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的人生事迹

2024-10-01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的人生事迹(共6篇)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的人生事迹 篇1

一千六百多年来,诸多专家围绕着《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其真伪论争,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综合探讨《兰亭序》的思想性、文学性和以作品思想内容为要求而选择书法表现形式,却相当罕见。

实事就是的说,《兰亭序》首先是一篇关于人生思考的散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才是一篇划时代的书法珍品。

我们非常有必要强调和评价《兰亭序》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如果没有其思想高度,没有其文学高度,王羲之不会选择具有创新意义的字体而写出《兰亭序》,也就不会有《兰亭序》的书法艺术高度。

当然,《兰亭序》如果没有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尽管其具有思想高度和文学高度,也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兰亭序》之所以诞生在王羲之的笔下,是由王羲之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兰亭序》的思想性。

《兰亭序》不是一般的诗文集的序言。它叙事简练,抒情真挚,哲理深刻,虽有“岂不痛哉”、“悲夫”等伤感词句,但总体上与王羲之的其它作品——诗歌、书札、信函所表现出的学识的丰富性、感情的充沛性和思想的深刻性相一致。

它的思想高度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其一,文章揭示生命之乐。文章第一段先写“良辰”:暮春三月是会稽山区四季中最美的时光,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到了,老老少少集聚在一起,多么吉祥美好!次写“美景”:会稽山阴的兰渚山区,“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同志亲友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举行被今天的我们称之为“迎春活动”的“修契”活动,表明环境很美。再次写“赏心”:虽然没有音乐交响的热闹,但饮酒吟诗,也完全可以尽兴地抒发幽雅的情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明纵目观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此段的结论认为本次活动: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是一件人间“乐事”,表现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二、文章揭示死亡之遗憾。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些人喜欢各抒情怀,聚集在一室之内促膝畅谈;有些人喜好寄情于物,放浪旷达直至忘掉自己的形迹。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的恬静或浮躁虽然各有不同,但当他们为自己的境遇而欣然于怀,一时间怡然自得,都会忘记老年即将来到。等到对所想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情趣随着事物变化而转移,感慨便会随之而来了。从前所感到欣喜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往事,不能不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任大自然来左右,最终都归于完结。古人说“生与死,也是大事啊!”怎能不叫人悲伤啊!文中表达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内含三个哲理: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作者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并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批评虚无的思想观念。作者在文中抒发了自己的思考:每当我考察古人兴发感慨的原因,便发现都是那样不谋而合。读他们的文章未尝不叹息感伤,而内心又不太明白为什么。所谓生死如一,寿夭等同的说法,该是虚假荒诞的。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作者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启发那些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然逝去。

四、作者希望文章的主题能与“后之览者”沟通。认为有必要逐一记下与会人士的姓名,录下他们所咏的诗歌。虽然时代会不同,人事会各异,但使人感慨的原因却是一致的。“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认为,后世的读者,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世人在读文的时候,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说出了许多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人生体验,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后来的人们。但发出悲叹不等于内心悲观,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他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上述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写不出的。

王羲之出生于公元3,时处我国历史上的西晋末年。他的出生地史称琅琊临沂,即今山东临沂。当时,北方发生战乱,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向王室成员司马睿建议,建议他渡过长江到江南建立根据地。司马睿采纳建议,率令大批人马南渡长江,抵达建邺(建邺后来更名为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如果王羲之没有自幼相随琅琊王氏家族南渡的经历;没有23岁走上仕途担任秘书郎(秘书郎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中层干部);没有其后当上会稽王友,历任临川太守、征西幕府参军、宁远将军兼江州刺史的经历;没有在地方官的位置上得到多岗位的锻炼后,被多位朝廷官员推荐担任护军将军,主管全国武官的选拔任用,与领军将军一起共同统率中央军队的经历;没有主动出任会稽内史,肩负起既要维护老百姓利益,又要使会稽地区成为保障朝廷大量需求的重要基地的重任;没有遇到特大灾荒,实施开仓救灾、宣布禁酒,被扬州刺史派人监察呈请朝廷给予处分的遭遇;没有(/wenxue)惩治腐败,力除政弊,放弃安逸,不辞辛劳的感受;没有身在会稽而关注天下大势,危言进谏,谋划国是的眼光;再如果没有琅琊王氏家族的孝悌文化和书法文化的长期熏陶,以及没有身处会稽悠久历史文化的氛围,王羲之是不可能在《兰亭序》中表达出上述人生哲理的。

其次,我们来分析《兰亭序》的文学性。

从结构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王羲之写了本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名称、人员、环境和众人的欢乐情景。第二部分王羲之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这是文章的特色所在。第三部分是一段简洁的结束语。王羲之预测千百年以后,会有人与他一样的有共感。

文章结构完整,文字凝练。文章中特别出彩的足以代表其文学性的是那些富有哲理的语言和对仗词语,例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一觞一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一篇324字的精短古文,诸多词语被后世人频频引用,这难道还不足以表明其文学的魅力吗!

现在,要说一说《兰亭序》作为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大凡思想成熟而有书法实践体会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在内容与书体的关系中,往往是书体选择内容,或者是内容选择书体。也就是说,一名书法家只擅长某种书体时,他必然会按照书体风格的要求选写合适的文字内容;而如果这位书法家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乃至敢于实践各种相交书体时,那么便是特定的思想内容指挥书法家选用适合表现其内容精神的书体。

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时候,显然是内容选择书体。那篇具有高度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使他选择了当时他正在研究的亦行亦楷的新书体。于是书体的艺术性与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使得《兰亭序》在书法艺术上表现出如下“三美”:

一是字法笔法之精美。《兰亭序》全文324字,28行,王羲之在字法上灵活处理了字形的大小、宽窄、长短、开合,在笔法上灵活飞动,字势各异,造成自然和谐、错综变化的效果。其中重字多变,如“之”字,各具形态,体现了王羲之在《书论》中所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二是墨法之精美。《兰亭序》用墨或浓或淡,线条或粗或细,有枯有湿,即使是作品中几个信笔修改的单字,也使得墨韵生动而富有节奏。

三是章法之精美。《兰亭序》中的28行字,行距之间阔窄有度,揖让顾盼;行气蜿蜒而富有变化,独具匠心,令人心和气顺;字距恰到好处,字势相连,互为呼应。整篇文字血脉相通,流露出不事雕琢的天然意趣。

《兰亭序》的书法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离不开思想性和文学性为基础。而这一切,从其内因来说很大程度取决于王羲之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琅琊王氏的家族文化,包括家族的孝悌文化和书法文化。

当然,王羲之与《兰亭序》的举世闻名,还有其独特的际遇。主要因素有三个:

其一,魏晋时代中国书法的书体处于正书体向行书体演化的时期。这个时期诞生的行书精品,具有代表一种新书体问世的意义。王羲之的《兰亭序》流传以后,人们一致公认代表了新书体,开拓了一代书风。

其二,王羲之以后的时代,也涌现无数行书大家,尽管各位书家奋力创新,各有成就,但或多或少都受到王羲之的书论及其《兰亭序》的滋养。《兰亭序》在人们的心目中至今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书法艺术高峰。

其三,《兰亭序》传世千百年来,古代有唐朝太宗皇帝和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祖孙皇帝极力推崇,现代有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支持开展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论辨。在中国书法史上,再没有第二件作品受到如此礼遇,《兰亭序》的社会地位被推上了极点。

在历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兰亭序》依然具有社会影响力,乃是在我们当代出现了长江南北两大活动:南方产生了浙江绍兴的兰亭书法节,北方产生了山东临沂的书圣文化节。如果没有绍兴、临沂两地有识之士的正确决策、有力推动和精心实施,就不会有当代社会的这两大文化活动。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当代绍兴、临沂两地的这两大经典(/wenxue)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已经扩大到了全国乃至海外,其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简言之:一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二是有利于两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有利于绍兴和临沂两个名城地位及其形象的提升。

我们如果能在弘扬《兰亭序》的书法艺术的同时,加强弘扬其思想性和文学性,那么既是对这件稀世墨宝的全面推介,也可以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共享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王羲之兰亭集序 篇2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奔驰,敞开。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晤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的人生事迹 篇3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安排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 [xì] ”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钟繇(yáo)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yōng)写的石经及张昶(chǎng)《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一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

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

兰亭序真迹 王羲之 篇4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从兰亭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家王羲之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叙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

千古遗恨《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巅峰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失传千年,让人怀念!史书记载,在唐太宗遗诏中,明确要求《兰亭序》陪葬。换句话说,这件宝贝应在昭陵。五代温韬灭绝人性,已将昭陵挖掘一空,发现钟繇和王羲之书法真迹,让其流传于世,并未提到《兰亭序》,致使成为无头公案。有人说,《兰亭序》还在昭陵,可能藏在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

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乾陵尚未被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

知识扩展:郭沫若如何评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序》东晋书法家 篇5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此地有

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chóng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清流激湍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集会,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用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看可以考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趣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很快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屋子里与人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自然,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行书《兰亭集序》作者是谁的说法 篇6

这次酒会留下了大批诗作,王羲之也在酒酣之际,兴致勃勃地挥毫疾书,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这篇作品,共有28行,324个字,可谓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19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不愧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无不推崇“兰亭集序”,认为它是我国行书的绝代佳作。

据史书记载,《兰亭集序》写在茧蚕纸上,笔端是用鼠的胡须做成的。王羲之也非常欣赏自己的这幅作品,曾一再叮嘱后代要好好保存,所以这幅作品在南北朝时期,一直保存在他的子孙手里,直到第七世孙智永。智永是陈代永兴寺的高僧,活了将近100岁,他去世时,把《兰亭集序》交给了弟子辨才。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喜欢书法的皇帝,尤其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想尽办法到处搜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真迹,除《兰亭集序》外,几乎所有真迹都被他找到了。经多方打探,唐太宗知道《兰亭集序》在僧人辨才的手中,便多次派人到辨才处讨求,而辨才始终推说这幅书法已经在战乱中丢失了。最后房玄龄推荐监察御史萧翼设计行骗,费尽心血,终于将它弄到手。

唐太宗高兴极了,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把它视为“国节”,对房玄龄、萧翼、辨才给予重赏,还命令名手赵模、冯承素、韩道政、诸葛贞四人拓摹一些副本,分给太子、诸王和近臣,让他们好好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经唐太宗这么一提倡,以后学书法的人几乎都要临摹王羲之,以便从他的书法中得到启发。

从此,王羲之的貞书,也就成了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可惜的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临死时把太子叫到了床前,对他耳语道:“我想把《兰亭集序》带走。”就这样《兰亭集序》手迹被作为殉葬品埋到了唐太宗陵墓昭陵中了,唐太宗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里,还能继续欣赏王羲之的这幅佳作。

可惜的是后来唐太宗墓被盗,《兰亭集序》手迹也从此失传了。后世流传的只有摹本,艺术风格并不一致。现在能够看到的本子,有被认为是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人的莩本。除墨摹本外,还存有石刻本。但这些传世本是真是假,一直是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

最早对传世本可靠性提出怀疑的人是清代生活在乾隆年间的赵魏,他认为王羲之《兰亭集序》貞迹的石刻本,没有保留任何隶书的痕迹,而南北朝时期至初唐存世的碑刻往往有隶书的遗意,所以现流传下来的王羲之的真迹石刻本“若非唐人临本,则传摹失真也。”赵魏只是对《兰亭集序》的真伪提出了怀疑,而清光绪年间的广东人李文田更是大胆地质疑,认为兰亭序帖根本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他把《兰亭集序》序文与王羲之的《临河序》进行比较,发现无论从篇名还是到文字上,两者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所讲的却是一回事。另外他还认为,王羲之的书法不会脱离汉魏隶书太远,不会写出南北朝时期梁陈以后的书体来,所以这幅书帖只能是隋唐时期的书法佳作,不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郭沫若先生根据新出土的文物为例证,发挥了清代李文田的论点,进一步论证了《兰亭集序》序文既非王羲之的原作,帖文也不是王羲之所书。他断定传世的序帖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作品。郭沫若把与王羲之同时代的一些碑刻作品和写本,拿来和《兰亭集序》书帖相比较。发现《兰亭集序》的文字体段与同时代的作品相差悬殊。《兰亭集序》的笔法,和唐以后的楷法是一致的,把两汉以来的隶书笔意全失掉了。

他又将《临河序》与《兰亭序》比较,得出了“《兰早序》是在《临河序》的基础之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结论。郭沫若先生还进一步研究认为:早在梁武帝时期,王羲之的真迹巳经寥如晨星,而依托临摹之风却盛极一时。到了唐代初年,时代又隔了100多年。中间经过了南北朝时期的大**,书画作品流失的也很多。

唐太宗为了收购传世的书法作品,不惜花费重金,自然也就刺激了大量伪作的出现。而智永也具备了制作伪品的条件,一则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特殊的身份就是最好的王牌;二则智永的书法也很有名,隋炀帝曾称赞他的字“得右军(王羲之做过右军将军,所以有人也叫他王右军)之肉”,可见他的书法造诣是很高的,他的一些书法作品有时确实可以以假乱真;三则智永还会作文章。

郭沫若先生认为:《兰亭序》中的有些语句很合“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相适应。所以书帖是智永的作品。

不同意《兰亭集序》书帖是伪作的人则认为:从序文的内容来看,《兰亭集序》的思想和王羲之的儒、释、道三者混杂的思想是一致的;从书帖的书法特点来看,也是王羲之的作品无疑。因为篆书和隶书是有传统的宮书,王羲之所写的行书和貞书是当时的新字体,还不能登大雅之堂,直到唐初才被公认,见于碑刻。

为了郑重其事,得到官方的认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写经字体含有隶书的韵味。王羲之的书帖是在书法上发挥了他的独创性,所以《兰亭集序》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正是由于他有所革新,有所前进,超越前人,所以他开创的风格才成为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把书帖的作者定为智永,属于想当然的说法,证据不足。

上一篇:飞机结构搭接件微动疲劳研究的关键技术下一篇:公安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