、格式, 把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同普遍开展的村级建档结合起来, 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档案的管理。

档案部门要与管理、建设、设计、规划、施工监理等部门密切协调, 加大对农村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切实加强对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公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 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齐全完整, 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 强化农村民生档案的管理。

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抓好农民保障工作, 而建立农民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 使投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 通过建立档案, 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 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途径。

三、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1. 领导高度重视, 上下齐抓共管。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日常材料提供充裕的时间。各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指导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质量。

2. 树立参与意识, 强化应用观念。

积极参与是做好档案业务工作、优化档案服务的必由之路。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把档案业务基础做实, 先期掌握档案材料的形成情况, 超前预测档案需求的社会动向,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向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档案的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和把握诸如农业科技、农村发展规划等信息, 如果将这些档案信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 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或者与各行各业展开交流, 扩大档案信息的流通渠道, 就能使深藏不露的档案真正“活”起来。

3. 注重自我进修, 提高理论水平。

谈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档案工作 篇3

【关键词】农村档案;农村档案工作;新农村三农;建设

农村档案是我国目前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是农村各个历史时期、生活情况的原始记录,对各项村级工作和农民从事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巨大变革的真实记录。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农村工作方针,其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农村工作开展的实际、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推进我国农村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来源,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需要,是农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最重要凭证。从现阶段看,目前我国农村档案主要以统计档案和文书档案为主,还包括农业科技档案、村民档案、土地承包经营档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档案、宅基地档案、税费改革档案、乡镇企业档案、农业特色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生产管理档案等。农村档案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档案工作的地位

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档案工作彰显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1.农村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在农村政策的贯彻和农村改革的深化作用重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均体现在农村档案之中。如何有效地保管和利用这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农村档案工作开展的水平如何将起决定性作用。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农业项目的开发论证离不开农村档案,导决策领离不开农村挡案,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离不开农村挡案,总结教训经验更离不开你哪个哝村档案。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农村档案,充分发挥农村档案的特殊作用,使新农村建设能健康、顺利地开展。

2.农村档案工作在落实党和国家的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民脱贫致富方面作用巨大

农村档案中的农业科技档案产生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活动中,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农民经济。科教兴农村的关键在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科学技术成果,档案部门通过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民在农业科技的引导下走上富裕之路。

3.农村档案工作是夯实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新农村文明精神建设,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质

新农村档案是在开展党的基础组织和政权建设、各项村级制度建设和村级财务管理等村务活动中形成的。建立健全农村档案,并将农村档案用于农村工作中,可以在健全基层民主,保护集体资产、实行村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完善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化解村民纠纷、规范村民行为、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通常村级政权稳定、村风正气、村民文明和谐的地方,往往都是农村档案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方。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和性质

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为新农村乡镇建设服务,农业侬村檔案工作的持续发展,新时代农村档案工作应着重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切实解决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中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对农村其它工作的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贯穿于制订计划、部署任务、检查指导三大环节中。

2.推进乡镇档案工作,加快村级建档步伐。乡镇档案工作是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起“龙头”作用。加强农村档案工作,关键在于强化和完善乡镇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两大职能,将档案工作列入乡镇领导责任制,强化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提高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水平。在推进乡镇档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村级建档试点,探索村级档案工作的最佳模式,加快村级建档步伐。

3.建立、完善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其关系着新侬村经济的繁荣,乡镇企业至今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重大问题。作为农村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对于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生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乡镇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镇企业档案工作。

三、我国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1.思想认识滞后,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档案和档案工作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农村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未把档案工作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和农村建设年度考核范围,从而制约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

2.管理工作滞后,贯彻全国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的措施不利,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在农村开展建档工作,建立了村级档案室,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能够为农村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而经济差的地区还未在农村正式建档,档案材料处于“散、乱缺、死”的状态。

3.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开展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乡(镇)、村等基层档案部门,无专职的档案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兼职档案人员素质较低,特别是村级档案都是由村文书管理,且大多数村文书不是年龄较大,就是文化程度较低,如此落后的档案管理状况,势必制约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档案工作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新时期做好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

1.利用建设新农村这个契机,在农村建档立制,抓住机遇,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一方面各乡镇、村要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以保证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利用有效、保管安全;其次要提高认识,纳入行政村、档案人员(文书、会计)的年度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帮助行政村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动员组织。街道、乡镇、行政村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农村基层组织要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分工负责,各各方面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档案意识,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地在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中宣传《档案法》和《档案实施办法》,宣传档案在农村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现实中农民群众通过利用档案使自身利益得以维护的实例进行现实教育和宣传,从而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意识到档案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进而将档案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农村档案工作同农村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步发展。

3.强化档案服务、拓宽档案职能,目前我国对农村档案的开发利用还仅限于计划生育。要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农村档案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利用范围还略显狭窄,必将制约农村各项事业开展。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应加大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重点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开发利用好各类农村档案,通过开发利用档案,换来农村工作开展的新效益。

总之,强化农村档案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档案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不断巩固和发展,完善监督、指导和管理机制,才能创造农村档案工作的崭新局面,才能使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莉.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任务[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 丁培良.扎实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构建和谐基层社会服务[J].浙江档案,2005,6.

[3] 施国芬.顾江峰.加强村级档案工作 服务农村各项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5,4.

[4] 王建华.徐颖.加强农村档案管理 为“三农”服务[J].兰台世界,2005,7.

[5] 张家英.农村档案:为解除农村信息贫困服务[J].档案学研究,2005,3.

[6] 高振功.新形势下农村档案的利用[J].档案天地,2005,1.

刊物邮寄地址:山东省招远市泉山路27号招远市档案局

收件人:王朝晖

联系电话:18660536007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4

腊口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新行政中心距丽水市仅9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2.4万,素有“浙南油库、柑桔之乡”之称。新农村建设以来,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

6.8 %,工业总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5769元,比上年增长10%。2009年,腊口镇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加强宣传,成立组织,强化考核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及时召开镇全体干部会议、村两面委会议、全体村民大会,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让新农村观念深入民心;成立镇、村一把手为组长的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把一批有能力、有水平、能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贤士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配强组织力量;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持钩,充分发挥各村整治新农村建设的 1

主力军作用,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

二、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椪柑、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柑桔总面积达1.7万多亩,预计总产量2.7万吨。充分发挥浙南山茶油厂建在本镇的优势,着力发展山茶油,全镇油茶面积3万亩,产量370吨,抚育面积3000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心香”、“紫心”蕃薯种植,面积达500亩,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120余亩。加大对柑桔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加大低效桔园改造力度,今年完成大坑柑桔低产改造试点工作(试点面积25亩),全镇改造面积500亩,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期,培训人次2300多人,及时向农户发布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1000多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业合作组织8家,发展农产品营销队伍15支,培养柑桔营销员34人。特别是今年,积极争取县里优惠政策,帮助大部分桔农解决卖桔的问题,发放补助资金150万元。

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外迁内聚”工程,按照自然村萎缩化管理和群众自愿原则,稳步推进高山、远山、深山农民的梯度转移,完成小规模自然村搬迁5个村43户137人。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完善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提高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能力。对1525户3042人低收

入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落实帮扶资金30多万元,帮扶项目50余个,转移就业1500余人,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22%以上实现基本脱贫。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进一步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增收。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中共碧溪乡委员会 碧溪乡人民政府

(2012年3月1日)

尊敬的张总队长、方主任、各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各位领导:

张总队长刚到南涧工作不久,就到碧溪乡视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张总队长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各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肩负着省州县党委、政府的重托,怀着服务碧溪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望支持我乡经济社会建设。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居住在124.8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全乡1.8 万各族人民,对张总队长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就碧溪乡工作情况向张总队长及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碧溪乡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本乡情

碧溪地处南涧县西南部,两州市(大理、临沧)三县(南涧、巍山、凤庆)的交汇处。东连拥翠乡,南接公郎镇、小湾东镇,西隔黑惠江与凤庆县相望,北靠乐秋乡、巍山县青华乡。乡政府驻地回龙山距县城32公里。境内最高海拔凤凰山2514米,最低海拔中华村委会孔雀村江边1240米。全乡辖中华、松林、杏子山、回龙山、永宁、新虎、和乐、凤仙8个村委会,98个自然村139个村民小组,4776户18070人,有汉、彝、苗、白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6%,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7%。全乡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公里,比全县127人多16人。全乡现有耕地2.2万亩,其中水田149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6亩,水利方面:一是年初全面完成1200人的2010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二是投资193万元涉及和乐、回龙山、永宁、中华和凤仙5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1039户4154人的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现已完成95%;三是积极做好2011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资10万元建设完成小水窖50个;四是总投资232.44万元的凤凰山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州级审批,明天将进行公开招投标;五是预计投资700万元新虎片区的小农水项目,已完成了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年内有望实施。

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投资41万元打造白马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累计投入达91万元),同时启动投资30万元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上半年可全面完工;二是投资45万元,完成罗家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三是投资200万元,建设和乐大小村、瓦片头、锅底塘、三台箐旧村、回龙下、六五谷等7个自然村扶贫重点村项目;四是投资137万元实施抗震安居房建设项目;五是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回龙山、和乐、杏子山、松林4个村委会整村推进项目的上报工作。

集镇建设方面:一是回龙山集镇改造项目。该项目一期预计投资200万元,已争取上级补助35万元,自筹100万元,其余资金进行项目整合。集镇改造工程已召开项目听证会和听证评议会,正在编制初步设计和预算;二是村级街场建设项目。结合和乐大小村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提升和乐村农村集市,已启动街场水泥硬化和村活动场所建设。结合移民安置具利皮分散安置点建设,争取年内启动松林具利皮农村集市搬迁,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流转;三是完成了两个村委会的村庄规划。

移民工作方面:小湾电站库区涉及我乡3个村委会33个村民小组,淹没陆地面积5.42平方公里,耕地2547亩,农业生产安置人口537户2214人,完成外迁宾川移民159户,663人,孔雀移民点后靠安置39

织的带动下,目前全乡共有30多户农户种植金银花面积近200亩,新虎、和乐等村委会的部分农户也零星种植木香、小柴胡灯等中草药材。

特种水果种植:一是小红梨种植项目,该项目涉及回龙山3个村民小组100户430人。2011年我乡投资10万元新栽植小红梨200亩,目前全乡小红梨种植面积已达300亩;二是冬桃种植项目,杏子山村委会利用有效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发展冬桃50亩。

畜牧养殖:一是凤仙村委会投资25万元建成凤溪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存栏乌鸡1500多只,出栏1000多只;二是白马箐畜牧业养殖示范区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结合现代农业建设,做好饲草灌溉及连片种植,目前白马箐建设畜厩18户,养殖肉牛64头;三是投资100万元新建标准化鸿元生猪养殖场一个,年出栏肥猪800头左右,仔猪1000头左右,年销售收入可达80多万元。

3、素质提高情况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召开全乡教育工作会议大规模地表彰优秀教师和家校合作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家长。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带动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

4、生态建设情况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全面实施“绿色家园”行动(绿色走廊种植苗木820株、杨善洲纪念林35亩、开展万棵树苗进农家行动),开展43万株华山松苗夏季造林工作,积极做好天然林管护和天保造林工程。

5、和谐稳定情况

凤凰山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大项目;二是抓实产业发展。在进一步巩固粮烟支柱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畜牧、茶叶、泡核桃等产业的培植力度,以建设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建设;三是抓实素质提升。结合碧溪实际,加快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素质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全民素质。继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带动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做好科技文化普及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工作;四是抓实生态保护。以开展“绿色家园”建设和打造凤凰山生态旅游为契机,着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碧水青山;五是抓实和谐安定。以移民安置及维护移民区稳定为重点,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妥善解决好岔小路、祥临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遗留问题;六是抓实党的建设。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环境卫生年”“园林机关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巩固好州县乡党的建设示范点建设工作,努力在制度建设、创先争优、“四群工作”、集体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二、对今年新选派到我乡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各位领导的几点请求

我们乡今年给我们派的新农村指导员州里的6位,县里的11位,州县派来的指导员眼界开阔,见识很多,思维也新。所以请你们多带着我们乡级干部群众和村委会干部开展好工作履行好村委会的主要职责。

一是恳请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多给予指导和支持。主要是在“三个年”即:基层组织建设年、环境卫生年、园林机关建设年和“四群”工作中多给予帮助指导和支持。

二是恳请在帮助村委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多给予指导和支持。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篇6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构建和谐新农村,展示***新气象

高山镇***村党支部、村委会

(2009年12月)

***村位于高山镇东部,村主干道路交汇于真大线交通要道,有18个村民小组,辖5个自然村,总人口4035人,总户数1034户,党员70人,是个三星级党总支,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全村耕地面积2400亩,农业生产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地位,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地瓜,经济作物是花生、西瓜等。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农民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持续抓了农村人饮、乡村公路、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网建设等一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大事和实事,破解我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难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俗成效。特别是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我们把村建同党建结合起来,更是进一步掀起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热潮。现将我村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农村党建,突出党建特色。

我村现有两委班子10人(含挂职下派)。我村以创建“五个好”为目标,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民主自治上做足文章。

1、狠抓班子建设。我村始终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狠抓班子日常学习教育,加强两委班子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班子整体政治素养。村两委班子积极投身学习,并做到“四带头”,即带头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带头自学、带头讲课、带头参加学习心得交流,不仅在深入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理-1-

论素质,同时也为广大党员树起了一面标杆,发挥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2、规范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并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村民民主决策制度、村务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及村委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等,对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集体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

3、加强党员学习。我村配备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关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管理制度也都上墙,我村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平台,每个月都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远程教育电教片,加强党员学习。

3、创新党建特色。***村在高山镇“一镇一品”建设中的“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员同志提出办事难问题,积极探索“支部+协会+村民服务中心”工作模式,把“村委会”变成“村民服务中心”,通过整合设置了办事大厅、农家书屋、农民培训室、健身室等,村民服务中心的创建,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平时,村民们有事没事,都可以到中心与村两委干部谈心;需要办理的证件和手续可以由村干部集中时间代办;日常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村志愿服务队可以随时上门服务;农闲时节和茶余饭后,村民们除了在家看电视外,还可以到服务中心上网、看书、锻炼身体。

二、推进村庄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推进新农村建设,我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生态环境、村民活动阵地、家庭卫生保洁等,促进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洋土地平整工程建设。该项目从08年9月开始动工,目前已完工。土地整改后为了更好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村民收益。

由创业就业协会牵线引资,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嘉兴公司承包该土地用作蔬菜基地使用。

2、道路建设

①贤邦大道。我村通往垄上方向的中学道路,投资约55万元,于5月份已竣工。

②前洋环村路。我村前洋至前王段这条公路,投资约35万元,于5月份已竣工。

③***小学学生道路。该路从东施路口至***小学侧门,投资约15万元,于6月份已竣工。

④安下至真大线道路。我村安下自然村内前往真大线道路,投资约14万元,于7月份已竣工。

3、村委楼修缮。村委楼因年久失修,多处漏水和壁体脱落,于6月份开始动工修缮,投资约30万元,于8月份已完工。

4、公益场所。南***、北***、前洋、安下自然村都安装健身器材及场地投入资金15万元。

5、宣传广播。为更好的完善新农村建设,方便村民了解时事与政策,我村投入约5万元,进行了计生宣传喷绘和无线广播架设。

6、水网建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用水困难问题,加大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我村准备投资170万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7、清洁家园。狠抓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结合镇里确定的“家园清洁”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建设,推动农户改房、改厕、改圈、改厨,进一步绿化村庄,清理沟渠,放置垃圾桶,修建垃圾池,整治村容村貌,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使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围绕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我村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

1、是规划先行。我村在产业发展规划上,对我村***洋土地进行平整,现在我村将这片土地用来建设蔬菜种植、养殖一体化得现代观光农业基地,努力培育“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对***村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是协会带动。农技协会以建设新型先进农业生产基地为目标,有效推动本村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紧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对本村农民生产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创业就业协会:以促进创业就业为宗旨,利用现代观光农业基地,有效推动本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是典型示范。在发展的过程中,我村坚持党员带头、村组干部带头、村民代表带头,树立党员标兵形象,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谋发展、创收入、得实惠。

四、落实村务公开,促进管理民主。

1、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我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重新调整充实,选举新一届的村务监督小组。

2、按照上级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了村务监督制度、村务民主决策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等。

3、是各村完善了村务公开内容。设立了规范的村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对宣传、财务、计生、优抚、党建、村建、生产经营、回音壁等8种村务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财务一栏还特设三资管理,明细各方捐赠款,一律做到专款专用,而且村里还设置民主理财监督管理小组,监督管理村委每笔资金的使用,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公布,让村民能够看到每一分钱的用处。

五、依托社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

为改善我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的局面,我村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整合各种

教育资源,修缮学校,成立“***小学基金”,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制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已建成一间农民阅览室,藏书2000多册,涵盖农技、科普、计生、党建理论、文学等各个领域,为农民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2、健全农民保障体系。推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每个农民健康有保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逐步推行农民低保,严格执行农村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建设“五保家园”,使贫困农民和无子无职农民老有所养。

3、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建立乡村文化活动中心,让农民就近读书看报,增长知识,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破除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社会陋习,形成崇尚科学、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4、是实施“帮扶工程”,实现共同发展。我村党支部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帮扶机制。通过制定专人联系制度、定期走访制度、节日慰问制度,为贫困党员送去了温暖。我村共帮扶困难户、特困户户。

5、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我村认真做好计划生育节育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认真开展“双查”免费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做好计划生育总结工作,包括各类文件、报表的整理、归档等,通过努力,我村已化解计生落后局面,计生工作更进一步。

今后工作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通过努力,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部署几项工作:

1、继续做好环村河道长效整治。环村河道淤泥严重堆积,河床抬高,河道堵塞,稍遇干旱少雨河道就变成了臭水沟或旱地,造成沿线三个自然村的辖区内农田无水灌溉、排洪不畅。经村两委多次研究和收集

群众意见后,决定对河道进行清草和清淤,为保持两侧河堤不被河水冲刷,用方石与水泥板砌坡保护。该项目预算175.04万元,目前处于公开招标阶段。

2、公园建设。***村委后有一座约10亩的山丘,由于荒废多年,致使山丘杂草丛生。为此,我村在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把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定为目标加以落实。经研究,决定把村委后的山丘规划兴建成一座中心公园,为村民劳动之余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该工程概算约200万,现由设计师设计当中。

这些项目除我们自筹外,还需上级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加强调研,为***的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也不断加快, 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 由于部分地区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导致农业经济与农村生活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恶化、耕地质量下降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差

当前,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完善, 随意堆放、丢弃现象严重。据调查, 我国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 其中绝大部分垃圾露天堆放, 严重污染空气、水体环境。同时农村缺少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大量的氮、磷等元素, 这些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基础设施, 村庄布局较为混乱, “脏乱差”现象严重。

1.2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承担了为城市供给水源、保持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水土环境、提供自然环境的生态保育等重要生态保障功能。但很多农村地区受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影响, 已经有一些重要的水库、林地、湿地等出现了功能下降、土地退化、林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1.3 土壤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 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应用外, 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主要因素之一。但随之而来的, 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持续增加和利用效率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明显。当前, 农作物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仅分别为25%和20%, 大量未被利用的氮素和磷素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水系统和大气之中, 加剧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及富营养化。同时, 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和污水灌溉也造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

1.4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1.4.1 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种植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效率低

畜禽粪便的无序排放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和农业生态安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或还田率逐年提高, 但仍然存在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的现象, 造成资源浪费, 地力损伤, 环境污染。

1.4.2 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

化肥施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施肥结构不合理, 严重影响施肥效果。地膜污染加剧, 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影响土壤结构和性状, 造成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污染投入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和资金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上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项资金, 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同时,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多年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和在专项治理收有初步成效的前提下, 整合有限的资金, 并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有效地建立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发展。如, 为了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 应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 对获得国家、省、市级生态乡镇命名的, 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各县 (市、区) 也应安排配套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 促进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

2.2 加强环保制度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定环保新政策和相关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引导, 制定鼓励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政策。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环境保护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在抓好城市防治污染的同时, 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关注, 警惕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整合部门资源, 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部门职责, 建立由农业、环保、建设、市政、林业、水利、国土、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

2.3 加大治理力度

加快重点开展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村沼气建设, 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保护饮用水源,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生态乡镇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以村为单位建设农村污水收集管网, 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提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法, 指导各地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要求列为生态乡镇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与建设局、农办等部门联合对农村垃圾和处理进行指导。推广“户集、村收、镇 (乡) 运、县 (市、区) 处理”的模式, 结合生态乡镇村建设, 要求乡镇争取建设规范的垃圾中转站, 在用的垃圾中转站不能露天, 村居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带动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 并充分利用生态乡镇的优势, 大力推广农产品的生态品牌,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4 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农村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环保宣传方式方法。通过在村居设置小型宣传牌、户外设置大型宣传牌, 时刻提醒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此外, 各地环保部门还不定期地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下乡活动、宣传图板展活动、摄影比赛, 编印各种适合农村群众的环保教育书籍、教材, 在给农民群众带去“精神大餐”的同时, 提高、深化农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针对青少年, 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要抓手, 鼓励、指导学校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利用农村生态优势, 有特色地制定环保教育计划, 通过教育, 使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培养环保行为。

2.5 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 确保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 为乡镇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 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制订村庄建设规划时, 把农村环境治理、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村庄生态化等建设内容纳入规划之中, 用规划指导环境建设;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绿色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绿色社区为目标, 加强村庄道路建设、绿化植被建设, 整治违章搭建, 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和综合运用, 推行清洁能源使用, 以创建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行政村和社区中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建设有机绿色食品基地, 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加大养殖业环境管理, 实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淘汰村里小铸造、小造纸等污染环境的企业, 关闭破坏生态环境的小选矿;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结合起来。利用送环保知识下乡、送环保法律法规进社区和举办环保讲座, 同时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活动, 使农民环境教育丰富多彩,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主动为建设家园尽职尽力。

2.6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工作和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一致的。应加强生态村、绿化村、新型示范小城镇等典型的创建工作, 树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批典型, 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路, 积累经验。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深化认识、分类指导、加大投入, 从村组抓起, 夯实基础, 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内涵, 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小英.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4) .

[2]杨邦杰.乡村发展: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 2007 (06) .

[3]朱广庆, 王夏晖.现状与对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 2007 (06) .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8

一、农村宣传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党领导下的宣传工作贡献不容忽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宣传工作机制已经相对稳定。但是面对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既有的宣传工作机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宣传工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1.指导思想滞后

目前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与农村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想符合,既有的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上局限于稳定以及经济两个领域,各项宣传工作的组织与开展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农村宣传工作的稳定以及经济定位依然很重要,但是新农村建设中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乡风文明以及管理民主就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符,指导思想滞后的情况亟需改变。

2.管理模式僵化

从目前农村宣传工作的管理模式来看,现行的管理模式采用的行政主导的职能管理模式,到了农村这一个层级政府机构设置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宣传机构,负责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很多,宣传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来进行,这种宣传工作管理模式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宣传效果的不佳,农村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成为了宣传工作效果提升的一个瓶颈。

3.宣传方法单一

在农村现有的宣传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广播以及标语来进行,既有的宣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居民新的要求,在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的时代,农村居民已经对于传统的宣传工作方法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上述宣传方法基本上属于是单通道的信息传递,只是考虑将要求农民应该怎么样,而没有考虑农村居民要怎么样,这种中宣传方法没有二者之间的信息对等流动,宣传效果自然不佳。

二、创新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策略

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在构建新农村的现实背景下显得尤其迫切,本文在对农村现有的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创新机制来提升农村宣传工作效果。

1.更新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决定了农村宣传工作的整体走势,对于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农村宣传工作指导思想应尽快改变,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应朝着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转变,各项宣传工作的开展应以促进乡村文明为基本的侧重点,宣传工作的开展应围绕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宣传工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存进作用。指导思想的转变应注意相关舆论的宣传,通过舆论宣传来使农村宣传工作人员自觉的在行动中按照指导思想的要求办事。

2.创新管理模式

如果说指导思想是从观念层面来进行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那么管理模式则是从组织层面来进行创新。在乡镇农村这样一个基层政府组织机构,应创设一种复合农村实际的宣传工作管理模式,乡镇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宣传工作机构,这样一个机构由乡镇政府的一二把手进行负责,将各个职能机构中具有良好宣传能力的工作人员吸纳进来,形成一个分工合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这将会改变以往因为临时性的工作效果不佳的局面。

3.变革宣传方法

宣传方法是宣传工作开展的载体,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往往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考虑到传统的农村宣传工作方法已经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变革宣传方法已经是宣传工作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宣传工作方法的变革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居民的诉求,多多采用寓教于乐,而非说教式的,枯燥的宣传方法。宣传方法的变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增强宣传者与农民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宣传效果。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宣传工作内容之间有着很多的契合点,通过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将会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而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实现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是不现实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我们坚信,只要地方政府不断的努力探索,一定能够开创农村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晶.做好农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农村实用技术,2010(8).

[2]罗崇明.认真做好新时期农村新闻宣传工作[J].党的建设,2007(8).

乡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篇9

今年以来,我镇在上级部门XX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河镇所处县政府所在地,是XX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镇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团结东路社区居委会、文化南路社区居委会、民主北路社区居委会、文化北路社区居委会、友好南路社区居委会),2个农业村(肯莫依那克村、阿克郎克村),1个蔬菜社(菜队),1所村级民族小学(肯莫依那克小学),有驻镇单位115个。全镇有汉、哈、回、维、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3045户,1.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2007年,青河镇将肯莫依那克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距县城约3公里,由幸福村、肯莫依那克、呼尔本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50户,817人,拥有耕地3450亩,草场2859亩,苜蓿地1000亩,牲畜3800头(只),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塔、蒙、维、回等五个民族聚居的农业村。村集体现有耕地110亩,苜蓿地830亩,集体畜180头(只),2006年人均收入为3282元。2007年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主题,从减轻农牧民负担为出发点来进行村貌建设。

二、加强领导,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镇长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队伍,并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建设标准及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以“四为先”建设新农村

1、以政策鼓励为先,大力支持农户“五清五改三普及”。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全面完成村规划编制,提高村规划建设水平,严格按照规划建房,杜绝乱建等无序建房现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水泥、红砖、石灰等,农户自备沙石、义务投劳的办法,利用县委政府扶持资金及镇政府出资的形式,共出资18余万余元改建主街道围墙及路边水渠防渗、庭院绿化、房屋粉刷、改厕、通自来水等建设项目,带动村民全面开展“五清五改”工作。已补助水泥3吨,红砖1.4万块,石灰800公斤,油漆100公斤;新建围墙1820米,完成粉刷17500平方米,铺垫沙石路200米,改厕10户,改水8户,普及电话62户,电视65户,制作垃圾箱3个,建设绿化带2公里,植树7000余株,消灭秃子村1个,建成1个小型苗圃基地,首批插苗8000余株。

2、以组织发动为先,让理事会主事。由村“五老”人员、村民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同时通过开展“一参与二培养”活动,让党员干部参与理事会工作;以干部带群众、党员带农户、户户指定联系人,充当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示范员、服务员。

3、政策拉动,示范带动,切实增强基层群众建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积极性,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住房改造。一是政策拉动。制定了“可以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利用荒地适当扩大宅基地面积;政府无偿提供宅基地规划、房屋设计等服务;需采伐林木的,无偿为其办理房前屋后林木采伐证;为新建、改建住户提供建设施工用电、用水、运输方便;对所有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用水、砂石料一律免费提供,电费给予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解除了我居民建房的后顾之忧。二是示范带动。为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我镇结合广大居民的居住现状,实施了幸福村农牧民定居工程和城镇困难群众安居工程两处示范点建设,前两年城镇分别27户和15户困难群众安居工程由全镇各帮扶单位筹资建设完成,在幸福村67户农牧民住宅房工程建设均按照八度设防要求设置了构造柱及圈梁,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我镇及时组织群众现场观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的积极性,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效果,推动了我镇抗震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

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篇10

**县位于贵州省的东部,黔东南东北部。东与天柱交界,南与剑河接壤、西邻镇远、北连湖南省新晃县。320国道和65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310省道和830县道交汇县城,交通便利,是黔东公路交通枢纽。全县辖5镇4乡,159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48万人,乡村劳动力10.93万人,女性劳动力5.09万人,有苗、侗等14个少数民族。**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55,全县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是开国上将杨至成将军的故乡,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也是黔东南州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州畜牧养殖重点县。

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自2006年6月底全面启动以来,有县委的高度重视,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全县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共投入资金210多万元,已完成村寨道路硬化21公里,建沼气池315口,改厨306个,改圈504个,改厕853个;完成商品蔬菜种植1000多亩、清香型烤烟600多亩;出栏生猪11万头,果林面积达5.1万亩;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农民达10000余人次;开办2期产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450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209人,就业380人。全县年收粮食5000多万公斤,年养鸭超过100万只,出栏肥猪3万多头,存栏牛9800多头。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我县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加快了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通村公路471公里,村村通公路率达82.6;协助国家65号高速公路建设,玉三、三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县境内320国道改造36公里、县道改造1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完成坡改梯1.3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48万亩,基本农田建设8691亩;新修水窖(水池)716口5.53万立方米,维修农田灌溉渠道62.6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51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4326公顷;新修人畜饮水工程47处,解决1.50万人和1.3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定点屠宰场异地搬迁改造,机械化屠宰处于州内领先水平;完成县城自来水扩建工程,增强了供水能力,保障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加强小水电建设,完成木良电站增容技改和平坝电站建设;完成农网改造378.89公里,新建35KV变电站4座,安装配电变压器521台,覆盖全县9个乡镇159个行政村。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27576万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32460万元,比2005年增长3.44,年均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419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1847元,年均增长6.8。生态保护得到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天保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7.5万亩,植树造林5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5,比计划提高3个百分点。建成农村防洪堤18.7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17平方公里。加强污染整治,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一是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近年来,全县共投入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00万元,完成学校危房改造及希望工程学校建设10所、面积1.3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1.51万平方米。向外引进和对内培训教师3500人次,投入培训经费790万元。“两基”巩固提高和“普实”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民族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显著,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被评定为省级重点职校。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创办幼儿园8所,在园儿童1191人,创办民办高中一所。二是全面推行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就医状况得到改善,卫生进一步加强。新建扩建卫生医疗用房1.52万平方米,其中县直属单位780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7400平方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9.6,新法接生率达99.8,传染病发病率呈较快下降趋势。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13.79万人,参合率达到74.47。三是全面加强和提高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坚持以村为重点抓好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强化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实现了计生优质服务达标县目标。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2年的7.06‰降到2006年6.35‰,人口出生率由12.72‰降到11.71‰。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

村10个,投入资金205万元,实施进寨道路硬化21公里,改厨、改厕、改圈850户,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五是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经常性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有了新的进步。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8。全县有群众性体育组织11个,业余文艺演出队伍37个。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情系百姓生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困有所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门路,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加大非农转移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输出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顺利完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鼓励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共发放“两保”资金、遗嘱生活困难补助费和丧葬抚恤补助费1721.86万元、4万人次。七是认真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共争取并实施各种扶贫项目333个、资金2500.9万元。全县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6.54万人减少到5.64万人。

三、农村综合改革情况

我县在确保国企改革改制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除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运行良好,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投融资体制、市政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朝着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改革开放、诚信和谐的**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四、财政收入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富民兴穗的第一要务,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9461万元,比上年增长7.65,超过计划年均增长9的目标;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5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4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7,超过9的计划目标;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预计达到731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3.2,贷款余额3695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8328万元;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59908吨。

五、金融支持

我县除了用好省、州的专项资金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县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向广大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县扶贫办向农村组织扶贫资金,帮助农村发展各类产业。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县建立健全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了优质农产品风险保障机制,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提升农民的合作化程度。

六、基层党建

我县各乡(镇)、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了村班子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思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将新农村建设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新农村好不好,关键看村级班子”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好坏与战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中,各乡(镇)主要是继续抓好“双富十带头”、“三培两带”等工程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并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排名滞后、战斗力不强的2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

七、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自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县开展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13号)、《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党发〔2006〕20号)和《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23号)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由县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科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同时,成立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小组、基础设施组、产业规划组、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事业组、宣传策划组、巡回指导组和督促检查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设立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了7名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专职办公。各乡镇、村也相应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度,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绩效列入乡镇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地推进。2007年,我县充实调整了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要在所联系的乡镇、村,分别抓好1个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个示范村由1个县直部门结对帮建,各部门要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倾斜。从今年开始,计划实施“一村1名大学生”工程,加强农业农村建设队伍力量。每个乡镇的新农村建设由联系乡镇的县领导督导,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督促检查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及时向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反馈。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领导小组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各乡镇、村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并使之成为长效机制。

八、目标考核

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管理上的一个重大措施。为确保示范村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在实际中,我县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一是挂点联系制。县级领导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挂点负责一个乡镇,抓好一个以上示范点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督促、协调本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并分别抓好1个以上示范点的建设;县直单位挂点帮扶一个行政村。二是全方位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对各乡镇示范点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今年以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10余次深入到示范点进行全面督查。县级领导督查制,挂点乡镇的县级领导每个星期对所挂乡镇示范点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查情况在本乡镇通报。专项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每周对全县示范点开展1次专项督查。三是自我管理制。各示范点结合本村组实际,普遍制定了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合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四是严格奖惩制。年终,将对乡镇、挂村帮扶单位和示范村分别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根据是示范村建设的难易程度、质量高低和建设速度等方面情况,对成效好的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差的作了通报批评。

九、保障措施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把规划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县乡两级都成立相应的规划机构,建设的整个过程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统一建设,并在具体中牢固树立二种意识。结合县情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巩固现有成果。各乡镇、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做到一村一规划,列出逐年实施日程表,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村级规划中必须明确以下主要内容:基本村情、规划依据、产业规划、资金筹措、实施计划、效益评价、规划图纸等。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县各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我们要以规划为指南,紧紧围绕中央“五句话二十字”目标要求,逐年分步实施,巩固现有成果,争创新的佳绩。一方面突出典型示范。我们充分发挥桐林镇对河村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村干部到示范点参观学习,通过亲身感受示范点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促动和资金补助。县财政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县直单位帮扶和捆绑部分农、林、水和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2006年,10个试点村的县级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创业人员捐资。目前,累计捐款、捐物达42万元。县金融部门实行贷款倾斜,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享受低息。

2、农民为主、干部帮扶。一是农民为主。按照“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出资以农民为主,投工投劳以农民为主。二是村“两委”牵头。建设资金由村“两委”筹集、管理,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由村“两委”由

督促、监管。如八弓镇星光村村“两委”一班人连续6个月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促使该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2月底已基本完工。三是干部帮扶。针对当前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多数村寨脏、乱、差现象较严重等情况,我县组织县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帮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主要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投工投劳,协助筹集资金、搞好规划。此外,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我县从2006年7月份起,从建设、交通、农业等县直有关单位抽调下派了40余名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规划指导。县领导也多方为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如: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昌林动员社会力量赠送了300吨水泥,用于瓦寨镇斗街村村寨道路硬化;款场乡的便路村,也由樊县长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近200万元、水泥近200吨,用该村家园重建。

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我县在充分用好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关爱之心。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4、强化宣传,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去年,我县制作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题问答》、《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告全县农民书》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竞赛试卷》,各部门和乡镇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中央的“五句话二十字”要求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还要继续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大力造势,使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精心策划、制作好专题节目,及时跟进报道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兴起乡村组织和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5、以生产发展为核心,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培育多种经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培育产业,发展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围绕“三大品牌”(**鸭、山妹子系列、金穗系列)战略目标,集中力量抓好战略重点,努力提升“三大品牌”对财政的贡献率。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好“三大品牌”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工业化。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引导各方面及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股份合作。建立和抓好农业商品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增收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精品果蔬基地建设、出口创汇畜牧基地建设,抓好清香型烤烟生产,全县力争完成清香型烤烟种植3000亩。引导和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三农”的作用。一是加大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基地(站)的作用,分期分批抓好农村党员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继续创新和深化“三培两带”活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基层班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着力提高基层班子把握方向、完善思路的能力,促进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抓好协调、统筹运作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处事公正、保持廉洁的能力。三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贫困农民救助体系。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吃得饱饭、穿得暖衣、看得好病、住得上房、读得起书”等实际问题。四是抓好对农民的普法教育。结合“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政策法律进农家”等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法律集中教育。通过普法,逐步引导、促进农民法治理念的确立,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新型农民。五是依法打击“黄赌毒,偷盗抢”等行为。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露头就打”,并实行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制度,有力震慑和遏制各种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的“抬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创评活动,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反对封建迷信,抵制非法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七是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鼓励各示范点在本地声望高、脑子活、心肠热的“五老”干部、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中,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协助村“两委”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发动、资金筹集、质量监督、后续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7、切实抓好“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确保取得实效。我县始终要坚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既可刷新创建,也可异地重建,或结合旧村改造实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制和摊派,不求“一刀切”、齐步走。村镇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有序推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抓好“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三建”:建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三改”:改建村寨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是改厨、改厕、改圈)。“五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产业强化。“五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保能力、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从今年开始,以整脏治乱为契机,清理脏、乱、差的“三清”将在全县所有村镇全面铺开,明年内所有集镇和90%以上的村做到辖区内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各乡镇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净化、村寨亮化和产业强化的“五化”目标。

8、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县督促检查组、业务巡回指导组、规划实施组和宣传组的作用,加强各项的引导、督促、检查和指导。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制定考核标准,但要确保有人抓,抓出成效。建立“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机制,每年底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对各乡镇、村进行检查,把项目资金投入情况与建设效果挂钩,对搞得好的一个乡镇、村,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要予以表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开展。

9、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回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多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群众引资、合资开办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并向东部发达地区输送,以此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对那些在外务工多年、积累一定资金和技能的成功人士,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10、培育新农民,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搞活农产品流通,壮大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我县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使全县60%以上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致富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目前,全县已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2期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450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209人,就业380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扶持壮大粮、猪、鸭、果、林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开放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启动绿色食品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市场 公司 基地”模式,按照“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今年,我县将继续实施优质高产粮食工程。抓好2000亩杂交水稻制种稻基地、3万亩绿色大米三大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全县计划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以上,新建大中型沼气池l处以上。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稳步发展优质粮油基础产业,发展壮大清香型烤烟产业,做好“良上贡米”品牌产业,着力打造“**鸭”品牌,加快**鸭产业化发展,力争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扶持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产、加、销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农业产业链。

2006年,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创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对我县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面对我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各村的优势、特点,2007年,我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思路,协助县委、县政府实施好“促农稳县”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落脚点,把“农业产业化”和“三大品牌”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治六乱”为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第2页)。D7p

村10个,投入资金205万元,实施进寨道路硬化21公里,改厨、改厕、改圈850户,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五是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经常性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有了新的进步。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8。全县有群众性体育组织11个,业余文艺演出队伍37个。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情系百姓生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困有所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门路,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加大非农转移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输出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顺利完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鼓励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共发放“两保”资金、遗嘱生活困难补助费和丧葬抚恤补助费1721.86万元、4万人次。七是认真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共争取并实施各种扶贫项目333个、资金2500.9万元。全县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6.54万人减少到5.64万人。

三、农村综合改革情况

我县在确保国企改革改制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除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运行良好,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投融资体制、市政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朝着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改革开放、诚信和谐的**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四、财政收入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富民兴穗的第一要务,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9461万元,比上年增长7.65,超过计划年均增长9的目标;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5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4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7,超过9的计划目标;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预计达到731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3.2,贷款余额3695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8328万元;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59908吨。

五、金融支持

我县除了用好省、州的专项资金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县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向广大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县扶贫办向农村组织扶贫资金,帮助农村发展各类产业。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县建立健全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了优质农产品风险保障机制,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提升农民的合作化程度。

六、基层党建

我县各乡(镇)、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了村班子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思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将新农村建设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新农村好不好,关键看村级班子”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好坏与战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中,各乡(镇)主要是继续抓好“双富十带头”、“三培两带”等工程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并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排名滞后、战斗力不强的2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

七、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自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县开展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13号)、《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党发〔2006〕20号)和《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23号)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由县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科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同时,成立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小组、基础设施组、产业规划组、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事业组、宣传策划组、巡回指导组和督促检查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设立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了7名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专职办公。各乡镇、村也相应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度,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绩效列入乡镇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地推进。2007年,我县充实调整了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要在所联系的乡镇、村,分别抓好1个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个示范村由1个县直部门结对帮建,各部门要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倾斜。从今年开始,计划实施“一村1名大学生”工程,加强农业农村建设队伍力量。每个乡镇的新农村建设由联系乡镇的县领导督导,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督促检查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及时向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反馈。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领导小组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各乡镇、村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并使之成为长效机制。

八、目标考核

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管理上的一个重大措施。为确保示范村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在实际中,我县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一是挂点联系制。县级领导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挂点负责一个乡镇,抓好一个以上示范点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督促、协调本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并分别抓好1个以上示范点的建设;县直单位挂点帮扶一个行政村。二是全方位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对各乡镇示范点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今年以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10余次深入到示范点进行全面督查。县级领导督查制,挂点乡镇的县级领导每个星期对所挂乡镇示范点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查情况在本乡镇通报。专项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每周对全县示范点开展1次专项督查。三是自我管理制。各示范点结合本村组实际,普遍制定了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合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四是严格奖惩制。年终,将对乡镇、挂村帮扶单位和示范村分别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根据是示范村建设的难易程度、质量高低和建设速度等方面情况,对成效好的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差的作了通报批评。

九、保障措施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把规划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县乡两级都成立相应的规划机构,建设的整个过程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统一建设,并在具体中牢固树立二种意识。结合县情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巩固现有成果。各乡镇、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做到一村一规划,列出逐年实施日程表,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村级规划中必须明确以下主要内容:基本村情、规划依据、产业规划、资金筹措、实施计划、效益评价、规划图纸等。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县各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我们要以规划为指南,紧紧围绕中央“五句话二十字”目标要求,逐年分步实施,巩固现有成果,争创新的佳绩。一方面突出典型示范。我们充分发挥桐林镇对河村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村干部到示范点参观学习,通过亲身感受示范点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促动和资金补助。县财政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县直单位帮扶和捆绑部分农、林、水和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2006年,10个试点村的县级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创业人员捐资。目前,累计捐款、捐物达42万元。县金融部门实行贷款倾斜,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享受低息。

2、农民为主、干部帮扶。一是农民为主。按照“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出资以农民为主,投工投劳以农民为主。二是村“两委”牵头。建设资金由村“两委”筹集、管理,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由村“两委”由督促、监管。如八弓镇星光村村“两委”一班人连续6个月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促使该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2月底已基本完工。三是干部帮扶。针对当前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多数村寨脏、乱、差现象较严重等情况,我县组织县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帮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主要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投工投劳,协助筹集资金、搞好规划。此外,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我县从2006年7月份起,从建设、交通、农业等县直有关单位抽调下派了40余名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规划指导。县领导也多方为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如: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昌林动员社会力量赠送了300吨水泥,用于瓦寨镇斗街村村寨道路硬化;款场乡的便路村,也由樊县长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近200万元、水泥近200吨,用该村家园重建。

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我县在充分用好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关爱之心。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4、强化宣传,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去年,我县制作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题问答》、《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告全县农民书》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竞赛试卷》,各部门和乡镇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中央的“五句话二十字”要求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还要继续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大力造势,使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精心策划、制作好专题节目,及时跟进报道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兴起乡村组织和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5、以生产发展为核心,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培育多种经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培育产业,发展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围绕“三大品牌”(**鸭、山妹子系列、金穗系列)战略目标,集中力量抓好战略重点,努力提升“三大品牌”对财政的贡献率。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好“三大品牌”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工业化。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引导各方面及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股份合作。建立和抓好农业商品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增收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精品果蔬基地建设、出口创汇畜牧基地建设,抓好清香型烤烟生产,全县力争完成清香型烤烟种植3000亩。引导和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三农”的作用。一是加大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基地(站)的作用,分期分批抓好农村党员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继续创新和深化“三培两带”活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基层班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着力提高基层班子把握方向、完善思路的能力,促进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抓好协调、统筹运作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处事公正、保持廉洁的能力。三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贫困农民救助体系。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吃得饱饭、穿得暖衣、看得好病、住得上房、读得起书”等实际问题。四是抓好对农民的普法教育。结合“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政策法律进农家”等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法律集中教育。通过普法,逐步引导、促进农民法治理念的确立,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新型农民。五是依法打击“黄赌毒,偷盗抢”等行为。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露头就打”,并实行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制度,有力震慑和遏制各种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的“抬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创评活动,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反对封建迷信,抵制非法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七是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鼓励各示范点在本地声望高、脑子活、心肠热的“五老”干部、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中,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协助村“两委”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发动、资金筹集、质量监督、后续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7、切实抓好“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确保取得实效。我县始终要坚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既可刷新创建,也可异地重建,或结合旧村改造实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制和摊派,不求“一刀切”、齐步走。村镇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有序推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抓好“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三建”:建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三改”:改建村寨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是改厨、改厕、改圈)。“五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产业强化。“五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保能力、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从今年开始,以整脏治乱为契机,清理脏、乱、差的“三清”将在全县所有村镇全面铺开,明年内所有集镇和90%以上的村做到辖区内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各乡镇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净化、村寨亮化和产业强化的“五化”目标。

8、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县督促检查组、业务巡回指导组、规划实施组和宣传组的作用,加强各项的引导、督促、检查和指导。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制定考核标准,但要确保有人抓,抓出成效。建立“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机制,每年底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对各乡镇、村进行检查,把项目资金投入情况与建设效果挂钩,对搞得好的一个乡镇、村,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要予以表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开展。

9、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回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多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群众引资、合资开办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并向东部发达地区输送,以此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对那些在外务工多年、积累一定资金和技能的成功人士,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10、培育新农民,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搞活农产品流通,壮大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我县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使全县60%以上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致富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目前,全县已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2期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450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209人,就业380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扶持壮大粮、猪、鸭、果、林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开放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启动绿色食品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市场 公司 基地”模式,按照“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今年,我县将继续实施优质高产粮食工程。抓好2000亩杂交水稻制种稻基地、3万亩绿色大米三大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全县计划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以上,新建大中型沼气池l处以上。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稳步发展优质粮油基础产业,发展壮大清香型烤烟产业,做好“良上贡米”品牌产业,着力打造“**鸭”品牌,加快**鸭产业化发展,力争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扶持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产、加、销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农业产业链。

2006年,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创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对我县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面对我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各村的优势、特点,2007年,我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思路,协助县委、县政府实施好“促农稳县”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落脚点,把“农业产业化”和“三大品牌”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治六乱”为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上一篇:祖逖翻译文言文读音下一篇:我的校长爸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