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

2024-06-01

空巢(精选12篇)

空巢 篇1

1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步伐加快, 青壮年外出就业比例增大, 每年有大量老年人被迫留在农村, 重庆农村的空巢现象日益加剧。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7.73万人, 占总人口11.57%, 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化城市, 集大城市、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特色使其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 2010年重庆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重庆乡村老龄化率达到了14.51%, 老龄化加深同时重庆市空巢化现象也日益加剧。重庆市65岁以上老年人空巢生活家庭在所有65岁老年人生活的家庭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8.20%上升到2010年的34.21%, 独居空巢占上升幅度超过了10%, 空巢合计增加了16.01%,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增幅将近全国的两倍。重庆市老龄办相关数据显示, 2009年重庆市已有空巢老人180万, 据预测目前该数值早已超过200万, 其中大部分为农村空巢老人。重庆空巢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完善, 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堪忧。

2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2.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重庆市成为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

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其经济发展有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打好“直辖市、库区牌”的发展战略, 规划了重庆市城乡人口转移及城乡空间布局,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006年, 劳务经济成为重庆市“第一大资源型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60多万, 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6.5%。2009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显示, 转移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约为53.6%, 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32.8%, 转移到中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13.6%,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向东、西部转移为主的多地域全方位转移格局。

2.2 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大约有60%的农村家庭严格执行该政策。计划生育的开展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率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死亡率也持续下降, 重庆市自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以来, 减少生育人口近1800万,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迅速增多, 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者安家, 留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数也在减少, 家庭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父母一代提前进入了空巢期。重庆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比全国提前5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1.56%, 达到了333.41万人, 重庆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两代人思想发生转变, 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 自愿空巢

从老人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提高, 许多老人追求独立的晚年生活, 子孙绕膝的传统观念渐渐淡薄, 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反而更加自由, 这部分老人自愿空巢, 晚年生活质量也较高。从子女角度分析, 一方面, 年轻子女与老人生活习惯差异大, 又不愿忍受与父母间思想代沟, 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 不愿意与老人同住, 形成了空巢家庭。另一方面, 子女外出求学、工作, 经济生活压力较大, 无暇顾及老人在家的空巢生活, 甚至将赡养老人当成一种累赘。在城市安家的部分子女没有能力或是不愿将老人接到身边同住, 由此产生了许多的农村空巢家庭。

3 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调查样本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可知, 城镇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健康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状况都要优于农村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 同样面临空巢期, 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均不在本市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 子女照顾老人变得更加困难。子女离家原因类似, 外出务工是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产生的主要原因, 城乡子女探望空巢老人的频率均较低, 农村地区情况相比更加严峻。养老住房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的人数比例约为城镇地区的两倍, 其中有些老人仍在租房, 或是暂时借住在临时养老中心。经济收入与支持方面, 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均有部分仍在参加有酬劳动, 农村大部分老人仍下地干农活, 虽然劳动能带来微薄的经济收入, 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劳动负担远远大于城镇空巢老人。城乡空巢老人能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并不多, 不少老人表示低保申请难度大, 门槛高, 手续也较繁琐。农村空巢老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 达到81.95%, 然而, 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比城镇空巢老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较高的待遇, 其养老补助只是杯水车薪。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完全没有任何保险金收入来源, 这一群体的比例也高于城镇地区,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困难程度要远远高于城镇空巢老人。健康医疗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 年龄较小的老人健康状况要普遍优于年龄较大的老人, 多数城乡空巢老人看病时能享受医保优惠政策, 农村空巢老人的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待遇水平低于城镇老人参加的企业职工基本医保, 遇到大病时往往束手无策, 看病费用高是城乡空巢老人一致认为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生活照顾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大多数还能自理, 不能自理的老人有老伴或亲属照顾, 农村地区调查对象中有两位几乎无法自理的高龄老人没有亲属照顾, 长期卧病在床, 子女又不在身边, 只能依赖邻里朋友的好心帮助, 生活状况堪忧。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多数为一般, 也存在矛盾较多的家庭。老人习惯和熟悉的朋友来往娱乐或是自娱自乐, 但是城镇空巢老人集体活动的参与度要高于农村空巢老人, 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许多老人表示子女不在身边, 时常感到孤独寂寞, 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电话问候上。尽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但无论是城镇或是农村地区的老人均对未来养老持积极的态度, 主观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子女和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排在前两位, 而城镇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养老退休金以及子女养老, 由此可见,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缺乏保障。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问题

4.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城乡差异大, 养老保障力度小

重庆市现存两类养老保险, 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据调查, 53.96%城镇空巢老人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9.43%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其中只有少数城镇空巢老人每月领取80元基础养老金, 然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81.95%%, 而其中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领取每月仅80元的基础养老金, 老人普遍反映基础养老金太低, 保障力度小。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未实现城乡统筹, 报销力度小

重庆市现有医保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构成。调查显示, 城镇空巢老人多数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还有部分参加了商业医疗保险, 而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医保对养老支持的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力度上, 各个区县对医疗过程中的用药、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办法均有不同的规定。医保全市统筹尚未实现,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未来养老缺乏医疗保障。

4.3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 低保户申请困难

空巢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虽不与老人共同居住, 仍属共同生活, 只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低保待遇, 子女务工收入尚可, 但是老人的经济状况却非常差, 这部分弱势群体却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以外。调查显示, 重庆市城镇与农村低保户比例差别不大, 农村城镇低保门槛不同, 调查中有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反映申请低保救助困难重重, 社会救助制度仍需完善。

4.4 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不到位, 机构发展不平衡

调查显示,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认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导致无法实现机构养老的人数要多于城镇地区。虽然重庆市机构养老福利事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仍不到位, 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另外, 也有阻碍其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原因, 例如养老机构的条件太差, 经济条件不允许, 不符合养老机构收住对象要求, 子女反对, 甚至当地根本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等等。由此反映了重庆市对空巢老人提供的机构养老保障存在突出的问题, 如城乡之间机构养老事业在规模、设施、提供的服务方面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中一部分急需农村敬老院提供养老服务的群体由于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无法入住养老机构, 无法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4.5 村委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调查数据显示, 38.4%的重庆农村空巢老人曾经受到过村集体关心和照顾, 重庆市村委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仍需完善。目前重庆市社区村委提供的养老服务还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多数社区仅提供简单的护理和照料, 并不能为需要长时间照料的高龄老人带来实质性的养老帮助。另外, 重庆市农村地区社区组织建设不完善, 没有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无法很好地开展, 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 邻里朋友也能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些生活照料和养老帮助, 但是绝大多数不能自理或是半自理的空巢老人依然依靠老伴或是亲属照料。

4.6 家庭养老功能严重缺失, 子女照顾缺位

调查显示, 农村空巢老人多数有两个以上的子女, 外出求学、打工或是已经在外安家的子女通常无法给予老人生活照料。重庆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外出务工地区分布在全国各地, 调查数据显示半年之内来看望老人的占比32.38%, 子女半年至一年才看望老人的占比41.26%, 子女一年以上才来看望老人的占比26.36%, 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频率非常低, 根本无法满足空巢老人漫长晚年生活的需求。

4.7 子女重老意识薄弱, 老人缺乏精神关爱

子女由于打工、求学等长期离家在外, 与父母缺乏交流沟通, 感情疏离, 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 不主动打电话关心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 另一方面, 老人体谅子女在外工作繁忙, 生存压力大很少联系子女, 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不愿将困难向子女倾诉。调查显示, 58.74%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为一般, 部分比较融洽, 也存在与子女矛盾较多的情况。另外,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中只有34.96%表示晚年主要依靠子女养老, 而8.02%的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老人将晚年的精神寄托放在子女身上, 子女却不能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 无法为老人提供老有所依的精神保障。

4.8 晚年劳动负担大, 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调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中仍有18.49%正在从事有酬劳动, 绝大多数城镇空巢老人没有继续参加有酬劳动, 并且参加有酬劳动的老人几乎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 城镇空巢老人经济条件较好, 晚年的劳动负担较小。而在349名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53.01%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其中有近一半的空巢老人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得到一些经济收入与支持, 增加了养老的个人保障, 但是也加重了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繁重。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退休金占了较大的比例, 主要依靠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养老的空巢老人为23.07%, 而农村空巢老人则达到了32.38%, 农村空巢老人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5 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加大制度保障力度

养老保险方面, 在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对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作出政策倾斜, 增加政府对其养老金账户的财政补贴, 取消养老金领取门槛, 在子女不参保的情况下, 老人依然能够领取基础养老金。调查中有85.1%的空巢老人希望政府增发养老补贴, 根据各区县财政实力, 应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标准, 增设高龄补贴和独生子女补贴等养老补偿,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缩小地区差异, 加大制度养老保障力度, 让农村空巢老人得到真正的养老实惠。

5.2 统筹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方面, 完善城乡统筹的医保制度, 将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提高医疗保险比例, 设立大病医保制度。加大乡镇医院、卫生院的建设, 增加医疗设施,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提高医疗水平,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 避免乱开药、乱收费的现象, 相关卫生部门定期对农村医疗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开设空巢老人医疗绿色通道, 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医疗补偿机制, 重点对乡镇医院、村卫生院的医疗补偿, 引导空巢老人选择基层就近的医疗单位。

5.3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降低低保户门槛

社会救助方面, 提高最低保障水平, 降低低保户门槛,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有效的帮扶制度, 各村委干部深入走访每户空巢家庭, 了解每户具体的养老状况, 对孤寡老人、长期患病、丧失自理能力等老人给予及时的帮扶照顾, 解决养老困难。集体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投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生产率, 有土地的农村空巢老人可以以土地养老, 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基本的温饱问题。将因病致贫的空巢老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对象, 提供社会救助。

5.4 发展农村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政府应建设广覆盖的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专业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养老服务人员, 为每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旦老人有服务需求, 老人可以自己前往养老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也可以要求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单独居住往往会遭遇意外事件, 比如意外摔倒、生病, 甚至其他恶性伤害事件, 可以为每户空巢老人家庭安装连接到养老中心的报警铃, 当意外发生时, 老人只需按响警铃, 就可以获得及时的帮助。

5.5 鼓励子女返乡务工,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有条件的区县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 吸引劳动力回流, 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 不仅提高乡镇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 间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而且能够让子女回归家庭, 更好的照顾父母, 给予农村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在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同时, 设立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的法律条例, 依法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将经济赡养、定期探视纳入法律条例保障范围, 对歧视、虐待老人等行为依法追究,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5.6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 弘扬敬老文化

社会各界要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健康, 组织学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定期探望农村空巢老人, 照顾老人的生活, 尤其是孤寡、高龄的空巢老人, 为他们提供日常帮助, 陪他们聊天解闷, 给孤独寂寞的老人精神安慰。充分发挥邻里熟人的帮扶, 增强邻里交流, 组织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拼家养老”, 老人们既可以相互作伴, 低龄老人也可以帮助照顾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由社会各种协会志愿者组织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 举办广场书画展、摄影展、博览会等文化艺术活动, 弘扬我国的“孝”文化, 宣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5.7 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劳动负担

社会经济组织、公益组织、有条件的个人应积极为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其劳动负担, 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缴费提供资助, 对无法参保的困难户提供帮助, 适当资助日常生活用品, 解决养老实际问题。商业保险机构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让有条件的老人缴纳较低的保险费用就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获得更有保障的老年生活。从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角度来看, 首先应为家庭生命周期必经的“空巢”这个阶段做好早期准备, 积极调整心态, 减少对子女过度的依赖, 从根本上扭转“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摘要: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 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高龄化、失能化的境况, 未来养老保障令人堪忧。阐述了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空巢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从经济、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在对比分析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养老问题,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晨昭.中国社会老龄化挑战及应对措施[J].学理论, 2012 (13) :51.

[2]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26-28.

[3]毕士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重庆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3:28-30.

[4]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J].人口研究, 2006 (11) :3.

[5]柏云端.关于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分析[J].甘肃农业, 2006 (06) :85.

[6]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 2004 (06) :48-52.

[7]赵亮.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保定:河北大学, 2011.25-28

空巢 篇2

B. Word limit: about 200 words

C. Your essay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low:

1. Describe the cartoon and the message conveyed

2.Draw a conclusion and give your comment on the cartoon. Your essay must be written clearly.

As is vividly depicts in the cartoon, old parents are sitting on the coach with disappointment and sadness, because no one comes back to celebrate with them. Although they received a lot of presents from their children, they feel very miserable and have no appetite, since what they want most is not such material stuffs but the care and love from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Nowadays, young men look so busy and independent in modern society that they will never feel free t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move out and mind their own business every day. On usual days, they would not like to take their time to visit their parents with the excuses of busyness. On some festival days, they probably share a little time to drop in their parents or even just send some presents but don’t show up personally like what the cartoon above illustrates. They think that presents can represent their love, however, to the parents, who overcame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bring them up, those stuff are far away from what they really hope for.

“空巢”是道风景 篇3

空巢现象的出现十分正常,空巢家庭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出国人员的增多、流动人口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等等,家庭必然出现小型化。也就是说,“空巢”是一道必将出现的风景,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应坦然面对。

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近期调查显示,空巢养老已经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与非空巢家庭相比,他们的生活状况存在一些差异,集中表现在:

(1)空巢家庭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活的独立性强,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无论城乡,空巢家庭老人在经济收入上远远高于非空巢家庭),总体经济保障较好。

(2)在空巢家庭老年人中,男性多于女性,低龄和中龄老人比例相对高,高龄比例相对较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遭遇丧偶事件后,有部分空巢家庭老年人会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方式,尤其是女性老人,更容易被子女家庭接受。

(3)空巢家庭以老年夫妇共同居住(75%)为最主要的形式,因此 没有特别的孤独感。

(4)空巢家庭老人常能得到子女的关照,与子女的交往情况良好,85%的每周有交往;而非空巢家庭老年人,因为有同住子女的照料,与分开居住子女每周有交往的不到70%。每周交往3次及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有33.2%,而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只有16. 8%。

(5)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良好。我们选用了三个主要指标,用“自己的事自己决定”来反映老年人的自主性,绝大多数(95%以上)老年人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且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要稍好些;用“是否经常感觉孤单”来反映老年人的依赖性,发现70%~75%的老年人并不觉得或不太觉得孤单,且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更少有孤独感;用“遇事想得开”来反映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多数(80%)老年人有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但与前两项不同的是,空巢家庭的老年人要稍差些。

老年人的空巢家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必然现象,而且还将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成家立业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老年人要树立自我养老、互助养老意识

未来社会的老年人不应再以享受“含饴弄孙,子孙绕膝”为乐,要注重自我调适和配偶之间的相互照顾,把生活注意力从子女转移到自己和配偶身上,重归两人世界,培养多方面的生活乐趣,建立起老年人之间的自助互助联系体系。

二、鼓励子女对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

社会竞争的激烈,决不能成为子女忽视照顾老年父母的借口,空巢家庭的出现,也决不能成为子女“逃避”关心老年父母的理由。国外提倡的“回归家庭”,鼓励老年人尽可能长地生活在社区内自己家里。近年来,很多努力创业的“新上海人”购买了同层分套或跃层住房,接空巢父母从老巢到新巢生活,创造出“分而不离”的养老形式。

三、要在全社会倡导为老服务

空巢 篇4

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 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 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色进入内部, 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 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 一概如此。但如果冬日去北方, 空巢就很清晰地进入眼帘了。

夏日过了秋日来了, 晚秋萧瑟, 叶落纷纷, 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 它们到温暖的南方, 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 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 北风扫过来, 大雪压下来, 巢日渐衰败破落, 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空巢是没有什么实用意义的, 但空巢能让人回味, 让人感到淡淡的怅惘。空巢是时光的脚印, 时光走得越远, 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 到了一定的时候, 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有一个日子, 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 人迹却稀疏。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 可是大多房门紧闭, 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 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朋友说不少房子没人住, 只是每月请人来打扫打扫罢了。问及这些人哪去了, 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只不过在这里, 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 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 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 一阵热闹, 又再度远走他乡, 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 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 像蛇蜕一般, 闪动着银色的光亮, 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 什么响声都有, 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 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 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 打打鱼做点小生意, 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 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 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 人们一代一代地繁衍, 人丁兴旺, 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 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 尽管屋瓦上长出衰草, 天井的缝罅漫上青苔, 外人还是羡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 有时就爱上门说说话儿, 沾点旺气回去。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 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 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 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 年轻人都走远了, 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 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 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 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末了, 他们又离巢远行, 继续新的里程, 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 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 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 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 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 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 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 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 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 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 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 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 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 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 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 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 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 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 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 匆忙仓皇, 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 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杖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 其中滋味若何, 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每次冬天我到北方, 都要目击空巢, 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 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 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 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 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阅读指津】 朱以撒的散文, 追求对个人感受的真实表达, 绝无半点刻意与矫饰。用朱先生自己的话说, 就是:“我是因为自己需要才动笔的, 那么, 我就写自己的一点点感受吧。”这里的“感受”便是我们阅读散文要把握的关键。老杜诗云:“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强调的就是对内心那稍纵即逝的感受的把握。然而, 作者之于读者, 素未谋面, 可能远隔天涯, 那么, 我们如何穿透历史的尘埃, 跨过千山万水, 去把握作者心中那一点微妙的感受呢?

这便离不开对文章从形式到内容的细致分析了。

这篇《空巢》是朱以撒先生散文中的精品。“空巢”本是北方高大乔木的枝桠间再平常不过的存在, 一些参差不齐的枯枝间杂着鸟羽, 在高高的天空中摇摇欲坠———即使再特别的“空巢”也不过这么一幅妆容。作者却以“空巢”为题, 摆出一幅要大书特书的样子, 且在文章开头的前四段不惜笔墨, 这就让我们觉得费解———既然平淡无奇, 却又如此大张旗鼓, 意欲何为?其实, 当我们有了类似疑问, 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文章的起笔从自然的空巢写起, 一方面是要引起我们内心的疑问和阅读的欲望;另一方面, 由此及彼, 由自然的“空巢”过渡到对人世间各种“空巢”的思考, 就显得水到渠成, 这也是作者匠心所在。文章的末段, 又回到了自然的空巢, 这也让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了。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应是一个由表及里、渐次而进的过程。

首先应当把握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当乡村里只剩下一座座外部气派内里豪华的空巢, 当城镇里昔日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老四合院如今只能任人品评, 我们不禁要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多的乡村和城镇的“空巢”?首先, 是对物质的无休止的追求和虚荣心的膨胀。时代的变革让乡村的人们不满足于小家小业和和美美的生活, 许多人扔下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四处奔波, 年复一年的打拼, 换来的不过是一座座的空巢和村里人羡艳的目光。其次, 是对所谓的梦想与事业的追逐。四合院里的的年轻人, 丢下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院子, 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他们一年一度的回归好似候鸟, 这祖祖辈辈居住的宅院也变成了他们暂时栖居的客栈驿馆。

其次是对文本现实意义的思考, 一个好的作者, 总离不开对人生、对时代的深刻的关怀, 这也是高考对考生提出的要求。不管是追求物质还是追逐所谓的梦想, 在这样无休止的追逐中, 我们所得有限, 而我们又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我们可以想想农村有多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想想城镇里多少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只能在养老院里日复一日盼着儿女回归的消息?是啊, 在这许多的空巢中, 除了人的缺位, 更深刻的是情感的缺失。当生活失去了和和美美、亲情融融, 还剩下什么?恐怕只有故乡那一座座冷清的空巢和他乡路上一个个无处安放的灵魂了吧。所以, 在文章的末尾, 作者写道:“但愿来年春天, 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这或许是作者对亲情的回归的美好期许。

散文的语言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 对此, 我们常从整体的语言风格、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进行把握。《空巢》的语言具体说来, 应有以下特色:第一, 语言优美且韵味悠长。如“空巢是时光的脚印, 时光走得越远, 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 非常形象地表达出随着时光的流逝, 空巢逐渐破败的意思, 同时又显得含蓄隽永。第二, 多用比喻, 形象生动。如“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 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 像蛇蜕一般, 闪动着银色的光亮, 只是没有生命在内”, 就是对那些华丽却没有生气的空巢的最生动的注解;又如“只有年关将近, 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 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 把在外奔波的年轻人对故乡老宅的态度写得非常形象———这故乡的老宅永远只是他们临时的居所罢了。

所谓空巢老人 篇5

经调查,75%的子女在外务工,2%的受访者的子女在外求学,13%的受访者子女在外经商,10%的受访者子女在外居住。总体来说,有88%的老人因子女追求经济收入而成为空巢老人。

子女看望“空巢”父母的频率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子女多在外务工,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同父母团聚,一般回家的时间也只有10到15天左右,春节期间除了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也有不少老人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

父母认为子女的家庭情况

在父母看来,95%的子女家庭不好,他们的子女大都因为孙辈上学、家庭成员生病、家庭环境不好、子女没有一技之长、子女将来婚嫁等原因而使家庭陷入困难。对于子女外出,父母虽然有所不舍但还是持支持态度。仅有3%的父母认为子女家境较好,而这3%的人群则主要分布于在外定居的人群。

“空巢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依赖子女、政府和社会救济等其他外在因素,老年人经济自主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每年有5%的老人获得的赡养费用低于500元,25%的处于500元到1000元之间,65%的老人每年获得的赡养费位于1000至2000 元之间,有5%的老人每年从子女处获得的赡养费高于2000元。“空巢老人”的日常开销比例 “空巢老人”的大部分费用都用在日常生活和疾病医治上,有部分生活宽裕的老人也会拿出部分钱贴补经济条件不算好的子女。有60%的空巢老人认为生活紧张,日子过得节省,15%的老年人认为生活过得一般或者是比较充裕,25%的老年人则认为生活艰难,难以维持正常开销。

“空巢老人”的主要困难

对于身体的担忧和对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苦闷、孤独,是空巢老人遇到的最大问题。

生病照料

当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有65%的受访者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30%的子女会轮流回家照料,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在调查中发现,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时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 %,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尽管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并且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面临“保了饭碗保不了药丸,保了药丸保不了饭碗”的两难境地,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通过调查,有45%的老人主要把照看孙辈作为休闲娱乐方式,认为孙辈是自己的精神寄托,40%的老人选择与人交流、打小牌的方式休闲放松,10%的老人表示自己没有精神慰藉。

“空巢老人”照顾孙辈存在的困难

通过调查发现,由空巢父母照顾的孙辈中,学龄前的孩童占40%,正在上小学的孙辈占35%,上初中的孙辈占20%,初中以上的占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设计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将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六十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鼓励和引导农民适当增加土地种植面积。

虽然目前农村土地功能有所弱化,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也有所减少,但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并在技术、资金上给 与支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地方政府要搭建平台,发展县域经济、镇域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既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兼顾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深入持久地进行敬老、养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全民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营造出浓厚的敬老、养老氛围,认真总结养老敬老以及老年事业发展的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在全社会促进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并对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以法律手段做出严惩。

农民农忙过后只能把赶集、聊天、打牌等当作消遣,充其量再有一台电视机,抑或听听广播,甚至报纸都不经常读,至于体育健身设备、老年活动室、电影院更无处可寻。加上农村老人那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知识贮备有限,许多如读书、看报、写字、作画等娱乐活动并不适合他们,这也是造成他们晚年生活单调的一个主要原因。

社区和村(居)委会应针对老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老年人娱乐活动,并可以尝试兴办老年大学、老年健身和文化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参加各类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还应该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老年人,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为他们排解忧愁,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在关心他们,消除他们的社会隔离感。

图为在山东省日照市城阳街道岳家村幸福公寓居住的老年人正在用午餐。山东省日照市城阳街道岳家村

空巢老人宜“蜗居” 篇6

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工作在外,一年也不回来一趟,我们住小面積的房子自然有我们的道理。”接着他就给我一一列举起了理由来。

一是可以免除清扫卫生的劳累之苦。父亲每天用于清扫房间卫生的时间都要在一个小时以上。他和我妈又都患有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病时真是一点活不想干,可是看着屋里灰尘满地,平常爱干净的他们又于心不忍,常常忍着病痛清扫卫生,常常是干一会儿歇一会儿。换了小房子,劳动量减少了一半,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二是经济上也划得来。以前每年的取暖费、物品费、电费合算起来是一大笔开支。换了小房子,一年能够节省下几千元钱。我问这节省下的钱干什么,父亲说他准备以后每年给希望工程捐款2000元,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小房子能减少孤独感。父亲说,以前他和我妈两个人住在大房子里面时倍感孤独,尤其是一到晚上,心里更是显得空落落的。如果让所有房间全开灯吧,又太浪费电能了,不开吧,房间里面又空洞洞的。如今换了小房子,一卧一厅,一卫一厨,又买了些花草,屋子里被各种东西占得满满的,从心里感觉特别的充实,晚上睡觉心里也觉得踏实。

听老爸这样一说,自己再细细一想,老爸的做法还真是有道理。因此,在这里提个醒,对于那些生活在大面积居室里面的空巢老人来说,老爸“蜗居”的做法,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空巢农户问题初探 篇7

1 空巢农户的概念及特征

空巢农户是一个仅存在于农村的一类群体。它既不同于城市空巢老人, 也和农村空巢老人有着本质区别。为了更好的研究他们,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一个概念:何为农户?传统意义上农户可以分为传统农户、混合农户和现代农户三类。其中传统农户是指在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 通过牲畜或人工操作的工具来进行生产活动的一类人。混合农户包括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兼业户。纯农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倾向于研究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农业兼业户收入依旧大多来源于农业, 不同点是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土地研究中。而非农兼业户的收入则来源于非农收入, 农业和土地不是其考虑的重点, 外出打工、兴办工厂均是其突出特点。现代农户是一群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会谋划的新型技能型农民, 他们突破旧时的观点, 大胆创新, 合理的将新技术运用至现代农业生产中, 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公民生存特征及生命周期等特点, 笔者采用如下定义:农户是指户口在农村并且依靠农业生产劳动来获得收益的人家。

其次, 再来看“空巢”, 对于“空巢老人”这个概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它通常是指子女不在身边、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没有生育子女的, 另一种是有子女但是与父母分开居住的, 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 无法经常回家而导致老人孤单在家的。而空巢农户与空巢老人在定义上有相似之处, 都是指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这样的一群人, 不同之处在于空巢农户普遍具有一定的劳作能力, 能独立承担生产劳动, 可以独立的依靠自己的肩膀来养活全家, 并且更加凸显了年龄这一概念, 打破了我们经常习惯性的认为只有60 岁以上的独守人群才能称之为空巢这一思维定式。

综上, 笔者认为, 空巢农户是指年龄在45 岁以上无子嗣或子女不在身边的仍然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类群体的统称。其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子女不在身边或在身边无法照顾自己;二是生活在农村且依靠劳动来获取收益;三是年龄跨越范围更加广泛。

2 空巢农户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经济相对困难, 普遍生活不富裕

使得空巢农户经济不富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空巢农户年龄偏大。进城务工有年龄限制, 在劳动法日趋完善的今天, 大多数企业不会录用年龄偏大的应聘者, 无疑切断了他们的收入来源。第二:文化程度不高。由于这类人普遍出生于五六十年代, 家庭子女多、条件差, 使得他们很少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许多人甚至是文盲, 使他们丧失了宝贵的就业机会。第三:视野狭窄。他们的眼光往往局限于当前或者某一角度, 不能有所突破, 总是忧虑重重, 对新工作无法适应, 这也导致了他们无法有大量收入。第四:家庭消耗比较大。从一开始的供养子女读书再到结婚准备婚房、彩礼等, 这可能在城里人看来没有多少困难, 但对于农村空巢农户却是不小的开支, 有时甚至入不敷出。

2.2 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综合起来看, 空巢农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孤独。其中抑郁在年龄偏大的空巢农户人群中出现的比例最大, 他们的思想观点比较尘封老旧, 一直认为“养儿防老”, 当孩子不能经常回家看望他们, 尤其是看到别的家庭其乐融融时, 他们的失落感就油然而生, 每天都闷闷不乐, 生怕孩子抛弃了他们, 逐渐形成抑郁症。焦虑是一种由于内心的不安所导致的复杂情绪状态。调查发现, 焦虑在空巢农户中出现的概率比抑郁更大。“虎毒不食子”, 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 一方面希望知道儿女的最新状况, 另一方面又怕联系而打扰他们。长此以往, 逐渐陷入焦虑的漩涡中。有研究发现, “空巢农户”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情感问题, 而孤独、寂寞则是情感问题的集中体现。当他们经常得不到配偶的照顾、子女的问候时, 就会越来越感觉到寂寞, 有的人因为寂寞孤独感太强烈, 甚至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2.3 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保障的机制、社会养老机构、社区配套服务不完善与滞后, 社区养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 老年公寓、养老院的数量同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成比例, 服务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而且, 即使在数量和服务质量上能够满足养老需求,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可以入住, 只有一小部分幸运的老人可以入住, 即便是入住了养老院也只是勉强生活, 谈不上生活质量的高低。此外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打着公立的招牌, 暗地里却实行着私营化, 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利益, 养老院经常雇用老年人来照顾老年人, 如今即便花钱也很难找到好的养老院。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划分标准, 60 岁以上即为老年人, 而再过十年左右, 空巢农户中的大部分人都将步入60 岁, 这个庞大的群体的未来养老问题该何去何从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4 公共医疗服务设施尚不完善

中老年是一个疾病高发的群体,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自出生起就生活在贫困线周围, 因生活条件差, 从小营养跟不上, 有些人自小体弱多病, 而步入中老年后可能因年龄原因而导致健康状况愈加低下。一些农户疾病缠身多年, 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一方面, 他们自我健康意识较弱, 忙于生计很少能关心到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都是小病不在意, 等到大病时为时已晚。另一方面, “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他们, 一系列繁琐的挂号流程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将他们拒绝在医院之外。虽然如今新型合作医疗较为普及, 但是针对重大疾病所报销费用有限, 效果可谓是杯水车薪。

3 空巢农户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 群众寿命大大延长。据文献记载建国初期人均寿命仅40 岁, 至2015 年人均寿命已达75 岁。农户的生育周期缩短, 子女成年时父母尚为中年, 因此中老年“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在社会文明发达的今天, 空巢农户的产生其实是有着复杂的原因,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种原因进行分析。

3.1 农村物质财富生产能力低下是最根本的原因

自从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30 多年间中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改革, 各地都在抢占先机争相发展, 撤村并镇, 废县设区, 越来越多的沿海区域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植从而走向了富裕之路, 偏远区域或者资源匮乏地区却发展受限, 渐渐的拉大了同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偏远地区的人们因技能不足、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 导致其经济来源十分有限, 生活贫穷。对上要赡养父母, 对下要抚养子女, 他们承担的是整个家庭的重担, 迫于生存的压力, 再加上农村可就业岗位本来就很稀缺, 他们只能另寻门路。由于大城市就业机会更多, 薪资具有诱惑力, 大批农村青壮年背井离乡,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往都市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种“进城潮”愈演愈烈, 最后竟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当他们经过数十年在城市的摸爬带滚后许多人不愿返回家乡, 选择定居在城市里。虽然城市生活压力大、消费水平高, 但相比较农村而言, 其优势更加明显。由于部分村民年纪偏大, 身体状况较差, 不能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 无法离开家乡, 所以一般就在家中留守。正是由于农村一些人对物质条件的强烈追求, 渴望改变家庭现状的决心导致了农村大量“空巢农户”的产生。

3.2 家庭结构的转型是最直接的原因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确实起到了良好效果, 大大的控制了人口规模, 在七十年代至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前, 很多家庭响应党的号召, 只生育一个孩子,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更多的趋向于“小型化”和“核心化”。改变了以往家族聚居、家庭内部兄弟姐妹众多的局面, 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 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家庭结构趋向于“2+1”模式, 即一对家长加上一个孩子。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 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三人家庭, 一家人其乐融融, 当孩子逐渐长大后慢慢的就要离开父母去外求学, 有的是为了读高中, 有的是为了读大学, 还有的甚至出国深造。稍晚些时候, 他们毕业了又要面临着就业问题, 除了少数回家乡发展的, 更多的是远离父母在外谋生。在他们离开家出去求学到工作再到步入婚姻的这段时间里, 他们的父母更多的过的是一种子女不在身边的生活, 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地区多见。他们的父母年龄段往往介于45 至60 岁之间, 这群人在当代社会里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大, 而他们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类“空巢农户”群体。基于家庭主体结构发生的变化, 当仅有的一个孩子离开家时, 家长很自然的也就成为了空巢农户。

3.3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原因

空巢农户的孩子大多是70 后和80 后, 家庭还是以独生子女结构为主, 子女是父母们的掌上明珠, 虽说家庭条件不一定有多优越, 但也基本能满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此以往,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懂得感恩、以自我为中心, 在他们眼里似乎只要父母活着, 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过于依懒父母。当他们成家立业后, 依旧潜意识里不懂得感恩, 赡养意识不强, 长辈们长期认可的观点是“养儿为老”、“百善孝为先”, 他们过去的辛勤付出就是希望老了有孩子的照顾, 但是部分年轻人却遵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点, 立足于过好当下, 认为父母的事情交给父母们自己解决, 他们有的是没有能力照顾父母, 有的是道德观念稀薄不愿意赡养父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导致了空巢农户数量的剧增。此外, 新一代年轻人更向往一种自由, 不受拘束的现代化生活, 想体验更多的二人世界, 而他们的父母偏向于传统的家族生活, 认为应该和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殊不知子女却因思想和生活习惯上和长辈存在差异, 不愿意和双亲同住。因为双方存在一定的分歧, 无法妥善解决, 慢慢的父母做出让步, 宁愿二老孤独的居住, 也不愿要求与子女同住。

3.4 科技的发展是最客观的原因

不可否认,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 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脚步。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 每天都在上演着新科技的视觉盛宴。然而在科技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是不是隐藏着另一种“风险”?手机的发明是世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一开始的笨重的“大哥大”到后来的翻盖手机再到当今风靡全球的各类智能手机, 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与人之间联系越来越便利。但是, 我们忽略了中老年这样的群体, 他们大多文化素养不高, 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无法第一时间适应新科技。即便后来他们学会了打电话、发短信, 聊微信, 但是这就能摆脱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吗?难道那简单的三言两语的问候或者那些冷冰冰的文字就能让他们真正不再孤独吗?年轻人主观的认为, 通过高科技, 他们也在同样关心着父母, 不需要待在他们身边, 而老年人却想他们的子女可以经常回家看看, 哪怕只是很短暂的会面, 网络的虚拟弥补不了他们内心的孤独。

4 解决对策

4.1 发挥政府支撑性的保障功能

政府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当前, 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 切实划分好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 建立起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首先, 应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养老体系, 规范各地养老机构, 尽可能的实现所有养老机构公营化, 创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服务模式, 满足未来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其次, 开创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不仅可以定期安排医生下乡义诊, 还可以为他们定制个人医疗方案。政府部门要对医院乱收费、药价乱涨现象大力监督, 并给出指导性意见, 必要时可实施强制措施,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使人们有病就看、看得起病。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重心处。最后, 针对贫困的空巢农户家庭, 政府要积极主动的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基本生活, 例如在乡镇实行干部责任制, 即一名干部负责一户困难家庭, 实行绩效考核制, 将扶贫工作完成的好坏与年终干部考核相挂钩。最终建立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4.2 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社会服务化体系是目前紧迫所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仍是一片空白, 公共娱乐设施还不完善, 空巢农户大多生活范围较窄, 娱乐活动有限。创立娱乐活动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多参加娱乐活动, 不仅可以让他们保持健康的体魄, 还可以多接触外人,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并逐渐走出困惑、忧虑的处境。另外, 社会应广泛宣传道德理念, 积极营造出一种尊敬长辈、关爱父母的良好风气, 大力号召全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将孝顺文化融入到生活点点滴滴中。最后, 社会应积极动员医疗、慈善机构、社团、企业等外部力量, 同乡村建立起长期的有效机制, 定期走访空巢农户, 给予其生活援助, 帮助他们重塑生活信心。

4.3 尝试社会保障逆向代际转移

家庭纽带是解决问题的落脚点。逆向代际转移是指年幼时父母照顾我们, 对于他们付出的辛勤努力, 我们应该在其老年时回报他们, 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 就目前的农村现状来看, 想仅仅依靠政府、社会的力量来解决空巢农户的生活问题还很困难, 效果甚微, 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家庭的亲情关系来处理问题。通过内部转移, 可以更方便、更高效的解决困难户的后顾之忧, 避免了他们无人问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尴尬局面, 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是子女带着赡养父母的决心入城务工, 但短时间无法获得数目可观的收益, 不能满足父母的基本生活要求;二是由于现在文化冲击力较大, 可能年轻人入城之后被灯红酒绿的生活迷惑了, 再也不提赡养父母之事。为了更好的加强内部代际转移, 还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4 强化空巢农户自为意识

个人思想的转变是其行为的导向。首先肯定自己的价值, 不要一味的消沉, 总觉得自己是一种累赘, 告诉自己虽然年龄偏大, 但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其次, 要积极投身到各项社区活动中, 在活动中发现快乐。长期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打开心扉, 摆脱空巢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 应该放平心态, 端正态度, 努力改变惯有思维模式, 尝试接受新鲜事物, 多参加劳动技能方面培训, 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最后, 父母要多和子女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的想法, 试着理解儿女在外打拼的不易, 无需过多要求他们定期回家看望二老。子女则要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深知他们的盼子之心, 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 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陪陪父母。

总之, 空巢农户的数量在与日俱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空巢这个社会化问题都将得以存在, 我们无法从根源消除这一现象, 只能尝试做一些有效的工作来减少空巢农户数量,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模式, 渐渐为空巢农户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进入21 世纪以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正在慢慢失去了一种亲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多去关心长辈, 多去考虑他们的感受, 任务还很艰巨, 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刘艳.“空巢老人”的幸福生活——居家生活篇[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2.

[3]田奇恒, 孟传慧.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J].南方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 :31-33.

[4]穆光宗.挑战孤独——空巢家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空巢老人伦理问题浅析 篇8

一、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产生背景

1. 社会结构变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 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 流动频率逐渐提高, “父母在, 不远游”的传统道德观念束缚被彻底打破, 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量的农村或小城市中青年人开始进入大中型城市就业, 或在就业前景更好的地区学习、工作、成家, 这使得原有家庭代际关系趋于松散, 代际分开居住, 老年人留守家庭中。据2013年全国老龄委统计的数据, 目前全国1.67亿老年人中有近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但从客观来看, “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家庭结构转型

自1980年以来, 我国家庭规模有了明显的变化,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作用以及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的间接影响,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家庭结构与规模出现新的趋势, 家庭户规模小型化, 家庭结构核心化。人口与社会学家指出,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30多年, 若干年后, 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中年, 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 “空巢家庭”将越來越多。可以想象, “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中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3. 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式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以血缘为纽带, 共同生活。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思想素质发生巨大变化, 曾经以“四世同堂”为幸福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时尚和新潮思想, 或由于工作繁忙而不愿意或无法和父母居住在一起, 也有些老年人不想在晚年还去为子女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孙辈等所累, 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主动选择“独居”, 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二、空巢老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 缺乏精神慰藉, 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慰藉”就是安慰、抚慰。原则上来说, 对空巢老人心理上的伦理问题, 子女应该承担责任, 去安慰和抚慰他们。法律规定, 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这其中赡养的意思, 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 还包括对老年人心理上的慰藉。

一方面, 子女应该在道德行为上给予空巢老人心理上的慰藉。心理空虚寂寞、孤独广泛存在于空巢老人中。空巢老人的子女即使没有跟老人们一起居住, 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帮助他们缓解空虚寂寞感。另一方面, 是老人自己给予自己慰藉。空巢老人也应该主动结识一些老年人, 还可以参加社区活动或者老年大学, 在这些活动中能认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样, 在空虚寂寞的时候, 这些业余生活和爱好就能够充实他们的生活, 做到自我安慰。

但事实上, 在空巢家庭中, 子女为了保证老人衣食无忧, 往往外出求学、工作, 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虽然大多数空巢老人都能理解, 但也感到十分无奈。而且老人日渐年迈, 身体状况不佳, 行动不便, 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屋子里, 接触的人可能仅仅是老伴。因此, 生活缺乏乐趣, 精神感到空虚, 导致了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2. 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空巢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是良好的经济基础, 而日常生活照顾和非日常生活照顾中, 老年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主要依赖和求助配偶及子女, 但通常空巢老人的子女并不能在身边照料。

大多数的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基本可以照顾自己, 但也有一些空巢老人自理能力基本丧失, 并需要有人在他身边时刻照顾其日常起居。同时, 即使是那些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 也有需要被人帮助的时候。

据调查显示, 空巢老人家庭的老年人患病率达80.7%, 比非空巢老人平均患病率高10.03%。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及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 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 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 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 因此空巢老人病情加重或暴死家中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家庭照顾的功能慢慢减弱之下, 空巢老人需要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就变得较为强烈, 且这些服务需求涉及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农村地区, 医疗卫生水平有限, 儿女不在身边,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甚至一些犯罪分子专门针对空巢老人家庭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 老人往往求助无门而遭受损失。

3. 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养老保险到2011年就实现了全覆盖, 但是因为保障水平有限, 在某些时候没有起到多少实际作用, 并不能真正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 更容易无可避免地患上一些疾病。但现在医疗费用过高, “有病没钱治”这一现状是社会上公认的, 空巢老人在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和身体容易患病的前提下, 感觉到了医疗制度的不公平。据有关部门调查, 老年人全年人均医疗费占总人口的2.56倍, 占总人口10%的老年人口其医疗费用占总人数的30%, 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所以, 沉重的医疗负担就成了空巢老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部分空巢老人因为有退休工资或子女长期在发达地区工作, 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空巢老人用于资助儿女的费用较高, 没有什么积蓄, 退休之后, 他们的工资收入比在岗时低很多, 年纪大了又没有了工作的能力, 子女生活状况不好或不关心老人, 有些老人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 即使生病也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 生活拮据势必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所以, 建立健全法律政策, 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对策

1. 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宣扬孝文化

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项, 对于空巢老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所以, 关爱空巢老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这个传统思想, 让它广泛存在于社会中, 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让社会给予空巢老人道德支持。

社会上的道德舆论要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 加强道德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比如, 在公共场所挂上一些弘扬孝文化的标语, 时刻影响人们的视觉, 让关爱空巢老人的标语深入人心;或在电视上多播放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和公益广告, 加强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 指导人们去关爱空巢老人。这样就有利于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重新认识或者唤醒他们的孝文化。

⑵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 专门开设有关孝文化的课程。道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要加强宣传教育, 使年轻人体谅老人, 理解老人, 从一言一行上孝敬老人, 尽可能减少老人的孤寂感和失落感。社会上有着很好的道德氛围, 大部分人们都去向老年人尽孝, 才能让空巢老人的伦理问题不会在以后愈演愈烈, 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2.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构建社区的关爱网络, 就是要求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和社区中的其他居民, 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 在这个大范围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主动关心爱护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社区关爱网络的建立, 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精神空虚寂寞和医疗救助等伦理问题, 还能够促进社会上关爱空巢老人道德风气的形成。

首先, 社区要建立相关的道德制度和配套设施。比如, 建立高龄、空巢老人信息数据库, 形成高龄、空巢老人探望制度, 根据条件安装应急呼救装置等。其次, 空巢老人自己要打开心扉去接受这一道德行为, 有些空巢老人由于长期精神空虚, 对外界的帮助有着抵触心理。他们应主动接受帮助, 并和其他空巢老人形成互帮互助的小团体, 这样不但能让关爱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 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 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心理的空虚寂寞。最后, 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要提高。构建社区关爱网络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 需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够完成。因此, 要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 宣传社区关爱网络的好处, 让社区人员都来参与这个利人利己的行动。

另外, 可以开展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 建立志愿者队伍。比如联系一些高校的学生或者志愿者组织到社区来, 让他们到社区去为空巢老人进行无偿服务。这样既能让他们体验生活, 又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也可以在经济上提供一些援助, 让社区内下岗或者无业人员积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让他们对有空巢问题的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3.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法律制定的过程是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 也是针对一些伦理现象、道德问题来制定的, 以最终到达人人平等的目的。法律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设立一些法律法规, 让空巢老人权益得到保障。

在经济上的无助感是空巢老人的一个特点。虽然国家也设立了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人性化条款, 不过空巢老人相比非空巢老人在经济上更加困难, 比如说在吃饭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上, 空巢老人只能自己负担, 而非空巢老年人就能够跟着家人一起负担, 相比之下花费少一些。所以, 法律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 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条款中加大对于空巢老人的经济补助, 让他们感觉到法律给予的权益保障。

当然, 我们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解决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例如, 法国有条件的空巢老人就会让别人搬到自己的家中, 组成新的家庭, 重温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英国, 空巢老人会组成一个“老年村”。“老年村”里面设施齐全, 并且还有许多人性化的规定, 比如汽车限速、严格控制宠物的饲养等等。

总之, 关爱空巢老人只靠单个家庭是不够的, 要靠集体的力量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担当。

摘要:我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空巢老人”现象日渐突出。这些人在生活的照顾、心理的开导、精神的慰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没有子女在身边和心理空虚寂寞等原因, 使得空巢老人问题成为老年人问题中的典型代表。空巢老人问题, 必会成为目前和将来整个社会关注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空巢老人,代沟,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喜珍.老龄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俞志新.关于“空巢”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杭州科技, 2002 (03) .

[4]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

[5]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 2010 (5) .

[6]亚平.渴望空巢——英国空巢家庭采访记实[J].中国经贸导刊, 2001 (10) .

空巢老人健康护理需求探析 篇9

关键词:空巢老人,健康,护理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截至2014年2月19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家庭发展在诸多方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2人家庭、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形态不断涌现。同时调查表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1]。面对日益严重的空巢问题,关注空巢老人的健康护理需求,探寻影响其健康护理需求的因素,探索适合空巢老人的家庭———社区护理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空巢老人,就是指年龄大于60岁,且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包括无子女的老人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2]。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空巢家庭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3]。据专家统计,到2030年我国空巢率将高达90.00%[4]。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躯体和心理问题,对护理的需求度较非空巢老人更高。因此,解决空巢老人的健康护理需求对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再加上子女不在身边,极易会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空巢老人孤独,忧郁,易产生空巢综合征。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空巢老人极易罹患各种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和冠心病为首,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和疾病的缘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下降,加上退休和身边老人逐渐去世的缘故,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变差等。还有老人身边没有家人的照顾,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空巢老人也无法及时应对,生命安全可能会受到危险。

2 空巢老人健康护理需求

空巢老人的健康护理需求大致可以涵盖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空巢老人的个体护理需求,包括身体和心理的需求。需要子女们的陪伴和呵护。第二部分,空巢老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包括上门诊疗、入户家访、入户体检、家庭病床的需求。需要政府颁布相应的健康护理政策。第三部分,是空巢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包括社区护士对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对空巢老人定期进行健康指导等。需要社区专门成立针对空巢老人的知识普及部门。

3 对策

如今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空巢老人出现的不同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还需要国家重视空巢老人问题,积极应对并解决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对于空巢老人的空巢综合征,像孤独、怀旧、忧虑多疑、牵挂等需求心理,政府、社会、家庭和空巢老人自身都应积极面对,共同给予关注和改善,指导其调整心态、顺应规律、发挥余热、重归社会、排除寂寞,必要时给予药物和心理治疗。

注重空巢老人的心理疏导,社区护士要鼓励空巢老人增加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增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社区护士应指导空巢老人的子女平时除给予老人物质支持外,还要常回家看看,从精神上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心,减少老人孤独感。让空巢老人充分认识衰老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从心理上正视这一生命现象,通过学习调整心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通过自我调节延缓心理衰老。

培养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平气和,遇事不慌,空巢老人受到外界刺激易过喜或过悲,所以应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提高空巢老人的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抑郁症的空巢老人,可以运用整合心理疗法[5]和松弛治疗法护理老人,并邀请心理护理专家定期坐诊。国家应该发布解决空巢老人的政策。比如,在各地方部门成立空巢老人活动俱乐部,多举办一些有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4 结论

目前针对空巢老人的健康护理措施众多,但我们要将各种护理措施相结合运用,系统构建我国社区空巢老人特有的护理模式,更好地服务社区空巢老人以及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这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努力,更需要空巢老人自身的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老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力度,同时健全老人各方面福利保障制度,全面完善养老机制。国家必须起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才会更加注重空巢老人的健康需求,才会有利于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

社会则应提高养老意识,营造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和养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社区护士可以采取讲座、宣传页、录像或者入户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讲解疾病防治知识,如提倡戒烟酒、低盐饮食、减轻体重和适当运动。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会活动,指导空巢老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鸟、打牌、下棋、书法绘画、跳舞、打球等。

空巢老人的子女则应加强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慰藉,弘扬传统孝道,提高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时间多给父母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了解父母内心真正的需求,排遣他们的孤独寂寞之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只有家庭团聚才能让老人感觉到家的温暖,经常看到自己最亲的人,是对老人最好的精神安慰。

空巢老人也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向朋友诉说内心的烦闷,也可以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应重返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空巢老人应当有规律地生活,早睡早起、饮食定量、禁烟少酒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培养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平气和,遇事不慌,空巢老人受到外界刺激易过喜或过悲,所以应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空巢老人应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让空巢老人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王洋.《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发布[N].中国人口报,2015-05-14.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骆宏,赫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4]王维宁,丁芬芳.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留职意愿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4):252-254.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篇10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全国老龄委最新数据显示, 2015~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 据预测, 这期间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 占比提升到29%;农村老龄化比例比城市高1.24%, 2020年农村老龄化率将率先达到20%, 比城市高5%;到2030年达到29%, 比城市高7%, 并将持续到2040年;全国范围内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一系列数据显示, 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精神关怀问题更具突出性。

本文所研究的“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因没有子女或子女长期外出 (包括进城学习、工作或定居) 而单独留在农村的中老年人, 包括独立居住但抚养隔代亲的中老年人。如果子女与老人同村居住且能够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 则不包括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所谓“精神赡养”是指赡养人对被赡养人在情感、心理、精神、人格方面的满足、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的‘需求’, 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与此相对应的‘满足’是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穆光宗的这段话比较完整地诠释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一、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现状

(一)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程度稍高, 就会多一些满足精神需求的途径, 比如可以读报纸、看杂志、上网。然而, 在农村, 大多数老人的学历都是小学或者文盲。往前推50多年, 正处在新中国成立的初级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普通家庭难以支持孩子读书, 即造成了今天这一代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村老人。

(二) 子女陪伴时间短。老人独居的原因有很多, 或因子女外出打工、上学, 或因子女移居城市, 有的子女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够回家一次, 更多的是通过手机和老人联系。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即老年人不会使用新的电子设备:部分老人能够学会用手机接打电话和接收短信, 而对于年龄稍高的老人, 学习这些基本功能也相当困难;其中能够学会使用网络的老人更是寥寥无几。这就意味着, 除了子女回家看望, 老人没有其他途径和子女联系, 只能一个人面对生活“, 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 精神愉悦活动欠缺。农村老人一般是通过电视、邻里聊天来与外界接触, 然而却有相当部分老人家里没有电视机, 因而只能一把凳子独坐家门口。部分老人承担对隔代亲的照顾, 这一方面能够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却在另一方面增加了老人的负担, 而且还带来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另外, 真正来自村委会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很少。

(四) 病痛折磨困扰精神生活。“医养结合”是实践中探索出的新的养老模式, 但目前只是在部分城市中展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依然太过薄弱。当生病的时候, 子女不在身边, 空巢老人因行动不便、交通工具不便, 依然面临有病无处寻医、无法走到诊所、无法走进医院的困境, 病痛折磨成了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困扰。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一)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普法宣传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我国于2013年7月正式施行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其中第18条第2款规定:“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人, 特别强调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两个规定指明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包括经济赡养和精神赡养, 但是关于精神赡养, 目前法律上尚没有其他具体明确的单文条例规定。同时, 农村的普法宣传工作也存在条件限制, 传统观念当中, 又存在只看到物质供养而看不到精神慰藉的缺陷, 这就难免会使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缺少法律保障。

(二)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物质基础薄弱。二元制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背景, 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 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这是大批青年人奔向城市务工、争取在城市定居的首要原因, 也使子女陪伴老人身边的时间减少。经济发展滞后、物质基础薄弱的另一个影响是老年人服务产业的缺失, 在身体健康方面体现为医疗保健服务不够完善, 在精神愉悦方面体现为文体活动组织不到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三) 养老机构建设不足, 医疗保障落后。在农村, 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本身就很少, 目前存在的部分养老院, 也只停留在提供吃、住和简单的服务阶段, 对老人心灵关爱和个性化需求关照不够。不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护理培训, 多是临时工, 不善于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同时, 医疗保障不足, “未富先老”使老人没有太多资金用于保健, 政府补贴少之又少, 病痛折磨成为精神煎熬的催化剂。

(四) 子女责任意识淡薄, 老年人“身份迷失”。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 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型 (少数是‘4-2-2’型) , 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位老人, 抚养1个或2个子女。”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 迫于工作繁忙, 子女们分配给父母精神关爱的精力和时间必然有限, 甚至出现了“问候疲劳症”, 不愿意给老人打电话, 打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生, 传统“孝道”理念丢失, 很多年轻人认为, 留在老人身边, 会使他们丢失很多攀向更好职业、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机会。另外, 在农村还存在“重幼轻老”的现象, 由于老人不再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柱, 他们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也受到挑战。部分老年人产生了“身份迷失”的心理, 即不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属于哪个层次, 不知自己的社会价值何在, 突然离开工作岗位, 陷入尴尬之境。加之相对应社会保障缺失, 农村空巢老人成了“被社会和子女忽略的一代”。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解决对策

(一) 完善相关立法, 增强普法宣传力度。在法律方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精神赡养做一些更细致的法律规定: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将“常回家看看”纳入了法律条文规定, 但缺少具体可行的配套制度以保证实施, 比如在公司假期制度方面仅仅提到“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 缺少更具体的规定。另外, 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 对“看望频率”、“看望时间”、“违规责任”等具体事项做详细规定;建议颁布实施《社会保障法》, 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做量化规定并积极开展普法工作, 以培养整个社会的精神赡养意识, 使子女重视对父母的精神关爱。

(二) 发展乡村经济, 注重培养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解决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水平提高, 可以增加地方政府对老年人社会保障建设的资金投入, 比如配备简单的健身器材、书报活动室、开展集体性活动等;另一方面家乡经济发展, 可以使大批青年劳动力留在家乡工作, 避免亲子分离。因此, 提倡广大青年人能够利用家乡优势自主创业, 这样既可以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又可以使子女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老人。为此, 各级政府需要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多的绿色通道;在做经济规划时, 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注重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在做居民宅基地规划和住宅设计时, 应注意“多代屋”的创建, 鼓励多代同住。

(三) 村委村民合力, 共创乡村特色文化。针对“青年人需要为生活外出打工而对老人精神赡养力不从心”这个问题, 可以通过村民和村委会合作来解决:提倡子女每年向村委会交纳一定的“老人关爱金”, 这个资金数额不需太大, 只需要满足村委组建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和定期去老人住处关爱老人健康状况即可。同时, 在基层构建基础的老年人信息库, 区分单独生活家庭、老两口生活家庭, 并将单独居住的失能老人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另外, 组建活动过程中, 村委会可以给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安排工作, 通过发放物质鼓励、轮流执行组织工作来提高老人的积极性, 同时使“老人关爱金”回流到家庭, 提高措施的可实施性。

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表达的“村委村民合作”和社区养老有很大区别, 它仍属于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养老, 又称集体养老, 是指农村基层社区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来满足社区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文化模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这里, 养老资源依然是由家庭提供, 村委会和家庭个体之间只是简单合作, 因此依然是家庭养老模式。应该清楚认识, 尽管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 但目前家庭养老仍是基础。

(四) 提高子女意识, 增强老人自我存在感。如果诚如穆光宗所说,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自尊、期待和亲情三个维度的“需求”, 那么也可看到, 这些需求, 最基础的关爱与满足都来自于儿女。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 抑或是情感的慰藉, 老人最希望的都是从自己儿女这里得到。对老人的物质供给, 多体现为养, 体现为一种义务;对老人的情感慰藉, 多体现为孝, 体现为道德关爱。精神赡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长抓和常抓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 子女应该帮助老人学习现代化通讯设备的简单使用, 比如教给老年人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接发短信、开视频, 以方便老年人跟子女交流;还可以为老人下载音乐、教老人玩一些简单的游戏, 减少老人独居时的孤独感。另外, 出门在外的子女应该尽可能多与父母联系, 提高回家看望、陪伴父母的频率。

(五) 媒体正面引导, 注重老人关爱。媒体宣传, 在农村主要体现为壁画、广播和表彰大会等形式。壁画宣传在部分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村子已经开始使用, 但是范围和力度还不够, 应该扩大到人流量比较集中的集市;另外, 在内容上, 应该增添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亲伦理的知识内容, 比如《孝经》所阐述的“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疾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在村里, 公告多是通过村委会广播发布, 所以也应该考虑利用广播发布一些精神赡养之类的人文关怀信息。表彰大会是一个让普通民众了解精神赡养重要性的有效方式。表彰大会既是选优活动, 同时也可以发展为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 通过表彰大会增加村民之间的感情交流, 提升其素养。

四、结语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以及老人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 需要构建以国家政策帮扶为引导、儿女关心为基础、村委会照应为依托, 老人自我意识提高为补充的结构体系。注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 必将提高其幸福指数和健康价值;同时, 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4.

[2]陈林, 刘国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9.4.

[3]周跃锋, 刘敏.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10.26.3.

[4]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 2000.24.5.

空巢老人“心”不空 篇11

环顾我们的身边,空巢老人比比皆是,虽然这种极端例子并不多见,但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并非少见。有些儿女因为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老人,觉得只要自己定期给老人赡养费,过年过节送点金钱、礼物就可以让老人看到自己的孝心,这就是照顾关爱老人。但老人却并不这样认为,子女给予的物质并不能解决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寂寞感,他们在经济上没有多大的需求,他们缺乏的是子女的精神抚慰,他们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与子女都有实际的困难矛盾,在外打拼的儿女确实需要为了生计奔波,老人在家的孤独苦闷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协调好这一矛盾,才能让子女安心拼搏,让空巢老人“心”不空。

首先,要满足老人“有用感”的心理需求。人老了最怕的是自己老了无用了,而“有用感”又是人最普遍的心理需求。因而让老人感到自己有用,还有人需要他是老人必需的心理保健措施。所以,要鼓励老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或发挥余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儿女的最好是经常向父母请教一些问题,或请父母做些能做的事,最好是他们熟悉与有经验的事情,但又要有些难度,让他们动动脑筋,使他们感到日子过得充实,心情舒畅,又可防止老年痴呆。如曾经向我咨询过的一位老人,退休后无事可做,儿女又都在外打工,每日闲来无事,开始还感到悠闲,没过半年出现了焦虑抑郁情绪。我给他予以药物与心理治疗情绪好转后,建议他退而不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他儿子的朋友请他到小学当校外辅导员,每周六都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由于他平时准备得很认真,孩子们很喜欢听他的故事,成了校里校外无人不知的故事爷爷,结果他再也没有时间为“无聊”发愁了。

第二,要满足老人被“牵挂”的心理需求。被儿女牵挂是件幸福甜蜜的事情,即使独处也会乐在心中。儿女们要记住,不管你离父母远近,都要把父母的冷暖装在“心中”,尤其是要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出远门前,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起居,不仅要让他们生活无忧,更要让他们时间过得快、日子过得爽。人最害怕的是孤独,最需要的是朋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父母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娱乐圈与消费圈。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聊天,除了报平安外,要多讲讲外面的新鲜事,谈一些能让他们开心的话题,以及多听父母唠叨。人上了年纪,总会有许多感慨,而父母讲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女,自己过去的经历。不要嫌父母唠叨,学会倾听,只会让父母感到快乐,他们会因为你重视他们、重视家庭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满足,心中自然会装着满满的幸福。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节假日、父母生日、也包括自己生日,更要记得给父母打电话,主动问候他们。这些重要的日子你记住了他们,他们会更觉得儿女心中有他们而倍感高兴。

再则,老人自己要懂得心理调适。要理解儿女们的处境,支持儿女外出打拼,自己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多接触新鲜事物等方式来排除孤独。人的心理世界中,自己想通了,乐意接受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能过。所以,老人自己要学会主动适应空巢的生活环境,做到“想得通、动得了、吃得下、睡得香”,成为一个“巢”空“心”不空的快乐老人。

从空巢老人到“代理家长” 篇12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

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皆为同一时间出现的,其主要根源都是劳动生产方式转变,大量农村劳动力富余,导致其中部分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留守儿童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功能都待发育,思想体系都待健全,所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出现就成为焦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大批学者开始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可行的实践参考。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虽然也与留守儿童问题在同一时间就引起学者专家的关注,但直到近几年,中国开始出现产业结构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劳动力分配不均更加严重等问题,同时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农村空巢老人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我们发现,各种研究中,大多数将两个群体当成相互独立的对象来研究。我们知道,这两个群体出现的根源是一元性的,即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外输。所以在中国城乡结构一元化的漫长过程中,将两个群体联合起来,积极挖掘他们的互补优势,引导其积极主动的解决自身问题成为可能。并且任何时候,都是只有问题主体发挥主动性而非被动性的时候,才能够探寻出更加便捷长效的方法,才能使问题更好更快的解决。而农村空巢老人转变观念成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就成为两个群体走向共同发展的桥梁,能够很好的将两者的问题相互串联、优势互补,进而实现两群体情感上、经济上、生活上,互相依靠、互相补充、互相帮助。

1 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空巢家庭中,由于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导致家庭结构发生畸形变化,老人小孩成为主要在家成员。由于老人和小孩都属于特殊群体,其所处的生命阶段决定了他们更加需要经济上的、情感上的、生活上的照顾。

1.1 情感困境

随着人进入老年,其生理机能、生活范围、性格习惯、心理状态、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人生目标等等都在发生改变,这导致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成为第一需求。空巢老人由于子女都外出务工,缺乏正常的亲子之间、亲戚之间的感情沟通。即使现代科技让沟通更为便捷,但是沟通仍然缺乏免费性、面对面性、直接性、任意性等。老人对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亲人也会有更多的牵挂思念。在农村(江西省石城县琴口村,走访了32位空巢老人,下同)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87%的老人说自己宁愿生活苦一点,也愿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另外,农村空巢老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有94%的老人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对他们来说,传统的书刊杂志、报纸等无法直接阅读以了解身边的故事来获取慰藉;现代科技呈现的各种电视节目、网络娱乐、广播信息无法直接的传递给老年人来了解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而老年人喜欢的传统地方戏曲、佛像游街、木偶戏表演也有时段性,平时很少能够获得这方面的满足。这就使得空巢老人生活圈主动和被动的缩小。人是社会性的,其对感情是有依赖性的,农村的文化供给现实更加剧了其与亲人之间情感的依赖。特别是情感依赖中的他人尊重需求、交际需求、家庭环境稳定需求、娱乐消遣需求、还有对死亡恐惧的排解需求。

儿童方面,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龙认为:人是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儿童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其有着特殊的感情依赖,特别是对父母的依赖。然而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居异地,无法与父母进行直接的情感沟通。尽管现代通讯工具普及,但是调查表明:有限的交流频率、较短的交流时间、较局限的交流范围、较少的交流内容、较大的心理落差、较大的心理期望差异等,都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孤僻、胆小、寡言、厌学、不合群,也有的表现出暴力、自私,甚至有的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些都与留守儿童与亲人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1.2 经济困境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小部分空巢家庭中存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对家人经济供给的承诺与兑现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68%的年轻人嘱咐家中老人不要种地、不要干重活,好好生活、照顾自己和孩子。但是其中50%左右却不能够定时足额的向老人邮寄生活必要的资金。其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希望老人和孩子能够活的更好,至少在物质上更加的充裕,但是自身在外工作不容易,没有实力兑现自己的承诺;二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好大喜功、轻易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而无法给老人小孩足够的生活基本费用;三是,部分主干家庭中,孩子比较多,表面上兄弟之间相互逞能,实质却个个相互扯皮。这些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不稳定,有劳动能力的只能靠传统的农业经济来补充。另外政府逐年在增加对适龄老年人的补助,但是额度仍然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况且老年人生病看医买药等也要花费较大一笔开支。

儿童处在成长期,所需要的费用都是不固定的。有的儿童体质较弱需要补充营养的,花费就会增加。有的儿童想要拓展自己兴趣爱好,也要花费比较多。如果以自己家族内部成员为监护人的话,监护人与儿童家长可能存在一些经济矛盾,如果是异族人监护的话,又担心钱用不到实处,这就导致出现经济困境引发的不信任危机。经济需求经过利益、实力等博弈之后,变得异常脆弱,从而使得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共同陷入经济困境。

1.3 生活困境

在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中,推崇“父父子子”。在传统的农村生活中,老年人的生活自然是由自己的晚辈照顾。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以及人员结构双重变化,子女在家陪同长辈的传统已经发生改变,子女能够提供的人力奉养水平已经下降。而农村空巢老人多数由于出生和成长在特殊历史条件,身体状况不佳,有的甚至染有疾病。这就凸显了老年人被赡养照顾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显现了老年人生活困境。老年人不得不依靠自己来解决自身的日常生活问题。再加上,农村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村落居住比较分散,想要获得亲戚邻里朋友的帮助比较困难。况且大部分老年人仍然需要进行劳累的体力活动,这就使得他们的生活非常缺乏照顾。

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一样生活在缺乏照顾的困境中。儿童处在成长阶段,是人生性格、习惯、能力、兴趣、精神力量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家庭情感、学习家庭文化、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时期。可是,现实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学校也只能提供特定时段的特定内容的教育,而无法深入儿童家中进行照顾。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文化用品不全或者没有,农村孩子无法获得课外的娱乐、运动、学习。采访中78%的留守儿童一般课余活动都是在比较空旷的野外进行,这就给他们的监护人带来不便,甚至有的儿童出现过危险。此外,日常的起居照顾,也比较麻烦。研究表明,儿童免疫力较差,如果不注意卫生,极易感染病菌,导致各种疾病。在相对来说比较差的生活环境中,增加了儿童患病的概率。再者,儿童处于发育期,如果这一特殊时期,必要的营养补充没有跟进的话,还会影响孩子的体格智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困境。

2 空巢老人代理家长制的优势分析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可知关系越是密切,相互之间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就越重。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联系,从而空巢老人代理家长职能找到了理论支撑。另外,由于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根源的一元性,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时,就能够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共性。过去大部分空巢老人以长辈或者监护人的身份与留守儿童一同生活,现在空巢老人以代理家长的身份与留守儿童一同生活,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称谓的转变,而更多的是从他们的职能转变、从家庭对他们的定位、从社会对他们的认识、从未来农村老人小孩生存模式建构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通过代理家长这个纽带,可以使两个群体共同解决彼此情感缺失问题、经济无救济问题、生活无依靠问题,进而实现情感互依、经济互补、生活互助。

2.1 情感互依解决情感困境

农村具有一定的地缘性,人口流动相对封闭,一般都是一个姓氏大家族组成一个自然村。这种优势,使得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之间或者是直系亲属,或者存在比较密切的血缘关系。在传统家族文化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导致部分老人有小农意识。而拥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就为空巢老人给“自家”留守儿童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帮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农村老年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相对亲密的血缘关系,还能够给空巢老人提供了心理上的安慰感,也缓解了老人自身由于担心照顾不好别人小孩而承担责任的紧张情绪。

从留守儿童的父母角度来看,由于有了自己熟悉的长辈为自己监护小孩,消解了各种不安的情绪,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很好地工作,多赚钱,过上好的生活。从儿童角度来看,由于是自己家族内部或近或远的亲戚照顾自己,可以打破儿童的情感瓶颈,让儿童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保持情感上的延续性,为将来其父母返乡团聚提供了情感保障,是一种情感储藏和延续的功能。

2.2 经济互补解决经济困境

农村空巢老人收入来源少,身体方面如保健、医疗等支出增加。这就导致老人生活比较拮据,平时不敢有如娱乐、营养等方面的必要消费。儿童方面,部分家庭对孩子的费用需求没有一个标准,父母都担心自己孩子吃苦,于是都会给孩子寄更多的钱,而这些钱除了用于日常用品的开销,还有大部分不一定用到“需要”的地方。采访中有的监护人反映儿童有玩电子游戏、赌博、买爆竹、请客吃饭等不良消费。这就出现了老人必要的生活费用都不够,而小孩生活费用过量的话没有使用计划。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突破对老年人的传统片面观念,让老人打消自己用了钱会招委托人的猜忌而引发矛盾的担忧,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金钱掌控权利,绝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自己一定能够将这笔钱用好,用在“刀刃上”。

2.3 生活互助解决生活困境

老年人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在自身生活和农业生产上越来越吃力。在琴口村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基本能够独立生活,小部分老年人已经失去务农能力,极少一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已经送往当地的养老院生活。老年人表示,自己一个人或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自由自在,但是缺乏生活的依靠。在身体好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自己生活的困难,但是当自己或者配偶生病卧榻不起之时,就会感到很无助,对生活失去信心。另外,尽管老年人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是他们的可及范围是极为有限的。比如远距离的购买生活用品、购买较重的生活物资、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比如特殊天气条件下进行必要的生活劳动;比如需要通过现代技术获取物质,如去银行存取款、办理各种政府部门给予的惠民申请等等,都是老年人可及范围之外的事情,需要他人的帮助方可。

留守儿童方面,部分可以生活自理,并且学习期间在学校寄宿,大部分留守儿童只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他们生活上缺乏安全感,有的存在沟通障碍,有的营养不良、发育滞后,有的学习成绩差而自闭。

两个群体在一起生活的话,正好可以进行互补。留守儿童可以帮忙干点体力活,解决老人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说到集市上购买日用品,上山砍柴,帮忙维护亲戚关系,银行取款等。空巢老人可以辅导孩子学习,教育孩子做人,为孩子补充营养,与孩子沟通,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孩子懂得珍惜生活,懂得感恩,拥有坚强独立的人格。实现生活上相互依靠,互相帮助。

3 代理家长制面临的困难分析和解决办法

尽管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相互结合有诸多的优势,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案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最为主要的是社会认同危机、代理家长“保障金”问题及代理家长制生存的社会环境问题等。这需要代理家长制的主客体双方的认同、留守儿童父母的支持、整个社会的赞同和政府对该制度的提倡和保护。

3.1 尊重代理家长制以解决认同危机

在调查过程中,46%的受访者(年轻人)对老年人带有歧视看法,认为自己的小孩让老年人监护、教育、培养等不放心,并表示要不是没有办法,就不会将小孩留给老人照顾。这些认同危机主要在行动能力、价值观、情感、代际沟通等方面。行动能力方面,认为老年人自己手脚不灵活,精力有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身尚需别人照顾,没有能力照顾留守儿童。价值观方面,认为老年人思想守旧,小农意识强烈,与时代脱节,无法合理有效地培养儿童,甚至可能会使得儿童变得价值观扭曲,走上不归之路。情感方面,部分家庭婆媳或者两辈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矛盾,感情上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交给长辈代养,交给长辈代养的,也由于不信任,而加剧了家庭矛盾。代际沟通方面,有的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沟通都比较困难,何况自己的孩子与长辈之间年纪相差更大,经历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生活更多,更加无法良好的照顾和培养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空巢老人代理家长职能的发挥,使得部分老年人缺乏自信,甚至有的老年人对孩子放任自由,不敢加以干涉,给留守儿童也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角度来分析,任何事物都存在其两面性。老年人确实存在其自身生理性等各方面的缺陷,但是其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解读、对世界的理解等都是我们年轻人值得学习的。年轻人在提供物质供养基础之上,更应该学会尊重空巢老人、认可他们的价值。“重视高级层面的发展需求和价值需求的满足对于解决基本层面的生存需求和感情需求问题有不可忽视的巨大意义。”老年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类因素:一类是老年人自身的修为。另一类是社会能不能对老年人的价值保持一种客观的、公允的看法,而不是陷于某些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中难于自拔。

3.2 建立代理家长保障金制度以解决资金需求

空巢老人在履行代理家长职能的过程中,要保障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专项资金、能力提升的机会、学习交流的平台等。这一切都建立在经济有保障的前提下。解决资金问题应该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的束缚,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入手。首先是政府引导的土地流转项目。将农田有偿流转给种田能手,这样不仅自己能够获得农田使用权转让金和政府惠农补贴,还能够使老年人摆脱务农的困扰。其次,政府财政进行专项扶助拨款。在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应制度,保障资金额度、明确资金使用目的、确定资金使用群体、保障资金使用领域、建立资金使用档案、保证资金拨付及时、监督资金使用状况等。第三,政府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缴纳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的保障金。在农村,对家有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的外出务工人员依据人口和家庭以及自身情况,定时定额交纳生活保障金,以保障老人小孩的日常资金需求。再者,以个人、社会捐助或国家发行的公益彩票资金来源,用于补充代理家长保障金的需求。

3.3 建构代理家长制的社会文化以解决外围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对我国的空巢老人的文化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空巢老人代理家长制文化建设尚处在萌芽阶段,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村文化建设为平台,以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空巢家庭)为对象,共同努力建构代理家长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政府可以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建立完善的代理家长档案,成立空巢老人文化辅导班、心理辅导班、生活辅导班以及针对留守儿童特殊时期成长的营养班等,组建由驻村干部、村民委员会、周边学校、派出所、社会志愿者、教职工等组成的热心帮扶小组,向人民群众宣传空巢老人代理家长的先进感人事迹,定期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样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事业中,并改善对空巢老人的看法,进而理解和支持空巢老人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穆光中, 挑战孤独—空巢家庭[M].河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84-85, 93.

[2]姚远, 中国家庭养老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1.

[3]刘於清, 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长沙专科师范学校学报, 2009, (6) :18-22.

[4]王凯, 建立农村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 (第28卷第4期) :83-86.

上一篇:生态示范区规划设计下一篇:非线性负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