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

2024-11-29

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精选9篇)

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 篇1

关于少平,我认为他们的爱情有点不平凡,有点牵强。如果说他们有缘分,那么他们谈恋爱也说得过去。但是感觉总有点别扭,对于少安来说,他也必须舍弃点什么。之前,少平说他的理想是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苦役,当晓霞来到矿井找到他后少平对晓霞说:他要报考局里办的煤炭技术学校,准备重新学习数理化,以便参加考试。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迫切的说出他的计划。我想他在潜意识里也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感到担忧,他迫切的想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为此,他不得不对他的理想做出妥协。到最后,晓霞牺牲后,他还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许路遥也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他们之间一人离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任何书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们的晓霞注定成为了牺牲品,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牺牲的。从而也锻造了一部凄美爱情。向来凄美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晓霞啊,可惜了。

书中还有一人,跟少安一样,我非常的喜爱,那就是我们可爱的润叶。为什么我会喜欢她呢?因为他的善良,还有他的坚强。润叶与少安不能在一起不是他们的错,是这个时代的错误。润叶相对来说更加的积极,她是主动示爱的,可是结果让他措手不及。她难以接受,润叶对感情是极为专一的,这也决定了她注定要承受痛苦。她很平凡,在少安结婚后她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在长辈们的压力下,她冲动的屈服了一次。可是之后她再也没有屈服过,她并没有接受他的丈夫。直到李向前失去双腿,她的大爱无私终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真正的大爱无私啊!令人钦佩。如果在一个好一点的时代,他与少安就是天生一对,他们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哲学上讲的社会最终发展形态也并不让人有多少期待,因为它太远了,远到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可达到时也就没必要追求了,我情愿不做伟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丢下我当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书,至于一些作家对这本书的批判,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高明之处。这本书不单单从文学上能够诠释的了的。红楼梦开始为什么不走红,因为他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发觉。《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某段历史也许会成为像红楼梦那样被很多专家研究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代人的启发,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不是那些读了以后毫无感觉的书。你们是否认同呢?

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 篇2

这种不容置疑的事实, 引起我重读这部作品的兴趣, 希望在重读中寻找到这部小说能经久地震动读者心灵的奥秘。

路遥在他的一篇长达六万字的创作手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 曾十分详细地、充满激情地记述了他在获得了中篇小说《人生》的成功之后, 所计划的一次似乎是决定他人生价值的“沙漠之行”——以六年的时间创作一部“力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的长篇小说所经历的艰辛的创作历程:他对改革开放时局的密切追踪, 他对各种创作素材和人文资料近似疯狂的涉猎, 他几年中自困于偏僻简陋斗室的孤独和寂寞, 他废寝忘餐、颠倒昼夜在稿纸上的顽强拼搏……这些记述令人读来自然无法不被感动。但是, 在他这篇创作手记中我们却极少了解到, 他对自己所面对的创作现实有着怎样的思考, 怎样的把握, 怎样的困惑。因此, 对这位作家在这部小说中所赋予的精神价值, 我们还是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去寻找。

路遥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凡的世界》, 近距离地描写了从1975到1985这十年间中国农村所面临的困境和逐渐发生的重大变动。这是一个光明与黑暗交替的年代, 是一个令人忧伤、绝望又突现曙光令人振奋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中, 人的命运起落浮沉, 生活的颠簸动荡是极其明显、也最震动人心的。作为文学创作, 这样的生活“切面”自然常为作家们所乐于截取。当然, 如何处理和表现这个“切面”, 不同作家的“着力点”是有所不同的。而从路遥的“着力点”中我们会感觉到他的处理确有其一些独特之处。

小说是以陕北黄土地的一个名叫双水村的小村庄作为生活基点, 作品一开始, 就展现了十年动乱后农村的一片荒芜, 长年的饥饿和极度的贫困无情地缠绕着双水村的农民大众, 而村支书田福堂却不顾村民饥寒不保, 为了争得“学大寨”的荣耀, 突发奇想, 盲目强制村民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修筑那个毫无经济效益的大坝……而更为残酷的是人的正当权利、人的正常情感所受到的肆意侵害, 那些掌握着极左政治权力的田富堂、孙玉亭之流, 可以把地主成分的金家子弟压得不能动弹, 无法施展自己的创造力, 可以因鄙弃孙玉厚家的贫困而强行威胁其儿子孙少安放弃对自己女儿润叶的情感, 可以因一些社员做点小买卖而随意拉去批斗、劳动惩罚……这一连串的生活故事, 我们似乎并不陌生, 那是非正常年代平凡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状。那么, 路遥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在于他对这种“平凡世界”生活矛盾的把握及对人际格局变化的处理上。

双水村有着孙、田、金三大姓氏族群, 但是在那政治对抗、矛盾纷争的环境中, 路遥笔下的双水村这几大姓氏族群并没有像张玮的《古船》洼狸镇那样被处理成三股壁垒分明、界线划一、互相对立的社会势力, 在双水村的姓氏族群中, 其成员早已因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的差异而离析分解。孙姓中既有孙玉厚那样老实本分、勤劳过日子的农民, 也有像孙玉亭那样好吃懒做、靠趋炎附势过日子的政治“盲流”;田姓族群中除了田福堂这样的以“革命”名义无情地实施专权者外, 还有像田润叶、田润生这样重情感、重道义的年轻人;至于金姓氏族就更为复杂, 既有因长期受压抑而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者, 也有秉公办事、敢于坚持正义者, 有聪明智慧的后生, 也有胡作非为的不肖子弟。总之, 聚居在双水村的农家百姓, 氏族维系的链条实际上已逐步在断裂, 中国农村的宗法色彩尽管未完全褪去, 但随着20世纪革命风暴的席卷, 也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 农村社会的宗法氏族已经无法壁垒森严地存在, 路遥固然没有忽视氏族成员间千丝万缕的族群关系, 但他所把握的农村的矛盾基本上已经不是传统的宗族间的矛盾, 在一种打着“革命”旗号的极左政治与群众实际利益的表层矛盾背后, 他更要突出的是一种漠视土地权益、钳制农民创造力与农民要求成为土地真正主人的矛盾。当这样的矛盾与几个姓氏族群成员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相互缠绕, 也就构成了七、八十年代之交双水村这个“平凡世界”的特有底色。土地权益问题、土地主人问题, 这都是当今农村改革仍须严重面对的问题, 可以看出, 路遥当年对农村演变中社会矛盾的把握, 已经不是靠一种凝固的理念所支配, 而是靠自己的透视力和理解力。

路遥在描写土地制度从“大集体”向“土地个人承包”的转变过程中双水村的变化时,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际格局的变化, 而且, 他把这种格局的变化不只看成是财富的增加, 而是着力于体现人的身心自由。随着社会出现新的转机, 当农民一旦重新获得了对土地的支配权, 他们的劳动智慧立刻释放出惊人的创造力, 从土地耕耘中获得了改变自己生存境遇的资源, 迎来了生活新的转机。小说着力描写的是双水村一些像孙玉厚这样的贫困农户, 如何在勤劳致富中经济获得翻身从而开始改变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取得了在村中的发言权, 一些像金俊武这样的因“成分不好”长期被斥之边缘、压在底层的农户, 在村里也开始有了发挥积极力量的权利。人的精神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 这种解放与田福堂的精神萎缩、精神颓败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双水村的农民大众兴奋地走上生活正常轨道、在自己土地上大显身手时, 本为农民却被权力异化成“四体不勤”的田福堂, 身心已被无可抗拒的生活潮流所击倒, 尽管其职务还“挂”在身上, 但却失去了昔日颐指气使的威风, 只能整天卷缩在屋前的破磨盘上哀叹:

“田福堂忍不住从多痰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叹息。他感叹历史的飞转流逝, 感叹生活巨大迅疾的演变。是呀, 想当年, 在双水村这个舞台上, 他田福堂一直是主角;而现在, 是别人在扮演这个角色了。他年老多病, 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这里, 成了生活中一名无足轻重的‘观众’”。

尽管田福堂始终不放弃“村支书”的权力, 但从内心上抗拒着新的生活潮流的他, 已经无法阻挡双水村人心的改变了。从人的精神格局变化来表现双水村人际格局的变化, 路遥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更能震动人心的。

当然, 路遥也许深知人的精神变化并非都是“极端式”的, 在变异中有些人身上常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怪现象。如一直跟随在田福堂前后、热衷于唱革命高调吃惯了大锅饭的孙玉亭, 他的变化就颇具讽刺意味。这个总想大轰大嗡、乐于大批判、大斗争的“革命家”, 天天希望在报纸上找到恢复以往“革命景象”的风向, 却又天天使他失望。“世事变了, 他还是一副穷酸相。一身破烂衣服, 胸前的纽扣还是缺三掉四”, 可这个“破败的‘革命老前辈’”, “政治热情”依然不减, 后来还竟然利用这个“特长”主动去为孙少安的砖窑点火仪式出谋划策、大张声势、上下奔忙, 为“资本主义”鸣锣开道。如果说田福堂是个有着浓重封建专制意识的“革命”权力的自觉执行者, 那么, 孙玉亭则是个没有灵魂、只图实利的政治“盲流”, 所以, 他只会为自己衣食无靠、风光不再而懊恼, 而不会像田福堂那样有那么多的精神失落感。而正因为他没有灵魂, 所以随时可以滑稽地改变“投向”。总之, 无论是田福堂悲剧式的衰颓还是孙玉亭喜剧式的善变, 它都标志着双水村社会一种人际结构的结束、新的一种人际结构的开始。

当城市化、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大潮向农村迅速渗透蔓延, 在冲击农村传统秩序和观念, 给封闭的村落带来一片生机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驳杂的色彩。个人的行动自由固然把农民从土地拉向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人的欲望的膨胀、恶性的彰显, 使得社会风尚也变得更加芜杂。本来就不安于下地劳动的王满银, 这时更有理由不顾家庭而常年游荡于城乡各地干他的倒买倒卖营生, 金家的儿子金福在城里靠盗窃敛财, 竟敢回村里炫耀自己的“富有”, 更有像城里建筑工地上包工头对待打工仔的凶狠和盘剥, 农村少女小翠在贫困逼迫下为了谋生而甘愿承受出卖肉体的屈辱, 还有官场上贪欲与腐败的滋生……总之, 由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由于城市商业化风潮的诱惑, 随着主潮涌动而泛起的种种残渣, 当年都被路遥注意到或者预见到了。这使我不禁想起当前许多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 不也是在四围搜索、倾尽笔力去写这些残忍的、残缺的故事吗?当然, 无论出于关注“下层”还是关注“人性”的动机, 这种书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路遥却不使自己的创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 也许对他来说, 他感到农村世界生活的变动, 给人的命运带来的绝不仅是沉沦, 绝不仅是邪恶的出路, 在眼前翻滚的某些生活浊浪中, 他更敏感地看到了在那平凡的、被小农意识千年浸润的黄土地上一代人身上出现的不寻常的亮点。

路遥对双水村孙家兄弟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人物的捕捉, 对这两个人物身上所萌生的新素质的挖掘和展示, 确实使他笔下的“平凡世界”更具有“不平凡”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孙少安。作为孙玉厚一家的长子, 孙少安虽然才智出众, 却因家境贫困, 13岁高小毕业就懂得父亲已不可能供自己上中学了, 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到家中帮助父亲劳动以承担起一家的生活重担。在人生转折的时刻, 他向父亲说了一段让他刚强的父亲泣不成声的话:“爸爸, 我回来劳动呀。我已经上到了高小, 这也不容易了, 多少算有了点文化。就是以后在村里劳动, 也不睁眼瞎受罪了。我回来, 咱们两个人劳动, 一定要把少平和兰香的书供成, 只要他两个有本事, 能考到哪里, 咱们也把他们供到哪里。哪怕他们出国留洋。咱们也挣命供他们吧!他们念成了, 和我念成一样。不过, 爸爸, 我只是想进一回初中的考场;我要给村里村外的人证明, 我不上中学, 不是因为我考不上!”这段话, 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少年懂得生活、懂得责任却又不甘于屈服命运的个性。正是把握着这样的性格基点, 路遥展开了孙少安在双水村不寻常的奋斗足迹。

回到田间劳动的孙少安, 不仅生活上尝受了一个贫苦农民的艰辛, 同时在爱情上也遭受到难言的压抑。由于社会地位的悬殊, 他和同学田润叶的纯真情感被润叶父亲田福堂利用权力残忍干扰, 尽管少安知道润叶对自己一往情深, 但最终还是忍痛与润叶分手, 路遥相当细致地刻画了他那种自尊与自卑相交错、内心矛盾与自我克制相混杂的心态。也许正是这样双重逼迫的命运遭际, 使孙少安在社会刚出现转机时, 就极其敏感地、“眼疾手快”地紧紧抓住生活的契机, 在经过替人搬运砖块的实际体验后, 果敢地在村里办起了砖窑, 成为了双水村第一个迈出土地寻求生存发展的专业户。路遥既写到他的创举给一直贫困、固守的双水村所带来的震惊, 给正在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城乡带来的荣誉, 也写到了他在创业过程中的几起几落以及所遭受的世态炎凉, 他在绝境中的奋起。有些评论者将孙少安这个人物看成是“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者和承担者”, 这种观点我以为并不完全准确。在孙少安身上无疑保留着许多传统道德操守, 但已经不是那种盲目的忠与孝, 它更多表现为一种对父母、妻儿的责任和承诺, 对他人的诚信与道义。其实我认为路遥在这个人物身上更要突出的是一种“不认命”、“不服输”的气质, 这使他敢于做出他的上辈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 显示了世代背朝天、脸朝地的农民正开始昂起头来向新的生存方式迈步。对孙少安来说, 他已经不是那种只会谋算收下的粮食能否糊口, 只会打个土窑安身立命的农民, 他懂得如何冒风险抓住机遇在土地以外不断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去创造更大的事业。孙少安从办一座小砖窑成为被社会赞赏的“冒尖户”, 进而激起“更大的雄心”一步一步扩大再生产。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以后, 他接受了弟弟少平的建议, 克服了“拿钱去买个虚名”的自私心理, 决定“为村里人办点事”, 主动出钱修建村里的小学, 为改变他生活了半辈子的这块土地的落后面貌尽自己责任。这也正是意味着他开始一步一步地在摆脱着作为传统农民的小生产者狭隘眼光和自我满足心态, 开始建立起更宽阔的胸怀。

小说有一段描写孙少安在作出“为村里人办事”决定后的心境:

“此刻, 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噢, 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 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过去, 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 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就他而言, 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 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 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 坐在驾辕的位置上, 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 吆喝着, 呐喊着, 继续向前去!”

显然, 这是一个根须深深扎在土地上却又开始朝着更广阔世界迈步的一代农村新人形象, 它诞生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最初岁月, 它预示着中国农村在摆脱传统农业文明向着现代农业文明迈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第一步。

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 这个在八十年代出现的文学形象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和行为选择, 已经大大不同于出现在五、六十年代之交的梁生宝形象 (柳青《创业史》) 。拿这两个人物形象作些比较是很有趣的:这两个人物都出自陕北作家之手, 都是土生土长在陕北农村的青年农民, 但他们却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 一个身处农村土地走向集体化的高潮中, 而一个则处于农村土地制度发生变动, 实行土地个人承包的环境中;两人都有一部艰苦奋斗史, 一个是以忘我的英雄式姿态、弃置个人的家庭、爱情, 不辞劳苦带领穷哥们试图走集体富裕的道路, 一个则是普通农民的身份既懂得勤耕细作解决一家温饱, 又懂得置家立业并抓住机遇开创个人事业, 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又来扶助贫困乡亲、回报社会;两个人物都在奋斗中成长, 一个是忠诚于上级既定的路线勇往直前, 而一个则是通过家庭和个人命运的遭遇, 在尝受世间冷暖中、在敏锐地感受到时代激流的音响中, 坚定着自己的人生选择。这两个既有血脉相连, 又有异样质地的人物形象先后出现, 自然折射出不同创作年代作家价值立场的差异, 也体现出作家艺术追求的不同趋向, 前者充满着过份的理想主义色泽, 而后者则追求着对生活本色的遵循, 追求对最贴近泥土的生命气息的传递。从这样的比较中, 我们不难理解路遥塑造孙少安形象——这个从黄土高原走出的、最早的农民企业家形象, 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所具有的开启性意义。

《平凡的世界》中与孙少安相映照的是其弟弟孙少平的形象, 这是一个对当今年轻人更具震撼力的形象。用今天流行的称谓来说, 孙少平也是个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打工仔”, 这种形象在当今文学创作中可谓屡见不鲜, 但是, 却很少像孙少平那样发出经久不减的震撼力。其原因何在?

从小说一开篇, 路遥就不回避这位农村少年所陷的生活窘境:家境的极度贫困, 让他在学校仅能维持最低微的温饱。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使他每次进餐都有意避开绝大部份有条件吃甲餐、乙餐的同学, 等到最后一个去食堂取他那份最劣质的饭——两个高粱黑馍。但唯一使他感到优越的, 是他能够自觉地拥有精神食粮, 在课余, 他几乎读遍了当时所能够借阅到的图书读物, 也许正是这些文化养料, 丰富了他在贫瘠荒野中的精神生活, 为他的心灵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从而促使他萌动起冲破生存现状的人生选择。在中学毕业前夕他与同学田晓霞在探讨今后生活时, 有这样一段话:

他说:“我不会变成你描绘的那种形象。”他立刻严肃起来, “你不知道, 我心里很痛苦。不知为什么, 我现在特别想到一个更艰苦的地方去。越远越好。哪怕是在北极的冰天雪地里;或者象杰克·伦敦小说中描写的严酷的阿拉斯加……”。“我不是为了扬名天下或挖金子发财。不知为什么, 我心里和身上攒着一种劲, 希望自己扛着很重的东西,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不断头地走啊走……或者什么地方失火了, 没人敢去救, 让我冲进去, 哪怕当下烧死都可以……”

孙少平回答田晓霞的这段话, 就像喷发心中的一团火, 表达了一个生长在“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的年轻人要寻找新的生活天地、创造有别于小农生产方式下那种自满自足、平淡人生的强烈冲动。他的这段表白确实就如一份人生宣言, 支配了这位向往新世界的年轻人与一般只求出外谋生的“打工仔”不同的迈步起点。

对路遥笔下的孙少平来说, 进入城市并不是仅为了寻求一个时尚的生活环境和一个“体面”的城市户口, 而是希望实现一种身份的转换, 一种精神的转换。正因此, 路遥为这个决心背弃世代农民的身份确认的年轻人, 设置了极为艰辛的、脚踏实地的生活道路。孙少平离开双水村外出“闯荡世界”的第一步, 是到黄原这个靠近农村的小城市, 当他身上揣着仅有的十五元钱, 提着破烂的行李卷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大世界”的黄原时, 他只能像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当“揽工汉”——几乎就像牲口那样站在大桥头那里等候着工头来挑选, 到各种建筑工地上做小工, 扛石头, 提泥包, 钻炮眼……一天的工钱仅够糊口, 还要受尽工头的盘剥和处处低声下气的顺从。这对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来说, 心理上、精神上所受的折磨, 无疑比他扛一百多斤的大石块、背上的皮肉被磨烂还要痛苦, 更毋说处在城市最底层、根本无立足之地所受到的世态炎凉了。即使后来得到好心人的介绍, 到了桐城大牙湾当上了正式的挖煤工, 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职业转换, 然而, 一两百米深的挖煤坑道下恐怖的环境, 超繁重、高风险的劳动, 更让他尝受到难以想象的人间劳苦。这里可以看出, 路遥追求的不仅是向人们诉说一个农家子弟到城市后的惨酷经历, 以博得一点同情之泪;他所追求的是要让他笔下这个人物, 在“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中充分地表现他精神的成长。我认为这是描写苦难的两种不同层次。小说中有不少描写孙少平在工余的深夜躲在工棚破烂的帐子里面或伏在“烂尾楼”的芦席棒上借着微弱的灯光如饥似渴地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着《牛虻》 (这是在当时环境下只可能找到的书) 的场面, 表现他如何在最艰苦、最绝望的境况中, 倔强地寻找着精神的支撑。我们不难感受到, 保尔·柯察金、亚瑟这些人身上的坚毅、顽强、为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在孙少平身上所产生的影响。这也体现了作家路遥对实现文明转换的理性思考:要真正摆脱农村小生产者的狭隘意识, 实现精神世界的彻底转换, 并不是简单地进入到城市或者简单地获得了工人的身份就能如愿的, 一种新的文明素养的获得, 更需要经历艰苦的精神历程和身心的磨练。也许正因为触及到这样一个最深层的精神揭示, 孙少平的形象才会在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当代青年读者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 以致许多年轻读者把这个人物看成是自己“少年时代的圣经”。

我注意到在研究者中对作家路遥创作所呈现的精神特征, 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认为:“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所以在其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即他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和超越, 又对现代文化却步和瞻望。”;也有研究者只看到路遥的创作一直存在一种“城乡对应模式”而没正视这种“模式”内涵的变化。应当承认, 路遥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确实不是单一的, 他的骨子里浸润的是深厚的乡土文化, 但是他又是个富有理性的敏感作家, 乡土文化的深厚性和对时代飞速发展的感应力, 构成了他农村小说的创作优势。他不像他所尊敬的前辈作家柳青那样, 当自我构设的农村合作化理想前景遭到现实的质疑时, 无法接受而陷于精神痛苦终至搁笔。路遥对自己精神立场的调整是明显的, 我们从孙少平的形象和他在《人生》中的高家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这种变化。1982年他笔下的农村青年高家林, 因不满农村的闭塞、落后, 萌动了进城寻求出路的愿望、而且也实现了这样的愿望。但路遥对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所抱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 他一方面写出高家林向往城市的合理性, 但又流露出他对高家林抛弃农村少女巧珍而接受城市女性黄丽萍的不满, 并通过对巧珍真挚深情和纯洁品格的描写, 实现对高家林的道德谴责;同时又设置了高家林是利用了不正当关系顶替他人而进入城市的情节, 最终让这个希望在城市中寻找自己新的生活位置的年轻人, 灰溜溜地返回农村。这些描写, 与其说是对高家林处世态度的道德批判, 倒不如说是作者在对农村面对现代文明时, 人的命运趋向的认识还存在着矛盾和犹豫, 还没有完全摆脱“立足农村表示进步, 离开农村表示忘本”的流行观念, 还没有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视点来观察、思考农村在向现代文明转换中所展开的多种人生选择的合理性。当然, 他在高家林形象刻画中所表现的“两难选择”, 在当时确实打开了人们的思维空间, 给以往那种“非此即彼”的艺术接受带来了一些令人沉吟不已的叹息。但到了《平凡的世界》, 路遥对于孙少平决心改变祖祖辈辈生存惯性, 离开故土、闯荡世界, 通过艰苦奋斗寻找新的生存方式的行为, 则是以相当明朗的态度给予赞颂。即使对无法离开乡土的孙少安, 也着力表现他善于把握生活契机、“眼疾手快”地开拓自己一片新的生活天地。这些, 都体现了作家路遥在感受到现代文明潮流的到来时对自己原有价值观念的调整, 也正是这个关键性因素, 使他的《平凡的世界》能够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以超前的眼光透视新出现的现实矛盾, 并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在延续了一段比较长的历史途程后仍然感动着当下的读者。

路遥的平凡世界 篇3

本期三篇文章便从不用的角度来谈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同点 三篇文章都是对路遥及其作品的感悟及评价,都是对作品中的人物体验式的感悟。《怀念路遥人格和文格的奇特魅力》一文回忆了作者与路遥亲如兄弟般的感情,表现了他的独特个性;《路遥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表达了对于失去路遥这样伟大的作家的悲痛,强调了路遥作品的深刻意义;《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是对路遥作品的延伸阅读与体悟,是自觉不自觉地对作品中的人物“高加林”的模仿和由此而生的内心的自省,从而生出了原文中“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的感悟。

异点 三篇文章的虽然都是与路遥及其作品相关的文章,但其各自的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怀念路遥人格和文格的奇特魅力》主要是回忆路遥的为人处世的风格和态度,作者与作家相知甚熟,行文平实,如其人仍在,其声仍闻,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日常的路遥,真实感人;《路遥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从历史、社会、文学的等宏大的视角来评价路遥及其作品的伟大意义,深刻地分析路遥这个将根深深扎根于土地与人民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伟大历史地位;《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的主题则是“借古喻今”,通过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来隐射现实人生中的“高加林”,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故乡,“故乡,就是为我们这些高加林准备的”,“而故乡的分量,好像也只有通过一代代青春的热血献祭,成为我们最后的乌托邦”。

路遥在逝世多年后,人们还在热烈地怀念他,还在谈论他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作家最高的奖励。路遥作品中的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他给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路遥《平凡的世界》赏析 篇4

一群普通的人,

演绎着悲壮的人生 。

让人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激动、喜悦、难过、神伤,一心都沉浸在那片遥远又熟悉的黄土地。——读《平凡的世界》,已经遗忘了的中国变迁历史又渐渐浮现在眼前。这是恢宏的巨著,是饱蘸着热情与爱在书写生活的历史长卷,那些贫穷与苦难,那些坚韧与顽强,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最沉重的记忆,也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灵魂。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大学生具有鼓舞作用。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六卷。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的顽强坚韧使人精神升华,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它深情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

《平凡的世界》为中国当代挣脱极左的束缚开始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留下了史诗般的艺术画卷。作者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共写了近百个人物,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的人们的思想变化。小说“人物运动的河流”中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读《平凡的世界》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那片黄土地深深地热爱,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读《平凡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它的精神,它使我的精神的导师,引导我战胜困难。它是所有正在面对或者是已经经历过人生困境的朋友们的一生的精神粮食,能保持一个人在人生拼搏中永不放松又能给在生活中茫然无所为的年轻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们通常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那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 “相信自己能飞!”

我想,少平的命运就是我们这些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的生活影子,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民的子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走出偏远农村来到大城市里摸爬滚打努力探索着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的和我一样农民子弟的影子。我们不甘平凡,却是如此平凡!但是,我想,不管我们的命运将如何,我们都应该像少平那样,不管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我们都不会放弃努力!不会愧对生命!

生活的真谛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去对待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在拼搏中的追求,不单单是结果,还有奋斗的历程。”——这是人本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铭记终生。

也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这是作者在后记中写的。

是的,平凡的世界,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平凡的人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平凡的人们造就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生活不在于追求伟大,平凡中自然能窥见伟大,只有平凡的才是大众的,也才是最真切和伟大的。从平凡中来到平凡中去,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际遇!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5

少平是作者重墨渲染的对象,也是我最佩服的主角。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同时也是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或许,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以尊严慰灵魂。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从平凡中来,归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生命,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也许,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润化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

田小霞的出现,给少平的生活增添了几抹色彩。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她的出现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而她的牺牲,却把那缕阳光夺走了,少平的悲痛与彷徨让我潸然泪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个梦,破碎但深情、酣畅却桎跛的梦。

掩卷深思,真正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孙少平与田小霞的感情给了我极大震撼,那是真正跨越了一切界限的两颗心灵的交汇,彼此的吸引与爱慕。而正是他们的勇气才没有重蹈润叶与少安的覆辙。我坚信那就是真正的感情!

那么少安和润叶呢?他们服从了命运的安排,最终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与一个不曾爱过的人过起了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相互扶持、紧紧依靠,直到老去。还有润叶和李向前、润生和郝红梅、孙兰花和王满银,他们都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许,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有些青春偶像剧中所演的那样轰轰烈烈,但是能够确定的是,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少安与润叶的感情,少平与晓霞的感情,润生与红梅的感情,少平与金秀的感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兄弟姐妹……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那里一一展现。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西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林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不会在留存,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尽管时光荏苒,此刻的黄土高原的外貌依然如故,那里仍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如路遥所讲述的那样:情满人间。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啊!看看你们的周围,父母千里之外的一个电话、成功时兄弟姐妹的一声祝贺、失落时爱人的一句安慰,让我们重新把这些爱的片断品尝、珍藏,不仅仅是完美的回忆,更是内心的一份宝藏。这亲情、友情、感情一齐织成了一张温暖人心的爱的网,时时刻刻给我们温情与力量。正因有爱,世界变得美丽!

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6

第一次捧读《平凡的世界》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大概是93年吧。

记得那时候学习一直很忙,但一接触就不忍释卷,于忙里偷闲中紧张地完成了初读。现在想起来,那感觉颇像初恋的味道!

,弹指一挥间,当我于闲暇中再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竟发现当年的书生意气,男儿热血,早已灰飞烟灭。我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洞察。读过四大名著的估计都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实际上是从自己的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中取材的。与共和国同龄的路遥也一样,贫困的阴影,初中毕业务农,任民办教师的经历,做临时工的酸辛,所有这些都在他的小说中有真实细致地体现。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有一首诗云: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可以说,主人公孙少平的哀和乐,歌和泣,以及他的感人的奋斗历程,正是作家路遥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含泪的回忆。读他的作品,特别是60后,70后的读者,更能从中获得“童心来复梦中身。”的人生体验和艺术享受。

说实话,尽管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觉得直到今天,从某种角度上说,更适合年轻人一读的还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话可能有些偏颇。但这部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的不朽经典确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路遥的.小说中,我们总能隐隐地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人生对理想的追求,似乎是宿命似的,他们往往都逃脱不了一个人生的怪圈。

中篇小说《人生》里的主人公高家林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统一的典型。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残酷的现实让他经历了土地——城市——土地的人生圆圈。而与高家林人生圆圈相伴随的刘巧珍黄亚萍也各自走了自己的生活圆圈。

无独有偶,《平凡的世界》中,同样也展示了这样的人生圆圈。路遥在小说里这样写道:••••••生活是这样令人感慨不已!

孙少平不由想起十年前他的初恋。他想起了他爱上的第一个女人郝红梅。富有戏剧性的是,十年前的那场感情纠葛发生在他和顾养民之间;没想到十年后,他又和顾养民纠缠在一起。不同的是,十年前,郝红梅离他而去爱顾养民;而今天,金秀却要离开顾养民而爱他了

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

但生活又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走向前去!

瞧,十年过去了,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就拿他们几个说吧,养民已经到上海去读研究生;而前不久他震惊地获悉,郝红梅带着前夫留下的孩子,竟然和他同村的另一个同学田润生结了婚,现在就生活在双水村。而他,当了一名干粗活的煤矿工人,现在受了伤,住了院,却被养民爱着的金秀爱上了……

如果说孙少平对郝红梅的爱恋还是那种青涩朦胧的话,那么,他对田晓霞的爱情无疑是山盟海誓刻骨铭心的。然而理想的爱情之花,多半都因世俗的羁绊而枯萎。我们不得不为这对心灵挚爱的鸳鸯最终各自一方而深深叹息。作家似乎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爱情是美好的,现实的藩篱是沉重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一段值得祭念的爱情故事呢?

不同生活处境的人,本来就应该寻找各自不同的归宿。尽管金秀可爱,热情漂亮,情感炽烈而丰富;一瞬间给予男人的东西可能要比冷血女人一生给予的都要多。但也许在路遥来看,这绝不是孙少平爱情人生圆圈的终点。

现实中,只有大牙湾煤矿,才是他最佳的人生归宿。因为那里,有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女人——惠英嫂。而且路遥对孙少平这个人物的归宿是满意的,这可以从全书的结尾看出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 篇7

一、孤独世界的创建:孤独意识中的心态问题

路遥生活的时代, 处于农村正在逐渐被遗忘, 城市和农村互相排斥的病态动态中。农村所孕育出的赖以生存的文化之根不能够继续生长, 基本的维持温饱已成困难, 路遥在作品中也饱含了农民文化意识。以孙玉厚为代表典型的劳动人民, 教条一样地结婚生子, 种田读书的循环之中, 以田福堂、孙玉亭为代表的虚荣的“土政治家”, 沉溺于名存实亡的集体主义中不能自拔, 是一种丧失目标的孤独;以孙少平孙少安为代表的农村先进知识分子, 有一种无法被人理解与安慰的孤独感。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有着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无法言说的苦闷与孤独。这种孤独的氛围渲染于整部作品之中, 使作品含有一种孤独意识, 完成了基于现实的孤独世界的构建。

二、冲出孤独世界的围城:

在路遥的小说中, 农村中质朴的青年人生活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富有, 相互影响, 这也许就是孤独意识产生的根源。《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以孙氏兄弟为主要线索的奋斗青春来审视几千年以来中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孤独有两种, 一种是想法设法摆脱的孤独, 一种是自己本身依赖的孤独。这包含着主动逃避与寻求欲望。这两者都在《平凡的世界》里面被当做解决城乡矛盾的方式。孙少安放弃学业, 放弃润叶热烈的示爱, 放弃个人发展而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孙少安的孤独是一种设法摆脱的孤独, 而孙少平的孤独是一种自我寻求的孤独, 也是前途未知的孤独, 是无法排解的孤独, 封闭自我, 少平的矛盾处境中是这种孤独意识决定了他不可能再回到农村的走向。两兄弟不同的孤独方式, 虽然不以主题呈现, 但是却能够深入到意识层面来反观、解读这种孤独感, 也证明了突围孤独意识的不同选择, 这种二维甚至多维多层次的选择, 丰富了路遥所谓的“交叉地带”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作为个体的独立孤独所形成的联合, 进行了对孤独世界的全方位的突围。

三、感悟路遥的孤独意识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盖上了一个美好的落款封印, 过早地体验“交叉地带”的现实与苦楚, 因此他善于用笔去构建那样的世界, 我们自然会感受到路遥这种痴迷的孤独, 然而路遥的孤独世界没有用英雄主义去构建。少平的安于现状的奋发执著是路遥对于人生最为严肃的孤独探索, 路遥的孤独是一种带有文人傲气的特有的悲天悯人的情丝, 这种傲气也是一个从农村走出的渴望为自己正名的有志青年的代表, 在《平凡的世界》中总有一种平凡的孤独和骄傲, 这种深层的孤独在《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最好的安慰, 少安能够获得不要彩礼的感人爱情, 润生勇敢地照顾柔弱的红梅, 润叶给向前一个完美的家, 路遥似乎让这种孤独找到解脱的方式。

总结:

也许路遥在现实中, 是一个容易孤独的人。但是在孤独的时候, 精神不会是一片空白, 仍然展示着其丰富多彩的世界, 也许路遥是很乐于享受这种孤独的, 也许孤独给予他创造的热情与激情, 展现出理性与感性互溶的动人的思考。孤独总是让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 而这忧伤大多是美丽的、动人的。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美丽总是愁人的。”文人的胸怀本身就含有忧伤的成分, 他们将忧伤揉碎了, 咽下去, 随口一吐, 就是一个时代。所以文人的孤独与忧伤总是被冠以时代的烙印。路遥的孤独意识源于对农村这块淳朴土地的热爱, 路遥认为农村是丰富的精神发源地, 在物质贫穷与精神富裕面前, 路遥渴望将农村发展起来, 最终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路遥走出农村但仍然心系农村, 把农村的发展前途与自己联系起来, 始终根植于这片土地, 根源于农村这片土地的生存意识的孤独成就了路遥, 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著就了他不朽的作品。从伟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追溯到作家本身, 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路遥的孤独意识。

参考文献

[1]任桂娟.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的形象内涵[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齐璠.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D].吉林大学, 2008

[3]张贺.《平凡的世界》为何历久弥新[N].人民日报, 2009

[4]赵玥.从《平凡的世界》解析路遥受欢迎的原因[N].安康学院学报, 2011, 4

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 篇8

关键词:现实主义;平凡;悲壮;历史变迁

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平凡的世界》它正视了现实,并忠于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了人生。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到1988年历时6年,其间作者为搜集事实进行了不少的工作。作者首先进行了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在此其间除了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长篇小说外,对于其它的杂书如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著作也进行了阅读。另外对农业、商业、工业、科技等书也做了必要的研究。为了使作品能全景式地反映当代生活,作者提上了行囊开始在生活中奔波。在现代主义横行的当时,作者毅然选择了现实主义来创作这部作品,而且打破了传统的创作规则,采用了“无意识”手法来塑造其中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现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路遥对于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的农村、城市生活都有着深深的体悟,并且这种体悟让作家产生了一种要把它表达出来的冲动。《平凡的世界》真实逼真地描绘了农村历史的变迁。路遥在这部作品中再现1975年到1985年中国北方农村历史性的变迁,作品中每一个农村生活场景无不让人想起当时或我们现在所处的农村生活现实。如在修筑水坝时,金家人恋土情结与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热潮的矛盾,在田福堂的精于世故中终于金家人不得不屈服,这也反映了在中国农村中伦理道德与政治风波巨大的影响。诸如以上的种种的农村社会生活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

《平凡的世界》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必要而细腻的描写,符合了人物的身份。例如孙少平由于贫困而过份的自尊的描写。“他在眼前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的,但是他感觉他比别人低了一头。而贫困又使他过份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于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的情绪。就说现在吧,他对那个派头十足的班长顾养民,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对于这一段由于贫困而过分自尊的描写,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因为作品中的孙少平是一个顽强不屈,敢于奋斗拼博,追求精神美好的人,所以他会更加地认为别人在注视着他,所以他由于贫困而自卑,由于自卑而过分自尊的情形会比别人更强,所以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感的情绪。上述种种也充分地显现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是有分寸,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平凡而悲壮的爱情世界

《平凡的世界》描绘的爱情故事是平凡与悲壮的。平凡的生活其实本如此,难得称心如意。人们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两人都明明喜欢上对方。但是孙少安对田润叶是爱而不娶,而田润叶对李向前是嫁而不爱。孙少安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村落中一个平凡的农民,虽然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比较现代的想法,但是却无法摆脱传统思想对自己的影响。他内心是喜欢田润叶,但是心底的传统观念告诉他,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差较大,他不能让人看扁,他不能害了心爱的女人,于是他只能躲藏起来,只得逃到了山西把一个他认为适合当自己的妻子的秀莲娶了回来。少安的逃避让田润叶为了浓浓的亲情与世俗的观念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李向前,在一段时间内折磨着这个痴情而可怜的男人。平凡的世界,世俗的观念,善良的人情让两个本来深深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这虽然悲哀,但又不失为一种壮美。作者并没有让这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过下去,而是让这个平凡的世界变得更加悲壮。少安娶回的秀莲让少安的日子变得快快乐乐,秀莲的贤慧与勤劳让少安能大展雄图。但是夫妻恩爱事业有成的时候,秀莲又因为积劳成疾患癌症而去,生活对少安也太不公平了。而田润叶虽然在结婚后冷酷地拒绝了丈夫与她同居的要求,但却在李向前因车祸失去双腿时爱心回归,重新审视李向前对自己的爱与自己对李向前的爱。决定立即回到李向前的身边,因为她意识到:“她现在对自己的丈夫有些深厚的、怜爱的感情,不仅有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而且还有一种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在这里作家又给我们显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仁慈的品格与圣洁的光辉,她们纯朴、善良、宽厚、无私,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她们也在演绎着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具有戏剧性,一个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煤矿工人,一个美丽现代的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两个地位悬殊如此之大的年轻人由于心灵的相通而走在了一起,而且深深地爱着对方。虽然少平对晓霞爱得悲苦,爱得不安但是他们仍然演绎着他们美好的壮丽的爱情。他们的生活本应如此美好,但是平凡的世界中这些平凡的人们由于他们善良的爱心使他们的爱情最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随着田晓霞在洪水中因救溺水小孩英勇牺牲,少平与晓霞的爱情也只能划上一个悲壮句号。作品中其它人的爱情也是难尽如人意。

作品中所描绘的亲情与人情世故也是平凡与悲壮的。少安砖厂的发展,本已给家庭带来了兴旺与发达。浓浓的亲情本来可以让兄弟一起走上富贵之路。但是追求独立少平,却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虚,背行囊,抛下这温馨的亲情与有利的条件去了黄原揽工,并最终成了一个吃公家饭的煤矿工人。他达到了自己理想上、精神上的彼岸,但是却给亲情留下一个遗憾。同样少安为了难舍的人情,为了村民在农耕中有几个活钱,而扩大了砖厂规模,招揽一部分农民来砖厂做工。但是这些人在少安砖厂陷入困境无力给予他们工钱时,却忘记了这份浓浓的乡情,对少安冷嘲热讽,攻击鄙视。当少安的砖厂重振雄风时,他们又换上了另一个面孔。作者在亲情与人情炎凉中又给读者展示了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作家的创作心态的悲壮,决定《平凡的世界》描绘的是一个悲壮的世界。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物态化的结晶。因此,只有在对作家人生阅历精神结构创作心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指向及相应艺术形式选择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与阐释。作者本身就是带着一种悲怆的心态进行的创作,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及自已的人生经历中都充满了悲壮,所以《平凡的世界》中也必然会透露出这种悲壮的气息。

平凡的社会环境与历史环境决定了人物的命运,现实中的人们都不可能过得尽如人意。而《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作品,所以它描绘的必然是一个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1、2、3、4、5)[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3]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9

没有理由不认为,这样的作品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之作,这样的作家是我们时代的重要作家。路遥离我们远去已经有些时日了,因此我在此重提这样一位作家大概也就不会有什么“死后出名”的避讳。一位作家死后注定是要热闹一小阵的,但这热闹极为有限,而且亦很难经受住时间的无情考验。然而,作为一名杰出或重要的作家,他就应该永久地被人记住并提起,而路遥便是这样一位不该被遗忘的重要作家。当然,在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日子里重提路遥是不太识时务的,因为路遥的热闹早已过去了。但我想,作为一名评论家,他的评论不是为赶热闹而来的,也应当为自己的良心负责。只要是好作品,他都不应当忘记发表属于自己的声音,从而抚慰自己的灵魂。

路遥便正是这样一位让我无法逃避的小说家,虽然读过《人生》与《平凡世界》都已经有些时日了,但那种隐藏的感动依在。不否认我是在周围一批人读过之后的赞许声中开始读路遥的,因为我亲眼亲耳目睹聆听了一大批知识层次不高的读者对路遥小说主人公情节内容的高谈阔论,从他们那神态以及赞美的言辞中,我洞悉了《平凡的世界》以及《人生》对他们的震颤与感动。于是,我开始以挑剔的眼光读完了路遥的几乎所有文字。在此,我不想否认我当时的感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很久未有的感动与震撼,它有如读任何一部国外名著带给我的感受。当时,我没敢写这篇评论,因为怕一时的感情冲动把它捧高了,然而到了今天,我认为这一段时间已经足够让我可以客观地面对路遥了,那就是:路遥仍旧也将永远是一位重要而杰出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也将永远是一部重要而杰出的巨著。1、心灵的守园人

路遥的成功来源于他对时代精神与心灵的持守。读过路遥的所有文字,我们便知道路遥的超凡的心灵力量,他的苦难,他的思索都横亘在时代的精神高峰,作为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作家,他始终和大地保持着血肉般的联系。我不敢说别的作家就把这联系遗忘了,但我认为,路遥的这种血肉联系最让人感动,他是那么实在那么真诚地和土地联系在一起了。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是真苦难,那是时代的史诗般的缩影,当然,若没有作家的良知与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苦难是难以震撼人心的。路遥一直对那个年代耿耿于怀,他知道为什么而写作,他也知道用什么态度与代价去写作,因此他愿意用生命来换取艺术的成功。虽然这样拼命的写作也许并不可取,但我看到了真正的艺术所需要的东西,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作家所忽略的。

正如海子的自杀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撼一样,路遥的倔强的写作姿态一同样隐蔽地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到底作家为何写作?写作的意义何在?而我们又凭什么写作?也许,在这一切问题上路遥的经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正如面对神圣的追问一们,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也同样不应该轻轻绕过。也许,没有什么比写作态度更重要的东西了,遍览世界文学大师的写作,他们的姿态都值得我们钦佩与敬仰。他们在骨子里都不会忘记自身的良心与责任,因为他们明确艺术为什么能够存留于世。说到底,他们都以自己的良心在写作。他们为心灵而写,为人类的灵魂而写。永恒的不是外表与形式,而只能是灵魂与精神,因为人不是单为食物活着。在这点上,路遥是相当清醒的,因此他以强大的勇气与责任感面对了当代现实,他以苦难为这个时代奠基,从而完成了心灵的建筑。

当然,路遥还不是大彻大悟的文学信徒,他对生存意义的思索仍然是悬置的。作为一个把文学当做信仰维持生命意义的作家来说,悲剧同样明显。首先,这种文学责任感与良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维系于苦难的意义上的。在苦难中的追求以及由追求带来的苦难阻梗了作家向纵深地带进发。他更多停留在苦难的深度层面发问,他的小说也就是对这层面的一种描述与同情,它并不存在解答的任务也无法解答。其次,文学本身是无可取代生命的意义的,它也不可能作为一个人的信仰存在,因而路遥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便带上一种殉道般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路遥的不合时宜的出现给我们这个时代作家的写作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这个空白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极为有力的注脚。

谁也无法否认八十年代末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学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辉煌,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场革命留下严重的文学后遗症。至少就目前而言,仍然有那么一大批作家在各个角落挖空心思地试图在形式上突破与翻新,并幻想以这种努力代替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当然,这种实验般的热情至今令人钦佩,但我不理解的是,这样的小说面目全非,让人无可卒读。我不相信一篇没有人读的小说会名垂千古,因此我简单地判定了这种小说的失败。正是在这几乎没有人看小说谈小说的年代里,我看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听到了众多读者的《平凡的世界》。我为此感到惊讶,毕竟还是有不识时务的作家在为我们众多的读者写作。特别是当我面对这样一部宏篇巨制时,我简直不可思议了,那么多读者哪儿来的时间呢?

《平凡的世界》应当是远比《废都》或《白鹿原》更值得让我们惊奇的现象。据我掌握的一手材料表明,《平凡的世界》至少具有以下几点特别:一者,它的读者面是最广泛的;二者,它的篇幅最长;三者,它引起的共鸣最大;四者,评论界采取了不该有的沉默。围绕着这些特别的点,也许我们能够看到当今文坛某些粗俗不堪的现象,但在此我无意于讨伐这些,我只想说明:路遥是不该忽略的,特别是《平凡的世界》不应当被忽略。

路遥无疑用宏篇巨制建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与时代的精神。至今为止,《平凡的世界》仍然是对1975至1985年这段历史最为权威的发言,即便不是史诗,也是这段历史最为有力的见证。路遥守住了自己心灵中那个园子,他没有让时代的变化劫持了精神存在的居所。因此,他的小说言诉了别人没有言尽的苦难,也言说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苦难,从而也在苦难的意义上建构了生存的意义和心灵的家园。可以这样说,由于作家对苦难意义的切肤理解与感悟导致了他那超凡的责任感与良知,而这良知又给他的小说带来了心灵的高度。正如孟德斯鸠说过:因为情感真,所以美;因为情感美,所以善;因为情感善,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自然要高。这句话用在路遥身上是很恰当的,我对这句话也同样相当赞赏。也如康德说的一句话: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路遥正是通过自己创作者的良知感悟了这个世界的苦难及生存的苦难,他试图用苦难来构筑生存的意义,所有这一切努力都令人感动。更难得的是,路遥那平凡的创作立场,他要像农民土地上的耕作一样用自己的笔无尽地耕耘。他不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恰恰相反,他意识到了作家的平凡,也意识到作家的职责。他知道要把笔尖指向何方,他知道他该用笔做些什么。显然,路遥有这种清晰的创作指向性给他的作品带去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也给他的作品带去了意义。他的小说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同样就在此。

不否认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指向与意图,便像路遥这样的小说家在这个时代已经罕有。在很多人看来,路遥这种具有强烈责任感与良知的作家已经过时,也就是说不合时代的要求。但我想,只要这种责任感与良知来源于心灵与精神而非集团与政治,那么它就永远值得人们敬仰与尊崇,这也就是至今为止我们仍然不忘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师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路遥的良知只能来源于心灵与精神,他的责任源于此,他的苦难的体验也源于此。他实实在在是一位称职而伟大的心灵守园人。2、灵感的诞生及伤痛的灵魂 守住了那一方故园,路遥的灵感得以激发。多少次面对父老乡亲,又多少次面对故乡那片贫瘠的土地,路遥都确实地感到那土地的厚重以及那苦难的份量,因此,路遥在小说扉页中说: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确实,那段历史难以忘怀,但为何只有路遥潜心于它呢?也许,是寂寞,也是土地。只有路遥耐得着寂寞,也只有路遥与土地紧紧相连。

土地是厚重的,也是博大的,同时也是真实的。来源于土地的文学只能是真正的文学,它必将与人的灵魂脉博一同跳动。路遥感悟了土地的博大与厚重,更感受了它那伟大的真实,因而无论是《平凡的世界》还是《人生》,亦或《黄叶在秋风中飘落》,路遥都以真实感悟了人生。真实带来的是善,善的心灵,善的故事与善的人生。《人生》中的巧珍是善的,她有金子一般的心;《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都是善的,他们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土地的真诚。这些人物都是那么深刻地牵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崇高的美,一种激越的精神享受。有什么冲动与震撼比这更美呢?

应当感谢路遥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批光辉灿烂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巧珍,她的成功出现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至今为止,《人生》仍然是带给我最大震撼的小说之一,它的意义由于巧珍的完美塑造完成了永恒,同时还有高加林那奇特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由此,我想到了灵感的诞生。作为路遥的成名之作,也是早期代表作,没有灵感是不可思议的。

这灵感也就是真与善的结晶。我不敢想像,若没有真与善,路遥会成功?灵感在路遥身上很鲜明地表现出真与善的需要,真与善是路遥的生命所在,也是小说主人公的生命所在。路遥正是在真与善中找到灵感,从而赋予了小说以最高境界的美。这美便是崇高,是震撼。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主要人物的真与善是让人感动的,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震撼,可是那时时有的感动在告诉我们,崇高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它不像有些人说的:《平凡的世界》艺术性不高。实际上,这是相当片面的短视,作品的崇高及那种美本身便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性。能够把一个人物形象光辉地矗立在读者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要求。而最高艺术性往往又是隐形藏迹的。

路遥的成功并不在于一味地塑造片面的极端的真与善,而是给真与善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个空白造成了永恒的缺憾与回味。至今为止,巧珍突然决定出嫁的举动仍然让我心痛不已,而高加林的变心与懊悔则又如此真实地打击着我的心怀。另外,田润叶的突然转变,田晓霞的意外死亡都实在地冲击了我们那颗由小说带来的一颗真与善的心灵。那种心痛的感觉我想其震动的力量将更加持久。路遥显然没有满足于塑造一种极美的光辉形象,而是不时地制造一种遗憾,是一种深深的遗憾。这种遗憾让我们对真与善认识更深更透彻,也让读者更多地透入生存及人生的深层思索与品味。

这同时也就牵涉到路遥对人生的认识与看法。在我看来,路遥对人生的思索与体验是深入的,他更倾向于一种真与善的人生,但他对人生转折点上的选择却充满了困惑与无奈。《人生》中的高加林没有结局,《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亦没有结尾,我们没法猜测他们的人生走向。这也便是路遥给我们设置的思索障碍,同时也是路遥对人生的一种无奈与无力把握的表达。伤痛是很明显的,也正是这种伤痛一次又一次地构筑了小说的极美。

这是一种由于追求真善美而带来的伤感与遗憾,也是一种完美没有办法实现的感慨。路遥显然深知美学的最高原则,那就是一种缺憾往往比完美更具有艺术魅力。仿佛维纳斯那只断臂一们,路遥让每一位主人公都留下了遗憾,也让故事留下了空白与缺口,这一切都只能由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与思考去填补。当然,这种填补是吃力不讨好的,因此,它形成的那种悲剧式的美是永恒的。人们只能通过假设性的前提与不存在的结论来延伸对作品主人公命运的关怀,从而也因此拓展了小说的深度空间。

当然,路遥对缺憾与空白的设置也不尽是有意的,这同时也与路遥的经验及对人生的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路遥对人生的看法是充满矛盾的。虽然他不会对人生感到失望,但在相当大意义上也并不乐观。它纯粹是一种被苦难充满的略带迷茫的旅行,仿佛是被一种无法预知的命运裹胁前行,路遥面对的便是无法摆脱的伤痛与悲凉。虽然也充满了勇气,但它是短暂的,而且往往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悲哀也就隐伏着。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创作谈中,我们洞悉了路遥的灵魂,他那拼命般的写作精神以及使命感与良知的态度。这是一篇相当感人的文字,它朴实地道出了作家的悲哀与艰辛,这是一种灵魂的自囚般的伤痛。路遥正是以这种精神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他小说的主人公也无不充满了这种悲凄的牺牲及灵魂被折磨的伤痛。这是一种自虐式的痛苦,它用苦难来自虐灵魂。无论是在孙少平身上,还是在田润叶身上,亦或别的人物身上,这种自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也许,这种灵魂的折磨让读者负载了沉重,重作家却在试图说出某种对人生的更高思索。

我们无法准确地预见路遥那深层的人生思索,但我们却由此体验到了路遥的深重。路遥的一生正好极为准确或形象地给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做出了注解。我们同情路遥之余,我们是否想到,那一大批光辉夺目的主人公形象也期待着我们去理解去同情。3、面对路遥:发现什么

毋庸置疑,面对路遥我们更多的是苍白:我们少了良知与责任感的精神,我们少了苦难的理解及善良的情感,我们也少了经受寂寞的勇气与力量。一部《平凡的世界》的出现是功不可没的,它带给我们的话题也极为重要。正是在它身上,我看到了文学的希望。

这些话都并不是过誉之词,在今天看来,路遥及《平凡的世界》的出现都是至关重要的文学事件。相对于时下一大批作家来说,路遥都正面构成了一种威胁与冲击,它直接地穿透了时下作家那暧昧不明的写作姿态以及那贫乏的良知与责任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侵袭包围下,作家丧失了一切善良与神圣的素质,加上一种时代精神信仰的危机与更为严重的缺席,一切的灰暗与绝望凌空而来。二十世纪的绝望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作家的悲哀。已经没有谁能够摆脱这时代精神阴影的笼罩了。面对如此深刻的时代悲凉与绝望的弥漫,我们的作家更多被阴影裹胁,他们失去了抗衡的能力,他们向黑暗与绝望举手投降。这样的作品是绝望的与灰暗的,也是颓废的,它不给我们任何希望与安慰,却以一种膨胀了的绝望的自我打击我们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心灵。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文学,也不是我们需要的精神。

路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出现的一个强者,他用苦难筑成了牢固的信仰,用崇高的精神建构了文学的金字塔。与他的小说为伍,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与希冀。虽然仍然有迷茫,蛤他那良知与高度责任感的写作带给我们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往往通向一个神圣的家园所在。路遥便正是靠着它得以持守住心灵的家园,在那块纯洁的净土上,他辛勤地为劳动大众耕耘着,这就是意义的诞生。在这样一个写作意义缺席的年代里,这意义是实在的、清晰的,它超越了可能性的困惑与迷茫,也带给了路遥无尽的创作源泉。无疑,路遥的创作指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方向是对这个年代许多作家创作的嘲讽,特别是那些以游戏为目的的作家们,路遥的态度都是一面无可逃避的旗帜。

路遥令我们无可逃避,同样,《平凡的世界》也需要我们正视它。前面我已经说过,它具有几点特别之处,这几点特别又同时昭示了文坛某些粗俗的现象。现在,我们就以一种客观来面对这部新时期以来罕见的巨作。

如果我们的评论家能够更加广泛地接触一些民众而不仅仅是圈子里面的人,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面是最广泛的。相对于别的小说而言,它不仅让那么多的读者读它,而且也让那么多的读者迷它。很久以来,这种效应已经在新时期文学中渐渐消失了,它之所以还能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这不能不说是它的魅力。这是又一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胜利,虽然它补冷落多年,但《平凡的世界》再次印证了现实主义没有过时。正如路遥所持的观点,写一部作品并不存在方法的优劣问题,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亦或后现代主义,它们都不存在矛盾与对立的。对于一部作品而言,采取什么方法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适合于自己的表达。只要是适当的,那都是可取的。面对这样一部宏构,路遥选择了现实主义方法,这与路遥本人有关。而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也并不就等于路遥对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恰好相反,如果有必要,路遥同样可以用最时髦的后现代主义方法进行创作。因此说,谈论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重要的在于作家愿意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什么内容。也即从这意义上说,我对许多评论家由于《平凡的世界》中的现实主义方法就对它加以指责或望而却步感到悲哀。不容否认,现在相当一批评论家已经只能评论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品,他们津津乐道的也是什么后现代主义,他们只对技巧与形式感兴趣,一谈到内容,他们便嗤之以鼻,以为是古董。在此,我并不是想否定后现代主义(我同样很欣赏),而是想说,这样片面与短视的评论家早晚有一天是否也会被新流派新主义的激进批评家视为古董?

实际上,任何创作方法与原则都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问题在于,任何一种创作方法是否对每一位作家都适合?如果片面地在技巧与形式上求新,而在内容上老旧不堪,那又有何新意可言?如果我们清醒一点看待每一部名著的出现的话,那么一个事实也便昭然若揭,那就是:没有内容与精神的超越性震撼(即新与异的震撼),那么任何技术的翻新都不会给我们带来名著的营养。我之所以认同了《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巨著,其原因大抵也就在此。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以煌煌百万言这样长的篇幅取得了众多读者最大的共鸣,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只有名著才有如此的份量。虽然如今已经有好些人对感动与流泪不屑一顾甚至极尽嘲讽,但我却仍然认为它是名著得以确立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一部不会震撼人心的作品是很难留在人们记忆之中的,即便留下了也是不长久的。

然而,就是面对这样一部给人们心灵带来无尽滋养的恢宏巨作,评论界却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我至今仍无法拂去最初读《平凡的世界》时的那种感动以及孙少平对我们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我也不会忘记那么多读者谈论它时所现出的那种由衷的共鸣与激情。然而,评论家沉默了,新闻界也沉默了,我一直无法揣摩个中原因。唯一值得推敲的是,评论家没有时间去看这样一部万百言大作,亦或嫌弃它是一部古董(现实主义作品)呢?我想,两者兼而有之,同时也刻画出了时代评论家的浮躁。正是由于浮躁,他们没有时间(虽然《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都几乎只花了两、三天就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因而也不会知道众多读者的声音(因为高高在上);也正是由于浮躁,他们更愿意追星逐利,而不愿意追逐过时的路遥(因为后现代主义作家时髦红火)。很明显,现在的评论家几乎无法代表广大读者的声音了(虽然并不都需要这种代表),他们不仅无视自己作为读者的最为重要的身份,也无视他们的职责(把真正的好作品推荐给广大读者)。他们都愿意把自己作家化(即只愿意生活在作家圈子中间),并以捧这圈子里的作家为能事。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论家该称为读者评论家还是朋友评论家,或者更直接一些,是关系户评论家?

这样的悲哀(亦或可耻)早晚有一天是要过去的,而这样的评论家以及捧出来的作家也早晚要被时间淘洗而去。想起路遥,我们就有许多话要说,因为他指正了一个方向,这是作家应该努力的方向。路遥一直是我最敬重的当代作家,对于路遥的作品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动,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开卷有益。长久以来,面对当代文学的乱象,更觉得路遥精神的可贵和路遥作品的难得,结合当前文学现状,我想解读路遥和路遥的作品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之一:应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作为其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

由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特征决定,青少年永远是文学艺术的最大群体,青少年思想活跃奔放,充满激情与活力,但他们的鉴别能力差,也很容易被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引入歧途。笔者以为,文学艺术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其是否能愉悦人的身心、是否有广泛的读者群,更要看是否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利,是否对人类文明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人性中积极的方面进行诠释和弘扬。可惜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连绵不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喧嚣,许多作家都拜倒在金钱的石榴裙下,文学领域这一神圣的精神殿堂也沦陷了。一些作家为了提高作品的发行率,甚至利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差弱点,谄媚于人性阴暗面,对青少年的精神进行大肆误导和劫持,使得对青少年毒害极大的非黄即暴等垃圾文学满天飞,对无数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但大浪淘沙,我们也有幸产生了一批如路遥等一直秉承文学精神、激励青少年顽强奋进的作家。让我们欣慰的是,他们作品中所弘扬的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而且还在不断被新一代的年轻人阅读着、感悟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避免了当代无数青少年精神的贫穷。孙少平、田晓霞等文学人物和许多青少年心灵相通,并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挚友,他们朴实、宽容、辞让、坚忍、诚挚、大气、理性的优良品质,浸润了无数青少年浮躁的心灵,大量的青少年在迷茫和逆境中从《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向上的精神力量,路遥作品中所诠释和弘扬的精神薪火可以说已代代相传。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当代有许多的青年认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仍然是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启示之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创造有益的精神食粮。

以路遥为代表的一些屈指可数的作家,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牢记时代赋予作家厚重的历史责任,竭力对促进人类健康绵延发展的人性中积极的一面进行挖掘、诠释和弘扬,构建了他们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文学殿堂。由于路遥能够贴近生活、用心写作、牢记责任、心系大众,所以路遥作品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教益性和可读性。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被作者把握得恰到好处。作品中一个个鲜活人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能寻找到他们的影子,所以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从中找寻到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为当前浮躁社会中无数热爱他的读者提供了心灵栖息之地,成了当代少有的能够滋养心灵、净化灵魂的文学作品。

上一篇:7号 关于召开河南理工大学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的通知下一篇:网络推广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