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案例

2024-10-06

公共经济学案例(共8篇)

公共经济学案例 篇1

《公共经济学》课堂案例分析题

1.政府能不能经营城市?

绍兴市区内的环城河有24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河民宅密布,工厂混杂,污水排放,导致河水发黑发臭。1999年以来,绍兴市先后投入12亿元进行环城河综合整治。通过清淤、砌坎、布绿、造路、设街,使环城河旧貌换新颜。

在环城河整治中,绍兴市政府不是就河论河,而是把整条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和建设。在城北建设了一个袍江开发区,把沿河的300多家工厂和3000多户居民都搬迁到了开发区。腾出的河边土地价格因环境改善而飙升,政府通过出租、出售商铺筹集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结果,12亿元的总投资中,市政府只投资了5000多万元。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被认为是政府经营城市的成功先例。是这样吗?地方政府经营城市是否与土地公有和财政体制有关?

2.地方政府该不该重奖纳税大户?

某省已经连续几年评选纳税状元活动,省长亲自颁奖。1997年评出1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100万元;1998年评出2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200万元;1999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300万元;2000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500万元;2001年评出51名,纳税起始金额仍为500万元,但有24户纳税超过1000万元。

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重奖表明了政府对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们的重视、厚爱和支持,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对于纳税大户的奖励会更多。重奖纳税大户是否违背公平原则?如果奖励标准过高,企业会不会缴“过头税”?

3.我国行政成本为何偏高?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中国就需要花费1.25美元。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有人在乡镇财政调查时发现,许多乡镇领导甚至没有行政成本和运行效益之类的概念,政府管理不算效益账。1999年全国地方行政管理费中公务员人均开支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和会议费之和为2968元,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8%。2002年中央政府决定将某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向市场时,有关职能部门为此花费了100亿元人民币的改革费用。有人建议将“业绩等于GDP”调整为“业绩等于GDP减去发展成本”,你认为怎样?

4.献礼工程为何成了“献丑大道”?

2003年10月,常熟投资5亿元的新世纪大道通车了。该大道作为昆常公路的一部分,是向常熟撤县建市20周年的献礼工程。新世纪大道全长7.11公里,是常熟路幅最宽的城市道路,双向4车道,总宽达到80米,绿化率超过40%。工程从2001年12月开工,原计划在2003年12月竣工,后来调整到国庆节以前竣工通车。然而,就是这个献礼工程,开通不到1年就“暗伤”迸发,路基沉降,小一点的有3-4厘米,最大的达10多厘米;两侧行道树大量死亡,特别是直径达15厘米到45厘米的银杏,不少根部腐烂,散布在人行道和水塘边。不少地方的树枯死约1/3,个别地段超过一半以上。请思考:政绩工程失败的体制原因是什么?

公共经济学案例 篇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营中, 公共课程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能力的特殊使命。但公共课程的理论化程度高, 而且不是专业课程, 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身份又造成了学生抵触的情绪, 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难以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课程往往包含众多相对抽象高深、枯燥难懂的知识点 (以《原理》课程为最) , 这些和生产生活相去甚远的内容常常令学生如坠雾里甚至望而却步。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 重专业证书考核训练、轻思想政治熏陶, 重应用知识、轻基本理论的倾向, 给公共课程套上了“无用论”的外形, 消解了公共课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扭转公共课程的尴尬形象, 进行教育手段改革尤为重要。而借助生动活泼、贴切到位的案例, 能够让原本复杂深奥的理论变成入心入肺的精神大餐, 有利于彰显公共课程的理论魅力, 让学生自觉接受并吸收公共课程的丰富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课程的教与学的矛盾。

使用案例是极为常见也极为重要的教学现象和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利用对一个具体的特殊情境描述来引起教学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除了因具有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功能而被广泛运用于实践性科目或专业中, 也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和耐性、提高学生素质而受到理论教学的青睐。可以说,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公共课程教学中的采用,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公共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又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把公共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既可以启迪当代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时代思考、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 又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从另一角度看, 公共课程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一样, 都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它们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除了像专业课程知识那样具有科学性特征、是对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之外, 公共课程还是面向现实世界、指导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学说, 具有革命性、政治性和开放性。此外, 理论的阐释与知识的传授, 既是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 也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可以说, 公共课程内含具备成为案例来源的因素, 如若制作精良, 它本身就是一席非常可口的思想盛宴。可是,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只简单地宣传知识或结论, 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没有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 即使接受了再多的理论也应对不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知识或结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其实, 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 教学过程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将单纯以致于单调的灌输知识的过程, 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过程。在公共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 其内涵和目的, 是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系列环节, 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判断和分析案例, 去寻找答案, 进而获得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路令传授方式从灌输式改变为引导式、讨论式;令教学主体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能够更好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更紧密地贴近现实、贴近社会, 更灵活地安排教学形式和内容, 能够破除把公共课程教条化、神秘化的倾向。

二、案例在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成功的案例运用, 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且充分证明了案例教学法与公共课程的相容性。当然, 案例使用的灵活变通并不意味着毫无章法, 相反, 它至少应该满足几个要求、讲究一些技巧, 才能事半功倍。

(一) 案例的成功体现在充分挖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

这就要求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案例与举例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教学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格局将教师定位为教学的中心,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选择某个真实问题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要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选定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参与, 使其了解案例主题的始末甚至具体过程, 并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 运用原理中的智慧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这不仅有利于达到甚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而且能够使人文素质要求真正深入当代大学生心中, 成为其行动的指南。换句话说, 在案例教学中, 一方面, 教师是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起主导作用。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探讨案例。另一方面,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和相关案例, 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课堂上积极发言, 参与讨论与辩析等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学生接受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 而是生动有用的改造世界的工具;学生获得的也不再是机械式识记训练, 而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公共课程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 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把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 有利于化解公共课程教与学的矛盾, 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一方面, 教师经过案例收集、选择之后, 以书面的案例材料、或多媒体课件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 通过课前发放案例材料, 或者通过校园教学网络, 使学生在课外可以研读案例、思考交流, 为课内案例分析讨论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 由于案例教学看重讨论和交流,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 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 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 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磨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撰写小论文提高认识水平。同时, 探索如何整合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 不能忽视寒暑假和法定长假。可以通过让学生跟踪、调查甚至参与暑期“三下乡”主题活动以及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活动, 搜集、提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教学资源。也可以结合所在城市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人纪念场馆、科技馆、人文历史遗址等教育基地, 通过其示范效应, 创设爱国主义、人生观、公民素质等情境问题, 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联系国内外时事, 让学生体会到情与理、公与私、利与义、自由与秩序的多重交织, 体会到社会现实的复杂和多变。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 以问题为载体, 以研究为手段,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按照“创设问题情境——驱动探究——体会深意——交流经验——梳理结论”的流程;让学生在论辩、合作中彼此学习、优势互补, 同时关注理论知识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 革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案例完全可以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并在各学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 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换句话说, 将案例融入实践教学模式或研究性教学模式等新型的教与学模式的研发当中, 并使之上升为这类模式的主要方法或中心环节, 可以加快案例教学法的流行速度、拓宽其被接纳的范围。这类模式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和提炼观点意见, 实现主动地获取知识、对比知识和应用知识 (主要指教材里既定的知识) 相统一的效果, 把“要我学”的被动消极状况转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状况。如此一来, 挖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可谓是水到渠成。

3.案例与举例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虽然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事例, 但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无论从运用事例的指导思想、或是从事例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还是从教学中运用的事例发挥的作用来看, 事例在举例教学中的重要性远远不及它在案例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事例使用的重点在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而在举例教学中, 事例一般以说明问题为目的;事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 教学任务都是借助事例来展开的, 而事例在举例教学活动中一般处于次要地位;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 举例则是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说, 案例是整个教学的主线, 在案例的讨论、分析中, 学生达到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而举例只是整个教学的点缀, 是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的个别举证。由此, 作为案例的事例讲求目的性、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 而作为举例教学的事例, 就不强求它具有这些特性。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 教师往往将自己当作知识的权威发布者, 因而他们力求把原理讲解得十分彻底, 并联系实际运用许多例子来说明原理, 但这种教学思路仅仅是“解释问题”而已。要想真正上升到“解决问题”的高度, 必须将公共课程的宗旨从“向学生传授真理”转变为“让学生发现真理”并使其自觉形成正确而坚定的信念, 从而切实提高人文素养。

(二) 案例的选取必须满足恰当性要求。

要注意案例收集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成功的案例应该与公共课程的知识点相互配合, 也即, 公共课程的知识点应该能够充分和深入地解释被选取的案例, 而案例应该相对准确地包含所要讲解的公共课程知识点, 是其展开与运用, 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和快捷地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成功的案例也应该根据学科及专业的不同, 在把握文科、理科、工科及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他们对公共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案例或对同一案例的不同层面进行讲解, 尽量贴近学生所学科目及专业, 从不同的角度体现 (或分析说明) 公共课程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重要意义, 使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公共课程与他们所学专业是须臾不可分的, 从而纠正其不重视思辨作用的想法, 引导其走出不承认公共课程的科学性、不相信公共课程在认识方式上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误区, 以致于自觉地增强学习公共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案例还应该具有高度拟真性和操作性, 也即案例应该确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使学生明白公共课程并不高深莫测或无用武之地, 它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就在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之中, 以便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公共课程的理论魅力, 从而自觉地吸收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甘愿接受思想政治熏陶和塑造。不能忽略的是, 案例无需追求多、广、杂;相反, 案例的成功往往体现在它所反映事物或事件的深度上。有教师认为,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轰炸会让学生视野广阔并钦佩教师的渊博学识。殊不知, 过多过杂的案例有时会让学生养成接受知识的依赖性并降低对知识吸收和消化的要求, 有时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重点何在, 以致形成困惑进而生厌。案例的成功也体现在气氛的渲染上。生动的表述、贴切的点评、合情合理的引导、教学局面的准确掌控, 都为案例教学的成功添加了砝码。

(三) 案例并非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

制作精良的视频、图片、音乐或教师自己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节选和编排的、具有较强情节性和说理性的事例, 也可以用作案例。另外, 虚构或创造贴切准确而又典型的、类似西方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实验”也十分有效。尽管这些案例的原型源于现实存在, 可是作为教学手段, 它们又称得上是教师的创造性成果。

(四) 应用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是学校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体。案例的主题必须涉及所要学习和讲解的内容和范畴, 这意味着学习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是学生运用已知、并突破已知去创新去发现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主动获取并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案例教学由“模版的设计、主题的确定、方法的指导、过程的控制以及结果的评价”等一系列严密的教学环节构成。这些环节环环相扣, 对这些环节的创新性理解和设计是使实践教学取得预定目标的重中之重。案例的使用强调了教与学的多方面特征:一是教与学的研究性。也即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检验知识、扩展知识的过程, 以问题或项目为载体, 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 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探索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二是教与学的实践性。挖掘学习与研究主题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彰显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比方说, 关注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问题,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国际热点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三是教与学的体验性。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亲身体会, 充分尊重感性认识是人类全部认识开端的认识规律。四是教与学的自主性。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到成果展示和进行答辩、交流、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 处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教师只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五是教与学的开放性。将确定的知识体系与专用教材改造成与时俱进、涉域宽广的开放性内容;教学模式应如何实施, 必须结合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可见, 案例的使用, 对教与学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要求都提高了。

由于案例教学模式同我国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相比, 除了更加生动、直观、形象, 还令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作用发生了转换, 其实施、指导、管理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 如何实施好这一教学模式, 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也是改进公共课程教学效果的希望。

摘要:公共课程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身份不时反映出教与学的矛盾。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使公共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而有效地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但使用案例教学法要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公共课程的积极性为中心, 满足恰当性要求, 目标明确, 制作精良,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高职《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高职;公共关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目前在《公共关系学》这一科目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不管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还是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成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以及建议。

一、我国教学体系中的《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在80年代的时候才被引入到我国的,现阶段其已经经过了引进、误区两个重要的阶段了,并且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很多政府以及企业等各界的人士都非常的重视这门学科,并且很多的组织已经将其纳入到了人员聘用的条件中了。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全国的各个院校也适时的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这样的一门课程。这就对学校的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带领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是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对现阶段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以下分析,公共关系学科是组织为了能够塑造起良好的组织形象,通过相关的传播手段来对公众产生影响的一门重要学科,并且这是一门非常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新兴管理学科。这门学科所特有的性质以及特点就要求对其的教学,不能以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为主,而是应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在公共关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公共关系学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教学中为主体的双重性作用。

二、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因为我国公共关系教学的起步比较的晚,所以相关的教学经验也是比较的少,少有的教学经验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非常缺乏实践经验,另外也是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使得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公共关系的教学中存在以下的各种问题。

(一)教师的观念比较落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思想比较的保守,对公共关系这一学科的认识不足,总是认为其不重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不具备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二)教师在思想认识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碍性。由于这门学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所以很多教师对其并没有充分地认识。

(三)案例教材比较的缺乏。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案例,没有综合性比较强的案例,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另外,大多数案例都是国外的,我国的案例特别的缺乏,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低。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在学习上对于教师的依懒性非常的强。上课的时候学生仅仅是听教师讲课,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的死板,长期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相关的措施研究

(一)注意正反案例的教学使用

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使用才能使得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危机关系”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举出丰田与耐克这两家公司来,两者都是因为在广告方面出现失误,内容欠妥,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面对这样的公关危机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的危机应对表现和措施,然后教师对两者在处理问题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并用

学生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逐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教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提高公共关系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这种让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式并用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以及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一定把握好自己的案例教学中的定位

在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中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强调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让班级内的学生积极的展开讨论,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要保证学生们讨论的问题是具有关键性的,不断的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质疑和挑战,逐渐的推动学生分析出正确的问题处理决策。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不能在一边做旁观者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话题;另一方面也不能长篇大论的讲,影响到学生的思路。

(四)加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针对这样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增加实践的教学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是公共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例如,在课堂上,当讲到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巧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当场用所学习的头脑风暴法对整体的活动进行策划,并尽量的策划出一个整体的方案。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营造出非常好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公共关系学》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并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度,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层加大对这一科目重要性的教育力度。提升师生对于这一科目的重视度,并在教学中加大对这一科目的考察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提升学生在公共关系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进而实现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帆,肖方祥,王艳林.公共关系案例教學的优势[J].教学方式研究,2010(03).

[2]梁月丽,陈东景.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改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3]王文玉.高职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教育,2011(01).

公共关系学案例 篇4

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

项目背景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想象景观的核心元素,是当今世界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因而构成奥运会市场开发和奥运会形象宣传的重要载体。因此,此次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活动是奥运筹备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会徽发布恰逢北京非典之后,是北京及全中国恢复国际形象的重要契机,也是中国人民恢复信心的重要时机,这无疑使会徽发布活动显得更加意义非凡。

项目调研

根据北京在举办大型活动方面取得的经验,北京奥组委多次组织国内活动创意精英,就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方式进行讨论。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及2006年都灵冬奥会均针对其新会徽的推出举行了发布仪式,特别是悉尼奥运会,创造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团结、庆典的良好氛围。

经过深入的研究讨论,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活动方式确定为采用大型推广活动的形式,将会徽形态融入恢宏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演当中。通过电视和互联网方式向全世界进行直播,体现全国各地对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期盼以及对奥运会筹备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项目策划

 聘请国内外大型活动和奥林匹克策划专家,组成核心创意国际团队。 严格保密,保证会徽发布前的悬念。

 消息披露层层递进,以预热宣传营造强大新闻悬念。 整合政府、社会各方有利资源,组成活动实施团队。 聘请专业制作公司制作实施。

 充分做好各项预案,如天气变化预案,反复演练,确保电视直播成功。 聘请国际专业公关公司,确保充分境外媒体宣传。

项目执行

——活动准备

 成立核心创意国际团队和制作团队。 成立发布活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

 协调北京市各委办局进行人物部署和分工;提前做好场地技术保障工作。 多次彩排,制定详细活动脚本,程序安排精确到秒;充分做好天气变化预案。 设计并制作会徽宣传片、会徽徽宝,制作会徽纪念品。 设计制作全面的媒体报道手册,制订危机处理方案。——媒体预热和报道准备  充分利用有关会徽评选过程各新闻点,组织媒体宣传,保证前期关注热度。

 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提前组织记者撰写通讯《会徽诞生记》;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提前录制专题节目;请电视台播放预告性片花,;安排公关公司通过多媒体传播技术向全球媒体定向付出报道安排,使媒体关注度不断升温。 

——现场发布

 发布仪式地点选定在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天坛祈年殿,为会徽发布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东方文明的背景和平台。

 会徽从世纪坛经长安街到天坛,由邓亚萍、成龙护送会徽入场,期间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展示了现代化北京的风采,为发布活动做了精彩铺垫。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为会徽揭幕,活动提升到了国家庆典的水平。  播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电视致辞和张艺谋执导的宣传片。诠释会徽元素和理念的文艺表演。发布前两周组织9次新闻发布和新闻访谈,激发报道热情,引起公众期盼。协调IOC果断、完善地处理了国外某网站对会徽图样的恶意猜测性泄露和负面报道。

 中央电视台和背景电视台对房补仪式互动式现场直播、奥组会官方网站进行网上直播。

——后续宣传

 安排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套频道在黄金时间、重点栏目于会徽发布当晚和之后一周全面推出有关会徽的专访、专题节目。 组织平面媒体和电台进行后续新闻报道和专访,深度挖掘会徽诞生的故事。仪式后,现场举行简短新闻发布会,邀请会徽设计者、评审等相关人员会见媒体。

 首届奥林匹克文化街期间,在世纪坛举行会徽展,推出会徽专题论坛,加深公众对会徽的了解。

 在青岛、沈阳、天津、上海等奥运会协办城市举办会徽巡展,继续扩大会徽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 借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公开宣传会徽,推广会徽。

开展严密的媒体控制,针对一些不属实报道(如专利注册问题)几时展开纠正性报道。

项目评估  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圆满成功,隆重、典雅、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徽发布仪式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国际奥委会官员在发布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称,北京奥运的会徽发布是奥运会百年历史上最出色的会徽发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夜之间深入人心。媒介的热烈反响是会徽发布活动能够取得空前效果的最好注脚。

国内、港台媒体在头版或重点时段刊发、播出大量全面、强势的新闻报道,会徽形象深入人心。会徽发布仪式当日及第二日,国内主流报纸先后刊发报道28篇、图片29张;新华社发组稿20余篇,全国近200家媒体转载;北京市属报纸共刊发报道56条、图片93幅、专版9块,其中头版头条报道3篇;香港文汇、大公两报刊发报道14篇、图片28幅。境外媒体报道充分全面,且基本上为正面或中性报道。来自35个驻京境外新闻机构的100多名记者出席了会徽发布仪式,全球共产生了635篇次的平面和电视报道,全球各大主要电视台和广播台反复播放现场发布的壮观场景,共实现了37亿人次的媒体印象。 会徽的成功推出,同时也为之后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仪式第二天推出的包括衣、帽、纪念邮票、纪念邮品、纪念章、纪念币在内的会徽纪念品热销京城;市场开发计划尚未启动,国内外企业纷纷致电询问市场开发情况。

案例二

上海申博办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

项目背景

当今社会国际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世界博览会这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显得举足轻重。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举办一届成功的世界博览会显得极其重要。能否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建设成就和综合国力,更显示出主办国迈向下一世纪的决心和信心。

项目调查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1300多万户籍人口的上海,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900美元,综合经济势力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上海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旧区改造、产业结构调整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综合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经过’99财富全球论坛、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洗礼,上海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上海正在迈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如果中国申博成功,对长江三角洲影响巨大,上海周边城市将迎来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世博会从申办到举办,整个过程长达10年,上海市初步估计要投资30亿美元,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1美元的会展投资,将拉动5—10美元的城市相关产业投资,这对江浙两省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江浙两省作为经济大省、建筑大省,为上海发展出力,接受上海辐射,是江苏、浙江的区位优势。目前,上海进行的上 3 万个建筑工程中,有无数的江苏人、浙江人在竭诚奉献。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有7000万参观者,其中30%~35%将继续在华东地区游览。这意味着上海周边100公里内以苏州、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150~200公里内的无锡、杭州,300公里内的南京、扬州、镇江,以至中国最为富庶的整个华东6省1市,都将被上海世博会直接带动。

对于民众支持度的调查,申博办委托上海城市经济调查队对全国50个城市的民意调查显示:89.4%的人认为中国有必要申办2010年世博会,94.4%的人拥护中国申办2010年 世博会,92.6%的人认为中国有能力申办2010年世博会,78.6%的人相信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会成功。一次广泛的网上调查也证明,92.3%的人支持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

项目策划

公关目标

  塑造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展现上海魅力。最终夺取2010世博会主办权。

充分发挥上海的五大优势是申博取得成功的保障,所以贯穿整个公关策划的就是突出优势、体现个性、展示魅力。

五大优势是:

第一,参观人数多。如果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将创世博会历史记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各国人民的盛大集会。

第二,上海为世博会选定了合适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能得到各国广泛关注。

第三,选址符合世博会的宗旨,做好了合理的选址场馆规划。世博会场址选在黄浦江滨水区,规划控制面积540公顷,世博园区面积规划400公顷,通过场馆建设,促使旧城改造;并在举办后,使该地区成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第四,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济实力完全有条件举办世博会。

第五,社会稳定,秩序良好。上海举办世博会得到了民众的极大支持。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的民众支持率在90%以上。

围绕这五大优势系列公关一 一展开,让世界认同“上海是最好的选择”。

项目执行

2001年9月前以发放宣传册为铺垫,之后展开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

     

世博会知识网络电视竞赛。

举行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通气会。世博会主题文艺演出。

“万人支持申博网上签名”活动。“上海市民支持骑车申博万里行”。2010名上海市民代表宣誓。  “长江三角洲申博之旅”。

征求申办徽标、口号、招贴画。通过宣传征集徽标165个,海报470幅,口号6140条。最终决定入围海报10幅,入围口号10条,入选口号“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 进入社区的“世博会向我们走来——世界知识巡回展”。

派遣37个组团出国访问了87个BIE成员国,其中包括9个非建交国家。

国外媒体宣传。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上海申博表示热切关注,分别以专题、专刊专版的形式给予追踪报道。英国《泰晤士报》、天空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星空传媒新闻频道,对上海市市长陈良宇进行了联合采访,表示了对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支持。

成立支持中国申博“企业后援团”。活动主体 1、2001年6月6日国际展览局第129次成员国代表会议在巴黎举行。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良宇在会上进行了中国申博首次陈述,确定申博主题以及选址。

申博市民代表袁鸣做诚恳的介绍,现身说法谈上海发展为人民提供实现价值的环境,以情动人,形式创新生动。2、2001年11月30日国际展览局第130次成员国代表大会,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作了申办陈述。

瑞士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一名外贸商人角度谈自身在上海的投资回报,证实了中国政府的承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3、2002年3月10-16日,中国作为申办国之一,第一个接受了国际展览局代表的考察,通过一系列的陈述报告、实地考察,与各界人士交流沟通,国际展览局充分了解到上海的优势、能力、举办条件和各项准备工作。4、2002年7月2日,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1次成员国代表大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外交部长唐家璇、上海市市长陈良宇、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等作了申博陈述。

唐家璇部长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将投入1亿美元支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对参展国建立永久性展馆,中国政府还将给予建馆资金25%的补贴。此外设立用于大会各项评奖的奖励基金。5、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2次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经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吴仪、上海市市长陈良宇进行了最后一次陈述,再次肯定了中国政府对于承办2010年世博会的信心与态度。会上以一部充满上海市热切期盼的实地拍摄申博记录片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无限魅力。

当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对2010年世博会主办国进行了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项目评估

活动影响

● 韩国YTN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高度评价中国申办成功,认为这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威望和地位。

● 香港贸发局认为上海世博会将为港带来商机。● 西班牙《世界报》把上海定为

2002 年世界最知名城市,其中成功申办2010世博会作为其中关键一条。

● 法国《世界报》派发评论认为中国拿到

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众望所归。

● 国际展览局官员评论: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有了北京申奥的成功经验,上海申博活动开展得相当不错,整个申博过程中,政府牵头的国际公关为上海赢得了不少加分。

首先,在国际展览局成员国会议上的四次陈述形式有重大突破,给成员国代表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次,1亿美元援助基金的提出也是史无前例的,充分表示了中国政府的诚意及表达了上海努力国际性世博会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公关活动抓住了上海的五大优势展开,扬长避短,展示了上海开放、包容的鲜明个性,最终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模拟与训练

1.谈谈你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

2.请描述本章所附属案例中揭示的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案例三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时期,郑国人喜欢聚集在乡间的学校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国家主政的官员。大夫然明便对丞相子产说:“下道命令,不让他们聚集议论,以免是非,可不可以呢?”子产说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些人早晚聚集在一起休息,谈笑,当然要议论我们把国家治理的好坏。他们肯定的,我就努力去做;他们讨厌的,我就马上改正;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打击他们呢?我只听说忠诚为善可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以势作威就能防止怨恨。如果作威防怨而不能止住怨恨,就会像大河决口,我就无法救治了。所以,不如开个小决口,6 让人们的远怨恨有发泄渠道,我就能从容地听从并改正了。”然明被子产的话折服了。弱小的郑国也在子产的开明治理下,出现了政通景明的气象。

案例四

杜邦的“门户开放”

19世纪末,伴随着“揭丑运动”,许多企业开始修建开放透明的“玻璃屋”,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增进与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联系。杜邦化学工业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杜邦公司是一家从事炸药生产事务的化学公司。其时化学工业刚起步不久,工艺技术尚不很先进,公司里难免发生爆炸事故。起初公司当局采取保密政策,一律不准记者采访。结果大道不传小道传,社会公众对此猜测纷纷,久而久之,杜邦公司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杜邦→流血→杀人”的可怕形象,对杜邦公司的市场扩展与企业发展造成极不利的影响,杜邦为之深感苦恼。后来,他的一位报界挚友建议他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杜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聘请这位朋友出任公司新闻局局长。此后,公司在宣传方面改弦更张,坚持向公众公开公司事故真相与公司内幕;同时精心设计出一个口号并广泛宣传:“化学工业能使你的生活更美好。”且重金聘请专家学者在公众场所演讲;此外,还积极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员工在街头义务服务。一举改变了“杜邦→杀人”的可怕形象。模拟与训练题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公共关系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3.现代公共关系有哪些特征?

4.从历史的角度,比较本章列出的两则案例所体现的思想。5.21世纪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主要表现?

案例五

“炉边谈话”见奇效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堪称公共关系的行家里手,他亲自“导演”和“主演”的一出出有分量的重头戏,在政府公共关系史上留下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炉边谈话”即是其中一例。

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之日,正是德、日、意法西斯羽翼渐丰之时,他以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预感到世界战争阴云即将来临。但是,20年前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像梦 魇一样缠绕在美国人的心头,“不介入战争”的孤立主义呼声席卷全国。有鉴于此,罗斯福总统以“炉边谈话”的巧妙形式,开始了有步骤地引导公众舆论的工作。

入主白宫的第八天,他就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一改过去播音主持人正襟危坐的“传道”式的刻板风格,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作是对美国公众进行宣传的极好形式,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此后,这一由总统主持的节目一直延续了12年,且收听率极高。

欧战爆发的当天晚上,罗斯福即发表了“炉边谈话”。为了安抚国人,他首先说道:“我希望美国将不会介入这场战争,我认为它不会介入。我向你们保证,并再次保证,你们的政府将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一切努力。”但在讲话中又委婉地暗示:“美国的安全现在和将来都是同西半球及其邻近海域的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总有一天,美国应该为受到创伤的人类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二战伊始,德国法西斯入侵势头强劲,法国投降,英国军事力量损失惨重。为了说明战争局势的严重性,总统再次发表“炉边谈话”,警告国民英国战事吃紧,美国已难隔岸观火,号召人们丢掉同纳粹和平共处的幻想,准备战争。总统的呼吁逐渐赢得了公众的支持,并先后两次修改中立法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彻底清醒,在总统发表了题为《我们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还将赢得战后的和平》的“炉边谈话”后,“美国参战”成为美国社会的共同呼声。美国上下同仇敌忾,积极投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总统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预期的回报。

这则案例告诉我们:政府在行政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公众舆论是公众利益和意愿的自发性外在体现。所以,必须关注与公众具体行为指向密切相关的公众舆论。“兵马”未到,舆论先行。只有事先有计划地实施引导,消除公众舆论的盲目性,变逆意公众为顺意公众,创造一个良性的舆论环境,才能为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六

如何建立“马莎”形象

马莎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商号,它的分店遍布英国本土和欧美、日本的多个城市,专门售卖服装、食品、家具等,每年营业额达58亿英镑。马莎于1884年创办,它以商品质量优良、物有所值以及方便顾客见称。马莎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早已家喻户晓。

1986年,马莎决定直接进军香港零售业市场,并打算利用香港作为它开拓亚洲市场的跳板。

通过市场调查,马莎发现它在英国虽然拥有悠久的信誉,但在香港的零售对象中,认识马莎这名字的人还不及1%。因此,马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第一间香港分店开业前,设 8 法增进香港零售对象对马莎的认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突出马莎商品的优良质量、相宜价格,以及它多年来在英国零售业中享有的可靠信誉。这样才可以吸引香港市民大众的注意,使他们期望在香港的马莎分店购物,以达到从开业第一天起便门庭若市的目的。

工作的第一步是要为马莎构思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它的英文原名是MARKS&SPENCER。选名的准则是必须易于明白,使零售对象能马上领会其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公司把广告费留待新店开张之前的紧要关头才动用,而以公共关系手法去增进一般人对马莎的认识,从而达到公司的既定目标。

要使形象信息更具可信性,必须取得传媒的认同,所以公司与新闻界一直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清楚知道计划中每一步的进展。为此,公司举行了简介会,向新闻界介绍马莎的背景和在为客户服务方面的优点;又邀请他们品尝马莎所售卖的食品,并参与消费;接着又向新闻界展示分店的设计图纸;同时利用影片、照片和文字资料去建立马莎的形象。这些直接而务实的手法,加上马莎商品本身的优良品质,令新闻界留下深刻印象,纷纷撰文报道马莎在香港的开业。

经过6个月的努力,马莎的第一间分店终于开业,而它的产品牌子也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其后马莎陆续开设多间分店,每次公司都会采用一些崭新的宣传推广创意,以进一步提高它的知名度。这些创意也可称之为噱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会以审慎的方式付诸实行,务求加强所要传递的信息。在邀请开业嘉宾方面公司花了不少心思,其中一位嘉宾是香港小姐李嘉欣,她在香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极受欢迎;她的参与,替马莎货品增添一份朝气和美感,而她的身份也有助于洗去马莎一向给人的“外国”形象。

另外,公司还曾邀请一对年仅5岁的孪生姊妹出席一间马莎分店的开业典礼,象征新店的面积较其他已开业分店大一倍,同时强调那间分店的业务焦点是售卖童装。

在又一间马莎分店开业典礼上,公司把宣传重点放在马莎的历史背景和英国特色方面。公司特地安排把一幅绘上马莎1908年铺面外貌的巨型布画挂在新店的正门,遮盖了铺面的整幅外墙,到开业那天才把它揭开,让人看到新店的真正模样。此外,又邀请到英国民间极具代表性的嘉宾出席剪彩。

每次新店开业,公司都会利用广告以加强宣传效果,同时举行酒会,邀请供应商、承建商和其他有机会参与筹备开业工作的人士出席,以增进彼此的关系。

马莎现时在香港已有4间分店,它在短短的3年半内,已成为零售业内备受注目的一颗新星。

案例七

创新的力量

伯内斯公关技巧中的一个最引人瞩目的实例发生在1929年。为了庆祝爱迪生发明灯泡15周年,伯内斯组织了举世瞩目的“灯光佳节”活动。10月21日,世界上许多公用事业公司都同时切断了自己的一切电源,为时一分钟,以示对爱迪生的纪念。胡佛总统和许多名流要人还出席了一次盛宴,使这个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件事促使美国邮电部门专门为此发行了一枚两分的纪念邮票。

社会学家伦纳德·杜布认为,这个节目是“和平时期美国所进行的最盛况空前的宣传活动之一”。杜布说,“伯内斯并不是为爱迪生或亨利·福特而这样做的,而是在为非常重要的利益集团而工作〈通用电器公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都曾雇用过伯内斯〉。这些利益集团把这一历史性的周年纪念活动作为宣传使用电灯良好机会。”托马斯·爱迪生被广泛传颂为美国的科学与独创性之神,因此,这一事实本身也又助于世界范围的宣传和引起舆论界的关注。

“灯光佳节”纪念活动被认为颂伯内斯的重要成就之一。当时,它就表现出有效的公共关系的潜在能量。1984年,当电视台评论员杜尔·莫耶斯就公共关系的起源在“公共广播系统”节目中来访伯内斯时,莫耶斯说:“你使托马斯·爱迪生、亨利·福特、赫伯特·胡佛以及众多美国人做了许多你让他们做的事;你使全世界在同一时刻灯光齐暗。这不是影响,这是力量。”伯内斯答道:“不过,我从未把它视为力量,我也从未把它当作力量对待。人们不过是愿意到他们需要被引导的地方去罢了。” 模拟与训练题

1.某一新创建的公司生产一种黑马牌儿童音像制品,产品很好,但销售量不够理想。现欲委托一公共关系公司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请就应该选择什么样公共关系公司提出你的建议。

2.某一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现有员工1280人,经济效益较好。随着其产品的增加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公司的公共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欲决定成立一专门机构,即公共关系部,全权负责处理公司的公共关系事务。请帮助设计一个公共关系部的组建方案,就机构的位置、人员的配置、职责的确定灯内容作出详细分析说明。

案例八

“员工第一”

原广州花园酒店总经理袁伟民先生向管理人员提出“员工第一”的口号。他认为,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尊严,使他们处处感受到自己作为“花园”不可或 缺的一分子的“主人翁”价值,认识到“花园”的荣辱与他们的工作形象和经济效益都息息相关,这个酒店才能成为成功的酒店。根据这一思想,花园酒店最高决策层制定一系列协调员工关系、激励员工士气的措施。比如:每月固定一日为员工日,届时高层管理人员一起下厨为员工炒几道拿手菜;酒店公共关系部定期邀请员工亲属出席“酒店与员工家庭亲善会”,询问意见,争取“后院”的了解和支持;哪位员工工作有成绩,会收到总经签发的嘉奖信;每一位员工生日的当天,都会收到总经理赠送的生日贺卡;酒店设立意见奖,最高管理层对有建设性的意见保证在3天内作答,并给予奖励;等等。袁先生是知名的美籍华裔人士,全美酒店管理业的六大明星之一。他认为,优质服务和产品是酒店成功之要素,而服务和产品是由员工提供的,所以员工就是酒店最宝贵的财富。这位精通公共关系技巧的总经理走马上任刚刚半年,便使广州花园酒店的形象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便是“员工第一”带来的效应:2000名员工的内聚力使这酒店的外张力大大增强了。

案例九

体操王子加盟健力宝

健力宝集团聘请了被誉为“体操王子”的前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李宁为总经理特别助理,主管公共关系与信息传播工作。借助于李宁在国内外体育界的崇高声誉,为这家从事运动饮料和体育用品生产经营的企业进一步开拓了海内外体育界的高层关系,进一步确立其“运动饮料王国”的地位。国内外公众看到,作为健力宝总经理助理的李宁活跃在亚运会、奥运会的许多重要场合,使健力宝集团在亚运、奥运等国内外高层次的体育运动盛会中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说明李宁在体育界的公共关系能量使健力宝集团如虎添翼,其公关价值在健力宝集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案例十

周恩来的“代表作”

1971年春,美国乒乓球队与其他4个国家的乒乓球队应邀来华访问。

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后,作了讲话:“你们作为前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第一个美国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周恩来问大家:“你们住的怎么样?习惯中国菜的口味吗?还有什么问题要提?”

科恩(19岁,洛杉叽莫尼卡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倏地站了起来,他穿了件西装,没打领带,仍是长发披肩。科恩略微欠欠身子,大声说:“总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

大厅里静静的,人们都关心地望向周恩来。周恩来看了看科恩那飘垂的长发,说:“看样子您也是一个嬉皮士罗。”

周恩来继而把眼光转向大家:“世界上有的年轻人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找真理,在思想变化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成型以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变化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寻求真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

科恩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学的是历史和政治学。他原以为在这个最革命的国家,听她的总理评价嬉皮士,一定会听到那种“资产阶级”、“颓废的”、“没落的生活方式”之类的训词,结果出人意料,周恩来并没有用革命大道理训人,还表示出十分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科恩不由自主地为周恩来所折服,敬佩而信服地听着。

周恩来又将眼光转向科恩:“要是经过自己做了以后,发现这样做不正确,那就应该改变,你说是吗?”

科恩耸耸肩,友好而诚恳地笑着点点头。

周恩来略略停顿,又补充一句:“这是我的意见,只是一个建议而已。”

周恩来这番话,在第二天(1971.4.15)几乎被所有的世界大报与通讯社报道。4月16日,科恩的母亲从美国加洲威斯沃德托人通过香港,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送给周恩来总理,感谢周恩来对她的儿子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事后,基辛格评价说:“这整个事情是周恩来的代表作。”

案例十一

当银行发生挤兑的时候

因货款给破产的跨国公司,美国第一商业银行将蒙受巨大损失。在泰勒斯维尔,由于当地分行储户十分担心银行可能倒闭,遂纷纷前往兑现存款。当地分行的门口出现了长龙一般的队伍。为了应急,总行决定,将2000万美元的钞票送往泰勒斯维尔。数辆满载美钞的卡车驰往泰勒斯维尔„„..总行副行长阿厉克斯迅速赶到现场,作了一场漂亮的公共关系宣传——

“女士们,先生们”,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清晰洪亮,“我知道,你们有人担心我们今天晚上停止营业。这没有必要。我现在郑重声明:为便本行及时办理兑现,我们将延长营业时间,直到你们大家的事办完为止。”

人群中传来表示满意的嗡嗡声和自发的鼓掌声。他的这一着显然赢得了储户的好感。

“然而,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在周末你们不可能将大笔钱放在身上或置于家中。那是不安全的。因此,我建议你们将从本行取出的存款存入你们选择的另一家银行。为了帮助大家,我的同僚D·奥塞女士正在打电话与其他银行联系,请他们延长营业时间,以便为大家提供存款服务。”

人群中又传来了表示赞许的嗡嗡声。人们从心里感谢这位为他人着想的副行长。

一会儿,阿厉克斯宣布:“我被告知,已有两家银行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其他的正在联系。”

这时,人群中传来来一个男子的声音:“您能推荐一家好的银行吗?” “可以。”阿厉克斯回答说。“我本人的选择将是美国第一商业银行。它是我最了解的一家,也是我最有把握的一家。它开办时间长,且享有良好的声誉。我只希望你们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他的声音中带有一点激动的感情色彩。

阿厉克斯的后面站着一对当兑完现款的老夫妻。那男的接过阿厉克斯的话头说:“过去我也这样认为。我妻子和我在第一商业银行的存款时间达30多年。现在觉得银行有点糟糕,所以把钱取出来了。”

“传言很多。无风不起浪,总是事出有因哪。“

“这里向大家说说真相,”阿厉克斯说,“因为原先货款给跨国公司,我行所蒙受损失。但本行可以承受得了,也将承受住。”

老人摇摇头。“如果我还年轻,又在供职,也许我会如你所说的去冒险一次。但在那里面的,”他指着妻子的购物袋,“是我们至死所能剩下的所有的钱。这笔钱不多,甚至还不及我们当年挣钱时一半顶用。”

“通货膨胀打击了像你们一样最辛勤工作的善良的人们,” 阿厉克斯说,“但不幸的是,你们存款的银行将于事无补。”

“小伙子,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若是我的话,这笔钱是你的,你难道不会和我现在一样这样做吗?”

“会,”他坦率地承认,“我想我会的。”

老人感到惊讶,“不管怎么说,你还算诚实。刚才我听你建议我们说到另一家银行去。我表示赞同。我想我该到另一家去。”

“等一下,”阿厉克斯说,“您有车吗?” “没有。我就住在离这不远处。我们步行去。”

“不可以这样带着钱走。这样你们可能遭到抢劫。我让一个人开车将你们送到另一家银行去。” 阿厉克斯说着就招呼罗兰·文莱特过来。“这是我们的安全部长。”他告诉那对老夫妻。

“很高兴亲自开车送你们去。” 罗兰·文莱特说。

“你会那样做吗?正当我们刚刚将钱从贵行取出的时候——正如你所说的,我们有利益但又不信任你们的时候?”老人问道。

“这也是我们的服务范畴,” 阿厉克斯说,“除此之外,你与我们在一起30年了,我们应该像朋友一样分手才对呀。”

阿厉克斯将老人当作老朋友,老人自然高兴了。

老人停下步子。“也许我们不必分手了。让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已经把真相告诉我了。可你也应该知道我们年纪大,这些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将钱存在贵行安全吗?绝对安全?”

经过短暂的数秒钟的思考,阿厉克斯干脆而又自信的回答:“我保证:本行绝对安全。”

“嗨。真见鬼,弗雷达!”老人对妻子说:“看来我们虚惊一场了。我们把这些该死的钱再存回去。”老人重新将钱存入银行后,取款的人群很快散走了。银行仅比平时晚了10分钟关门。

由于阿厉克斯妥善机灵地处理了泰勒斯维尔分行发生的事情,其他分行没有跟着出现挤兑现款的现象。

阿厉克斯这次成功的宣传,终于挽救了美国第一商业银行。

模拟与训练题

1.请对您所属的某一组织(企业,单位,政府)的宣传资料就传播的有效性提出修改建议。2.请对您所属的某一组织(企业,单位,政府)的传播障碍进行诊断。

案例十二

为普通工人树碑立传

广州羊城药厂1991年建立起一座碑廊。碑廊内耸立着5块2米高的大理石碑。那上面篆刻的,不是什么英雄人物的业绩或高级领导人的题词,而是本厂195位普通工人的名字。原来,他们都是立功授奖的人员,厂里为他们“树碑立传”了。

羊城药厂曾有一段时间境况不佳。为了扭转这种状况,该厂领导号召全厂职工振奋精神,积极献计出力,打好翻身仗。上述192位普通职工努力工作,为厂子的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1990年,羊城药厂举行评奖活动,这195位普通工人分别荣获金羊奖、银羊奖、铜羊奖。

羊城药厂领导认为,广大工人时企业的主人。这195位有功人员虽不是什么英雄,但是他们发挥了主人翁精神,对厂子的翻身兴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他们的名字应该载入本厂的史册,永志不忘。于是,就为这195位普通工人树起了纪功碑。

这些纪功碑树立起来后,在羊城药厂引起了很大反响。碑上有名者感到自豪,受到鼓舞。老工人曹球抚摸着碑上自己的名字自语道,从没有想过自己竟有被“树碑立传”的一天!他们决心为厂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碑上无名者也感到学有榜样,干有方向,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干出成绩来,争取自己的名字也被刻上纪功碑。因为他们看到,那5块纪功碑中的最后一块是空白的,它将留给后来人。一位小伙子说,他相信,通过努力,终有一天也使自己的名字被刻在碑上。案例十三

“IBM意味着最佳服务”

IBM公司有三大基本信念:尊重每一位顾客;提供最佳服务;追求卓越工作。这三大信念贯穿于IBM公司的一切工作规范和经营活动之中。靠最佳服务赢得顾客和占领市场,是IBM公司成功的秘诀。

IBM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对“服务”曾作了 这样说明:多年以前,我们登了一则广告,用一目了然的粗笔字体写着:“IBM就是最佳服务的象征。”我始终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广告。因为它清楚地表达出了IBM公司真正的经营理念——我们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服务。

一天,亚特兰大拉尼尔公司资料处理中心的计算机出了故障,IBM请的8位专家几小时内就从各地赶到了,其中4位来自欧洲、1位来自加拿大,还有一位从拉丁美洲赶来。一位在菲尼斯工作的服务小姐,驾车前往某地为顾客送一个小零件。然而,通常时短暂而愉快的驱车旅行,此次却因瓢泼大雨、交通堵塞,使25分钟的奔驰变成4个小时的爬行。这位小姐决心不能这样失去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她想到车里有一双旱冰鞋,于是抛下汽车,穿上旱冰鞋,一路滑行,为顾客雪中送炭。

迎接顾客各种具有挑战性的服务难题已经成了IBM活动的重要部分。视顾客为上帝,奠定了IBM繁荣兴旺的基础,从而塑造了IBM守信誉、重服务的组织形象。

案例十四

大亚湾不是切尔诺贝利

由于煤电供应日趋紧张,尤其是近年来燃烧石化燃料过多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及天气异常现象,加深了人们对核电优势性的认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调查,认为发展核电不失为解决我国中长期电力增长问题的重要途径。于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在深圳大亚湾修建一座核电站。然而,正当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在大亚湾修建这座核电站的时候,从苏联传来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噩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在1986年4月25日星期五的深夜到星期六的黎明,而新闻界4月28日才对外发表正式消息。在此之前,欧洲一家新闻社报道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发生的核泄漏这一事故已造成了2000人死亡。而后,各国新闻媒介从不同渠道获得了各种消息并纷纷加以报道。新闻媒介的推波助澜,一时间使世界舆论哗然。尤其是发表正式消息过晚,致使流言四起,谣言广为传播,引起了混乱。1988年4月27日至3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11届公共关系世界联盟大会上,一位苏联教授曾作了题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的两年》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我们认为事故发生后消息公布过晚是一个很大失败。流言搅得人心惶惶,谣言令人谈“核”色变。核电站这一与人类生存攸关的重大问题不能不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香港公众亦将我国在大亚湾修建核电站之事列为热门话题。报纸辟出版面,电台、电视台开设专题节目。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浮动。有关人士慷慨陈词,极力反对在与香港毗邻的大亚湾修建核电站。一些公众为此还组织了反核的机构,并发起了香港各界100万人的签名活动。在强大的舆论影响之下,125万香港公众参加了签名活动。反核的 15 专门机构派出了请愿团赴京请愿,并将请愿名单送至北京。不利舆论汇成了汹涌的波涛。面临这种不利舆论、矫正政府形象这一重大问题,不能不令我们认真研究。这时,有人理直气壮地提出:我们修建核电站时科学的决策,别人无权干涉。显然这种说法是无懈可击的。但是随后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产生这种不利舆论的原因通过调查已得知有两点:一是我们对大亚湾核电站的修建缺乏宣传,致使香港公众不了解有关情况而产生了误解;二是客观上受到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冲击波”的影响,人们产生了“核恐怖”心理。处理这种公关危机应采取全面的公关宣传,以“软处理”的方式化解这种不利舆论。于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研究决定采取如下对策:

1.全面了解这种不利舆论产生的原因、衍生和辐射的范围,以及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影响。

2.立即组建核电站公关处,由一位高级工程师任处长,以增强公关宣传的针对性。3.通过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媒介如实报道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调查及援救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详尽报道调查结果——由于操作人员不慎所造成,并非技术问题。4.由具有权威的核科学家和核电专家在香港举办关于核电站知识的讲座。在宣传中,他们针对香港公众所担心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明。

我国目前采用的安全标准是在国际上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具有很高的安全保障系数。在压水堆的 设计上我们也采用国际上最成熟的技术,设立了三道屏障,一是安全壳、二是压力壳、三是包壳,从而使反应堆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可谓万无一失。世界核电史上的两次最大事故(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均是由于操作员操作不慎造成的,而并非压水堆本身的技术问题。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在核电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另外,大亚湾核电站距香港50公里,完全符合国际规定的选址要求。在美国、中国台湾省的一些核电站的设立,距居住区都在50公里以内,没有造成任何危险。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清理范围也在30公里以内。因此,50公里的距离不算近,港人不必担心,相信该核电站投入使用后,也不必造成任何有本质区别的,核电站不会爆炸,它可能产生的泄露也会因设有多层防护屏障的纵深保护而被减少到最低程度。

所有这些又针对性的公共传播,大大缓解了公众的核恐怖心理。成功地引导了公共舆论。5.组织香港有关人士参观大亚湾核电站基地及设施,增加了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透明度。

6.中央有关领导会见香港赴京请愿团,向香港公众代表做了认真的解释和说明工作,沟通了信息与情感,让香港公众代表感到政府对此是襟怀坦白的,从而增强香港公众对我们的信任感,打消了政府的误解。

7..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与香港一家有影响有信誉的公共关系公司合作在日本的广岛举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展览会,宣传核知识和我们对核的一贯态度。

通过以上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一场反对修建大亚湾核电站的轩然大波终于平息了。

模拟与训练

1.深入调查一个组织﹙比如某家企业﹚,就员工关系或顾客关系制定一份公共关系协调方案。

2.为你所在的组织﹙班级、学校、企业等﹚提供一个内部公共关系活动建议。

案例十五

贵州平安酒店巧妙推品牌

1992年,贵州一家酒厂生产出一个新品牌------“平安酒”。该酒属于小曲浓香型,酒体醇丰、回甜爽净。产品一出即赴世界名酒博览会,竟大受欢迎,荣获金奖。该产品拟于当年投放省会市场贵阳,然而贵州属名酒之乡,除国酒茅台之外,像董酒、珍酒、习酒、怀酒、贵州醇等,均是享誉全国的好酒,省内消费者对酒的品鉴力较高,对酒的品牌知名度也相当重视,无论是批发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很在乎酒的名气。由于当时贵州省几乎每个县都有酒厂,酒名繁杂,一般无名小酒要进入省会贵阳,相当困难。

从企业的营销目标看,先期进入贵阳市场是当务之急,然而由于厂里当时刚搞完技改,资金周转紧张,要靠广告扬名,明显力不从心,硬性切入市场,批量很难上去。厂里便希望能通过搞公共关系活动来达到宣传产品的效应。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尤其是考虑到市场和消费者特征,策划者与企业家们共同确定了宣传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认知度和美誉度的公共关系目标。为了尽量少花钱而办成事,开始就决定以借势和造势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而当时最易发挥“势”的效果活动,当首推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

策划者们注意到,贵州的体育运动虽然在航模、射击、体操等方面培养出过一些全国性的优秀人才,但总体水平较为落后。不过,当时贵州在拳击的最轻量级别上,还颇有优势。只是建国以来,省内尚未举办过此项比赛。贵州人不知道贵州拳击运动水平究竟如何,很多人还认为拳击是一种不安全甚至是野蛮的运动。省体委很想组织一次全省性的选拔赛,限于经费问题却始终未能如愿。

于是,策划者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由酒厂出资与省体委联合举办一次全省性的拳击赛,命名为全省首届“平安酒杯”拳击赛。为增加比赛的宣传效应,还请来了刚刚起步、也需大力宣传自我形象的贵州省保险公司,给每个运动员作人身保险,并在赛场边设置宣传栏。

举办此项比赛,一则借贵州拳击赛的首次效应和由此产生的新闻由头引发新闻媒体关注,让“平安酒杯”借船下海、借势扬名;二则通过比赛,宣传贵州体育优势项目,选拔年轻选手;三则面向公众以酒名喻赛事,再辅以保险公司担保,消除公众对拳击的疑虑,也增添公众对拳击的新奇感,使酒名与比赛贴切,并含有保佑吉祥之意,暗合民俗民风。比如,将3家本不相干的需求用“平安”一词串联组合起来,一石三鸟,达到使“平安酒”一举出名而又与体育比赛、人身保险互相补充、互相提携的综合效应。

比赛时间定为当年“五一”劳动节,地点选在刚落成的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由于时间、地点选择得当,结果5天比赛,观众如潮,省内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均出动,从新闻报道到专题采访、述评、赛场花絮,天天都可看到“平安酒”出现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中,“平安酒” 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为后来的产品打进贵阳市场作出了有效的铺垫,而厂家总共花了3万余元。省体委多年愿望终于实现,保险公司也不失时机地向公众作了一个积极的宣传,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庆“五一”活动也大放异彩。案例十六

珠海重奖科学家

珠海市,南与澳门陆路相连,东与香港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91年,工业年增产速度达67%,其中依靠科技进步占34%。为进一步推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珠海市决定“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该年,珠海市的有关部门对此创意做了大量的方案及其法规化的工作。1992年初,梁广大市长向来珠海观察的邓小平同志汇报了该项计划,得到小平同志的赞同。3月8日,珠海市委、市政府召开龙钟的首届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会上,“凝血酶”的首席获奖者迟斌之、“BH-0111型系列控制用户交换机”的首席获奖者沈定兴、“丽珠得乐冲剂”的获奖者徐庆中,分别获得重奖——一辆奥迪小汽车、一套住宅、一笔30万元的奖金。诸多记者迅速对此进行报道传播。一时间,“珠海重奖科学家”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海外传媒也作了大量的报道。

“重奖”产生了多方效应,不仅珠海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恩赐蔚然成风,而且使得人才、成果、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珠海市。同时,珠海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且极大地提升了珠海市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在第三节“重奖”大会召开前夕,江泽民同志来珠海市观察,并对珠海市的同志们说:“你们有一套吸引科技人才的办法,对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进行重奖,这是对的。” 模拟与训练题

1.在生活和工作中搜索例证,来说明本章所列4种不同的创意思路。2.为你熟悉的某组织思考一个公共关系活动创意,并写成建议寄去。

案例十七

精工表公关巧实施

奥运会扬名效果佳

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不久,曾有日本人访问罗马。在一家餐厅里,当候者看到这位日本人手腕上戴的表是瑞士产品时,竟疑惑地问:“您真的是日本人吗?”诧异什么?日本人竟然没戴在东京奥运会上叱咤风云的国粹----精工表。候者的态度不仅反映了公众对精工表的评价,这实际上也正说明精工计时公司借助奥运会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该公司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最好评价。精工计时公司的公关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呢?

一、精心策划

运筹帷幄

功夫不负有心人。精工表饮誉东京奥运会,对其公共关系战略却要追溯到4年前。当奥运会一经宣布将在东京举行,日本主办单位决定的第一件事项,就是大会的计时装置要使用日本的国产表。而在这以前,奥运会所使用的计时装置几乎全部是瑞士产品。当东京奥运会决定首次使用日本国产表后,奥委会的有些人士曾深感不安,惟恐发生了故障使大会难堪。日本精工计时公司决心消除人们的种种顾虑,制定了“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精工的计时是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产品”的公共关系计划;确立“荣获全世界的信赖”为公共关系目标;“世界的计时——精工表”,作为公共关系活动的主题。为此,精工计时公司着手制定并实施了一项长达4年之久的整体计划,开始了一场本公司史无前例的公共关系活动。

二、巧妙实施 逐层推进

首先,精工计时公司派遣本企业的公关人员到罗马奥运会进行“奥米茄”计时装置的现状及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产品开发的程序,拟定全盘公共关系计划。同时,各公司也开始进行多种多样的计时装置技术开发工作。随着计时装置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精工计时公司的公共关系计划也业已策划成熟。调查研究工作结束后,整个公共关系计划便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主要是全力以赴地开发计时装置技术并同时说服主办单位使用该企业的产品。另外,全场的布置也需争得国立竞技场和东京都政府的认可。精工计时公司一方面积极从事游说工作,另一方面将新开发的计时装置提供给日本国内举办的各种运动会作为实验之用,其目的是为了向各委员会证明精工技术的可信度。真诚努力终结硕果,奥委会于1963年3月正式决定东京奥运会全部使用精工计时装置。

第二阶段,在改进技术的同时,展开了以“精工的竞技计时表将被用于东京奥运会”为主题的公共关系活动。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大造舆论,精工准备了奥运会预备会上所需的宣传手册,广告宣传也紧锣密鼓地开展。

进入奥运会前的第三阶段,公共关系的各种计划先后付诸实施,报纸、广播、电视等在报道与奥运会有关的消息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精工表,从而造成了“东京奥运会必须使用精工计时装置”的舆论。

由于精工与奥运会完美结合,公共关系活动收到了奇效。当东京体育馆室内比赛大厅的竞技计时装置完成后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时,精工的技术被夸耀为日本科学的精华、无与伦比的结晶,终于实现了“精工——世界的计时表”这一目标。

精工计时公司为这次长达4年的公共关系战役投下的资本是:85名技术员与890名作业员以及数亿日元的财富。然而,公共成就的最好例证便是开篇的故事。在罗马人眼里,精工表可以和瑞士表媲美。这足以说明精工计时公司此项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案例十八

“转给你看”

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开发出一种蝙蝠牌电扇。当时,在我国的电风扇市场上,已有3000个生产厂家在激烈竞争。蝙蝠牌电扇较之于其他名牌产品来说,还是一个“小字辈”。它还没有参加全国性的质量评比活动,消费者对它也很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蝙蝠牌电扇迅速打开市场,在消费者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呢?该厂有关人员经过认真分析与研究,认为如果采取常规的实施手段,比如在媒介上大做广告或派销售人员直接去全国各地进行推销,恐怕即使花上很多的宣传费用也很难奏效。于是,他们决定采用出奇制胜的战术,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地租用了南京一家比较大的商场的橱窗,让蝙蝠牌电扇在橱窗里昼夜不停地运转,并在橱窗内醒目地写着:“自1981年4月11日起连续不停地运转,请您计算一下,现在已经运转了多少小时。”这种旨在“转给你看”的传播方式,立即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当他们发现,这台电扇确实昼夜不停地运转而没有中断时,对蝙蝠牌电扇的质量也就确信无疑了。很快,蝙蝠牌电扇首先占领了南京市场。随后,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的有关人员对这次宣传活动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们认为,要想使蝙蝠牌电扇在其他 19 地区与城市树立形象,建立信誉,也可采取同样的宣传攻势和手段。于是,他们又在全国其他城市如法炮制,如在广州租用了一家有名的商场的橱窗,在北京的西单百货商场也租用了一个橱窗,让蝙蝠牌电扇夜以继日地转动,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后来,蝙蝠牌电扇果然成为家喻户晓、备受消费者青昧的名牌产品。

模拟与训练题

公共人力案例分析 篇5

1.你认为邢岩错在哪里?

2.如果你是邢岩的好友,你建议他在镇里该怎么做? 第1题参考答案:

该案例反映的是新任领导干部如何把握角色,搞好沟通,独立开展工作的问题,对基层青年领导干部富有启迪。

邢岩硕士毕业后考取选调生,主动到比较艰苦的农村工作,并成长为基层青年领导干部,其精神和做法都有值得肯定之处。他自愿到基层工作,不怕艰苦,精神值得赞赏。担任副镇长后按照组织分工,敢于独立负责,工作细致,希望做出成绩,应该肯定。在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倾听民意,体现了群众路线根本工作方法的要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汇报,说明他有较强的纪律观念。面对个别上级领导刻意拉拢自己的非组织活动,他理智拒绝,不搞宗派主义,这是坚持党性原则的正确做法。但邢岩在造成自己面临困境的问题上也有责任,主要错在:一是角色转变较慢。邢岩初次担任副镇长,由一般干部变为领导干部,从乡镇的执行层进入决策层,对工作环境和主要领导的工作风格认识不透,角色转变较慢。二是对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领导方法存在认识误区。邢岩知道领导班子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但在具体工作上却割裂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没有把握好如何向镇党委书记请示汇报,以致把领导对一些具体工作的指导,看成是领导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干预,进而对领导心存芥蒂。三是遇到问题后不善于沟通。青年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阻力或思想上产生困惑后,要及时沟通,善于沟通,才能消除误会,获得理解。邢岩在和镇党委书记、机关同事、上级组织部门之间,在预感存在误解误判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主动去做有效的沟通,也就没有消除外界对自己的负性观感。四是拒绝镇长的说法过于直白。邢岩在有宗派主义倾向的镇长刻意拉拢自己时认识清醒,态度明确,但做法耿直,言辞直白,把镇长置于尴尬境地时,也把自己推到了镇长的对立面。五是不能正确对待职场挫折。邢岩在工作中得不到支持,遇到挫折后,本应勇敢面对,但他要求调离,则是采取了对工作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消极逃避做法。

第2题参考答案:

如果我是邢岩的朋友,会给他提出以下建议,供其参考。第一,正确定位,演好角色。邢岩已经是副镇长,必须在领导班子中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组织中遵守下级服从上级的纪律,在工作中遵守“命令部署——请示汇报”的执行路径,不把上级的指导当干预,协调处理好与上级和下级的人际关系,避免发生人际冲突。第二,顺应环境,增加弹性。要深入了解我国的乡镇领导体制,判断所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弄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增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增加与不同风格的上级打交道的弹性。第三,虚心学习,走出误区。向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请教,进一步了解乡镇工作的特点,尤其是存在党政双重上级时的工作程序,注意请示汇报,主动接受上级领导的指导。第四,不失底线,刚柔有度。在原则问题上,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善用婉转得体的语言表达拒绝的态度,避免把上下级关系弄僵,使对方下得了台阶,也给自己留出退路。第五,不惧挫折,调适心态。基层工作不可能事事顺利,时时顺心,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坚定信心,勇敢面对。不必太在意这次考核结果,要尽快调适自我,用阳光心态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要放弃调离的想法,坚持在乡镇基层工作,用实际行动改变上级和周围人的看法。第六,做好沟通,获取支持。乡镇副职领导如果得不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支持,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什么任务也完不成。邢岩要主动找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谈心沟通,对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做自我批评,努力获得主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要针对市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依靠群众智慧,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运筹,精心组织,早日建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重新赢得上级和他人的信任。

如果你在这次竞争性选拔中失利,你的竞争对手成为你的领导,你现在怎么看?以后怎么做?答题思路:①领导干部公选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效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经过多年的实践,干部公选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公信度不断提高。所以,每个参加公选的干部,要正确认识公选竞争的规则,相信公选能够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②参加公选,就要相信组织,相信评委。如果自己失利,要能够接受竞争结果,勇于承认自己还存在不足。要尊重竞争对手,敢于承认对手比自己优秀,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③如果自己的竞争对手成为自己的领导,这是公选的正常结果,会得到群众和其他竞争者的欢迎。自己要表现出豁达大度的胸怀,调适心态,摆正位置,当好下级角色,发挥自己优势,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要尊重原来的竞争对手,支持其行使领导职权,服从他的工作安排,维护他的领导威信。④如果发现原竞争对手成为领导后在工作中有失误,不幸灾乐祸,能出于公心,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大局负责的态度,以恰当的方式,善意地为领导提出意见或建议,供领导参考。

你认为副职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同分管下属的关系?答案要点: ①下属是副职工作中的战友,副职在态度上要尊重下属,不能侵犯下属的人格尊严。②下属是做好自己分管工作的依靠力量,有些下属素质全面,能力较强,既是现在的工作骨干,也是未来的领导人才。所以,副职在工作中要信任下属,勇于授权,善于激励。③副职是下属的直

接领导,在政治上要关心下属的成长和进步,在工作上要指导下属提高业务素质,在生活上要帮助下属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④副职和下属共事时不能“摆谱”,要放下架子,避免盛气凌人,要发扬民主,能够听取和采纳下属的合理化建议,满足下属自我实现的需要。⑤如果下属工作中出现差错,副职要主动承担领导责任,与下属分析原因,共商改进工作的途径,帮助下属提升工作能力。

[案例]2004年初,某市农业局年仅33岁的综合计划科科长张帆被任命为副局长,分管综合计划科、特产园艺科和科技科。张帆障碍;综合计划科同志说他讲感情、不忘本;其他科的同志说张帆抓哪个科的工作,哪个科就重要。但是,所分管三个科的科长都认为他管事太具体,使科长在科内同志面前没有权威;经常临时抽调人手,参加别的科室工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你认为张帆怎样才能做好副局长的工作?

从总体上说,应该肯定张帆是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强的年轻干部。他感谢组织,珍惜机遇,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工作认真投入,平易近人,善于沟通没有娇气。但他从中层领导成为单位领导成员之一后,在履行领导职责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1没有及时完成角色的转变。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还停留在一个科长的角度。2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没有处理好分管工作和全局工作的关系。作为分管领导,适当考虑科室情况是可以的,但作为副局长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好度。3没有弄清领导的职责。张帆大事小事都管,管理层次不清晰,管理幅度过大,违背了管理规律,自己疲于应付。4越级管理。他没有调动下级特别是分管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工作秩序。5工作方法简单,没有处理好与分管部门负责人的关系。6交往中不注意影响。对自己分管的科室应该公平对待,不应给人以厚此薄彼的印象。

按照现代领导科学的要求,副职在对待全局工作或处理与正职的关系时应努力做到:配合不争权,用权不专断,揽事不越位,尽职不争功。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处理分管工作时应努力做到:竭诚辅佐正职,切实起到助手、参谋作用;用好法定权力,善于充分授权,并且不干预下级的工作;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认清自己的角色,处理好与上级、平级的关系;同下级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保持“等距离”相处;正确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张帆在工作中的做法明显和这些要求存在差距。我认为张帆要做好副局长的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充分考虑自己是新任副局长,首先应完成角色的转变,真正站在副局长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2)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处理好分管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一方面干好分管工作,为全局工作的开展做贡献,另一方面要站在全局高度,协调好与其他副职分管工作的关系。(3)要适度超脱事务性工作。尽量避免干预分管科室的日常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到切实需要副局长考虑的事情上来。(4)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明确科长的责任,调动下属科长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要尊重分管科室的领导。如果在工作中认为有必要抽调人员集中于某项工作,要事先征求有关人员所在科室负责人的意见。(6)要善于及时“止损”。发现事与愿违或工作结果不理想时,要认真思考,自我反思,虚心征求局长和下属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

某部农民工务司,司长一名张健,副司长叫文道,下设综合„„你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这六件事:

1、北大„„邀请你参加,时间是星期五,请问你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2、光明日报记者发来邀请函,约你在9月20日谈谈农民工政策问题,你将如何处理?

3、部里将领导签署意见,交由你司承担,请你写一个办会方案。

4、这个时候,你的处长„..束,要到苏州进行调研,请你给有关部门写一个电话通知。

5、陕西某县„..写来求救信,大致意思是被陕西当地的黑职介骗了,请你来处理这个问题。

6、部里要召开„..的研讨会,时间9月17日上午,你及对策(有一个相关材料附后)。

请你对这六个问题一一做出对应的具体措施。

答:这类问题是在公共部门日常管理活动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任务繁多、时间冲突的情况,尤其需要公务人员沉着冷静、统筹协调、把握重点、凝聚力量,按照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有条有理的处理好、解决好。

就本题提到的六项任务而言,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关于第一个问题,要明确告知主办单位,自己陪同领导外出调研,本周不能回来,因此不能参加这个讲座。然后征求主办单位意见,是否可以安排本处其他同志参加。如果可以,则请示副司长文道,安排科员李明参加,并要求其详细记录讲座情况。这样做的理由是,主办单位邀请自己参加,并没有讲课任务,只是作为主管农民工事务的政府部门代表出席,以显示讲座的重要性和规范性,由本部门其他人员参加,完全符合主办方需要。

2、关于第二个问题,要及时和光明日报记者进行沟通联系,告知对方出差,9月20日可能不能及时赶回。如果该采访不是特别紧急,可协商是否另约时间;如果比较紧急,可考虑书面采访,请记者发来采访提纲,由自己在外出调研途中抽时间书面回答。

3、关于第三个问题,由于举办讲座需要一个准备期,可向副司长请示后,就有关办会的主要任务事项向李明交待,由其负责起草方案,呈送副司长把关。如果副司长指示自己起草,可在出差途中加班起草,并直接呈送处长、司长把关。

4、关于第四个问题,可以将有关调研事项交代给李明,由李明向有关部门写一个电话通知。

5、关于第五个问题,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由于本项任务事关农民工人身安全,要作为最重要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要向副司长汇报,由副司长亲自出面,或者按照副司长指示,由自己立即告知广州有关部门解救被扣留农民工,同时责成山西有关部门查处

当地的黑职介。

6、关于第六个问题,由于处长外出、新任科员尚不熟悉工作,此项工作只能由自己承担。可在留出去机场路上的时间后,集中精力赶写发言提纲,争取去机场之前写完。如果确实来不及完成,可考虑携带手提电脑,在出差途中赶写,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给副司长。要切记为副司长留出修改的时间。

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后考上公务员的刘兰兰对朋友说:“我想调离这个乡,我来5年了还没得到提拔。乡党委书记看不起我„„„一起群体性上访;在自己所包的行政村顺利推行了„„.宣传介绍本乡工作的正面报道。一时间,刘兰兰成为乡机关的名人。

半年后„„你要求调离的时候了。”兰兰淡然笑道:“我现在没有调离的打算了。乡领导充分肯定了我的成绩和能力,高书记刚跟我谈过,先让我做乡长助理,下一步准备推荐我当副乡长。”其实这也正是朋友当初规劝她的用意。

1.个人在仕途发展过程中产生挫折感有哪些主观原因?

答:作为行政机关,尤其是基层单位,领导职数有限,上升渠道狭窄,加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干部的成长比较缓慢,发展瓶颈较多,时间久了,一些干部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尤其是在一些学历较高的年轻干部群体中比较普遍。结合领导选人用人理论和工作实际,我认为产生挫折感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机构职能特点认识不足。许多年轻人,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生,热情很高、抱负远大,刚被录用,就梦想着步步高升、快速成长,这是不切实际的。作为公共机关,干部成长是由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的,要受到资历、阅历、任职年限、职数限额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一旦发现梦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就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

2、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存在偏差。作为公职人员,务实进取、敬业奉献是第一位的。进入公务员队伍,首先应当考虑如何履行好职责,服务好社会,实现好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一些公务人员宗旨意识淡薄,价值观念错位,一味的把职务晋升、待遇提高看成是判断自身价值实现的唯一标准,结果必然陷入仕途发展的误区。

3、眼高手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公务人员,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公务员,往往自视甚高,不注意学习,不深入实践,不了解实际,面对基层错综复杂的矛盾,要么迷信书本、生搬硬套,要么心中无数、束手无策,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但他们往往不能很好的从自身找差距,而是归咎于客观原因,从而也容易造成一定的挫败感。

4、缺乏交流、不善沟通。许多年轻公务员,参加工作之后,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层级意识、纪律意识、交际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不能积极主动的请示汇报,致使领导不能很好的发现、了解其特长、潜力,难以得到认可和赏识,从而无法被及时的重用和提拔。

5、缺乏把握机遇、展示自己的能力。作为公职人员,要想干出成绩、成长进步,还必须抢抓机遇、赢得机会、获得认可。但现实中,往往有些人员缺乏机遇意识,竞争意识,不能够积极主动的争取机会、把握机遇,不善于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结果能力得不到认可,成绩乏善可陈,也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

2.怎样才能让上级领导赏识和重用自己?

答、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要让上级领导赏识和重用自己,应当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端正态度、扎实工作。作为公务人员,要想获得领导认可,第一位的就是要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能特点,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踏踏实实、勤勉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好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2、认真学习、提升能力。机关工作千头万绪,许多矛盾错综复杂,作为公务人员要想干好工作,解决好问题,就必须不断的向老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敢于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要通过艰苦环境的考验,锤炼自己、赢得认可。

4、坚决贯彻、勤于汇报。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严格执行领导要求,针对工作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对领导交办的事情,要高效快捷、认真圆满完成,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执行力和忠诚度,获取领导肯定。

5、善于沟通、勤于交流。要注重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把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加强相互支持与配合,善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强化自己的口碑,不断改善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6、打造亮点、创造经验。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但要注重做到认认真真完成任务,还要善于打造工作亮点,创造先进工作经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引起重视,赢得认可。

7、争取荣誉、扩大影响。要积极争取各种评先评优的机会,要善于在各种竞技比武活动中为本人和本单位赢得荣誉。要争取在当地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等方面发表有分量的文章,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实力。

烟草院士是否应该当选

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发布54名新增院士名单。仅一小时后,新晋院士谢剑平便在网上被冠名“杀人院士”“烟草院士”,这恐怕令他始料未及。作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的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谢剑平的当选是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指出,卷烟减害是“伪命题”,不仅不可能实现,还误导公众,变相推销。打假人士方舟子也认为,此研究“骗人又害人”。随后两天,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也相继在微博上公开质疑,矛头直指谢剑平所做的研究——卷烟“减害降焦”。

试题一:围绕“烟草院士”是否应该当选,自拟题目,写一篇评论。某考生:“烟草院士”不应当选“戒烟院士” 院士评选也应讲科学、重民意

近日,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成为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消息一经披露,就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反映强烈。谢剑平甚至在网上被冠以“杀人院士”“烟草院士”。许多专业人士也公开进行质疑,其中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指出,卷烟减害是“伪命题”,不仅不可能实现,还误导公众,变相推销。打假人士方舟子也认为,此研究“骗人又害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其评选标准是规范的、严格的。谢剑平能够成功入选,则充分说明其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内无疑是一流的,其在卷烟“减害降焦”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肯定是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因此,如果仅从工程技术层面来讲,谢剑平当选院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妥。

我国是个烟草产业大国,全国拥有的烟民数量也十分庞大。无论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看,还是从禁烟工作的内在规律来看,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取缔整个烟草产业,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个烟民彻底戒烟。可以说,禁烟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一方面,要加大控烟力度,严格限制在公共场合吸烟,最大限度的减少吸烟对社会公众的危害。另一方面,组织有关科技力量,加强对烟草成分的研究,最大限度的减少吸烟对烟民个体的损害,无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问题是,随着“烟草院士”的当选,随着所谓“减害降焦”研究成果的应用,一些烟草经营者势必会借此大肆炒作、变相推销,误导或诱引更多的人吸烟,从而必将会给控烟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无论如何“减害降焦”,都不可能做到“无害没焦”,烟草的危害只能缓解、无法消除,吸烟说到底仍然是危害人身健康的致命杀手之一。一些烟民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减害降焦”的意义,以为吸这样的烟无害,从而大量的吸烟,势必会给自身造成更大的损害。由此可见,“烟草院士”的产生,其负面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发展。无论哪一项科学技术研究,都应当从这样的目的出发。反之,如果某一项科学技术研究偏离了这样的目的,或者不能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则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还有可能会造成对人类的危害,那么这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则是必须坚决制止的。就谢剑平的研究成果而言,并不能彻底的消除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但却有可能被用来误导公众、刺激烟草消费,从而给控烟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对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并不能一概否定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应当成为评选院士的进身之阶,毕竟从社会层面看,弊大于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一直是纯粹科学界的事情,遵循的是“院士人选院士选”,执行的是严格的学术标准,依据的是参评人员的科研成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谁应该当选,谁不应该当选,是科技界的事,是科学家的事,与老百姓无关。但这次“烟草院士”事件,却反映出院士评选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这件事警示我们,科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科学研究不仅要注重其学术成果,更应当注重其社会意义以及其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否则,就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对此,建议在今后的院士评选中,既要严格执行学术标准,还要注重增强评选的透明性,积极接受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从而确保院士评选取得最大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效果。

试题二:

针对如何有效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提出建议,要求有针对性,符合国情、符合实际。

答:

1、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带头做到在公共场所禁烟。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领导干部,要给予批评教育,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2、各级党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要严禁吸烟。公务活动承办单位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要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3、要积极做好禁烟控烟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要在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 语和标志,有条件的地方要张贴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画或者播放有关公益广告、宣传片。

4、要在公共场所设立检查员,及时发现并制止吸烟行为。

5、要深入开展无烟单位、无烟科室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措施。

6、要出台关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有关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公共场所禁烟 地方立法工作,出台有关地方法律法规,明确公共场所吸烟的有关处罚规定。

7、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公开曝光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广大人民群众要及时

劝诫、制止公共场所吸烟者的吸烟行为。

【案例分析 附事例五】 事例一:1998年春。。。建设“食用菌百里长廊”的工作力度,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老百姓不愿搞,可以采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逼民致富”。

事例二:某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且每户村民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前来考察。很多村民因为自己家没有养牛,只好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10元。该书记曾说:“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要让领导看到政绩。”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上了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后办起了八大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八大公司只运行了3年就被迫停办。该镇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1亿多元的政绩债。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100年。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运量只达。。亏损已达11亿元。如果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东部某市为美化城市,有关部门在市中心广场修建了6

座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都批评。。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评有关部门:才建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

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1)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

(2)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择优,唯一的方案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3)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4)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官僚主义表现在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政绩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5)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但对决策者不处分、不罚款、不停职,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领导工作中做到正确决策,就要以科学决策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到:(1)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懂得科学决策的理论,都要了解科学决策的机制。(2)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不拍脑门;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5)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关于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2.某区县一办事处辖区存在半公开的传销活动,当地工商所多次查处,效果不好。市局决定采取区域联合执法的措施进行治理。如果由你负责这项工作,你将怎样做?参考:①正确认识打击传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由自己负责是上级的信任。②行动前准备充分,安排周密。如请示上级,了解领导的要求。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与公安、商务、民政、教育、电信等部门提前协调,与有关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提前沟通,通报情况,寻求配合支持。派出人员到这一区域调查摸排传销情况,掌握传销活动的地点场所和组织者、策划者、骨干分子的信息。根据情报信息确定抽调的人员数量和分组数量,以及需要的车辆器材等必要设备。对传销组织头目可能暴力阻挠引发群体事件做好应急预案。③行动中方法正确,措施有力。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到查处一线。做好保密,防止传销人员转移。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人身安全。向受骗人员宣传参与传销的危害和国家打击传销的法律规定。对传销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交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对所有参与传销的人登记建档。查扣用于传销的商品。对给传销活动提供场所的当事人给予处罚。④考虑到善后行动。如清理查处结束后,评估清理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在管辖区域内打击不力,放任传销的人进行问责。规范直销行为,完善针对传销的打、防、控工作体系,建立打击传销的长效机制等。

某市一政府组成部门在行风评议活动中,连续两年排在倒数后

三名内。如果让你到该单位主持工作,你打算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参考答案: ①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是近年来各地在转变机关作风,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行政效能方面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开展行风评议,有利于政府部门了解群众满意度,发现自身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有利于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②针对该部门连续两年在行风评议中排名倒数后三名的情况,到任后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或班子扩大会议,分析行风评议的结果,端正对待行风评议结果的态度,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埋怨和抵触情绪,不找客观理由,虚心接受社会的批评。③成立整改小组,自己亲任组长,带领班子成员和整改小组成员去组织行风评议的机关上门走访,了解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对本单位提出的主要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表明正确对待的态度,作出认真整改的承诺。④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部门职能有关的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批评意见,征求改进建议。⑤由整改小组制定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意见。按照行风评议的内容,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单位内部进行自我对照,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⑥提出的整改措施要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要有落实整改措施的激励约束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可适当举例说明)。

厦门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曾说:“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这对领导干部有何警示? 要点:①面试者能从正面或反面、或正反两方面阐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指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与树立党的形象、塑造自身形象的关系。说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原则”,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制度,不循私情,不搞特权。在生活中,领导干部也可以“有爱好”,就是在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读书学习、参加文艺体育、养生健身等方面的活动,从一般情况看,“有原则”和“有爱好”二者并不矛盾。②面试者能够联系实际,指出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群众,其爱好更容易受到群众的关注和社会的评判。所以,领导干部的爱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德,有益身心健康且放在工作之余,用合法正当的方式,而不要用公共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爱好。③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有原则”和“有爱好”的关系。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办事公正。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要头脑清醒,谨慎交友,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腐蚀拉拢,受制于人,做出违反原则,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④面试者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具有辩证性、条理性,不偏离问题。

上学难、上学贵,常常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果你当了教育局长,你将怎样保障教育公平? 答题要点:①考生能够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学有所教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认识到保障和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局义不容辞,教育局长责任重大。②教育公平就是公民要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面试者能体会到什么是上学难,什么是上学贵。上学难,主要是上好学校难;上学贵,主要是学校收费多,收费高,超过了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辍学。③考生能够实事求是、辩证客观地分析造成当前上学难、上学贵的原因。如部分学校领导有禁不止,违规收费;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严,查处不力;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资源短缺,供求失衡;城乡差距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造成学生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拥堵;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教育期望值高等。④考生能够围绕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符合现行政策、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令人信服且有可行性的思路或对策。

认识副职的特点才能当好副职。你认为副职领导有什么特点?答案:任何组织的领导班子里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副职。认识副职的特点,了解副职和正职的区别,是走上副职领导岗位后,履行好副职职责,成为优秀副职的前提。第一,副职具有执行性。副职没有像正职那样的拍板定夺决策权,相对来说,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服从在正职主导下做出的决定,或执行正职的指令,完成正职布置的任务。第二,副职具有辅助性。从组织功能看,副职是正职的助手,要协助正职做好工作,为正职分忧解难,不给正职添乱。第三,副职具有智囊性。副职要做到身为副职,着眼全局,善于为正职提建议,出点子,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尤其是在正职的决定不够完善时,副职要从工作和大局出发,及时提醒,防止失误。第四,副职具有协作性。在多数单位,领导班子中的副职通常有两个以上,多的达十几个。单位的全部工作由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分担,做好单位全部工作,需要所有副职紧密协作。副职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谁也不能单打独斗,都需要其他副职的配合与支持。第五,副职具有中介性。副职是正职的下级,正职或领导班子的决定和指示需要通过副职传达到自己分管部门的下属;副职又是自己分管下属的上级,分管部门及其下属的意见或要求,一般也要通过副职反映给正职,或带给领导集体。这就使副职兼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双重身份,在组织中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第六,副职具有自主性。每个副职都有各自的分工,在做好分管工作时,副职固然要注意尊重和服从正职,要与其他副职相互支持,要虚心听取和接纳群众意见,但更要在遵守法律规定、组织原则和办事程序的前提下,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避免事无巨细都向正职请示汇报,履行好副职的领导职责。

副职属于执行层,如何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工作?答案要点: 副职在正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合理运筹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处理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掌握和运用ABC工作分类法,按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分管工作或要处理的事情分成ABC三类,把既重要又紧迫的A类事务放在第一位,优先安排,紧抓不放,不断检查督导,克服干扰,务求落实。其次,抓好少数虽然重要但时间上并不紧迫的事,明确具体负责人,提出时间进度,定期检

查,按时完成。再次,注意做好上级随时交办,要求及时反馈的事。哪怕这种事不是特别重要,副职也应该亲历亲为,避免因为忙碌而忘记。最后,对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迫的日常性、例行性事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授权他人去处理,或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电子政务等方式方法,做出妥善安排。

如果你成为副职,怎样处理分管工作与单位全局工作的关系?答题要点:①面试者能够说明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遵守“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懂得在领导班子里个人分工负责和互相支持配合的道理,表明自己成为领导成员后,一定会服从组织分工和领导安排的态度。②面试者能够说明,自己将认真思考分管工作在单位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分析做好分管工作和做好单位全局工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做好分管工作的意义,增强做好分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面试者能够回答自己要弄清岗位职责,牢记上级确定的工作目标,做好调查研究,尽快熟悉业务,学习相关法规,努力做好分管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望。④面试者必须表明副职要有单位工作“一盘棋”意识,要会统筹兼顾,既要做好分管工作,又要关注本单位整体工作,支持其他班子成员的分管工作。如果上级在分管工作之外又给自己分配其他临时性工作,也要服从领导安排。

如果你通过公选成为某单位的副职领导,你认为副职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当好副职?

答题思路和评价要点:①面试者懂得副职在班子中起着支持正职,辅助正职,当正职的助手和参谋的作用;在组织中起着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桥梁或中介作用;在工作中起着分管具体任务,进行组织实施,为群众作出表率的作用。②面试者能说明如果成为副职,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通过学习和调研,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依据班子分工、领导目标和岗位职责,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进行创新。③明白副职必须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尊重正职,维护正职的权威,注意请示汇报工作,不越位越权。当正职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既能善意指出,又能及时“补台”。④明白副职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副职的关系,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围绕组织目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⑤明白副职必须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做到取信于人,真诚待人,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上合理授权,调动下级积极性,发挥下级创造性。⑥在领导班子中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遵守议事规则,敢于坚持原则,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顾全大局,坚决执行集体决定。不搞亲亲疏疏,不犯自由主义。⑦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要认真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自律,抵御诱惑,筑牢思想防线。要正确用权,不搞特权,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篇6

新加坡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业群雄角逐的激励竞争中独占鳌头,多年连续被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评为优质服务第一名。新航的服务有很多独特之处,他们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手段与东方的殷勤待客传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乘客至上”的公关思想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给每一位乘客留下极为深刻的良好印象,使来自各国的乘客自然成为新航的义务宣传员,再加上通过新闻媒体做广告宣传,公司的形象就不胫而走,誉满五洲。

新航的服务准则是:对所有乘客一视同仁地施以关心和礼貌,在一切微小的服务细节上给乘客留下难忘的印象,并树立公司的整体形象。这些服务准则通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良好举止体现出来。这此服务措施有:(1)订票时可得座位号,登机时对乘客以姓相称;(2)殷勤款待,乘飞机如同做客;(3)照顾乘客休息用餐,将饭店服务方式搬进机舱;(4)纪念品加优待券,希望你再来光顾。

以上这些及其它各项服务措施,构成新加坡航空公司充满活力的公共关系,使新航在国际航线上赢得了声誉,赢得了顾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人一筹。

案例思考: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企业为什么必须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服务在其中又起到什么作用?答:1.新加坡航空公司为塑造本组织的形象,从公关基本原理出发,实行了完善服务的一系列措施,其突出特色在于新加坡航空公司抓住每一个细小环节来赢得顾客的信任,为塑造组织形象服务。

2、是属于服务型公关模式。它是以提供各种实惠的服务工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际行动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整个旅行过程中,让旅客时刻都能感受到乘务员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使旅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3、服务型公关模式能够有效地使人际沟通达到“行动”层次,是一种最实在的公共关系。

4、新加坡航空公司开展的“ 全员公关” 活动,让公关意识融入每个员工的头脑,体现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中,贯穿于公司的每次活动之中,这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根本。因此有人说"全员公关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最佳状况。

5、企业要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得到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必须强化服务。有人说:“现在的顾客与其说是买东西,不如说是买服务,就交易成功率来说,周到的服务大于商品的质量与价格”。

6、作为运输性企业,要搞好公共关系工作,除保证旅途运输的安全外,为顾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显得更为重要。

7、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形成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印象和评价,提高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对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组织与顾客利益的双赢

IBM公司的金环庆典

美国IBM公司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隆重的庆功会,对那些在一年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进行表彰。这种表彰活动被称作“金环庆典”。这种活动常常是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如百幕大或马霍卡岛等地进行。在庆典中,IBM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始终在场,并主持盛大、庄重的颁奖酒宴,然后放映由公司自己制作的表现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工作情况、家庭生活,乃至业务爱好的影片。在被邀请参加庆典的人员中,不仅有股东代表、工人代表、社会名流,还有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的家属和亲友。

在庆典活动中,公司主管会同那些常年忙碌,难得一见的销售人员聚集在一起,彼此毫无拘束地谈天说地。在这种交流中,无形地加深了彼此心灵的沟通,增强了销售人员对企业的“亲密感”和责任感。IBM公司的“金环庆典”活动属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它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到结论: IBM公司的“金环庆典”活动属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它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它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显现企业文化的氛围。通过“庆典”活动,让对企业有功的人员亲身感受到企业高层主管对他们工作、学习、家庭及个人发展的关心,感受到企业IBM公司每年一度的“金环庆典”

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表彰有功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同企业职工联络感情,增进友情的一种手段。大家庭的温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它可以使公司内部更多地联络感情,增进友情,协调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第二,它可以使员工家庭和睦、健康。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的家属、亲友也被企业邀请参加庆典活动,这会使这些受表彰者的家属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亲人在工作中的表现,使其家属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多地支持亲人们的工作,使之多一份理解与关爱,从而保证这些家庭的和谐气氛。

第三,它可以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更高,使企业形象更好。在这样的庆典活动中,接受表扬者会产生一种继续奋发向上,为企业多做贡献的决心。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的员工努力工作。在这种企业氛围中,员工们会处处为企业着想,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员工形象,进而展示出企业的风格。

第四,它可以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同步增长。企业员工热爱自己的企业,以企业为荣,会自觉地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会使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形象,如人们会认定IBM公司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关爱社会的公司等社会效益的提高会最终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认定,拥有良好形象的企业,一定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愿意购买这样企业的产品。

其他企业应借鉴IBM的这种做法,更多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以增强企业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感情联系,创造出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氛围。联络感情、增进友情,除了可以举办像IBM公司这样的庆典活动之外,还可以采用诸如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如厂庆日,新产品投产和新设施的剪彩等)和有意义的节目(如新年、元旦、国庆节、五一节以及职工的生日等)举办各种形式的工作聚餐会、周末、文化沙龙、知识竞赛以及其他联宜活动。

我们会认定IBM公司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关爱社会的公司等社会效益的提高会最终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认定,拥有良好形象的企业,一定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愿意购买这样企业的产品。其他企业应借鉴IBM的这种做法,更多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活动,以增强企业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感情联系,创造出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氛围。

公共经济学案例 篇7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法,具体应用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短短二十几年间,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人才,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尽管目前《公共关系学》课程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 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和这门课程在中国高校的短暂历史, 所以其教学并非十分成熟;同时, 由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 因此其教学活动相对于其它课程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传统教学中, 《公共关系学》一般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但由于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公共关系显著特点, 既不能用僵化的思维、枯燥的语言讲述理论, 也不能简单地进行“书本实践”。因此, 案例教学法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案例教学法比较生动形象, 能深化理论学习, 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课堂效果看,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公共关系案例的挑选

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选择。教师选择案例时, 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公关案例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凡是选取的案例, 必须与理论知识相吻合, 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难点、重点;二是选取案例一定要注意时效性。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选取和现实相接近的公关案例。过时的案例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缺乏吸引力;三是选取案例要注意本土化, 不要过多运用国外的公关案例。国外案例背景情况学生一时往往难以深刻理解, 讨论、分析不能切中要害, 而且过多讨论国外案例, 不分析本国案例, 不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和深刻理解并更好地运用公关理论知识;四是热点性。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这样的案例贴近现实生活, 会使学生觉得公关知识亲切实用, 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纯理论, 而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课堂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理论和知识点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进行恰当合理地设计安排,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 笔者具体谈谈在课堂案例教学中主要的几种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讨论法。

教会学生读懂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根本, 案例分析讨论法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在讲解完一定的教学内容后,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掌握公关知识与实践技能, 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精选案例, 让学生认真阅读, 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首先要读懂、吃透案例, 对于案例中没有完全透露出来的公关理论和方法, 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先由小组讨论, 然后再让各小组代表发言。在分组讨论时也有一定的技巧:教师要掌握班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情况, 尽量把相互之间比较融洽, 而经验和观点又不同的同学分在一组。这样既使小组具有较强内聚力, 各成员之间又可相互启发共同受益;当然也可以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展开大型讨论, 由学生主动发言和教师随机点名发言相结合。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通过给发言优秀者总评成绩加分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 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讨论环境,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鼓励学生相互争论, 并对学生的争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组织好分析讨论过程。最后, 教师应对整个讨论情况进行归纳, 要把学生在发言中说到的有一定创新的见解加以总结, 归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与此同时, 教师要谈一些自己对案例中所讨论问题的看法, 最好有一些独到之处,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在下一次案例课上更大的积极性。

2. 模拟情境表演法。

仅懂得单纯的理论分析还不够, 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才是根本。因此, 创设一定的公关活动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是非常必要的。模拟情境表演法就是在教学中, 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工作场景, 让学生进入生活、工作情境, 使其在模拟的生活、工作情境中认识、理解、运用知识, 锻炼能力, 体验情感。它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有利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公关专题活动的种类 (记者招待会、开幕开工典礼、展览会、赞助活动等) 是公关实务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讨论、设计、收集资料, 在课堂上经“招标”后选定他们要模拟表演的专题活动类型, 给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筹备排练,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课堂上, 学生进行了某明星的记者招待会、某品牌汽车的展览会等模拟情境表演, 分别扮演了市领导、经纪人、明星、董事长、公关经理、主持人等角色, 让人惊喜的是学生的表现力和表现欲都很强, 角色人物被他们模拟得像模像样、活灵活现。模拟情境表演让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公共关系策划能力训练。

公共关系策划是一场公共关系活动的关键环节, 是展开其他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案例课上也少不了要训练学生的策划能力。策划训练通常通过给出某个企业的背景资料和企业目的, 由学生根据企业背景资料, 以企业目的为指引, 策划出一个方案, 包括活动主题、步骤、注意事项等, 然后选出几份好的方案供大家点评。由于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这种训练无形中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 在进行策划训练时, 为避免学生流于形式, 教师一定要规定具体的篇幅和策划项目, 并让学生提交做好的策划书。虽然这些策划书并不一定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但从其稚嫩的字里行间,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创意的火花。因而, 让学生进行公关策划训练, 对其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三、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 案例教学法的备课难度要大于传统教学的方法。在《公共关系学》的案例教学中, 教师不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仅仅是系统地传授知识, 还要组织、控制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教师应勤于收集、积累、编写案例材料。教师首先要读懂、吃透案例当中并没有完全透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特别是案例所隐含的一些公关理论和方法。案例教学给教师增加了压力, 迫使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否则整个讨论、分析过程将可能失控。在这种压力下, 教师必须认真收集、积累、编写案例材料, 并对案例有充分的思考和把握, 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灵活组织, 才能上好案例分析课。这也促使教师的能力、水平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使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创新。

由于班级人数多, 讨论课教学的组织难度较大, 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 经常是个别思维活跃、反应快的学生发表看法, 而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较小。所以, 教师应对发言过多者, 要求其概括主要观点, 而后转问别人的意见;对没有参与发言者, 建立激励机制, 将学生课堂讨论的表现与考试成绩及学分挂钩, 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问及一个事实问题, 而后追问解释性或评价性问题, 以此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在讨论时, 学生有时看问题会限于局部, 甚至跑题, 这时教师就要适时介入, 插入几句简短的话, 提醒学生回到讨论主题。当学生激烈讨论甚至出现争执时, 教师要循循善诱, “调和”矛盾, 既劝导学生服从真理, 又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此时可采取如下策略:不偏向其中某一方;引导学生认识到双方的一致之处;提醒学生讨论的主题;运用幽默化解双方冲突;概括双方观点, 提出共同面临问题, 把讨论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 《公共关系学》教学应该是轻松活泼的。根据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 案例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公共关系学》教学的始终,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教学手段, 实现公共关系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灵灵.职业学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讨.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

[2]黎敏.高职《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初探.职业教育研究, 2005.5.

[3]孟阳.对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高教前沿, 2009.4.

公共经济学案例 篇8

[关键词]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案例质量教学能力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15-02

一、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现实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在美国产生后,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学生引入某一情景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个体的思考或群体的协作,认知、分析和解决某一政策问题。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学生思路。相对于传统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一方面,学生个人的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发挥自己的思考与想象。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能大大拓展学生的思路。最终,学生依据理论分析实践,根据个人和合作团队的理解给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应用能力。案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个体或团体合作的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增进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水平;而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的案例教学,学生能提高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障碍

公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该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断增加,但其发展仍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缺乏高质量的国内案例

我国公共政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引进国外相关教材与著作为主,因此,课程相关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多来自于国外,多数案例也是引用国外发生的事件,而缺乏高质量的本土案例。随着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发展,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始使用本土案例,但多数情况下,案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比如,有些案例代表性不够,或有代表性而丧失时效性等。

导致公共政策课程高质量案例缺乏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公共政策学处于起步阶段,积累的本土案例较少;二是高质量的案例制作成本较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高校教师忙于教学与科研,往往无暇顾及案例制作;三是因为案例制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研究组织。在国外,公共政策案例往往由思想库或政策研究组织来制作。这些思想库拥有人才、资金、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当前我国思想库或其他专业性社会组织还不够发达与完善,缺乏专业的案例制作组织。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内容更丰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传统教学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案例教学过程包括前期案例制作、课堂案例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总结与评价。教师要在掌握和熟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精选案例;课堂上要讲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评价与总结。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教学所需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案例选择、案例讲授、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互动等课堂技能。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这方面能力有限。

制约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因素在于:一是一些老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他们停留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愿意改变。二是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案例教学需要随时更新素材,即便有些教师努力进行案例教学,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能力的提升可能也并不理想。三是一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误解造成的。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举例子。教师列举大量例子,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缺乏学生的讨论与互动。这不是案例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

(三)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不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关知识的储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积极主动精神等要求较高。可以说,学生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2]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而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要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以及有参与的热情。然而,当前,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原因有:成绩评价体系不科学,课堂讨论占成绩的百分比不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发表言论;案例选择不当,致使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对案例教学参与能力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前期知识积累不够,另外还包括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等。公共政策学需要有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背景,一般应放在这些课程学习之后才能开设。如果把公共政策课程置于这些课程之前开设,客观上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堂参与能力不高。

三、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成效的改进

(一)注重案例制作工作

鉴于公共政策案例制作是一项成本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进行大量的案例制作。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研究人员制作相关案例,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保证案例制作有专人负责,有专项经费。国外一些大学在案例制作方面往往邀请一些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的人员参与。这样,一方面能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接近实际。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并和学生定期交流。[3]

在确保案例制作专业化,提高案例制作质量的同时,要确保精选教学案例。一方面,案例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必须是为了解释某一理论、某一政策实践才选择某一案例,而案例应该能很好地说明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案例要具有时效性。有些案例是经典案例,在解释某一理论和问题时可反复使用。有些案例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在选择案例时尤其要注意。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案例类型要尽量全面,既要有国外的,也要有国内或本地的;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

(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将 “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教师的任务在于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学用理论分析实践,并启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教师不再是中心和权威,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教师应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认真做好案例教学的各项工作,提高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举例子或介绍例子,教师应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课前,做好案例选择工作,精心挑选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分析、辩论;课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一般答案要多元化,教师在总结时尽量从多种角度去分析与概括。另外,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从而增强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能力

针对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大案例分析讨论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所占的分值比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应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学生多一些引导与鼓励,增强其参与的热情与自信。教师也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优质的案例吸引学生参与。

对学生参与能力不高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造成的这类问题,学校应通过教学体系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将公共政策置于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等课程学习之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积累。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课程应设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过早或过晚开设相关课程,其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红燕. 浅谈案例教学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3]李勇.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钟岚]

上一篇:初级职称申报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类网站配色方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