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04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共9篇)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篇1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起利用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全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和管理,尤其是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和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我县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带的边沿,构成了县境内复杂、破碎的地质结构,是一个地质条件很不稳定的地震多发地区,80%以上人口在农村,山区面积占90%,大多数民居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农民建筑主要以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为

主。过去,农村民居的建设在规划选址、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等各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筑抗震设防的标准不高,建筑质量低、抗震性能差、安全隐患大。要使广大农村民居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有效抵御地震灾害,减轻因震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民居需要加固改造甚至拆除重建。我们要按照“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的要求,引导农民合理选址、科学建房,努力提高农村民居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让农民群众住上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安全房、放心房,力争到2020年,使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也就是8度设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一、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现状 全县共有农户万户,房屋万间,面积万平方米。

在房屋建筑年代方面,1979年以前建盖的万户,万平方米;1979年至1989年建盖的万户,万平方米;1990年至1999

年建盖的万户,万平方米;至建盖的万户,万平方米。

在房屋建筑结构方面,砖混结构3153户,万平方米;砖木结构万户,万平方米;土木结构万户,万平方米;茅草房513户,万平方米;墙抬梁1563户,22万平方米;其他万户,万平方米。在房屋抗震性能方面,抗震性能低于6度的房屋万户,万平方米。需要加固改造的房屋万户,万平方米,其中特别危险急需加固的有9304户,万平方米;需要拆除重建的房屋万户,万平方米,其中特别危险急需拆除重建的9348户,万平方米。

二、县传统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优势和劣势

农村民居具有独特的风格,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步形成了“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整体结构,多为二层木架房屋,木架与砖墙混合,这类房屋占%,万户,2022万平方米。

﹙一﹚县传统民居的优势:

1.千百年的传承,群众普遍接受。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建筑使用的天然材料丰富多样,经过长期实践,木结构民居建筑广大群众普遍接受,已形成了我县农村主要的传统民居。农村民居通过千百年的演变,无论是在先择建筑材料、房屋结构、施工方法上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增强了木结构房屋的整体安全性能。群众形象地说: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能“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墙倒柱立屋不塌”,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布局合理,建筑方式独特。我县传统民居主要形式为木结构中的穿斗式屋架,一般分为单层或两层,开间数3~5间,层高单层多在~米,两层的底层一般为~米,二层一般为~米,开间一般不超过4米。平面、体形布置规则,简单对称,屋内的配置都是对称设置,以防止刚度与质量中心的偏离,平面布置中单体房屋以长方形为主,群体房屋则是与正房中心为轴线对称均衡布置,这样的

布置十分有利于提高房屋的抗震功能。屋面材料都是轻型材料:木质的桁条上用铁钉固定木椽子,木椽子上面是直接铺设的筒板瓦或小青瓦,楼面为木楼板,屋面、楼面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外墙多为砖墙或土坯墙,两层的楼房墙体下节是石脚,其余部分是砖砌体带内砖柱,这些做法提高了整体抗震性能。3.结构紧密,整体拉连好。我县所采用的穿斗式结构屋架是以柱子为主要承重的构架形式,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再传入地面。正因如此,这类结构需要落地的柱较多,柱距较密,同时因每一棵柱所承受的荷载相应要小,柱径也不需太大。因为柱子是整个构架的承重部份,若柱子一倒,则全屋皆塌,所以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巧妙的方法,以确保屋架的整体性。⑴进身方向:在柱头、柱中部位设有梁、插、承重等枋料外,还加放三穿、五川,柱脚处还设有一匹连通各柱的锁脚,房屋进身方向的抗震性能得到了加强。

⑵顺身方向:在柱头设有箍头枋,一般多用于中柱头箍,为了提高抗震性能,在我县南部开始用三箍九连环加木锁把所有的柱头箍住,并且把桁条与挂方用木销销紧。在腰台使用任眼枋进行连接,柱脚部位则全部使用地脚枋,门槛进行连接,为加强整幢房屋的整体稳定性,群众在实践中,设置高任枋;在挂枋、任眼柱节处设木扁担,并用木销使之与挂枋、任眼枋串通,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房屋顺身抗震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柱脚的连接:各柱脚连接使用的地脚、锁脚,使每棵孤立的柱子连成柱网,稳固地立在地基上。木结构房屋的地脚、锁脚,被称为木结构的“抗震箍”。⑷榫卯独特。我县木结构的榫卯普遍使用银锭榫,这种榫卯对房屋接点具有较强的拉联作用,对抗震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4.选料认真,质量标准高。县农民建房选料认真,砍伐木料时间很有讲究,普

遍说法是七竹八木,能够防止虫蛀和糟损。需要建房的农户,一般都选择在10-12月备料,然后在水塘或泥塘中浸泡1-2年,然后才开始建房。﹙二﹚县传统民居的劣势:

1.外墙易倒塌,特别是土坯外墙,易造成人员伤亡。

2.木架穿斗房屋在楼面处木柱断面削弱较大,地震时柱在楼面处易折断造成屋架倒塌。

3.走檐柱柱脚因无地锁脚拉连,且又大多使用高石磉,地震时高石磉易移位或倒伏,导致上部屋架变形过大撕垮屋架。4.屋面斜度均超过30度,屋面小板瓦无固定,地震时易梭落导致人员伤亡。

三、对全县农村民居抗震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县实际,结合省建设厅颁发的《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则》,我县的传统民居的抗震设防与抗震加固工作有以下4点建议供参考。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我县处于复杂、破碎的地质结构地带,属于地

震多发地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能力又普遍低下,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将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和谐,没有农村的安全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全,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广大农村既是我县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把切实解决好农民居住安全问题上升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抓,加强领导,居安思危,提高对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认识。未雨绸缪,实施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我县80%以上人口在农村,山区面积占90%,大多数民居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农民建筑主要以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为主。农村民居的建设在规划选址、设计施工、质量安

全等各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筑抗震设防的标准不高,建筑质量低、抗震性能差、安全隐患大。全县有54100户,万平方米的房屋需要加固改造,其中特别危险急需加固的有9304户,万平方米;需拆除重建的房屋有30200户,其中特别危险急需拆除重建的9348户,万平方米。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保险工程”,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的有效途径,各乡镇要以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数据为依据,按照“排除危险,保证安全”的要求,以“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为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实施对象,统筹规划,分期安排,实施好工程项目,让农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全、放心。突出抗震设防技术要点。县农村民居建筑和农村公共场所木架结构建筑总的思路是“弘扬传统优势和特点,完善抗震设防技术和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狠抓落实。

1.构件齐。木屋架的主要材料不能缺失。如三穿、五穿、箍头、地脚、锁脚。目前南片乡镇存在木架房屋材料缺失现象,特别是地脚、锁脚,对抗震安全极为不利,必须得到纠正。

2.加剪撑。木屋架竖立后,暂时没有能力打墙和装围的农户,应将房屋架校正后使用斜撑或斜剪,即在顺身方向上,沿中柱在两山开间上设置两套木质斜撑或斜剪,它是屋架抗歪斜变形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3.放墙缆。针对外墙易倒塌的问题,其加固措施是沿围墙在靠墙的边柱上每柱不少于设置三道ф6以上的钢筋,或对两山墙连柱架一起用ф12以上的钢筋进行整体大拉连加固更好,这种墙柱拉连可有效地将围墙与屋架拉连在一起,地震时不致使墙柱相互冲撞造成墙体倒塌。4.钉铁件。木柱中间部位或柱顶同一高度榫眼较多,容易破损和折断,加固的措施主要是在接点处钉铁件加固,以加强节点强度,增强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5.固石磉。县的民居前檐柱脚都习惯用高石磉,设散走廊通道。针对走檐柱的高石磉与柱脚的处理措施有三种。一种是直接使用阴阳榫处理,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拆除新建和新建户而言;第二种是用钢筋ф20以上长36公分,插在中间进行处理;第三种方式是用铁件焊成铁箍将石磉箍起再焊接到柱脚的铁箍上。通过处理能达到预防高石磉在地震时倒伏或位移而使屋架变形。

6.罩筒瓦。县民居屋面主要使用小青瓦,普遍民居对屋面无固定处理,地震发生时,易梭瓦伤人,必须用筒瓦砂浆以“一脊三沟四带”的方式固成大棋盘或小棋盘来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小震不梭瓦,中震缓梭瓦”,使室内人员有逃生机会。

7.换材料。对糟损、变形、虫蚀蚁蛀的材料须一律进行更换;对于既有房屋中的墙抬梁房屋一律增设端屋架方式来改变其传力方式。

四、推广普及抗震设防技术知识。通过

各种形式,广泛普及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知识,倡导科学减灾理念,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震减灾素质。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场所的建筑,都要推广使用抗震设防技术,普及抗震设防知识,要通过项目示范点、示范户,带动面上建筑抗震设防技术的应用。

五、进行大整合实施大拉动。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整村推进相结合、与水电开发异地搬迁相结合、与村容村貌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解决困难户住房困难相结合及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体现工程建设的实效性,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如腾越镇朝阳村、玉璧村、侍浪坝村,中和乡大村村,和顺镇大庄办事处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广新户型,建设新家园,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的居住环境居住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多数乡镇都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与新农村建设

项目有机结合,荷花乡、猴桥镇、新华乡等乡镇就整合了异地搬迁项目,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此外,还把残疾人贫困家庭福彩项目和村容村貌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各种建设项目相得益彰,取得了明显的实施效果。据统计,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拉动投入5280万元。其中,项目整合1830万元,农民自筹5890万元,贷款380万元。----------------------关于九江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一”

我县是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全县所有的乡镇场区都在六度设防区内。我县境内有多条活动断裂带穿过,近十年来,我县发生过数次级以上地震,特别是11月26日发生了级的中强破坏性地震,全县因震灾死亡5人,伤247人,受灾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倒

房1077户6122间,学校受损131所,需维修加固卫生院3所,需重建卫生院7所,需维修加固“三院”9所,需重建“三院”12所,此外,还有供水、供电、通讯、桥梁、公路、水利、广电网络等公用建设工程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

一、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破坏性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强度的预报现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成功的地震预报,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而难以避免建筑物的倒塌破坏和经济损失。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县也遭受过级地震的袭击。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查明地下结构及活断层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抗震设防,提高建筑物抗御地震的能力,是有效减轻地

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震例表明,一次7级左右地震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般会导致几十人死亡,在中等发达国家一般会导致几百人的死亡,而在经济落后、人口稠密的国家可能会导致近千人甚至几千人的死亡,造成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为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针对我国的地震形势和灾害现状,党和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指导方针。《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建设工程必须按

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等,确立了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基本法律制度。

二、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配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三个代表”和“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涉及地震、计划、国土、建设等多个部门和选址、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抗震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需要各行业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和协作,共同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现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对具有地震危害性大,次生灾害严重,而又不值得加固的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应拆除重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工作,不得交付使用或进行产权转让。未经抗震设防或虽经抗震设防,但其所依据的设防烈度和设防标准与现行的设防烈度和设防标准不一致的;已经抗震设防,但因进行改造、加层、装修、安装更换设备或改变使用性质而可能导致抗震能力下降的;经过破坏性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所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出现局部倒塌、裂缝或其它可能导致抗震能力严重受损的以上所有建设工程都必须进行抗震性能鉴定。通过采取抗震实施和技术,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通过抗震鉴定,确保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

三、积极推进农村民居抗震设防

农村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面

临严重的地震灾害威胁。由于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识,国家又未将农村地区的建房纳入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设防的农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震中农村损失最为严重,倒塌房屋也最多。在灾后重建中,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启动了农村抗震设防安居示范工程。这是一个起点,我们在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安全农村居民建设信息技术网和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网的建设,要加大对农村建房的抗震设防的管理,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农村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同时也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法监督管理

据地震部门提供的地震趋势预测分析,我国未来几年仍将处在地震活跃期,地

震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搞好工程建设、城乡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是各级地震、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各级地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决不能掉以轻心。

但是我县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存在很多问题,如防震减灾事业没有纳入规划;管理不规范,抗震设防没有真正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主要表现在政策界限不清,执法责任不明;建设市场管理混乱,缺乏应有的约束机制;建设单位负责人员安全意识差,震灾防御法制意识淡薄;工作重点不突出,缺乏必要的政府管理职能,使震灾预防的重要工程性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为使我县加强加快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保护九江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将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依法将抗震设防纳入政府行政审

批。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保证我县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我县和谐社会,建设新九江实现新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九江县地震局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篇2

为援助茂县人民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山西省组织援茂专家组,深入茂县灾区,对其震后建筑物进行损坏评估,共计完成茂县县城和乡镇360栋建筑物的震害调查和评估作业,总建筑面积411 931.2 m2。

1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化进程及茂县城乡建设的变革

1.1 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变化

1989年GBJ 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就是吸取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害经验和国内外地震工程研究的重大成果[1],更新了原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部分设计概念,引入了二阶段三水准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概念设计的设计指导思想,强调了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要性,使得结构设计更加趋于合理、科学。GBJ 11-89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城市建筑的抗震能力,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GBJ 11-89抗震设计规范于1990年正式发布实施,而旧的78抗震设计规范于1991年6月30日废止,考虑各地在实际执行时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故此该规范的全面贯彻执行应在1993年以后。与此同时,在1992年5月~6月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地震局、建设部联合发布了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与89抗震设计规范相协调。

2001年7月,我国发布了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新抗震设计规范是在89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继续保持二阶段三水准的抗震设防思想和原则,增补了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及其他要求,改进了部分类型结构的抗震措施,取消了一些不利于抗震设计的结构类型。修订后的规范更加完善、合理、科学。该规范于2002年1月正式实施[2]。

1.2 茂县城乡建设的历史变革[3]

茂县从1984年开始,城乡建设开始步入正规,所有的房屋建设均按国家抗震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参照当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县境内的建筑一律按8度抗震设计、施工和验收。

1986年10月,茂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建立了建筑工程设计室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开始负责全县房屋建筑设计和工程质量监督、验收工作,城乡建设管理逐渐系统化、科学化,建筑质量逐步提升。

1992年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颁布实施后,茂县县城地震基本烈度变化为7度,县城内的建筑开始按7度抗震设防。

1.3 茂县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情况

由于地震过后,百废待兴,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也给震害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从调查组收集到的资料中,仅有19幢建筑物可明确知道原设计的抗震设防状况。仔细分析19幢建筑物抗震设防的规律,可以看出,茂县县城建筑物以1994年为界,1984年~1993年间的建筑物大部分是按地震基本烈度8度考虑抗震设防的,而1994年以后(包括1994年)则是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的(2002年以后的,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 茂县震损建筑物的情况分析

茂县县城建筑物在5·12地震期间,大部分房屋出现中等~严重破坏。震后除有极少数破坏严重的呈危险状态的房屋被陆续拆除外,绝大部分房屋需进行震害评估后方能决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震后,山西援茂专家深入茂县灾区,对县城城区内除去非正规设计、施工以外的各类公共建筑物进行了调查并评估其地震破坏程度。

调查评估组调查了县城182幢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1.8万m2,建造年代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其中有170幢建筑的建造年代可以明确。

对建造年代明确的170幢建筑,按抗震设防的年代划分时间段,进行震害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170幢建筑物中,有22幢建筑物建造于1984年以前,占调查建筑总幢数的12.9%,有39幢建造于1984年~1993年十年间,占调查建筑总幢数的22.9%,有54幢建造于1994年~2001年间,占调查建筑总幢数的31.8%,有55幢建造于2002年以后,占调查建筑总幢数的32.4%。

很显然,在四个阶段时期建造的房屋,震害截然不同。以1994年为分界,1994年以前建造的房屋,抗震性能明显较差,在地震时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中1984年以前的房屋破坏最为严重,占同期房屋的59.1%属于严重破坏级,而轻微损坏的仅占9.1%;1984年~1993年间的房屋,破坏略有改善,也有56.4%的房屋属严重破坏级,而轻微损坏的房屋所占比例小有上升,占到12.8%。而1994年以后的房屋,抗震性能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2002年以来的房屋,则是质的飞跃,其中1994年~2001年间的房屋,严重破坏级的房屋在同期房屋中所占比例下降到35.2%,轻微损坏的上升为14.8%,有一半房屋属中等程度破坏;2002年以后建造的房屋,严重破坏级的房屋仅占5.5%,轻微损坏的则上升到40%,有54.5%的房屋属中等程度破坏。

3 建筑的抗震设防至关重要

对于茂县来说,汶川5·12地震毫无疑问是罕遇地震,地震烈度达到8度~9度,远超过设防烈度1度甚至2度以上。县城内几乎没有倒塌的房屋,在调查的170幢建筑物中,仅有1/3的建筑物破坏严重,其余大部分是中等破坏甚至是轻微损坏。这有效地保障了地震初期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减少了地震中的财产损失,其中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茂县1984年以前建造的房屋,或者未经正规设计而建造,或者虽按《TJ 11-78抗震规范》进行设计,但因抗震设防标准仍然较低,构造措施较差,加之同期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较差,导致有50%~60%的房屋破坏严重,约有30%的房屋中等程度破坏,而破坏轻微的房屋仅占一成。

而1994年~2001年间修建的房屋,按《GBJ 11-89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虽然抗震设防标准较低,但抗震构造措施得到加强,施工质量得到改善,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严重破坏的房屋大幅减少。

特别是2002年以后,按现行《GB 50011-2001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设计,抗震设防概念明确,抗震构造措施逐步完善和严格要求,结构设计能很好地执行相关要求,施工质量也得到有效监督和控制,使得建筑物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抗震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综上所述,建筑物经过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后,完全可以有效地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而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和改善施工质量则是建筑抗震设防的重要保障。

摘要:对汶川特大地震中茂县县城建筑物的震害情况按时间区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不同设防时期建筑物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鉴于此探讨了抗震设防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

关键词:建筑物,地震,震害,抗震设防

参考文献

[1]戴国莹,钟益村.建筑抗震设计新方法及例题[M].北京:建筑科学编辑部,1990.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文羌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茂汶羌族自治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篇3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超多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

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贴合下列规定:

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个性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当一个建筑只在某个区段具有防灾指挥中心的功能时,可将该区段划分为乙类。

④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贴合下列规定:

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县、县级市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除上一款规定者,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甲类: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乙类:①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甲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

关于使用要求和规模的分级,特级指举办亚运会、奥运会级世界锦标赛的主场;甲级指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的场馆;大型体育场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40000人,大型体育馆(含游泳馆)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6000人。场馆要同时满足使用等级、规模的要求。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其中,大型剧场、电影院,指座位不少于1200;大型娱乐中心指一个区段内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明显大于1200同时其中至少有一个座位在500以上(相当于中型电影院的座位容量)的.大厅。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决定,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其中大型商场指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或营业面积10000m2以上的商业建筑,若取平均每位顾客1。35 m2计算,则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这类商业建筑一般需同时满足人员密集、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贴合大型规定、多层建筑等条件;所有仓储式、单层大商场不包括在内。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包括商住楼或综合楼,其划分区段按比照原则确定。例如,高层建筑中多层的商业裙房区段或者下部的商业区段为乙类,而上部的住宅能够为丙类。还需注意,当按区段划分时,若上部区段为乙类,则其下部区段也应为乙类。

对于人员密集的证券交易大厅,可按比照原则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

其中,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一般使用于各中央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二者耐久年限要求在1以上。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在上述展览馆、会展中心中,在一个区段的设计容纳人数一般在5000人以上。科技馆可比照展览馆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其中,低层建筑是指层数不超过三层的砌体房屋。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指单体建筑幼儿人数200人以上;人数较多的小学指单体建筑学童人数600人以上。如果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类型时,抗震措施可仍按原设防烈度采用。

对于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的学校等地震时自救潜力较弱人群使用的砌体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此类建筑按人均面积10m2估算,则建筑面积大致超过100000m2,在一个结构单元内集中如此多人数属于高层建筑,其抗震措施一般需要专门研究,即提高的程度是按总体提高一度、提高一个抗震等级还是在关键部位采取比丙类建筑更严格的措施,能够经专门研究和论证确定。

丙类:住宅、宿舍和公寓。

四、仓库类建筑

仓库类建筑中,储存放射性物质及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险品仓库应划分为乙类建筑;一般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除上述乙类建筑外,仓库并不都属于丁类建筑,需按其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由各行业在行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五、说明

①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制定;

②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时,可参考本文,若按乙类或甲类建筑设计,应有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状况,按照下表中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物类型 Q !M_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建筑物 %

二级 严重 一般的建筑物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状况另行规定。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篇4

救援志愿者队伍授旗仪式 3月10日,省局王兰民局长出席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授旗仪式。

授旗仪式上,王兰民局长对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努力学习地震应急救援的专业知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一对多用”的原则,积极参与其它灾害和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起到地震科普宣传员的责任,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和救护知识等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州政府副州长戴超陪同参加了授旗仪式,授旗仪式结束后,王兰民局长和戴超副州长等参观了志愿者救援设备展示和演示。应急处 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开工建设

3月20日,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兰州隆重举行。省局石玉成副局长、武警总队牛永福副参谋长出席开工仪式。

石玉成副局长代表省局党组对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对武警甘肃总队长期以来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要求项目承建单位要全力以赴,按时、保质完成好项目建 1

设任务,把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同时要求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要做好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严把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关,做好协调和监督保障工作,确保该工程圆满完成。

牛永福副参谋长代表武警甘肃总队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表示,武警甘肃总队和甘肃省地震局一定通力协作,按照武警总部和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全力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

最后,石玉成副局长、牛永福副参谋长等领导为项目开工培土奠基。

武警总队后勤部朱万伟副部长、省局和武警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武警官兵300余人参加开工仪式。应急处

省重建办在舟曲召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汇报会

日前,省重建办在舟曲召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汇报会,省局袁道阳副局长代表局党组就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组织实施向省重建办做了专题汇报。

袁局长重点向省重建办汇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了满足地震观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护的基本需求,请政府领导批准,在台站(峪门口西侧)外围征用两亩台站建设用地,以满足其基本建设要求。二是为了确保台站基本运行正常,请在城区规划供水需求,以恢复被泥石流破坏的供水设施。

2省重建办领导现场同意在台站外征用两亩台站建设用地,要求县地震局按照程序到相关部门办理征地手续,也答复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规划城区供水设施。

汇报会结束后,袁道阳副局长到地震台现场调研,他要求,要将征用地用好,将台站规划好,建设好,要将舟曲地震台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台站。舟曲局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与

省地震局再次深入基层开展立法调研 继2010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与省地震局共同赴定西、平凉、庆阳等地开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案)》立法调研之后,2011年3月9日—14日,两家再次组团,由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刘士华带队,省地震局副局长杨立明、副巡视员吴瑾冰等一行5人,深入甘肃汶川地震重灾区陇南市文县、康县、武都区、碧口镇和天水市,开展省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陇南市及其县区中小学校、乡村卫生院、农村抗震安居房屋和地震监测台站等10余处灾后重建工作,与灾区基层干部群众直接交流,倾听他们对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部分有关条款的意见。调研组还在天水市和陇南市文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当地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将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草案文本进行补充完善。法规处

定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下发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为切实做好2011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日前,定西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县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定西市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要点强调主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努力提高工程建设抗震设防覆盖面。市县区地震机构要会同各有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争取2011年要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市县区基本建设审批管理程序。

强化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加快漳县东桥水位观测和通渭温泉水汞监测手段的改造升级,落实市局地震节点信息项目建设。

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管理,推进应急避险与救灾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督促修订各级职能部门、各类专业机构的地震应急预案,推进地震预案向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延伸,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一次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按照以防为主的原则,对2008年以前的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造册、建档,对城乡抗震性能低下的建筑物要分类挂牌警示。

全面推广实施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宣传周、乡村庙会等节日,市县区要分别开展大规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当地地震紧急救援队为依托,努力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以漳县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为典型示范,逐步建立以部队为中坚力量,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调用机制,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开展培训演练,提高防灾实战能力。

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要同市县区城建、地震等相关部门协同,重点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个县实施民居工程示范建设。

开展人大执法监督检查。市县区地震局要早报告、早规划,把地震行政执法检查提早列入各级人大执法检查的内容。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篇5

1.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

2.抗震设防标准(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分类等)

3.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等)

4.基础设计概况(包括:主楼和裙房的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厚度,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

5.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包括:主楼高度和层数,出屋面高度和层数,裙房高度和层数;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特殊类型;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的尺寸和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等)

6.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包括:计算软件;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构件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的波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等)

7.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包括: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筋、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最大和最小截面,关键墙体和筒体的最大和最小厚度;短柱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关键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基本的连接构造;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和构造等)

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问题及现状 篇6

1 村镇建筑设防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村镇建筑的现状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认识, 可以看出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现状不容乐观,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万面:

1.1 意识方面

农村群众的抗震意识比较贫乏, 对房屋应该采取抗震措施缺乏正确的认识, 又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建房资金不足, 从而缺少规范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投入。

村镇建筑一般都没有进行正规的设计, 大都由农民自己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农民群众建设技术力量薄弱, 而且农村建筑工匠缺少业务培训, 施工工艺简易, 技术力量不足, 使得施工能力极为有限, 同时也没有采取合理构造措施, 房屋的整体性得不到保证。施工材料也得不到保证, 建材以次充好, 使得劣质材料在村镇建筑中泛滥。

1.2 管理方面

政府对村镇建筑没有制订良好的管理机制, 使得政府对村镇建筑缺乏有力的监管, 同时缺乏对村镇施工人员必要的技术指导。加强农民自建房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项:

(1) 农村民居普遍没进行抗震设防。广大农村群众防震减灾知识贫乏, 新建住房设计无标准, 农民在自建住房时, 基本上仍按传统方式进行建造, 不考虑房屋结构内在的抗震问题, 忽视抗震设防。在很多地区, 居民通常是根据家庭情况自己设计然后找人修建, 随意找人画几张图的情况都少见, 模仿工程多, 一家盖成, 邻居照搬施工。一些村镇房屋仍然以农村工匠的传统经验进行建造, 房屋内部结构全靠工匠的经验而定, 根本不考虑建筑物的抗震防灾问题, 无论是结构布置还是建筑构造都很难满足抗震要求。

(2) 注童装饰和外形, 忽略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经费使用不合理, 特别是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仍要追求住房的高大、宽敞、明亮, 在外表装饰上投入过多, 在结构抗震上过分省钱。

(3) 修建地段对抗震不利。相当多的建筑在兴建时未考虑不利地段的影响, 如建在局部孤突、河岸或边坡的边缘、条状突出的山嘴等地区, 这些多对房屋的抗震是极为不利的。

(4) 缝隙中未填筑砂浆的毛石基础应用较多, 其基础刚度及整体性差。屋基选择不合理, 农村自建住房大多采用天然地基, 屋基埋置深度不够, 处理方式简单, 许多仅在地面下500mm左右素填土上填埋片石或毛石, 很少设地圈梁, 即使有地圈梁, 也是基本没有加钢筋。

(5) 随意建造、加层、缺乏抗震概念。顶部随意加层, 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物未可靠连接, 地震时易损坏。砌体结构民居一般都未设构造柱, 局部设圈梁, 但不封闭, 结构整体性差。

(6) 追求大窗、大门, 忽视房屋抗震承载能力和结构布置合理性。房屋结构不合理, 门窗开得多、大, 没有构造柱或小圈梁、上圈梁等, 或者在浇筑圈梁时没有钢筋或钢筋太少, 窗间墙宽度过小, 只有楼板用预制板, 无圈梁时直接搁置在墙上, 日用置长度偏小, 故房子整体抗震性能差。承重梁跨度大, 断面小, 承重墙大面积开洞, 墙体尺寸偏小;纵墙大面积开洞, 墙体平面外刚度差, 易在地震中外闪倒塌;承重墙厚采用180 mm, 有的甚至为120 mm, 强度及刚度明显不足, 承重砖柱断面小, 量断面为异形, 抗震承载力不足。

2 村镇建筑设防现状

2.1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主要指由砖墙承重, 屋盖及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或预制板的房屋, 层数一般2-3层, 其取材方便、施工容易, 是目前我国农村民居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此类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是:一是砌筑砂浆强度低, 地震时墙体产生开裂破坏, 墙面出现与水平线呈45°的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 且主要是沿灰缝开裂;二是纵横墙 (内外墙) 连接不牢, 没有同时咬磋砌筑、无拉接措施等,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外墙容易拉脱外闪;三是屋盖与墙体无连接, 如大梁与墙体无连接, 尤其是檩条与山墙无锚固措施, 山墙外闪使屋架塌落;四是房屋整体性差, 如不设置圈梁、构造柱, 或屋盖及楼板采用预制板而没有采取可靠的拉结、锚固措施等, 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房屋的结构整体性, 削弱抗震性能。

2.2 生土结构

生土结构是由土坯墙或夯土墙承重的房屋, 墙体较厚, 因墙体整体性不足、变形能力差, 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如墙体还有穿斗木构架辅助承重, 木构架变形能力较强, 而维护墙体因与木构架连接性能差, 地震时容易与木构架脱离、倒塌。

2.3 乡镇砖混结构房屋

乡镇砖混结构房屋主要是学校、影剧院、医院、乡镇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 临街面的商业用房也有部分为砖混或底层框架房屋。这类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砂浆强度普遍较低, 施工质量差, 门、窗间墙的宽度达不到抗震规范要求等。房屋震害调查表明, 凡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与施工的砖混房屋, 其抗震能力可以达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除了上述3种传统结构农村民居外,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 框架结构和轻钢结构两种结构体系也在农村民居中有较少应用。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好, 但造价较高, 经济条件允许且施工技术成熟时可优先选用, 目前在农村民居中还较少采用。

轻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 其抗震性能好, 但造价较高, 需较专业的施工队伍。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建造时间密切相关。20世纪建造的村镇房屋基本没有抗震设防, 近几年建造的村镇民居多数也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其主要原因是以往农村经济落后, 农村民居大多以自建为主, 以当地泥工、木工师傅为技术骨干, 施工技术力量薄弱, 大部分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一般没有进行抗震设计。近年来, 随着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但在改善居体条件的同时, 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思想的影响, 抱着“一般不会发生地震”的侥幸心理, 严重缺乏抗震防灾意识, 从而在修建过程中, 未采取应有的抗震措施, 使得房屋抗震能力很差。

参考文献

[1]李峻峰.村镇建筑抗震设防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陕西建筑2010, 11.[1]李峻峰.村镇建筑抗震设防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陕西建筑2010, 11.

抗震设防唐山标准 篇7

2010-12-20

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 十五 号)

《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已经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0年11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2010年11月29日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的

决 定

(2010年1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唐山市防震减灾管理条例

(2010年8月26日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0年1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简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工作。

经济综合、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教育、科技等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共同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随经济增长比例逐年增加防震减灾事业所需财政投入。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有关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科技成果运用,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经费投入,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第二章 地震监测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临震预测方案,健全和完善震情跟踪会商制度和地震前兆信息传递网络。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加强预测,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并且备案。

第八条

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省级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监测台网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地震监测台网规划需要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三十日内批准地震监测台网规划或者规划变更。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网,由本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负责日常管理。

第九条

新建的一百二十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物、构筑物,应当设置相应规模的地震烈度监测设施。

对可能产生诱发地震的大中型水电站、水库大坝、矿山、油田、石油化工等重大工程,应当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其建设、运行和日常管理分别由建设单位和经营管理单位承担。

鼓励充分利用废弃的油井、矿井和人防工程进行地震监测。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专用地震监测设施的建设情况报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地震监测信息应当及时逐级报送各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并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已纳入本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台站、监测点正式运行后,不得擅自中止或者终止;因搬迁或者撤销等原因确需中止或者终止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和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和干扰。

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和干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不能增建的,应当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和试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日常管理由原地震监测设施管理单位承担。

新建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一年以后,原地震监测设施方能撤销。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并函告同级城乡规划行政部门。

对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部门在依法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征求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意见;不需要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出具审查文件时,应当征求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 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可能对地震监测环境造成影响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事先征求所在地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五条 地震监测鼓励群测群防,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建设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地震监测工作。

第十六条 地震预报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预报意见。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七条 地震灾害预防坚持工程性预防措施和非工程性预防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以防震减灾规划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服从于防震减灾规划。城市建设应当符合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要求。工程建设用地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

第二十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病菌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四)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河北省地方标准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或区域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建设工程;

(五)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认为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依法报省审批。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级别由各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标准确定。

第二十二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定合格后,市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结果所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出具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地方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四条 不需要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一般建设工程,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地方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出具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

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医院、地震避难场馆、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应当按照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至少提高一度进行设防。

第二十五条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应急避难需要,合理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成本。

新建、改建、扩建的应急避难场所应当按照国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的要求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图审查机构图纸审查前,将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图纸资料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参与联合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对未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的建设工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已经办理相关手续的,及时依法收回或者公告作废,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全过程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对抗震设计的质量标准和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对未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的建设工程不予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抗震设计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审查。对抗震设防不达标的,不予通过。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定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承担终身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不应超越资质范围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监理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施工质量监督,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终身监理责任。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予以监督检查。

建设工程竣工后,当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在建筑工程联合验收时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进行专项验收。

未经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或抗震设防达不到要求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相关行政部门不得核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

第二十九条 已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地震次生灾害防御工作,逐步完善地震诱发燃气泄露的自动控制系统建设,推动地震诱发次生灾害预警响应系统建设。

第三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公共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纳入基建管理,加强对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防的规划和指导,逐步提高抗震能力。

第三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鼓励每个家庭常备地震应急包,应急包内必备维持生命的食物、饮水、药品及简单的生活和求救必需品。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地震环境和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将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工作纳入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完善和规范各级防震减灾科学普及网络,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增强社会防震能力。每年的7月28日所在周为全市防震减灾活动周,各级政府要组织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第三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现有队伍,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组成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

第四章 地震应急救援

第三十五条 下列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一)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

(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三)交通、通信、铁路、供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

(四)学校、医院、幼儿园、大型商场、体育场、大型公共娱乐场所、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

(五)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和储备单位;

(六)大型厂矿企业;

(七)其它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单位。

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其他部门和单位地震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二)预防和预警运行机制;

(三)处置程序;

(四)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第三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和完善以下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一)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支撑平台;

(二)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

(三)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四)地震应急指挥命令系统;

(五)地震应急信息通告系统;

(六)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七)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

(八)地震应急灾情获取与遥感技术系统等。

第三十八条 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临震应急反应工作。

临震应急反应措施包括:

(一)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二)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三)组织有关部门对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五)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十九条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具体分级标准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

一般或者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发生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组织有关部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第四十条 地震灾难发生后,地震发生地的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将震情和灾情报告上级人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开展抢救、自救和互救,防止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第四十一条 公民参加合法的、有组织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其所属的志愿者组织应当为其志愿行为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明。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地震灾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救援队和医疗队开展紧急救援活动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四十二条 地震灾后的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按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

第四十三条 抗震救灾所需资金和物资,通过调拨、自筹、捐赠、保险理赔和信贷等方式筹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审计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的;

(二)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的;

(三)破坏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四十五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给予处罚;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按时办理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手续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不需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一般建设工程,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中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非财政投资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资料未按规定上报、审定及竣工验收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建设单位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五)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故意不将相关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手续提供给设计单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设计单位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七条 建设、设计、审查、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退休等原因离开单位后,被发现在该单位工作期间违反国家及本条例中有关管理规定,造成工程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上级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办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准予批准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批准决定的;

(三)发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严重失实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有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四)在办理抗震设防要求行政许可或者实施监督检查时,索取、收受他人财务或为个人和单位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五)未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城市和社会发展规划,不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城市建设不符合防震减灾规划,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六)虚报、瞒报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各工业区、开发区、管理区等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的防震减灾工作按照本条例执行。

抗震设防有哪些目标和方法? 篇8

1、总目标: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设计方法实现。

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 篇9

(城镇桥梁工程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桥梁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以下简称专项论证)工作,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抗震设防区位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下列城镇桥梁工程:

(一)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

(二)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

(三)采用国内尚无工程应用实例的减震、隔震技术(以下简称特殊减震、隔震技术)或结构材料超越现行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材料)的桥梁;

(四)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g为重力加速度)的下列桥梁:

1、建设在软弱土、液化土层等现行设计规范定义为对桥梁抗震不利的地段,且单跨跨度超过80m或总长超过500m的桥梁;

2、联长超过250m的连续桥梁;

3、单跨跨度超过50m或者联长超过150m,且曲率半径小于15b(b为桥宽)的曲线桥;

4、单跨跨度超过80m,且属于结构动力特性复杂的异型桥梁;

5、墩高超过30m,且在E2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进入塑性区的高墩桥梁;

6、上部结构重心位置位于悬臂盖梁,且重心位置的悬臂长度≥5m的桥梁。第三条 建设单位按本技术要点组织专项论证时,应至少有3名国家或者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相关专业的成员参加,专项论证的专家数量不应少于5名。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本要点做出必要的补充规定,但抗震设防目标不得低于本要点第八条的规定。

第二章 专项论证的技术资料

第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专项论证时,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并提前至少3天送交参加论证的专家:

(一)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见附录)及相应的规划依据;

(二)建设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仅限已实施可行性研究的桥梁工程)及项目审批、核准文件;

(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仅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属于特殊设防类,即符合本要点第二条第一项的桥梁工程);

(四)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五)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

(六)桥梁推荐方案的结构抗震分析报告;

(七)抗震试验研究报告(仅限已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桥梁工程);

(八)参考使用的国内外技术标准、工程实例及相关审批文件(仅限采用特殊减震、隔震技术的桥梁,或者采用新材料的桥梁工程)。第六条 专项论证的技术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论证工程选址、道路设计等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的要求,并说明本工程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作用。

(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场地地震动分析应按不低于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II级工作要求实施,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相关内容,并满足如下要求:

1、根据地震风险概率分析确定的不同超越概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其周期成分应包含桥梁的基本周期;

2、应按地震重现期给出E1地震和E2地震两个不同等级的地震动参数;

3、设计指定深度与加速度反应谱相吻合的拟合设计加速度时程不应少于3组,每组同时包含三个方向的时程,且任意两组间同方向时程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应小于0.1;

4、当桥梁结构基本周期大于3.0s时,拟合设计加速度时程的持续时间不宜短于40s。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各土层的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类别、液化判别、地震稳定性、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地基及基础建设方案等方面内容。当桥址位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做出相应的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及发震断裂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评价。对有特殊土动力学性质的场地,应给出确切的抗震性能评价结果。

(四)推荐方案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抗震设防标准;

2、地震动参数、地震影响和地震作用;

3、主要构件的损伤容许值和抗震安全性验算要求;

4、结构计算模型及主要的原始输入数据说明,支承及连接条件、结构耗能体系;

5、计算软件名称,并对计算结果作分析论证;

6、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7、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安全性验算结果;

8、结构构造措施(当桥址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抵抗场地变形或地基失效的措施)。

(五)试验研究报告应内容翔实、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六)采用特殊减震、隔震技术的桥梁,或者采用新材料的桥梁,应提供有关适用性论证资料(包括应用实例、试验资料、理论研究等)和必要的审批文件,明确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和养护细则。

(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现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专项论证的内容

第七条 抗震设防标准应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本要点第二条第一项的桥梁,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按有关部门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桥梁,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二)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三)立体交叉跨线桥梁的上线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不应低于下线桥梁。第八条 抗震设防目标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在E1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总体上在弹性范围,基本无损伤,桥梁在震后可立即使用。

(二)在E2地震作用下,结构可发生有限或者轻微的地震损伤,符合本要点第二条第一项的桥梁,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可立即使用;其他桥梁经抢修可恢复使用,在地震后经过永久性修复可恢复正常的运营功能。

第九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桥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给出场地类别依据准确可靠,波速测试孔数量和布置符合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液化判别和液化等级评定、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判断及发震断裂评价等正确;

(二)桥位选择在抗震有利地段,尽量避开不利地段,避开危险地段;

(三)当工程无法避开液化土地基时,应按现行规范要求采取消除液化影响的措施;

(四)当工程无法避开其他不利地段时,设计应考虑因场地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选用整体刚度较大的结构体系,并做好防落梁等构造措施;

(五)当工程场地范围内分布有发震断裂且不能忽略其错动影响时,按规范要求避开主断裂带,同时做好防落梁等构造措施。

第十条 桥梁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及抗震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桥梁结构应具有明确、可靠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当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8度时,多跨连续桥梁不宜采用一个桥墩(台)集中传递纵向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

(二)采取有效的位移约束措施,避免桥梁发生落梁破坏,特别是建设在软弱性土层、液化土层和地层显著不均匀地段的桥梁,宜采用整体刚度较高的结构体系;

(三)桥梁联内的刚度、质量分布均衡,桥墩(台)分担的地震作用合理;

(四)相邻联桥梁的基本周期相差不宜过大;

(五)当匝道桥与主线桥结构刚度差异较大时,应对连续和分离两种结构体系进行比较,避免分叉处地震作用集中或结构发生落梁破坏;

(六)相邻桥梁之间预留足够的间距,防止发生地震碰撞,曲线桥、斜桥应考虑转动引起的桥梁横向位移;

(七)当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8度时,不宜采用上部结构支承在大悬臂盖梁上的结构体系,重要桥梁宜避免采用独柱式桥墩的结构体系;

(八)合理选择潜在塑性区的位置,提高桥梁结构的延性,基础、拱肋、盖梁不宜作为耗能构件设计。

第十一条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正确采用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桥梁结构地震反应时,输入加速度时程的反应谱应与设防目标反应谱一致,加速度时程不应少于3组,宜采用含实际地震动记录的7组加速度时程,任意两组加速度时程之间同方向分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应小于0.1,选用的历史记录应与设定地震震级、距离、场地特性大体相近,通过调整使其加速度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匹配;

(二)地震影响、地震作用以及作用方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应按现行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模型合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及边界约束条件正确,结构刚度和质量参数取值准确,合理确定结构阻尼参数;

(四)应考虑基础——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桥梁跨度超过250m,或者桥墩(台)之间场地条件差异显著时,地震反应计算宜考虑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效应;

(六)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反应时,考虑的振型数在计算方向的累计有效质量应达到90%以上;

(七)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时,应选用合理的弹塑性恢复力计算模型。第十二条 桥梁结构抗震性能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符合相关的专题研究成果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

(二)基础、桥墩(台)、支座、上部结构抗震性能满足相关要求,桥梁整体的抗震性能达到第八条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

(三)地震位移小于容许值,不发生落梁破坏,宜避免结构发生碰撞;

(四)结构不发生脆性破坏,作为能力保护构件设计的结构应进行相应的验算;

(五)结构出现塑性地震反应的位置仅限于预期的潜在塑性区范围;

(六)轨道交通桥梁宜对E1地震作用下的列车安全运行进行验算;

(七)附属设施(如过桥管线、景观设施、轨道交通的设备等)不应限制桥梁正常的地震位移反应。

第十三条 采用特殊减震、隔震技术设计的桥梁,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场地条件和结构形式应符合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有关减震、隔震设计的基本条件;

(二)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应内容翔实、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三)对国内无相应工程建设标准的特殊减震、隔震装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核准后使用;

(四)减震、隔震装置力学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方便、耐久性好、可更换,日常检查和维护方便;

(五)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宜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正确模拟减震、隔震装置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

(六)减震、隔震装置应满足在地震中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技术要求;

(七)采用减震、隔震装置的结构体系,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要求。第十四条 采用新材料的桥梁,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桥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核准;

(二)通过前期相关研究,调查工程实例和实际应用情况,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检验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设防目标。

第十五条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重要桥梁或者采用新颖结构形式的特殊桥梁,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论证布置健康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和相应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并列入建设项目的预算,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桥梁建成后尽早投入使用。

第四章 专项论证意见

第十六条 专项论证意见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总体评价。对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桥位选址、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结构体系和抗震概念设计、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构抗震性能等,做出简要评定。

(二)存在问题。对影响结构抗震安全的问题,应在论证意见中提出,并提出便于施工图审查的主要控制指标(含性能指标)及内容。

(三)结论。结论可分为“可行”、“修改”、“不可行”三种:

1、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项目,列为“可行”。勘察设计单位对专项论证意见的执行情况,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审查时进行检查。

2、基本符合抗震设防要求,但在结构体系、抗震措施、抗震分析和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不尽合理,或存在局部问题的工程项目,列为“修改”。由勘察设计单位补充修改后提出局部修改报告,经原专项论证组确认“可行”,出具结论意见,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存档,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审查时检查其执行情况。

3、对设防标准、桥位选择、结构体系和抗震安全等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工程项目,列为“不可行”。勘察设计单位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工程勘察或者初步设计,由建设单位重新组织专项论证。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技术要点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上一篇:《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下一篇:夏天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