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2024-10-02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通用7篇)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篇1

班级:姓名:小组评论:

编制人:杨小亮审核人:高一语文组审批人:夏亚霖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秋兴八首(其一)

(一课时)

【导学目标】

1.借助资料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极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3.品味杜诗的独特魅力,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导学重点】

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走进诗人的情感,体会悲秋的情怀。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介绍背景(见《高效学案》P18“作者名片”和 “写作背景”)

二.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意义

渚()萧萧()下繁霜鬓()潦()倒浊()酒杯

三.范读与齐诵

探究案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字音,读出感情)

1)你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有那些词语理解上存在困惑?(相互交流)

2)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诗歌,具体感知(分析研讨)

1)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寄寓了诗人哪些具体的情思和感受?

2)从颈联和尾联中我们能看到诗人怎样的境遇?

3)如何理解“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4)“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又是怎样体现诗人的愁苦的?

5)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来吗?

3.品读诗歌,深入感知

诗人如此悲叹自怜,是不是消极厌世的表现呢?(讨论)

练习案

1.赏析首联和颔联.2.背诵这首诗

《秋兴八首》(其一)

(一课时)

【导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导学重难点】 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介绍背景(见《高效学案》P18“作者名片”和

二.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意义

萧()森孤舟一系()砧()

玉露:萧森:丛菊:寒衣:急暮砧:

三.范读与齐诵

探究案

1:题目是什么意思?

“写作背景”)

2:结合注解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的内容。

3:诗中出现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分句分组讨论)

4: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分析说明。

练习案

1.背诵这首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一课时)

【导学目标】

1.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2.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导学重点难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介绍背景(见《高效学案》P18“作者名片”和 “写作背景”)

二.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壑()朔漠()青冢()省()载()

三.范读与齐诵

探究案

1.找出诗中点明感情的词语,并分析其有几层意义。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3.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5.“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练习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肃宗朝历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屡立战功。箨tuò,笋皮。帙zhì,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篇2

罗杰斯认为, 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 提倡从做中学,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使学生创造力突围而出, 把被作业和应考占去的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人生,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校申请了“活化课前”的课题研究, 笔者进行了语文学科这方面内容的探索和尝试, 效果颇为显著。

二、案例分析

初二单元试卷中出现这样一道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题目如下:

《新安吏》 (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1. 结合诗中文意思考, 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这两道题目上的得分率还是挺高的, 这有点出乎教者所料。试卷评析课上, 请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分析第1道题目时, 抓住父亲为什么不送孩子出征的关键, 从“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 故只有母亲送行。在第2道题中, 学生扣住“哭”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教者仔细思考后认为:学生能将这些题目搞懂, 除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外, 还得力于平时课前的背景教学指导。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收集了杜甫的代表作《望岳》、《春望》和《石壕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已知杜甫是“诗圣”, 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此教者在教这篇文章前, 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学生可查阅身边的辅导资料, 诸如《名师点拨》、《教材讲解》, 了解诗人的概况, 也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作者生平, 将查阅到的相关知识概括在课文作者旁。授新课前请学生交流所获取的知识, 可通过讲故事、“自传”等方式, 可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对诗人有了全面的了解, 印象也较为深刻。下面的内容就是学生对杜甫一生的概括: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 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 北越齐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公元746年, 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 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 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由于安史之乱, 他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 避难流亡, 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 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 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人的心灵, 所写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诗人除在成都草堂三年多生活较稳定外, 其余漫长的岁月都是十分艰辛的。但诗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 身体多么衰残, 处境多么不利, 但始终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政治热情、创作热情始终高涨。

学生像了解故事一样把握了上面的知识后, 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他们在学习《望岳》时就能明显感知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教者请学生做一回诗人, 站在诗人的角度大声朗读全诗, 意气风发, 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 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春望》一诗, 根据对作者的背景了解和书下注释, 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 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但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满目凄然的情景。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面对国都沦陷, 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当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时, 表情是很凝重的。

对于《石壕吏》的理解, 教者引导学生扣住“有吏夜捉人”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已有所知, 把握自然水到渠成, 教者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因此, 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经历遭遇, 便能准确地把握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怀。教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描绘当时的场景, 充当诗词的主人进行绘声绘色的模拟表演,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学生们完全走进了诗的意境, 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终生难忘的。

三、深入解读

叶圣陶曾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埃德加·富尔曾也曾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在初中诗词教学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笔者认为, 课前背景预习在初中语文诗词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诗词的“背景”, 就是指诗词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诗词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诗篇中的人物、事件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不了解诗篇所反映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 不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 那就无法真正理解诗篇的思想意境。于丹老师在接受电台采访她如何对孩子教育时讲了件挺好玩的事, 她女儿在理解《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时说, 杜甫生活的那儿发生了强烈地震, 国家都被震破啦。当然,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得另当别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就难免造成对诗篇理解的不当甚至偏颇。如果学生连对诗人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呢, 可见, 诗词的背景教学是激起学生品读诗词兴趣的前提条件, 这也是课标提出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 背景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忽略, 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尤其在诗词教学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诗人每写一首诗篇, 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往往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关, 诗人在字里行间都会隐含时代特征, 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把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篇联系起来, 学生对诗人的当时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就会加深对诗人的印象, 对诗篇的思想内容也容易把握, 更能触类旁通, 做到叶老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再如学习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诗词时, 学生可利用课前时间, 通过辅导资料、网络媒体等途径, 了解词人的生平概况: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晚年。因此,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 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在少女、少妇时代的词作清新明丽,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表现词人少女时的欢快活泼,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也只不过是思夫的轻愁。她的后期作品和“愁”字分不开的,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诗歌处处流露出这纷繁的愁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内心悲歌的吟唱。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这些背景之后, 再去赏析初中课本中的《武陵春》、《醉花阴》等诗篇, 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真正地理解诗人的心声。

四、案例反思

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就会对诗篇产生各种误解。语文老师应该别具慧眼, 把时代背景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篇。纵观古今, 不论任何时代的诗人作家, 他们的每一首诗篇都是一个时代的折射, 呈现社会的某一层面的特征, 具有社会性。在教学中, 我们若能结合诗人所处的环境及思想状况去品味其作品, 有助于我们抓住诗篇的主旨, 在分析讲解诗篇时就容易抓住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背景教学是初中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在消除时代隔阂、帮助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课前的背景学习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从而带动了活力课堂的建设,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1.

[2]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51-53.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篇3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及通过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3.掌握诗中的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4.背诵默写三首诗。

第一课时

【文学常识】

1.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10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3.背景介绍。

《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4.关于《秋兴八首》。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秋兴》是大历元年(766)年秋天,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自主学习】

1.生字注音。

萧(xiāo)森 孤舟一系(xì) 急暮砧(zhēn)

2.理解下列字词的意义。

①玉露:白露。②萧森:萧瑟阴森。③丛菊两开:第二次开放。④催刀尺:赶裁新衣。⑤砧:捣衣石。

【自主思考】

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玉露、枫林、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捣衣声。表达了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明确:“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只有人才会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有了同样的情感。

3.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明确:“催刀尺”即催动刀尺。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急暮砧”,傍晚时分,砧声四起,声音急促。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第二课时

【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本课选读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自主学习】

生字注音。

壑(hè) 朔漠(shuò) 青冢(zhǒng) 省(xǐng)

载(zǎi)

【自主思考】

1.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怨恨。

2.请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一个“群”字,点出了山的簇拥与集中、一个“万”字,点出了山之多。这句诗刻画了一副雄伟的图景!山本来是静态之物,在这里却是起伏连绵,延续不绝。“赴”本是形容人的词汇,但作者却用拟人的手法来比拟群山,从而把千山万壑写活了,让群山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更使得群山万壑具有人的情感,写出了群山想急切前往荆门拜谒王昭君之墓的情态。

3.《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这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王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王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王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

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第三课时

【写作背景】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自主学习】

生字注音。

渚(zhǔ) 萧萧(xiāo)下 繁霜鬓(bìn) 潦(liáo)倒 浊(zhuó)酒杯

【自主思考】

1.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明确: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既对偶又精确。

《蜀道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习重点】

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难点】 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蜀道难》的结构回环往复。诗的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历井诗歌内容的鉴赏 抚膺()巉()岩喧豗()

【学习方法】 飞湍()砯()崖崔嵬()反复诵读 吮血()咨嗟()

【相关知识】

二、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走近作者(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关于蜀道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1)猿猱欲度愁攀援(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2)雄飞雌从绕林间(的形容。(3)使人听此凋朱颜(3、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4)砯崖转石万壑雷(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5)侧身西望长咨嗟(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1)危()乎高哉 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3)开国何()茫然

4、李白《送友人入蜀》(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5)黄鹤六飞尚()不得过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李白《剑阁赋》(7)连峰去()天不盈()尺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9)所守或()匪亲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研习课文内容】 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1、为什么要写蜀道之“难”?

【整体感知】《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1))))))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三节诗中出现了三次,蜀道之“难”分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三节用手法——

3、诗人是用哪些内容来表现各处“难”的?具体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⑴第一节用内容——

第一节用手法——

⑵第二节用内容——

第二节用手法——

⑶第三节用内容——

4、由本诗看李白的艺术特色。

5、你认为诗人“蜀道之难”的慨叹后隐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堂小结】

【课时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资料上相关练习【拓展阅读】

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

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了解杜甫的生平、作品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影响。

2、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的主旨。(重点)

3、从写景、抒情、对偶、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等方面欣赏诗歌。(难点)

4、体会诗歌所体现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重点)

二、学习方法:诵读、讨论、比较阅读、品读鉴赏

三、知识链接:

(一)常识: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4、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二)背景信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一时期。

《秋兴八首》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因秋而感发诗兴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

割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尚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已55岁,经常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秋兴八首》(其一)熔铸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清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咏怀古迹》(其三)这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首诗是咏叹王昭君出塞之作,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四、学习过程:

1、基础知识

省识()夔州()急暮砧()荆门()

朔漠()青冢()渚()繁霜鬓()

2、自读

怎样读懂一首诗?

先通读诗歌,看谁能最快最准的说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说说是怎样得知的。总结方法: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找出诗中的意象(人或物),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关注注释),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

1、整体感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题目意思

诗句意思

小结:

2、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A、玉露凋伤枫树林:

B、巫山巫峡气萧森:

C、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D、丛菊两开他日泪:

E、孤舟一系故园心:

F、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总结:

3、佳句鉴赏:

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⑵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咏怀古迹

1、整体感知

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⑵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⑶《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2、佳句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登 高

1、整体感知

(1)诗中哪几联写景,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给人什么感觉?

题目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诗中的意象及其含义:

(2)诗人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那么在后两联中,从哪些字眼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呢?

2、佳句欣赏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总结探讨。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 篇5

(一)望岳

一、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本诗不是律诗,而是五言古体诗,因为本诗不讲究平仄。

二、字音:岱 dài夫 fú眦 zì

三、重点词语:

⑪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⑫岱宗:对泰山的尊称。⑬青:山色。⑭未了:不尽。⑮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⑹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⑺钟:聚集。⑻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⑼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指山的北面(水南);阳,指山的南面(水北)。割,划分。⑳荡胸:心胸摇荡。⑾曾:通“层”,重叠、重复。⑿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决:裂开。眦:眼角。⒀会当:终当、终要。⒁凌:登上。⒂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四、疏通诗意:(不用背,要理解)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都要睁裂了。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

五、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这首诗的诗眼是望

⑫诗人从远望,近望,细望,神望,几个角度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神望

⑬全诗无一“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观察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⑮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泰山雄伟秀美的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达作者希望冲破一切、大展宏图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⑯用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画面。(熟背)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

⑰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熟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写出了近望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和“割一词用法好在哪里?(熟背)

“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⑲赏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理解)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写泰山景色及望岳感受。见山中浮云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归鸟投林还巢,时已薄暮,仍目不转睛,故眼眶有似决裂之感。这样望的出神,这种襟怀之浩荡,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以及感人力量,同时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⑳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熟背)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自信和敢于面对困难,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熟背)

阐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要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

(二)春望

一、字音 搔sāo 簪zān

二、重点词语:

①国:国都,即京城长安。②破:(被)冲开;攻下。③城:指长安城。④烽火:这里指战争。⑤抵:值。⑥白头:白发。⑦搔:用手指轻抓。⑧浑:简直。⑨欲:要⑩簪:名词作动词使用,解释为插簪

三、疏通诗意:(不要背,简单理解)

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

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鸟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四、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熟背)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划线部分为炼字题答案)

⑫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课后题第一大题第2小题)作者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景物,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真切的表达出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

⑬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熟背)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⑭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熟背)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⑮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简要评析。(熟背)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⑯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城春草木深。《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世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中写战争持久,表达作者思家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中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⑰全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熟背)

⑱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熟背)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划线部分为诗句的含义)

(三)石壕吏

一、“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二、字音

逾yú戍shù妪yù邺yè咽yè

三、重点词语:

1.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2.投:投宿。3.逾:越过;翻过。4.走:跑。5.一何:何其、多么。6.苦:凄苦。7.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8.致:对......说。9.戍:防守10.附书至:捎信回来。11.新:最近。12.且偷生:苟活。13.且:苟且;姑且。14.长已矣:永远完了。15.已:已经,这里引伸为完结。16.更:再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1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18.请从:请求跟从。19.从:跟从,随从的意思。20.犹得:还能够。21.夜久:即“半夜”的意思。22.绝:断绝,没有。23.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4.登前途:前面的路。25.闻:听。26.独:惟独,只有。

四、疏通诗意:(不用背,要理解)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有官吏在夜里来捉人。老头翻墙逃走了,老妇走出去查看。官吏吼叫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道:“我的三个儿子去驻守邺城,大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都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中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剩下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还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到了夜深,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五、重点赏析及练习:

⑪《石壕吏》中杜甫借老妪之口道出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性思考的句子: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说明战争之惨烈: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石壕吏》中描写官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中暗示老妪已经被抓走的句子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⑫.《石壕吏》是一首叙事(叙事、抒情)诗,体裁是五言古诗

⑬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⑭本诗反应的主题是什么?

杜甫诗三首 篇6

一、第二单元唐诗欣赏,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在人教必修3编写说明中明确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人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是抓好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教学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诗歌本来就是宜歌宜咏的,朗读和背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理解水平,巩固理解成果。另外,对诗歌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所能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学生更多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参与。这样,背诵本身还具有贮存功能,可以留待诗美的缓释。

在初读感受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类别情感已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品读诗情,学习诗法。咏史怀古类诗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们又是在品读古人诗作,其实都是在历史中穿梭,诗人在穿梭中表情,我们在穿梭中悟情。鉴于此,咏史和怀古类诗的鉴赏主要是回味的过程。回味诗之史实,了解内容;回味诗之作者,读懂感情;回味诗之感情,读透诗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全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2、能力目标:赏析诗歌,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把握诗人借古伤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

4、本课的教学重点:诵读指导、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5、教学难点:赏析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1、史实分析法;

2、知人论世法,3、比较分析法。

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进行阅读训练。用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迁移能力。最后以作业引导探究。

白居易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结合杜甫和李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个人生际遇的不同对社会苍生的情感也不尽同,从而深刻体会“老杜爱君,事前则出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的崇高思想境界。

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把自己融入诗境。在情感的冲击中获得境界的升华,在感性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归纳,获得一定的规律方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课堂与课外,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广泛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就变得生动而且广阔了,语文学习也变得深刻而且快乐了。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A、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汉元帝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咏怀古迹其三》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 2.内容:缅怀王昭君;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字词正音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 明妃(fēi)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四)、诗歌分析

1、朗读的时候整体感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词语。明确:“怨恨”

2、诗歌分析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① :奔赴,表达群山奔赴的气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千山万壑写活了,它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②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明确:

1、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3、“千山万壑”如此气势豪迈的地方一般是用来写英雄出生之地,而在此却写一个柔弱的女子王昭君的出生之地,有何意味?(借高山大川之雄伟气势来衬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④紫台:指汉宫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明确: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紫台与朔漠、青冢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地的荣华与死地的荒芜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悲凉的气氛。“连”字写出出塞之景,“向”字写出思汉之心。

译: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⑦画图: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工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来汉与匈奴和亲,令王昭君远嫁,汉元帝才得知其为宫中第一美人,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元帝的昏庸,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是很怨恨的。⑧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⑨“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⑩“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空”:徒然

明确:“ 月夜魂”与“春风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生前的美貌与死后的月下孤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不同色彩的六个字中。此句文字对仗工整,又蕴含着无穷的感慨:生前已经错过了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译:凭借画工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容颜,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心中的怨情。“千载”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

五、体会作者与王昭君情感共鸣

本首诗题为《咏怀古迹》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具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华州司功。

王昭君也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远嫁异乡,流离不得归,身死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不相似,显然作者是在怀古伤己。

因此,杜甫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漂沦的悲苦情怀。六,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整

七、课后作业

《杜甫诗三首》2 篇7

一、学习者分析:针对高二的学生,在他们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上,要增加学习难度,同时也不忽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大多数学生为标准,对个别学生采取其它具体的办法。

二、学习需要分析:目前古诗在高考中占有很重的成分,鉴于此,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讲解诗歌。

三、学习内容分析:杜甫诗三首中的意象特别多,很多是秋天的景物,通过对其理解来体察诗歌。

四、学习目标阐明:在一个具体的诗歌意境下面(C),高二的学生(A)能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B),掌握率90%(D)。

五:教学策略制定: 【教学目的】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

⑴ 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 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 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⑴ 熟读背诵3首诗。

⑵ 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⑴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 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3、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解读《秋兴八首》其一

首先指出这首诗需要从四个方面去把握:(1)作者的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2)诗歌朗诵及翻译

注意:朗读时要融入感情,体会诗中的意境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3)诗歌全文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4)诗歌主旨及其艺术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一种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写了留滞他乡的愁绪,表达了强烈的忧国之情!

艺术特色:全诗情景交融,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意境深闳,蕴涵丰厚。

章法谨严,语言练达,格律精工,尤其是颈联两句的遣词造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眼前的江间波浪和心目中的塞上风云连成一片,既写秋景的阴晦萧索,也渲染出暗淡凋残的时代气氛。诗人在此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江边,只有徒然对菊花再次洒下悲苦的眼泪。

3、《咏怀古迹》其三

同样在解读诗之前,需要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对其进行艺术欣赏(1)背景:《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2)整体感知:

本课选读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像,表达了无限的伤感。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在昭君的形象里有诗人的寄托 :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板书设计】

借 古 伤今

昭君——画图省识——身死异国——汉元帝

诗人——漂泊西南——有志难展——唐皇帝(3)诗歌总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第二课时

《登高》是这三首诗中的重点。同样地,先要明确目标,进行整体感知再深入诗歌去具体体会:

4、《登高》

(1)对这首诗的学习从两个问题入手,首先让学生思考讨论:

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感慨?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 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猿的哀啸、鸟的盘旋。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②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2)诗歌解读 《登高》于悲痛中渗透着杜甫伤时忧国的心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3)诗人在诗中的情怀:

• 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4)本诗的艺术技巧: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拓展及联想】

通过对杜甫这三首诗的学习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并将诗歌与我们的现实人生相联系。【回课及作业】

• 背诵三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 •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六、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形成性评价:同学们在学习这三首诗的过程中,对诗的把握还不错,能够在具体意境中去感

上一篇:客户拜年短信下一篇:全省森林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