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10-17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14篇)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

2012年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今年下半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文件要求,我院根据现阶段传染病的发病形势,重点加强麻疹疫情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二0一二年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具体落实好此项工作。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式,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力度。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卫生防治宣传日,广泛宣传有关季节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民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体育锻炼,防止疾病发生,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对能够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实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消除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隐患;加强对没有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其他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可能发生疫情暴发流行的,根据人群免疫水平,认真组织

做好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工作,严密关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动态。

四、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重点预防控制,切实加强各村卫生所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针对今年下半年可能发生的疫情,我们准备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讲解防控有关知识。

为了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各村巩固已有成果,坚持不懈,再接再厉,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严防传染病疫情在我镇的发生和蔓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抓出成效。

海林镇人民医院

2012-07-01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传染病患者86例, 男50例, 女36例;年龄22~76岁, 平均 (52.6±6.8) 岁。病例都依照相关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由诊治医生进行登记报告。

方法:把86例病患的就诊时间、就诊科室、确诊时间等基本资料应用Excel表格实施分类汇总分析。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5.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处理, 均数都用 (±s) 来表示, 用χ2进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各种传染病患者掺杂在多个科室就诊患者的中间,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与血源传染病基本覆盖了每个科室, 血源传染病共46例 (53.49%) ;呼吸道传染病22例 (25.58%) ;肠道传染病14例 (16.28%) ;虫媒传染病4例 (4.65%) 。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全部就诊的传染病患者当天确诊28例 (32.56%) ;1~3 d确诊45例 (52.33%) ;4~7 d确诊8例 (9.30%) ;7 d以上确诊5例 (5.81%) , 确诊天数方面1~3 d之间确诊的最多, 其次是当天确诊, 确诊时间存在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讨论

综合医院的医生与患者存在感染的隐患:分析表1患者就诊的时间表明, 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 患者不可以确诊区别, 通常是来综合医院就诊, 而医院的最后确诊需要一些时间。此外, 一些潜伏期就具备传染性的传染病患者, 来医院就诊时也可能是由于另外的疾病, 在该次调查中慢性乙肝患者与乙肝携带者大多数是由于其他病况才发现的, 60%以上的艾滋病携带者都是由于外伤手术在实施有关检验时而被发现的。故一大部分患者都是处于不清楚的状态下到医院就诊的, 其接诊的医生在患者未确诊前也是毫不知情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以引发一定的医院感染。

防治传染病传染的具体措施:1增强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医务工作者作为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一线人员, 其被感染传染病的几率往往超出其他人员, 所以医院必须首先强化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知识的深入了解, 加强在他们中间的宣传和教育, 使医务人员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医院感染对自己本身的危险性与可能性, 从而促使他们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做好医患双方的防护措施, 避免自身在工作中发生医院感染[4]。除此之外, 医院还要通过张贴健康宣传知识、发放传染病防治知识小手册、加强临床教育等一系列的办法, 使所有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及时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消毒隔离的常识, 强化患者对医生诊疗的积极主动性, 更有助于医院对医院感染隐患展开各种预防工作。2建立健全预警监测系统, 加强预警能力。综合医院建立以感染科为主导部门的传染病与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医院安排专人采集基本数据, 调查分析暴发流行, 严密监测和医院感染有关的原因和医院内的传染病, 追踪病原体, 评定其与之相应的环境卫生、防护、消毒等工作效果, 同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信息知识, 依据流行病学等分析医院的疫情, 进一步提升医院对传染病的预警能力。3强化消毒隔离的落实:消毒隔离为医院减少传染病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它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着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所以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管理制度实施操作规程, 把传染病患者的体液、排泄物、血液、分泌物等视为危险物质隔离, 减小微生物传播的可能。此措施针对全部医患人员, 不管是否被确诊为传染病。另外, 对一些疑似传染病患者或者已经确认的, 还应依据其传染病传播的路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预防方案[5]。

总之, 综合医院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起着关键作用[6,7], 完善综合医院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法:2011-2013年收治传染病患者86例, 进行调察分析。结果:各种传染病患者掺杂在各科室就诊的患者中,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与血源传染病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科室。在全部就诊的传染病患者中当天确诊的只有28例, 为全部传染病患者的32.56%;13 d确诊45例, 为全部传染病患者的52.33%;47 d确诊8例, 为所有传染病患者的9.30%;7 d以上确诊5例, 占所有传染病患者的5.81%。结论:综合医院内的医生和患者都存在感染的潜在隐患, 医院应采取加强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 建立健全预警监测系统, 加强预警能力, 完善消毒隔离的落实等措施以加强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关键词: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玲琳, 脱军运.综合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8 (8) :140-141.

[2]徐文兴.重视医院的传染病管理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4) :377.

[3]刘维忠.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4]刘瑜.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 5 (1) :203-204.

[5]周定成.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健康必读 (下半月) , 2011, (9) :313.

[6]李庆虹, 郭晓东, 唐彦, 等.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4) :749-750.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湖北省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88-03

医院是传染病防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或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等多方面职责。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2007年5~9月,湖北省开展了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此次检查工作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第一次有关传染病的重点专项检查。通过检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各级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检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1 卫生监督执法的依据及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对照检查项目,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考察,检查全省17个市州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热呼吸道门诊是否启用、运行情况,肠道门诊启动及运行情况,传染病预检分诊,传染病人隔离治疗措施、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2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

2.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组织健全

本次检查三级医院34所,二级医院96所,一级医院137所。100%三级医院、99%二级医院、93.4%一级医院均成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并配备人员负责这项工作。100%三级医院、96.9%二级医院、83.9%一级医院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符合要求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监控部门或人员的三、二、一级医院的分别为93.9%、94%、83.2%。

2.2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完善

100%三级医院、94%二级医院、85.4%一级医院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培训、自查、奖惩等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4%、85.4%。97%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4%一级医院建立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登记制度。

2.3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工作良好

疫情网络直报单位网络直报系统通畅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99%、80.3%,执行首诊负责制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95%、85.4%,使用疫情报告登记本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7%、83.4%,使用传染病报告卡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7.9%、83.2%,按要求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8%、75.2%。

2.4 医院消毒措施执行情况良好

有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8%、89.8%,有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记录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79.2%、86.9%,对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索证、验收、登记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1%、94%、84%。

2.5 预检分诊制度执行不到位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88.2%、77.1%、60.6%。

2.6 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符合要求率分别为85.3%、79.2%、69.3%。

2.7 一级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建有集中处置单位地区交集中处置单位处理的符合要求率为58%,无集中处置单位地区按要求自行处置符合要求率为57.5%。

3 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建议

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基础薄弱,为推动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发展,要重视采取以下措施。

3.1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是一项专业面广、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的公共卫生工作,要求卫生监督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知识和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作为卫生执法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执法程序。对监督员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系列性卫生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3.2 加强执法力度

一是加大处罚力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而严格的监督执法管理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传染病防治法》第68、69、70、71、72、73、74、77条分别对违法行为如何处罚作出了规定。为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处罚力度,依法惩治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和尊严,塑造卫生监督执法崭新的社会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二是加强对基层医院的监督。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感染控制管理机构和传染病专科门诊,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医护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卫生监督机构应树立服务意识,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对基层医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督导,真正发挥卫生监督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3.3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

医疗废物是由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不仅包含使用过的医疗卫生用品、手术残余物,还包括病人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特性是具有感染性、毒性或其它危害性。如果医疗废物处理不当,不但可以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甚至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应高度重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以免造成人为灾难。督促医院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培训,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要如实记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

[5] 黄仙钟.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及存在问题初探[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4):305-307.

[6] 喻达,李翾,刘民.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及预备状态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2):89-91.

[7] 郭林春.论传染病防治中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1):37-39.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4

我院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

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

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并在全镇防病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

现将201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如下:

(1)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开展流调工作。在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从今年

元月至6月30日,共发现手足口病共95例,流调30例,流调完成率为31.58%;

共发现肝炎报告病例13例,流调13例,未流调0例,流调完成率为100%。在流调工作中存在流调缓调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按市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完善了工

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

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3)开展以霍乱防治为主的肠道病管理和监测工作,元—6月份全镇在肠

道门诊共登记报告腹泻病6例。其中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细菌性痢疾1例,非

感染性腹泻15例,同时对肠道传染病还开展了外环境的监测,防治工作进一步

加强。

(4)加强了对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镇内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为重点开展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

散在发生的相关病例进行有效的个案调查与处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重点传染病

在集中人群中的传播。

(5)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管理,今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院多次召开会议,并加强了培训工作,研究落实工作措施或方案;组建防治技术

小组和疫情控制机动队,配备消毒药品和消毒、防护设备。

(6)尽管在今年的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自查中仍发现有一些簿弱环节如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仍不

够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xxx医院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5

2011年上半年,我科按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标准要求,在站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在全市防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管理

(一)制定方案

按照上级要求制定《2011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意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意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11年副伤寒防控方案》、《2011年副伤寒监测方案》、《2011年手足口病防控方案》、《2011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011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2011年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等。

(二)加强传染病培训

为提高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市上级要求,我站于2011年2月21日-22日在武林泉大酒店对市直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进行重点传染病知识、消除疟疾项目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现场测试,合格率达100%。

(三)传染病疫点处置工作

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手足口病:上半年共对10余个疫点即:告成:王爻、冶上,大金店顾家河,桑楼、海河湾,中岳区辛店,嵩阳办事处:新兴街等以上疫点疫情处理率达100%,并每月对重症病例、普通病例5例流调情况及时录入数据库上报。

(四)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

1、截止2011年6月30日共审核上报传染病2645例,删除重卡152张,无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其中乙类11种,分别为:肝炎、肺结核、菌痢、艾滋病、淋病、梅毒、副伤寒、布病、狂犬病、猩红热,共计2032例。

丙类6种,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共计337例.其它传染病65例(包括水痘、结核性胸膜炎、尖锐湿疣等)

(五)传染病漏报调查

2011年元月8日—15日、4月10日—17日我科分别对本辖区内15个乡(镇)卫生院及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传染病疫情管理督导及漏报检查,及时把检查结果情况汇报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领导。

(六)传染病疫情分析及利用

截止6月30日共上报传染病疫情分析5期。

肠道传染病与外环境监测:上半年完成河南省CDC副伤寒监测可疑人群103份,其中阳性2份,完成霍乱外环境监测70余份。

(七)项目工作

按照上级安排,及时完成国家和省市交于的项目工作任务。

1、河南省重点肠道传染病检测:

① 截止6月25日采集外环境标本160份。检出耶尔森菌24株,OX阳性5株,0157菌28株。

②腹泻病人截止6月25日共检测83份,检出阳性菌株12株。其中耶尔森菌1株,0157菌3株,沙门5株,志贺1株,OX阳性2株。

③病毒采样12份。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腹泻症侯群病原谱检测》:

截止6月25日共检测67份。检出阳性菌株12株。

其中耶尔森菌1株,0157菌3株,沙门5株,志贺1株,OX阳性2株。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发热伴出疹症侯群病原谱检测》:截止6月25日,共检测45份。检出阳性菌株12株。其中疑似布氏杆菌7株,阳性球菌2株,甲副2株。

4、小肠耶尔森病猪咽拭采样757份

5、《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登封市脾虫地理分布、类型及感染情况调查

上半年调查东金店、唐庄、徐庄三个乡镇,采集标本20余份。

二、艾滋病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元-6月30日,共确认报告HIV阳性感染者17例,其中HIV 9例,AIDS 8例。在确认17例病例中,男性11例,占64.71%,女

性6例,占35.29%;所有感者均已流调、随访。

(二)、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

截止目前,登封市共累计确认744人,其中现症病人440人,携带77,死亡227人;抗病毒治疗人数496人,死亡108人,停药7人,失访4人,正在治疗377人。

(三)、母婴阻断工作

2011年截止6月30日,我市新增孕产妇检测4015人,发现阳性1例,实施母婴阻断1人。

(四)、阳性育龄妇女管理工作

目前阳性育龄妇女累计166人,累计随访991人次,有9人长期失访。

(五)、单阳配偶管理工作

现有单阳配偶共179人,上半年单阳配偶检测142人,有37人未检测,检测率为79.33%。

(六)、VCT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有四家卫生医疗单位建有VCT室,2011年上半年VCT检测上报288人。

(七)、监管人员及流动人口调查检测情况

上半年共检测监管人员302人。完成河南省CDC流动人口AIDS调查项目监测409余份。

(八)CD4检测

上半年对所有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进行CD4检测,共检测400

人,检测率77%。

传染病科

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6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羊传染病的防治 篇7

它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1 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偶蹄兽, 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该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 且春秋两季较多, 尤其是春季。

1.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7天, 平均2-4天。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精神不振, 口腔黏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 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 涎水呈泡沫状, 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 有的在蹄叉、蹄冠, 有的在乳房, 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 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

1.3 防治措施

发病后要及时上报, 确诊后划定疫点、疫区, 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扑杀销毁疫点内的病畜及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的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 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 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该病只能预防, 无治疗药品, 不准治疗。

2 羊快疫

该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特征是羊突然发病, 病程极短, 真胃黏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2.1 流行特点

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芽孢进入羊消化道, 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的秋冬寒冷季节, 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腐败梭菌大量繁殖, 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2 临床症状

羊突然发病, 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 常常在放牧途中或在牧场上死亡, 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有的病羊离群独居, 卧地不愿意走动, 强迫其行走时则运步无力, 运动失调。腹部臌胀, 有疝痛表现。体温有的升高到41.5℃, 有的体温正常。发病羊以极度衰竭、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

2.3 防治措施

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分春秋两次注射, 干苗每年一次注射。羊以舍饲为好, 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 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 不要突然改变。

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 首次剂量加倍, 每天3次, 连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g/kg体重, 第二天减半, 连用3-4天。

3 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 又称产气夹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 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

3.1 流行特点

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 羊采食被芽孢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呈散发性流行。发病以绵羊为多, 山羊较少。

3.2 临床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 一类以抽搐为其特征, 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突然倒地, 四肢强烈划动, 肌肉颤搐, 眼球转动, 磨牙, 口水过多, 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 早期步态不稳, 卧倒, 并有感觉过敏、流涎症状, 上下颌“咯咯”作响, 继而昏迷, 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 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3 防治措施

预防参照羊快疫, 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 大羊200mL, 小羊50-80mL。

4 羊猝疽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 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4.1 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绵羊, 也可感染山羊, 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均可感染, 但6-24月龄的羊比其他羊发病率高。该病发生于成年绵羊, 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性。

4.2 临床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 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 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病程短, 未见症状突然死亡, 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衰弱或痉挛, 数小时内死亡。

4.3 防治措施

预防参照羊快疫。治疗时对病程稍长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 每次80-160万单位, 每天2次;磺胺嘧啶灌服, 每次5-6g/kg体重, 连用3-4次;10-20%石灰乳灌服, 每次50-100mL, 连用1-2次;10%安钠咖10mL加于500-1000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

5 羊传染性脓疱病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 (又称羊口疮病毒) 引起, 又称羊口疮。羔羊多群发, 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5.1 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秋季。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该病, 其中3-6月龄羔羊更易感, 传染很快, 常见为群发, 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羊发病较少, 呈散发性传染。

5.2 临床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和外阴型。唇型:口唇嘴角部和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 溃破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 无继发感染时1-2周痊愈, 痂块脱落, 皮肤新生肉芽不留瘢痕。严重的额面、眼睑、耳廓、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 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 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外阴型的少见。

5.3 防治措施

生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篇8

【关键词】猪;主要传染病;防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世界第一,猪肉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6.7%。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养猪业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传统养殖项目,其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养殖猪,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养猪业又可以为市场供给足够的生鲜猪肉,满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我国的养猪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猪仔的存栏量和出栏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流行病稍有不慎,就会大规模爆发,从而对养殖业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控制猪主要传染病的爆发,一直都是令农民头痛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控制传染病爆发的畜牧策略,是畜牧专家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1.猪传染病的防治态势

目前,我国的养殖业正在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当然养猪业亦不例外。而且,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主的饲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猪以及猪肉制品等产品向市场的快速流通,市场交易也日渐频繁。另一方面,猪的养殖业主也在向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猪场、个体经营都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养殖规模,盲目地引进猪仔新品种,然而却忽视了对猪进行传染病防治工作,尤其是个体养猪户,一般存在不重视猪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倾向。现阶段,我国对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与控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相关的防疫技术、检疫措施和监测手段尚不完善。在农村等广大基层,没有稳定的防疫队伍,防疫工作人员缺乏应对大规模疫病的技术手段和相关经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养殖规模、对传染病的防治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农村主要是以散养为主,并有少量规模化养猪企业,但条件相对较差。这种散养和规模化养猪并存的方式,使得规模化的养殖业主不仅要做好本养殖场的猪传染病防治工作,还要防治个体养猪户猪圈爆发猪传染病,进而扩散到本养殖场。

如何防治我国猪的主要传染病是规模化养猪场的重要议题之一。常用消毒、药物、疫苗等方法去控制。但这种方法有时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猪的主要传染病。要防治我国猪的主要传染病还应有新的思路。首先应区分疾病的类型,猪的传染病分为细菌性疾病、支原体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而目前危害最大、最难防治的是病毒性疾病。

2.猪传染病防治对策

2.1合适的猪舍

作为猪的长期生活环境,猪舍的小气候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猪仔的成活率和生产速度。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养殖业主实行大规模养殖,但于此同时保育猪中的疾病也日益增加,成活率不断下降。实践经验证明,改善保育猪的猪舍环境,能够大幅度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猪舍的选址最好远离人员来往密集之地,猪舍的自然通风条件要好,猪的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清理,保证猪舍干净、卫生。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人员管理,严禁不相关人员进入猪舍,以免带入病菌。

2.2种源控制

猪仔种源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猪的免疫力、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科学饲养,建立良性生物体系。大规模的养殖业主,最好自繁自养,自己建立一个种猪群,封闭管理,严禁从疫区引入猪仔,随时对猪仔进行检疫,定期对猪舍进行驱虫管理,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

2.3科学免疫

在科学的养殖管理下,还应当猪群使用药物管理,使用规范、合格的药品,防止其他非法生产的药物流入猪场,确保药物安全。建立一套严密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对免疫过程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从源头控制猪传染病的爆发。

2.4环境控制与消毒

加强对猪的饲养和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把猪场建立成一个安全的生物体系。养猪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出猪舍,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猪提供不同的饲料,满足猪群生长的营养需求。在进饲料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减少应激刺激,从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养殖业主必须对猪主要传染病做好防治工作。对猪群的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应当从猪舍、猪仔种源和日后的饲养管理、免疫工作等各个环节入手,避免猪群交叉感染,减少猪群的应激刺激,增强猪群本身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只有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养殖业主才能真正从中获益。与此同时,才能够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猪肉。

【参考文献】

[1]陈伯祥,杨明.国内猪传染病的防治现状回顾及仿制对策的探讨[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02).

[2]王林云.防治我国猪主要传染病的畜牧策略[J].北方牧业,2010(04).

[3]甘孟侯.当前我国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2005(05).

[4]吕红.秋冬季节猪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

2012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9

为了加强我社区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准确、规范的上报疫情信息,以确保我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2012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知识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制度工作,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

二、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思,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从分利用卫生防治宣传日,广泛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名卫生知识传染病宣传工作,普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心公众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如发现不是及时就诊。

三、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结合我站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讲解防控有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当做重要任务抓出成效。

庄房村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0

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今年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上级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治工作,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了传染病预防工作,以确保我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了庄房村传染病防治计划。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板报和卫生防治宣传日,广泛宣传有关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加强全民卫生只是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锻炼,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对能够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实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消除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隐患,对可能发生疫情暴发流行的,根据人群免疫水平,认真组织好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工作,严密关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采取积极地措施重点预防控制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切实加强村卫生室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了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我村巩固已有成果,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已更高的标准,已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严防传染病疫情在我村的发生和蔓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当做重要任务抓出成效。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篇11

摘要:羊是一种人们比较熟悉的、温顺的动物,也有人称其为白羊、绵羊。羊为六畜之一,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养殖历史。羊浑身是宝,羊肉经过烹饪比较可口,在医疗保健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北方的羊要比南方的羊营养价值更高,在北方羊肉也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在人们进食火锅的过程中,大都以羊肉为主。羊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广泛的养殖。笔者通过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广大养羊的养殖户们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养殖事业有所帮助,避免羊的常见病给羊养殖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羊;常见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71-1

羊的主要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就要数口蹄疫了。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羊、猪和牛等家畜,甚至会传染给人,下面我们会着重介绍羊的口蹄疫防治措施。另外羊的主要传染病还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等,下面会一一介绍,仅供读者朋友们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1 口蹄疫

说到羊的主要传染病可能广大养殖者最担心也最惧怕的就要数口蹄疫了,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不仅仅羊会得上口蹄疫,其实家畜中牛、猪也很容易得上口蹄疫,这种病传染性也强,并且季节性也不是十分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甚至会传染给人。

症状:一般情况下来讲,如果羊患上了口蹄疫,首先体温会升高,至少会在40℃左右,从口蹄疫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种传染病病症表现就是从口腔和动物蹄部开始的,初期是水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患上口蹄疫的羊,因为口腔疼痛会流涎,并且涎水呈泡沫状。在蹄部多形成水疱,有的在蹄叉、蹄冠,但是从实际情况了解到也有的在羊的乳房部位。

防治方法:如果自家所养的羊得上了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以免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是人。上报后马上要做的就是消毒,一定要对圈舍消毒,平时病羊用的羊槽子、饮水槽子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一定不能含糊,以免造成传染,后果不堪设想。遗憾的是口蹄疫这种病害还无法根治,只能预防。

因此预防是十分关键的,务必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注意,不能掉以轻心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1.2 羊快疫

羊快疫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腐败梭菌。这种病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被羊吃进肚子中后,不会马上发病,一般在气候骤变时,引起羊抵抗能力下降,当羊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大肆繁殖,也就是给病毒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导致羊最后死亡。

症状:羊快疫发病很突然,一般的养殖户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发病快,会让人难以捉摸,无法确定病情。如果是急性的病羊首先会出现运动失调现象,腹部变大,膨胀,甚至伴有抽搐,最后死亡。

防治措施:该病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同时需要提醒养殖户,一定注意羊舍的通风,也要注意保暖。还有如果需要更换饲料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换成别的饲料,那样对羊群不利,一定要有缓冲期,循序渐进的更换,给羊群适应的时间。治疗:可肌注青毒素,一般3天为一个疗程,每天用3次。

1.3 羊肠毒血症

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又称软肾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症状:该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会导致羊突然死去。第一种是羊很安静的死去,一种会有抽搐现象。也有会发生腹泻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羊会在3个小时左右死去。

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参照羊快疫。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65毫升左右即可。同样还是建议养殖户以预防为主,不要等到病发了再费心费力。

2 结束语

羊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们应该普及的知识,做好羊疾病的防治工作还是十分必要的,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地避免羊得上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上分别从羊的口蹄疫病,羊快疫和羊毒血症三种常见病介绍了防治措施,建议广大养殖户还是以预防为主,安全省心,一旦疫病真地爆发,不但费心费力,还不一定可完全根治,希望本文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克山,尚佑军,逯忠新,刘湘涛.羊传染病防控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1,(10).

[2] 王宏林.集约化养羊在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A].2012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12.

[3] 吕福明,林鹏超,马艳菲.秋季常发羊传染病的防治[J].农村养殖技术,2010,(19).

[4] 惠恩举,单风联.秋冬初春要注重羊快疫的防治[J].农村科技.

[5] 何存利,鲍嘉铭,许斌,马青,吕建民.宁夏规模化舍饲羊场羊传染病调查[J].宁夏农林科技,2003,(04).

羊常见急性传染病的防治 篇12

1.1 病因及流行特点

羊快疫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而引起。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羊只均可感染发病, 但以1~2岁、膘情较好的绵羊最易感, 山羊较少发病。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 特别是秋冬或早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之际, 羊寒冷饥饿或采食了带霜雪的饲草时最易发病。寄生虫病等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本病常以散发性流行为主, 发病率不是很高, 但死亡率高。

1.2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往往看不到症状, 突然死亡 (病程以“闪电型”经过故称快疫) 。有的死前呻吟表现痛苦表情, 有的死前有磨牙现象, 有的腹痛表现为腹卧或做排尿姿势、拱背、顾腹、咩叫, 有的死前有神经症状, 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急性型病例表现为食欲废绝, 牙关紧闭, 步态不稳, 易惊厥 (角弓反张) , 排粪困难, 里急后重, 有时大便带血、有绿头或呈棕红色;心跳加快, 体温一般不高, 但接近死亡时体温可达40℃以上, 死前呼吸困难。病羊死后腹部迅速 (2~3分钟) 膨大。患病羊只一般在数分钟致数小时内死亡, 延致一天以上的很少。

1.3 病理变化

病死羊只腹胀明显, 口鼻可见带血泡沫。主要病变在真胃, 黏膜出血, 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块, 黏膜下组织水肿, 有胶样浸润。胸、腹腔及心包大量积液, 心内膜 (左心室) 、外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胆囊增大2~3倍, 肠道有出血点, 肠内容物腐败。

1.4 防治

做好免疫, 定期注射 (为减轻免疫反应, 可采取后海穴注射) 羊快疫菌苗或羊三联苗 (羊快疫、猝狙或羔羊痢疾、肠毒血症) 、羊四联苗 (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 、羊五联苗 (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 。做好驱虫工作, 及时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 早晨不要放牧太早, 防止羊采食冰冻霜雪饲料。发病后要做好隔离及消毒工作, 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环境和用具严格消毒, 对病羊可选用抗菌药物及中草药进行隔离治疗。未经免疫的健康羊只要紧急进行预防接种。必要时, 全群普遍投服2%硫酸铜溶液, 每只100毫升, 或灌服10%生石灰溶液, 每只100~150毫升, 可短期内显著降低发病数。

2 羊猝狙

2.1 病因及流行特点

本病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 羊食用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发病。各种年龄的羊均可感染, 无明显界线, 但相对而言1~2岁绵羊发病较多。多发生在羊体瘦弱的冬、春枯草期。常呈地方流行性。

2.2 临床症状

病羊常突然倒地, 未及见到症状即死亡。有的在表现兴奋不安后, 很快陷入衰竭死亡。有时可见病羊离群、喜卧、腹痛、痉挛, 在数小时内死亡。

2.3 病理变化

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出血发绀, 糜烂, 可见片状溃疡面;胸腹水、心包液增多, 心包液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此点可与羊快疫相区别) 。

2.4 防治x

加有“加康”或“支原净”等药物的水将保育小猪料调成湿料喂猪可相对降低发病率。

3 羊肠毒血症

3.1 病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又称软肾病、过食症, 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 各种年龄羊均可感染, 但以膘情较好的1~12月龄羊最易发病, 绵羊多于山羊。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 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

3.2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往往看不到症状, 突然死亡, 有时可见到病羊突然向上跳跃, 而后跌倒于地, 痉挛数分钟后死亡。病程稍缓的可见兴奋不安、空嚼、咬牙、食异物, 头向后倾或斜向一侧做转圈运动, 也有的头下垂抵靠棚栏、树木、墙壁等物, 有的病羊步行蹒跚, 侧身卧地, 触之惊厥, 角弓反张 (可持续5~15分钟) , 流涎, 口吐白沫, 蹄腿乱蹬, 全身肌肉震颤, 眼球不停转动。体温一般不高, 有的发生绿色糊状腹泻, 在昏迷中死亡。

3.3 病理变化

最特征性病变为肾脏肿大、软化、质脆如泥, 颜色发暗, 呈黑红色。肠道臌气, 内有血样内容物, 肠黏膜出血。肝肿大, 质脆, 胆汁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胸、腹腔有多量渗出液, 心包扩张, 心包液呈灰黄色且有絮状纤维素渗出物, 常凝固。肺充血、水肿。胸腺常发生出血。

3.4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精、粗、青饲料搭配, 合理运动。每年发病季节前注射疫苗。对发病羊群中尚未发病羊只用三联苗紧急预防接种。对死羊尸体无害化处理, 对饲养场地严格消毒。对病程较慢的可用抗菌药物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10%石灰水, 大羊200毫升, 小羊50~80毫升。

4 羔羊痢疾

4.1 病因及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较复杂, 最常见的是由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等, 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多发生于羊群产羔初期, 发病高峰在出生后2~3天, 4~5天减少, 7天后少见。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 羔体瘦弱, 饥饱不均, 圈舍卫生条件差, 气候骤变, 天气寒冷等因素是促进本病发生的诱因, 气候冷和变化较大的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4.2 临床症状

潜伏期几到十几小时。病初精神沉郁、垂头拱腰、不想吮乳、腹胀有痛感, 进而发生腹泻, 开始如粥样, 渐成水泻, 恶臭, 呈黄色、绿色或灰白色。后期粪中混有血液, 大量潜血, 进而排粪呈里急后重, 病羔表情痛苦, 呻吟, 眼球下陷, 皮肤弹性降低。病羊逐渐, 卧地不起, 多于24小时内死亡。有的病例突然倒地, 呼吸急促, 结膜发绀, 口吐白沫, 并出现四肢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腹胀而不泻, 或排少量粪, 后期体温下降, 很快死亡。

4.3 病理变化

尸体明显脱水, 小肠 (特别是回肠段) 黏膜充血、出血, 常出现4~6毫米大小溃疡面, 周围有红色浸润, 有一出血带环绕。心包液增多, 心内膜有时有出血点。肺有时充血、瘀血。

4.4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母羊怀孕前驱虫, 怀孕期要合理给料, 使母强羔壮, 产前对圈舍、场地、用具彻底消毒, 产后对初生羊羔做好保温等护理, 并近早使之吃上初乳, 且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 哺乳前要将母羊乳房乳头用温水清洗干净, 并用碘酊、酒精等消毒, 产后一周内母羊不要放牧, 做个体护理, 精心饲养。母羊产羔前40~50天注射四联苗或五联苗, 对预防魏氏梭菌所致的羔羊痢疾具有很好的效果。有该病史的场户, 对初生羔羊皮下注射大肠杆菌菌苗或选用抗菌药物给新生羔羊连用3~5天, 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5 羊大肠杆菌病

5.1 病因及流行特点

本病由大肠杆菌引起, 绵羊、山羊共患, 一般多发生在当年11月至来年4月份, 气候剧烈变化时易发。

5.2 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 多于4~12小时内死亡, 羔羊死亡更快。发病初期不吃草, 吊立, 行走不稳, 体温升高 (41℃以上) , 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呼吸、心跳加快, 结膜潮红, 口流白沫, 磨牙, 呻吟, 肚胀有腹痛症状。有的临死前排恶臭、颜色发黑的稀粪, 少数羊只粪便混有血液及小气泡。治愈的羊常留有“神经症状”的后遗症。

5.3 病理变化

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 积液浑浊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消化道黏膜充血和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 肝、脾、肾、肺等脏器有充血、出血变化。脑膜充血, 有小出血点。

5.4 防治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3

2020年1-6月份,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在所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年初计划和省市工作要求,按照2020年省市传染病监督重点工作安排,突出重点抓各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监督,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新冠肺炎防控监督工作

从一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把疫情防控工作纳入重中之重。为确保各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监督所分两组对城区X家发热门诊、XX家一级以上政府办医疗机构、XXX家关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多频次监督检查,检查发热门诊人员防护、设施配备、设置流程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转诊落实情况,检查关停医疗机构执行情况,共出动执法车辆120余辆次,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次,下发监督意见书50余份,提出整改意见150余条,督促各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产品规范生产经营使用,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对辖区内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及部分经营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单位近50家,对1家未取得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生产企业进行了处罚。

二、传染病日常监督

3月份开始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主要围绕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传染病防治、医疗废物、预防接种门诊的监督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医疗机构接种门诊、治疗室、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医疗废物暂存点为重点检查对象,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提问等方法,检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是否建立并落实,是否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是否建立了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消毒产品购进使用是否进行了索证;医疗废物处置是否符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等方面。截止到6月中旬,共出动车辆100余辆次,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00余家,提出整改意见2000余条,对57家医疗废物、消毒产品、隔离消毒存在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给予行政处罚,其中简易程序22家,一般程序35家,涉及罚款5万余元。

三、双随机工作

为确保国家双随机抽查工作顺利进行,5-6月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开展了双随机单位的专项检查,共检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5家,覆盖率达75%。

四、消毒产品监督检查

上半年共对5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20余家经营单位、500家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意见500余条,对1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处罚,规范了全区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使用。

五、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废物的专项整治工作;

2、对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及部分小型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综合评价工作;

3、继续对城区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开展消毒、医疗废物、传染病监督检查。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4

今年的6月6日是第十一 届全国“爱眼日”,专家提醒广大群众科学护眼,给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视觉器官。研究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85%要依靠眼睛。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眼病普查表明,当今我国主要致盲的眼病为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眼外伤等。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成人高度近视并发症和老年人黄斑退变。

专家指出,这些眼病都是可防可治的。白内障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老年眼病。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等手术治疗可使之恢复视力;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都是一些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但这些眼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避免失明的;眼外伤,重者可瞬间毁灭眼球丧失视力,轻者也可造成眼球不同程度的损害。认真加强眼睛的劳动保护,伤后及时抢救是避免眼外伤致盲的关键。近20年来,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低龄化的倾向。据统计,近视眼的患病率,小学生已达20%,初中生50%,高中生70%,大学生80%。而且不少发展成高度近视,其并发症如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影响视功能,有的终成低视或盲人。

研究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因此,自觉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如躺着看书、走路看报等等,讲究用眼卫生,不偏食,饮食多样化,是减少近视眼发病,降低近视度数的关键。

总之,爱护眼睛,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风湿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或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只有消除了各种致盲的因素,这样,每个人才可能“享有看见的权利”。珠江路小学 2009年6月

2010年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认真做好2010年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聚集性暴发,根据市县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际,特制定2010年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完善和重建工作制度,加强对师生传染病知识教育,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聚集性暴发,全面完成创卫目标任务。

二、具体工作任务

1、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网络。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落实专人抓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建立学校领导-校医-年级组-班主任-课任教师-宿舍管理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网络(3月底前完成)。

2、完善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制度。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教育制度、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消毒制度、卫生清扫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及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等,各项制度要装订成册和张贴上墙(3月底完成)。

3、抓好传染病知识教育。各学校要根据季节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传染病知识教育(每月开展一次,特殊时段可每周一次,教育内容要有专项记录,按月进行整理)。

4、坚持晨午检制度。学校要购置晨午检工作设备,要把晨午检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每天汇总全校晨午检工作情况,根据晨午检情况,做好疫情报告和记录工作(报告要注明报告人、接被告人、时间等要素)。报告和记录按月为单位进行整理存档。

5、定期开展卫生消毒工作。购买必备的消毒器材(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药剂等)。落实专人对学校的环境、建筑物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消毒工作,在传染病流行期,要及时对患病学生(教师)所活动的场所进行疫源地消毒,并以公用教室和活动场所为重点在学校实施终末消毒。每次消毒要有过程及质量检查记录(消毒记录按月为单位质量存档)。

6、定期开展考核检查工作。县教体局将结合双创工作,组织人员对各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将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班、到人,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做到任务落实,工作到位。

2、认真梳理,健全档案。各学校要从组织管理、制度措施、工作效果等方面认真梳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各种资料,并科学、规范,详实地做好档案整理工作,档案的整理工作县迎验前整理到位。

3、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县教体局将定期对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处理和通报,对造成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聚集性暴发的学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010年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3、大力开展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三、工作重点:

1.开学初,对学校的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及时清除校园内的卫生死角,防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我校传播蔓延,并通过学校广播及宣传栏大力宣传,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方法,及时做好晨检工作,开展学生因病上报制度,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及时劝导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2.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

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3.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4.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响应号召,积极开展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活动。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5.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质量。

(1)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宣传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常识,懂得怎样去预防疾病,学会自我保。

(2)各班每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一次卫生宣传,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6.加强防近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

(1)大力开展新版眼睛保健操的学习,做到人人会,穴位准确。(2)注意授课卫生,严格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7.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平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掌握学生生病情况,发现疫情随时上报,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流行,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坚持做好预防消毒工作。

8.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的宣传教育工作9.对有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确诊并将资料返回学校,学校将结果通知体育教师,注意学生运动负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10.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广泛开展对手足口病、甲型N1H1型流感、近视、沙眼、龋齿、肠道蠕虫、肠道传染病、贫血、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麻疹、风疹、流感、乙肝、流脑等疫病的防治,加强对残疾体弱学生的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11.加强晨、午检制度,强化对学生因病缺课的统计检疫工作,以利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动态观察,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学生出勤率。

四、具体要求: 环境卫生:

(一)教室内外卫生

1、教室及相应走廊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

2、教室及走廊墙壁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3、门窗保持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课桌椅排放整齐,课桌上学习用品摆放有序。

5、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无积尘。

6、黑板及时擦干净,粉笔槽内无积尘。

7、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8、各班教室内及走廊墙上宣传字画表面无明显积尘,阳台栏杆及内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二)包管区卫生

1、管理区内有甬道和操场的班级应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管理区内有花坛、草坪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

3、管理区内有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要求。走廊包括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管理区内有宣传栏、橱窗必须每星期擦拭一遍,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三)办公室以及各专用教室内外卫生: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台、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桌上教师用品和学生的作业本摆放整齐。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垃圾袋装化,并天天清理 学生个人卫生:

严格要求学生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学校定期组织检查;要求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要求学生穿戴整洁,关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气质养成。着装:干净、整洁、朴素、得体。无污渍、油渍、汗渍、无破损和异味(包括红领巾颜色鲜艳、无破损、破旧及时更新)。眼保健操:

1.听准音乐,按时作操。2.坐姿端正,穴位准确。

五、学生营养卫生与食品卫生:

1.加强对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学生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用餐的卫生管理,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身体。

六、计划免疫:

做好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百白破,水痘,脊灰,乙肝,麻疹,风疹)的补种工作。

中华小学小学

2010年3月

中华小学2009-2010学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做好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加强领导,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上报,责任到人。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处室负责人和分管人员为成员,负责全校师生的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四、预防与监测预警

1.学校指定具体联系人,保持24 小时通信畅通。详细见下表。2.配合上级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将对全校组织多次甲型流感等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教育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防护工作。

3.校园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指定物业负责人负责日常环境消毒工作。

4.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卫生死角,防范甲流和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五、落实防范措施

1.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由学校负责人及时报告教育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2.卫生部门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传染病病例,立即将相关信息通报患病学生所在学校,指导学校采取有关应急防控措施,并及时向教育部门、学校通报疫情变化。

3.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学生和家长主动做好日常健康观察,学校将严格把控学生入校关,每日全校通报学生情况。

六、疫情应急处置

1.学校一旦出现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第一时间向教育中心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报告的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及时组织疾病控制和临床治疗专家进行调查处置。

3.进行病例排查,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实行随访、报告制度。

4.坚持学校晨午检,加强学校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病例。

5.对教室、图书馆、专用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6.对重点和高危人群进行隔离观察或相应免疫接种。7.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根据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避免学校大型集会活动。

8.必要时报请上级部门,采取延期开学、停课等措施。9.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公布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情况和防控信息,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及时沟通,正确引导舆论。

七、明确责任与追究

按照教育中心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级其他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要求,本学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按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分解实施。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引发疫情蔓延的,严厉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〇〇九年二月

中华小学2009-2010学年度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大力防控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现总结如下:

一、目标得以实现。

做好了2009-2010学年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了我校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加强领导,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上报,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处室负责人和分管人员为成员,负责全校师生的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三、历练了我校的预防与监测预警系统

1.学校指定的具体联系人,保持24 小时通信畅通,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都做得很好。

2.配合上级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将对全校组织了多次甲型流感等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教育教师和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防护工作。

3.校园严格控制了外来人员进入,指定物业负责人负责日常环境消毒工作。

4.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卫生死角,有效地防范了甲流和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四、落实防范措施及时到位

1.经过这次历练练,使学校真正做到,一旦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学校负责人能够及时报告教育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做好各种疫情处置工作。

2.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学生和家长主动做好日常健康观察,学校将严格把控学生入校关,每日全校通报学生情况。

3.疫情应急处置及时到位,明确责任与追究

按照教育中心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区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级其他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要求,本学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按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分解实施。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引发疫情蔓延的,严厉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五、各种制度落实到位。

1.疫情报告:我校目前未发现任何疑似甲流等传染病患者。2.晨检及上报情况:

各班能做到每日晨检,各班班主任都能做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工作。晨检结果能及时通过网络上报。上报最及时的是5年级;各班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到了卫生室,卫生室每日汇总后准时上报有关部门。

3.日常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每天早晚教室通风情况、消毒状况及时通报,督促师生树立起每日开窗的概念。我校每天1次用1:100的84消毒液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各班84消毒情况定期检查,按时通报。主要检查内容指标:

(1)下午大课间时各办公室、教室均要有合格浓度消毒液在干净水桶内;

(2)消毒桶标签完整,手套等消毒设施保管完善;(3)每日班级、各专用教室的消毒记录及时、完整。各年级防疫工作保持情况总结:各楼层卫生间能够及时开窗通风,学生用的肥皂放置方法得当(悬挂)。班级卫生年级较好,其它班级主要是保持的问题。我校要求每天下午一定要用84液拖地面。各班学生个人卫生情况总结:卫生部小干部每周抽查结果已经计入班级量化成绩中。

4.宣传教育情况:我校在学校和班级门口坚持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另外,我校已经按上级要求通过健康课和班会为全校师生上了传染病预防课。

总之,本学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有效,既提高了我校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又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卫生室

上一篇:高一化学硅知识点下一篇:呐喊自序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