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2024-10-26

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精选12篇)

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叫xxx,是细巷乡文坪小学的一名教师。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全县“教育突出贡献奖”殊荣,并能和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这是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所做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和激励。站在这里发言,我很激动,也很惭愧。因为说实在的,我跟在座的各位一样,做的是份内的事,为社会做出了一点应有的贡献而已。回顾走过的历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觉得做得还很不够,今天借这样一个机会,就我的教育教学经历和大家交流,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爱校如家四十年,坚守岗位勤奉献。自19xx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文坪小学任教。40年来,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学校负责人,我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0xx年之前,我们学校的教室还是土木结构,课桌凳短缺,办公经费也非常紧张,为了给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条件,我发动教师自己动手,到沟畔崖边采掘青土粉刷教室,到林场收集边角废料制作简易桌凳,用土坯泥制火炉取暖。好在有各级组织的关怀,学校终于在得到重建,看着焕然一新的校舍,我的心里充满着感激和喜悦,可没高兴多久,忧虑又一次接踵而来。那年六月,雨水奇多,一连下了好几天,由于校园刚修建完毕,院子里坑坑洼洼,雨水不能及时流出去,积攒在了院子里,当时正值暑假,学校空无一人,没办法,而只有我离学校最近,我担心大雨会冲毁新建的校舍,顾不得自家场里的麦子,每天守在校园里,冒雨引水路。年迈的父亲见我太辛苦,也拿着铁锹来帮忙。

校园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家园,为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植树种草是必不可少的,可我们那没有树苗可栽,我只能和学校其他两名男教师到60公里以外的新店甘坡苗圃去买长青树苗绿化校园,可是运输是个大问题,当时蹦蹦车都很少,没办法,我只能去亲戚家借来一辆,一路上战战兢兢地开着去拉树。现如今,当年的树苗都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成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主动承担起节假日、寒暑假护校工作。从参加工作至今,每一个节日都是我独自一个人留守校园,种花栽树,修补校舍。40年来,我没有拿过学校一分钱的护校费。如今,我快要退休了,一想起就要离开学习和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会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师生无怨言。我从18岁参加工作到现在年近60岁,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以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来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我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从来不午休,那是因为从刚参加工作开始,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辅导课程、批改作业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长此以往,以至于现在没有了午休的习惯。在其他教师午休时,我就负责起学生的安全工作,而且还可以修剪一下学校的花草树木,铲除校园的杂草,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学校是我们老师的战场,虽然我家离学校较近,而且家里也一直种着庄稼,有许多农活是难免的。庆幸的是我有一位贤惠善良的妻子,她把家里料理得井然有序,也从不埋怨我总是忙碌在学校、而不顾家里的农活。每当看到她匆忙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即便是农活再忙再累,她也从不让我回家帮忙,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上。在我们学校,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总会耐心教育。在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个学生,家里非常困难,而且姊妹有好几个,加上母亲常年生病,致使家里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最后病魔也夺去了她母亲的生命。这个孩子每学期开学都因无力交纳学费而迟迟不来报到,我知道情况后,及时为孩子垫资学费,得到了家长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正是因为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和不求回报,才会有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师生和善良淳朴的家长信任我、支持我。

以身作则抓管理,争做师生领头雁。在教育工作上,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教委、学校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我总是努力去做,这样一来,其他老师也都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除日常教学工作外,我还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多年来,文坪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乡一直名列前茅。近两年,为积极实践并运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授课,我还为学校拟订了一系列的教研教改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山区学校,由于学生逐年减少,校园卫生清理成了最大的困难。我就和学生一起打扫环境卫生,清理落叶,雨天铲泥,晴天铺路,冬季扫雪,我总是以身作则,其他教师也纷纷效仿,潜移默化中,不仅大大增强了教师协作的团队力量,也为学生直接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40年来,从文坪小学走出去的学生中,有80多名考入了大中专院校学习,并走上工作岗位,帮助家庭实现了脱贫、走向了富裕小康。在我的带动下,文坪小学的教师总能迅速成长为全乡乃至全县的教学骨干;近几年来,文坪小学为全乡乃至全县培养和输送优秀教师多达十几位。我们学校先后23次获得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我本人也获得了“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这些成绩的取得,虽然有我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一份,也是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努力奉献的结果,但更要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教育主管部门,乡党委、政府和村社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发自内心,向所有支持、关心文坪小学的各级党委、政府,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真诚的感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今天发言的最后,请允许我用这一句名言与在座的各位共勉。谢谢大家!

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篇2

一、展示情况

1.教学目标明确, 紧扣课标、教材、学生。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明确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展示的16节课, 目标陈述清晰, 目标达成基于学生的实际, 充分体现了区域特点。如, 四节同课异构课目标:都体现了由画具体反函数图像到一般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目标。在共通目标下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目标:海南 (易小刚) 根据学生实际由y=6/x的图像得到一般反比例函数y=k/x图像与性质, 体现由特殊到一般, 较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广西 (韦莎莎) 在完成一般反比例函数y=k/x图像与性质结合学生实际更进一步完成较为综合的由双曲线当时x>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求m的取值范围问题;安徽 (王宗贵) 在完成一般反比例函数y=k/x图像与性质目标后, 重点放在了图像及性质的应用, 在完成上述类似的求取值范围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成了y= (m+1) xm2-5函数形式利用反函数性质求m的值, 同时完成了双曲线上横纵坐标矩形的面积为k的性质;吉林 (张冬梅)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不同层次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形式借用技术, 由特殊到一般地让学生深入理解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强调深层次的数学理解与把握, 体现观察—猜想—验证—说数学的过程性。北京 (王硕) 从生活情景中引出绝对值概念后, 进一步深化概念, 让学生完成了绝对值的几何表示及代数刻画, 并提高到用符号表示绝对值的性质。这种在一节内完成感知、抽象、定义、性质、符号表示及应用, 体现了数学课的高层次数学思维教学。而这种教学得以实现是立足于该校学生有较好数学基础。各位选手在目标的理解与达成上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数学课堂教学追求卓越, 拒绝平庸。

2.情境生活化, 问题情境数学化。

数学学习要基于学生学习的已有经验与基础, 数学学习的难点在于其概念的抽象性与形式化。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 引领学生思考, 探究学习, 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情境问题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境创设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 参加展示的选手在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共同点就是创用教材情境,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问题出发, 发现数学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如, 河北 (杨会卿) 轴对称现象从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到数学中的轴对称;新疆 (曲新影) 以古希腊数学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数学中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综合实践探究;北京 (王硕) 通过阅兵式, 检阅部队通过天安门情境, 引入绝对值概念, 再用塔层问题引入相对点选择对绝对值数值的影响;浙江 (干海通) 就学生写的5个有理数2, -2/3℃, -1℃, 0℃, 1/2℃, 2℃进行比较进入新课“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问题提出后再通过类比学生熟悉的温度高低将5 个数化为不同的温度表示:℃, -1℃, 0℃, ℃, 2℃ (寻找生活原型) , 再行比较想象温度计引入用数轴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天津 (刘红红) 通过学生熟知的工程问题与森林面积增长率比较问题, 引入分式的加减问题, 再通过学生已掌握的数的分数相加减方法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解决分式的加减;广西 (黄宝瑛) 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历启发引导学生就日历中的数学规律进行观察、猜想、验证、解释,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能力;陕西 (张瑾) 通过故事及切西瓜学生已有经历入手引入常用几何体截面的问题探究;黑龙江 (姜明) 通过三个不透明的盒子摸球问题入手引出“事件”概念, 让学生在已有的体验中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及大小;山东 (马明诗) 通过批发学生熟知的文具袋问题入手, 引出打折销售问题, 再使用直观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明晰进价、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另从数学新旧知识引入, 也是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入方法, 如前所述反比例4节课都是从学生已学的一次或二次及反比例函数知识及研究方法引入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探究, 这是据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认识及经历引入, 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特点。

3.以学为中心, 聚焦课堂生成。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长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加展示的课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思想, 授课教师聚焦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精心预设每一教学流程和细节。大多数课体现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作用,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吉林 (张冬梅) 采用任务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4个任务的探究, 让学生学习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河北 (杨会卿) 通过活动形式学习小组, 通过活动一:剪一剪;活动二:折一折;活动三:扎一扎;活动四:比一比等,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 掌握轴对称图形;辽宁 (赵海英) 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完成等腰三角形问题的学习:在探索并证明题目的隐含结论时, 提出问题:在不添加任何条件的前提下, 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然后就深入引导学生探究用了4个追问步步深入, 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在拓展并推广题目的前提条件时, 教师用了4个追问并准备了2个预案;在图形条件改变探究结论时, 教师用了2个追问。这种问题———追问的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了让学生独立探究结论、条件, 问题意识及探究目标更加明确, 是“产婆术”思想方法的应用, 通过有预设的追问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江西 (黄宝瑛) 利用日历, 将探究问题分为横行、竖列、上阶梯、下阶梯、九宫图等隐含的数学规律进行探究,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日历中相关数字规律, 并用代数式表示, 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学的有用性, 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体现了问题驱动生成的思想;陕西 (张瑾) 通过常用几何体截面的课件展示, 让学生直观观察生成截面截几何体的不同截面,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黑龙江 (姜萌) 通过摸球、投币、转盘游戏等活动, 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整节课体现了体验生成的思想, 同时也体现了在数学体验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甘肃 (李成栋) 通过有效动态激励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有效数学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在于课堂教学生本的生成, 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多元、立体、多维的过程。生成的主线是思维导向, 能力为主, 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善借技术, 提高质量。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现代数学教育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育手段为支撑。这次展示D组各位选手充分注意使用各校的教学资源, 利用直观教具, 制作课件, 使用微课视频, 图形计算器, 统计软件, 投影仪, 教学白板, PPT等进行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关注细节,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位选手的展示课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维目标的落实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这就要从教学细微处入手,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教学细节处考虑突破难点;在学生思考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在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给予鼓励等。这些教学细节上的处理在各位选手的教学中都得到了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 关注细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细节育人,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6.教学基本功扎实, 确保课堂教学任务有效落实。

展示的各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清晰, 板书美观, 板书设计合理, 讲授清楚, 演示示范规范, 熟练使用多媒体, 注意教学小结环节, 方法多样 (如精讲精练、目标教学、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也体现了展示课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几点思考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强化目标意识。

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定位注意克服:一是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拔高, 超越学生可接受能力;二是目标偏低达不到教学要求;三是目标空泛, 缺乏数学内涵。

2.实践学习, 问题研究。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学习研究提高。要重视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 要把握课标要求, 深入钻研和研究教材, 提高创用教材的能力;要提高开发教学资源能力, 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特别是要掌握简便适用的教学软件, 如几何画板等软件;提高开展自主、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能力;综合应用不同教学模式形成独自有效的教学风格,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反思成长, 提高专业化水平。

青年教师科研交流发言稿 篇3

建设路小学 滑伟娟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倍感荣幸,也很激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会从各位老师那里汲取宝贵的经验,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我的科研工作。所以,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对科研工作的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说说我的科研经历:

可能很多老师都和我的心态一样,最初对于立项、结题一直是不触电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第一次申报课题是2009的九月份,当时,什么都不懂,学校要求交上一份课题申报材料,我就怯生生地交上去了。转眼到了2010年5月,快该结题了,怎么办呢?就从网上下载了一大堆资料,修改、打印,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就交了上去。于是出师不利,只得了区二等奖,估计这只是个安慰奖吧。

2010年9月,我来到了定国小学开始了三年的支教生涯,这里的孩子纯朴、可爱,可是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对学生及家长做前期的问卷调查,我就想通过一年的时间转变这种状态,就这样,一个问题就转变成了一个课题。于是,我就报着再试一试的态度,申报了市级课题《提高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质量的实践研究》,因为当时的结题时,除了撰写结题报告外还要准备许多辅助材料,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做好准备工作,平时把学生的作业都收好,拍成照片保存起来。改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把孩子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最后准备了很多材料,其中还包括家长的感谢信,甚至把以前所做的工作都融入其中。或许是这些年的教学有了些体会,同时也得到了我们学校王新芳校长的潜心指导和定国小学各位同事的出谋划策,所以写结题报告的时候也比较顺利。最终完成、上交。一个月后,咱们区教研室李主任找到了我,问:报告中的这些都是你实实在在做的吗?我说:是的。李主任带着慈祥的微笑又说:挺让人感动的,有希望拿一等奖。这让我万分激动,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后来又得到了李主任的亲自指导,我感到十分荣幸。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最后终于获得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去年,这一课题又参评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获得了省优秀成果二等奖。

尝到甜头的我,在这一课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延续,11年9月又申报了《提高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实践研究》。

14年9月,结束了三年的支教工作,回到了建设路小学,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刚接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整个一年级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我们一(1)班共48人,大家猜猜男生有多少人?男生有30人,女生仅18人。生活在城市的大多是“四二一”的结构,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优越性相当强,大部分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毛病。并且有的孩子攻击性很强,尤其是下课时学生离开了老师的视线,经常打闹,自律能力很差。其次,一年级孩子刚刚入学,好奇喜动,注意力不持久,特别是男生,天生好动,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想看看、听听、动动,往往影响正常学习。大家知道,我们建设路小学又处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孩子及外来务工子弟也比较多,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一部分孩子中,男孩子还特别多,也许对男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视吧!然而,这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却疏于管理,不少男生自控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而为此,我觉得我得做点什么,又是一个问题带课题的转变。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们王校长,王校长挺支持的,因为之前没有过这方面的研究,还挺新颖。可是该写个什么题目呢,我们俩商量了半天也没有确定下来。最后王校长说,有位专家你最好去请教请教,你去找区教研室的王红主任吧!于是,我来到了主任办公室,王主任十分热情,想法更是新颖,让我豁然开朗,不愧是专家呀!这样我的课题《小学低年级男生自律意识培养的案例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我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改变班内男生自律能力差的现状。可是从何下手呢?

一、问卷调查。

首先还是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调查,由于从去年开始结项就不让交辅助材 料了,把所有的想法做法都在结题报告中呈现,因此,调查报告等内容在我的结题报告中体现得很清楚。(请看:课件出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接着是寻找造成现状的原因(也就是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上网一查:小学阶段男生适应学生要求方面不及女生,男孩子常常离不了众多缺点:坐不住、粗心、贪玩、上课不听讲、作业潦草等等,使得男孩子的家长头痛万分。曾几何时,坚强、勇敢、阳刚这些男孩的代名词逐渐变成了懦弱、胆小、“娘娘腔”。„„总之,男孩没有男孩的样子,中小学班级的班干部多是女孩;对上网痴迷成瘾的多是男孩;青春期犯错误触犯法律的也多是男孩„„总而言之,“男孩”似乎就是麻烦的制造者。这让我感到恐慌,因为,我生的也是个男孩。

然而,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接下来查找了大量的理论资料,原来,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差别至少有100多处。具体表现在:男孩天性爱动、男孩适合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然而现在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女孩,男孩的优势相对容易被压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男孩发育普遍比女孩晚,5岁男孩的大脑发育只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水平,读写能力明显不如同龄女孩。“家里有男孩的家庭,千万不要因为他的学习能力赶不上女孩而埋怨他。”孙云晓认为,儿童健康成长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性别施教。

三、具体做法及成果

有了理论基础,就开始行动了,接下来说说我的具体做法及成果:

其成果包括两个方面:成果一是小学低年级男生课堂纪律常见问题的归纳,下面重点说一说成果二:培养低年级男生自律意识的策略,其中又分别包括课上:课堂纪律管理及课下:行为习惯养成。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常规,培养自律意识,具体做法有:合理安排座位,尽量男女生结合、动静结合,建立竞争评比机制、多关注后进生等,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文本内涵,借多媒体手段,或歌或舞,编演结合等方式,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律意识。

其次,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通过制定自律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自律能力。如:针对学生作业质量差,字体不工整,错别字多等现象,开展班级“绿色作业”评比活动。(所谓“绿色作业”便是作业中没有错误,而且干净整洁)。每周开展一次“优秀男孩女孩”评选活动。比如:“阳光男孩”、“阳刚男孩”、“正义男孩”、“小小男子汉”等,我让每个学生都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个个争先恐后,想争得更多更好的荣誉称号。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因为,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跑动。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于是,我带领孩子们,重拾小时候的课间游戏:我们一起跳大绳,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玩老鹰抓小鸡等,我与男孩们一起玩,一起疯,一起跑„„小伙子们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兴高采烈,好不尽兴,以照片为证。

另外,结合班会和重大节日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孝道基地活动。为父母或长辈说一句问候的话,洗一次脚,送一件小礼物等。最重要的是及时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赞美学生,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

最后,是家校合一,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每月一期的家校联系卡,上有学生自评、教师参评、班主任主评、家长对老师的建议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自律能力的评价。

在整个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孩子成长与进步都记录下来。

最后是撰写结题报告,通过一个个小案例的形式把整个过程串起来,其中,小案例也包含多个方面,如,《一名学困生的转化》、《一个优等生的另一面》、《让多动学生动起来》、《他有一个多变的妈妈》等等。其中,可以穿插一些活动的照片,学生的作品图片等等,图文并茂,更加生动、美观,也更有说服力。

有老师会说,你说了这么多,难道都是你自己写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肯定要参考别人的,我也下载了大量的资料,但不会像第一次结题那样照搬照抄,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具体可行的,更具真实性的内容。我们参考了别人的也要尊重作者,最后别忘了可以写参考文献。

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教学。我今天要讲的是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建议。

在大力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性课堂”的浪潮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才能充实自己,从而完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工作。

在我执教的两年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任何一名教师,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履行教学职责,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灵活驾驭课堂。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见解:

一、上好每天的第一节课很重要。

熟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对于刚刚踏进校门,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的学生来说,第一节课学习的怎样,有无收获,对后面几节课是否还充满激情的学习和探究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就体现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据我观察,如果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学生就全神贯注,听得入迷,一直处在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的状态,那么他在听后面的几节课时,仍旧会延续这种兴奋,课堂利用效率很高,掌握知识相当全面,举手回答问题的频率也会增多。也就是说学生在第一节课上获得了足够的自信,激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相信自己有足够能力来应对其他各门功课,并且他们还会把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当成是一种愉快的劳动。

既然第一节课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理所当然就要上好它。要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教师必须要爱教、会教,才能教会、教好。要让学生成功,教师得首先是一个成功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哪里?来自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来自吸引学生心灵的巨大魅力;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总之,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是上好课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热爱学习,有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有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积累的迫切感,有读书的激情。从教一生,学习一生,投身于继续受教育的行列,在获取知识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作为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不断拓宽知识面,厚积方能薄发,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才有驾驭课堂的本领,才能把学生导入知识迷宫去探求知识。

上好第一节课,光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这还需要老师有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引导能力,时刻保持对工作愉悦、专注的`态度。另外,我们在教学当中应当多引用大量丰富的、色彩斑斓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基础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应用精湛的语言艺术来化难为易,力求所讲的知识浅显易懂。这样,学生很快的就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了。如此轻松地掌握住了知识,学生怎能不兴奋,不高兴?!在内心深处,他就认为自己相当的了不起,自信心十足,于是就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听下面的课程。这样,我们精心设计的第一节课的作用就达到了。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出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如果我们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的表情出现呆滞、疑惑的神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讲课状态,用较为精湛的语言化难为易,并且可以在讲课过程当中穿插一些人文趣事,让学生重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重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

让每一位学生走向精彩是我心中的愿望。我喜欢采用一对一的强化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练习,学生有了进步就予以鼓励。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调、严格的要求,使一些放弃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提高了课堂接受能力,调动了课堂气氛。

所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且适时的表扬会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赞美是关爱问题学生的良方”。在工作中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事业心,而且更要有一颗宽容心。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多一次机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他的勇气,会大大提高他的自信心,他才能在课堂上踊跃的展现自我。

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交流会发言稿 篇5

大家下午好!

我是哲学系10级的学生薛飞,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作为会长代表发言。

在XX年的秋天,我来到安大,刚到学校的时候就在西门口看到很多社团迎新的咨询台,那个时候我一个人来学校什么都不懂,有一个学长主动过来问我要找哪个院系,要办理什么手续,我至今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他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一个社团人。

我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心理协会,在我加入协会刚满一个月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剧本,那是我写的第一个剧本,当时非常忐忑也很不自信,在协会里有一个学长他会很细心的给我讲戏,告诉我剧本该怎么修改,后来那个剧本在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讨会上上演,反响热烈,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我丰富的大学生活。

大二那年我刚当选为动漫协会第九届会长的时候,满心忧虑,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力量能支撑起这个当年评优接近倒数的社团,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带着她走出困境,就在当晚,我在漫协的老部长打电话给我说:我之所以一直挺你,就是希望你能做我想做却没有勇气做的事情,我相信你可以,你也一定要相信自己。所以当我得知我的社团获得四大进步社团称号,乃至今年成为十大优秀社团的时候,那份欣喜可能是旁人难以体会的。

对于每一个安大人而言,从进大学之初到大学毕业之时,社团可能是大家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概念。那么,社团是什么?在我的眼中,社团是这样的: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中有的因为有兴趣,有的是因为想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甚至是为了能有朝一日站在多功能厅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无论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他们走到了一起。在第一年里,他们奔波劳累,却也乐在其中,锻炼了十八般武艺。他们写得了策划,搬得了桌椅,写得了新闻,拍的了照片。他们能在烈日炎炎下一家家跑赞助,也能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青春的汗水,他们能写出十万字的材料,也能办得起来一场观众近千人的晚会。久而久之,他们中有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开始对这个团体有了归属感,他们想用自己的创意和能力来造福自己深爱的这个团体,于是他们留了下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一代又一代人来到安大,他们加入了这样一个又一个团体之中,他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流泪,在这样的一个个群体中,没有等级之分,有的只是不同年级学生之间不分彼此的关怀,有的只是一群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团队而努力,这就是我眼中的社团,而我也曾是其中一员。

回忆过去两年我的社团生活,有过第一次参加社团会议在学长学姐面前的害羞和窘迫,有过第一次拉赞助久久不成的焦虑与心急,有过第一次集体high歌的激情与欢快,有过第一次站在多功能厅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团队那种紧张与兴奋,当然也有过团队合作出问题时候的争执和不解,也有过深夜里担心自己撑不下去时的失望和眼泪。正是因为有快乐也有悲伤有欢笑也有泪水,我才深深的明白,这是一段我生命里绕不过去的时光。她带给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让我明白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努力和坚持有多么重要,能和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共同努力有多难得,也让我明白我们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人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爱,去珍惜。

我明白社团对我的意义是什么,那么社团对于每一位社员又有着怎么样的意义?我想,社团对于社员的意义有四点,是兴趣的延伸,知识的转化,能力的拓展,人格的培养。我们因为兴趣因为志愿走到了一起,将我们过去二十年中所学运用到实践自己亲手去组建团队举办活动,从小事做起肯吃苦耐劳,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每一个在社团认真付出的社员都会收获的财富。

但是当我在今天这个时候,在我已经大三不在社团一线奋斗的时候,我开始思考社团的存在对于更多人,对于全校学生,对安徽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安徽大学有很多家历史超过十年的社团,其中也包括我曾任职的动漫协会,这些社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见证了安大一代代学生的大学生活,记载了一个学校从老区到新区,从新区最初到最终落成这一过程中的很多往事。我们安徽大学有着八十多年的历史,也许十年对于这八十年而言很短暂,但是它依然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存在。这些社团可能不仅仅需要做一些活动去满足我们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需要,这些社团更应该在接受安大的历史文化底蕴熏陶的同时,去承载更多安大的精神内涵,来传承历史。

今天我们共同的身份是“大学生”,学生之前的这个“大”不只是指年龄指年级,这个“大”更代表一种大责任与大担当,大追求与大理想。我们可以选择在象牙塔内不闻天下事,但我们也可以选择身在象牙塔胸中怀天下。

或许我们没有像刘文典先生那样身在乱世激扬文字,但我们也可以在辩协举办的辩论赛上挥斥方遒;或许我们没有像程演生先生那样的学识可以经世致用,但我们依然可以参加凌创承办的学术挑战杯实现理想;或许我们没有能力兼济天下,但我们依然为春晖和农协的每一次支教叫好,感到自豪;或许我们没有办法左右政府对重污染企业的处理,但我们依然可以响应环协的号召,捡起每一片纸屑让我们安大的环境更加美好。

我们的社团应该创造出更多的活动,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为我们的社会做贡献,身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挺起的是一个社会人的脊梁,我们应该承载的是一个社会人应该有的担当。这,或许才是社团之于安大之于社会最大的意义。

街舞:两岸青年交流的新方式 篇6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舞蹈家协会、台湾舞蹈家协会主办, 福建省舞协街舞委员会承办。作为两岸首次联办的街舞比赛, 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福建、上海、江西、湖南、内蒙古和台湾地区的台中、台北、金门等海峡两岸40多家单位、近千名青少年街舞舞者参与, 在众多参赛者中, 年龄最小的仅4岁。这是福建省舞蹈家协会新创的两岸青少年舞蹈品牌, 也是福建省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活动。

此次比赛, 逾50名台湾舞者跨海而来, 受访者表示这是从未有过的“人潮”。赛场上, 一些尚未被大陆流行圈认知的台湾舞者, 却在大陆年轻人中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街舞舞者兴趣一致, 借由网络社交平台, 两岸青年舞者早已缔结了热络的朋友圈, ”台湾知名舞者小黑说, “大陆街舞事业短短几年间就已经国际化, 两岸舞者如能一起致力于将中华文化融入街舞, 是很好的。”

街舞, 正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沟通又一独具魅力的平台。这给跨越海峡来到福州的台湾知名街舞舞者林建颖留下深刻印象。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街舞大赛上刚当完评委, 林建颖又作为舞蹈导师走进福建高校的校园, 与喜爱街舞的大学生们“亲密接触”。

他是应“街舞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参加此次活动, 该活动是“同筑梦想·心舞飞扬——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街舞大赛”的子活动之一。“海峡两岸舞蹈名家走进校园”至今已举办四届, 在两岸高校中引起良好反响。但台湾街舞名家走进大陆高校, 在福建尚属首次, 在大陆也不多见。

林建颖成为此次“海峡两岸舞蹈名家走进校园”活动的主角, 但这并非林建颖第一次来大陆。林建颖舞技高超, 是不少台湾明星御用编舞, 2003年即来大陆传授舞技, 是最早“登陆”的一批台湾街舞舞者。

在福建农林大学, 林建颖为近百名大学生们传授house绝活, 他在节奏明显的音乐中快速腾挪, 博得阵阵喝彩。紧随林建颖身后, 大学生们也踩着音乐, 踢踏点跳, 酣畅起舞。

“过去十年间, 大陆的朋友常常问我, 街舞这么跳下去有什么用;现在他们会问, 哪里有比赛, 我们组队去打。”在林建颖看来, 2015年成为两岸舞者交流的分水岭。

“以前一年大概只来一次, 2008年逐渐常态化, 至今年则频率加大, 仅仅福建就走了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林建颖说, 早期台湾舞者登陆大多是商演和传授舞技, 这两年则因大陆国际级赛事增多, 也有跨海来参赛的。

对于大陆街舞发展的兴盛, 林建颖深有体会。他说, 刚在台湾举办了一场国际街舞大赛, 大陆选手组团过海峡参赛, 成绩亦亮眼, “台湾一个月约有十余场赛事, 都能见到大陆舞者, 而在一些顶级赛事中, 也常常见到大陆舞者夺冠身影。”

两岸联手举办赛事也渐成气候。林建颖说, “往往很多比赛是初赛在大陆, 决赛在台湾, 或者反过来, 因此舞者之间早已相互熟悉, 街舞成为一个非常纯粹的交流平台。”

说到两岸街舞发展异同, 林建颖认为, 街舞作为舶来的西洋舞种, 沾染不同地域文化而各有特色, 即便是大陆, 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性格呈现。“上海偏好爵士, 广州、香港有百老汇的轻松和诙谐。”他打着响指做一个滑步说道, 台湾则带着“小确幸”的轻快。

在林建颖看来, “从一起组成‘海峡组合’出征国际赛事, 到街舞产业发展, 无论在原创服饰潮牌、开设教学机构、承办赛事还是共同‘造星’, 两岸都大有可为。”

“任何舞种流传中都会印上民族文化烙印, 街舞作为年轻的新舞种, 有更多的可塑性。”林建颖对两岸舞者合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共同探讨如何将中华文化注入街舞, 探索舞台剧、影视剧等多种合作方式, 或许有出乎意料的新发展, 这需要两岸舞者去共同思考。”

街舞大约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台湾出现, 90年代开始逐渐流行, 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一种特色的街头文化。台北各广场、公园甚至是地下通道内, 时常能看见一群群跳街舞的青年, 他们用动感的舞蹈释放青春。在各学校街舞社团、俱乐部和街舞交流网站的推动下, 台北有将近40%的青年学生加入学习街舞的队伍。

十佳青年交流发言 篇7

今天,能参与到这个互动交流活动中来我感到非常的荣幸。200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积极努力融入到徐庄矿这个大环境中来,在采煤一队和掘进九队区队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下,在老工人师傅的热心帮助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我从一名采煤实习技术员成长为一名掘进主管技术员。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进矿开始,就暗下决心,非学出个标兵,干出个榜样来。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和区队领导学习探讨采煤掘进技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虚心请教井下的老工人师傅。坚持天天下井,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积极想办法,出主意。

回顾工作这三年来,使我感触颇多,记得胡锦涛说过:心态决定状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我一直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在工作中,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按照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我的共产主义信念得到进一步的坚定,升华了自己的人生观,端正了自己的价值观。

俞敏洪说:心和脚结合起来才能走的远。目标和梦想是成长的核心部分,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自己熟练掌握更多的掘进技术和采掘工艺,在工作之余,我时常翻阅一些支护原理和采掘工艺之类的书籍,用知识武装自己。并把这些在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实践中去,自觉的把学与用,知与行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工作经验,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思路,一种能力,一种办法。虽然基层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也千头万绪,但我深信只有坚定信念,不断的从工作、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青年教师读书交流 篇8

李燕

作为一名新教师,每当走进书店,最能吸引我眼球的莫过于如何教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生活的书本,我在暑假时候,选买了一本《致青年教师》。开学至今已有一个月,我已经将书本详略阅读一遍,有了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现在于老师分共同分享,希望批评指正:

一、书籍内容简介

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给我的感觉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有很多不足,这本书并没有大谈什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而是用饱含情感的笔墨把自己十几年的教育经验用生动的事例与我们共同分享,向我们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如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关注细节、锤炼业务等。全书一共有85篇文章,每读一篇文章,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与自己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虽然有的文章不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但是做老师的道理是很深刻的,值得我们深深地去体会。下面我就几篇印象深刻的文章谈谈我的体会:

二、佳篇摘抄,阅读随笔

如《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和《教学楼里有多少洗手间》,提到了老师要找学生谈话和学生上课时间要上厕所的事情,多么平常的小事,可是,吴老师却非常细心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想到学生一听到老师找他谈话可能就会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以至惴惴不安,或者,学生课堂上正好要上厕所了却因不敢举手而痛苦。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吴非老师对学生那份真挚的爱吗?这不正是吴非老师师德高尚的最好表现么?再看看我自己,那次有一位学生在上社团活动时间要去上厕所,我一想她刚下课时为什么不去?再回想到她平时的调皮捣蛋,就很生气地说:‚不许去!‛现在想想她那时候无奈的表情,真是惭愧。这个孩子虽然调皮,但毕竟还只是个孩子,怎么能让她忍受这么痛苦的事情呢?

在《珍视我们的专业》里讲到: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于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可以想象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怎么能教好学?怎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通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是这个道理,‚学高‛,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拓宽知识,丰富知识内涵,加深对自身专业和相关学科的钻研并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身正‛,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端正的师风,严明的师纪,高尚的师范。

三、心得体会

整本书中,吴非老师多次提到,教育是一件‚慢‛事,不能心急,要学会等待学生明白道理,要等待学生丰富知识,要等待学生发展能力,决不可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东西。同时,他也说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也是件‚慢‛事,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他也很直接地在《珍视我们的专业》一文中指出:现在,教师自觉学习、保持专业修养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可见,虽然发展是一件‚慢‛事,但我们仍然要抓紧每分每秒,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才能真正地发展,如果一味地贪图‚慢‛字,那么,可能花费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得不到发展。

就如书中说到:‚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中。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篇9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实践探究

鲁迅说:“人和人之差, 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同样是教师, 有的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而有的则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优秀教师杨兵的专业成长的研究, 来探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一志存高远——不甘于做一个平庸的教师

青年教师必须志存高远, 不甘于平庸。河南济源一中教师杨兵在参加工作的第5年就出版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他有“成为一名专家型的班主任”的志向, 又能持之以恒不断奋进。他有着清醒的职业生涯规划, 告诫自己“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 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 “我要在40岁之前成为专家型班主任, 那么在35岁之前我要写出一部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著作, 在30岁之前我要发表10篇相关文章”。从此, 杨兵将宏大的理想与每一天的努力结合起来, 扎实教研, 每年至少发表三篇文章, 在28岁时就出版了专著。

二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成专业能力

1.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光读书, 不思考, 不实践, 书上的知识转化不成能力和价值。李镇西老师给自己制订了“五个一”工程, 即“每天上好一堂课, 每天至少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 每天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 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李镇西老师将教学、阅读、思考、写作结合起来, 丰富自己的才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终有所成, 还被温家宝总理称赞。

2. 阅读与积累结合

在《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杨兵道出了他阅读积累的秘诀, 他注意从杂志、网站、书籍上积累相关故事, 并在电脑中分门别类保存。杨兵每天背一个故事, 尤其是记准人物的姓名、语言、心理活动和一些重要的数字, 在上课时讲给学生。到周日的时候, 将本周所背六篇复习一遍, 加深印象。

3. 积累与运用相结合

没有用的督促和逼迫, 积累就可有可无。杨兵注意将积累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 他在自己的电脑中建立的德育素材库中, 将整个社会生活的资源拿来进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就有源头活水。正因为积累的广博, 记忆的深刻, 杨兵在运用时才能够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

三热爱学生——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灯

梁启超指出:“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才能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但凡伟大的教育家无一不是热爱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 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这其中的“道”就是“爱”, 爱学生就能想出千方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术”就会千变万化。

四学术意识——用科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 而且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 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的研究者。”只有将教育教学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当作学术来做, 而不是将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学校的狭小天地里。学术意识是当下教师普遍欠缺的一种品质, 教师有了学术意识, 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 发表学术作品, 就能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更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 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也就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教师一定要注重写作, 李镇西在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时, 说自己和“很多有志的教师一样热爱教育、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只不过比他们多了一支爱写的笔罢了”。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品, 教师毕竟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 除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等等余下的时间很有限, 很难从事专业的研究, 但教师可以是一节课的实录、一个德育案例、一份教育随笔等等, 这样不断积累, 不断完善, 适当的时候就可以发表, 甚至结集出版。

五团队协作——群体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韩国总统朴槿惠曾说:“要走得快, 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 就要一起走。”个人的专业成长主要靠的是个人自己的努力, 但领导支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兵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 除却自身因素之外,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专业成长的团队——河南济源一中“8+1”工作室。他们通过共同阅读、专业写作、集体探究、资源分享、成果展示、现场观摩、窗外聆听等形式共同超越, 相互感染, 互相扶持, 探索出一条校本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有效途径。

美国教育家韦伯斯特说,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 几乎是万能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土壤, 需要互相鼓励、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的团队, 在取得成功时同伴给予祝贺, 在遇到问题时同伴给予帮助, 在消极懈怠时同伴给予督促,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一起阅读教育教学书籍, 深入探讨理论, 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读书交流——致青年教师 篇10

作者:著名特级教师吴非

推荐者:

青年学史力行体会交流发言 篇11

‍‍下足实功“增厚度”,以“笃行于志”夯实精神根基。志不立,则心不定;志不坚,则行不强。志向就是青年干部的行路方向,如舟之舵、马之衔,奋斗目标在哪里,我们努力的方向就在哪里。青年干部当以报国志向践爱国之行,把牢正确方向,在平沙莽莽中不迷失方向,在山重水复中不丧失信念,无论是立足眼前,或是着眼长远,都能牢牢握紧理想信念的“方向盘”,在勤学笃定中前行不辍。

我们当志存高远、行在当下,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一路成长中凝结智慧勇毅,在深入实践中提炼解题方法,在深入群众中听取民情民意,让平时下的苦功、实功、真功,成为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推动器”。让扎根于心的理想信念成为我们的精神鼓舞,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能,凝聚为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力量。

‍‍锤炼本领“聚力度”,以“躬身实践”擦亮精神底色。本领是干事之要,也是成事之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干事创业中,青年干部当把握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把握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既不能当得过且过的“敲钟和尚”,也不能当只会念经的“歪嘴和尚”,要沉下心、沉住气、沉下身,沉出“淡泊心境”,燃旺“干事火力”。

青年干部要甘当“挑水和尚”,挑起担子、迈开步子,在勤勉学习中求真知,在深入思考中悟真谛,在火热实践中学经验,在基层调研中知实情,不做“难汲深井”的短绳,不做“难负大舟”的浅水,不断提升自身的本领才干,扩大知识容量、拓宽思维视野、提升认知水平,由苗而秀,从秀至实,在拔节生长中日益茁壮,开出绚烂夺目的花朵,结出丰硕饱满的果实,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奋斗为民“添温度”,以“不懈斗争”高扬精神旗帜。“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伟大斗争贯穿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经受苦难磨砺,走过千山万水,尝尽艰难困苦,从硝烟弥散到岁月静好,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面对发展过程中严峻的斗争任务,中国共产党顽强拼搏、敢战能胜,从斗争中走向成熟与强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秋的人间奇迹,擦亮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底色。斗争精神早已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的筋骨血脉之中,凝结为卓然风骨与政治品格。

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篇12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就需要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加快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重视和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而实行导师制目前已成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一项有效措施。导师通过“传、帮、带”, 对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但从我院导师制实施情况看, 该制度偏重于对青年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 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均衡发展,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

近年来我院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探索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笔者几年来数次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 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

几年来, 我院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过程中, 为加快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对导师制的实施条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是对导师的选聘要求方面进行了调整, 探索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对原有的导师必须具备教授、副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条件中, 加入可选聘具有高级实验师职称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型导师。实践教学型导师要求由具备丰富实践教学、科研及临床经验和能力, 能负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并且乐于承担导师职责的高级实验师担任。二是实行青年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制”导师培养模式, 采取“先实践、再理论”的导师轮换培养制。三是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实验室的实践和锻炼过程, 各类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均需按计划、分批次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践能力锻炼。四是导师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应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 认真了解和分析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特点、能力特长和其本人的职业规划, 制订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培养带教计划。实践证明, 导师制的此种创新, 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整合链接, 加快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

二、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探索

(一)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

实践教学是青年教师全面掌握和融会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院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有在专业实验室和临床工作实践的经历, 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 导师应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 包括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人员组成和分工情况, 实验室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 包括实验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 帮助青年教师熟悉工作环境, 适应工作内容。

参与实验教学是锻炼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一个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实验室所担负的实验教学任务十分繁杂, 特点是专业多、课时多、人员少, 且技术要求高。因此, 导师可根据锻炼培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到实践教学团队中, 参与实践教学。导师要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任务, 做到既要全面培养, 又要有所侧重, 统筹安排, 合理分工。可以采用“听一门专业理论课、跟一门专业实验课、上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协助一门选修课”的方式,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导师要从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对青年教师严格带教, 实践教学培养可包括实践教学常规、实验计划制订、实验课程安排、实验内容和方法选择、实验重点难点把握、实验准备、预实验、实验带教、实验操作考核评分细则等;专业技能培养可包括基本操作、技术操作程序、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意外情况的防范和处置等, 保证实验操作规范、正确。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师应督促、指导青年教师认真执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 及时检查指导对象的教案、备课笔记、课件等教学文件;导师应向指导对象开设示范课、说课和听说课、随堂听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 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 促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实践教学环节, 掌握教学规律,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在实验室的锻炼培养阶段结束后, 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 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学习。

(二) 良好的教科研能力是对青年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

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项目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较浓厚的科研氛围已经形成。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 导师应介绍本专业科研团队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 并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推荐其参与到相关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中去, 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加强与行业专家学者的联系, 借助于实验室的科研平台, 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与实验研究工作, 积极参与学生科研指导工作, 如指导学生申报“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项目, 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等。通过以上多种培养途径, 达到强化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锻炼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 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导师要培养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参与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安全措施的落实;参与实验室设备申购的调研论证;参与新老实验室的规划和改造;强化生物安全理念, 为改善实验环境条件出谋划策。同时, 导师也应很好地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放手让他们实践和锻炼。如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调试使用、网络及多媒体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 以促使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实践教学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 引导青年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和社会服务

医学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应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相对缺乏。为加强“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校内实践教学及技能培养阶段结束后, 导师应根据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并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需要, 建议并安排青年教师到医院相应的专业科室进行脱产半年的临床实践锻炼, 使青年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在青年教师的工作过程中, 学院可根据教学安排, 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医院对应科室进修学习, 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到医院参加顶岗实训满一定时限, 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等。

导师在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 应强化其社会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验室可以成为对学校和社会服务的窗口, 借助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发挥教师技术上的优势, 主动为学校的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发挥专业贴近行业的优势,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及行业的技术培训;安排青年教师深入社区等基层一线, 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 如社会调查、健康宣教、疾病筛查、体检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且可以有效锻炼青年教师队伍,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 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加快了青年教师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速度。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新模式, 通过实施导师制在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采用多环节、多途径、多方法、多元化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有助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有助于教师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相信在各院校的重视下, 在广大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随着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进一步获得提高。

摘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 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尤显重要,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是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探索实践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蓉彬.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1) .

[2]刘立峰.对高职院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2014 (23) .

[3]陈瑞军, 刘进强等.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4 (4) .

[4]刘庆春, 张峰.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5) .

[5]周杨.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0) .

上一篇:催收员下月工作计划下一篇:我要独立个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