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追尾事件分析报告

2024-09-04

地铁追尾事件分析报告(共2篇)

地铁追尾事件分析报告 篇1

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分析报告

一、事故概述

2011年9月27日14:10分,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期间14:51分列车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不慎发生追尾,14点51分,虹桥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实施临时封站措施,其余两端采取小交路方式保持运营,启动公交配套应急预案,公安、武警等赶赴现场协助疏散。截至2011年9月27日20:38分,两列事故列车内500多名乘客已经全部撤离车站,经初步统计,约有伤员40余名,大部分为轻微伤乘客,未发现重伤。

其实,今年7月28日晚,10号线地铁已然发生过司机开错方向的咄咄怪事!幸运的是,当时没有发生追尾事故,这次则没有上次那么幸运。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开错方向”后,上海地铁运营方相关人员信誓旦旦地表示,由于列车采取严格的运行自动保护系统,不会发生追尾事故。话音甫落,10号线地铁便轰然追尾,狠狠地给了“信誓旦旦”一记耳光。

10号线驶错方向,归咎为信号故障在信号升级调试过程中,计算机系统突然发生“信息阻塞”而造成信号指令延误所致。而这一次,同样归咎为信号故障“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上海地铁10号线采用人工调度,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为何上海10号线地铁两次都是出现信号故障?

更诡异的是,记者调查发现,为上海地铁10号线提供信号系统的,正是甬温线信号系统供货商之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下称卡斯柯)。犹记得温州动车事故后,中央严令铁路系统查缺补漏,全面整改,为何卡斯柯信号系统仍能在“追尾事故”中出大问题?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9.28上海地铁10号线的追尾事故这次官方说是因停电造成。1,难道动力电、信号系统电都只有一个回路,没有备用电源? 2,如果因动力停电,前行车停在豫园--老西门区间里,那后行车在豫园站也开不出去(或也会在区间自动停车)怎么会追尾? 3,如果动力、信号电源全部停电,行车转为人工调度,就应转用站间电话闭塞,值班员的站间电话总会有吧,在确认前行车已到达邻站、区间空闲情况下再放后行车,还会出现追尾吗?

1.技术方面

再先进的系统未必就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也会水土不服。比如地铁,比如奥的斯电梯。

2.安全管理流程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应急管理不到位,设备设施维护、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3.管理体制(监管、人才等问题)

当然,卡斯柯信号系统出现问题,其背后是人出现问题。“7·28”地铁开错方向事件之后,上海地铁运营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信号系统升级中的全程监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果真正全程监控,为何时隔两个月,10号线再度发生事故?而且,不只是信号系统有问题,8月2日上午,10号线还出现了车门无法打开的故障。问题如此密集,表面看是机器的责任,实际上是人的责任。亡羊不补牢,必然继续亡羊,哀之而不鉴之,必然重蹈覆辙,哪怕引以为鉴了,但思想稍有松懈,安全事故同样会发生。

这起事故虽信号故障在前,但造成事故完全是人为。已知信号故障,并决定改为电话闭塞放行,这在行车组织中都有明确规定,调度命令怎样传达,包含哪些内容,哪些人受令,该做哪些确认,放行的程序该做到什么。

“在目前国内的交通行业中,地铁人才技能最低,专业人员最为短缺,而应急能力也较差。”

供职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总调度所的蔡于,对85起10分钟以上严重晚点事件的应急处置做过详细分析,其中处置盲目、不够合理的17次,信息沟通不畅15次,缺乏整体观念13次,决策不够果断8次,缺乏对事件影响的预判力、分工不够明确、作业不够规范各有7次,未合理利用设备条件、对现场控制能力差各有4次,而随意变更调整方案也发生过3次。

一位上海地铁车站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介绍,公司有多项应急预案,但由于列车夜间要进行维修护养、白天运营高峰期又难以进行演练,在演练上并不到位。此外,诸如火灾、恐怖袭击、疏散乘客等应急演练平均每月举行一次,针对运营调度方面的演练却较少。在技术上,列车安装自动安全导向系统之后,更依赖于自动化系统,人工调度方面的演练几乎没有进行。

成熟的专业人员储备不足,经验不足的年轻工作人员,又在地铁追求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匆促上阵,上海地铁的惊魂一幕,更深的原因即在于此。

4.地铁规划

从1995年正式运营的首条线路算起,上海地铁至今仅有16年运营史。但在这不足20年的时间里,上海地铁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里程。资料显示,以2010年为界,伦敦地铁用了147年总线路达到408公里,纽约地铁历经106年总线路长达370公里,巴黎地铁用了110年达到了215公里。而上海地铁截至2010年6月30日已开通运营11条线,运营里程达420公里,一举赶超伦敦成为世界之最,国际地铁协会(COMET)称之为“创造了世界地铁建设史上的奇迹”。

“神速”并未停歇,上海宣称到2015年,全市地铁运行总里程有望延伸突

破600公里。

国内其他较大城市虽略有滞缓,但在国际上亦属“神速”,北京地铁自1969年建成首条线路,至2010年底运营里程336公里;广州地铁自1997年通车,运营里程222公里。

然而,“年轻”的中国地铁,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也很容易受伤。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廉明撰文称,中国城轨及城际轨道交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阶段,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管理和运营这些突飞猛进的线路。

“中国的地铁起步晚、起步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软实力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急缺。”一位参与中国地铁建设与科研的资深轨道专家对《财经》记者说。

上海地铁的快速发展堪称全国地铁的典型样本,而上海地铁的血的教训,亦当为全国地铁运营管理者殷鉴。

三、教训总结和解决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随着地铁列车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不断提高,运输密度的不断加大,列车速度加快,要求列车运行控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地铁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从此次地铁相撞事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1)人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第一要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后发优势,决定了大量启用自动化的先进设备,并利用其列车超速防护、自动驾驶等功能保证行车安全,但往往忽视了人的作用。一旦设备失灵,司机处理不当,最终将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扎实做好提高运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专业素质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2)加强对产品的试验、检测和认证工作。地铁运营前的车辆及机电设备采购到位或技术升级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试验、检测和认证工作,以最终保证技术装备在运营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3)及时对地铁的运营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的风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可抗力因素),以便预先规避风险。风险低的风险源由于普遍不受重视,反而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因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拓展探究

在此次地铁追尾事故中,很多市民都不约而同的提到“7·23”温州甬温动车追尾事故。由此可见,动车追尾、地铁停驶,已经对普通市民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地铁虽然不及铁道运输繁忙,但也是维系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环节,连续发

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已经让广大市民坐立不安。

此次事故并非个案,长久以来,地铁事故在国外也频频发生。

日本地铁毒气事件

1995 年 3 月 20 日, 东京地铁车站发生毒气事件, 造成 12 人死亡,5000 多人受伤。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铁列车失火

1995 年 10 月 28 日,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一列地铁列车失火, 造成300 多人丧生, 其中多数人死于毒气中毒。

德国科隆发生地铁列车撞击事故

1999 年 8 月 23 日, 德国科隆发生地铁列车撞击事故, 造成 67 人受伤, 其中 7 人重伤。

英国地铁事故

2001 年 8 月, 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 造成 6 人受伤。

2003 年 1月, 英国伦敦发生地铁列车撞月台引发大火事故, 至少造成 32 人受伤。

2003 年 8 月 28 日, 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三分之二地铁停运,大约 25 万人被困在伦敦地铁中。

2003年 10 月 19 日, 2003 年 10 月 19 日,英国伦敦地铁发生列车出轨事故, 导致 7 人受伤, 其中 1 人伤势严重。韩国地铁火灾群死群伤

2003 年 2 月 18 日上午, 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人为纵火事件, 导致198 人死亡, 147 人受伤。

俄罗斯地铁事故

1996 年 6 月 11 日, 俄罗斯莫斯科一地铁列车在行进途中突然发生爆炸, 造成 4 人死亡, 7 人受伤。

2004 年 2 月 6 日上午在莫斯科地铁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事件造成爆炸共造成 39 人死亡, 134 人受伤。死亡人数可能会超过 100 人。

美国地铁事故

1991 年 8 月 28 日, 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发生地铁列车脱轨事故, 造成至少 6 人死亡, 100 多人受伤。

2005 年 1 月 22 日, 在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个地铁车站的站台上发生大火,这个地铁车站是地铁 C 线和 A 线的交叉点, 火灾导致该线路将停运多年。

曼谷地铁两列车相撞事故

2005 年 1 月 17 日, 耗资 28 亿美元兴建, 通车只有五个月的曼谷地铁, 是在当地今早上繁忙时间, 发生两列列车相撞事故, 造成二百人受伤, 初步调查是由计算机系统故障导 致事故。

巴黎地铁事故

1995 年 7 月 25 日, 法国巴黎一列地铁列车发生炸弹爆炸事件, 造成8人死亡、117 人受

伤。

2005 年 8 月 6 日下午 4 时 30 分巴黎地铁 4 号线发生一起火灾事故,12 名乘客因吸入过量浓烟而入院接受治疗。

这一系列的事故应该足以引起我们对于地铁事故的重视,此次发生的事地铁追尾事故,但我们不能只重视我们身边已经发生的,谁也不能说以上这些发生在国外的事故在中国就一定不会发生。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对于其他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我们也应该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

地铁追尾事件分析报告 篇2

2011年9月27日14时37分, 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 造成295人到医院就诊检查, 无人员死亡。

总体上看, 事故后舆论热点迅速凝聚, 关注度有赶超“7·23”动车事故之势, 但由于相关机构应对得当, 几乎在一夜之间, 热度迅速降温, 影响迅速缩小, 是新闻应对的典型案例。

人民网舆情频道对此评价:“在此次危机应对中, 上海市政府、地铁运营方在应对态度、信息公开、新媒体利用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虽然事故造成的影响大, 但是在舆情应对方面是得力、妥帖的, 不啻为一次事故危机应对的范本。”[1]

笔者拟对此次事故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传播特点

(一) “公民记者”推动。2009年以来, 微博对新闻事件的发动或推动态势日益明显。一些突发事件开始展现清晰的传播脉络:个人微博发布———名人微博转发———新闻类微博汇总———官方机构、官方微博核实———官方开发布会/传统媒体大规模跟进。

笔者比较“7·23”动车事故和“9·27”地铁事故两次事故发现, 这两次追尾事故都符合这一传播路径。

具体来看, “9·27”地铁事故发生当天14:45, 乘客“安默然lucky”发出第一条关于事故的微博信息, 4分钟后乘客“季法师”发出了一张现场图片, 画面上一名受伤女子浑身是血地躺在地铁车门边, 该图片在10小时内转发量达6万次。随后, 草根微博被新浪的官方微博@头条新闻引用, 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4分钟后, 20:38乘客@袁小芜率先发布微博, 随着她的微博被粉丝数过万的名人微博@孙海峰、@罗军转发, 影响力扩大。其后再被新浪的官方微博@头条新闻应用, 舆论呈爆炸式增长。

(二) 热点迅速聚集。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发生5小时后, 新浪微博200多万网民参与讨论。初步统计, 事故发生后3小时之内, 在新浪、腾讯等微博中异常活跃的事故现场乘客至少有10名, 人均发布微博10条到20条, 一些ID粉丝从不足百人上升到上千人。当天微博热点前五名均与地铁追尾事故有关, 其主要原因有三:

1.受众对两个多月前的“7·23”动车事故、1个月前的“10号线开错方向事故”记忆犹新, “9·27”地铁事故又出现在与生活更密切相关的地铁上, 关注度呈指数级递增。2.受众对当时“信号故障、调度失误”的事故原因也有印象, 部分受众甚至记得通号集团、卡斯柯等涉事公司的名称, 当“信号提供商与‘7·23’动车追尾事故是同一家的消息在微博上传开后, 立即引发网友的热议。3.微博、手机终端等新传播手段普及后, 地方性、局部的事故往往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扩大为公众事件。

(三) 应对及时, 发酵时间迅速缩小。在“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77分钟, 新华网发布快讯:两节车厢“脱落坠落桥下”, 成为事故发生后首个官方证实信息, 但这距离第一条草根微博已有1个多小时, 其间网友的质疑已经不断发酵, 产生聚合效应。

如果应对不力, 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很有可能像动车追尾事故一样, 成为媒体和网络持续炒作的热点。事故发生32分钟后新浪官方的@头条新闻引述网友信息称两车相撞。此后仅过了8分钟上海地铁官方微博证实“碰擦”, 其后3分钟上海新民网发布“两车追尾”的消息。

新闻发布会的及时性也为上海地铁事故后疏导舆情起了重要作用。当晚8:30, 事故发生6小时后,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就组织相关地铁和医疗卫生部门对事故初步调查情况以及受伤乘客收治信息进行披露。而动车事故的发布会在传统媒体大规模跟进后的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晚上召开。

虽然热点在事故当天扩散、发酵后, 当晚到达顶峰, 但由于各方面应对及时, 在事故发生后的“黄金窗口期”迅速扩大正面信息的传播范围, 切断大多数谣言的传播链条。特别是当晚新闻发布会的召开, 响应速度比“7·23”动车追尾事故足足快了20小时, 参与发布者除了新闻发言人外, 还包括3个涉事部门的一把手。

(四) 最终舆情状况差异较大。笔者以慧科讯业新闻搜索平台为基础, 分别以“动车追尾”和“上海地铁追尾”为关键词, 以大陆及港澳台媒体为范围检索, 对国内媒体报道进行检索;以FACTIVA新闻搜索平台为基础, 分别以“train crash”和“shanghai crash”为关键词, 以西方主流媒体为范围检索, 对国外媒体报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 “9·27”事故爆发的最初两天, 国内媒体的报道数量明显高于“7·23”事故, 事故发生第二天“9·27”事故的报道量甚至比“7·23”多一倍。如果考虑到两事故发生时段的不同 (一为下午、一为晚上) , 那么我们以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为参照时间段, “9·27”事故的报道量仍然高于“7·23”事故。

但7月24日铁道部发布会后, 媒体的报道量连续两天不减反增, 随后持续高位震荡, 每天都超过1000篇, 事发5天后才明显下降。9月27日上海地铁事故发布会后, 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该事故的热度迅速下降。加之国庆长假的淡化效应, 呈现平滑下降的趋势, 事故发生后第4天的媒体报道量已经降至200篇以下。10月7日, “12名责任人处理结果”见报时略起波澜, 但也迅速消弭。

国外媒体的报道趋势更加明显。在“9·27”事故中, 呈现兴趣迅速增长、迅速消退的态势, 第5天后几乎见不到相关报道。而“7·23”事故后的外媒报道量持续在高位, 第6天仍然有27篇之多。

上海地铁微博发布分析

此次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中,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的表现引人注目, 因此单独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 及时准确。此次事故发生后仅仅40分钟,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就发布消息。当“官方权威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传言”同时出现在微博的主页上时, 许多有可能去转发谣言的网友改为转发上海地铁的官方消息。27日下午发生的事故,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半天的发帖量就达到26条, 第二天又达到42条, 从信息量方面也满足了绝大多数网友的要求。

(二) 分层发布。微博时代, 受众对发布内容的时效性要求提高, 晚几小时已然谣言满天飞。作为官方信息的传播者, 最明智的方式就是适应这种变化, 将信息拆解, 采取“剥洋葱”式的方式, 满足受众抽丝剥茧的信息需求。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在此次事故中显然较好地适应了这种变化。14时14分, 事故还没发生时, 他们就连续发布7条“设备故障”的信息。虽然在当时未引起广泛关注 (平均转发仅为240条) , 但事故发生后网友和媒体再去追溯时, 自然会对上海地铁这种提前预警的做法产生好感。15时17分,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首次发布“两列列车碰擦”的信息, 在派人下隧道查看后, 于16分钟之后更新为“两列列车不慎发生追尾”, 后一条微博被转发超过1.5万次。16时03分, 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开始发布“伤员救治”等善后信息。当晚舆论稍微缓和之际发布“道歉”微博, 随后发布一系列有关停运和公交接驳的服务信息, 第二天还派人到公交接驳的现场发布动态信息。这些微博的发布时机, 与网络舆论场的主题变化基本没有时滞, 因此获得了正面的评价。

(三) 诚恳道歉。上海地铁官方微博27日17时左右发布:“今天是上海地铁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无论最终原因和责任怎样, 给市民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尤感愧疚。全力抢救伤员;尽快恢复运营;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追责;坚决整改举一反三;再多致歉比起实际损害也显苍白, 但还是要深深道歉。”

这条微博不久后就消失, 后以“再次道歉”的方式重新出现。虽然过程一波三折, 但地铁方面的诚恳并带有一定感性色彩的道歉内容, 仍然赢得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一旦在感情上被拉近距离, 受众就不会出现逆反心理。

随后, 上海地铁方面分别在9月28日 (第二天) 、10月6日 (调查结果公布后) , 两次发布感情色彩强烈的道歉帖。绝大多数网友对此给予正面评价。

对策建议

“9·27”事故职能部门的应对总体上较为得力, 但仍有不少细节和做法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 调查报告发布可更通俗。公布的调查结果通报里, 包含有“无速度码”、“电话闭塞系统”等专业术语。对于普通公众来说, 理解其中含义基本靠猜, 在网络传播时也可能被误读。有媒体称, “充斥着专业术语的事故通报, 仍然令公众一头雾水”。突发事件的原因通常都比较复杂, 完全通俗化的表达也不现实。但如果在事故报告后添加通俗的注解, 并主动邀请权威专家进行解读, 应该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 少说满话、降低公众期待。每次事故之后, 媒体和网友都会习惯性地从过往的报道中, 找出自相矛盾的说法。

“7·23”事故后, 媒体和网友找出央视《焦点访谈》3年前的报道《铁道部总工程师:前车停下, 后车不会追尾》, 央视新闻联播3年前的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止动车追尾》。“9·27”事故后, 媒体和网友又找出6年前新华社的报道《上海地铁不会发生类似泰国地铁追尾事故》, 东方网2011年报道的《上海地铁运管中心称, 不会追尾》。在突发事件应对中, 如涉及未来情况预估, 最好避免百分之百肯定或否定的断语。

(三) 应避免“轻度追尾”式的表达。9月27日当天15:58, 新华社快讯中采用“轻度追尾”的提法, 这一说法50分钟后被央视《新闻直播间》转载, 截屏图片传到网上后, 引起许多网友的不满。许多名人纷纷加入讽刺讨伐的队伍, 有网友戏称新名词诞生:“轻度”。截至28日下午6时, “轻度”体讨论超过47万条。不管信源如何, 这一说法确实引发了大量的负面评论。在以后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中, 事故的定性应务求准确。

(四) 新媒体发布应增强协同效应。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在此次事故中的表现获得普遍好评, 但基本只有这一家涉事单位通过新媒体滚动发布。

如果政务微博已经集结成群、彼此联动, 那么新媒体发布的效果应会更好———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及时全面地发布重大处置进展、责任认定等信息;上海地铁官方微博侧重发布运营和处置情况;市卫生局官方微博侧重发布伤员救治等情况;市交港局官方微博侧重发布公交配套等服务保障信息。几个官方微博还可以相互转发, 形成密集的网状传播路径, 从而增加正面信息的到达率与覆盖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六岁儿童脑筋急转弯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