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老人

2024-09-28

城市空巢老人(共12篇)

城市空巢老人 篇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比例逐年上升。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 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 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22.83%[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人口中,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 408万人, 占总人口的11.03%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 045万人, 占总人口的7.69%) 。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2]。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 老年人比例又每年增加, 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空巢现象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关心和重视空巢老人健康问题, 满足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开展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十分必要。

1 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分类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了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 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 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 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岁~79岁, 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 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 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2 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

2.1 心理健康的问题

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 家庭结构开始向小型化转变, 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 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 孤独、空虚、寂寞、伤感, 精神萎靡, 常偷偷哭泣, 顾影自怜。调查表明, 我国老人与子女同住者占调查对象的56.4%, 独居者为8.39%, 夫妻同住占35.3%, 身边无子女老人比例高达32.4%[3].空巢老人由于身边缺乏子女照顾, 他们比普通老人更易遇到困难, 产生孤独感, 家里四处静悄悄, 空巢老人有话没处说, 有时间没事可打发, 这样有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 生活单调引起老人孤独、寂寞感, 这种情绪会导致老人性格抑郁、脑衰弱综合征 (行为能力降低、记忆力和判断力衰退) , 甚至会诱发老年痴呆、老年性抑郁症等老年性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4]。

2.2 疾病的问题

慢性病是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最严峻的问题。王德文等[5]调查了1 756例65岁以上老年人发现, 其慢性病的患病率为89.41%, 患一种慢性病的占55.16%, 同时患两种慢性病的占23.57%, 患三种及三种以上慢性病的占21.27%, 并呈线性上升趋势。刘雪荣等[6]的研究显示,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92.1%, 70.0%的患者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祝雪花等[7]调查结果显示, 585例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81.71%, 患两种以上疾病者达56.41%, 其中占前几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由此可见, 多数空巢老人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 成为影响他们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3 生活照顾的问题

空巢老人的饮食起居完全依靠自己,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高, 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渐下降, 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直接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一些老人丧偶以后, 一个人的生活更是缺乏规律, 不知道怎么打理自己, 缺乏应有的照料和关怀。

2.4 意外伤害经常侵袭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由于1个人或2个人独居, 随着年龄的增加, 精力的衰退, 遇到火灾、漏电、煤气泄漏、滑倒等意外事件时处理能力较低, 往往伤害很大。有些老人甚至猝死家中好几天都无人发现。

3 社区护理解决空巢老人健康需求的对策———分组管理

3.1 建立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对

空巢老人进行健康调查摸底, 掌握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及诊疗情况;掌握老年人的家庭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及主要健康需求, 并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健康档案, 进行分组管理, 形成长期、动态的健康监测和社区护理体系。

将空巢老人分成四组:Ⅰ组:临终老人;Ⅱ组: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老人;Ⅲ组:有或无慢性病, 生活基本能自理,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人;Ⅳ组:无慢性病, 生活自理, 心理健康的老人。

3.2 进行空巢老人分组管理

3.2.1 Ⅰ组:临终老人的社区护理

老人临终时的照顾应包括对临终前老人和死者家属的照顾, 特别是配偶的照顾[8]。对老人的服务应做到“善始善终”, 对临终老人协助家属送医院抢救, 对在家庭病床的临终老人, 协助家属做好临终前准备, 帮助他们联系救护车辆, 尽量满足临终老人的需要, 减轻其痛苦。安慰家属, 特别是配偶, 减轻他们的悲痛。

3.2.2 Ⅱ组: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老人的社区护理

为多病的空巢老人提供送医、送药、康复护理的服务;为体弱及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健康护理、护送看病的服务;开通24 h老人服务热线, 建立事故预警系统, 以便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的各种意外生活事故, 有效地进行危机的干预;大力发展家庭病床服务、居家护理等服务;加强健康教育, 使空巢老人了解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 对于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十分重要[9]。

3.2.3 Ⅲ组:有或无慢性病, 生活基本能自理,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人的社区护理

有慢性病者, 加强健康教育, 使空巢老人了解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 指导其规范用药和定期监测。心理健康的护理尤为重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空巢家庭在社会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空巢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 其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与护理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给予空巢老人实际的帮助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要鼓励空巢老人增加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有效利用社会支持, 增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 如鼓励老人参加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 在那里多结识些朋友。社区护士应指导空巢老人的子女平时除给予老人物质支持外, 还要“常回家看看”, 从精神上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心, 减少老人孤独感[10]。让空巢老人充分认识衰老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 从心理上正视这一生命现象, 通过学习调整心态, 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通过自我调节延缓心理衰老。

社区护士要鼓励空巢老人培养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平气和, 遇事不慌, 空巢老人受到外界刺激易过喜或过悲, 所以应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 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认真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关心老年人, 鼓励老年人适当参加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 参加一些温和的室外运动, 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向患者讲解要重视脑衰弱综合征, 但不必要过度重视, 以免产生焦虑、疑病症, 四处求医, 补药不离身。

对于有焦虑症和抑郁症老年人的社区护理。由于老年人离退休、衰老、孤独及其他原因使老年人产生焦虑和抑郁症, 对这部分老人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经常上门与老人谈心, 使他们感觉到受尊重与关心。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鼓励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 阅读书报、看电视、散步、与朋友闲聊、适当的体育锻炼, 使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及广泛的人际关系, 从而减少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生, 减少患病的机会, 降低老人自杀事件的发生。

对于患有老年期痴呆的老年人社区护理。对此类老年人加强管理, 设立家庭病床, 请专人在家看护, 负责日常生活护理, 安全保障, 定时服药, 适当活动及肢体锻炼。家庭病床医生进行定期巡诊, 或将老人安排到老人护理院进行护理。

3.2.4 Ⅳ组:无慢性病、生活自理、心理健康老人的社区护

理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指导工作, 保持其健康:社区护士经常登门讲解疾病防治知识, 如提倡戒烟酒、低盐饮食、减轻体重和适当运动。指导空巢老人有规律地生活:早睡早起、饮食定量、禁烟少酒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空巢老人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可延缓衰老, 如太极拳、健美操、扭秧歌、散步等运动, 每次运动时间在30 min~40 min.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会活动, 尽其所能发挥余热, 并且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 减少孤独, 消除失落感, 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推广义务工作制度:在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中, 义务工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8]。在我国, 义务工作较少, 可以鼓励老人去帮助照顾高龄老人或残疾人。

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存在的问题

(1) 社区护士资源不足:无论从工作量、工作任务还是与居民数量相比都需要增加社区护士, 否则难以优质地开展工作; (2) 社区护士精力、知识、技能、经验不足:社区护士以前均为临床专科护士, 到社区后虽经过培训考核上岗, 但缺少系统的学习, 因此仅限于初级的工作而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社区护士中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居多, 有的医院更是将社区视为高龄护士的归宿, 导致社区护士的精力或技术水平 (知识、技能、经验) 达不到要求。

4.2 解决方法

除政府行为干预外, 社区护理要加强对自己的宣传力度, 让院领导和社会了解认同护士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 增加护士的比例;护士要有紧迫感 (压力感和责任感) , 自觉地学习和提高, 摄取更多的知识, 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 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摘要: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 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 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22.83%.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 老年人比例又每年增加, 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 空巢现象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区护理,健康问题,分组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6-03-16.

[3]李继坪.老人健康保健现状与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4) :54.

[4]李爱芹.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 2007, 20 (3) :43.

[5]王德文, 林维文, 周天枢.福州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 (10) :1242.

[6]刘雪荣, 于普林, 叶文.河北省燕郊社区717名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23 (1) :44.

[7]祝雪花, 余昌妹, 姜文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5) :69.

[8]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8.

[9]吴雪, 王克芳, 娄凤兰.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3) :76.

[10]余昌妹, 吴永琴, 杨晔琴.温州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5) :467.

城市空巢老人 篇2

【摘要】本调研报告是通过对就近的一些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并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 生活状况

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2.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这些老人具体又包括三种,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3调查概述

(1)调查的目的:深入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了解社会及社区等对于空巢老人的支持,进而提出一些关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建议和措施。

(2)调查对象:学校后街及省庄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

(3)调查目标: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

(4)调查方式:实地采访,结合到很多老人的文化水平不高,选择了口头调查的方式,并对访谈资料进行记录整理。然后查询了一些当地的文献和资料,统计了空巢老人的情况。由于实地调查的目标样本比较少,因此本文就不再做数据方面的分析,只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大概结果来研究这个问题。

4.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方面的。

(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人口,同时也是70年代以来实施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相继进入老年,老龄化加快发展。

(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

(3).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

(4).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的家庭增多。

(5).子女“缺位”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作用。由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丧失了支撑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影响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地表现为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同时加重了老年人劳动自养的负担。

(6).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发展滞后导致部分老年人养老和照料服务的“真空”。家庭养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水平低,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短缺,社会养老服务不发达,使老年人的养老特别是服务需求得不到保障。

(7).对老年人家庭空巢现象及其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是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二是缺少有力措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落后,社会组织很不发育,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难度很大。

(8).敬老意识和赡养观念淡化。

5.空巢老人的现状:

(1).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2).无人照料,生活不易。中国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老人无法自行料理自己的饮食起居。这也是他们所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大问题。

(3).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大多数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而老人劳动所得很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总的来说,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当然,这还不包括一些额外支出,比如医药费等。

(4).疾病困扰,就医困难。大多数老人表示,因为无人 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

(5).精神寂寞,郁郁寡欢。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针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6.小结

城市空巢老人 篇3

【关键词】社区体育;城市空巢老人; 体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前进、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日益延长。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历史,老年人经历过多个历史时期,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老年人是财富,老年人曾经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是社会和历史的财富,经验和智慧的财富;老年人是力量,老年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经济社会献计献策,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据统计,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空巢老人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空巢老人的出现也给我们带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会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1城市空巢老人的问题

首先是心理问题,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空巢感。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究其原因,一是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二是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及至老年正需要儿女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不由得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三是心境抑郁,行为退缩,这些老人可能由于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其次是疾病问题。空巢家庭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生了病以后特别感到无助。单身老人病倒在床上,待人们发现时已命赴九泉的事例近年来也屡见不鲜。〔1〕

2社区体育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2年7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健康是立身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空巢老人的健康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且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因此,为缓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压力,真正使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倡导富有时代气息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体育活动,让体育大步地走向空巢老人。社区体育以其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能够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2.1社区体育可以提高城市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健康长寿是空巢老人追求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调查提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因素,25%取决于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和气候因素,而个人的身心健康、饮食结构等则决定长寿的60%。这就意味着空巢老人的健康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心健康和个人行为因素。体育活动在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和延缓衰老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社区进行适度、科学的体育活动是促进空巢老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体内新陈代谢明显降低,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就逐渐发生一系列老年性的改变。体育是健身的重要手段,因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和提高机能活动水平,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如心跳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血输出量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壁弹性增强,血管外周期阻力变小,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组织。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和步行等可以提高有氧能力,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2社区体育可以消除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近年来,专家研究发现,各种疾病有50~80%与心理因素有关,可见注意心理调整是多么的重要。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退休、离休和社会地位的改变而产生孤独感,无价值感,甚至自卑感。〔3〕研究和实践证明,体育活动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提高满足感和生活质量。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可以增强空巢老人对健康和生活的信心,使空巢老人变得乐观、开朗和豁达,注意力容易集中,记忆力增强,情绪更加稳定,变得更为自信而坚强,从而热爱自己的生活。从心理上带来愉悦和满足,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促进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很有益处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使人体远离疾病,处于健康状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譬如在社区里一起打太极、抖空竹、踢毽子,在锻炼的过程中人们也进行了交流,从而可以使空巢老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是消除失落感、孤独感和抑郁感的有效心理疗法。体育运动是一种增强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好形式。马塞(美国)等人1971年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对社会联系的需要更强烈,内向性格者需要更多从事体育锻炼,以增加与他人的联系。根据美国一项调查,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空巢老人的焦虑;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2.3社区体育可以增进城市空巢老人的交往

社区体育活动给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们自发组织成小规模的民间团体,利用早晚时间或其他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如太极拳爱好者自发组织到一起,在同一晨练点集中锻炼,并且长期坚持,自然地形成一个社区体育的协会,这种协会也称为“草根组织”。空巢老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扮演着不同角色。

nlc202309032113

空巢老人,特别是对刚退(离)休的空巢老人来说,社会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社会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空巢老人社会角色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空巢人退(离)休后最初的角色生活的选择过程,也就是从价值观念、角色意识到角色行为的转化过程。角色变迁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老年期生活能否正常有序,关系到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过渡不畅,空巢老人角色生活方式迟迟不能建立,会给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甚至家庭、社会造成痛苦和困难。所以,空巢老人角色生活的选择是空巢老人生活的起点,是空巢老人活动的第一步,更是空巢老人生活幸福的关键。退休使空巢老人出现短暂的角色中断,如果调节不善容易造成角色不清,会成为空巢老人参与社会化的障碍,然而,社区体育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门球、网球、健美操、秧歌等,可使空巢老人克服“退休不适应症”;释放“地位下降”、寂寞、失落等不良感受,萌发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健康情绪,加强社会交往。

3对策与建议

3.1改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尽管全国用于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并且在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工程和各地基层社区的努力下,几千条健身路径已经分布在全国100多所城市,但是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较小的现状来说,这种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体育场地和设施数量少、面积小。第二,体育设施缺乏管理和维护保养。第三,体育设施种类单一,社区空地没有充分利用。针对这种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社区人口数量,按比例配套建设相应数量的体育设施。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建设适合本社区特色的、有利于空巢老人锻炼的体育场所。要结合空巢老人体育活动的特点,统筹考虑体育场馆设施的功能,方便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公共体育场馆应免费或优惠向广大空巢老人开放,为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和服务。对现有的体育设施,应进行优化改进,通过科学合理安排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区域时段,提高其使用率。另外,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企业家发扬中华名族传统的博爱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空巢老人,捐赠一些与空巢老人息息相关的器材,譬如:空竹、风筝、门球、柔力球、排球等。

3.2加强对空巢老人进行体育活动的指导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一把双刃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空巢老人健康,可以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集体项目使他们有了归属感、荣誉感,可以增进空巢老人的交流,使其找到了朋友,不再感到生活无趣,反而觉得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一旦在体育活动中出现问题,必然会给空巢老人带了巨大的麻烦。在社区内应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空巢老人进行专门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掌握了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指导空巢老人进行科学的锻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成立社区空巢老人体育协会

为了活跃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气氛,推广各种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增进空巢老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使空巢老人有归属感,使部分有体育特长的空巢老人发挥余热,在社区应该成立空巢老人体育协会。社区空巢老人体育协会应该把“组织、活动、健康、生活”作为空巢老人体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和谐为主题,以组织促活动,以活动促生活,以生活促健康,以丰富广大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标。

3.4开展空巢老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要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经常坚持、科学健身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空巢老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把能够参加活动的空巢老人都动员起来参加体育活动。要遵循“安全第一,风格第一,友谊第一,健康第一”和“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快乐,重在健康”的原则,适当组织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体育比赛,定期举办空巢老人运动会,推动空巢老人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梁娟.武汉市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2008.6〔39〕.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02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3〕梁娟,唐宏贵,邓丽星.21世纪初中国“空巢家庭”体育生活方式的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2).

(责任编辑:李宏斌)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天津市大直沽街社区对已建立健康档案的老人抽样获得8 8 7名60岁以上老人。他们来自该街道的13个居委会, 调查前排除了精神障碍、认识障碍、重症患者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 26名, 其中空巢老人424人, 非空巢402人, 回收率93.12%;男性406人, 女性420人;年龄在60~8 9岁, 平均 (66.24±5.8 9) 岁。

1.2 研究方法

1.2.1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

经统一培训的社区医生及居委会工作人员为调查员,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询问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项目,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等。

1.2.2 SF—36量表

包括心理、生理功能和主观感受等方面的健康维度。其中活力、情绪角色限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属于“心理因子”, 躯体功能、躯体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价属于“生理因子”。

1.2.3 老年人心理压力问卷测查

采用王凤玲等[1]编制的老年人心理压力问卷测查老人的心理压力。包括6方面, 分别为:由配偶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的压力, 经济压力, 情感方面的压力, 社会地位和价值体现造成的压力, 对子女担心造成的压力, 来自生活料理和服务方面的压力。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 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 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调查60岁以上老人8 26人。其中已婚 (包括已婚、再婚) 7 7 6人 (占93.95%) , 离异或丧偶5 0人 (占6.05%) 。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学16人 (占1.94%) , 初中239人 (占28.93%) , 高中或中技409人 (占49.5 2%) ,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62人 (占19.6%) 。空巢组老人和非空巢组老人在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来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慢性病数:空巢老人组高于非空巢老人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空巢女性慢性病患者更多。空巢组与非空巢组老人一般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来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慢性病中空巢组高于非空巢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健康自评与心理状况

自评状况与空巢老人心理状况量表评定结果的关系, 见表2。

表2显示空巢老人在健康自评、生活满意度、以及乐观程度上都较非空巢老人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空巢组与非空巢组老人SCL-90分比较, 见表3。

表3显示空巢老人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与非空巢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 强迫症状、敌对因子、精神病因子与非空巢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3 讨论

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组相比较, 结果表明, 在综合考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的前提下, 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老人离退休前职业状况等因素, 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均不显著。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为身患慢性病情况。调查发现, 虽然空巢老人多数患有一种或多种老年慢性疾病, 但多处于疾病的稳定期, 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没有子女的照顾, 老人尚能够独自或者在配偶的帮助下应对日常生活。在调查中发现, 对于年龄偏大, 身患疾病较多, 程度较重的空巢老人会出现体力下降, 精力减退, 这时可能在独自应对日常生活时感到吃力或力不从心。调查发现空巢女性慢性病患者更多。她们相对男性经济收入较低, 慢病的患病率更高。家庭依然是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一种主要资源[4], 故大力发展社区居家照护, 针对社区所有空巢老人, 特别是空巢女性老人, 提供一体化服务, 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

本研究针对空巢老人健康自评、生活满意度及乐观与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空巢老人组健康自评差、生活满意度及自评不乐观的老人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多数有一种孤独感[5]。空巢偶居老人尽管也存在一定的孤独感, 但与空巢独居老人相比, 其孤独和无助的程度相对低很多。这种潜在的孤独感增添了独居老人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心理情感体验[6]。上述原因使得空巢独居老人心理更加脆弱, 精神更加敏感, 更易引发心理疾患。

本文结果显示, 空巢组老人在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显著高于非空巢组, 这与周荣山等[7]。研究发现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及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空巢组,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非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应对应激事件中可以与身边的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 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 不易出现心理问题。而空巢老人由于缺乏来自家庭, 尤其是子女的支持, 使其更容易出现焦急、抑郁、恐怖等心理问题, 应引起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建议在社区开展高危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定期筛查制度, 对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进行心理咨询并开展相关干预。社区医、护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家访, 帮助解决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 了解老人对健康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调动社区支持网络、社区医院、居委会等部门在社区内为老人提供心理服务, 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凤玲, 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7) :703-706.

[2]祝雪花, 于昌妹, 姜文莉, 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杂志, 2006, 21 (15) :69.

[3]陈小敏, 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 16 (1) :3 5-3 8.

[4]刁丽君, 汤哲, 孙菲.北京市照料需求调查[J].中国老年杂志, 2005, 25 (8) :98 5-98 6.

[5]王艳坤.直面空巢家庭、关注寂寞老人[J].决策探索, 2009, (2) :8 1-8 2.

[6]张玉峰.空巢家庭之忧[J].经纪人, 2005 (6) :14-15.

城市空巢老人及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篇5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城市空巢老人及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城市空巢老人及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内容摘要:“空巢老人”家庭是指身边子女长大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包括独居老人、俩老夫妇和两代老人居住的家庭,也包括虽和子女同村而居、却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和关怀的老人。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我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迈入社会,“空巢老人”家庭将逐年递增,成为老人养老的主要模式,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由于“空巢”家庭出现的时间早,老年人的寿命又延长,因此有些老人在“空巢”中要生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目前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新型的家庭类型—--“空巢老人”家庭。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和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此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关注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以此叶庄居于近期基本摸清了“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现就我区“空巢老人”的分布情况、基本状况、产生的原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状况

截止2009年低,我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70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92%。此次调查的37个居民小组共有1635户5062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705人,“空巢老人”家庭133户,占总户数的8.1%;“空巢老人”为17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5%,其中男97人,占“空巢老人”54.9%,女79人占45.1%,60—69岁的61人占34.5%,70—79岁的74人占42.3%,80岁以上的35人占20%;单身老人户为90户,占“空巢老人”家庭总户数的67.7%。按“空巢老人”的意愿分,被迫型的“空巢老人”家庭44户,占总数的33.1%,其中包括无子女家庭39户;自愿型的“空巢老人”家庭60户,占总数的45.1%,多数是夫妻健在,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家庭;无奈型“空巢老人”家庭29户,占总数的21.8%,主要是子女外出经商、打工,留下老人单独在家。

1、31.6%的“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

老年人自己对经济状况的评价是衡量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调查表明,经济较好的“空巢老人”家庭有30户占22.6%,一般的61户占45.8%,他们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困难的有42户占31.6%。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离退休费的有11户占8.3%,自己创收的27户占20.3%,依靠子女赡养的有54户占40.6%,靠集体、五保、低保供养的有41户占30.8%。在住房方面,30m2以下的有30户占22.6%,30—50m2的35户占26.3%,50m2以上的68户占51.1%。有93户“空巢老人”住楼房,占69.9%;40户住平房占30.1%。2、20%的“空巢老人”身体状况不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有所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在这次调查中,有78名44.5%的“空巢老人”身体是健康的,有35名20%的“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很差,还有62名35.4%的“空巢老人”身体状况一般。而每年医疗费用超过1000元的老人有43位,占24.5%。虽然现在叶庄居已经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仍有一大部分由个人支付,这对经济收入本来就很有限的老年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像十六组万启宏老两人都有病,每月买药要三、四百元,尤其万启宏身患多种疾病,目前两只脚疯肿得已不能走路,虽然他们全年有低保金4320元,但若用于生活就无钱医病,若用于医病生活费无着落。另外,农村老年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另一方面舍不得花钱看病,最后导致病情加重,使不少老年人过早进入被照顾的队伍,加大了照顾者的强度和难度。在这次调查的“空巢老人”中生活能够自理的有127人,占72.6%,部分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分别为29人、19人。日常生活照料全靠自己的“空巢老人”

家庭有114户,占85.7%,还有13户家庭由子女来照料,占9.8%,4户家庭由亲戚来照料,2户家庭由集体来照料。

3、36%的“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贫乏。

寂寞老人最痛苦,这是最现实的问题。老人的精神得不到慰藉,整天闷在家里,除老伴之间唠叨几句,和外界接触聊天说话不多。调查显示,精神生活感到丰富的“空巢老人”有28人,占总数的16%,而感到有点孤独、很寂寞的老人有63人,占36%,还有84位老人的精神生活一般,占48%。这些“空巢老人”中,有51.4%的老人是处于无偶状态,生活就更为单调,更缺乏精神的寄托。另外,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老人有28人,偶尔参加的20人,而基本不参加的有127人,占总数的72.6%。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二、产生原因

1、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造成“空巢”现象的内在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父辈之间以及爷孙之间的代沟的不断凸显,冲击着老人们“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四世同堂为荣的就得家族式生活观念。思想过于保守的老人越来越受到思想开放的子孙的排斥,而年轻人随着文化知识与思想的进步,不再受“父母在,不远游”旧思想的束缚,纷纷离开父母,从而造成空巢现象。

2、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是早就“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年轻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学习、教育子女上而忽视了对老人的陪伴,这也将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目前农村老人除了五保户老人补贴及部分老人享受低保金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据调查留守老人的人均纯收入大多数在700元以下。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无有效的约束机制。

2、无人照料,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孤寡、独居、与孙辈同住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还有用电、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威胁,还有灾情的威胁等等。

3、“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感觉孤单寂寞老年人面对“空巢”,会觉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觉得自己的存在不再具有价值。因而陷入无趣、无欲、无助的状态,这些不良情绪还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在调查中有的老人为此而伤心、哭泣。中国素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随着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大,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性也不断加强。然而,正当老人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绪也是在所难免。

四、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对策建议

1、主要养老模式的转变

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 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区别在于承担养老责任不同。社会养老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 从而实现社会范围的公平化。虽然学者们各持其说,但养老模式仍不外乎以下几类: 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 不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等。而在我国, 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且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我国目前的养老工作尚需深入研究。

关于养老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在探讨养老模式中使用最频繁的、争议最多的两个概念, 且远未达成共识。就目前来看, 较为大家所认同的观点是以“养老的经济来源”作为划分的标准, 主

要依靠离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生活的为社会养老, 如城市中的离退休人员, 城市和乡村中的“五保户”等。主要由家庭及其成员供养的为家庭养老, 如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家庭妇女、未就业人员等。但这种划分越来越受到挑战, 因为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 仅仅从经济供养角度界定养老的概念, 很难区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混合型养老模式, 也很难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 尤其是城市老年人的照料问题、精神慰藉问题将超过经济供养问题的现实。为此, 穆光宗颇有见地地提出了一种以“养老支持力”作为划分的标准, 认为在界定养老概念时;是否考虑二个原则: 一是经济为主要原则, 在分类时考虑经济变量为主, 非经济变量为辅;二是问题感受原则, 这一原则实际上要显示出老年人的个体差异。

2、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

家庭养老仍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他们子女亲人的关爱。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如建房时首先要考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给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加几天假期等。当然,我们强调家庭养老,其主体内涵是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而在养老形式上正日趋多元化,不能简单地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或将“敬老院养老”看作是社会养老,因为两者只是养老地点的形式问题,而并没有说明养老的支持来源。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另一种日趋流行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此外,要在各中、小学开展孝敬主题教育,从小培养孝敬父母以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3、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人为本,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服务事业,让老人能真正从家庭里走出来,逐渐淡化老人保守的观念,从而拉近老人与子女们心灵的距离。

⑴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居委会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排球、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⑵ 设立老年电大教学点。老年电视大学是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目前,路桥区已有4900多人次参加省老年电大秋季三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电大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4、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完善经济体制

空巢家庭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产物,空巢家庭增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

在步入人口老龄化以后,空巢老人家庭逐步增多,这也对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照料保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在于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要研究与老年人口相关的宏观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增强责任感,加快完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让老人欢度晚年。

参考文献:

[1]刘贵平《人口学博士论丛——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

[2] 陈为雷;论家庭关系变动中的农村老年赡养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刘书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人口研究, 1999

[4]《社会化养老: 问题在哪里? 》,《人口研究》编辑部的人口与发展论坛, 1999

[5]熊巍俊《论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养老问题》人口学刊, 1994

空巢老人宜“蜗居” 篇6

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工作在外,一年也不回来一趟,我们住小面積的房子自然有我们的道理。”接着他就给我一一列举起了理由来。

一是可以免除清扫卫生的劳累之苦。父亲每天用于清扫房间卫生的时间都要在一个小时以上。他和我妈又都患有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病时真是一点活不想干,可是看着屋里灰尘满地,平常爱干净的他们又于心不忍,常常忍着病痛清扫卫生,常常是干一会儿歇一会儿。换了小房子,劳动量减少了一半,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二是经济上也划得来。以前每年的取暖费、物品费、电费合算起来是一大笔开支。换了小房子,一年能够节省下几千元钱。我问这节省下的钱干什么,父亲说他准备以后每年给希望工程捐款2000元,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小房子能减少孤独感。父亲说,以前他和我妈两个人住在大房子里面时倍感孤独,尤其是一到晚上,心里更是显得空落落的。如果让所有房间全开灯吧,又太浪费电能了,不开吧,房间里面又空洞洞的。如今换了小房子,一卧一厅,一卫一厨,又买了些花草,屋子里被各种东西占得满满的,从心里感觉特别的充实,晚上睡觉心里也觉得踏实。

听老爸这样一说,自己再细细一想,老爸的做法还真是有道理。因此,在这里提个醒,对于那些生活在大面积居室里面的空巢老人来说,老爸“蜗居”的做法,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城市空巢老人的跨界产品设计研究 篇7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同时, 由于社会养老设施不足、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城市中复杂的社会状况、个人养老的经济能力限制等原因,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面临着生理、心理的双重困难, 从单一角度出发的设计思路无法全面的应对这一现状。因此, 多视角、多元化的跨界设计解决方案也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途径。

二、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解析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子女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 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而城市中的空巢老人往往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状况, 例如:较高的生活成本、冷漠的人际关系等, 这使得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其具体的生活状态有如下特征:

(一) 生活成本较高

现代都市生活对于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从起居饮食到医疗服务, 几乎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经济上的消耗。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的空巢老人群体而言, 其压力更加明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其健康状况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 对于医疗服务及相应的药物、产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同时,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 往往需要有人陪护, 相应的开销也较大。因此, 大部分空巢老人在日常消费方面非常谨慎, 以防备突然增加的经济上的开销。

(二) 城市资源分配不均

城市中的资源条件普遍较农村为好, 但由于功能区域划分较为集中, 资源分配也并不均衡且距离相对较远, 例如:条件较好的医院往往不是每个区都有, 老人如果要选择较好的医院往往需要跨越更长的距离;供老人休闲锻炼的社区公园分布不均, 许多老人需要跨区域才能找到公园等, 这些状况势必会造成空巢老人生活上的不便。

(三) 生活环境变化较快

城市生活节奏通常较快, 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这一状况尤为明显。因此, 城市中由于建设、拆迁等行为带来的生活环境变化也就比较快。对于生理和心理能力不断下降的老年人而言, 往往会有诸多不适应。例如:常去的菜场搬迁了、由于施工而造成公交线路改线等问题, 常使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感到无所适从。

(四) 人际关系相对疏离

由于城市的家庭居住环境通常较为封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疏离, 即使是邻居间也未必相识或相熟。对于空巢老人而言, 由于寿命原因导致以往的熟人逐渐减少, 而同时他们结识新朋友的欲望及能力都有所下降, 其人际交往圈实际处于不断缩小的状态,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状况极少有人了解, 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救助。国内经常有关于空巢老人死于家中而长时间无人知晓的报导, 就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写照。

(五) 隐性的困难较多

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而导致的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状况较易被人关注, 例如:生活无法自理等。但同时在大量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群体中, 还存在着诸多为人所忽视的隐形困难。这些隐性困难可能并不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存, 但对其生活品质却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一些电子产品操作界面的多层级化使得老年使用者难以记住复杂的操作步骤;某些家具的尺寸使老人无法轻松的进行操作;电器产品反馈功能过于弱化, 令老人无法清晰地获知产品目前的工作状态等。这些隐性的困难容易使空巢老人产生类似于“人老了, 不中用”的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 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三、城市空巢老人的多样化生活需求

基于城市空巢老人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 长久以来认为老年人生活需求较低、且单一的观点是有失公允的。这是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而导致其基本生活需求凸显造成的, 特别是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地区尤为明显。而在生活资源相对丰裕的城市环境中, 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是较容易得到满足的, 因此会呈现更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一) 基本生活需求

城市中生活资源相对丰富, 空巢老人的日常衣食住行需求都较易得到满足, 但需要注意的是, 许多产品的设计目标人群并非是老年人。因此, 其功能、尺度等并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同时, 空巢老人常会由于“怕麻烦”而压低自己的生活需求, 呈现一种低物质欲望状态, 事实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 被尊重的意愿

城市中的人群分布是多层次的, 环境也是较为多样化的。因此, 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状况也是较为复杂的, 同时也较容易产生挫败感。老人们不仅仅有被他人尊重的意愿, 也有着被环境、产品尊重的意愿。当人们使用了功能蹩脚的产品后, 有时会产生疑问和怀疑, 是否自己的理解能力或操作能力太差, 而不是质疑产品的设计。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多, 因此也更容易产生挫败感。

(三) 被社会需要的意愿

城市空巢老人通常处于退休状态, 不再从事较为繁重的工作, 日常空闲时间也非常充裕, 但在空闲之余常会产生孤独感。同时, 很多空巢老人处于离群索居的状态, 较少与外界进行联系, 成为了脱离社会主流的边缘人, 他们渴望重新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继续扮演对社会有益处的角色, 以获得他人的肯定。

(四) 自我发展、完善的意愿

空巢老人尽管已经部分退出社会生活, 但其自身仍然具有不断完善发展的意愿。一方面, 他们更加注意锻炼身体, 渴望获得健康和长寿;另一方面,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青年时代的爱好和开拓新的爱好。在生活相对安逸的城市空巢老人群体中, 这一需求显现的更加明显。

四、以跨界产品思维提供优良生活体验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样化的。那么, 单纯的通过某一种体制、产品或服务模式是不可能全面的满足这一人群的需求的。因此, 必须以跨界的思维, 整合多方面资源, 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以应对城市空巢老人问题。

(一) 产品类型的跨界、整合

空巢老人生活需求的多样化, 靠单一的产品类型往往无法满足。同时, 居住环境内繁多的产品, 对于记忆力持续衰退的老年人来说, 带来的并不是便利而是烦恼。例如:家庭中各式各样的遥控器使得老年人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各种不同的遥控器既不通用, 操作方式也相互差异, 老年人在用的时候常常搞错。因此, 将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合理的整合, 使之成为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新型的跨界产品, 对于老年人用户群体而言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老年人通常会购买一些简单的医疗保健产品, 这些产品有的用于身体状况监测;有的用于康复治疗;有的用于身体机能恢复等。将这些产品与随身携带的通信产品或服装鞋帽进行整合, 使之成为新型的可穿戴设备或功能性服装, 既实现了产品的原有功能, 又减少了老年人常用医疗产品的种类, 同时也改变了其使用方式, 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负担和经济负担。再例如:老年人也有使用电脑、上网的需求, 但传统的电脑显示器尺寸不能满足视力下降的老人的需求, 而鼠标的操作方式对很多手部无法进行精准操作的老人而言极其不便。因此, 由电脑与电视整合, 并能根据使用者的行为特征调整操作方式的新型智能产品就显得极其必要了。

(二) 产品开发方法的跨界

新的产品类型由于涉及新材料、新技术以及不同行业间的合作, 因此, 其开发方法也必然要求跨界、整合。目前, 传统制造业中, 大量的产品开发仍然采用串行的开发设计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开发过程中的要素、行动的关系及顺序, 其相互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依次产生制约性。但面对跨界产品的开发, 串行模式就难以协调开发过程中跨行业、跨学科的海量要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互联网技术是收集、处理海量数据的最佳选择。因此, 对于跨界产品的开发, 需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 连结大量的生产、设计要素, 综合各个相关产业的资源, 采用并行的、灵活的模式展开研发。

(三) 用户研究的跨界

产品的根本是用户, 任何脱离用户研究的产品都不可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空巢老人的生活场景与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既固守传统执着于过去, 又在内心渴望有新的生活体验而不敢尝试, 寿命决定了他们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因此, 固化的看待空巢老人这一群体, 无助于围绕他们展开的创新, 必须从跨界的角度进行用户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首先必须从代际角度进行跨界。传统上认为老年人并不在意时尚, 但事实上老人也曾年轻过。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对于时尚的追求没有消失, 只是形势发生了变化。例如:一些老年人手机的设计, 从人机角度上看, 似乎很好的解决了使用功能问题, 但老人们仍然不喜欢购买, 其原因就是产品的外观太“土”。其次, 生活场景的跨界。老年人的生活场景并非是完全固化的, 特别是对于居住面积较小的老人而言, 一个空间往往具有多个场景的用途。因此, 产品的归类也不宜过于明确。

五、结语

随着城市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社会问题及个人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单纯依靠单一机制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 以跨界的思维将资源、要素整合起来, 开发更加适合空巢老人的新产品, 为他们带来愉悦的生活体验, 将会是未来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新思路。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中空巢老人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城市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社会问题及个人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单纯依靠单一机制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 以跨界的思维将资源、要素整合起来, 将会是未来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跨界,用户研究,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246.

[2]唐纳德.诺曼.未来产品的设计[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136.

[3]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9.

城市空巢老人 篇8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吉林市

1 城市空巢老人综合养老现状分析

1.1 养老机构服务不到位, 价格高

据调查发现, 目前城市养老机构管理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殴打、恐吓老人等虐待老人的丑闻总会不时传出, 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悲伤凄苦的精神状态得不到慰藉。空巢老人的日常娱乐、体育、文艺活动几乎没有。老年人整日无所事事, 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吉林市个别条件优越地区,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相对较好, 但令空巢老人满意的养老机构一般收费都非常高, 他们拥有比较完备的老年康复室、配套的健身设施, 客观上能为老人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 但价格往往远远超出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1.2 来自家庭的养老资源欠缺

在吉林市, 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重大难题是建立在传统血缘基础上的经济、精神支柱资源减少, 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家庭其他成员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父母与子女各自单独居住, 伴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 空巢家庭数量明显增加。有的子女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回家探望, 甚至没有打电话的时间, 有的甚至出国多年, 子女对父母的精神照料和经济支援没有保障, 留给空巢老人的只有一个凄冷的家。

1.3 社区养老硬件设施设备不足

在吉林市并不是每一个社区都有齐全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 即使有, 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社区建立得比较早, 发展比较成熟, 与此同时却存在设施老化的现象。有的社区拥有医疗保健卫生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 有些社区根本就没有。养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与长春市相比比较落后, 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预算、场地划拨、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率相当低, 不能满足空巢老人的各项养老需求。

1.4 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 专业化程度低

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工资待遇较低, 社会认可度偏低, 数量有限, 且服务人员态度差、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和农村外来务工人员, 文化程度低, 没有受过专业化的系统培训, 缺乏专业化服务技能, 经过简单的培训上岗, 未经过专业系统的技术学习, 缺乏专业化训练。在面对空巢老人的多方面需求时, 工作处理上缺乏经验, 时效性、准确性较低。

2 改善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2.1 加大对社区养老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来自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 大部分是低偿的, 甚至是无偿的, 社区养老的资金大多依赖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资金投入是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前提与重要的经济保障。在吉林市, 社区养老已经取得巨大进步, 但政府还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整体部署, 统一管理, 加强社区、家庭、企业和学校等各部门的资源整合。第一,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 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和常规机制。比如, 在吉林市可以尝试利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 抽出专门资金项目纳入地方财政, 财政统一分摊标准。第二, 政府可以考虑补贴或扶持一部分为社区养老硬件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出的企业或团体。同时, 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资于社区养老硬件设施建设, 尤其奖励为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个人或团体。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者老年学专业,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及收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

2.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 健全养老机构专业人才培训制度, 从而进一步提高吉林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比如可以引进一批高校毕业的社会工作者, 利用社会工作者的学业优势, 对当前的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进行普及式教育, 普及养老敬老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同时, 鼓励刚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走进养老机构, 并向在职人员学习实务技巧, 从而形成养老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培训的良性机制。

2.3 合理配置养老机构, 优化养老服务功能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政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在全国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加快培育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重点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 鼓励社会力量准入、经营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对其等级、营运方式、服务人员加以统筹, 力求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基本保持平衡。要准确定位各类不同类别养老机构, 支持具有优质品牌潜质的养老机构以连锁经营的模式开办业务, 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4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面对老龄化不断加速的形势, 应积极引导,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种养老服务业。要对在吉林市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组织和个人给予政策优惠, 加以扶持, 有效增加吉林市养老机构的数量, 使其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空巢老人养老发展的需要, 不断扩大养老服务受益面。大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鼓励社会资金向社会工作投入。福利彩票公益基金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助社会工作, 积极推动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募集资金, 解决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城市空巢老人 篇9

1 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健康问题

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据2000年底民政部和中国老龄中心作《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城市有24.2%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 在农村则达到35.1%, 在独居的老年人中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在城市为43.8%, 在农村则为55.0%。空巢老人的交往能力减弱, 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 而他们又面临着退休后无事可干、行动不便、身体不好、得不到以前所受的重视和尊敬。丧偶、丧友、生病等不利局面, 容易使空巢老人产生绪低落不稳、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老年精神障碍等疾病。

1.2 生理健康问题

随着空巢老人年龄的增加, 身体老化和精力的衰退, 慢性病成为困扰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 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白内障[3]。空巢老人行动不便, 无人照顾生活起居, 或由于缺乏防治疾病的知识和对经济能力的考虑, 患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 社会相关机构应主动为他们提供方便。

2 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

2.1 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主要包含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方面的内容[4]。英国政府认为社区照顾的主要组成特征应包括:①所提供的服务需具弹性和敏感度, 以便能回应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和其护老者的不同需要。②所提供的服务应让消费的老人有从中选择的余地。③所提供的服务不应多过老人所需, 以免产生过分依赖照顾的负面后果。④所提供的服务应集中到那些最有需要的老人身上[5]。社区照顾是老人养老的发展方向, 社区照顾的作用是政府和社会提供必需的服务, 让老人有能力维持一个足以自顾的水平, 在自主和独立情况下生活。

2.2 空巢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现状

空巢老人大多数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养老机构生活, 选择社区照顾是他们首先考虑的。从低龄老人到高龄老人, 从夫妻空巢到独居, 从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 空巢老人对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需求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赵丽蓉等[6]对成都市5个社区的572名老人调查结果表明, 与子女分居住的老人, 以及80岁以上的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十分强烈, 分别为59.38%和61.11%。祝雪花等[3]对温州585名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显示:81.7%的空巢老人患有慢性病, 其中高血压病居首位, 空巢老人对社区护理需求高, 其中以基础护理最迫切。代爱英等[7]对北京某社区48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他们对社区护理项目需求集中在健康知识咨询, 医学讲学等教育类护理服务上。林婷等[8]对福州4个社区护理项目, 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人对社区护理需求达到中等水平, 最需要的护理项目集中在健康宣教方面。老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医疗保健需求;二是法律需求;三是养老信息的需求;四是娱乐健身需求;五是家政服务需求;六是人际交往需求[9]。尽管几年来针对老人的社区服务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由此可见, 社区在为老人服务, 特别是空巢老人照顾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

2.3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数量不足, 服务内容和形式比老年人群较单一, 社区护士的专科知识需要加强培训, 社区家庭护理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 我国社区服务从内容、规模到质量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社区护士的短缺, 导致社区投入到空巢老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国家应大力支持社区护理发展, 建立系统、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扩大宣传, 增进居民对社区的了解,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训及社区护理管理, 提高我国的社区护理水平[10]。

3 对策

3.1 完善社会养老机制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文明, 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结果。从社会的总体发展来看, 家庭养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势在必行。而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能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 政府部门应大力兴办养老院 、敬老院、老人公寓、托老所等养老机构。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应是一种混合经济模式, 可以整合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私人盈利机构的资源, 提供各种有差异的、不同模式的服务, 让老人有一个真正选择的权利, 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老人和护老者的需要。

3.2 开展新型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即以家庭养老为核心, 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 养老机制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11]。居家养老强调空巢老人自我照顾为主, 社区服务为辅, 以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主, 加上其他服务机构的协助, 组成一个主要为老人服务的网络, 提供基本的、多元化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①定期接触, 例如家访和电话联络;②情绪支援;③介绍社区资源;④建立老年社团;⑤简单的个人协助, 例如接送诊医院, 家庭医疗护理, 处理简单的家务等;⑥日间照顾;⑦转介接受常规服务;⑧心理及健康咨询等。提供这些服务, 一方面减低老人空巢时面对的危险, 为老人创造可以独立、自主生活的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提供一个增进社交生活, 参与社会的地方。另外, 为防止老人发生意外, 还要建立应急呼叫系统[12], 以便及时联系。

3.3 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关爱空巢老人

号召社会各界、单位、街坊邻里多加关爱空巢老人, 鼓励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 鼓励年人互助, 以提高社区空巢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动员社区内的商店、医院、餐饮等服务单位, 通过契约方式签订“帮扶空巢家庭老人”的合作协议, 鼓励志愿者走进社区, 服务到户。

3.4 加强家庭支持系统

家庭与社区不是对立的, 加强社区照顾的同时更应发挥家庭照顾的功能。独居的空巢老人应特别引起社会的关注, 通过完善社区服务, 让子女多回家看看, 给予独居的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13]。作为子女, 除了帮助老年父母安排好他们的日常生活, 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外, 还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常回家看望, 多听听他们的要求和需要。对于身在异地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 即使不能回家, 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子女应鼓励丧偶的父母再择偶, 鼓励老人黄昏恋。

3.5 引导空巢老人改变认知观念

引导空巢老人们正确看待空巢现象, 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逐步减少自己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空巢老人不仅要解决好自己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而且还要从实际中体会到儿女的时间、精力, 不能对儿女有过高的要求。老人要自己走向社会, 参与社会, 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 以充实新的生活内容, 增强人际交往, 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如种花、养鸟、下棋、书法、绘画、跳舞等[14]。

3.6 建立空巢老人信息库

通过开展统计调查, 掌握空巢老人信息, 建立档案, 向空巢老人提供反应问题的机构, 并协调有关部门, 使空巢老人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4 小结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家庭成员虽然仍是最主要的照顾资源, 但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正逐步弱化, 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15,16]。然而, 我国的老年社区还存在很多问题, 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机构和功能是解决空巢问题的有效措施。

城市空巢老人 篇10

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步伐加快, 青壮年外出就业比例增大, 每年有大量老年人被迫留在农村, 重庆农村的空巢现象日益加剧。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7.73万人, 占总人口11.57%, 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化城市, 集大城市、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特色使其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 2010年重庆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重庆乡村老龄化率达到了14.51%, 老龄化加深同时重庆市空巢化现象也日益加剧。重庆市65岁以上老年人空巢生活家庭在所有65岁老年人生活的家庭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8.20%上升到2010年的34.21%, 独居空巢占上升幅度超过了10%, 空巢合计增加了16.01%,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增幅将近全国的两倍。重庆市老龄办相关数据显示, 2009年重庆市已有空巢老人180万, 据预测目前该数值早已超过200万, 其中大部分为农村空巢老人。重庆空巢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完善, 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堪忧。

2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2.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重庆市成为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

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其经济发展有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打好“直辖市、库区牌”的发展战略, 规划了重庆市城乡人口转移及城乡空间布局,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006年, 劳务经济成为重庆市“第一大资源型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60多万, 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6.5%。2009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显示, 转移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约为53.6%, 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32.8%, 转移到中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13.6%,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向东、西部转移为主的多地域全方位转移格局。

2.2 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大约有60%的农村家庭严格执行该政策。计划生育的开展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率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死亡率也持续下降, 重庆市自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以来, 减少生育人口近1800万,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迅速增多, 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者安家, 留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数也在减少, 家庭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父母一代提前进入了空巢期。重庆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比全国提前5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1.56%, 达到了333.41万人, 重庆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两代人思想发生转变, 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 自愿空巢

从老人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提高, 许多老人追求独立的晚年生活, 子孙绕膝的传统观念渐渐淡薄, 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反而更加自由, 这部分老人自愿空巢, 晚年生活质量也较高。从子女角度分析, 一方面, 年轻子女与老人生活习惯差异大, 又不愿忍受与父母间思想代沟, 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 不愿意与老人同住, 形成了空巢家庭。另一方面, 子女外出求学、工作, 经济生活压力较大, 无暇顾及老人在家的空巢生活, 甚至将赡养老人当成一种累赘。在城市安家的部分子女没有能力或是不愿将老人接到身边同住, 由此产生了许多的农村空巢家庭。

3 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调查样本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可知, 城镇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健康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状况都要优于农村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 同样面临空巢期, 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均不在本市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 子女照顾老人变得更加困难。子女离家原因类似, 外出务工是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产生的主要原因, 城乡子女探望空巢老人的频率均较低, 农村地区情况相比更加严峻。养老住房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的人数比例约为城镇地区的两倍, 其中有些老人仍在租房, 或是暂时借住在临时养老中心。经济收入与支持方面, 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均有部分仍在参加有酬劳动, 农村大部分老人仍下地干农活, 虽然劳动能带来微薄的经济收入, 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劳动负担远远大于城镇空巢老人。城乡空巢老人能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并不多, 不少老人表示低保申请难度大, 门槛高, 手续也较繁琐。农村空巢老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 达到81.95%, 然而, 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比城镇空巢老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较高的待遇, 其养老补助只是杯水车薪。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完全没有任何保险金收入来源, 这一群体的比例也高于城镇地区,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困难程度要远远高于城镇空巢老人。健康医疗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 年龄较小的老人健康状况要普遍优于年龄较大的老人, 多数城乡空巢老人看病时能享受医保优惠政策, 农村空巢老人的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待遇水平低于城镇老人参加的企业职工基本医保, 遇到大病时往往束手无策, 看病费用高是城乡空巢老人一致认为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生活照顾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大多数还能自理, 不能自理的老人有老伴或亲属照顾, 农村地区调查对象中有两位几乎无法自理的高龄老人没有亲属照顾, 长期卧病在床, 子女又不在身边, 只能依赖邻里朋友的好心帮助, 生活状况堪忧。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多数为一般, 也存在矛盾较多的家庭。老人习惯和熟悉的朋友来往娱乐或是自娱自乐, 但是城镇空巢老人集体活动的参与度要高于农村空巢老人, 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许多老人表示子女不在身边, 时常感到孤独寂寞, 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电话问候上。尽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但无论是城镇或是农村地区的老人均对未来养老持积极的态度, 主观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子女和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排在前两位, 而城镇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养老退休金以及子女养老, 由此可见,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缺乏保障。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问题

4.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城乡差异大, 养老保障力度小

重庆市现存两类养老保险, 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据调查, 53.96%城镇空巢老人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9.43%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其中只有少数城镇空巢老人每月领取80元基础养老金, 然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81.95%%, 而其中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领取每月仅80元的基础养老金, 老人普遍反映基础养老金太低, 保障力度小。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未实现城乡统筹, 报销力度小

重庆市现有医保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构成。调查显示, 城镇空巢老人多数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还有部分参加了商业医疗保险, 而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医保对养老支持的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力度上, 各个区县对医疗过程中的用药、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办法均有不同的规定。医保全市统筹尚未实现,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未来养老缺乏医疗保障。

4.3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 低保户申请困难

空巢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虽不与老人共同居住, 仍属共同生活, 只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低保待遇, 子女务工收入尚可, 但是老人的经济状况却非常差, 这部分弱势群体却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以外。调查显示, 重庆市城镇与农村低保户比例差别不大, 农村城镇低保门槛不同, 调查中有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反映申请低保救助困难重重, 社会救助制度仍需完善。

4.4 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不到位, 机构发展不平衡

调查显示,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认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导致无法实现机构养老的人数要多于城镇地区。虽然重庆市机构养老福利事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仍不到位, 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另外, 也有阻碍其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原因, 例如养老机构的条件太差, 经济条件不允许, 不符合养老机构收住对象要求, 子女反对, 甚至当地根本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等等。由此反映了重庆市对空巢老人提供的机构养老保障存在突出的问题, 如城乡之间机构养老事业在规模、设施、提供的服务方面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中一部分急需农村敬老院提供养老服务的群体由于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无法入住养老机构, 无法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4.5 村委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调查数据显示, 38.4%的重庆农村空巢老人曾经受到过村集体关心和照顾, 重庆市村委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仍需完善。目前重庆市社区村委提供的养老服务还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多数社区仅提供简单的护理和照料, 并不能为需要长时间照料的高龄老人带来实质性的养老帮助。另外, 重庆市农村地区社区组织建设不完善, 没有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无法很好地开展, 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 邻里朋友也能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些生活照料和养老帮助, 但是绝大多数不能自理或是半自理的空巢老人依然依靠老伴或是亲属照料。

4.6 家庭养老功能严重缺失, 子女照顾缺位

调查显示, 农村空巢老人多数有两个以上的子女, 外出求学、打工或是已经在外安家的子女通常无法给予老人生活照料。重庆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外出务工地区分布在全国各地, 调查数据显示半年之内来看望老人的占比32.38%, 子女半年至一年才看望老人的占比41.26%, 子女一年以上才来看望老人的占比26.36%, 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频率非常低, 根本无法满足空巢老人漫长晚年生活的需求。

4.7 子女重老意识薄弱, 老人缺乏精神关爱

子女由于打工、求学等长期离家在外, 与父母缺乏交流沟通, 感情疏离, 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 不主动打电话关心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 另一方面, 老人体谅子女在外工作繁忙, 生存压力大很少联系子女, 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不愿将困难向子女倾诉。调查显示, 58.74%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为一般, 部分比较融洽, 也存在与子女矛盾较多的情况。另外,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中只有34.96%表示晚年主要依靠子女养老, 而8.02%的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老人将晚年的精神寄托放在子女身上, 子女却不能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 无法为老人提供老有所依的精神保障。

4.8 晚年劳动负担大, 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调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中仍有18.49%正在从事有酬劳动, 绝大多数城镇空巢老人没有继续参加有酬劳动, 并且参加有酬劳动的老人几乎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 城镇空巢老人经济条件较好, 晚年的劳动负担较小。而在349名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53.01%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其中有近一半的空巢老人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得到一些经济收入与支持, 增加了养老的个人保障, 但是也加重了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繁重。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退休金占了较大的比例, 主要依靠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养老的空巢老人为23.07%, 而农村空巢老人则达到了32.38%, 农村空巢老人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5 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加大制度保障力度

养老保险方面, 在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对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作出政策倾斜, 增加政府对其养老金账户的财政补贴, 取消养老金领取门槛, 在子女不参保的情况下, 老人依然能够领取基础养老金。调查中有85.1%的空巢老人希望政府增发养老补贴, 根据各区县财政实力, 应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标准, 增设高龄补贴和独生子女补贴等养老补偿,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缩小地区差异, 加大制度养老保障力度, 让农村空巢老人得到真正的养老实惠。

5.2 统筹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方面, 完善城乡统筹的医保制度, 将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提高医疗保险比例, 设立大病医保制度。加大乡镇医院、卫生院的建设, 增加医疗设施,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提高医疗水平,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 避免乱开药、乱收费的现象, 相关卫生部门定期对农村医疗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开设空巢老人医疗绿色通道, 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医疗补偿机制, 重点对乡镇医院、村卫生院的医疗补偿, 引导空巢老人选择基层就近的医疗单位。

5.3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降低低保户门槛

社会救助方面, 提高最低保障水平, 降低低保户门槛,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有效的帮扶制度, 各村委干部深入走访每户空巢家庭, 了解每户具体的养老状况, 对孤寡老人、长期患病、丧失自理能力等老人给予及时的帮扶照顾, 解决养老困难。集体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投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生产率, 有土地的农村空巢老人可以以土地养老, 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基本的温饱问题。将因病致贫的空巢老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对象, 提供社会救助。

5.4 发展农村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政府应建设广覆盖的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专业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养老服务人员, 为每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旦老人有服务需求, 老人可以自己前往养老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也可以要求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单独居住往往会遭遇意外事件, 比如意外摔倒、生病, 甚至其他恶性伤害事件, 可以为每户空巢老人家庭安装连接到养老中心的报警铃, 当意外发生时, 老人只需按响警铃, 就可以获得及时的帮助。

5.5 鼓励子女返乡务工,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有条件的区县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 吸引劳动力回流, 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 不仅提高乡镇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 间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而且能够让子女回归家庭, 更好的照顾父母, 给予农村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在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同时, 设立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的法律条例, 依法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将经济赡养、定期探视纳入法律条例保障范围, 对歧视、虐待老人等行为依法追究,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5.6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 弘扬敬老文化

社会各界要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健康, 组织学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定期探望农村空巢老人, 照顾老人的生活, 尤其是孤寡、高龄的空巢老人, 为他们提供日常帮助, 陪他们聊天解闷, 给孤独寂寞的老人精神安慰。充分发挥邻里熟人的帮扶, 增强邻里交流, 组织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拼家养老”, 老人们既可以相互作伴, 低龄老人也可以帮助照顾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由社会各种协会志愿者组织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 举办广场书画展、摄影展、博览会等文化艺术活动, 弘扬我国的“孝”文化, 宣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5.7 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劳动负担

社会经济组织、公益组织、有条件的个人应积极为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其劳动负担, 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缴费提供资助, 对无法参保的困难户提供帮助, 适当资助日常生活用品, 解决养老实际问题。商业保险机构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让有条件的老人缴纳较低的保险费用就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获得更有保障的老年生活。从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角度来看, 首先应为家庭生命周期必经的“空巢”这个阶段做好早期准备, 积极调整心态, 减少对子女过度的依赖, 从根本上扭转“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摘要: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 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高龄化、失能化的境况, 未来养老保障令人堪忧。阐述了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空巢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从经济、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在对比分析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养老问题,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晨昭.中国社会老龄化挑战及应对措施[J].学理论, 2012 (13) :51.

[2]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26-28.

[3]毕士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重庆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3:28-30.

[4]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J].人口研究, 2006 (11) :3.

[5]柏云端.关于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分析[J].甘肃农业, 2006 (06) :85.

[6]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 2004 (06) :48-52.

“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 篇11

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北京纺织厂退休职工罗淑芳(65岁)自从独生女儿结婚搬出家门后,就不得不与老伴“独守空巢”。尽管女儿一家三口也同住北京,但罗淑芳夫妇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还是少之又少。

罗淑芳说:“女儿一家人一个月最多能来看望我们一次,女婿也是独生子,亲家那边也要照顾到,况且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也大,不能勉强。”

目前罗淑芳与老伴(67岁)身体尚且硬朗,两人每月的4000多元养老金,也足以维持日常生活, “空巢”尚未带来实际的困扰。

相比之下,北京东城区的李皖园老太的晚年生活就有些凄凉了。76岁的李老太身患两种慢性病,两年前行动不便后,最基本的吃喝都成了棘手问题。

她说,社区曾经有过专门为老人开设的“小饭桌”(餐厅),后来由于用餐老人越来越少,小饭桌没多久就取消了。“现在只能靠女儿每周末过来帮忙做顿饭,或带来够吃一周的包子、饺子。”

李皖园说:“女儿也53岁了,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还有自己的家庭要照料。”为了尽量不拖累女儿,李老太的生活是:“晚上尽量少喝水、少吃饭,少去卫生间”,“也尽可能少洗澡,万一跌倒、摔伤,就太麻烦了。”

不论是渴望儿孙亲情的罗淑芳,还是需要家人照料的李老太,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困境。

孝道观念逐渐解体,年轻子女责任缺失

近年来,因缺失关爱或得不到子女的赡养,空巢老人屡次成为欺诈案件的受害者,也有老人干脆把子女告上法庭。另外,空巢老人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的人间悲剧也常见不鲜。

为鼓励子女多尽孝道、多陪父母,中国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唤醒青年人,尤其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给父母做饭”“长供父母零花钱”“给父母买保险”等。

2013年,政府还将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正式入法,以期从法律层面敦促子女履行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

在传统孝道观念逐渐解体、人口流动加剧,尤其对于“421”家庭(一个孩子需供养父母、两对祖父母)来说,这些试图说服子女在物质和精神上承担起赡养老人责任的做法,显然很不现实。

空巢老人伦理问题浅析 篇12

一、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产生背景

1. 社会结构变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 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 流动频率逐渐提高, “父母在, 不远游”的传统道德观念束缚被彻底打破, 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量的农村或小城市中青年人开始进入大中型城市就业, 或在就业前景更好的地区学习、工作、成家, 这使得原有家庭代际关系趋于松散, 代际分开居住, 老年人留守家庭中。据2013年全国老龄委统计的数据, 目前全国1.67亿老年人中有近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但从客观来看, “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家庭结构转型

自1980年以来, 我国家庭规模有了明显的变化,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作用以及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的间接影响,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家庭结构与规模出现新的趋势, 家庭户规模小型化, 家庭结构核心化。人口与社会学家指出,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30多年, 若干年后, 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中年, 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 “空巢家庭”将越來越多。可以想象, “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中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3. 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式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以血缘为纽带, 共同生活。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思想素质发生巨大变化, 曾经以“四世同堂”为幸福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时尚和新潮思想, 或由于工作繁忙而不愿意或无法和父母居住在一起, 也有些老年人不想在晚年还去为子女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孙辈等所累, 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主动选择“独居”, 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二、空巢老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 缺乏精神慰藉, 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慰藉”就是安慰、抚慰。原则上来说, 对空巢老人心理上的伦理问题, 子女应该承担责任, 去安慰和抚慰他们。法律规定, 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这其中赡养的意思, 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 还包括对老年人心理上的慰藉。

一方面, 子女应该在道德行为上给予空巢老人心理上的慰藉。心理空虚寂寞、孤独广泛存在于空巢老人中。空巢老人的子女即使没有跟老人们一起居住, 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帮助他们缓解空虚寂寞感。另一方面, 是老人自己给予自己慰藉。空巢老人也应该主动结识一些老年人, 还可以参加社区活动或者老年大学, 在这些活动中能认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样, 在空虚寂寞的时候, 这些业余生活和爱好就能够充实他们的生活, 做到自我安慰。

但事实上, 在空巢家庭中, 子女为了保证老人衣食无忧, 往往外出求学、工作, 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虽然大多数空巢老人都能理解, 但也感到十分无奈。而且老人日渐年迈, 身体状况不佳, 行动不便, 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屋子里, 接触的人可能仅仅是老伴。因此, 生活缺乏乐趣, 精神感到空虚, 导致了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2. 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空巢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是良好的经济基础, 而日常生活照顾和非日常生活照顾中, 老年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主要依赖和求助配偶及子女, 但通常空巢老人的子女并不能在身边照料。

大多数的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基本可以照顾自己, 但也有一些空巢老人自理能力基本丧失, 并需要有人在他身边时刻照顾其日常起居。同时, 即使是那些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 也有需要被人帮助的时候。

据调查显示, 空巢老人家庭的老年人患病率达80.7%, 比非空巢老人平均患病率高10.03%。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及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 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 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 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 因此空巢老人病情加重或暴死家中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家庭照顾的功能慢慢减弱之下, 空巢老人需要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就变得较为强烈, 且这些服务需求涉及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农村地区, 医疗卫生水平有限, 儿女不在身边,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甚至一些犯罪分子专门针对空巢老人家庭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 老人往往求助无门而遭受损失。

3. 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养老保险到2011年就实现了全覆盖, 但是因为保障水平有限, 在某些时候没有起到多少实际作用, 并不能真正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 更容易无可避免地患上一些疾病。但现在医疗费用过高, “有病没钱治”这一现状是社会上公认的, 空巢老人在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和身体容易患病的前提下, 感觉到了医疗制度的不公平。据有关部门调查, 老年人全年人均医疗费占总人口的2.56倍, 占总人口10%的老年人口其医疗费用占总人数的30%, 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所以, 沉重的医疗负担就成了空巢老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部分空巢老人因为有退休工资或子女长期在发达地区工作, 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空巢老人用于资助儿女的费用较高, 没有什么积蓄, 退休之后, 他们的工资收入比在岗时低很多, 年纪大了又没有了工作的能力, 子女生活状况不好或不关心老人, 有些老人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 即使生病也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 生活拮据势必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所以, 建立健全法律政策, 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对策

1. 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宣扬孝文化

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项, 对于空巢老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所以, 关爱空巢老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这个传统思想, 让它广泛存在于社会中, 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让社会给予空巢老人道德支持。

社会上的道德舆论要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 加强道德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比如, 在公共场所挂上一些弘扬孝文化的标语, 时刻影响人们的视觉, 让关爱空巢老人的标语深入人心;或在电视上多播放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和公益广告, 加强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 指导人们去关爱空巢老人。这样就有利于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重新认识或者唤醒他们的孝文化。

⑵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 专门开设有关孝文化的课程。道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要加强宣传教育, 使年轻人体谅老人, 理解老人, 从一言一行上孝敬老人, 尽可能减少老人的孤寂感和失落感。社会上有着很好的道德氛围, 大部分人们都去向老年人尽孝, 才能让空巢老人的伦理问题不会在以后愈演愈烈, 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2.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构建社区的关爱网络, 就是要求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和社区中的其他居民, 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 在这个大范围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主动关心爱护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社区关爱网络的建立, 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精神空虚寂寞和医疗救助等伦理问题, 还能够促进社会上关爱空巢老人道德风气的形成。

首先, 社区要建立相关的道德制度和配套设施。比如, 建立高龄、空巢老人信息数据库, 形成高龄、空巢老人探望制度, 根据条件安装应急呼救装置等。其次, 空巢老人自己要打开心扉去接受这一道德行为, 有些空巢老人由于长期精神空虚, 对外界的帮助有着抵触心理。他们应主动接受帮助, 并和其他空巢老人形成互帮互助的小团体, 这样不但能让关爱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 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 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心理的空虚寂寞。最后, 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要提高。构建社区关爱网络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 需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够完成。因此, 要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 宣传社区关爱网络的好处, 让社区人员都来参与这个利人利己的行动。

另外, 可以开展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 建立志愿者队伍。比如联系一些高校的学生或者志愿者组织到社区来, 让他们到社区去为空巢老人进行无偿服务。这样既能让他们体验生活, 又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也可以在经济上提供一些援助, 让社区内下岗或者无业人员积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让他们对有空巢问题的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3.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法律制定的过程是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 也是针对一些伦理现象、道德问题来制定的, 以最终到达人人平等的目的。法律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设立一些法律法规, 让空巢老人权益得到保障。

在经济上的无助感是空巢老人的一个特点。虽然国家也设立了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人性化条款, 不过空巢老人相比非空巢老人在经济上更加困难, 比如说在吃饭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上, 空巢老人只能自己负担, 而非空巢老年人就能够跟着家人一起负担, 相比之下花费少一些。所以, 法律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 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条款中加大对于空巢老人的经济补助, 让他们感觉到法律给予的权益保障。

当然, 我们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解决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例如, 法国有条件的空巢老人就会让别人搬到自己的家中, 组成新的家庭, 重温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英国, 空巢老人会组成一个“老年村”。“老年村”里面设施齐全, 并且还有许多人性化的规定, 比如汽车限速、严格控制宠物的饲养等等。

总之, 关爱空巢老人只靠单个家庭是不够的, 要靠集体的力量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担当。

摘要:我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空巢老人”现象日渐突出。这些人在生活的照顾、心理的开导、精神的慰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没有子女在身边和心理空虚寂寞等原因, 使得空巢老人问题成为老年人问题中的典型代表。空巢老人问题, 必会成为目前和将来整个社会关注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空巢老人,代沟,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喜珍.老龄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俞志新.关于“空巢”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杭州科技, 2002 (03) .

[4]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

[5]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 2010 (5) .

[6]亚平.渴望空巢——英国空巢家庭采访记实[J].中国经贸导刊, 2001 (10) .

上一篇:去骨瓣开颅下一篇:非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