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2024-10-15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精选7篇)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1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全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①,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②,遂至承天寺③寻张怀民。怀民亦未被寝,相与步 于中庭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⑤,水中藻荇交横⑥,盖竹柏影也⑦。

何夜无月?那里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⑧。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其文汪洋恣肆,大白畅达,为“唐宋八各人”之一。其诗清爽豪健,善用浮夸比喻,在艺术示意方面独具气魄威风凛凛。少数诗篇也能反应民间痛楚,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恣。词开豪爽一派,对儿女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善于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荡,有灵活壮丽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以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注释

①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②念:想。无与乐者:没有(可以)配合游乐的。

③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南,今废。另一说苏东坡曾被贬到福建泉州,故有也许所在是泉州。

④相与:一块儿。步:作动词用,散步。

⑤如积水空明:积水,意思是庭中自上而下像布满着水,不是地上积水。其水澄澈,以是用“空明”来形容。

⑥藻荇(xìng):泛称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而绿背紫,夏日开黄花。

⑦盖:这里是承接上文而推究其缘故起因的一个虚词。

⑧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景物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著名无实的官,并没有工作可作,以是他自称为“闲人”。

译文

在元丰六年的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带,脱衣躺下来,正想入睡,忽见月光从门缝中射进来,豁亮皎洁,禁不住心中一喜,兴奋地起家穿衣,走出门外。这样好的月色,却没有人和我一路疏散个中的爱好,心中颇感缺憾。于是就闲步走到承天寺,找挚友张怀民。正巧,怀民也未曾入睡,我便跟他一路来到庭院里。

庭院中,月光洒在地下,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亮,那样透明,水中恰似圆叶的藻草和长叶的荇草纵横交织,摇曳不定,让人看得目眩凌乱,或许那是竹叶和柏叶的蚊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一处没有竹柏,为安在这通俗多见的竹柏月影中体味个中的爱好呢?只是由于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是不多见的而已。

赏析

苏轼是有宋一代文学各人,宋文、宋诗、宋词都在他的手中到达了岑岭,个中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更是在文学史上为后人树立了规范。他的游记中,叙事、抒怀、议论三种成果经常是团结得水乳领悟。这方面的`例子许多,这里,我要向各人先容是苏轼的出名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变乱时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此日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睡眠,怎奈被这柔美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启航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情意相等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路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实、淡泊而有天然流通。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清幽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施展想象:月光清明,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恰似积水空潭一样平常,更妙的是,“水”中尚有水草漂流,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瑶池一样平常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相互映衬、相比、比喻伎俩精当,新奇,恰如空气地渲染了景致的幽美肃穆。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应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然则有此闲情文雅来浏览这番景致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生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务”,所接受的只是个著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抱负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婉转地反应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明确,难道快事!苏轼的头脑凌驾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立场有极大的海涵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虽然,他在窘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品魅力!

中门生在进修这篇文章时,要害点有二。其一,起源明确苏轼的人生观。俗话说:“知人论世”,读文章又何尝不是?只有大抵相识了作者的头脑和配景,才更能深入地去掌握他的作品。苏轼的人生观,正如前所言。 其二,写文章贵在精辟。这不是说要盲目地删减字数,而是要注重笔墨的内在。福楼拜说过,写文章时,能适当示意一种意思的只有一个词,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把谁人词找出来。我们看苏轼的文章,都是以“辞达”为准则,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些都是同窗们该当加以进修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2

原来, 在“乌台诗案”未发之前, 苏轼的表兄文与可就为他的文笔而担忧, 并做诗规劝苏轼说:“北客南来休问事, 西湖虽好莫题诗”。后来受“文字狱”离京后, 苏轼赋诗作文就显得小心翼翼了, 寥寥几笔就把夜游承天寺的事情给记下来, 全文仅84个字。苏轼出狱当天还写出他的真实感受:“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名不厌低” (《十二月二十八日, 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复用前韵二首》其二) 。

一、畏祸及身, 选择夜游

苏轼为什么要选择“夜游”?主要原因是苏轼畏祸及身, 所以才选择夜游。夜游之缘由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作者特别点明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具体时间, 就是“乌台诗案”后的四年, 自己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苏轼还有畏祸及身的心理阴影作祟, 白天“不得签书公事”, 不怎么敢出门活动, 但“月色入户”, 难于入睡, 只好“欣然起行”夜游。

法国文论家克里斯蒂娃说:“任何文本都位于若干文本的交汇点, 它是这些文本的阐释、集中、浓缩、转移和深化。”熊芳芳老师认为:“文本之间相互指涉, 构成了互释、互训与互通的交会网络。阅读任何文本, 都会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指性关系, 并影响文本的意义诠释。”故在苏轼与友人的多篇尺牍中, 可觅见苏轼“畏祸及身”的心理恐惧。例如, 苏轼在《与章子厚书》中云:“轼自得罪以来, 不敢复与人事, 虽骨肉至亲, 未肯有一字往来。”在《与参寥子二十一首·之二》中写道:“焚笔砚, 断作诗。”在《记与舟师夜坐》中记有:“舟请记之, 其语则不可记, 非不可记, 盖不暇记也。”在《与程正辅七十一首之十六》中写道:“盖子由近有书, 深戒作诗, 其言切至, 云当焚砚弃笔, 不但作而不出也。不忍违其忧爱之意, 故遂不作一字, 惟深察。”在《答李端叔书》中云:“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可见文字狱是多么的可怕。因此, 夜深了, 苏轼将要解衣宽带, 上床欲睡。未知月光不请自来, 从窗户外闯进, 让其睡意全无, 于是只好披衣推门出去走走。“欣然起行”正道出了苏轼“无事可办、无处可游、无人可叙、无酒可品、无诗可赋”能否“东山再起”的焦虑感。

月明之夜, 苏轼进行夜游, 为什么他不昼游?他敢昼游吗?原来夜游, 其实就是故意找张怀民了解当朝政治形势与彼此倾诉, 交换意见。夜游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指向:压抑与焦虑。

二、多难畏事, 无与为乐者

苏轼为什么“无与为乐者”?当时, 苏轼不得签书公事, 没“签单权”, 人身自由也受到约束与限制。“乌台诗案”牵连到二十多人, 受到牵连的人中, 三个人的处罚较重。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给苏轼, 而且与他交往善密, 调查时缓交出苏轼的诗文, 被削掉一切官爵。其次是王巩, 被御史附带处置, 发配西北。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子由, 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 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 他并没有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 但由于亲情连带关系, 仍遭受降职处分, 调到高安, 任筠州酒监。因此, 众多友人不敢与苏轼来往, “多难畏事”者是也, 朋游稀少, 才有“念无与为乐者”之写。

苏轼这样的心理倾向, 早在元丰五年 (1802年) 作《赤壁赋》时就具有。元丰六年, 友人傅尧俞 (钦之) 派人前来向他索求近稿, 其遂书《赤壁赋》以寄之, 同时写了一段附言嘱咐说:“轼去岁作此赋, 未尝轻出以示人, 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来, 求近文, 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 钦之爱我, 必深藏之不出也。”

从这个附言中可以看出, 苏轼写完《赤壁赋》, “未尝轻以示人”, 就是不曾轻易给别人看, 傅钦之派人来索取他的新作, 因为是信得过的朋友, 才亲自手书“以寄”。奇怪的是, 他还要求朋友“深藏之不出”, 不能给别人传阅,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只是一般的游记, 一般的抒情诗文, 为什么不敢“示人”?推敲这则附言不难发现, 秘密就在那“多难畏事”四个字里。原来东坡害怕此文一出, 就会生出事端, 招灾惹难, 怕再次蒙受乌台诗案之类的文字狱。由此可见, 在这篇文章里苏东坡自有他不可轻易告人的隐秘。在与众友人的书信来往中, 苏轼还多次强调“多难畏人”。

“欣然起行”后, 苏轼一个人走走, 感到寂寞无聊, 没有人说说话。“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个“遂”字, 就是不假思索, 只能令他想到一个人, 他的好友张怀民 (字偓佺, 又名梦得) , 这是他散步伙伴的选择, 也是不二选择。因其“到黄已半年, 朋游稀少”。而张怀民住在承天寺, 这是他散步地点的选择。张怀民也跟他有同样的遭遇, 也是元丰六年被贬到黄州的, 他们俩算是志同道合的人, 也算“同病相邻”的人。因张怀民在承天寺的住所旁建有一亭, 苏轼还命名为“快哉亭”, 并写一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知君为我, 新作窗户湿青红”, 道出了二人交情甚深。苏轼的弟弟苏辙因之也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 称赞张怀民“不以谪为患, 窃会计之余功, 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在《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二十九》中, 也提到张怀民, “苏合酒亦佳绝。每蒙辍惠, 暂感可量。今日见报薄传正般出天寿院, 何耶?张梦得尝见之, 佳士!佳士!”可见苏轼与张怀民的交情并非一般。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一个“亦”字, 道出了张怀民也没有就寝, 两人“同病相怜”, 非同道人哪有“心有灵犀”之感, 故相步于庭中。一个“步”字, 也道出了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苏张二人无处可去的迷茫与窘迫, 无路可走的彷徨与焦虑, 与无话可诉的痛苦与压抑。

三、前事未已, 竹柏明志

苏轼为什么要写“竹柏”?一切景语皆人语。竹柏在中国文化意象中, 象征高洁、坚韧、正直、刚强、气节等。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 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 为人高雅正直, 一生性爱竹子。当他寄居于一座空宅之中, 便令人栽种竹子。有人问其原故, 他不想正面来回答与解释,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关于竹子的意象, 苏轼在《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着重写道:“可使食无肉, 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苏轼重笔写竹的气节, 通过写物质“食无肉”与精神“居无竹”、美德“无竹令人俗”与美食“无肉令人瘦”在比较中的价值, 强烈推崇精神至上, 美德高尚, 通过写竹来歌颂於潜僧的高风亮节。

因此,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采用这样的文化意象, 两处写竹柏, 而不是写承天寺中的其他树种, 如菩提树、梧桐树、海棠树。文中实写竹柏景物, 不露痕迹, 暗写人的正直与气节。“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庭院里的积水在皎月的照射下, 十分的明朗, 苏轼误以为水中出现藻荇交横相错, 原来是竹子与柏树的倒影呀。一“如”一“盖”, 恍若与现实虚实交映, 心有释然也。写竹柏, 传递的信息就是暗喻他本人与张怀民俩人高洁与有气节。

朱立元认为:“生活中的坎坷不平恰恰会创造出审美的丰盈, 这种审美中的独特现象, 不仅导源于人的存在本身的不完满性, 更是植根于人对完满性无尽追求的本性中。”因此,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是苏轼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写照。接着作者进行两次追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夜晚无月色?可东坡的月明之夜在哪?哪个地方无生长着的竹柏?可东坡的竹柏在哪?但很少有受限制受约束的人像我们两个罢了。而文章也没有记述他们俩此时夜游时说了些什么话, 发了些什么牢骚, 做出了那些举措。暗地里还是为说竹柏、写竹柏来做辅垫, 通过竹柏来表明两人的心志与志向。在那时, 在那地, 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之下, 生怕“好事者巧以酝酿, 便生出无穷事也”, 苏轼故不敢“昼游”, 只好“夜游”了。

“闲人”, 与平常口语中的“闲人”具有不同的含义, 不是休闲的人、清闲的人、无所事事的人, 而是指行动受限制、语言文字受约束的人, 被社会所抛弃的边缘人。这一“闲”, 是苏轼因“贬”而“闲”, 是无奈之“闲”, 暗含苏轼对命运的婉叹与对时局的讥剌。其实, 他也不愿甘当一个“闲人”, 只是他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写照。虽然哪里都有竹柏, 其实我们俩都是像竹柏一样的人, 只不过是我们俩现在受限制受约束罢了。黄庭坚在《次韵子瞻武昌西山》一诗中也描绘到“闲人”苏轼:“黄州副使坐闲散, 谏疏无路通银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个“但”字, 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 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一个“耳”字, 又道出了苏轼活生生、孤零零地被抛离政治, 成为社会边缘人的自伤与自嘲。苏轼在黄州时《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二十》中书云:“知前事尚未已, 言既非实, 终当别白, 但目前纷纷, 众所共叹也”。苏轼知道“前事尚未已”, 目前形势对自己还是不利的, 此时还不宜“别白”, 只能发发感慨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文章虽短, 容量却大, 传递着苏轼畏祸及身, 选择夜游的困窘;传着着苏轼多难畏事, 朋游稀少的无奈;传递着苏轼前事未已, 竹柏明志的自慰。同时也承载着苏轼贬不沉靡, 辱不忧人, 语不言悲, “处患难不戚戚”, 随遇而安的坚毅性格与旷达胸怀, 让人看到了一个“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人生不信长轗轲”,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思想境界洒脱的苏轼。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元丰二年“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于元丰六年不得签书公事时所写的。诗作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 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 反映了苏轼被贬而不甘沉糜的心情。文章通过对诗中“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等意象的分析, 指出了苏轼此时复杂的心境和所处的窘境, 反映了苏轼竹柏明志、随遇而安的坚毅性格与旷达胸怀。

关键词:苏轼,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

参考文献

[1]熊芳芳.语文不过如此[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2]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 1986.

[3]孙文辉.《记承天寺夜游》细读——兼与张伟忠老师商榷[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3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不用典雕琢,行文清新隽永地抒发对江南风景的赞美之情,可以和谢灵运、谢朓的山水诗比美。陶弘景在文中写了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对江南的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的表达了赞美之情。文末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全文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说不完无限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

文章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平和自然、立意高远;“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50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动物跃然在目,鲜活如生。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全文结构杂而不乱,结合有序。尤其是高山流云、青林翠竹等,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

而另一篇名作《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官于黄州期间,在元丰六年十月里一个普通的夜晚,苏轼正要入睡的时候,看到了照进窗户来的月光。这月光引发了他千愁万绪,于是他“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晏殊《蝶恋花》词中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对于遭受过陷害,险些失去性命的苏轼来说,能够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潇洒心态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一入夜都早早安歇去了。农历十月份的晚上,肯定已是颇有些寒意了,并不是散步的好时间,可苏轼不但有这份雅兴,更有闲情散步到承天寺,应该缘于内心的不平静吧!我们揣测被贬后的闲散,也许并非苏轼所乐意的,苦闷压抑的他要找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张怀民与苏轼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时应该是最佳人选。苏轼在寂寞时在寻找知音,张怀民虽然被贬,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是苏轼的知音。韦应物有首小诗云“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一样的夜,一样的散步,一样的清冷天气,甚至一样的怀念朋友的心绪,舍他其谁?苏轼出门的时候,想的应该也是“幽人应未眠”吧? 两个沦落天涯的人此刻共同欣赏着月色。今夜月光如此的皎洁,以至于让他们在错觉中以为那庭院中洒落的不是月光,而是一地清澈透明的水。

全文的结构是先叙事,再写景,后抒情。千古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至今为后人琢磨。这是描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隐喻手法的运用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把隐喻又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两句之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区别,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五味杂陈。比较两篇文章,相同之处都是作者不满于现状,寄情于山水之间,相同中又不尽相同。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连发两问,却无需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其中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4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策略

·“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有味地朗读课文 有味地细品语句 深挖诗人的情感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读。

3、一生读。

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

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

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

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一生朗读一句,一生翻译一句。

3、找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四、读出作者,读出情感。

1、你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什么?(读出伤感)A.十月已入寒秋(读出凄凉)

B.十二日夜,临近十五月圆,由然而生思念之情。(读出忧愁)

2、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一句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 失落、欣喜)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

点拨:(1)无与:没什么 缺少志同道合的人(读出失落)(2)遂字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毫不犹豫(读出果断)

(3)为什么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

预设: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

5、怀民亦未寝。最重要的是哪个字?可看出什么?

6、相与步于中庭。(读出享受)

五、细读品悟、焦点探究。

1、这样的一对闲友闲步与中庭,看到了怎样的月色?

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2、由月光想到澄澈的水、影子与水草,不但纵横交错的形状像,有清风拂过时,那影子微微摇晃,仿佛水草在浮动。这里有恍然大悟的感叹。很天真。由此我们推想,他刚才肯定迷失在这月光里。忘记了月光,忘记了自己,可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3、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欣悦的、欣赏、心胸开阔、心灵透亮、忘却烦恼、忘却得失、心无杂念、超脱荣辱、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语气)。下面让我们逐层读出以上的感受。

4、其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

(1)带着“开阔、空旷、月光照亮万物”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2)带着“心胸开阔、心灵透亮”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

(3)带着“忘却烦恼、忘却得失”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已经忘记了因为作业被批评的不快,忘记了因小矛盾对同学的埋怨„„

(4)带着“心无杂念、超脱荣辱”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已经忘记了月考的失利。

(5)带着“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感觉读“庭下如积水空明„„”,你现在忘记一切,让身心飘浮于月光之中,空无一切,忘乎所以„„

5、大家的朗读给我的感觉是具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来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月色之美吧!(师生齐读课文)

6、好美的月色呀!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修饰一下这明月吧?

出示填空: 的朗月世界(澄澈透明!空灵!皎洁无暇!清朗幽美!)

7、(板书)澄澈透明、皎洁空灵、清朗幽美的朗月世界,六、有味地赏析

不光月色美,还有好多的美点。〔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相与步于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默契之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5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5.美在情感的波澜。6.美在“闲人”的意味。

七、探究情怀

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3、你认为文中“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4、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

出示板书填空: 的旷达胸襟(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

5、(板书)积极乐观、坦荡豁达的旷达胸襟

6、什么样的人才能悟到这样的境界?(热爱生命、逆境坚守)

7、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

八、回味内化,点拨延伸

1、诵读改编的诗文,让我们用悟的心态再来观照一遍文章,感悟一下作者和自我。《游承天寺》 欲睡难眠月入户,欣然相与步中庭。积水空明竹柏影,何夜无月少闲人!

2、苏轼完美的人格,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导师。

九、结束语:

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愿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能像东坡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6

1.积累文中实虚词:遂、寝、盖、但。根据课文注释, 借助工具书, 联系上下文, 说出他们的意义及用法, 疏通全文, 背诵全文。

2.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进一步了解苏轼。

3.逐字逐句探讨文本细微之处, 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

4.感受“闲”的丰富内涵。

【课时安排及课型】课时:1课时。课型:定篇。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三遍, 读准字音、停顿。用红笔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句。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并写出学过文言文中的含有该字词的词句及含有该字的现代词语或成语, 比较词义是否相同。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 重点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有关资料。

【课堂学习】

(一) 导入

教师展示标题, 由题目导入。

记:一种文体。我们还学过哪些“记”?

由“承天寺”你能想到些什么?“名山必有名寺”, 环境之美;“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人文之美。

由“夜游”你能想到什么?时间, 朦胧美。

唤起原有的知识, 不断主动的参与阅读活动。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 更是主动的参与。让苏东坡带我们去夜游承天寺吧!

(二) 初读课文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初读)

2. 请一生朗读全文。 (正音)

3. 再请一生讲述内容。 (解字)

重点字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成语)

4. 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月夜? (赏美景看闲人)

初步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问题1:能不能把“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换成“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不能。不光是有点悬念。还承接前面如积水空明, 如在水中, 妙在幻觉中竟如真的一般, 疑是水草呢!更有感受的先后, 正是惊诧看到似水中藻荇的东西, 抬头看去原来是“竹柏”。

问题2:比较“藻荇”、“竹柏”图片, 这两者像吗?为什么该比喻成为著名的写月色的妙喻?

实际上, 两者并不像, 最大的区别是竹柏的边缘清晰, 而藻荇类的水生植物边缘模糊。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月光的照射下, 竹柏影也显得模糊, 因此就十分像了。非常精妙的比喻。

庭中, 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 更妙的是, “水”中还有水草漂浮, 游荡, 似真似幻, 恍恍然如仙境一般。近似错觉, 更真实表现了环境之美。

无一字写“月”, 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动静相承。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 新颖, 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 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庭院积水的错觉。

问题3:作者为什么能够细腻的感受到月之美呢?

“闲”。简直是优雅的闲情逸致。难道真是“闲情逸致”吗?我们要透过文本表层, 再细读课文。 (环节过渡)

(三) 精研课文

1. 知人论世介绍作者 (可提前布置, 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作者被诬陷贬到黄州。经过生死一线的“乌台诗案”, 作者遭受生平最大的挫折。而黄州也就成了其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中关键的时期。

元丰六年春, 苏轼生病, 一连几个月没有出门, 有人传苏轼病死了, 连皇帝都知道这件事。

补充资料:

子瞻登乙科, 以书谢欧公。欧公话梅圣俞曰, “老夫当避此人, 放出___头地。” (《韵语阳秋》)

慈圣光献 (仁宗皇后曹氏, 神宗祖母) 大渐 (将死) , 上 (宋神宗) 纯孝, 欲肆赦。后曰:“不须赦天下凶恶, 但放了苏轼足矣!”时子瞻对簿也。后又言:“昔仁宗策贤良归, 喜甚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 而杀之可乎?”上悟, 即有黄州之贬。 (《蓍旧续闻》)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 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 杜门深居, 驰骋翰墨, 其文一变, 如川之方至, 而辙瞠然不能及矣!”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春夏多苦疮疥、赤目, 因此杜门省事。而传者遂云病甚者, 至云已死, 实无甚恙。今已颇健, 然犹欲谢客, 恐传者复云云, 以为公忧。 (苏轼《与李公择》元丰六年)

2. 再读课文, 细读文本, 读出新滋味

3. 品析叙事部分

福楼拜说过, 写文章时, 能恰当表现一种意思的只有一个词, 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个词找出来。我们阅读的任务就是要把作者用心良苦的地方用心去品味去挖掘出来。不可放过一个字。

前面叙事部分看似平淡, 实则是全文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先来赏析这部分。

提问1:全文84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10字。为什么这样写?

比较: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等不同写法。可以清晰的感受作者郑重其事记下值得记忆的日子。

方法总结:比较法, 作者写的跟作者虽然没有写出但可以写的进行比较。

补充资料:

作者同期同类作品《记樊山》《记赤壁》《记游定惠院》都没有准确时间。而《赠别王文甫》“仆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泗岸喜题》“谪居黄州五年, 今日离泗州北行。元丰八年正月四日书”;《记与安节饮》“元丰辛酉冬至, 仆在黄州, 侄安节远来, 饮酒乐甚, 以识一时盛事。”有详尽的时间。同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

提问2:“解衣欲睡”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作者经历和诗文, 联系上下文。

苏轼生活在北宋最承平时期。经济繁荣、歌舞升平。加上苏轼工作上迎来送往, 本身又喜欢奖掖后学, 因此经常高朋满座, 吟诗作画, 生活非常丰富。在密州作知州还很怀念在杭州的热闹。“欢饮达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 也不在少数。而现在贬到黄州, 繁华已不属于自己。

一点月光入户, 作者便“欣然起行”, 也正说明作者并不真想睡;而是很无奈的。与作者生平联系, 在比较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无法排遣的苦闷心情。

补充资料: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东坡倅 (副职, 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 是知州的副职) 杭州, 不胜杯酌。部使者知公颇有才望, 朝夕聚首, 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萍洲可谈》)

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苏轼《行香子》)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明月如霜, 好风如水, 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

独怜紫竹堂前月, 清夜娟娟照客愁。 (苏轼《读仲闵诗卷, 因成长句》)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4. 分组合作学习, 依例探讨文本细微之处。

第一组探讨: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入:月光悄然入户。拟人化。由“欲睡”到“欣然”, 人物心情变化的一伏一起跃然纸上, 人物的心理活动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第二组探讨: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独乐不如众乐”。人是群居的动物, 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分享。

“无与为乐者”:“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苏轼语) 。孤独感。也从另一角度写出张怀民是真知己。

第三组探讨:怀民亦未寝

比较:假如此时张怀民正在酣眠, 要苏轼叫醒;假如此时张怀民正在欢宴, 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在假想的比较中感受“亦”字之妙。这正说明两人是同道之人。突出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 只不过苏轼已行动。一个轻轻的“亦”字除了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之外, 还让我们体味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难能可贵……

第四组探讨: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步于中庭”。没有酬唱, 没有欢歌, 只有两个愁苦之人静静散步。“万物静观皆自得”, 正是在这宁静中, 自然的美好突显出来, 给孤寂的灵魂以抚慰。正如苏轼所说的“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与范子丰书》) ;“但胸中廓然无一物, 即天壤之内, 山川草木虫鱼之类, 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苏轼《与子明兄书》) 。平平几字, 淡淡一句, 我们却咀嚼出了至真至美的人生境界。

补充资料:

张怀民字偓佺, 又字梦得, 谪黄州后坦然自适, 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 苏轼取名为“快哉亭”, 并赋词相赠,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 。苏辙撰《黄州快哉亭》文,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以览观江流之胜,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士生于世, 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 不以物伤性, 将何适而非快?”, 表现了超然放达的情怀。

卫霍元勋后, 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 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苏轼《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元丰六年十二月)

(四) 再说“闲”

了解作者, 细致揣摩文中叙事部分, 我们是否对该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了更深的理解?

“闲”:身闲有时间, 心闲有慧眼。美好的东西是一直在的, 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发现并欣赏。其中也包含着对追名逐利的人的讽刺。

意义非常丰富的“闲”:有一点自嘲, 有一点自慰, 有一点自乐;有一点讥讽;更有超越自我和世俗的清逸和豁达。美景是慰藉苦闷的良方。

作者以清旷的词句写出厚重的人生感慨。是诗人对磨难的超越。

“身闲只觉时光好。” (欧阳修)

“世上并不少闲心, 只是缺少坡公的慧心妙笔。” (金性尧)

“一生只愿做闲人。” (齐白石)

(五) 拓展

阅读下文, 更好地理解“闲”。与范子丰书苏轼

临皋亭下, 不数十步便是大江, 其半是峨嵋雪水,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 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问范子丰新第园池, 与此孰胜?

苏轼是眉山人, 处在峨眉山下。“其半是峨嵋雪水,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 何必归乡哉?”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豁达。

“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更是妙句。江山胜景谁能意会呢?抱持闲情去印证、享受, 就会有“聚散总关情, 古今才一瞬”的禅悟了。

(六) 背诵全文, 总结、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 背诵课文。

总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方法———字字精警动人, 要咬文嚼字, 不放过一个字, 用比较法挖掘作品内涵。我们还领会了一种学习态度———细读,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 猪八戒吞人参果一样囫囵吞枣是时尚的时候, 而细读这种对经典的学习态度更显得可贵。我们更体会了一种人生态度———“闲”, 在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 我们有必要适当的“慢”下来, 就像在欧洲著名的风景区阿尔卑斯山上有块“慢慢走, 欣赏吧”的牌子一样。我们需要“闲”的精神充实自己的灵魂。

今天我们事实上就通过实践来实现了苏轼的精神, 一节课时间细细地品尝苏轼留给大家的美味大餐。而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需要通过一生去体会感悟这样的文学、文化盛宴。

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作业套餐:

1. 翻译课文

2. 作文:说“闲”

3. 作文:我眼中的苏轼

推荐阅读《东坡突围》 (余秋雨) 、《苏东坡传》 (林语堂) 、《苏轼传》 (王水照) 、《漫话苏轼》 (莫砺锋)

补充资料:

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 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自评文》)

《记承天寺夜游》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 高寒澄澈。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集录》)

坡公之可爱者, 多其小文小说, 使尽去之, 而独存高文大册, 岂复坡公哉? (袁宏道)

长或千言, 简或数语, 信笔写来, 皆成文章, 不假雕琢, 自然成趣, 犹如石晶珠母, 自见光辉。 (《东坡志林》前言)

吾兄弟俱老矣, 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 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 亦非世俗之乐, 但胸中廓然无一物, 即天壤之内, 山川草木虫鱼之类, 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苏轼《与子明兄书》)

某谪居既久, 安土忘怀, 一如本是黄州人, 元不出仕而已。 (苏轼《与赵晦之书》)

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苏轼《答李端叔书》)

此间但有荒江大山, 修竹古木;每饮村酒, 醉后曳杖放脚, 不知远近, 亦旷然天真, 与武林旧游, 未易议优劣尔。 (苏轼《与言上人》)

但废放之中, 病患相仍, 默坐观者, 虽无所得, 而向之浮念杂好, 尽脱落矣。 (苏轼《与张天觉》元丰六年六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7

【关键词】课文;词语内容;新解

听教师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品味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总觉得情感深远,余味无穷。特别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竹柏”形象,盖如人也,令我肃然起敬。

“全文寥寥数笔,从客观上展现作者的一个生活小片段。写出了自己和张怀民被贬‘流放’心情忧郁、‘闲人’无事,寂寞无聊,欲寝不安,自我解脱,夜游承天寺聊以慰藉的史实”。 

文章绘景色彩明丽,意境深远。“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已成千古妙喻。以我之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否该重新认识《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竹柏”呢?我以为文中“竹柏”看在写景,实则寄寓了“我”与怀民本是一“竹”一“柏”之材,现实中却被蔑视为一“藻”一“荇”之草的不甘心境。

作者与怀民被贬自嘲自喻,在御史李定等人眼里似水中“藻荇”,为一般水中杂草,在风吹浪击下任由漂浮、游荡,受排挤。作者自认为是被流放的“闲人”,心中大为失落,而又自信释然,并不是像“藻荇”那样敷衍世事,杂生滥长、随流附炎、无用的水草,尽管是饱尝宦海沉浮的悲凉、痛苦,依然是乐观豁达,他们低头看是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振奋了精神,想到了自己和张怀民不就是“竹柏”吗?主观上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他们本是有能力也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效力,虽然现时有心无力,但是积极向上如“竹柏”,像“竹”一样有气节,虚心向上,高风亮节,像“柏”一样苍翠,何惧困窘,傲骨铮铮,万古长青。

东坡善画竹,并“成竹于胸”,对竹的高标、高致尤见于他人,竹之品格、精神的高贵与向上正是我与怀民的品格与精神;东坡生于竹柏之乡,对竹柏十分了解。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君子。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园子里则遍种松、柏、竹、梅等花木。竹同松柏“志同道合”,“不同流合污,坚贞不屈,地位高洁。”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耐寒耐旱,冬夏常青,傲居霜雪,郁郁葱葱,精神抖擞,坚强不屈。可见,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被千磨万折所屈服,不肯随波逐流的高大形象正气凛然地傲立在我们面前。这不正是文中“竹柏”之托物言志,寓意所在吗?

相信,材草永有别,珍珠与鱼目怎可比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片竹林,一棵松柏,虽然隔着时空,却绵绵倾诉着苏轼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上一篇: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下一篇:大班健康换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