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共8篇)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 篇1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这里译为脱。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进。
户: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一起游览做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好像沐浴在清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光中)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藻类植物
荇(xìng):荇菜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
但少闲人如吾俩人者尔:只是缺少想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
闲:闲人。
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 篇2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本解读
《东坡志林》中的这85个字一直为讲中国古代散文者所称道, 当代散文家林语堂认为这是苏轼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可以与“赤壁词”“赤壁赋”同膺光艳。
一
“赤壁词”中苏轼在自己营造的一个精神世界中任意将几缕忧伤化为满腔激情;“赤壁赋”, 苏轼同样在秋冬江上的现实世界之外幻想出了一个道家仙境, 穿越出了一个豪情满江的魏晋时空, 一切都在真幻之间, 艺术感染的张力一读便能腾纸而出。一年之后, 苏轼随手写下的这85个字又绘出另一个真幻不定的澄净世界, 在这个澄净世界中隐隐漂浮着苏轼透明的孤独。一个2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爱情, 一个3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理解, 一个4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激情, 一个5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自我。元丰六年, 1083年, 这一年苏轼48岁。
20岁, 从眉州出发, 父子进京, 一科考试, 名动天下。20多年宦海浮沉, 顺境居多。1079年, 元丰二年, “乌台诗案”一下子使苏轼跌入逆境, 三个多月的牢狱折磨, 年末尘埃落定, “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八品官) , 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人生发生转折, 只能无力地接受人生的下一个驿站:黄州。不再有当年自求往杭州的从容了, 这一年苏轼45岁, 中年人了。
中年人受到挫折最容易沉没自我, 人生第一次受到挫折的中年人往往会在消沉中苦闷或在自弃中放纵, 若生活的激情之火没了, 自我也就没了。元丰三年正月初一, 苏轼离京赴黄州, 贬谪生涯自此开始。二月初一到达黄州, 寓居定惠院, 后迁城南江边临皋亭。类乎犯人的生活虽有亲友相慰, 但激情已经渐渐消退, 虽也有答章惇劝悔书的激愤, 但更多的是受到僧院的感染, 内心越来越向孤独的泥潭滑去。总之, 这一年开始, 中年的苏轼最需要的就是唤醒激情和自我了。如果说以假作真的《念奴娇》的赤壁是苏轼唤醒自己生命激情的那个地方的话, 那么承天寺的那一晚可视为越来越孤独的苏轼唤醒内心自我的夜晚。
元丰六年的六月, 谪居黄州四年的苏轼结识了一位难兄难弟:张怀民。张怀民是时刚被贬黄州, 居城南承天寺。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亦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之作。快哉亭, 闰六月, 张怀民于承天寺边所筑之亭者也。这样苦闷的黄州, 两个孤独的人一拍即合, 往来不断, 相互抱团取暖。
同年九月, 苏轼又结识了另一位难兄难弟, 姓名与张怀民一字之差:张舜民。张舜民因为元丰五年与夏战, 兵败被贬郴州, 次黄州, 拜访了当时黄州的主要官员, 包括苏轼。现在尚能看到的文字中, 九月里张舜民三次与苏轼同饮共游, 言谈昨年战事。
其实这一年苏轼从正月开始就卧病近百日。四月初一, 曾巩卒, 京城纷传苏轼与曾巩同日或先后而卒, 神宗皇帝也询问此事, 且“嗟惜久之”。因此苏轼在六月初三写给杨绘的信中说:“轼病后百事灰心, 虽无复世乐, 然内心廓然, 稍获轻安。”这正是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心情:透明的孤独。
二
九月二十七日, 已经“百事灰心”的苏轼忽有喜讯, 他写给蔡景繁的信中说:“然云蓝小袖者, 近辄生一子, 想闻之, 一拊掌也。”云蓝小袖指的是侍妾朝云。这是苏轼的第四个儿子遯, 小名干儿, 由为子取名也可窥得苏轼其时复杂的心境了。
十月十二日, 苏轼中年喜得娇儿尚未满月, 自然还在高兴头上, 初冬之夜, 欲睡之时, 月色由门隙挤入, 屋内自是闪出一线亮色。初冬的月光应是幽冷的, 即便如此, 清寒的月亮也是会“惹祸”的, 苏轼无法入睡了。犹如那“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的中秋月, 发出了声声低低的温暖的呼唤。与月同舞, 与月私语, 月宫犹似苏轼精神世界中柔软的醉乡。“欣然起行”, “欣然”, 情绪为之一振, 心底透明起来了!“念无与为乐者”, 昂扬的情绪为之一转折, 想找点高兴的事做做, 想找一个人一起高兴高兴, 然而, 没有!
“遂至承天寺”, “遂”, 不假思索, 自然而然, 就到了承天寺。“寻”, 同样说来轻巧, 然而,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 何用寻找?似在说从临皋亭往承天寺一路寻去, 又似说到了承天寺再四处寻找怀民身影, 无论如何不可能直接到怀民寝房便能一定见到。果然, “怀民亦未寝”!一种心神相通的默契, 瞬间化为了欣喜, 心底透明起来了, 原本的孤独———“念无 与为乐者 ”———也变得透明起来了。
两人散步寺庙中庭, 一段景语最为动人:“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这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积水空明”真是神来之笔。月光如水, 蓄满中庭, 两个人像两条鱼儿, 在水中徜徉, 慢慢地游啊游, 仰起头来看看月光, 好像月华已经把这两个人紧紧包裹, 弥散在周遭。此时, 只有那藻荇左右参差, 身边的世界透着亮, 空灵而宁静, 温婉而幽凉。这样的月光下, “我”听到了自己的呼吸, “我”找到了自己。也许谁也没有说话, 静静地看着竹柏晃动的影子。此时, 竹影, 柏影, 纵横交错, 随夜风而摇弋生姿。单这两句写景, 仿佛幻境, 神仙世界, 不杂一丝尘滓。“盖”, 一字唤出现实感, 飘逸出的情思一下子回到了承天寺的中庭。
正是一个“盖”字, 唤起了两个问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当然不是每个夜晚都有月亮, 当然不是每一处地方都有竹柏。而是哪一个晚上有这样“积水空明”的月色呢?哪一处地方有这样“藻、荇交横”影子的竹柏呢?
三
其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月色吧, 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竹柏影子吧, 那是没有什么或少了点什么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历来被看作本篇的文心。
闲人, 相对忙人而言。苏轼已经闲下来近五年了, 张怀民刚闲下来五个月, 这句话看似苏轼的自言自语或是说给自己听的解释, 其实更重要的是说给张 怀民听的 “安神剂”。
闲人若是一位老人, 那么, “闲”未必是一种痛苦, 相反倒是一种惬意与快乐。然而, 苏轼这一年48岁, 张怀民和张舜民 (虽生卒不详, 但观其生平可知) 也均非垂暮之年的老人。一个未到闲下来年龄的人被迫闲下来而又不想闲下来是痛苦的、孤独的, 苏轼与张怀民及张舜民都是这样的人。不想闲下来的闲人尤其能感受到孤独的煎熬, 张怀民用“快哉”名亭, 自有将胸中苦闷孤独一冲而出付与苍穹的豪气, 但正是因为胸中有这样的豪气才会使得张怀民更加无法“闲”下来。而苏轼用“东坡”自号, 又经久病, 所以胸中孤独的浓郁沉重感已经渐渐散去了, 百事灰心, 而内心廓然, 苏轼已经用“闲”作为“定心丸”了。
心闲下来了, 笔调自然也就悠闲起来了。从准确的日子和时间开始, 步步紧紧环扣, 多一字则多, 减一字则少, 如水泻地, 汩汩自然。整篇文章不像个文章, 随手日记, 但时地人事, 写景抒情议论, 无一字不悠闲, 又无一字闲置。
有人说,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开启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实, 这85个字往前接上了《世说新语》的气息, 往后影响了明清小品文乃至现代诗化散文。在散文独抒性灵的宗趣里, 《记承天寺夜游》是无上妙品。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解题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师:几个字?
生:6个。
师: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吗?
生:记就是记录, 记录下来。
师:哦, 记录了什么呢?
生:在承天寺, 晚上和张怀民一起, 在院内行走。
师:在庭院里行走, (指“游”字) 这是什么字?
生:游。
师:“游”什么意思啊?
生:游玩。
师:哦, 游就是游玩, 记就是记录。 记录游玩 我们又叫———
生:游记。
师: (在“记”和“游”字下标注小三角) 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这一篇文章就是一篇游记, 记游就是游记, 记录下游玩的情况, 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简单吧?难的在后边呢。你们春游一般什么时间出发?比如你跟爸爸去游狼山, 什么时候去?
生:一般都是早上8点钟去。
师:早上8点钟。这篇游记, 什么时候?
生:晚上。
师:哪一个字?
生:夜。
师:夜就是晚上。是不是很奇怪?我们去狼山啊, 去看张骞的故居啊……都是白天。白天能见度比较好。晚上呢?一片漆黑, 能看到啥呢?你们回去读了吗?
生:读了。
二、讲读文本
师:那作者什么时候去游玩的?哪一天的晚上?
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元丰六年是哪一年?
生:公元1083年。
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生:苏轼。
师:知道苏轼是哪一年生的吗?
生:1037年。
师:对, 1037年。要记下来, 这个年代太重要了。 (师板书:苏轼, 1037生) 元丰六年是———
生:1083年。
师:1083年, 这一年, 苏轼几岁?
生:46岁。
师:数学怎么学的, 语文课就不考你数学了?
生:47岁。
师:47岁, 那是按照传统的中国人虚龄来算的, 是吧?实足是46岁。好, 就是四十六七岁。想想, 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干吗啊?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有一个工作。
师:不是他, 是所有的人, 只要四十六七岁, 你就得工作, 是吧?
(生点头)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负责养家里的老小。
师:哦, 要负责养家糊口。还应该干什么?苏轼是一个一般的老百姓吗?
生:不是。他是一个不贪图功利、清正廉洁的官。
师:是官就应该干什么?
生:做官应该为人民服务, 在自己的管辖区内与人民一起工作。
师:哦, 要为人民服务, 是吧?把毛主席说的话往前移了一千年, 给了苏轼。
(生笑)
师:真好, 我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哦。但是为人民工作也不要太辛苦, 晚上也得睡觉吧?这一天,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后面是个什么字?
生:夜。
师:夜。晚上得睡觉, 睡了吗?
生:没有。
师:哪句话告诉你的?
生:解衣欲睡。
师:哪一个字告诉你的?
生:欲。
师:“欲”是什么意思?
生:“欲”是想要的意思。
师:哦, “欲”是想要、将要、准备要的意思。为什么不睡?
生:看到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师:哪一句话?
生:月色入户。
师:“户”是单扇的门, (板书:户) 两扇就是“门”。苏轼哪一篇作品也写到这样的场景?
生:我觉得是《水调歌头》。
师:快, 背一背!
(生背诵)
师:太棒了!下面一个问题, 我看看能不能难住你。这一首《水调歌头》中间哪两句话最像这句“月色入户”?
生:我觉得应该是“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师:“转朱阁, 低绮户”是什么意思?“朱阁”是红红的房子, 小小的不那么大;“绮户”呢, 是雕着花的、单扇的小门。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太棒了!这篇文章里有一个字叫“入”, “入”是什么意思啊?
生:进入。
师:月色入户, 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从天而降, 由小门进来, 还睡得着吗?睡不着了吧?怎么办?
生:“欣然起行”。
师:“起行”都知道吧?“起”就是起来, “行”就是走。“欣然”什么意思?
生:“欣然”就是高高兴兴的样子。
师:哪一个字是“……的样子”的意思?
生:“然”。
师:对。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这么构成的?比如说高兴的样子, 怡然, 怡然自乐。还知道哪些?
生:我能不能说一个三个字的词语?
师:可以。
生:飘飘然。“飘飘”的意思是飘飘欲仙。就是形容一个人得奖了, 然后……
师:飘飘然了, 像神仙一样。还有吗?
生:自然。
师:自在的样子就是自然。还有呢?
生:悠然。
师:哦。“悠然自得”中的“悠然”。“悠”是心里面悠闲的样子。还有呢?
生:还有“恍然大悟”中的“恍然”。
师:“恍然”, 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后你们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也写在旁边。语文就是一种积累, 看到一个词就能想到一串这样的词, 这样你肚 子里的词 语就多了。欣然起行想干吗?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生:念无与为乐者。
师:“为乐”就是作乐, 找点高兴的事儿做做。“无与为乐者”, 有没有这样的人跟他一起去做一些他想做的高兴的事?
生:没有。
师:那个“念”是什么意思?
生:想到。
师:那自己一个人去玩呗?去了吗?
生:没有, 他找张怀民去玩。
师:另外一个人物出现了。 (板书:张怀民) 张怀民跟苏轼差不多大, 在苏轼被贬官的第四年去的。知道什么叫“贬官”吗?
生:降职的意思。
师:而且降职以后还不是让他去做事儿, 而是软禁了他。知道“软禁”是什么意思吗?政府看着你, 不能乱说, 不能乱动, 不能乱做事儿, 这就叫软禁。第一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去, 第四年张怀民也去了, 这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人就成了好朋友。就是这一天, 就是这个晚上, 两个人有了一次游玩。两个人物出来了吧?时间有了吧?
生:有了。
师:下面, 人物出来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是什么?
生:地点。
师:哪里?
生:承天寺。
师: (在“承天寺”下画上横线) 好, 游记的人物有了, 时间有了, 地点也有了。跟他一起去玩的这个人叫张怀民, 他是怎样出现的?一起读。
生 (读)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遂”是什么意思?
生:就。
师:苏轼有没有像前面一样想一想?
生:没有。
师:哪个成语是这个意思?
生:不假思索。
师:对。一下子就冒出一个人来了, 就冒出一个地方来了, 就去了。既然不用想就去了, 为什么还要说“寻”呢?“寻张怀民”,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承天寺现在已经没有了, 原来在《黄州县志》里有记载, 承天寺是一个比较大的寺院。
生:除了地方大之外, 他还要考虑张怀民是否睡了。所以他才要去“寻”张怀民。
师:他如果想到他睡了的话, 就直奔卧室了, 也不用“寻”了。那么苏轼觉得张怀民睡了吗?
生:没有。
师:如果他睡了, 不用寻, 直奔卧室, 把张怀民从床上抓起来, (生笑) 跟着我去玩吧。是不是啊?他也想到了, 这个晚上我睡不着, 那个人一定也睡不着, 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所以要———
生:寻。
师:所以, 读文章一定要读到文字背后, 读出作者想要说的那些东西。明白吗?这里我可是帮助你们了, 下面我不帮你们了, 游记除了人、时、地之外, 更重要的就是要写———
生:游。
师:对, 游。苏轼找到张怀民没有?
生:找到了。
师:找到了之后怎么样啊?读一读。
生 (读) :相与步于中庭。
师:前面怀民———
生:亦未寝。
师:“亦”是什么意思?
生:也。
师:也, 还。证明了必须得去找。找着了, 两个人“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是什么意思?
生:一同。
师:对。“步于中庭”就是在庭中散步。这不就是游了吗?两个人在庭中散步, 看到了什么?
生 (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师:用自己的话说, 看到了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就是庭院的地面好像有积水一样。
师:真的有水吗?
生:好像。
师:哪一个字?
生:如。
师:月光如水, 注意这个“如”字很重要。水里边好像还有什么啊?藻, 水藻。荇是一种像荷叶一样的水藻这个就是荇 (师板画) 。“横”在这里读hèng, 好像在动。这个字一般读作héng, 但表示一个动态的时候, 念作hèng。比如, 饮 (yìn) 马, 让马喝水就叫“yìn”。好, 这样一个庭院, 你觉得美吗?是怎样的美?用自己的话说。
生:在月色中作者看到了水草交横的景象, 这其实是月色沐浴的。
师:月色沐浴了他, 他沉浸在了月色中, 一直沉浸在月色中吗?哪一句话又回到了现实?
生:盖竹柏影也。
师:这个“盖”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
师:哦, 原来不是藻、荇, 而是柏树和翠竹的影子, 一下子从月色中回到了现实。游记写到这里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那还要写什么?比如我去了狼山, 最后写狼山真美啊!这句话是感受。那苏轼有没有写感受?
生:有。
师:哪两句话?
生 (读)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是什么感受?我不明白。何夜无月?下雨的时候没有月亮。何处无竹柏?沙漠里没有竹柏。为什么问这两句话?对, 是为了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个“但”是什么意思?
生:但是、只是。
师:只是少了———
生:苏轼和张怀民。
师:两个———
生:闲人。
三、体味感情
师: (板书:闲人) “闲人”是什么人?
生:悠闲的人。
师:闲人是悠闲的人, 还是什么人?你爸爸要是说你不好好学习, 不做功课, 什么人?
生:没事儿干的人。
师:没事儿干的人, 就是个闲人。辛弃疾有首词说, 一个小孩啊, 在溪头卧剥莲蓬, 那也是一个没事可干的人吧?是不是?那么, 小孩没事儿可干是正常的。苏轼此时已经多少岁了?
师:四十六七岁。
师:你告诉我, 苏东坡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
师:先是自我安慰, 自己想做事吗?
生:想。
师:刚才有同学说他应该为人民服务, 他想为人民服务吗?
生:想。
师:朝廷让他做吗?
生:不让。
师:所以有抱怨。还有什么情绪、情感在里面?
生:我感觉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悲凉, 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师:太棒了, 请给他一点掌声。
(生鼓掌)
师:确实是神来之笔!你们再仔细读一下, 俨然还有什么情绪在里面?“但少两人”, 还有没有其他人?
生:苏轼与张怀民的遭遇相似, 他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师:从“怀民亦未寝”看出了心情也是相同的。所以这两个闲人也是———
生:两个孤独的人。
师: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
生:互相安慰。
四、总结全文
师:好, 这篇文章我们就分析到这里。现在把你们的课文翻过去,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晚上游玩的?什么时候?首先是谁?怎么样?然后和谁一起?在哪里游玩?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看你能不能回忆出来, 这篇文章一共85个字。回忆不出来的, 可以翻开看一看, 然后迅速地把它翻过去。
(生回忆)
师:好, 现在坐好, 我们把这篇文章梳理一遍。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这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夜里。) 晚上睡觉了吗? (生:没有。) 为什么呢? (生: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月亮进来了睡不着怎么办呢? (生: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就去找别人, 遂至承天寺, 干吗去? (生:寻张怀民。) 怀民怎么样? (生:怀民亦未寑。) 两个人干吗了? (生:相与步于中庭。) 看到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到什么?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你不能少一个字, 但也没有办法多加一个字。像一个个环一样, 环环紧扣。好, 我们把它读一遍。记承天寺夜游, 开始。
(生读)
师:有人能背下来吗?有没有愿意试一试的?我只给一次机会哦。
(一生背)
师:非常好!大家把书合上, 一起背!
(生齐背)
师:回去一定要再背几遍, 你才能记住这篇文章。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感谢大家, 下课!
教学评析
国安老师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老师, 却常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去给小学生上课, 其课堂教学面貌的确也与众不同。
首先, 这篇文言文系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的课文, 只有少数教材放在七年级, 国安老师却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学这篇课文。事先没有学生的预习, 而是直接从题目入手, 遵循游记文体特点和作者思路, 读读、讲讲、议议, 竟然能让学生感悟得如此深刻, 学生体悟到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还把课文顺利地背出来了。这让我感到, 我们小学老师是不是常常低估了孩子们的母语水平和接受母语的能力?所教内容是否常常太浅而让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看得出来, 这堂课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除了跟老师的幽默有关之外, 还跟所教内容处于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过深、过浅都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 国安老师这堂课教给孩子们的都是语文的东西。这篇游记许多字的意思古今义已不同,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悟, 悟不出的教师就讲;同时紧紧抓住文体特点, 循着文章思路, 去疏通课文的内容, 所学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所传播的“信息价值”, 更学到了如何传播信息的“教学价值” (李海林语) 。把语文教材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作为“教学价值”, 而不着力于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错误, 于是, 情感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思品课, 知识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常识课。而国安老师在疏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关注的恰恰是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如国安老师用比较法, 抓住文字似乎矛盾的地方 (如“遂”与“寻”的比较) , 推敲字词, 感悟字词背后的东西, 这是教给学生体悟心情的方法。其他, 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年龄、职务等背景, 引导回顾作者另一首写月色的词 , 以让学生 领悟“月”是作者心中的老友等, 都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再如:教师有机地结合课文, 根据构词法, 教给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字音与字义的关系, 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多音字的能力;遵循游记这种文体特点, 循着作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这是重要的积累篇章的方法……而这些都是带着学生学习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国安老师准确把握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他上的是一堂地道的语文课。
《记承天寺夜游》怎么读 篇3
一.关注文本本味,读出情感基调
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过两三遍后,我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欣然起行”中的“欣然”;“念无与乐者”中的“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寻”;“怀民亦未寝”中的“亦”。我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潜在的感情,反复朗读这些词句,一次次朗读体悟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等思想和情感渐渐品读出来了,课文的本味和情感基调也就水到渠成地感悟出来了。叶圣陶说过:“吟诵时,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二.展开丰富想象,读出作者境遇
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于对文本的读,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读中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通过个性化的自我联想和想象,对文字或者文本“穿越”式的体验,引发学生心灵跨越时空界限,在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读中捕捉作者的人格魅力,在读中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读中悟出作者起承转合的人生境遇。真正能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笔者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让学生进行“穿越”,想象自己就是当年月下的苏轼,走进文本,感悟苏轼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回归了这样的“本我阅读”后,课堂上就形成了“情感场”,学生在区区八十四个字的文本中寻找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渐渐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进而产生了解苏轼境遇的强烈愿望,此时教师再对苏轼当年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适当穿插介绍,学生自然会读出更多的感悟,丰富、深化自己“读”的境界,对感悟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品味重点词句,读出深刻内涵
文章的“文眼”、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一些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体现出来的,高明的老师一定是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用心灵促动心灵,用心灵感悟心灵,用心灵走进心灵,从而体会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包涵的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感情。在《记承天诗夜游》一文中,笔者抓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连发两问,却不回答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引导学生,上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美妙的景色和此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问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明白这两问,是为下面作者抒发复杂的感慨做铺垫的。作者连发两问,却不直接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作者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答案不言自明。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在细致深入的阅读后逐渐融入课文,从“闲人”的字面意思,渐渐深入挖掘出“闲人”之“闲”在随缘自适的心情,排遣苦闷的心绪,旷达乐观的心胸。通过这样带着问题反复诵读,学生渐渐走进作品,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领悟作品之美,读出最高境界
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朗读者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婉转的语音、轻重缓急的语气把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读出来,学生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刻之美、情感的浓烈之美、意境的高远之美,从而产生对作品的由衷的认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起情感共鸣,感受到课文中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境。应该说《记承天诗夜游》是初中阶段内涵非常丰富的美文,而要很好地理解这篇短文的方方面面,读是最好的手段。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或齐读、或分组读、或对读、或个体朗读……读出不同的语音、语气、语调,让学生读出本文宁静的氛围、正确的节奏、情感的波澜、表达的多样、“闲人”的意味和复杂的感慨。如读:“念无与乐者”,应该抓住“念”读出一种孤独、冷清的感情,突出作者被贬后的凄凉;见到张怀民后“怀民亦未寝”重读“亦”读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语气,而“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应读出无奈和伤感的情绪,因为作者被贬后无人理解,只能借月排遣苦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感情复杂既有随缘自适、排遣苦闷、旷达乐观的感情,多少还有对世人不解风月的嘲笑。
记承天寺夜游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策略
·“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有味地朗读课文 有味地细品语句 深挖诗人的情感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读。
3、一生读。
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
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
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
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一生朗读一句,一生翻译一句。
3、找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四、读出作者,读出情感。
1、你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什么?(读出伤感)A.十月已入寒秋(读出凄凉)
B.十二日夜,临近十五月圆,由然而生思念之情。(读出忧愁)
2、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一句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 失落、欣喜)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
点拨:(1)无与:没什么 缺少志同道合的人(读出失落)(2)遂字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毫不犹豫(读出果断)
(3)为什么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
预设: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
5、怀民亦未寝。最重要的是哪个字?可看出什么?
6、相与步于中庭。(读出享受)
五、细读品悟、焦点探究。
1、这样的一对闲友闲步与中庭,看到了怎样的月色?
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2、由月光想到澄澈的水、影子与水草,不但纵横交错的形状像,有清风拂过时,那影子微微摇晃,仿佛水草在浮动。这里有恍然大悟的感叹。很天真。由此我们推想,他刚才肯定迷失在这月光里。忘记了月光,忘记了自己,可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3、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欣悦的、欣赏、心胸开阔、心灵透亮、忘却烦恼、忘却得失、心无杂念、超脱荣辱、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语气)。下面让我们逐层读出以上的感受。
4、其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
(1)带着“开阔、空旷、月光照亮万物”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2)带着“心胸开阔、心灵透亮”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
(3)带着“忘却烦恼、忘却得失”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已经忘记了因为作业被批评的不快,忘记了因小矛盾对同学的埋怨„„
(4)带着“心无杂念、超脱荣辱”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已经忘记了月考的失利。
(5)带着“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忘记一切,让身心飘浮于月光之中,空无一切,忘乎所以„„
5、大家的朗读给我的感觉是具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来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月色之美吧!(师生齐读课文)
6、好美的月色呀!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修饰一下这明月吧?
出示填空: 的朗月世界(澄澈透明!空灵!皎洁无暇!清朗幽美!)
7、(板书)澄澈透明、皎洁空灵、清朗幽美的朗月世界,六、有味地赏析
不光月色美,还有好多的美点。〔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相与步于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默契之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5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5.美在情感的波澜。6.美在“闲人”的意味。
七、探究情怀
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3、你认为文中“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4、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
出示板书填空: 的旷达胸襟(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
5、(板书)积极乐观、坦荡豁达的旷达胸襟
6、什么样的人才能悟到这样的境界?(热爱生命、逆境坚守)
7、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
八、回味内化,点拨延伸
1、诵读改编的诗文,让我们用悟的心态再来观照一遍文章,感悟一下作者和自我。《游承天寺》 欲睡难眠月入户,欣然相与步中庭。积水空明竹柏影,何夜无月少闲人!
2、苏轼完美的人格,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导师。
九、结束语:
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愿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能像东坡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记承天寺夜游(范文) 篇5
一、直接导入,介绍背景
上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几组资料。
资料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这则资料,告诉我们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资料二: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小人诬陷,获罪入狱,倍受折磨,险被杀头,后被贬至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一个带罪的虚职,相当于软禁和流放。
这则资料,告诉我们在苏轼中年时期,遭受了一次致命的转折,从此人生一贬再贬。
资料三:
在黄州他给天下人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林语堂《苏东坡传》
这是大学者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的一段话,说的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反而创作出四篇绝世美文,其中有一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资料四:
有一轴画,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这是作家、学者梁衡先生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之其中的幅精品《记承天寺夜游》。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两个任务:有味道的朗读,有味道的品读
二、有味道地朗读
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
2、刚才的朗读大家没读出这篇绝世佳作的味道来,那么什么是有味呢?
有味朗读
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1)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读出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读出句子的节奏、重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好,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领悟,试着有味道地读文。2)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因为是夜游,所以我们还要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那就需要我们语速慢一点,音调低一点,尽量舒缓地读。
3)此外我们还要读出一点夜游地兴致
文中有两个地方要读得快乐一点,欣喜一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哪两个词?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起身赏月的兴致)。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的喜悦)。4)此外我们还要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但这感慨是什么我们还说不清楚,那我们就试着读出一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沉吧。好,下面全班同学一起来试着读出这篇文章的味道。
三、有味道地品读
这一遍同学们读得很有味道,但越是读得有味道,我们就越想去品一品文字背后那些耐人寻味的地方。比如刚才我们遗留地问题,作者的复杂感慨到底是什么?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解读文字背后绝世的味道?
(一)、品一品叙事中的弦外之音。
1、(出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请结合叙事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事件。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漫步赏月)越是精彩的文章,越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叙事中的语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弦外之音。
(元丰六年,说明作者被贬此地已四年。十月十二日:是农历月份,相当于公历的11月末,12月初,是深秋初冬之季,已无景可赏,可还去赏景,说明作者很闲。)
解衣欲睡,入夜就想睡,说明无别的事可做。闲 因月光好就起来散步:很闲,有闲情雅趣。
念无与为乐者:因被贬与亲人离别的孤独,还有被贬之后的世态严凉。遂至承天寺:不假思索,说明关系很好 亦未寝:心有灵犀,同好相知的喜悦 步于中庭:悠闲
通过刚才对叙事部分的解读,我们解读到的却是复杂情感,总结一下都有哪些: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同好相知的喜悦 被贬谪的失意落寞。及想要自我排遣的达观。
原来夜游这件小小的事件中承载着这么多复杂情感情感,那他赏月又赏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
(二)、品一品景物中的空灵之美
作者与张怀民赏到了什么样的景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这景致美不美?美在哪里?请结合下面一组句子加以体会。A、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像藻荇一样的是竹柏的影子。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
第二句更好,因为它省略了主语月光,可以让人尽情沉浸在积水空明藻荇交橫的空灵动态的世界之中,又通过盖,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这样就使月景、水景亦真亦幻地相交织,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疏影摇曳、空灵美妙的境界。句子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景物特点:空明
那么空明只是在说景物吗?从空明一词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读到了苏轼眼中、心中有一个空明澄澈的世界,这是一种禅意,更是看透世俗的顿悟和超脱。所以空明更是在写苏轼光明磊落的襟怀。那么事中和景中所有复杂的情感,作者用了哪个字来高度概括。对,就是闲。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作者的闲人情怀。
(三)、品一品情怀中的深沉旷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品读一个句式 何处无……何处无……但少
何处无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为到处有 和但少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多的是美景,少的却是赏景的闲人,这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惋惜无人赏月,慨叹世人都为俗务所累。
2、品读一个词语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闲人的含义?
清闲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政治清闲,虽有才华却抑郁不得志的人。虽不得志却自我排遣仍旷达乐观的人。
同学们品读的真好。不仅品读出了情,还品读出了苏轼伟大人格。他一生一贬再贬历典八州,可是
被贬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南荒绝境他仍笑着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6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课题项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2)掌握文言词语:入、欣然、念、遂、亦、空明、盖。固定格式:但„„耳。(3)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用圈点勾画法、质疑法、朗读法自主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用 比较法、讨论法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旷达的情怀,培养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旷达的情怀。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练习法
3、比较法
4、讨论法
5、质疑法
(四)课型 讲读课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㈠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圈点勾画法、质疑法扫清字词障碍,并翻译 课文。
2、了解作者生平并思考课后练习。㈡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情境一:播放贝多芬《月光曲》。情境二:老师画一弯明月正挂在柳树梢的粉笔画。师问: 中国人自古就很喜欢月亮,赋予它动人的传说,用诗词曲赋来吟咏它,大家知道古诗文中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也写到了月亮。(幻灯片 1:记 承天寺夜游)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在 “新视听” “开心辞典” “探索·发、、现”、“百家讲坛”四个节目中,(幻灯片 2)四个节目按难度系数由易到难排 列,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少数服从多数。
㈢新视听(幻灯片 3:新视听)
1、听配乐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语音、停顿与语气、语调。
2、指名配乐朗读。
3、配乐齐读。
4、欣赏视频朗读。㈣开心辞典 随堂检测,质疑问难(幻灯片 4:开心辞典 相关练习)(教师提出要求:开火车作答,可以指名求助其他同学。)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念无与乐者(想)月色入户(门)遂至 承天寺(就)怀民亦未寝(睡觉)积水空明(清澈透明)盖竹柏影 也(表示推测,原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是)(罢了)2.翻译下列句子(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明确:我脱了衣服正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不由产生了夜游的雅 兴),高兴地动身出门。(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确: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 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3.将下列句子复原为文言文 ①想到没有和我共同游乐的人 ,(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 没有睡觉 ,(我们便)一起在庭院里散步。明确: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②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 只是缺少有像我俩这 样的闲人罢了。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㈤探索发现(幻灯片 5 :探索发现)
1、了解背景,获得新知。(幻灯片 5)(1)、指名简介作者(这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明确:苏轼(1037—1101)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岁知书,7 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 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 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 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 66 岁。死后谥号“文忠”。(2)、教师补充苏东坡生平,幻灯片 5、6 突出: “三苏”、“唐宋八大 家”。(3)、指名简介张怀民。(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寓居于承 天寺)(4)、教师补充归纳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幻灯片 7)明确: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 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 古》等。《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 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5)、欣赏承天寺的美景。(幻灯片 8)
2、自主探究,学习技巧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幻灯片 9 出示问题)(1)、承天寺的景色如此之美,本文主要写的是哪些景物?喜欢文中写景 的句子吗?说说理由。明确:月、竹柏。(比喻修辞手法)(2)、在《周庄水韵》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概括出了作者描绘的三幅画 卷,那么苏轼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可以用什么画形容呢?(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3)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旷达、乐观等。(借景抒情的写法)㈥百家讲坛︱亮出你的观点(幻灯片 10:百家讲坛)自读课文,讨论:(幻灯片 10 出示问题)
1、我们身边有许多闲人,文章中的闲人与他们一样吗?
2、柳宗元被贬永州写下 《小石潭记》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记 承天寺夜游》,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寄情于山水美景,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异同? 明确: 柳宗元和苏轼虽然处于不同的朝代,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颇为相似。仕途失意之时,他们又都寄情于山水,以派遣愁怀,寓之于文,以抒发愤懑。不 同的是: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更多流露的是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悲苦和凄凉;而《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又呈现 出自嘲、自解、自慰、自矜的心态,较柳宗元显得旷达乐观些。
3、你是否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谈谈自己的感受。㈦课堂小结 才华横溢的苏轼虽遭贬谪,却活得旷达洒脱,仍能在不幸中找寻内心的平衡。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潇洒?试问,庸陋之辈可有此般兴致与胸 襟?让我们欣赏视频朗读,再次感受苏轼的兴致与胸襟。㈧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
2、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字数 100 字以上。㈨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意脉品析与教学 篇7
如何就这一经典之作, 再读出点新意, 教出点新意, 本文试图立足文本, 从意脉品析入手, 努力做一点探索。解读作品的根本, 是对其深层结构的深入分析。凭借作品外在因素得出的理解, 必须与作品自身的深层结构的蕴含相一致, 相融洽, 相印证, 否则都不能作为“这一篇”解读结论的充分依据。所以, 要确切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情感意蕴, 就必须深入课文的言语内核, 品析其潜在的意脉流转, 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 才能解读作者的心灵奥秘。
课文写了一个极短暂的生活片段, 仅84个字, 而开篇交代时间就用了10个字, 包括年份、时令、日期、时辰。如此一本正经, 郑重其事, 是值得玩味的。“元丰六年”, 暗示了贬谪黄州已4年之背景。“十月”, 时值初冬, 当有寒意, 可反衬夜游之兴致。“十二日”, 可推知“月色入户”, 当为入夜不久;月也既非望月, 更非中秋月, 可反衬夜游特别的审美体验。“夜”, 应题。这些为下文叙夜游之因, 绘夜游之景, 抒夜游之感, 做好了多方面的铺垫。
“夜, 解衣欲睡”, 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 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 没有了送往迎来, 就显得清闲, 甚至有些无聊。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月色入户”, 乃平常现象, 何况既非望日, 更非中秋, 为何起行, 而且是“欣然”的?看来作者并无睡意, 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作者“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 可能觉得“月色入户”, 如访而至, 油然欣喜, 而起行赏月, 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包含心理纠结, 即渴望“与乐者”, 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贬官于此, 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 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 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 亦被贬谪黄州, 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 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 窃会计之馀功, 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 无所不快”, 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作者不是去“请”、“邀”, 而是去“寻”, 能不能寻着, 也就说不定。由此, 作者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为赏景做过渡, 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 渗透欣喜之情, 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 (直称) “怀民”、“相与”, 都显得亲切、友好。“步”, 散步, 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 又转为轻松、愉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里的景物描写, 是确切理解课文情感主旨的关键所在, 因为夜游之感由此生发。而要品析其中隐含的意脉, 可先探讨这样的两个问题, 即作者寻张怀民赏月, 为何仅在承天寺内;既是赏月, 为何没有直接写月, 而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后赤壁赋》“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都有对月的直接的、生动的描绘。这必须透过景物描写, 深入观照作者的审美感受, 即体察赏景中“那个人”的情感心理, 才能做出解释。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 照应上文“中庭”, 暗示了视角;“积”, 隐含了高下距离感。作者最先的感觉是, 清澈的水积满庭院, 而且还清晰可见水中藻荇斜横交错着。两层错觉, 强化了月光似水的生动逼真的感受:立体感, 透明感, 淡雅清丽的图画感。常建来到破山寺后禅院, 深感“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 而深受佛老影响的作者, 怀着闲适的心态, 置身佛门静地承天寺宁静、澄明的世界里, 怎能不产生“空人心”的感觉呢?因而, “空明”应当含有了无尘俗之感。此刻, 作者心与境谐, 已完全被错觉吸引, 处在错觉之中, 其他景物便被排除在了感觉之外。精神意态也由轻松、愉快而转入沉浸。
“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 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也”, 饱含着肯定、赞叹的语气。这里还隐含了作者的视角变化:顺着“藻荇”, 发现竹柏, 再见皓月当空。视界由小范围庭院之下, 转到广袤天宇之上;其内心也似乎从“夜”的昏暗, 到“月色入户”透进光明, 而至于豁然敞亮。从全句的艺术表达效果来说, 作者连写两种错觉, 而创造出深度悬念, 再点出所谓“藻荇”, 乃竹柏之影, 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而这两种错觉, 又自成两个比喻, 构起两层衬托, 更能激发人对澄明月色泻满庭院的生动想象, 凸显出了月色的空灵。并且“藻荇交横”, 还给人以动态的联想, 蕴含着疏影摇曳之美。原来这里竟如此的澄澈透明, 亦实亦虚, 亦真亦幻。作者妙笔绘就这一亲身感受的神奇境界, 渗透了惊喜、赞叹之情, 其中有对月色错觉的醒悟, 有对月色澄明的觉悟, 更有对贬谪人生的顿悟。从下文看, 这其中已经充分孕育了所要抒发的感慨, 或者说要抒发的感慨, 已全部蕴含在这赏景的审美体验之中。所以, 虽然写景仅就这么一句, 全文也仅截取了寺内夜游的极短暂的一段, 而文意却已圆满自足。
那么, 作者到底顿悟了什么呢?这还需要品析课文的抒情, 才能获得领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 情由景生, 感慨因赏景而来。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语气语意都显得十分肯定而强烈。但并非每夜都有明月, 每处都有竹柏。这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与客观事实的矛盾, 极力强调了美的事物, 随时、随处都有, 具有普遍性。因而, 禁不住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怎样?更多的世人 (与“闲人”相对的“忙人”) 又怎样?根据语境可试作补白:“闲人”清闲, 世人忙碌;“闲人”从容而优雅, 可以脱离喧嚣与污浊, 世人汲汲于名利, 难免身心憔悴;“闲人”或许会有孤独、寂寞, 但却能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一切, 世人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无暇也无心欣赏生活中的美景, 令人感慨而遗憾。
另一层含义是, 自古以来贬谪者甚众, “如吾两人者”盖寡。比如柳宗元, 他游小石潭的最终感受是“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的夜游却是审美的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普遍存在, 对“闲人”而言, 恰有如“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苏轼《前赤壁赋》) 。
“作者设计九曲幽径, 而又禁口不言, 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第365页,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 课文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 由入夜之孤独、寂寞, 而高兴, 而又生落寞, 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 而惊喜、赞叹, 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所以课文最后的抒情, 就是其自身的深层结构的终结性言说, 就是作者对夜游的最终的情感体验的表达, 也就是作者吁请读者, 通过体悟“闲人”的心路历程, 而要努力到达的审美意境。这其中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 即辩证面对得失, 依乎自然, 返归本真, 随遇而安, 就能超然物外, 超越人生困境, 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这饱含深刻哲理的顿悟, 如同神奇的清泉, 涤尽了心中尘俗, 而催生了诗意情怀。
如果师生能通过这一番上下求索, 而对课文内容获得上述感悟, 也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 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 。至于课文叙事中蕴含着的孤独、寂寞, 仅处于意脉的前段部分, 对意脉的发展起到了铺垫、衬托作用, 及赏月而沉浸时, 已然消解, 而最终升华为哲理顿悟和诗意情怀。课文也因之才尺水兴波, 曲折有致, 意境幽远。因而根本不能作为“悲凉心境”的解读依据。于此也可见, 解析课文切不可以局部代整体, 否则就如盲人摸象, 难免以偏概全。还有关于“闲人”的内涵, 如果上文的品析, 尤其是对文末抒情的品析还算正确的话, 那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恐怕不仅没有悲凉之意, 而且还有着与张怀民的相互勉励之情, 甚至还有着几分自得与自豪。综上品析, “闲人”虽受贬谪, 却清闲, 有雅致, 参透得失, 依乎自然, 自适自乐, 拥有超然物外的诗意情怀。因而可以说, 这是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成功探索, 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升华。“悲凉说”并不切合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一刻”的审美情怀。尽管由于学历修为、政治抱负、人生遭际等诸多因素, 作者的思想情感显得比较复杂;屡遭贬谪的处境, 使他难免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凉。但对于“这一篇”之外的悲凉, 另当别论, 似乎也无不可。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 篇8
一、朗读——多角度融入文本意境
首先,营造氛围,引入文本。图片展示:举杯邀月、琼楼玉宇、起舞清影、异地相思。
师:看到眼前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大家想到了初一学过的哪首词?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生齐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同学们诵读得非常好!但随着时光流逝,生活变迁,是否作者笔下的月色都如这般的温暖感性呢?
学生介绍苏轼笔下不同的月亮意象,自然引入文本教学。
其次,自由朗读,初入文本。
师:请同学把自己当作这位身处异地的落魄文人,根据自己的感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苏轼当时的心情。请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
师:这遍好了很多。朗读不仅需要投入感情,更要动脑。只有运用朗读技巧,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意境。
可以说,解读文本的核心方法是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迅速进入文本,找到解读的突破口。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上,笔者设立了课前三分钟阅读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在课前三分钟朗读自己挑选的小文章,其学生静静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
二、品读——多层面点燃思维火花
品味文言经典,要抓住关键词句,才能深切体会作品的蕴含,体味作者的感悟,进而引发共鸣。
首先,找寻文眼。只有找到进入文学之园的钥匙,才能进入其中欣赏美景。
师:请找出本文中的“文眼”(教师指导:传神聚睛之处为“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闲”。
其次,研读词藻妙语。在确定文本“文眼”之后,作者如何来围绕“文眼”来行文组织,要通过朗读来让学生充分理解。
师:请你选择一个意象,通过朗读具体说说作者如何表现“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体现东坡因月色入户而产生的惊喜,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突出率真可爱!普通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如此大的反应,可谓“闲兴”。
生:“念无与乐者,寻张怀民”。体现东坡当时兴致勃勃,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邀谁同赏?“寻”更体现出内心期待的快乐,可谓“闲心”。
生:“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体现东坡眼中的月色清澈明亮;而奇妙的联想更锦上添花,写出动态摇曳之美,勾画出淡雅风韵的诗化世界,可谓“闲情”。
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只有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的精妙的语言,才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到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
最后,触摸作者情感。作者对文本的细心雕琢,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文字篇幅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因此,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作者是否甘于“闲”呢?结合你的分析,试读出最后一段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考虑)
生:有被诬排挤的愤怒。因为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人摘出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讽喻新政。后就被被贬往黄州。
生读,强调了“何夜”,“何处”,突出了对人生的反问。
生:有被贬谪蛮荒的无奈。因为黄州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他远离京城,虽不情愿,但无力回天,只得从命前往。
生读,强调了“无月”、“无竹柏”,突现命运不济的苦涩。
生:有落寞无助的苦涩。因为被贬后,众友怕遭受连累,一时间无人敢与其来往。他以黄州团练副使的虚名头衔。独处定惠院内,生活十分窘迫。
生读,强调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凸显内心孤寂之极。
此时,我朗读另一材料,交代写作背景:“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却在黄州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然后让学生再次体会“闲”。
生:有超然物外的悠闲;面对逆境的从容;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过自嘲,但在这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
学生齐读,体会苏轼的自得自赏。
可以说,学生通过品读,领悟到作者语言组织和情感哲理,是文言经典解读的核心环节。文言经典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炼,意蕴的无穷。教学中通过文眼的提炼,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和咂摸,在主动探索中层层深入,从而提升对文本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赏读——多环节提升阅读感受
新课改对学习能力提出全新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文言经典语言精辟凝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境界。只有让学生品味文外之趣、言外之旨,才能达到通过教学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本文只有短短的83个字,很多意象只是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因此在本课的最后环节,我要求学生把本文进行改编扩写,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文中,将本文改成现代文并当堂朗诵。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文言经典的理解能力,又将学生彻底融入文本,写出自己的体悟和感受。下面是学生改写的一段:
你我一同来到庭院内,此时周围了然无声,似乎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庭下的青砖今晚格外明亮,如同拭水一般,明晃晃地泛着白光。水中似乎还有点点水草,绿色的印记随水光荡漾,好不惬意!定睛一看,原是老天弄人,只是竹柏在月下的倒影罢了!
这一环节,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理解后的再加工、再创造。让学生再次体会文言经典的精妙,深化对文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这个环节的存在,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推荐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09-0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10-15
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11-20
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11-21
记承天寺夜游获奖教案12-20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07-06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10-19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参考答案11-05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课本注释12-24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句式及思想感情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