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夜游(精选8篇)
记承天夜游 篇1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赏读,欣赏月夜美景
情感目标:悟读,体会作者闲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勾起文人的觅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肠。正是那一缕月光引着文人苏轼夜游承天寺,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游览承天寺,好,一同走进文本《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习任务:
1、诵读:积累文言词语
2、赏读:欣赏月夜美景
3、悟读:体会作者闲情
三、初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并读准字音和节奏。
2、师生解决听录音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太把握的字音和节奏问题。
例如: “藻(zǎo)”“荇(xìng)”的读音,“藻”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遂(suì)”不是“遂(suí)”
3、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听他能否读准节奏?
4、教师做评论,并强调个别句子的节奏问题,例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第一处停顿应该在哪里?
5、鼓励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
四、知文意
1、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结合课下注释自通课文,有问题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解决,并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疑难标画出来。自学完成后大家讨论,由老师或别的同学给予帮助,来解决所存在的疑问。
2、交流自学成果,并请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通过此环节解决较难的文言词语,并借此机会给学生加强积累文言词语来解决问题的理念 例如:(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遂”怎么解释?
学过的文言文《孙权劝学》中“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遂”就翻译为“于是”(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耳”,译为“ 罢了”(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口技》中“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的“但”就译为“只是”
(4)、“盖竹柏影也”中的“盖”、《狼》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盖”原来)(5)、“月色入户” 《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户”就译为“门”
2、通过一组抢答,检测同学们在翻译句子方面的自学成果(1)、出示:念无与为乐者 抢答:想到没有与自己一同游乐的人(2)、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
抢答:月光照在院子里,像一潭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出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抢答:水中的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4)、出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男生抢答: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教师在学生抢答后做简单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
五、品闲情
1、在检查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苏轼和张怀民两个闲人夜游承天寺欣赏月下美景的故事)
2、在第一题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 “闲”该如何理解?可以用组词的形式解释。(清闲、闲情、闲趣、闲暇、闲愁、闲置)
3、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闲”藏在哪些句子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前后四人形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投影】此部分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
(1)“闲”字藏在“解衣欲睡”一句中,因为与前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连起来,让我们感觉,到了晚上,苏轼就睡觉,说明他很清闲。
(2)“闲”字藏在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中,因为他本来就要睡觉了,突然看到月光很美,然后便出去观赏月色,可以看出他有闲暇。(引导学生试着用欢快的语气读出这种闲情雅致)
(3)“闲”字藏在“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因为“步”是散步的意思,说明他很悠闲。(4)“闲”字藏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因为苏轼能将月色写得如此细致、美丽,能将竹柏的影子观察得如此仔细,表明他很有闲暇,很有闲情雅致。
4、有人曾评价此句用墨高明之处在于“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你能读出月光隐身在哪些地方吗?
(1)隐身在“盖竹柏影也”中,因为没有月光就没有影子。
(2)隐身在“如积水空明”中,我认为月光皎洁、明亮,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明”字看出,空就是没有,写出了月色的清澈,就像没有一样。
5、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既然月光那么的澄澈透明,去掉“如”行不行 【投影】(如是好像的意思,是比喻,是不真实的,是作者的相像。如果删掉,就与事实不相符,如字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想象,本身没有水,其实是作者把月光照射的庭院里比作有水,以此表现月光之明,之美。)
6、朗读这美妙的句子,第二次朗读时去掉“盖”字,第三次加上“盖”字再读,把“盖”字读得重一些,拖得长一些。体会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直到体会出“盖”字是“原来”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恍然大悟,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摇曳在风中的竹柏经过月光的照射,影子投在庭院里,形成一处在水中摇摆的动景,与积水空明的静景相结合,是动静结合的写法。)
7、读一读这句美景,注意语气要舒缓些,面有喜色。读出了月色的空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将想象到的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果你喜欢绘画的话可以将想象到的画下来,以画代写。(2分钟后,学生展示。)
(1)月光在漆黑的庭院中洒下银色的光辉,苏轼和张怀民来到院中,月光照在地面上亮闪闪的,像水面一样澄澈、明亮,院子旁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映在月光中,参差披拂,宛若水中的藻荇,非常美丽。
可以做简要评价:你写出了那晚皎洁的月光和淡雅的竹柏。
(2)清幽的月光落在地上,脚下,像积水一样清澈、明静,水中布满了灰色的柔软,水草一般随风飘动,在那银色的水中变幻着,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淡雅的影在空明中,显得越发醒目了,衬着月夜的特有的宁静和独具的自由。那院中,同样自由、清闲的苏轼和张怀民在正在悠闲漫步。
8、你不仅读懂了那夜的景,也读懂了那夜的人。有谁画出了美景,展示一下。同学们我想即使是作者在世也定会认定我们是他的知音。是穿越时空的知音啊!作为知音也必定能理解先生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我们来看一段背景资料。(大屏幕)
教师引导过渡: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苏轼眼中的美景又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六、悟闲愁 【投影】 出示苏轼被贬官黄州的背景资料 附:背景资料库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庭,被捕入狱,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后经多方努力,才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公事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1、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被朝廷闲置不用的人
2、一个被朝廷闲置不用的人,你说他的心情会怎样? 失望、郁闷、愁苦、压抑(学生尽量多说)
3、套用句式“我之所以,是因为。”替作者倾吐心声。老师为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之所以“入夜便解衣欲睡”,是因为做此闲差,无事可忙,不如倒头睡去,忘却烦恼。
大家可以前后四人形成小组,交流探讨一下。然后起来与大家分享。
(1)我之所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因为我在这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在是太少了。(苏轼当时是孤独的,他本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的人,余秋雨先曾说,苏轼一生的一半是为朋友活的,但是到了黄州之后,他的境遇却变成: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大家可以想象苏轼当时是怎样的落寞。)
(2)我之所以出来欣赏月光,是因为我想忘掉之前的一切烦恼。
(正所谓“寂寞无人见,浮生半日闲”,赏月的闲情雅趣背后却是谪居的孤独与惆怅啊。)
七、懂闲人
1、这种闲愁集中在哪些句子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2、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呢。低沉、失意、缓慢
3、如果将“闲人”换成“闲雅之人”来读,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1)学生试一试(2)感觉到什么呢? 自豪、骄傲
(3)那应该用什么语气 高昂、明快
(有一种能够赏到美景的自豪感)
4、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就在于他能够从官场的失意者变成大自然的欣赏者,从大自然的神秀中得到精神的安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
八、悟人生
1、他在遭贬期间,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之作,成就了苏轼的美名。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大屏幕)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大屏幕)贬官蕙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大屏幕)
3、同学们面对逆境能泰然处之的苏轼,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4、同学们,做人就要像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都要放射最皎洁的光芒;做人就要像苏轼一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用首字提示法,齐背美文来结束今天的承天寺之旅吧!
5、齐背
附: 元丰六年 → 解衣 → 月色 → 欣然(喜悦)→ 念(微憾)→ 遂(激动)→ 寻(急切)→ 亦(心有灵犀)→ 相与步(悠闲)→ 庭下 → 水中→ 盖 → 何夜 → 何处 → 但少闲人
九、结束
记承天夜游 篇2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本解读
《东坡志林》中的这85个字一直为讲中国古代散文者所称道, 当代散文家林语堂认为这是苏轼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可以与“赤壁词”“赤壁赋”同膺光艳。
一
“赤壁词”中苏轼在自己营造的一个精神世界中任意将几缕忧伤化为满腔激情;“赤壁赋”, 苏轼同样在秋冬江上的现实世界之外幻想出了一个道家仙境, 穿越出了一个豪情满江的魏晋时空, 一切都在真幻之间, 艺术感染的张力一读便能腾纸而出。一年之后, 苏轼随手写下的这85个字又绘出另一个真幻不定的澄净世界, 在这个澄净世界中隐隐漂浮着苏轼透明的孤独。一个2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爱情, 一个3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理解, 一个4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激情, 一个5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自我。元丰六年, 1083年, 这一年苏轼48岁。
20岁, 从眉州出发, 父子进京, 一科考试, 名动天下。20多年宦海浮沉, 顺境居多。1079年, 元丰二年, “乌台诗案”一下子使苏轼跌入逆境, 三个多月的牢狱折磨, 年末尘埃落定, “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八品官) , 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人生发生转折, 只能无力地接受人生的下一个驿站:黄州。不再有当年自求往杭州的从容了, 这一年苏轼45岁, 中年人了。
中年人受到挫折最容易沉没自我, 人生第一次受到挫折的中年人往往会在消沉中苦闷或在自弃中放纵, 若生活的激情之火没了, 自我也就没了。元丰三年正月初一, 苏轼离京赴黄州, 贬谪生涯自此开始。二月初一到达黄州, 寓居定惠院, 后迁城南江边临皋亭。类乎犯人的生活虽有亲友相慰, 但激情已经渐渐消退, 虽也有答章惇劝悔书的激愤, 但更多的是受到僧院的感染, 内心越来越向孤独的泥潭滑去。总之, 这一年开始, 中年的苏轼最需要的就是唤醒激情和自我了。如果说以假作真的《念奴娇》的赤壁是苏轼唤醒自己生命激情的那个地方的话, 那么承天寺的那一晚可视为越来越孤独的苏轼唤醒内心自我的夜晚。
元丰六年的六月, 谪居黄州四年的苏轼结识了一位难兄难弟:张怀民。张怀民是时刚被贬黄州, 居城南承天寺。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亦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之作。快哉亭, 闰六月, 张怀民于承天寺边所筑之亭者也。这样苦闷的黄州, 两个孤独的人一拍即合, 往来不断, 相互抱团取暖。
同年九月, 苏轼又结识了另一位难兄难弟, 姓名与张怀民一字之差:张舜民。张舜民因为元丰五年与夏战, 兵败被贬郴州, 次黄州, 拜访了当时黄州的主要官员, 包括苏轼。现在尚能看到的文字中, 九月里张舜民三次与苏轼同饮共游, 言谈昨年战事。
其实这一年苏轼从正月开始就卧病近百日。四月初一, 曾巩卒, 京城纷传苏轼与曾巩同日或先后而卒, 神宗皇帝也询问此事, 且“嗟惜久之”。因此苏轼在六月初三写给杨绘的信中说:“轼病后百事灰心, 虽无复世乐, 然内心廓然, 稍获轻安。”这正是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心情:透明的孤独。
二
九月二十七日, 已经“百事灰心”的苏轼忽有喜讯, 他写给蔡景繁的信中说:“然云蓝小袖者, 近辄生一子, 想闻之, 一拊掌也。”云蓝小袖指的是侍妾朝云。这是苏轼的第四个儿子遯, 小名干儿, 由为子取名也可窥得苏轼其时复杂的心境了。
十月十二日, 苏轼中年喜得娇儿尚未满月, 自然还在高兴头上, 初冬之夜, 欲睡之时, 月色由门隙挤入, 屋内自是闪出一线亮色。初冬的月光应是幽冷的, 即便如此, 清寒的月亮也是会“惹祸”的, 苏轼无法入睡了。犹如那“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的中秋月, 发出了声声低低的温暖的呼唤。与月同舞, 与月私语, 月宫犹似苏轼精神世界中柔软的醉乡。“欣然起行”, “欣然”, 情绪为之一振, 心底透明起来了!“念无与为乐者”, 昂扬的情绪为之一转折, 想找点高兴的事做做, 想找一个人一起高兴高兴, 然而, 没有!
“遂至承天寺”, “遂”, 不假思索, 自然而然, 就到了承天寺。“寻”, 同样说来轻巧, 然而,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 何用寻找?似在说从临皋亭往承天寺一路寻去, 又似说到了承天寺再四处寻找怀民身影, 无论如何不可能直接到怀民寝房便能一定见到。果然, “怀民亦未寝”!一种心神相通的默契, 瞬间化为了欣喜, 心底透明起来了, 原本的孤独———“念无 与为乐者 ”———也变得透明起来了。
两人散步寺庙中庭, 一段景语最为动人:“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这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积水空明”真是神来之笔。月光如水, 蓄满中庭, 两个人像两条鱼儿, 在水中徜徉, 慢慢地游啊游, 仰起头来看看月光, 好像月华已经把这两个人紧紧包裹, 弥散在周遭。此时, 只有那藻荇左右参差, 身边的世界透着亮, 空灵而宁静, 温婉而幽凉。这样的月光下, “我”听到了自己的呼吸, “我”找到了自己。也许谁也没有说话, 静静地看着竹柏晃动的影子。此时, 竹影, 柏影, 纵横交错, 随夜风而摇弋生姿。单这两句写景, 仿佛幻境, 神仙世界, 不杂一丝尘滓。“盖”, 一字唤出现实感, 飘逸出的情思一下子回到了承天寺的中庭。
正是一个“盖”字, 唤起了两个问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当然不是每个夜晚都有月亮, 当然不是每一处地方都有竹柏。而是哪一个晚上有这样“积水空明”的月色呢?哪一处地方有这样“藻、荇交横”影子的竹柏呢?
三
其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月色吧, 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竹柏影子吧, 那是没有什么或少了点什么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历来被看作本篇的文心。
闲人, 相对忙人而言。苏轼已经闲下来近五年了, 张怀民刚闲下来五个月, 这句话看似苏轼的自言自语或是说给自己听的解释, 其实更重要的是说给张 怀民听的 “安神剂”。
闲人若是一位老人, 那么, “闲”未必是一种痛苦, 相反倒是一种惬意与快乐。然而, 苏轼这一年48岁, 张怀民和张舜民 (虽生卒不详, 但观其生平可知) 也均非垂暮之年的老人。一个未到闲下来年龄的人被迫闲下来而又不想闲下来是痛苦的、孤独的, 苏轼与张怀民及张舜民都是这样的人。不想闲下来的闲人尤其能感受到孤独的煎熬, 张怀民用“快哉”名亭, 自有将胸中苦闷孤独一冲而出付与苍穹的豪气, 但正是因为胸中有这样的豪气才会使得张怀民更加无法“闲”下来。而苏轼用“东坡”自号, 又经久病, 所以胸中孤独的浓郁沉重感已经渐渐散去了, 百事灰心, 而内心廓然, 苏轼已经用“闲”作为“定心丸”了。
心闲下来了, 笔调自然也就悠闲起来了。从准确的日子和时间开始, 步步紧紧环扣, 多一字则多, 减一字则少, 如水泻地, 汩汩自然。整篇文章不像个文章, 随手日记, 但时地人事, 写景抒情议论, 无一字不悠闲, 又无一字闲置。
有人说,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开启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实, 这85个字往前接上了《世说新语》的气息, 往后影响了明清小品文乃至现代诗化散文。在散文独抒性灵的宗趣里, 《记承天寺夜游》是无上妙品。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解题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师:几个字?
生:6个。
师: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吗?
生:记就是记录, 记录下来。
师:哦, 记录了什么呢?
生:在承天寺, 晚上和张怀民一起, 在院内行走。
师:在庭院里行走, (指“游”字) 这是什么字?
生:游。
师:“游”什么意思啊?
生:游玩。
师:哦, 游就是游玩, 记就是记录。 记录游玩 我们又叫———
生:游记。
师: (在“记”和“游”字下标注小三角) 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这一篇文章就是一篇游记, 记游就是游记, 记录下游玩的情况, 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简单吧?难的在后边呢。你们春游一般什么时间出发?比如你跟爸爸去游狼山, 什么时候去?
生:一般都是早上8点钟去。
师:早上8点钟。这篇游记, 什么时候?
生:晚上。
师:哪一个字?
生:夜。
师:夜就是晚上。是不是很奇怪?我们去狼山啊, 去看张骞的故居啊……都是白天。白天能见度比较好。晚上呢?一片漆黑, 能看到啥呢?你们回去读了吗?
生:读了。
二、讲读文本
师:那作者什么时候去游玩的?哪一天的晚上?
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元丰六年是哪一年?
生:公元1083年。
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生:苏轼。
师:知道苏轼是哪一年生的吗?
生:1037年。
师:对, 1037年。要记下来, 这个年代太重要了。 (师板书:苏轼, 1037生) 元丰六年是———
生:1083年。
师:1083年, 这一年, 苏轼几岁?
生:46岁。
师:数学怎么学的, 语文课就不考你数学了?
生:47岁。
师:47岁, 那是按照传统的中国人虚龄来算的, 是吧?实足是46岁。好, 就是四十六七岁。想想, 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干吗啊?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有一个工作。
师:不是他, 是所有的人, 只要四十六七岁, 你就得工作, 是吧?
(生点头)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负责养家里的老小。
师:哦, 要负责养家糊口。还应该干什么?苏轼是一个一般的老百姓吗?
生:不是。他是一个不贪图功利、清正廉洁的官。
师:是官就应该干什么?
生:做官应该为人民服务, 在自己的管辖区内与人民一起工作。
师:哦, 要为人民服务, 是吧?把毛主席说的话往前移了一千年, 给了苏轼。
(生笑)
师:真好, 我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哦。但是为人民工作也不要太辛苦, 晚上也得睡觉吧?这一天,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后面是个什么字?
生:夜。
师:夜。晚上得睡觉, 睡了吗?
生:没有。
师:哪句话告诉你的?
生:解衣欲睡。
师:哪一个字告诉你的?
生:欲。
师:“欲”是什么意思?
生:“欲”是想要的意思。
师:哦, “欲”是想要、将要、准备要的意思。为什么不睡?
生:看到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师:哪一句话?
生:月色入户。
师:“户”是单扇的门, (板书:户) 两扇就是“门”。苏轼哪一篇作品也写到这样的场景?
生:我觉得是《水调歌头》。
师:快, 背一背!
(生背诵)
师:太棒了!下面一个问题, 我看看能不能难住你。这一首《水调歌头》中间哪两句话最像这句“月色入户”?
生:我觉得应该是“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师:“转朱阁, 低绮户”是什么意思?“朱阁”是红红的房子, 小小的不那么大;“绮户”呢, 是雕着花的、单扇的小门。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太棒了!这篇文章里有一个字叫“入”, “入”是什么意思啊?
生:进入。
师:月色入户, 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从天而降, 由小门进来, 还睡得着吗?睡不着了吧?怎么办?
生:“欣然起行”。
师:“起行”都知道吧?“起”就是起来, “行”就是走。“欣然”什么意思?
生:“欣然”就是高高兴兴的样子。
师:哪一个字是“……的样子”的意思?
生:“然”。
师:对。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这么构成的?比如说高兴的样子, 怡然, 怡然自乐。还知道哪些?
生:我能不能说一个三个字的词语?
师:可以。
生:飘飘然。“飘飘”的意思是飘飘欲仙。就是形容一个人得奖了, 然后……
师:飘飘然了, 像神仙一样。还有吗?
生:自然。
师:自在的样子就是自然。还有呢?
生:悠然。
师:哦。“悠然自得”中的“悠然”。“悠”是心里面悠闲的样子。还有呢?
生:还有“恍然大悟”中的“恍然”。
师:“恍然”, 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后你们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也写在旁边。语文就是一种积累, 看到一个词就能想到一串这样的词, 这样你肚 子里的词 语就多了。欣然起行想干吗?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生:念无与为乐者。
师:“为乐”就是作乐, 找点高兴的事儿做做。“无与为乐者”, 有没有这样的人跟他一起去做一些他想做的高兴的事?
生:没有。
师:那个“念”是什么意思?
生:想到。
师:那自己一个人去玩呗?去了吗?
生:没有, 他找张怀民去玩。
师:另外一个人物出现了。 (板书:张怀民) 张怀民跟苏轼差不多大, 在苏轼被贬官的第四年去的。知道什么叫“贬官”吗?
生:降职的意思。
师:而且降职以后还不是让他去做事儿, 而是软禁了他。知道“软禁”是什么意思吗?政府看着你, 不能乱说, 不能乱动, 不能乱做事儿, 这就叫软禁。第一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去, 第四年张怀民也去了, 这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人就成了好朋友。就是这一天, 就是这个晚上, 两个人有了一次游玩。两个人物出来了吧?时间有了吧?
生:有了。
师:下面, 人物出来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是什么?
生:地点。
师:哪里?
生:承天寺。
师: (在“承天寺”下画上横线) 好, 游记的人物有了, 时间有了, 地点也有了。跟他一起去玩的这个人叫张怀民, 他是怎样出现的?一起读。
生 (读)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遂”是什么意思?
生:就。
师:苏轼有没有像前面一样想一想?
生:没有。
师:哪个成语是这个意思?
生:不假思索。
师:对。一下子就冒出一个人来了, 就冒出一个地方来了, 就去了。既然不用想就去了, 为什么还要说“寻”呢?“寻张怀民”,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承天寺现在已经没有了, 原来在《黄州县志》里有记载, 承天寺是一个比较大的寺院。
生:除了地方大之外, 他还要考虑张怀民是否睡了。所以他才要去“寻”张怀民。
师:他如果想到他睡了的话, 就直奔卧室了, 也不用“寻”了。那么苏轼觉得张怀民睡了吗?
生:没有。
师:如果他睡了, 不用寻, 直奔卧室, 把张怀民从床上抓起来, (生笑) 跟着我去玩吧。是不是啊?他也想到了, 这个晚上我睡不着, 那个人一定也睡不着, 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所以要———
生:寻。
师:所以, 读文章一定要读到文字背后, 读出作者想要说的那些东西。明白吗?这里我可是帮助你们了, 下面我不帮你们了, 游记除了人、时、地之外, 更重要的就是要写———
生:游。
师:对, 游。苏轼找到张怀民没有?
生:找到了。
师:找到了之后怎么样啊?读一读。
生 (读) :相与步于中庭。
师:前面怀民———
生:亦未寝。
师:“亦”是什么意思?
生:也。
师:也, 还。证明了必须得去找。找着了, 两个人“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是什么意思?
生:一同。
师:对。“步于中庭”就是在庭中散步。这不就是游了吗?两个人在庭中散步, 看到了什么?
生 (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师:用自己的话说, 看到了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就是庭院的地面好像有积水一样。
师:真的有水吗?
生:好像。
师:哪一个字?
生:如。
师:月光如水, 注意这个“如”字很重要。水里边好像还有什么啊?藻, 水藻。荇是一种像荷叶一样的水藻这个就是荇 (师板画) 。“横”在这里读hèng, 好像在动。这个字一般读作héng, 但表示一个动态的时候, 念作hèng。比如, 饮 (yìn) 马, 让马喝水就叫“yìn”。好, 这样一个庭院, 你觉得美吗?是怎样的美?用自己的话说。
生:在月色中作者看到了水草交横的景象, 这其实是月色沐浴的。
师:月色沐浴了他, 他沉浸在了月色中, 一直沉浸在月色中吗?哪一句话又回到了现实?
生:盖竹柏影也。
师:这个“盖”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
师:哦, 原来不是藻、荇, 而是柏树和翠竹的影子, 一下子从月色中回到了现实。游记写到这里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那还要写什么?比如我去了狼山, 最后写狼山真美啊!这句话是感受。那苏轼有没有写感受?
生:有。
师:哪两句话?
生 (读)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是什么感受?我不明白。何夜无月?下雨的时候没有月亮。何处无竹柏?沙漠里没有竹柏。为什么问这两句话?对, 是为了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个“但”是什么意思?
生:但是、只是。
师:只是少了———
生:苏轼和张怀民。
师:两个———
生:闲人。
三、体味感情
师: (板书:闲人) “闲人”是什么人?
生:悠闲的人。
师:闲人是悠闲的人, 还是什么人?你爸爸要是说你不好好学习, 不做功课, 什么人?
生:没事儿干的人。
师:没事儿干的人, 就是个闲人。辛弃疾有首词说, 一个小孩啊, 在溪头卧剥莲蓬, 那也是一个没事可干的人吧?是不是?那么, 小孩没事儿可干是正常的。苏轼此时已经多少岁了?
师:四十六七岁。
师:你告诉我, 苏东坡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
师:先是自我安慰, 自己想做事吗?
生:想。
师:刚才有同学说他应该为人民服务, 他想为人民服务吗?
生:想。
师:朝廷让他做吗?
生:不让。
师:所以有抱怨。还有什么情绪、情感在里面?
生:我感觉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悲凉, 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师:太棒了, 请给他一点掌声。
(生鼓掌)
师:确实是神来之笔!你们再仔细读一下, 俨然还有什么情绪在里面?“但少两人”, 还有没有其他人?
生:苏轼与张怀民的遭遇相似, 他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师:从“怀民亦未寝”看出了心情也是相同的。所以这两个闲人也是———
生:两个孤独的人。
师: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
生:互相安慰。
四、总结全文
师:好, 这篇文章我们就分析到这里。现在把你们的课文翻过去,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晚上游玩的?什么时候?首先是谁?怎么样?然后和谁一起?在哪里游玩?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看你能不能回忆出来, 这篇文章一共85个字。回忆不出来的, 可以翻开看一看, 然后迅速地把它翻过去。
(生回忆)
师:好, 现在坐好, 我们把这篇文章梳理一遍。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这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夜里。) 晚上睡觉了吗? (生:没有。) 为什么呢? (生: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月亮进来了睡不着怎么办呢? (生: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就去找别人, 遂至承天寺, 干吗去? (生:寻张怀民。) 怀民怎么样? (生:怀民亦未寑。) 两个人干吗了? (生:相与步于中庭。) 看到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到什么?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你不能少一个字, 但也没有办法多加一个字。像一个个环一样, 环环紧扣。好, 我们把它读一遍。记承天寺夜游, 开始。
(生读)
师:有人能背下来吗?有没有愿意试一试的?我只给一次机会哦。
(一生背)
师:非常好!大家把书合上, 一起背!
(生齐背)
师:回去一定要再背几遍, 你才能记住这篇文章。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感谢大家, 下课!
教学评析
国安老师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老师, 却常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去给小学生上课, 其课堂教学面貌的确也与众不同。
首先, 这篇文言文系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的课文, 只有少数教材放在七年级, 国安老师却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学这篇课文。事先没有学生的预习, 而是直接从题目入手, 遵循游记文体特点和作者思路, 读读、讲讲、议议, 竟然能让学生感悟得如此深刻, 学生体悟到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还把课文顺利地背出来了。这让我感到, 我们小学老师是不是常常低估了孩子们的母语水平和接受母语的能力?所教内容是否常常太浅而让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看得出来, 这堂课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除了跟老师的幽默有关之外, 还跟所教内容处于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过深、过浅都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 国安老师这堂课教给孩子们的都是语文的东西。这篇游记许多字的意思古今义已不同,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悟, 悟不出的教师就讲;同时紧紧抓住文体特点, 循着文章思路, 去疏通课文的内容, 所学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所传播的“信息价值”, 更学到了如何传播信息的“教学价值” (李海林语) 。把语文教材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作为“教学价值”, 而不着力于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错误, 于是, 情感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思品课, 知识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常识课。而国安老师在疏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关注的恰恰是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如国安老师用比较法, 抓住文字似乎矛盾的地方 (如“遂”与“寻”的比较) , 推敲字词, 感悟字词背后的东西, 这是教给学生体悟心情的方法。其他, 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年龄、职务等背景, 引导回顾作者另一首写月色的词 , 以让学生 领悟“月”是作者心中的老友等, 都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再如:教师有机地结合课文, 根据构词法, 教给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字音与字义的关系, 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多音字的能力;遵循游记这种文体特点, 循着作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这是重要的积累篇章的方法……而这些都是带着学生学习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国安老师准确把握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他上的是一堂地道的语文课。
《记承天寺夜游》怎么读 篇3
一.关注文本本味,读出情感基调
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过两三遍后,我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欣然起行”中的“欣然”;“念无与乐者”中的“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寻”;“怀民亦未寝”中的“亦”。我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潜在的感情,反复朗读这些词句,一次次朗读体悟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等思想和情感渐渐品读出来了,课文的本味和情感基调也就水到渠成地感悟出来了。叶圣陶说过:“吟诵时,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二.展开丰富想象,读出作者境遇
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于对文本的读,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读中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通过个性化的自我联想和想象,对文字或者文本“穿越”式的体验,引发学生心灵跨越时空界限,在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读中捕捉作者的人格魅力,在读中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读中悟出作者起承转合的人生境遇。真正能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笔者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让学生进行“穿越”,想象自己就是当年月下的苏轼,走进文本,感悟苏轼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回归了这样的“本我阅读”后,课堂上就形成了“情感场”,学生在区区八十四个字的文本中寻找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渐渐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进而产生了解苏轼境遇的强烈愿望,此时教师再对苏轼当年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适当穿插介绍,学生自然会读出更多的感悟,丰富、深化自己“读”的境界,对感悟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品味重点词句,读出深刻内涵
文章的“文眼”、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一些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体现出来的,高明的老师一定是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用心灵促动心灵,用心灵感悟心灵,用心灵走进心灵,从而体会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包涵的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感情。在《记承天诗夜游》一文中,笔者抓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连发两问,却不回答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引导学生,上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美妙的景色和此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问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明白这两问,是为下面作者抒发复杂的感慨做铺垫的。作者连发两问,却不直接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作者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答案不言自明。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在细致深入的阅读后逐渐融入课文,从“闲人”的字面意思,渐渐深入挖掘出“闲人”之“闲”在随缘自适的心情,排遣苦闷的心绪,旷达乐观的心胸。通过这样带着问题反复诵读,学生渐渐走进作品,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领悟作品之美,读出最高境界
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朗读者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婉转的语音、轻重缓急的语气把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读出来,学生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刻之美、情感的浓烈之美、意境的高远之美,从而产生对作品的由衷的认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起情感共鸣,感受到课文中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境。应该说《记承天诗夜游》是初中阶段内涵非常丰富的美文,而要很好地理解这篇短文的方方面面,读是最好的手段。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或齐读、或分组读、或对读、或个体朗读……读出不同的语音、语气、语调,让学生读出本文宁静的氛围、正确的节奏、情感的波澜、表达的多样、“闲人”的意味和复杂的感慨。如读:“念无与乐者”,应该抓住“念”读出一种孤独、冷清的感情,突出作者被贬后的凄凉;见到张怀民后“怀民亦未寝”重读“亦”读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语气,而“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应读出无奈和伤感的情绪,因为作者被贬后无人理解,只能借月排遣苦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感情复杂既有随缘自适、排遣苦闷、旷达乐观的感情,多少还有对世人不解风月的嘲笑。
记承天寺夜游 篇4
理解文章内容,读出文章韵味。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赏析名句。理解“闲”字内涵,感悟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赏析写景名句。2.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猜字,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放松放松,板书:閒 这是一个繁体字,是什么字呢?(学生自由竞猜)2.他就藏在课文中,并且文中有一句话描绘了它的构家自由朗读课文,把它找出来。(“闲”,相关语句“月色入户”)3.古人造字是有讲究的。月亮照进门了,晚上到了,不用工作了,空闲——人身无事;月朗照进门里,看了很惬意,悠闲——情绪安适。板书:闲(身——无事
情——安适)
4.这是“闲”的两个境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与苏轼共享承天寺美妙的月色,领略“闲”的最高境界吧!(板书课题)
二、朗读,读通内容
(一)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提示: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遂(suì)寝
(qǐn
藻(zǎo)
荇(xìng)
提示:注意下面句子的停顿。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二读,理解句意,读通内容 提示:积累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遂至承天寺(4)积水空明(5)盖竹柏影也(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三读,读出层次,读出文眼
1.这是一篇小品文,只有短短的84字,却容许是写景抒情与一体。请同学们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把文章分为三层。叙述:寻友赏月;描写:庭中月色;抒情:月下抒怀
2.小品文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中会有一两句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橄榄般越嚼越有味,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句子。(抒情部分)3.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让我们在课文中细细品味吧!
三、品读,体悟“闲”情
(一)寻友赏月(课件展示本层课文)1.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公元1079年,苏是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2.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词语进行品析。解衣欲睡——无事可做,只有睡觉,空闲。
欣然起行——看见美丽月色,睡意顿消,起身看月,很有闲情逸致。遂至——于是,就。说明做事不假思索,随心所欲,想走就走。相与步——肩并肩,闲庭信步,说明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悠闲。3.小结:在这美丽的月夜,苏轼“闲”而早睡,“闲”而看月,“闲”而寻友,“闲”而赏月。他行事自由无所牵绊,他已经达到了“闲”的第一境界——身:无事。
4.但他在“闲”字里,心情却是起伏变化的。哪位同学能把他心理活动的变化读出来?
指导朗读:要读出作者当时复杂变化的心理:解衣欲睡(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喜)——念无与为乐者(微憾)——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欣慰)——相与步于中庭(悠闲)。
(二)庭中月色(课件展示本层课文)1.指名翻译这个句子。
2.再读写月名句,强调“盖”,读出恍然大悟的味道。
3.究竟是怎样的画面,竟让苏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这个画面。
(在宁静清晰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深情提示:那或许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那或许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像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那或许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那或许是一幅似真似幻的画面„„)(学生想象,书写,三分钟后,交流展示)
4.“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眼中的美景又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宁静、愉悦、物我两忘、心无杂念)
小结:月光汩汩的流进身体,当地了烦恼和忧愁,他的内心充满了宁静和纯洁,这就是“闲”的第二境界——情:安适。
5.齐读课文,读出月色的空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读出苏轼的宁静喜悦。
(三)月下抒怀(课件展示本层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听王菲演唱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也知道《水调歌头》是首咏月怀古的词。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就别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了解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学生看苏轼图片,三苏亭图片 2 介绍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看承天寺图片
三、听录音学朗读
四、学生整体感知 1.理解字词
欣然:愉快的样子。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至:到。
亦:也。相与:一同,共同。于:在。2.理解全文
五、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
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六、重点探究
苏轼是被贬到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你认为他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怎样来看待他的这种心境?
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这种心情从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便可体会。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七、比较拓思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了《小石塘记》,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同样是被贬之人,同样是寄情于山水 之间,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不同?
柳宗元与苏轼虽处于不同朝代,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时他们同样选择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怀、抑郁,但二者的心境还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记》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与悲苦,这从他对小石塘周围环境的描写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记承天寺夜游》则不同,;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还呈现出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态,这从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说苏轼的心态要比柳宗元更乐观一些。
八、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九、课外拓展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范文:
邀友夜游承天寺记
晚风轻轻
微微吹临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侧耳倾听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寝,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又从梦乡边缘乍醒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想想这良辰美景
该与谁共享共分
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
走着,走着
就来到了承天寺
找找老友张怀民吧!
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
就邀他来
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
怀民,怀民……
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
瞧,这庭院积水空明
看那松柏竹影
真像水中交横的一片藻荇
涤荡着你我的心灵
啊!
何时没有月亮?
却偏偏在此时照临!
何处没有竹柏?
却偏偏在此地留影!
怀民,怀民
如果没有两颗默契的心
又怎能孕育这份纯真悠雅的闲情
我俩
记承天寺夜游 反思 篇6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文中通过对承天寺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苏轼坦荡、旷达、坚守人生的生活信条,让我们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初二年级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一、积累词汇,熟读成诵。二、涵咏品味,共赏佳色。三、深入文本,体悟情感。上完公开课以后我觉得,本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效果不错,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安排科学,整个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的。
一、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在文章的翻译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的关注点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师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挖掘,来教学。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苏轼借景抒情这一点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此知识点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一、由于不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如“闲人”的理解等较有深度的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解决。
二、课堂教学过程虽说有板有眼,但缺少创新。
三、教学过程中只考虑中上层学生,缺少对学困生的指导。
四、对学生缺少鼓励。
《记承天寺夜游》意脉品析与教学 篇7
如何就这一经典之作, 再读出点新意, 教出点新意, 本文试图立足文本, 从意脉品析入手, 努力做一点探索。解读作品的根本, 是对其深层结构的深入分析。凭借作品外在因素得出的理解, 必须与作品自身的深层结构的蕴含相一致, 相融洽, 相印证, 否则都不能作为“这一篇”解读结论的充分依据。所以, 要确切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情感意蕴, 就必须深入课文的言语内核, 品析其潜在的意脉流转, 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 才能解读作者的心灵奥秘。
课文写了一个极短暂的生活片段, 仅84个字, 而开篇交代时间就用了10个字, 包括年份、时令、日期、时辰。如此一本正经, 郑重其事, 是值得玩味的。“元丰六年”, 暗示了贬谪黄州已4年之背景。“十月”, 时值初冬, 当有寒意, 可反衬夜游之兴致。“十二日”, 可推知“月色入户”, 当为入夜不久;月也既非望月, 更非中秋月, 可反衬夜游特别的审美体验。“夜”, 应题。这些为下文叙夜游之因, 绘夜游之景, 抒夜游之感, 做好了多方面的铺垫。
“夜, 解衣欲睡”, 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 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 没有了送往迎来, 就显得清闲, 甚至有些无聊。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月色入户”, 乃平常现象, 何况既非望日, 更非中秋, 为何起行, 而且是“欣然”的?看来作者并无睡意, 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作者“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 可能觉得“月色入户”, 如访而至, 油然欣喜, 而起行赏月, 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包含心理纠结, 即渴望“与乐者”, 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贬官于此, 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 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 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 亦被贬谪黄州, 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 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 窃会计之馀功, 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 无所不快”, 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作者不是去“请”、“邀”, 而是去“寻”, 能不能寻着, 也就说不定。由此, 作者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为赏景做过渡, 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 渗透欣喜之情, 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 (直称) “怀民”、“相与”, 都显得亲切、友好。“步”, 散步, 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 又转为轻松、愉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里的景物描写, 是确切理解课文情感主旨的关键所在, 因为夜游之感由此生发。而要品析其中隐含的意脉, 可先探讨这样的两个问题, 即作者寻张怀民赏月, 为何仅在承天寺内;既是赏月, 为何没有直接写月, 而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后赤壁赋》“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都有对月的直接的、生动的描绘。这必须透过景物描写, 深入观照作者的审美感受, 即体察赏景中“那个人”的情感心理, 才能做出解释。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 照应上文“中庭”, 暗示了视角;“积”, 隐含了高下距离感。作者最先的感觉是, 清澈的水积满庭院, 而且还清晰可见水中藻荇斜横交错着。两层错觉, 强化了月光似水的生动逼真的感受:立体感, 透明感, 淡雅清丽的图画感。常建来到破山寺后禅院, 深感“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 而深受佛老影响的作者, 怀着闲适的心态, 置身佛门静地承天寺宁静、澄明的世界里, 怎能不产生“空人心”的感觉呢?因而, “空明”应当含有了无尘俗之感。此刻, 作者心与境谐, 已完全被错觉吸引, 处在错觉之中, 其他景物便被排除在了感觉之外。精神意态也由轻松、愉快而转入沉浸。
“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 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也”, 饱含着肯定、赞叹的语气。这里还隐含了作者的视角变化:顺着“藻荇”, 发现竹柏, 再见皓月当空。视界由小范围庭院之下, 转到广袤天宇之上;其内心也似乎从“夜”的昏暗, 到“月色入户”透进光明, 而至于豁然敞亮。从全句的艺术表达效果来说, 作者连写两种错觉, 而创造出深度悬念, 再点出所谓“藻荇”, 乃竹柏之影, 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而这两种错觉, 又自成两个比喻, 构起两层衬托, 更能激发人对澄明月色泻满庭院的生动想象, 凸显出了月色的空灵。并且“藻荇交横”, 还给人以动态的联想, 蕴含着疏影摇曳之美。原来这里竟如此的澄澈透明, 亦实亦虚, 亦真亦幻。作者妙笔绘就这一亲身感受的神奇境界, 渗透了惊喜、赞叹之情, 其中有对月色错觉的醒悟, 有对月色澄明的觉悟, 更有对贬谪人生的顿悟。从下文看, 这其中已经充分孕育了所要抒发的感慨, 或者说要抒发的感慨, 已全部蕴含在这赏景的审美体验之中。所以, 虽然写景仅就这么一句, 全文也仅截取了寺内夜游的极短暂的一段, 而文意却已圆满自足。
那么, 作者到底顿悟了什么呢?这还需要品析课文的抒情, 才能获得领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 情由景生, 感慨因赏景而来。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语气语意都显得十分肯定而强烈。但并非每夜都有明月, 每处都有竹柏。这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与客观事实的矛盾, 极力强调了美的事物, 随时、随处都有, 具有普遍性。因而, 禁不住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怎样?更多的世人 (与“闲人”相对的“忙人”) 又怎样?根据语境可试作补白:“闲人”清闲, 世人忙碌;“闲人”从容而优雅, 可以脱离喧嚣与污浊, 世人汲汲于名利, 难免身心憔悴;“闲人”或许会有孤独、寂寞, 但却能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一切, 世人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无暇也无心欣赏生活中的美景, 令人感慨而遗憾。
另一层含义是, 自古以来贬谪者甚众, “如吾两人者”盖寡。比如柳宗元, 他游小石潭的最终感受是“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的夜游却是审美的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普遍存在, 对“闲人”而言, 恰有如“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苏轼《前赤壁赋》) 。
“作者设计九曲幽径, 而又禁口不言, 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第365页,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 课文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 由入夜之孤独、寂寞, 而高兴, 而又生落寞, 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 而惊喜、赞叹, 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所以课文最后的抒情, 就是其自身的深层结构的终结性言说, 就是作者对夜游的最终的情感体验的表达, 也就是作者吁请读者, 通过体悟“闲人”的心路历程, 而要努力到达的审美意境。这其中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 即辩证面对得失, 依乎自然, 返归本真, 随遇而安, 就能超然物外, 超越人生困境, 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这饱含深刻哲理的顿悟, 如同神奇的清泉, 涤尽了心中尘俗, 而催生了诗意情怀。
如果师生能通过这一番上下求索, 而对课文内容获得上述感悟, 也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 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 。至于课文叙事中蕴含着的孤独、寂寞, 仅处于意脉的前段部分, 对意脉的发展起到了铺垫、衬托作用, 及赏月而沉浸时, 已然消解, 而最终升华为哲理顿悟和诗意情怀。课文也因之才尺水兴波, 曲折有致, 意境幽远。因而根本不能作为“悲凉心境”的解读依据。于此也可见, 解析课文切不可以局部代整体, 否则就如盲人摸象, 难免以偏概全。还有关于“闲人”的内涵, 如果上文的品析, 尤其是对文末抒情的品析还算正确的话, 那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恐怕不仅没有悲凉之意, 而且还有着与张怀民的相互勉励之情, 甚至还有着几分自得与自豪。综上品析, “闲人”虽受贬谪, 却清闲, 有雅致, 参透得失, 依乎自然, 自适自乐, 拥有超然物外的诗意情怀。因而可以说, 这是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成功探索, 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升华。“悲凉说”并不切合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一刻”的审美情怀。尽管由于学历修为、政治抱负、人生遭际等诸多因素, 作者的思想情感显得比较复杂;屡遭贬谪的处境, 使他难免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凉。但对于“这一篇”之外的悲凉, 另当别论, 似乎也无不可。
记承天夜游 篇8
一、朗读——多角度融入文本意境
首先,营造氛围,引入文本。图片展示:举杯邀月、琼楼玉宇、起舞清影、异地相思。
师:看到眼前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大家想到了初一学过的哪首词?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生齐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同学们诵读得非常好!但随着时光流逝,生活变迁,是否作者笔下的月色都如这般的温暖感性呢?
学生介绍苏轼笔下不同的月亮意象,自然引入文本教学。
其次,自由朗读,初入文本。
师:请同学把自己当作这位身处异地的落魄文人,根据自己的感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苏轼当时的心情。请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
师:这遍好了很多。朗读不仅需要投入感情,更要动脑。只有运用朗读技巧,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意境。
可以说,解读文本的核心方法是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迅速进入文本,找到解读的突破口。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上,笔者设立了课前三分钟阅读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在课前三分钟朗读自己挑选的小文章,其学生静静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
二、品读——多层面点燃思维火花
品味文言经典,要抓住关键词句,才能深切体会作品的蕴含,体味作者的感悟,进而引发共鸣。
首先,找寻文眼。只有找到进入文学之园的钥匙,才能进入其中欣赏美景。
师:请找出本文中的“文眼”(教师指导:传神聚睛之处为“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闲”。
其次,研读词藻妙语。在确定文本“文眼”之后,作者如何来围绕“文眼”来行文组织,要通过朗读来让学生充分理解。
师:请你选择一个意象,通过朗读具体说说作者如何表现“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体现东坡因月色入户而产生的惊喜,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突出率真可爱!普通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如此大的反应,可谓“闲兴”。
生:“念无与乐者,寻张怀民”。体现东坡当时兴致勃勃,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邀谁同赏?“寻”更体现出内心期待的快乐,可谓“闲心”。
生:“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体现东坡眼中的月色清澈明亮;而奇妙的联想更锦上添花,写出动态摇曳之美,勾画出淡雅风韵的诗化世界,可谓“闲情”。
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只有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的精妙的语言,才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到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
最后,触摸作者情感。作者对文本的细心雕琢,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文字篇幅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因此,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作者是否甘于“闲”呢?结合你的分析,试读出最后一段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考虑)
生:有被诬排挤的愤怒。因为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人摘出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讽喻新政。后就被被贬往黄州。
生读,强调了“何夜”,“何处”,突出了对人生的反问。
生:有被贬谪蛮荒的无奈。因为黄州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他远离京城,虽不情愿,但无力回天,只得从命前往。
生读,强调了“无月”、“无竹柏”,突现命运不济的苦涩。
生:有落寞无助的苦涩。因为被贬后,众友怕遭受连累,一时间无人敢与其来往。他以黄州团练副使的虚名头衔。独处定惠院内,生活十分窘迫。
生读,强调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凸显内心孤寂之极。
此时,我朗读另一材料,交代写作背景:“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却在黄州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然后让学生再次体会“闲”。
生:有超然物外的悠闲;面对逆境的从容;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过自嘲,但在这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
学生齐读,体会苏轼的自得自赏。
可以说,学生通过品读,领悟到作者语言组织和情感哲理,是文言经典解读的核心环节。文言经典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炼,意蕴的无穷。教学中通过文眼的提炼,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和咂摸,在主动探索中层层深入,从而提升对文本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赏读——多环节提升阅读感受
新课改对学习能力提出全新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文言经典语言精辟凝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境界。只有让学生品味文外之趣、言外之旨,才能达到通过教学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本文只有短短的83个字,很多意象只是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因此在本课的最后环节,我要求学生把本文进行改编扩写,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文中,将本文改成现代文并当堂朗诵。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文言经典的理解能力,又将学生彻底融入文本,写出自己的体悟和感受。下面是学生改写的一段:
你我一同来到庭院内,此时周围了然无声,似乎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庭下的青砖今晚格外明亮,如同拭水一般,明晃晃地泛着白光。水中似乎还有点点水草,绿色的印记随水光荡漾,好不惬意!定睛一看,原是老天弄人,只是竹柏在月下的倒影罢了!
这一环节,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理解后的再加工、再创造。让学生再次体会文言经典的精妙,深化对文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这个环节的存在,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记承天夜游】推荐阅读:
记承天诗夜游原文赏析05-11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07-28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09-0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10-15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07-06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10-19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句式及思想感情07-18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