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失能老人

2024-08-04

城市失能老人(共6篇)

城市失能老人 篇1

截至2010年底,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9亿, 占总人口的13.3%,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1.2亿, 占总人口的8.9%。[1]其中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有1080万, 占老年人口的6.23%, [2]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是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迅速、呈高龄化趋势且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相应上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快速发展, 失能老人数量也相应激增,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日益突显。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概念

失能老人指因患慢性疾病, 生理机能损伤、身体各器官、各组织功能弱化而导致日常活动不能自理, 必须依靠他人照顾。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可以理解为老人不能以正常生活方式活动后, 在生命存续期的较长时期内必须依赖他人给予的生活照顾、心理抚慰、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

长期照料服务内容主要有: (1) 个人照料, 即个人日常生活照料; (2) 健康照料, 即主要侧重非治疗性的健康服务; (3) 社会心理服务, 即提供咨询、精神慰藉等; (4) 居住服务, 即提供住房; (5) 看护服务, 即24小时生活监护服务; (6) 临终关怀, 即为临终者提供终前照料。也可分为生理照料、情感照料、精神照料、社会照料等。目前, 国际上对对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并没有一致的定义, 台湾学者认为长期照料是指对因失能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项长期的生活照顾服务, 包括日常活动辅助、心理慰藉、经济支持等, 而且一般是指6个月以上的服务。这里, 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包括4个维度: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现状

1.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机制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失能老年人已达到3 300万, 本世纪中叶将达到1亿左右,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而且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缺乏相应的费用保障。家庭一直是失能老人的主要依托或赡养模式, 子女生活负担沉重。因此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淡薄, 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建设紧迫性凸显。

2.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紧迫

随着我国失能老人的迅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快速发展, 家庭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矛盾更加尖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长期由家庭居家照料, 不但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学习的状态, 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必然降低, 主要照顾的亲属多感到心力交瘁, 疲惫不堪, 甚至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失能老人家庭规模日益扩大, 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有多个子女, 等到独生子女一代的父辈进入晚年, 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将更为严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长期照顾服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 初步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顾服务体系, 是应对失能老人迅速增长的长效措施。

三、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是靠传统道德维持

对父母的孝心和责任感是通过社会道德约束实现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仅依靠道德手段来维系家庭的赡养功能, 体现了家庭养老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也取决于子女的经济能力, 一旦子女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 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也难以维系。

2. 机构养老模式缺陷明显

各地兴办的一些养老院、护理院、福利院、疗养院等机构在我国已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 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儿女照顾老人的生活压力。但是, 养老机构一般只接收能自理或正常生活的老人。在处理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时常暴露出很多不足, 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专业医疗设施。

3. 我国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根据资源投入主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社区居委会、街道为主的地方互助养老形式, 如“家庭养老院”;二是政府机关、民政部出资的社区养老形式;三是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位福利养老形式, 一般由老年人原来工作的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养老, 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之一。[3]

四、完善我国社区长期照顾体系的建议

1. 构建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根本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失能老人数量庞大, 难以仅依赖家庭养老模式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一是家庭成员精力和时间有限, 无法保证失能老人的24小时全天服务, 二是居家养老不具备照料失能老人的专业设备和条件, 即便是家政服务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项服务, 失能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三是居家养老成本比社区服务机构高, 家庭生活负担加重。健康老年人适合居家养老, 而失能老人需要由相应的社区服务机构照料。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根本选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组织和管理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相关工作;建立失能老人照顾保险制度, 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在老年照料服务方面的经验, 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兴办失能老人专业服务机构, 提供相应的规范的长期照料服务。

2. 完善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 即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

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主要包括日间照料机构和居家老人服务, 即在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首先在法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产生, 随后被其他国家广泛效仿。这种养老模式也是联合国“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所提倡和推崇的老年服务方式。专业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由社区为主导的机构服务。就失能老人而言, 社区化的照顾模式使得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 在失能老人已习惯的环境开展服务;从机构运行成本看, 由社区提供失能老人服务所需投资较少, 更加促进社区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证服务质量。发达国家在完善失能老人服务机制的过程中均把社区长期照料模式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我国传统家庭模式已日趋小型化, 这就决定了社区照料是失能老人的照顾模式的必然选择。

3.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

社区照料养老服务难度大, 专业程度高, 它要求服务人员具备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特别是某种疾病的初级专业护理水平, 包括失能老人多发的脑卒中后遗症、癌症、失智、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呼吸疾病、糖尿病等。在美国专业社区服务工作者都是受过系统护理训练, 分为注册护士、实习护士、个人照料助理、护士助理、家务工作者、职业理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项岗位, 并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开展服务工作。[4]

目前, 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短缺, 社区卫生事业应着重培养社区照料人员, 以专业人员护理为主, 社区医生指导为辅, 推进社区失能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料服务的标准化过程, 使越来越多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护理服务。香港设立离院病人家居照顾员和注册保健员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尝试, 在社区内设立居家保健员专业岗位, 积极培养专业医护人才队伍。

4. 以社区为中心,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转型

从我国实际出发, 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失能老人长期服务体系。在社区中建立专业老人照顾机构, 完善相关硬件和服务设施。根据老人年龄、生理、居住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专业方案, 满足不同家庭的服务需求。建立社区养老长期照料服务模式, 提高对疾病、失能等耗费医疗和照料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探索新的养老生活方式, 从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全面提升对失能老人照料水平, 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城市失能老人的内涵, 其次从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现状入手, 分析探讨城市失能老人传统家庭照顾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的局限性, 提升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二元结构,产业结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栾吟之.首批“居家保健员”培训[N].解放日报, 2010-04-27.

[2]姚丽萍.今年本市先行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N].新民晚报, 2010-04-28.

[3]吴蓓, 徐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J].人口研究, 2010, 31 (3) :61, 70.

[4]侯岩.关于构建中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4) :25, 26.

城市失能老人 篇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失能老人

本文研究界定的失能老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 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 在日常生活方面, 必须通过他人的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

(二)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

美国保险学会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定义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由家庭成员或社会专业人员为功能性损伤 (患慢性病或者处于伤残状况) 的老年人提供的居家服务、医疗服务、运送服务、社会服务或其他支持性的服务。”[2]

笔者认为, 长期照护服务是指为失能老人, 提供的一系列长期性、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照顾服务。主要包括: (1) 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即为失能老人提供吃饭等日常生活起居服务以及外出办事等服务。 (2) 医疗康复服务, 即由专业护理人员或者在其指导下进行的以康复保健为目的的服务。 (3) 精神慰藉服务, 即指通过聊天、心理护理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排遣寂寞、排忧解难, 呵护心灵等服务。

二、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目前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口的法律法规, 但是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的法律法规却处于空白。除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外, 与长期照护服务有关的法律基本上是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 尚缺乏全国性的专门用于规范长期照护服务发展的单项行政法规, 还主要依靠部门、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 直接导致监管不到位, 导致其长期照护服务水平低下。

(二) 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缺乏政府扶持政策支持。政府对长期照护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不足, 对社区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的扶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福利彩票公益金。由于筹资渠道单一、财政投入不足, 不仅导致社区居家照护覆盖面和开展项目受限, 还制约了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 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 各城市长期照护服务资源条块分割, 机构、社区和家庭在整合照护服务资源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不能有效地满足城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首先是长期照护服务的资源较为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是相关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最后是城市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理机制。

(四) 社会关注还不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对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 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养老服务政策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待遇。但对于失能老人这一特殊人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就城市政府部门而言, 未能对其辖区内的所有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 也没有根据数据来推算城市失能老人的发展规模, 以提前预防老年人的失能风险。缺乏社会各方的重视, 制约了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一)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历程中, 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均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日本出台了有关长期照护服务的专项法律———《长期照护公共保险计划》, 该法律赋予了长期照护服务事业制度化的规范, 为该国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基础。

(二) 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从各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实践来看, 其服务资金筹集均多元化, 既是财政税收负担, 又是社会保险缴费, 还可以是个人缴纳的服务使用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由政府承担主要的资金责任。此外也都强调个人的责任, 如美国完全由个人负担费用。随着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增长, 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利用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来增加服务财源。

(三) 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各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都是根据失能老人的实际照护需求来制定和实施的。其长期照护服务的模式都包括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家庭照护三种。根据本国的失能老人的发展需求, 均相应地加强各项模式的发展。照护服务内容也呈多样化, 不仅涉及与日常生活方面有关的家庭协助等, 也包含了相关的医疗康复服务、心理辅导和临终关怀。

(四) 专业的服务队伍

发达国家在发展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事业时, 都非常注重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所有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人员, 在进入工作岗位前, 都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资格考试, 考试通过后并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 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允许上岗。上岗后的从业人员还需接受定期的培训和岗位考核, 以此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四、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对策

(一) 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思路

城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来构建, 即“以各地政府为主导、以各自家庭为基础、以所处社区为依托、以相关机构为支撑”全面展开。

一是以各地政府为主导。政府有责任加大对长期照护服务事业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资源, 建立长期照护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的衔接平台, 并给予政策引导、财政投入、法律保障、服务监管与评估。

二是以各自家庭为基础。中国的家庭仍是养老的重要载体。政府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 继续发挥家庭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中的独特作用。要积极改造家庭居住环境, 为失能老人提供适宜的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服务意识;为城市居家失能老人提供及时的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需求。

三是以所处社区为依托。城市社区能够就近方便地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 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后备资源。根据各失能老人的特点和需要, 整合本社区的各项服务资源, 为城市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全方位的照护服务, 大力推进城市失能老人的社区照护服务的发展。

四是以相关机构为支撑。当家庭和社区无法承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时, 养老机构必然是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各类养老机构要不断改善各自的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特别是要强化各自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护理技能, 为失能老人提供更为满意和贴心的照顾。

(二) 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顾服务的具体对策

针对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有关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经验基础上, 笔者提出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长期照护服务的对象是特殊而弱势的失能老人群体, 应该受到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 为此亟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以促进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与顺利运行。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外长期照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现状, 以规范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为目标, 制定失能老人的专项法律。

2. 拓宽长期照护服务的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是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 也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经济基础。应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将长期照护服务资金项目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中, 从而保障财政对长期照护服务的投入支出形成固定的比例。要完善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捐赠机制, 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和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组织投入到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事业中, 从而广泛吸收社会资本。要发挥慈善捐赠机构功能, 积极开展社会募捐, 以此来扶助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家庭, 保障他们能获取长期照护服务资源。

3. 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失能老人体弱多病, 照料和医疗费用负担都较重, 急需针对这些弱势群体设计相应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从而有效地分担医疗费用, 减轻老人的财政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保险资金筹集上, 可根据德国“长期照护保险”的做法, 使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并建立护理基金专户, 实行专款专用。在保险费的支付方式上, 可按照日本的做法, 根据年龄特征来将护理保险的参加对象进行分类, 借以确定保险费的支付范围。

4. 加快建设护理型照护机构

护理型照护机构, 主要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的照顾和护理工作。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大力培育护理型长期照护机构是社会事业的重心工作, 是有效缓解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矛盾的有力保证。放宽市场准入的机制, 实施资金补贴或税收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参与、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现有护理型机构要加强院内服务设施建设。

5. 创新多样化的照护服务内容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促使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是具体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细分化的态势。由此, 应改变过去长期以生活照料为主的服务体系, 扩大医疗康复服务的能力和范围, 提高精神慰藉服务的质量, 不断创新服务项目, 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为老年人的服务内容, 积极探索和研究当前形势下的失能老人服务需求方面的新变化。

6. 培育专业化的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

国外的经验表明, 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过护理知识的学习培训, 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资格证书, 在进行专业训练后才能正式上岗。因此, 我国也必须加快建立一支由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构成的服务队伍, 逐步提升服务人员技能和素质, 从而促进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改善。

结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随之而来的失能老人在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显著。如何加快法制建设, 构建一个集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为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 以解决当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困境,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通过对失能老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法律、资金、服务整合和社会关注等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 以期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问题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从而推进我国“政府、机构、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的发展, 更好地实现失能老人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关键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府主导,长期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新闻发布稿[EB/OL].http://www.cncaprc.gov.cn/, 2011-3-11.

城市失能老人 篇3

作为老年人照护体系的构成部分,机构照护无疑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它为老年人选择家庭照护以外的方式提供了可能。但由于我国机构照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机构照护能否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实有调查与探讨之必要。本课题组于2012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了一项针对机构内失能老人的调查。本文将基于调查数据,描述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照护需要,探查影响照护需要的主要因素,分析失能老人的需要满足情况,进而为机构改善服务供给,提升管理能力提供经验基础。

1 研究方法及样本概况

1.1 调查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搜集到“南京市养老院大全”名册,整理出市区养老机构名单;然后,从61家符合要求的机构中随机抽取22家机构,作为调查地点;再次,派调查员进入机构,面询老人,填写调查问卷。

1.2 统计方法

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描述、分析数据的统计学特征。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服务需要、服务供给等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服务需要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3 样本概况

共调查388位失能老人,其中,男性155人,女性233人。年龄最小的是60岁,最大的是99岁,年龄均值为81.5岁。将年龄划分为三段可见:60-69岁的低龄老人仅占8.5%,70-79岁的中龄老人占23.7%,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7.8%。说明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年龄较大,“高龄化”现象非常突出。从表1可见,机构内的失能老人以女性居多,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多,以丧偶老人居多。这些发现与既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

2 主要调查结果

2.1 老人患病与失能情况

调查发现,失能老人身体状况普遍不佳。42%患有高血压,20.9%患有心脏病,32%患有骨关节疾病,19.3%患有糖尿病,36.6%患有脑血栓、脑出血、脑萎缩等脑病疾病。前5位疾病排序是:高血压、脑部疾病、骨关节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失能老人平均罹患慢性疾病1.96种。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简称ADL)量表探查老人的失能情况。该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简称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简称IADL)构成。其中,PSMS包括自己吃饭、穿衣、梳洗、上厕所、洗澡、室内走动等6项;IADL包括自己乘车、购物、做家务、洗衣、做饭、打电话、理财、服药等8项。本研究对所有项目实行3级评分制:“完全没问题”计0分,“需要帮助”计1分,“根本不能做”计2分。参照有关研究,将老年人失能情况划分为三级—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从表2可见,机构内失能老人的PSMS、IADL、ADL得分均值分别为3.58、9.46、13.0,中度失能老人居多,但重度失能老人也达到了15.5%,说明机构内老人失能程度偏高。

2.2 老人的照护需要及影响因素

为了探查老人的照护需要,问卷列出了11个服务项目,请老人自己判断是否需要。由表3可见,老人需要较多(比例接近或超过七成)的服务项目依次是:洗衣打扫、协助洗澡入厕、治疗常见病、康复训练、散步聊天、文体活动。其中,第1、2项为生活服务项目,第3、4项为健康服务项目,都回应了“失能”这一特殊状况,反映了生活自理困难老人的基本需要。第5、6项为精神服务项目,反映出老人对精神慰藉的期望。在所有项目中,老人对“喂饭喂药”的需要最低,这与老年人躯体活动能力评估结果相一致。因为本研究和其他研究都发现,在PSMS的6个项目中,“自己吃饭”的失能情况是最少的[4]。

由于照护需要(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故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需要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包括文化程度、子女数、选择机构的理由、入住时间、患病情况、PSMS、IADL等,采取逐步筛选法,找出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的自变量,结果如下:

从表4可见:PSMS和IADL是导致老年人需要“洗衣打扫”服务的最主要的因素。PSMS得分越高,服务需要越强烈。PSMS也是老人需要“协助洗澡入厕”的主要原因。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失能老人大都需要在护理员的协助下洗澡或入厕。但对于因脑部疾病而长期卧床的重度失能老人而言,这一服务需要反而减弱了。就“安排体检、治疗常见病”项目来说,IADL得分越高,老人越希望机构提供此项服务。但本地子女越多,这一需要越弱,说明老人有机会在子女的支持下到专门医疗机构诊治,因而对养老机构的期待有所下降。同样,罹患骨关节病、腰椎、颈椎病的老人,对于此项服务的需要也不强烈,因为这类疾病很难根治,重在日常锻炼与保护。

对于“身体护理和康复训练”服务,高中文化程度的老人需要更为强烈,说明他们比较注重生命质量,希望通过健康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与此相应,PSMS和IADL得分越高,这一需要也越强烈,说明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健康照护需要的主要因素。在精神满足方面,高中文化程度的老人、IADL得分高的老人需要更强烈,更希望机构安排人员陪伴自己。相反,子女数越多、在机构住的时间越久、认为机构设施环境较好的老人,这一需要越弱。这说明子女经常探望、适应机构生活、改善硬件环境有助于纾解老人的精神孤寂。

2.3 需要满足及服务评价

针对11个项目,问卷请老人陈述是否获得了所需要的服务。为了对供需情况进行量化比较,在统计时,笔者将选项“是”赋值1分,“否”赋值0分。计算发现,失能老人照护需要(need)得分平均为7.25分,服务供给(supply)得分平均为8.36分。说明机构照护总体上是能够回应老年人的需要的。从表5可见,在洗衣打扫、文体活动、呼叫服务等项目上,机构的供给是充分的。但就某些服务项目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现象。即机构提供的未必是老人最需要的,老人需要的,机构又未必供给。

例如,就表5的前4个项目而言,只要老人有需要,机构就充分供给,但诸如喂饭、喂药等服务,真正需要的老人却非常少。再如,治疗常见病和康复训练是老人们需要较多的项目,在需要排名中位列第3。而在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其排名却是第10,“供给”比“需要”低了20个百分点。此外,68%的老人希望机构可以“帮忙跑腿办事”,但只有7.1%的机构提供了相关服务,“供给”比“需要”低了60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反映出目前养老机构偏好提供专业化程度低、供给难度小的劳务型服务,也反映出管理者希望通过强化生活照料,降低运营风险、吸引顾客的价值取向。

理论上说,测算需要与供给得分只能反映供需关系,并不能反映照护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索机构照护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需要,笔者请老人们对主要服务项目进行了评价,并询问了“目前您最希望获得哪些服务”。从表6可见,老人们对机构住宿条件最满意,对精神慰藉服务最不满意。另有五成老人对机构的伙食安排不满意,希望其有所改善的愿望最强烈。此外,老人们虽然对日常活动安排、医疗保健服务不甚满意,但期待其有所改善的比例不高。对此,很多老人的解释是,各家机构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不能抱有太高期望。综上,虽然从供需关系看,机构照护能够回应老人的服务需要,但供给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3 结论与讨论

此次调查发现,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具有“五多”特点,即丧偶者居多、女性居多、文化程度低者居多、高龄老人居多、中度失能者居多。由于生活自理能力有障碍,失能老人首先希望机构提供的是生活照料服务,其次是保健护理服务,再次是精神慰藉服务。Logistic回归发现,躯体活动能力(PSMS)和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IADL)受损是强化老年人服务需要的首要因素。此外,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患病情况、选择机构的理由也会影响服务需要的释放。

分析服务项目可见,机构提供的照护在总量上能够回应老人之需。但进一步分析供需结构和照护质量却发现,供需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需要满足情况差强人意。对于这一发现,问卷第26题、27题的调查结果也作出了佐证。第26题询问,“与家里相比,您觉得住在机构有哪些好处”,老人们的回答依次是:不操心日常生活,不拖累家人,照顾有保障。第27题询问,“与家里相比,您觉得住在机构有哪些不好”,老人们的选择依次是:不能考虑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空虚无聊,有些与世隔绝。可见,机构照护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老人对家庭的依赖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其劣势在于服务供给不够灵活,难以顾及精神需要,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建议养老机构调整运营策略。第一,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拓展一些更贴合老人需要的服务项目,如特色餐饮、小饭桌等。第二,针对失能老人,设计健康服务项目,满足其保健护理需要。争取与医疗机构合作,或配备医务工作者,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和常见病诊治服务。第三,拓展精神慰藉项目。本次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都发现,即便入住机构养老,家人依然是老人重要的支持力量,尤其是在精神满足方面。[5]因此,机构应加强与家庭的互动,鼓励家人多探视老人。此外,引导新入院老人尽快适应机构生活,改善设备设施,也有助于提高老人的满意度。在精神服务方面,社会志愿者、高校社工专业和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都是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总之,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而言,就是要确立“以需要为本”的运营导向,扬长避短,通过提高专业服务的水平,提高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和服务供给的灵活性,推动机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2]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1954782.htm

[3]尹德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多层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38.

[4]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2:49-56.

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篇4

1.1 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现状分析

失能老人, 是指因为生理机能衰退、慢性病、意外残障或衰老等因素, 导致其生理功能失常和心理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对于老人的供养之道, 我国自古有之, 照顾老人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而且也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失能老人的护理和照顾有一定的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服务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例如2007年, 我国1350万失能老人需要床位约565万张, 但实际供给只有不到173万张, 供给缺口为392万张,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其次, 没有长期照料服务费用保障, 无法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再次, 现在的社区服务尚未提供长期照料服务, 且失能老人大多依靠家庭供养, 民办机构的长期照料服务价格昂贵, 使大多数失能老人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虽然, 目前社会上养老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是养老机构内部的照顾失能老人的质量却令人堪忧, 不仅缺乏专业的照料人员, 而且缺乏有益于恢复失能老人健康的硬件设施以及一些养老机构的环境、质量恶劣等, 这些都影响着失能老人照顾问题和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现实问题。

1.2 目前失能老人照顾体系的创建状况

照顾失能老人存在诸多困难, 而我国现有的对于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模式, 是依据服务提供主体和供给对象及内容的不同, 可分为居家家庭照护和医疗民政 (营) 机构照护养老类型, 其中居家家庭照护养老属于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成员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模式, 是基于伦理关系的、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然而, 近年来却发现这种养老模式, 无论在经济方面或者照顾质量方面都不大尽如人意, 因此有必要将照顾责任公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机构可以完全替代家庭、亲属照料老人, 而是在“就地老化”的政策目标下, 实现社会照顾和家庭照顾的协作和互补。这其中融入政府、社会 (主要是民间非政府组织) 的力量, 即由家庭、政府和社会组织三方协同, 共同担当起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工作, 因此它被学术界称为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当然, 照顾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与服务水平的质量, 但是又不可能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担负长期照顾的责任, 这又会产生一些矛盾, 而完全依靠社会公共部门不能够有效持久地解决这个问题。总而言之, 当前失能老人照顾体系的创建需要做一些调整与改善, 避免产生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2 对失能老人照顾问题的思考

2.1 关于创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及养老机构的设立措施

基于目前失能老人照顾服务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 照顾问题呈现的严峻性, 以及完善该体系的迫切性, 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创建稳定有益的照顾服务体系为最终目标, 实现体系的造福利民。其中关于养老机构的设立, 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养老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所以应把发展服务对象广泛、符合老人意愿的护理中心和托老所等作为优先发展对象, 同时应发展适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长期卧床、需要全天候照料的专业养老护理机构, 以满足当前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 形成健全的专业养老体系, 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二是专业养老机构的内部布局要合理, 即使是大的综合性养老机构, 也需划分一定的功能分区, 减少干扰。对于失能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要有必要的辅助和活动设施, 要充分考虑失能老人的身体特点和特殊需要, 提供人性化服务。三是对于重度失能患者, 例如老年痴呆等, 相关机构部门应给予重视, 并研究更加完善的特殊养老对象的服务, 以减少因为照料不善而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2.2 关于失能老人照顾服务的监管

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组织与监管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是人性、方便、快捷、遵守法律规定, 同时要注意各系统的协调一致, 遵循公平、公正与效率原则, 通过有效地组织和监管, 使参与其中的政府、企事业单位、服务提供者、照护对象及其子女能够积极参与失能老人照护并互相协调合作, 达到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立法完善、依法管理、科学有效的服务组织与管理, 政府部门在对失能老人服务、监督的同时也要有及时对失能老人服务信息进行反馈, 才能让相关组织部门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进一步提高对失能老人服务的质量, 构建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3 结语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失能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应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温暖,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的人性化发展, 实现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同时, 对失能老人的照顾, 需要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 需要长久有效的制度的维系, 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将失能老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以平等尊重的态度, 以和善的行动去践行帮助失能老人的行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失能老人的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改善, 社会也会愈加和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我国的人口逐渐老龄化问题。在老龄化人口中, 失能老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因此, 对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照顾失能老人, 从道德方面来说, 是传承我国仁孝的表现。从社会方面而言, 是减轻社会负担,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失能老人,照顾问题,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丁仪.失能老人照顾责任公共化与长期照顾制度的建立[J].统计与决策, 2012, (03) :24-25.

[2]倪荣.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05) :77-78.

浅谈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护理体会 篇5

1 病例资料

某养老康复中心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入的失能老人20例, 男7例, 女13例, 年龄68~86岁。20例失能老人患有不同的疾病, 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缺陷、活动障碍、排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 还有发生褥疮的潜在危险, 血压正常或高于正常值, 时有变化。

2 护理措施

2.1 评估老人:

包括血压变化、心理状况、营养状况、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有无并发症等。

2.2 心理护理:

失能老人长期承受慢性疾病的折磨, 易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 如孤独感、焦虑、无助感、缺乏安全感等, 因此, 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应让老人感觉安全, 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负责, 对老人实施每项操作前都要耐心地解释, 使老人有安全感;要积极介绍病区环境, 营造大家相互关怀的氛围, 以减少老人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与老人多交流, 了解他们的想法, 从小细节处满足老人的需要;经常叮嘱家属、亲戚朋友来探视, 满足老人的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医护人员要尊重老人, 应亲切称呼老人, 勿以床号代替姓名, 让老人觉得你尊重她, 满足他被尊重的需要;老人往往因病情反复和病程慢长而失去治疗的信心, 要多鼓励, 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 配合治疗与护理。

2.3 饮食护理:

由于老人牙齿脱落, 咀嚼功能差, 同时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要以软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主, 要粗细搭配, 宜清淡, 高维生素、高钙、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蛋等食物, 少食油腻、辛辣, 不喝浓茶、咖啡等。饮食应定时定量, 温度适中, 戒烟戒酒, 科学饮水。护士要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 嘱其不偏食, 进食过程中巡视老人进食情况, 叮嘱老人细嚼慢咽, 对有刺、骨头的菜要提醒老人, 防止卡喉。告知老人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不洁或变质食物, 讲究食物的色、香、味以及就餐环境, 经常听取老人对饭菜的意见, 与营养室沟通, 不断改进。

2.4口腔护理:

护理人员要鼓励老人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长期卧床的老人不能刷牙、漱口, 护理人员应按时口腔清洁, 每天早晨用干净的纱布用温水浸湿擦洗老人的口腔, 擦洗硬腭和舌面时勿伸入过深, 以免恶心, 擦洗的纱布不宜太湿, 避免引起呛咳, 擦洗前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 擦洗中注意观察老人的口腔有无破溃, 擦洗后可用温水漱口, 以预防口臭和口腔疾患。

2.5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要定期为老人洗发、洗澡, 洗后及时擦润肤露防止皮肤干裂、瘙痒。加强大小便失禁老人的会阴护理,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无异味, 便后用温水洗净, 适量撒些爽身粉。长期卧床的老人要保持床铺干燥平整, 床褥舒适松软, 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 在受压处垫软枕或气垫, 每2 h更换体位1次, 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发生压疮要积极治疗, 若受压部位发红, 可用红外线照射, 若进一步发展致皮肤破溃应由医护人员酌情换药处理, 促进压疮的好转。

2.6 睡眠护理:

老人的睡眠质量差, 给老人安置右侧卧位利于睡眠, 空气清晰、光线暗淡、温度适宜、安静优雅的室内环境, 柔软的盖被、高低适中软硬适度的枕头都有利于老人睡眠。对睡前有喝咖啡、浓茶习惯的老人要劝说, 对依赖安眠药辅助睡眠的老人督促按时服药, 观察服药后老人的睡眠状况, 必要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出入老人房间时走路、关门要轻, 不要惊醒老人。

2.7 血压异常的护理:

定期监测血压, 发现异常, 应与老人基础血压对照, 严密观察, 作好记录。血压过高时, 嘱其卧床休息;血压过低时, 应给予平卧位, 立即报告医师, 作出相应处理。

2.8 康复锻练、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的训练

2.8.1 鼓励失能老人坚持康复锻炼, 包括头面部功能障碍的锻练、躯干部功能障碍的锻练、上下肢功能障碍的锻练。根据老人功能障碍部位的不同, 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 如吞咽、言语的训练, 翻身、坐起的训练, 步行训练, 上肢或下肢联合运动训练, 关节、肌肉的训练, 平衡训练等。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适当的进行力量训练能有效地减缓肌肉的萎缩程度, 增强肌力, 提高骨的弹性和韧性, 减少骨折的发生率[2]。长期卧床的老人, 协助被动关节运动, 预防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2.8.2 协助失能老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加强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的训练, 包括进食训练、穿脱衣物训练、打理个人卫生训练、大便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等, 鼓励老人独力执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训练由床移至轮椅;使用辅具, 如加粗的握把等训练老人完成进食活动, 在训练时要考量老人的能力, 且不可盲目加大训练量。做好便秘老人的大便功能训练, 给予充足水分摄取, 增加运动频率,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于尿失禁老人, 要记录摄入量与排出量, 提醒老人3~4 h排尿1次, 训练膀胱功能。

2.9 健康教育:

对失能老人进行健康教育, 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告知他们老年时期导致失能的常见病的预防和保健, 积极参与自身保健的必要性, 从而与养老康复组织相互作用成功地管理失能老人的疾病。

3 护理效果

20例失能老人经过细心的长期照护基本满足了他们的身心需要, 心情舒畅, 睡眠质量改善,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大增加机体抵抗力, 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失能老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护理人员应运用掌握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细心观察、了解每位老人的身心健康状态, 帮助老人减轻病痛。老年人失能是一个由轻变重的过程, 干预的时机与措施得当, 可以延缓失能的发展,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失能老人日益增加, 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严重, 因此, 要加强照护老人并研究、创新适宜康复技术, 推广具有效果和成本效益的、老年人普遍接受的康复技术。失能老年人日渐增加, 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严重, 因此失能老人康复的系统性建设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徐为山, 刘沫嘉.长期护理保险介绍及开发建议[J].中国保险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 (5) :29.

城市失能老人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 于2014年月9月选取南昌市西湖区7个社区中有照顾者的失能居家不出老人42例为研究对象。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入选标准:年龄≥60岁;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室内运动、购物其中任何一项活动;每周外出次数≤1次;同意参加本研究。照顾者入选标准:年龄≥18岁;主要照顾者:每周照顾理时间≥40h[3];同意参加并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肺功能严重减退、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临终期的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男18例, 女24例;年龄70.36岁±6.47岁;月收入1 625.33元±278.57元;患慢性病情况:脑卒中32例, 心脏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例, 关节炎10例。照顾者男13例, 女29例;年龄53.90岁±6.9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6例, 初中11例, 高中及以上5例。

1.2 方法

1.2.1 成立课题小组

由6名医护人员组成课题小组, 其中医师1名, 护士5名;副高职称2名, 中级职称4名。参研人员统一进行培训, 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考核。

1.2.2 干预时间

由课题组成员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进行上门培训, 培训共分为4次, 每周进行一次, 共4周, 每次进行新的知识点培训前复习已培训过的内容, 培训后进行体位转移技巧练习, 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指导。在第5周~第8周课题组成员每周主动电话访问1次, 如有问题照顾者可进行电话咨询。若仍有疑问, 可进行上门指导。

1.2.3 培训内容, 见表1。

1.2.4 评价指标

(1) 周外出次数:将1个月内的合计外出次数除以4, 取平均外出次数[4]。 (2) 抑郁:老年抑郁量表共30个条目, 其中10条用反序计分 (即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 , 20条用正序计分 (即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 [5]。每项表示抑郁的回答得1分。0分~10分为正常, 11分~20分为轻度抑郁, 21分~30分为中重度抑郁。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 重测信度为0.85。 (3) 照顾者负担: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 (ZBI) , 该量表由Zarit研制, 共22个条目, 按Linkert 5级评分法, “从不”到“总是”依次计0分~4分, 总分0分~88分。得分越高, 则负担压力越大。总分低于20分表示无负担, 21分~40分表示轻度负担, 41分~60分表示有中度负担, 高于60分表示重度负担。该量表中文版本由王烈发展, Cronbach’sα系数为0.88[6]。

1.2.5 资料收集方法

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评估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抑郁水平、照顾者负担水平。

1.2.6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 讨论

3.1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减少社区失能老人居家不出

老年人居家不出影响因素有年龄、疾病、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少等因素[7]。照顾者是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在本研究中, 干预前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知识的正确率只有35%。马海萍等[8]在对脊髓损伤病人照顾者的调查研究显示, 100%的照顾者需要了解照顾病人的有关知识, 均希望与护士沟通照顾病人的相关知识。照顾者掌握照顾知识越多, 照顾能力越强, 被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会越高。在社区失能老人中, 居家不出老人占有相当的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方面对体位转移的知识缺乏, 另一方面是协助的方法不正确:如未能正确地掌握翻身、坐起、站起的技巧。经过课题组4次培训及电话咨询干预后, 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知识的正确率达到90%。正确掌握体位转移知识后, 照顾者协助和陪同社区失能老人外出次数明显增加了, 在42例研究对象中, 有26人转变为非居家不出状态。

3.2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降低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抑郁水平

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由于自理能力水平较低, 需要他人的照顾, 不能自立生活;长时间的照顾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易产生废用感和愧疚感;囿于家中, 缺乏与社会的交流, 思维易僵化、固执偏见。以上因素导致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抑郁的发生。本研究既要让照顾者掌握体位转移技巧, 也要让照顾者认识到照顾的任务是唤起需照顾者的自主性, 帮助其自立, 而不代替失能老人做所有的事情, 积极参与增强了老人的信心。通过照顾者的协助, 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次数增加后, 老人心情开阔、愉悦, 抑郁水平明显降低。

3.3 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可减轻照顾者负担

本研究中照顾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 其中轻度负担者占7.14%、中度负担者占88.10%、重度负担者占4.76%。处于中重度负担水平的照顾者身心疲惫, 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情, 加之缺乏照顾的知识去帮助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研究显示, 照顾能力越强, 照顾者负担越轻。为照顾者提供定期家访、电话咨询等社区卫生服务, 满足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 在降低照顾者负荷的干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对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和技巧的上门培训及电话咨询干预后, 照顾者掌握了相关知识, 照顾者的负担明显减轻。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 增加了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外出次数, 促使向非居家不出状态转变;降低了老人抑郁水平;减轻了照顾者负担, 是对社区失能老人居家不出干预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的效果。[方法]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的照顾者进行体位转移认识、翻身、坐起、站起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结果]干预后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抑郁及照顾者负担与干预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培训照顾者体位转移知识增加了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周外出次数, 促使向非居家不出状态转变;降低了老人抑郁水平;减轻了照顾者负担, 是对社区失能居家不出老人干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社区失能老人,体位转移知识,培训,护理

参考文献

[1]Ganguli M, Fox A, Gilby J,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mebound older adults:A community-based study[J].J Am Geriatr Soc, 1996, 44 (4) :363-370.

[2]潘金洪, 帅友良, 孙唐水, 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8 (4) :3-6.

[3]庞冬, 那利, 路潜, 等.社区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负担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49-51.

[4]龚超, 杨文秀, 徐霁, 等.我国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1) :3616-3619.

[5]马秋平, 周琦, 钟美容, 等.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6) :737-739.

[6]王烈, 杨小湜, 侯哲, 等.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8) :970-972.

[7]邢凤梅, 姚三巧.国外老年人居家不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2) :268-269.

[8]马海萍, 卢惠娟, 姚剑英, 等.脊髓损伤病人照顾者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0) :906-909.

上一篇:供用电设计下一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现状