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2024-10-06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共11篇)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1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镇东纪二村是拥有2700多人,42名党员的大村。由于历届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各项工作没能正常开展,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难缠村”。自86年以来,18年间先后有9人曾任过该村支部书记,班子涣散、矛盾纠纷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抢占乱占宅基地现象时有发生,人地矛盾

非常突出,集体债务超过60万元,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违法生育,被省、济宁市纳入计划生育重点管理范围。

4月26日,我们**镇工作组驻村以后,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建议的基础上,按照“解决问题与长远发展两步走”的总体思路,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牢牢抓住土地调整、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三项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东纪二村多年积压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村容村貌和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一、抓班子强队伍、夯实村级基层组织

我们认为,“治软治散先治人,治人先治带头人”,从根本上改变东纪二村的落后面貌,关键是建立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班子。第一,配套健全基层组织。我们了解到东二村班子涣散,主要原因在于村两委成员不团结,以武力论权势,工作组把这一情况汇报党委,并请示了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镇工作人员挂职东纪二村的支部书记,同时配全充实了职能组织,由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以培养后备干部使村两委拧成一股绳。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工作组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按照“五个好”要求,协助村里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发展党员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村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促使东纪二村逐渐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三,加强阵地建设。为积极发挥党员活动室的载体作用,我们帮助村两委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凳子的“五有”标准,完善内部设施,加强硬件建设。第四,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我们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统一干部思想。七一期间,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与他们一道协商发展规划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整顿,东纪二村的班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二、强措施解难题、确保重点工作的开展

我们工作组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按照“以点带面、以整体工作化解局部矛盾”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多措并举,创建平安村庄。由于多年来该村各项工作混乱,治安状况差,群众缺乏安全感,加之塌陷地补偿等问题,村民多次上访,已成为闻名的“问题村”、“钉子村”、“上访村”。我们工作组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活动。联合镇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印制《矛盾纠纷排查表》,深入到户做好思想工作,及时疏理矛盾纠纷,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建立完善村级治安联防制度。我们协助村两委制定了夜间巡逻值班表、十户联防轮流制度,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交叉轮流巡逻值班,并要求所有成员24小时手机开机,办公室24小时轮流值守,随时接待来访群众,消除隐患。第三,大力推进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财务不清是每个后进村的焦点问题,我们邀请镇审计办、经管站的人员参加,理清了村的财务,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把债权、债务等开支帐目摆放桌面,及时张榜公布,让干部清白了,群众明白了。在处理群众的来访问题上,我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共化解矛盾纠纷43起。

(二)集思广益,搞好土地调整。由于该村近20年没有调整土地,造成了人地矛盾突出,成为全村的矛盾焦点。为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及群众意见,相继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印发了《致东纪二村全体村民的一封信》,户均一份,阐明了工作组的思路,动员全体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土地调整工作中来。制定了《〈东纪二村2004年土地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设立了11个意见箱,并公开了村情民意举报电话(*******),在经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调整方案》,帮助各经营组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东纪二村的所有村民都能平均分配到土地,我们工作组的全体同志同村两委一道,冒着36度以上的烈日连续奋斗了10多天的时间,对各经营组的土地进行实地丈量。我们先从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第八经营组入手,逐组调整,做到第八经营组土地已经调整完毕,分地到户;第十二、十三、十五经营组在调整之中。目前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2

4月26日,南阳市计生协暨诚信计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淅川县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2年全市计生协暨诚信计生工作,通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对2013年的计生协工作和诚信计生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双争”活动,实施典型带动的通知》、《关于转发省计生协〈近5年计生协工作情况的调研提纲〉的通知》。淅川县计生协、淅川县龙城街道、淅川县金河镇袁家村计生协分别就协会组织建设、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等工作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南阳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市计生协副会长张耀军指出,2012年以来,全市计生协四级组织紧紧围绕省计生协统一部署,以“双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协会规范化建设,着力推动企业和流动人口协会建设,拓展生育关怀,创新自治机制,整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张耀军强调,2013年,全市计生协工作要紧紧围绕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和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干事创业能力;拓展宣传领域,增强宣教实效;创新特色品牌,深化生育关怀行动;抓好示范引领,规范群众自治运行。同时,进一步做好计生保险工作。 (孙高峰 李振森)

中牟县优化计生网格化管理机制

中牟县在“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工作中,创新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夯实基层基础,推进计生管理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一是构建网格化体系。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原则,将网格化管理责任明晰量化到具体人,推进各项工作具体落实。二是实行捆绑责任制。分包领导及各科室对所包乡(镇、街道)、行政村和单位人口计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挂钩,实行同奖同罚。三是落实惩处措施。把城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对各街道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各级网格责任人的考核,并与其工资挂钩。

(白兰兰)

漯河市源汇区计生药具管理站举办培训班

为提高全区药管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业务水平,5月10日,源汇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在区人口学校举办乡、村级计生药管员培训班,对学员进行药具管理业务规范、硬件软件建设、应掌握的药具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来自全区9个乡(镇)办事处和109个行政村、18个社(居)委的药具管理员146人参加了培训。 (蔡杰民)

安阳市计生协召开2013年计生保险工作会

4月26日上午,安阳市计生协在中国人寿安阳分公司二楼多功能厅召开了2013年计生保险工作会议。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计生委主任、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张钤,市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计生委副主任、计生协副会长朱淑香出席会议。会议由市计生协秘书长杜长生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计划生育保险会议精神,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13年计生保险任务,推动安阳市计生保险工作健康发展。 (李春燕)

荥阳市开展集中打击“两非”联合执法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2013年4月份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联合执法行动方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4月25日~26日,荥阳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指挥部办公室抽调卫生局、药监局、人口计生委、公安局、工商局、城市管理局等单位执法人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荥阳市辖区内存在的 “黑B超”、“黑诊所”、“黑药店”及其非法引、流产广告等进行联合清查。此次行动共清查各类医疗机构16家、药品零售店20家、保健品店26家,没收药品50盒,拆除非法广告2处。整个活动坚持宣传和打击相结合,边检查、边宣传、边教育。同时,利用荥阳电视台公开曝光清查出的问题,收到了一定的震慑效果。 (牛瑞卿 牛继鹏)

长葛市亲情工作法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自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启动以来,长葛市积极推行“宣传到位、建档到位、解答到位、回访到位”四到位亲情工作法,让更多的计划怀孕夫妇享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实现预防出生缺陷关口前移,全面巩固了计划生育亲情服务成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李航)

南阳市宛城区开展“5·29”计生协纪念日活动

5月29日是中国计生协成立33周年纪念日。南阳市宛城区计生协号召全区计生协开展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亲情关怀计生家庭”为主题的宣传服务活动。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3

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作为村支部书记,我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村上远程教育培训,注重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技术、学理论,在提高自身发家致富本领上的同时注重

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一、勤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自从我参加全县公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我一直为自己上任时在群众面前所做的“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这个承诺而努力工作。底,村党支部里建起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在设备安装的时候,县远程办工作人员就告诉我,远程教育是国家为了“让群众长期得实惠,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惠民工程,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是群众学技术,学理论的大课堂,我听了这话高兴万分,便自告奋勇的当起了远教管理员。为了开展好工作,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把这块方寸的屏幕办成向广大干部、党员、群众传授理论知识、实用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园地。远程教育是个新事物,对我而言,也是初次接触,稍有时间我就打开设备,仔细学习、反复练习操作技术,遇到不懂问题就向其他人请教。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接收、播放等已能熟练操作,简单故障也能自行排除,确保了村上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抓实践,着力提升农民致富能力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一点不假。我看了平台里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核桃嫁接技术》等内容后,一下子看到了科技致富的希望,可我向村民们介绍后,让他们前去学习时却没几个人相信,似乎都认为这是“花架子”,设备是摆看的“花瓶”。有的群众直接对我说:“坐到你这里看电视,白耽误工夫,还不如回家多种两块地。”谁也不相信坐到电视机面前能学到技术。听到这句话,我当时心都凉了半截。经过仔细思考,我意识到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要一下就转变群众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他们,用我自己的行动去说服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他们,用致富典型去带动他们。我决心从我们桑树村群众比较传统行业---养鸡入手,我自己实验给他们看,于是我筹集了12万资金,建起了养鸡场,把在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到的小鸡育养,疾病防疫,科学管理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养鸡场,当年养鸡5000余只,获利4万余元,很多群众来到我这里,看到整齐干净的鸡舍,堆积如山的鸡蛋,都十分惊讶,以前和他们一样拿着锄头的“泥腿子”,如今变成了懂技术的专业户,我用事实向群众证明了“远教架金桥”“远教铺富路”的理念,通过我自己的实践,群众们开始接受远程教育这个“新玩意”,现在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晚饭后,来到村支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人越来越多,群众都把目光对了准远程教育,他们见我依靠远程教育学习技术,发展养鸡,纷纷效仿。当群众遇到困难时,无论自己有多忙,我也要挤出时间帮助他们,无偿向村民提供技术、信息、疫苗和相关资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我的带动下,当时就有17户群众发展养鸡,户均增收6000余元。我看到这是个好苗头,因势诱导,多次召开村班子会议,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远程教育,构建养殖专业村”的口号,如今,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80余户,养鸡10万余只,人均增收1500元,20多户养鸡户在我的带领和资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来自河南,湖北洽谈订单的商人络绎不绝。为了将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大做强,我号召养鸡户联合起来,成立了桑树村养鸡专业合作社,90%的养殖户都纷纷加入合作社,定期召开培训会,共同学科技,用科技,兴产业。有效推动了桑树养殖小区上规模、上水平,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远程教育给养殖户和我本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的桑树村,赌博玩牌的人少了,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多了;闹邻里纠纷的人少了,上网查信息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关心市场忙致富的人多了,新农村的雏形在我村呈现出来。

三、善创新,助推远教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远程教育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机制来管理。我围绕村上的产业制定出教学计划,提前熟悉相关栏目的播出内容,整理出收看通知,在村宣传栏上进行张贴,提前向党员群众预告,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根据个人所需,进行学习和收看,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我还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和党员干部的需求,组织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的学习内容,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白天少学、晚上多学”,“政策理论全体学,专业技术分别学”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既不耽误农忙季节,又从实际出发,保证了学习成效。通过摸索,我把以前的电教工作中“四环教学法”借以参考,用到

了远程教育上,形成了“八步培训法”。第一步,发放党员干部群众问卷需求表,了解党员干部和群众需求。第二步,根据调查和征求意见表汇总和反馈的意见,进行分类,组建科技互助组,专业培训组或者协会。第三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培训计划。第四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培训,使培训有的放矢。第五步,组织开展培训后的讨论。第六步,确定优先扶持重点户,抓典

型引路,立好标杆,做好示范带动。第七步,做好重点户跟踪服务。第八步做好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便于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全市教育工作大会经验交流材料 篇4

经验交流材料

大力实施整乡推进加快教育均衡发展

(2011年3月15日)

近年来,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建后撤、示范引导,群众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整乡推进为突破口,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科学论证,超前规划,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由2001年的232所,撤并为2010年的88所,累计撤并144所,其中近两年撤并学校达97所,同时,对撤并的116所闲置校产进行了综合利用,全县教育事业步入了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具体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保“四个到位”,为教育布局调整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我们把教育布局调整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狠抓落实,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教育布局调整

领导小组,研究指导布局调整规划制定,具体负责协调解决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资金、土地和相关费用减免问题。建立了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校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教育布局调整强力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资金保障到位。县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将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采取争取项目、社会融资、财政投入、企业垫资、适度贷款等途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发展教育。2008年以来,全县教育事业总支出达到4.3亿元,其中争取教育项目资金8165万元,列支教育工作经费3927万元,建设企业垫资2200万元,银行借贷1100万元,县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22.3%。三是督促检查到位。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就讲教育,下乡必查教育,随时深入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乡校解决实际困难,特别对一些重大问题,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的方式进行现场解决;县人大、政协每年都组织开展教育布局调整专项检查评议和视察调研,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县政府,督促解决布局调整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教育局随时组织力量对教育布局调整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了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按照既定规划顺利实施。四是舆论宣传到位。把正确的舆论宣传作为搞好布局调整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县、乡、校充分利用群众大会、学生家长会和乡镇集日,采取各种途径,深入宣传推进教育布局调整的重大意义和方法步骤;先后组织乡校负责人和教育管理干部赴辽宁沈阳、四川成都、山东青岛等地及周边县区考察学习了教育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理解支持

教育布局调整,营造了推进教育布局调整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编好“四项规划”,为教育布局调整绘就宏伟蓝图。根据省、市教育布局调整有关要求,我们按照“因地制宜、超前规划,规模办学、效益吸引”的指导思想,着力加强“四项规划”编制,为教育布局调整提供了总纲和蓝图。一是科学编制全县学校布局结构规划。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四年级以上向乡镇中心校集中,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总体思路,研究制定了《合水县2008--2012年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明确2012年保留标准化学校31所。2009年,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了《合水县2010--2014年教育布局调整规划》,计划到2014年保留完全小学以上标准化学校19所(县城7所、乡镇12所),使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更为明显。二是科学编制教育布局调整整乡推进规划。计划从2010年开始,每年确定四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12个乡镇中心小学和九年制学校的撤并和建设任务。2010年实施了西华池、何家畔、吉岘、店子等4个乡镇整乡整体推进,撤并了赵家楼子小学等51所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城乡学生比由2008年的3:7提高到6:4。今年计划在老城、太白、板桥、肖咀4乡镇继续实施整乡整体推进项目,进一步加快教

育布局调整步伐。三是科学编制闲置校产利用规划。先后制定了《关于原乡镇教委和撤并学校资产处理意见》、《合水县教育布局调整闲置校产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安排教育、国资、监察、财政、国土、城建、房管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按照“产权归教、教育优先、社会事业为主”的工作原则,对已撤并的178所中小学闲置校产进行了摸底登记,确定了闲置校产利用意向,中心乡镇及中心村撤并的闲置校产已全部综合利用,目前全县闲置校产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四是科学编制校园布局规划。对教育布局调整后将保留的19所中小学的新建、改扩建,要求一次规划到位、分步搞好建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查看实际地形,和乡校一起审定校园建设规划,确保保留学校达到设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内配标准化、班额标准化的“四化”标准。

三、严把“四道关口”,确保教育布局调整工程质量。对于在建的教育基建工程,在城建、质监、国土、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教育局专门设立了布局调整项目办公室,抽调4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布局调整及教育基建项目的管理,全面落实教育项目监管责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把“四道关口”,确保建设质量。一是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对2008年以来实施的13项教育基建项目全部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坚决杜绝了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揽校舍工程建设,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二是严把质量安全关。在建工程

全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则,开工前县教育局与工队专门签定了工程安全附加协议,并对主要工程建材实行甲乙方及项目主管单位三方共同采购制度,其他建材均实行现场验收,彻底杜绝了劣质材料进场。实行基槽、基础、主体等关键环节签字验收制度,未经验收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三是严把资金管理关。对教育基建专项资金设立了管理专户,实行专帐核算、封闭运行,工程拨款严格按工程进度实行6联审批单拨付,规范了资金拨付程序;建立了工程资金审计制和责任追究制,县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全程跟踪监督审计,全县无挤占、挪用、截留工程资金的现象。四是严把决算验收关。各类工程结束后,统一交由财政单位决算,审计部门跟踪审计,对存在问题的工程及时提出改进和整改意见,达不到建设标准不予验收。2008年以来,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86处,新建校舍6.07万平方米全部验收合格。特别是在没有任何项目支撑的情况下,县财政借、贷资金3100万元,在县城北区征地123亩,计划投资1亿元新建乐蟠初中,目前已完成投资6200万元,2010年秋季开学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将板桥、定祥、师家庄等6所初中的2032名学生顺利并入,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布局调整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有效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使教师队伍学科配置更加科学,也为实行“一乡一校、一校统管全乡、教育局直管”的大学区管理模式奠定了坚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5

建设塑一流 行业铸尖峰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效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始终坚持秉承“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才”的宗旨,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服务的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和人才公共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渠道的作用日益明显,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劳务输出工作连续四年省政府的表彰、人事代理工作受到原省人事厅的表彰、流动2008至2010被评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市人才交流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在2012年元月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先进县。参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及人才服务工作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城市人才服务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等,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和谐美丽的旬阳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一、树立市场品牌,提升市场辐射功能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是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一项民生工程,市场位于党家坝社区,属县级Ⅰ类人力资源市场,软硬件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总面积5900平方米。2008年11月13日,县人力资源市场破土动工,历时近3年,于2011年10月18日

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的建设按照“设计超前、经济实用”的建设要求以及“建设精品工程、造福民生百姓”的指导思想,通过到外地考察、聘请专家等多种途径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软硬件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市场从功能上科学设置接待查询、信息发布、求职招聘、下载填表、业务受理、休息等候区六大功能分区,可同时受理劳动就业、招聘洽谈、人事劳务代理、毕业生就业报到、档案托管、人才求职、就业失业登记、单位招聘、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农民进城、社保经办等人社工作一站式综合服务,可满足1000人以上求职、30多家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会,实现了市、县、镇、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联、信息共享。

旬阳县人力市场自投入运行以来,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务,在各项工作中争先创优,截止6月底,组织大型招聘会3场,小型招聘会12场次,已一厅式为28000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职业介绍2200人、用工备案1900人、申报公益性岗位1900余人,受理高校毕业生报到、推荐见习及就业1352人,就业创业培训报名2000余人,已成为我县各类人员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并成功接待省市县领导及政协委员20余次,5月14日,县人力资源市场一厅式办公及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情况、对外服务承诺及制度上墙情况,受到市委“作风转变年”活动督查组组长、市政府督查室主任朱晓敏高度评价,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等莅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该市场先后获得全省人力

资源市场建设先进县、全省“创先争优”示范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

二、激活市场机制,强化人才配置功能

为了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在市场中的优化配置,我县在建立和完善市场供求、信息机制上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推动市场供需主体到位。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努力打破人才供求壁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吸引优秀人才来并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引进我县的优秀人才取消了地域、户籍、身份和行政关系的限制。另一方面,发挥能动作用,积极推动供求双方进入市场,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了企业联谊制度,有力推动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流向市场,吸纳江苏、广东等县内外20余家厂矿企业也纷纷到大市场选才纳贤。其次,抓好信息网络建设。通过采集人才供求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库,不断增加信息储量。同时,积极参加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与江苏,广东等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坚持每月、每季度和每次大型交流会后,进行一次综合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列出人才供需排行榜,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以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有效发挥了人才信息在市场供求中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高层次人才的市场工资指导价格,使人才市场的价格导向机制,在调节高层次人才供求和急需人才成长方面发挥了作用。

三、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人才服务功能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市场服务功能,靠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主体的信任和认可。一是扩大招聘规模,提高人才交流质量。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采取市场运作手段,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努力推进人才交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先后分层次举办了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公益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洽谈会、军转干部双向选择交流会等多层次的服务交流,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了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累计举办大中型人才劳务洽谈会8余次,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就业岗位9835个,共计8000余人进场招聘,促成1000余人实现就业,共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900个,促成88名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带动近250人就业。成为省城必不可少的绿色就业通道。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拓宽人才服务范围。一方面,不断拓展人事代理范围,把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到大中专毕业生报到、职称评审、工资调整等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和全方位代理。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新型服务项目,推出了人事管理咨询和人事诊断、人才素质测评业务等,建立了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咨询、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的需求。三是转变服务方式,提供企业发展。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非公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灵活地实行“点面结合”的“贴身”服务办

法,“点”就是突出重点,进行集中的人才服务,“面”就是根据企业要求,提供经常性、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

四、塑造市场形象,打造一流服务窗口

一是强化硬件建设,创建便捷服务。在服务大厅建成后,配置齐全的桌椅、橱柜、电脑等办公设备,结合党务、政务公开,在大厅内设置触摸式显示屏和LED显示屏,各类人力资源和惠民政策随时滚动播放;设置用人单位招聘区,群众办事休息区,并为办事群众提供饮用水,真正打造出“为民、便民、利民”的全新公共服务平台。县人力资源市场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力求通过规范管理,使大厅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该市场按照“主动、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简化办事程序,制度上墙。市场工作人员统一着正装上岗,实行一厅式办公。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在市场大厅设立了投诉建议窗口,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切实感受到人社部门文明、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就在身边。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上门服务制等制度,做到“一张笑脸笑迎、一句真情问候、一段全程服务、一个明确答复”,使远道而来的求职者顿时不再陌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上下班实行指纹考勤,给全社会树立了人社部门窗口良好形象。

三是深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凡涉及服务对象的各类事项,按要求公开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办

结时限,让服务对象看了后一目了然,方便群众办事。坚持公开办事制度,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充分利用网站、简报、信息等有效手段向社会公开,并聘请了6名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6

**是民营经济大市,既具有流出党员管理的典型性,又具有流入党员管理的代表性。截至去年底,全市流动党员共*.*万名,其中流出党员*****名,流入党员*****名。近年来,我们以落实中组部试点工作任务为契机,在省委组织部有力指导下,坚持“流入”“流出”一起抓,探索建立了以“一个信息库、两张清单、三大工作法、四项基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体系。

一、聚焦“底数清”专项建库,让党员“流动不流失”。

从基础性工作抓起,通过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村(社区)党组织利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开展“拉网式”排查,形成流动党员信息表。乡镇(街道)党(工)委会同辖区公安部门,对全市***万流动人口进行深度摸排,完善流动党员名册。县(市、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域治理指挥中心,打造一体化流动党员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流动党员全部入库管理。

二、聚焦“管得实”清单明责,让党员“离乡不离党”。

一方面,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管理清单。以“异地‘有家’、外出‘有责’、离乡‘有情’”为目标,明确流出地党组织行前教育、行中联系、行后查验等**项责任,流入地党组织协助管理、关爱帮扶、搭建平台等

*项责任。****年来,两地党组织走访流动党员****人次,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个、代理代办各类事务****件。另一方面,建立流动党员义务清单。明确流动党员*项基本义务,外出前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期间自觉参加组织生活,返回后如实汇报在外情况,推动党员身份***%亮明,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三、聚焦“有活力”分类施策,让党员“人在心也在”。

创新推进“风筝工作法”。聚焦流出党员,从组织体系、活动载体、工作机制等入手,在流出党员集中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个联合党委、**个建筑行业区域党委,扎实开展“行前谈话”“支部家访”“双向评议”,确保流出党员高飞不断线。创新推进“磁铁工作法”。聚焦流入党员,从排查身份、编入组织、教育管理、发挥作用等入手,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引导****名“隐形党员”现身,***人就地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推进“云端工作法”。打造“江海先锋”“智慧党建APP”等网上平台,开展“云谈话”*.*万次、“微聊会”***场次,征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意见建议****条。

四、聚焦“起作用”建章立制,让党员“有规更有为”。

健全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组织生活多重参与的原则,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形式,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参与率上升至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7

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积极引导农村指导员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送审稿)农村指导员工作是一项群众得实惠、干部得教育、农村得发展的“民心工程”。去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为了巩固成果,再创佳绩,继续走在前列,今年我县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得到扎实开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县共选派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村指导员1033名,其中省派1名,市派16名,县派181名。目前,我县第二批农村指导员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各级组织履行职责到位,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发挥作用明显,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先进性作用

我县坚持超前谋划,及早部署,精心选派,科学组织,把农村指导员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骨干作用。

1、按需选派,确保高位“嫁接”。为了提高农村指导员下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05年2月中旬开始,我县就专门组织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776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摸清每个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需要什么类型的指导员,建立村情民意信息库,为农村指导员选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县按照“巩固一批、发展一批”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县直部门单位中挑选181名优秀干部,重点派到任务重、困难多、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先锋工程”创建村、后进村、环境整治村、复杂村等重点村中去,帮助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前做好准备。下派前,我县采取召开动员大会、集中培训、座谈交流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任前培训,还专门组织指导员分组实地参观考察各类示范村。

2、加强领导,确保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全县重要工作责任制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并把它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同时,我县在片区工作组设置上进行调整改进,今年除了任命县直单位副科级下派干部为八个片区工作组组长以外,吸收全县八个片区中心镇的党群副书记任各片区工作组副组长,加强对乡镇下派指导员的管理,促进片区工作组与乡镇的交流互动。另外,我县还整合县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力量,实行两办合署办公,使农村指导员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有机结合,并下发了《关于发挥农村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中作用的通知》,把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要求农村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中发挥“指导员、督察员、联络员、信息员”作用。

3、服务群众,为先进性教育开展提供保障。为了充分发挥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我县在指导员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征求一次意见,上一堂党课,提一个金点子,强一个班子,解一个难题,写一份党建调研报告,努力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广泛征求意见,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思想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通过召开座谈会、设计问卷调查或挨家挨户的访谈调查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农村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组织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发挥自身优势,亲自给党员上党课,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了村“两委”班子团结;同时积极参与实施“523”工程,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制订规章制度334个,发展党员555名,帮助新建或改造党员活动室200多个。三是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坚持从实际出发,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通过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帮助落实各种发展项目1097个,落实扶持资金1372.24万元。四是注重化解矛盾纠纷,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群众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发挥自身的左右沟通、上下协调作用,着力调处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解决社会治安问题547件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0起,避免(劝阻)集体上访或群体事件210起。尤其是在今年的五次抗台过程中,在指导员的发动带领下,村党员干部处处冲锋在前,党员的先进性得以初步显现。

二、整合资源,多方互动,形成支持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机制

农村工作指导员能否在驻村工作中实践先进性,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取决于农村指导员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更需要有各方力量的支持。

1、组建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团。为了整合指导员资源,发挥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整体优势,及时帮助指

导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县组建了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团。服务团人员从全县第二批机关下派的指导员中挑选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理论水平或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中成绩较为突出、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组成,服务团下设办公室和规划建设指导、农业技术服务、农民技能培训、法规政策咨询等四个小组,根据指导员的申请,及时上门服务。服务团成立以来,共分发先进性教育活动、科普等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册),接受诊疗、政策咨询的群众达4000余人,解决农业技术、农村政策等相关难题56个。

2、乡镇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职责。各乡镇党委把指导员视为一种珍贵的人才资源,不断完善管理,建立了指导员工作例会制度、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指导员制度和班子成员轮流参加“周三夜学”制度等,同时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指导员关心和支持,积极为指导员创造有利条件。在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乡镇党委邀请党员农村指导员作为乡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员、督导员,利用指导员拓宽征求意见途径和方式,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找准问题所在,并吸收农村指导员参与制订、落实整改提高措施,定期对指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协调,凡属乡镇职权范围的及时进行交办解决;凡属县直部门办理的,通过指导员的特殊关系帮助解决,从而提高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成效。

3、县直部门切实履行包村职责。县直各部门切实履行包村职责,发挥协同管理作用,主动当好农村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下派前,县直部门都纷纷召开新老下派干部座谈会,相互学习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干部下派后,县直各部门把支持指导员工作作为巩固扩大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实际行动,经常开展“民情下访”为指导员和农民群众化解难题,既有效支持、推动了指导员工作,也巩固扩大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如县水利局建立局领导挂钩包村联系制度,分别确定了一名党委成员联系一名农村指导员,帮助农村指导员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共为农村指导员联系解决50多个难题。

4、片区工作组认真履行包片职责。各片区工作组能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监督管理、信息反馈、协调沟通、推动工作”五大作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敢抓敢管,积极整合片区指导员优势,共同化解难题,推进工作。如宜山藻溪片区工作组牢牢把握宜山镇作为省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试点单位的契机,发挥县派指导员已参加过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优势,吸收优秀指导员专门成立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督导组;钱库片区开展“每月之星”先进评选活动,激发了农村指导员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先进性的热情。

三、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农村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水平

为充分发挥指导员先进性、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我县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管理,积极引导农村指导员提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水平。

1、完善学习教育制度。今年我县在坚持“周三夜学”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乡镇班子成员轮流参加“周三夜学”制度、“周三夜学”轮值制度、农村指导员导学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学习、促进学习、深化学习。还组建了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教育讲师团,由有关方面的专家兼任讲师团成员,各乡镇、片区工作组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相应学习课题,有针对性地提高指导员的农村工作能力。近期我们还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学习交流会,邀请专家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讲座,认真总结交流指导员工作先进做法,全面促进农村指导员工作。

2、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我县建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个人业绩档案制度,规定每个农村指导员在每月月底按实际工作情况详细填写月工作情况表,先由村支书进行初评,再由乡镇分管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党群副书记和片区工作组组长对农村指导员本月的工作业绩进行最后考评定档,存入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我们规定农村工作指导员如有一个月的工作业绩考核被定为不称职的,不得被评为优秀。对连续两个月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县农指办将启动“召回”制度。农村指导员业绩档案制度的建立,为考核农村指导员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的依据。

3、完善巡视督查制度。我县在发挥好县领导小组“经常查”、县巡视组“重点查”、片区工作组“点上查”、乡镇党委“具体查”、县直单位“协助查”五个有效督查主体作用的同时,一方面组织大规模的巡视督查活动,分组对36个乡镇进行彻查,全面了解全县指导员工作整体情况。到11月初,我县已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巡视督查活动;另一方面,开展重点检查活动,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建立表现较差指导员的“黑名单”,发挥督查组的专门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跟踪督查。今年以来,我县共召回不称职指导员2名,撤换2名,诫勉谈话的2名,严肃了农村指导员工作纪律。

4、完善激励导向制度。今年我县在科(局)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中,破格允许去年在下派工作中考核优秀的一般干部参加考试。此举在全县农村指导员中引起了极大震动,有效激发了广大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奋发有为、人人争先的工作导向。同时,各部门单位、乡镇在中层干部选拔中,也把下派过的干部作为优先提拔的对象。

嵩县驻村帮扶经验交流材料 篇8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大会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04年7月下旬,我们市安监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大坪乡常洼村。在过去的一年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贫困村发展、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稳定”为工作目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市、县、乡驻村办的各项工作要求,及时向局党组汇报驻村工作情况,落实局党组各项决定, 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扎实为村里办好事实事,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坚强后盾

自接到驻村工作任务后,局党组把驻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由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帮扶工作,由我和另外一名同志具体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局党组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驻村工作,听取驻村队员汇报,研究帮扶计划和各项工作方案,并经研究同意,与市驻村办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局长王四林同志亲自安排布置,主管副局长严格把关,加强指导,亲自联系项目。王四林局长和主管局领导多次到所驻村了解情况,督促和指导驻村工作,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驻村队员提出严格要求,做到了“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总负责,把驻村工作推向深入”,保证了驻村工作的开展。

二、尽快摸清底数,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规划,是搞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

自驻村以来,我们立即向乡、村有关领导了解情况,召开

村、组班子会议,组织党员同志进行座谈,到老党员、老干部、村里致富能人和普通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到田间地头向群众了解,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常凹村位于嵩县北部丘陵山区,距乡政府6公里,距县城16公里,交通不便。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人口362户、1384人,耕地2083亩。群众对村委、党支部满意,认为是一个团结、实干的班子,村委7名干部作风正派、均能各负其责,积极开展工作。该村在上级带领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打了机井,架通了自来水,彻底改变了吃水难的局面;二是利用国家政策,对农网进行了改造,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三是新盖了教学楼,现为全村最好的建筑,方便了群众子女就学。该村地处丘陵,现有可耕地2083亩,90%为坡地,人均可耕地较多,种植结构单一,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由于群众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商品经济意识不强,接受新生事物慢,加之,自然地理条件差,无水浇地,全部靠天吃饭,贫困人口较多,人均年收入710元。目前,全村特困户30户,130多人,每户每月享受县困难补助15元。目前,无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为零。90年代初期,该村种植150亩苹果。由于品种没有更新换代,管理不善,果实小,很难见到效益,现已砍伐近一半。该村养殖业为农民家庭零散养殖,由于农民经济条件差,害怕承担养殖风险,积极性不高,无法形成规模。该村现在务工人员有300多人,主要从事建筑、维修等行业,由于受思想观念影响,恋家及土地,只在外短时间打工即回乡种地,无一技之长,收入很低,此项收入为家庭日用开支主要来源。

摸清底数之后,我们与村干部共同多次研究,确定了以种植业为主,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为辅的总体发展思路,增加群众收入,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规划,报经局党组同意后,向乡、县驻村办进行了汇报,并将工作计划和三年规划制成板面,做到了“四上墙”,在市、县、乡驻村办的领导下,制定了四个工作方案,督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扎实开展四项活动,是搞好驻村工作的关键

一是开展“两加强,两培养”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配合乡党委和村支部以争创“五个好”村级党组织为目标,深化“三级联创”,大力实施“两加强”和“党员创业先锋”工程,认真开展各项载体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局党组要求我们与局机关的党员一起进行学习,我们把材料带到村里,与村里党员共同学习和探讨,共同提高认识,改进工作。并积极帮助乡村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次选举成功。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开展“双示范”活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我们通过走访,与村委会共同确定了养殖和种植示范户各2家。一户是养鸡专业户常无学,他多年致力于发展养鸡,已养鸡1000多只;一户是养猪专业户吴专见,他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养猪达到100多头。我们首先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购买技术资料。其次,让他们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先后组织20多户有养殖意向的群众到他们家中进行学习相关知识,鼓励其他农户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种植户常建卿将所承包的土地除留下够口粮田外,种植中草药7亩多,确定他为种植示范户,很有说服力。常老红种植红辣椒和烟叶很有代表性,让他向群众讲解种植经验,今年已有农户发展种植。该村有外出务工的历史,人数一直较多,但没有专业技术,多为零工,我们及时向劳动部门和市总工会了解用人信息,向他们推荐就业信息。与村干部共同帮助他们在洛阳和县内矿山企业进行联系,向他们下发有关技术材料,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技能,增加务工收入。

三是开展“十个一”活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了解我们认识到,“行路难”问题是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工作队将行路问题作为我们驻村工作的工作中心,结合当前“村村通”工程的大好机遇,积极为村里争取“村村通”工程项目,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我们将此事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向局党组认真进行了汇报,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局

长亲自与市县交通部门多次联系、协调,我们工作队也与乡、村共同向县、市两级申请“村村通”工程项目,在项目确定后又多次与村干部召开群众代表会,研究解决问题,确定施工方案,并协助与工程队签定合同。由于“村村通”工程属扶贫补助项目,上级帮扶资金有限,而群众生活困难,无力筹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工作队积极向局里争取,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局领导在多次到洛阳黄河水泥厂、偃师市水泥厂和相关单位联系物资的同时,经局党组研究同意,为修路筹集5万元资金,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关,保证了该工程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使工程成为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两满意”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与村干部研究施工方案,帮助选定村民代表成立理财小组,保证各种资金合理公正使用。目前,4.3公里公路已全部施工结束,共计引进资金50余万元。

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确定扶贫方案,多方筹集物资。党组书记、局长王四林带领有关人员到特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共带去40袋面粉、40条棉被、40桶食用油和3000元现金,总价值12000元,使他们能够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局党组把关心困难群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村里进行学习和慰问,进行捐助活动,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积极开展“五下乡”活动,保持农村稳定。我们通过出板报、广播和散发宣传资料,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创建守法、敬老、睦邻、向上氛围。我们与村干部一起解决了2户宅基地纠纷,解决一起邻里打架问题。特别是去年开展的万名干部下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防止群体上访活动中,我们工作队积极工作,及时了解信息,化解出现的各类矛盾,无任何上访发生,维护了大局稳定。

四、进行联乡帮扶是搞好驻村工作的丰富内涵

自驻村以来,我们每开展一项工作都及时与县乡领导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经常与乡两位主要领导和各位主管领导进行联系,让他们知道我们干什么,乡领导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

了大力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进工作开展。同时,我们也积极得用自身优势帮助乡党委政府完成重点工作。今天上半年,乡党委政府针对西山矿山秩序混乱而启动的矿山综合治理整顿工程,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全程参与矿山整顿工作,及时指出矿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并提出合理整改办法。短短两个月时间,西山矿山秩序得到了有效整顿,共消除安全隐患13处,整合铁选厂8家,对私采乱挖、占用河道、破坏林地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使矿山开采有序进行,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村在全市驻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篇9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会议典型经验交流材料主题

1、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医院财政补偿政策的措施。

2、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3、辽宁省中医管理局——将乡村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经验和做法。

4、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的做法。

5、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农村中医师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望奎县——农村中医药县乡一体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6、江西省中医管理局——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养的经验和做法。

修水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政策改革措施。

7、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兴院的经验和做法。

8、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望苍县——中药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和做法。

9、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加大对县级中医医院财政投入的经验和做法。

10、甘肃省天水市卫生局——通过聘用个体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解决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缺乏的经验和做法。

全市村级档案经验交流材料 篇10

全市村级档案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村级档案管理推动档案工作上新台阶

——**特区**乡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纪实

**特区**乡位于**特区西部,距**特区政府所在地36.4公里,是**特区的一个“少、边、穷”乡。全乡辖7个行政村,112个

村民组,12510人。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特区档案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村级档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全乡档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断探索积极进取

1992年“撤、建、并”时,成立了**乡,因地质结构脆弱,频繁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政府办公地居无定所,被戏称为“流亡政府”,由于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乡级档案工作无人问津,现存档案零乱不堪。到2000年,乡政府办公楼迁址后,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得到领导重视,开始了乡村两级档案工作。历时2年,乡级档案整理结束,而村级档案工作却举步唯艰,很多反映农村基层发展变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偏低,每月工资在10元左右,村支“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集体经济薄弱,档案保管条件差,村级档案曾一度沦为村干部的私有产物,虽明确了村兼职档案员,但工作力不从心,不仅影响了村级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农村发展和稳定。

**乡村级档案工作始于2003年。为探索发展路子,改变行政管理体制,抓住了退耕还林机遇,全乡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共实施17000余亩。退耕后农户享受钱粮补助,补助粮食归农户所有,补助资金由政府统筹,年补助资金34万,每年以17万作为村干部报酬,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实行“村为主”管理,为村级档案工作创造了条件。从种意义上说,2003年的村级档案工作,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就是收集零散材料。

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各类矛盾由此而生,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相续退耕还林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不断增多,村级档案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解决这些问题,乡政府投入了资金建乡档案室,配备了档案装具,改善了档案工作条件,提高了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提升素质强化业务培训

2005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六盘水市村级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为村级档案工作指明了航向,特区档案局针对村级档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并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推进。

为进一步搞好我乡村级档案工作,乡成立了村级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负总责,把村级档案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村级档案管理网络,明确了村文书兼任村档案管理员,切实担负起村级档案工作的重任。乡党委、政府把村级档案工作列为“村为主”考核的一项内容,与其他工作一起安排、一起考核。

要搞好村级档案工作,提高村级档案管理员业务水平尤为重要。为此,由乡政府出资金,为村级购置必须的档案装具,积极开展村级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邀请特区档案局的业务人员到现场指导。通过培训,使村级档案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试点稳步推进

为使村级档案工作做细、做好,我们采取了先搞试点,总结经验,逐步铺开的方法。在全区农村基层组织现场会在我乡坝子村召开之前,利用两个月时间,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工作组到坝子村指导、协助他们建村级档案,对村级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分类、立卷、归档、装订、编目。经过努力,坝子村档案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参加现场会的领导和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试点完成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组织各村支书、主任、驻村干部、村档案管理员到试点村参观,学习经验,积极推动此项工作。

试点工作结束,分派力量到村协助、指导工作,明确时限,整体推进。全乡7个行政村,自2006年4月开始,历时4个月,将村级档案全部整理结束,共建村级档案279卷。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档案工作水平,保证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管轨道,把村级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切实做到“一个加强、两个强化、三个把关、四个到位”。

“一个加强”,就是加强领导。乡成立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乡、村两级领导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计划和“村为主”目标管理,随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两个强化”,即一是强化岗位职责,将档案工作落实到人,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加强指导,严格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协调,形成紧密配合、协调作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市国土资源经验交流材料 篇11

重奖惩

大力推进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

(2013年3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探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正确认识宜宾临港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必要性 从临港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来看,一是2010-2012年共获批土地10260亩,已提供建设用地5068亩。随着临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中区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突飞猛进;二是本轮(201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后,临港开发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4.7平方公里,实际已使用9平方公里。按照目前发展速度,两年后将无新增建设用地可用;三是按照临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到2015年产值应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产值应超过1000亿元,使临港开发区成为助推宜宾经济发展的“高地”和“发动机”。这样,临港开发区建设用地按现有口径计算的产出率应达到每亩226万元以上。特别是近两年正是临港开发区新城区和园区建设的高峰期,对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矛盾凸显:一方面要保护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另一方面要满足建设

项目用地需求,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何坚守好耕地红线?如何保障发展用地?如何合理高效利用稀有的土地资源?如何破解用地瓶颈,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挖掘土地资源内在潜力?……这都是临港开发区必须破解的难题。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最宝贵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土地资源的缺乏、后备资源的不足是临港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创新土地管理,力促节约集约用地,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临港开发区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实现临港开发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临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方针。

二、宜宾临港开发区探索采取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的做法

临港开发区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效益,坚持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良性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初步形成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机制,为合理高效利用开发区土地资源,增强保障工业用地的能力,规范供地用地行为,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引导和鼓励入驻企业规范节约集约用地,管好用好开发区土地进行积极探索。其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以部门联动为抓手,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意识

临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力促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开发区长远、健康、持续发展大计,举全区之力共同推进,成立了以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国土、监审、发展、招商、经贸、规建、人社、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节约集约用地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对节约集约用地的每个环节进行量化考核。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用地监管;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牢固树立了临港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意识。

(二)坚持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力促节约集约用地落到实处

为科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强保障工业用地的能力,临港开发区出台了《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实施细则》,对工业企业入驻的条件、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奖(补)政策以及对企业用地的全程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推动了新建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办理事项、办事流程,切实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坚持以奖(补)政策为主线,激发节约集约用地的动力

对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工业企业,临港开发区给予重奖:即入驻临港经开区的工业企业修建多层生产性厂房,给予投资人建设补贴,厂房地下部分建第一层按建筑面积补贴100元/平方米;厂房地上部分建第二层按建筑面积补贴100元/平方米,建第三、四及以上层数按建筑面积补贴150元/平方米;已入园投产企业因扩能技改将原有的单层厂房改(扩)建为多层生产性厂房的也可按新建生产性厂房补贴标准的60%进行补贴。凡新建和迁建工业企业以每亩年缴税收10万元为标准,连续3年超过每亩10万元标准的,按每超过上述标准一个20%,给予一次性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每亩2万元的奖励。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按工业企业连续3年单位面积贡献年税收平均值计算。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激发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促使入驻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常态化、规范化。

(四)坚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目前,临港开发区已投资2.2亿元在规划的产业园区内修建多层(3—4层)标准厂房,今后原则上对入驻企业,经核定用地面积在30亩以下的,或者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均不供地而采取租赁修建的标准化厂房解决其生产用房问题。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5万平方米上半年投用,剩余7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8月底前竣工;二期项目占地300亩(拟建约30

万平方米)将于2013年上半年开工。现已有宜宾美斯特包装有限公司、创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艺彩包装公司等10余家企业登记拟入驻标准厂房。

(五)坚持节地挖潜,加大存量国有工矿用地盘活力度 一是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从内部挖潜;二是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对低效利用土地的企业,特别是部分老企业(如“金川电子”、“天原集团”公司等)经科学论证后,采取整合或者搬迁重建等方式,让企业在此过程中升级、增效,腾出原有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向“空间”和“地下”要地。积极引导入驻企业改建厂房,平房建楼房,楼房建多层,充分利用好“地上”和“地下”两大空间。

(六)坚持以全程监管为手段,夯实节约集约用地根基 ——批前审控。根据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积极引进高效能、低耗能的企业,将入驻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以及解决劳动力就业条件作为入驻审查、考核的主要指标。通过高起点设定企业入驻条件,即一般性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在每亩150万元以上,年产值不低于250万元/亩,年税收不低于10万元/亩,单位面积就业吸纳值大于或等于每亩1人,而有效避免了土地的粗放、低效利用。

——批中监管。由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临港开发区供地后的项目用地进行不定期的巡查,随时掌握用地单位按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

拨决定书》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使用土地的情况,确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批后考核。工业项目建成后的用地竣工验收,由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严格按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的约定进行用地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办理土地登记;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执行建设用地指标情况由规建部门牵头,国土部门配合监管;投入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由招商、经贸部门牵头,发展、财政部门配合监管;税收贡献指标的完成情况由财政部门牵头,国税、地税部门配合监管;解决劳动力就业指标的完成情况由人社部门负责监管。入驻的工业项目在通过建成竣工验收满一年后,由招商、经贸部门牵头,发展、财政部门配合,进行投产运行验收,对年产值、年税收、单位面积就业吸纳值未达到约定条件的,按照项目《投资协议》追究项目投资人违约责任。

下一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将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扩展到覆盖物流用地和市场用地领域。

各位领导、同志们,临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土地节约集约工作关乎临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临港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我们任重道远。临港开发区将继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配套政策,不断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长效管理为根本,开启节约

集约用地的新征程,为临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依法提供用地保障。

上一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下一篇:致敬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