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熊和石头人

2024-12-20

韵律活动熊和石头人(精选3篇)

韵律活动熊和石头人 篇1

《小熊和小鸟》的音乐选自《贝贝舞曲》,乐曲结构分为aa、ab、ac、ba、bb几部分,其中aa段乐曲节奏平稳,适合于表现小熊笨拙的动作;其余几段乐曲的节奏都是比较欢快的,适合表现小鸟轻盈的飞的动作和两角色结伴自由舞蹈的情景。学做小熊和小鸟的动作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模仿,但能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分辨出由哪个角色来表演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韵律活动比较适合在中班进行。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知乐曲不同的音乐性质,并学习用熊走、鸟飞等动作来表现。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不同动作,表现熊走、鸟飞的形象。

3、知道寻找空间律动,不与别人碰撞。

活动需要准备各段音乐的磁带还有小熊和小鸟的图片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首先观看动物图片引出小熊和小鸟这两个角色,理解角色形象,迁移生活经验创编熊走、鸟飞的动作。

相关提问:小熊是怎样走的?为什么小熊的动作这么慢?怎样做才能看出小熊很笨拙的样子?(幼儿模仿)小鸟是怎样飞的? 小鸟飞来飞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用表情引导幼儿说出轻盈或是欢快的感觉)

2、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有一天,小熊自己在家里,没有伙伴和它玩,觉得非常闷,它就走到这,走到那,这时候小鸟飞来了,两个好朋友碰到了一起,它们可高兴了,就一起跳起舞来了。

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中哪里是小熊在走,哪里是小鸟飞,哪里是它们在跳舞。提出要求后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幼儿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表演。

3、分段欣赏。

(1)aa段:重点练习熊走的动作,教师反馈幼儿好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熊走时膝盖弯曲的要点,为了体现小熊笨拙的样子,走时两拍走一下,并提示幼儿在这段乐曲中比较明显的:3 3 4 4 5 - 处转圈,学习按乐句交替做熊走和转圈的动作,集体跟随音乐练习。

(2)ab、ac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出该音乐欢快的音乐性质,练习小碎步,做鸟飞的动作。(3)跟随a段音乐分角色表演有关故事情节,进一步熟悉音乐及角色形象和动作,并掌握游戏规则,就是小熊运动时,小鸟不动;小鸟运动时,小熊不动。

(4)b段: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听出b段欢快的舞曲性质,释放幼儿情绪,学习结伴自由舞蹈。

4、完整的听音乐,分角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幼儿在自由结伴时要建立合作、交往空间,就是使自己能舒适的应和伙伴,又使伙伴能舒适的应和自己;还要学会避让,不与别人碰撞。

5、活动延伸是在第二次活动时,让幼儿用已学过的舞步和对称技能创编b段舞蹈动作,并按乐句变换动作。

四、活动过程中的特点:

1、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注重遵循了游戏性的原则,以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这样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表演中感受到音乐的熏陶,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技能!

2、另外教学中还注意遵循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开始先通过图片引出故事中的角色,然后通过欣赏乐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表演。接下来分段欣赏,先听aa段学习小熊走,再听ab、ac段学习小鸟飞,掌握动作要领后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并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最后自由结伴、即兴舞蹈,使幼儿以更大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

3、结交舞伴的空间变化,还有助于发展幼儿时空运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社交水平。

大班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特点,并随乐曲作出相应的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有创新意识。

3、能相互合作,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植物卡片、动物卡片、2人3足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从前有好多小朋友在树林里面玩,突然碰见一只小熊在走,然后呢小朋友们就悄悄地跟在它后面,熊走着走着老感觉后面有人跟着它,但是它回头的时候却没有人,小熊很好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是小朋友们跟熊在玩游戏。当熊回头的时候,小朋友们已经定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个石头人,所以小熊没有发现后面有人跟着。(引导幼儿说玩法,重点说出:熊回头时石头人要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动。)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

二、熟悉音乐

1、欣赏乐曲第一遍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一动不动真像石头人。

游戏做完了,大家坐下休息一下,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2、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跟随音乐做动作

师:这次,老师来跟着音乐做动作,你们仔细看,看我都做了那些动作。

3、欣赏乐曲第三遍,教师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发现大多数小朋友做的动作跟我一样,这次我希望你们能做出和大家都不一样的动作。

4、欣赏乐曲第四遍,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三、游戏活动

1、第一次游戏(一段音乐):教师当熊,幼儿当石头人,能随音乐做出动和静的动作,不做造型要求。

师:我发现咱们刚才玩的“熊和石头人”的`游戏还能配着这个音乐来玩,咱们来试试吧?

我来当熊,你们当石头人,注意,我回头的时候你们要怎样做?准备,听音乐!

2、第二次游戏(一段音乐):熊每次回头时,要求幼儿随意作出动物的造型。

师:刚才我发现石头人的造型都不一样,这次,我请你们做出动物的样子,想想你当的石头人要变成什么动物?我们开始吧!

3、第三次游戏(一段音乐):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提示幼儿摆出造型进行游戏。

师:这次,你们要仔细看我手里的图片,看我出示什么动物你们要迅速摆出它的样子,好吗?

4、第三次游戏(一段音乐):请一名幼儿当小熊,选择动物图片,提示幼儿摆造型进行游戏。

师:你们变的动物可真多!老师这里也有几种动物,想知道是谁吗?待会就知道了。游戏的时候当小熊出示那种动物时,你们马上做出这个动物的动作。大家准备,我们开始吧!

4、第四次游戏(两段音乐连放):方法同前,要求三至四人一组摆出大树和花朵图案。

引导幼儿做出大树和花朵的造型。

师:动物们跟我们做游戏了,大树和花朵也想来游戏,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大树图片)谁来学学大树的样子?(请1―2名幼儿模仿)

两个人能合作做出大树的样子吗?谁来试一试?找小伙伴商量以下。(请1―2组幼儿模仿)

三个人呢?(请1―2组幼儿模仿)哇,我们的树越来越大了。

瞧,花朵也来了,你们看!(出示花朵图片)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如果一个人扮演一个花瓣,几个小朋友能组成这朵花?谁愿意试一试?

组合大树和花朵进行游戏。(2段音乐)

师:我们都会做了,这次,就来跟大树和花朵游戏。

当小熊拿出大树的卡片时,你们做谁的动作?注意看小熊伸出几根手指,就请你们几人一组摆出一棵大树。

小熊拿出花朵的图片时,你们组合成什么?我们来试一试。

5、第五次游戏(一段音乐):5人任意组合造型,小熊猜。

师:这次,我请5个小朋友一组来组合成造型,想试一试吗?好,你们自己商量来组合,先别说出要摆什么,小熊一会来猜。

商量好了吗?游戏开始!(进行游戏)

这个造型有难度,像什么?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6、第五次游戏:要求幼儿2人3足、2人2足、4人4足造型进行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你们还会玩什么游戏?2人3足会玩吗?(会!)真的?我考考你们

这是什么意思?看来真是难不倒你们。

这次,我请小朋友要变成2人3足、2人2足、4人4足的石头人,有信心吗?

四、放松活动

开火车结束(四段音乐连放):每人搭着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跟着音乐按节奏走出,原来做造型时的音乐做蹲下的动作。最后一句连音时做拉汽笛的动作。

韵律活动熊和石头人 篇3

活动目标:

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十二生肖歌》。

二、学习歌表演。

1、教师范唱歌曲《熊和石头人》。

2、幼儿说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

3、熟悉歌词。教师说一句,然后用动作暗示幼儿说下一句,依次类推。

4、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幼儿跟着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

“小朋友和小动物在树林里快乐地玩,怎样唱?”

“大熊来了,大家被乱跑,该怎样唱?”

6、即兴歌表演。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

三、随乐即兴舞蹈并学做石头人。

教师可提供欢快或优美的不同性质的舞曲,让幼儿即兴表演。再舞蹈过程中,音乐突然停止了,幼儿必须保持姿态不动,几变为石头人了。

四、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同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五、完整游戏。

游戏开始可有教师扮“熊”,并逐步由幼儿担任“熊”的角色。

教学反思

这节是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以动静交替的形式出现,很生动、有趣,而且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初次接触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戏丰富又有极大的趣味性,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种动静交替的音乐游戏活动。

整个活动从掌握这一方面来看还不错,歌词简单、易懂。

在目标制定方面,我是根据课程上的活动目标而制定,也根据制定的目标展开来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完成目标。

首先,让幼儿先欣赏歌曲,对歌曲感兴趣,再学习歌曲,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加以动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许多幼儿的动作基本一样,我在引导幼儿参与与创编活动中存在欠缺,幼儿想象力受限制,动作不丰富。

音乐游戏中,我们较常见的就是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本次活动中,大熊出现时,音乐节奏很强,节奏变化较大。需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走路,但活动开始,我疏忽了这一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没法突破。

活动在快乐,自由创编中结束,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快乐,游戏的效果,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开心。

这节是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以动静交替的形式出现,[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很生动、有趣,而且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初次接触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戏丰富又有极大的趣味性,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种动静交替的音乐游戏活动。

整个活动从掌握这一方面来看还不错,歌词简单、易懂。

在目标制定方面,我是根据课程上的活动目标而制定,也根据制定的目标展开来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完成目标。

首先,让幼儿先欣赏歌曲,对歌曲感兴趣,再学习歌曲,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加以动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许多幼儿的动作基本一样,我在引导幼儿参与与创编活动中存在欠缺,幼儿想象力受限制,动作不丰富。

音乐游戏中,我们较常见的就是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本次活动中,大熊出现时,音乐节奏很强,节奏变化较大。需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走路,但活动开始,我疏忽了这一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没法突破。

活动在快乐,自由创编中结束,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快乐,游戏的效果,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开心。

上一篇:抖音最火的网名500个下一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