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

2024-07-24

农村空巢老人(通用12篇)

农村空巢老人 篇1

1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步伐加快, 青壮年外出就业比例增大, 每年有大量老年人被迫留在农村, 重庆农村的空巢现象日益加剧。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7.73万人, 占总人口11.57%, 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化城市, 集大城市、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特色使其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 2010年重庆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重庆乡村老龄化率达到了14.51%, 老龄化加深同时重庆市空巢化现象也日益加剧。重庆市65岁以上老年人空巢生活家庭在所有65岁老年人生活的家庭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8.20%上升到2010年的34.21%, 独居空巢占上升幅度超过了10%, 空巢合计增加了16.01%,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增幅将近全国的两倍。重庆市老龄办相关数据显示, 2009年重庆市已有空巢老人180万, 据预测目前该数值早已超过200万, 其中大部分为农村空巢老人。重庆空巢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完善, 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堪忧。

2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2.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重庆市成为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

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其经济发展有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打好“直辖市、库区牌”的发展战略, 规划了重庆市城乡人口转移及城乡空间布局,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006年, 劳务经济成为重庆市“第一大资源型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60多万, 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6.5%。2009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显示, 转移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约为53.6%, 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32.8%, 转移到中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例约为13.6%,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向东、西部转移为主的多地域全方位转移格局。

2.2 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大约有60%的农村家庭严格执行该政策。计划生育的开展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率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死亡率也持续下降, 重庆市自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以来, 减少生育人口近1800万,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迅速增多, 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者安家, 留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数也在减少, 家庭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 父母一代提前进入了空巢期。重庆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比全国提前5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1.56%, 达到了333.41万人, 重庆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两代人思想发生转变, 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 自愿空巢

从老人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提高, 许多老人追求独立的晚年生活, 子孙绕膝的传统观念渐渐淡薄, 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反而更加自由, 这部分老人自愿空巢, 晚年生活质量也较高。从子女角度分析, 一方面, 年轻子女与老人生活习惯差异大, 又不愿忍受与父母间思想代沟, 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 不愿意与老人同住, 形成了空巢家庭。另一方面, 子女外出求学、工作, 经济生活压力较大, 无暇顾及老人在家的空巢生活, 甚至将赡养老人当成一种累赘。在城市安家的部分子女没有能力或是不愿将老人接到身边同住, 由此产生了许多的农村空巢家庭。

3 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调查样本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可知, 城镇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健康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状况都要优于农村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 同样面临空巢期, 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均不在本市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 子女照顾老人变得更加困难。子女离家原因类似, 外出务工是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产生的主要原因, 城乡子女探望空巢老人的频率均较低, 农村地区情况相比更加严峻。养老住房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的人数比例约为城镇地区的两倍, 其中有些老人仍在租房, 或是暂时借住在临时养老中心。经济收入与支持方面, 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均有部分仍在参加有酬劳动, 农村大部分老人仍下地干农活, 虽然劳动能带来微薄的经济收入, 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劳动负担远远大于城镇空巢老人。城乡空巢老人能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并不多, 不少老人表示低保申请难度大, 门槛高, 手续也较繁琐。农村空巢老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 达到81.95%, 然而, 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比城镇空巢老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较高的待遇, 其养老补助只是杯水车薪。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完全没有任何保险金收入来源, 这一群体的比例也高于城镇地区,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困难程度要远远高于城镇空巢老人。健康医疗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 年龄较小的老人健康状况要普遍优于年龄较大的老人, 多数城乡空巢老人看病时能享受医保优惠政策, 农村空巢老人的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待遇水平低于城镇老人参加的企业职工基本医保, 遇到大病时往往束手无策, 看病费用高是城乡空巢老人一致认为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生活照顾方面, 城乡空巢老人大多数还能自理, 不能自理的老人有老伴或亲属照顾, 农村地区调查对象中有两位几乎无法自理的高龄老人没有亲属照顾, 长期卧病在床, 子女又不在身边, 只能依赖邻里朋友的好心帮助, 生活状况堪忧。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多数为一般, 也存在矛盾较多的家庭。老人习惯和熟悉的朋友来往娱乐或是自娱自乐, 但是城镇空巢老人集体活动的参与度要高于农村空巢老人, 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许多老人表示子女不在身边, 时常感到孤独寂寞, 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电话问候上。尽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但无论是城镇或是农村地区的老人均对未来养老持积极的态度, 主观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子女和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排在前两位, 而城镇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养老退休金以及子女养老, 由此可见,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缺乏保障。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问题

4.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城乡差异大, 养老保障力度小

重庆市现存两类养老保险, 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据调查, 53.96%城镇空巢老人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9.43%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其中只有少数城镇空巢老人每月领取80元基础养老金, 然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81.95%%, 而其中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领取每月仅80元的基础养老金, 老人普遍反映基础养老金太低, 保障力度小。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未实现城乡统筹, 报销力度小

重庆市现有医保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构成。调查显示, 城镇空巢老人多数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还有部分参加了商业医疗保险, 而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医保对养老支持的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力度上, 各个区县对医疗过程中的用药、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办法均有不同的规定。医保全市统筹尚未实现,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未来养老缺乏医疗保障。

4.3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 低保户申请困难

空巢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虽不与老人共同居住, 仍属共同生活, 只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低保待遇, 子女务工收入尚可, 但是老人的经济状况却非常差, 这部分弱势群体却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以外。调查显示, 重庆市城镇与农村低保户比例差别不大, 农村城镇低保门槛不同, 调查中有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反映申请低保救助困难重重, 社会救助制度仍需完善。

4.4 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不到位, 机构发展不平衡

调查显示,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认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导致无法实现机构养老的人数要多于城镇地区。虽然重庆市机构养老福利事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仍不到位, 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另外, 也有阻碍其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原因, 例如养老机构的条件太差, 经济条件不允许, 不符合养老机构收住对象要求, 子女反对, 甚至当地根本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等等。由此反映了重庆市对空巢老人提供的机构养老保障存在突出的问题, 如城乡之间机构养老事业在规模、设施、提供的服务方面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中一部分急需农村敬老院提供养老服务的群体由于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无法入住养老机构, 无法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4.5 村委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调查数据显示, 38.4%的重庆农村空巢老人曾经受到过村集体关心和照顾, 重庆市村委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仍需完善。目前重庆市社区村委提供的养老服务还不完善, 专业化水平低, 多数社区仅提供简单的护理和照料, 并不能为需要长时间照料的高龄老人带来实质性的养老帮助。另外, 重庆市农村地区社区组织建设不完善, 没有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无法很好地开展, 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 邻里朋友也能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些生活照料和养老帮助, 但是绝大多数不能自理或是半自理的空巢老人依然依靠老伴或是亲属照料。

4.6 家庭养老功能严重缺失, 子女照顾缺位

调查显示, 农村空巢老人多数有两个以上的子女, 外出求学、打工或是已经在外安家的子女通常无法给予老人生活照料。重庆农村空巢老人子女外出务工地区分布在全国各地, 调查数据显示半年之内来看望老人的占比32.38%, 子女半年至一年才看望老人的占比41.26%, 子女一年以上才来看望老人的占比26.36%, 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频率非常低, 根本无法满足空巢老人漫长晚年生活的需求。

4.7 子女重老意识薄弱, 老人缺乏精神关爱

子女由于打工、求学等长期离家在外, 与父母缺乏交流沟通, 感情疏离, 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 不主动打电话关心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 另一方面, 老人体谅子女在外工作繁忙, 生存压力大很少联系子女, 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不愿将困难向子女倾诉。调查显示, 58.74%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为一般, 部分比较融洽, 也存在与子女矛盾较多的情况。另外,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中只有34.96%表示晚年主要依靠子女养老, 而8.02%的老人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养老住房。老人将晚年的精神寄托放在子女身上, 子女却不能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 无法为老人提供老有所依的精神保障。

4.8 晚年劳动负担大, 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调查数据显示, 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中仍有18.49%正在从事有酬劳动, 绝大多数城镇空巢老人没有继续参加有酬劳动, 并且参加有酬劳动的老人几乎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 城镇空巢老人经济条件较好, 晚年的劳动负担较小。而在349名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53.01%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其中有近一半的空巢老人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得到一些经济收入与支持, 增加了养老的个人保障, 但是也加重了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的劳动负担比城镇空巢老人更加繁重。重庆市城镇空巢老人依靠的主要养老资源中, 退休金占了较大的比例, 主要依靠储蓄或自己的劳动收入养老的空巢老人为23.07%, 而农村空巢老人则达到了32.38%, 农村空巢老人可依靠的养老资源少。

5 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加大制度保障力度

养老保险方面, 在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对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作出政策倾斜, 增加政府对其养老金账户的财政补贴, 取消养老金领取门槛, 在子女不参保的情况下, 老人依然能够领取基础养老金。调查中有85.1%的空巢老人希望政府增发养老补贴, 根据各区县财政实力, 应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标准, 增设高龄补贴和独生子女补贴等养老补偿,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缩小地区差异, 加大制度养老保障力度, 让农村空巢老人得到真正的养老实惠。

5.2 统筹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方面, 完善城乡统筹的医保制度, 将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提高医疗保险比例, 设立大病医保制度。加大乡镇医院、卫生院的建设, 增加医疗设施,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提高医疗水平,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 避免乱开药、乱收费的现象, 相关卫生部门定期对农村医疗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开设空巢老人医疗绿色通道, 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医疗补偿机制, 重点对乡镇医院、村卫生院的医疗补偿, 引导空巢老人选择基层就近的医疗单位。

5.3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降低低保户门槛

社会救助方面, 提高最低保障水平, 降低低保户门槛,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有效的帮扶制度, 各村委干部深入走访每户空巢家庭, 了解每户具体的养老状况, 对孤寡老人、长期患病、丧失自理能力等老人给予及时的帮扶照顾, 解决养老困难。集体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投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生产率, 有土地的农村空巢老人可以以土地养老, 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基本的温饱问题。将因病致贫的空巢老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对象, 提供社会救助。

5.4 发展农村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政府应建设广覆盖的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专业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养老服务人员, 为每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旦老人有服务需求, 老人可以自己前往养老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也可以要求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另外, 农村空巢老人单独居住往往会遭遇意外事件, 比如意外摔倒、生病, 甚至其他恶性伤害事件, 可以为每户空巢老人家庭安装连接到养老中心的报警铃, 当意外发生时, 老人只需按响警铃, 就可以获得及时的帮助。

5.5 鼓励子女返乡务工,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有条件的区县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 吸引劳动力回流, 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 不仅提高乡镇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 间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而且能够让子女回归家庭, 更好的照顾父母, 给予农村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在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同时, 设立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的法律条例, 依法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将经济赡养、定期探视纳入法律条例保障范围, 对歧视、虐待老人等行为依法追究, 依法保障家庭养老功能。

5.6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健康, 弘扬敬老文化

社会各界要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健康, 组织学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定期探望农村空巢老人, 照顾老人的生活, 尤其是孤寡、高龄的空巢老人, 为他们提供日常帮助, 陪他们聊天解闷, 给孤独寂寞的老人精神安慰。充分发挥邻里熟人的帮扶, 增强邻里交流, 组织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拼家养老”, 老人们既可以相互作伴, 低龄老人也可以帮助照顾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由社会各种协会志愿者组织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 举办广场书画展、摄影展、博览会等文化艺术活动, 弘扬我国的“孝”文化, 宣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5.7 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劳动负担

社会经济组织、公益组织、有条件的个人应积极为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增加晚年可依靠的养老资源, 减轻其劳动负担, 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缴费提供资助, 对无法参保的困难户提供帮助, 适当资助日常生活用品, 解决养老实际问题。商业保险机构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让有条件的老人缴纳较低的保险费用就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获得更有保障的老年生活。从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角度来看, 首先应为家庭生命周期必经的“空巢”这个阶段做好早期准备, 积极调整心态, 减少对子女过度的依赖, 从根本上扭转“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摘要: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 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高龄化、失能化的境况, 未来养老保障令人堪忧。阐述了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空巢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从经济、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在对比分析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养老问题,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晨昭.中国社会老龄化挑战及应对措施[J].学理论, 2012 (13) :51.

[2]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26-28.

[3]毕士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重庆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3:28-30.

[4]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J].人口研究, 2006 (11) :3.

[5]柏云端.关于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分析[J].甘肃农业, 2006 (06) :85.

[6]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 2004 (06) :48-52.

[7]赵亮.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保定:河北大学, 2011.25-28

农村空巢老人 篇2

由于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涨,农村的经济收入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造成空巢老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预测,到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7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而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子女的子女读书等),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4、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和习惯难以改变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讨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农村里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养老问题急需解决。解决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缩小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实力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村生活;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改善措施

1.引言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加之农村的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空巢老人,很多老人晚年得不到赡养和照顾,造成很多家庭的空巢老人生活上面临很多困难。因此,解决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改善农村生活状况、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原因分析

2.1空巢老人数量多、增长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这成为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多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高峰和增长高峰的出现,预计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严重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生育这一人口政策的实施,农村的新增人口得到有效的控制,独生子女数量增加,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他们的父母逐步进入老年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的家庭规模变小,子女数量变少,而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当子女一旦选择进城工作赚钱时,就会留下老人在农村生活,一个家庭中大部分老年人就会因为缺少子女的照顾,而成为农村空巢老人。久而久之,这些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年轻子女不得不放弃工作,选择在家里照顾老人,收入减少,拖动整个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2.2农村生活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和转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精神状态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热衷于去大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生活和精神的独立,怀揣着大城市拥有更多打拼赚钱机会的梦想;还有就是城市里高等学校不断在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他们为孩子选择去城里求学,这种一边打工一边供孩子上学的生活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另外,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冲击着传统“养儿防老”的旧观念,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这一点,自愿选择和子女分开来住,他们追求生活的安逸和自由,宁愿选择不要子女的照顾而独自生活。这样农村子女和老年人的生活观念差异,造成双方隔阂增大,加之,子女在外地打工赚钱的生活压力大,多数人选择忽视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种种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代人生活状态的分离,农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

2.3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发展为一个社会难题

随着国家对老年人的照顾政策不断出台和实行,养老问题不再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它涉及到社会和国家的问题。由于老年人在身体、心理上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照顾,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严重,急切需要解决。首先,赡养老人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尽管国家对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有经济补贴,但是这些费用还是不能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子女,子女的照顾还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保障。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有时日常起居等事情还是需要子女的帮助,例如,基本的做饭、洗衣等生活问题,这些生活上的难题都是空巢老人需要照顾的原因。其次,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精神需求将随之增大,子女应该多和老人交流、谈心,让空巢老人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

3.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3.1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经济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想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农村青年才会留在农村发展,不再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大城市谋生,这样才能守在老年人身边,照顾好他们,避免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当农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才会在经济水平富裕的同时,注重其他方面的完善和发展,更多地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注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从而改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2完善农村养老制度、积极转变生活观念

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提出和施行,在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些养老问题的细节之处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综合分析各个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养老现状,制定完善的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养老问题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例如,为更好地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到更多的空巢老人,可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更多的农村医疗救助站点,使得农村老人的病症及时得到医疗站点的救助和治疗,保证老人的健康生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加强对空巢老人赡养问题的社会关注

老年人曾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因此,要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子女应该尽好自身的责任,同时社会应当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可以积极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的团体活动,选择一个时间和地点,老年人相聚在一起,进行愉快的交谈,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个老年人团体,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同龄朋友的关怀和溫暖,丰富和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构建良好的农村风气,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空巢老人相继增多。因此,为解决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减轻子女的家庭生活负担;同时,在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的同时,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制度,多多开展老年人交流等活动,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弘扬农村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典利.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J].人民论坛,2014,(2):160-162.

[2]赵素梅.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9):21-23.

[3]孟传慧,田奇恒.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现状及服务体系构建探讨[J].价值工程,2014,(5):296-298.

农村空巢老人 篇4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变量差异

一、方法

(一) 调查对象。一般认为, 空巢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进入此阶段, 空巢家庭也即形成。虽不是每个家庭都经历此过程, 但是如今农村已经或将要进入这个队伍的老年人口正在增长, 而且增长的速度可能还比较快。在农村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许多并不严格地符合上述定义的空巢家庭[1], 包括没有子女“离巢”行为发生的无子嗣的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子女另立门户、与老年父母分居却生活在同村或同镇等。因此, 调查的总体就是此类具有“空巢”共性的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所有老年家庭的老人。

(二) 资料收集方法与样本。本调查采用多段抽样、偶遇抽样和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 在河南浚县、山西大同市、湖北襄樊市 (枣阳、老河口) 和江西瑞昌市等四地总计12个乡镇, 对当地长期独居或长期只有夫妇两位一起生活的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 (某种程度上讲, 如果长期带了未成年的孙子女一起生活的也在此范围内)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34个问题构成, 主要询问了老人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籍状况、与外界联系状况以及老人基本社会特征方面的问题。被调查老人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均由武汉理工大学15名本科生分成4个小组, 于2007年7月深入实地进行调查。 (其中少部分为老人自己填写, 多部分为调查员询问代写, 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实际发放问卷850份, 回收有效问卷830份, 有效回收率97.6%。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 然后输入计算机内, 由笔者利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交互分类统计。

注:本文的年龄按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分段法分段, 即表中所示的三段。

二、结果与分析

(一) 空巢老人的总体状况。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一般把生活状况分为吃、穿、住、用、行等五大类别。本次调查结合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 主要对老人的经济生活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藉状况、外部信息获取状况与整体生活评价等六种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调查的830位空巢老人中, 平均年龄为69.5岁, 97.3%为农村户口。平均每人每月经济收入约为227元, 其中约有85%的空巢老人收入是靠自己 (或老伴) 的劳动所得或子女供给;平均每人住房面积约67平方米, 其中每100位空巢老人家中有超过85位拥有照明灯、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风扇等五种电器的一种或几种;约有79.2%的空巢老人住的是砖房, 20.8%的老人住的是草房、土房或其他类, 而超过一半的住房是十六年以上的老房;有近67%的老人仍然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 (包括饲养家禽牲畜) ;约73%的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在休闲方面, 大约95%的老人能够找到诸如串门聊天、看电视之类的方式, 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与外界联系方面, 21%的老人“从来没有听到过外面发生的事情”;约85%的老人认为自己的整体生活不算差 (至少是一般等级) 。这就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客观情况。下面再看看空巢老人在其中五个方面的自我评价 (见表2) 。

表2的结果表明, 总体上, 空巢老人对自己的五个方面评价中, “一般及其以上”的评价较突出是整体状况, 其次是居住和精神生活状况, 最后是身体和经济生活状况。这一结果从量的分布上显示了老人对五项自身状况的评价程度。它表明,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过得不错 (一般来说, 人的主观评价与其客观情况一致。客观情况好, 其评价就高, 反之则低) , 而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呈现较弱态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保障的两大“软肋”——不健全的养老保障机制和发展畸形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性别差异。一是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 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 其对社会事物的感知能力及认知态度不会一样。对于目前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男女性空巢老人来说, 他们在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呢?实际显示, 在认为有无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和是否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男性和女性空巢老人的确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空巢老人。这一点可以从他们自己认为有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比例 (男61.7%、女47.2%) 和自己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 (男72.6%、女59.9%) 明显大于女性空巢老人上看出来。而相比之下, 女性空巢老人在自身生存的形式上, 则较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的客观依赖性和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冷漠化。检验表明, 这一差异在样本和总体中都存在。调查结果还表明,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实际行为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统计, 男性空巢老人平均每人每2.5天看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或听到一次关于《新闻联播》所播放的重大新闻, 短于女性空巢老人的2.8天。调查中还发现, 79.8%的女性空巢老人很少关注国内或国际的大事。她们平时所接触的顶多是偶尔听说一件村子里的“家常事”, 在她们看来所有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去管它”。这一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和补充了上述特点。不过, 在身体、居住、精神生活、整体四项状况满意度以及孤独感的频率、希望子女关心自己的意愿表达方面, 男女性空巢老人之间的百分比相差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 样本百分比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别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 或者说, 他们在这几方面的情况趋于一致。但从对精神生活方式编码分类中了解到的情况看, 两者所选择的具体休闲方式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男性空巢老人多选择看电视、听收音机以及一般家庭闲活, 女性空巢老人多选择串门聊天、放牛、哄小孩等。这说明两者在缓解精神压力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户内与户外的差别。二是在经济生活满意度、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以及希望子女外出意愿上, 两者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1) 男性空巢老人比女性更多地表现对经济生活的“比较满意”, 而女性空巢老人的“不太满意”比例则比男性高一些; (2) 男性空巢老人的日常空闲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比例高于女性; (3) 女性空巢老人更多地不希望子女外出 (统计检验表明, 调查样本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 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社会认知态度以及客观实际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性别角色特点, 也为老年工作者、子女、家庭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年龄阶段差异。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指出, 年龄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占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形式、结果互不一样。空巢时期作为家庭发展以及个人继续社会化的最后阶段, 对空巢老人的客观感知能力和主观认知态度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起居饮食、精神生活、劳动能力、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在描述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时, 也有必要对年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解和分析。调查表明, 低龄、中龄、高龄空巢老人在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月平均收入方面, 处在贫困线以下 (月平均收入0~58元) 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而一般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151~300元) 和较高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450元) 两类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并且高龄空巢老人在三个年龄组中更显示出贫困差距过大甚至断层的特点。 (2) 在身体状况评价中, 觉得“很好”、“比较好”、“一般”三类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而在“比较差”、“很差”两类比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这说明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 (双侧) 分析, 身体状况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卡方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因而它是样本的抽样误差所致, 能否推断总体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3) 整体生活的满意度方面, 存在“不满意” (包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的比例与年龄正相关, 高龄空巢老人则又表现出更多的“不满意”。 (4) 在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上, “≥大半天”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同时高龄空巢老人较之其他年龄段的空巢老人则更显得空闲, 或者说无事可做。 (5) 孤独感方面, 整体上看“存在孤独感” (“很少”及其以上) 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单就“经常”一类看, 不仅具有整体的共性, 而且比例上升得更加显著, 这说明高龄空巢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6) 在遇到自己干不了的重活或者生病时, 三个年龄组的空巢老人都主要依靠离自己较近但不同住的子女,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依靠的比例迅速提高。另一方面, “找不到人”的情况也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而选择“老伴”这一类上, 中龄空巢老人较其他两组更加突出。这反映了一个现象:这些空巢老人对“分家”的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 中龄空巢老人的第二选择是配偶;但是高龄老人就没有如此幸运, 如果他们的邻里不给予帮助的话, 就“找不到人”了。 (7) 在希望子女外出的意愿表达上, “希望”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反之则上升。这表明,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 正如实际调查中老人们所言“哪怕是能天天看到他们 (指外出子女) 也好”。 (8) 在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观意愿方面, “不必要”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同时也体现了高龄空巢老人对外界事物的淡漠态度。 (9) 从事农业生活劳动方面, 选择“是”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 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与身体状况的相关系数不大 (为0.066) , 因此上述表现不能说明高龄空巢老人很少从事农业生产是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龄空巢老人仍在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上述九个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我国贫困地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特点。统计检验表明, 这些差异 (除身体状况一项外) 不光反映出样本的情况, 同时也反映出总体中的情况。至于样本中三者在经济生活和居住状况满意度以及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几方面所存在的细小差别, 经卡方检验表明其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四)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如果说年龄变量是人的原始生态因素的话, 那么经济收入变量则是人的社会习得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讲, 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更能反映其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能力, 因为其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的实物——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钱。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多项自身状况存在经济收入差异。从整体上看, 结果显示出一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精神生活、居住和整体生活等五项状况的自我评价方面, “比较满意 (比较好) ”和“很满意 (很好) ”的比例都随月平均收入的增加而升高, 反之则下降。除经济生活满意度的比例变化梯度较大外, 其余几项变化幅度都较均匀。上述五个方面均与经济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经济收入低则评价低。另外在孤独感方面, “经常”的比例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降低, “很少”和“没有”的比例都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在“有时”一类中差别不大, 都占到各收入段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孤独感与经济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低的空巢老人更易显得生活无助和孤独 (即孤独感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 经济生活满意度与孤独感两方面都因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而表现出更大的跨度变化。统计检验表明这些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另外, “希望子女外出”和“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在各自的收入分段中占有较大比例 (分别超过了50%和80%) , 不过两者在经济收入变量的影响下差别不大 (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在对待外界信息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这一变量差异较大, 其中认为“有些必要”和“很有必要”了解外界信息的比例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空巢老人处于“中间收入” (不等于“中等收入”。本文的月平均收入分段按每人每天2元即约等于国内贫困线水平及其以下、2元~10元、10元以上的计算标准进行划分) 的比例最高。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是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保持较为淡漠的态度;同时那些刚刚越过贫困线的空巢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他们看来, “自己如果不做下去, 就没有吃的”。

(五) 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文化程度差异。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改变生活。受到不同程度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的人, 其价值观、思维逻辑和角度、行为习惯、生活状况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今的空巢老人接受教育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其个人当时的社会化过程则又更具多样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如其当时的社会化过程一样同具多样性与特殊性, 还是另有其共性, 值得社会去探索与深思。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居住、精神生活以及整体生活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而在希望子女外出及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两方面差异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1) 月平均收入上, 表现突出的是“45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段, 其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迅速上升, 不过在“小学及其以下”中, 较多的空巢老人月平均收入都在300元以下。这表明, 在较高收入段的空巢老人群体中, 文化程度越高, 收入就越高;文化程度低的空巢老人普遍收入不高。 (2) 经济生活和居住不满意的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 而在精神生活和整体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说明文化程度越高, 其对自身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居住状况和整体生活越满意。 (3) 孤独感方面,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易“经常”感到孤独;文化程度较高的绝大部分空巢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在此方面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4) 在对待外界信息上, 约二分之一的较低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不必要了解;超过80%的“初中”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有必要, 而“高中及其以上”程度的紧次之。统计检验表明, 上述四大方面差异同时反映样本和总体情况。

四、主要结论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地调查, 现得到以下一些关于其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要结论: (1)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不错, 但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存在较弱态势; (2) 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 而女性空巢老人更容易表现出对经济生活的不满意; (3) 空巢老人的收入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孤独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 (4) 五项自身状况自我评价与经济收入正相关, 即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反之则评价也低;别外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只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持较为淡漠的态度; (5) 文化程度越高, 经济生活、居住、精神生活和整体状况等四项评价越高,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群体普遍收入不高。

参考文献

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调查报告 篇5

一、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

调查涉及万州区高梁镇新店村、新田镇谭绍村、分水镇郎咀村和长岭镇凉水村四个村4759户农户,共有1902户空巢老人,比重高达40.0%。也就是说,四个村庄中高达四成的农户,家中常住成人只有老人。

空巢老人户基本可以分为无人赡养、自愿独居和子女外出务工三类。调查的空巢老人户中4.6%户的空巢老人无子女或没有得到子女或亲属的赡养,新店村712户空巢老人中有5户的后人已离家,开始时还能打个电话、寄点钱,到后来不寄钱赡养老人,甚至都失去消息几年了。有34.6%户的空巢老人自愿独居,他们多数夫妻健在,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他们认为单独居住,生活更加自在,并能够减少各种原因带来的家庭矛盾。谭绍村320户空巢老人户中有40户就属于这种情况,老人不愿和子女住在一起,儿子结婚后就分家,各自独立生活。剩下的60.8%户的空巢老人,希望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但子女为了生活离家外出务工,将老人留在家中,有的还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中交由老人照看。如郎咀村558户空巢老人户中有405户空巢老人户是由子女外出务工造成。

二、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生活困境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困境:

(一)生产能力差。空巢老人年老体弱,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低下。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绝大多数都只是从事农业生产,没有能力从事较重的生产劳动和外出务工。

(二)收入水平低。根据万州区46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空巢老人一年人均总收入只有2200元左右,比全区农村人均总收入少3700元。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和转移性收入。新店村空巢老人刘允兴,儿子外出务工已10年,目前音信全无。自己的收入一共只有2264元,但全年生活费用已达2200元,如果不是得到了1000元的无偿救助,春节就没办法过。

(三)生活质量差。少数空巢老人还居住在土墙房屋中,家里电器除电灯外只有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而且还接收不到清晰的节目频道。新店村有20户空巢老人还居住在土墙房屋。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无人赡养的空巢老人生活十分拮据,饮食主要靠自产的粮食和蔬菜,肉类食品很少涉及,几年难买一件新衣服,更别说其它方面的消费。即使手里有一些钱,也过得十分节俭。根据万州区46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空巢老人一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1700元左右,比全区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少1900元。

(四)负担较重。一是空巢老人“隔代教育”负担重。因子女长期外出务工,自己承担了留守孙辈的养育责任,即使条件较好的家庭,老人们对自己也十分节约,把好的全部留给了孙辈。二是人情负担重。农村用于红白喜事、新居搬迁、寿辰等的人情花销越来越大,户均一年的礼金花费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元。这给收入不高的空巢老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支出负担。三是医疗负担重。空巢老人最怕生病,即使合作医疗能补贴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剩余部分仍难以承担,并且病后农田无人耕作,留守孙辈无人照看。

(五)担忧自身的养老保障。虽然各项扶持政策不断落实,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等政策能够让空巢老人维持基本生活,但他们仍然担忧自己的生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生病时无人过问、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时无人伺候等。

农村空巢老人 篇6

沈丘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为了让农村计生家庭空巢老人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今年以来,沈丘县人口计生委通过多项举措在全县开展亲情关爱农村计生空巢老人活动。

一是摸底、调查,建立农村计生家庭空巢老人档案。二是对空巢老人进行防雷、防电、防盗、防火等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三是开展医疗健康服务。四是开展帮扶活动。各乡镇文艺宣传团体还定期巡回为空巢老人演出,不少村还成立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又使他们锻炼了身体。 (田野 阮晓明)

颗颗鲜葡萄殷殷计生情

今年,中牟县郑庵镇郝庄村老郑家的葡萄园获得了大丰收,喜得老郑两口子合不拢嘴,见人就说:“还是计生政策好啊,帮了乡亲,富了群众啊!”

2008年,郑庵镇郝庄村村民老郑看中了葡萄种植的致富项目,可是5万元的项目资金让他犯了愁,镇计生协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和镇农村信用社取得联系,帮助他们协调了3万元贷款,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据统计,自2008年以來,郑庵镇共协调资金100余万元帮助计生户建立致富项目30多个,圆了他们的致富梦。(冉海舟)

浚县白寺乡计生协热心关爱留守儿童

近日,浚县白寺乡计生协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活动现场,116名计生协会员及计生志愿者签订了承诺书,主动担当起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职责,现场与结对儿童交换了联系卡,并向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和《致全乡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截至目前,该乡已累计发放6500余元的帮扶资金及物品,为193名留守儿童发放了衣物和学习用品。(聂磊 刘志慧)

邓州市对全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进行全员培训

近日,为提高全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邓州市计生协分4批次对全市28个乡(镇、街、开发区)的计生协秘书长和594个村级计生协秘书长进行了全员集中培训。

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邓州市乡、村两级计生协秘书长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管理能力,以适应当前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的要求。(高强)

范县人口计生委努力推进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

范县人口计生委大力推行避孕药具信息化管理,不断满足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全面提高计划生育药具服务水平,努力推进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除常规宣传外,在县电视台《和谐范县与生殖健康》专栏,定期播放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二是健全发放网络,建立了县、乡、村避孕药具发放网络,责任落实到人;三是畅通发放渠道,除了进社区、进家庭,与育龄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外,还开展了电话预约送药具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避孕药具的需求。 (巩持印)

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计生办:优质计生服务暖人心

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计生办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计生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切实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便捷、优质、实惠的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一是开展便民服务,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请进、一杯热茶暖心、一条龙服务到家的温馨服务;二是开展温馨随访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派出各类技术服务人员开展入户上门访视活动;三是推进生殖健康服务,积极主动与辖区医疗机构联系开展合作,形成医院医生、医疗设备、药品药具、计生宣传“四下社区”的服务模式;四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服务,通过对新婚夫妇实施优生优育知识教育、对怀孕夫妇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培训等方式,指导育龄群众优生优育,为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 (杨越华 梁伟伟)

郑州市金水区多层次全方位关怀计生家庭

农村空巢老人 篇7

(一) 农村老年人空巢化是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入的提高, 也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 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 同时, 农村生育率的相对下降, 使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代际重心发生倾斜, 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两代人的观念、生活习惯等的不同, 更多的年轻人向往独立的生活。这些都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源关系淡化, 从而推动代际分居倾向。

(二) 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挑战

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 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关系, 农村家庭中老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甚至已经消失, 这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产生。年轻人不愿意赡养老人的越来越多, 而且觉得和老人住在一起是累赘, 尤其是当老人有好几个儿子时, 往往会相互推诿, 这种现象在我国大量出现, 传统道德观念的淡化导致部分老年人的赡养得不到落实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三) 农村老年人思想观念的固化

人们进入老年, 其生理、心理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 而同时老人为了儿女的幸福, 怕给子女添麻烦, 他们愿意守着那份土地而不愿意到城市生活, 这样的空巢家庭已经不足为奇。这样, 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以外, 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 也一样多半会自守农村的家。

二、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

(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低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 60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是子女必须参保, 而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壮年的参保意识不强, 参保积极性不高, 农村仍有大部分老人未被养老保险制度覆盖, 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另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参保原则, 不具备强制性, 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的重要原因。

(二) 空巢老人的生活缺乏经济支持

一方面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非常有限。子女外出打工, 工作流动性大, 收入来源不稳定, 除了要维持基本生活以外, 还要供养孩子上学, 很难再对老人的物质生活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老人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 承担农业劳动的能力越来越有限, 获得的收入也越来越少。

(三) 在精神慰藉方面, 空巢老人缺乏爱和关心

随着子女外出打工时间越来越长, 他们对老人的关心和慰问越来越少。空巢老人每天都重复单调无味的生活, 缺乏生活新鲜感, 常常因为思念子女而感到孤独, 如果老人失去了配偶, 不仅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 还将给老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他们年轻时为子女付出了很多心血, 希望在自己年老时, 子女能多关心自己, 多陪伴身旁而实际上, 农村外出打工子女能为老人做的却微乎其微。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措施

(一) 政府加大投入, 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从根本上来讲, 只有发展农村地方经济, 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首先, 中央政府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策略,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 地方政府增加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的资金支持, 鼓励农村青年在家创业; (2) 根据地方资源情况,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发当地资源, 增加本地就业就会, 从而发展地方经济; (3) 在自然资源贫乏、开发乏力的地区, 利用其已有的交通、人脉制定帮扶政策, 以经济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这样不仅能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还能节省劳动力成本, 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二) 构建农村新型养老体制

家庭自我养老一直都是中国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模式, 同时由于农民没有退休的概念, 往往60岁以上的老人会和青壮年一样干农活甚至出去打工, 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在农村空巢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鼓励有能力的农村老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不仅能够增强家庭自我养老功能, 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更能提高农村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在强化家庭养老的同时, 适当将养老资源向农村倾斜, 发挥村委会的作用, 积极发展农村家庭服务业, 在合适的地方修建养老院等机构, 引入社会养老的观念并利用社会养老资源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三) 发挥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作用, 建立农村特色养老机制

通过社会组织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多种方式宣传传统美德, 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同时, 在某些时候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维护老人的权利。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浓厚的“乡情”基础, 挖掘老年人力资源, 实现以亲情为基础的相互养老, 使“空巢”不空, 养老不愁。与此同时, 注重成年子女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作用, 鼓励甚至以立法的形式约束常年在外的成年子女对通过“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等多种方式与父母交流沟通, 履行精神赡养义务。

总之,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农村“空巢”养老将是人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发展情况, 因地制宜的建立农村“空巢”养老体制, 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积极宣传法制, 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意识, 积极倡导“孝文化”, 真正实现“空巢老人”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空巢不空。

参考文献

[1]吴佩芬,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化解.南方论丛, 2012 (4) [1]吴佩芬,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化解.南方论丛, 2012 (4)

[2]霍永刚, 关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 [2]霍永刚, 关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

[3]曾详玉, 建立“家庭——社会”并重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东方企业文化, 2011 (2) [3]曾详玉, 建立“家庭——社会”并重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东方企业文化, 2011 (2)

农村空巢老人 篇8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

根据老年人家庭结构类型, 我们将农村老年人群体分为普通老人、相对空巢老人、绝对空巢老人和无子女老人4种。

1、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随机抽取我省不同地区农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普通老人和空巢老人, 并别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675份, 其中有效问卷648份, 问卷有效率为96%。空巢老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见表1。

(2) 方法

用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调查表 (包括情绪、性格、认知、适应、人际等5个维度, 共20道题) 。此外, 还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社交范围、心理健康意识等进行调查。队员们都是由朋辈辅导员组成, 对问卷以及填写方法都进行过统一培训。

2、结果

(1)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将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绝对空巢老人和无子女老人在“情绪维度”、“人际维度”和“适应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老人的得分, 此外, 绝对空巢老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81.7%, 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8人, 中度心理问题的35人;无子女老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75%, 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4人。数据说明了绝对空巢和无子女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 需要引起重视, 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长时间的“空巢”所引发的。缺少子女的亲情和陪伴, 情绪调整不好, 社会支持系统不发达, 农村心理咨询工作落后等导致了老人们的无助和无奈, 使他们成为社会最脆弱的群体之一。相对空巢老人除了在“人际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老人, 其他4个维度的得分差距均不明显, 其中相对空巢老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63%。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 帮助空巢老人培养兴趣爱好, 积极结交老年朋友, 适时调整情绪情感,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 生活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心理健康这个概念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得到普及, 很多老人们不知道心理健康代表着什么, 也不知道如何去呵护自己的心灵。这跟基层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有密切联系, 一方面,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不习惯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困扰, 另一方面, 心理健康知识在农村没有广泛的宣传和普及, 居民都没有树立起心理保健的意识。因此, 要关注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 基层社区必须发挥养老服务的作用,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贴近他们的生活, 了解其真实的情绪情感。

二、通过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 我们的队员们不断尝试走近老人的日常生活, 寻找他们的兴趣爱好, 谈论共同话题, 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空巢老人最怕的是孤独, 空虚感是他们常有情绪, 而子女的关心问候是老人们最大的安慰。许多老人过惯了苦日子, 对物质要求并不高, 他们渴望的是子女的亲情。在访谈中不难发现, 绝大多数空巢老人有孤独、压抑、有事无人诉说之感, 他们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 “蹲墙根、找树荫、抽闷烟”也是他们平日的生活状态。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成了摆设, 而一些电视机已是“老爷机”了, 甚至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差根本没有电视机, 这就使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单调。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 空巢老人平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只有靠自己解决, 比如停水的时候, 要挑水做饭;生病的时候, 连饭都做不了, 只好吃冷饭咸菜, 这其中的酸苦只有老人自己才知道。此外, 由于空巢老人缺少了亲人的照顾, 也没能够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当他们生病时往往会嫌麻烦, 抱着“看了也不会好”, 或“一点小病过几天就会好”的心理, 而不去医治, 错过最佳医疗时间, 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在大部分老人眼中子女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 在我们做着这一切的同时, 也希望做儿女的, 无论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 都能够“找点时间, 找点空闲,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关爱老人, 让每一个儿女从现在做起, 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关爱这些农村的空巢老人, 让他们的生活不再“空巢”。

摘要:本文主要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探讨, 首先通过确定了调查方案, 接着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最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我省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况。

关键词:调查分析,空巢老人

参考文献

[1]王玲凤、施跃建:《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 (2) :118-122。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个案研究 篇9

精神赡养指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能够设身处地的关心和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求, 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 使老年人能够心情愉快, 心理处于最佳功能状态[1,2]。老年人赡养的三个重点分别为经济供养, 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也具有多层面的内涵[3,4], 包括:1.自尊, 是精神赡养最基本的要求。在家庭里, 老年人有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权利, 并得到家庭成员的尊重和认可。2.成就安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普遍心理期待。子女的家庭幸福、事业成功都是对父母的极大心理安慰, 尽力满足父母的期待让他们安心, 是对父母高层次的精神赡养[5]。3.情感慰藉, 身体的衰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老年人对亲情关怀的需求比以往更强, 因此晚辈要经常主动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情感慰藉资源是其他资源难以替代的[6]。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取就近原则, 选择在南昌市区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和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和温圳镇的一些农村里随机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最后得到8例访谈对象的资料, 年龄在60以上, 所有参与者均满足以下两个标准:1.意识清楚, 有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 具有理解及回答能力, 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2.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后, 自愿参加本研究。在进行访谈之前, 先跟老年人交流, 让受访老人了解这次访谈调查的目的, 告诉他们访谈内容会被录音, 并申明保密原则, 让他们了解研究者在论文中不会提及他们的真实姓名, 而是用编号代替, 在得到老年人的同意后进行调查。

三、研究结果

1.人格尊重方面

(1) “没有办法呀”。B和E对于成为空巢老人无奈的说没有办法, 言语中他们流露出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愿望, 空巢家庭的形成是非自愿的。B说:“本来和儿子一起生活, 媳妇花钱大手大脚的, 我们一起住就天天吵架, 矛盾好多, 没办法, 我还不如一个人。”E说:“她那个媳妇不好, 和我吵架, 气的我哦, 当时就叫她女婿来接我回家来了, 白给她带儿子了。” (2) “这样更自在”。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到家里住的最自在, 表达出自己独居生活更自由, 他们的语气流露出来的也都是积极正面的情绪, 是发自内心的选择空巢家庭形式。H说“去儿子那里住是很舒服, 可你说我们俩大闲人, 被困在“笼子”里, 真是闲得心理难受, 还是家里好, 可以种种花、养养草什么的。”

2.成就安心方面

(1) “孩子争气, 我们就满足了”。C、H都觉得孩子很争气, 同时认为孩子争气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C的三个孩子都读了研究生又留在城市上班, 对C来说孩子们在大城市里有了好的工作、又有自己的小家庭, 不用他们操心了。H觉得儿子女儿都很孝顺, 以前她生病的时候女儿天天照顾着, 儿子在城里, 小夫妻对父母也孝顺。 (2) “这么大了没点正形, 真是操不完的心”。A说“小儿子玩心太重, 一点不顾家, 现在离婚了, 老婆把女儿带走了, 房子也没了。不知道要为他操心到什么时候, 大媳妇就说我不在老二那里住, 我去那里住看到他就心烦呀。”

3.精神慰藉方面

(1) “不远, 没空顾我们老人家”。子女通常“十天半月都不来一次”让老人很伤心。F说“我有三个闺女, 没感觉出来哪个像贴心小棉袄。三个闺女都没嫁的很远, 一个在本村, 两个在邻村, 三个人都没空顾我?给她们找婆家那会, 就想着不能嫁远了。也不委屈她们, 让她们招上门女婿。现在好了, 十天半月也不来一趟。现在我也习惯了, 她娘过世很多年了, 我都是一个人过的, 她们来了跟我也没啥说的。” (2) “他们都惦记我, 有空就会打电话”。一年见不上几面老人都很想念子女, 但能理解子女。并不因此认为子女不孝顺。对于子女虽然没有经常回家但经常打电话, 他们感到很知足。虽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思念子女却见不着面”的一种“精神饥渴”状态, 但并没有在内心里对子女有负面的评价。G说“子女在外面工作忙、路又远、回来一趟很不容易。耽误了他工作赚钱, 老婆都不好娶。” (3) “儿女多, 都会轮流来看我”。D说“我五个儿子, 三个女儿。孙子外孙也好多, 离的近的有空就会来看我, 远的没办法也会经常打电话。有个孙女常常回来看我, 我怕她耽误工作, 总是提醒她别老往家跑。以前常听人说“隔代亲”, 我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针对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出现的种种问题, 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空巢老人自身要自我慰藉、子女也应重视精神赡养, 充分发挥家庭内部的支持功能。其次增加社区建设, 争取构建一个包括老人自身、家庭、社区、国家等主体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 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把改善老人精神赡养现状落到实处, 这样才能给农村空巢老人一个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2:286-293

[2]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4-62, 131-171.

[3]皮海峰, 徐永丽.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3:91-94.

[4]董云凤.老年人精神赡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 12:42-44.

[5]李娜.老年人精神赡养之现状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0:124-126.

农村空巢老人 篇10

1 相关概念

1.1 农村空巢老人

国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 在有无子女、老人的年龄、分离的时间、养老的地点上存在分歧。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本文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且在农村家中居住但与子女分离超过3个月的老人”。

1.2 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此外, 部分农村公共产品还具有层次性、垄断性、地域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外, 还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为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养老保障上, 农村公共产品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供给的规模性以及受益的非排他性, 可以为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充足多样的支持, 在量变的基础上, 最终让其养老水平达到质变。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乡镇一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极不对称, 农业依靠工业反哺,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 必须从公共产品的供给入手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进行保障。

2 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这类群体所需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必须以这四个方面为导向, 务必在质和量上满足其需求。

2.1 支撑空巢老人养老的制度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起着导向的作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满足, 首先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 进而规范和保证相应公共产品的供给。

现如今, 能够对农村空巢老人起到经济支持作用的制度主要有:“新农保”、高龄津 (补) 贴、老年生活补助、农村低保、农业补贴。

支撑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制度, 还没有建立, 只是初步作了一个规划, 即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保障作用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上的制度保障靠“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2“硬”公共产品及其“软”公共产品的供给

制度是先导, 最后要落实到起直接作用的物化的公共产品上, 即客观具体的公共产品。现如今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主要有:农田水利、电力、道路交通、通信、自来水、医疗卫生等。空巢老人对这些公共产品需求与其他农村居民具有共性,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些公共产品是按农村人口进行规模供给的, 忽视了“空巢化”下人口结构的变动。

3 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乏力和缺失

“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同的地区数额不同, 高的地区如天津245元/月, 低的地区只能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高龄津 (补) 贴起步较晚, 2010年民政部才做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但各地的补贴额并不统一, 低的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极其微弱, 如2014年南京80岁以上老人每人不低于1200元/年, 2013年江西抚州80至89岁的老人30元/月。老年生活补助制度在全国来说极不完善, 在不同地区发放对象有不同的限制, 其覆盖范围极其有限, 如有的地区只覆盖未参保的农村老人、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乡村医生等。农村低保制度保障的范围还没能实现全覆盖, 受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制约, 各地的救助标准不一, 低的地区每人每月100元左右, 高的地区每人每月有500元左右。农业补贴是降低农民务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措施, 以河南为例, 2014年农资综补1451.10元/hm2左右, 粮食直补标准:225元/hm2。空巢老人种地规模小, 享受到的种地补贴不高, 即使抛荒, 作用也很微弱。

空巢老人老人生活照料制度缺失, 现有的规划对基层政府的约束力不足, 对私人资本吸引力不强, 导致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建立, 空巢老人难以得到外部照料。我国缺乏能够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所帮助的制度, 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关于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只有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 对于没有尽到精神慰藉责任的赡养人和监督责任的组织, 法律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新农合”的起付线设置不太合理, 导致“小病不保, 大病保不住”, 即农民的小病难以达到报销标准, 大病虽然能报销大部分, 但农民还是难以承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比例过低, 2014年的平均救助比例仅为60%。

3.2“硬”公共产品不足, “软”公共产品缺失

农田水利设施量大面广, 一直以来存在着“建设不足”和“重建轻管”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了“摆设”。一些农村存在电能不足和电力设备、线路老化问题, 造成经常性的停电, 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空巢老人的影响更甚。我国还有部分农村没能通上水泥路, 极大地限制了居民的出行, 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农村固定电话保有量极少, 有的地方连通信基站也没有, 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有限加之视力退化, 使用手机也不方便。自来水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还有部分农村家庭没用上自来水, 既增加空巢老人生活的不便, 又威胁身体健康。农村如厕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些农村不是因为传统观念就是被经济所限, 没能建立卫生、安全的无公害化厕所。环卫设施、装备和人员的缺乏, 使农村公共卫生条件极差, 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农村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内容缺乏, 空巢老人精神世界空虚, 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极高。医疗卫生服务量和质的不足使得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难以解决。

4 适应农村空巢老养老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

4.1 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经济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

4.1.1 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带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调高, 逐步提升到省级统筹, 实现更大区域的养老公平。农村低保制度应本着“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 科学地制定受保标准, 做到有升有降, 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扩大受保范围, 做到“应保尽保”, 对申请或受益家庭的情况要审慎核查, 做到“有进有出”。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家庭参保、参合的救济制度, 根据“低保”家庭的经济条件, 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免除或补助, 使困难空巢老人的养老更有保障。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人的护理补贴制度, 优先覆盖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

改革农民种地补贴制度, 定期丈量各户实际耕种面积,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补贴, 用节省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 对种地大户和种地的空巢老人进行额外补贴。根据居民意愿可以将部分农业补贴资金作价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形式给付给空巢老人, 既可以保障农资质量, 又能免去空巢老人购买、运输的不便。

出台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可把一次性补偿改为土地折价入股分红后及每年按一定标准 (此标准随着当地的生活水平变化而变化) 长期补偿, 让失地空巢老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4.1.2 生产性公共产品。

制度类公共产品给予农村空巢老人直接经济保障, 此外, 农村绝大部分空巢老人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一些生产性公共产品可以间接起到增收减支的作用。

农业生产水利先行, 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 不仅能够降低空巢老人的劳作强度和劳作量, 还可以增加其收入。为了扩大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 中央、省、市、县在项目资金上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 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难处。为了保障设施功用的正常发挥, 应按照谁受益, 谁管理, 谁维护的原则, 在村委的组织下成立农户用水协会, 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包干到户、分段管理, 政府对此给予合理补贴。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空巢农户的科技吸纳方式, 用科技为空巢老人增收减负。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提高农机使用比例。组建农机服务队, 可以通过市场运作, 也可以由村委购进农机或联系有农机的农民为空巢老人服务, 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4.2 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公共产品

4.2.1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 用政策加以引导, 用法律、法规、条例等进行规范, 提供适度的贷款、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应充分吸收当地适宜人员, 可以把理发师、邮递员、维修员等专业人员纳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 使养老服务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项内容, 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 把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各种机构、设施、人员、产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的法律救济制度, 使其真正享受到权利。

4.2.2 生活性公共产品。

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和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人。子女照料的缺位和外部照料的缺乏, 使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社区及邻里资源外, 还需公共产品的支撑。

电力、道路、通信、自来水、无公害厕所、垃圾池等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对空巢老人的边际效用更大。电力的供给要科学化, 设施的管理维护要制度化、经常化。千方百计打通进村的“最后一里路”, 有条件的地方在实现“村村通”后, 可以开展“家家通”工程, 修好到家的“最后一段路”, 农村道路通达能够减少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 方便外界的照料和探访。采取优惠措施让固定电话进村到户, 特别是到空巢老人家庭。自来水建设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户的集散程度, 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形式, 最后以平摊、补助、免费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农村无公害厕所的建设和推广, 让空巢老人方便、安全地如厕。根据居民的集散程度, 建立垃圾池、购进垃圾车, 环保、便捷地处理生活垃圾, 加强环保宣传, 让居民树立环保观念。

建立和完善乡村客运服务, 在乡镇设立客运站, 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班次, 为老人提供乘车优惠,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拒载超载。完善“家电下乡”政策, 根据空巢老人的生活所需, 扩大家电的补助范围, 根据家庭情况, 在原有13%的补助比例基础上, 适当提高困难家庭的补助比例。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中, 优先对困难空巢老人进行补助。村委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 为出行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代购、送货上门等服务。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文化, 在基层组织的监督下, 让更多子女承担起对老人的照料责任。

4.3 慰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的公共产品

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研究称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至20%, 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关怀。相应的公共产品可以对空巢老人起到精神慰藉的作用。

4.3.1 制度保障。

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强制力, 细化权益保障条例, 为农村空巢人建立专项法律援助制度。相关组织对本法的落实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用工单位要给予职工便利。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群体的没有专门法律, 为其立法应成为老年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3.2 制度外公共产品。

围绕衰老、角色转变、情绪、生活内容、家庭这五个方面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慰藉精神的公共产品。通过现场宣讲、广播、电视等方式, 让老人正确对待衰老, 不沉浸在过去, 也不恐惧未来。许多农村空巢老人承担起了“隔代抚养”的责任, 具有双重角色, 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帮助老人做好监护人。有条件的农村可以通过为空巢老人设立公益性岗位, 引导和保障老年人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让老年人树立新的角色。基层组织要及时、公正的解决家庭和邻里纠纷, 为空巢老人提供和谐的精神家园。“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措施, 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可以发掘传统或结合需求进行创新。政府以及基层组织, 应当将老年活动纳入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这里面涉及到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设施的配套和维护、物品的采购等, 需要在资金、组织、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保障。家庭是空巢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 对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 应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尊老、敬老教育, 并通过相应的奖惩, 达到满足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目的。积极引导学校等社会组织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研、帮扶、送温暖等活动, 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支持。

4.4 医疗卫生公共产品

4.4.1 制度保障。

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 设定合理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在保大病的原则下, 扩大小额医疗费和村一级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 简化二、三级医院就医的费用报销流程, 让农村空巢老人便于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公平, 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 扩大困难家庭的的医疗救助范围, 资助困难居民参保参合。总之, 在农村医疗制度的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降低居民的医疗成本, 使其敢就医、能就医、便于就医。通过制度创新, 吸引民间资本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4.2 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依托乡 (镇) 中心医院或卫生院, 组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 此站直接面向村民、家庭, 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在以上职责定位下, 农村医疗服务站可以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为行动不便和精神有问题的老人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简单体检、急救、送药、用药指导等。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投入到位。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人口、健康等状况, 不打折扣的配备床位、设备、护士和医生。建立医疗卫生人员上岗制度, 加强考核, 择优上岗, 用优惠条件引进人才, 用发展留住人才。完善和推进农村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扩大实施地区和招收人数。

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快捷通讯装置 (一键直拨) , 以便于处理诸如突发性疾病、意外伤害等急性问题, 通过建立应急中心, 配备人员进行24小时守护, 可以根据送医时间长短, 配备专用应急车。

5 结语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支持。首先要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公共产品需求的正常表达机制, 让真正的民意汇聚到决策机构。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并对整个供给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最后是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担和转移支付, 财政部门要作好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飞鹏, 王君玲, 林琴波.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 2013 (01) :67-72.

[2]廖和平, 付睿.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五省1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01-105.

[3]刘峰.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01) :104-107.

空巢老人“心”不空 篇11

环顾我们的身边,空巢老人比比皆是,虽然这种极端例子并不多见,但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并非少见。有些儿女因为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老人,觉得只要自己定期给老人赡养费,过年过节送点金钱、礼物就可以让老人看到自己的孝心,这就是照顾关爱老人。但老人却并不这样认为,子女给予的物质并不能解决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寂寞感,他们在经济上没有多大的需求,他们缺乏的是子女的精神抚慰,他们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与子女都有实际的困难矛盾,在外打拼的儿女确实需要为了生计奔波,老人在家的孤独苦闷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协调好这一矛盾,才能让子女安心拼搏,让空巢老人“心”不空。

首先,要满足老人“有用感”的心理需求。人老了最怕的是自己老了无用了,而“有用感”又是人最普遍的心理需求。因而让老人感到自己有用,还有人需要他是老人必需的心理保健措施。所以,要鼓励老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或发挥余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儿女的最好是经常向父母请教一些问题,或请父母做些能做的事,最好是他们熟悉与有经验的事情,但又要有些难度,让他们动动脑筋,使他们感到日子过得充实,心情舒畅,又可防止老年痴呆。如曾经向我咨询过的一位老人,退休后无事可做,儿女又都在外打工,每日闲来无事,开始还感到悠闲,没过半年出现了焦虑抑郁情绪。我给他予以药物与心理治疗情绪好转后,建议他退而不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他儿子的朋友请他到小学当校外辅导员,每周六都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由于他平时准备得很认真,孩子们很喜欢听他的故事,成了校里校外无人不知的故事爷爷,结果他再也没有时间为“无聊”发愁了。

第二,要满足老人被“牵挂”的心理需求。被儿女牵挂是件幸福甜蜜的事情,即使独处也会乐在心中。儿女们要记住,不管你离父母远近,都要把父母的冷暖装在“心中”,尤其是要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出远门前,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起居,不仅要让他们生活无忧,更要让他们时间过得快、日子过得爽。人最害怕的是孤独,最需要的是朋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父母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娱乐圈与消费圈。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聊天,除了报平安外,要多讲讲外面的新鲜事,谈一些能让他们开心的话题,以及多听父母唠叨。人上了年纪,总会有许多感慨,而父母讲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女,自己过去的经历。不要嫌父母唠叨,学会倾听,只会让父母感到快乐,他们会因为你重视他们、重视家庭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满足,心中自然会装着满满的幸福。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节假日、父母生日、也包括自己生日,更要记得给父母打电话,主动问候他们。这些重要的日子你记住了他们,他们会更觉得儿女心中有他们而倍感高兴。

再则,老人自己要懂得心理调适。要理解儿女们的处境,支持儿女外出打拼,自己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多接触新鲜事物等方式来排除孤独。人的心理世界中,自己想通了,乐意接受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能过。所以,老人自己要学会主动适应空巢的生活环境,做到“想得通、动得了、吃得下、睡得香”,成为一个“巢”空“心”不空的快乐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 篇12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养老

自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流动人口从1997年的389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6亿人, 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 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如今, 打工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 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 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 成为“空巢老人”。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 将面临怎样的困难?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户均人数减少趋势明显, 传统家庭结构在慢慢消失, 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因此, 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 探讨其养老的可行路径, 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1.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生活艰难。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对农村而言, 养儿防老依然是比较传统的观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 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对“空巢”无子女老人讲, 由于他们能较顺利享受到社会福利, 也无养育下一代的劳苦, 后顾无忧;而有子女“空巢老人”的生活主要靠自己, 处于自养状态, 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 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 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相对无子女老人来讲, 他们经济保障不足, 生活更为困难。笔者曾对豫东部分农村做过调查, 发现大多“空巢老人”是自己养活自己, 活到老干到老, 一旦丧失劳动能力, 因无固定收入, 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 生活较为艰难。

2. 社会地位下降。

当前, 农活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 而且收入少、不稳定, 这也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诱因之一。外出务工较农业劳作收入高而且稳定, 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强, 相对仍停留在自然经济思维下的农村老人而言, 其家庭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而熟悉耕作技术, 有丰富生产经验, 掌握传统家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老人则由优势地位沦为弱势群体, 也缺少了家庭中的话语权。尤其在当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传统养老观念受到挑战, 年轻一代行为上表现出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 致使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淡化、丢失。

3. 缺乏情感慰藉。

传统的父慈子孝文化还深深影响着农村老人。在养育子女、盖房娶媳、抱孙子, 掏干了自己的财力和精力后, 期盼能与儿女共享天伦的老人们, 但是外出务工的子女, 工作忙, 没时间交流;毗邻而居并未外出的子女, 由于“代沟”等问题, 疏而不亲。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 农村“空巢”老人“冬天站墙根, 夏天找树荫”, 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极其贫乏。终日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 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 使许多老人产生孤独、空虚和自卑感。老人心理上存在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 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 是一种更大的伤害。笔者调查的一位老人说“过去是吃饱等饿, 现在是吃饱等死”, 一种深深地落寞和伤感溢于言表。

4. 有病要撑着。

当前, 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 但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 “空巢老人”仍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 加之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 农村剩下的是“386199”人员, 家庭安全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 要么有病撑着。外出就医, 因无人陪伴, 户里户外两牵挂。调查发现, “空巢老人”最怕的是生病卧床, 若卧床在家, 只能由老伴照顾, 毫无外援;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 则几乎无人照料, 更是艰难。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对策

1.进一步强化传统孝道教育宣传力度, 鼓励、奖励恪尽孝道的好儿媳、好女婿 (儿媳当家是农村的普遍现象) , 政府要鼓励, 社会要提倡, 引导子女“见贤思齐”。鉴于目前宣传尽孝、赡养、扶助老人的正面信息较少, 即便有, 也往往是常人所不及。改变宣传内容和形式是为当务之急。

2.注重家庭养老功能的挖掘。传统家庭养老是单一家庭为核心, 辅之以宗族亲友, 而此功能逐渐丧失的情形下, 农村养老服务业势必应当加快发展, 以弥补子女及宗族亲友力量之不足。农村养老服务业可以以行政村或农村社区为基础, 以邻里照料为纽带, 以村民自治组织为工作平台来发展, 使每个村庄都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3.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设立农村老年人基金会, 强化个体防范风险能力。集体经济在农村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农村集体经济较好的村, 可建立以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为主体, 以社会募集、农村“空巢老人”入股资金及政府扶持资金为补充资金来源的“村集体”老年人基金。在农村集体经济较弱或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 基金资金来源可通过农村“空巢老人”土地部分转入基金责任田而获得入股资金为主体, 以政府投入、社会募集为补充的“责任田式”老年人基金。由村里威望较高或投资较多的老人组成基金管理委员会, 共同支配资金的使用。以提高个人防范风险的能力。

4.借鉴护理保险制度, 找回“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大创举, 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反观日本护理保险制度, 特别是近年来因福利设施中的老年人因心情忧郁而死亡的比率高于居家养老的老人, 医疗机构偏重于居家看护, 它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 还起到强化家庭内部的情感维系作用, 可谓日本的“赤脚医生”。

5.注重补充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食粮。目前, 关注老人, 多从经济收入、医疗保障等物质层面, 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保障, 要盘活农村闲置场所, 比如村文化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注重发挥老年人组织的自我服务能力, 形成“政府引导、集体协作、老人参与”的活动机制。通过聘请人民调解员、夕阳红护村队、护林队、道路维修队等多种形式发挥老年人余热, 增强老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缓解其精神方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吴忠民.发展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桂世勋.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保障60年回顾及探讨[J].人口研究, 2009 (5)

上一篇:卤族元素离子下一篇:企业成功的三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