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共12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1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一
今年暑假,我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七册,主要讲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发生的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具体年代和风云人物为主线,以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以及小人物的身平事迹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册是《万国来朝》。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著名的忠臣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曾任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正一品),世称于太保。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应奸臣王振限制蒙古肉质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瓦剌首领也先开始了对明朝的进攻。同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获,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守北平(北京),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力挽狂澜,列阵北京九门外,大破瓦剌之军。后派遣杨善说服也先,成功带回太上皇(朱祁镇)。最终被石亨等人所杀,结束了自己多彩的一生。
纵观于谦的身平事迹,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突出,可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人士。北京保卫战中,他主动进攻,以二十二万军队拼死保卫北京城门,斩敌数十万,使瓦剌溃不成军,毁于一旦。
于谦也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可是他也证实了“只说不做事没有用的”这个道理。古代的雅典雄辩家们口才极好,擅长骂阵,指东喝西,十分威风,但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长枪一指,便把他们打得东倒西歪,四散奔逃。
辩论和演讲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而于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明朝那些事儿》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而我们也应该支持这种创造。
去发现更奇妙、更有趣的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二
我本身是个不怎么喜欢历史的人,我不喜欢那些零碎的年代,难记的名字和影响,但当我翻来《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主要讲了“靖难之役”后的事情。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开始了他辉煌的一声,使大明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帝国,一个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庞然大物。里面的人物,有忠臣,有小人,有帝王,有平民,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不只是书中描写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肉有血,栩栩如生的人,就像他真的在我眼前浮现。有朱棣的残忍毒辣有朱高炽的忠厚老实。
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又有南下讨平安南的伟烈。明朝经历了朱棣的造反,社会的稳定,“仁宣之治”后的动荡。这些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朱祁镇,他在土木堡被敌军也先活捉,后被喜宁陷害。经历了蒙古大漠的风沙,险死屠刀之下,被喜宁的诡计算计,他被当做傀儡,用来向大明要赎金,前前后后经历了九死一生,却还是坚强的活着。后来虽然被救回来,却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让他回来了以后就处于被囚禁的地位。但他却很满足,他带着急促的步伐向南宫走去,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的夫人看不清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已经哭瞎了自己的眼睛,当一切浮华散尽的时候,她还会在这儿等着他,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
朱祁镇这一生,从御驾亲征的威风到被俘,被亲人抛弃的落魄,再到复位时的感慨。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一样,似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其中的辛酸,又那是常人可以体会的?由于父亲朱瞻基的早亡,年仅九岁的他便登上这个宝座。说起朱祁镇,也许有点人会对他恨之入骨,但我认为他虽不是一个明君,却是一个好人。
另一个真正让我佩服的人是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当他保卫京城的时候,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他挺骄的背影,不屈的脊骨和视死如归的决心。这一幕幕的画面在我眼前回放。
历史不是残台断瓦,不是古庙荒冢,也不是发黄的书卷,而是挂在人心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透历史长河,吸取教训。历史不是你想的那么枯燥,历史原来真的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三
建文帝的皇位是从爷爷手上继承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朱允炆的父亲太子朱标的早亡,二是因为朱元璋对结发妻子马皇后的深厚感情,也就是说它选的继承人一定是马皇后所生,朱允炆是个好人,但未必是称职的皇帝,和他四叔朱棣正相反,所以被夺了天下也很正常, 虽然爷爷给他出了道很棘手的难题,26个藩王叔叔各自割据一方,对中央政府形成威胁,但如果处理得当也能相安无事。而且历史上,汉景帝,汉武帝也曾经遇到过相类似的事,汉景帝的削藩引起了叛乱,好在镇压下去了,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清松化解了难题。所谓推恩令,也就是说,皇帝颁布命令,藩王的儿子都有继承权,可以均分老爹的家产,这样一来,藩王的数量增加了,但个体的力量就变的很小,这样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朱允炆似乎是没有读过这段历史,于是历史就这样被改写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四
拜读当年明月老师的大作,受益匪浅,依笔者的性格,读好的作品一定要有读后感留下,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老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最具特色的开国君主,笔者在此大书特书的不是他的贫苦出身,也不是他的僧人身份,而是他对贪官毫不留情的态度。 但凡人做事,都是受个人的环境限制,朱元璋在自己还没有发迹时,深刻的感觉到官员的贪腐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对政府的巨大危害,所以在他当政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预防惩治腐败。例如: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要判死罪,这还不算完,死后要把皮剥下来,用草填充,立在衙门口,给后面的官员看。可这样,被杀的官员依旧是成千上万。但终洪武一朝,官员的清廉程度还是非常的高,然而自从朱老板归天后,官员们可解放了,到崇祯朝,官员的腐败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反腐为啥这样难呀?其实答案也不难找,是制度的原因,从上到下的封建帝制很难容下真正的清官,当然也有如海瑞那样的例外,但是特殊的。所以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人民的真正监督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治腐败,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良方。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五
“明朝起起伏伏三百多年,多少不老传说谱写成章?”这个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明朝,在作者‘当年明月’的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当中,使人读了不仅感叹历史的沧海桑田,统治者的智慧和艰辛,乱世之徒的阴险狡猾,更赞叹作者的妙笔生花。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文讲述明朝真实历史的大型史学读本,记叙了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并通过不懈努力建立明朝,至崇祯皇帝殉国的三百年精彩传奇历史,描述了那时期朝廷里、军事上、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清晰地了解了明朝的历史,也体会到各个优秀君主、将领、首辅给我所带来的震撼,更是对所有奸臣深恶痛绝。我感慨明太祖朱元璋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贪官的嫉恶如仇;我也赞美大将常遇春的勇猛精进;我欣赏朱棣对帝王之位的执着,也佩服他治理国家的诸多锦囊妙计;我喜欢明英宗朱祁镇在经历“北猎”后仍有重回朝廷夺政权的勇气,也对其妻子孝庄皇后的不离不弃深受感动;我不解朱翊鈞深居宫中不理朝政的原因,痛恨着官宦魏忠贤被重用却贪婪奸诈不知悔改的作为;最后也对崇祯皇帝拼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却也无奈亡国感到惋惜……
都说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却也是一个复杂、混乱的朝代……其中多少人在岁月的冲刷,时间的飞逝中开始变得见异思迁;多少人从简简单单的一片忠心变得虚伪圆滑,唯利是图;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利而丧失人性,泯灭了基本的良知;当然,在这乱世之中,仍可以看见一群这样的身影,他们不畏流言蜚语,也经历痛苦变得遍体鳞伤,却坚决与黑暗抗争到底,有追求,有信念,选择了正义,坚持了理想……
所以从这本书中,我饱览明朝的传奇与精彩,去细品作者想传达的那句话“学会在乱世中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2
1985年, 刘建明、童兵、郑保卫等新闻理论学者的研究生导师甘惜分, 在兰州大学新闻系讲学时以“新闻学与历史学”为题, 系统阐述了新闻与历史、记者与史家、新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并谈到两者的四点相通:均以客观世界发生的真实事实为对象;均注重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均需选择, 故有倾向 (犹如史家陈守实所言“史论即政论”) ;均强调才、学、识、德等修养。他举例说: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我认为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 他不但对中国历史有深厚的了解, 而且非常善于在动乱中的中国抓住最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他在抗日战争之前就选择了陕北之行, 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艰难的长征、喘息方定而兵员很少的一支红军是决定中国的未来的力量。可以说, 斯诺是一个伟大的记者, 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1]
为此, 他还主张将新闻专业置于史学门类而非文学门类, 新闻学子授予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非文学学位。当然, 在中国传统中, 文史不分家, 司马迁既是首屈一指的史学家, 又是出类拔萃的文学家。无论史学还是文学, 都是新闻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中国近代以来的杰出报人, 几乎都是底蕴深厚的文史大家, 如梁启超、章太炎、黄远生、于右任、吴玉章、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王芸生、曹聚仁、邹韬奋、范长江、邓拓、梁厚甫、查良镛、胡乔木、乔冠华、范敬宜……历史文学的巨擘姚雪垠, 在《八十愧言》里表达的认识, 同样适用于新闻领域:
倘若我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不具备中国汉民族的史学修养、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古典文学的较厚实的修养, 我不仅写不出《李自成》, 而且在长篇小说和历史小说上的一切艺术的追求和理论建树的企图都将落空。[2]202
就历史而言, 明清两朝与当代中国既靠近, 又切紧。如果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多属思古幽情, 那么明清的背影还未逝去, 在现实世界中若隐若现。美国高校的通用教科书《中国近代史》 (徐中约) , 就将近代史上限推到明清鼎革之际的1600年, 下限则延至世纪之交的2000年。新闻传播学的史论研究也主要关注明清以降, 哈佛大学汉学家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甚至成为畅销书, 如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的生动叙事, 让人见识了一种久违的学术著述, 不过正如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质疑批评的:
由于作者错误的明史观, 加之违反史学研究的规范, 对史料采用各取所需甚至歪曲、篡改的手段, 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 得出的结论也失之于偏颇、片面, 作为学术著作尚不够格, 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 实在不值得肯定和热捧。[3]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教授也曾谈及类似问题:“万历朝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最为宽松的时期,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 但并不是不问政,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符合他意愿的奏疏留中了。”[4]
无论专家学者如何见仁见智, 人们对明清历史始终“关怀备至”。清朝尤其晚清自不待言, 明朝其实也一直热度不减。吴晗的《朱元璋传》、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等, 均属脍炙人口的现代学术经典, 而且清新可读, 不让《万历十五年》。1944年, 适逢清兵入关、崇祯自裁的甲申 (1644) 三百年, 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 连载有名的《甲申三百年祭》, 第一次用唯物史观对李自成起义的历史经验展开论述, 犀利深刻, 磅礴大气, 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毛泽东与中共中央甚至将它纳入整风文件。1949年, 毛泽东及其战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京赶考”时, 还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步李自成的后尘。2010年,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又邀请谢国桢的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商传开讲《永乐大帝》。至于荧屏上的明清“电视剧”“历史剧”更是触目皆是。
对普通人来说, 了解明代及其社会, 除了《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外, 当数姚雪垠的《李自成》了。1963年,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 一时洛阳纸贵, 可谓满城争诵, 同当年红极一时的“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 以及一大批红色经典一道, 构成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1976年出版的《李自成》第二卷, 不仅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而且通过广播小说形式, 传入千家万户, 波及穷乡僻壤, 让千千万万无缘读书的普通百姓如醉如痴。小说名为“李自成”, 实际上远非局限于一支义军及其领袖, 而是展现了明清之际广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内心追求的乃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
姚雪垠 (1900-1999) , 河南邓州人, 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 “七七事变”后, 与范文澜等创办《风雨》周刊, 曾以特约记者的名义赴徐州前线采访。1938年, 其成名作《差半车麦秸》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发表, 轰动抗战文坛。新中国成立后, 从事专业创作, 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 下放武汉的东西湖农场, 最后落脚咸宁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出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正是戴上“极右派”帽子时, 他开始了《李自成》的酝酿与写作, 历时约40年, 最终完成5卷、300多万字的皇皇之作。在《姚雪垠回忆录》里, 他提到当初偷偷摸摸写作的情景:
我住的房间靠近大门, 房门是活动门, 没有插销, 没法关严。每听见有脚步声走进大门, 我赶快轻轻合上活页皮夹, 坐着不动。有时某位同志推门进来看看, 看见我的面前摆着活页夹, 问我在写什么, 我就回答说我在写思想检查。那时候不像“文化大革命”, 对我没有进行过搜查, 从来没有人翻看我的活页夹。等进来的同志走了, 脚步声上楼了, 我小心地重新打开活页夹, 继续往下写。我一边写一边警惕着脚步声音。[2]164
姚雪垠为了完成这部鸿篇巨制, 在忍受诸般屈辱与困顿的情况下, 对明代历史与社会进行了细致钻研, 虽然他谦称不是明史学者, 但其深厚学养并不亚于专家权威。记得上大学时, 我们系老主任邀请他来开讲座, 阶梯教室座无虚席。30多年过去了, 讲座内容大多风飘云散, 只记得老人家满头银发和一张张摘录的万余张卡片!事实上, 他除了研读600余种史书典籍并做了大量批注外, 还一一踏勘了山海关、九宫山等历史现场。所以, 今天看来, 对《李自成》的人物形象或有商榷, 对其创作手法或有批评, 但书中丰满的、立体的、活生生的社会场景, 从跌宕起伏的时代风云到惟妙惟肖的生活细节, 则不能不令读者叹服。就拿全书开篇来说, 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文字, 一下子就使人们沉浸于浓郁的历史氛围之中: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日晚上, 约摸一更天气, 北京城里已经静街, 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 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 灯光昏暗, 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 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 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 敲着破铜锣或梆子, 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 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 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 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 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 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 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 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 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 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5]
2009年, 在“共和国六十年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上, 批评家雷达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 对“十七年”的经典进行重新评价, 《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茶馆》《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艳阳天》《李自成》等, 更是被视为一串“豪华名单”。[6]在他看来, 这些作品虽然不无内在矛盾与时代局限, 但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了检验。雷达还就此提出两个长期思索的问题。一是政治视角:现在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后, 有的作家就认为离政治越远越好, 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政治往往是成就大气的前提。二是深入生活:当年强调艺术家深入工农兵, 了解人民生活, 有时尽管机械教条, 但往往能确保其灵感来源。由此, 产生了一大批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精神、文化蕴含的经典作品, 如音乐方面的《红旗颂》《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刘三姐》《长征组歌》《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东方红》《杜鹃山》等。姚雪垠能够完成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社会画卷与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图景, 也同样得益于此, 他在《八十愧言》里写道:
我从青年时代起, 逐步地明白, 要成为一个中国有出息的作家, 我必须将根子扎在中国的土壤上, 研究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特别是要多吸收中国三千多年文学史的光辉遗产, 同时要随时了解中国社会。如今我到了八十整寿时候, 想一想过去六十一年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经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持久不懈的学习, 对我的成就有密切关系。遗憾的是, 我的学习还很不够, 对祖国文化的基础还不够深厚, 限制了我的更高成就。[2]203
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传人, 姚雪垠创作《李自成》也源于一种时代召唤。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社会黑暗、水旱蝗汤的旧中国, 唤起一批批前赴后继的热血青年,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严酷现实, 更是铸就一代文化人的伟岸群像, 仅看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 就堪称星汉灿烂、光彩夺目:吴玉章、茅盾、周扬、丁玲、萧军、冼星海、周立波、艾青、光未然、贺敬之、刘白羽、李焕之、郑律成、何其芳、陈荒煤、王朝闻、张庚、吕骥、刘炽、孙犁、马烽、西戎、冯牧、秦兆阳、严文井、华君武、吴印咸、蔡若虹、张仃、古元、江枫、穆青、崔巍、陈强、王昆、于蓝……从他们的精神血脉里流淌出的时代心声, 如音乐之声——《黄河大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春节序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毛女》等, 无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瑰宝和迄今难以逾越的高峰。正如文化学者、纽约大学东亚系主任张旭东教授所言, “20世纪中国革命的高潮, 也是近代中国人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最为明晰的时刻” (《离不开政治的文化自觉》) 。
同这一代文化人一样, 姚雪垠身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从青年时代就形成了积极的人生观, 晚年依然矢志不渝:
我活着, 不是祖国历史进程的旁观者, 而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当我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以后, 这一从爱国主义出发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我向较高的目标奋力追求, 不管是处在什么艰难困苦的逆境中或是处在誉满海内外的极大顺境中, 我都没松懈自己的努力, 没有动摇自己的责任感。 (《八十愧言》) [2]164
特别是, 这一代文化人都锲而不舍地追寻马克思主义, 秉承坚定的信念与信仰,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就像姚雪垠回忆的:
我从十九岁到了开封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中受到了启蒙, 而且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粗浅常识, 逐步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主观条件, 可以帮助我理解明清之际许多复杂的历史现象, 探索一些历史规律, 而不停留在历史故事的表面, 对历史的看法也不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2]176
这样的时代特征与精神烙印, 使得这一代文化人具有一种天行健的雄浑元气, 一种地势坤的朴拙大气。以《李自成》而论, 在文学理念与创作技巧上或许不如时新作品精致、考究, 但如前辈大家所论:《李自成》第一卷的水平不在《水浒》之下, 甚至超过《三国演义》 (明史专家吴晗) ;《李自成》以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心, 完成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史学家胡绳) ;《红楼梦》以来, 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
2008年暑期, 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 我先上庐山, 再走三峡, 饱览千古江山, 重温万古诗篇:登高壮观天地间, 疑是银河落九天, 巴东三峡巫峡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借此空闲, 重读了姚雪垠的《李自成》, 由于许多故实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包括闯王殒命的湖北九宫山, 不由得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既为一代英雄的悲剧, 也为这等讴歌奴隶的巨著。一篇读罢头飞雪, 陈王奋起挥黄钺。读完最后一页, 恰好船行巫峡, 同伴招呼着上到观景甲板, 眼望滚滚长江东逝水, 我不由随口对一位名校教授提了一句《李自成》, 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的抢白, 噎得我无言以对:看那玩意儿干什么!后来琢磨, 或许这样的文字在时贤看来显得老套过时?或许李自成、农民起义、阶级斗争等已沦为明日黄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么司马迁《史记》中浓墨重彩的《陈涉世家》该当何论?对此,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与复旦大学许燕博士对谈时的分析, 不能不说深中肯綮, 令人深长思之:
取消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其实并没有真正取消阶级的概念, 所谓中产阶级概念不就是建立在阶级概念基础上的吗?因此, 取消的不是阶级概念, 而是特定的阶级概念。这个取消本身当然是政治性的, 更准确地说是“反政治的政治性”。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去政治化的政治”——复旦大学许燕的访谈》) [7]
不管怎样, 重读经典, 收获良多。读完后, 意犹未尽, 于是再读顾诚的《南明史》。看似巧合的是, 两部大作均以大顺军余部在三峡的坚守与败亡告终, 睹物思人, 临风怅然。享有国际声誉的顾诚教授, 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明史专家, 被学界誉为“三好”学者:学问好、文笔好、外语好。他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名山之作《南明史》, 同姚雪垠的《李自成》一样, 不仅均以明清鼎革为主题, 关注同样的社会历史, 而且体现了同样的唯物史观, 并具有同样的朴拙大气, 如开篇一段气势不凡:
公元1644年, 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 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 又搅合在一起, 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8]1
书中所论明末士风, 尤其让人茅塞顿开, 迥异于“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流行说辞。一般印象里, 人所熟知的东林党人俨然属于骨鲠之士、正人君子, 他们高唱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一直像清风明月, 一江春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而实情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些名震天下的“文人雅士”, 原来并不清高, 其实并不纯粹, 对国计民生, 则往往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至于黄宗羲等所谓“清流”, 党同伐异, 唯我独尊, 褊狭偏执, 更让人联想到一些赫赫炎炎的“公共知识分子”及其左右的媒体与记者, 空谈误国, 如出一辙, 沽名钓誉, 何其相似: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出仕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实际业绩, 而是以讲学结社, 放言高论, 犯颜敢谏, “直声名震天下”, 然后就自封为治世之良臣, 似乎只要他们在位, 即可立见太平。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人们常常受旧史籍的影响, 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 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 其中光明磊落者故不乏人, 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 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 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 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 为独揽朝政造舆论。
直至社稷倾覆, 江山变色, 东林—复社党人仍把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 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 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批追名逐利、制造倾轧的能手, 对弘光朝的覆亡负有直接责任。[8]
读过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对这一分析与评价当不陌生, 也不意外。
约十年前, 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者、作家王春瑜的文章《一位学术苦行僧——悼亡友顾诚教授》, 其中描绘的一段顾诚晚年情景历历在目, 令人难以释怀:“他是越来越衰老了, 体重不到80斤。他与我同居一室, 我夜半醒来, 他还没睡着, 静静地躺在床上, 看上去, 真是形容枯槁。”[9]这位如此虚弱, 后来连上楼都有气无力的书生, 却以强悍的生命意志, 完成了一部气魄宏大的学术力作!2012年, 光明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顾诚著作系列”丛书, 但愿更多的人能够面对此类诚朴探求、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严肃著述。
参考文献
[1]甘惜分.甘惜分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53-463.
[2]姚雪垠.姚雪垠回忆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0.
[3]陈梧桐.《〈万历十五年〉质疑》.见《历史学家茶座》总第4辑;《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商传.从明代历史看《儒林外史》[N].中华读书报, 2013-04-10.
[5]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
[6]雷达.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N].人民日报, 2009-11-10.
[7]汪晖.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62.
[8]顾诚.南明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你不知道的明朝那些事儿 篇3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
由于立场的不同,关于历史,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说法,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接近史实的真相呢?
历史不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也不相信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它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经验教训的源泉。历史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作基石的大厦,永远是浮沙高楼。
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故去的黄仁宇先生的心血结晶,是他“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事件不能孤立地局限于某个范围来看待,而要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全面分析。
为什么偏偏是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而不是其他年份?其实这一年里明王朝没有发生任何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版原名直译的话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在这一年之后,也就是1588年,歐洲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欧洲霸主宝座易手,人类历史进程由此彻底改变。而黄仁宇就从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平淡无奇的1587年入手,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7人入手,梳理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当代中国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而不要进行历史的循环,成为西方人所说的“停滞的帝国”。他把中国近代史从传统观点中的以清朝晚期开始一直延伸到明末清初,并试图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大历史”观。
除了“大历史”观,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从技术角度分析历史,而不是从道德角度谈论问题。君子还是小人,不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还是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本质与要害。把问题道德化,那么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人就掌控了一切,这不是一个讨论问题、分析成败得失的正确方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我们不曾想过的视角,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故事一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但又是那样的严肃严谨。看完这本书,会有非常奇怪的感觉:一是历史书居然可以这样饶有趣味,二是怎么和我们固有的观点如此冲突却又如此言之有理?比如在文章中,疏于朝政的万历皇帝居然是因为一个个近似滑稽的原因放弃励精图治的;清官海瑞却变成了一个对朝廷及民众毫无用处的古怪官僚;戚继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清醒的现实感;等等。
最后,用这本书的结语作为这篇荐读文字的结语,希望它是引起你阅读兴趣的开始:“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萧鼎)
链接阅读
作者: (美)唐德刚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 17.00元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4
19,日本军事天才东乡平八郎在太平洋上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全歼俄国和波兰的海军舰队。在庆功宴上,他掏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书:“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大明第一传奇人物就此登场!王守仁精通军事、政治、文学、思想,史称“四家”。
王守仁一生忠心为国。他在朝政昏暗,无人对宁王叛乱问津之时,目睹了好友的死亡,百姓的逃亡,官员的迂腐。他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亲自募兵,平定了宁王的叛乱。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叫于谦。他整治军队,逼退也先,守卫北京。他曾带两袖清风从北京归来,而未被摘掉乌纱帽。他的人与他所写的诗一模一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被奸臣陷害,他也无所怨言。即使王守仁没有见过于谦,但他在这一点上超越了于谦。他们让我明白,有一种人叫义士,有一种品质叫正直。
却看如今,贪生怕死之人数不胜数,出卖国家之人防不胜防,作为一个中国人,存在于我们骨子中的傲气呢?在学校,帮助被欺凌的同学不就是正直吗?在众人畏缩不前之时,你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不就是义士吗?孟子曰,生,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小时候我们都是大闹天空的孙大圣,活着活着我们就变成了斗战胜佛。
他悟出了朱圣人也不曾悟出的“道。”朱圣人说:“存天理,去人欲,方可悟道。”而他却笑道:“天道即是人欲。”并说出了世间的真理:“知行合一。”还创立了“心学。”有些人,学问已经很高,但仍在日夜苦读;有些人,武艺高强,但仍在日夜苦练。读后感·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那至高无上的智慧。我们也许不需要读太多书,但一定不可以不看书。知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
他配享孔庙,他狡诈专兵,他的作品被纳入《古文观止》,他在明朝是无法撼动的人物。他什么都没要。他真的无所求吗?他传播学说与孔子一样,来者不拒,他是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思想家。再看现在,贪官污吏纵横天下,投机取巧之人遍布四野,我们中国人的气节呢?朱祁镇在战场上大败,也不失气节,刻画了“士可杀,不可辱”的形象。现在的人,仿佛都甘愿受辱,也毫无羞愧可言,你真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5
泱泱大国,历史悠久。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蕴藏”着有着276高龄,国泰民安得朝代——明朝。说到明朝自然就有历史,历史是断垣残壁,铺满灰尘,还是书页早已发黄的书籍。不是,原来历史也很精彩。一扇历史的大门正朝我们敞开。
明朝可谓是人才济济,名垂青史的航海家郑和就在这个朝代。文学家梁启超曾用八个大字来颂扬郑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这八个大字掷地有声,也表现出郑和的功劳之大。
郑和于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就聪明好学,他从小就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听他的父亲讲述在海上乘风破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千里之外,异国他乡的故事。这也对他产生了影响。他多么向往自己亲手掌握船舵,驾驭着大船,乘风破浪。在几十年后的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这是一个令人们难忘的日子——中国的船队第一次远航。大家扶老携幼来到福建的五虎门。此时的五虎门“打扮”的十分隆重,张灯结彩,就像过节一样。刚来到码头,62艘长约148米,宽约60米的庞然大物首先映入眼帘,这就是“宝船”。船舱竟有六层楼这么高,相当于现在的航空母舰。宝船们整齐的停靠在码头。仪式开始了,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上甲板,这就是郑和。只见他振臂一呼,高喊:“启航!”一百多艘船浩浩荡荡地离我们远去,消失在江天交界处。郑和掀开了航海的篇章,郑和远航这一段历史永远的被人们传颂!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6
主人公朱棣在出生时不被人看重,可最终他却成功获得皇位。
朱棣从小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连名字都没有,直到7岁的时候才有朱棣这个名字名字。建国后朱棣被发配到边疆,在边疆又磨炼了好些年。
朱标刚继位没不久就去世了,当朱允缮衔恢后,朱棣在新皇帝的削藩政策逼迫下怀着自己的心思,最后还是夺位了。
就是这么传奇的一个人物,最终攻下南京,开启了皇帝之路。
在南京当了没几年的皇帝然后就搬家去了如今的背景,在位期间也不停的在打仗,亲征过5次,打了一辈子的仗。
之后是长子朱高炽即为,只可惜十个月后就去世了。孙子朱瞻基跟着上位了,这个时候正是朱高熙的叛乱。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7
可是,当我翻开书,刚看了一篇,就被吸引住了:书里既讲解了正史,又不乏幽默的语句,真是学习、娱乐两不误。而且,书中的人物都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严厉的朱元璋、一脸正气的方孝孺、骄横的蓝玉、精神抖擞的朱棣……这些历史人物都有声有色地被描写了出来,好像站在你面前似的。
特别是读到李如松在平壤炮轰日军小西行长部那段时,我仿佛看见了“数百门小弗朗机、大弗朗机一齐发射,无数的石子、炮弹从天而降,日军被打得稀里哗啦”的情景。再联想到后来的侵华战争,中国军队不堪一击,连连失利,真让人感慨万千啊。
看来,如果不进步,就会被他人超越。后来的清朝,“以铁骑平天下”,最后还是输给了八国联军、英法联军,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公平条约。这就是因为别人在进步、图强,战斗力飞快地上升;八旗却在渐渐腐败,战斗力越来越差。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历史,每次读来总是心潮跌宕起伏,那些事儿又都是大事,平凡如蚁的事,正史不关心,野史也不疼爱,既然是大事,就总会引来很多的假设,总会假如这个不这样,那咱们国家早就怎么样啦,如果那个不那样,咱们早怎么样啦。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个事儿,就没有如果的,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但这也就构成了后人在阅读历史时的一个微妙的心理,这种奇妙的品味过程,相信每个读历史的看官都深有体会的。
流水帐是对生活的一种平实态度,虽然当年明月也许会有更大的书写野心,但落到我这个读者手中,我是宁愿去细细体味那种涓涓的流水般的秋后之帐。
明朝有一件事很出名,就是出过许许多多奇异非主流的皇帝,勤奋专制如朱元璋、朱棣这等主流君主读的是一种魄力和狠劲,但明朝这个让人感觉有点阴闷和阴郁的朝代,却曾出现过迷于搞化学实验的炼丹皇帝、坐拥天朝江山却喜欢敛财的财团皇帝、宁做鲁班不做王的木匠皇帝,在《明朝那些事儿》(三)里,也出现过这么两位皇帝。
明朝那些事儿心得体会 篇9
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得到一本史书就绝不放过,《明朝那些事儿》也不例外。当年明月用十分诙谐幽默的笔调把明朝十六位皇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一气写完,而我最欣赏也最为之敬佩的就是从和尚到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乱世出英雄!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 篇10
想到历史,你会觉得什么?是无趣乏味,还是枯燥无比?是死死板板还是循规蹈矩?而当年明月写的这本讲述明朝历史的书籍,彻底颠覆了我对于历史的看法。将明朝两百六十七年的历史,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充满了风趣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先看,欢呼;再看,赞扬;最后,失落。我认为,明朝可分三个阶段:明朝的建立到燕王篡夺后的辉煌是其一:这一部分让我越看越激动:权臣的勾心斗角,新来更替是其二:每当看到一个个人随着自己的一声响亮的啼哭而来,到别人假惺惺的哭泣而去,这种东西被当年明月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人物真的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禁赞扬出声;最后就是明朝这栋大厦的倒塌:名将的死于非命,皇帝的无力回天;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书中应该包含了作者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有很多至理名言。印象深刻的是一句:“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决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当今的社会非常现实,有因才有果。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的世界里,不像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不会有悲伤,不会有痛苦,一定会有个完美的结局。那只是幻想罢了。我们要学朱元璋,有梦就去追,有事就去干,这世上,不会就坐在那边什么事也不做,就会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 篇11
唉!后期的明朝皇帝简直一个比一个差。
这本书主要讲述万历和他儿子的故事,对于万历,有三件大事可以讲。万历登基以后,郑贵妃是皇上的掌上明珠,并且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但万历已经有大儿子了,虽然他喜欢郑贵妃的儿子,却不能立他为太子,于是他就开始拖。拖到大臣每天催问:“什么时候立太子。”最后万历被逼烦了,还是立了大儿子为太子。当年嘉靖为了亲生父母的名分跟大臣闹,这万历为儿子的事情闹。顺便说一下,郑贵妃的智商不是很高,不属于老奸巨猾的。他还有个弟弟。弟弟也不属于老奸巨猾的。为什么说这个,因为下面两件事,都推测与郑贵妃有关。
第二个事件是妖书案。大批纸被贴到到墙上。具体内容好像是,关于立太子之事。骂了不少人。许多大臣开始上书喊冤,并指责是郑贵妃干的。你想想,郑贵妃那么蠢。怎么可能是她写的。最后抓了一个小混混顶罪,据说他曾经骗过郑贵妃他弟弟,并写了封信给他。如果信里面是妖书的话,那真是太扯。一个小混混,怎么可能知道宫中那么多事情。
第三件事情又与郑贵妃有关。是一个叫张差的人,闯入太子住的地方,拿个木棒准备行凶。被锦衣卫抓到。抓起来审问。这一问,又指责郑贵妃的一大堆。张差说,指示他的人是一个公公。而那个公公又是郑贵妃的公公。我都晕死了,找一个普通百姓来行凶,而且行凶的竟然是一根木棒。幕后主谋也不找个武林高手,会灵犀指,一进太子殿,直接发功不就行了。
对于万历,我不知怎么评价他。努尔哈赤那么牛叉,竟然没有打入皇城。说万历懒吧,他也不懒。妖书什么大事的他都知道。但他就是不管。这一辈子过的真轻松。
万历他儿子实在没什么可讲的,上任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 篇12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年明月,他以幽默风趣的写法将明朝的故事生动地写出。以史料为基础,再加上一些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它王公权贵等小人物的命运故事形象写出。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趣,也不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在他的笔下,所有人物都像是有血有肉一样,都带有着自身的情感。它的第一部写的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没有任何身世背景和其它优势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上皇位,虽然这一路上注定不会平坦,但他也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朱元最终璋能够登上皇位,这其中肯定也不止有他部下的能力的一方面,这其中更多的一方面肯定还有他自身的聪明才智。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霸气,但是还要有能力和资本说出这句话,在后来他也的确有了这个能力和资本。看完朱元璋的故事后,也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朱元璋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登上皇位,赢得了天下,那么我们现在在这么安定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他自己的野心,如果说他没有这份野心,也不一定能够造就现在的他。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就像是夺取皇位一样,皇位就是第一名,只有第一名才能登上那个宝座,其他人只能不甘心的看着,却又无能为力。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而现在我们也和朱元璋一样,每个人都盯着那个宝座,稍有懈怠就会被人抢走。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也要掌握好学习方法,有效的学到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我们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是适合我们自己的,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又能提高自己成绩的方法话,就来我们思考乐吧,思考乐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2
上文说到读书,结果第一本要读得《平凡的世界》没借到,索性读了热门的《明朝那些事儿》,早就知道网上炒的火热的这本书却一直不屑一读,今天发现目光太短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由于只借到了2,所以我只好从朱棣开始了解明朝的那些事儿,原来对明朝的概念只停留在宦官当道,现在倒是有些立体感了,原来诺大的北京城就是从朱棣开始兴建的,明朝的产物“东厂”是因为办公地点设在东华门而改称“东厂”,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大街附近,而且那里现在还有一个东厂胡同,嘿嘿,历史真的就在脚下,谁想到当年一个特务机构的办公地点现在遍地是黄金啊。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猛的发现奥运开幕式上也呈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吹嘘咱历史上曾多么辉煌,是说咱中国人多么厚道,当年那么强都没抢邻居地盘,举着“探访好朋友、问候好邻居、结识好伙伴”的大旗和这些小国友好交流、和平相处,顺带做点生意,最终是要与那个“和”字呼应,好厉害的导演,咋那么深邃呢?
书中还提到一人让我很钦佩的一人---杨溥,不是因为他的才高八斗而是一种精神。当皇帝以勾结太子为名将它关入大牢,面对做不穿的牢底以及随时砍头的危险他却用不停读书的方式度过这牢中难熬的日日夜夜,十年后皇上得知他在牢中不停地读书后重用此人,后成为一代名臣。我曾想若是我们在图书馆不停地看它十年书,是不是我们一定会功成名就?没准,只是有谁能做到呢?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3
今天,妈妈带了一套书回家,我一看是一套历史书,还是厚厚的七本,它们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历史书,还这么多,又这么厚,什么时候才看的完啊?妈妈还强力推荐:“看过这套书的人都说写的很好看,你一定要慢慢看、细细读!”我只好应着妈妈的要求,心不甘情不愿的捧起了书。
翻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页,我就随着作者来到了1344年。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和尚,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_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从创建到灭亡经过了三百年。这本书对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对战争、_治、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用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进行了细细的描述。
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敢当大任的名将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称为“海青天”的海瑞,百姓们为了能见“海青天”一面,可以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磨破了十几双鞋,徒步赶到京城。海瑞两袖清风,廉洁公正,想到的事就义无返顾的去做。最后他因为直言犯上,被罢官。抄家时家里只有几件补满补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为百姓着想,不屈服于的好官。
这套书作者写得也非常有特色,不像以前看过的历史书,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简单、易懂、语言幽默,情节生动。作者还时不时的调侃几句。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么好玩、好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4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狂热的爱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
这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类书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动诙谐的笔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统一的强盛的文明帝国从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没的悲壮历程,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情景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贪婪,战场的恐怖与无情。书中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谋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厉、强势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竞技场上的豪迈与落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英雄气概和本色灵魂。
也正是在这本书上,我读到了乱世的群雄逐鹿与太平盛世的风调雨顺。还读到了朱元璋铁腕肃贪、郑和七下西洋、仁宣盛世、孝宗重振大明等足以令中华人民所骄傲的故事。又认识了阴谋、政治的技巧足以令人大惊失色的徐阶、张居正等人和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徐达、孙承宗。他们就像大明的利剑和调节器一样,使明朝历史更加丰富精彩与动人。这本书同样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朝法律和政治上的严重漏洞与缺陷。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完美帝国的风光,需要如此多的辛酸和泪水作为铺垫啊!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更加敬佩那些给中国留下丰富文化的古代帝国和创造者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5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一个出身于农民世家的人,竟然能成功当上皇帝。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的皇帝中,大概是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做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能直接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对于这种情况,我有自己的看法:平静的湖面,练不出不畏风浪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宁静的世界,找不出真正的英雄,朱元璋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成为一个伟大的霸主。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朱元璋,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朱元璋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让朱元璋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冷静、能让他有准确的策略。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让你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应敌的方法,假如任何事中,都具备果断、冷静和坚持会让你在困境中发现机会。在这三个本领前,相信无论怎样的困难都回迎刃而解,最后将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胜利之门。当你引领大军作战,当百万生灵的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当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没有多少人能不紧张,而在战争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但朱元璋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他相信了自己的决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08-24
《明朝那些事儿》1500字读后感10-2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初二09-16
精选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09-16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05-30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通用1)07-28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800字09-25
小学教师读《明朝那些事情》有感09-01
面试心得体会:面试那些事儿10-25
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