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亡妇读后感

2024-06-06

给亡妇读后感(精选3篇)

给亡妇读后感 篇1

这是一篇朱自清赠与妻子的一封信,写出了做母亲得不容易。

母亲谦把六个孩子拉扯大。正如朱自清所说:“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到了第五个,你自己实在不成了,又没乳,只好自己喂奶粉,另雇老妈子专管她。但孩子跟老妈子睡,你就没有放过心;夜里一听见哭,就竖起耳朵听,工夫一大就得过去看。”做母亲的真不容易,一直要多着几分担心和牵挂。

“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的只剩皮包着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从这句话写出了母亲伟大的爱,病的都皮包骨头了,还惦记着孩子,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谦是一位好妻子。正如朱自清所描写:”你将我的责任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一位妻子能尽心尽力的服侍丈夫,为丈夫承担责任,妻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想着丈夫,这是十分罕见的。

谦,一位伟大的母亲;谦,一位从容的妻子。把自己的爱献于孩子与丈夫,为孩子与丈夫努力拼搏,真不容易啊!

给亡妇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朱自清,《给亡妇》,回忆散文,艺术结构

朱自清先生于一九一六年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与扬州名医之独女武钟谦结婚, 当时两人均为十九岁, 婚后感情甚好, 不幸的是武钟谦于一九二九年因病长辞于世。 《给亡妇》这首散文就是在其妻子过世后的第三年创作的, 全文中充满了朱自清先生对于妻子的缅怀与悲痛之情。

《给亡妇》是一篇“哀歌一曲悼亡妻”的抒情性散文[1], 先生启文第一个字是“谦”, 足以见得对亡妻的思念和爱。 李广田在作品中有关乎对朱自清先生的评价, 其意思大致为朱自清先生的典型的个人特点就是“至情”的品质, 与他相交的人, 都能够在相互接触中, 被其“至情”所感染, 正是基于这一丰富情感, 才有了《给亡妇》这片散文佳作的创作。 他又说, 那时每当教师教这篇文章, 有多少女孩已暗暗地把眼睛揉搓得通红[2], 体现它的感人至深, 它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

一、主题

纵观整篇散文, 其包含的情感可谓十分丰富, 既有对自己的自责, 又有对已过世妻子感激、怀念等情感的寄托, 充分彰显了朱自清先生对于已过世爱妻“平实而朴实、真挚而醇郁”的爱, 以家庭生活为题材, 塑造了一个温顺贤能、操劳终生的亡妻形象。

(一) 选取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而言, 其情感、思想的表现往往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与举动当中, 正是于这种不经意, 才有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真挚的情感。在《给亡妇》这篇散文当中, 朱自清先生基于与过世妻子的日常生活的描写, 从点滴的生活相处与细致动作的刻画, 将妻子的形象和特点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让读者不自觉地在脑海勾勒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动人物。

看这篇文章, 有对妻子病情的描写, 皮包骨的妻子对自己的病情没有了信心, 老说:“我死了, 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 ”妻子在夜晚会哭, 哭声一长就会过去看。 这些都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日常生活与琐碎细节的描写, 但就是如此平淡的生活, 才将其那饱满的爱妻之情给予了充分的呈现, 即点滴生活才是真, 才是生命的本色。

通过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细节,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动人、无私、温顺、勤劳的亡妻形象。

(二) 以家庭生活为题材。

朱自清先生以书信体的形式创作了《给亡妇》这篇散文, 其取材于同亡妻的日常生活, 12年的时间跨度, 将过世妻子对于自己, 对于孩子那饱满、深沉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散文的内容描写, 于文章最开端就从日常家庭生活的视角描写了妻子的生活细节, 在家庭的操劳中满是妻子在时对于孩子那无私、无尽的爱。 “六儿……这孩子生了几个月, 你的肺病就重起来了。 我劝你少亲近他, 只监督着老妈子照管就行。你总是忍不住, 一会提, 一会儿抱的。……”还有, 先生在北平任教, 亡妻一人在家承担着哺育子女的重担, 回忆亡妻为照顾孩子常常半夜起床, 休息不足;即便临终前, 亡妻挂念不已的还是孩子们的将来, 等等。 通过日常琐碎的事情展现了亡妻的无私母爱。

(三) 既有自责, 又有对过世妻子感激、怀念的情感表达。

朱自清先生与亡妻于一九一七年结婚, 两人一起生活了十二年, 先生是在亡妻病逝三年后写了这篇悼念亡妻的散文, 自然以一种怀念的心情来写。 妻子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生活琐碎都是朱自清先生所怀念的, 这里有他们的美好回忆, 也正是在这些真挚的回忆中, 充斥了先生对妻子的感激, 即妻子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对于孩子和自己的无私付出。

先生对亡妻生前所给予的无私的、真挚的爱有深切的感受, 而自己对亡妻的爱也是真挚的, 并充满了感激之情。“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真关心我, 真同情我。 你不但为我吃苦, 更为我分苦”, “我现在的精神, 大半是你给培养的”。细细品味这篇散文, 朱自清先生与妻子间的感情已经上升到了相知相爱的层面, 这是夫妻情感境界的一种升华, 在妻子过世之后, 朱自清先生涌出来的思念之情, 更不是以牵肠挂肚能够简单表述的, 那时在情感寄托丧失之后的自责与挽留。武钟谦可以说是因劳累而死, “谦, ……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 压死了你, 我如何对得起你! ”这是发自人内心的怀念、感激、自责, 令人感动。

二、语言

杨振声半个世纪前曾评价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风华从朴素中出, 幽默从忠厚中出, 腴厚从平淡中出。 ”语言特点朴素自然, 先生不用华丽的辞藻, 不过分雕琢粉饰, 都追求一种朴素自然的本色。“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正是这一质素、自然的艺术手法, 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属于至高境界的语言表达。 朴素自然看似平常, 实际并不平常;它以其本色感染读者, 很实在很亲切, 并非靠“包装”取悦读者;它能让读者一读就懂而且百读不厌。

(一) 絮语散文。

所谓絮语散文, 讲求的是一种琐碎、散漫的表达方式, 带有个人情感的主观性, 就如同朋友间的闲聊, 没有盛气凌人的基调[3]。

朱自清先生在对于妻子在世时艰辛生活的描写时, 在语言上选择了对话的形式, 就如同夫妻二人的当面交谈。 在文字当中, 更多的是对之前往事的回顾, 平淡的心情, 平淡的语言, 没有渲染极度悲伤的情感。 但就是这种平淡, 却将读者带进了先生的回忆里, 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这大抵是先生以切身体验写成的缘故。

(二) 音乐美。

就叙事类型的散文来看, 朱自清先生在塑造语音形象上有着独到的心得与体会, 赋予了文章别具一格的音乐之美。 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大师, 其强调了声音节奏对于散文的重要性, 指出“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4]。

朱自清先生对于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十分注意, 通过恰当的语言形成特有的声音形象, 从而将音乐之美注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当中。 写孩子们吃饭, 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 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 等等, 你要吃萝卜, 他要吃豆腐, 等等, 简短的排比话语, 塑造了波浪形的句子。 碗筷的争抢, 饭菜的争抢, 节奏与语气变得紧张、生动, 从而将一个普通家庭热闹、融洽的场景煞有情致地描写出来, 先生以此达到寄托情感的目的。

(三) “平缓中显诚恳, 质朴中见真情”的语调。

先生为人淳厚、朴实, 他文如其人。 在《给亡妇》中用舒缓的语调, 毫不修饰地表露自己的心声。 所诉的都是平平淡淡的话语, 而正是那一桩桩、一件件平凡小事的平淡的叙述中, 渗透着对亡妻的诚挚的思念和痛惜的深情。 “在短短的十二年里, 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 谦”。 这是何等的平淡朴素的文字, 不饰雕琢, 不着色彩, 袒露的感情, 又是何等真诚, 而无半点矫揉做作和浮夸。

(四) “第二人称”的“谈话风”和“试用不欧化”的口语。

在这篇散文当中, 朱自清先生将第二人称叙述同谈话的方式相结合, 使两者的文字特点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是采取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手法, 才使得口语化的表达更加彰显了本色, 更富有生动性[5]。

朱自清先生在《给亡妇》的创作中[6], 首次尝试了不欧化的口语, 而是运用地道口语, 并在文字结构、语气等方面均做到了地道朴实接地气, 从而赋予了文章语言的口语化韵味。 正是这种地道, 彰显了文章自然、质朴且生动、鲜活的语言表现力。

三、艺术结构

(一) 长线穿珠式结构, 采用“五段论”。

该篇散文中,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浓厚的悼念与挽怀之情贯穿于往事之中, 松散但不杂乱, 如同串珠子一样, 给读者以一气呵成之感。 “珠”共五珠, 即全文共五段, 首尾圆合, 过渡自然, 衔接紧密, 非常精致[7]。

作品一开始便以深沉低回的调子, 作者向亡妻讲述几个儿女的情况, 因为她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们, 以此告慰她的在天之灵;第二段紧接上文, 详细回忆她十二年中她如何为儿女们操劳的情形, 突出表现她的母爱;第三段紧接写了她为丈夫所做的牺牲, 对丈夫的支持和理解, 集中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爱;在文中的第四段, 是先生对于妻子趋势原因和情况的描写, 从中表现了妻子对于孩子和自己浓浓的爱意。

文章的尾段是对上坟这一场景的描写, 从中表现出了先生对于妻子的愧疚与哀思, 并告知妻子孩子们一切都好, 让她放心安睡, 很自然照应了第一段, 先生的深情越写越浓, 最终达到了极点[8]。

(二) 抒情和“第二人称”叙事相结合。

朱自清先生随着颤动的心弦, 将12年当中妻子的艰辛与付出娓娓道来, 通过在对自己的体贴与对孩子的养育的细节描写寄托自己那满满的挽怀之情。 在这篇散文当中, 朱自清先生并未将妻子的全数生活事迹照搬, 而是从中选取了几件极富代表性的事情描写。

叙事主要是一系列生活细节, 如“菜照例满是你做, 可是吃的都是我们;你至多夹上两三筷子就算了”、“重病缠身还一直瞒着我, 明明躺着, 听见我的脚步, 一骨碌就坐起来……” 语言中没有粉饰与渲染, 哀嚎与痛苦更是没有痕迹, 只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讲着, 而后形成一层层的情感波浪带给读者情感上的波动与共鸣。 相比于传统性质的悼念诗文, 《给亡妇》在叙事手法上是极具特点的。

朱自清先生通过运用第二人称和过世妻子间的谈话, 进行情节的铺叙, 从而营造了深切哀婉的情感基调, 将情感寄托于一件件的生活琐事中, 由此, 读者被先生带入到自己那悲痛的情感当中, 先生的情感跃然纸上。

(三) 反弹琵琶、对面落笔。

虽然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为缅怀妻子所写的, 但是全文中都是对妻子爱和付出的描写, 是妻子对于自己和孩子的不舍与无私, 基本不存在先生对于过世妻子爱与思念的直接描写, 除了在文章末尾稍稍诉说外, 但也并非直接的情感抒发[9]。

在对于上坟事情的描写中, 讲到妻子的坟所处位置无人看管, 但并未移动, 而妻子在活着的时候则为照顾自己费劲了心血。 妻子在世时因为照顾自己和孩子积劳成疾而死去, 而自己却因一些原因而将其坟搁置一旁, 对比之下, 先生霎时心痛不已, 且先生在此抒发的是愧疚。

至此正文与题目的关系似乎形成了倒错, 应该是“我”为主体, 但在先生笔下, 亡妻取代了“我”的地位。这样的协作手法, 既是情感的升华, 又在艺术表现上卓尔不群, 有着其特殊的韵律。

四、结语

朱自清先生用自己至真的情感写出了这篇感情深切的《给亡妇》, 纵观整篇文章, 语言素雅, 清凉透彻, 在家常谈话间将一件件事情娓娓道来, 层层递进下, 浓厚的愧疚与思念之情喷涌而出。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结构的设计上是十分缜密的, 构思精妙, 且运用结构技巧的运用上也极富多元化。先生对于叙事类型散文的理解, 不论是在取材、构思, 还是语言运用、情感表达上, 都独树一帜, 彰显质朴、纯真的美感, 这从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影响, 为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艺术出版社, 1981.

[2]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004.

[3]方大卫.朱自清创作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4]李乐.论朱自清的语言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大学, 2007.

[5]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杜运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6.

[7]杨联芬.现代小说导论.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8]吴周文.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篇3

朱自清的怀人散文,文艺界评论较多的是他的名篇《背影》。它构思精巧,真挚感人。儿子从背后看父亲,既扫去了平素父亲面对作者时所作的对一切不如意之事的掩饰,使其喜怒哀乐真实呈现,又暗示了儿子是在一种为父亲所不知的情形下去领会这份爱心的。父子间相互体贴,又不让对方知道,文章的深情便漫散开来,悠长深远。实际上,类似的精致之作,还有他的另一篇不常被人所道的怀念文:《给亡妇》。

这是一篇用作者的“至情”①写就的“至文”②,它写于1932年10月,其时距其妻逝世已三个年头。全文语言明净素雅,如话家常,在如水般清亮的文字中,作者的深情不禁氤氲而出、娓娓道来。然而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还是那与《背影》一般的巧妙构思,以及这种构思所蕴涵的深刻情感。

文章的开头,作者的叙述似乎预备由“我”直抵亡妻。“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是一个从生者导向死者,从思念者导向被悼者的句式,按照惯常的抒情方式,接下来的叙述该是作者在这三年里如何思念亡妻,抑或是没有妻子的日子里自己的寂寞。但是,作者突然转变叙述角度,他从亡妻那一面来打开全文的叙述缺口:

先是亡妻死后对“我”和孩子们的不舍与惦记。“你第一惦记着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亡妻虽死矣,但她生前所有的情感、意念并没随之而逝,随之而灭。在作者眼里,她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有七情六欲、有更多思念更多牵挂的情感主体,“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知道这些个,我知道”。世事变幻如烟,正如月亮在一月里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一样,它多得无法计数,但亡妻只想知道“我”和孩子们在世上的情况,别的都如同身后物一样的被抛弃了。

后是亡妻生前为孩子们和“我”的日夜操劳。作为母亲,“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从迈儿起”,她就亲自给一连四个孩子喂乳;孩子生病了,她“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睡过”;对孩子,她一点儿不偏爱,“不管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只拼命地爱去。作为妻子,“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为了“我”,“你在我家受了许多气,又因为我家的缘故而受你家里的气,你都忍着”;为了“我”,“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为了“我”,“你为我的捞什子书也费了不少神”,佣人“说了几句闲话,你气得在你父亲面前哭了”;为了“我”,“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怕搅着“我”,后来终于凶多吉少,“一个月工夫你就完了”。

明明是作者深怀着亡妻,但通篇所叙的都是亡妻对我们的不舍与爱,几乎没有一件是直接表现“我”投射给妻子的思念与爱。除了在文章的结尾,文中的叙述是由作者一方指向亡妻的。但就在这极少的叙述中,作者也没有直抒他对亡妻的思念。妻子的坟被安置“在生人看来是不安心的”的地方,但作者并没有将其移动;妻子生前为“我”呕心沥血,死后“我”却没来得及去看她一眼,“我和隐今夏回去,本想到你的坟上来,因为她病了没来成”。埋着的人因为活着的人劳累过度而死,活着的人却因种种原因将她放在一边,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对比啊!作者在此所抒的不是对亡妻的思念,而是对其深深的愧疚。至此,正文与题目的关系似乎呈现一种倒错:题目所表明的是“我”对亡妻的悼念和爱,“我”是文章的思念主体,但在作者的笔下,亡妻却取代了“我”的地位,“我”成为她念念不忘的牵挂对象。从这一点上,似乎《给亡妇》应该改为《亡妇给我》。然而,正是这种反弹琵琶、对面落笔的写法,使得这篇文章不仅在情感上超越了生与死、天与地的界限,而且在艺术上富有与众不同的无穷韵味。它的文字表面上漫不经心,但在亡妻对“我”的爱与不舍背后,隐藏着的,是“我”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哀悼。

自古至今,怀人抒情的文章可谓不少。唐元稹为悼亡妻韦丛而作的《离思五首·其四》中的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通过“索物以寄情”的比兴手法,将诗人的思念和忠诚抒发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苏轼因日夜思念亡妻不已,产生幻觉,在梦幻的朦胧与现实的交叠中,隐约感觉到妻子还在自己的身边。“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无论元稹还是苏轼,他们都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正面抒发自己对亡者的思念。元稹的悼念半是承诺,半是抒情,浅显易懂却充满深情,意想丰富;苏轼情溢于胸,陷于想象无力自拔,失妻之痛,可见一斑。对亡妻们发自内心的深爱和痛苦炽烈的思念,在他们情真意切的表述中,直导对面的九泉之下,字字有情,句句含意,令人感动。

与元稹和苏轼的诗词相同,《给亡妇》也是一篇思念亡妻的文章。不同的是,前者的思念之情通过作者的正面书写,直抵九泉之下的妻子。而朱自清则是从对面落笔,由亡妻对“我”的思念和爱来反抒“我”对亡妻的爱与思念。较之元、苏的文章,《给亡妇》这种从对面落笔的手法,无论是在抒写的感情深度上,还是在书写的技巧上都略胜一筹。

元、苏等人,通过正面抒情让读者与之一起感同身受,体会他们对亡妻的深情,虽然亦能打动人心,但这种思念毕竟是单向的,在抒发夫妻双方间的感情上,它只是表达了作者一方的感情,至于妻子对自己的感情却很难看得见。这种悼念的方式司空见惯。而《给亡妇》在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全是妻子生前对“我”和孩子们的无私奉献,和死后对我们的牵挂和惦记,几乎没有一处写到生者(即“我”)对死者的关照和思念。正如前面所说:似乎思念的对象在亡妻和“我”之间形成倒错,有悖常规。但实际上,正是这种有悖常规的对面落笔,使文中的“我”与亡妻互为思念的对象,情感在生死两界传递,显得更为深切。

妻子生前心里只有“我”和孩子们,对我们她付出了所有的爱,所以作者追念起亡妻,想的都是她生前的恩情。因妻爱自己而使自己想念妻,夫妻间的深情渊源由来已久。妻子死后,身在九泉之下,一直在思念和惦记着作者。作为死者,她是不可能像活着的人那样产生相思之情的,除非是死去的人生前太爱自己,除非是活着的人太想念死去的人,才会产生死人在想念自己的想象。所以,亡妻的相思不是毫无理由的、像活人一样的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只有作者思念亡妻在前,才有作者想象的亡妻思念自己在后。也正是这样,作者的想象越丰富,亡妻的爱与牵挂越深,“我”的思念就越多,越深。文章的结尾,“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你。”作者不停地几次三番地呼唤妻子,是对他生前没能照顾好妻子的愧疚,也是因深爱妻子而生的愿望。他知道,妻子生前是那样的操劳着自己和孩子们,她死后也会如此。所以,他惟一的愿望是希望妻子能够放心地安睡。惟有爱,才会生愧疚;惟有理解,才会心灵相通。作者和亡妻的深情是何其深,何其厚!

夫妻间的思念相互投射,使情意相互衍生。一方情愈深,另一方的意就愈真,一方的意愈真,另一方的情就愈深,互成辉映。正面落笔,只能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有“单相思”之憾;

上一篇:研修班学习总结汇报下一篇:转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