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通用8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篇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山阳县漫川中学
黄运虎
师:同学们,这节课带大家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你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生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作者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找一生读作者简介)
师:接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家根据课前预习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无标点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无标点课文,生尝试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个性特色,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师:老师读完了,文中还有两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屏幕显示,生齐读两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3分钟后,我们进行诗文对赛。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生兴致高昂,积极踊跃)师:好,准备开始!生1:“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她? 生2:“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师:大家同意这种解释吗? 生(齐):同意。生3:“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生4:覆盖,遮盖。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5:应该是“原来”的意思,“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你的回答很准确。生6:“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生7:窗户。师:是吗? 生(齐):是。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生(齐):知道了。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大家将正确解释写下来。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翻译?
生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翻译? 生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师:同学们表现真棒!文章内容我们有了初步感知,那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1: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师:概括得很完整。那我们就跟随苏轼一起去赏月色美景吧!师:那本文中苏轼是如何描摹月色的呢?
生1: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2: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3:喜悦的、欣赏的语气。
师:你试着用喜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师:他的朗读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我们来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月色之美吧!(师生齐读课文)
月光如水,所以竹柏的影子就成了水中的藻荇,藻荇的浮游,又让人感到水的流动。月光在朗照,那无形的静态的月光便有了动态的美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古人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描摹的却是:明月庭中照,藻荇影中游。月色之美尽在其中啊。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修饰一下这明月吧?
师出示板书填空:()的朗月世界 生:清澈透明!生:皎洁无暇!生:清朗幽美!师:(板书)清澈透明、皎洁空灵、清朗幽美的朗月世界
师: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出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独斟独酌,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感慨道:„„ 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师:那何为闲人呢? 生:悠闲的人。生:闲暇的人。生:我认为苏轼被贬谪,心情很郁闷,闲人是对自己的嘲弄吧。师:同学们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信息(多媒体显示)(指一生)你为大家读一读。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生1: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生2: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他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雅号——东坡,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 生(齐):不是!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生1:悠闲、空闲、闲时。生2:清闲、闲暇、闲事。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1:悠闲、闲适、闲情。生2:闲情逸致。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
师:你的理解很恰当。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 师出示板书填空:()的旷达胸襟
生1:乐观积极向上。生2:从容面对苦难。生3:豁达乐观。
师:(板书)乐观积极、坦荡豁达的旷达胸襟 生5: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而是心胸宽阔不汲汲于名利。
师:你很有思想,回答非常精彩!
师: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
师:同学们朗读得非常棒,读出了月色之美,我觉得有的同学更读到了作者的内心深处,师: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空明的是月光,更是人的心境,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照亮了作者的心灵深处。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师: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以前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读了《记承天寺夜游》,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生2: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生3: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我们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
生4: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清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让我们用朗朗的读书声来读美文、颂东坡吧!
(生大声诵读课文,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 :
清澈透明、皎洁空灵、清朗幽美的朗月世界
↓ 闲 ↓
乐观积极、坦荡豁达、心无尘俗的旷达胸襟
【教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完以后,我从各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认为收获不小。
从教学设计上反思::
整体感知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一个“书声课堂”,学生不但在朗读中快乐地走进了文本,而且很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把学生引入具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思路清晰,由感知文本到感悟意境到品味语言到课外知识拓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理解文章、感受思想。整个过程力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及教师引导下自我发展,探究质疑。这正符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读读背背理解的诵读要求。
从理论上反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品词、析句、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越读越感到自己真正进入了角色,真正体味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如果说教师的朗读是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朗读训练就是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从理论上思考,我觉得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应将朗朗书声洋溢课堂。从个人教学角度反思:我觉得整个教学设计比较满意,因为它体现了我文言文教学的总思路,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更因为它是一个充满竞争和乐趣的课堂,是一个享受性的课堂。但是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大面积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太多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有效的引导学生将所知展现出来,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又能走出课堂。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在这一点上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做的还不到位,另外还没有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之中,缺乏激情,今后需要改进。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篇2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本解读
《东坡志林》中的这85个字一直为讲中国古代散文者所称道, 当代散文家林语堂认为这是苏轼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可以与“赤壁词”“赤壁赋”同膺光艳。
一
“赤壁词”中苏轼在自己营造的一个精神世界中任意将几缕忧伤化为满腔激情;“赤壁赋”, 苏轼同样在秋冬江上的现实世界之外幻想出了一个道家仙境, 穿越出了一个豪情满江的魏晋时空, 一切都在真幻之间, 艺术感染的张力一读便能腾纸而出。一年之后, 苏轼随手写下的这85个字又绘出另一个真幻不定的澄净世界, 在这个澄净世界中隐隐漂浮着苏轼透明的孤独。一个2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爱情, 一个30岁的人说“孤独”是为了寻求理解, 一个4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激情, 一个50岁的人说“孤独”是要唤醒自我。元丰六年, 1083年, 这一年苏轼48岁。
20岁, 从眉州出发, 父子进京, 一科考试, 名动天下。20多年宦海浮沉, 顺境居多。1079年, 元丰二年, “乌台诗案”一下子使苏轼跌入逆境, 三个多月的牢狱折磨, 年末尘埃落定, “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八品官) , 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人生发生转折, 只能无力地接受人生的下一个驿站:黄州。不再有当年自求往杭州的从容了, 这一年苏轼45岁, 中年人了。
中年人受到挫折最容易沉没自我, 人生第一次受到挫折的中年人往往会在消沉中苦闷或在自弃中放纵, 若生活的激情之火没了, 自我也就没了。元丰三年正月初一, 苏轼离京赴黄州, 贬谪生涯自此开始。二月初一到达黄州, 寓居定惠院, 后迁城南江边临皋亭。类乎犯人的生活虽有亲友相慰, 但激情已经渐渐消退, 虽也有答章惇劝悔书的激愤, 但更多的是受到僧院的感染, 内心越来越向孤独的泥潭滑去。总之, 这一年开始, 中年的苏轼最需要的就是唤醒激情和自我了。如果说以假作真的《念奴娇》的赤壁是苏轼唤醒自己生命激情的那个地方的话, 那么承天寺的那一晚可视为越来越孤独的苏轼唤醒内心自我的夜晚。
元丰六年的六月, 谪居黄州四年的苏轼结识了一位难兄难弟:张怀民。张怀民是时刚被贬黄州, 居城南承天寺。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亦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之作。快哉亭, 闰六月, 张怀民于承天寺边所筑之亭者也。这样苦闷的黄州, 两个孤独的人一拍即合, 往来不断, 相互抱团取暖。
同年九月, 苏轼又结识了另一位难兄难弟, 姓名与张怀民一字之差:张舜民。张舜民因为元丰五年与夏战, 兵败被贬郴州, 次黄州, 拜访了当时黄州的主要官员, 包括苏轼。现在尚能看到的文字中, 九月里张舜民三次与苏轼同饮共游, 言谈昨年战事。
其实这一年苏轼从正月开始就卧病近百日。四月初一, 曾巩卒, 京城纷传苏轼与曾巩同日或先后而卒, 神宗皇帝也询问此事, 且“嗟惜久之”。因此苏轼在六月初三写给杨绘的信中说:“轼病后百事灰心, 虽无复世乐, 然内心廓然, 稍获轻安。”这正是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心情:透明的孤独。
二
九月二十七日, 已经“百事灰心”的苏轼忽有喜讯, 他写给蔡景繁的信中说:“然云蓝小袖者, 近辄生一子, 想闻之, 一拊掌也。”云蓝小袖指的是侍妾朝云。这是苏轼的第四个儿子遯, 小名干儿, 由为子取名也可窥得苏轼其时复杂的心境了。
十月十二日, 苏轼中年喜得娇儿尚未满月, 自然还在高兴头上, 初冬之夜, 欲睡之时, 月色由门隙挤入, 屋内自是闪出一线亮色。初冬的月光应是幽冷的, 即便如此, 清寒的月亮也是会“惹祸”的, 苏轼无法入睡了。犹如那“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的中秋月, 发出了声声低低的温暖的呼唤。与月同舞, 与月私语, 月宫犹似苏轼精神世界中柔软的醉乡。“欣然起行”, “欣然”, 情绪为之一振, 心底透明起来了!“念无与为乐者”, 昂扬的情绪为之一转折, 想找点高兴的事做做, 想找一个人一起高兴高兴, 然而, 没有!
“遂至承天寺”, “遂”, 不假思索, 自然而然, 就到了承天寺。“寻”, 同样说来轻巧, 然而,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 何用寻找?似在说从临皋亭往承天寺一路寻去, 又似说到了承天寺再四处寻找怀民身影, 无论如何不可能直接到怀民寝房便能一定见到。果然, “怀民亦未寝”!一种心神相通的默契, 瞬间化为了欣喜, 心底透明起来了, 原本的孤独———“念无 与为乐者 ”———也变得透明起来了。
两人散步寺庙中庭, 一段景语最为动人:“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这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积水空明”真是神来之笔。月光如水, 蓄满中庭, 两个人像两条鱼儿, 在水中徜徉, 慢慢地游啊游, 仰起头来看看月光, 好像月华已经把这两个人紧紧包裹, 弥散在周遭。此时, 只有那藻荇左右参差, 身边的世界透着亮, 空灵而宁静, 温婉而幽凉。这样的月光下, “我”听到了自己的呼吸, “我”找到了自己。也许谁也没有说话, 静静地看着竹柏晃动的影子。此时, 竹影, 柏影, 纵横交错, 随夜风而摇弋生姿。单这两句写景, 仿佛幻境, 神仙世界, 不杂一丝尘滓。“盖”, 一字唤出现实感, 飘逸出的情思一下子回到了承天寺的中庭。
正是一个“盖”字, 唤起了两个问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当然不是每个夜晚都有月亮, 当然不是每一处地方都有竹柏。而是哪一个晚上有这样“积水空明”的月色呢?哪一处地方有这样“藻、荇交横”影子的竹柏呢?
三
其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月色吧, 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竹柏影子吧, 那是没有什么或少了点什么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历来被看作本篇的文心。
闲人, 相对忙人而言。苏轼已经闲下来近五年了, 张怀民刚闲下来五个月, 这句话看似苏轼的自言自语或是说给自己听的解释, 其实更重要的是说给张 怀民听的 “安神剂”。
闲人若是一位老人, 那么, “闲”未必是一种痛苦, 相反倒是一种惬意与快乐。然而, 苏轼这一年48岁, 张怀民和张舜民 (虽生卒不详, 但观其生平可知) 也均非垂暮之年的老人。一个未到闲下来年龄的人被迫闲下来而又不想闲下来是痛苦的、孤独的, 苏轼与张怀民及张舜民都是这样的人。不想闲下来的闲人尤其能感受到孤独的煎熬, 张怀民用“快哉”名亭, 自有将胸中苦闷孤独一冲而出付与苍穹的豪气, 但正是因为胸中有这样的豪气才会使得张怀民更加无法“闲”下来。而苏轼用“东坡”自号, 又经久病, 所以胸中孤独的浓郁沉重感已经渐渐散去了, 百事灰心, 而内心廓然, 苏轼已经用“闲”作为“定心丸”了。
心闲下来了, 笔调自然也就悠闲起来了。从准确的日子和时间开始, 步步紧紧环扣, 多一字则多, 减一字则少, 如水泻地, 汩汩自然。整篇文章不像个文章, 随手日记, 但时地人事, 写景抒情议论, 无一字不悠闲, 又无一字闲置。
有人说,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开启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实, 这85个字往前接上了《世说新语》的气息, 往后影响了明清小品文乃至现代诗化散文。在散文独抒性灵的宗趣里, 《记承天寺夜游》是无上妙品。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解题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师:几个字?
生:6个。
师: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吗?
生:记就是记录, 记录下来。
师:哦, 记录了什么呢?
生:在承天寺, 晚上和张怀民一起, 在院内行走。
师:在庭院里行走, (指“游”字) 这是什么字?
生:游。
师:“游”什么意思啊?
生:游玩。
师:哦, 游就是游玩, 记就是记录。 记录游玩 我们又叫———
生:游记。
师: (在“记”和“游”字下标注小三角) 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这一篇文章就是一篇游记, 记游就是游记, 记录下游玩的情况, 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简单吧?难的在后边呢。你们春游一般什么时间出发?比如你跟爸爸去游狼山, 什么时候去?
生:一般都是早上8点钟去。
师:早上8点钟。这篇游记, 什么时候?
生:晚上。
师:哪一个字?
生:夜。
师:夜就是晚上。是不是很奇怪?我们去狼山啊, 去看张骞的故居啊……都是白天。白天能见度比较好。晚上呢?一片漆黑, 能看到啥呢?你们回去读了吗?
生:读了。
二、讲读文本
师:那作者什么时候去游玩的?哪一天的晚上?
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元丰六年是哪一年?
生:公元1083年。
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生:苏轼。
师:知道苏轼是哪一年生的吗?
生:1037年。
师:对, 1037年。要记下来, 这个年代太重要了。 (师板书:苏轼, 1037生) 元丰六年是———
生:1083年。
师:1083年, 这一年, 苏轼几岁?
生:46岁。
师:数学怎么学的, 语文课就不考你数学了?
生:47岁。
师:47岁, 那是按照传统的中国人虚龄来算的, 是吧?实足是46岁。好, 就是四十六七岁。想想, 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干吗啊?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有一个工作。
师:不是他, 是所有的人, 只要四十六七岁, 你就得工作, 是吧?
(生点头)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四十六七岁的人应该负责养家里的老小。
师:哦, 要负责养家糊口。还应该干什么?苏轼是一个一般的老百姓吗?
生:不是。他是一个不贪图功利、清正廉洁的官。
师:是官就应该干什么?
生:做官应该为人民服务, 在自己的管辖区内与人民一起工作。
师:哦, 要为人民服务, 是吧?把毛主席说的话往前移了一千年, 给了苏轼。
(生笑)
师:真好, 我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哦。但是为人民工作也不要太辛苦, 晚上也得睡觉吧?这一天,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后面是个什么字?
生:夜。
师:夜。晚上得睡觉, 睡了吗?
生:没有。
师:哪句话告诉你的?
生:解衣欲睡。
师:哪一个字告诉你的?
生:欲。
师:“欲”是什么意思?
生:“欲”是想要的意思。
师:哦, “欲”是想要、将要、准备要的意思。为什么不睡?
生:看到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师:哪一句话?
生:月色入户。
师:“户”是单扇的门, (板书:户) 两扇就是“门”。苏轼哪一篇作品也写到这样的场景?
生:我觉得是《水调歌头》。
师:快, 背一背!
(生背诵)
师:太棒了!下面一个问题, 我看看能不能难住你。这一首《水调歌头》中间哪两句话最像这句“月色入户”?
生:我觉得应该是“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师:“转朱阁, 低绮户”是什么意思?“朱阁”是红红的房子, 小小的不那么大;“绮户”呢, 是雕着花的、单扇的小门。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太棒了!这篇文章里有一个字叫“入”, “入”是什么意思啊?
生:进入。
师:月色入户, 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从天而降, 由小门进来, 还睡得着吗?睡不着了吧?怎么办?
生:“欣然起行”。
师:“起行”都知道吧?“起”就是起来, “行”就是走。“欣然”什么意思?
生:“欣然”就是高高兴兴的样子。
师:哪一个字是“……的样子”的意思?
生:“然”。
师:对。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这么构成的?比如说高兴的样子, 怡然, 怡然自乐。还知道哪些?
生:我能不能说一个三个字的词语?
师:可以。
生:飘飘然。“飘飘”的意思是飘飘欲仙。就是形容一个人得奖了, 然后……
师:飘飘然了, 像神仙一样。还有吗?
生:自然。
师:自在的样子就是自然。还有呢?
生:悠然。
师:哦。“悠然自得”中的“悠然”。“悠”是心里面悠闲的样子。还有呢?
生:还有“恍然大悟”中的“恍然”。
师:“恍然”, 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后你们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也写在旁边。语文就是一种积累, 看到一个词就能想到一串这样的词, 这样你肚 子里的词 语就多了。欣然起行想干吗?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生:念无与为乐者。
师:“为乐”就是作乐, 找点高兴的事儿做做。“无与为乐者”, 有没有这样的人跟他一起去做一些他想做的高兴的事?
生:没有。
师:那个“念”是什么意思?
生:想到。
师:那自己一个人去玩呗?去了吗?
生:没有, 他找张怀民去玩。
师:另外一个人物出现了。 (板书:张怀民) 张怀民跟苏轼差不多大, 在苏轼被贬官的第四年去的。知道什么叫“贬官”吗?
生:降职的意思。
师:而且降职以后还不是让他去做事儿, 而是软禁了他。知道“软禁”是什么意思吗?政府看着你, 不能乱说, 不能乱动, 不能乱做事儿, 这就叫软禁。第一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去, 第四年张怀民也去了, 这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人就成了好朋友。就是这一天, 就是这个晚上, 两个人有了一次游玩。两个人物出来了吧?时间有了吧?
生:有了。
师:下面, 人物出来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是什么?
生:地点。
师:哪里?
生:承天寺。
师: (在“承天寺”下画上横线) 好, 游记的人物有了, 时间有了, 地点也有了。跟他一起去玩的这个人叫张怀民, 他是怎样出现的?一起读。
生 (读)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遂”是什么意思?
生:就。
师:苏轼有没有像前面一样想一想?
生:没有。
师:哪个成语是这个意思?
生:不假思索。
师:对。一下子就冒出一个人来了, 就冒出一个地方来了, 就去了。既然不用想就去了, 为什么还要说“寻”呢?“寻张怀民”, 张怀民不就在承天寺吗?承天寺现在已经没有了, 原来在《黄州县志》里有记载, 承天寺是一个比较大的寺院。
生:除了地方大之外, 他还要考虑张怀民是否睡了。所以他才要去“寻”张怀民。
师:他如果想到他睡了的话, 就直奔卧室了, 也不用“寻”了。那么苏轼觉得张怀民睡了吗?
生:没有。
师:如果他睡了, 不用寻, 直奔卧室, 把张怀民从床上抓起来, (生笑) 跟着我去玩吧。是不是啊?他也想到了, 这个晚上我睡不着, 那个人一定也睡不着, 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所以要———
生:寻。
师:所以, 读文章一定要读到文字背后, 读出作者想要说的那些东西。明白吗?这里我可是帮助你们了, 下面我不帮你们了, 游记除了人、时、地之外, 更重要的就是要写———
生:游。
师:对, 游。苏轼找到张怀民没有?
生:找到了。
师:找到了之后怎么样啊?读一读。
生 (读) :相与步于中庭。
师:前面怀民———
生:亦未寝。
师:“亦”是什么意思?
生:也。
师:也, 还。证明了必须得去找。找着了, 两个人“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是什么意思?
生:一同。
师:对。“步于中庭”就是在庭中散步。这不就是游了吗?两个人在庭中散步, 看到了什么?
生 (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师:用自己的话说, 看到了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就是庭院的地面好像有积水一样。
师:真的有水吗?
生:好像。
师:哪一个字?
生:如。
师:月光如水, 注意这个“如”字很重要。水里边好像还有什么啊?藻, 水藻。荇是一种像荷叶一样的水藻这个就是荇 (师板画) 。“横”在这里读hèng, 好像在动。这个字一般读作héng, 但表示一个动态的时候, 念作hèng。比如, 饮 (yìn) 马, 让马喝水就叫“yìn”。好, 这样一个庭院, 你觉得美吗?是怎样的美?用自己的话说。
生:在月色中作者看到了水草交横的景象, 这其实是月色沐浴的。
师:月色沐浴了他, 他沉浸在了月色中, 一直沉浸在月色中吗?哪一句话又回到了现实?
生:盖竹柏影也。
师:这个“盖”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
师:哦, 原来不是藻、荇, 而是柏树和翠竹的影子, 一下子从月色中回到了现实。游记写到这里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那还要写什么?比如我去了狼山, 最后写狼山真美啊!这句话是感受。那苏轼有没有写感受?
生:有。
师:哪两句话?
生 (读)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是什么感受?我不明白。何夜无月?下雨的时候没有月亮。何处无竹柏?沙漠里没有竹柏。为什么问这两句话?对, 是为了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个“但”是什么意思?
生:但是、只是。
师:只是少了———
生:苏轼和张怀民。
师:两个———
生:闲人。
三、体味感情
师: (板书:闲人) “闲人”是什么人?
生:悠闲的人。
师:闲人是悠闲的人, 还是什么人?你爸爸要是说你不好好学习, 不做功课, 什么人?
生:没事儿干的人。
师:没事儿干的人, 就是个闲人。辛弃疾有首词说, 一个小孩啊, 在溪头卧剥莲蓬, 那也是一个没事可干的人吧?是不是?那么, 小孩没事儿可干是正常的。苏轼此时已经多少岁了?
师:四十六七岁。
师:你告诉我, 苏东坡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
师:先是自我安慰, 自己想做事吗?
生:想。
师:刚才有同学说他应该为人民服务, 他想为人民服务吗?
生:想。
师:朝廷让他做吗?
生:不让。
师:所以有抱怨。还有什么情绪、情感在里面?
生:我感觉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悲凉, 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师:太棒了, 请给他一点掌声。
(生鼓掌)
师:确实是神来之笔!你们再仔细读一下, 俨然还有什么情绪在里面?“但少两人”, 还有没有其他人?
生:苏轼与张怀民的遭遇相似, 他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师:从“怀民亦未寝”看出了心情也是相同的。所以这两个闲人也是———
生:两个孤独的人。
师: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
生:互相安慰。
四、总结全文
师:好, 这篇文章我们就分析到这里。现在把你们的课文翻过去,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晚上游玩的?什么时候?首先是谁?怎么样?然后和谁一起?在哪里游玩?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看你能不能回忆出来, 这篇文章一共85个字。回忆不出来的, 可以翻开看一看, 然后迅速地把它翻过去。
(生回忆)
师:好, 现在坐好, 我们把这篇文章梳理一遍。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这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夜里。) 晚上睡觉了吗? (生:没有。) 为什么呢? (生: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月亮进来了睡不着怎么办呢? (生: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就去找别人, 遂至承天寺, 干吗去? (生:寻张怀民。) 怀民怎么样? (生:怀民亦未寑。) 两个人干吗了? (生:相与步于中庭。) 看到什么?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到什么?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你不能少一个字, 但也没有办法多加一个字。像一个个环一样, 环环紧扣。好, 我们把它读一遍。记承天寺夜游, 开始。
(生读)
师:有人能背下来吗?有没有愿意试一试的?我只给一次机会哦。
(一生背)
师:非常好!大家把书合上, 一起背!
(生齐背)
师:回去一定要再背几遍, 你才能记住这篇文章。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感谢大家, 下课!
教学评析
国安老师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老师, 却常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去给小学生上课, 其课堂教学面貌的确也与众不同。
首先, 这篇文言文系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的课文, 只有少数教材放在七年级, 国安老师却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学这篇课文。事先没有学生的预习, 而是直接从题目入手, 遵循游记文体特点和作者思路, 读读、讲讲、议议, 竟然能让学生感悟得如此深刻, 学生体悟到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还把课文顺利地背出来了。这让我感到, 我们小学老师是不是常常低估了孩子们的母语水平和接受母语的能力?所教内容是否常常太浅而让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看得出来, 这堂课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除了跟老师的幽默有关之外, 还跟所教内容处于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过深、过浅都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 国安老师这堂课教给孩子们的都是语文的东西。这篇游记许多字的意思古今义已不同,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悟, 悟不出的教师就讲;同时紧紧抓住文体特点, 循着文章思路, 去疏通课文的内容, 所学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所传播的“信息价值”, 更学到了如何传播信息的“教学价值” (李海林语) 。把语文教材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作为“教学价值”, 而不着力于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错误, 于是, 情感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思品课, 知识性强的课文便易上成常识课。而国安老师在疏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关注的恰恰是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如国安老师用比较法, 抓住文字似乎矛盾的地方 (如“遂”与“寻”的比较) , 推敲字词, 感悟字词背后的东西, 这是教给学生体悟心情的方法。其他, 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年龄、职务等背景, 引导回顾作者另一首写月色的词 , 以让学生 领悟“月”是作者心中的老友等, 都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再如:教师有机地结合课文, 根据构词法, 教给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字音与字义的关系, 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多音字的能力;遵循游记这种文体特点, 循着作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这是重要的积累篇章的方法……而这些都是带着学生学习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国安老师准确把握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他上的是一堂地道的语文课。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篇3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诵读、积累。
2、难点是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七岁知书,十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抱负远大。但仕途坎坷,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阅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美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读准(读准字音,讀清节奏)
(1)全体同学放声朗读。
(2)教师正音并提示节奏划分。
(3)再次诵读。
2、译读——读懂(读懂文章)
(1)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读一句,译一句,同时圈画出疑难字词句(课前预习进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组内无法解决的,提交班级共同交流解决。
(2)检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解释红色字词:
户、欣然、念、遂、寝、相与、空明、交横、盖、但、闲人、耳
翻译画线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那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每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最好摇头晃脑,读出古味古韵。
3、研读——读透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件:“我”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事件的起因:月色优美。
4、品读——写景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细细品读一番。
(1)添一添,品意境:
能否添上“丛中蛙鸣起伏,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等句?
——不好。这些句子会打破原文宁静、淡雅的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删去“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
——原句用比喻,把洒满庭院的月光比作积水,澄澈空灵。而似水草一般在如水的月光中飘摇的,其实是月光照射下竹柏的影子,“盖竹柏影也”点透实情。删去后,没了新意,也不生动,更改变了原意,与实际不符。
5、悟读——“闲人”含义
(1)领悟“闲”之意: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领悟“闲”之情: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
(3)谈谈读完本课有何感悟、启发、收获等。
三、拓展延伸
1、补充苏轼被贬谪的资料,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不平,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和而屡遭贬谪,但都笑然面对:
贬至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至惠州,“日啖荔枝三百课,不辞长做岭南人”。
小结:苏轼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仅因为他的政绩,也不仅因为他的诗文,更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都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风雨,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推荐阅读: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王水照《苏轼传》 林雨堂《苏东坡传》
2、补充阅读苏轼的其它作品《定风波》等。
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原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积累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篇4
第一部分 课前热身
Ppt播放苏芮演唱的《一样的月光》并配以歌词:
什么时候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
高楼大厦 到处耸立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照着我和你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师:孩子们,谁能告诉我?你们能告诉我!我们爱疯了的乔布斯乔帮主曰:“活着,就要——”
生:改变世界!
师:是的,改变世界!孩子们,作为成都人,你一定知道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我们成都献给世界的厚重名片,那么,诗圣杜甫是不是古代文人里在后世拥有最多粉丝的人呢?
生:大多表示肯定。
师:非也!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那么,会不会是诗仙李白呢?
生:大多表示肯定。
师:非也!非也!李白太飘逸了,让人可望而不可即。那么,究竟会是谁呢?
生笑答:苏轼!(孩子们知道要上《记承天寺夜游》)
师:然也!那么,苏轼为什么在后世拥有粉丝最多呢?让我们一起游进他的《记承天寺夜游》,解开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密码。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篇5
2、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值得我继续发扬的。
(1)教者这一方面:①课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学生平时对“闲”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理解苏轼闲的特殊心境。②课堂设计以“闲”字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③目标明确,层次清楚。④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⑤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学法指导。⑥重视自身的亲和度。在教学中,我态度可亲,幽默风趣,充满关爱、及时激励。⑦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反思。
(2)学生这一方面:①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②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四个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③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④开放度。我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的空间。⑤掌握度。这一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3、上完这一节课,我知道这一节课的教学也留下不少遗憾,值得我好好深思后加以改正。
(1)课堂容量太大,有不少的知识点不够时间给学生好好吃透。特别是写景美的欣赏,学生一下子还没想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我呢,就给学生分析了,抢夺学生的思考。还有,品味“闲人”给的时间不够,学生还不能充分的透彻的理解,我就帮忙分析了,不该!
(2)不注意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如果有难题需要学生解答,应该先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如在学生思考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时,看到学生一下想不出来,我应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逐层思考,水到渠成。
(3)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很想多一点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但看到时间紧,就没有做到,很后悔,以后不管怎样,也不能轻视朗读。我应该在学生每次读完后都给予点评知道,甚至应该范读文章。
(4)知识的上下联系不够,没有和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这个知识点原先在哪里出现过,要引导学生联系。学习散文的方法框架怎样?要帮助学生构建起来。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篇6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黄州期间写的一篇散文小品。这篇短文仅用84个字就巧妙地勾画了一幅月夜景色图,用淡淡的月景诉浓浓的愁情,似从胸中自然流出,回旋激荡,烟波生色。教读此文,历来不会忽视这样几个问题:赏析月色,理解“闲人”,感受苏轼的人生态度。在呈现的这堂课上,我的努力方向与此相同,只是在如何让学生更自然、更容易、更真切、更深刻地达成这些目标上费了些脑筋,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设计有:
教学结构完整、严谨。我一直认为,设计一堂课犹如构思一篇文章,要做到线索明晰,结构严谨。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安排了两个关键词:黄州、苏轼。首先,导入时,我引用了苏轼自己的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让学生感受“黄州”在苏轼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给学生以“黄州”是苏轼的福地的印象。在教学环节“悟闲愁”之前,我又为学生提供了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关于苏轼被贬官黄州的落魄经历,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黄州本是苏轼的受难之地。最后在学生读懂了“闲人”的豁达之后,再次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作结,生发学生的人生感悟。这一结构也为学生把握苏轼的人生态度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撑。
教学环节新颖、巧妙。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紧扣一个“闲”字,主要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知文意—品闲情—悟闲愁—懂闲人。这使得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深,把对文章的理解条理化,简单化了,达到了化整为零的效果。其中之巧还体现在背景资料的适时出示上。在日常的备课中,我一直坚持先要“裸读”的原则,即不借助任何课文以外的资料,让自己沉浸文中,先要捕捉到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初读此文时,我相信很多人包括学生的第一感受就是:苏轼好有闲情雅致,好清闲啊,文中的月色写得太美了,太妙了。根据这种初读的体验,我首先设计了“品闲情”这一环节,其中包括了对月色的赏析。是不是“闲人”的内涵仅止于此呢?此时出示苏轼被贬官黄州的资料是适时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递深,既而再通过“悟闲愁”来理解“闲人”的更多内涵。这要比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这一点要有益得多。
当然,更值得反思与总结的还应该师本节课的遗憾。
我希望自己能够切记:一节课45分钟,任何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选择价值点、兴趣点深入挖掘,方能成就精彩课堂。我想本节课严重拖堂应该也与此点没有处理好有关。
正确的理念践行得不够。很同意张老师的说法: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正是看它是否是以“学”为主。本节课所做出的所有努力,主要是为着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搭建桥梁,课堂上听到的最多的还是老师的声音,学生的精彩展现得不够,。我想对于我来讲,要将理念变为思维方式,转化为行动,还有更多的问题要思考,更多的事要做。
《记承天寺夜游》意脉品析与教学 篇7
如何就这一经典之作, 再读出点新意, 教出点新意, 本文试图立足文本, 从意脉品析入手, 努力做一点探索。解读作品的根本, 是对其深层结构的深入分析。凭借作品外在因素得出的理解, 必须与作品自身的深层结构的蕴含相一致, 相融洽, 相印证, 否则都不能作为“这一篇”解读结论的充分依据。所以, 要确切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情感意蕴, 就必须深入课文的言语内核, 品析其潜在的意脉流转, 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 才能解读作者的心灵奥秘。
课文写了一个极短暂的生活片段, 仅84个字, 而开篇交代时间就用了10个字, 包括年份、时令、日期、时辰。如此一本正经, 郑重其事, 是值得玩味的。“元丰六年”, 暗示了贬谪黄州已4年之背景。“十月”, 时值初冬, 当有寒意, 可反衬夜游之兴致。“十二日”, 可推知“月色入户”, 当为入夜不久;月也既非望月, 更非中秋月, 可反衬夜游特别的审美体验。“夜”, 应题。这些为下文叙夜游之因, 绘夜游之景, 抒夜游之感, 做好了多方面的铺垫。
“夜, 解衣欲睡”, 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 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 没有了送往迎来, 就显得清闲, 甚至有些无聊。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月色入户”, 乃平常现象, 何况既非望日, 更非中秋, 为何起行, 而且是“欣然”的?看来作者并无睡意, 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作者“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 可能觉得“月色入户”, 如访而至, 油然欣喜, 而起行赏月, 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包含心理纠结, 即渴望“与乐者”, 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贬官于此, 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 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 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 亦被贬谪黄州, 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 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 窃会计之馀功, 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 无所不快”, 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作者不是去“请”、“邀”, 而是去“寻”, 能不能寻着, 也就说不定。由此, 作者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为赏景做过渡, 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 渗透欣喜之情, 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 (直称) “怀民”、“相与”, 都显得亲切、友好。“步”, 散步, 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 又转为轻松、愉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里的景物描写, 是确切理解课文情感主旨的关键所在, 因为夜游之感由此生发。而要品析其中隐含的意脉, 可先探讨这样的两个问题, 即作者寻张怀民赏月, 为何仅在承天寺内;既是赏月, 为何没有直接写月, 而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后赤壁赋》“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都有对月的直接的、生动的描绘。这必须透过景物描写, 深入观照作者的审美感受, 即体察赏景中“那个人”的情感心理, 才能做出解释。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 照应上文“中庭”, 暗示了视角;“积”, 隐含了高下距离感。作者最先的感觉是, 清澈的水积满庭院, 而且还清晰可见水中藻荇斜横交错着。两层错觉, 强化了月光似水的生动逼真的感受:立体感, 透明感, 淡雅清丽的图画感。常建来到破山寺后禅院, 深感“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 而深受佛老影响的作者, 怀着闲适的心态, 置身佛门静地承天寺宁静、澄明的世界里, 怎能不产生“空人心”的感觉呢?因而, “空明”应当含有了无尘俗之感。此刻, 作者心与境谐, 已完全被错觉吸引, 处在错觉之中, 其他景物便被排除在了感觉之外。精神意态也由轻松、愉快而转入沉浸。
“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 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也”, 饱含着肯定、赞叹的语气。这里还隐含了作者的视角变化:顺着“藻荇”, 发现竹柏, 再见皓月当空。视界由小范围庭院之下, 转到广袤天宇之上;其内心也似乎从“夜”的昏暗, 到“月色入户”透进光明, 而至于豁然敞亮。从全句的艺术表达效果来说, 作者连写两种错觉, 而创造出深度悬念, 再点出所谓“藻荇”, 乃竹柏之影, 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而这两种错觉, 又自成两个比喻, 构起两层衬托, 更能激发人对澄明月色泻满庭院的生动想象, 凸显出了月色的空灵。并且“藻荇交横”, 还给人以动态的联想, 蕴含着疏影摇曳之美。原来这里竟如此的澄澈透明, 亦实亦虚, 亦真亦幻。作者妙笔绘就这一亲身感受的神奇境界, 渗透了惊喜、赞叹之情, 其中有对月色错觉的醒悟, 有对月色澄明的觉悟, 更有对贬谪人生的顿悟。从下文看, 这其中已经充分孕育了所要抒发的感慨, 或者说要抒发的感慨, 已全部蕴含在这赏景的审美体验之中。所以, 虽然写景仅就这么一句, 全文也仅截取了寺内夜游的极短暂的一段, 而文意却已圆满自足。
那么, 作者到底顿悟了什么呢?这还需要品析课文的抒情, 才能获得领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 情由景生, 感慨因赏景而来。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语气语意都显得十分肯定而强烈。但并非每夜都有明月, 每处都有竹柏。这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与客观事实的矛盾, 极力强调了美的事物, 随时、随处都有, 具有普遍性。因而, 禁不住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怎样?更多的世人 (与“闲人”相对的“忙人”) 又怎样?根据语境可试作补白:“闲人”清闲, 世人忙碌;“闲人”从容而优雅, 可以脱离喧嚣与污浊, 世人汲汲于名利, 难免身心憔悴;“闲人”或许会有孤独、寂寞, 但却能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一切, 世人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无暇也无心欣赏生活中的美景, 令人感慨而遗憾。
另一层含义是, 自古以来贬谪者甚众, “如吾两人者”盖寡。比如柳宗元, 他游小石潭的最终感受是“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的夜游却是审美的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普遍存在, 对“闲人”而言, 恰有如“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苏轼《前赤壁赋》) 。
“作者设计九曲幽径, 而又禁口不言, 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第365页,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 课文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 由入夜之孤独、寂寞, 而高兴, 而又生落寞, 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 而惊喜、赞叹, 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所以课文最后的抒情, 就是其自身的深层结构的终结性言说, 就是作者对夜游的最终的情感体验的表达, 也就是作者吁请读者, 通过体悟“闲人”的心路历程, 而要努力到达的审美意境。这其中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 即辩证面对得失, 依乎自然, 返归本真, 随遇而安, 就能超然物外, 超越人生困境, 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这饱含深刻哲理的顿悟, 如同神奇的清泉, 涤尽了心中尘俗, 而催生了诗意情怀。
如果师生能通过这一番上下求索, 而对课文内容获得上述感悟, 也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 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 。至于课文叙事中蕴含着的孤独、寂寞, 仅处于意脉的前段部分, 对意脉的发展起到了铺垫、衬托作用, 及赏月而沉浸时, 已然消解, 而最终升华为哲理顿悟和诗意情怀。课文也因之才尺水兴波, 曲折有致, 意境幽远。因而根本不能作为“悲凉心境”的解读依据。于此也可见, 解析课文切不可以局部代整体, 否则就如盲人摸象, 难免以偏概全。还有关于“闲人”的内涵, 如果上文的品析, 尤其是对文末抒情的品析还算正确的话, 那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恐怕不仅没有悲凉之意, 而且还有着与张怀民的相互勉励之情, 甚至还有着几分自得与自豪。综上品析, “闲人”虽受贬谪, 却清闲, 有雅致, 参透得失, 依乎自然, 自适自乐, 拥有超然物外的诗意情怀。因而可以说, 这是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成功探索, 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升华。“悲凉说”并不切合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一刻”的审美情怀。尽管由于学历修为、政治抱负、人生遭际等诸多因素, 作者的思想情感显得比较复杂;屡遭贬谪的处境, 使他难免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凉。但对于“这一篇”之外的悲凉, 另当别论, 似乎也无不可。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篇8
《三峡》一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
我们不妨把这篇短小精悍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和郦道元的《三峡》相比较,可以看出两种观赏景物的态度,不同的写作方法,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游记描写山水景物,跟山水画相通。中国的山水分为南北两宗:北宗推李思训的着色山水,南宗推王维的水墨山水,构成了两种观赏态度,两种画法,两种风格。北宗画讲究着色,注重山水景物的色彩,观察要求全面细致。南宗画用水墨,不着色,当然墨分浓淡,但这种色彩不同于山水景物的本来色彩,略同于光线的明暗,事物的远近向背。不仅这样,南宗画不要求较全面细致地描绘山川景物,可以选择对作家最有兴趣的一部分进行描绘,或者说选择最富有诗意的一部分来画,因此南宗山水富有诗情。
郦道元的《三峡》像北宗画,对山水景物作了细致刻画,俯察仰视,移步换景;静态动态,尽出笔端;四季山水,各具特色。品读之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苏轼的这篇游记则像南宗画,他不对景物作较全面的描绘,也没有写出景物的色彩,只写了他对景物最感兴趣的部分,写出了诗情画意。
我们就拿文中写春冬之时三峡情景的一层来欣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容峻茂,良多趣味。”作者写春冬之时,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漪丽。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泉瀑布冲荡在绝巘怪柏之间,这里的水又异于峡中汹涌奔腾的水,而是自空而降、飘忽而下的水,加上背景一衬,则更为神奇。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情趣。以极其精炼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并且各具特色,由景境道出了心境。总之,作者对三峡山水景物作了较为全面的描绘,有些像北宗画。这样写,就要对春冬之时的三峡作较全面的观察,文章是写实的。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法不是这样。他既不写承天寺,也不写承天寺的中庭,也不写承天寺的中庭中的景物,只写他最感兴趣的感觉。他不写月光下照,只用一个比喻“如积水空明”写他对月色的感觉。他不写竹柏影,用一个比喻“水中藻荇交横”写他对竹柏影的感觉,再加点明“盖竹柏影也”。所谓“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不是实写,是写出他着上感情色彩的感觉,所以像南宗的写意画,和郦道元的《三峡》的山水游记很不同。该文的最后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也富有诗意,写出了两人的闲适心情,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全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特殊心情:他悠闲惬意、自适其适、自乐其乐,表面乐观旷达,但内心隐含着官途失意的惆怅、悲凉之意。字里行间透露出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这也显现出他同郦道元的心境不同。郦道元写《水经注》前后身居荆州刺史、河南尹等显贵官职,加之他家境优越,生性喜欢秀丽山水,且足迹广涉,自然山水宽广,自我眼界开阔,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描绘细腻、逼真,常能显出壮丽风貌和勃勃生机。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山水游记极像南北两宗的山水画,一重写实,一重画意,模山范水,各尽其妙。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10-19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07-28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10-15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07-06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参考答案11-05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句式及思想感情07-18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