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经济学(共8篇)
公共资源经济学 篇1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摘 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在城乡的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同时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其供给完全由政府决定。我国城市与乡镇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一直以来存在的严重失衡,违背了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公共资源配置的学科,为合理的表明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借助它的相关理论,可以深刻研究我国现在教育发展失衡的内在原因,可以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社会收益 公共产品
教育资源是开发和发展教育产业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功处理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广度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观念的变化,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难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对义务教育在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均衡发展赐与了高度的关注,特别强调了义务教育资源在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合理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现在城市与乡镇义务教育的现状作透彻思考,找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而将教育公平的内涵提升到新的高度。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拥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科技资源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和程序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以取得好的办学效益。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解决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问题。即实现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资源配置——义务教育的经济难题
资源稀缺的难题是经济学分析的逻辑出发点,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历史性命题,而资源分配的难题又是人类从事任何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所以,随着经济学理论的日臻完善,它开始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公共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具有与私人产品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其效用在不一样消费者之间不可以分割,更无法像私人产品那样可被分割为许多单位供个别消费者购买和拥有;非竞争性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边际生产本钱为零,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本钱增加为零;其二是边际拥挤本钱为零,即每个消费者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公共产品形态存在的义务教育,政府是其唯一供给者,其调控行为直接关系着社会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与否。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考察城市与乡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难题的根本是校园布局的难题。
1.校园布局——农村教育之“症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生源也趋于萎缩,所以,“普九”期间创建起来大批校园已经超过了实际的必要,校园布局和排场面临重新调整的必要。可是,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百姓出于对孩子就学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阻止撤并原有的教学点,给政府单位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得许多校园在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惨淡经营。作为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具有非竞争性,教育产品一旦供给,其社会本钱是固定不变的,并不随着消费群体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本钱为零,除非学生总数超过拥挤线。当学生数量增加并超过拥挤线时,将会产生边际拥挤本钱,此时边际本钱曲线开始上扬,社会收益降低。现在普遍的衡量资源在城市与乡镇间的配置情况采用城市与乡镇各项资源的生均占有率作为指标,如生师比,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等,但这种方法明显忽略了区域内部资源分配机制的不一样,农村中有大量办学规模很小的教学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被人为的分割、稀释,区域内部相当多教学点学生人数在标准值以下,从而使得了一种矛盾的情形,整体区域间各项指标接近一致,但是农村区域内部资源配置却缺乏效率。农村中小学生校比数据远远落后县镇,各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巨大,供给有力,可是需求较小,各校办学规模远远落后县镇。义务教育除了具有非竞争性之外,还具有非排他性,可是,经常面临的小规模办学又人为的使其获得了排他性,小群体的消费者占用了教育资源而使其他人群无法享受。
可以这么说,校园布局是农村教育难题的症结所在,是制约农村教育发生实质性提升的“瓶颈”,不首先处理这个难题,资源配置就无法达到优化,政府将苦于无法集中物力、财力而显得力不从心。
2.由校园布局演变而产生的其他难题
既然是难题的“症结”,那么农村教育的其他难题必然受其影响。教育资源的最主要构成部分便是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而这两者在县镇与农村两个区域的分配是基本平衡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两区域间的各项生均占有资源数据相差无几,但是以基本的教学单位个体作为出发点,农村拥有的资源又是极度匮乏。不停恶化的教学环境终于触动了“教育链”的源头——生源,有条件的学生开始纷纷流向城镇,这一方面使城镇教育开始承担教育拥挤本钱,其他方面,又对农村老师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职业成绩感降低,老师士气低落,“士气低落的人显然是低效率的”。更为严重的是,农村丧失了引进年轻老师的条件,老师岁数结构产生断层,这显然不利于更新、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农村的开展。
二、整合资源——农村义务教育的改善方法
经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校园布局难题是农村教育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原因。所以,现在基础教育改进运动的中心是针对校园布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这些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日俱增,可是,假设没有优化的布局分布,财政资源的应用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率,即使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村教育,但也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也给社会整体福利使得了损失。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提速,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村
村通”工程的顺利结束,广大农村交通便利,且农民收入的提升也改善了自身出行的交通工具。时下,正是农村校园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
三、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可以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继续加强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当然不同地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同,不能统一采用上述对策。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透彻思考
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农村群众主观上对变革的抵触和农村交通、经济等各个客观条件不成熟,这项对策在实际履行中遇到重重障碍。中央非常重视在教育改进中保护民意,强调“要办妥必要的教学点”,这便是使得地方政府在改革处冲突,以低效换取执政环境的稳定。
可是,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为低下,在公共事业上缺乏长久的眼光和对整体好处的考虑,假设在公共事业上,过于强调民主的价值观,以保护农民的特殊好处诉求,公共产品不免会陷于“公共性”和“私人性”界定不清的两难境地。因此,在处理农村教育的难题上,地方政府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政府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注意经过各种渠道增强与群众的沟通,提升群众对公共事业的认识,让农民可以体会到政府的所作所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为有这样,改革才气成功,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才气实现。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办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8-189
[2]翟博.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21-225[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4-75
[4]樊勇明.杜莉等.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8,47-49
[5]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43,232-233
公共资源经济学 篇2
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满足了某些强势集团的利益, 但更为严重的是, 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侵害, 而且也使不能在开发过程中分得一杯羹的群众沦为更加弱势的群体, 加剧了贫富分化, 滋生社会腐败, 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和不公正性。伴随着资源的非理性开采和利用, 这种由资源开发型冲突引起的公共危机也愈演愈烈。比如, 陕西榆林地区是晋陕蒙接壤地区举世闻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区, 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多达8大类48个品种, 境内不仅有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 而且还有全国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气田和陕西省储量之最的石油以及丰富的岩盐、湖盐、高岭土、铝土矿等矿产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榆林地区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 天然气也快进京了, 但现在全区12个市县还都是国家级贫困县, 在325.8万总人口中, 尚有22万人口没有越过温饱线。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老区延安, 虽然土地干旱贫瘠, 地下却发现了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达4.3亿吨, 煤炭储量为71亿吨, 天然气储量33亿立方米。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而且也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第一个炼油厂都诞生在延安。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延安石油年产量由当初的1.21万吨增至2001年的314万吨, 原油加工量达到376万吨。但迄今为止, 在延安13个区县中还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 190多万农业人口中, 处于国家核定标准年人均收入625元以下未解决温饱的有28.9万人, 625元至865元之间低收入的有31.1万人。
由于正当的利益得不到关切和保障, 上访、游行、静坐等极端方式成为弱势群体寻找公正和公平, 维护切身利益的主要手段。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性矛盾引发了大量信访问题, 而其主要问题是:历史包袱重, 如企业退休养老金缺口大, 老职工心存强烈不满;下放的中央企业政策性破产后遗症问题多, 失业人员长期得不到再就业;不同群体在利益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矛盾难以及时解决, 如国企改制中欠发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的工资、福利以及保险费用等。地方政府不能给他们满意的回答, 促使他们走上了上访的漫漫长路。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新突破
1. 对冲突的主体要有新界定。
在以前, 利益上受侵害的当地居民和开发商被认为是公共危机冲突的主体, 政府作为裁判或仲裁者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但是近年来, 利益上受侵害的当地居民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首先, 当地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冲突过去以“减负”为主, 近年逐渐转向于要求政治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上的不平等, 直接导致了农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话语权”缺失, 农民的政治权力、农民的意愿、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合理表达或保护, 成为农村社会冲突事件增多的重要原因;其次, 以争夺自然资源利益为目的的乡村内部农户之间纷争, 明显地转换为农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经济利益争夺的群体性社会事件。
2. 引入非政府部门 (NGO) 加强危机评估。
危机评估以政府为主导, 其有利的方面在于, 可以比较便捷、充分地掌握评估的资源;但不利的方面在于, 政府既是危机评估的主体又是客体, 在评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失去公正性、公平性, 而且政府评估的效率比较低下, 浪费社会资源, 也加剧了政府权力“失灵”。在这种情况下, NGO的作用将最大限度的彰显出来。引入非政府部门对危机管理进行评估, 对于整个社会的沟通、整合及治理, 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NGO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第一, 组织灵活。相对于政府来说它不仅是能够客观公正评价问题的第三方, 而且他的反应比较灵活迅速。第二, 立足于民间。与公众的空间距离较小, 因而总能最先得到公众的需求信息, 在评估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公正地考虑到公众的需求。因此, 由非政府部门对公共危机进行评估, 政府购买公共危机评估的结果, 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3. 完备的危机管理法律。
首先, 严格的立法保障了政府及各部门在非常时期行使紧急权力, 并使紧急权有法可依, 这是保障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 也是公民权利不受侵犯的制度保证。德国、印度、俄罗斯、南非、荷兰、波兰、以色列等国家, 均在宪法中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作出了规定, 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美国、法国等国家制定了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来详细规范在紧急状态时期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以保障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充分、有效地行使紧急权力, 同时又很好地限制政府的行政紧急权力, 以保障公民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使一些基本的宪法权力遭到侵害。其次, 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单项具体法规措施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难, 使突发性公共事件在单项具体法规的框架内得到处理和解决。
4. 重视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和理论研究。
公共资源经济学 篇3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等院校正在加紧进行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但目前平台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与实际使用有较大差距。为提升教学水平和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平台;以专业性资原为主;体现教师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5-0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灵活性、交互性给《公共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动力。但目前网络资源良荞不齐、内容不丰富、组织不科学等弊端,也严重阻碍了师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探求,急需构建良好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一、《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所有学生几乎都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愿望,如好奇、成就感等。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内容上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在对话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应注重交互性,同时具备用文字和语言交互的能力;倡导一种超越主题的关系思维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彼此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对话、沟通和交流;强调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挑战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3.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要随时考虑到流动、变化、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目的是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参与者都是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创造者,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倡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的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管理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公共经济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很多都为隐性知识,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战略性目标主要围绕着如何发展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平台不仅要关注网络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更要关注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足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师生利用资源、组织资源进行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包括教师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参考文件;教学辅导含学习指导、作业练习、历年试卷、答疑解惑及案例库等辅导资料;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IP课件和教学录像。目前《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库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2%的学生有此同感。致使现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2.质量不高
教学资源是整合课程知识体系与媒体技术的系统化资源,不仅从教师的教学供给角度去开发建设,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者所需的是来自真实情境、技能训练、典型案例与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现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质量来看,仅是教材内容的堆积,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资料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课外扩展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难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导致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没有养成登录教学平台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
3.层次不清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层次应该着重突出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与增值性,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需求差异。现有学生层次非常清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二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以及未来的择业方向不同,三是学生本身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涵养不同。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43%的学生认为《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没有体现出层次性,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而设计出学习共同体、情境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主要网络学习模式,缺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置学习界面、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4.使用不便
比较好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能够提供便利的搜索引擎和自动信息挖掘支持,支持多种关键字搜索,并能根据使用者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信息挖掘,在相应栏目中显示可能需要的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目前无法实现统一的信息检索和无法单点登录获取所有的教学资源,这也影响了学生使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另外,平台建设的形式较为单一,以静态形式的资源为主,没有为学生提供及时支持服务的互动交流平台。正因为如此,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40%的学习者认为《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使用不太方便,分类不太合理,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能查询的学习资源非常有限,平台资源的可查询量和实用价值不高。另有88%的学生期待能够建设答疑解惑的交流平台,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1.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平台
在动态的开放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上,教师能够基于网络资源方便有效地组织、合成、浏览、检索这些多种有机信息,并通过教学平台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进行动态合成与学习。这样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共同提高网络资源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根据时间和形势的发展,形成更多的更为丰富的资源,同时允许师生反复对同一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推动螺旋式发展。
2.网络资源的选择应以专业性的资源为主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网络资源,使所选网站的内容、表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首先,要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化处理,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关键词、主题词以及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其次,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加工,有针对性地根据章节编制各种文摘、综述、题录等,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第三,根据不同学生专业的学生需求,主动及时地提供新颖、准确、有价值、实用的专业性网络资源,包括对专业性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后,编制出的二、三次文献等。
3.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体现教师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的有效工具,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必须考虑能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具有时代感、较强时效性的网络资源需要教师去仔细观察、分析和思考,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了解其特殊情境及其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性等,才能转化为教师自身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内在本质。因为这些网络资源很可能正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会倍感亲切,学习的动力也就会更高,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会更理想。当然,在网络资源的选编过程中,并不排斥距现实经济社会有一定距离的经典网络资源,尽管内容稍显陈旧,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或启示并不过时。
4.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除了在课堂进行直接的教学与学习外,更多的要选择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让师生围绕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拓展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效率,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网络资源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注重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将真实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与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交流活动相结合的网络化学习方式,形成师生教学相长和科研水平提高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董少林.网络资源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理论,2011,(13).
[2]王晓艳.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
[3]李雄鹰.后现代课程理论视域中的我国大学课程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2011,(4).
公共资源交易经验材料 篇4
这既是中央对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的充分肯定,又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实,从2008年开始,我市就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并于2009年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在,当我们回头审视我市两年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历程时会发现:当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解放思想、痛下决心、改革创新,超前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第一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完全符合中央精神与要求 的顺‚势‛之举。
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具体操作层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检验,方向和做法与中央精神及要求完全一致,在形成自己模式的同时,更为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创新管理体制 实现阳光交易
---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综述
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 形成协调制约新体制
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要求提出于2008年。同年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市纪委监察局、发改委、建委、交通局、政府采购中心等相关部门,就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后赴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地区考察调研。随后,《关于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出炉,期间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汇报,反复修改实施意见。2009年3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从‚发挥市场在公 共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源头治腐‛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思路,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第一个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构建起了公共资源交易决策、执行(操作)、监管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部署;整合原分散在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职能,纳入交易中心依法规范、集中操作,包括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林业、园林等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的交易执行职能,做到了交易场所、规则程序、信息发布、接受报名、资格审查、开标评标、专家评委、监督管理、结果公示、中标通知‚十统一‛;各行业行政部门重点履行本行业相关交易活动的监督职能,实现了纪检监察、行业监管、招标人、投标人和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全方位、多元化、伴随式监管各类交易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这一架构通过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和信息、场地等资源共享,让权力由集中变为分散制约、交易由分散变为集中进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的同时,消除了有形市场分散运作、缺乏统一有效外部监管和信息、场地等资源不 共享的体制弊端,为公共资源依法交易、规范交易、科学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打造统一规范、阳光透明、监管有力、竞争有序、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事公开建惩防体系 诚信考核建信用体系 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举措,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公开办事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从交易中心作为全市招投标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的实际出发,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坚持办事公开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源头上治腐,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筑牢惩防体系建设思想道德防线,规范办事公开程序。如交易中心把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纳入办事公开和惩防体系建设,增强全体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公开办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各交易主体宣传法律法规,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强化办事公开,加强廉政预防工作;在三楼主屏幕和四楼楼道开辟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精选通俗易懂的廉政名言警句和乐于接受的精美图案,时刻警醒 中心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交易主体保持清醒头脑;排查各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整理出70多个廉政风险点,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装裱上墙,随时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出错,保障依法公开交易。
---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科技手段为依托,积极推进办事公开和源头治腐工作。如决策、执行、监管三权分离的交易管理体制,实现了交易信息同步公开、交易过程统一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出台监管制度,编制乌海市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梳理业务流程过程中,公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做到办事公开有依据、执行公开有标准;严格执行市监察局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监督实施意见,落实好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主体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负责人和中标人廉洁谈话办法;全市政府投资或政府资金占主导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阶段严格执行‘从检察机关查询报名投标单位是否存在行贿犯罪行为’的规定;以制度+科技的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用计算机技术固化流程,模板化操作,自动化流转,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保障了规范交易。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有效公开和 监督。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日常工作中以‚群众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方便群众办事,便于服务对象监督,能办事、办事快、好办事‛为宗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行包括十大项四十三个小项的办事公开,做到能公开的最大限度地公开,绝不留死角,让服务对象一目了然,便于监督。政策法规、制度流程、办事依据、办事程序等能公开的通过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和现场大屏幕、触摸屏全部公开。交易中心设臵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各类交易公告信息通过《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乌海日报》、全国性行业媒体和电台、电视台、中国招标采购网、交易中心门户网站、现场大屏幕等广泛发布的同时,还通过群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向投标企业会员库成员、采购供应商会员及竞买人发送,确保每个潜在投标人或竞买人及时得到完整、真实、对称的交易信息,提高透明度;强化财政、住建委、交通、林业、水务、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主体及社会各界的依法跟踪监督,保证有效公开,开标过程中投标人签到、检查标书密封情况、启封标书、唱标和评标及公布中标候选人全部在招标人、投标人和行业部门等监督下公开进行。
信息化建设把交易过程纳入了乌海市电子监察系统,纪检监察人员可随时实时监督软件系统各环节流程操作和业务办理情况,对开标评标现场和服务窗口实时音频视频监 控,资料保存备查,所有交易过程业务办理、监督管理、惩防预警纠错同步化、一体化、公开化,保障了阳光交易。
同时,市政府出台评标专家考核办法,加强对专家出勤情况、工作态度、评标质量、违规事项等的考核评价;出台中标人考核办法,加强对中标人履约情况的检查考核,重点是中标价格的落实、项目经理及现场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现场管理和设计变更等方面,奖优罚劣;严厉打击挂靠、围标串标、低价抢标后弃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一经发现网上通报并列入‚黑名单‛,坚决予以市场禁入,充分发挥失信惩戒和守信机制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诚信信用体系建设。
2011年,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区各盟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内蒙古自治区惩防体系建设现场会,作为全自治区观摩点,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做法和实效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廉洁自律作奉献 高效服务见实效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简述 完善内部制度 升级改造场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18名正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考、层层选拔录用,当时平均年龄
327 周岁,全部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选人用人开始。
在保证高效完成日常交易业务,配合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依法编制相关规程、流程的同时,交易中心在工作实际中,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交易各方主体进场守则》、《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责及业务范围》、《保证金收退制度》、《工作人员职业守则、行为准则和十不准工作纪律》、《文明礼貌制度》、《廉洁自律管理规定》、《公开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编制印刷了《公共资源交易法规法律文件汇编》,内容汇集了国家、国务院各部委和自治区及我市在建设、交通、水利、民航等各类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交易中心内部制度,做到了制度管人。
交易中心还在三楼设立了办事服务窗口,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各交易主体无需楼上楼下在各个办公室奔波,所有业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全天工作状态和言行举止都在市监察局的效能监控中。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交易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素 质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职工队伍。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公开姓名、职务、岗位,上班不缺岗、下班可延时、节假日可预约,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工作遵循‚三必须‛原则:必须使用文明用语、必须精通业务、必须日事日毕;服务遵循‚三一样‛原则:领导与群众一样、生人与熟人一样、外地人与本地人一样;要有‚四情‛:对交易中心有感情,对交易主体有热情,对交易工作有激情,面对困难有豪情。
交易中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体人员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做为人表率的榜样;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交易业务的能手;积极参与体制改革,做改革创新的先锋;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做履职尽责的模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依法交易的标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廉洁从职的先进;关注工作细节,注重经常督促,强化服务意识,自觉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现象,确保各项制度不走形式;加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预防腐败、反腐倡廉做为第一要务,从思想源头上构筑坚固防线,提高自身拒腐防变、反腐保廉能力;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广泛汲取同行业的成功做法、技术管理等先进经验,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弘扬正气,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交易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制度+科技 推进信息化建设
2011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升级建设软硬件设施,建成了电子监察室、评标专家自动抽取室、评标专家休息室、评标专家门禁系统、变声询标和2个开标室、6个电子评标室,通过电子系统固化业务流程,实现所有项目网上交易。
升级改造后的交易平台布局规范、设施配套、技术服务保障完善,满足了交易各方集中有序、规范保密和封闭管理的要求,实现了五大功能:
---用计算机技术固化运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各业务环节和岗位实行办理时限承诺,临近自动警告,延时自动上报;软件中的预警功能与纪检监察部门的电子监察系统对接,实现了交易监督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所有系统操作全部记录备查,提高了监管效能,实现科技防腐。
---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申报、审批、发布公告、报名、下载招标文件、质疑、上传投标文件、开标、唱标、公示中标结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只要符合公开准入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有利于投标人参与最大化,形成充分有效竞争,促进市场良性运转。
---公告和公示等交易信息由系统自动推送各大发布平台,及时公开;所有业务模板化操作,上一环节完成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自动生成进度统计等各种报表和电子档案; 投标企业报名后,系统自动基于数据库进行资格审查;电脑随机自动抽取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短信确认、密封打印,实现了双向保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自动把评分点提交给评委,抓取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和IP地址,比对内容雷同和错漏一致,自动生成评标报告,遏制了评委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为打击串标围标提供依据。
---运用科技手段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如门禁系统让无关人员无法进入评标区,营造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独立评标环境;变声询标让竞标方与专家始终不见面,防范了人情干扰;在国有资产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引入网络‚电子竞价‛,竞买人始终互不见面,防止串标的同时,杜绝了竞买人使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排除潜在竞买者的行为,有利于实现充分竞争。
---与市监察局对接的电子监察系统对交易中心办事服务窗口、专家抽取室、开标室、评标室、变声询标、竞价拍卖、谈判、办公区走廊过道等场所全程同步音频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警告、纠正,音像资料刻录光盘长期保存。同时,任何登陆系统的所有操作全部经CA认证、全程留痕、不可抵赖,如对开标、评标、竞价结果等交易过程有异议,可投诉举报并查询相关资料,准确认定责任,实现公开透明。
交易金额过百亿 改革成果见实效
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各类项目交易额逐年大幅度上升,截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各类交易事项1021项,总交易额105.48亿元,节资增收7.72 亿元,人均节资增收3510万元,逐步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关系找平台,不找人员找网络,中标开心,不中标服气的公开、公平、公正氛围。
2011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来交易中心调研后,对我市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做法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相关单位组团来交易中心考察这一做法。
相关链接:
合肥市委、市政府2006年8月发布《关于建立合肥招标投标统一市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各类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权转让、国有集体产权股权转让等,必须一律‚进场交易‛,对于‚场外交易‛有关部门不办理后期手续,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
2007年初,合肥市出台第126号政府令《合肥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对本市市区范围内(包括市辖四区、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涉及国有、集体资产和权益的建设领域公共资源,实行了统一配臵管理;把全市原隶属建设、财政、工商等7个不同部门涉及招投标业务的11
412 项执法权集中委托合肥市招管办统一实施,在全国率先实现招投标集中委托执法。
改革推行三年来,全市共节约资金、增值资产300多亿元。专家们认为,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合肥模式‛成功实现‚干部少出事、政府少花钱、群众多受益‛,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土壤的重要经验,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实现权力分解配臵科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权力监督制约常态化的成功实践。
---摘自2010年8月3日,新华社发《合肥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调查:干部少出事群众多受益》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中,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整合建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88个,全国有形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积极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产权出让和其他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地方有形市场,积极推动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进场、统一管理、集中交易。
---摘自2011年2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同志在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着力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当前公共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府采购等领域,是以权谋私、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许多违法违纪问题集中表现在招投标环节。不少招投标流于形式,表面上按程序公开进行,实际上‚暗箱操作‛,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一些掌握资金和项目审批权的部门或领导干部直接或变相推荐施工企业或供货商,背后往往都存在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有具体措施,这里我强调几点:首先,要严格禁止权力介入。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高等院校负责人不许以任何形式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这要成为一条‚高压线‛,谁碰就依法处理谁。第二,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有形市场。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封锁和垄断,促进有序竞争,保证招投标公开、透明。第三,加强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重点是建立健全社会招投标和招标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招标结束后需要修改原定招标条件的,要重新招标,防止有关领导干部和部门与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建立健全招投标信息、投标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投标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并公开的制度。对借用资质投标和出借资质收取费用、违法违规转包分包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摘自2011年3月25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 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臵、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臵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逐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
---摘自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集中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656个,其中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9个,市(地、州)级140个,县(市、区)级507个。
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专业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改革,水利部、铁道部已决定将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水利、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属地或权限管理原则,纳入地方已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或招标投标中心进行交易。
---摘自2011年12月21日,新华社发《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腐败势头初步遏制》
本版策划、文字/牛站
公共资源经济学 篇5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
公共经济学
阅卷教师
成绩
姓名
***
学号
***
年级、专业
2018区域经济学
任课教师
***
注意事项:
1.按培养方案规定,3个学分的选修课课程论文要求4000字以上,2个学分3000字以上。
2.论文由学员自行印制。除大小标题外,打印字号为仿宋标准4号字。
浅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为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越来越普及,虽然各地政府在各个领域纷纷试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但我认为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经济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一)激励理论的借鉴
在经济学理论中,“激励性规制”已不是陌生的微观经济学语词,作为对既有规制理论的反思,经济学理论做了二维性的诠释,即认为部分规制的目的指向不单单是单向度的约束,而另有引导、激励性的一面。例如特许投标以特许权激励私人或组织体完成某一事务,区域间竞争规制引导双方或多方合作的实现,改观了管制、约束引致的理论僵局。经济学上的这一理论,对经济法规制理念的转变颇有借鉴意义,尤其适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多元主体合作的领域。
政府向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购买服务,并与之形成契约式合作,如何保证其合作的持久需要制度的切实激励。于是,作为对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回应,经济法必然将激励性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融入其分析研究的视角中,生成了日本学者金泽良雄先生所提出的二维划分规制的理论。其中促进保护的“积极性规制”便是经济法视角激励分析的理论成因。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是提供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控制上,而是在于帮助民众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建立社会远景目标的过程并不能只委托给政府官员。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把民众聚集到能毫不拘束、公开、真诚地进行对话的环境中,社会的发展方向朝着共商社会发展。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要建立好的、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只有通过集体努力和全体协作,才能够有效地、负责任地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实现集体的长期目标,在具体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依然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使各方的力量集中到贯彻执行过程中去,从而迈向民众预期的理想目标。通过参与和推动公民教育计划、培养更多的公民领袖,政府就可以激发民众自豪感和责任感。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要明确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企业机构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新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公务员不应当只关注市场,还应该关注法律、制度,关注政治行为标准、社会价值倾向、各类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新公共服务理论意识到了这些责任的复杂性和现实性。以人为本,重视人而不只关注生产率。在探索管理和组织时加强强调“通过人来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要求政府公务员善待公民,那么公务员本身就应该受到政府机构管理者的善待。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益和公共事务服务。政府官员并不是某机构和项目的所有者,而政府为公民所有。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的角色是“划桨”;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角色是“掌舵”;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的角色是“服务”。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分析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政府购买服务区别于以往政府包办、政府补贴等传统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契约化生成公私合作模式。此类基于合同委托而产生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是处于社会公共组织权利的维护:一则可保持社会公共服务组织体应有的主体独立性而非职能授予下的非独立性,二则可明确服务的事项而并非事务的随意制定,更不会产生如俄罗斯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偏离自身既有角色定位的冲突。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中外比较
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稳定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其政府购买模式体现了制度化、竞争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值得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方面借鉴。
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程度比较。“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是否制定了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明确采用政府购买提供公共服务来进行衡量。我们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正式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称为“制度化”,反之称为“非制度化”,此指标可以透视出政府购买模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制度化程度层面上,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拥有制度性保障,很多国家制定了明文的政府购买细则。国内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完善和明晰的制度化操作,也有非制度化操作。
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竞争程度比较。“竞争程度”有两个属性值,即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采用哪种方式确定承包方就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指标。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采用竞争性选择承包方;政府购买的初衷是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并降低成本。在我国,既有竞争性的筛选也有非竞争性的选定,大致可以总结为完全开放的招投标、有资质认定的招投标和邀约招投标三类。依赖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是我国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需要进一步向独立关系竞争性模式转变。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要想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和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做依据,这项工作肯定难以全面推行和发展。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大多停留在行政法规和规章层面且为数不多,没有形成真正的制度性安排。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程序不够规范
购买程序是政府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公共服务供给机构的重要环节。有的地方政府长期向以定向的方式购买服务,未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或竞标流于形式,参与者只有固定的几家机构,打击了其他竞标机构的参与热情。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中,评估人员大部分来自政府内部,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专业人士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使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存在模糊感而缺少公信力。
四、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具有指导、评价、强制和教育作用,政府购买服务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健全法律来保障,不仅要有立法还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不仅要保证法律的统一性还要能根据地方差异作出灵活变通,增强法律的实施性。
(二)规范购买程序
良好的购买程序能缩减成本,提升效率。规范购买程序一要明确购买流程,确定目标、预算,发布信息、招标竞标,签订合同及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二要公开、透明,建立公开机制让提供服务机构充分了解信息及政策,建立公正公平的购买程序。
(三)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既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又能有效监督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一要建立公共服务标准,不同服务标准不同;二要建立专家评估(或第三方评估)和社会广泛参与评估的双评估机制,不仅要有专业性评估也要考虑到公共服务对象的公众满意度;三要实行评估结果公开化,评估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公众了解评估结果,增强政府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
2.骆路金,经济法视野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激励分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3期
3.赵玉宏,郭万超,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3/1.13
公共部门经济学 篇6
姓名:史雅洁年级:
专业:财政学学号:09级104752091418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与政府行为的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基于政府层面的调节: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原因;调节。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一定层面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有其正面效应,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差距的存在必须是合理的,并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否则就弊大于利。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比在2000年为
2.79:l,2001年为2.90:l,2004年为3.21:l。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如果把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数字还可能高得多,有可能达到四、五倍甚至六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地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以三大区域地块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1:l:l.01扩大到2005年的1.52: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09:l:0.91扩大到2005年的1.6:1:0.8。2009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已经比最低的青海省高出两倍多,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
(三)行业收入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7年,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与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之比为1.58倍,1992年为1.86倍,1995年为2.23倍,2000年增至2.63倍,2003年为3.98倍,2004年则达到4.25倍,行业收入
差距逐年拉大。行业之间收入变动表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包括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在内的部分垄断行业以及国家机关就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和部门。
(四)所有制收入差距。
根据1990年—200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的工资差别较小,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仅比国家机关多41元、比事业单位多29元,高出2%和1.4%。1990年以后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995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国家机关少197元、比事业单位少154元,分别低3.6%和
2.8%。
2005年国家机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事业单位多出2108元,比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多出2975元,分别高出11.3%和16.7%。不同所有制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
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探析。
(一)政府的错位干预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政府习惯于直接控制经济,反映在收入分配方面就是政府干预了本应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初次分配领域,即权力参与了初次分配。政府权力直接介入经济分配领域,导致行业垄断的出现和寻租腐败现象的滋生。多年来,我国一直对航空、电信、铁路、电力、金融等行业实行垄断经营,这些行业依靠制度性垄断或其它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致使职工收入高出其他行业很多倍。行业垄断直接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平,是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垄断行业的保护和支持严重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危害了全社会利益。另一方面,行政权力进入初次分配领域,加上现行体制缺乏足够的渠道和能力制约和监督政府官员,这就为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的寻租腐败行为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二)政府的缺位不能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其一是在再分配领域,缺乏完善的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政府通过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税收。但现阶段,我国的税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突出表现在:税收结构不合理,对个人收入的调控力度十分有限;城乡税赋不合理,据统计,在2002年的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得居民总收入33%的8亿农民,缴纳个税占60%。[1]农民人均税额高达14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税赋只有37元。[2]虽然我国已废止了农业税,但农民的各种税费负担还相当重。税收征管存在漏洞,缺乏对高收入者的有效调控,“逃税”或“避税”现象极为普遍。在再分配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目前的政府政策也是严重缺位的。
迄今为止,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等领域的新型社会保障框架,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二是法制建设职能缺失,致使非法收入得以长期存在。由于现行收入分配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对非法收入的查处不严、打击不力,致使某些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各种不合法的手段暴富,比如制假贩假、走私贩私、设租寻租、贪污受贿等。其三是缺乏鼓励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我国,政府依旧以“全能政府”
理念为己任,既没有从政策宣传上提倡和鼓励社会高收入者建立各种救助基金和进行捐献,也缺乏扶持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机制,对于扶助弱势群体的作用收效甚微。
(三)政府的越位干预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
一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成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权利,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不再从形式上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但在实质上依然阻碍着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凭借户籍壁垒构建医疗、教育和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社会福利,农民工在就业、购房、子女就学以及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依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缺乏与城镇居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二是政策偏好和政策不公造成了多方面的收入差距。政府对一些地区、企业或行业实行优惠政策,这在改革初期有助于启动经济,符合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反映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上就会因竞争机会不均等而造成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不均衡的增长和有差别的分配,从而扩大收入差距。
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调节。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因此,追求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之一。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危及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偏移,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性,使各项改革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贯彻执行。为此,必须重视政府层面的调节,使政府真正担当起控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责任,实现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有效控制。
(一)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政治构架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它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政府管理理论的一种新理念。治理理论具有如下主要特征: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政府不是国家的唯一主体和权力中心,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治理过程的互动性。
社会的运行不仅只靠上行下达的行政命令,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以及确立共同的目标等方式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适度引入现代政府治理理论进行有效的政府治理,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建设。其一,转变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其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应“以更经济的和正确的方式实现其掌舵和引导的管理职能”,[4]要转变角色做“服务型政府”,逐渐从生产性和市场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转向市场和社会无法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其三,完善公民社会,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
其四,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政府回应性。政府应对公众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和回复。
(二)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政府的税收调节功能。税收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税收体系,最基本的是切实建立公平的税负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税种、立体式的税收调节体系。一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强化代扣代缴制度,从源头上对个人所得税加以控制。二是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大额财产税等新税种,以便对个人收入进行多环节、多渠道的调节,防止财产过多向个人集聚,缩小由起点不同导致的收入差距。三是严格税收征管。加强税务部门的技术装备建设和稽查力度;加大偷税逃税漏税的各种风险和成本,鼓励公民依法纳税;实施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增加收入的透明度。四是降低或减免低收入地区和群体的生产经营相关赋税,尤其要降低农村的各种赋税,使城乡居民在税收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税负水平基本相当。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目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使所有劳动者都能公平地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不留保障的空白点。第二,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保力度,将重点放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第三,加大社会保障税费征收工作,积极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完善基金营运、监管机制,确保社会保障税费收入的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最大效用。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诸多漏洞和空白,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致使非法非正常收入长期存在,严重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对此进行依法治理已刻不容缓。而要健全法制,运用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秩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做好三个方面,即立法调节、司法调节和守法意识的提高。立法调节主要是指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
发,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司法调节的重点就是加大司法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获利者,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侵吞公有财产、以权谋私、设租寻租、行贿受贿的行为,以及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贩毒等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惩处,以此减少那些不正常的非法暴富机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另外,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和增强公民捍卫法律尊严的意识,主动与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作斗争。
【参考文献】 :
[1]王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山东经济,2006(3
[2]数字看三农。中国改革论坛
公共资源经济学 篇7
公共资源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 在法律上不属于个人或组织的全部资源, 是社会共有的生产或生活资料, 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公共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权力本质上是公共权力。法治社会中, 政府公共性, 就是政府在社会授权的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诉求的性质。[1]按照人们对现代政府的理解, 公共权力来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的需要, 本质上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 作为其载体的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所有的, 政府存在的目的与合法性就在于维护与保障人民的权利。[2]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国家是‘公共权力’机关。它之所以具有公共性, 是因为它肩负着为全体公民谋幸福这样一种使命。”[3]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取向是“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公共伦理, 亦称公共管理伦理、行政伦理, 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中形成并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范, 是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和作为群体的各级党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公共权力的公共性, 必然要求“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的公共伦理价值取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应首先考虑到人民的需求, 努力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最大程度地为人民谋利益, 而不是随时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甚至与人民互争利益。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政府服务水平, 更好地保障经营者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反腐倡廉。
二、践行“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 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应坚持“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工作理念, 不断创新运作机制, 优化服务举措, 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 力争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集约化、配置市场化、运作阳光化的道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
(一) 深化监管体制改革,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推行联席会议制度,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 构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 整合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分散建立的招投标市场, 加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涉及到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卫生等多个政府部门, 改革要将它们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减、放、转”, 必然导致各部门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产生对改革的消极态度。成立以政府办、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检察院等为成员单位的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 地区主要领导任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主任, 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 积极启动监管联动机制, 联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 对招投标事项联合审议、对招投标过程联合监督、对招投标情况实施联合检查、对施工合同履行实施联合管理, 切实加强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破除公共资源支配在少数团体或个人手中, 防范政府公权力蜕变,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按照行政监督职能与执行服务职能分离、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分立的要求, 即各监管部门与交易机构的职能分离、人员分离、财务分离, 成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承担地区工程招投标 (交通、水利、建设、农业资源) 、产权交易、医药采购、政府采购、学校基建和学校技术装备、国有 (集体) 资产出售、出租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管理、服务职责。全地区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息发布、报名受理、资格审查、交易文件发放、开标、评标、挂牌、拍卖、竞价等交易环节, 全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已逐步形成“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进行监督”的集中交易监管操作模式。
(二) 高标准建设好中心网站, 让所有的交易更阳光
高标准建设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规范招标信息发布程序, 减少人为干扰因素,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让所有的信息更透明, 让所有的交易更阳光。
交易中心网站是为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各方当事人提供的一个规范、便捷、高效的网上服务平台, 设有工程 (货物) 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最高限价、资格审查情况、中标公示、项目经理变更、不良行为公示等专栏, 全面即时发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政策, 统一提供招标文件的范本、咨询、查询服务, 还设有主任信箱, 意见征集、答疑信箱及民意调查等模块,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投诉。
交易中心网站主要具有三大功能:第一, 信息发布功能。报道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动态, 宣传推介有关创新工作, 全面即时发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信息。第二, 服务平台功能。为交易各方提供最新的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法规、规章及地区出台的制度和规定, 为投标企业提供招标文件的范本等。第三, 社会监督功能。通过设立主任信箱, 意见征集、答疑信箱及民意调查等模块,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投诉, 使网站成为中心与外界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快捷渠道。
(三) 科技防腐, 让潜规则无处容身
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招投标评标关键环节, 实行科技防腐, 让所有进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程阳光运行, 让潜规则无处容身。
利用现代监控手段, 着力建好电子监控系统、同步录音系统、信号屏蔽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等监督平台系统, 对招投标评标全过程实行电子监控、现场直播, 并刻录备查。全面割断评标信息链, 改革评委抽取和通知方式, 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评标现场实现全封闭, 对非评标人员实行清场, 评标室使用通信信号屏蔽器, 有力防止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
创新交易载体, 推行电子招标系统, 并拓展至工程货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 实现招标投标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远程化、信用信息化和监管网络化的目标。推广电子化招投标, 开标时由招标人现场导入电子投标文件中的数据信息, 评标时由专家评委利用局域网系统接收相关投标文件进行辅助评标。相对于传统人工招标方式, 电子招投标平台是招投标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 是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 维护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环境、预防招投标过程中腐败行为的重要举措。
在产权交易上, 推行实时互动的电子挂牌竞价系统。让竞买人通过计算机终端, 以匿名的形式, 进行背靠背的竞价交易。竞价活动不分场次, 不限地点, 标的随时发布, 价格实时“滚动”, 极大地节约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人力、物力, 也便于监管部门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监督。通过电子竞价, 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处置竞拍活动的公开、公平、互动、实时, 更重要的是切断了委托人、组织方和竞买人三方间的联系, 杜绝了蓄意串标、围标及敲诈勒索行为的发生。
(四)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不断总结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投诉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制度文件, 减少围标串标及资质挂靠的可能性,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预防和惩治腐败, 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条例》的贯彻者和执行者, 应结合地区实际, 制定“关于进一步创新机制, 规范行为, 营造竞争有序、效率优先招投标环境的实施意见”、“国有 (集体) 资产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工程建设项目串标、围标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的地区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增强招投标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为破解招投标领域的围标串标及资质挂靠这两大顽疾, 努力探索“资格后审”、“法人全程参与”、“双合同制”、“合理固定区间报价”、“小型工程项目随机抽取”、“开标现场严格分离”及“招标预算价第三方审核”等多项制度。
资格后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资格后审。这种“保密+阳光+公平”的资格审查模式, 有效割断了招投标的信息链, 实现了投标人身份的不确定性、投标人之间的不可接触性、投标人数的广泛性及投标人信息的封闭性, 从时间、空间上消除了产生围标串标的土壤, 有效维护了招投标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人全程参与:投标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等参与招投标全过程, 基本遏制了资质挂靠这一工程招投标领域的“毒瘤”及常见的围标串标现象, 有效预防了“正规军投标, 游击队施工”情况的产生, 相对减少了投标企业不必要的投标成本。
双合同制度: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 并随中标合同一道备案、一道审核、一道存档、一道检查。凡廉政合同未正常履行的, 视情况给予信誉扣分、暂停投标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起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记录、失信惩戒等信用诚信体系管理规定,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各方行为。投标企业、中介代理机构和专家, 是资源交易中最重要的主体, 制定“工程建设投标企业诚信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诚信管理办法”、“评标 (评审) 专家诚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 规范各类交易主体的行为。
实行投标企业动态管理, 实现信用平台实时交换、数据共享, 推行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制度, 建立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政府采购协议供应商制度, 构建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
规范中介机构代理行为, 以代理机构信用手册为抓手, 严格执行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对代理机构日常不良行为予以通报, 增加失信成本。
进一步完善投标企业信息库及诚信档案数据库的管理, 使企业基本情况、项目经理、业绩获奖情况、不良行为、在建工程等信息等均能在网上免费公开查询。
加强评标专家日常考核, 提高对评标专家的评标质量要求, 对多次评标不合格或评标质量不高的评标专家依法予以警告、暂停或清退, 并建立评标专家诚信档案库, 确保评标专家的廉洁自律。
三、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的实践意义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实践,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政务公开,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大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提升公共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更好保障经营者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改善民生, 解决社会矛盾, 推进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洪武.政府公共性的流失与条件依存[J].重庆社会科学, 2008 (10) .
[2]冯英.论公共行政之公共性及其何以可能[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5) .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探析 篇8
(一)公共资源交易模式(Pattern)就是把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这种模式是成熟的。需要提炼,需要总结。
(二)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标准的。是可以复制或直接借鉴,容易推广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可以形成制度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等等。
(三)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可评价的。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价体系,得到普遍的肯定。
二、确立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两点看法
(一)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定位
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定位必须了解大背景和环境。东亚模式、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的作用,强势政府或者政府干预占绝对主导作用。从趋势分析,中国改革脉络基本清晰,以30年左右为一阶段,中国改革分三步走,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是政府向市场放权,目的是追求利益,核心是效率;社会改革是政府向社会放权,目的是分配利益,核心是公平;政治改革是政府向人民放权,目的是放弃权力,核心是民主。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测21世纪中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富强是国强民富,经济变革的结果;民主是政治变革的结果;文明是社会变革的结果。我们在品读十八大报告也可以注意到这方面的不同: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是加快推进;政治改革是积极稳妥。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来理解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定位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即:政府不能再强势了;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权力必须制约和监督。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重点做好三界定:
一是界定政府通过何种市场化方式有效的配置资源。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界定两者关系是一大难点。可以遵从两大原则:充分利用市场的透明竞争机制,如招标、拍卖手段;如何确定公权的有效分离或制约。以公共支出为例,就是要解决其配置资源模式是政府集中行为还是纯市场化的关系。即集中采购和纯市场化的招标代理的选择问题。在工程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都进入统一平台后如何有效界定公权力需要认真考虑。在界定公权力时要关注两点:国际惯例和中国实践。政府采购是国际惯例,英美等西方主流国家都是通过采购官或合同官实现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招标代理和专家评审制度是中国实践或中国特色。比如:“让专家评审成为各方免责的制度”就需要大家反思。
二是界定公共领域与私营领域的关系。公共资源交易不应与私人或社会市场交易混同,不应将自由经济中的企业或个人交易行为在公共资源市场中交易。应当避免个体或企业的工程招标、玉器珠宝交易市场、粮食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等纯私营行为的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三是界定政府关系。即本级政府与他级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关系;政府内部关系等等。
公共资源交易内容定位准确就可能成为模式;定位不准肯定不能成为模式。定位的基本要求是,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二)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具有层次性
实际上,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科学系统的构造。我们分阶段是实践现状理解以便于有步骤推进。其层次性特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化。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人财物的使用。制度化建设是基础,基础牢固准确对后面的发展非常重要。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电子化能力。即专业水平和科技利用程度。三是科学化。科学化的标志事件可以是:健全的诚信体系,强大的调控能力和政策功能,发布交易指数等。
三、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发展方向思考
理性而言,“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还有“合肥模式”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合肥招投标模式,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喻为是“体制新、制度全、领域宽、监管强、效益好、形象正”,有人认为是“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自行代理、统一中标规则”。合肥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最近将之定义为:着力构建体制、制度、科技、程序、诚信、能力并重的“六位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防腐”的长效机制。综合看来,招投标的成功经验离不开以下因素:
一是组织的力量。坚强有力的党政领导是合肥招标投标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党委、纪委、部门、单位对招标投标的实现重视程度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6年前合肥就冲破落后思想观念和滞后法律条款的障碍,实现招标投标统一授权和集中执法。有些地方现在还处于讨论之中,根本无法实行。这也是许多地方学习后认为“无法复制”的主要原因。认识程度和重视层次及程度影响推进效果。二是干部的力量。干部的认识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力量。三是制度的力量。招标投标制度建立要完善;制度执行需有效。合肥实践中有许多好的制度经验。如对招标投标价格的制度设定可以说抓住了采购的牛鼻子。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采用有效最低价法能遏制价格虚高的现象,提高资金节约率;出让租赁项目采用有效最高价遏制价格虚低,保证财政收益;重点建设工程大宗材料集中采购保证价格和质量;向社会开放评标过程取得各方信任等。
除了合肥,许多地方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以蚌埠市牵头起草的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服务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如长丰县自主研发的高智能化的电子评标系统;如广州、南京等地。全国各地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提出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基础条件。现在是非常好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向公共资源交易方向的转变应注意几个方向:
在量的基础上是更注意质的发展;在面的基础上更注意专的发展;在交易的基础上更注意管理的发展。量大容易把控不了质量;面宽容易把控不了专业;过于注重交易容易忽略管理。可以在质量上下功夫,注重项目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可以在专业上下功夫,推进招标或政府采购职业化资格,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在管理上下功夫,重点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责任。
诚然,如果一个地方要确立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模式,除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注重实践外,更重要的是赢得国家特许政策支持,成为该领域的国家试验区或科学创新发展区,以营造有利于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的环境。营造环境主要是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即冲破滞后的、不合时宜的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条款的束缚;当受到外在强势权力或利益干扰或冲击公共资源交易时能起到天然屏障作用。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鲜事物,是中国独有的经济改革现象。也是很值得开拓创新和发展的一项事业。它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