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的发展史(通用8篇)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1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FedEx的诞生
70年代的两次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涨,物价上涨给美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合理利用物流,成为了当时很多物流从业人士考虑的问题,社会急需一种全新的物流服务方式。
1971年,出身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退役后开始了他的事业。Smith在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就开始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基地的问题,大学毕业后,进一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在1973年正式开始组建Federal Express公司,使用8架小型飞机开始提供航空快递服务。Federal Express公司推出全美国翌日到达的门到门航空快递服务,并以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可信赖性为原则。
由于FedEx的出现,企业的经营者,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政策限制了自由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78年航空货物运输政策改善为契机,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促进了“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诞生。
进入80年代以后,航空快递运输的大量出现。由于企业大量采用JIT的生产方式,翌日送达的要求逐渐增多,给航空快件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federal express公司之后,涌现了诸如UPS、DHL等众多的航空快递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一般货物的快递运输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卡车运输业者也积极的加入航空快递业的竞争行列。
1989年,federal express为了扩大势力收购了飞虎航空(flying tiger)公司,一跃成为美国航空业界的最大企业,并且开了物流企业收购的先河。
FedEx在亚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制造业的基地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联邦快递作为最早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公司,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扩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挑战,亚太区分公司也就此应运而生。
1989年联邦快递收购了飞虎航空(flying tiger),获得了飞虎航空在亚洲21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线权,从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区域取得了立足点。这为联邦快递实现目标具有深远意义的。
1992年,公司的区域性总部从檀香山迁至香港。将公司的营运中心迁移至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更显示了公司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
联邦快递对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1995年,联邦快递公司购买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航线权,开始由联邦快递飞行员驾驶的专用货机来负责中美间的快递运输服务。1996年3月,联邦快递成为唯一享有直航中国权利的美国快递运输公司。目前联邦快递每周有11个航班往返于中美之间。
1995年9月,联邦快递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了其第一家亚太运转中心,并通过其亚洲一日达网络提供全方位的亚洲隔日递送服务。根据公司在美国成功运作的“中心幅射”创新运转理念,亚太运转中心现已连接了亚洲地区18个主要经济与金融中心。
联邦快递目前在亚太地区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雇佣7,300名员工,公司的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同时在香港、东京、新加坡均设有区域性总部。
90年代的巨人之战
进入90年代以后,并购与上市等多种资本方式对物流业进行了很多影响,也诞生出十大物流集团。其中在快递业,基本出现四大巨人垄断的局面。四大巨人:棕色巨人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DPWN德国邮政世界网(DHL的母公司)、TNT Post Group.这四家运递企业年收入加起来超过1000亿美元,雇佣员工130万人。占据全球快递市场72%的市场份额。
由于DHL和TPG的主战场在欧洲,UPS和FedEx之间的大战是名副其实的巨人争霸战。UPS主宰了普通包裹的配送市场,其中企业到企业的包裹业务占绝大多数,而且主要是地面运输。FedEx是文件速递和包裹速递的市场主帅,主要经营文件和包裹的航空次日递。
面对竞争,联邦快递(FedEx)一方面不断并购,扩大自己的实力和规模;另一方面为因特网时代重塑自我。
98年以后,全球物流市场进入大规模并购时期,很多老规模的物流公司在并购中消失,而一些新兴的物流公司在并购中成为新的十大物流巨人。在按照并购金额排位的十大物流并购案中,联邦快递(FedEx)占据了三席。
FedEx重塑自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FedEx主营的文件速递市场在因特网时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速递文件的电子化转移速度比美国邮政一类邮件的电子化转移速度要大得多。而且,由于新的更复杂的软件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这将降低对于昂贵的物品速递的需求。同时,美国邮政的优先邮件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因为,优先邮件的性价比优于次日递业务。另外,UPS与惠普公司合资建立的文件交换服务公司,预计到2003年将分流23%的航空速递业务量。FedEx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FedEx制定如下战略:
●进军物流市场
正如UPS侵入FedEx的文件速递领地一样,FedEx通过各种方式抢夺了一部分普通包裹市场。1998年,FedEx通过收购Roadway包裹公司(RPS)进入普通包裹运递市场,在包裹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1%。在过去的4年中,FedEx投资了5亿美元,使得RPS的处理能力翻了一番。另外,FedEx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投入了巨额资金。FedEx对其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了更新,使之能够与UPS匹敌,此外还为大小企业提供因特网商务软件。
FedEx的网址就象一个交易市场,设有许多与其它公司的链接按钮,有趣的是它还设有与惠普公司的链接(因为惠普公司与UPS公司合资建立了文件交换公司对FedEx的文件速递业务构成竞争)。而且FedEx已经向国际市场进军,尤其是计算机硬件和微型芯片的物流配送。象UPS一样,FedEx已经开始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向外展开营销。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宣布让FedEx管理其整个物流网络,其目的是完全取消思科在亚洲的仓库,代之以这两家公司共同创立的“飞行仓库”,最终,由FedEx直接投递零部件给用户作最终的组装。
●住户市场策略
FedEx的住户投递市场直接与美国邮政展开竞争,但FedEx采取的战略与UPS有很大的不同。UPS是将企业到企业与企业到家庭的业务集成一体,而FedEx则准备组建专门的住宅投递服务公司,并准备聘用低成本的非工会劳动力,FedEx的住宅市场发展战略是在2000年3月份宣布。FedEx总公司下设多个业务部门,主要从事次日递航空速递核心业务的联邦快递和企业到企业的普通包裹业务的联邦快递地面服务,地面服务下设快递家庭投递服务部门。这三个业务部门共享公司的技术和某些行政管理职能,例如营销和收付款职能,但是各自具有独立的设施、车辆和经营活动。家庭投递部门雇佣的工人被称为“业主经营者”,自备箱式货车,公司根据这些工人的投递量给予报酬,可以将投递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不仅比UPS的成本低甚至可能比美国邮政的成本还低,联邦快递的家庭投递服务在全国40个大城市设立了67个家庭投递站,号称覆盖了全国50%的家庭,联邦快递计划还要建立另外240个投递站,争取在3年的时间内覆盖98%的人口。联邦快递的发展处处体现出其创新的意识,比如说,联邦快递准备星期二到星期六投递,而且是选择收件人最有可能在家的傍晚时间投递,同时还提供指定日期投递,但收取额外费用,另外,包裹揽收时间推迟到了晚上9点,更加新奇的是,联邦快递家庭服务的正式标志是一只可爱的小狗。
定位与战略
放眼世界的每一个知名的航空货运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恰当的定位,确定了自己在空运物流价值链中的位置。UPS的定位是“我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模式历来处理任何货物”;DHL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成为世界范围邮件通讯、包裹快递、物流及财政服务领域中的领头羊;ST Cargo的定位是创立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航空货运联盟并提供复杂而又统一的商品线。FedEx也有自己的定位。“无所不包,全面发展”恰好的定义了联邦快递的位置。以下图示是部分物流企业的定位。
FedEx的现状
尽管这一事业起初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如今,联邦快递已经建立了全球的快速交付网络,业务遍及全球214个国家,在全球聘用超过21.5万名员工和独立承包商,每天平均处理500万件货件。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以上年营业额196亿美元的成绩,在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6位。
从地区来看,业务的地区性集中化程度高(即本土化程度高)。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创造性的举动是开创了隔夜交货的速递方式,因此被誉为是“创造了一个新行业的人”.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已实现了:
● 客户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邮寄手续的办理,快递公司的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门取货,让客户足不出户也能寄送包裹;
● 货物准确送达到客户手中的时间精确至分钟;
● 从北京办理货物运送手续起至送达到美国客户手中,时间仅为两天;
● 实现信息共享,为合作伙伴提供的系统环境和服务器,可让每一个合作伙伴享受到随时跟踪货物运行状态、地点等情况,实现异地数据采集、经营报表的打印;
● 完成了由单纯的快件运输公司向提供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及解决方案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集团企业的转型。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2
我国快递行业始于1980年, 2008年中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8.4亿元, 2009年达到479亿元[1], 2010年有望达到570亿元[1]。我国的快递业务呈现以价格为主的无序及恶性竞争的状态[2, 3], 导致整个行业资费水平过低、服务质量降低、货物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并在快递包装方面造成大量浪费。
1) EMS及中铁快运等规定的包装收费高, 使其业务量部分流失;其他快递企业虽准许自备包装, 但造成许多纠纷从而增加了处理费用, 尤其是民营企业更需进行团队建设和装卸员素质的提高。
2) 包装材料不能循环利用。主要是收件人收到快递物品后普遍将包装物遗弃, 尤其是运单往往被牢固地粘贴在包装物上, 使包装物不便再次使用;同时电子商务中大量的商品连同包装从卖家流向买家, 包装物循环使用发生困难。
本文从节约资源产生循环经济为目标, 旨在提高快递货物的安全性和装货效率, 对可实现回收及多次循环使用的快递货物的包装形式、材料及其装运模式等进行创新设计, 以达到有效地实施货物快递物流过程中包装的正向和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 使包装物的逆向物流在同一快递企业内进行。这对实现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闭环供应链上物流体系的整体化,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污染和确定快递企业的竞争策略意义重大。
1. 快递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1.1 现行快递的包装情况及流程
1.1.1 快递货物的包装
现行的快递业包装由三部分组成:外包装:包装中最主要的部分, 一般为纸袋、防水袋、纸箱、木箱, 其中以防水袋, 纸箱最为普遍。内包装:对寄递物品起到收集和基本保护的作用, 一般为物品的原始包装、塑料薄膜、填充颗粒、聚乙烯泡沫薄膜等。运单:作用是标明寄递物品相关信息, 以及运输合同、签收凭据。
1.1.2 现行的快递流程[5]及其适应性
快递业务通常由收寄、封装、投递、签收等四个环节组成, 而快递流程则在中间增加运输 (包括装卸) 这一物流环节:即收寄、封装、运输、投递、签收。
国家邮政局《快递服务》标准中规定[5]:“快件的封装形式有快递服务人员负责封装和寄件人自行封装两种”, “快递服务人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 应有义务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 验收无异议后, 验收人应确认签收”。现行的快递流程弊端主要是包装缺少回用以致废弃物污染, 所用包装不便货物验收及装运效率低, 已渐不适应现今对于高效、环保及发展的社会需求。
1.2 快递业模式的改进及发展策略
本文创新设计用于快递业模式改进的基于统一规格包装绿色快递流程及运作模型见图1
1.2.1 新型统一规格的包装设计
1) 外包装规格
为了适应大多数货物要求, 本文设计两类外包装:立方体箱, 圆桶, 并分成大小不同的规格, 其中: (1) 立方体箱 (长度L×宽度W×高度H) 设计L, W, H (单位:cm) 均分成五个规格尺寸 (10, 20, 30, 40, 60) , 由它们组合的立方体箱, 材料选用纸板, 组合数=5 (L=W=H) +5×4 (L, W, H中两个相等) +5×4×3/6 (L, W, H均不等) =35;即设计35种统一规格的包装纸箱, 最大的容积为216升 (60×60×60) , 最小1升 (10×10×10) 。 (2) 圆桶 (直径×高度H) 设计直径为六个尺寸 (10, 15, 20, 25, 30, 60cm) 和高度H分五个尺寸 (10, 20, 30, 40, 60cm) 进行组合的30种统一规格的圆桶;材料选用实心纸板或塑料, 圆桶最大的容积为169.6升 (60×60) , 最小0.785升 (10×10) 。
2) 基础模块
此基础模块为一个铝制的62×62×62 (cm) 的立方体箱, 可以容纳所有规格纸箱和圆筒的单独或组合。在操作员经过培训以后, 也可轻易地将大小各异的规格外包装装入基础模块中, 大大提高空间使用率, 并且使得货物之间的相互稳固。
3) 货运车辆改装
基础模块大小的设计是基于快递运输中最常见的小型厢式货车, 基本上大多数小型厢式货车的车厢规格为195×195×375 (cm) , 可容纳3×3×6=54个基础模块, 这可以使得模块之间, 货物之间的相互稳固。设计车厢内有位于65cm, 130cm高度的两层可拉伸的支架, 以方便基础模块的摆放。
1.2.2 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具体实施
1) 收寄收件员上门收件之前向托运人了解货物的大致状况, 之后提供包装服务, 收取包装费, 包装费仅是包装的押金, 形式是寄件人转移至收件人。
2) 封装收件员在封装时, 需要对于货物添加专业的填充物并增加包装的强度, 这些填充物也可在配送回收时一同回收。
3) 运输快递货物主要的正向物流途径分公路铁路及航空。
4) 终端配送终端配送在大部分城市往往由单个快递员完成, 快递员可以根据所用交通工具的承载能力, 选择使用一个或多个基础模块配送, 这也有助于货物在整个运送途中的保护。
5) 签收, 外包装回收快递企业将对不同规格的统一包装定价, 在送达快递的同时, 经快递员专业拆下的统一包装, 并在货物签收后予以回收包装, 并以原价格支付给收件人。
6) 回收的统一包装和基础模块的绿色循环基础模块和回收的统一包装均可在同一快递企业内部进行异地循环使用, 具有逆向物流简捷化之特点, 避免了逆向物流中的运输空基础模块和统一包装的费用及各种资源;考虑到基础模块为金属材料损耗, 统一包装采用的纸箱循环使用次数可达9次, 即10%的包装损耗。
2. 发展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2.1 逆向物流技术的应用及利弊分析
本文主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
利: (1) 绿色物流, 减少包装损耗, 节能环保; (2) 逆向物流, 形成闭环供应链, 减少包装逆向物流的费用及浪费; (3) 专业的包装, 运输, 配送, 降低货物损坏率, 提高快递可靠性, 进而提升快递企业整体服务。
弊:终端配送的变化, 由于外包装的回收机制提高了收件人收件时检查货物的积极性, 但与以往快递运作, 大多不拆包装签收相比, 小幅的增加终端配送时间, 增加送货员的工作强度, 增加人力成本。另外, 广告收入无法准确预测, 需要市场检验。
2.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一个中型快递企业的规模来测算, 基本数据为:日均接单量x万件, 平均递送时间3天, 使用运输工具按每辆平均装300件计相当于车辆0.01x万辆
2.2.1 投资总额估算
新型外包装及基础模块的开发费200万元;先期投入的外包装, 以单个包装平均成本1.5元, 企业需要留等量的外包装计算, 此项费用x万件/天×3天×1.5元/件×2=9x万元;先期投入的基础模块, 每个基础模块成本50元, 每个车辆相应配备80个基础模块, 共0.01x万辆计算, 此项费用50×80×0.01x=40x万元;车辆改装, 每辆车进行货箱简易改装需要1500元, 0.01x万辆需花费15x万元。因此, 先期一次性投资额v=200+9x+40x+15x=200+64x。对于日均接单量x=100万件的中型快递企业一次性投资额为6600万元。
2.2.2 运行经济分析
1) 运行的固定成本
日常增加成本[6]主要包括:外包装损耗, 基础模块损耗, 车辆改装损耗, 增加的人力成本;日常收入包括:回收报废外包装及基础模块的残值, 减少的运输车辆运费
(1) 运行成本外包装损耗, 设计的可回收外包装重复使用次数为10次, 则每天需要补充0.1 x万件外包装, 此项费用1.5×0.1x万件=0.15 x万元/天;基础模块损耗, 设计的基础模块可使用2年, 此项年费用40 x/2=20 x万元/年;车辆改装损耗, 设计车辆的改装可使用2年, 此项年费用15 x/2=7.5 x万元/年;增加的人力成本, 增加人数规模按100万件在1000人计x万件需人数为10 x, 按每人日工资100元计算, 此项费用0.01×10 x=0.1 x万元/天。因此, 日常增加运行成本总和每年:360× (0.15 x+0.1 x) +20x万+7.5x=117.5 x万元/年
(2) 运行收入日常收入包括:回收报废外包装及基础模块的残值, 减少的运输车辆运费;
回收报废外包装的残值, 每只平均残值0.3元, 此项收入0.3×0.1 x=0.03 x万元/天;回收报废基础模块的残值, 每只平均残值15元, 此项收入15×80×0.01 x/2=6 x万元/年;减少的运输车辆运费, 平均每日减少5%运输车辆, 即5%×0.01 x万辆, 平均每辆运费200元, 此项收入200×0.0005 x=0.1 x万元/天。因此, 日常收入总和每年:360× (0.03 x+0.1 x) +6x=52.8 x万元/年。
一年以360天, 日均接单量100万件、1万辆计算;投资总额:外包装900万, 基础模块4000万, 车辆改装1500万。这样, 货物快递新模式年运行的固定成本Z=ω-η=1175.x-52.8x=64.7x万元/年
2) 运行的可变收入
包括:提价收入, 广告收入, 其他收入等
(1) 提价收入可作为主要的定价依据, 企业可在本文流程实施一年以后进行有区别的适当提价, 通过优质的服务, 以0.327元/单的运行成本扣除0.157元/单运行收入后成本仍增加0.17元/单为基础, 若考虑0.13元/单的利润, 则需提价0.3元/单。设提价ΔR元/单, 提价收入g=360 x×ΔR万/年, 本文以第二年开始, 仅提价额ΔR平均0.3元/单计算, 此项收入g=x万件×360×0.3=108 x万/年, 以提价0.4元/单, 收入g=144x万/年, 提价0.5元/单, 收入g=180 x万元/年提价空间可以在平均0.5元/单之内。
(2) 广告收入, 外包装可以作为新型广告载体, 预计年收入将会快速增长, 第一年大致为=100万, 以后以50%规模增长, 增速逐渐放缓, 直至1000万的规模后以20%增长。
(3) 其他收入, 包括政府对于环保的补贴, 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以致市场份额增大等等
2.3 经济效益模型及测算
引入以下模型 (第二年提价) :
式中:πn为投资至n年的总收益v先期投入 (v=200+64x万元)
Z日常运行固定成本 (Z=64.7 x万元) 运行日常投入 (ω=117.5 x万元)
运行日常收入 (η=52.8 x万元) g提价增加的年收入 (g=360 x×ΔR万元/年) fi第i年的广告收入 (fi=100×1.5 i-1) 年收益率
依据模型按企业从第二年开始提价分别为0.3元/单、0.4元/单、0.5元/单, 分别对应不同年收益率 (10%、15%、20%) 时, 以初始年可比价的效益测算, 结果见表1
2.4 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可行性及发展趋势
2.4.1 发展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可行性1) 经济可行性分析
从表1可知, 在最不理想的情况下第七年可收回投资;而当提价额达到0.5元/单时, 在提价后次年既是投资的第三年即可收回投资, 并且之后能给快递企业带来每年1亿以上的新增收入。而产生这些效益的代价, 首先需较大的先期投入, 企业员工的素质高, 并需要通过适当提价来弥补增加的成本, 实现盈利。尤其在外包装的逆向物流中略去中间环节, 对节约资源, 最大限度降低逆向物流的费用作用甚大, 使得所提价格控制在0.3-0.5元/单提价、即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0.3-0.5元/单的提价在现有快递业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经济可行性良好。
2) 操作可行性分析
依据设计的模型进行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 基于新型统一规格包装的整体快递流程已呈现的下列特点: (1) 方便个人客户在外包装上的需求, 降低在外包装上的过度浪费, 直接在签收环节回收外包装; (2) 提高收件人收件时检查货物的积极性, 减少货物损坏和不符等责任认定上的纠纷; (3) 增加货运空间的使用率, 减少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率; (4) 整体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有助于把握定价权, 抢占市场份额; (5) 新型统一规格包装提供新兴的广告载体, 在初期可以低价吸引广告客户。
2.4.2 发展趋势及其后续工作建议
(1) 通过适当提价, 大幅增加快递企业盈利能力; (2) 利用外包装引入新兴广告载体, 增加赢利点, 在形成规模后, 使广告收入可以支撑甚至超越外包装成本; (3) 由于本文快递流程的绿色环保性, 可以向政府寻找扶持; (4) 如何进一步改良统一包装和可与重复利用外包装相匹配的运单设计, 使货物的空间使用率进一步提高。
3. 结束语
创新提出和设计可促进货物快递业务发展的基于使用新型统一规格包装及其呈现绿色的整体快递流程, 以主动为收货人当场拆开包装、货物验收后回收包装材料, 和简化的逆向物流体系即在企业内部异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为特点, 比现行的快递业更具有避免废弃物污染、保证货物安全、提高装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开辟了快递业绿色化和整体化的新途径, 为快递物流的发展提供新的运作模式。发展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可行性良好。
在现有快递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经技术经济的比较及详细分析, 建立了经济效益测算模型, 其对于日均接单量100万件规模的中型快递企业进行测算, 除比现今快递企业多出一次性投资总额6600万元外, 年运行的固定成本增加11750万元, 在服务质量提高的同时、若提价额0.3元/单在10%的年收益率下, 每年利税增加7000-8000万元, 并在可三年内收回投资, 经济效益显著。为不同规模快递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效益、抢占市场份额和及时把握定价权等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统计信息.国家邮政局.http://www.chinapost.gov.cn/folder7/folder31/index.html
[2]梁晨.中国快递市场竞争态势分析[J].物流技术, 2006, (7) :79-80.
[3]王道平, 杨永芳.我国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2) :10-15.
[4]尹晓琴, 刘凯, 万斌.快递业专用包装设计及其共用系统推广研究[J].物流技术, 2008 (8) :220-221.
[5]快递服务标准.国家邮政局.http://www.chinapost.gov.cn/folder2/folder14/index.html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3
摘 要 民营快递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一个新生力量,其发展受到快递员服务素质的很大制约,因此采取培训、激励等措施来提高其服务质量,亦有利于快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营快递的发展 快递员的服务素质 培训 激励
一、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第一家快递企业于1979年诞生以后,中国的快递市场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物流产业和现代流通方式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且每年还在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国内民营快递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国内的民营快递公司约占国内快递企业总数的95%左右。据估计,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民营快递公司3万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
民营快递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重视。而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快递员作为快递公司最主要的员工,必然背负着巨大的重担。然而目前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快递人员的服务素质却不容乐观(参见下表)。
二、快递员服务素质低的原因
通过上表可知,受理服务和揽收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并且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而投递服务和售后服务却始终是顾客对于快递员服务素质最不满意的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国内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创立期一般只雇用几十个甚至十多个员工,这些员工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所以素质就相对差一些,他们只负责邮件的接收和递送,不懂如何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帮助客户解决突发问题,更不会去想如何改进服务做到“顾客至上”。
(二)多数企业都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本来招进去的快递员素质就不高,又不注重培训的话,致使员工专业技能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长此下去,顾客的忠诚度会大大的降低,公司倒闭也是迟早的事。
(三)随着网购的越来越流行,快递员的工作量也变大了很多。虽然这些员工能够得到一部分提成,但是缺乏精神上的獎励,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还是会表现得劳累厌烦、消极懒散以及对工作的不负责,这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服务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削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四)另外,民营快递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不够重视,然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快递企业强有力的竞争手段之一,甚至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丢件、盗件、抢件、迟到和快件损坏导致民营快递频繁遭到投诉,而这类工作失误有80%以上的原因是由于职业道德水准不高造成的。
三、提升快递员的服务素质迫在眉睫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维持和促进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也就是说可以从在同行业内保持快递收费标准,但是面对物价上涨的今天,成本也在上涨,想要维持价格优势来获得长期的发展不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总之,还是要从提高快递人员的素质上来求得民营快递公司的长远发展。具体的解决办法可以分为两种:
(一)根据顾客的反馈来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素质
培训只有符合了公司和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得到最好培训效果。因此,快递公司可以在快递员的每一次服务中都附上一份调查问卷,以了解公司的顾客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培训计划的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具体的培训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是培训快递员良好的时间观念、服务态度(例如礼貌用语),包装快件的规范操作,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快件进行分类以保证将损坏率降到最低等等。
2.企业文化的培养: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喜欢上班的感觉,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并能够主动向公司反映工作中的漏洞。公司的高层领导人也要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为员工树立榜样。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要做到对顾客和公司负责。
(二)采取激励措施
1.不仅仅是工资和提成上的优厚待遇,还应该提供精神上的,例如每月评选出“快件损坏量最低”、“受理快件速度最快”、“服务态度最好”等优秀的快递员,并颁发奖状以及奖金,并相应地对“快件损坏量最高”、“受理快件速度最慢”、“服务态度最差”的快递员采取负激励的措施。
2.另外,还可以根据快递员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具有人性化的激励措施。例如为已经有了家庭的员工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周末休息,为他们提供与家人一起娱乐的时间,还可以为每一个员工提供生日礼物,礼物的价钱限制于员工的表现挂钩,并且是在网上购买的礼物,免费给员工寄到家等等,类似于这种比较人性化的激励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员工暂时忘记工作的烦累,另一方面还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
(三)高瞻远瞩,为公司培养后备人才
与学校合作,在学校教学时进行指导,加入一些最实际的操作知识,并且接受部分学校的毕业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储备方案。然而民营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因此要想与学校合作来培养人才单依靠一个快递公司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走这种人才培养的道路就必须是一夜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有雄厚的资产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卢卓,许彤.快递行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物流科技.2009(11):124-127.
[2]王晓东.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现状与发展建议.产经透视.2010(3):129-130.
[3]王建亚,韩倩.中国民营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国保险.2008(7):218.
[4]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广角.2006(4):79-81.
[5]高俊峰,冷洁,齐文.对延长退休年龄的思考.煤炭现代化.2009(91)P17-18.
[6]2010年上半年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通告[EB/OL]. http://www.chinapost.gov.cn/folder5/folder56/folder64/2010/08/2010-08-1160128.html.2010.08.11.
[7]2009年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通告[EB/OL]. hhttp://he.chinapost.gov.cn/folder927/2010/03/2010-03-0850125.html.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4
快运与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运与快递的市场基础是对于时间比较敏感的运输需求。通常快递业务比快运业务运输的货物重量、体积要小,但实际两者之间的概念区别日益模糊。按照运输方式分类,快运分为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和水运快运。
一.中国快递的现状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快递行业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或将放缓。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将出台。
新成立的国家邮政局注重务实高效,在中国快递市场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出台《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情,待市场成熟时再出台新《邮政法》更有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的困惑局面。
二.中国快递的发展趋势
纵观这几年快递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快递从业主体、从业人员,还是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快递服务总体规模增长迅速,快递服务需求旺盛。
不仅如此,快递产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快递服务业市场份额约占到全国市场总份额的2/3以上。中西部和二级市场仍有广阔空间。
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快递服务企业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生产场地面积、营业网点数量大幅增加,运输设备配备总数约为5万辆(台)。此外,计算机、手机终端设备的投入增长迅猛,分别达到了53.1%和119.8%,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这些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快递服务行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快递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在25%以上,以后十年里还会有大幅增长,是我国服务业中一个异军突起、前景看好的产业。由于我国快递行业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相应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约束和评价。各企业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投诉量显著上升。
国家邮政局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制定出了《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于以由今年元旦正式实施。
针对快递服务市场中有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出台的《快递服务》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服务规范。如首次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赔偿要求,将消费者可以提出索赔的因素具体化,围绕快件延误、丢失、损毁、内件不符等提出相应赔偿原则,并对快递服务组织索赔处理和赔金支付的时间进行了限定。对于首部行业标准,许多人表示欢迎,认为这些规定有利于对快递行业内部分“霸王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
各地消协、快递协会和国有快递企业认为,标准的颁布可以促进快递服务的和谐消费,对保障快递企业合法效益、规范快递服务意义重大,将在本网内大力推进标准化操作,真正把标准落到实处。
标准的推出对跨国快递企业几无影响,时效性和安全性原本就是其优势所在。9月份,联邦快递启动国内快递业务时就声称其快递时效要优于国内企业。业内专家分析,由于国际快递巨头的介入,国内企业的低劳务成本优势将消失,5年后国内快递行业将充满变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敦促国内企业“强身健体”的作用。
市场需求是快递业得以能够发展的基础。两个基本情况,一是国家的快递物流业呈现稳定的多元竞争主体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就是国有的,民营的,外资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谁的服务更贴近百姓,谁就会受到市场的认可,这个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快,反过来,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二是中国快递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巨大,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有个规律,如果国民经济可以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物流业就可以带来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快递业是它的三倍速度增长,这被很多数据和事实证明,是个有规律性的一个现象,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加快发展。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邮政,他是在2006年工作中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2007年的第二次提到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落实。从这里到国家社会到对邮政部门寄予厚望,希望看到一个与时俱进的,全新的邮政部门能够推动,或指导这个快递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更大的应有的贡献。
在这样一个社会上,广大消费者确实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快速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法制环境的,政策环境的。期待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中国,而且像联邦快递,TNT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中国的快递物流业等品牌,中国的名牌,进入世界500强,进入国际舞台,这一天是可以期待的。目前,国内的快递行业主要有三股力量,包括国企、外企和民营,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0%、5%和10%。但在未来三五年,大家都处于壮大和调整时期,任何一方都不会被吞掉的。因此,在未来三五年,国内的物流市场将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各占一方。未来几年,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壮大,根本就没有空闲去吞并其他竞争对手。国企要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在这几年进行体制改革,否则,背着太大的包袱,跑得越来越慢。而国际快递公司虽然实力非常强大,而且有先进的管理,但他们要进入中国,还得适应中国的“水土”,把他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此外,他们还要不断在中国铺网点。
联邦快递的亚太区总裁简力行也提到,他们在中国国内看不到民营快递业对他们的威胁,因为他们面临与民营企业相同的问题——网络问题。我们宅急送全国有300多个服务网点,按一个网点需要3个月的时间搞好,没有几年,外企是没办法铺开他们在中国的网点。没有网点,他们无法开展国内的服务。因此说,在4、5年内,国际快递即使有强大的实力,但他们根本腾不出时间在国内市场做出大动作。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各方实力相近,各有优势不足造成的。
邮政目前覆盖全国的有三大网络,即全国最大的实物传递网、投资20多亿元在建综合计算机信息跟踪系统、以及全国最大的网上支付系统——“邮政绿卡”系统。尽管邮政以前也在做物流,但是其 “三网合一”的巨大潜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并未显现。“中邮物流要做就做目前别人还做不了的业务。”国营的EMS、民航快递都是依托原有的母体网络,将其中的快递业务从主营的邮政、货运业务中剥离出来的。从母体那里继承的国营品牌在一般消费者中的号召力和网络体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尤其是邮政在国内多达4万、深入村级的网点是其它任何对手几乎永远无法企及的。而这套网络体系本身并不是专门为快递业务建立的,这就同时省去了庞大的开办费用,减少了大量的固定投资摊销成本。但是这套网络体系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快递业务服务,在享受它的便利同时,也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问题。快递属于邮政高端业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维持村镇级乃至某些县级网点显然毫无必要,这就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国营企业的领导为了政绩,也决不会放弃哪怕是一年只有一票业务的网点。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维持它们抽调本来就不充裕的人力、物力,承担这些网点业务能力不足招致的客户投诉,进而一步步削弱在固定投资摊销方面赢得的优势,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41.7亿元。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5
摘 要:在世界快递业务中,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伴随着“懒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同城快递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现阶段,同城快递业务配送效率低、成本高与市场混乱等问题依然凸显,不利于我国整个物流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探讨中国同城快递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前景,以期提高我国同城快递业务配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词:同城快递;发展现状;问题;前景分析
同城快递是以中心局所辖各市县为范围,在完成商品快速收寄、分拣、配送等环节基础上,按照承诺时间将商品配送到指定地点的寄递服务。该服务模式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将商品配送任务以有偿方式派送给用户,由此实现短距离内供需端的有效衔接。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城市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新浪新闻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3.6亿件,占我国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3.8%,业务收入占全国快递累计收入15.4%,同比增长27.9%。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以及同城快递企业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发展依然面?R较多问题。由此,深入分析我国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完善我国区域内商品配送体系,加快同城快递业务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全国快递服务企业通过规模化运力,促使同城快递业务不断扩大。根据中研网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中国同城快递业务量从22.9亿件,大幅增长至92.7亿件,增长了69.8亿件。2017年,全国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了92.7亿件,占我国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3.1%,收入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14.8%,同比增长了25%。自2018年以来,中国同城快递业务规模仍不断扩大,根据中证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全国同城快递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7亿件,占我国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4.6%,业务收入占全国快递累计收入的15.8%,同比增长30.2%。再以全国同城快递业务发展较快的牡丹江市为例,该市在2018年第一季度,同城快递业务量为18.08万件,同比增长了59.45%。
(二)逐步向智慧物流转型
我国最初推出同城快递业务,仅依靠人工与单薄的机械设施进行商品配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物流业已经摆脱了传统“劳动密集型”模式,正逐步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科技等智慧物流转型。根据合肥网信息可知,2017年11月,合肥开发区顺丰公司,在2万平方米分拨中心内,推出了小件智能分拣机,智能识别包裹地址,标准化切分配送区域。并通过算法匹配,找到对应的营业网点,使分拣效能提升50%。再如,菜鸟物流,通过利用供应链算法,形成了AGV机器人、智能缓存机器人、360度运行拣选机器人与末端配送机器人等设备,智能交替作业组织架构,实现了“覆盖+智能分仓+就近配送”同城快递业务配送模式。再以浙江义乌申通快递为例,该快递企业打造了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仓库,可实时采集配送信息,已实现350台机器人同台作业,日均可处理包裹量达60万件,减少了70人的劳动力。并且,在配送末端,申通快递已建成并使用的智能快件箱超过17组,形成了快递投递智能化处理。与此同时,闪送平台启动了“人脸识别”功能,进一步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另外,于2017年11月,上海邮政EMS与上海爱会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通力打造了“快递e哥”即时递寄递平台,通过对同城快递业务进行网格化管理,以高速智能分单为引擎,大大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
(三)产品日渐多元
传统的快递行业出于对配送效率与产品质量的考量,只能进行低风险类产品配送,如服装类产品。一些例如绿植、易碎品、大件物品、电子产品、液体、果蔬、生鲜与文件等配送风险较大的产品,都无法进行配送。而随着我国同城快递企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同城快递业务配送产品也逐渐趋于多元化。2018年1月20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在保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同城配送商品延伸到鲜花、合同文件与生鲜蔬菜领域,货物运输最快1.5小时即可达到目的地。另据东北新闻网信息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20日,鞍山市在原有配送产品基础上,增加了玉器、水果与鲜花的配送,进一步扩大同城业务产品配送范围。与此同时,根据新浪新闻数据显示,国内一些达达、人人、UU跑腿与闪送等同城快递业务企业,配送商品涵盖蛋糕、咖啡、药品、商超用品与鲜花等。可见,随着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逐步完善,同城快递业务配送产品也日渐多元。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为促进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同城快递业务基础设施。在同城快递平台方面,陕西省西安市设立了6个同城快递业务营业网点,已经实现了同城配送业务全覆盖。在同城快递配送设备方面,2017年9月,广东省为快递公司配备了专用车辆,并核定了专用摩托车配额,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微型汽车,解决同城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且同城到家企业在同城快递运输过程中,推出了纯电动汽车,每天平均可保持100-200km左右送货历程,为同城快递业务续航。在同城跨地配送线路方面,京东、圆通、申通与顺丰等快递企业,除了整合同城快递专用车辆之外,还建立了自有干线公路骨干网络,为同城快递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同城快递接收方面,2017年4月,北京邮政公司在全市推出了近1700个同城信筒,主要负责接收同城快件。在同城快递信息监管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布信息可知,为实现寄递流程可追溯,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已经配备了8869台安检机,信息监管平台已经接入了顺丰、中通、百世、EMS、申通、韵达等数10家快递品牌企业,占行业业务总量的90%。同时,UU跑腿在同城快递业务中,配备了密码箱,进一步刷新了我国同城快递行业的服务体验。此外,我国各省区在符合土地规划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快递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等,大力发展同城快递业务。
二、同城快递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同城快递业务配送效率低
当前,我国同城业务快递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配送效率较低问题。例如,2018年1月2日,长沙市某市民使用韵达速递同城配送商品时,由于该快递网点快件积压问题,导致快递在1月17日仍没有送达。2018年3月,陕西西安市市民在邮寄距离不超过10公里的快递时,原本仅需1天的配送时间,但由于快递公司网络异常,配送时间长达6天6夜,降低了同城商品配送的时效性。另如2017年4月10日,长春市某用户,在通过邮政快递寄一串钥匙时,收发两地开车仅需要15分钟的距离,但在发件后长达6天后,快递才到达用户手中。后期查询收寄地点与日期过程中,发现该快递在配送过程中出省绕了一圈,促使同城快递业务配送效率大幅降低。此外,2017年5月1日,咸阳某用户利用申通快递,寄了一个驾驶资格证,原本加上分拣与审核等环节,最多只需要3天时间就能到达。但由于快递公司员工工作失误,该邮件在西安与咸阳两地辗转,来往次数高达13次之多,导致邮件在5月6日,才到达用户手中,足足用了5天多时间。可见,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配送效率较低这一问题依然凸显。
(二)同城快递业务成本高
在粗放式加盟扩张中,我国快递行业已经逐渐陷入利润压缩问题的困境。根据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我国同城快递业务的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30%,下降到5%。且平均单价从28元下降到13元左右,企业利润空间仅维持在5%左右,成本进一步增加。并且,物流包装用纸价格上涨,也是快递企业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卓创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瓦楞用纸全国均价为4072元/吨,较上年的2697元/吨,上涨了51%。有物流企业曾表示,由于瓦楞纸箱价格上涨,导致快递业务的成本缩小了近15%-25%。截止到2018年3月,快递瓦楞用纸价格同比上涨了1倍,涨价0.2-0.5元,成本进一步增加,不利于快递企业的良性运营。此外,快递企业用人成本急剧增加,也直接影响同城快递企业成本上涨。根据中国食品物流网数据可知,截止到2018年3月,快递网点的快递员工工资每月上涨了近1000元左右,涨幅达20%。甚至有的快递网点除了基本奖励外,还给出15000元的月薪,使同城快递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压缩。
(三)同城快递业务商品安全问题频发
在同城快递业务中,从源头到末端,商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现阶段,由于人工与设备等原因,我国同城快递业务仍难以保障配送商品安全。例如,2017年7月25日,福州某用户,在使用顺丰快递走同城快递时,由于商品比较贵重,保价15000元。但超过配送时间,用户仍然没有收到商品,在联系客服后,才得知商品早已被快递员私自签收,该用户不仅需要承担商品成本费用,还损失了产品利润。同时,2017年7月,长春市某用户使用同城快递邮寄价值1000多元的观影券,但在接收快递后包装发生了严重破损,观影券早已丢失,该用户只得到了40元的赔偿,承受了960元经济损失。此后,2018年4月16日,中通同城快递在用户寄件5天之后,仍收不到货物,但物流信息却显示已签收。用户质疑该快递企业伪造签收证明,但相关人员拒绝承认。基于维权成本的考量,用户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再如,福清市某用户通过同城快递配送了11件物品,但到手商品仅剩5件,丢失物品价值700元。在同城快递业务中,频繁发生商品安全问题,促使用户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不利于同城快递业务良好发展。
(四)同城快递业务市场较为混乱
近年来,诸多企业纷纷加入了同城快递业务,致使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市场处于混乱局面。2016年后,百度外卖率先上线了“万能跑腿”。2017年“?p11”期间,“点我达”与“新达达”也纷纷加入了同城快递业务市场。随后,“饿了么”、“青旅物流”与“即刻达”也推出了同城配送业务。此外,全峰快递推出的“O2O闪送”、宅急送启动的“即时配”、同城跑腿平台“老虎快跑”、UU跑腿、闪送、以及后期美团推出的“跑腿代购”等,均加入了同城快递业务行列。各大业务平台为了提升业务竞争力,均调整了快递单价,导致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定价机制混乱。根据东方资讯与看看新闻整理数据得知,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同城快递运费一般不会超过商品价格的10%,平均定价为8元。但新兴同城快递业务平台却采用按照距离收费原则,且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以UU跑腿为例,3公里以内定价为12元,每超1公里加收2元;而闪送的定价标准,则是3-5公里以内,定价为12元,3公里以后加收6元;5-20公里每1公斤加收5元。并且,我国在同城快递业务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无法统一、有效管理众多同城业务平台,导致我国同城快递企业间的竞争力逐渐加大,同城快递业务市场处于混乱局面。
三、中国同城快递业务发展的前景分析
中国同城快递业务自推出以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促使同城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发展空间极其广阔。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预计未来5年,我国同城速递业务将保持30%的增速,预计到2020,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且武汉市邮政局局长表明,按照国家规定,同城快递必须在24小时内送达指令地点,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市场。虽然,目前我国同城快递业务还存在比较混乱、成本高及配送效率低等问题,但整体来看,中国同城快递业务发展前景较好,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为此,我国同城快递企业仍需继续努力,为推动同城快递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第一,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同城快递信息共享。当前,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商品损坏、丢失现象频发,促使用户信任度逐渐降低。因此,我国同城快递企业应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同城快递信息实时共享,进而提高商品配送安全。具体而言,同城快递企业应以资源共享、信息监控为原则,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以商品配送信息汇集为主线,运用电子商务数据平台,通过信息规整与分类,建立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在平台建设完成后,相关企业应提供同城快递查询服务、配送员认证服务、订单接收确认服务、商品认证服务与监管服务五大服务系统。通过各大系统,同城快递企业在产生订单时,应将配送信息实时录入,并在配送过程中,实时追踪商品配送情况。用户可在该平台上,对商品配送信息进行实时查询,从源头到末端掌握商品配送情况,在实现同城快递业务信息共享的同时,有利于保障商品安全。例如,绿蚂蚁平台,通过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将碎片化与分散化配送信息进行汇集,形成了商品配送“货运时刻表”,进一步保证商品配送安全。
第二,实施“快递+便利店”联盟模式,提升同城快递配送效率。我国同城快递可通过实施“快递+便利店”联盟模式,提升商品配送效率。首先,我国同城快递相关企业,应对配送环节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梳理各个配送环节,充分了解商品配送各节点。其次,同城快递企业在了解自身业务属性基础上,根据商品配送节点,实时考察节点便利店。通过分析各个便利店实际情况,最终选出最优店铺。进而通过细分配送任务,采用协议合作方式,与该便利店达成联盟配送意识。最后,在实际配送过程中,同城快递企业负责将商品配送到联盟便利店中,联盟便利店负责转交用户,缩短了配送员查找用户时间,极大的提升了同城快递配送效率。例如,京东在全国已经入驻了3000家便利店,顺丰也计划采用“快递+便利店”联盟模式,将合作便利店规模扩大到4500家,完成了同城配送末端节点布局,有效的提高了同城商品配送效率。
第三,推行“绿色物流”方式,节约同城快递业务成本。在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绿色物流极大额降低了商品配送成本。因此,我国同城快递企业也应通过推行“绿色物流”配送方式,用以节约同城快递业务成本。一方面,在快递企业寄件时,采用循环包装袋,并贴上“回收”标签,要求配送员在用户提货以后,将该包装袋送回网点,再次进行贴标使用。另一方面,我国同城快递企业可通过积分兑换形式,倡导用户参与“纸箱回收”活动。当用户在签收商品后,若包装袋出现可回收字样,便可进行收藏,然后转交于配送员,获得相应积分。当配送员收到“回收”包装袋后,便可返回快递网点,进行商品打包与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同城快递业务的配送成本。例如,2017年10月22日,为了降低“双11”商品配送成本,苏宁易购共投放了20个共享快递盒,京东也推出了循环包装袋,极大的降低了商品配送成本,进一步缓解快递企业成本高压力。
第四,完善“5M1E+I”行业标准体系,规范同城快递业务市场。我国自2018年3月提出了“5M1E+I”快递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由此,我国在管理同城快递业务市场时,应进一步完善“5M1E+I”行业标准体系,用以规范同城快递业务市场。5M1E+I主要指人、机器、材料、方法、?y量与环境。就快递从业人员而言,应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存储、分拣与配送等专业知识。就快递使用机器、材料与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快递企业应对快递装载工具、分拣设备、搬运工具、扫描设备、储存设备等设备属性进行实时查询,要求满足快递企业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就快递配送方法而言,我国快递企业应通过优化配送流程,促使分拣、配送与接收等环节形成有效衔接,有利于对快递系统进行高效管理。就配送环境而言,我国同城快递企业,应事先对本区域的商业环境进行分析,完善商品配送路线,形成条理性较强的同城快递配送市场。通过以上层面,进一步完善“5M1E+I”行业标准体系,有利于我国同城快递业务规范化运行。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6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势„„„„„„„„„„1(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2(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优势„„„„„„„„„„„„„„3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存在的问题„„„„„„„„„„„„„„„3(一)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3(二)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有限并且缺乏商业技巧„„„„„„3(三)品牌意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4(四)服务价格较高,缺乏灵活性,吸引力较差„„„„„„„„„4(五)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4
三、中国邮政快递(EMS)发展的对策建议„„„„„„„„„„„„„5(一)改革经营体制,政企分开,各得其所„„„„„„„„„„„5(二)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建成完善的品牌体系„„„„„„„„5(三)调整价格体系„„„„„„„„„„„„„„„„„„„„6
四、提高服务质量„„„„„„„„„„„„„„„„„„„„„„„6
五、尝试新型服务方式„„„„„„„„„„„„„„„„„„„„„7
六、结论„„„„„„„„„„„„„„„„„„„„„„„„„„7,8 参考文献„„„„„„„„„„„„„„„„„„„„„„„„„„„9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快递业发展迅猛。中国邮政(EMS)作为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经营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如遍布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便利的绿卡金融网等。但是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政企不分,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乏,服务价格较高并且缺少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随着中国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物流企业纷纷登录中国,凭借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抢占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和部分国内快递市场,而且还在迅速扩张。同时,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突起,其较低的定价和便捷的服务使其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日渐增大,成功抢占了部分国内同城快递市场。这些都给EMS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民营快递公司的抗衡中,我国邮政快递EMS应当如何克服不足,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经营?为此,文章着重在EMS现状的情况下,为EMS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便快递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邮政EMS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势(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
按运输空间的远近,快递业务可分为国际快递业务和国内快递业务,国内快递业务又分为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和同城快递业务。中国邮政EMS(特快专递)自1980年开办以来,发展较快。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EMS快速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快递市场。EMS的经营范围通达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75个地级以上县市,基本覆盖全国。依托中国邮政强大的网络优势,EMS将其网络延伸到全国各乡镇,甚至广大的农村地区。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在快件的投递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遍布城乡的、训练有素的投递队伍,良好的企业信誉与雄厚的实力,赢得了百姓和企业的普遍信任。
目前,中国邮政EMS在全国范围内只占有同城速递业务20%的市场,国际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到20%;只有国内异地传递,中国邮政还拥有60%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总之,面对国外和民营速递公司,中国邮政EMS已经显示出了诸多的不适应。EMS面临的这种压力使得改革迫在眉睫,中国邮政EMS应该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积极地应对挑战,建立起完善的快递企业,推动我国民族快递业更好的发展
百分比
图1 EMS在全国范围的业务分配 国内异地60%同城业务20%同城业务国际业务国内异地国际业务20%(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优势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优势体现为:具有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赢得了顾客的普遍信任、邮政储蓄建立的绿卡金融网,为网上交易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存在的问题(一)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
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员工观念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长期以来采用的“政企合一”是邮政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邮政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业务经营结构落后,专营业务不适当扩大。由于体制不顺,导致在其管理中仍留有许多计划经济的影子。因此,现行的中国邮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有限并且缺乏商业技巧
1998年邮电分营后,中国邮政开始独立经营。但是中国邮政仍然是政府型企业,长期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下垄断经营,导致邮政的经营缺乏市场观念。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缺乏市场营销观念和竞争意识。邮政职工长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氛围的熏陶,并且长期依赖政府补贴,与外资快递和民营快递企业相比,缺乏相应的商业技巧。
(三)品牌意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品牌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品牌定位不准、缺乏内涵、维护管理水平落后,致使邮政品牌体系缺乏整体效应。中国邮政一直缺乏统一的品牌规划,品牌形象缺乏“凝聚力”。邮政下属诸多子品牌“EMS”、“思乡月”、“绿卡”、“中邮专送广告”等都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连锁经营的大品牌。(四)服务价格较高,缺乏灵活性,吸引力较差
在同城快递业务中,民营快递占据优势地位,除了灵活的机制外,较低的价位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原因。缺乏价格调整的自主权是EMS在与国内快递企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最主要原因。面对国际快递和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中国邮政EMS的价格吸引力较差。(五)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邮政职工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水平整体较差已成为当前中国邮政快递的最大劣势。很多民营快递企业上班时间不固定,他们只需客户一个电话,就能派服务人员上门取件,并保证按时送达收件人手中。但邮政快递EMS需要去邮局投递,而且全天服务时间固定,再加上投递手续复杂,都导致了邮政快递服务手段落后。中国邮政EMS长期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意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和客户关系。
三、中国邮政快递(EMS)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改革经营体制,政企分开,各得其所
在企业内部推进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上而下的完全的企业化管理使EMS作为公司法人独立运作,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全国性的EMS总公司。由于新成立的公司将会按公司模式经营,所以EMS将更具市场活力,并将以灵活的策略、先进的管理水平来和外资巨头争夺市场。只有这样,邮政速递才能焕发出自身的活力,真正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经营。(二)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建成完善的品牌体系
中国邮政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培育和提升中国邮政的品牌形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做好中国邮政的统一品牌战略规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品牌、各个子公司品牌以及各个产品品牌必须统一规划,明确每一个品牌的品牌定位,以及各个品牌拥有的品牌资源,然后统一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其次是中国邮政需要集体转变心态,实施“全员品牌管理”。员工集体参与品牌意识的确立、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选择、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等工作。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育品牌忠诚度。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维系顾客的忠诚度,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邮政在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加快改革,必将树立起其应有的邮政行业大品牌形象。
(三)调整价格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当某一领域的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灵活、巧妙地实施“价格战”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营销手段。目前国内邮政EMS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不能根据市场进行相应调整,其资费高于民航快件和中铁快运快件资费,区域和同城EMS资费更是远高于其他速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因此,为增强邮政EMS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邮政EMS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革现行的资费政策。
四、提高服务质量
建议EMS扩大服务范围,狠抓服务质量,如:提供门到门服务,精确运送时间表,多种付费方式(预付、到付、第三方付款)等。同时,要加大投资,提高速递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的监控管理和查询能力。
分拣封发部门要认同速递专业的特殊性,确定相对固定的场地、人员负责速递邮件的处理并根据业务部门要求适当的延长工作时间,保证当天收寄的速递邮件当天处理完,能直封的要直封,实行收寄局——投递局的传递模式,不能直封的要尽可能地减少经转环节。运输部门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要开设速递专线邮路和夜间邮路或搭载报刊专线邮路以加快EMS邮件的传递速度,尽量避免快速网依附于普邮网现象的发生。
五、尝试新型服务方式
面对邮政腹背受敌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了投递体制改革、发展社区服务等战略构想,但如何把设想具体化是邮政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建立邮政便利连锁店是邮政强化物流配送终端优势,进入新的利润领域的一种可能和可行的途径。邮政连锁便利店就是由邮政企业通过投资、收购、控股和特许等方式建立的便利店连锁系统,它利用邮政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以邮政物流配送体系、综合计算机网和金融网为依托,把商业经营和传统邮政业务(如报刊零售,信函、包裹揽收,送货上门等)有机的整合为一体。
建立邮政便利店除了强化和完善城区投递网的作用外,还是邮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利探索,它通过与传统邮政业务的衔接,实现了传统邮政业务向商品销售领域的自然延伸,也为邮政寻找到新的利润源泉和业务增长点。
六、结论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7
自1979年出现第一家快递企业起, 中国快递业已成为市场中关注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购物狂欢节等网络促销的拉动, 即使在经济低迷的2012年, 快递业增速依然高达51.2%。同时, 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目前我国注册快递企业逾6000家, 从业人员达60多万。行业中, 国有企业加速改革, 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国际快递加强中国市场战略部署。2012年9月, 国家邮政局正式批准Fed Ex和UPS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外资快递巨头进入国内市场, 必将给国内快递市场带来巨大竞争。
二、国内快递业发展背景
(一) 国内快递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邮政局统计显示:2012年,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6.88亿件, 同比增长53.2%;收入累计完成1055.2亿元, 同比增长32.6%。从以下我国2007年以来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图可以看出, 我国快递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 《快递业“十二五”规划》也指出了快递行业未来发展目标位21%, 相关研究也表明快递业与GDP的增长比例为1:2.9,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 快递业也必将持续高速发展。 (见图1) (二) 异地主导, 东强西弱
邮政局统计的快递三个细分市场中, 2012年同城、异地和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分别为110.2、635.5、205.6亿元异地占比最大, 收入占比60.2%, 业务量占比73.3%。同时, 国内快递业也出现了较强的区域差异, 业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012年业务量和收入分别占到全国81.9%和82.3%。
(三) 电商兴起助力快递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电子商务也迅猛发展,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其中网购用户达到2.42亿, 网购使用率高达42.9%。手机应用的开发也推进网购便捷化。近年来, 快递作为网购商品配送的最佳选择, 国内几大电商网站主导的购物狂欢节在为自身带来海量订单之余, 也引爆了国内快递行业, 网购用户多元的需求也迫使快递行业不断发展。
(四) 国际快递巨头加强中国市场战略部署
早在中国入市之前, 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就开始以收购在华合作伙伴方式进行国内快递业务, 虽然《中国邮政法》的出台抑制了其开拓中国市场的速度。但国际快递巨头也加大了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 在北京奥运会准备过程中, Fed Ex和UPS分别成为国家羽毛球队赞助商和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搭乘奥运快车, 双双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并实现扎根国内快递市场的战略目标。2012年9月, 相关经营权限的获批, 也帮助其顺利进入了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国内快递第一战场。同时, 该战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巨大的快递市场和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也有利于国际快递巨头们的中国市场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
三、国外快递业巨头压力之下中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
(一) 行业盈利能力较低, 与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
同质化的服务迫使大多快递企业选择低价策略, 在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盈利能力, 然而在与国际快递巨头对比分析发现, 两者盈利能力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国内快递企业净利率和同等市场份额产出率较低。快递与物流咨询网指出, 目前国内快递业和平均净利润分别为4%, 仅为国际巨头的1/2。同时, 同等市场份额产出率低, 《2012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2.8%、75.4%和1.8%, , 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28.4%、60.5%和11.1%。相比国内快递企业以98.2%的业务量换来88.9%的收入份额, 国际快递企业仅以1.8%的业务量豪夺11.1%的收入市场份额。
(二) 缺乏良好市场秩序, 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 媒体频繁对快递业存在的诸如暴力分拣、掉包窃取等问题进行曝光, 央视去年年末连播八天的《再问物流》更是剑指快递公司管理混乱, 缺乏良好市场秩序。国家邮政局的月度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显示, 多数国内快递企业申诉率较高月度有效申诉量最高值通常超过150件/百万件, 而国际四大快递几乎均保持10件以下, 存在较大差距。
(三) 技术设备落后
国内大多快递企业受经营模式及资金之困, 与国外同行相比, 在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均比较落后, 基层网店办公简陋, 中小型配送中心缺乏自动拣货机等设备, 同时, 在国外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需求偏好预测的情况下, 国内大多数快递企业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大都没有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 甚至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均未普及,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快递业运行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 人员素质偏低, 流动性大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包裹配送的一系列服务质量, 企业本应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然而, 为了降低成本, 国内企业在员工的聘用上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行业人员素质偏低和流动性大。目前国内快递企业雇佣的员工学历层次水平较低, 专业技术知识薄弱, 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快递业“十二五”规划》显示:截止2010年, 在6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 仅有19.8万快递业务员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比例仅为32%。这与国外严格的持证上岗有较大差距。同时, 以成本控制为主导、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廉价的劳动力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疏于对员工福利的重视, 忽略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 表面上可以降低快递企业的成本, 实际却易造成员工缺乏归属感, 责任心不强, 使得行业人员流动率较高企业培训成本大量增加, 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五)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强
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有自营、加盟、混合三种模式, 对于大多数快递企业, 特别是资金链较为紧张的民营企业, 中国特色的加盟模式由于能有效解决资金短期, 降低管理成本, 曾一度帮助企业做大, 但由于加盟模式本身存在的利益多元化和权利分散, 造成了企业标准化难落实, 企业融资困难加剧, 加盟模式困扰圆通快递IPO便为最好的例证, 加盟模式还威胁着服务水平的提高, 成为了限制企业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同时, 目前世界500强的快递企业中, 还未出现特许加盟模式快递的企业。在快递行业转型的今天, 单一的特约加盟模式已不能继续满足发展的需要, 从而被市场淘汰。
四、国内快递行业发展对策
(一) 抓住现有发展机遇和优势, 开发中西部市场
快递业“十二五”报告指出, 目前我国快递业仍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快递服务的需求依然强劲, 为快递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 国际快递巨头获批经营的城市仅为少数东部沿海城市, 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 随着快递市场的不断发展, 其市场空间将被逐步开发出来, 国内快递企业拥有巨大的网络优势, 依托于现有网络的情况下, 也较容易做到加大对中西部市场的开发。
(二)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与国际巨头相比, 净利率和单位市场份额收入较低证明了国内快递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与国外巨头有较大差距, 究其主要原因, 主要为国内业务市场上服务低价格、同质性竞争程度大, 缺乏差异化服务, 在利润较高且相对缺乏弹性的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上表现不佳, 同时, 由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及商誉等情况, 造成快递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包裹流通各环节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鉴于这样的情况下, 快递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降低仓储、运输、配送等成本, 提高对运输服务商的议价能力, 同时, 选择合理区域进行差异化经营, 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采取与便利店合作等方式降低拟向物流成本和二次配送的可能性, 提高末端客户服务的灵活性和质量, 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 最终改善经营状况。
(三) 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还可以提高快递企业服务水平, 同时借助对后台数据的分析, 可更加精准定位客户真实需求。国际四大快递巨头的经营能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国内快递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投资, 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的客户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普及和推广, 在解决因人工处理导致的高错误率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同时,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 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 加大行业考核制度, 提高从业人员进入门槛
由于行业管理的疏漏, 从业人员违规操作处罚成本低廉偷盗掉包等事件的频发, 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基于这样的情况下, 在国家层面上, 应完善快递行业相关法规, 对企业的经营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各级邮政局及快递行业协会应该加大对快递企业人员持证比率的督查, 加大处罚措施, 同时, 引进如驾驶证管理等理念, 完善行业快递人员管理制度, 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递企业和个人给予警告、降级、罚款、勒令整改、限制从业经营年限、吊销执照等处罚, 规范行业行为;在企业层面上, 采取合理的针绩效考核方法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 从而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五) 经营模式转变:标准化、直营化
加盟模式的利益多元化及权利分散带来了众多的问题, 如今企业想做强, 只有标准化与直营化两条路, 企业应加强对加盟企业的控制, 学习肯德基、麦当劳严格执行标准化。同时未来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国内快递企业逐步解除与特约加盟商的合约, 实现企业直营化, 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与融资难度。然而, 由于提供的产品时服务, 服务本身的异质性、易逝性等特点使得企业施行标准化管理难度较大, 同时各地加盟商已发展多年, 根基稳固, 直营化过程必然会威胁到加盟商利益而受到一定阻碍, 难以做到跟顺丰过去一样的全面回收, 所以于大多数快递企业而言, 选择“重点区域直营, 其他区域加盟”外加“加盟商质量监控”模式不亏为最好的选择。
五、总结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 篇8
关键词:物业;快递代收;末端配送
1 概述
电子商务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并成为个体重要消费渠道。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物流,所以网购促进了快递业务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城镇化政策的推进,集约化思想更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快递在城市社区需求量猛增,但由于城市生活节奏与快递配送之间的耦合小,导致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运作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在传统物流还在发展探索的时机,物业快递勉强填补着这一空白。
2 物业快递概述
网络购物的特点使得信息流和物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延迟,在个性化快递服务尚在构建阶段,快递公司均是在白天某一时段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就存在该时段购物者没在家的困境,而口头或书面委托物业代收,逐渐形成默认的物业寄存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优势:
2.1 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主要企图来源于提升业主的满意度。依照《物业法》、《物业管理条例》可以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进行监督,遏制了物业强权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所以物业快递在物业投入成本不大甚至没有的前提下,虽然尽是小额甚至没有利润,但是可以提升物业的满意度,为业主提供便利,增加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提升隐形价值。同时也避免了外来人员以送快递为由,给业主带来安全隐患,促进了物业良性管理。
2.2 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一次集中送货,减少了工作量,物业快递弥补了末端配送带来的负担,提高了配送效率,节约了交接时间,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货到迟缓的投诉。
2.3 对于业主而言,灵活选择时间收取快递,方便快捷,节省了与快递员之间的交接妥协,同时物业作为服务人员,令其代收快递可信度高。
2.4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物业快递填补了从线上到C端的空缺,物流末端配送得以良好实现,顺应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 物业快递存在的问题
物业快递逐渐成为城市末端配送的主流,在实际应用中也被广泛普及,形成电子商务物流的一个新节点,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考。从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看,《物业服务合同》以及《邮政法》均为约定物业服务企业代收快递的义务[1],也没有对物业代收快递做出相应的规范,没有法律条文约束的物业快递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责任难以界定。物业既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为业主代收快递,但是一些物业服务公司考虑到暂存快递对自身的投入影响较小,所以为了便于提高物业服务整体水平,无偿提供代收业务。对于快递人员讲,节约了配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业主有时候没时间领取,也存在物业代收的需求。三个条件促进了市场的供需,便空头约定形成节点。在这个环节上却遗漏了客户签字,这就将责任转换成了便捷。虽然从实际运作中很少发现有纠纷存在,但不排除个别现象,如果出现代收问题怎么界定责任?
3.2 存储与保管。一般的小区体量是三千人左右,大的开发商几期工程下来会更多,然而物业办公环境有限。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的数量更多,同时购物季的井喷现象,会对物业代收快递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物业管理的正常工作。一方面表现为存储的空间有限,物业管理作为一项后勤服务,不需要太大的工作空间,加上开发商对土地的高效利用,转化为经济利益,也不会为物业管理预留过多的场地,而且快递送货一般是在门岗处,所以物业区域空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替业主代收快递,业主因忙碌甚至忘记,使寄存的快递没有及时领走,需要物业人员对快递进行看管。同时对于不同的快递公司包裹,物业管理人员还要专门的分类,便于包裹管理和业主领取,避免出现漏拿、错拿现象。这些无形地给物业管理带来了工作量,也为物业管理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代收模式不成熟。目前物业代收快递存在两种模式:无偿代收和有偿代收。两种模式在不同的小区都有实施,但是两种模式均未成熟。无偿模式存在上述问题,而有偿模式也处于探索期。首先,会带来一部分业主争议,业主认定物业费里包含了快递代收业务,所以应该享受服务。其次,有偿模式的主体无论是快递企业还是物业服务公司,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资本,但是仅有很少的企业在尝试,韵达和圆通快递与万科物业开启战略合作,推出社区便民服务点,相关运作还不成熟。最后,有偿模式的规范尚未形成,对于包裹的资费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4 物业快递发展的策略
物业快递在电子商务物流的最后一百米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代收模式的探索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快递行业的发展将会逐渐完善并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方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杜绝。
4.1 完善物业法规。将物业代收快递服务写入《物业合同法》,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并依照法律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流程、责任界定以及赔偿等措施,规范化物业代收节点,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4.2 配置智能快递柜。速递自提柜是创建智慧城市的一个便民项目,采取“免费安装,盈利分层”的模式,避免了物业代收存在的隐患和法律责任。一些物业项目已经试点引入智能化自提柜参与快递代收管理并盈利,实现了多方共赢[3]。
4.3 快递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顺丰尝试推出夜间配送服务,弥补白天配送C端客户不便取件的空白,实现夜间定制,这样既可以避免物业中间流通所出现的隐患,又可以落实C端客户和快递企业之间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客户的忠诚度。
5 结语
物业快递满足了快递配送人员、业主甚至自身的利益需求,但是这种模式所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法律尚未明确的领域,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快递末端配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安成.物业代收快递中的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物业管理,2013(12):22-23.
[2]谢罗群.求解物业服务企业快递代收难题[J].中国物业管理,2013(11):51-53.
[3]陈福宝.物业服务“助跑”快递末端配送[J].中国物业管理,2013(11).
【联邦快递的发展史】推荐阅读:
联邦快递营销策略10-14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08-10
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发展08-19
快递业发展05-12
校园快递发展问题06-29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分析07-18
顺丰快递行业发展论文08-28
美国联邦制度的变迁08-16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4简介05-31
8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