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2024-07-27

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通用15篇)

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篇1

读《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大概这是我读的速度最快的一部小说。

吸引我把它从图书馆借回来的地方,是它的名字。在这个20岁左右的敏感时期,看到“回不去”“过去”“时光”之类的词汇总有种莫名的亲密感。

主角叫罗琦琦,是75后,她的少年时光跟我们差了十多年,可我依然看的颇有感触。或许因为跟作者有着类似的幼儿到儿童这段历史,可作者拥有一个跟我有天壤之别的童年、少年、青春期时光。她本性是活泼开朗、阳光向上的,因为姥爷幼时的宠爱,她很是顽皮甚至胡搅蛮缠;五岁回到爸妈身边,她的一切都变了。妹妹更加美丽可爱,很会讨父母欢心,跟爸妈亲密无间,对突如其来的姐姐不很友善;她对于家里的所有都很陌生,爸妈对于她的所有也同样陌生,双方的距离感让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再爱笑、爱闹,她常常一个人看着爸爸妈妈妹妹嬉笑打闹、默默地思念着那个曾经给过自己无限宠爱的外公。唯一让她感到安慰的就是爸爸书房里一堆堆的书,小小的她疯狂得喜欢上了看书,把自己埋进书中的故事世界是填补孤独寂寞被冷落心情的最简捷有效的方法了。

上小学一年级时,她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大半个一年级的课程;病愈后,妈妈问她上重一年级还是直接上二年级,她选择了直接上二年级,因为她上学的时候亲眼看过同学们是怎么嘲笑讥讽留级生的,她怕自己也会被同学嘲笑冷落,她怕孤单不合群。可事情并没有因为她聪明的选择上二年级而变得明朗,她本来底子就薄弱,一年级的课程又基本等于没上,到了二年级,跟不上课,成绩特别差;那是个老师只喜欢好学生的时代,而小学生对于老师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膜拜;所以,老师们不喜欢她,同学们也不跟她玩儿;可能她上课不注意听讲、扰乱课堂秩序是为了要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没想到招来老师更深的讨厌,她的孤独寂寞还是延伸到了学校。不想回家,不想在学校,春夏秋一放学她就会找个安静的角落看书到很晚再回家;冬天外面太冷,聪明的她发现了一个有免费暖气、只要两毛钱一杯的橘子水就可以想呆多久就呆多久的地方——网吧。在那里,她认识了小波、乌贼、李哥,那里有她真正的童年跟少年时光。

有一次在网吧门口,妹妹莫名其妙,还莫名其妙被几个初中生欺负,正在里面窝着看书的她听到妹妹惨绝人寰的哭声,打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架。那真是轰轰烈烈的一场架,她忘乎所以的咬了一个“敌人”的胳膊,伤及动脉,晚送到医院一会儿那“敌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也是因为那场架,她跟小波、乌贼、李哥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可以说直接从网吧的常客变成了网吧的小主人;那以后,她有事没事就去网吧跟他们三个玩儿,对于她来说,那儿有朋友,那里更像家。上帝就是公平的,在亲人眼里她是坏孩子、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在老师眼里她是差生、当众批评打骂家常便饭一般;在李哥乌贼小波那里,她是小公主,享受着三个没有任何亲缘、血缘关系的哥哥的庇佑跟爱护,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毕业,她跟他们俨然一家人一样。

她在学校的悲剧也并非彻彻底底毫无希望的。本就该是辉煌的命运,在她五年级时给她安排了一个很特别的数学老师,然后初一时又安排了一个伯乐一样的语文老师。五年级的数学高老师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她的聪明和与众不同的气质,顶着巨大压力让她和班里另一个跟她性格一样与众不同也是跟她争班级倒数第一的张骏参加小学组数学竞赛。高老师给他俩补课的那个假期是她整个小学里过得最最最最开心快乐的时光。高老师没有看错,他们俩双双在竞赛中拿得二等奖的名次,为学校赢得了很大的荣耀。高老师给予罗琦琦的远不止竞赛得奖这么简单,还让罗琦琦埋没已久的理科天赋从此被开发,让她以班级第一名的传奇成绩考进了重点初中,更重要的是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重视、被关注,让她成为同学们追着交朋友的对象、家长们口中的正面典型,尽管她依旧对同学们冷若冰霜。初一的语文曾老师是因为她有很美的嗓音和还不错的朗诵技巧,毅然决然的选她在开学典礼时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要知道,她进入初中后的成绩依旧是班级中下游徘徊的。此次代表新生发言只是一个小

小的序言,后来曾老师又力举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自己辅导她具体怎么演讲之外,还专门请了学校的舞蹈老师教她怎么优雅地上台、下台、鞠躬。不幸已经经历太多的她总能紧紧抓住为数不多的机遇大放异彩,就像小学时的数学竞赛得奖一样,演讲比赛她也是赢得了不错的名次,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原来,她以各种违反纪律、各种被罚的差生形象闻名学校初中部,演讲比赛后她的形象一下子被颠覆了。那以后,她被陆续选去参加各学校间的、市里的等等各种演讲比赛,拿了好多奖状、奖杯,有的还有电视直播。再以后,学校的辩论赛班级也会派她参加,在辩论场上,她更是如鱼得水一般,每次都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

这些辉煌在罗琦琦眼里跟她的恶行相比太微不足道了。想也是,一个可以从 被老师在教室面对全班同学罚站、到去教室外面对全楼道同学罚站、到在办公室门口面对全年级同学罚站、再到操场乒乓球台上面对全初中部罚站,该是把老师惹到何种地步才能受到如此待遇?!自从在操场乒乓球台上淡定自若的站了一个星期,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丢面子的事儿,都拿这件事激励自己:“乒乓球台都站过了,这点儿小事儿怕什么?!”厚脸皮应该要数她那么些年违反纪律给她的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益处了。

数学竞赛得奖,领到第一张奖状,骄傲的拿回家后,爸爸妈妈比她自己更兴奋。爸爸高兴地立刻把奖状贴在了家里墙上很显眼的地方;妹妹一脸的不开心,那天晚上把奖状涂的乱七八糟;第二天她发现时一气之下打了妹妹,结果爸爸妈妈批评了她,说妹妹就算不对,也不能动手。她委屈的扯下奖状,回到自己房间撕得粉碎,一边恨恨地对自己说:你们不在乎,我也不在乎,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一个自己都习惯了被称作垃圾生的孩子第一次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怎么可能不在乎?!倒是李哥、乌贼、小波他们帮她庆祝,又是吃饭,又是唱歌,好像他们每个人都得了奖一样。对罗琦琦,他们三个大哥哥早就看作是亲妹妹了。从那,每次她有进步或者获得什么奖,他们都隆重的为她庆祝一番。不止琦琦,李哥、乌贼对小波也是,小波比琦琦高三界,李哥一直鼓励他要好好上学,坚信他能成为他们中的第一个大学生。

后来,李哥、乌贼、小波他们出事了。正验证了那句话,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李哥名下由小波接管的K歌厅被陷害,让警察查到有人贩毒,乌贼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被判了10有期徒刑,李哥失去了乌贼这样一个得力助手。还在读高三成绩优异的小波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出现时,他决定放弃渴盼已久的高考,全身心投靠李哥、打点李哥的生意;为表决心,小波特意请琦琦帮她绘了文身图案,找人纹了身;之后,小波跟琦琦绝交,实际上也是琦琦跟他们三个完全撇清界限,小波对琦琦说,他们不是一路人。

琦琦开始很不能理解,但清楚小波的个性,说到做到绝不含糊。小波放弃高考对她触动很大,她从小到大唯一的好朋友加知己晓菲因为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早早辍学后,她曾经对小波说,你一定要考上大学,我现在只能选择上和你一样的大学了。现在小波也不考大学了,她冲动之下做了不上高中的决定,爸爸妈妈当然极力反对,爸爸反应很激烈,妈妈把爸爸支开,苦口婆心的劝说:你姥爷是文化人,生前的最大愿望就是他的孩子能上大学、有出息,可惜我跟你小姨都让他失望了,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你身上,走之前他还跟我说等你考上大学那一天一定到坟前告诉他;给你三天时间好好再好好考虑考虑,三天后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跟你爸爸都不再反对。

三天时间,她想了很多。从出生到初三毕业,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幸的、命运悲惨的,但是那三天她觉得应该要感恩她经历的一切:妹妹不曾也不会有的外公的疼爱,小波、乌贼、李哥他们的亲情一样的友情,高老师和曾老师的慧眼识珠,晓菲还有其他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朋友,爸爸妈妈一直存在却不懂表达的爱、、、、、、她拥有的其实也很多。最后她明白了生活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活,还要为了那些爱你的人而活,最后她的选择不言而喻。

作者说:“人们常说青春无悔,其实青春怎么可能没有悔恨?年少时的心有着赤裸裸的温柔与残酷,我们容易被人伤害,也容易伤害别人。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会遗忘很多人,但是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和我们伤害过的人,却会永远清晰地刻在我们有悔恨的青春中。”

我特意翻了下自己脑海的回忆录,虽不是全部相符,也不是全无道理。

继续作者的话:“如果看故事的你正年轻,请记得温柔地对待那个你遇见的人,不为了他/她对你的感激,只为了多年后,你蓦然回首时,青春中的悔恨能少点。”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节选) 篇2

【回忆的开始】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不富也不穷,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低。在我五岁之前的记忆中,关于他们的画面很少,因为在小我一岁零五个月的妹妹罗瑗瑗出生后,父母将我送到了外公身边。

在外公那里,我很幸福快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一个典型的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

外公是当地最好的土木工程师,画圆圈可以不用圆规,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蝇头小楷,晚年时喜读金庸,至今家里仍有他手抄的《倚天屠龙记》,装订成册,如一本本精美的古书。

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记得外公带我去钓鱼,我不喜欢他抱,要自己走,他就跟在我身旁,短短的路,我一会要采花,一会要捉蚂蚱,走一两个小时都很正常,外公就一直陪着我;外公给我买酒心巧克力,只因为我爱吃,他不介意人家说小孩不该吃醉;我把墨汁糊到他收藏的古书上,二姨妈看得都心疼,他只哈哈一笑;清晨时分,他教我诵“春眠不觉晓”;傍晚时分,他抱着我,坐进摇椅里,对着晚霞摇啊摇。

在外公的宠溺下,我嚣张恣意地快乐着。

五岁的时候,因为要上小学了,父母将我接回自己身边。记得母亲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不肯叫她“妈妈”,我只是一边吮着棒棒糖,一边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远道而来、神情哀伤的女子。在我的大哭大叫、连踢带踹中,母亲将我强行带上火车,返回了我的“家”。

从此,我的幸福终结,苦难开始。

在外公身边,我是小公主,我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最丰厚的爱,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我转,可是,在父母身边,另一个小姑娘,我的妹妹才是小公主。

父母本来上班就很忙,而他们仅有的闲余时间都给了我的妹妹。妹妹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她能言善道,会撒娇,会哄父母开心,而我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连“爸爸”、“妈妈”都不肯叫的人。

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又都是唯我独尊地被养大的,在一起时免不了抢玩具、抢零食,我一再被父母嘱咐和警告,“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

在父母的“姐妹和睦、姐姐让妹妹”的教育下,最好的玩具要给妹妹,最好的食物要给妹妹,最漂亮的裙子要给妹妹。总而言之,只要她想要的、她看上的,我就要一声不吭地放弃。

在无数次的“姐姐让妹妹”之后,我开始学乖,常常是一个人躲在一边玩,不管任何东西,我都会自觉地等妹妹先挑,她不要的归我,甚至已经归我的,只要她想要,我也要随时给她。吃饭了,上饭桌,一句话不说,快速地吃饭,然后离开,他们的欢笑交谈和我没有关系。

我从唧唧喳喳,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我常常思念外公,那个时候,每次痛苦孤单时,我就会想着等我长大了,可以自己坐火车时,我就回到外公身边,唯有那样,我才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点盼头。

【躲进角落】

记忆中最深的一幅画面就是黄昏时分,母亲在厨房忙碌,我躲在书柜的角落里翻《儿童画报》,父亲下班归来,打开了门,第一声就是“瑗瑗”,妹妹高叫着“爸爸”,欢快地扑上去,父亲将她抱住,高高抛起,又接住,两个人在客厅里快乐地大笑着。

我就躲在暗中,沉默地偷窥着。他们做游戏,他们讲故事,他们欢笑又欢笑,一小时,没有任何一个人问我去了哪里。那种感觉就像我坐在宇宙洪荒的尽头,四周漆黑一片,冰冷无比,孤单和荒凉弥漫全身。当时我也许还不明白什么是宇宙洪荒,也不明白那种让我渴望地望着外面,却又悲伤地不肯自己走出去的情绪是什么,但是,那个蜷缩在阴暗角落,双臂紧紧抱着自己,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外面,渴望听父母叫一声自己名字的孩子的样子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直到晚饭做好,母亲把菜全部摆好后,才想起叫我吃饭,我仍然躲在书柜、沙发、墙壁形成的死角里不出来。我又是自伤,又是自傲,在心里莫名其妙地一遍遍想着: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我?迟了,已经迟了!如果再早一点,我会因为你们的呼唤,欢快幸福地冲出去,可是现在,我不想答应了!我就是不想答应了!我不稀罕!我一点都不稀罕你们!

母亲打开每个房间叫我,都没有发现我,他们向妹妹询问我去了哪里,但那个笨笨的小人只会摇头。娇声说:“我在玩积木,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因为我人小,缩坐在角落里,是一个视觉盲点;他们又怎么都想不到,我竟然就在客厅,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这又是一个心理盲点,所以父母一直没有找到我,惊慌失措下再顾不上吃饭,匆匆找来隔壁的阿姨照顾妹妹,两个人穿上大衣,冲进冬夜的寒风里,开始四处寻找我,而我只是坐在客厅的角落里,静静地看着一切的发生。

我并不是故意制造这场慌乱,我只是当时真的不想答应他们的叫声,而后来,等事情闹大时,我自己也开始慌乱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把自己更深地藏起来。

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深夜,后来,妹妹捡滚落的积木时发现了我。这个家伙一脸“我军抓住国民党特务”的兴奋表情,邀功地去上报,父亲抓住我想打,母親拦住了他,问我原因,我看着父亲的大掌,模着自己的屁股,想都没有想就冲口而出:“我没听到你们叫我,我看着看着图画就睡着了。”

我人生的第一个谎言让我免去了一顿“铁掌炒肉”。

【孤独中的朋友】

还差一个月六岁的时候,我进了小学。

我的成绩很不好。由于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再加上成绩不好,我从头到脚都不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就越发的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成绩不好。

不过,这些都没有什么,因为父母并不在乎我的学习成绩,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我考了倒数第一、第二就责骂我,他们只说尽力就好,所以我并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除了那个让我羡慕、嫉妒、讨厌的妹妹,以及让我觉得无比压抑和孤单的家庭,我的生活也还过得去,我甚至交到了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葛晓菲,她是班上的第一名,是独生女,非常羡慕我有一个妹妹可以一起玩,而我羡慕所有的独生女。

葛晓菲很喜欢说话,而我很不喜欢说话,和我在一起,她绝对不用担心有人和她抢话。除了这个互补的不同点,葛晓菲和我还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不喜欢回家,常常放学后,别的同学都早已回家时,我们俩仍然在学校里四处徘徊。

徘徊得多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来二去,我们俩成了好朋友,而我在她面前时,偶尔也会变得像在外公身边一样活泼调皮。我们俩一块上学,一块放学,在一起时,总是手牵着手,我感觉她才是我的姐妹。甚至一颗糖,我也会留一半给她,她对我也极好,只要我想要的,她宁可自己不要,都要留给我;我不开心时,她总是想尽办法逗我笑;我的手很笨拙,每次上手工课都比别人慢,她总是先帮我做,等完成我的后,才去匆匆赶自己的作业。

因为有了晓菲,我的生活虽有阴影,却仍算快乐。可是,生活大概觉得我这个小骆驼的负重还不够,所以它给我扔了一根很粗的柴。

一学期之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新的城市,我和晓菲挥泪告别,她抱着我大哭,我当时虽然没有哭,可是一坐上车,却开始狂掉眼泪,还不愿让父母发现,需要紧紧憋着气,才能不出声音。

小小年纪还未真正懂得什么叫离别,却已经为离别在哭泣。

【邪恶的新老师】

进入新的小学,我遇见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赵老师。从此,我人生中新的苦难开始了。

这个邪恶的巫婆让我至今对老师有心理阴影。我每次读到什么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话就想冷笑。我的人生经验,恰恰相反,的确有好老师,但是很多老师都很势利,如果哪个孩子的父母是高官,她对哪个孩子就会格外亲切;如果不小心这个孩子的父母恰好是教育局的,那老师对她的温柔善良、无私奉献的确可以和蜡烛媲美。但是,如果你既没有当官的父母,也恰好没钱,然后你自己又不争气,学习成绩不好,那么老师在这个时候,更喜欢在课堂上把你当靶子,用粉笔头丢你,或者时不时,翻着白眼,用看上去轻描淡写,实际上鄙夷轻视的语气讥讽着你回答不出问题的窘迫。

大人们常以为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懂,实际上我们的心很敏感,我们都有“面子”的,我们很讨厌被人当众训斥。在无数次脸涨得通红之后,我越来越害怕这个老师,而她也越来越瞧不起我,每堂课都喜欢把我叫起来提问,讥讽我几句。我的笨拙,我的学习成绩差,我的不会说话,甚至我的孤僻性格,都令她不满意。至今还记得她撇撇嘴,斜睨着我,用恨铁不成铜的语气说:“你怎么没一点儿小孩子的样子?又呆又蠢,也不知道吃的饭都消化到哪里去了。”

孩子都有一颗异乎寻常敏感的心,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被老师宠爱,喜欢做班干部,喜歡胳膊上载着三个红杠或两个红杠,站在校门口,板着脸严肃地检查同学的红领巾有没有戴、女生有没有染指甲、男生的头发有没有超过耳朵。小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更看重面子,因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小学老师,在整个社会中,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人,可是在所有她教的孩子面前,却如同半个上帝,她的表扬和批评、她的喜爱和厌恶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蝴蝶效应。

在赵老师明显的轻视下,班里的同学也受到了影响,她们开始不喜欢和我一起玩,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没有人想和我一家,几次的尴尬后,我开始自觉主动地疏离于整个班级之外,常常她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发呆。

在家里,我孤单一人,需要处处让着妹妹。在学校,我孤单一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在家里,我常常坐在角落里,静默地看着妹妹抱着爸爸又笑又撒娇;在学校,我常常站在远处,静默地看着同学们跳皮筋、打沙包。

在这世上,有很多种不好的感觉,但,孤单是其中最恐怖的。

后来,一不小心,在父亲的书架上读了一本古龙的武侠小说,主人公的那种寂寞孤单、被世人遗弃的感触如雷电般击中我那小小的心脏,我发现了书架上的宝贝。从此,我更加安静、更加孤僻地躲入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篇3

小时候最怕什么,打针?理发?大人杜撰的鬼怪?其实都不是,而是突然有一天你周围的伙伴突然告诉你“我们都不和你玩罗”,往往能收到很大的恐吓作用。

常常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六一儿童节,在学校的大礼堂,我站在自己的凳子上看着台子上的你,觉得你是那么的光彩夺目,以至于以后每年的六一我都会回忆起那天站在台子上的你,可是你知道吗?如今大礼堂早已不在了。

那些和你在楼梯,在走廊,在操场的不期而遇都是我耍的小聪明,这些你肯定都不知道吧,可是再后来,我却很怕见到你,年少时的自卑总是那么的莫名其妙。如今,每每想到你,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从来没有一段完整的会议,你知道或者不知道,都已经无关重要了,因为我们曾经都是傻孩子,于我也是一种朦胧美好的回忆。

小学时代的喜欢和暗恋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些笨拙的暗恋往往被人一眼瞧破,所以那时候交口相传的某某喜欢某某的故事往往都是真的,现在,我们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玩的单纯小孩了,而是能在大人的规则里游刃有余的大人了,但成长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路上我们丢失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小时候剪过的西瓜头,上课时候偷偷啃过的只卖一毛钱的冰袋,玩半小时就换电池的四驱动车,放一排砖头就能打兵乓球的洗衣台,据说能接住高手发的旋风球的光板球拍,上课偷偷讲过的闲话,递过的纸条,放学排队回家牵着手会脸红的女生,陪我满操场踢过易拉罐的伙伴….如今啊,你们在哪里!

红颜老了少年心,琴弦断了旧知音,谁来唱歌谁来听,谁喊了青春谁来应。

我们已经成长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作文 篇4

能记得当年拍照时那些心情。时光怎么这么快地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容颜?老照片毫不留情地把生命定格在某个瞬间,而生命背后的故事却像落花流水,随着时光地流逝渐渐远去。在什么时候开始慢慢长大,我并不不知晓,光阴像是树轮,看似缓慢,但其实沧桑年年有痕。老了的时光像一颗忧伤的树,长满层层的年轮和斑驳的树痕,我坐在时光里,任阳光为桨,渡过我生命的河。

时光深处是看不见的似水流年,生命如水上漂浮的落叶,起起伏伏随风而行。我无法停留在岸边让生命静止,也无法握住匆匆流年,我只能在风雨相伴中任光阴摆布,看少华似水欢颜如花。

年少时臆想过的所有美好,在时光地河里越流越远,曾经的轻狂与浮躁也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蜕变得平和而深远,也丧失了一些勇气,人来人往,潮起潮落,从生命的起头一步步行进,脚步生生死死都离不开光阴的舞台,时光苍老了岁月,苍老了如花容颜。光艳华丽的年华好似花开时盛开的美丽瞬间,而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却在繁花盛开的背后,是那沉甸甸的果实。

时光在安静的午后,我在时光的缝隙里踱步,那些青葱岁月的叛逆无知,那些读书拼搏里的固执坚守,那些欲罢不能的生死离别,在岁月的尽头,都如他人的故事波澜不惊地从心头掠过,时光老了,我也大了,老树的光影里沉淀着和平与安宁,都是曾经走过的日子,被日光拉长的树影。是不是锣鼓喧嚣后都这般心如止水的宁静?

老槐树下的藤椅,那杯越泡越浓的茶,那张老去的照片,都被染上岁月的颜色,镜里朱颜如手中沙漏,在反反复复地转动中变了摸样,光阴催人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情感美文 篇5

时间或许会淡忘某些记忆不变的是你的笑容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回忆依然思念你想你的我期待下个路口的相遇

(一)年轻的我们会有冲动的想法,荒唐的举动。曾经一起翻墙出去逛街,晚自习课后继续和朋友在教室奋战一整夜,回到宿舍躺到床上,听着至上励合的棉花糖进入梦乡。不过,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对面楼里的.哪个男孩儿唱的?

(二)曾经无数次幻想着你我相遇时的情景,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已经成为历史,可是每当我偶尔想起还是会觉得很幸福,仿佛有些记忆一直停留在昨天那么清晰,我无法忘记过去的感动,也不能忘记那时你的好,真的忘不掉

(三)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柳絮,我希望能有一片飞向你所在的地方。在多少个夜晚和你梦中相见,多少次因为想你而偷偷流泪,太多太多的话想要告诉你。当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希望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如今我生活得很好,可你却不知道在哪里多想亲口告诉你,和你两个月的同桌是我高中最快乐的日子;多想亲口跟你说谢谢。

回不去的“家” 篇6

拐卖儿童是否该判死刑?最近这个问题常被讨论。在感情上,很容易理解对死刑的支持者,一提起人贩子,很多人对之深恶痛绝。但从理性分析的角度讲,大家显然也都明白,死刑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同时,拐卖儿童所涉及的也绝不仅是人贩子如何定罪的问题。

今年年初,“打拐”题材的影片《失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影片讲述了寻子15年的雷泽宽在寻子道路上的种种遭遇,同时借助与4岁时被拐的修车小伙曾帅的偶遇,让观众从父母和被拐儿童两个视角同时体会分离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这样的错误应该谁来负责?剧中曾帅曾质问雷泽宽:您自己的孩子都能丢,您对您孩子负责吗?这实际上问出了在儿童被拐事件中的第一个问题,孩子父母是否也有责任?

其实有孩子的人都会明白,两三岁的孩子时常会自顾自地脱离父母视线跑开,即便父母如何小心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在德国,我曾碰到父母找不到小孩的情况,一对夫妇在城堡参观,突然发现孩子不见了,城堡工作人员立即中止城堡参观,并报警协助寻找,半小时后,有游客在山下的酒馆看到了小孩并通知其父母。可见,疏忽都会有。但是,仿照雷泽宽在影片中问大师的话:为什么丢的是我们的孩子?

这个问题,在另一部“打拐”影片《亲爱的》中有初步的讨论。影片中李红琴的丈夫由于无法生育而偷走了田文军的儿子田鹏,如果他通过合法的领养手续来抚养一个孩子,田文军的悲剧是否就能避免?当然,合理的需求并不是损害他人的理由,更何况很多购买儿童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想要抚养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儿童购买者也应该负责并受到严惩的原因。如何从源头打击拐卖儿童的市场,引导其中的正当需求,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们能否提高孩子的找回率?《失孤》中,韩德忠为办准生证碰了钉子,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执行上与其产生了分歧。这也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户籍制度管理严格,那被拐卖的儿童又是如何在买方家落户的呢?或者这些儿童可能根本没有身份——这是《失孤》给出的答案。那么,在“打拐”中,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再次,就算孩子最终找到了,是否就皆大欢喜了?田鹏与生父重逢后的生疏,令田文军痛苦不已。影片在这里借助一个细节来反映时间造成的隔阂,田文军曾试图教儿子说陕西话,而3年后儿子被找回时已是一口地道的芜湖话,这种口音的差异暗示了田文军要重新构建父子认同所面临的困难。像是《失孤》中曾帅重新找到父母后的生活,影片也没有涉及,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们之间真正从感情上的相认也绝非易事。而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拐卖儿童对受害家庭所造成的伤害,在拐卖行为实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其后果是即便能够找回也无法弥补的。那么,拐卖儿童的恶劣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许这正是两部影片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

两部影片都用心刻画了丢失孩子对父母的伤害和他们的心情。雷泽宽在看到渔民养子的疤不在左脚后依然坚持要做亲子鉴定的情节反映了他的失望;韩德忠爱人再次怀孕后韩德忠的痛哭反映了他对寻子的绝望;鲁晓娟在第一次家庭聚会上的痛哭自白则反映出绝大多数受害者的自责心理,让人心生不忍。这些情节可以让人强烈地产生共鸣,理解父母丢失孩子的心情。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书笔记 篇7

罗琦琦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并不是所有遭受过苦难的孩子都能遇见那样一群人,在她艰难的岁月中支撑着她,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故事,我真的为了罗琦琦开心,虽然她被很多坏的行星撞出轨道,但是好在她最后可以有惊无险,安然无恙的回来。

一个平凡的孩子,没有像陈俊那样的天才同桌,没有小波那样体贴的哥哥,没有两小无猜的张俊,也没有那么真心培养自己的老师。每个人都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从罗琦琦的故事中看到自己。

我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我们都是喜欢一个老师就超级认真地听他的课。

我们都梦想敢爱敢恨,为了兄弟两肋插刀。

我们都盼望触碰真正的爱情。

那些年少时光,总要在缓缓流过后我们才能察觉它已以光速消失,不痛不痒间,再回首时才发现它已深刻心中。成长的单向车站,离开了一个又一个我们生命中至亲至爱至念的人,也许有些人,我们连挥手告别都来不及,就各自踏上了不同的路。时间总是这样任性,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也毫不犹豫。

年少时,因为没被伤害过,所以不懂得珍惜,于是我们总是对爱的人小心翼翼,却也不经意地伤害爱我们的人。

因为没有畏惧,所以不懂退让。于是我们可能会错过,可能会互相伤害。

因为满怀青春爱意,所以我们任性去爱,会彻夜欢笑,也会彻夜忧伤。会不顾一切,会不舍不忘。

那些都是我们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那热泪盈眶皆为你,酸甜苦辣皆是青春。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时光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

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读后感 篇8

<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读后感

文中的罗绮绮并不像其他小说中那样得天独厚.收到老师家长的喜爱.她小学 中学的成绩都不好,和老师的关系也不算好.初中时因为给老师起绰号.被老师罚站,从被罚站在教室里,再到教室外,最后是学校操场的乒乓球桌上.要是一般的孩子遭受这种打击,要么一蹶不振,要么破罐破摔,可是罗琦琦并没有,她反而愈挫愈勇,身上好象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挫折与困难都能再一次站起来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像罗琦琦最终通过不断努力考取了清华大学,并且去了美国留学.《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向我展现了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熟悉是因为我也是学生,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从小也是学习不大好.而书中的人无论是幼时受老师打击的罗琦琦,走过歧路的张骏,身不由己的许小波,还是近乎完美的关荷,哪怕是天才神童陈劲,都有一段不如意的时光,挫折和打击有时会接踵而来,有人就此消沉,但有人勇敢前进,这取决于一个人的韧性如何,所以,由此看来一个人少年时太过顺利可能也并不是好事,当日后真正的困难来临时,恐怕无法招架,尽管这种看法我也不反对,但是我更觉得一个人在人生中每个阶段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无法预料的,没有人知道明天我是顺利还是不顺,因为人们无法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就需要学会如何在环境中生存,其实顺境和逆境并没有什么区分,顺利时总有麻烦的隐患,困窘时总有希望的种子,人在任何时刻都是祸福相依的,而要做到在福地中不沉沦,在祸境中不低迷,就要有一个永不褪色的五彩梦想以抵抗外界的打击和磨合.我总爱将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怀抱梦想,一种人缺乏梦想.怀抱梦想的人心中有一片净土,即使现实中身陷泥潭,也有愿望和意志支持他走出去,哪怕那个梦远如天上的星辰,遥不可及,也不会影响他在心里拥有喜悦.而缺乏梦想的人难以体会有梦的快乐,他们安于现状,易沉迷”幸福”的陷阱,也易沦入”痛苦”的深渊,并且更爱嘲笑有梦的人:自不量力,孰不知自己才是最可悲的人.

回不去的故乡? 篇9

张萌来自安徽的一个县城,在江淮读的大学。毕业后,回家找了一年的工作。父母希望她能考个教师资格认证,去中学做老师。可刚满22岁的张萌,根本不想把青春困死在小县城。她向往电视剧里那些在大城市中工作的白领,她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她们一样,在CDB的写字楼里上班,穿光鲜漂亮的职业装。于是2009年,她顶着家里的反对,带着自己做家教攒下的5000块,只身来到北京。

北京的确像张萌想的那样现代繁华,但竞争的压力却远远超出她的想象。最终张萌仅在一家私企,找到一份文员工作。那时,张萌已到北京两个月,带来的5000块花去了一半。她只能在近三环的位置,租了一间闷热潮湿的地下室,还好墙壁上有一线窄窗,可以透进新鲜的空气和天光。

每天张萌会在7-11(便利店名称)买好中午的便当,然后穿着小洋装,踩着中跟皮鞋,一路地铁去上班。周末,还会和同事一起吃饭,K歌,玩桌游。2010年的3月,她和同一座写字楼里上班的周立杰谈起了恋爱。周立杰是北京人,比她小一岁。样子不帅,但十分风趣。

那段时间,张萌觉得自己开始步入她想象中的生活。然而浇灭希望的,往往不是困境,而是停滞不前。因为人们总是在逆境里,激发出斗志,却在原地踏步中,溺死在平庸里。

2011年4月,北京开始清理地下室出租,小区租房办贴出了停止供水供电的通知。这让张萌第一次正视自己的现状。上班这么久,她依然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文员,拿3000多块的工资。银行里的存款,从没有超过2万块,且大部分都消耗在北京高昂的物价里。她也想搬去更体面的地面上去住。可是合租也要2000块,她根本吃不消。

后来,她只好搬到五环之外的地下室。搬家那天,周立杰开了家里的车子帮忙,他的父母也就多少知道了张萌的存在。搬家后第二周,周立杰的父母约她去吃饭。他们简单地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表示了明确反对。周母说:“你们结婚以后,孩子的户口都是跟着母亲的。做人不能这么自私,不想下一代的。”

张萌想为自己争辩几句,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天从周家出来。周立杰对张萌说:“你别听我妈的。我会娶你的。”张萌默默听着,希望听出信心和勇气,却只在不太坚定的声音里听出了男友的言不由衷。

2012年,张萌跳槽到新公司做经理助理,工资全勤奖都算上有4500块。可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也看不出未来会有什么新意。唯一改变的,就是周立杰。他终是在家里的压力下,和张萌分了手。此时的张萌,早已学会了坦然地接受现实。她连哭闹的心情都没有,只是简单对周立杰说:“好吧,祝你找到合适的北京姑娘。”

这一年,张萌25岁。她忽然感到极度孤独和迷茫,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不知道自己辛苦地留在北京究竟是为了什么?

来年春节,张萌回了安徽。恰巧,高中的同学举办同学会。她在老同学中看起来,好像混得最风光。可是她心里清楚,那只是面子上的光鲜。家乡一个月拿着2500元的同学都贷款买得起房子。而她呢?在北京买房就像是天方夜谭。

返京前的晚上,母亲拉着她聊天。她说:“萌萌,妈在你的微博上都看见了。北京那地方不好混。什么都贵。你要觉得干得不好,干脆就回来吧。没嫁人就住家里,找不到工作,亲戚朋友帮你找。这是你家啊,什么都好解决。”

张萌终是被那一句“这是你家啊”,打动了。返京后,她办理了辞职手续,准备回家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列车驶离北京的时候,张萌看着渐渐远离的景物,悄然地落泪了。她不想承认藏在心里的不舍,她就像一个逃兵,离开了她拼搏了三年的战场。

资格考试的准备并不顺利,因为她太久没有翻书本,学习让她觉得很困难。不过,让她最不能适应的还是生活环境。每天出门,邻居都会对她的衣服评头论足,或者问她北京的事。她礼貌地答着,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外乡人……

4月22日,是张萌的生日。她提议去KTV玩。可是父亲当即反对说:“不行,那都是不正经人去的地方。咱们家可不能去。”

张萌有点无语。在北京,这是最普通的娱乐。可是现在,却成了不正经的活动。那天许多旧同事,在微博上祝她生日快乐。晚上,她躺在床上,无声翻着他们的微博。一张张熟悉的照片,让她万分想念——印间新添的打印机,便利店里滚热的鱼丸,甚至是地铁站里蜂拥的人群……

心理学和教育学放榜的那天,张萌双双没能过线。母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安慰她。

母亲说:“萌萌,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再努力一年,一定行的。”

可张萌却说:“妈,我不考了。我要回北京。”

父亲一旁,有些恼怒地说:“你能不能脚踏实地一点,你都26了,别再做虚荣的梦了行不行。在家安安稳稳地找份工作,找个人家嫁了多好。何必一个人去北京住地下室呢!”

张萌却固执地摇了摇头说:“爸,你让我走吧。”

是的,也许回北京,她还要住在地下室,还要忍耐孤独。但那里有她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已无关于虚荣,无关于年少时对未来幻想的冲动。如果说,家乡是她成长的地方,北京则是她奋斗的地方。她的青春,她的梦想,都交付给了那座城市。那里就是她心中另一个故乡。

张萌坐在回京的列车上,耳机里一遍一遍放着羽泉的歌,“没有留不下的城市,没有回不去的故乡,我能去的和想去的到底在不在同一个地方……”

她坚信,自己不会永远迷茫下去,她总能在北京找一条出路。其实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来说,走向哪里都是追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 篇10

时间总会悄悄的流逝,文中的罗琦琦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孩,小时候性格孤僻、沉默寡闻,成绩也不好。她打过架、藏过枪、逃过学,她也曾因为给老师起外号被针对,被罚站在乒乓球桌上。她的老师非常势利,经常辱骂她、冤枉她、打击她,甚至班上有人丢了东西,老师没有任何依据就说是她偷的;她认真的自己写作业,完成的很好,老师就说是她抄别人的,无论她怎样辩解告诉了她的家长。糟糕的学习环境并没有使她失去学习的信心,而是越挫越勇,直面困难,勇敢地站了起来。她跟随很多努力的人一起拼搏,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考上了清华。虽然过程曲曲折折,但是结果也很重要。

我真的很喜欢罗琦琦。她也曾自卑过,但她还是站起来了,有了坚强的理由,一切顺风顺水虚伪的懦弱,也会在层层阻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所以,我也要像罗琦琦战胜所有的困难,走上人生的巅峰。我记得有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能做好的,那就是当下”,是啊,现在正值青春年华,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在意阻挡我们前行的言语,这个世界可以变坏也可以变得更好,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努力向前跑,追寻着我们心中的那道光。

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篇11

美丽的女子令人喜欢,坚强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坚强时,她将无往不胜。

为什么年少时的爱,单纯却笨拙,诚挚却尖锐?为什么当我们不懂爱的时候,爱得最无所保留,而当我们懂得如何去爱时,却已经不愿意再轻易付出?

讨厌那个老师,所以不学他的课,成绩差了,究竟报复到了谁?孩子的反抗在大人眼中也许是可笑而幼稚的,可那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方法,悲壮地义无反顾。

如果大人们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不肯承担责任去保护小孩子,那么小孩子只能快速地长大,像大人一样保护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犹如一颗行星,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这是上天早给我们规定好的,可是,出生和死亡之间的运行轨迹却取决于多种因素。我们和其他行星相遇,碰撞,这些碰撞无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我们的运行轨迹。

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坏。

小时候,踮脚眺望长大后的自己;长大后,独自回望纯粹年少时光。

这世上,他人可以背弃许给你的诺言,难道连你自己也要背弃自己吗?

伤心是伤心,颓废是颓废,伤心是因为过去,颓废毁灭的却是未来,永远不要拿颓废当伤心,用未来为过去陪葬。

青春在哪里?当它在缤纷地演出时,我们却懵懂无知,即使它近在我们的眼睛里。正因为它太近了,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唯有当它逐渐远离,我们才能看清楚,看清楚那一切也许精彩,也许不精彩的故事背后的因果得失。可是一切已经是定格后的胶片,无论我们是微笑还是落泪,都只能遥遥站在时光这头,静看着时光那头荧屏上的聚与散,得与失。这就是青春。

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转动,这是一句最诚实得话,也是一句最残忍的话。

初恋,是,一朵叫情窦的花绽放的刹那,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恰恰在那里。情窦,是,人世间最洁白纯净的花,一生一世只开一次,开时芬芳,谢时苦涩,从不结果。

只要曾经年少,每个人都会在心底深处为逝去的青春留一点柔软。

我们曾在山巅海角相爱过;纵使结局是于山巅海角分别,我也不后悔,我唯一后悔的是,当时没有多爱他一点。

我多么希望他还是小时候那个长着刺猬头的男孩,没有女生留意,没有女生喜欢,只有我看到他的好,感受到他的温柔,可他偏偏并变成了这样,如一颗星星般,升得越来越高,光芒越来越亮,却离我越来越遥远,去到了一个我怎么伸手,都够不到的距离。

姐妹:就是那种今天吵,明天笑,近了烦,远了想,不见时挂念,见了时讨厌,自己能欺负,别人不能欺负的奇怪东西。

传说中,鲤鱼要跳跃龙门,褪去全身鱼鳞,斩断鱼鳍,才能化作龙;传说中,鸟要自焚身体,经过欲火之痛,才能化作凤凰。难道青春必要经过愚昧的痛苦,才能获得成熟的智慧?

等你再长大些,你就会明白,上天是很公平的,人得到一些,注定就会失去一些,有时候失去是为了得到,有时候得到意味着失去,这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有,所以,永远不要羡慕他人所有,而是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有。

因为年少,总觉得前面的时间很漫长,长得一起皆可重新来过,却不知道时光的河,只能往前流,从来没有重新来过。

羡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向前走一步,可以变为钦佩,将其视作榜样;向后退一步,可以变为嫉恨,将其视作敌人。可是,没有人是完全的天使,也没有人是完全的魔鬼。所以,羡慕可以变成妒忌,成了心魔,令人在前前后后中挣扎。

这是我们的故事,可我们既未预料到故事的开始,也未预料到故事的结束,我们将它怪责为命运,其实所有的悲欢离合,都由我们一笔一画地写出。只有在回首的刹那,我们才能看清一切的因由,也只有在太迟的时候,才能揣摩出当时的错过。

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

--过于为未来担忧是错误的,命运的链条上,我们唯一能抓住的只有现在。

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竟然成为了当时觉得遥不可及的高中生。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我们昂起了下巴,用挑衅的眼光张望世界,看似倔犟坚强,可心里藏着惶恐迷茫。

世间最固执的伤口是不流血的伤口,没有良药,也无从治愈,即使平复,也如水上月影,看似完整平静,可每当风吹过,就会皱起细细裂痕,暗暗疼痛。

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

外面的世界很大,总要飞出去看一看才不枉一生,所以不能让翅膀太早受伤。

瘦小的我,背着书包,畏缩地低着头,跟在同学身后,唯恐别人留意到我。可是,我竟然这么大了。

她应该自己也留了一个松果和石片,她觉得这样就好像我们分享了一切,就像以前大家一起看录像听歌一样。

请记得温柔的对待那个你遇见的人,不为了他对你的感激,只为了多年后,你蓦然回首时,青春中的悔恨能少一点。

路要怎么走,只有自己能决定,这世上如果不自爱,没有人会爱你。

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往事是用来回忆的,不是用来追寻的。

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

It is a mistake to try to look too far ahead. The chain of destiny can only be grasped one link at a time.

千万别放弃!有了第一次放弃,你的人生就会习惯于知难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过去,你的人生则会习惯于迎风破浪地前进,看着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实影响非常大,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很多年后,我已能流利地说粤语,在朋友的车上,从电台听到这似曾相识的旋律,才知道是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那一瞬,低头静听中,漫漫时光被浓缩成了一首歌的距离,可蓦然抬头时,只见维多利亚港湾的迷离灯火。原来已隔世。只有,偏偏喜欢你的歌声一如当年。

如何从容自信地爱不完美的自己,是一门比如何爱别人更深奥的学问。

这世上,原来拥有时多幸福,失去时就会有多痛苦。老天给你多少,就会拿走多少。

过程中拼尽全力,结果基本达到要求就可以了。

我们都不是天使,都不完美,可我们依然要喜欢爱护这个缺点多多的自己。

小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还爱面子,因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不把自己的悲惨当悲惨,也就没人敢轻视你。

世界那么大,我却偏偏遇见你;世界那么小,我却偏偏丢了你。世界那么大,我却总是无法忘记你;世界那么小,我却总是无法遇见你。

我们无法阻止命运从我们手中夺走东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珍视我们从生活中已得到的东西。

没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就在这十字路口,年轻的你我挥手道别。我们以为挥别的只是一段爱情,却不知道挥别的是我们的青春;我们以为遗忘的只是一段欢笑与哀愁,却不知道遗忘的是我们的梦想和激情。

不管真,不管假,她总是用花团锦簇来装饰她的生活,她让自己像公主一般活着,别人也就把她当公主看。这大概是另外一种自爱的方式,不把自己的悲惨当悲惨,也就没人敢轻视你。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一厢情愿的幻想中,被我镀上自己所期望结果的征兆。

是不是每一段恋爱都是走着高兴、不高兴的起伏曲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那颗敏感的少女心,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刹那跌入谷里,也会因为他的一个举动,瞬间升入天堂,看似反复无常,其实,一切的判断标砖只是:他在不在乎我。

有人羡星星之丽,伸手摘星,努力多时,却不可得。人朝笑:自不量力。他答日:伸手摘星,虽未得星,却心纳美景、手不染污。

他低着头想了好久,疲惫涌上心头,抬起头对女朋友说:“对我而言,她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爱我”。

年少的我们总是缺乏耐心,不明白生命里最不舍得的那一页总是藏得最深。非要经年之后,蓦然回首是才会懂得错过的是什么。那一刻,唯有盈眶的眼泪,祭奠着早已一去不再复返的青春。

年少时因为没被伤害过,所以不懂得仁慈;因为没有畏惧,所以不懂得退让,我们任性肆意,毫不在乎伤害他人。当有一日,我们经历了被伤害,懂得了疼痛和畏惧,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可这时,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正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长大了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

时间之内,你、我也许早已容颜沧桑。各自于天之涯、海之角。时间之外,你、我依旧眉目晶莹,并肩坐于那散落桃花瓣的教室台阶上。

今夜,窗外细雨纷飞。在灯下轻轻翻开同学录,以为永不会忘记的容颜,已经模糊。以为早已丢掉的那张纸条,竟夹于书页内。今夜,窗外细雨纷飞。和那年我们挥手分别时,一模一样。漫天雨丝唱的是一首,当年我们未曾听懂的,匆匆,太匆匆。

不一样的人,却永远相似的青春,永远相似的故事。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转动,这是一句最诚实的话,也是一句最残忍的话。

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当时,我没有错,他也没有错,我们只错在年龄太小,还不懂体会对方的爱。当时的我,只知道我喜欢他,希望他好,所以迫不及待的想帮助他,却用错了方法。

成长本就伴随着痛楚,坚强本就是层层伤口结成的厚茧。

成长如同参加跑步比赛,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并不一定会着急悲伤,唯有被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日渐超越时,才会着急悲伤。

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多年后,某个灯下的晚上,蓦然想起,会静静微笑。那些人,已在时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踪迹,心中,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河的温暖,永不消逝。

没有人真正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这不就是人生吗?一边行走,一边遗忘。

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不管做什么,都请先清楚明白的考虑后果。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不会骄傲地装作不在乎,我一定会大声告诉你我爱你,我一定会你伤心时紧紧抱住你,我一定不会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你的想法。

成长好像总是要伴随着伤痛,是不是因为只有受过伤,才能结疤?当一层又一层的疤包裹在我们的心上时,我们变得不再容易受伤,也不再容易感动,也就长大了。

.....原来是这样的。

那一瞬,低头静听中,漫漫时光被缩短成了一首歌的距离,可蓦然抬头时,只见维多利亚港湾的迷离灯火。原来已是隔世。

蓝天清澈,白云悠然,阳光明媚,世界很精彩,可我的精彩在哪里?

那时候的喜欢特别单纯,不要求任何回报,只要看着他开心就会开心,如果他偶尔跟我说上几句话,那简直会偷笑一整天。

难道青春必要经过愚昧的痛苦,才能得到成熟的智慧?

那一刻,唯有盈眶的热泪,祭奠着早已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当成长终于被时光之火淬炼成长成,我们长大了,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

这就是青春,唯有它离开后,我们才能看清楚。

其实我好羡慕大雄那个笨小孩因为他有你哆啦a梦,哆啦a梦。请带我回到1990年代,谢谢!

世界那么大,我却偏偏遇见你;世界那么小,我却偏偏丢了你。世界那么大,我却总是无法忘记你;世界那么小,我却总是无法遇见你。就在这十字路口,年轻的你我挥手道别。我们以为挥别的只是一段爱情,却不知道挥别的是我们的青春;我们以为遗忘的只是一段欢笑与哀愁,却不知道遗忘的是我们的梦想和激情。

时光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沉淀到河底,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回不去的故乡 篇12

爱故乡的人,都爱歌。每当蕴涵着故乡情愫的旋律想起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哼唱,那思绪也随着旋律飞回遥远的故乡。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

是啊,谁说我把故乡遗忘?

在城市里打拼,除了工作,满眼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五颜六色的灯光,难得有闲暇时光。一旦闲下来,时间就像一面镜子,在静静的时光中照出人心底的缕缕情丝。家乡的老屋忽然映在脑海里。

老屋先是草房,经过翻盖变成瓦房。如今,在左邻右舍红砖、红瓦、铝合金大玻璃窗的映照下,我家的老屋显得更加矮小,破旧。蓝瓦已变成灰瓦,有的椽子头烂成窟窿。木框小玻璃窗,有的也坏了,用塑料布遮挡。白灰的外墙皮早已剥落。老家的院子似乎越来越高,院墙也好像越来越矮,房子也显得越来越低。

每当寒暑假的时候,从城里回老家,从山梁上透过松树的空隙往下看,我家的老屋矮矮地立在那里。如今,袅袅的炊烟,不见了;大门,关闭着;院子,杂草丛生。只有留在脑海里的爷爷坐在果园从厚厚的落叶中捡拾落果的身姿,老妈手搭凉棚瞭望儿女的身影,老爹闲坐的惬意神态……

想起老屋,自然会想起我家的果园。果园栽有海棠果树、杏树、沙果树、槟子树、苹果梨树、桃树。春天来的时候,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杏花、海棠花,争相开放。每当看见桃花飘落的时候,就会想起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会梦想“人面桃花相应红”。

果园最上首是四棵海棠果树,从东往西是热果、冷果,最西两棵是热果。当果子成熟时我就骑在树上吃个够。热果,甜酸,青白红色,中秋时候就可以吃,但留不到过年。冷果,红色,甜酸但是面的,熟得晚,霜冻之后才能吃,却可以留到过年。

中间是沙果、槟子、苹果梨。沙果,甜脆;苹果梨,个大,皮薄,特甜。槟子,香味浓,我经常放到书包里,闻着香甜去上学;家里大人却放到柜子里,一开柜盖,香味扑鼻。

下首坎边是一棵大杏树,叫做香白杏。色黄白,形圆,核甜,肉甜,肉质没有柴,比别人家的都好吃。别的果树,结小果的时候,不好吃,只有杏树结的小杏好吃。上学时,还不忘偷偷摘一把。从小杏,一直吃到只剩下树梢上一两个,才算没有了念头。从树上落下来的杏,特别好吃,因为是熟透的,红红的,软软的,我捡回后常给爷爷吃。因为爷爷岁数大了,没有牙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家的老屋连同果园都卖给了表哥。可是果花灿烂、果实累累的画面是不会卖给表哥的。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是啊,梦里经常回故乡。

在大自然中摸爬滚打是农村孩子的幸运。一块小石子,一条小虫,一朵瓜花,几片树叶,数根草茎,就是极好的玩具了;拿起笤帚,就当枪,突突扫射;抓起棍子,就当孙悟空的金箍棒,啪啪耍起来;顺起高粱秸就当骏马,转着圈跑起来。

残雪消融,飞沙走砾之后,春风呼啦地就吹开了家乡的小河。小草从河边露出惊奇的头,小小的蝴蝶也飘进我的眼里。光着小脚丫,在河边奔跑,有时用衣服抽打小小的白色的蝴蝶,有时候用柴禾条子抽打,跟在蝴蝶后面,东一头,西一头,好不容易打下一个,还被打死。

立夏之后,草坡青青,山花烂漫,我不再奔跑捉小蝴蝶了,而是跑到山坡上,在花草丛中,捉大大的彩蝶。我最爱捉红底黑点的彩蝶。我悄悄绕道蝴蝶的后面,当蝴蝶在花蕊中翅膀一张一合时,我用手指慢慢接近,猛地一捏,蝴蝶飞了!再等待,总有傻的蝴蝶让我捏住。

整个山坡,庄稼长得绿油油,野草山花绚烂多姿。鸟鸣虫嘶,鸡叫狗吠,从我耳边阵阵飘过。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忽隐忽现,忽飞忽停。我随着蝴蝶,猫腰,蹲下,直起,前倾,再猫腰,乐此不疲!蝴蝶飞得越来越远,我越来越大,无数的彩蝶,纷纷变成心中的化石。

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玩泥巴。村北边有一条小沟,夏天,小溪水清澈见底,蚂蚱在草丛乱蹦,我和小伙伴常去沟里,去挖一种紫泥。这种紫泥,有韧性,适合做各种东西。用手把浮着的抠去,用棍子剜,一点一点剜,把剜出来的放到石板上。等剜够后,捧着回家,在家门口的大石头上做起玩具。坦克,电影放映机,石磨……泥巴虽然脏,但童年的我们揉捏的却是快乐。如今,溪水干涸,蒿子长得有一人多高。

“小背篓晃悠悠 /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多少欢乐多少爱/多少思念多少情/妈妈那回头的笑脸至今甜在我心头/甜在我心头”

是啊,难忘妈妈的“小背篓”!

每次听这首歌,都会被藏在歌曲中的深情感动。我的家乡是北方,老妈干农活用的是用柳条编的筐。有大筐,有小筐。小筐用来装蔬菜,角瓜啊,豆角啊,茄子啊,黄瓜啊,小白菜啊,小葱啊。大筐则用来装收获的庄稼、猪食、蘑菇、山杏等。

小的时候,中午放学回来,看见外屋的锅还没有清理,早晨吃饭的碗、筷子、盘子、盆,都在锅里扎着。猪在圈里叫唤,鸡在屋里觅食。老妈去哪里去了?只好坐在大门外石头上等着。

大道上,生产队收工了,干活的人们扛着锄头陆陆续续回来了。老妈也回来了。肩上扛着一个大筐,歪着头脖子,一手扶着筐沿,一手拄着腰,脸上汗水四流。老妈可是个小个子,扛这么大的一个筐!我赶紧帮着老妈把筐从老妈的肩头慢慢卸下来。好重的一筐猪食!老妈放下筐,连汗也顾不上擦,赶紧就去锅台,收拾,做饭。我把筐倒出来,在里面还发现一些好吃的,比如“酸不溜”啊,“花根啊”。这些山珍就是我童年的美味!

有人说,儿童时期的味道会伴随一生。是的!我走遍各地,最好吃的豆腐还是老妈做的。

晚上泡好豆子,吃过早饭,就要去推石磨,一推就是小半天。推磨最好看的是白花花的豆沫一圈一圈往下慢慢流,好似白玉,又像秋天的高积云。

等将要推完的时候,大人就让孩子回去烧水,满满的两大锅水啊!那时我比较勤快,常常一个人烧两个灶火。水烧开了,大人也把豆腐沫挑回来了。老妈接着用开水沏豆沫,然后过包,把豆腐渣子攥出来,一次一大团,放到外边,当猪食。过完包,还要烧豆浆。当再开锅的时候,我就可以一样一样接着吃了。

豆浆烧好了,就可以先喝了。用石磨磨出的豆汁就是不一般,有一股天然的豆香!

把火搂出来,开始让豆浆降温,同时凉豆皮。第一张豆皮不纯,有豆沫,所以可以让孩子们吃。之后就不行了,晾好一张,母亲用两根筷子慢慢搭出来,放到清水缸沿上凉。接着晾第二张,一般不再多晾,多了豆腐就不筋斗了,营养就少了。有时候,嘴馋,偷偷在缸沿上用手挖一小片放进嘴里。等我上大学,再回家,母亲就特意给我盛好的豆皮吃。

晾完豆皮,开始用卤水点豆腐,这需要技巧,可老妈的手艺是没挑的。点完卤水,就可以等着吃热浆豆腐。盛出一碗,放上葱花、咸汤,喝起来,那个美!

一边等着卤水和豆浆反应,一边开始放草筛、铺过包布。豆腐好了,开始压豆腐了,我又开始帮忙,拽住包布角,防止豆腐流出去。压好豆腐,打开包,母亲用菜刀割好块。这边早已放好桌子,老咸菜汤、葱花等着哪。用大碗盛上边角料,我们开吃!等家里日子过得富裕些时,老妈盛上的是大块的豆腐,“吃好的,边角料咱们炖着吃。”

晚饭,还要吃炒豆腐。母亲只用了花椒、葱花就能把豆腐炒的倍儿香!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回忆。老娘去世了,老娘亲手做的豆腐也永远留在记忆里,只有梦中还可以吃到老娘亲手做的豆腐!

“山也割不断,水也割不断,山山水水也割不断我的思念,千里万里,地北天南,思念的心情永远永远......”

一曲“遥远的思念”又把我带回儿时的家乡,打场的场面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八月节开始,生产队开始平地,压场院。场院就是用来堆放庄稼、脱粒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孩子们跟着泼水,大人们站在中间,牵着绳子,用马或者驴一圈一圈地压。没几天,场院就完成,我和小朋友在里面撒欢,又是跑又是翻跟斗,好不快活!

一眨眼,谷子垛就起来了,下圆上尖,好高大!放学后,就去数谷子垛,一垛,两垛,三垛......没过几天,玉米垛,豆子垛,高粱堆就堆满了大大的场院。红小豆,绿小豆,糜子,黍子等这些小杂粮也在场院边角堆着。

我最爱看扬场。从外面看,就像发射炮弹,一发接一发,又像春节放双响,一朵白云接一朵白云,谷子落下来,尘土随风而去。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是啊,我何尝不想归去!

(作者单位:天津中学)

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篇13

我可以锁住日记本却锁不住我的心,我可以锁住我的心却锁不住爱和忧伤,我可以锁住爱和忧伤却锁不住追随你的目光。

我们昂起了下巴,用挑衅的目光张望着世界,看似倔犟坚强,可心里藏着惶恐迷茫。

很多时候,当一件事情发生太快时,很多人都会有一时之勇,但有些时候,当一件事情可以很缓慢地从脑袋里过滤时,感觉就会完全两样,勇气不是随着时间凝聚,而是随着时间消散。

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在我们蓦然回首的刹那,他们就在那里,依旧年轻的眉眼,镌刻着我们的青春,而我们依旧年轻的眉眼,也永远镌刻在他们的青春里。

张骏不再是十九岁时的他,罗琦琦也不再是十七岁时的她,他们都已不是对方记忆中深爱的那个人,甚至他们都分不清楚,他们究竟眷恋的是哪个人,还是那段单纯真挚的少年时光。

再相见又如何?这再见的你,已经不是你,似曾相识的容颜只会凸显出那沧桑的流年和岁月。

漫天红霞正在一点点褪去绚烂的华衣,归于昏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没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我从小身处逆境,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意外和不公平,我没有哭过;我使劲全力,逆流而上,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每每筋疲力尽,心中失望的时候,我没有哭过;当远走他乡,忍受孤独,失去絷诚的朋友,被亲爱的人误解远离的时候,我没有哭过;即使在所拥有的幸福,握在手中的爱情如千钧悬于一发,即将失去的时候,我没有哭过。

而此时,我的心,被辛酸和狂喜的情绪同时占据,我在电话的一侧用力的点头,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有泪水,夺眶而出,滚烫的流在脸上。

昔日爱撩帘,望见世人总笑痴。

今时却望天,云过搂头拂行衣。

忆往昔,瑶林前,金带玉靴龙鳞衣。

叹今朝,红尘里,辗转零落无凭依。

我心终有悔,当年谁言相思易。

我永远都没办法去报复你,永远都不可能去伤害你,永远都不可能,回应你所希翼的惩罚。

有时候,无所谓的纵容,比残忍的冷酷,伤人更甚。

弱者通常靠欺负比他们更弱的人来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有一种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色彩。

有一种想念,不会随着命运的坎坷而丢掉深刻。

读《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篇14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那个年代精彩扣人的青春和爱——少女罗琦琦天性桀骜,从不妥协。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舞厅开起来,第一批港台娱乐来到身边……

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着剧变。她和伙伴们分享着甜蜜、忧伤、彷徨、迷惑……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所有你曾热爱却正在遗忘的人和事,更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成长。

回不去的故乡 篇15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般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将“背”理解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作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这话真是说到了骨髓,彻肤彻骨。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木,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治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那些炊烟留在土里,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制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人们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选自《北京文学》2011年第6期)

写作借鉴

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忧虑。文章脉络清晰,以“谁的故乡不沉沦”为题、为线索,贯串全文,引人深思;行文中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全文句式整齐,层层推进,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习作展示】

乡 事

□陈娅宁

青石板的小路上,有我留下的脚印,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

乡村是城市的根,是水泥森林中彷徨的人回不起的故乡,回不去的过去。

我们再也离不开电子产品,看似多彩的生活实则单调而空虚。想想那些在乡村的暑假,彻耳的蝉鸣也不显得聒噪。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棵大树,五个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大树,而大树多是空心的,空心到让人担心它会支撑不住。恰恰相反,这空心的大树往往枝繁叶茂,在夏日为乡人投下一地婆娑的树荫,提供一席谈天之地。树下只有几块石板,没有规整的大理石气派,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被多少宽大的手掌摩挲,它变得平整。饭后,晚霞满天,乡人手持蒲扇,相聚于此,说着农忙的劳顿,烦心的家事。乡人时不时抿一口自家种的清茶,妇人怀中的婴孩在软软的乡音中沉沉睡去,不知月上柳梢头。家门前一盏昏黄的灯,一声妻儿的呼喊和着山中猫头鹰那怪异的叫声,乡村快睡着了……

乡村的夜黑得干净、纯粹,因为乡村没有彻夜的灯火,只有微红的木炭在灶中偷偷燃着,是母亲对游子的归来心存的一丝期望。

每当我们穿越隧道,汽车尾气让我们作呕,便情不自禁怀念起那炊烟的味道。炊烟便是家的味道,一家人守着一缕炊烟,就是守着一生的幸福。

乡村的冬日,雪飘得惹人驻足,当你在雪中茫然不知所措,外婆扯着嗓子喊,或生起灶火,在家的上空飘出一缕熟悉的炊烟,引着我回家。她总会用她布满老茧的双手递上一杯热茶,还一直嘱咐着要双手接。踮着脚,用她的大手在我的衣帽间摩挲着,用掌心的温度悄无声息地去融化总也不肯落的雪花。总有忙不完的家务事,耳畔总有她厚厚的棉鞋踏在木台阶上沉闷的声响,让人心疼。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总在路上,我们是离弦之箭,期待和弓的下一次重逢,又注定必然远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家人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是流传在土地深处、民间摇篮曲中的一部分。

当炊烟的温暖融化屋檐上的积雪,迎来乡村的春日;当朝阳在炊烟的萦绕中升起,又是乡村美好的一天。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全文充溢着作者对归不去的故乡的深情呼唤,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故园一去不复返。故乡的夜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却暖得让人安心;故乡的冬日冷得让人不知所措,却少不了一双温热的大手。作者的情感在城乡景物的两相对比中喷涌而出,引人共鸣和深思。另外,文章语言含蓄隽永,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沉醉。

上一篇:初中学生家教心得体会下一篇:加油员服务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