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2024-08-17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精选8篇)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1

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志愿服务

“阳光计划”活动方案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80%以上。“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为了进一步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无私奉献、敬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地域特点和以往服务队开展敬老助老活动的实际,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特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志愿服务――“阳光计划”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定期的探访和一对一的服务,让老人们多一个陪伴的对象,多一个谈心的对象,多一个倾诉的对象。作为年逾古稀的老人最需要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我们的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带给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感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乐趣,让他们感受到国家与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与温暖。同时让我们的志愿者通过与老人的沟通深切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哲理,培养青年志愿者的敬老美德。

二、服务群体

1、敬老院中的孤寡老人。(150余人)

2、城区范围内居家的空巢老人。(50余户)

三、服务计划

1、志愿者召募。9月末前,要以原有敬老志愿服务小组的志愿者为主体,再面向社会召募敬老志愿者共100名,划分为10个小队,参加此项活动。

2、志愿者培训。10月中旬前,要聘请礼仪、心理、医护、家政等方面专家,为志愿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服务对象(空巢老人)筛选。10月中旬前,由服务队管理人员协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城区选取居家空巢老人服务人选,共50户,经网上公示后予以确定。

4、活动开展。采取志愿者与老人一对一的形式,陪老人聊天、剪指甲、下棋、读报,为老人打饭、陪老人散步、打扫房间、清洗衣物、理发、体检、文艺演出。节日、生日为老人送礼物。与社区共同举办老年书画比赛、象棋比赛、演讲比赛、歌舞比赛、秧歌比赛等老年友谊竞赛活动,开设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电话,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服务。

5、志愿者考核。由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组成专门小组,对百名敬老志愿者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走访、入户回访、跟踪问访,形成每人一册的志愿服务纪实档案。

6、志愿者奖励。按照考核、走访情况,随时调整服务人

员和服务项目,对不适合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坚决清退,对表现突出的,要予以队内通报表扬。2012年9月末,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对优秀志愿者进行一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四、具体服务内容

(一)敬老院中的孤寡老人

1、每月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中集中探望一次。实行一对一服务,陪老人聊天、剪指甲、下棋、读报,为老人打饭、陪老人散步、打扫房间、清洗衣物。

2、每月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理发一次。

3、每月组织医护志愿者为老人做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4、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期间分别为老人送去精彩的文艺演出。

5、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以及老人生日当天为老人送去祝福和小礼物。如:被子、抹子、手套、暖水袋、食品、水果、保健品等。

(二)居家的空巢老人

1、及时了解和解决空巢老人的紧急需求,由志愿者与老人一对一结对,不定期陪同老人谈心、下棋,提供精神慰籍和心理抚慰。

2、与社区共同举办老年书画比赛、象棋比赛、演讲比赛、歌舞比赛、秧歌比赛等老年友谊竞赛活动,协助和鼓励老人参加,让老人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享受老年生活。

3、请专家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食谱,科学合理地控制食用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预防三高疾病。

4、定期开展医药卫生和健康常识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医疗咨询活动,为老人传授健康长寿科普教育,开展健康每一天、长寿接力赛活动。

5、为空巢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陪同老人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6、陪同空巢老人到公园、野外,赏花观景、娱乐健身。

7、为有需要的老人买菜做饭、代购生活用品、打扫卫生、清洗衣物、理发。

8、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9、开设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电话,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服务。

10、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以及老人生日等重要节假日,陪老人过节、为老人送去节日礼物和亲人的祝福。

五、经费预算

1、志愿服务笔记本、纪实档案:5元*100人=500元

2、志愿者证、徽章、帽子:25元*100人=2,500元。

3、“阳光计划”活动宣传旗、图板: 400元。

4、举办敬老文艺演出、组织社区老年活动,租用、运输音响设备、服装道具费用:500元*10次=5,000元。

5、志愿者培训费用(含场地租用费用、培训资料费用、培训教师费用):2,000元。

6、志愿者考核证书、奖品(一年后进行优秀志愿者评选):20人*50元=1,000元。10人*100元=1,000元

7、活动过程中的图片、视频资料采集、报道等项费用:500元。

8、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老人生日时送给老人的礼品(含生活用品、食品、照片等):200人*150元=15,000元。

9、带领老人到公园、郊外等地游玩的路费、餐费等:50人*30元=1,500元。

10、设立一部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电话(含手机、手机卡、话费):1,000元。

合计:30,400元(叁万零肆佰元整)

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

2011年9月3日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2

一、大学生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参加“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这其中形成了具有很多代表性的服务团队,比如“夕阳再晨志愿者服务团队”“七色花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他们在给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提供服务,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但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校一般采取不同层面的志愿者组织形式:一方面以学校为中心的指导,一般是由校团委直接管理,担负着全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是各个院系团总支负责的各院系的志愿者组织,并负责开展本院系的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有时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各项活动;还有一方面是由各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组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一起参加社区保障和志愿服务工作。起初,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志愿者行动发展中曾发挥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更深层次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在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组织化动员看作是隐含的强制性命令,很多参与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或者说有些志愿者在组织压力下虽有参与行为,但心理并不认同。”[2]很多大学参加“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所持的观点是“要我参加”,并不是“我要参加”,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主动性,造成很多志愿者行动止于形式,志愿者组织松散,从某种程度来说使志愿者行动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弱化。在这样的组织管理制度下,参与关爱“空巢老人”的很大一部分志愿者难以全心全意地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二)“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脱节

关于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形式也缺乏创新。在一项调查中调查者表示:“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占被调查者的55.5%),被认为是目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存在的主要问题[3]。很多大学生只是依赖于学生团体或学校的安排,缺乏自主参与意识,对内容和质量不屑一顾,从而导致服务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对“空巢老人”服务技能的掌握,更别说用心地去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的调查中,有同学是这样描述的:“对于青协来说,找到一个能施爱心、提供帮助的地方也不容易,有的时候可能有为做活动刻意为之的感觉。其实对方东西已经饱和了,但我们还要给他们我们想给的东西,而他们需要的可能是另外的东西。”[4]在这样的志愿服务背景下,“空巢老人”的家庭医疗、家庭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三)“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在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0 年8 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状况专题调查显示:1999 年一年中在校大学生、国有企业职工、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和机关干部参加志愿服务1 次的比例分别是38.3%、31.9%、26.2%和30.2%,3 次的分别为30.8%、33%、34.1%和33.7%。”[5]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却缺乏坚持。由于他们缺乏坚定的意志、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相对稳定的兴趣,因此给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一来志愿者团队缺乏稳定。大学生高年级志愿者随着参加活动年限的增多积极性降低,主要表现为隐性化或退出,以至于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数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接任的工作不熟悉,导致工作不能正常接轨;二来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活动的进行容易出现漏洞和参与者意志不坚定等状况。再加上开展“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大都是学校社团组织或完成项目需要,他们的志愿服务一般只是暂时性和不固定性的。由于大学生的精力有限,他们的服务一般停留在节日时,比如说中秋节、重阳节、感恩节等,在这些重大节日容易出现服务扎堆现象。而平时或是这些节日过后则少有人问津,其服务也只是观花走马式的,而且多半是团体出动不是“一对一”固定性的帮扶,不能给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提供长期和可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更不能解决“空巢老人”受到长期服务的根本性问题。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短缺或去向不明

志愿者服务活动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或不明确使用,对活动质量造成影响。从复旦大学团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情况看,有56.9%的被调查对象对志愿者活动经费的充裕程度“不知道”或“说不清”,对经费的使用情况持同样态度的人则占到60.9%。另外,有42.7%的人对活动经费的充裕程度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而对经费的使用情况持相同态度的人则占35.3%[6]。这说明,在目前高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中,参与者对活动经费使用不满意的地方还很多,同时经费不足也制约了活动的开展。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多是无偿服务,但随着志愿者服务行业的发展,以至于服务成本和资金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在经费的筹集上,高校社团组织普遍重行政划拨,不注重社会募集。目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大多依靠团组织开展活动,其经费来源多为共青团工作经费或通过团组织上报活动项目,很少通过社会来募集资金,难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取得企业单位或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如志愿者组织开展的“空巢老人”的大学生联合志愿服务活动、敬老节助老活动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维持。而“空巢老人”大学生联合组织的经费都是自己来承担,而志愿者组织本是公益性组织,并不是盈利组织,经费有限,会给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限制性。

二、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和能力局限性

大学生是作为志愿者中较为特殊存在的群体,相较于社会上的普通志愿者来说,他们拥有着对于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素质,这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更具有特色和针对性。在志愿工作者中也逐渐趋向于主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平时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活动中,也反映出了很多大学生自愿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学生作为学生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和成长经历,在服务“空巢老人”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让他们难以处理。此外,当下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并没有太多服务他人的经历,绝大多数还是抱着锻炼自我的目的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这就使受助的“空巢老人”对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服务方面的期望与大学生业余锻炼的想法产生一定的冲突。其次,参加志愿者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机会,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完成自己必要的学业是首要的任务。虽然在平时的志愿活动中组织者也尽可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但是这种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相对于一些课程相对于多的年级来说,这种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使得很多同学在坚持参与“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中又增加了一个不确定因素。

(二)社会支持和关注力度不够

社会支持和关注力度的不够使大学生参与“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问题难以引发关注并得到好的解决。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主要行动目标是社会公益服务,所以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支持,就是对所有志愿者的最大鼓励。然而目前,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这一行动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由于社会对于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宣传不够,广大民众对于志愿者事业缺乏了解,就形成许多偏见和误解,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调查数据看,33.5%的人对于参加志愿服务还是心存顾虑的。”[7]并且,要加强营造崇尚志愿精神的氛围,“我国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还未成熟,民众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不高,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也不够,因此,全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的认可度还很不够。”[8]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志愿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志愿者行动的稳定进行和持续发展。另外,社会支持不足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上的基金会、大型企业以及有实力的个体对志愿活动的资助匮乏的漠视。普通民众的习惯性思维仍将社会事业的开销推给政府承担,社会捐款的数额十分有限。

(三)政府配套政策不足,管理松散

当前,我国政府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仍然是如数家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权利界定不清,容易引发纠纷,从而打击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另外,政府针对大学生参志愿服务方面的配套措施也有所欠缺。目前,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志愿服务进行系统管理,各高校也主要通过团委这一群众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管理。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举办了世界性运动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因为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由临时成立的志愿者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所以活动结束后机构也就解散了,缺乏长效、系统的管理和制度建设[9],连专门的管理机构都没有,更别提给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政府对志愿者整体团队的管理存在缺漏。除了志愿者组织自身和学校的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还需要政府给予关注和管理,配套政策不足、管理松散是制约大学生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关于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空巢老人”水平的对策

(一)逐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制度。招收志愿者时,应优先考虑把外向开朗、热情活泼的应招者,特别乐于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大学生优先招募进来。招募后,为了方便管理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对招募进来的志愿者要进行“空巢老人”基本服务技能培训,由于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一些必要的常识也应该加强。其次,对于志愿者组织高校应持有正确的态度。不论是“自上而下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还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推广”的模式[10],皆是志愿服务的一种方式、践行志愿精神的学生组织,学校不仅要对其进行认可,还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重视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基金、力争多方面的支持、政府出资购买项目服务等方式,实现资金合理分配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实现政府、志愿者组织和公众需求的“共赢”局面。

(二)使“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与志愿服务内容接轨

志愿提供的服务要考录是否符合“空巢”的实际需求,要对“空巢老人”的需求进行现实估量和摸底。志愿者在活动中,要用客观的心态面对每一位老人,考虑老人是否能接受可提供的服务。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要与“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一致,因此可以根据每位老人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服务。这并不是一种泛滥化的服务,而是坚持以老人为本,尽志愿者最大的可能去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者在上岗前应接受特殊的岗位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应涵括保健知识、老年心理学等方面,有利于“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建立并完善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高校要建立并完善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精神奖励制度,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充分的精神鼓励;建立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维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让大学生志愿者没有后顾之优。在给予志愿者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与回报的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时间存折”管理模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登记,以便在活动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以此鼓励更多人参与“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事业,扩大“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建立多方位的“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保障体系

影响大学生服务“空巢”活动开展的直接原因包括:参与“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存在较大缺口,活动资金来源的渠道单一。为此,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该多争取学校支持、政府补贴、社会赞助等,来充实自己的基金。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需要优化活动方案,才更有利于筹措志愿服务经费。一来好的项目可以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二来利用好项目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潜在资源,如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募捐等方式动员有爱心、有能力的社会各个阶层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实体出资,来保证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形成独立、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志愿者活动缺乏完善的组织体系,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脱节,志愿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和能力局限性,社会支持和关注力度不够,政府配套政策不足及管理松散。必须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完善与“空巢老人”需求接轨的志愿服务内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多方位的“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支持体系。

关键词:“空巢老人”,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吴王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老龄蓝皮书[R].2013.

[2]蔡宜旦,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寻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4).

[3]李洁.调研显示:不少大学生认为志愿者服务流于形式[N].文汇报,2004-11-26.

[4]张卫民,郝瑞庭,彭泗清.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1,(3).

[5]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6]复旦大学团委.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服务体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1,(5).

[7]谭建光.和谐社会需要志愿服务的创新——志愿者事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报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9).

[8]赵春静.哈尔滨市志愿者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6).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空巢老人 雷锋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6-02

一、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大学生实践教育

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分团委于2011年4月发起了关爱空巢活动。指导思想是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一种模式,既能使在校的学生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又能用感情弥补亲情。关爱、帮助空巢老人。1.开展“心手相牵,相伴夕阳”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在全院广泛宣传动员,层层选拔,确定了以学生党员为主要对象的志愿服务队。由院系书记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通过面与面的交流,空巢老人向志愿者们敞开心扉,倾诉心理烦恼,甚至个人秘密。在此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帮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一步增进感情。2.带上一些医疗器材和药品,帮助老人们做一些简单的检查。点燃了空巢老人的心让他们感到社会有爱。3.深化关爱方式,把弘扬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纳入大学生实践教育课程。两年来,共有百余名志愿者通过周末去周边敬老院及暑假三下乡等形式先后到340多名空巢老人家里走访500余次。

二、关爱空巢老人取得效果

1.关爱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感恩与回报。关爱活动不只是单向的爱心传递,也是大学生在互动中受启迪、受教育的过程,使大学生学到了在校园、在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为大学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实践的便利条件,利用人对弱者的同情心理,引导大学生走近空巢老人,继而主动接受教育,将教育环境由传统的教室,走向了社会,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使学生接受,使其能够从理性的角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2.关爱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孔子指出,尽忠尽职、报效国家,是孝的重要内容,更是孝的升华。大学生关爱空巢老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由对空巢老人的关爱责任延伸到对社会、对他人、对事业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其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服务社会,勇于承担责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3.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会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老人的晚年幸福不容社会忽视,值得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机构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关爱空巢老人。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帮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他们聊聊天,一起度过传统节日等等,对空巢老人心灵上给予慰藉,填补他们孤独的心灵,让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依旧能够体会到天伦之乐。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使空巢老人得到幸福的养老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地方政府机构的负担,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弘扬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的实效作用

1.接触社会,增强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比较安宁和谐的环境中。接受多种信息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使得他们对于自觉抵触多种错误思想的渗透缺乏斗争的思想准备,同时又缺乏对经验形成过程的体验,极易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2.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新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在蔓延。个别学生道德修养不高,知识脱节,诚信淡化。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到现实的艰巨性。同学们学会了客观、全面地处理问题,看待社会,改变了对社会过高的期待。在广泛接触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书本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在思想、心理素质方面也得到适应人际关系方面的锻炼。3.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合作精神、合作意识是现代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素质。但时下高校学生中不乏孤芳自赏者,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追求自我实现。不但不懂与他人合作,而且还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是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爱空巢老人过程中,大学生亲身体验了团队的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们逐步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学生思想发生转变。

总之,纵观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在大学生中加强孝道教育,弘扬传统孝道,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孝道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4

为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不断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我街道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为主题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从空巢老人迫切需要、又能办得到的志愿服务入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以下简称“关爱行动”),推动“关爱行动”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行动主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行动内容

1.生活照料。根据空巢老人具体情况开展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如对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提供送餐、帮助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购物、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对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提供一天一次电话问候、三天一次上门服务、急事随叫随到等志愿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除提供必要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外,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倡导慈善援助和社会捐助等志愿服务。

2.心理抚慰。组织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定期在社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讲座、报告会、讨论会,组织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3.应急救助。根据本地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如空巢老人分布情况、高龄空巢老人规模、平常应急救助情况等,设立社区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电话,及时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志愿服务。

4.健康保健。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建立社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信息档案(如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体检情况等),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和保健咨询志愿服务。

5.法律援助。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定期或不定期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为有法律纠纷的空巢老人提供司法援助。

6.文体健身。依托社区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组织招募一批文体志愿辅导员,经常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文化娱乐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7.亲情关爱。根据空巢老人家中子女不在身边的现状,组织亲情关爱志愿者经常主动上门,嘘寒问暖。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对空巢老人情况记录存档,在他们生日之际,赠送贺卡或小礼物。

四、行动方式

志愿者组织在区文明办、民政局、老龄办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助老志愿服务体系。

1.以“定向结对”为主要服务方式。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采取“一

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关爱行动”。活动中突出重点,优先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

2.就近就熟和以低龄老年志愿者为主、其他专业志愿者为辅招募社区志愿者。在招募志愿者时,要根据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大多有病、不易接近陌生人、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烦的特点,尽量就近就熟招募低龄健康老人成为“关爱行动”志愿者,使他们在拥有较多的共同语言、熟悉的生活背景下建立信任关系,推动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五、工作举措

1.建立健全“关爱行动”组织体系和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健全街道、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做好社区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以及定向结对、服务监督、服务质量考评、服务记录等工作。

2.组织招募志愿者队伍。要围绕实施“关爱行动”的基本内容,积极招募组建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要依托社区,就近就熟组织招募低龄健康中老年志愿者,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伍,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组建健康保健和应急救助专业志愿者队伍。街道司法所负责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为空巢老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援助服务。组建具有书法、美术、音乐、棋类、老年健身等特长的志愿者队伍,开展文体娱乐志愿服务。

3.加强志愿者培训。市级部门、各区(市)县要加强对开展“关爱行动”的指导。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要根据志愿服务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志愿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志愿理念普及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不断

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4.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组织与社区基层组织保持紧密工作关系,在居家养老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亲情关爱等方面需求,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需求。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5

在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后,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1

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是万达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之一。关爱老年人,尤其是独居或生活困难的高龄老年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20xx年7月万达社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以来,万达社区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万达社区近一年来“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生活照料,让空巢老人“称心”。为保证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实效,市民政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在实施居家养老工作前期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入户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为老人提供全面服务的同时,注重针对不同层次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比如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生活困难低保户老人实行无偿服务,使许多空巢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各种帮助。社区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为老服务队伍,通过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多种渠道做好为老服务工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老年人按要求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心理抚慰,让空巢老人“舒心”。组织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位的老年志愿者,通过电话问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随时了解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空巢老人摆脱孤独寂寞,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社区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为主题,在全社区开展了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三是健康保健,让空巢老人“暖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保健咨询等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还为患病的空巢老人提供陪同就医服务。四是法律援助,让空巢老人“安心”。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志愿者,特别是一些身体健康的已退休法律界人士,通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为有法律纠纷的空巢老人提供司法援助。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和物业部门对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进行重点监护,确保空巢老人居住环境安全。

五是文体健身,让空巢老人“开心”。万达社区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等,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定期组织空巢老人参观旅游,感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丰富了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万达社区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社区志愿者、低龄老年志愿者、文明单位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和医疗卫生、法律、文体志愿者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不同的服务形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真正实现了解心声、排解忧虑、解决困难的帮扶目标。

一是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通为老服务热线电话,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社区医疗服务站、法律援助站、物业公司等为空巢老人就近、便捷提供多层次、网络化的志愿服务。

二是以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为主体,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义工服务队伍;由乐观向上、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组成关爱服务队伍;由法律、医疗保健、家政、心理咨询等具有专长的人员组成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三是以分类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作用,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组织开展义诊、家政、精神慰藉以及法律、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2

为进一步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推进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深入开展“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在全社区范围内持续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共组织志愿者21名,服务空巢老人13个。现将7-8月份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如下:

一、定期走访,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和精神服务

7月1日,社区各委主任对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子女外出工作情况等,及时了解和解决空巢老人的紧急需求,陪同老人聊天解闷,提供精神慰籍和心理抚慰,增进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赠送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给老人,嘱咐老人要注意饮食,保重身体。此外,还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活动以及专为老人开展的系列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享受老年生活。

为了让空巢老人在平时生活中更注重饮食健康,科学合理地控制食用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预防三高疾病,社区在5月份向空巢老人陆续免费发放控盐勺、限油壶、量油尺共13个,并组织20名志愿者专程上门为老人详细介绍正确使用方法。为此,老人都纷纷对社区以及志愿者的关爱和帮扶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开展体检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为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社区定期为空巢老人举办免费的身体检查活动,使老人生病能够得到及时医疗和照顾。7月10日下午,社区组织了空巢老人进行免费的白内障排查,通过验视力、散瞳等形式检查老人的视力情况,为下阶段的.手术治疗提前做好准备。7月下旬,社区会同铁西区人民医院对空巢老人进行免费的体检,得到了社区老人的广泛赞同。

三、宣传引导,扎实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全面铺开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大量收集关爱服务情况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对帮扶对象进行跟踪报道,加大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广泛宣传无私奉献、关爱老人的感人事迹,号召广大市民向志愿者学习,积极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关爱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快乐,一直是我社区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和提供心灵关爱的温暖,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3

为构建团结和睦、友爱和谐的邻里关系,弘扬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7月13日,金台园社区开展了“温暖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来到了辖区行动不便、独居、空巢老人家中,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志愿者们走进老人家中,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家政保洁、维修家电、亲情关爱等志愿便民服务。老人都非常高兴,不住地称赞,感谢社区对他们的关怀,感谢这些志愿者们带给她快乐和温暖。

目前,金台园社区志愿服务站共有卫生志愿服务队、爱心志愿服务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社区还建立了邻里互助QQ 群、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公布社区志愿服务热线,方便供需双方沟通交流,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快捷的通道。

此次活动,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区孤寡老人带来了帮助和欢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没有忘记他们。同时也培养了居民助人为乐的精神和责任感,以此来营造社区邻里互助的和谐氛围。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总结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0xx年7月7日下午,为了体现社区对空巢老人的关怀,五通社区妇联、五通社区团支部组织辖区内的共青团员志愿者在春节上门看望了空巢老人龙叔叔。共青团员们为老人送上了鲜花与节日祝福,还购买了多种水果送给龙叔叔,陪老人聊天,捧着孩子们送来的祝福,老人喜笑颜开。随后大家争着帮忙做家务,龙叔叔看到天气这么冷非常舍不得让志愿者打扫卫生,可是志愿者们依然坚持要把龙叔叔家打扫干净,让老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的爱心让老人感觉很温暖,使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整个下午,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感情上得到慰藉,弘扬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文明风尚,为政府分忧解难,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社区会尽一切努力将关爱老人活动发扬光大让老人们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安享幸福晚年。

社区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总结5

洪山镇凤湖社区始终心系辖区空巢老人,致力于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社区于6月初始在凤湖新城小区内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免费理发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老年人送去初夏的清凉和端午的慰问。

7月4日一早,社区志愿者们就来到凤湖新城一区为老年人理发,由于社区事前进行了宣传,不少空巢老人已经在小区门口排队等候。志愿者们熟练的为老人们理好头发,老年人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并对志愿者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6

志愿服务工作小结

长沙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03.64万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40%,其中较为困难的空巢老人有近10万人。近三年来,长沙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共建幸福家园”为主题,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让空巢老人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全方位的帮扶、全身心的照料。“人人都要老,家家都有小,关心老和少,大家都说好”。通过志愿服务行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一、满足空巢老人及有困难老人基本需求以外的多样需求,志愿服务着力搭建直达的桥梁

“幸福的老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幸”。关爱空巢老人及生活有苦难的老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主导、家庭赡养、社会救助、市场服务”的养老模式只能满足空巢老人的基本需求,空巢老人的需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志愿服务就是满足这种多样性需求的重要补充。长沙着力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落实在社 1

区,延伸到家庭,就好像建好最后一个桥墩、架好最后一根桥梁。长沙是雷锋的故乡。今年以来,长沙依托已有的310个社区“雷锋超市”,制定多样性、亲情化的志愿服务方案,根据空巢老人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实现志愿者与空巢老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尽力满足空巢老人的各类需要。一是困有所助。在全市机关志愿者中开展“慈善每日捐”活动,每人每年捐出365元,由慈善机构对空巢老人进行专项救济,通过社区雷锋超市,免费向空巢老人定期定量供应大米、食用油、洗衣粉、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雷锋超市的物资还由社区内的爱心企业和志愿者购买补充。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各类志愿者还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到空巢老人家进行慰问,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二是急有所救。长沙在全市推行“爱心门铃”关爱活动。“爱心门铃”安装在空巢老人家中,行动特别困难的老人遇到紧急状况时按响门铃,就能接通社区的服务平台,呼叫志愿者上门。“小事不出社区、急事有人帮扶”,“爱心门铃”也被老人们形象地称为“爱心110”。目前全市已安装“爱心门铃”5000多个。三是病有所医。依托社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组建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老年人健康咨询、义诊活动。一些爱心药品企业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免费向空巢老人发放治疗心脑血管病、骨质酥松症等老年人常见病的药品。志愿者还对病重的老人给予持续关注,定期上门慰问,对无钱治疗的老人,自发

组织捐款,同时协调医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二、满足空巢老人及有困难老人物质需求以外的精神诉求,志愿服务着力搭建心灵的驿站

“既空巢又空心”,孤独、焦虑、无助、失落等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关爱空巢老人,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抚慰。因此,长沙着力搭建心灵的驿站,呼应空巢老人的精神诉求。一是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进行心理抚慰。以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组成专门的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上门慰问、电话问候、网络交流、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让老人们打开心结、吐露心声、稳定心绪。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种讲座、报告会、讨论会,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二是依托社区调解室(警务室),提供法律援助。成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与援助。将老年人继承纠纷、离婚纠纷、分家析产纠纷等纳入援助受理范围,在操作中优先采用非诉讼调解方式,注重社会和谐。对老年人各类法律援助申请,简化程序环节,放宽受理范围,减免经济审查。针对老年人书写、交流的障碍,为老年人代拟法律文书、口述办理援助申请的便民业务。三是依托社区老年义工俱乐部,促进人际交往。组织相对年轻的老年志愿者与年龄偏大的老年人结对,让他们加入“新的圈子”,经常开展下棋、打拳、钓鱼、唱戏、演奏等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中重新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社区老年

人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安排志愿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娱乐和科普活动,组建各类老年人文艺团队、兴趣小组等。

三、满足空巢老人及有困难老人生活需要以外的价值追求,志愿服务着力搭建作为的舞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的最高需求,老年人也不例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的老人容易产生“退出历史舞台”和“被时代遗弃”的失落感,有的老人可能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有的老人一直怀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任其展现自己、实现自我、老有所为、奉献社会,既有利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实现“老骥伏枥千里志”。通过关协、老龄委、老干局等部门,把一批身体健康、阅历丰富的老红军、老模范、老教师等组织起来,成立“五老”志愿者队伍。长沙“五老”志愿者达到10多万人,他们出于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实现需要,发挥各自所长,到校园举行讲座,到社区辅导孩子,到网吧净化环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获得社会尊敬。二是组建老年市民志愿巡访团,成为文明“守护神”。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长沙组建的400人的市民志愿巡访团,其中一半以上是热心公益的老人,他们出于对城市的热爱、抱着发挥余热的想法,每天深入大街小巷,发现不文明现象,劝导不文明行为,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组建老年文艺志愿团,唱响人生“夕阳红”。长沙目前有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群众文艺志愿者队伍992支,总人数达4.1万人,老人占到了90%以上,其中很多就是空巢老人。社区选出责任心强、信任度高、有管理经验、年龄相对较低的老人担任各种群众艺术团队的领队,推选有文艺工作经验和表演特长的老人担任团队的艺术“总指导”和表演的“台柱子”。每年举行“百佳群众文艺团队汇演”,老年人逐渐成为主体和主力,他们有精力、有特长,更有积极性,他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不仅在活动中证明自我价值,还能享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从而越活越年轻,越活越精神。

长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长沙市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7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居家养老为主, 社区照顾为依托, 机构、院舍供养为补充。对于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 面对居家养老功能缺失, 机构、院舍养老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的局面, 社区照顾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社区照顾理念最早来自福利国家英国, 主要理念和方式是运用社区中的各类资源, 让老人尽可能留在社区接受照顾, 包括“在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更直接、成本更低、覆盖更广、方式更加灵活且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

1 社区照顾对于解决三线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适用性分析

1. 1 社区照顾与三线城市养老问题特点相匹配

( 1) 三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缓慢, 各类产业不够发达, 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各方面压力比较大, 在养老设施和福利服务方面无法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 空巢家庭的子女面临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 家庭的经济赡养功能也随之弱化。社区照顾服务可以调动社区中的各类资源, 解决政府财政不足和家庭功能弱化和缺失的问题, 让空巢家庭老人“由社区照顾”。

( 2) 三线城市经济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年轻子女外出求学, 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 造成空巢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由于老年人比较看重邻里关系、地缘关系等, 往往对自己久居的社区环境产生依恋, 较少愿意离开故乡跟随子女到大城市生活, 他们有“在社区照顾”的需求和愿望。

1. 2 社区照顾与三线城市空巢老人需求特点相符合

1. 2. 1 满足日常生活照料

社区照顾以社区为基础, 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发展性方面服务, 以便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 继续成为参加经济活动的、有价值的公民。对居住在自己家里、尚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包括上门送餐或做饭、洗衣、洗澡、理发、做清洁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服务。

1. 2. 2 满足精神慰藉

由于缺少和亲人、邻里的感情交流, 空巢老人一般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社区照顾提供了日常生活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减少了老人的不便和病痛, 降低了他们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同时社区照顾服务还提供许多机会让老人们参与, 让他们相互认识、交流和倾听, 情感得到了表达, 心灵得到了抚慰, 这就减少了老人对身在外地的子女心理上的想念和依恋, 也对社区更加有归属感。

1. 2. 3 满足社区参与

社区照顾倡导在社区建立综合性的社区服务机构, 为本社区内居住的老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活动场所。由这些机构定期举办学习班、兴趣小组及文娱康乐活动, 促进老人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和联系, 满足他们的社会参与需求, 同时有效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三线城市社区照顾存在的问题

2. 1 社区照顾对象范围少、内容单一, 设施不完善

目前社区照顾的对象主要是低保、三无、无法自理的老人, 照顾内容主要是洗衣、做饭等日常生活起居, 老人发展方面的需要一般很少涉及。对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更极少有得到相关的照顾服务。活动方面, 平时在社区内很少开展参与类的活动, 老人们缺乏沟通平台和交流热情, 心情更加落寞。由于三线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招商引资困难, 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也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基础设施不完善, 社区管理服务整体落后, 不能满足社区养老的需要。

2. 2 缺乏专业人才, 影响服务质量

社区照顾的目标和性质需要大批专业服务者去执行和体现。专业服务者应当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或护理学等各学科知识和技能, 但目前服务者鱼龙混杂, 执证上岗的比较少。同时由于三线城市的工作岗位待遇不高, 很难吸引专业人士或是本土高校毕业生在那里就业, 人才严重缺乏, 很难满足社区照顾的需要。

3 三线城市社区照顾服务开展的改善建议

在倡导三线城市开展社区照顾服务养老模式的同时, 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才能促进社区照顾服务发挥其优越性和养老功能, 与其他养老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可以从以下各方面改善社区养老服务。

3. 1 以政府为主导, 在社区设立社区 ( 家庭) 综合服务中心, 完善相关养老设施

一是充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市财政资金以及各区县资金和资源用于区老年公寓改造, 成立社区助老服务站。组建一批便民综合服务站, 基本形成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二是申请国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债资金以及市区财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设立社区 ( 家庭) 综合服务中心, 打造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棋牌室、电化教室等功能室, 特别是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依托这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为空巢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养老服务。三是推动社区老年星光工程, 在大的社区设立“星光老年之家”, 为空巢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提供场所和条件。

3. 2 依托社区 ( 家庭) 综合服务中心, 开展空巢老人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正确看待自己的境况

如开展老年大学, 空中课堂, 网络课堂, 游学营等, 鼓励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积极参与; 设计开展针对老化、疾病等老人比较关心的生命事件的课程和活动, 一起调查研究老人问题, 让老人在提升知识的同时,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进而能正面积极地面对老化和自己的处境; 此外协助身体不方便的老人申请如公共援助、家务助理服务等, 并为他们提供探访、社交、康乐活动及辅导服务, 让老人们摆脱孤独、寂寞, 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 3 鼓励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照顾

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 设立照顾项目, 这对社区照顾来说是非常好的资源, 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缓解政府的压力。可动员社区内的空巢老人, 组成志愿服务团队, 互相帮助, 自力更生。社区空巢老人志愿者的发展潜力很大, 由于空巢老人们大多已脱离正式劳动领域, 在时间和精力、感情等方面开展工作都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由于老人长期在本社区生活, 不但养成了技术专长和管理特长, 还建立起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基础, 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一般志愿力量的形式化、空泛化缺陷, 真正以主人翁的形象开展工作, 提高工作实效性, 形成社区互助。

3. 4 引进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价值, 使社区照顾走上专业化道路

社会工作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 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的方法, 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开展助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建立社工站、社工园地、社工宣传栏、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等方式广泛宣传社工文化, 营造以社工理念为基础的亲情化的温馨社区。在社工带领开展社区照顾服务的过程中, 强调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 让“尊重、接纳”的工作原则、“助人自助”的理念深入到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心中, 导入到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同时社区服务中心要定期开展服务人员专业培训, 从而保证社区照顾服务的质量。

4 结 论

社区照顾弥补空巢老人因家庭功能缺失而导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优势。社区照顾既能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 又能减轻子女的家庭赡养压力, 更能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结合三线城市的特点和空巢家庭的需求, 探讨社区养老的最合适服务模式, 发现社区照顾对缓解三线城市空巢老人养老功能不足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并在探讨中提出改善建议。期望能让三线城市的空巢老人积极快乐地面对空巢生活, 安享晚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住模式的变化, 空巢家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社区照顾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三线城市的空巢老人养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实用性。结合三线城市社区的特点和养老存在的问题, 探讨满足三线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三线城市,空巢老人,社区照顾

参考文献

[1]吴越.我国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理性分析与解决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1) .

[2]钟金霞.构建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 .

[3]刘雯.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篇8

沈丘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为了让农村计生家庭空巢老人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今年以来,沈丘县人口计生委通过多项举措在全县开展亲情关爱农村计生空巢老人活动。

一是摸底、调查,建立农村计生家庭空巢老人档案。二是对空巢老人进行防雷、防电、防盗、防火等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三是开展医疗健康服务。四是开展帮扶活动。各乡镇文艺宣传团体还定期巡回为空巢老人演出,不少村还成立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又使他们锻炼了身体。 (田野 阮晓明)

颗颗鲜葡萄殷殷计生情

今年,中牟县郑庵镇郝庄村老郑家的葡萄园获得了大丰收,喜得老郑两口子合不拢嘴,见人就说:“还是计生政策好啊,帮了乡亲,富了群众啊!”

2008年,郑庵镇郝庄村村民老郑看中了葡萄种植的致富项目,可是5万元的项目资金让他犯了愁,镇计生协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和镇农村信用社取得联系,帮助他们协调了3万元贷款,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据统计,自2008年以來,郑庵镇共协调资金100余万元帮助计生户建立致富项目30多个,圆了他们的致富梦。(冉海舟)

浚县白寺乡计生协热心关爱留守儿童

近日,浚县白寺乡计生协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活动现场,116名计生协会员及计生志愿者签订了承诺书,主动担当起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职责,现场与结对儿童交换了联系卡,并向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和《致全乡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截至目前,该乡已累计发放6500余元的帮扶资金及物品,为193名留守儿童发放了衣物和学习用品。(聂磊 刘志慧)

邓州市对全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进行全员培训

近日,为提高全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邓州市计生协分4批次对全市28个乡(镇、街、开发区)的计生协秘书长和594个村级计生协秘书长进行了全员集中培训。

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邓州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管理能力,以适应当前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的要求。(高强)

范县人口计生委努力推进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

范县人口计生委大力推行避孕药具信息化管理,不断满足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全面提高计划生育药具服务水平,努力推进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除常规宣传外,在县电视台《和谐范县与生殖健康》专栏,定期播放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二是健全发放网络,建立了县、乡、村避孕药具发放网络,责任落实到人;三是畅通发放渠道,除了进社区、进家庭,与育龄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外,还开展了电话预约送药具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避孕药具的需求。 (巩持印)

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计生办:优质计生服务暖人心

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计生办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计生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切实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便捷、优质、实惠的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一是开展便民服务,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请进、一杯热茶暖心、一条龙服务到家的温馨服务;二是开展温馨随访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派出各类技术服务人员开展入户上门访视活动;三是推进生殖健康服务,积极主动与辖区医疗机构联系开展合作,形成医院医生、医疗设备、药品药具、计生宣传“四下社区”的服务模式;四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服务,通过对新婚夫妇实施优生优育知识教育、对怀孕夫妇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培训等方式,指导育龄群众优生优育,为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 (杨越华 梁伟伟)

郑州市金水区多层次全方位关怀计生家庭

上一篇:2020最新广告部业务工作计划下一篇:高三英语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