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共9篇)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 篇1
航空物流概论
结课论文
题目:联邦快递的介绍
姓名:王燚
学院:航空自动化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
学号:091143325
指导老师:秦岩
日期:2010.4.17
-***2999910103
波音 DC10-30: 17 架 波音 MD10-10: 41 架 波音 MD10-30: 6 架 波音 MD11: 58 架 西斯纳 208A:10 架 西斯纳208B: 243 架 福克 F-27: 13 架
地面运输: 大致有44,000辆专用货车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零三。
1.1.2业务概况
联邦快递公司,是一家环球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该公司通过各子公司的独立网络,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解决方案。其子公司包括FedEX Express(经营速递业务)、FedEX 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FedEX Custom Critical(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FedEX Global(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Viking Freight(美国西部的小型运输公司)。
业务分布:从地区来看,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1.2联邦快递的历史 1.2.1联邦快递的由来
联邦快递在1971年由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Frederick W.Smith在阿肯色州小石城创立,在1973年迁往田纳西州孟菲斯,联邦快递迁往田纳西州后为25个城市提供服务,但困难重重,初期出现严重亏损。但数年后,业务开始有所改善,到了1975年7月,公司首度出现盈利。1978年,联邦快递正式上市。
1.2.2联邦快递之父——弗雷德·史密斯
弗雷德·史密斯,1944年8月11日出生于密西西比州。八岁的时候他得了病,右腿发育受影响。1962年秋天他进入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政治科学1965年做了一篇不到15页的经济学报告后来成为了联邦快递的指导文件。
1970年,史密斯设想建立一个公司,能够连夜快递小包裹,经过仔细的考虑,史密斯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赌博,投入了他的全部资金800多万美元。这种风险投资给予一些投资家以深刻印象,相继也投入了4000万美元,几家感兴趣的银行拿出同等数目的款项,使总额达到9000万美元,这是美国商业史上单项投资最多的一次。1971年,27岁的弗雷德·史密
斯开始真正实施“次日送达”服务的创业梦想,联邦快递公司于1971年6月1日成立,并于1973年4月17日开始正式营业。
他名列 《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并从1999年以来持续成为薪酬最高的CEO之一。由于弗雷德·史密斯把包裹邮件“绝对肯定地隔夜送达”世界任何地方,广泛的企业经营变化和企业经营机会才变得可能。这些新的全球性变化和企业经营机会已经改变了工商企业界,而且最终将影响全球经济力量的平衡。具有超凡魅力的弗雷德·史密斯则是这些全球性变化的关键因素,他本人因倡导并创立了隔夜快递服务而被誉为“隔夜快递业之父”。
1.3联邦快递的发展
弗雷德·史密斯首创的隔夜快递服务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革命,它改变了世人做生意的方式,从此,企业可以远离市中心。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联邦快递公司仍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稳居美国隔夜快递业龙头企业的地位。到了1988年,联邦快递公司已经向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隔夜快递服务。
进入90年代以后,联邦快递公司面临着美国国内快递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它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每天从深夜到清晨,联邦快递公司负荷着世界各地的包裹运输,几乎达到了包裹总数的3/4。一提起快递,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联邦快递。
在美国企业的发展史上,联邦快递公司是几个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是企业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精神的代表。1979年12月的 《幸福》杂志称联邦快递公司是“70年代最成功的十大企业”之一。《邓氏商业月刊》称联邦快递公司是“1981年管理最佳的5家公司”之一。联邦快递公司还被誉为“美国100家工作条件最佳的公司”之一。1990年,联邦快递公司因服务完善获得了极负盛名的“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奖”,联邦快递公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这项大奖的服务性企业。
在美国企业历史上,联邦快递公司是最大的由风险资本创办的企业之一,这使该公司的成功成为一种创业奇迹。风险投资资本家戴维·西尔弗说:“联邦快递公司是一个奇迹。”一位传记作家称联邦快递公司是“20世纪下半叶伟大的创业传奇故事之一。
1.4联邦快递在中国
美国联邦快递是较早看准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外资公司之一,它于1984年进入中国,近20年来,联邦快递发展迅速,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当初的每周两次变为现在每周有11个班机进出中国,是拥有直飞中国航班数目最多的国际快递公司;快递服务城市1996年只有60个,现在发展到220个城市;1999年,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集团在北京成立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双方合作顺利,配合密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快递业务的发展。2007年5月,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中国正式推出国内限时服务业务。
邦快递都要拿出13亿美元来加强高科技功能,从而运用高科技来提高国际间的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从成立之初起,就运用高科技的全自动操作来保证高效率、多功能的服务。他说,联邦快递每位快递员都配有无线扫描枪,用来扫描每份快件的条形码。每件货物至少要扫描6次,而每一次的扫描信息都会传递至美国总部的中枢系统中。客户可以随时通过访问联邦快递网站来查询运件的状态。
2.3本土化后的“以人为本”
管理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核心内容,作为外资企业的联邦快递公司,其管理理念和模式使其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其他区域成为业界龙头。进入中国市场后,联邦快递实行本土化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尤其在用人方面。对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即使是派送员,至少也要有40个小时的上岗培训。提供每人每年2500美元的费用,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和进修。
为使员工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实行岗位轮换制,给每位员工创造一个全面发展和学习的机会。并派员工到香港、美国学习和培训,扩大眼界,接受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该公司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积累,培养人才,所有高级职位,优先从内部招人,只要你工作努力,能力强,就可得到提升和发展。
公司为实行本土化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为适应中国国情,调整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现公司高级经理都是中国员工。而联邦快递最独特的一点就是十分重视管理沟通,对人尊重,实行人性化管理。
公司现有一套完善的投诉机制,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如员工不满意,可向上司投诉,而上司必须在10日之内给予书面回答。如员工还不满意,可越级投诉,而每一位接到投诉的管理者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答复。对不满意的事情也可开研讨会讨论。公司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每一个员工能开开心心工作,保持愉快的心情,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以人为本”在联邦快递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落到实处,贯穿于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3.联邦快递的成功给国内物流公司的启示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随着我国成为制造大国、经济大国的同时也必将成为物流大国,开放后的中国物流正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国内一些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应该利用国外物流企业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网络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和内容,努力成为本土优秀物流企业;对于另外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但是专注于物流某个领域的企业来说,应该利用自身在某个方面的优势,和外资企业优势互补,共赢市场;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找出市场中的缝隙进行差异化经营是他们的首选。
3.1搭建信息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运营成本,使国际物流得以长足发展。目前,国际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通过发展运输实时跟踪定位系统、运输路径优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形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新型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电子化管理过程与网络财务支持系统、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3.2完善配送中心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在欧洲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配送中心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包括:减少仓库建设和人工成本,增加存货透明度,加强物流的流程控制。由于欧洲各国的国情不同,物流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在目前的物流配送中心中,既有加工配送型,也有单纯储存配送型;既有专业产品如汽车配件、食品配送等,也有像德国不莱梅、西班牙马德里的综合物流中心;既有物流与展览展销的结合,也有跨区域的综合集成空运、海运、铁路、公路的全球物流配送中心;既有企业投资的,也有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投资的。配送中心一般都广泛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条形码扫描等,同时还包括整套的供应链方案设计、港口电子网络化管理、仓库进出货自动化管理、卫星定位系统等。
3.3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或地区)都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日本在建设物流园区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物流企业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政府对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企业提供了政策优惠。将园区内的地块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各物流行业协会。协会以股份制的方式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同时成立专业公司来专门运作。协会成员出资不足的部分,可通过银行提供长期低息(为正常贷款利息的30%)或无息贷款。此外,政府积极为物流园区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统一规划物流园区内的交通、道路、绿化、教育、娱乐设施等项目,形成齐全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4绿色物流
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绿色物流,即在物流业发展中将环保和可持续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其目标是解决好与物流相关的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目前,日本正抓紧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
流体系。
3.5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
现代物流业对运输仓储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所以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如果没有各国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很难提高。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标准、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起草的物流发展五年计划提出了推行物流设施的标准化问题。
3.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其中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职位。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 篇2
1、观念先行, 政策铺路
湖南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 发展文化产业既无区位优势, 又无政治优势;既无资本优势, 又无技术优势。近几年湖南省的文化产业能够飞速崛起的原因在于湖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很早就得以确立。早在2001年湖南就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 建设经济文化”的方针, 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1-2010) 》等一系列文件, 观念先行和政策的引领成为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整合资源, 培育市场主体
文化产业要发展, 首先必须让文化企业得到发展。湖南省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 按照集中优势、保护竞争、创造品牌、强力扩张的思路, 大力发展集团化经营, 着重培养能力突出、原创力强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形成以国有文化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先后组建了湖南出版集团,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等六大文化产业集团,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显示出向支柱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3、发掘自身特色文化
湖南省文化底蕴深厚, 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湖南还拥有大量的自然景观资源, 单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就有张家界、桃花源、大围山、九嶷山等19个。湖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样丰富, 历史上名人倍出, 还有体现出湖湘文化的岳麓书院、让大文豪范仲淹登高一呼的岳阳楼。此外, 湖南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只要找准契合点, 湖南的特色文化也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4、广揽贤才, 注重培养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湖南将人才培养视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广揽贤才, 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湖南以宽松的工作环境, 丰厚的待遇和合理的机制打破各种地域和体制壁垒, 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招揽了如陈鲁豫, 欧弟这样的优秀主持人。同时也培养了如魏文彬、欧阳常林、龚曙光、瞿优远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事实证明湖南省的人才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电湘军, 出版湘军, 动漫湘军在这些人的领导下现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领先者。这些文化领军人物的存在, 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民众支持
湖南省还有一个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 就是湖南人民, 尤其是城市居民, 对于文化消费的热情和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长沙市的酒吧和演出市场长盛不衰, 愈演愈热;超级女声这类的选秀节目在湖南举办时广受关注, 倍受好评。民众的热情参与, 是湖南省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湖南文化产业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经济规模小, 区域差距明显
湖南省并非经济大省,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没有能达到支柱产业的规模, 致使整个湖南用于文化产业建设的投资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各个地区各自为政, 相互联系少, 而省会长沙市由于得到了省内各个地区的资源和大量的资金汇总, 发展相对迅速。这样的发展方向容易造成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发展缺乏整体性, 对长远发展不利。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政府。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要求日益增大, 文化产业的投资前途十分光明, 因此政府可以广开渠道, 吸引多元化投资, 除政府以外, 企业、私人、基金等各种融资形式都可以使用于文化产业, 同时以市场化运作, 将原本各自为政所存在的问题剔除, 缩短各城市的差距, 逐渐形成以长沙为核心的梯度型文化产业集群,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2、潜在产业发展不足, 地区特色有所欠缺
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是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我国农民数量庞大, 十分具有市场潜力, 但由于大多数农村经济条件差, 很难形成良好的文化经营市场。同时, 湖南文化产业提倡拥有全球视野, 对于自身本土的文化特色关注度不够, 缺乏地方特色, 而文化产业发达的美国和日本, 它们所输出的文化产品中都体现出它们自身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缺乏自身的地域特点, 也使得文化程度相对低的农民群体难以找到共鸣, 潜在产业的发展也就更为困难。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需要政府的大力配合。需要以政策来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同时给予资金和人才的援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产业。至于地区特色, 需要的是发掘和包装, 可以实行媒介带动, 活动包装等, 比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 就是展现地区特色的一个很好的舞台。
摘要:近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年均增速高达到17.3%, 增加值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总产出在2008年突破千亿大关, 成为湖南5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同时, 崛起的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几大品牌也已享誉全国。本文着重分析湖南省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 并着重从政策角度提出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湖南省,文化产业,经验,对策
参考文献
[1]范周、吕学武主编:《文化创意产业前沿——韬略:变革的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向勇、喻文益著:《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海天出版社。
[3]蒋建国主编:《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6) 湖南人民出版社。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 篇3
[关键词] 百强县发展经验辽宁县域经济启示
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每年评出百强县,以总结和推广百强县的发展经验,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 ,会上评出了新的百强县。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3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通过详细解读连续6年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
1.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从历年的全国百强县的经济结构来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各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来进行定位,从有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其产业构成也各有特色。
在2006年的“百强县”中,浙江占据了25个席位。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浙江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中小企业集群,“一村(乡)一品”、“一乡(县)一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曾是对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描述。例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7位的诸暨市,以大唐袜业而著称。大唐袜业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4个乡镇、120多个村连片发展,现有上万家家庭企业、十几万人从事袜业生产,年产袜子60亿双,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山东莱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入选百强依赖的就是农业资源。莱西市通过培育壮大奶牛及奶制品、肉鸡及鸡肉制品、生猪及猪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等六大产业链,将全市80%的农户和7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莱西市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200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84。同样在山东百强县中排位第一的荣成市,虽然与全国大部分百强县一样具备沿海的地理位置,但其发展却与其它地方注重中小企业不同,在渔业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今天。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
有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实质上是民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也是县域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强县的发展经验也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江阴市有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14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注重激发民间包括农民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江阴市鼓励和扶持市民和农民兴办实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辟出民营工业区,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市民和农民。
作为河南县域首富的巩义市,采取借民资之势突破资本“瓶颈”的发展战略。该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措施,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配置到扩大再生产中去。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巩议市还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为高效益、高增长、高科技、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经济开放
综观强县的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经济发达的强县如江阴、昆山、顺德等,都是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始终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市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
昆山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发展中要坚持把吸引外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百强县发展经验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在产业上,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以此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各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工业。
例如辽宁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庄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转变,连续几年强力推进项目发展,兴建了花园口等一批工业发展区,发展了华丰、大轮、大宇、名兴电束线、宝锋轧辊、嘉隆电机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2004年,新开工百万元以上工业及产业化项目243个,其中千万元以上86个,亿元以上9个,创历史最好水平。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三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5%。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优势产业,创立农业品牌,发展和做大善岛、海洋贝类育苗、富谷水产、天利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到2004年末,农业龙头企业已达7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完成4653元,比上年增长15%,为历史最高年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2004年,建成了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旅游业有较快发展,2004年,成功实施了冰峪旅游区经营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农业是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的重要分工,“三农”问题又是困扰县域利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县域工业化应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品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在所有制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为此应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构筑民营企业的人才工程;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在资源利用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县域经济的特色就在于,在特定区域里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这种特色产业能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来较高的知名度,走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辽宁省县域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山地型、平原型、沿海型、城郊型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距,有先进富裕的,也有贫穷落后的,发展极不平衡。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绝不能追求“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应立足县情,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筑特色经济。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辽北粮食和牧业、辽南水产和水果、辽东林产品和旅游业、辽西农业和牧草业四大经济区域,区域特色明显。如东部山区的药材、土特产,沿海地区的海产品,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产业,以及山水和海岛旅游业等。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发展配套经济
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向外扩散,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县域经济要甘当配角,各县都来搞主导产品这不现实,要主动配合周边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进行产业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辽宁省有以沈阳、鞍山、抚顺为中心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可以利用这些大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推动县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向外扩散的趋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gate.com.cn/chinese/MATERIAL/41723.htm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百强县传授“发家”经》 经济晚报 2005.6
[3]《从百强县看经济强县的四条发展路径》http://www.fubusi.com2005-12-13
[4]中国县域经济网
[5]刘福刚:《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5.12
[6]刘福刚:《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6.12
朝阳县发展韭菜产业经验总结 篇4
一、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是腰而营子村韭菜生产的发展之基
该村从1981年开始, 就有少数群众在庭院里搞暖棚韭菜, 从那时候开始, 这个村的群众就认准了韭菜这个产业, 无论是销售畅通还是市场疲软, 无论是收入颇丰还是效益不佳, 他们都矢志不渝地把这个产业搞下去。尽管目前保护地品种已经呈现多样化、高档化的发展趋势, 腰而营子村的干部也换了几任, 可是这个村韭菜生产主打品牌却一直没有变。正是靠着这个品牌战略和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 腰而营子村的韭菜种植, 成了规模, 形成了产业。
二、坚持科技创新, 是腰而营子村韭菜生产的活水之源
与其它任何农业产品一样, 韭菜生产同样需要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为了使韭菜产业能够常胜不衰, 一是在抓好科技培训上下功夫, 通过科技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懂技术, 会管理、能经营的明白人。如今, 该村的农民各个都是韭菜生产的行家里手, 每一项生产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说得清清楚楚;二是在更新品种上下功夫。30年来, 腰而营子村的韭菜已经引进了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791”“嘉兴白根”“杆青”“马莲”“西普”“黑苗”等十几种。经过测验对比, 筛选出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达到高产高值的目的;三是在打造无公害产品上下功夫。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上, 从最初的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浇根, 现在使用低毒残留时间短的农药浇根, 而且只是浇一次。叶面喷施也改为闷棚熏蒸, 使韭菜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 不但使腰而营子村的韭菜产量在逐年提高, 而且具有旺盛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三、搞好服务, 是腰而营子村韭菜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 篇5
关键词:国际快递;快递巨头;仓储成本
随着世界快递巨头涌入中国,中国幼稚的快递业能够还能顺利的成长,成为了我们业内人士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中国快递企业要想不在世界快递巨头的冲击下消失,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提升其业务水准,进而,才能够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
(1)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来看中国快递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邮政局去年统计的数据表明,全国整体快递企业去年累计完成68亿件货物,同比增长了58%,整体收入累计完成1500亿元,同比增长了45%,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快递行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贸易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数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异地主导,东强西弱。如今在我国快递市场呈现了细分化,其中同城、异地、国际成为了快递市场的三大细分,在这三大细分市场之中,异地所占有的份额最大,其收入占我国快递总收入的60%以上,业务量占我国快递总业务的70%以上。于此同时,在中国快递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分化,总体来看,我国快递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弱。(3)电商推动,助力发展。随着世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如今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6.3亿,网购使用率高达42%,随着网购业务的发展,快递往往成为了人们和商家首选的一种运输方式,同时,网购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也促进了快递业的发展和繁荣。(4)国际快递巨头,增加在我国的部署。在我国本土快递企业发展之前,国际快递巨头企业就已经开始迈向了中国市场,起初这些世界巨头企业都是通过收购在华合作伙伴为名,逐渐占据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反垄断法律的颁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发展过程,但是之后国际快递巨头企业却增加了其品牌维护的投入,高水准的服务和大量资金的优势,依然赢得了不少的中国市场,同时也正逐渐增强其在中国的战略部署。
二、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盈利能力较低。随着中国快递企业的不断兴起,中国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同等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迫使大多数企业选择降低价格来增加自身的业务量,这就导致中国本土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国际快递巨头企业差距较大,这就变现为,在同等市场份额中中国快递企业的产出值相对较少。快递与物流咨询网指出,目前国内快递业和平均净利润分别为4%,仅为国际巨头的1/2,国际快递企业仅以1.8%的业务量豪夺11.1%的收入市场份额。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显然较大。(2)市场秩序不规范。近年来我国快递业,经常被媒体曝光,一些暴力拣货、掉包窃取等现象十分严重,整体快递市场缺乏管制,问题频出,于此同时,客户的投诉率也在逐年的增加,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现实,在中国快递企业中,每百万件邮件中就有超过150件的消费者投诉,而在国际快递具有企业中,往往都是保持在10件左右,两者的差距显然意见。(3)快递设备落后。在我国国内快递企业中,由于受到资金和管理上的约束,其基础设施与国际快递巨头企业相差较远,国内快速企业网店办公十分简陋,很多中小型的配送中心几乎还处于人工拣货的阶段,而且缺少公共信息平台系统,然后,国际大型快递企业已经实现了大数据对客户需求进行预测,而我国本土企业很多时候连快递员手持POS技术均未普及,因此,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快递企业的运营效率,大大降低了其服务的质量。(4)快递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在我国快递企业中,其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这就导致了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技能不足,严重影响了快递的服务水平,对于一个劳动集中型的企业来讲,人员的素质直接影行着企业的运营效率,由于国内快递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的偏低,导致了其运营效率不加,各种偷窃掉包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和依赖,在很大方面直接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业务的拓展。(五)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强。目前我国的快递企业主要存在自营、加盟、混合三种商业模式,其中自营企业资金链比较单一,资金实力较弱,很难实现企业规模化。加盟和混合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优于自营企业,但是其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企业管理很难落到实处,企业标准化运营也很难形成,在快递行业转型的今天,单一的特约加盟模式已不能继续满足发展的需要,从而被市场淘汰。
三、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
(1)减少运输和仓储的成本。国内快递企业与国际快递巨头企业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国内快递企业服务价格较低所引起的,因此,建议国有企业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仓储和运输上的投入,降低运输和仓储过程的成本,提供物流服务商的议价能力,并且早经营上要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方式,还好与各个便利店以及运营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逆向物流和二次物流的产生,从而,减少物流运输的开支。(2)完善法律,提高管理。对于目前我国快递市场十分混乱的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督促完成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依法办事,增强快递企业的自律性和平等竞争关系,提升其市场的规范化。同时,快递企业还应当强化其企业内部的管理,优化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引进现代化的技术。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有所提升,因此,在这种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时期,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当积极的引进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不仅能够节约劳动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且能够减少企业服务质量。同时借助对后台数据的分析,可更加精准定位客户真实需求,因此国内快递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所淘汰,就必须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的客户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普及和推广,在解决因人工处理导致的高错误率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4)提高就业人员门槛。国内企业要想从根本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要增加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应当提高从业人员就业的门槛,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提升说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其次,还应当规范从业人员的处罚规则,采取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较少人员不良行为的产生。再者,快递企业应当定期的举行培训课程,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的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增加企业的知名度。(5)促进标准化、直营化形成。加盟和混合模式的快递企业,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利益和权利的多元化和多极化,这种分散的利益和权利,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就目前快速企业的改革来看,只有标准化和直营化,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直营化,能够减少快递企业的风险和融资的困难,在重点区域进行直营,在其他区域进行加盟,是现代快递企业应当首先的经营模式。
结语:现如今,随着我国贸易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壮大,快递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市场不断增加的同时,国际快递巨头企业也纷纷的涌入了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快递企业带来了挑战,总而言之,中国快递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引进现代技术,提高员工素质,转变商业模式。进而,从根本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孔玉玉.中国国际快递业务市场分析[J].物流科技,2014(05) .
关于影响快递业的发展因素的探究 篇6
【关键词】快递业;灰色关联度
问题重述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交通及互联网等的发展,快递业也取的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快递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快递行业进行研究成了一个热门问题。请搜集数据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快递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模型建立
1、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模型是一种测度系统中某项代表因素与其他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技术,用来判断影响该系统整体变化趋势的主要和次要因素,以量化分析系统发展态势[1]。其具体的操作步骤[1]如下:
第一步:选取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确定一个参考数列(分析的主对象)
其中k表示时刻。然后选取m个比较数列
第二步: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为保证建模的质量与系统分析的正确结果,对收集来的数据必须进行数据变换和处理,使其消除量纲并具有可比性。无量纲化的方法有很多:极值化方法、标准化方法、均值化方法、标准差化方法等[2]。通常对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极值化的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极值化的方法也有三种,公式(1)的极值化方法也称为初值极值化方法,用该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1)
第三步: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根据上面变量的定义,称
(2)
为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其中为分辨系数,称(2)式中、分别为两级最小差及两级最大差。
一般来讲,分辨系数ρ越大,分辨率越大,ρ越小,分辨率则越小,通常情况下ρ取0.5。
第四步:求灰色关联度。公式(1)定义的关联系数是描述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某时刻关联程度的一种指标,由于各个时刻都有一个关联系数,因此信息显得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为此称
(3)
为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的关联度。由(3)易看出,关联度是把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平均值,亦即把过于分散的信息集中处理。利用关联度的概念,可以对各种问题进行因素分析。
模型求解
1、灰色关联度求解
1.1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综合指标体系科学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考虑,本文以快递量(万件)为反映快递业发展情况的参考序列,选取反映快递的基础设施:邮路总长度(公里),快递营业网点数(处);反映网络购物活跃度指标:互联网上网人数(万人)、网购网民数(万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以及邮政业就业人数作为比较数列。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其次为了完善网购网民数还对“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MBA智库文档”[3]等进行了参考,跨度为2007-2014年。
1.2灰色关联度分析
依据1.1中阐述的灰色关联模型,取分辨系数ρ=0.5得到7项影响指标关聯度,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各因素与快递量的关联度
通过2007-2014年总体灰色关联度可见网购人数对快递业发展影响最大,关联度达到0.8181,其次是互联网上网人数,关联度达到0.7926。紧接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其关联度在0.77左右,与快递量发展相关度较小的几个为邮政业就业人数,快递营业网点数,邮路总长度,它们的关联度均在0.75以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互联网因素>经济因素>邮政行业基础设施
1.3发展的相关建议
为更好的促进快递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加快快递业与互联网、电商的协同他发展,这样可以使得政策的见效最快;(2)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地区经济较好的发展,这为人们使用快递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3)完善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司桂寿,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林军,陈翰林.数学建模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P
[3]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MBA智库文档http://doc.mbalib.com/view/be8ee497a5b83f11eb105905abee6b32.html
作者简介
王志平,性别:男,学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计算 预测分析.
张康,性别:男,学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计算,预测分析
文法广,性别:男,学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值计算,预测分析。
李晓慧,性别:女,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分析,数据计算,学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
指导老师
杨学南,男,汉族。马婷婷,女,汉族。
我国快递业发展的思考 篇7
首先, 物流基础设施缺乏, 影响快递业实现综合运输。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中国物流成本目前占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21.3%, 而美国这一数据仅为8.6%。我国的铁路、公路、航运等基础设施资源缺乏。而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 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如我国对公路通行费尚无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每一个县或市都对穿行该县/市的外来车辆收取其自己制定的通行费, 这已成为一种创收和保护地方经济的手段。严重阻碍了快递业的发展。
再者, 物流的供需不平衡, 影响快递业发展。在物流需求方面,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中国相当多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 我国物流供需比例如图1所示。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同时, 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信用体制不完善, 快递业市场缺乏必要的管理体制。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物流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调查比较显示如图2所示。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快递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人才缺乏, 信息技术及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快递公司由许多运输公司摇身一变而成, 管理相对混乱, 运输质量无法保证。缺少与客户之间的接口或业务数据互联互通的建设, 无法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第三方物流, 无法通过信息网络优化快递过程, 减少库存, 以及中间环节, 使得快递业的成本下降。货物的跟踪手段相对落后, 包装更是无法满足快递业的要求。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为了促进使我国的快递业发展, 缩小与国外快递企业的差距, 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是我国快递发展的保证。实施人才战略, 加强快递业人才的培养, 努为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加强快递业人员物流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2.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快递业的信息化发展。根据Coarse定律, 当一个企业利用内部资源来做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时, 企业就没有理由再发展了。互联网的普及, 急速地降低了利用外部资源的交易成本。快递业的信息化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 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 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具备预见功能。
3.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经营网络。我国的快递业发展迅速, 但基础设施缺乏, 大多数快递企业的发展起点较低, 市场条块分割比较突出。快递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优势, 进而与国外知名快递业公司竞争, 就应该以契约式或股权式形成联盟, 扩大经营网络。
4.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提高企业信誉。要彻底改变过去野蛮装卸、货损理赔困难、顾客要求难以满足的状况,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加强对货运产品全过程和各环节的跟踪服务,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建立预警机制, 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并做好售后服务。在现代企业发展来看, 一个企业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条件之一。快递企业应在手续的办理上、货物的运输包装上、特别是售后服务环节提高效率, 重视客户的要求, 提高企业的形象。
总之, 快递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 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递企业只有在现代物流的框架下, 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
摘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 我国物流业年均增长10%以上, 而快递业作为中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其年产值近300亿元, 得到许多国内外物流企业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物流对快递业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快递业,现代物流,对策
参考文献
[1]冯志: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 2005, (117) :60-62
[2]雷鸣曹雷:电子商务环境对物流系统的影响[J].物流技术, 2004, (3) :65-66
[3]沈群力: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状况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 (10) :73-74
[4]陈晓云孙俊:浅析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07, (03) :267-268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策略 篇8
1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现状
1979年随着第一家快递企业诞生以后,中国的快递市场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的唯一经营者。但是由于其价格偏高、服务网络有限和运营体制不够灵活, 难以完全承担特快专递服务的全部业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民营快递业营运而生,民营企业提供了企业迫切需要而EMS难以满足的更高要求的服务,在短时间里迅速发展,异军突起,现已成为中国快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顺丰、宅急送、申通等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无法与国有EMS竞争,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与外资快递企业的差距较大,但价格低廉,速度快,运转效率高,在国内区域和同城快递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虽然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迅速,但大多民营快递企业服务毫无差异性,主要靠单纯的低价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服务质量差,客户投诉量大。主要问题是快件延误和丢失损毁是此行业中最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自身竞争力,在这个领域中做强做大,将成为众多民营快递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企业规模、管理水平、资金都深深地影响着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其他一些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也使得一些快递企业举步难艰,现分析如下。
2.1 资金不足、规模较小
物流快递企业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国外快递巨头每年都以几十亿的投入来壮大和完善服务,而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由私人经营,一般资金不足,规模较小。目前在我国邮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民营快递企业有5000余家,除宅急送、申通、顺丰等少数几个实力较强的民营快递企业外,剩下的均为小本经营,规模较小。而且我国民营快递企业过于分散,不能发挥企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同时,资金不足导致技术装备和设施落后, 运输工具转载率、装卸设备荷载率及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以及快件的自动分拣率都较低,难以形成遍布全国的投递网络和综合运输能力。其主要原因是民营快递企业缺乏有效正常的融资渠道,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从银行信贷较难,从而严重制约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
2.2 管理水平低下
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由于处在创立或成长期,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由企业创立者组成,负责企业全部的管理工作,但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经验。随着企业的发展,这势必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时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缺少长期的战略目标规划,很少制定与业务相关的销售、服务战略等,没有明确的细分目标市场,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大多民营快递企业服务毫无差异性,主要靠单纯的低价格竞争,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意识落后,缺乏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2.3 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快递业起步比较晚,发展水平比较低,在信息技术方面和外资巨头间有很大差距,信息管理水平落后。现阶段,大部分中小民营快递没有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快递信息的能力,无法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指令的实时下达、货物状态的实时反馈,业务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快件的全程在线跟踪和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影响着民营快递公司的快速发展。
2.4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文化要求不高,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一线业务员提拔上来的,虽然业务熟悉,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需的知识和素质,无法胜任更高的职位。多数企业又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致使员工专业技能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削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另外,民营快递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不够重视,丢件、盗件、抢件、迟到和快件损坏导致民营快递频繁遭到投诉。另外由于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外资和国有快递企业差距较大,很难吸收物流专业人才。
3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与银行和其他企业的合作
目前政府出台了很多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民营快递企业应抓住机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与银行、审计部门做到信息的及时沟通,打造企业信用建设的坚实基础,赢得与银行的良好合作。其次中小民营快递企业走合作化道路,适时寻找合作伙伴。如代理服务,企业间的合作经营既扩大了代理企业的业务量,也扩大了被代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达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还可以迅速提高管理技巧,掌握现代物流运作技术,获得投资资金。这里注意要在不同的市场定位中相互合作,尽量避免同质化,共同开发速递服务市场。
3.2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中小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其次确定目标市场,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而且只有坚持服务目标市场,不盲目多元经营,才能做到优势集中。然后再根据市场特点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提供柔性化服务。如提供代办商业手续、单证传递、代购代修等会使民营快递企业更具吸引力,通过优化快递服务产品和延伸快递服务领域,实现快递服务的规范化和差异化,整合资源, 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 积极自创业务服务品牌,发挥自主品牌效应,打造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快递企业,在众多类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3.3 提升信息化水平
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给客户提供优质、快速、便捷、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快递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应该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指令的实时下达、货物状态的实时反馈,业务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保证服务客户终端的快速响应能力,区域覆盖能力。促进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确保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业内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从而真正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3.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快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快递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打交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开拓新客户,巩固老客户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民营快递企业应重视人员素质培训,增加培训资金,规范员工的职业素养、仪表语言,甚至走路速度等。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奖优罚懒。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依法办事, 规范快件经营行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开通客户服务热线以及建立投诉处理和赔偿标准等。
综上所述,我国民营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规范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便捷的快递服务,才能不断的推动快递业向前发展,创造民族快递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杨正武.现代企业流程再造创新思路.商业时代, 2011 (13) .
[2]李征, 郝静.对中国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的研究[J].交通与运输, 2007 (3) .
[3]梁晨.中国快递市场竞争态势分析[J].物流技术, 2006 (7) .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 篇9
关键词:物流现状;快递业;发展趋势;对策
一、 前言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直接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其次,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适应加入WTO,提高中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①,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求,是改变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运输与生产融合的最佳渠道,是取得增值效益的需要。总之,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物流业的前景将是一个很看好的行业之一。
二、目前我国的物流现状
当前我国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物流成本增长逐年趋缓、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化物流正在加快发展。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现状具体如下:
(一)物流效率偏低
我国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②。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二)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物流活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主要表现为:(1)配送率低。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三、我国快递业的发展趋势
快递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和快速发展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还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还是企业的经营运作上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而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③。目前,对于我国快递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快递业务的法律地位以及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等问题,涉及快递服务营销的研究相对较为少见。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部门和职能领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快递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④;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就是物流产业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
四、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快递物流企业要满足顾客需求
快递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快递物流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现在有许多快递物流企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等,然而一些较成功的快递物流企业却不愿意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他们主要致力对快递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争取做到有的放矢。首先,为快递物流企业顾客提供便利性。此策略要求快递物流企业要始终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如时间的节约,资金占用减少,核心工作能力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等。快递物流企业只有为物流需求者提供效益和便利,他们才会接受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其次,与快递物流企业物流顾客要常进行沟通,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加强自我改进。
(二)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以摆脱物流企业先天不足的缺陷——规模小。此外,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技术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战略联合、兼并、收购等措施,构建竞争实力更强的专业化协作的物流企业。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融资,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合理有效地建立物流信息系统、EDI系统和货物跟踪系统,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和提高专业水平。
(三)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快递物流业务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业务信息化是区别传统物流的关键。只有实现快递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快递物流业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去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如电子订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识别技术 、自动机械技术 、自动跟踪技术等。不断提高快递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电子商务在快递业中的应用。(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泰来快递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2]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3]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4]宋庆波.物流效率化目标下的企业间协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9).
[5]朱伟生,张洪革.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6
[6]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9
注解
①(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②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③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联邦快递的发展经验的总结(结课论文)】推荐阅读: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07-06
联邦快递营销策略10-14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08-10
顺丰快递行业发展论文08-28
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发展08-19
美国联邦制度的变迁08-16
8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07-12
快递业发展05-12
校园快递发展问题06-29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分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