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2024-08-01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精选10篇)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1

一、判断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在括号内打“√”。(8分)

二、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8分)

1.不可胜数金壁辉煌形象各异清爽

2.变化多端温揉可亲枝折花落淘气

3.慕色降临相依为命长年不空报酬

4.朴素大方稀世之宝柔和安详观赏

三、填空。(10分)

1.“册”用数笔画查字法查()画,音节是()。字典中的解释是:①量词;②册子。“画册”中“册”的意思是()。

2.“精”的部首是(),剩()画,意思是:

①提炼出来的精华;②经过提炼或挑选;

③细;④精通。“精美”中“精”的意思是()。

3.“屏息凝视”中“屏”的音节是()。意思是()(①屏风;②屏条;③遮挡;④抑止;除去)。

“凝”的意思是()(①凝结;②注意力集中)。“屏息凝视的意思是()(①有意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②用屏风挡住呼吸,让视力凝结到一点;③抑止注意力集中)。

四、判断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是否正确,在括号内用“√”、“×”标出。(6分)

1.……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慢地向别处走去。()

2.不管天气怎样,我们明天却去公园玩。()

3.不仅你去和我去,连隔壁的小弟弟也跟着一起去。()

4.虽然战场在香港,可我们好似也参加了战斗,精神紧张,心潮随着球起落。()

5.因为我爱你的脸,所以只有脸才能显示战士的英勇和豪迈。()

6.周末的晚上,我或者看电视,或者读小说。()

五、改病句。(12分)

1.我们要热爱公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们班开讨论会,同学们发言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天气开朗,我们正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强强是个学习勤劳的好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在括号内标出比喻句。(4分)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2.她长得很像我的妈妈。()

3.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4.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七、找出下面句子改写成正确被字句的,用“√”标出。(6分)

1.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1)守门员被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2)好几个险球被守门员扑住了。()

(3)守门员被好几个险球扑住了。()

2.陈伟欣买到了那本有趣的书。

(1)那本有趣的书被陈伟欣买到了。()

(2)陈伟欣被买到了那本有趣的书。()

(3)陈伟欣被那几本有趣的书买到了。()

八、缩写下面句子。(4分)

1.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红红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捧着沉甸甸、亮晶晶的钻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加标点。(8分)

1.漫游世界之最这本书太有趣了里面讲到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大沙漠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2.菜架上摆着白菜油菜扁豆南瓜黄瓜西红柿品种可真多啊

十、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9分)

钢铁战士史光柱

4月28日,在还击入侵我老山越军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云南边防部队某部队九连班长、共产党员史光柱,带领全班同志英勇奋战,很快就冲上了半山腰,排长不幸负了重伤。在这关键时刻,史光柱挺身而出,主动接替排长指挥战斗。敌人企图阻止我军前进,子弹在战士们头上嗖嗖飞过,史光柱率先跃入敌堑壕,打击敌人。突然,敌人从暗堡里射出子弹打伤了史光柱的右脚,战友们准备送他下去,他咬着牙说:“为了祖国的尊严。我要继续战斗,不拿下高地,决不下山。”说完,他又忍痛跳出堑壕,继续指挥战斗。扑进敌人第二道堑壕时,史光柱不幸踏响了地雷,面部多处受伤,双腿血肉模糊,右眼球掉出。刹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越军疯狂的枪声在他耳边轰鸣。战友们顽强冲杀的场面在他脑海里回荡。突然,他顽强地跃起,巍然屹立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坚决拿下高地!”听到史光柱的呼喊,全班同志奋勇冲杀,迅速地拿下了高地,全歼了山头的守敌。史光柱被送到了医院。他在医院里也从不叫苦叫痛。凡是看过他的人们,无不被他的英雄事迹和顽强的毅力所感动,都赞扬史光柱是“人民的英雄,钢铁的战士。”1.用“∥”给短文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作文。(25分)

观察一处景物,抓住特点,写篇短文。

答案

一、1.①√2.②√3.②√4.②√

二、4三、1.5画、ce、②

2.米、8画、①

3.bing、④、②、①

四、1.√2.×3.√4.√5.×6.√

五、1.“热爱”改成“爱护”

2.“强烈”改成“热烈”

3.“开朗”改成“晴朗”

4.“勤劳”改成“勤奋”

六、1.√3.√4.√

七、1.(2)√2.(1)√

八、1.太阳露出脸。2.姑娘捧着钻石。

九、1.《》,,……2.、、、、、,!

十、1.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2~4自然段)写史光柱受伤后仍然坚持战斗,并指挥战士拿下高地,全歼守敌。第三段(最后一自然段)。

2.在还击入侵我老山越军的战斗中,史光柱的排长负伤后,史光柱主动接替排长指挥战斗,他受伤后仍然坚持战斗,并指挥战士拿下高地,全歼守敌,人们称赞史光柱是钢铁战士。

十一、略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2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与学生热身闲聊(1)师:“都说小朋友最爱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文字游戏,玩玩吗?”出示课件:请填上合适的字词。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辽阔无垠一眼望不到头——空间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颜色

含苞欲放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姿态

芳香四溢花香袭人芬芳扑鼻——香味

(2)举手回答。(3)自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是描写花的。横着再读,你又有什么发现?我们汉字实在是太奇了,同一个意思可以有这么多词语来表达。

1,借游戏预热,提问揭题。(1)提问导入:花,总是给人美感觉。(同时板书“勇气”“花的”)大家见过有勇气的花吗?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做“花的勇气”。(2)生读课题。谁来读课题?1~2个学生读——全班读。(3)对课题的疑问。读了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什么是勇气?)今天就让我们跟冯骥才爷爷走进四月的维也纳,去品味“花的勇气”吧!

(课出示课题)(4)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提点。“细心的同学一定发课题边上的星号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常在略读课文前会一段阅读提示帮助咱们更好地学习。”(5)生快速默读课文第91的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有几个要求。(6)阅读提示总结。“我来给阅读提示做一总结,一共可归纳为三点要求:①说一说,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②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会有一列的情感变化?③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熟悉字词,初步感知文意。(1)自由朗读。下就请大家带着第一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将文章读正确读顺。(如果学生齐读)同学们,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特别团结,过按照自己的节奏朗读课文可以给你更多发现。(2)作者在维也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呢?

四月,作者到维也纳,最初没有见到——,——滥。在同事小吕的建议下,他扒开草后发现原来——后是连续几天的冷风冷雨,他以为——,可是就在他离开也纳前,竞看见了一片——,由此作者发出感叹,生命意味是——。

3,抓描写花的两个画面,感知花的勇气,体会作者心情。

(1)品读第2自然段,发现作者写法的精妙。同学们,你们的读能力真强!与课文多次接触后,文中有哪些有关花的画面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重点走进第2自然段。①自读第2自然段。②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开心、惊喜。“之前作者还正对绿色泛滥的维也纳感到失望,此时突然发现了这些藏于草下的花朵,他的心情你能想象到吗?”③带着惊喜的情感读一读这句。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④老师引读(这个引读过程中课件的颜色不要变了):a,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第一眼看上去颜色真多啊,有)白的、黄的、紫的;(再仔细看看它们)纯洁、娇小、鲜亮;(最后放眼望去)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b,是啊,正当作者感叹绿地无花时,发现——出示句子“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c,正当作者对维也纳失望时,发现——出示句子“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⑤如果这是一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草下藏花。⑥好一个“藏花”啊。⑦老师也想来读一读。⑧老师把它改成这样(改动略)好不好?为什么?(作者的写作顺序就是自己的观察顺序,一切那么自然,语言读起来又朗朗上口。)⑨你们说花儿们现在藏在草地里是不是它们没有勇气呢?其实花儿们的藏也是力量的积蓄,这也是一种勇气!

(2)第7自然段。①写话。“下面请大家把你看到的花的原野写下来,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供你参考。”课件提示:可以通过花的颜色、形态、香味、数量、整体感觉等方面来写。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含苞欲放婀娜多姿千姿百态芳香四溢花香袭人芬芳扑鼻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一朵朵有的……有的……

②交流孩子们写的话。自告奋勇读,老师“随机”读。③“真美的花儿啊,通过你们的描写仿佛这片花的原野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昂首而起!你说是什么给了花儿力量呢?点名回答。师:“勇气是唯一的解释。”④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所以作者看到了如此花的原野,他感叹了,思考了。咱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⑤升华主题: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勇气两个字很常见。你们看——顶住巨石的重量,从石缝中发芽长大的绿芽;你们看,不怕悬崖的陡峭,选择顽强生长的松树;还有虽然腿脚残疾却依然奋斗赛场的残疾人;还有课堂上开始不愿意举起,后来渐渐积极举起的小手们……这些都离不开——勇气。有勇气才会有希望!望勇气能和在坐的每一个人同行!

慈化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测试 篇3

慈化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测试

一、基础知识29分 1.读拼音写词语。(8+4分)

Wan yancha yibing xi ming shihuang wu ren yan()()()()Mao sui zi jianwu ke nai hezheng jiuqi nei()()()()请选择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句子。(6分)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迎春花开放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和煦的春风把大地吹绿了。(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4分)

(1)她那甜美的歌声和亲切的笑容常常在我耳边回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这次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的学生超过500人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岁寒,_________。

(3)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地站在地上,()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头上长着(),分明是()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二、阅读36分

(一)西沙渔人(节选)

乘上一条小小的风帆船,钓钩上挂二三斤肉,血腥味会很快地诱使嘴馋的鲨鱼上钩。被倒刺扎痛的鲨鱼发疯似地逃窜。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地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了惊涛骇浪。巨大的鲨鱼能拖者小帆船奔上三五十里,甚至一二百里。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已劈进它的头盖骨鲨鱼顿时断了气。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引诱()逃跑()马上()2.“眼疾手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浪线划出西沙渔人眼疾手快的句子。(2+1分)

3.节选主要写了西沙渔人_________________,突出他们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4.读了《西沙渔人》,你有何感想?把它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伞 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我沉思了,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哦,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饶”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 部,再查____画。“饶”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丰富;多 ②另外添 ③饶恕;宽容 ④姓。“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4分)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第一节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请你再写二个形容颜色的成语。(2+2分)

⑴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⑵色彩鲜艳,繁多凌乱。()形容颜色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的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段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5分)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用“——”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5分 题目:真了不起

提示:1.知道吗?只要不断进步,也许你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你发现你进步了吗?

今天,你为别人做了什么?使他们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让爸爸妈妈又多了一份欣慰;

今天,你得到一张奖状,得到了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声夸奖‥‥‥那么,这是怎么得来的呢?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4

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我们要开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淡淡了解到的人类通过自然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2习作指导

1.注意平时留心观察,把自已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写下来。选一个喜欢的动物,从荧屏、报刊上看到的等都可写。

2.可观察这个动物与其他哪些事物能联系在一起,从中得到哪些启发。3.从这个动物能联想到发明一种什么物体。要写清楚、通顺。3 佳作引导

海豚的启示

在海洋里,有一种比猴子还机灵的动物——海豚。

1956午,在太平洋西南岸的奥波伦尼镇流传着关于海豚的有趣故事。

这年春天,海水渐渐变暖,有许多海豚来到奥波伦尼海岸附近。海豚在蔚蓝的海水里尽情地玩耍,引起了许多游泳者的注意。后来,海豚每天前来嬉戏,人们渐渐熟悉了它们。其中有一只海豚常喜欢游到人群里来,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奥波”,它每天要在这里逗留6个钟头,其余的时间就到平静的海湾找东西吃,有一次竟让一个叫贝克的小女孩骑在背上去海里玩了一阵,后来又多次让其他小孩骑着游玩。

海豚的趣事不止一次地发生,也曾传闻过:一个妇人在离岸3米的齐腰深的水里走着,突然,被浪头卷入海中,她挣扎着,喝了许多海水,失去知觉。在半昏迷状态中,忽然觉得有东西猛地向她一推,把她推上了沙滩,几分钟后,她苏醒过来,未发现有人在她身边,只看见在约6米远的水中,有一只海豚在跳游。

这些现象,令人十分惊异。

从海豚身上似乎可以发现什么问题,人们开始对它进行研究了。

人们在观察驯养的海豚时,证实海豚有识别目标的本领。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不管水池里的水多深,海豚都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扔给它的食物。

起初,人们以为海豚能准确地识别目标,是因为它有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可是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仍能“看得见”。进一步做实验发现,海豚并非主要靠眼睛寻找目标,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在一个水池里悬挂两条外形一样的鱼,一真一假,还设置了许多障碍。蒙住眼睛的海豚却能绕过种种障碍,迅速向真鱼游去。经过200多次试验,正确无误。这告诉我们,海豚不仅有寻找目标的特殊方法,也有判别目标性质的本领。

渔民和海员都知道,海豚是游泳能手,每小时可游七八十里,能把船远远抛在后头。海豚一般只有二三米长,几百斤重,虽然它有流水型的体态,但按照常规,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使它游得那么快。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海豚的皮肤是松软的,皮肤外层的许多小管充满海绵物质,游泳时,整个皮肤表面能按水流作波浪起伏,变得如水波的形状一致,这就减少了90%的水的摩擦力,看来这就是海豚游得快的主要原因。

人们模仿海豚的皮肤,造出了一种柔软的特殊塑料,来包住潜艇的钢壳,果然,潜艇的速度大大提升了。

海豚是一种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哺乳动物,人们测定了它的脑子重量和身体重量之比,远远超过黑猩猩的百分比,是动物中脑子最发达的,所以,它不仅能打乒乓球,跳火圈,还可以学会比较复杂的动作。有人曾训练海豚和猴子开电源开关,普通的猴子几百次才能教会,海豚只20次就会了。有一只海豚更灵活,5次就能掌握。人们已经成功地训练海豚去深海完成某些科学探测任务。经过训练的海豚,可以侦察到鱼群的踪迹、海底的形状和矿藏的所在,甚至还可以担任海港警戒、潜艇侦察、执行深海爆炸任务,抢救落海人员以及寻找在海上失事的飞机和海底沉船等。

由此可见,研究生物的特殊构造和功能可以设计出许多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和武器,更好地为现代化建没服务。

说明海豚非常机灵。

人们接近海豚。海豚与小孩嬉戏。

海豚救人。

海豚有识别目标的本领。

经过多次试验揭开了奥秘。

通过写海豚的外形得到游得快的原因。

海豚成了侦察员,突显它的有趣。

从海豚身上可以得到制造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武器的启示,为社会服务。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海豚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从海豚身上得到盼启示。趣味语文

世界奇潮种种

甜湖

乌拉尔有个“甜湖”,湖水有甜味。而且因为水里有碱和氯化钠的成分,当地居民喜欢在湖边洗衣,只要把衣服浸在湖水里揉擦,不用洗涤剂也能把污迹洗掉。咸湖

亚洲西部的死海是含盐最多的湖,一升水含盐272克,比重很大,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躺在湖面上看书。酸湖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一个酸湖,湖底有两口泉眼喷出强酸,把整个湖变成腐蚀性很强的“酸水”,这种酸水可杀死一切生命,故也称“死湖”。游湖

我国新疆东部的罗布泊,总喜欢“搬家”,人们称它为“游移湖泊”。它是由于塔里木河经常改道,形成南北两个罗布泊,当一个干涸时,另一个便出现。火湖

小学第八册《尊严》语文教案 篇5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并思考:从描写逃难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立刻、狼吞虎咽、连……也……就”等词语体会逃难者的极度饥饿。)

(2)通过指导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学习过程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学生对逃难者的境遇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抓住“逃难者”这一个词语,让学生去想象逃难者的可怜与悲苦,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形容 “逃难者”的句子,变抽象为具体,一个简单的词语,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逃难者”这一词语的意思,而且也为后面更好地理解“尊严”打下了铺垫。

4、让学生想象:这些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5、小结:吃的没有、喝的没有、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又天寒地冻,在这样饥寒交迫艰难的境况下,这些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指名说)食物来填饱肚子、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6、出示: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更需要的是 (指名说)

过渡:然而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面对杰克逊大叔送上的食物时,他并没有马上接受这眼前的食物,而是表现出与众不同,杰克逊是怎样评价这个年轻人的?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说,目的让学生明白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食物面前,却拒绝了。初步感知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为深入了解人物形象作铺垫。

(二)锁定重点,解读尊严,深度了解年轻人。

1、让学生快速从文中找出杰克逊大叔对这个年轻的逃难者评价的句子。

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全班齐读。

(2)出示:贫穷、尊严、富翁 三个词语。

(3)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简单的词序调换,不但是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而且是引导学生对“尊严”的诠释。

过渡:同是逃难者,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有如此的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默的三句话,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2、出示: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在书本旁边写批注。

(1)学生自学,写体会。

(2)汇报交流:出示年轻人的话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抓住年轻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去体会年轻人心中的那份尊严: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是坚决地认为:自己想要得到食物,就必须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3)出示:对话 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自由练读—齐读—分角色,读出年轻人疲惫中带有坚定。

(4)再次出示:两个描写逃难者吃食物时狼吞虎咽的句子。

问:这个时候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所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的人得到的食物一样吗?(指名说)

(5)发散说话:此时此刻,假如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并且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去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对哈默与众不同的做法有更深入地理解。

三、感悟文章中心,升华人物形象。

1、引读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板书:赞赏)

3、拓展介绍:幻灯片出示哈默照片,教师介绍哈默。

4、同学们,年轻的哈默是可敬的,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一个赏识他的杰克逊大叔,那杰克逊大叔可敬吗?(善良、有智慧、懂得尊重别人)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又攻破了难点。哈默心中那份高贵的尊严也不断耕植于学生的心中,杰克逊大叔的形象也植入了孩子们的脑海,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出示名言请学生读: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2、请你围绕“尊严”说或写一条格言来激励自己或自己的好朋友。

小结: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像哈默有尊严的人,也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设计意图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

(1)推荐一本书《勇敢的人—哈默》

(2)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

看了“小学第八册《尊严》语文教案”的还看了: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 尊严

2.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范文3篇

3.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

4.语文S版小学语文语文百花园八教案

5.四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篇6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继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会学习,懂生活,有责任心的新世纪一代新人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73班学生较多,年龄偏小。最小的未满九岁,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两极分化相当眼中,特别是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有待加强与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成。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相对集中的主题,信息量大,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课后题注重忒样阅读能力,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注重对课文类容的初步把握,同时也注意设计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性的题目。课后还安排了“我的词语库”,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课后的“信息窗”提供有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语文乐园仍分散打板块,“语海拾贝”重在语文基础只是的整合与训练。“阅读欣赏”重在增加阅读量,忒样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使学习语文生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甲级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0个,其中180个要求会写。

3、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与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读过程中提样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局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范文网【】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颖感的语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学期习作每期8篇。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够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够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言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活动安排

1、积极创造条件,知道学生多读书,并用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2、课外让学生自办板报,活动课时间进行故事演讲比赛。

3、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

4、本期看展一次摘抄日记比赛。

六、注意问题

1、要突出重点、训练、巩固地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七、课时安排

将读课文 64课时

乐园练习24课时

小学语文第八册作文教案8篇 篇7

我们的校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并叙述

2、能抓住特点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想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校园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现在同学们来写一写我们的校园,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真实地写出我们校园的特点。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边习作要求

2学生说说自己对要求的理解。(师小结)

三、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要求:按校门口 进入校门 走下小斜坡 走进操场 穿过操场,来到教学楼前

2、在相应的地点观察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四、汇报交流结果

1、选代表介绍

2、其他小组补充

3、师生共同补充

五、指导写法

1、按顺序介绍

2、抓特点用适当方法把景物写具体。

六、提供相应的词句

1.映入眼帘、引人注目、红艳艳、漳江之畔、交通方便 佳句

绿油油的小草给校园增添了绿色,校园显得更有活力了。花坛上挺立着一座银白色的校雕,它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小雏鹰,象征着同学们是一群小雏鹰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长大后成为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为祖国做贡献。

红艳艳的花朵,远远望去就像天边飘来的一片红霞,它把学校点缀得异常美丽。学生动笔写作

a)自己修改 b)交流习作成果 板书设计

我们的校园

站在大门口(大门 小门 石柱)美丽

走进校门(围墙下 树)

整洁

走下斜坡,来到操场(校雕、跑道、宣传栏、凤凰树)舒适

穿过操场,来到教学楼前

作用

语文园地二习作:我想对你说

一.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语言水平。2.激发学生大胆倾诉内心感受,说真话。二. 教学难点

说哪些心里话,能认识事物的特点而准确地说出心里话。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老师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说同学会欺负自己,自己很苦恼等等。我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与老师共享;如果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二. 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三. 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

四. 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a.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b.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c.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形式。五.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4)自我修改。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

3.激发学生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教学重难点:把有关的发明创造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

一. 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1.由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麦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高的小提琴。二. 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5.评价:语言准确、清楚、连贯,表现大方。

语文园地四 作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昨天我们刚看了电影《集结号》,相信影片中那战火连天.炮火轰鸣的场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谈看后的感受

二 回顾课文,了解战争情景

1读完第四组课文,谈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谈谈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三 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

2你从土中了解到什么? 四 指导写作 1如何看图

2当时的背景,师简介

3这个孩子为什么哭,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他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 4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组交流,汇报交结结果 1小组内交流图上的内容 2推荐个别同学叙述 3师生共同补充 五 学生动笔写 板书: 一 简介日本的罪恶行为

二 事件的经过

三想象小孩的命运

四总述战争的危害,发出呼吁

语文园地五 作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激情:生命如花,岁月如歌,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对生命已有了更深的体会,今天我们一起谱写一曲“热爱生命”的“乐曲”吧!

二 默读提示,明确内容及要求 1 默读提示 交流习作要求和习作内容 三 回顾课文,进行迁移 读完本组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明白了什么? 2 学生进一步感受生命,说说自己了解到生命的现象或故事。A 班里的同学 B 世界名人 C 革命烈士 D 普通工作着„„ 四 指导写作 1 抒写生命的特点 2 列举热爱生命的事例 3 写感受,体会 五 小组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推荐代表小说 六 师生共同补充 七 学生动笔写作

第六单元 作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县城周围有许多美丽的乡村,同学们肯定有过难忘的乡村之旅,你们的心中肯定有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今天,你们就把自己心中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描述出来。

二、联系课文 新旧联系1、2、回顾前面的4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其内容 你还了解了课文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了解习作要求1、2、3、读习作要求 说说习作内容 说说习作要求

四、学生交流心中的田园风光和趣事1、2、小组合作交流 代表介绍

五、指导写法1、2、3、4、5、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从白天到傍晚的顺序观察 详写

一、两样景点,每处景点都围绕一个中心美(纯朴、自然)围绕一个主题——乐趣 表达了喜爱、向往、赞美之情 注意开头总述,结尾总结

六、学生动笔写

七、师生共同补充,修改 板书设计

田园风光

景——树、河山、瓜果、蔬菜、野花、青草、、、、、、、(美、纯朴)}喜爱

声音——蛙鸣、鸟叫、虫子啾啾、、、、、、、、}向往

事——摘瓜果、采野花、捕昆虫、、、、、、、、、、、、、、、、、、(乐趣、、、)}赞美 感受:美、趣

第八单元作文

一、激情导入

1、展览同学带来的书籍。

2、启发谈话:随着我们年级的升高,我们读过的书也在不断增多,今天大家带来的书可真不少,有我国的古典名著,也有外国经典名著,也有外国经典作品,还有幽默笑话。今天我们来开个阅读交流会。

二、提出任务,明确目的 1.读习作要求

2.学生找出习作内容,画横线。3.说说习作要求。

三、学生交流自己习作的内容

1、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写的内容。

2、同桌交流自己的习作,注意把内容说具体。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4、师生补充。

四、老师指导写法

1、写作题材不拘形式。

2、文章开头。结尾可多种形式。

3、要用书本上学过的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8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作者赞美的“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的思想感情,激发在困难和险阻面前奋不顾身的无畏精神。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搏斗”、“无可奈何”等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理解、深入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教学难点

继续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方法及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教学准备

幻灯、感情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注意:我问的是“伟大”而不是“最大”。)

(学生可以有多种答案。)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读懂课文,理清层次

(一)读预习,想想预习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后面几句提示: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二)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1.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事情发生?哪几个自然段写事情发展?最后哪几个自然段写结果?(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5自然段。第三段6~7自然段。)

(三)指导运用方法概括段意。

1.说说上课书学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2.学习新的方法。

①读第一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段意:猎狗随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看到从巢中掉下来一只小麻雀。)②读第二段。思考:写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或怎么样)?(段意:写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了小麻雀。)

③读第三段。思考:事情结果怎样?(用谁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回答。)(段意:写小麻雀得救了,猎狗被带走了。)

(四)引导学生悟出方法。

1.想想“按事情发展顺序”这种叙事方法的课文,我们如何概括段意更快更好?(用“谁、在哪儿或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或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

三、再读课文,熟悉内容,把生字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激情入境,逐段学习,悟出方法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同学们有很多看法。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后,看看在老麻雀与小麻雀之间这种伟大的力量是什么,就会得出统一答案了。再有我们还要学习这篇文章如何把这件事写具体的方法。

(一)读第一段。

1.回答:“这段写什么?”(再把段意复习一遍)“我的猎狗是怎样发现前面有猎物的?”(突然、放慢脚步、悄悄、好像„„)2.比较句子:

以上两句哪句好?为什么?

(第一句好,因为用“突然”、“悄悄”、“好像嗅到”„„等词写出猎狗警惕性很高,嗅觉视觉灵敏,动作灵巧等特点;用“好像”说明距小麻雀还有一定距离猎狗就有灵感了,这样写符合实际。)

3.读第三小节,把描写小麻雀刚出生不久的词划出来,说说理由,想想它是怎样掉下来的?从哪看出来的?

(呆呆、无可奈何、嫩黄、绒毛)

“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没有任何办法。奈何:用反问的形式表示没有办法。)

(理由:以上这些词语:嫩黄、绒毛是对小麻雀外貌的描写。从这两个词可看出它是刚出生的;呆呆、无可奈何两个词,从神态写出它很弱小,从巢中掉下来被吓呆了;因为它还不会飞,因此这时它没有任何办法。)

(是大风把它从树上刮下来的。从“风猛烈地摇撼”这句可以看出。摇撼:摇晃,摇动得很厉害。猛烈:风刮得很大。)

4.体会作者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对小麻雀描写的作用?与下文的关系?

(写风很大,树摇动得厉害小鸟才会掉下来,符合情理。因此写景要为内容服务,正因为小鸟很弱小,因此它需要别人保护,为下文写老麻雀拼死也要拯救小麻雀做铺垫。)

5.想想这段应读出什么语气?(面临危险,有一种紧张感。小麻雀很可怜,读出怜悯的语气。)

6.找学生读,体会感情。

(二)学习第二段,悟出方法。

刚才我们了解了小麻雀从巢中掉下来,它将面临什么危险?老麻雀又将怎样做呢?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1.读4、5自然段,说说主要内容。2.再读第四小节。想想:小麻雀面临什么危险?老麻雀是怎么做的?划出老麻雀表现的动词,并说说作用。

(面临的危险是: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小麻雀就要被吃掉。)(老麻雀怎么做的:飞、落、扎煞、叫着。这些动词具体写出老麻雀为保护自己的幼儿而不顾一切的表现。)

3.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可用上一课书学的方法,让学生先缩句再与课文原句比较。)

①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尖叫着。

②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扎煞起全身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以上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

(第二组好。因为用“突然”一词写出老麻雀果断、快速飞下来的情景;用恰当的比喻写出老麻雀面对猎狗凶恶的样子毫不畏惧。为了孩子,勇猛、果敢地飞下来,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表示它要与猎狗决一死战的信心是不动摇的。尽管它与猎狗比很渺小。“扎煞”起全身羽毛表现它很气愤,用此向猎狗示威,意思是:我不怕你,“绝望”地尖叫,是写它在用尽全力叫着,好像在说:“我不怕你,不许伤害我的孩子,快走开!”第二组句子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老麻雀在危险时刻毫不犹豫,勇敢、坚定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的形象,感人至深。)

4.这自然段应怎么读?(读出老麻雀奋不顾身大无畏的语气。)5.自由读,体会感情。再找学生读。

6.悟出方法:谁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表现写具体的?(用具体动词、恰当的比喻、恰当的形容。)7.我们是怎么学的?

①读课文,划动词,体会作用。

②先把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缩写为概括叙述句,再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③再读原文,体会感情。

(三)运用学法自学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如何写具体的方法。1.读第5自然段,划出动词,分句学。(掩护、发抖、发出、呆立)

①“掩护”是什么意思?(用身体保护)

②“拯救”是什么意思?(拯:救,文中指老麻雀要把小麻雀从危难中救出来。)

③比较句子,哪句好,为什么?

(第二句好,因为不仅写出老麻雀掩护小麻雀,还写出它怎么样掩护:“用自己身体”掩护,写出老麻雀为了孩子不怕牺牲自己的精神。“拯救”比“救出”表达的程度不同,“拯救”,有从危难中救出的意思。)

2.读第2句。

①它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因为老麻雀毕竟比猎狗小得多,而且在猎狗面前它没有任何有效的自卫能力,它也不知后果将会怎样,因而有些紧张,同时也很气愤。)

②叫声嘶哑了,说明什么?

(说明它在拼命,用尽全身力气,长时间不停地叫,要用这种办法把猎狗吓住,这是它唯一的抵抗方式。)

③比较句子。哪句好,为什么?(第二句好。第二句不仅写出发抖而且写出浑身在发抖,说明老麻雀为保护幼儿尽了全力,“嘶哑”比“沙哑”表示的程度更深,第二句更具体,准确。)

3.读第3、4、5句。①“呆立”什么意思?(既是由于吃惊而发呆,又表示着坚定不可动摇。因为后面说它准备一场搏斗。)

②“庞大”什么意思?(庞:大;庞大:特别大)③在这么庞大的怪物面前,它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没有危害的树枝上,是什么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安然”是什么意思?(选词意。安然:①平安,安安稳稳;②没有顾虑,很放心。选②。因为自己的孩子面临着危险,当妈妈的不能没有顾虑地,放心地待在树上,它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全,而是不顾一切地飞下来进行殊死的搏斗,这种力量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比拟的,这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④比较句子,体会写法。“呆立”,把老麻雀当时受到惊吓而发呆,但同时又很坚定的神态写出来了;而“站立”只写出姿式,不如“呆立”形象。“战斗”这个词常常形容两方之间,指多人;而“搏斗”指两人之间面对面,进行肉搏,拼杀,厮打,因此用“搏斗”更恰当。

⑤再比较:

(第一句好。原因:①第一句更具体,含蓄地点出中心,而第二句没写出它怎么样站在什么样的树枝上,最后直接写出这是母爱,不如第一句耐人寻味。)

4.读出伟大的母爱的语气。

(四)学习第三段,思考:

1.猎狗为什么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因为老麻雀比猎狗小得多,在猎狗看来它根本不敢与它对抗。换句话说,在猎狗眼里老麻雀不是对手;又因为它没想到老麻雀这么坚定,拼着性命来保护自己的孩子,来得又是这么突然,所以它愣住了,慢慢地后退了。)

2.“我”为什么也唤回猎狗?

(作者深深地被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感动了。)3.全文运用了什么写法?举例说明。

(拟人写法。只有人才会用“掩护”、“拯救”„„等。)4.再总结。作者是怎样把事情过程写具体的? 为什么能写具体?有什么好处?(答案:①作者认真观察,热爱生活。②运用不同的动词。③运用拟人写法,恰当的比喻等修辞方法。④运用恰当的形容,描写。这样写真实、感人,使人受到教育。)

5.感情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运用方法,练习背诵

1.复习背诵方法。(同上课书)2.分个人,小组背诵。

二、学会字词,指导造句 1.找出生字中的形声字。②组词: 摇撼 身躯 拯救 嘶哑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先讲字义,再讲词意)。摇憾:撼,摇晃;摇撼:摇晃得很厉害。身躯:躯,身体;身躯:还指身体。拯救:拯,救;拯救:从危难中救出。2.用换偏旁方法学生字。

①挥——浑(h*n)膊——搏(b$)楞——愣(l6ng)②组词:浑身搏斗愣住 3.加偏旁方法学生字。

①示→奈(n4i)果→巢(ch2o)龙→庞(P2ng)力→幼(y^u)②组词:无可奈何庞大幼儿巢里 ③联系上下文解词。

无可奈何:奈何,用反问形式表示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

庞大:庞,大;庞大:在老麻雀眼里,猎狗是特别大的怪物。3.分析字形结构,学生字。

①煞: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右边是“攵”。(提示不要写成“文”。)部首是“灬”。②组词:扎煞。

③联系上下文解词。煞:勒紧;扎煞:全身羽毛都张开,竖起来的样子。4.指导造句。①理解词意。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办法。搏斗:扑上去抓。②找出课文原句,思考用词范围。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无可奈何地干什么,或面对什么情况我无可奈何。)

③造句选材要广泛,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校内外、家内外、国内外等等。④范句:正当人们面对洪水无可奈何的时候,解放军战士向灾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⑤仿造。

⑥自己创造。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9

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quot;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设计思想

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事。赞扬他同情帮助穷困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同时说明了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quot;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画面出现后,让学生充分体验“看见”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同情,乐于解囊相助。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段

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找出这一段,读一读,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三)学习第二段

1、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课件1诗人出现)

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诗人消失)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3、盲老人前后神态的变化,对比着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听!(课件2录音及诗人再次出现)

诗人看了以后也满意的笑了。

4、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气有什么不同?

5、同桌互相练一练。

6、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话,(课件)齐读一遍,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春天美丽的景象)

找出书中这一句读一读,谁来填这个空。(课件)

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

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

3、(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

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没有,什么也没看见。)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

(美!)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难受)

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4、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

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5、你能试着填下面这个填空吗?(课件)

6、讨论前面的质疑。

让学生体会?quot;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7、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良辰美景

对比同情

小学语文第八册期中试卷解析 篇10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趵突泉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的。

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本文的图是一幅国画,要使学生从图中欣赏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美,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本文只从图中是感受不到趵突泉自身的整体美的;这也是与其他看图学文的不同之处。教学准备

投影片、《趵突泉》的录像带。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图欣赏趵突泉的美,初读课文看看语言文字怎样表达这自然之美,弄清每段内容。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抓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从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第三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观图,了解图画的基本内容

(一)出示图画,整体看图,看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二)图中石碑上写着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趵突泉。

(三)简介文章作者老舍先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时划下不理解的词语。1.全班起立出声自由读文。2.划出不理解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及新词订正读音。

4.对不理解词语进行质疑。全班查字典理解,或带入分析文章中解决。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划出文章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景物?(教师范读,使学生感受美。)

(三)再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1.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2.从西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水。3.大泉的景色迷人,水量大,充满活力,永不疲倦。4.小泉的晶莹、美丽。

(四)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学生们看看每一段描写的景物在图中什么位置。

三、根据课前预习要求自由读文,并将初读文章中的疑问提出

(一)自由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整体观看了图,初读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本文的作者老舍先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二、分段读文,整体感受全篇内容

(一)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

(二)分别说出段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读第1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理解“现在单讲趵突泉”是什么意思?

(首先理解“单”是什么意思,随后引导学生理解由这句话引出下文。)

(三)学习第2段,理解第2段内容。1.读第2段,有几句话?

2.四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发表意见。(这里图文对照理解柳、泉是济南的特色,而趵突泉又为“第一泉”照应了图中石碑上的“第一泉”。重点理解第四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说明趵突泉的地位。“妩媚”一词要理解。)

(四)结合课后作业理解第3段。

1.读第3段并说说了解到大泉眼是怎样的? 形状:差不多见方。大小:占了大半个公园。

水清:清极了,清到“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程度。位置:泉池中央偏西。

大泉眼的特点:水量大,永不停歇。)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全,要通过指导阅读弄清上述问题。2.理解课后思考题。出示投影胶片(1)

(1)指导朗读,帮助理解。

(2)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的感受。出示投影胶片(2)

(1)要是冬天来了就更好了,为什么?请同学说说、读读。(2)想象一下这句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4段。

1.读第4段。(请学生自由读)2.学生自学。读一读、画一画众多小泉眼的不同姿态想一想小泉眼美丽的景象。

3.讨论自学收获。

(1)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小泉眼的姿态。(2)到黑板前画一画小泉眼的姿态。(3)阳光下的小泉眼哪里美?

4.大泉眼、小泉眼的美不同点在哪? 5.指导朗读描写小泉美的姿态的句子。

四、朗读全文,总结板书,激发情感

(一)概括板书,教师总结全文。

(二)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第三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么美的文章背诵下来。同时学习巩固生字、新词。

二、巩固生字学习

(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字义及记忆方法。

(三)重点书写指导。

幽yōu:注意这个字书写笔顺。藻zǎo:注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倦juàn:注意这个字右半部分。“ ”。

三、重点词理解词义并会运用

(一)“幽静、妩媚、晶莹、疲倦”等词在课文中怎样出现的?

(二)说说词义,并说如何运用。

四、指导背诵

本文叙述的线索由三大名胜之一引出趵突泉,由溪水引出趵突泉公园;由大泉眼讲到小泉眼。教师可依此指导分段背诵。下列板书作为背诵提示。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上一篇:毕业时朋友留的简短祝福语下一篇:新建 磷铵车间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