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

2024-05-16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精选14篇)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 篇1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讲述了主人公罗琦琦小学、初中时候的故事,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讲述琦琦的高中时候的故事及她从美国回到老家后所做的一些决定。两书也从奇奇从美国回到老家后,见到了一些被妹妹保存的过往东西打开了被尘封的记忆,但是可惜的是没有第三部,不知道琦琦最终选择是什么,是选择了呵护她、保护她的许小波还是选择了曾被她笨拙爱着,并且笨拙爱着她的张骏,真是希望有第三部。

通过读这两本书,让我回忆起了很多小学、初中、高中时候的事情,让自己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但是谁人不年少轻狂,爱叛逆。文中的琦琦并不像其他小说中那样得天独厚,受到老师家长的喜爱。她小学 中学的成绩都不好,和老师的关系也不算好。初中时因为给老师起绰号,被老师罚站,从被罚站在教室里,再到教室外,最后是学校操场的乒乓球桌上。要是一般的孩子遭受这种打击,要么一蹶不振,要么破罐破摔,可是琦琦并没有,她反而愈挫愈勇,身上好象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挫折与困难都能再一次站起来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像罗琦琦最终通过不断努力考取了清华大学,并且去了美国留学。虽然我的经历或许没有奇奇的那么丰富,甚至让人感到大笑,但是她的学习方法是很好的,解一道题时多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多动脑,注重实践。《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及《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向我展现了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熟悉是因为我也是学生,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书中的人无论是幼时受老师打击的琦琦,走过歧路的张骏,身不由己的许小波,还是近乎完美的关荷,哪怕是天才神童陈劲,都有一段不如意的时光,挫折和打击有时会接踵而来,有人就此消沉,但有人勇敢前进,这取决于一个人的韧性如何,所以,由此看来一个人少年时太过顺利可能也并不是好事,当日后真正的困难来临时,恐怕无法招架,尽管这种看法我也不反对,但是我更觉得一个人在人生中每个阶段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无法预料的,没有人知道明天我是顺利还是不顺,因为人们无法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就需要学会如何在环境中生存,其实顺境和逆境并没有什么区分,顺利时总有麻烦的隐患,困窘时总有希望的种子,人在任何时刻都是祸福相依的,而要做到在福地中不沉沦,在祸境中不低迷,就要有一个永不褪色的五彩梦想以抵抗外界的打击和磨合。我总爱将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怀抱梦想,一种人缺乏梦想。怀抱梦想的人心中有一片净土,即使现实中身陷泥潭,也有愿望和意志支持他走出去,哪怕那个梦远如天上的星辰,遥不可及,也不会影响他在心里拥有喜悦。而缺乏梦想的人难以体会有梦的快乐,他们安于现状,易沉迷”幸福”的陷阱,也易沦入”痛苦”的深渊,并且更爱嘲笑有梦的人:自不量力,孰不知自己才是最可悲的人。同时,我也很羡慕奇奇,有一个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保护者许小波,有一个曾被她笨拙爱着,并且笨拙爱着她的张骏.还有很多我曾经经历过的年少时光,那么的青涩,那么的张扬,也曾扬起下巴看世界,也曾小心意意的隐藏着自己的敏感和脆弱,单纯着,快乐着,迷惑的看着世界。也好想遇到过像高老师,陈劲那样的贵人,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也许我没有遇到他们,也许我的人生是不一样的,也许还有在成长的时候无心伤害到的人,再也没有机会说声对不起。我们做了谁的过客,谁又做了我们的过客,现在让我读到了这样一本书,很复杂的感情,想哭却没有眼泪,回忆着小学,初中,高中,似乎没有了什么特别的事,就连能想起的画面都变了颜色,但是总觉得心脏被揉搓了一下,总觉得那里有年少的我,那里有一个我再也找不到的自己。记得有人说,哀悼已经失去的天真,是否因为内心深处仍然有个角落拒绝长大?是的。书中说,人经历了才会长大,可是长大了,心里已经千疮百孔。虽然我现在的心里没千疮百孔,可也知道了生活的不易.那本书让我猛一回头,可去找不到来时的路,我走的不精彩,年少时轻狂的理想,已变成了这辈子都不能实现的梦想。可还要走下去。

书中也有很多我认为很好小片段,如:

(1)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2)青春在哪里?

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

勇敢、冲动、懦弱、好奇、渴望、困惑、伤心、失望、思索…… 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中上演。当它在缤纷地演奏时,我们却懵懂无知,即使它近在我们的眼睛里。正因为它太近了,近在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唯有当它逐渐远离时,我们才能看清它。看清楚那一切也许精彩、也许不精彩故事背后的因果得失,可是,一切已经是定格后的胶片,无论我们是微笑、还是落泪,都只能遥遥站在时光这头,静看着时光那头荧幕上的聚与散、得与失。

这就是青春,唯有它离开后,我们才能看清楚。

(3)上天是很公平的,人得到一些,注定就会失去一些,有时候失去是为了得到,有时候得到意味着失去,这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有,所以,永远不要羡慕他人所有,而是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有。(4)我们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重复着付出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人。一种人通过辛苦地付出收获成功,长此以往,越来越愿意努力,越来越成功,所以他的世界是乐观的;另一种人想要成功,却又懒惰于付出,只能收获失败,长此以往,越来越不肯努力,越来越失败,所以他的世界是悲观的。学习看着简单枯燥,可毕竟占据了生命的十几年,在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中形成的积极乐观勤奋的性格远比成绩好本身对人生影响大

(5)世间最固执的伤口是不流血的伤口,没有良药,也无从治愈,即使平复,也如水上月影,看似完整平静,可每当风吹过,就会皱起细细裂痕,暗暗疼痛。

(6)不管多大的伤痛,我们都能愈合,不管多痛苦的失去,我们都能习惯,也许,这才是人类的天性。可以叫它--坚强,也可以叫它--遗忘。······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节选) 篇2

【回忆的开始】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不富也不穷,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低。在我五岁之前的记忆中,关于他们的画面很少,因为在小我一岁零五个月的妹妹罗瑗瑗出生后,父母将我送到了外公身边。

在外公那里,我很幸福快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一个典型的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

外公是当地最好的土木工程师,画圆圈可以不用圆规,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蝇头小楷,晚年时喜读金庸,至今家里仍有他手抄的《倚天屠龙记》,装订成册,如一本本精美的古书。

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记得外公带我去钓鱼,我不喜欢他抱,要自己走,他就跟在我身旁,短短的路,我一会要采花,一会要捉蚂蚱,走一两个小时都很正常,外公就一直陪着我;外公给我买酒心巧克力,只因为我爱吃,他不介意人家说小孩不该吃醉;我把墨汁糊到他收藏的古书上,二姨妈看得都心疼,他只哈哈一笑;清晨时分,他教我诵“春眠不觉晓”;傍晚时分,他抱着我,坐进摇椅里,对着晚霞摇啊摇。

在外公的宠溺下,我嚣张恣意地快乐着。

五岁的时候,因为要上小学了,父母将我接回自己身边。记得母亲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不肯叫她“妈妈”,我只是一边吮着棒棒糖,一边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远道而来、神情哀伤的女子。在我的大哭大叫、连踢带踹中,母亲将我强行带上火车,返回了我的“家”。

从此,我的幸福终结,苦难开始。

在外公身边,我是小公主,我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最丰厚的爱,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我转,可是,在父母身边,另一个小姑娘,我的妹妹才是小公主。

父母本来上班就很忙,而他们仅有的闲余时间都给了我的妹妹。妹妹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她能言善道,会撒娇,会哄父母开心,而我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连“爸爸”、“妈妈”都不肯叫的人。

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又都是唯我独尊地被养大的,在一起时免不了抢玩具、抢零食,我一再被父母嘱咐和警告,“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

在父母的“姐妹和睦、姐姐让妹妹”的教育下,最好的玩具要给妹妹,最好的食物要给妹妹,最漂亮的裙子要给妹妹。总而言之,只要她想要的、她看上的,我就要一声不吭地放弃。

在无数次的“姐姐让妹妹”之后,我开始学乖,常常是一个人躲在一边玩,不管任何东西,我都会自觉地等妹妹先挑,她不要的归我,甚至已经归我的,只要她想要,我也要随时给她。吃饭了,上饭桌,一句话不说,快速地吃饭,然后离开,他们的欢笑交谈和我没有关系。

我从唧唧喳喳,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我常常思念外公,那个时候,每次痛苦孤单时,我就会想着等我长大了,可以自己坐火车时,我就回到外公身边,唯有那样,我才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点盼头。

【躲进角落】

记忆中最深的一幅画面就是黄昏时分,母亲在厨房忙碌,我躲在书柜的角落里翻《儿童画报》,父亲下班归来,打开了门,第一声就是“瑗瑗”,妹妹高叫着“爸爸”,欢快地扑上去,父亲将她抱住,高高抛起,又接住,两个人在客厅里快乐地大笑着。

我就躲在暗中,沉默地偷窥着。他们做游戏,他们讲故事,他们欢笑又欢笑,一小时,没有任何一个人问我去了哪里。那种感觉就像我坐在宇宙洪荒的尽头,四周漆黑一片,冰冷无比,孤单和荒凉弥漫全身。当时我也许还不明白什么是宇宙洪荒,也不明白那种让我渴望地望着外面,却又悲伤地不肯自己走出去的情绪是什么,但是,那个蜷缩在阴暗角落,双臂紧紧抱着自己,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外面,渴望听父母叫一声自己名字的孩子的样子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直到晚饭做好,母亲把菜全部摆好后,才想起叫我吃饭,我仍然躲在书柜、沙发、墙壁形成的死角里不出来。我又是自伤,又是自傲,在心里莫名其妙地一遍遍想着: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我?迟了,已经迟了!如果再早一点,我会因为你们的呼唤,欢快幸福地冲出去,可是现在,我不想答应了!我就是不想答应了!我不稀罕!我一点都不稀罕你们!

母亲打开每个房间叫我,都没有发现我,他们向妹妹询问我去了哪里,但那个笨笨的小人只会摇头。娇声说:“我在玩积木,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因为我人小,缩坐在角落里,是一个视觉盲点;他们又怎么都想不到,我竟然就在客厅,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这又是一个心理盲点,所以父母一直没有找到我,惊慌失措下再顾不上吃饭,匆匆找来隔壁的阿姨照顾妹妹,两个人穿上大衣,冲进冬夜的寒风里,开始四处寻找我,而我只是坐在客厅的角落里,静静地看着一切的发生。

我并不是故意制造这场慌乱,我只是当时真的不想答应他们的叫声,而后来,等事情闹大时,我自己也开始慌乱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把自己更深地藏起来。

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深夜,后来,妹妹捡滚落的积木时发现了我。这个家伙一脸“我军抓住国民党特务”的兴奋表情,邀功地去上报,父亲抓住我想打,母親拦住了他,问我原因,我看着父亲的大掌,模着自己的屁股,想都没有想就冲口而出:“我没听到你们叫我,我看着看着图画就睡着了。”

我人生的第一个谎言让我免去了一顿“铁掌炒肉”。

【孤独中的朋友】

还差一个月六岁的时候,我进了小学。

我的成绩很不好。由于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再加上成绩不好,我从头到脚都不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就越发的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成绩不好。

不过,这些都没有什么,因为父母并不在乎我的学习成绩,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我考了倒数第一、第二就责骂我,他们只说尽力就好,所以我并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除了那个让我羡慕、嫉妒、讨厌的妹妹,以及让我觉得无比压抑和孤单的家庭,我的生活也还过得去,我甚至交到了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葛晓菲,她是班上的第一名,是独生女,非常羡慕我有一个妹妹可以一起玩,而我羡慕所有的独生女。

葛晓菲很喜欢说话,而我很不喜欢说话,和我在一起,她绝对不用担心有人和她抢话。除了这个互补的不同点,葛晓菲和我还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不喜欢回家,常常放学后,别的同学都早已回家时,我们俩仍然在学校里四处徘徊。

徘徊得多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来二去,我们俩成了好朋友,而我在她面前时,偶尔也会变得像在外公身边一样活泼调皮。我们俩一块上学,一块放学,在一起时,总是手牵着手,我感觉她才是我的姐妹。甚至一颗糖,我也会留一半给她,她对我也极好,只要我想要的,她宁可自己不要,都要留给我;我不开心时,她总是想尽办法逗我笑;我的手很笨拙,每次上手工课都比别人慢,她总是先帮我做,等完成我的后,才去匆匆赶自己的作业。

因为有了晓菲,我的生活虽有阴影,却仍算快乐。可是,生活大概觉得我这个小骆驼的负重还不够,所以它给我扔了一根很粗的柴。

一学期之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新的城市,我和晓菲挥泪告别,她抱着我大哭,我当时虽然没有哭,可是一坐上车,却开始狂掉眼泪,还不愿让父母发现,需要紧紧憋着气,才能不出声音。

小小年纪还未真正懂得什么叫离别,却已经为离别在哭泣。

【邪恶的新老师】

进入新的小学,我遇见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赵老师。从此,我人生中新的苦难开始了。

这个邪恶的巫婆让我至今对老师有心理阴影。我每次读到什么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话就想冷笑。我的人生经验,恰恰相反,的确有好老师,但是很多老师都很势利,如果哪个孩子的父母是高官,她对哪个孩子就会格外亲切;如果不小心这个孩子的父母恰好是教育局的,那老师对她的温柔善良、无私奉献的确可以和蜡烛媲美。但是,如果你既没有当官的父母,也恰好没钱,然后你自己又不争气,学习成绩不好,那么老师在这个时候,更喜欢在课堂上把你当靶子,用粉笔头丢你,或者时不时,翻着白眼,用看上去轻描淡写,实际上鄙夷轻视的语气讥讽着你回答不出问题的窘迫。

大人们常以为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懂,实际上我们的心很敏感,我们都有“面子”的,我们很讨厌被人当众训斥。在无数次脸涨得通红之后,我越来越害怕这个老师,而她也越来越瞧不起我,每堂课都喜欢把我叫起来提问,讥讽我几句。我的笨拙,我的学习成绩差,我的不会说话,甚至我的孤僻性格,都令她不满意。至今还记得她撇撇嘴,斜睨着我,用恨铁不成铜的语气说:“你怎么没一点儿小孩子的样子?又呆又蠢,也不知道吃的饭都消化到哪里去了。”

孩子都有一颗异乎寻常敏感的心,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被老师宠爱,喜欢做班干部,喜歡胳膊上载着三个红杠或两个红杠,站在校门口,板着脸严肃地检查同学的红领巾有没有戴、女生有没有染指甲、男生的头发有没有超过耳朵。小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更看重面子,因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小学老师,在整个社会中,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人,可是在所有她教的孩子面前,却如同半个上帝,她的表扬和批评、她的喜爱和厌恶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蝴蝶效应。

在赵老师明显的轻视下,班里的同学也受到了影响,她们开始不喜欢和我一起玩,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没有人想和我一家,几次的尴尬后,我开始自觉主动地疏离于整个班级之外,常常她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发呆。

在家里,我孤单一人,需要处处让着妹妹。在学校,我孤单一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在家里,我常常坐在角落里,静默地看着妹妹抱着爸爸又笑又撒娇;在学校,我常常站在远处,静默地看着同学们跳皮筋、打沙包。

在这世上,有很多种不好的感觉,但,孤单是其中最恐怖的。

后来,一不小心,在父亲的书架上读了一本古龙的武侠小说,主人公的那种寂寞孤单、被世人遗弃的感触如雷电般击中我那小小的心脏,我发现了书架上的宝贝。从此,我更加安静、更加孤僻地躲入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 篇3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

偶然读到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不是本能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却是我最想一口气读完的书,难舍难分,感觉就沉浸在了一句:“我在清华等你”。

在罗琦琦成长的路上,遇上了歌舞厅的混混,十恶不赦的老师,最终怀孕的好友,再加上对她施行放行政策的父母及撒娇专宠的妹妹,在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痛苦恶劣的成长历程后,她考取了清华。

她孤独,所以桀骜不驯。从小就被家排挤,被妹妹讨厌,被同学鄙视,被老师嘲笑,可是这不仅没有磨光她的意志,还促成了她的坚强。“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用来形容她是犹为恰当的。反观我们,天生娇生惯养,生活在丰厚的物质条件下,被宠爱,被表扬,被赞美,被爱。我们得到更多,所以不太坚强。我们付出的少,所以不够努力。我们明白真正的内心的.孤独吗?不明白。因为不管你的优秀与否,父母都会无条件的爱我们,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很幸运。

她偏激,所以从不妥协。从来就是自己做决定。自己拿着仅有的零花钱和外面的人玩,没有人教她不能和校外的人鬼混,所以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和每个人抗衡,她很幸运,她碰上了好人,所以不至于一辈子走错路。可是那时90年代啊,歌舞厅还是刚刚步入时代,一切还不算太坏。现在的KTV,歌舞厅残害青少年无数,就连很多成年人也沉入于其中,所有的人都是坏人,没有可以相信的好人,因为大家到歌舞厅也不是唱歌跳舞那么简单了。这就是我们的时代,鲜血淋漓的时代。

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凡是童年痛苦的人,若没有变坏,定能成材”,罗琦琦当然属于第二种,高中时她为了自己而努力学习,再加上那早已磨练的意志,她考取清华。

对比她这种考取的方式,我们这一代人则是题海战术。()没有人能在初中成天厮混,高中还能奋发努力。这当然也是现代都市家庭观念的不同。我们身在这个时代,当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罗琦琦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将来而学习,而我们只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学习,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迫,所以她比别人成功的轻松。但但凡成功,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奋斗。她自己的刻苦,她的不放弃,我们能想象的到。

青春和学业是可以并行的,这一点在她那里得以体现,她无悔于青春,又不愧对于自己。她的青春很有意义,而我们的呢?我们成天在学校学习,却又享受着青春,我们会有叛逆,会有敌对,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拥有青春的时候专心苦读,在青春逝去后再不认的怀念呢?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后悔。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 篇4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你是否会会心一笑,仿佛当年年少的时光在脑海中重现,一幕幕都像叙述故事般。时光从指缝中偷偷溜走,却留下了印记,随着印记慢慢摸索到了那个已经匆匆离去却满是成长的滋味的年少时光的记忆。

桐华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激起读者对少年时光的回忆,仿佛每个女生都能从主人公罗琦琦的身上找到自己年少时影子,虽然不是全然相似,但之间流露的感情引起共鸣。

书中讲述了一个女孩罗琦琦的成长故事从孤身一人的小学时光到混乱的初中生活再到努力拼搏的初中岁月,又是从小生活在缺少父母的关心,父母只疼爱小妹妹的家庭里,时常一个人在外面与自己交到的一些社会小混混一起浪,这些成长经历造就了她坚强、倔强、不服输的性格,面对爱情几经波折,很是茫然;面对友情,她很小就懂得了哥们义气。

罗琦琦的成长中许多伙伴可以说是带动了她向前的动力,陈劲在她孤独的小学岁月里,告诉了她读书的方法,每日早读两个人的“较量”也让罗琦琦对语文做出了“贡献”;张骏一个不英俊,大大咧咧,脾气也不是很好男孩,只是因为罗琦琦某个瞬间不小心搭错了神经,因那百分之零点零零二的几率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上了他,使罗琦琦感悟到了偶像剧中的情节;小波更是罗琦琦成长中最明亮的一颗星,他亦师亦友,潜移默化地带动琦琦的成长,他为琦琦挡掉一杯不怀好意的酒,他不惜用绝交来成就琦琦成长中的高飞。每个人的成长中不也是有那么几个带动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吗?不是也有一个像张骏一样的“王子”吗?

时光淡了岁月,每分每秒中我们都在成长,也许在未来那一瞬间我们一怀揣着另一个梦想高飞远方,每一个人的年少时光都闪耀着不同的光彩,罗琦琦的童年并不是如同我们一般简单,甚至可以说她的年少时光是坎坷的曲折的,却带给了她不同凡响的成长的意义。

我们还在走着自己的年少的路,这段年少时光我们还在为自己谱写着美好的记忆,其实我感悟到的是既然光阴如流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众人都说少时是最好的一段时光,虽然不是无忧无虑但滋味不同的成长才能使我们懂得更多不一样的事物,在这段时光中尝试着自己每一个“第一次”感悟到人生的喜与悲。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 篇5

偶然间发现这本书,书本名字吸引了我!细细读完这本书,很深有感触,仿佛里面的女主角就是自己,虽然不是同样的经历,但是琦琦的思想,做事方式,个性跟我真的很像,如果过去我不这样爱面子,自尊心那么强,或许我的感情生活不会那么坎坷。可是我不懂后的我是否会有女主角的这样的感悟,如果当年不这样结局是不是就会改变。错过了就是错过,没有如果,没有失就没有得,失去了一部分,你也得到了一部分,上天是很公平的。

爱一个人,总会有患得患失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因为缺乏沟通,或许因为自己自尊心不允许,又或许因为他太优秀自己太自卑…总之,没有完美的,老天因为嫉妒完美,所以总会赠送一些缺陷给你!很喜欢这本书,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回不去的“家” 篇6

拐卖儿童是否该判死刑?最近这个问题常被讨论。在感情上,很容易理解对死刑的支持者,一提起人贩子,很多人对之深恶痛绝。但从理性分析的角度讲,大家显然也都明白,死刑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同时,拐卖儿童所涉及的也绝不仅是人贩子如何定罪的问题。

今年年初,“打拐”题材的影片《失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影片讲述了寻子15年的雷泽宽在寻子道路上的种种遭遇,同时借助与4岁时被拐的修车小伙曾帅的偶遇,让观众从父母和被拐儿童两个视角同时体会分离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这样的错误应该谁来负责?剧中曾帅曾质问雷泽宽:您自己的孩子都能丢,您对您孩子负责吗?这实际上问出了在儿童被拐事件中的第一个问题,孩子父母是否也有责任?

其实有孩子的人都会明白,两三岁的孩子时常会自顾自地脱离父母视线跑开,即便父母如何小心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在德国,我曾碰到父母找不到小孩的情况,一对夫妇在城堡参观,突然发现孩子不见了,城堡工作人员立即中止城堡参观,并报警协助寻找,半小时后,有游客在山下的酒馆看到了小孩并通知其父母。可见,疏忽都会有。但是,仿照雷泽宽在影片中问大师的话:为什么丢的是我们的孩子?

这个问题,在另一部“打拐”影片《亲爱的》中有初步的讨论。影片中李红琴的丈夫由于无法生育而偷走了田文军的儿子田鹏,如果他通过合法的领养手续来抚养一个孩子,田文军的悲剧是否就能避免?当然,合理的需求并不是损害他人的理由,更何况很多购买儿童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想要抚养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儿童购买者也应该负责并受到严惩的原因。如何从源头打击拐卖儿童的市场,引导其中的正当需求,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们能否提高孩子的找回率?《失孤》中,韩德忠为办准生证碰了钉子,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执行上与其产生了分歧。这也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户籍制度管理严格,那被拐卖的儿童又是如何在买方家落户的呢?或者这些儿童可能根本没有身份——这是《失孤》给出的答案。那么,在“打拐”中,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再次,就算孩子最终找到了,是否就皆大欢喜了?田鹏与生父重逢后的生疏,令田文军痛苦不已。影片在这里借助一个细节来反映时间造成的隔阂,田文军曾试图教儿子说陕西话,而3年后儿子被找回时已是一口地道的芜湖话,这种口音的差异暗示了田文军要重新构建父子认同所面临的困难。像是《失孤》中曾帅重新找到父母后的生活,影片也没有涉及,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们之间真正从感情上的相认也绝非易事。而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拐卖儿童对受害家庭所造成的伤害,在拐卖行为实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其后果是即便能够找回也无法弥补的。那么,拐卖儿童的恶劣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许这正是两部影片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

两部影片都用心刻画了丢失孩子对父母的伤害和他们的心情。雷泽宽在看到渔民养子的疤不在左脚后依然坚持要做亲子鉴定的情节反映了他的失望;韩德忠爱人再次怀孕后韩德忠的痛哭反映了他对寻子的绝望;鲁晓娟在第一次家庭聚会上的痛哭自白则反映出绝大多数受害者的自责心理,让人心生不忍。这些情节可以让人强烈地产生共鸣,理解父母丢失孩子的心情。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作文 篇7

——此文写给我曾经的同桌们。

每次听到这首《同桌的你》时,总是会让我想起好多好多。转眼间,毕业一年了。不知道你们现在过得怎样,是否一切安好!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老同桌,是否还记得我?而现在,我最怀恋的,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早晨,那些一起从学校门口跑,迎着上课铃声进教室的早晨。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早自习,那些上课一起偷吃早餐的情景。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还记得上课因为老师不准说话而偷偷传纸条的画面。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还记得一起迟到,一起上课睡觉,一起看杂志,一起听歌,然后被罚站。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还记得一起吵架,然后生气,然后好几天不说话,然后过几天又和好。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还记得下课一起疯,一起闹,放学一起出校门。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还记得一起KTV,一起唱歌,一起喝醉的日子。不知你们是否遗忘,遗忘那些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觉得的旧时光。

以前,总觉得毕业还早。有时,厌烦了同桌的你。但是在下一次换座位之后,却发现我们还坐在一起。以前,总觉一些事情很不重要,然而,如今想起,才后悔当初没能好好珍惜。以前,总觉得世界太小,我们还能再见面,现在,才觉得世界其实不小,才发现分开后可能会是永远。以前,总觉得我们长大了,现在,才发现我们都还很幼稚。幼稚到几乎不联系。只是默默关注一下心情,空间,相册。

大学快一年了。最怀恋的还是那段旧时光。大学里的生活,失去了那份快乐。大学里的记忆,不再是那么清晰。大学的朋友,不再是那么真心。大学里的生活,不再是那么快乐。大学里的我,还时常想起你们。那段时间,永远停留在我的心里。到了大学,才发现没有同桌这个概念了。到了大学,才意识到有些记忆是无法替代的。

如今,我们都已各奔东西。如今,我们都已不再联系。如今,我们都已少了回忆。只是偶尔会翻开那本留言薄,写又你们字迹的本子。只是偶尔会翻开那本相册,里面装满了你们的照片。只是会偶尔打开心门,里面储存了有你们的记忆。只是会偶尔想起,曾经同桌的你们。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作文 篇8

桐华的言情,其出色就在于不会只局限于主人公间的你侬我侬,要死要活。她想表达的是:我们应先为一个可以为自己幸福负责的人,才能在爱情的双人舞里滑出美丽的的弧线。爱情是生命的锦上添花,不是其全部的意义。“爱”或许是生命的最高意义,情欲不是。

她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真实透彻,没有完美得理想化。这般鲜活的人性描写,不禁让人觉得作者有很不错的心理学阅读基础。加上文字的细腻清雅,在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主人公罗琦琦的心理成长:她的那些暗恋,学业,情愫,她的那些泪与笑,她的自卑又寂寞,她的坚强又脆弱,她的倔强又细腻;那些和关荷对比下的落寞的感觉会让你感同身受,那些在与亲人关系里的步步互动里让你心疼。她那群性情中人朋友们的身影,连同着读者记忆里:“小虎队”“健美裤”“白娘子”“呼啦圈”八十年代的怀旧气息,一下子就进驻到我们的心里。因为是这般熟悉,因为是这般真实得就像是自己的年少故事,不由就勾出了你心底的一滴泪,叫回忆。

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真的让我不禁自问:没有了我们的故事,我们会是谁?没有了我们的回忆,我们现会在那里?没有了青春的那场场阵痛,现在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颗颗灵魂?

对桐大的两本现代故事的喜欢,也源于对“时光”这个议题的兴趣,自己日志里就有一栏叫“写在时间的细缝里”。是的,我们的这些往事,我们这些回不去的时光:灰色的,明亮的,喜悦的,惆怅的,疼痛的,张扬的,苦涩的,甜蜜的,悲哀或是欢喜——怎样才能在消逝的时间的细缝里,给我们点滴的滋养?可以让我们自我救赎或是自我成长?告别青春,挺立为一个个爱自己的个体,它的里面不再有一颗哭泣的灵魂,而是勇敢地接纳生命的全部:无论悲喜;无论过往时光里有多少疼痛的不堪追忆;无论你的阶层背景相貌一切外在的条件桐大在新故事里对此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们失望。

如果生命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如何融入自己的黑暗并持有那追寻光的勇气;如何面对回忆里的些缕往事;如何面对那年少时代的疼与喜;如何在片片情事里步步前行继而成长——那些灰色苦涩而又甜蜜的懵懂暗恋;那些所有长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共有的流行记忆;那些敏感于老师句句评价的岁月:到最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会是主人公,最终在曲终人散时,与谁携手离开了青春的舞场:爱了谁而又忘了谁,把谁压在了记忆的箱底,又把谁铭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在阅读中我们怀旧着进行了一场成长的洗礼,进而更关注的是这种蜕变本身吧。

一切的一切,请您不妨一盏香茗,来品品桐大的这个故事。

相信它会席卷青春成长小说多年的沉寂而来,索要你心头的那缕触动并眼角的一滴清泪:

勾起的触动叫青春的疼痛;

淌下的清泪是回忆的重量;

回不去的故乡? 篇9

张萌来自安徽的一个县城,在江淮读的大学。毕业后,回家找了一年的工作。父母希望她能考个教师资格认证,去中学做老师。可刚满22岁的张萌,根本不想把青春困死在小县城。她向往电视剧里那些在大城市中工作的白领,她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她们一样,在CDB的写字楼里上班,穿光鲜漂亮的职业装。于是2009年,她顶着家里的反对,带着自己做家教攒下的5000块,只身来到北京。

北京的确像张萌想的那样现代繁华,但竞争的压力却远远超出她的想象。最终张萌仅在一家私企,找到一份文员工作。那时,张萌已到北京两个月,带来的5000块花去了一半。她只能在近三环的位置,租了一间闷热潮湿的地下室,还好墙壁上有一线窄窗,可以透进新鲜的空气和天光。

每天张萌会在7-11(便利店名称)买好中午的便当,然后穿着小洋装,踩着中跟皮鞋,一路地铁去上班。周末,还会和同事一起吃饭,K歌,玩桌游。2010年的3月,她和同一座写字楼里上班的周立杰谈起了恋爱。周立杰是北京人,比她小一岁。样子不帅,但十分风趣。

那段时间,张萌觉得自己开始步入她想象中的生活。然而浇灭希望的,往往不是困境,而是停滞不前。因为人们总是在逆境里,激发出斗志,却在原地踏步中,溺死在平庸里。

2011年4月,北京开始清理地下室出租,小区租房办贴出了停止供水供电的通知。这让张萌第一次正视自己的现状。上班这么久,她依然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文员,拿3000多块的工资。银行里的存款,从没有超过2万块,且大部分都消耗在北京高昂的物价里。她也想搬去更体面的地面上去住。可是合租也要2000块,她根本吃不消。

后来,她只好搬到五环之外的地下室。搬家那天,周立杰开了家里的车子帮忙,他的父母也就多少知道了张萌的存在。搬家后第二周,周立杰的父母约她去吃饭。他们简单地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表示了明确反对。周母说:“你们结婚以后,孩子的户口都是跟着母亲的。做人不能这么自私,不想下一代的。”

张萌想为自己争辩几句,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天从周家出来。周立杰对张萌说:“你别听我妈的。我会娶你的。”张萌默默听着,希望听出信心和勇气,却只在不太坚定的声音里听出了男友的言不由衷。

2012年,张萌跳槽到新公司做经理助理,工资全勤奖都算上有4500块。可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也看不出未来会有什么新意。唯一改变的,就是周立杰。他终是在家里的压力下,和张萌分了手。此时的张萌,早已学会了坦然地接受现实。她连哭闹的心情都没有,只是简单对周立杰说:“好吧,祝你找到合适的北京姑娘。”

这一年,张萌25岁。她忽然感到极度孤独和迷茫,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不知道自己辛苦地留在北京究竟是为了什么?

来年春节,张萌回了安徽。恰巧,高中的同学举办同学会。她在老同学中看起来,好像混得最风光。可是她心里清楚,那只是面子上的光鲜。家乡一个月拿着2500元的同学都贷款买得起房子。而她呢?在北京买房就像是天方夜谭。

返京前的晚上,母亲拉着她聊天。她说:“萌萌,妈在你的微博上都看见了。北京那地方不好混。什么都贵。你要觉得干得不好,干脆就回来吧。没嫁人就住家里,找不到工作,亲戚朋友帮你找。这是你家啊,什么都好解决。”

张萌终是被那一句“这是你家啊”,打动了。返京后,她办理了辞职手续,准备回家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列车驶离北京的时候,张萌看着渐渐远离的景物,悄然地落泪了。她不想承认藏在心里的不舍,她就像一个逃兵,离开了她拼搏了三年的战场。

资格考试的准备并不顺利,因为她太久没有翻书本,学习让她觉得很困难。不过,让她最不能适应的还是生活环境。每天出门,邻居都会对她的衣服评头论足,或者问她北京的事。她礼貌地答着,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外乡人……

4月22日,是张萌的生日。她提议去KTV玩。可是父亲当即反对说:“不行,那都是不正经人去的地方。咱们家可不能去。”

张萌有点无语。在北京,这是最普通的娱乐。可是现在,却成了不正经的活动。那天许多旧同事,在微博上祝她生日快乐。晚上,她躺在床上,无声翻着他们的微博。一张张熟悉的照片,让她万分想念——印间新添的打印机,便利店里滚热的鱼丸,甚至是地铁站里蜂拥的人群……

心理学和教育学放榜的那天,张萌双双没能过线。母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安慰她。

母亲说:“萌萌,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再努力一年,一定行的。”

可张萌却说:“妈,我不考了。我要回北京。”

父亲一旁,有些恼怒地说:“你能不能脚踏实地一点,你都26了,别再做虚荣的梦了行不行。在家安安稳稳地找份工作,找个人家嫁了多好。何必一个人去北京住地下室呢!”

张萌却固执地摇了摇头说:“爸,你让我走吧。”

是的,也许回北京,她还要住在地下室,还要忍耐孤独。但那里有她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已无关于虚荣,无关于年少时对未来幻想的冲动。如果说,家乡是她成长的地方,北京则是她奋斗的地方。她的青春,她的梦想,都交付给了那座城市。那里就是她心中另一个故乡。

张萌坐在回京的列车上,耳机里一遍一遍放着羽泉的歌,“没有留不下的城市,没有回不去的故乡,我能去的和想去的到底在不在同一个地方……”

她坚信,自己不会永远迷茫下去,她总能在北京找一条出路。其实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来说,走向哪里都是追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黄钰涵 篇10

一年十八班黄钰涵

“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不仓惶的眼,被岁月改变。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要用最真的心怀念……”

桐华,这部小说的作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从小看惯的景色。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领略一番芭蕉夜雨,薄暮昏冥。从古龙到席娟,从《红楼梦》到《百年孤独》,来者不拒。“大江东去,浪淘尽”、“杨柳岸,晓风残月”都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迹。因为她丰富的阅历,我猜想,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本人为原型塑造的。

08年的汶川地震使身在旧金山且多年没有回国的罗琦琦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她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整部小说以倒叙方式引出故事,以罗琦琦的年龄增长及她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女孩从孩童到成年的蜕变和心路历程。

罗琦琦拥有一个幸福却残缺的童年。自出生后就一直和外公一起生活。外公很宠溺她,所以她跟父母很不亲近。妹妹罗瑗瑗出生后,她才被接回家。从小得不到父母呵护的孩子对什么事物都会有一种下意识的抵触。

小学时的罗琦琦即懂得沉默与反抗。她会在被赵老师怀疑并当众羞辱时爆发;会在妹妹被人欺负时和比自己大很多的社会青年大打出手且完胜,虽然差点闹出人命;她不喜欢上学,因为赵老师的势利,但喜欢读书;她视网吧为“心灵的避风港”,因为那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同学们鄙夷的眼光和赵老师的不待见。在网吧,她结识了影响她一生的朋友:李哥、许小波、乌贼和妖娆。

罗琦琦不是名义上的好孩子,但她却实实在在成为了好孩子;她没有放弃学业,却对同样不是“好孩子”的男生——张骏芳心暗许。

有了朋友的罗琦琦感到生活充满阳光。上了初中后,没有和张骏一班,学习也是马马虎虎,有大把空余的时间到李哥经营的歌厅或舞厅玩。因为成绩不好,尤其是英语,常被教英语的班主任(外号“聚宝盆”)罚站。从教室到走廊,再到老师的办公室,就连乒乓球台也曾被她踩在脚下。

一身傲骨的罗琦琦怎能就此屈服?这点惩罚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是不愿让张骏和在同校高中部的许小波看到,毕竟那是她最在意的两个人。

唯一感到温暖的是,她遇到一个和小学时的高老师同样对她好的曾红。曾红看出了罗琦琦的早熟,读懂了她超乎同龄人的深邃思想。于是罗琦琦便成了她重点培养的对象。

临近中考,只因许小波的一句:“我在高中等你。”琦琦开始刻苦读书,在短时间完成质的飞跃,以年级第一的身份成了市最好高中的学生。所有人都被罗琦琦的强大气场打败。

罗琦琦开始有了野心,目标逐渐变大。从争夺班级第一到年级第一再到市状元、省状元。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此过程中,她的情感经历尤令人唏嘘不已。

高一夏令营期间,她开始了与张骏甜蜜且青涩的初恋。本以为会走到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分手。琦琦以为没了张骏,还有许小波这些朋友,也在这时,小波因为母亲和李哥无法完成高中学业。为了让琦琦考上好大学,他选择了和琦琦绝交。纵然是内心再强大的罗琦琦也受不了这一连串精神上的打击。

昔日的小学同学,如今跳级上完高中,并以省状元头衔考进清华大学的陈劲

给了琦琦不少鼓励。罗琦琦为了替小波实现梦想,为了有朝一日重新站在张骏面前,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他,琦琦选择做真正的好学生。最终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并出国留学、工作。

对于时代,我们曾经批判过、赞扬过、向往过。这部小说,毫不做作,不要张扬,只诚实而细致地记录了那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主人公倔强、聪敏、善感,有每个人年少时的影子,但她勇敢地跨越了孤独和成长之痛,以通透的眼光,以一种与生俱来的勇气和天分,成长为一部特立独行的历史书。

年少的我们总是缺乏耐心,就象现在。不懂得生命里最不舍的那一页,总是藏得最深。非要经年之后,蓦然回首时才会懂得错过的是什么。那一刻,唯有盈眶的热泪,祭奠着早已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现在,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在努力,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经典语录 篇11

2、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沉淀到河底,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等你再长大些,你就会明白,上天是很公平的,人得到一些,注定就会失去一些,有时候失去是为了得到,有时候得到意味着失去,这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有,所以,永远不要羡慕他人所有,而是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有。 ——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4、成长本就伴着痛楚,坚强本就是层层伤口结成的厚茧——《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5、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6、年少时,因为没被伤害过,所以不懂得仁慈,因为没有畏惧,所以不懂得退让,我们任性肆意,毫不在乎伤害他人。 当有一日,我们经历了被伤害,懂得了伤痛和畏惧,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7、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的 热爱生活的心。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8、小时候,罗琦琦倔强,沉默,但还有小波、乌贼、妖娆姐、李哥、葛晓菲,和书来做伴;当然,那时还有罗琦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张骏。长大了,虽然就分别了,但是,那些青春时光永远不能忘怀,经常想起那时的桔子汁,那时的台球,那时的溜冰场,那时的葡萄藤……-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9、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 勇敢、冲动、懦弱、渴望、困惑、伤心、失望……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中上演。 当它在缤纷地演奏时,我们却懵懂无知,即使它近在我们的眼睛里,也无法看到。 唯有它逐渐远离时,才能看清它。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0、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谚语只考虑了农民伯伯辛劳的变量,却忘记了考虑天气好坏、物价涨跌等相关变量,实际上,收获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并非单变量函数。 耕耘是收获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即:要推导出收获,必须有耕耘,可耕耘却不一定能推导出收获。---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2、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3、时光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4、有人羡星之丽,伸手摘星,努力多时,却不可得。人嘲笑:自不量力。他答曰:伸手摘星,虽未得星,却心纳美景、手不染污。——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5、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6、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所以,一切的因果都要追溯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桐华着《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7、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18、我们昂起了下巴,用挑衅的目光张望着世界,看似倔强坚强,可心里藏着惶恐迷茫。大人们啊,我们理解您渴望将我们塑造得优秀,可是请明白:并不是寒冷锋利的刻刀雕出了美丽的塑像,而是一双懂得欣赏美的眼睛,一颗充满爱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才雕出了美丽的塑像。——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9、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桐华

20、年少的我们总是缺乏耐心,不明白生命里最不舍的那一页,总是藏得最深。非要经年之后,蓦然回首时才会懂得错过的是什么。那一刻,唯有盈眶的热泪,祭奠着早已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1、没有人真正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2、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3、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热情和勇敢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4、没有人真正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5、当有一日,我们经历了被伤害,懂得了疼痛和畏惧,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可这时,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正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长大了 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6、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7、我多么希望他还在小时候,那个长着刺猬头的男孩,没有女孩留意,没有女生喜欢,只有我看到他的好,感受到了他的温柔,可他偏偏变成这样,如一颗星星般,升得越来越高,光芒越来越亮,却离我我越来越远,去了一个我怎么伸手都够不到的距离。——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8、女人的生命本就因爱情才多姿,可是,爱一个人爱到迷失自己,那就一定是错的。女人总是喜欢为爱情自我牺牲,却不知道等她牺牲到只剩下爱情时,也是爱情离开她的时候。男人永不可能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所以,女人也就必须不能把男人当成生命的全部。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9、当我们的眼睛不再黑白分明如婴儿时,我们眼前的世界也开始不再黑白分明。我们的一只脚犹在林黛玉式的好恶随心中,一只却已踏入了薛宝钗式的圆滑世故中。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0、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沉淀到河底,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1、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2、千万别放弃!有了第一次放弃,你的人生就会习惯于知难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过去,你的人生则会习惯于迎风破浪,看着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实影响非常大,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3、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那些回不去的 年少时光》桐华

34、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多年后,某个灯下的晚上,暮然想起,会静静微笑。那些人,已在时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踪迹,心中,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河的温暖,永不消逝。——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35、请相信,这世上有东西会比时间更永恒,那就是我们爱别人,爱自己的心。——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回不去的故乡 篇12

爱故乡的人,都爱歌。每当蕴涵着故乡情愫的旋律想起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哼唱,那思绪也随着旋律飞回遥远的故乡。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

是啊,谁说我把故乡遗忘?

在城市里打拼,除了工作,满眼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五颜六色的灯光,难得有闲暇时光。一旦闲下来,时间就像一面镜子,在静静的时光中照出人心底的缕缕情丝。家乡的老屋忽然映在脑海里。

老屋先是草房,经过翻盖变成瓦房。如今,在左邻右舍红砖、红瓦、铝合金大玻璃窗的映照下,我家的老屋显得更加矮小,破旧。蓝瓦已变成灰瓦,有的椽子头烂成窟窿。木框小玻璃窗,有的也坏了,用塑料布遮挡。白灰的外墙皮早已剥落。老家的院子似乎越来越高,院墙也好像越来越矮,房子也显得越来越低。

每当寒暑假的时候,从城里回老家,从山梁上透过松树的空隙往下看,我家的老屋矮矮地立在那里。如今,袅袅的炊烟,不见了;大门,关闭着;院子,杂草丛生。只有留在脑海里的爷爷坐在果园从厚厚的落叶中捡拾落果的身姿,老妈手搭凉棚瞭望儿女的身影,老爹闲坐的惬意神态……

想起老屋,自然会想起我家的果园。果园栽有海棠果树、杏树、沙果树、槟子树、苹果梨树、桃树。春天来的时候,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杏花、海棠花,争相开放。每当看见桃花飘落的时候,就会想起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会梦想“人面桃花相应红”。

果园最上首是四棵海棠果树,从东往西是热果、冷果,最西两棵是热果。当果子成熟时我就骑在树上吃个够。热果,甜酸,青白红色,中秋时候就可以吃,但留不到过年。冷果,红色,甜酸但是面的,熟得晚,霜冻之后才能吃,却可以留到过年。

中间是沙果、槟子、苹果梨。沙果,甜脆;苹果梨,个大,皮薄,特甜。槟子,香味浓,我经常放到书包里,闻着香甜去上学;家里大人却放到柜子里,一开柜盖,香味扑鼻。

下首坎边是一棵大杏树,叫做香白杏。色黄白,形圆,核甜,肉甜,肉质没有柴,比别人家的都好吃。别的果树,结小果的时候,不好吃,只有杏树结的小杏好吃。上学时,还不忘偷偷摘一把。从小杏,一直吃到只剩下树梢上一两个,才算没有了念头。从树上落下来的杏,特别好吃,因为是熟透的,红红的,软软的,我捡回后常给爷爷吃。因为爷爷岁数大了,没有牙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家的老屋连同果园都卖给了表哥。可是果花灿烂、果实累累的画面是不会卖给表哥的。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是啊,梦里经常回故乡。

在大自然中摸爬滚打是农村孩子的幸运。一块小石子,一条小虫,一朵瓜花,几片树叶,数根草茎,就是极好的玩具了;拿起笤帚,就当枪,突突扫射;抓起棍子,就当孙悟空的金箍棒,啪啪耍起来;顺起高粱秸就当骏马,转着圈跑起来。

残雪消融,飞沙走砾之后,春风呼啦地就吹开了家乡的小河。小草从河边露出惊奇的头,小小的蝴蝶也飘进我的眼里。光着小脚丫,在河边奔跑,有时用衣服抽打小小的白色的蝴蝶,有时候用柴禾条子抽打,跟在蝴蝶后面,东一头,西一头,好不容易打下一个,还被打死。

立夏之后,草坡青青,山花烂漫,我不再奔跑捉小蝴蝶了,而是跑到山坡上,在花草丛中,捉大大的彩蝶。我最爱捉红底黑点的彩蝶。我悄悄绕道蝴蝶的后面,当蝴蝶在花蕊中翅膀一张一合时,我用手指慢慢接近,猛地一捏,蝴蝶飞了!再等待,总有傻的蝴蝶让我捏住。

整个山坡,庄稼长得绿油油,野草山花绚烂多姿。鸟鸣虫嘶,鸡叫狗吠,从我耳边阵阵飘过。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忽隐忽现,忽飞忽停。我随着蝴蝶,猫腰,蹲下,直起,前倾,再猫腰,乐此不疲!蝴蝶飞得越来越远,我越来越大,无数的彩蝶,纷纷变成心中的化石。

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玩泥巴。村北边有一条小沟,夏天,小溪水清澈见底,蚂蚱在草丛乱蹦,我和小伙伴常去沟里,去挖一种紫泥。这种紫泥,有韧性,适合做各种东西。用手把浮着的抠去,用棍子剜,一点一点剜,把剜出来的放到石板上。等剜够后,捧着回家,在家门口的大石头上做起玩具。坦克,电影放映机,石磨……泥巴虽然脏,但童年的我们揉捏的却是快乐。如今,溪水干涸,蒿子长得有一人多高。

“小背篓晃悠悠 /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多少欢乐多少爱/多少思念多少情/妈妈那回头的笑脸至今甜在我心头/甜在我心头”

是啊,难忘妈妈的“小背篓”!

每次听这首歌,都会被藏在歌曲中的深情感动。我的家乡是北方,老妈干农活用的是用柳条编的筐。有大筐,有小筐。小筐用来装蔬菜,角瓜啊,豆角啊,茄子啊,黄瓜啊,小白菜啊,小葱啊。大筐则用来装收获的庄稼、猪食、蘑菇、山杏等。

小的时候,中午放学回来,看见外屋的锅还没有清理,早晨吃饭的碗、筷子、盘子、盆,都在锅里扎着。猪在圈里叫唤,鸡在屋里觅食。老妈去哪里去了?只好坐在大门外石头上等着。

大道上,生产队收工了,干活的人们扛着锄头陆陆续续回来了。老妈也回来了。肩上扛着一个大筐,歪着头脖子,一手扶着筐沿,一手拄着腰,脸上汗水四流。老妈可是个小个子,扛这么大的一个筐!我赶紧帮着老妈把筐从老妈的肩头慢慢卸下来。好重的一筐猪食!老妈放下筐,连汗也顾不上擦,赶紧就去锅台,收拾,做饭。我把筐倒出来,在里面还发现一些好吃的,比如“酸不溜”啊,“花根啊”。这些山珍就是我童年的美味!

有人说,儿童时期的味道会伴随一生。是的!我走遍各地,最好吃的豆腐还是老妈做的。

晚上泡好豆子,吃过早饭,就要去推石磨,一推就是小半天。推磨最好看的是白花花的豆沫一圈一圈往下慢慢流,好似白玉,又像秋天的高积云。

等将要推完的时候,大人就让孩子回去烧水,满满的两大锅水啊!那时我比较勤快,常常一个人烧两个灶火。水烧开了,大人也把豆腐沫挑回来了。老妈接着用开水沏豆沫,然后过包,把豆腐渣子攥出来,一次一大团,放到外边,当猪食。过完包,还要烧豆浆。当再开锅的时候,我就可以一样一样接着吃了。

豆浆烧好了,就可以先喝了。用石磨磨出的豆汁就是不一般,有一股天然的豆香!

把火搂出来,开始让豆浆降温,同时凉豆皮。第一张豆皮不纯,有豆沫,所以可以让孩子们吃。之后就不行了,晾好一张,母亲用两根筷子慢慢搭出来,放到清水缸沿上凉。接着晾第二张,一般不再多晾,多了豆腐就不筋斗了,营养就少了。有时候,嘴馋,偷偷在缸沿上用手挖一小片放进嘴里。等我上大学,再回家,母亲就特意给我盛好的豆皮吃。

晾完豆皮,开始用卤水点豆腐,这需要技巧,可老妈的手艺是没挑的。点完卤水,就可以等着吃热浆豆腐。盛出一碗,放上葱花、咸汤,喝起来,那个美!

一边等着卤水和豆浆反应,一边开始放草筛、铺过包布。豆腐好了,开始压豆腐了,我又开始帮忙,拽住包布角,防止豆腐流出去。压好豆腐,打开包,母亲用菜刀割好块。这边早已放好桌子,老咸菜汤、葱花等着哪。用大碗盛上边角料,我们开吃!等家里日子过得富裕些时,老妈盛上的是大块的豆腐,“吃好的,边角料咱们炖着吃。”

晚饭,还要吃炒豆腐。母亲只用了花椒、葱花就能把豆腐炒的倍儿香!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回忆。老娘去世了,老娘亲手做的豆腐也永远留在记忆里,只有梦中还可以吃到老娘亲手做的豆腐!

“山也割不断,水也割不断,山山水水也割不断我的思念,千里万里,地北天南,思念的心情永远永远......”

一曲“遥远的思念”又把我带回儿时的家乡,打场的场面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八月节开始,生产队开始平地,压场院。场院就是用来堆放庄稼、脱粒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孩子们跟着泼水,大人们站在中间,牵着绳子,用马或者驴一圈一圈地压。没几天,场院就完成,我和小朋友在里面撒欢,又是跑又是翻跟斗,好不快活!

一眨眼,谷子垛就起来了,下圆上尖,好高大!放学后,就去数谷子垛,一垛,两垛,三垛......没过几天,玉米垛,豆子垛,高粱堆就堆满了大大的场院。红小豆,绿小豆,糜子,黍子等这些小杂粮也在场院边角堆着。

我最爱看扬场。从外面看,就像发射炮弹,一发接一发,又像春节放双响,一朵白云接一朵白云,谷子落下来,尘土随风而去。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是啊,我何尝不想归去!

(作者单位:天津中学)

那些年,我们回不去的时光作文 篇13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彷徨间,已来到新的校园了近一月了。忽的,想起了小学同学们,那些无尽往事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还记不记,我们曾经在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偷偷说话看书,还得意洋洋;还记不记那些年冬天我们在一同学坐下前于石凳上放下的那颗点燃通信的炮竹;还记不记无数晚上大家在卡车上、林荫家、花丛旁的奔闹,那辆许久不动的蓝卡车已成为了我们的专利;还记不记我们在窄窄的石凳上、树坑边玩着“鼎立”……

每一件事,今夕仿佛都浮现在眼前,蓦的鼻子酸酸,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总感觉好像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并且找不回来了,永远永远。

记忆尤深的还属那次,不知是因为谁的一个异想天开。我们居然在每天下午放学后来到一株玫瑰前开始残害这株玫瑰,妄想着拿到玫瑰下的“宝藏”。虽说忙了许多天,也是让得一株玫瑰上了青天,我们也是一无所获,但却还不气馁。

我们居然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观察蚂蚁,还可以无聊到生活来烧树叶,听着“噼啪噼啪”的响声,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烧烤。可能因为和同学一起玩的一个约定,遭到家长的一顿雷雨,事后却毫不在意地往同学家赶。

那时候我们真是幼稚的可以,因为老师一个难看的脸色而担忧好久。我们能够如此惦记一件事,却是那么容易忘记自己的失败,考试过后同学一安慰就开心了,当真是见点阳光就滋润。

现在,我们都已经天各一方。或许有些夸张,但也正是如此。

还记得,要分别的时候一个个都还是一张大笑脸,大大咧咧说了声再见;或许,那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此生再无见面之日。

可我们却是随意地走了,还一点都不在乎。我甚至连个联系方式都忘了留,真是“没心没肺”。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天真与可爱吧。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童年,但它们都是这么美好。我们可以大嘴巴的在学校里八卦别人,还是津津乐道,这就是我们小孩的专利。

眨眼间,已经不复从前,令人有沧海桑田之感。曾经的那些那些,现在都去哪里了。

成长是一种获得,但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莫大的.牺牲?如果可以,我选择不成长,做一个永远长不大,永远幼稚的小孩,为了那份幼稚,也只为了那份幼稚。

那些往昔的朋友们,如今你们都在哪里,好想再陪你们天真的幼稚。疯狂的傻笑一回啊……

过去的便是过去了,便是你再怎么不情愿,也是如此。

我不想成长,但生活又令得我们不得不成长。既来之则安之,让我们坚守心底的那份天真,并用我们的成绩带给家长脸上的笑容。

如今,面对着崭新的初中生活,我们都有着种种压力。或许有着住校的不适应,成绩的落差感。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在小时候,成绩什么的又算得了什么呢?一笑了之罢了。

我们无需过于在意成绩,但不代表我们不重视成绩。我们也要积极的面对学习,以最积极的心态走向课堂;用最认真的态度做每一次习题。

我们还要将学业优于自己的人作为目标,将其甩在身后。当年我们在玩抓人时,不也是如此么。不为了别的,为了我们心底的那份童真与家长的付出便足够了。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 篇14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不再年少,时常回忆起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的温暖。我非常感谢所有给过我温暖的人,陪伴着我走过每一段路,跨过每一道坎,才有现在的我。

从小我就不喜欢数学,尤其是总分被数学拉低很多的时候,就更讨厌数学了,甚至因此讨厌所有数学老师。我宁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也不愿多花半点力气去做数学题,因为这样的倔强我从来不受数学老师待见。

直到我上高中,遇到第一个愿意耐心教导我的数学老师之后,我的数学成绩才不再拖后腿。在我考试不及格的时候,老师从未批评我,而是认真地指导我改正错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我弄懂题目和解题方法。高考的时候,我的总分比平常高了许多,尤其是数学成绩出乎意料的高,不仅没拉低总分,还做了不少贡献。我特地去向老师道谢,老师只说这是我自己的努力,我最该感谢的是我自己。听了老师的话,我感动得红了眼眶。

离开高中校园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每一年我都会回母校看望老师。老师就像我的家人,总是那么耐心地倾听我说的话,那么认真地给我提出建议,离开之前总会对我说几句励志的话。谢谢老师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给我的温暖,愿你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除了我的高中数学老师,还有很多人在我的年少时光里增添了几道温暖的颜色,我的父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曾给予我许多珍贵的暖意。父亲即使工作忙碌,也会在寒暑假抽出时间带我们一家人去旅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增进了我们的感情,更让我扩大了视野。母亲信佛,常常会为我祈福。特别是今年我本命年犯太岁,母亲还特地给我戴上一个叫“风火庆会”的玛瑙吊坠,保佑我平安顺利。虽然我并不相信,但是我非常珍惜母亲的心意。从小到大一直在一起的朋友虽然常常说打击我的话,但是当我遇到难题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开心起来,协助我解决问题。我虽然常对他们说他们是损友,但是在我心里他们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上一篇:小辛小学特色学校汇报下一篇:小猴开饭馆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