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精选12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 篇1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很多。作者用一种很幽默的笔法将明朝厚重的历史从枯燥乏味的史书中提炼出来,带领我们透过重重历史迷雾,抛开后人的主观臆断,走进一个真正的大明王朝,去感受和琢磨那些历史舞台上的人和事。
猛人轶事传千古,王侯将相一场空。淘尽无数英雄梦,是非曲折谁可鉴。这就是我对《明朝那些事儿》最深的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位明朝皇帝,有许多都让人印象深刻。如:像凤凰一样历经苦难,经过千锤百炼,最后浴火重生,建立一个光芒万丈的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十五岁登上皇位,十七岁用过人天赋战胜权臣杨廷和,十八岁杖责百官确立自己权威的绝顶聪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躬行节俭,知人善任,六师屡出、漠北尘清,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的传奇皇帝朱棣。
但最令我敬佩的皇帝却是崇祯帝朱由检。崇祯的一生不可谓不坎坷,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魏忠贤,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一顿折腾,后金没折腾回去,袁督师倒折腾没了,本想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搞内乱造反。调兵干掉某些人,又出来了某些更狠的人(如李自成),再调兵,把某些更狠的人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好吧,把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的清军,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再反,逃跑的又跑回来。很巧,又是大灾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简单地说,崇祯干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言官)吵架,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的也少,跟老婆睡觉也少,只睡五六个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某些狗血剧里的悲催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
不幸的是,崇祯以上所有的悲惨经历与努力都无法换回一个幸福的结局,更不幸的是,他知道这点。知道结局注定失败,他却依然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直到最后结局,直到兵临城下,依然没有放弃。在崇祯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无比坚定的人生信念,即使命运对不起我,我却依旧不放弃,直至人生最后一刻。崇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还有一个人,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人称为“四家”: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这四个称谓他都当之无愧,他就是王守仁。文学自不用说,除了买官,混官场的哪个没点文采;所谓军事天才,就是不用上军校,拿一本盗版孙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他不但会打仗,还打出了花样,用兵方法堪称诡异,生活中那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一到战场就会立马变得无比阴邪,让对手叫苦连天;在政治上,他更是让对手头疼,看见他的时候烦,看不见他更烦,担心他搞什么阴谋诡计,斗奸臣,玩手段,在政治场上混得如鱼得水;但王先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哲学知行合一: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四百年后,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将之奉为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为陶行知。王守仁,一个不世出的奇才。
透过《明朝那些事儿》,我明白了刚正不阿的好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有时候好人却不一定能做成大事。拍马屁,搞关系,并不是坏人的专利,为了心中最终的正义而一时隐忍等待机会,甚至做一些会让自己背负恶名之事的人更让人萌生敬意与感动。包拯的权力来自明君支持,所以他能够明察秋毫,惩恶扬善。可惜这样的明君太少,所以才有一代将才岳飞的凄然惨死,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因此,到了奸臣辈出的明朝中后期,耿直善良的海瑞只能造福一城一县,而张居正、徐阶却能为天下万民造福。
在此,我想向作者致敬,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是如何将内容庞杂,生涩拗口的史料转化成生动直白的小说,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二十九岁的人居然会有如此深刻的人生见解。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学。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 篇2
1985年, 刘建明、童兵、郑保卫等新闻理论学者的研究生导师甘惜分, 在兰州大学新闻系讲学时以“新闻学与历史学”为题, 系统阐述了新闻与历史、记者与史家、新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并谈到两者的四点相通:均以客观世界发生的真实事实为对象;均注重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均需选择, 故有倾向 (犹如史家陈守实所言“史论即政论”) ;均强调才、学、识、德等修养。他举例说: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我认为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 他不但对中国历史有深厚的了解, 而且非常善于在动乱中的中国抓住最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他在抗日战争之前就选择了陕北之行, 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艰难的长征、喘息方定而兵员很少的一支红军是决定中国的未来的力量。可以说, 斯诺是一个伟大的记者, 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1]
为此, 他还主张将新闻专业置于史学门类而非文学门类, 新闻学子授予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非文学学位。当然, 在中国传统中, 文史不分家, 司马迁既是首屈一指的史学家, 又是出类拔萃的文学家。无论史学还是文学, 都是新闻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中国近代以来的杰出报人, 几乎都是底蕴深厚的文史大家, 如梁启超、章太炎、黄远生、于右任、吴玉章、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王芸生、曹聚仁、邹韬奋、范长江、邓拓、梁厚甫、查良镛、胡乔木、乔冠华、范敬宜……历史文学的巨擘姚雪垠, 在《八十愧言》里表达的认识, 同样适用于新闻领域:
倘若我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不具备中国汉民族的史学修养、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古典文学的较厚实的修养, 我不仅写不出《李自成》, 而且在长篇小说和历史小说上的一切艺术的追求和理论建树的企图都将落空。[2]202
就历史而言, 明清两朝与当代中国既靠近, 又切紧。如果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多属思古幽情, 那么明清的背影还未逝去, 在现实世界中若隐若现。美国高校的通用教科书《中国近代史》 (徐中约) , 就将近代史上限推到明清鼎革之际的1600年, 下限则延至世纪之交的2000年。新闻传播学的史论研究也主要关注明清以降, 哈佛大学汉学家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甚至成为畅销书, 如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的生动叙事, 让人见识了一种久违的学术著述, 不过正如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质疑批评的:
由于作者错误的明史观, 加之违反史学研究的规范, 对史料采用各取所需甚至歪曲、篡改的手段, 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 得出的结论也失之于偏颇、片面, 作为学术著作尚不够格, 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 实在不值得肯定和热捧。[3]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教授也曾谈及类似问题:“万历朝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最为宽松的时期,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 但并不是不问政,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符合他意愿的奏疏留中了。”[4]
无论专家学者如何见仁见智, 人们对明清历史始终“关怀备至”。清朝尤其晚清自不待言, 明朝其实也一直热度不减。吴晗的《朱元璋传》、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等, 均属脍炙人口的现代学术经典, 而且清新可读, 不让《万历十五年》。1944年, 适逢清兵入关、崇祯自裁的甲申 (1644) 三百年, 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 连载有名的《甲申三百年祭》, 第一次用唯物史观对李自成起义的历史经验展开论述, 犀利深刻, 磅礴大气, 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毛泽东与中共中央甚至将它纳入整风文件。1949年, 毛泽东及其战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京赶考”时, 还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步李自成的后尘。2010年,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又邀请谢国桢的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商传开讲《永乐大帝》。至于荧屏上的明清“电视剧”“历史剧”更是触目皆是。
对普通人来说, 了解明代及其社会, 除了《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外, 当数姚雪垠的《李自成》了。1963年,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 一时洛阳纸贵, 可谓满城争诵, 同当年红极一时的“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 以及一大批红色经典一道, 构成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1976年出版的《李自成》第二卷, 不仅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而且通过广播小说形式, 传入千家万户, 波及穷乡僻壤, 让千千万万无缘读书的普通百姓如醉如痴。小说名为“李自成”, 实际上远非局限于一支义军及其领袖, 而是展现了明清之际广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内心追求的乃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
姚雪垠 (1900-1999) , 河南邓州人, 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 “七七事变”后, 与范文澜等创办《风雨》周刊, 曾以特约记者的名义赴徐州前线采访。1938年, 其成名作《差半车麦秸》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发表, 轰动抗战文坛。新中国成立后, 从事专业创作, 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 下放武汉的东西湖农场, 最后落脚咸宁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出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正是戴上“极右派”帽子时, 他开始了《李自成》的酝酿与写作, 历时约40年, 最终完成5卷、300多万字的皇皇之作。在《姚雪垠回忆录》里, 他提到当初偷偷摸摸写作的情景:
我住的房间靠近大门, 房门是活动门, 没有插销, 没法关严。每听见有脚步声走进大门, 我赶快轻轻合上活页皮夹, 坐着不动。有时某位同志推门进来看看, 看见我的面前摆着活页夹, 问我在写什么, 我就回答说我在写思想检查。那时候不像“文化大革命”, 对我没有进行过搜查, 从来没有人翻看我的活页夹。等进来的同志走了, 脚步声上楼了, 我小心地重新打开活页夹, 继续往下写。我一边写一边警惕着脚步声音。[2]164
姚雪垠为了完成这部鸿篇巨制, 在忍受诸般屈辱与困顿的情况下, 对明代历史与社会进行了细致钻研, 虽然他谦称不是明史学者, 但其深厚学养并不亚于专家权威。记得上大学时, 我们系老主任邀请他来开讲座, 阶梯教室座无虚席。30多年过去了, 讲座内容大多风飘云散, 只记得老人家满头银发和一张张摘录的万余张卡片!事实上, 他除了研读600余种史书典籍并做了大量批注外, 还一一踏勘了山海关、九宫山等历史现场。所以, 今天看来, 对《李自成》的人物形象或有商榷, 对其创作手法或有批评, 但书中丰满的、立体的、活生生的社会场景, 从跌宕起伏的时代风云到惟妙惟肖的生活细节, 则不能不令读者叹服。就拿全书开篇来说, 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文字, 一下子就使人们沉浸于浓郁的历史氛围之中: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日晚上, 约摸一更天气, 北京城里已经静街, 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 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 灯光昏暗, 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 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 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 敲着破铜锣或梆子, 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 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 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 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 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 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 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 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 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 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5]
2009年, 在“共和国六十年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上, 批评家雷达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 对“十七年”的经典进行重新评价, 《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茶馆》《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艳阳天》《李自成》等, 更是被视为一串“豪华名单”。[6]在他看来, 这些作品虽然不无内在矛盾与时代局限, 但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了检验。雷达还就此提出两个长期思索的问题。一是政治视角:现在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后, 有的作家就认为离政治越远越好, 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政治往往是成就大气的前提。二是深入生活:当年强调艺术家深入工农兵, 了解人民生活, 有时尽管机械教条, 但往往能确保其灵感来源。由此, 产生了一大批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精神、文化蕴含的经典作品, 如音乐方面的《红旗颂》《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刘三姐》《长征组歌》《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东方红》《杜鹃山》等。姚雪垠能够完成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社会画卷与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图景, 也同样得益于此, 他在《八十愧言》里写道:
我从青年时代起, 逐步地明白, 要成为一个中国有出息的作家, 我必须将根子扎在中国的土壤上, 研究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特别是要多吸收中国三千多年文学史的光辉遗产, 同时要随时了解中国社会。如今我到了八十整寿时候, 想一想过去六十一年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经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持久不懈的学习, 对我的成就有密切关系。遗憾的是, 我的学习还很不够, 对祖国文化的基础还不够深厚, 限制了我的更高成就。[2]203
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传人, 姚雪垠创作《李自成》也源于一种时代召唤。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社会黑暗、水旱蝗汤的旧中国, 唤起一批批前赴后继的热血青年,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严酷现实, 更是铸就一代文化人的伟岸群像, 仅看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 就堪称星汉灿烂、光彩夺目:吴玉章、茅盾、周扬、丁玲、萧军、冼星海、周立波、艾青、光未然、贺敬之、刘白羽、李焕之、郑律成、何其芳、陈荒煤、王朝闻、张庚、吕骥、刘炽、孙犁、马烽、西戎、冯牧、秦兆阳、严文井、华君武、吴印咸、蔡若虹、张仃、古元、江枫、穆青、崔巍、陈强、王昆、于蓝……从他们的精神血脉里流淌出的时代心声, 如音乐之声——《黄河大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春节序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毛女》等, 无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瑰宝和迄今难以逾越的高峰。正如文化学者、纽约大学东亚系主任张旭东教授所言, “20世纪中国革命的高潮, 也是近代中国人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最为明晰的时刻” (《离不开政治的文化自觉》) 。
同这一代文化人一样, 姚雪垠身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从青年时代就形成了积极的人生观, 晚年依然矢志不渝:
我活着, 不是祖国历史进程的旁观者, 而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当我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以后, 这一从爱国主义出发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我向较高的目标奋力追求, 不管是处在什么艰难困苦的逆境中或是处在誉满海内外的极大顺境中, 我都没松懈自己的努力, 没有动摇自己的责任感。 (《八十愧言》) [2]164
特别是, 这一代文化人都锲而不舍地追寻马克思主义, 秉承坚定的信念与信仰,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就像姚雪垠回忆的:
我从十九岁到了开封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中受到了启蒙, 而且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粗浅常识, 逐步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主观条件, 可以帮助我理解明清之际许多复杂的历史现象, 探索一些历史规律, 而不停留在历史故事的表面, 对历史的看法也不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2]176
这样的时代特征与精神烙印, 使得这一代文化人具有一种天行健的雄浑元气, 一种地势坤的朴拙大气。以《李自成》而论, 在文学理念与创作技巧上或许不如时新作品精致、考究, 但如前辈大家所论:《李自成》第一卷的水平不在《水浒》之下, 甚至超过《三国演义》 (明史专家吴晗) ;《李自成》以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心, 完成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史学家胡绳) ;《红楼梦》以来, 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
2008年暑期, 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 我先上庐山, 再走三峡, 饱览千古江山, 重温万古诗篇:登高壮观天地间, 疑是银河落九天, 巴东三峡巫峡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借此空闲, 重读了姚雪垠的《李自成》, 由于许多故实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包括闯王殒命的湖北九宫山, 不由得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既为一代英雄的悲剧, 也为这等讴歌奴隶的巨著。一篇读罢头飞雪, 陈王奋起挥黄钺。读完最后一页, 恰好船行巫峡, 同伴招呼着上到观景甲板, 眼望滚滚长江东逝水, 我不由随口对一位名校教授提了一句《李自成》, 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的抢白, 噎得我无言以对:看那玩意儿干什么!后来琢磨, 或许这样的文字在时贤看来显得老套过时?或许李自成、农民起义、阶级斗争等已沦为明日黄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么司马迁《史记》中浓墨重彩的《陈涉世家》该当何论?对此,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与复旦大学许燕博士对谈时的分析, 不能不说深中肯綮, 令人深长思之:
取消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其实并没有真正取消阶级的概念, 所谓中产阶级概念不就是建立在阶级概念基础上的吗?因此, 取消的不是阶级概念, 而是特定的阶级概念。这个取消本身当然是政治性的, 更准确地说是“反政治的政治性”。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去政治化的政治”——复旦大学许燕的访谈》) [7]
不管怎样, 重读经典, 收获良多。读完后, 意犹未尽, 于是再读顾诚的《南明史》。看似巧合的是, 两部大作均以大顺军余部在三峡的坚守与败亡告终, 睹物思人, 临风怅然。享有国际声誉的顾诚教授, 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明史专家, 被学界誉为“三好”学者:学问好、文笔好、外语好。他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名山之作《南明史》, 同姚雪垠的《李自成》一样, 不仅均以明清鼎革为主题, 关注同样的社会历史, 而且体现了同样的唯物史观, 并具有同样的朴拙大气, 如开篇一段气势不凡:
公元1644年, 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 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 又搅合在一起, 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8]1
书中所论明末士风, 尤其让人茅塞顿开, 迥异于“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流行说辞。一般印象里, 人所熟知的东林党人俨然属于骨鲠之士、正人君子, 他们高唱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一直像清风明月, 一江春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而实情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些名震天下的“文人雅士”, 原来并不清高, 其实并不纯粹, 对国计民生, 则往往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至于黄宗羲等所谓“清流”, 党同伐异, 唯我独尊, 褊狭偏执, 更让人联想到一些赫赫炎炎的“公共知识分子”及其左右的媒体与记者, 空谈误国, 如出一辙, 沽名钓誉, 何其相似: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出仕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实际业绩, 而是以讲学结社, 放言高论, 犯颜敢谏, “直声名震天下”, 然后就自封为治世之良臣, 似乎只要他们在位, 即可立见太平。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人们常常受旧史籍的影响, 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 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 其中光明磊落者故不乏人, 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 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 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 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 为独揽朝政造舆论。
直至社稷倾覆, 江山变色, 东林—复社党人仍把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 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 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批追名逐利、制造倾轧的能手, 对弘光朝的覆亡负有直接责任。[8]
读过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对这一分析与评价当不陌生, 也不意外。
约十年前, 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者、作家王春瑜的文章《一位学术苦行僧——悼亡友顾诚教授》, 其中描绘的一段顾诚晚年情景历历在目, 令人难以释怀:“他是越来越衰老了, 体重不到80斤。他与我同居一室, 我夜半醒来, 他还没睡着, 静静地躺在床上, 看上去, 真是形容枯槁。”[9]这位如此虚弱, 后来连上楼都有气无力的书生, 却以强悍的生命意志, 完成了一部气魄宏大的学术力作!2012年, 光明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顾诚著作系列”丛书, 但愿更多的人能够面对此类诚朴探求、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严肃著述。
参考文献
[1]甘惜分.甘惜分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53-463.
[2]姚雪垠.姚雪垠回忆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0.
[3]陈梧桐.《〈万历十五年〉质疑》.见《历史学家茶座》总第4辑;《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商传.从明代历史看《儒林外史》[N].中华读书报, 2013-04-10.
[5]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
[6]雷达.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N].人民日报, 2009-11-10.
[7]汪晖.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62.
[8]顾诚.南明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你不知道的明朝那些事儿 篇3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
由于立场的不同,关于历史,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说法,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接近史实的真相呢?
历史不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也不相信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它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经验教训的源泉。历史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作基石的大厦,永远是浮沙高楼。
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故去的黄仁宇先生的心血结晶,是他“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事件不能孤立地局限于某个范围来看待,而要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全面分析。
为什么偏偏是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而不是其他年份?其实这一年里明王朝没有发生任何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版原名直译的话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在这一年之后,也就是1588年,歐洲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欧洲霸主宝座易手,人类历史进程由此彻底改变。而黄仁宇就从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平淡无奇的1587年入手,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7人入手,梳理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当代中国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而不要进行历史的循环,成为西方人所说的“停滞的帝国”。他把中国近代史从传统观点中的以清朝晚期开始一直延伸到明末清初,并试图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大历史”观。
除了“大历史”观,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从技术角度分析历史,而不是从道德角度谈论问题。君子还是小人,不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还是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本质与要害。把问题道德化,那么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人就掌控了一切,这不是一个讨论问题、分析成败得失的正确方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我们不曾想过的视角,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故事一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但又是那样的严肃严谨。看完这本书,会有非常奇怪的感觉:一是历史书居然可以这样饶有趣味,二是怎么和我们固有的观点如此冲突却又如此言之有理?比如在文章中,疏于朝政的万历皇帝居然是因为一个个近似滑稽的原因放弃励精图治的;清官海瑞却变成了一个对朝廷及民众毫无用处的古怪官僚;戚继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清醒的现实感;等等。
最后,用这本书的结语作为这篇荐读文字的结语,希望它是引起你阅读兴趣的开始:“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萧鼎)
链接阅读
作者: (美)唐德刚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 17.00元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优秀 篇4
起初,我对有关于历史的书籍都是持有无聊不想看的态度的。这也怪不得我,我相信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可一翻开这本书,我便被作者那诙谐的言语所吸引了,作者对人物的描画就像是搭建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有无数个艺人,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高煦……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朱棣,而且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写朱棣攻打建文帝的。这部分不重要,我就一笔带过了。不过接下来的却让我更加了解明朝。原本对明朝的概念只停留在宦官当道,现在便有了一些立体感,原来诺大的北京城就是从朱棣开始兴建的,明朝的产物“东厂”是因为办公地点设在东华门而改称“东厂”,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大街附近,而且那里现在还有一个东厂胡同……另外书中还提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原来郑和其实是一个穆斯林,他在第一次回航的路上还遇上了海盗打劫,郑和是在第七次航行中回航时得病而死的……并且我还了解到原来老师在上课是不是在吹嘘我们中国人的辉煌历史。咱中国人多么厚道,当年那么强都没抢邻居地盘,举着“探访好朋友、问候好邻居、结识好伙伴”的大旗和这些小国友好交流、和平相处,可看看现在他们一个个都背信弃义,看我们中国落后了几年就都来欺负我们,我真是替我国古代明君没有铲平个个国家而后悔。不过,终于不用担心社会考试时考到课外相关知识链接啦,哈哈。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后感 篇5
刚开始读时,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历史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讲的是朱元璋,他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父母也离他而去。于是他出家当了和尚,后被别人诬陷说要起义,无奈之下他投靠了起义队伍,他军事方面的才能过人,打败了其它起义队伍,然后又与元的持续抗争最后赶走了。朱元璋就当上了明朝的皇帝。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居然当上了皇帝,这令我不可思议。当然,也正是这个过程磨练了朱元璋。
书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朱元璋,因为在战场上,他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判断事物果断,不犹豫,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正确的选择。而我在写作业时,遇到选择题总是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选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就会导致浪费时间我应该学习他这一点。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一段“一个瓦刺士兵发现盘膝而坐的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盘坐着的人根本不理他,看都不看一眼”,我深深地被朱祁镇给镇住了。他是一位皇帝,被俘后,他还是沉着镇定,临危不惧,风度翩翩,不失明朝皇帝的尊严,我要向这位皇帝致敬。朱元璋的身世告诉我们要自食其力,学会自立,像他那样没有身世背景,没有依靠,没有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同样可以当上皇帝,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就一番事业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6
以前就蛮喜欢这种史书类的书的,但一直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过。这部书写得真的很好。从刚开始的以完成作业的局外人的心态看,到后来的越来越入迷以至于春节还捧在手里,到最后发现,我已经迷失在了这段历史中,与书中的众多人物一起,体会着他们的感受。
看完这部书,合上最后一页,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惆怅;这,就是历史。正如作者当年明月所说:“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它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既成事实,拉到医院急救都没办法的事实。”。一开始看到这段话,感觉好纠结,但后来再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事实,没有那么多“如果”和“假如”,也就释然了。
好了扯得太远了,现在回归正题。
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单在明朝276年里的满纸权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软弱、残暴邪恶中,我却看到了一些东西在发着微微的,坚定的光:热情、刚强、气节、度量、宽恕、希望、正义、真理、坚持、善良、忠诚。。。
这本书里,除了历史,还有坚持。
很敬佩崇祯皇帝,他这一生这个皇帝当得实在不容易。他的处境,借校歌改一下,就是“曲调过半,群星暗淡。”。。但他有一点最让我敬佩的,那就是坚持。
上任这么些年,憋足了劲儿把太监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袁督师也没了,本想卧薪尝胆,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造反,快打完一波又一波的人,清兵又打进来了,接着又是大灾荒,没法活,于是大家一起来造反。。。这真像是某些恶俗电视剧里的情节,先让主角备受折磨历经千难万苦然后再给一个大大的美好结局好啦大团圆完事,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但他仍然坚持着。从书上看,崇祯非常节俭,崇祯工作非常努力,崇祯吃得少睡得少,崇祯。。。但他所有的努力,终究失败。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嗟尔明朝,气数已尽。”。。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仍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仍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袁崇焕也是这样,卢象昇也是这样。
袁崇焕被误解、被冤枉,但直到临死,他的心中也没有绝望、失落和委屈,他的心中只有坚持。“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仍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卢象昇尽忠报国而死,以五千对三万,为了他最后的选择,继续战斗,他的三千人,除了极少数外,全部战死。这就是气节。卢象昇死时才四十岁。在明末的诸位将领中,卢象昇是个很特殊的人,他虽率军于乱世,却不扰民、不贪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从不妥协。
“《中庸》有云:‘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混乱,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钦佩这样的人。
杨嗣昌的坚持来源于崇祯的信任。对于杨嗣昌与崇祯皇帝,这两个人,将“信任”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崇祯很信任杨嗣昌,彻底的信任他。崇祯没有看错人。追剿张献忠时,“所
有的人,都在应付差事,出工不出力,在黑暗中坚持前行的人,只有他而已。”他很孤独,他受很多人责骂,他身患重病仍矢志不渝的追击张献忠,这一切的坚持,是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更是因为他不想辜负崇祯对他的信任。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几天之后,病重而亡。“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我觉得当年明月总结得很好。我觉得,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能彻底的信任一个人是很幸福的,被无条件信任的那个人也是很幸福的。
“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
明朝这么多人中,我想我还是最喜欢崇祯这个人。阿斗将自己绑在椅子上等待被抓,而崇祯最后自尽殉国。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他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尽管他也做过一些错事,但我敬佩他,钦佩他的坚持。
最后,在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之后,以当年明月的结束语结束吧,这是他要叙述的最后一样东西: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7
原来,他有一个朋友,叫李善长,他想利用胡唯庸对抗刘基,于是胡唯庸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知县升为大官了。
不过贪婪的人永远不会停止野心,他凭借着李善长对他的支持,权利越来越大,越来越目中无人,做上了宰相,也开始干涉朱元璋的政权了。但朱元璋早已想好了对策,设下了圈套,并打算除掉他。
慢慢地,胡唯庸的权利欲日渐膨胀,开始贪污受贿。这时,李善长才意识到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胡唯庸并不是一柄只能够对抗刘基的剑,而是一柄让两头受伤的双刃剑。
一次意外,胡唯庸的儿子突然落马死亡。胡唯庸一气之下,未上报就私自杀死了马夫。果不其然,胡唯庸落入了朱元璋的圈套,朱元璋以“杀人偿命”为由杀掉了胡唯庸,并且从此撤销了宰相这个职位。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这本书的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描写了在明朝发生的各种事情,并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把战争的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本书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朱元璋这个平民出身,却能当上皇帝的人。
朱元璋小时候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大概是唯一一个一无所有的民农,是通过造反才夺得了天下。他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够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朱元璋令我最敬佩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坚持、冷静。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够让他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迎战方法。在这三个本领前,无论是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让我们能够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会捡到许许多多的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是却只有一把能打开成功的大门。在带领大军作战时,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如果失败了,就会失去一切。但是朱元璋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因为自信,他相信的自己的决定;因为自信,他登上了皇位。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9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年明月,帮助我揭开了许多千古谜团,见证了人的善良、伟大、正直、勇敢、气节、贪婪、残暴……也让我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兴衰盛亡。在这七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二、三部。
浅谈第一部《洪武大帝》,讲述的是朱元璋生于元末,幼时贫穷,父母双亡,只好去地主刘小德家干活。之后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但有人诬告他谋反,他才不得已起义,于是他招兵买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占据应天、大败陈友谅、讨伐张士诚、北伐元朝、建立大明。即位洪武大帝之后,严纪肃贪,违者杀无赦!关注民生,兴修水利,减免税负,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之监,重视人才培养,明朝在开国皇帝的统治下,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病逝,传位于长子朱标的次子朱允伞V煸梢坏腔就厉行削藩政策,他与叔父朱棣展开了斗争。可朱允善信齐泰和黄子澄的谗言,导致朱棣奉天靖难之名,起兵攻打建文帝,并成功登基,但也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建文帝朱允捎凇熬改阎役”后下落不明。
再说第二部《万国来朝》,永乐大帝朱棣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南下征讨安南等;文化上,修筑《永乐大典》。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创造了永乐盛世,他也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曾多次亲自率领军队征讨四方,冲锋在前,战无不胜!之后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进入动荡时期。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帝国,但随即又在“夺门之变”之后遭受迫害。
后说第三部《妖孽宫廷》,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后,听信谗言,迫害忠良,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著名宰相李贤除去三大奸臣: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千古流芳。后来即位的明宪宗朱见深,任用奸邪,软弱无能。而明孝宗朱v樘却宽厚仁慈,躬行节俭,勤于政事,重用王恕、刘大夏、马文升、李东阳、刘健、谢迁等为人正直的功臣,史称“弘治中兴”。到了明武宗朱厚照,宠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将军......弘治年间,有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剿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更是弟子极众。
这套史书,让我从刘基身上看到什么是智慧;从朱见深身上看到什么是昏庸无能,从孙承宗身上看到什么是气节......从而启发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夜空中,皎洁的月关洒泻在《明朝那些事儿》上,透射着尘封的历史,彰显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非常关键。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000字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2
★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读书笔记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优秀领悟
★ 我与《明朝那些事儿》的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 篇10
想到历史,你会觉得什么?是无趣乏味,还是枯燥无比?是死死板板还是循规蹈矩?而当年明月写的这本讲述明朝历史的书籍,彻底颠覆了我对于历史的看法。将明朝两百六十七年的历史,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充满了风趣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先看,欢呼;再看,赞扬;最后,失落。我认为,明朝可分三个阶段:明朝的建立到燕王篡夺后的辉煌是其一:这一部分让我越看越激动:权臣的勾心斗角,新来更替是其二:每当看到一个个人随着自己的一声响亮的啼哭而来,到别人假惺惺的哭泣而去,这种东西被当年明月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人物真的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禁赞扬出声;最后就是明朝这栋大厦的倒塌:名将的死于非命,皇帝的无力回天;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书中应该包含了作者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有很多至理名言。印象深刻的是一句:“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决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当今的社会非常现实,有因才有果。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的世界里,不像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不会有悲伤,不会有痛苦,一定会有个完美的结局。那只是幻想罢了。我们要学朱元璋,有梦就去追,有事就去干,这世上,不会就坐在那边什么事也不做,就会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 篇11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曾任南京礼部主事,官居六品。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二十岁时,汤显祖就考中了举人。可惜他运气不好,遇见了张居正。之所以说他运气不好,并非张居正讨厌他,恰恰相反,张首辅很欣赏他,还让自己的儿子跟他交朋友。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汤显祖清高,瞧不起张居正,摆了谱,表示拒绝交友。跟张首辅摆谱,张首辅自然也要摆他一谱。结果可想而知,汤显祖会试时落榜了。
三年后,汤显祖再次上京赶考,张首辅依然让自己的儿子跟他交朋友,他再次拒绝。张首辅又摆了他一谱,汤显祖再次“光荣落榜”。又过了三年,汤显祖又一次去赶考,这一次张居正并没有阻拦他(因为张居正此时已经死了),终于成功上榜。可由于朝廷内部争斗,汤显祖没有得到重用,被派到南京当了个礼部主事。
仕途上的曲折和失落,并没有磨灭汤显祖的理想和志向。在南京任礼部主事的日子里,他尽情地将自己的抱负寄托在自己的文字上。最终写成了经典戏曲《牡丹亭还魂记》,后人又称《牡丹亭》。纵观他的一生,虽为官不济,却为文不朽。
汤显祖一生坎坷,却不肯低头,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回想到自己,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去游泳班学游泳。我的游泳水平不错,但是苦于教练每次叫大家演示自己的游泳技术时,都没叫到我。偶尔叫到我时,该死的下课铃就响起来了。因此,我内心很失落。一天,我回家向母亲倾诉我的烦恼。“妈妈,我的.游泳水平还不错,可没有机会展示,这游泳不学算了。”“赵然啊,你要记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都能干出成绩。”听了母亲这句话,我恍然大悟,更加刻苦练习游泳。终于,在一次游泳课上,我自告奋勇,把自己的游泳技术展现给大家看。结果,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连教练都夸我有天分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篇12
朱元璋的父母都是农民,朱元璋小时候靠给地主刘德放牛为生,那时的元朝十分的腐败,乱收钱的现象到处都有,朱元璋的父母就是被这些钱给害死的,所以朱元璋恨透了元朝,就开始起义,起义成功后,他当上了皇帝,可能是受当时元朝腐败官吏的影响,他对手下的这些人十分的不信任,还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两个部门,来观察大臣们的一言一行。
朱元璋对大臣们不信任,为了给太子朱标一个好的帝国,他把所有曾经服从他的善战的武将给杀了,怕他们造反,把善于防守的人都留了下来。由于他的不信任,一手造就了洪武四大案,杀了无数的人。他还提倡反腐,规定只要一个人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就格杀勿论,有些人因此而死。
朱元璋虽然不信任这些大臣们,但也不会把他们杀绝,他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他会先让他们把各自的活干完再去领死,如果人都被杀光了,朱元璋就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了。
开国初期,x的一般十分的少,但朱元璋为什么会杀了这么多人并且还有人源源不断的人被杀,从他的性格可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信任大臣,即使是他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推荐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1500字读后感10-2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06-16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初二09-16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05-30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通用1)07-28
精选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09-16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800字09-25
小学教师读《明朝那些事情》有感09-01
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08-15
呼吸的那些事儿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